精神信仰迷失对照检查

隽不疑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精神信仰迷失对照检查

【简介】感谢网友“隽不疑”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神信仰迷失对照检查(共1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信仰我们的精神导航记叙文

信仰我们的精神导航记叙文

信仰是我们的精神导航,使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使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初心。

信仰可分为哲学信仰与政治信仰。

简单来说,哲学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的信奉和尊敬。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仁政、无为而治、以人为本,他为了这个信仰,不得不放弃沉迷歌舞、置朝政不理的季恒子,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但旅程并非我们想的如此妙不可言,孔子及其弟子在旅途中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样随时面临死亡、被人陷害的恐惧与途中无粮无水的饥渴难耐,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然而,就在他64岁——已然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时,他回到卫国,要求给为政正名为仁政。孔子为了自己的信仰历经坎坷,换来了仁政思想的广泛传播。他被尊为“*之圣”,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信仰之于我们相当于阳光之余向日葵,灯塔之于航海中迷茫的儿女,海水之于涸辙之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政治信仰是指对某种主义的.信奉和尊敬。方志敏曾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牺牲,那是我们心中十分情愿的呀!”正因为他的心中有*与革命的信仰,支撑着他度过狱中敌人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日子。他相信共产党会带领大家开创一个美好未来,心怀着这份信仰,他不屈不挠,信仰的精神导航,使他书写下自己非凡的一生。方志敏对党的赤胆忠心令我们肃然起敬,而这正归功于他心中所坚守的信仰。他壮烈牺牲了,但却让我们领略到信仰的重要性。

拥有信仰就拥有了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追求,给成功加了一个防护门,使梦想的实现更有保障。坚定的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给予我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动力的源泉;反之,则可能使人迷惘彷徨,萎靡不振。

罗斯金说:“年轻是培养习惯、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趁着我们还年轻,在自己的心中播种下一个名叫“信仰”的太阳,让它温暖我们的心灵,指引前进的方向,给予我们能够实现梦想的力量吧!

篇2:国人的精神信仰杂文随笔

国人的精神信仰杂文随笔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当卢梭讲这句话时,人类正在从封建专制的黑暗迈向资本主义黎明的启蒙时代。这是人类对自由的向往。西方自由思想传到中国,是近现代的事。严复于1895年2月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一文,其中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论析。他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善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论,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邢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理道初无异也。顾彼行之而常通,吾行云而常病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把科学(黜伪崇真)与民主(屈私为公)看做西方近代文明的“命脉”,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经称得上是超凡脱俗的真知灼见。而把西方行科学与民主而常通,中国行科学与民主而常塞,归结为是自由与不自由导致的差别,这更非一般略通西学者所能言,而至今仍然可以发人深省。

然而,追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国虽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及至清廷的“文字狱”,但是古代中国人在精神信仰方面却是最自由的。因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可供信仰的思想资源极其丰富,这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综罗百代的儒道佛思想。当一个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没有信仰时,我们大可不必当真。中国人是最有信仰精神的:入世的信仰有儒家,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出世的信仰有佛教,可以看破红尘、不问世事,潜心修佛;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有道教,可以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而且道教还主张入世可以佐国扶命,出世可以修道成仙。除了个别年代,中国人终其一生精神信仰都是自由的:得意了可以追求成为儒家的圣人,可以立德、立功、立言;失意了也可以追求成为道教中的隐者,可以长生久视,羽化成仙;绝望了还可追求成为佛教的佛陀,可以大彻大悟,普渡众生。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儒家是这棵大树的主干,佛教是这棵大树的枝叶,道教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具体说来,“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内涵比较复杂,具有多重涵义,可以是爱,可以是公,也可以是人。儒家主张“修仁以成圣”。什么人可以成圣呢?儒家的回答是:人人皆可成圣。所谓“欲仁而得仁”,“得仁”,你是圣人;尚未“得仁”,你是潜在的圣人。“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道”的内涵玄远缥缈,“道可道,非常道。”但“道”有一个基本内涵是“顺任自然”。因为老聃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人可以成为道教的神仙呢?道教的回答是:凡物皆有道性。得道,你是神仙。尚未得道,你是潜在的神仙。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涅槃”,其基本含义是解脱轮回而成佛。哪些人可以成佛呢?禅宗六世祖慧能讲“凡夫即佛”。觉悟了,你是佛;尚未觉悟,你是潜在的佛。因此,中国人从理论上说都是潜在的圣人、神仙、佛陀。

纵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儒道佛犹如一位静观世态、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及其追求。中国人也许不具体信仰什么宗教或学说,但儒道佛已经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人的身上。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百姓日用而不知”。因此,与西方人不同(西方人感到自己都是恶的`),中国人却都是善的化身。无论成圣、成仙、还是成佛,最低的伦理底线都是“诸恶莫行”。儒道佛都认为人人皆可成圣、成仙、成佛,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儒道佛的人性观,即:中国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儒道佛都一致奉劝世人行善必得善报。这样,善成为中国人日常行为的价值取向。在这里,圣、仙、佛就是善的化身,儒道佛就是中国人潜在心底的精神信仰,从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信仰追求就是竭力与善合而为一。对善的永恒追求正是儒道佛能从涓涓细流渐成巨流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古代社会较之西方社会更稳定、更长久、更强大的最主要原因。

篇3:精神信仰研究的新视角:间接测量

精神信仰研究的新视角:间接测量

精神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世界,是形而上的但历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人们除了维持正常生存活动的物质世界外,还有特有的.精神世界,它是人类精神为逃避无限和永恒的压迫、摆脱自身在宇宙中的漂泊和孤寂而构筑的“精神家园”,藉以获得生命的确定和归宿。只要人的生命存在,不管他是否意识到,都离不开精神信仰以及对终极世界的依托和关怀。信仰激励着人们历经千难生存下去,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有了信仰,寻常的生活才富有意义。……

作 者:宋兴川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0 关键词: 

篇4:《老人与海》读后感: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读《老人与海》有感

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是再成功的人,也经历过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了挫折、失败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本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老人桑提亚果独自在海上捕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不幸的是,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全都给吃了,结果这条大鱼只剩下不到一半,但还有800英镑左右的.重量。

一位老人,一艘小船,一条鲨鱼,一片大海。一位老人,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片大海,充满挑战;一只小船,寂寞与苦难;这些看起来平凡的事物却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经历。老人桑提亚果是个捕鱼高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每一次能捕到鱼,可他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最后他空手而归。这样一位普通而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他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过,“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硬骨头精神贯穿在《老人与海》故事的始终。它所包涵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之前,我考试老是考砸,那个时候我心情特别不好,感觉跌入了谷底,但是我的朋友们却和我说,失败一次没有关系,如果你再接再厉,说不定下一次就成功了呢!对吧,没事的,努力就好!之后,我每天刻苦学习上课该做的笔记都做得特别全,到了下次考试,我努力发挥,终于考了一个全优,这次我真的成功了,这估计是我考得最好的一次了,这次成功让我知道了,每次失败不是真的失败,如果失败后,你加油了,你努力了,结果总是好的!

其实,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即使你失败了,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要以为生活是灰暗的,因为我也经历过,体验过这种失败的滋味,但是你之后如果努力了,结果肯定比你以前好,好歹你还成功过,但是你不努力,你还是依旧的失败!

