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作文的教学计划

糯糯桃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讲解作文的教学计划

【简介】感谢网友“糯糯桃”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讲解作文的教学计划(共23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讲解作文

10月13日 晴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语文老师在班上讲解作文。写得好的作文有郭妍的作文,刘畅明的作文……老师念完写好的作文后又念了几篇作文。其中有一篇很好笑,那是耿希写的,标题是我的'爸爸,内容是这样写的:“我爸爸的眼镜尖尖的……”杨老师才念到一半,教室里就笑翻了天。当杨老师把一篇文章都念完了以后,我的肚子都笑疼了。哈哈!这篇作文太好笑了!

三年(四)班

肖静璇

讲解作文作文1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2:如何讲解初中作文

讲解初中作文方法

1. 小题材是美的,以小见大,给人丰富的联想,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上见天堂;

2.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主要途径,但经历和体验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3. 在上学路上,要注意每一条新的标语,每一家新开的商店和每一处美的变化,这些就是你生活的这个城市的脚步声;

4. 在身边准备一本《随身记》,巴掌大小,忽有所思,忽有所见,随手录下,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好办法;

5. 世界上最感人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你的身边,只是,它在你的眼皮底下仅仅逗留秒钟;

6. 留心从你身边匆匆经过的每一个人,注意他们的衣着步态和眉宇间的忧乐,这些人会在某一天成为你的笔下的人物;

7. 读生活,读天地,读大街,读一棵树的变迁,读一只昆虫的命运,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同时,你也在生活的阅历中丰富着自己;

8. 从别人佳作的阅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然后在写作发生困难的时候取用,也不失为一种应急的办法;

初中作文1:给人类的一封信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

我是公园里的一棵小树,在我刚来到这个美丽的新家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过了几天,我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我在这里生活的非常快乐,小溪在我脚边流过,小鸟在我枝头歌唱,白云在我头顶飘过,风儿和我嬉戏,小草在我身边唱歌和跳舞。

可是有一天,一群人来到我的身边,他们从车上拿来许多东西,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有足球、绳子等物品。他们先在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完后,把垃圾袋和包装袋扔的到处都是。接下来,他们又在草地上踢足球,把小草弟弟弄得遍体鳞伤;他们还在我的兄弟姐妹们身上拴上绳子打秋千,弄得他们叫苦连天。最后他们把目光转向我,只见他们在口袋里拿出一个尖尖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个东西叫刀子。他们拿着刀子向我刺来,冰冷得刀锋刺进我的肌肤里,一刀一刀,我痛得昏死了过去。

我醒来的时候,只见我身上被横七竖八地划出许多道伤痕,其他兄弟姐妹的身上也有伤痕。再看地上,小草弟弟倒伏在地上,垃圾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我伤心极了,以前善良的人类跑到哪里去了?

从那之后,人类更加过分,他们用我晒衣服;用我做纸张;用我的兄弟姐妹做火柴、木沙发、桌子、椅子等用具。

人类呀,我是你们的朋友呀,你们怎们能这样对待我们呢?如果哪一天世界上没有了我们,你们的世界会怎么样呢?沙尘暴、酸雨、土地沙漠化……这都是你们破坏大自然得到的报应。人类呀,你们醒醒吧!

你们永远的好朋友:小树

初中作文2:给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黄老师:

您好!

记得您是从五年级就开始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是您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我天真纯洁的心灵,是您指导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是您教导我要微笑面对人生,是您。。。。。。

我为得到您慈母般的关怀而感到十分荣信,更为您呕心沥血地辅导我的学习而万分感激。

有一次,我因病住进医院,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非常想念您和同学,多么想和同学门一起聆听您讲课,回答您提出的问题,我仿佛看到了您在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课,仿佛看到了您在为我们伏案批改作业。。。。。。“哗啦哗啦哗啦。。。。。。”窗外下起了大雨,我朦朦胧胧地看到门口有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啊!那正是老师您呀!您披着雨衣,衣服湿透了,手里还拿着教案,我情不自禁地包住了您,您冒着大风大雨赶来医院看我,您的脸上。头发上直淌水珠。这时雨水和汗水仿佛留进我的心田,瞬间化成了激动的泪水,是您给予我的关怀与鼓励,使我很快地战胜了病魔,我为此感到十分感动!

老师,您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航员,有多少次我的学习抓不紧,您一次一次地鼓励我,耐心的督促我。您给予我慈母般的关怀,在生活上,你无微不致地照顾我,关心我。在这里,我要对我亲爱的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仪珊

10月27日

初中作文3:给表哥的一封信

亲爱的表哥:

你好!

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表弟彭柯鸿呀!每当我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我就想到了远在江苏的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祝愿你也能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在这4年里,我已经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正式的五年级小学生,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在你下次回来看到我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弟弟真正地长大了,懂事了。现在,我特别怀念我们曾经一起渡过的那些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玩篮球时,你不小心在扣篮时打到了我的鼻子,疼得我眼泪直流。这时,你拉起我的手,安慰我说:“要做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看着你期待的眼神,我擦干了眼泪。

表哥,你还记得吗?那年的中秋节,我们一起在阳台上赏月。当你正陶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时,而我却坐在摇椅上,懒洋洋地说:“看个圆月,需要这么认真吗?”你告诉我:“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才能提高写作。不观察,不思考,光看不记,有什么用呢?”表哥,你说的话让我至今都受益匪浅。也正是因为你的那番话,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学习也名列前茅。

表哥,谢谢你陪我渡过的那段日子,我的童年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更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当又一个中秋节来临之际,祝愿你每天快快乐乐,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学校。

祝你

快乐学习!

