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事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模式的结合

cengmaoma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论高校人事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模式的结合

【简介】感谢网友“cengmaomao”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论高校人事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模式的结合(共5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论高校人事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模式的结合

论高校人事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模式的结合

高校人事工作中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有特点.互为补充.高校要实施刚柔相济的人事管理模式.需要理解和把握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培育学校共同的价值现.提高管理者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管理中增强情感凝聚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作 者:韩明 HAN Ming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广东,广州,510631 刊 名:高教论坛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FORUM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7 关键词:高等学校   人事管理   刚性管理   柔性管理  

篇2:财务管理的柔性和刚性的结合

摘要:公司财务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既不能完全刚性,强硬管理;也不能丧失原则,放任不管,这都将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好的管理必须做到刚柔并济,

柔性财务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财务管理而言的。现在许多企业还是强调带有强制色彩的刚性财务管理,只强调遵守和服从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完成各项财务指标,否则便给予惩处,这种刚性财务管理具有强制性特征。而柔性财务管理则是在研究人们财务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诱导性力量,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把企业的财务意志转化为大家自觉的财务行动。可见柔性财务管理是一种更加高级,更加人性化、民主化、理性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

柔性管理,大有可为

在管理方式上,柔性财务管理注重财务灵活性,而传统财务管理则强调集权式或相对分权式;在财务管理的主导战略上,柔性财务管理主张多样化战略和市场领先战略,而传统财务管理则主张低成本战略;在财务管理思想上,柔性财务管理强调快速反应、柔性化,而传统财务管理则强调规范化、专业化;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柔性财务管理实行一体化管理,强调集成管理,而传统财务管理则实行部门管理、层次管理,各工作环节是按顺序衔接;在财务管理的任务上,柔性财务管理采取财务管理、协调、服务、创新的多目标,强调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财务管理则是单一目标制度,强调建立财务管理的秩序、追求效率、稳定和连续性。

在人才问题上一定要有柔性财务管理思想,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而过去那种刚性财务管理思想是不适应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比如有些人才并非企业员工,如何利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财务管理上就应当有相应的办法。这些办法应当是柔性的,而不是僵化的,如项目报酬制度、业绩奖励制度、入股分红制度、人才基地经费配套制度等。这些财务制度的人性化、柔性化应用就会给企业创造长期价值。有些科技人才有技术,但不懂管理,更不懂财务管理,科研成果难以快速转化。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有责任使他们的才智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财富。千万不要在财务管理方面伤害了这些科技人员,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服务,创造好的创业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社会中比重越来越大,由于高科技企业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能源,将减少环境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耗费,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并更注意售后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得到较好的体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队伍就有了获得财富和更多知识的可能,

但是由于知识的飞速发展,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不可能掌握众多的知识,因此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好的知识流动程序,便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企业知识资本的扩大需要财务管理创新,需要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

柔性财务管理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创新性,但并不否定刚性财务管理。柔性财务管理也是以“刚性财务管理”的一些内容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刚性财务规章制度约束的企业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财务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柔性财务管理是刚性财务管理的“润滑剂”,是刚性财务管理的“升华”。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财务管理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科学健全的刚性财务管理体系;二是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领导者形象。离开这两点,柔性财务管理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中国好的企业高管都懂得“刚柔相济”的道理,并成功加以应用。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最早是财务管理出身。她所实施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真正做到节约每一张纸的程度。如果员工没有正反面使用打印纸,往往会被除名。但她同时又为员工设立了阳光基金,员工遇到大的困难,可以得到公司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她把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结合到极致,其效用更是成倍放大。

如何做到“刚柔相济”?