初一六班

叶芮茵 34

等级:A-

评语:文章的观点鲜明,告诉我们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并用自己的事例来现身说法,让读者明白这个道理。文章第三段的文字引用了网上的文字,要标明出处。

篇5:上帝信仰在古代中国的迷失文化论文

上帝信仰在古代中国的迷失文化论文

中国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国学的时候容易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太中国传统化,在中国上千年积累的研究成果之上再向纵深推进,旁征博引,纵横古今,一般来说,我们常常提到的渊博都是指这类人来说的。二是太专家化,做的学问都是给他们自己做的,至多也是给同行做的,虽然说的都是中国话,但若非同道就很难能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他们说的还是中国话。甲骨文是国学中的学中之学,它所呈现出的学术风景就更是如此。学者们一头钻进了象形字中出不来,每个殷墟出土的字都被他们从渊源、形体以及意义等诸多方面给翻了个底朝天,而且,每往下翻就会发现更多的需要他们做的考释、训诂等工作。这样他们就越走越深,随着他们在科学研究上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他们与普通的甲骨文爱好者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就好比人们在比赛挖土,挖得越深,离人类生活的普通层面,也就是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就越大。同时,坑挖得越深,挖坑的人的视野就越来越被局限起来,开始也许还能兼顾一点坑外的风景,但最后,他视力所及的仅仅是坑内。

但要是外国的外行的人以中国的内行专家的精神来研究研究甲骨文就可以不受上两个因素的制约。没有了这些制约,也许他们反而能发现中国的专家学者所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他们不具备往深处挖土的专业技能,所以只能在平地上挖土,恰恰正因如此,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挖土工作置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

但这样的人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所知道的就有两个,一个是意大利法官阿马萨里,另一个是美国女病理学家尼尔森。

1、意大利老头如是说

尽管商代人的神鬼世界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当今的许多学者则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商代的宗教属于一神崇拜的范畴。对此,一位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长驻北京并专事商周文化研究的意大利人安东尼奥·阿马萨里博士在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中曾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诚如其所言,商人的上帝掌握着风雨、命运和生命,管理着星辰、白昼和夜晚,它是大地、河流和高山的绝对的主宰,是宇宙的中心,统治着四方、四风和四神,并对祖灵、战争、农事、生死有着绝对的权利。它能发号施令,降灾赐福,惩罚罪恶,虽无人的外形,但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它独一无二、全能的神性特征与古希伯来人的上帝雅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使我们有理由认为,商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的雅威其实就是同一个神。

安东尼奥在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于1990年成书时就已61岁了,算起来如今应该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四十多年前,他本来是意大利埃米利亚大区的一个小城的法官,后来却放弃了本职工作,来到了耶路撒冷研究哲学和学习希伯来语。在耶路撒冷期间,他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3年他来到了北京,并开始了他的汉学研究。他把源于犹太人的《圣经》与中国商代的甲骨文以及其它文献作了比较,发现了两种文化中的关于上帝崇拜信仰的相同之处。他的《中国古代社会》一书引起了中国学术界极大的兴趣。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为此于1992年9月9日专门召开了一次出版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研研究所、文献中心,北京大学西语系、考古系以及故宫博物院等部门的三十余位权威学者出席。学者们对阿马萨里博士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应该说,东西方的学术传统和思维定势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中国的专业学者却能认真地为一个外国的业余写作者召开一次如此高级别的学术讨论会,说明学术研究在当今世界上已愈来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

安东尼奥从对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入手,详细分析了商代人的上帝所具有的属性,并进而认定他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特点的真实性。上帝是大地的四个方向的主宰,当然也统治着来自四个方向的风以及依次而来的四个季节。作为宇宙间至高无上的君主,他还对大地、山川、行星以及人的祖先具有统辖的权力。作为象形的“帝”字本身就是由“上”、“木”和“方”三部分组成的,因而“帝”就是处在森林四方和大地中央的那个树木顶端的最高位置的那个人的名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渔猎、建筑、播种、收获、战事都要通过占卜来获得上帝的号令,而天气、疾病、以及吉凶祸福也都是出自上帝的意志。“‘帝’是似乎是指一个不能确定的、间接的和隐喻的名字,一个具有拟人的形式,无法形容的人,其真实的名字是无法知道的和不可言喻的。”(29页)同希伯来人不同的是,商人有着把崇拜对象予以扩大化的倾向。人们不仅仅把上帝作为神,同时还接受地方神祗和部落神祗,而且还把上帝本身的部分属性单独分出来作为神祗予以膜拜,如帝的使者风神、服务于上帝的地母神、山神、河神以及方向神东帝、西帝、南帝和北帝等,还把死去的祖先奉为神灵。这种趋势最后还导致中国人把上帝同中原地区的种族神——黄帝等同起来。这也许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然而,尽管如此,上帝的至高无上性却从来没有过动摇。

安东尼奥还发现,古希伯来人把他们的上帝称为“SHADDAJ(意为全能之神)”,这一发音与今日广东人“上帝”一词的发音相似,而广东方言正是对汉语古音的保留。因此,中国人的“上帝”与希伯来人的“SHADDAJ”原本就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存在方式而已。(51页)

此外,中国古籍《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提到上帝是“和平乐园”或“野禽狞猎园”或“空中花园”的主人,所描述的环境与《圣经》中之伊甸园十分相似,而且,希伯来语中的“伊甸”一词正是快乐、愉悦的意思,如果意译过来就可以称之为“乐园”。(54页)

接着,安东尼奥又对商代人的婚姻、国王继承方式、社会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中国的早期历史不是神话的源泉,而是一种高尚的宗教精神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同西亚的闪米特文化传统相比较又是平行和一致的(闪米特文化的代表就是希伯来人的《圣经》),因此,两种文化应该来源于一个共同的历史源泉。《圣经》的传统在前发展成为基督教,而在中国,这种上帝崇拜传统在商代灭亡之后马上就奇迹般地消失了。因此,重新考察中国早期的宗教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本质的、与人类生命密切相关的意义。

2、汉字是《圣经》的第一章

20多年前,一位叫Ethel. R. Nelson 的美国女病理学家在泰国居住期间无意间读到了一本小册子——《创世纪与汉字》(《Genesis and the Chinese》),上面提到了汉字字体结构本身所隐藏着的上帝创世传说。此后,她竟对这个课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设法与该书作者C. H. 康教授建立了联系,接着竟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加入了康教授的研究工作。如今,她与C. H. 康教授合著的《创世纪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enesis》)以及与Richard E. Broadberry 博士合著的《创世纪与孔夫子不能解释的秘密》(《Genesis and the Mystery Confucius Couldn’t Solve》)因进一步拓宽了圣经考古学的研究空间而引起了海外学术界的关注。

在上述两书中,她举出了上百个汉字为例,以详细而严谨的论述阐明了每一个汉字个体中所隐含着的古老传说。

比如“造”字,由土、口、走三部分组成,甲骨文中常以“口”代人,“造”字即为用土做出的能够行走的人。造字的那个人把嘴当作人身上最重要的符号并用它来代表人并不是因为他把吃饭看作是人的第一大事,而是因为他把语言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上帝就是用语言创造的世界!另外,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说话而动物不会。 因此,“造”就是对上帝造人工程的直接的记录。