你的表弟:彭柯鸿

.9.21

篇3:个人简历讲解

个人概况: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                     性 别: 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年__月__日                   所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

学 历: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___

婚姻状况:_______________                  目前年薪: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_______________             最高学历学校: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               时间:____年___月至____年___月

第二学历:_____________               第二学历学校: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               时间:____年___月至____年___月

教育情况描述:(此处可注明:所修课程、在学校所参加的组织活动、担任职务、获奖情况、发表的文章等,请依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语能力:

外语一:基本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标准测试:__________________

外语二:基本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标准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经历: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工作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_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工作

(此处应为整篇简历的核心内容,应聘者可以着重叙述此项,并根据个人工作情况不同而重点突出说明工作具体内容与经历,尤其是与求职目标相关的工作经历;一定要说出最主要、最有说服力的工作经历和最具证明性的为公司获取的利润和相关成绩;说明的语气要坚定、积极、有力;具体的工作、能力等证明材料等;写工作经验时,一般是先写近期的,然后按照年代的顺序依次写出。最近的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在每一项工作经历中先写工作日期,接着是工作单位和职务。在这个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陈述了个人的资格和能力经历之后,不要太提及个人的需求、理想等。)

个人能力:

(如电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或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爱好:

(突出自己的个性,工作态度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说明:

(如获奖情况等)

篇4:弟子规讲解

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麽?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麽叫《弟子规》?「规」是什麽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总叙】

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麽。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後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後,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请看第一条:

篇5:弟子规讲解

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於後世的,值得我们後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就说到:

【首孝弟。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礼。什麽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麽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後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後,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麽?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为什麽?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而亲仁。】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後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

篇6:弟子规讲解

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麽他们这麽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今天小编就开始为大家讲解《弟子规》。

篇7:弟子规全文讲解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孝弟 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泛爱众 而亲仁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有余力 则学文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到的事,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敷衍或偷懒卸责。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冬则温 夏则凊

事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中,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能安睡,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晨则省 昏则定

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生活上发生的事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父母放心。

出必告 反必面

出门前,须告诉父母要去哪里,回家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

居有常 业无变

平时生活起居要合乎常规,作息要保持规律,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心疑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纵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为,不向父母禀告。如果因此而让父母担心,更是不孝的行为,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以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轻易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可是当父母亲气恼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也要一样孝顺,而且还要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迁善,这种孝顺的行为才是难能可贵的。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婉转劝谏使他们改过向善,劝谏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遇到适当时机,在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加以劝谏。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即使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被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沈重时,更要昼夜服侍,片刻不离开。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祭拜已经去世的父母时,应真心诚意,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当兄姊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说话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就自然消失不会发生了。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应该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可帮忙的,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约百步之遥,才可以离开。现解:不论骑车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若方便停车,应下车问候,并询问是否需要搭便车。若长辈要离去,则目视长辈离去约百步之遥,才可以离开,这是敬老尊贤的表现。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有事要找尊长时,应快步向前;离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叔叔、伯伯等父执辈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如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每天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早晨起床后,必须先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让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以免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以免造成脏乱,要使用的时候又遍寻不著。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分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饮酒有害健康,青少年要遵守法律规定,未成年以前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喝醉时疯言疯语,丑态毕露,会惹出许多是非。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缓不急。站立时要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双脚不要向外任意伸展,更不可以随意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君子风范。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或开门,动作都要轻缓,避免发出声响。走到转角处时,应小心慢行,以免撞到墙角或物体的棱角而受伤。拿空的容器时,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免摔碎、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事勿忙 忙多错

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

勿畏难 勿轻略

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敷衍应付了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要拒绝涉入,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淫荒诞的事也要摒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要进入别人家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别人家的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询问,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我们的名字,而不是光喊:“我!我!”让人无法分辨你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徵得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於欺骗或花言巧语,更是万万不可!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说花言巧语、谄言媚语、奸诈取巧、粗俗污秽的话语,街头无赖粗鄙的语气流习,都不可以沾染。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到时做不到,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讲话时口齿要清晰,咬字要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语意不清。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遇到有人在说三道四,听听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断,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别人不必要的是非。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看见他人的懿德善行,要立刻想到去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看见别人有邪思恶行,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每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至於外表穿著或者饮食日用不如人时,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感叹自卑。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一些损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反躬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来亲近你了。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犯了错还刻意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罪加一等了。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性别、宗教信仰,皆应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化育覆载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显,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所欣赏佩服的,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擅于夸耀。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当你有能力可以为众人服务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於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勿谄富 勿骄贫

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勿厌故 勿喜新

不更不可以喜新厌旧,对於老朋友或旧事物要珍惜,对於新朋友或新事物不要贪恋。

人不闲 勿事搅

当别人正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去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别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赞美他人的优点或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行恶,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财物的取得或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要将事物加到别人身上,或要托别人做事之前,先要反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愿意吗?”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就要立刻停止。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受人恩惠要记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记在心中太久,过去就算了。别人对我们的恩德,则要铭记在心,感恩不忘,常思报答。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受风气流俗影响的人多,仁慈宽厚的人少。如果是真正有仁德的人,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自然会起敬畏之心。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能够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很幸运的事,因为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一天天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来接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思想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甚至使整个人生走入错误的方向。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如果只是谨守教诲,却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因不明事理,而依自己的偏见行事,造成错误而不自知,这也是不对的。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把一本书好好深入读通。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再读另外一本。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时,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乾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摆放整齐不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然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书本应该分门别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阅读完毕须归还原处。虽有急事要离开,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篇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解