柔性财务管理和刚性财务管理在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管理思想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已。我们在此强调柔性财务管理,并没有否定刚性财务管理必要性的意思。恰恰相反,刚性财务管理是柔性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要“刚柔相济”。

首先,财务管理对象要从以资金为主转向以人为主。过于刚性的财务管理有时虽然控制住了费用支出,却失去了人心。权变理论认为,管理行为和方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根据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如某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一年一次回家探亲,路途1500公里,但财务部门只给报销来回的火车票,不给报销飞机票,依据是前的财务制度。这影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传统财务管理理论一直把资金作为管理对象,而现在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人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既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管理不好,资金就难以管好。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财务管理才能真正成功。因此关心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实现将成为实施财务管理柔性化的前提。企业财务文化的管理方法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要发挥企业员工的天赋和能力,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财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核心是企业财务精神,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明显呈现出柔性化趋势。

来源深圳人才网

篇3:刚性美与柔性美阅读答案

朱光潜

①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然而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

②我说“骏马秋风冀北”时,你会想到“雄浑”“劲健”,我说“杏花春雨江南”时,你会想到“秀丽”“纤浓”;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在同一种艺术之中也有刚柔之别。如音乐,贝多芬的第三合奏曲和《热情曲》固然像狂风暴雨,极沉雄悲壮之致,而《月光曲》和第六合奏曲则温柔委婉,如悲如诉。

③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创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刚或柔。米开朗琪罗在性格上和艺术上都是刚性美的极端的代表。你看他的《摩西》!火焰有比他的目光更烈的么?钢铁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么?你看他的《大卫》!他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惊心动魄的雄图吧?他那只庞大的右臂迟一会儿怕要拔起喜马拉雅山去撞碎哪一个星球吧?亚当是上帝首创的人,可是要结识世界第一个理想的伟男子,你须得到罗马西斯丁教寺的顶壁上去物色,这一幅大气磅礴的创世纪记,没有一个面孔不露着超人的意志,没有一条筋肉不鼓出海格立斯的气力。

④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艺术家们已摸索了不知几许年代,到达·芬奇才算寻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米开朗琪罗画“夏娃”和“圣母”,像他画“亚当”一样,都是用池雕“大卫”和“摩西”的那一副手腕,始终脱不去那种峥嵘巍峨的气象。达·芬奇的天才是比较的多方面的.,他的世界中固然也有些魁梧奇伟的男子,可是他的特长确为佩特所说的,全在“能勾魂”。《圣约翰授洗者》活像女子化身固不用说,《酒神》也只是一位带醉的《蒙娜·丽莎》。再看《最后的晚餐》中的耶稣!他披着发,低着眉,在慈祥的面孔中现出悲哀和恻隐。

⑤历来艺术家对于刚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韦之别,在词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在画方面有石涛、八大与六如、十洲之别,在书法方面有颜、柳与褚、赵之别。这种分别常与地域有关系,大约北人偏刚,南人偏柔,所以艺术上的南北派已成为柔性派与刚性派的别名。清朝阳湖派和桐城派对于文章的争执也就在对于刚柔的嗜好不同。

⑥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也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而凭视八荒,遥听诸星奏乐者。他们以“乐天安命”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过激烈的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使它们畏避的。他们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我读《旧约·约伯记》,莎土比亚的《哈雷姆特》,弥尔顿的《失乐园》诸作,才懂得西方批评学者所谓“宇宙的情感”。回头在中国文学中寻实例,除着《逍遥游》《齐物论》《论语·子在川上》章,陈子昂《幽州台怀古》,李白《日出东方隈》诸作以外,简直想不出其他具有“宇宙的情感”的文字。“雄浑”“劲健”,“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中国艺术缺乏刚性美在音乐方面尤易见出,比如弹七弦琴,尽管你意在高山,意在流水,它都是一样单调。

⑦刚柔虽是两种相反的美,有时也可以混合调和,在实际上,老鹰有栖柳枝的时候,娇莺有栖古松的时候,也犹如男子中之有杨六郎,女子中之有麦克白夫人,西子湖滨之有两高峰,西伯利亚荒原之有明媚的贝加尔。说李太白专以雄奇擅长么?他的《闺怨》《长相思》,《清平调》诸作之艳丽微婉,亦何减于《金鉴》《浣花》?说陶渊明专从朴茂清幽入胜么?“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又是何等气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①段中的“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一句对全文起引领作用。

B.“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每句诗都提起三个状貌,一切美都可以按照这六种标准来分类。

C.第④段“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句中“反衬”的意思是指达·芬奇在相反方面衬托出与米开朗琪罗在性格和艺术上的截然不同。