又如“福”字,由礻、一、口和田构成。在甲骨文中,礻就是示字,代表神,口表示人,即一张嘴就是一个人,田方方正正的,当然是指园子。组在一起的意思是:神把一个人放在了一个园子里。显然这个园子就是那众人皆知的伊甸园,而那人便是人类的始祖:亚当。中国人年年过农历的大年都要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贴上“福”字,很多人在解释这个“福”字的时候都把它同快乐、幸福等词等同起来,但又总觉得不太贴切,却又找不到原由。如此看来,尼尔森等人的解释似乎很有启示性。真正的福并不是那种通常的世俗的欢乐愉快,而是上帝对人类的伟大创造。而“福”字在春节时的特殊用途显示了人对神的创造大能的感激情怀。只不过时间太久远了,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它的真正意义,人们只是在延续着不知产生于哪一个古老的年代里被确立的风俗。

夏娃经不住魔鬼化身的大蛇的引诱而偷吃了生命树上的果子,导致了人类的堕落和原罪的发生,这是发生在《创世纪》中最重要的'事件。尼尔森发现,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中有许多字都与这一事件有关。如“鬼”字,主要是由田、、人三部分构成,田被考证为上帝的伊甸园,为神秘之意,则“鬼”字意即伊甸园中那个神秘的人,而这个人正是那个诱使夏娃偷吃禁果的大蛇。大蛇正是魔鬼的化身,它得完成诱骗女人的“伟大使命”。按《创世纪》记载,那个魔鬼在引诱夏娃之前是隐藏在树林中的,所以,把“鬼”字上面加上两个木,再加上一个“广”(覆盖的意思),这便出来了一个魔鬼的“魔”字。不管怎么说,魔就是那鬼,鬼就是那魔,不管是魔还是鬼,都是指那条让人类堕落的大蛇。

“婪”字,由林和女构成,林指树木,意思是女人上了那棵树。上帝本来苦口婆心地告诉亚当、夏娃两人,不能摘那树上的果子。可夏娃在大蛇的诱骗下,还是上了当,失了节,把原罪当成了礼物送给了整个人类。这一切都是因贪婪所致。“束”字是一个“口”加上一个“木”,那是指上帝的告诫,两人不能用他们的口吃那树上的果实。“束”因此被定义为约束之意。“弗”在甲骨文中写作: ,一条大蛇在树上缠绕,同样体现了上帝的告诫:不能。“休”字是一个“人”字加上一个“木”。有一天当夏娃经过那棵生命树的时候,她听到了一个声音,于是她在树旁停了下来(休)。那个声音正是大蛇的声音。

人类的堕落从偷吃果实开始。“始”由女、、口组成,指一个女子在偷偷地吃东西,而这正是人类原罪的开始,也意味着人类的困境的出现。而人类的困境正是由被禁止接近的那棵树引起的。“木”字加上一个代表禁止的方框,就是“困”字。人类从此有了死亡,也有了生育之苦和抚育之累,人类的后代也不再顾忌犯罪,亚当的长子就因为妒忌杀害了弟弟,“凶”在古文字中写作“兇”,和“兄”字是通用的,道理正出自这里。后来,上帝对人类十分失望,并决定用洪水毁掉人类,只留下义人挪亚一家。按照上帝的旨意,挪亚一家八人建造了一艘方舟,终于平安渡过了这场灾难。象形字“船”由舟、八、口三部分组成,意为八个人居于舟中。“沿”字由水、八和口组成,指洪水之后只有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创世纪》中的所有故事都可以在不同的汉字中找到,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说希伯来人是利用文字通常意义上的符号功能忠实地记录了上帝创世传说,那么,中国人的祖先则是把创世传说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象形文字之中,并为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3、中国人也有原罪意识

也许自夏娃偷吃禁果的一刹那起,人神关系便呈现出一种断裂状态。商人祭神仪式的盛大与热烈是人类历史上其它民族所无法与之相比的。那忘却羞耻的裸舞、那在酣畅的酒醉中与神的沟通、那在浓烟烈火中渐化为灰烬的的牛羊、那血祭的辉煌与惨烈、那依次摆放的沉重恢宏的青铜彝器,这一切都似乎表明了商人欲修复人神关系的迫切愿望。然而,上帝仍然是上帝,人还是人,神人两相隔绝的局面并未因此改变。更有甚之,上帝不仅连永久统治天下的特权都没有给予商人,而且在商亡后仅仅几百年的时间里就迅速地退出了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以至于多年以后当上帝信仰随西方传教士回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竟把上帝当成了纯粹西方人的神祗。

发生于商周时代的信仰巨变是极其突然也是令人费解的。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敏锐地指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虽然商人的上帝同希伯来人的上帝都具有同样的至高无上性,但令人无法忽略的是,表现在人神关系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是导致上帝后来在中国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希伯来民族的人神关系是直接的,人可以直接向神祷告,并且可以亲耳聆听上帝的话语。而在殷商时代的中国人那儿,人神关系却是间接的。商人的世界是一个极为庞杂的系统,上帝不仅主宰着天地自然、人间祸福,还统辖着一个由祖先诸神和自然界诸神以及使者组成的帝廷。商王若对帝有所祈求,从不直接祭祀于上帝,而往往以帝廷为祭祀的媒介。他要向自己的先祖祈祷,先祖“宾”于上帝,再转达人王之所求。(在卜辞中,先祖或其它自然神谒见上帝称为“宾”。)在商人的观念里,去世的祖先将直接到达神界,与神处于同一界域之中,人间、神界虽两相隔离,但人凭其与祖先的血缘连接再通过一定的巫觋仪式就可以实现与至上神的交通。这就好比我们今天的人有求于某行政长官,因碍于情面、底气不足等原因就委托一位既与自己熟悉同时又与这位长官关系密切的人帮助自己疏通一样。商人在人神关系上的这种处事方式为以后泛滥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世俗关系学播下了一颗功利的种子。

在已经发现了宇宙至高神的前提之下,商人却仍然保留了原始意义上的祖宗魂灵崇拜和自然诸神崇拜,这的确令人大惑不解。显然,殷商时代的中国先祖远远缺乏一种对人类自身的信心,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至上神直接交谈。那么,当时的中国人仍深陷于原罪意识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是什么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直接宾于上帝?是什么使他们倾其所有甚至牺牲人类自身的生命近乎疯狂地来朝拜上帝?是什么使他们不厌其烦地去讨好那些原始的鬼魂神灵,借助于他们在上帝面前所进的吉言为人类自身讨回一点平安?这让我们更有理由肯定原罪意识在古代中国的存在。商周之际的信仰巨变的标志之一也许正包括原罪意识的存在与丧失。周代建立之后,人开始变得自大起来,这同商代的中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如今日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商周文献中竟无法找到任何有关宇宙起源神话的踪影。那是因为我们深浸于原罪意识中的先祖耻于谈及此事,所以只把那些创世故事隐藏在每个具体的象形文字之中。因而,他们只能用疯狂的裸舞来表达他们对夏娃偷食禁果之前的那个不以裸露为耻的童真时期的向往和怀念,只能用大量的玉液琼浆来取悦于神,同时也让自己在迷醉中渲泻内心的忏悔与痛楚。青铜器皿上不止一次地出现了猛兽食人的形象,不能不看出人对人自身的憎恨。遍布于青铜礼器上的饕餮、龙夔等纹饰深刻地表达了先祖那种被神抛弃的痛苦和灵魂中的动荡与不安。那个在史书中被万世唾骂其实一直在为商族的命运忧心如焚的纣王在兵败后登上鹿台,衣其宝玉衣,从容赴火而死。玉是商人祭帝的最精美的礼品,而人牲又是他们给予上帝的至尊奉献,玉器环身以焚几乎就是人对上帝的最崇高的礼祭。纣王把自己当成了整个商朝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人祭的牺牲,这是怎样的疼痛与隐忍!