1、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作家

2、主要内容: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3、阅读感受: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4、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5、保尔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篇9:醉翁亭记全文讲解

作者: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赏析

文学佳作引来了有关写作上的佳话和轶事。这种文学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是非常典型的。《朱子语类》所记载的欧阳修改定本文开头的一则轶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记》的文章本身齐名。那故事是说,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稿上,“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文章的开头是简洁有力的(不过,后来也有人指出过欧阳修的这描写并不属实,说除了琅琊之外,当地并没有什么山,见钱钟书《管锥编》引郎瑛《七修类稿》。我们不妨把它看做一种文学家的笔法,用不着过多地纠缠于此)。从“环滁皆山也”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说是全文整体结构中的第一部分。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笔法是很讲究的,其描写线索是:从全景慢慢地收缩视野,由群山转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再转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琅琊山,在滁县西南十里,东晋时元帝为琅琊王,曾避居此山),然后具体到山间的泉水,即酿泉,最后几经回环,才在“峰回路转”之后出现临于泉上的一座玲珑剔透的亭子,即醉翁亭,而“翼然”两字,特别能够加强描述中的形象性,富于动感。欧阳修采用这种由大及小,层层深入的写法,有助于引起读者身临其境和探胜索幽的兴致。再往下,作者仍采用陈述句式,写出了建造亭子的人,以及自己给它起了“醉翁亭”的名字,并解释了“醉翁”二字的由来。欧阳修看来不是善饮之人,所以“饮少辄醉”,但却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的全篇主旨(与民同乐)伏了一笔。所以作者写道,鸟儿知道山林里的快活,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之所以快乐是因他能使滁州人民快乐,喝醉了酒能同滁人一起欢乐,醒了酒后能将欢乐的滁人记述到文章里的,是“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一篇记体散文。“记”的人,一种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所以,在初贬夷陵时,他就“益慎职,无饮酒”。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后,他却在滁州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这种神奇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背景,也体现着欧阳修思想变化的痕迹,因为在这以后,醉酒的情趣在欧阳修的诗文中竟成了经常性的主题。

此外,《醉翁亭记》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句法既整齐又富于变化,这不仅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而且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

篇10:三字经讲解

三字经讲解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简短地讲述了一些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为古代社会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哲理。

同时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的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古代私塾的'初级入门课本,合称“三百千”。

第二十一周

曰喜怒,曰哀惧①。爱恶欲②,七情具③。

重点字词

① 惧:害怕。

② 欲:欲望。

③ 具:具备。

语句翻译

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爱、厌恶和欲望,这七种感情,是人们一出生就具备的。

故事链接

孔子训曾参

一天,曾参和父亲一起下地,为瓜苗锄草。曾参不小心锄断了一颗瓜秧。他父亲一见,顿时大怒,拿起棒子来打曾参。曾参见父亲生气,没有跑,等着挨打。

结果一不小心把曾参打昏了过去。见到儿子昏倒,父亲也很后悔,众人赶过来帮忙。过了一会儿,曾参醒了,来到父亲身边认错,父亲也不知说什么好,面有愧色,而且担心儿子的身体。

在大家都称赞曾参孝行的时候,孔子却发怒了,他对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我的门。曾参听到孔子这样说,就请师兄弟来向孔子请教,为什么夫子不让他进门呢。

孔子说:“舜的父亲待他非常不好,但是如果父亲有事,舜一定在旁边侍奉,可是当舜的父亲要害舜的时候,却从来都找不到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这样做,才不会使他的父亲陷入杀子之罪。

现在曾参见到他父亲拿大棒打他,却不跑掉,万一让他父亲打坏了,这不是要陷自己的父亲于杀子之罪吗?所以,如果用小杖打,则可以忍受,如果是用大杖,则赶快跑掉,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曾参折服,赶快来到孔子这里承认错误。

篇11:虚拟语气讲解

第一部分:语气的定义和种类

1 语气(mood)

语气是动词的`一种形式,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2 语气的种类

⑴、陈述语气:表示动作或状态是现实的、确定的或符合事实的,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某些感叹句。如:

①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question.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

②were you busy all day yesterday?昨天一整天你都很忙吗?

③how good a teacher she is!她是多好的一位老师啊!

⑵、祈使语气:表示说话人对对方的请求或命令。如:

①never be late again!再也不要迟到了。

②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light.别忘了关灯。

⑶、虚拟语气:表示动作或状态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假设或推测等。如:

①if i were a bird, i could fly in the air.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能在空中飞行。

②i wish i could pass the examination.我希望我能通过考试。

③may you succeed!祝您成功!

虚拟语气在语法里算得上是个难点。让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吧。

第二部分:简单句中的虚拟语气

一、情态动词的过去式用于现在时态时,表示说话人的谦虚、客气、有礼貌、或委婉的语气,常用于日常会话中。如:

⑴.would you be kind enough to show me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请你告诉我去邮局的路好吗?

⑵.it would be better for you not to stay up too late.你最好别熬夜到很晚。

二、表祝愿。

1、常用“may+动词原形”表示祝愿,但愿,此时may须置于句首(多用于正式文体中)。

⑴、may good luck be yours!祝你好运!

⑵、may you be happy!祝你快乐!

⑶、may you do even better!祝你取得更大成就!