D.达·芬奇在艺术上的特长全在“能勾魂”,比如《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透露出的一种柔性美。

E.“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具有西方批判学者所谓的“宇宙的情感”。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的是( ) (3分)

A.中国诗人多倾向于描写“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

B.李白专以雄奇擅长,也有《闺怨》《长相思》《清平调》刚柔两种美混合调和的诗歌。

C.中国诗人“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

D.《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

3.结合文意,概述刚柔两种美的具体特点,并指出这两种美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

4.除上文例子外,请举出一个能表现文学或其他艺术中刚性美(或柔性美)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A.D

2.B

3.刚性美的特点:雄浑、劲健、沉雄、悲壮、阳刚、刚健;

柔性美的特点:秀丽、纤浓、温柔、委婉、阴柔、典雅。

(每一种美答对2个即可,2分)

这两种美的形成有性格和地域的因素。(2分)

4.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豪放的情怀,柳永的《雨霖铃》情调婉约;铜管乐气势雄浑,小提琴曲调优雅。

(只举文中例子的,不得分。举例2分,简要分析2分。)

篇4:鲁迅作品的刚性美与柔性美

鲁迅作品的刚性美与柔性美

内容摘要: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处于与黑暗社会斗争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刚性,一种战斗性,即刚性美。其实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刚性美之外,更蕴含了一种人情、人性、人生光辉的柔性美。

关键词: 反传统 国民性 现实主义 反抗精神 同情 理解 深情

鲁迅先生去世已近一个世纪了,但先生的作品连同他伟大的人品却永远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他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教父、精神教父。一次次拜读先生的作品,一次次被先生的作品所震撼:那用意志和生命凝结而成的文字穿越时空,鞭挞我们的灵魂,荡涤我们的心灵。

迄今为止,鲁迅作品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当时中国国情的最可靠、最深刻的文字。但很多人都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处于与黑暗社会斗争风口浪尖上的人,他的性格以及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刚性,一种战斗性,即刚性美。其实纵观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刚性美之外,更蕴含了一种人情、人性、人生光辉的柔性美。

一、作品的刚性之美

(1)全面反传统,改造国民性

鲁迅在深刻的文化反省中,始终坚持着“全面反传统”的精神, “全面反传统”对于鲁迅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口号。鲁迅目睹了中华民族两度失去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机会:一次是戊戌政变失败,失去了走日本明治维新道路的机会;一次是辛亥革命后的政局逆转,失去了走法、美民主共和道路的机会。痛定思痛之后的思考,使他不能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对于中国来说竟是如此的艰难曲折?鲁迅深刻地认识到,衰老的国度“正如人体一样,年事老了,废料愈积愈多,组织间又沉积下矿质,使组织变硬,易就于灭亡”。这种历时数千年的文化沉积,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历史惰力,即畸形的民族文化同化力,使得任何先进的东西都或遭到拒绝,或被同化、改变成能适应于维系旧事物生命的东西。这种惰性严重阻碍着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取优补劣。因此,鲁迅觉得,只有在整体格局以及整个体系上的全面反传统,先进的东西才会被真正接受过来,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当然,鲁迅并非看不到中国文化的长处,但在他看来,多讲本国的优点容易使人陶醉,不思改进;而对弱点的批评,则能促人觉醒,激起人们改变现状的热情。鲁迅并不反对在打破传统文化的整体格局之后,对那些局部的、具体的积极性文化因素的传承和汲取。这里,正体现了民族自强精神与民族自我批评精神的高度统一。

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造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几乎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他在对各具体文化领域进行反省时,都一无例外地涉及到了“国民性”问题。鲁迅挖掘了中国人身上专制主义与奴隶主义根性的文化根源;在谈语言文字问题时,鲁迅也未忘记透过语言现象揭示中国人的落后文化心理;在剖析宗教问题、民俗问题时,也总是与揭示中国人性格中潜隐的落后面相联系。鲁迅敢于直面现实、正视民族弱点,敢于触及为一般人所忌讳的中国人性格中的隐秘之处。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页。