人对人类自身的信心只能来源于上帝。希伯来人在穿越两千年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并在他的伟大救赎中恢复了人的自信。而在基督降临一千年前的东方,信心的丧失和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失望使人走向了事物发展的另一极。中国先祖很快由极端的缺乏自信走向了极端的自高自大,由被神抛弃走上了主动抛弃神的路途。

这也许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文化早熟,但绝不是神所期望的早熟。这种早熟为儒家文化——一种虚假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4、在苦难面前

上帝给予中国人的苦难意识并不比给予希伯来人的要少。因而,在无法逃脱的苦难体验方面,中国人的商代祖先与古希伯来人都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对上帝公义性的疑虑和困惑。《旧约·约伯记》集中体现了希伯来人所面对的这种业果报应法则的无效性问题。恶人为什么长寿多福,善人为什么屡遭磨难?约伯为人正直,敬畏上帝,从不做犯恶之事,却在一天之内连遭无妄之灾,家破人亡。然而,希伯来人也正是从约伯的故事中得到了上帝的启示。信仰中的上帝绝不仅仅是惩恶赏善的简单运作者,苦难也是上帝予以人的恩赐,只有在苦难之中才会有神与人的同在,也只有苦难才会让人对上帝由伦理的理解转向悲剧的理解。而中国人的祖先却越来越忍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对上帝一味的虔诚得到的仍然是灾祸和痛苦。与希伯来人不同的是,由于信心的弱小以及人类罪恶的过分沉湎,同时也由于在人神交通上对媒介神祗的依赖,中国人未能与神建立起直接的对话关系,因而也就永远不能像希伯来人那样见到在旋风中显现的上帝。这样,中国人便无法从业果报应观中走出,甚至对神由不信任走向公然的抗争。《史记》载殷王武乙曾作一偶人,称之为天神,与之搏斗。又曾作革囊盛血,仰而射之,称之为射天。这段史实本身已经透露出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另外,商代人的罪恶意识带有浓厚的集体归罪特征,而《约伯记》的故事体现了希伯来人最终完成了群体信仰向个体信仰的转变,也使神人关系更趋直接性与个别性。无辜受罪使约伯生发了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企盼,反映了希伯来人欲求上帝对个人的无限远隔转变为对个人的在场。而在商代中国人那儿,不仅人是一个群体,就连神也是一个群体,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个体信仰在中国的最终确立就成了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了。这样,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也只剩下了一条路可走,即现实的功利的道路。

商亡周立。在西周,“天”的观念被正式确立。周人奉殷人的上帝为至上神,并且还把在商代“无定所”的上帝给放到了“天”上。尽管周代的统治阶层仍沿用旧习向上帝献祭,但承继商人的信仰习俗只是对民众有所交待,而他们的骨子里已不再信仰上帝了。在他们看来,殷商对上帝的崇拜是如此虔诚,却仍然无法逃脱覆亡的命运,这使周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于行政上利用神权进行统治,在观念上则轻天重人,强调人在世界上的主宰力量。由于周人将上帝与殷商子姓的关系切断,神的世界与祖先的世界从此成为两个世界,周人的祖先不再象商人祖先那样仅仅充当次神的角色,而代替上帝成为人间的真正主宰。这就意味着连接人与神之间的唯一的最后的纽带也已不复存在了,中国文化于是毅然决然地告别了神话时代,开始了他们的历史化和伦理化进程。及至西周末期以降,天道愈衰,人道愈盛。与以往相比,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信和乐观,人定胜天的说法也在此后出现。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宇宙主宰的上帝已被人们彻底遗失了。而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天显然已成为有关神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中国人来说,天是如此的遥远,是如此的无法企及。仅仅几百年间,从上帝到天,中国人的上帝已悄然完成了由人格神向非人格神——“天”的转换。

篇6:论大学生精神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论大学生精神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指出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并从信仰是社会控制的.补充手段出发,阐明信仰教育对于增强社会文化的凝聚力,对于大学生人格健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强调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作 者:宋兴川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B847 关键词:大学生   信仰   价值重组   精神家园  

篇7:读《老人与海》有感: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读《老人与海》有感

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呢?哪怕是再成功的人,也经历过失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受到了挫折、失败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本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老人桑提亚果独自在海上捕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不幸的是,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全都给吃了,结果这条大鱼只剩下不到一半,但还有800英镑左右的重量。

一位老人,一艘小船,一条鲨鱼,一片大海。一位老人,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片大海,充满挑战;一只小船,寂寞与苦难;这些看起来平凡的事物却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经历。老人桑提亚果是个捕鱼高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每一次能捕到鱼,可他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最后他空手而归。这样一位普通而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他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过,“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硬骨头精神贯穿在《老人与海》故事的始终。它所包涵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之前,我考试老是考砸,那个时候我心情特别不好,感觉跌入了谷底,但是我的朋友们却和我说,失败一次没有关系,如果你再接再厉,说不定下一次就成功了呢!对吧,没事的,努力就好!之后,我每天刻苦学习上课该做的笔记都做得特别全,到了下次考试,我努力发挥,终于考了一个全优,这次我真的成功了,这估计是我考得最好的一次了,这次成功让我知道了,每次失败不是真的'失败,如果失败后,你加油了,你努力了,结果总是好的!

其实,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即使你失败了,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要以为生活是灰暗的,因为我也经历过,体验过这种失败的滋味,但是你之后如果努力了,结果肯定比你以前好,好歹你还成功过,但是你不努力,你还是依旧的失败!

初一六班

叶芮茵 34

等级:A-

评语:文章的观点鲜明,告诉我们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的态度,并用自己的事例来现身说法,让读者明白这个道理。文章第三段的文字引用了网上的文字,要标明出处。

篇8:大学生精神信仰现状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精神信仰现状的心理分析

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并指出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作 者:翟成蹊 陈舒音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B484 关键词:大学生   精神信仰   社会信仰   实用信仰   超自然信仰  

篇9:置身在信仰迷失的年代,马斯洛理论还能行得通吗?