⑷、may you have a good time. 祝愿你玩的痛快。

⑸、may the friendship between us last long. 祝愿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⑹、may you be happy. (注意那个be ) 祝你幸福。

2、用动词原形。例如:

(1).long live the people! 人民万岁!

(2).“god bless you,”said the priest.牧师说:“愿上帝保佑你!”

(3).have a good journey! 祝愿你旅途愉快!

篇12:英语语法讲解

英语语法:piano的可数性及用法

1. 其复数形式为 pianos 不是 pianoes。

2. 表示“钢琴”,若是表示钢琴这种具体的东西,是可数名词。如:

He has two pianos. 他有两部钢琴。

There’s a piano standing against the wall. 靠墙有一架钢琴。

若是表示钢琴演奏、钢琴理论、钢琴技巧等较为抽象的意义,则通常为不可数名词(其前一般用定冠词)。如:

She plays the piano very well. 她钢琴弹得好。

She studies the piano under Mr Smith. 她在史密斯先生的指导下学习钢琴。

3. at the piano与on the piano意思不同,前者指在钢琴边,后者指在钢琴上演奏。如:

I found her sitting at the piano. 我发现她坐在钢琴边。

Who’s that on the piano? 那个弹钢琴的是谁呀?

英语语法:medicine的可数性及用法

1. 表示“药”,尤指内服药,通常为不可数名词。如:

Don’t take too much medicine. 药不要吃得太多。

The cough will pass away without medicine. 这种咳嗽不服药也会好的。

但指不同种类时,可用作可数名词。如:

Keep those medicines out of reach of the children. 把那些药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She has taken a lot of different medicines, but none have cured her disease. 她已服用了许多药,但没有一种药能治好她的药。

2. 表示吃药或服药,通常用动词 take。如:

This medicine is to be taken hourly. 这药每小时服一次。

Shake the bottle before taking the medicine. 服药前先将药瓶摇一摇。

但如果是水剂药,也可以用动词drink,如下面两句均引自《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You have to water down the medicine before drinking it. 你得把这种药加水稀释后再服用。

I know the medicine tastes nasty, but drink it down. 我知道药味很苦,不过还是一口灌下去吧。

3. 表示“治……的药”,通常后接介词 for。如:

It’s a good medicine for cough. 这是一种治咳嗽的良药。

There’s no medicine for curing a fool. 没有治傻瓜的药。

有时可直接受相关名词的修饰。如:

This cough medicine tastes nice but it doesn’t do much good. 这咳嗽药不难吃,但作用不大。

英语语法:night的含义以及介词短语

1. 基本义为“晚上”“夜间”,严格说来有以下3层意思:

(1) 与day(白天)相对,指日落到日出之间的这段时间,可译为“夜晚”“夜间”。如:

We sleep during the night and work during the day. 我们夜晚睡觉,白天工作。

(2) 与 evening 同义,指日落到就寝这段时间,可译为“傍晚”“黄昏”。如:

They didn’t reach home before night. 他们天黑才到家。

(3) 指就寝到日出这段时间,可译为“夜里”。如:

I woke up during the night. 我夜间醒了。

2. 表示在晚上,其前通常用介词at,但若指具体某天的晚上,其前则用on。如:

He dared not go there at night. 晚上他不敢到那里去。

He arrived at Shelley Hot Springs on Sunday night. 星期天夜里他来到雪莱温泉。

3. 比较at night与by night:两者均可表示“夜晚”,有时可互换。如:

Cats can see well at [by] night. 猫在晚上能看得很清楚。

但比较而言,at night多与in the day对比使用,而by night则多与by day对比使用;另外,by night有时还有“趁着黑夜”之意。如:

I prefer to travel by day rather than by night. 我宁愿白天旅行而不是在夜间旅行。

4. 表示“在晚上”“在夜间”,有时可用in the night。如:

In the night all cats are grey. 夜里猫都呈灰色。

但该短语更多是用来表示在某个特定晚上发生了情况。如:

A shot rang out in the night. 半夜响起一声枪声。

I was sick three times in the night. 我夜里呕吐了3次。

5. 汉语说“昨晚”,说成英语是last night;但汉语说的“今晚”,说成英语不是this night,而是用tonight。如:

She slept very little last night. 昨晚她睡得很少。

Are you on duty tonight? 你今晚值班吗?

6. 复数形式的nights有时可用作副词,直接用作状语,意为“夜夜”“夜里经常”。如:

He works nights. 他常在夜间工作。

I lie awake nights. 我常常整夜躺在床上睡不着。

看过英语语法的人还看了:

1.英语语法大全之16种时态讲解

2.英语语法句子结构大全

3.语法英语

4.英语语法讲解

5.最基本的英语语法

篇13:《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秦:在今陕西省境内。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31篇;鲁颂为公元前7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4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5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如《魏风》中的《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领主们作了愤怒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更痛斥那些剥削者为大老鼠。《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如《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魏风·陟岵》写一行役者望乡思家﹐回忆起父母兄长的嘱咐﹐叫他自己当心﹐不要死在异乡﹐《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伴随着徭役﹑兵役的苛重﹐因而出现离人思妇之作﹐士兵们厌战思家﹐妻子们怀念征人。这一类作品有《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 《豳风》东山等。《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已久﹐役满还乡时心情。他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着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