(2)韧性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的韧性战斗精神,在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鲁迅一生坚信这样一条真理:世界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因此,鲁迅从不幻想走一条由别人铺平的舒坦的大道,而是在艰难的跋涉中自寻出路,甚至在绝望之中也仍不停步。鲁迅在《两地书》中曾经讲到,人生有两大难关,一个是歧路(十字路口),一个是穷途(穷途末路)。鲁迅恰恰是在冲破这两大难关而不屈不饶地前进时,显示了一种超常的韧性精神。墨子说过,遇歧路,则“恸哭而返”。鲁迅却不然,他说他自己是既不哭也不返的,不知如何走的时候,就先休息、思考一下,然后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下去。在穷途面前,他也决不绝望,决不后退,而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硬踏出路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碰上穷途,就偏要在穷途中走一走。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使鲁迅在那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3)现实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从实际出发,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绝不回避矛盾。他毫不留情地暴露旧社会的黑暗和虚伪,指出其“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革命,无反抗”。他呼吁人们“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正视现实,是进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承认矛盾才有可能解决矛盾,因此鲁迅强调“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萌芽的时候”。在强调正视现实的同时,鲁迅还特别重视要努力用行动来改变现实。他指出,“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他强调路是人走出来的,“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4)强烈的反抗精神

鲁迅先生的文章具有一击而致敌人于死命的攻击性,是反击与抗争的突出表现。生在被压迫的时代,处在被压迫的地位,鲁迅用他的笔与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斗争。他用自己真实的写作情感、鲜活的历史事件、深切的个人体验,为后人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文学空间。

对于国x党反动政府实行反革命大屠杀的暴行,他指出:国x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大屠杀是个大阴谋,他们为此寻找借口,给共产党人捏造了种种莫须有的罪名。鲁迅先生在《可恶罪》中指出,这些都是“花言巧语”,屠伯们的逻辑是,凡有碍于他们的便“可恶”,既“可恶”,便“可杀”,但又美其名曰“清党”。在《小杂感》中鲁迅进一步揭露,他们好像得了怀疑狂,按照自己的强盗逻辑,不择手段,无限怀疑:“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鲁迅愤怒声讨国x党反动派扼杀左翼文学,屠杀左翼革命作家的残暴罪行。鲁迅写了大量的杂文揭露国x党反动派对外消极抵抗,对内积极剿共的丑恶行径。在为林克多《苏联见闻录》所作的序中,鲁迅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我看见确凿的事实:他们是在吸中国的膏血,夺中国的土地,杀中国的人民。他们是大骗子”。试问,从古至今敢于像鲁迅先生一样针砭时弊,同黑暗社会与残暴统治斗争的,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又有几人?

二、作品的柔性之美

(1)关心、同情、赞美底层民众

五四期间,在“劳工神圣”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开始关心、同情、赞美劳苦大众。但是,在初期的新文学作品里,以劳动人民为题材的作品仍然是凤毛麟角。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在描写劳动农民题材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鲁迅先生如此热心于描写农民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现状、精神面貌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自小就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对他们特别关注。其次,鲁迅从少年时期起就与农民有较多的接触,与农家孩子建立了友谊,对农民的状况尤其是他们的不幸与痛苦有所了解。他在《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动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是,鲁迅先生与他们亲近以后便“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随着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确立,他越来越关心劳苦大众,一有创作机会,便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流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他在描写劳动人民不幸命运时,不仅同情他们生活的贫困,更主要的是揭露他们精神上所受的毒害,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既“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故乡》中的闰土,前后判若两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无疑反映了他生活的艰辛,令鲁迅先生同情与伤心。但是,更让鲁迅先生痛心的是闰土原本纯洁的心灵受害后的愚钝,以至与“我”的心灵分离,而且将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毫无意义的香炉与烛台了。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是他的改造国民性伟大工程中的.最宏大、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出色地刻划了阿Q这一艺术形象,表现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意义。阿Q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带有流浪性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性格复杂,既有农民的质朴、勤劳,对地主阶级的仇恨,自发的革命要求,同时又受到封建道德观念、流氓无产者习气的影响。尤其是有严重的消极、愚昧的精神胜利法。阿Q一贫如洗,苦不堪言,经常受人欺负和污辱。面对这种悲惨的境况,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于精神上的“转败为胜”。阿Q是愚昧人群中的最为出众者。