市场营销学是有关如何满足顾客需要和欲求的学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如何定义以及分析顾客需求中经常被引用的理论依据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呈阶梯型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认为,凡已经获得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求取而代之,并且通常来说,人们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其行为。

在与企业内部分享业务知识时,我发现尽管不少营销人员听说过这一理论,甚至能准确的把其中对应的五个层次列举出来,但是大家常常会将人的基本需求层次混同于人的精神境界之高下,以至于在谈到马斯洛的话题时,课堂上会形成两种明显的见解,并且派别双方相互对峙,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一种是刻板的理解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需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人只有在基础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逐渐变得高尚,脱离物质而谈精神是建筑于空中的楼阁,是不切实际的;另一种认为真相并非如此,因为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脱离基础需求的层面直接过渡到最高需求即追求自我实现,近者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远者如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抱负却一生落魄孤苦的杜甫。

类似说法其实都是对马斯洛理论想当然的一种误读,是在没有了解作者原文的情形下望文生义而来的。

在马斯洛看来,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求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所以这五种需求虽如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其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者。

但是,马斯洛理论毕竟存在着人本主义的局限性,即将人的需求视为行为动机的唯一要素,将人之个体视为一个孤立的、抽象意义的“自然人”,从而忽略了与之生活背景有关的社会实践、社会文化等客观条件。

众所周知,人的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人的动机除了受到需求、欲望之类的激励之外,诸如信仰因素也往往起到关键性作用(所谓信仰以及信心、信念等,指的是人们对于行为实现与否的可能性或必然性之预期)。

明确信仰对于行为驱动的影响之后,于是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革命志士明明连低级需求都无法被满足,却有着崇高的使命感,这是因为他们信仰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必然成功,于是甘愿为之肝脑涂地。而有些球迷明明连做梦都想成为姚明一样的球星,却终究不敢不顾一切的去争取,是因为其信心不足以激励其行动。

由于忽略了信仰因素(或者语焉不详的将信心、信仰涵括在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里),以及割裂了社会群体与个体的人之间的联系,所以尽管马斯洛提到需求层次未必按次序固定,以及人在同一时期可能同时受到多个层次需求的影响,终归有牵强之嫌,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对照现今社会,明显可以看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异化现象,也就是由低到高的多样层次需求理论完全无法解释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或者行为,在现实当中,人们普遍追求的是与财、色、名、权相关的目标,我们很难定义这些激励其行为的因素到底是五种需求中的哪一种,或者究竟以何种需求为主体,但是有两个结论非常重要,那就是这些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化的,被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群所广为认同,还有一点就是这些目标显然有悖于自我实现需求的高尚原则,甚至应归类是沿着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是低层次的需求或者干脆说是生理需要。

我这样讲怕是真的要挨很多人投掷来的板砖,而事实上,当我作如上所述时,心情是压抑的,我苦恼于在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步的年代,人们物质需求获得极大满足的时候,却集体呈现出一种反向的退化,这究竟是我愤青式的偏见,还是真的确有其事?

其实这几年有不少公共知识分子和有良知的时评人分别谈到有关由信仰缺失并造成社会道德危机的话题,所以我的这种想法即使是偏见,估计也不只属于一个人的偏见,不过由于各家知识体系的不同,看待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不尽相同,所以讲起来仍然有各异之处。

作为市场营销从业者,我认为造成马斯洛需求层次反向异化的本质原因其实是由于人们的竞争性思维引起的。

由于全民皆商的社会趋势,人们的生活追求纷纷向物质利益方面集中,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而已。一个成年人在社会上往往兼有买方与卖方两种身份,比如他在购买某企业产品时他是买方,但是他在服务于某企业时却是不折不扣的卖方,并且要接受来自其他人之间的竞争(竞聘上岗、竞争薪酬、竞争业绩之类)。其实,身为企业者也是卖方与买方身份并存,为市场提供产品时是卖方,与上游供应商合作以及投资人力资源时其实也是买方。

正因为此,什么是衡量物质利益的标准呢?这个标准其实是唯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是由纸币所标榜的财富。如果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换个说法是用于社会流通与支付的纸币总量是一定的,那么财富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此消彼长,即某人占有的财富越多,他之外的其他人所占有的就相对越少,所以依照前面说的竞争的理由和方法,他只能不断争取以占有更多量的财富。

至于权势、名誉以及美色,既可以是某人作为卖方来获取财富的竞争手段(彼此间如何运用及实现价值之间的转化,有关新闻报道及影视剧作品中多有描述,可谓人人皆能了然,恕我不多就此浪费笔墨了),也可以是其作为买方用以满足某层次需求的物质化享受。

――听起来不错吧?财、色、名、权对于每个人都如此之具诱惑力,怎能让人不怦然心动?

向祖彝,籍贯威海,生于七年代。逾十年营销职业经历,于商业品牌管理每有独立之见解。闲写文艺随笔,嗜古敏求,好收藏。住在厦门。联系电话>>: 15959388166,电子邮件>>: duchamp@qq.com

篇10:5月思想汇报: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

敬爱的党组织:

网上有句戏言,“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走”,“雷锋叔叔”真的走远了吗?在这个英雄逐渐远去,物质日益丰富的年代,我们还需要雷锋精神吗?无庸置疑的一件事情是,“雷锋精神”鼓舞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即使在今天,仍然如同朝阳照耀着人们的心灵——雷锋精神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从小事中反映人性的伟大。雷锋在有生之年,所做出的都是人人皆可为的小事。雷锋出身寒微,也没当过什么官,一生直至因公殉职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而是一直平凡普通。这恰恰也成为大多数普通人认同雷锋、学习雷锋的原因之一。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和平的时代,多数人工作生活平凡而普通。在这样的人生中如何产生不凡,雷锋的一生为我们作出了表率。雷锋伟大之处就在于利他奉献、爱岗敬业、勤俭节约。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难做到的。

翻看《雷锋日记》,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至今仍具有深深的感染力:“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自吹自擂,而是以它的平凡而伟大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是这种亲近感,才让雷锋精神深入到大众心灵深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出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怎样“学雷锋”?5月思想汇报范文

新时期学雷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它可以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婚姻家庭的呵护,对工作的积极,对别人的理解,对朋友的真诚,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对身边事物力所能及的关爱等等。当我们把这些做到了,再去谈学雷锋,或许更加真实些,更加大众化些。概括来说,学习雷锋要避免形式主义倾向,不能“三月来了四月走”,我们首先应该学习他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还要学习心里时刻装着人民,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今天,“学雷锋”已成为我们的道德代名词,融入家庭,融入生活,融入我们的精神世界。公共交通上让座位、马路上帮扶老人、向困难者施以援手、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无一不体现着雷锋精神。当这些微小的个人选择变为社会集体行为时,又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支撑起全民族的道德大厦。通过网络,人们也发现,原来无数“最美”人物生活在我们中间,从“最美奶奶”“最美妈妈”、到“最美托举哥”、“最美少年”,从“最美警察”到“最美教师”、“最美司机”,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无处不在。所有这些“最美”的身后,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支撑,那就是雷锋。时代发展了,雷锋不会走远。雷锋精神,应该是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

篇11:迷失的大学精神DD美国本科教育反思

迷失的大学精神DD美国本科教育反思

[提要]读书新闻点:高考落幕,高校招生大战开锣,人们的焦点也随之转向大学:名校万众热捧,差校门前冷落。为了压缩教学开支,美国大学使用非正式教师授课十分普遍,甚至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名校,本科生也由年轻教师甚至研究生授课。

注:“student debt”意为“学生(贷款)债务”

读书新闻点:高考落幕,高校招生大战开锣,人们的焦点也随之转向大学:名校万众热捧,差校门前冷落。急速扩招和无序扩张,使一些大学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也让很多大学教学质量持续下降。本科文凭越来越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大学生源的质量和经费的来源DD这些中国高校面临的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美国学者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 Delbanco)在他的新著《大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里对美国本科教育进行了调查和剖析。观察这些世界性的问题也许会对我们改进和完善教育制度有所裨益。