在《国风》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数量最多﹐也最富情采。有的表现热恋的欢乐﹐有的表现相思之苦﹐都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如 《卫风·木瓜》﹑《郑风·萚兮》﹐表现了青年男女两无嫌猜﹑和谐欢乐的爱情﹔《郑风》中的《狡童》和《褰裳》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戏谑﹐显得幽默而风趣。另外如《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郑风·风雨》﹑《王风采葛》等﹐写爱情中的`各种表现和心理变化﹐都十分真挚动人。而象《邶风·谷风》﹑《墉风·柏舟》﹑《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诸篇﹐或者反映了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或者描写了她们敢于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精神。其中的《氓》可称为代表作。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她诉说着自己当初如何钟情于一位男子“氓”??弃了她。诗中唱出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

劳动诗歌也是《国风》中重要的一类﹐象《周南·芣苜》﹐是妇女采集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诗篇以简单的语言﹐简

《国风》单的韵律﹐唱出了劳动的欢乐情绪和热烈气氛。又如《魏风·十亩之间》﹐写采桑者劳动将结束归家时的高兴心情。《豳风·七月》更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农事诗﹐诗中不仅叙述了农奴们全年的辛勤劳动﹐而且还反映了他们忍受奴隶主经济上的掠夺和人身的侮辱。

此外﹐ 《国风》中还有些揭露﹑讽刺诸侯荒淫无耻的作品﹐如《邶风·新台》﹑《墉风·墙有茨》﹑《齐风·南山》﹑《陈风·株林》等等。这些诗针对奴隶主贵族的丑行﹐作了尖锐辛辣的抨击。卫宣公把儿子的新娘占为己有﹐《新台》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癞蛤蟆。齐襄公淫其妹﹐《南山》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雄狐狸。

在《雅》诗里﹐有一部分是贵族祭祀用的乐歌。如《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都是祈求丰年的乐章﹐中间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至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诸篇﹐则颂扬自周族的始祖后稷建国﹐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功绩﹐中间有一些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和《六月》写周宣王时对玁狁的一些军事活动。到了西周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二《雅》中的一部分作品﹐其作者虽为贵族统治集团中人物﹐却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现实。代表作有《小雅》中的《节南山》 ﹑《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大雅》中的《民劳》﹑《板》﹑《荡》等。

《小雅》里也有少数民间作品﹐如《苕之华》﹑《何草不黄》﹐或写饥寒之苦﹐或写征夫之劳﹐和《风》诗的风格完全一致。

《周颂》全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用典重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其中有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可以从中了解西周初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情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鲁颂》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其中《泮水》﹑《閟宫》二篇是臣子对国君的歌颂﹐有许多夸张的描写﹐它对汉大赋的形成﹐曾有影响。 《商颂》是宋国贵族用于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如《玄鸟》﹑《长发》﹑ 《殷武》等篇﹐描叙商民族在开国时期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成就大业﹐虽属歌功颂德﹐却颇有宏伟气象。

《诗经》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中国古代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诗经》的熏陶。

《诗经》目录:

国风:

第一节 周南

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第二节 召南

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 邶风

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第四节 鄘风

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第五节 卫风

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第六节 王风

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第七节 郑风

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八节 齐风

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第九节 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第一〇节 唐风

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第一一节 秦风

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第一二节 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第一三节 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第一四节 曹风

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第一五节 豳风

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小雅:

第一节 鹿鸣之什

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第二节 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

第三节 鸿雁之什

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

第四节 节南山之什

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第五节 谷风之什

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

第六节 甫田之什

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

第七节 鱼藻之什

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緜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

大雅:

第一节 文王之什

文王、大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第二节 生民之什

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第三节 荡之什

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颂:

第一节 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

第二节 周颂·臣工之什

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第三节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

第四节 鲁颂·駉之什

駉、有駜、泮水、閟宫;

第五节 商颂

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篇14:英语语法讲解

英语语法: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英语中有许多心理状态的动词,它们都是及物动词,大都含有“使……”的意思。常见的有:amaze使惊奇, amuse使快乐、使好笑, astonish使惊奇, annoy使烦恼, bore使厌烦, irritate使恼怒, worry使担忧, delight使高兴, disappoint使失望, discourage使沮丧, dumbfound使目瞪口呆,move使感动, encourage使受鼓舞, excite使兴奋, frighten使害怕, inspire使受鼓舞, interest使感兴趣, please使高兴,fascinate使着迷, puzzle使迷惑, relax使放松, satisfy使满意, surprise使惊奇, terrify使害怕, tire使疲劳, trouble使麻烦, upset使不安, confuse使混乱, bewilder使迷惑, depress使沮丧, disgust使厌恶。这些动词的用法有以下特点:

1. 这些动词作谓语时,其宾语只能是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主语大多为表示引起某种感情的事或物的名词。如:

The good service here satisfied the tourists. 这儿的良好服务使游客感到满意。

His speech inspired us all a great deal. 他的演讲使我们大家倍受鼓舞。

2. 这些动词的现在分词常与物连用,在句中既可作定语又可作表语。如:

This is a boring report. 这是一个令人厌烦的报告。

The situation was more puzzling than ever before. 局势变得更加捉摸不定。

3. 这些动词的过去分词常与人连用,在句中作表语或定语。如:

The excited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leep all night long.