阿Q是面镜子,鲁迅希望人们用这面镜子照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的严重教训,照见地主阶级在革命中的狡猾、投机,尤其是让劳苦大众乃至中华民族照见自己的愚昧、麻木、健忘、自尊、自负等丑陋的灵魂。尽管精神胜利法是全民族共有的心理精神之病,但是,鲁迅偏偏选定劳动农民作为典型,大加描写,这种选择表现了他的一番苦心,饱含着他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

《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力车夫因自己的车带倒了一个老妇人而主动承担责任的小事,这件小事引起知识分子的“我”的自我心灵解剖。作品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批评了知识分子的狭隘自私,揭示其心灵的渺小,同时也反映了五四时代“劳工神圣”思潮对知识阶层的积极影响。

(2)深情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写了十篇。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组回忆性散文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紧张的斗争间隙,反顾自己所走的生活道路。写作《朝花夕拾》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先生花了大量的精力,以杂文为主要武器,与北洋军阀政府以及为其帮腔的“正人君子”们展开了紧张的斗争。对此,鲁迅先生不免感到“困倦”和“无聊”,“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娴静来”,咀嚼和思索以往的生活,聊解“思乡蛊惑”。其二,在现实斗争的直接触发下,兼用这组文章参与对现实的斗争。但是文章的情感、风格与以往大不一样。

《阿长与山海经》深情地描述了长妈妈的纯朴与善良。长妈妈虽然“并非学者”,甚至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但她却能体察孩子的心情,终于觅到了童年的作者渴望已久的这本“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了孩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儿时的鲁迅是何等钦佩长妈妈所具有的“伟大的神力”!对于长妈妈,鲁迅先生是包含深情并常记心中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提到了讲美女蛇的故事的长妈妈。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作品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顾藤野先生对自己在医学上能有所成就的殷切期望,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深情地怀念、歌颂了那位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感情,严谨热诚,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作为弱国子民的留学生的青年鲁迅,尤其能够理解藤野先生对他孜孜不倦的教导是为了中国,为了科学,他为藤野先生高尚正直的品质和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友谊所感动,认为“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种感激与鼓励,甚至贯穿了鲁迅的一生,只要一瞥见挂在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他就会产生工作的力量,激励自己“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鲁迅先生在他的《自嘲》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可以说是鲁迅先生刚柔兼济、爱憎分明伟大人格最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先生作品风格的最有力的体现。他不但具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更拥有“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

有人称鲁迅先生作品风格是“金刚怒目式”,其实并不尽然。况且,我们更要探究这“金刚怒目”的原因,那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对腐朽政府的不满,对积弱贫穷民族的忧虑,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最深沉的爱啊!

鲁迅先生的文章堪称文坛一绝。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成为经典。有人说:“中国大众的灵魂恰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鲁迅的文章里了。”他写的散文、小说和诗歌无一不是旧社会中国人的精神史,生存史。他敢说敢骂,敢哭敢笑,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巨著。

鲁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梦想和感悟,更是信念和追求。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筑成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鲁迅的文章是一把治病救人的解剖刀,他说过:“讽刺作者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们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鲁迅的性格特征,出于改良这人生的美好理想,更出于广大而深沉的爱。

刚中有柔,柔中含刚,刚柔兼济,这不仅体现鲁迅先生作品的最基本风格,更折射先生人品的最丰富内涵,鲁迅先生的作品与我们同在,鲁迅先生与我们同在。

参考文献:

朱晓进、唐纪如主编的《鲁迅概论》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八号(198月出版)

鲁迅的《华盖集 十四年的“读经”》

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出版)

篇5:论高校办公室的柔性管理

论高校办公室的柔性管理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柔性管理在高校办公室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了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为办公室领导者如何推进柔性管理提出了做法及要求.

作 者:何华萍  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C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C931.1 关键词:办公室工作   柔性管理  

相关专题 刚性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