“生意经”侵蚀“大学魂”

近年来,美国大学里人文类基础课程越来越少,而“人文学科滋润学生心灵”之类的教育箴言似乎也成了醉汉的胡话。德尔班科在书中指出,美国大学学费急剧上升,而就业难度却不断加大,严峻的投入产出比让学生和家长不得不比以往更倾向将大学教育看做一场生意,而这场生意的成败要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其他的评价标准都被看做是神话:比如大学人文传统的传承等,它们在无情的市场评估面前显得毫无价值。

为了压缩教学开支,美国大学使用非正式教师授课十分普遍,甚至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名校,本科生也由年轻教师甚至研究生授课。多数年轻教师又都希望尽快从基础课的教授中解脱出来,因为从事研究工作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这些基础课正是西方大学教育的精华所在:最适合启发活跃的思想、最具有知识的建设性。经费压缩的结果就是精华的流失。

再说奖学金,美国大学提供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的奖学金,国家提供给有色人种和家庭困难学生的奖学金比一个世纪前多了很多。然而,随着近年来美国普通大学入学率急剧升高,固然更多人可以接受本科教育,但大学的经费却随着经济危机而急剧减少。分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奖学金更是少得可怜。过去足以应付学费、生活费的奖学金,而今已经很难用来完成学业了。德尔班科认为目前保持美国传统的大学正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本该是充满激情和造就学生最有效的本科教育却只能提供“缺乏声誉、利润和前途”的教育。

大学教育折射社会不公

精英大学(如常青藤联盟高校)经常以品格优异或运动成绩出色为由招更多其他族裔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似乎折射出美国大学教育的公平。然而,这种招生的公平原则实质上相当虚伪,德尔班科调查显示,进入精英大学的绝大多数机会还是留给了名人、学校潜在赞助者甚至那些从邮政编码可以判断来自富人区的孩子。这些高校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他们标榜的推动社会平等,而是加剧社会不公。

德尔班科在书中对美国精英大学给出了一个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描绘,揭露了这些学校所谓的“珍视多元价值”的口号到底是什么样的本质。德尔班科还指出,最糟糕的是荒唐的大学入学考试却在制造一个只有5%到6%的申请者可以进入这些精英高校的假象,似乎这些幸运者都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进入的。这种自欺欺人的考试游戏,不仅成了对穷人的障眼法,而且那些权贵们的孩子不会像罗斯福或者肯尼迪那样,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够进入精英大学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相反,他们不觉得应该为自己的出身而心存感激,他们误以为这些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德尔班科举例说,当他询问进入耶鲁大学的“秘诀”时,一位著名银行家告诉他,他的父辈曾经毫无愧意,甚至是自豪地跟他说过:“看看耶鲁的新生名单,这些都将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而他们没有一个(穷人才上的)公立中学毕业生。”

精英高校越来越昂贵,这就保证了这些高校生源的阶层、教师的高薪、优质的教学水准和良好的毕业前景。如此这般也造就了一个成本不断上升的系统,没钱没势的人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这真是对美国大学宣扬的所谓“民主精神”的最大讽刺。

不要为找工作而读大学

德尔班科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不要为了找工作而读大学。尽管“人们仍然看重教育”,而且在有学位和没学位的人之间很可能总是会存在经济和社会鸿沟。但是,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都在不断演变,人们对学士学位的态度也在改变。一些用人单位更看重经验、技能和态度,而不是学位;另一些用人单位则从一开始就要求员工持有更高的学位。

学士学位曾经是受过良好教育、可以胜任工作的标志,如今却失去了这一优势。时间短、花费少的培训项目提供了另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出路,而更有威望的硕士学位正在超过学士学位,使后者沦为垫脚石。一方面,经验不足的高校毕业生大军期待着从事管理性工作,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它们需要的技能娴熟的工人。

1950年,美国约有34%的成年人完成了中学教育,而如今,超过30%的人都有大学及以上学历。,高等院校颁发了160多万个学士学位,这一数字将在增至近200万。“如今的学士学位就相当于过去的中学文凭。”DD这已经成了社会共识。这种“螺旋上升的学位通胀”现象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必要地背上了高昂的学生贷款。

德尔班科指出,大学教育的宗旨本应是发扬科学精神、继承人文传统,当上大学仅仅为了找工作的需要时,大学的意义也就失落了。(吕慎)

篇12:迷失的大学精神美国本科教育反思论文

迷失的大学精神美国本科教育反思论文

注:“studentdebt”意为“学生(贷款)债务”

读书新闻点:高考落幕,高校招生大战开锣,人们的焦点也随之转向大学:名校万众热捧,差校门前冷落。急速扩招和无序扩张,使一些大学面临招不到学生的尴尬,也让很多大学教学质量持续下降。本科文凭越来越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大学生源的质量和经费的来源--这些中国高校面临的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美国学者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Delbanco)在他的新著《大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里对美国本科教育进行了调查和剖析。观察这些世界性的问题也许会对我们改进和完善教育制度有所裨益。

“生意经”侵蚀“大学魂”

近年来,美国大学里人文类基础课程越来越少,而“人文学科滋润学生心灵”之类的教育箴言似乎也成了醉汉的胡话。德尔班科在书中指出,美国大学学费急剧上升,而就业难度却不断加大,严峻的投入产出比让学生和家长不得不比以往更倾向将大学教育看做一场生意,而这场生意的成败要看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其他的评价标准都被看做是神话:比如大学人文传统的传承等,它们在无情的市场评估面前显得毫无价值。

为了压缩教学开支,美国大学使用非正式教师授课十分普遍,甚至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这样的名校,本科生也由年轻教师甚至研究生授课。多数年轻教师又都希望尽快从基础课的教授中解脱出来,因为从事研究工作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这些基础课正是西方大学教育的精华所在:最适合启发活跃的思想、最具有知识的建设性。经费压缩的结果就是精华的流失。

再说奖学金,美国大学提供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的奖学金,国家提供给有色人种和家庭困难学生的奖学金比一个世纪前多了很多。然而,随着近年来美国普通大学入学率急剧升高,固然更多人可以接受本科教育,但大学的经费却随着经济危机而急剧减少。分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奖学金更是少得可怜。过去足以应付学费、生活费的奖学金,而今已经很难用来完成学业了。德尔班科认为目前保持美国传统的大学正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本该是充满激情和造就学生最有效的本科教育却只能提供“缺乏声誉、利润和前途”的教育。

大ink“ href=”/Special/hanjiashehuishijianbaogao/“ target=”_blank“>社会不公

精英大学(如常青藤联盟高校)经常以品格优异或运动成绩出色为由招更多其他族裔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似乎折射出美国大学教育的公平。然而,这种招生的公平原则实质上相当虚伪,德尔班科调查显示,进入精英大学的绝大多数机会还是留给了名人、学校潜在赞助者甚至那些从邮政编码可以判断来自富人区的孩子。这些高校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他们标榜的`推动社会平等,而是加剧社会不公。