这些兴奋的孩子整个晚上无法入睡。

We were disappointed at his words. 听了他的话,我们很失望。

4. 有时也可见到这些动词的现在分词和人连用,过去分词与物连用的现象,但有时在意思上有所不同。如:

She is an amusing girl. 她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There was puzzled expression on his face. 他脸上流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

比较:

There was a puzzling expression on his face. 他的脸上流露出令人不解的表情。

5. 这些动词的被动形式表示主动意思,其后面引起心理反应的人或物,常用by, with, at引导。如:

She is bored with his flatteries. 她听腻了他的奉承话。

We were surprised about his lucky success. 我们对他的侥幸成功感到惊奇。

6. 这些动词的名词形式有些可以构成“to one's + 名词”短语,意为“使某人……的是”。如:to one's surprise使惊奇的是, to one's satisfaction使某人满意的是, to one's disappointment使某人失望的是, to one's astonishment使某人震惊的是, to one's amusement使某人好笑的是, to one's interest使某人感兴趣的是,等等。

英语语法:动词-ing形式作表语、定语和宾语补足语的用法

1. 动词的ing形式包括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二者都可作表语。如:

Our job is playing all kinds of music . ( 动名词 )

The music they are playing sounds so exciting . ( 现在分词 )

注:一般来讲,动名词 ( 短语 ) 作表语,主表可互换,即:Playing all kinds of music is our job.

现在分词作表语,表明主语的性质和特征,主表不可互换。

2. - ing形式做定语可以表示

1 ) 所修饰名词的用途

a waiting room ( = a room for waiting ) / a walking stick ( = a stick for walking )

2 ) 所修饰名词正在进行的动作,可以换成定语从句形式

a waiting man ( = a man who is waiting ) / a sleeping child ( = a child who is sleeping )

3. 在see , hear , feel , watch , notice等感观动词后可以用 - ing形式做宾语补足语。这时 - ing形式和句子的宾语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并且 - ing形式表示宾语正在进行的动作。如:

He saw a girl getting on the tractor. ( = He saw a girl and the girl was getting on the tractor . )

Do you hear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

1).做宾语补足语We watched three boys sharing their food with each other.

2).做主语补足语She was heard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3).做表语和定语My job is teaching English. /a walking stick/a waiting room

当-ing分词做定语的时候,常常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后面

The girl singing now is a classmate of mine.

4).做伴随、原因、时间、结果状语

He sat at the desk reading a magazine.

Being very young, he can't dress himself.

Having finished all the work, they went to the shore.

Her parents died, leaving her a big house.

英语语法: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

英语动词按其动作发生的方式以及动作发生过程的长短,可分为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

1. 延续性动词

也有人叫它持续性动词,它表示能够延续的动作,这种动作可以长时间延续下去或产生持久的影响。英语中的延续性动词比较多,如study, work, stand, lie, know, walk, keep, have, wait, watch, sing, read, sleep, live, stay等。

He worked all day in the fields. 他在地里干了一天。

I waited for you for an hour. 我等你等了一个钟头。

He stayed in London for over a month. 他在伦敦待了一个多月。

He watched them eating. 他瞧着他们吃饭。

2. 非延续性动词

非延续性动词,也有人叫它终止性动词、短暂性动词、瞬间动词,它表示不能延续的动作,这种动作发生后立即结束。这类动词常见的有begin, buy, close, come, die, fail, find, finish, go, join, kill, leave, lend, lose, sell, start, stop, borrow等。如:

They reached the village in the afternoon. 下午他们抵达那个村子。

I haven't finished the work yet. 这项工作我还没有干完。

She stood up and left the room. 她站起身走出房去。

3. 与完成时连用

有的人认为非延续性动词不能与现在完成时连用,你也这样认为吗?错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无论是延续性动词还是非延续性动词,它们都可以与现在完成时连用。如:

He has lived here for ten 10 years. 他在这里住了了。

He has just arrived. 他刚刚到达。

上面两句的谓语都用了现在完成时,但第一句中的动词live是延续性动词,而第二句中的动词arrive为非延续性动词。两者真正不同的是,延续动词根据需要可以连用一段时间,而非延续性动词通常不能连用一段时间,所以第一句中的live可以连用一段时间for ten years,第二句中的arrive则不可以连用类似for ten years这样的一段时间。

4. 非延续性动词的如何变为延续性动词

非延续性动词由于它所表示的动作只在瞬间完成,不能延续,所以它不能与一段时间连用,若在实际语境中需要连用一段时间,则应改为与之同义的延续性动词。如:

begin / start→be on die→be dead come / go→be in

borrow→keep finish→be over leave→be away

buy→have get to know→know join→be in / be a member of

请看下面的例句子:

运动会已经开了三天了。

误:The sports meeting has begun for three days.

正:The sports meeting has been on for three days.

他入党10年了。

误:He has joined the Party for 10 years.

正:He has been in the Party for 10 years.

正:He has been a Party member for 10 years.

他死了三年了。

误:He has died for three years.

正:He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years.

5. 在否定句中的用法

非延续性动词不能与一段时间连用,这通常只限于肯定句,在否定句中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因为所有的非延续性动词一旦被否定,就成了一种状态,而所有的状态都是可以持续的。如leave(离开)是非延续性动词,而not leave(没有离开)则是一种状态,因为“没有离开”其实就是“呆在原处”,相当于still stay there之类的意思,所以它是延续了。如:

误:He has left here for three years. 他离开这儿有三年了。

正:He hasn't left here for three years. 他已有三年没离开这儿了。

看过英语语法的人还看了:

1.最基本的英语语法

2.英语语法知识

3.英语语法大全上下

4.英语语法大全之16种时态讲解

5.语法用英语怎么说

篇15:英语语法讲解

英语语法: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区别

根据其是否能用作谓语,动词可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在句中可用作谓语,而非谓语动词则不用作谓语(但可用作主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等)。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分词三种:

He lives in Shanghai. 他住在上海。(live 为谓语动词)

I want to go home. 我想回家。(want 为谓语动词,to go 为非谓语动词)

He enjoyed watching TV. 他喜欢看电视。(enjoy为谓语动词,watching为非谓语动词)

He had his hair cut. 他理发了。(had 为谓语动词,cut 为非谓语动词)

英语语法:动词的现在分词

1、一般情况下,直接在动词后加-ing

work ---- working

sleep ----- sleeping

study ----- studying

2、动词以不发音的-e结尾,要去-e加-ing

take ----- taking

make ----- making

dance ----- dancing

3、重读闭音节的动词,要双写词尾字母,再加-ing

cut ----- cutting

put ----- putting

begin ------ beginning

4、以-ie结尾的动词,把变成y再加-ing

lie ----- lying

tie ----- tying

die ----- dying

口诀:现在进行ing,以e 结尾要去e,除去几个特殊词,系住tie-tying死去die-dying要躺下lie-lying,直接ie变成y,

需要双写加ing的词,请背下来!

swim-swimming run-running put-putting sit-sitting begin-beginning plan-planning

cut-cutting get-getting shop-shopping chat-chatting stop-stopping regret-regretting

dig-digging prefer-preferring trek-trekking

规则:1.必须是重读音节(一个音节的词,本身就是重读音节)

2.必须是闭音节(以一个或几个辅音字母(r 除外)结尾而中间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音节,称为闭音节)

英语语法: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就是说这个动作可以施加到别的物体上,也就是后加宾语.

例如:He opened the door.“open”这个动词可以施加到“door”上,那它就是及物动词,宾语door也不可省略,否则句意不完整.(不知道到底开的是什么)

不及物动词就是一个动作不能施加到另一个物体上,也就是后面不能加宾语.

例如:He is running.run这个动词就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sth.(不能说跑什么东西)

这就是及物和不及物的基本区别,学习单词时要参照提示的词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因为英语里有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的.

vi—不及物

vt—及物

看过英语语法的人还看了:

1.英语语法大全之16种时态讲解

2.英语语法句子结构大全

3.语法英语

4.最基本的英语语法

5.英语语法大全上下

篇16:《金刚经》讲解

《金刚经》精华讲解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今天所要谈的《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入光明无际的宝山。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绕念圣号直达次日凌晨。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注解的《金刚经》和一部《灵魂论》,每本厚约一寸,我一夜之间读完两书,在读经时,产生了空前的稀有情况:如闻惊雷,醒人长梦;如沐春风,身心调适;如饮甘露,遍体清凉;如闻妙乐,顿忘俗味。当时只感觉一阵阵清凉与光明,自头至足,遍灌全身,一夕之间二三十次,其殊胜安乐不是言语所能形容。这才恍然明白,不是佛法辜负人,而是人辜负佛法。这才端正了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当时体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经中的核心。凡夫下手最好是持名念佛,但当老实念去,便可望暗合经中妙谛。

二、三般若

这些年在佛教中,自己的体会是:我们的修行,不管你修哪一宗,都要以般若作为前导,以净土作为归宿。(般若是梵文,在华文中没有确切适当的辞可翻,勉强可译为大智慧,以别于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因为没有般若,没有大智慧,看不清道路,不知道方向,找不到归宿,这样去修持,就所谓盲修瞎练。修持归向,当如华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中之王,普贤是华严长子,求生极乐世界,正是引导六道众生,同归极乐。再从当代情况来看,不管你修什么,如果说希望在这一生内解决问题,若不求生净土,那就不可能了。不管哪一宗,想在这一生出生死,愿意今生出轮回,你又不求生净土,那就要落空。我们当前这个地方的道场叫莲华精舍,是密宗,共同的愿文是同生极乐。所以不管哪一宗,都要以净土作为归宿。

在菩萨道场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前五度如果没有般若,只是单纯的布施、持戒、禅定,这样的五度不能成为波罗蜜(波罗蜜应译为彼岸到,我国语法则为到彼岸,生死是此岸,了生死是彼岸。)因为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样,有般若才是眼目。所以六度之中,般若极重要。六度都因有般若才能成为波罗蜜,这就是般若的重要性。