德尔班科在书中对美国精英大学给出了一个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描绘,揭露了这些学校所谓的”珍视多元价值“的口号到底是什么样的本质。德尔班科还指出,最糟糕的是荒唐的大学入学考试却在制造一个只有5%到6%的申请者可以进入这些精英高校的假象,似乎这些幸运者都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进入的。这种自欺欺人的考试游戏,不仅成了对穷人的障眼法,而且那些权贵们的孩子不会像罗斯福或者肯尼迪那样,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够进入精英大学是由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相反,他们不觉得应该为自己的出身而心存感激,他们误以为这些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德尔班科举例说,当他询问进入耶鲁大学的”秘诀“时,一位著名银行家告诉他,他的父辈曾经毫无愧意,甚至是自豪地跟他说过:”看看耶鲁的新生名单,这些都将是美国未来的领导者,而他们没有一个(穷人才上的)公立中学毕业生。“

精英高校越来越昂贵,这就保证了这些高校生源的阶层、教师的高薪、优质的教学水准和良好的毕业前景。如此这般也造就了一个成本不断上升的系统,没钱没势的人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这真是对美国大学宣扬的所谓”民主精神“的最大讽刺。

不要为找工作而读大学

德尔班科在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不要为了找工作而读大学。尽管”人们仍然看重教育“,而且在有学位和没学位的人之间很可能总是会存在经济和社会鸿沟。但是,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都在不断演变,人们对学士学位的态度也在改变。一些用人单位更看重经验、技能和态度,而不是学位;另一些用人单位则从一开始就要求员工持有更高的学位。

学士学位曾经是受过良好教育、可以胜任工作的标志,如今却失去了这一优势。时间短、花费少的培训项目提供了另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出路,而更有威望的硕士学位正在超过学士学位,使后者沦为垫脚石。一方面,经验不足的高校毕业生大军期待着从事管理性工作,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它们需要的技能娴熟的工人。

1950年,美国约有34%的成年人完成了中学教育,而如今,超过30%的人都有大学及以上学历。20,高等院校颁发了160多万个学士学位,这一数字将在20增至近200万。”如今的学士学位就相当于过去的中学文凭。“--这已经成了社会共识。这种”螺旋上升的学位通胀\"现象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必要地背上了高昂的学生贷款。

德尔班科指出,大学教育的宗旨本应是发扬科学精神、继承人文传统,当上大学仅仅为了找工作的需要时,大学的意义也就失落了。

篇13: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传承井冈山精神 初心不改 信仰永

张慧琴

10月23日,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由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组织的“市委会、直属基层组织主委及骨干社员培训班”,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去追寻那逝去的峥嵘岁月,去探访英烈们不朽的忠魂。

学院为学员们精心安排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教学及班级活动等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员们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历史陵园、参观了革命博物馆、倾听革命烈士后代讲述烈士的故事、重登黄洋界哨口、体验朱毛挑粮小道的艰苦……,瞻仰着一处处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的革命旧址,注视着一件件朴实无华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学员们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心灵再一次受到荡涤和洗礼。几天的学习、感受,我明白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也必将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在新时代也必将放射出新的光芒。

井冈山精神,用24个字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经过中国革命实践检验过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崇高的信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建党之初从未改变,历久弥新。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怀揣坚定地理想信念、前仆后继,才有今天的和平发展时代,也正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怀揣着的信仰、初心---让贫苦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安居乐业的辛福生活的信念,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也从不后退,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党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总是能及时勇敢面对、纠错,不断反省、提高认识、不断进步、完善、健康成长。

在今天,谈信仰、理想信念好像觉得“很奢侈”,来到井冈山,重温历史,听革命后代传承理想、信念,讲述前辈们的高风亮节,我们为他们有那样的境界而感动、肃然起敬。革命后代没有躺在前辈的荣誉上衣来伸手,而是依然保持朴实的本色,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勤勤恳恳的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及为社会创造财富,他们很普通,但活的`有尊严、有价值、很开心。他们境界之高是现在社会所缺乏、也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价值观。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认同了他们的价值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管党治党、并在十九大确立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写入党章。习总书记: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强大的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十九大报告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就是秉承井冈山精神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也是秉承这样的精神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各项建设的辉煌成绩,让世人瞩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已基本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最初目标,现阶段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被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哿ν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初心不改、信仰长存。

我们必须把每一次的感动转变为行动,对照先烈和那些平凡岗位作出不平凡事的人,反思自己,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进取,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优良传统的星星之火,也必然燎原,必能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

文/张慧琴

篇14:是否存在信仰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迷茫

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几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点:

一是部分党员领导不能够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成果、新成效,不能够正确认清形势、分析形势、判断形势,

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基本理论、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共产党奋斗目标产生了怀疑,认为遥不可及,对己无关,只从个人利益着想,只要实惠好处,不要什么这主义那主义了。

三是忘记和淡化了自己党员意识,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利用党员作为护身符,作为与民争利的头衔或者光环,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搞起了什么个人主义,产生了严重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

四是个别党员信仰灵魂发生了质的变化,变质了、发霉了、发臭了,信利益、信死党、信鬼神、信邪教,就是不信马列,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达到所谓的升迁、提拔,设佛堂、供佛像。放松教育,求神拜佛。

篇15:是否存在信仰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迷茫

(一)聚焦以下4个方面要求开展党性分析。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开展党性分析,触动思想、触及灵魂,切实收到成效。在政治合格方面,重点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执行纪律合格方面,重点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忠诚老实,强化组织观念,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品德合格方面,重点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发挥作用合格方面,重点是践行正确政绩观,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苦干实干。

(二)对照《准则》《条例》查找6个方面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准则》《条例》规定和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着重从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想信念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信仰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迷茫,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立场、没有态度等问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重大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做“两面人”,独断专行,搞任人唯亲、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问题。作风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变相反弹回潮,不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等问题。担当作为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庸懒无为,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问题。组织生活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不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规定自觉交纳党费,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缺失缺位,主要负责同志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执纪不严、违纪不究,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

(三)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要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实事求是、出于公心,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纷争,确保开出高质量、好效果。

三、从严从实做好各环节工作

(一)深化学习研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掌握《准则》基本精神和《条例》基本要求,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严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采取座谈走访、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和网络征询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并原汁原味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主要负责同志要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级党组织要结合巡视、干部考察、审计、年度考核、信访情况,指出发现的问题。

(三)深入剖析典型事例。要从近年来本乡镇本单位本部门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中,从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例中,筛选若干典型事例召开专题会进行分析。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要把自己摆进去,紧扣民主生活会主题,深入剖析典型事例产生的根源,做到分清责任、认领任务、边查边改,为撰写发言提纲、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铺垫。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认领班子责任和个人责任。

(四)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做到“四必谈”,即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必谈,班子成员相互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必谈,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与本人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党员代表必谈。谈心谈话要一对一、面对面,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提醒对方不足。县委书记与乡镇党委书记要普遍谈心。同时,要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约谈。

(五)认真准备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要深刻进行党性分析,检视党性修养的差距。要认真反思近年来中央查处的典型案例,要将本乡镇本单位本部门严重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作为民主生活会的反面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汲取教训,反躬自省,引为镜鉴。在此基础上,主要负责同志主持研究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自己动手撰写发言提纲。个人发言提纲要将上一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本人重大事项报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以及巡视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谈透彻。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应当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深刻检查。主要负责同志要对班子成员发言提纲进行审阅把关。

篇16:法治的精神是契约信仰的综述分析论文

法治的精神是契约信仰的综述分析论文

亚里士多德曾这样阐述法治的内涵。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是对法治内涵的精辟概括,深刻理解亚氏对法治内涵的概括,我们可以进一步概括法治的精神就是契约信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契约不是私法上的契约,也不是公法上的契约,这里的契约指的是社会成员在自由基础上达成的具有公正内核的共同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契约信仰就是规则信仰。

契约信仰包括信守契约、契约公正和契约自由原则。

一、信守契约

信守契约是契约信仰的首要原则。信守契约是社会低成本流畅运行的基础。在一个人数众多而又流动的社会里,人们有必要信守契约,信守契约使社会关系参与各方良性互动、和谐相处,从而极大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并且使社会运行更加流畅。契约信仰是社会成员对契约发自内心的敬畏与自觉,从这点来说,契约信仰比亚氏的“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更进一步。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是一种守法状态,这种状态的获得可以是归因于社会成员内心自觉,也可以归因于外在强制。从法治的精神角度来看,信守契约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发自内心自觉,至少大多数社会成员具有这种自觉。

信守契约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法治的基础是民主,谈法治的精神必然离不开对民主与契约关系的厘定。民主是一种社会运行机制,是形成共识或者说是形成契约的过程,也是契约形成的状态。民主可以极大限度的.调动社会力量,是社会良性运行的保障。考察古希腊民主和近现代民主,我们可以看出,民主社会的形态是各异的,但是抽取民主社会的共同的质,我们清晰的看出,民主社会的共同特征是对契约的信守。人类天生具有参与自觉和责任,民主满足了社会公众参与自觉,同时唤醒了社会公众对责任的承担。这种参与自觉的满足和责任的承担就使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当社会公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满足和尊重时,他们的自觉性也就越得到充分的体现,就会形成对规则信仰。

二、契约公正

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契约必须具有公正内核。也就是亚氏所说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法治是良法之治,一个不具有公正内核的恶法不应该得到遵守,因为遵守恶法而违反人性良心的行为仍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才是符合法治精神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个判例中获得启示。在柏林墙被推倒之前2年,一位东德青年试图攀越柏林墙逃往西德,守卫柏林墙的东德士兵用枪瞄准并射杀了该偷越者。按照东德法律该名士兵是履行职责,并无不当,甚至应该给与奖励。两年后,柏林墙被推倒,该名士兵受到了审判,他的辩护律师给士兵做了无罪辩护,辩称该名士兵仅仅是执行命令而已,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忠于职守,否则就构成渎职。所以指控士兵有罪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是审判案件的法官指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没有罪的。士兵在恶法和良知之间应该将良知作为首要选项,也就是说士兵具有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个案例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的内核是公正,或者说是正义,缺乏公正(或正义)内核的法律是无效的。缺乏公正内核的契约更加难以获得信仰的力量,可以说是契约公正赋予契约信仰以生命力,契约信仰是源自社会公众对于契约公正的的信任与追求。契约公正是契约信仰的第二原则。

三、契约自由

如前所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良法之治。他将良法的判断标准与政体等同,认为凡是正宗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良法,凡是变态政体制定的法律就是恶法。这种看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法律总是和国家的政体相适应,一个变态政体不可能能制定出全面保护人民自由的法律。但是也必须承认,良好的政体也并不必然决定其制定出来都是良法。良法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判断,法学家、思想家们争论了上千年。如何确保法律具有正义内核也是千古难题。实体的公正我们往往不能期待通过定义公正的含义来解决,那样往往会落入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中。实体公正的取得有时恰好是通过程序的方式来获得的。

契约公正的获得需要一个能最大限度体现和确认契约公正的程序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契约自由。契约自由是社会成员共同制定契约,在契约制定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意志自由的,可以通过投票表达弃权、同意或反对,通过这样自由投票机制使契约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意志。自由投票不能保证契约当然获得公正内核,但是却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不是太坏,或者说还没有比它更好的方法。契约自由作为契约信仰的第三个原则,契约自由本身并不能保证契约必然具有公正的内核,但是他能以看得见的方式证明契约公正的存在。换句话说,契约自由能够使社会公众感觉到他们共同认同的公正的存在,将契约公正的实体正义寓于契约自由的程序中。契约自由本质上是反对权力者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也因此使契约获得信仰力量的另一个理由。

信守契约、契约公正和契约自由使契约获得社会公众信赖和服从的基础,并最终形成契约信仰的力量,正是这种契约信仰构成了法治的精神。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在社会中形成契约信仰。

参考文献

[1] 柯彪,张恒山.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M].人民出版社,.

[2] 卢梭著,陈维和译.卢梭民主哲学[M].九州出版社,.

篇17: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长征精神作文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坚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论语·颜渊》中,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在其位不能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诚尽力。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既要有“居之无倦”的敬业精神做支撑,更要有“行之以忠”的不离不弃葆本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有矢志不渝的精神支柱和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坚定的信仰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真正静下心来,逐条逐句学党章党规,原原本本学系列讲话,切实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理解真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的信仰源于火热的实践,要自觉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检身正己、躬身实践,把铿锵誓言转化为具体行为,把律己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同学党章党规结合起来,理解吃透党章、升华信仰自觉,对照条例查距、校准行为之标;要同学系列讲话结合起来,学深吃透精神、掌握基本原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向中央看齐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自觉性;要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结合起来,认真地学,务实地思,扎实地做,努力在破解改革难题、推进科学发展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苟利社稷,不顾其身”的担当。敢于担当要有“苟利社稷”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更要有“不顾其身”带头冲锋的魄力。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省情特点必须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把上级精神吃透,把基本情况搞准,做到担当有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突发之事、棘手之事,既要敢于迎难而上,更要冷静沉着思考,做到担当有勇气。要坚持统筹推进,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进行通盘考量,不谋不做、先谋后做、谋定再做,做到担当有方法。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要时刻保持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我们就能勇挑重任、开拓创新,当好时代的“劲草”和“真金”。今年是市县乡换届之年,组织部门必须肩负起选贤任能的责任担当,全面落实中央对换届工作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青海实际的换届政策和人事安排方案,科学指导换届工作,努力实现“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面貌”的目标任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的情怀。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意思是惭愧自己所处地位太高却未能顾及百姓的安康。作为领导干部,“居处崇”更应“斯民康”。感情上必须贴近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感恩之心、公仆之责对待群众,经常换位思考、常想百姓所需。工作上必须依靠群众,无论是创新加强党的建设、还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都要把广听民意作为必经程序,多听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真正把调查研究、听取民意作为我们正确决策、严以用权的“导航仪”。作风上必须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走访,带头结对认亲帮扶,积极解决好群众最为急盼的“头痛事”和最有怨言的“闹心事”。抓住市县乡换届的重要契机,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突出配强贫困县领导班子,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乡镇换届,着力加强贫困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提升,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把村班子、党员队伍带强,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发展能力,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有“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的自律。唐代诗人吴叔达在《言行相顾》中写到:“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意思是树立志向要以誓言为根本,修养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导。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言为本”才能带头明底线、知敬畏、守规矩,“行乃先”才能做表率、当榜样、树威信。要严以正己,模范遵守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初。要严以克己,牢记“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的道理,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要严以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篇18: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长征精神作文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巩固和发展,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篇19: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长征精神作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相关专题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