般若,若分而言之,则为三个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个般若像(伊)字的三个点,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超出众生的情见。粗浅说来,人们所看的大乘经论,以及所听的同类言论,这都属于文字般若。从文字般若的启发使人体会了佛法的深意,成为自己思想的定盘星,来看待身心内外一切事物,而更主要是返照自身自心的本源,就称为观照般若。在观照般若之中,一旦突然了达契悟自己的本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证入实相般若。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体。实相就无相无不相。无相者:没有青黄赤白,长短大小,任何形象;不是有相,不是空相,不是非有非无,也不是亦有亦无,离开了这四句,遍离一切相。为什么又说实相无不相?因为实相虽远离一切幻妄之相,体性不空,遍为一切诸法作相。也即是说遍能显现一切相。蕅益大师《破空论》说:“实相非福,而为一切福德之聚。实相非慧,而为一切慧行之本。”实相是般若的本体,怎么能够证入本体呢?我们要从观照般若入手。观照两个字,《心经》中说得很清楚。第一个是观字,密宗叫观想,想就比较粗,观就比较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字,即观照的照字。照字和想字就更不同了。有心叫作想,无心叫作照,“观照”就应该如“观自在”之观,“照见五蕴皆空”之照,这才是真正的观照。《破空论》曰:“如理而照,照不异寂,即名观照般若。”理是本体,如实相般若是实际理体而起照用。如珠发光,光是从珠本体而生,发光是照用,珠之发光,先照自体,这就是“如理而照”之义,光照本体,不必安排,没有造作,没有举动,自然而照,故曰“照不异寂”。也就是虽在照用之中,而本体仍是清湛不动,照用与寂灭没有分别。文字般若浅近说来,那就是大乘经论中,有关于般若的文字啊,言论啊,所有这些都是文字般若。引申一步,就如《破空论》说:“如理诠寂,寂诠即照,是名文字般若。”“如理”就是后文中“如如”之义。经云“如何为人演说,如如不动”。如如是第二个如字,是真如,是实际理体。说法时要如同真如而说,这正是此处“如理”两字。如同真如的本体,来表达寂灭的妙谛。这就是“如理诠寂”。在了达时,自心仍是寂然不动,这是“寂诠”。这个“寂诠”正是本体的照用,故曰“寂诠即照”。这就是说,所表达的是真如的本体,能表达者,正当表达时,仍是寂然无动,全由本体的照用,这叫作文字般若。可见文字、观照与实相般若,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文字般若、观照般若,都是从实相般若本体所显现出来的。所以实相般若就是文字般若与观照般若的体。文字般若表达的内容,就是要表达实相般若与你如何去观照。观照般若所照的就是文字般若与实相般若。三般若说是三,而实际又是一体。虽然是一体,而又可分别为二个。所以是即三即一,微妙难思。

文字般若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它是从实相般若所流现,而这个文字所告诉你的,是如何进行观照,证入实相。文字般若虽然可生起观照,而证入实相。但我们不可认为文字般若就是实相般若,更不可认为了达经文便已契悟实相。《金刚经》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大乘无量寿经》说:“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法华经》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可见实相般若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学人也无法从意识分别中真实理解实相般若的真谛。文字般若的重要性,在于指示门路,指示如何去观照,如何去认识实相。所以一切经论,文字言语,都是作为一个指路牌。例如昨天我们去开会,在指路牌上写着:“华府佛教会”,如果没有这些指路牌,到的人可能更少一点。这是指路牌的重要作用。但是,你不能认为那个指路牌所在之处就是“华府佛教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比方。指路牌告诉你方向,你要依着方向去找,文字般若正是如此。佛经上说“因标指月”。茫茫太空之中哪里是月亮啊?经文里用文字告诉你。现在本室之内,拿灯当做月亮,我用手指着它说:“这个是月亮。”这就是标指一下。文字般若就起这样的作用。昨天如果到处都没有贴着“华府佛教会”,那我们也找不到。可见标很重要。所以不可以弃指求月。若不要这些指示去求月亮,那茫茫华盛顿很难找到佛教会。所以指出方向,你就可以看到。不可以弃指,不要它。这些文字,经典,我们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我们更不可以“执指为月”。我用手一指,这个是月亮。你就误认我的手是月亮。你看到我的手,就可以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这样。执着所看到的手,误认为就是所愿见的月了。这样的话,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并且还生出一个极大的错误,以为月亮是我手这个样子。所以学习般若要从文字、经典之中得到方向去观照,专精勤久,一旦相应,方能契入实相,仅在文字上得了一点理解,就以为是实相般若,那就错了,那就永远不能见实相。

三、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本经总题。“经”字是通名,佛所说都称为经。“经”字前的七个字,本经独有,这是别名。开头“金刚”两个字是形容词,称赞般若如金刚。金刚是喻,金刚有不同的解释,但涵义是一样的。现结合实际,金刚即印度的金刚石(即钻石)。它最光明,最坚硬,也最珍贵。金刚石做的刀子可以裁玻璃,硬度最高。它能破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坏。所以它最坚最利,而没有能破。以这个金刚石做为譬喻来形容般若。金刚是贵重的宝物,以譬喻实相般若是诸法中尊。它坚固不为一切所坏,来譬喻观照般若不被一切爱见所侵犯。金刚能裁切玻璃,作用猛利,来譬喻文字般若能断众生种种疑惑。永明大师《心赋注》说:“夫般若者是诸佛之母。故净名经颂云‘智度菩萨母,能生一切导师’。所言般若者,即一切众生自心灵知之性耳。”因为诸佛皆由般若而成就,所以称般若为诸佛之母。自心,自性清净心与实相般若,真如实相,中道等,只是一法的不同名称。般若是诸佛之母,般若也即众生自心灵知之性。《心赋注》又说:“离此一心别无殊胜。”又“此一心,大中大,上中上,圆中圆,满中满,实中实,真中真,了义中了义,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佛正法正行中,此心为最”。所以经中释尊宣说:本经“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来所说这个法,是为发大乘心的菩萨所说的,是为发最上乘心的菩萨所说的,可见这个经是殊胜的。“波罗蜜”是到彼岸,也可译为度无极。有为福德不是般若,也不是波罗蜜。相似般若,名为般若,但不是波罗蜜。本经是般若是波罗蜜,故称般若波罗蜜。

四、离相修善

菩萨全名是菩提萨埵,华意是觉有情,也就是度众生。经里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经中说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这是我们发的心,不但是有此心,而且要实践要落实。“灭度一切众生已”,众生都灭度了,这个愿已经成就了,可是怎么样呢?经中说:而是没有一个众生真实灭度了。这就很奇,要度一切众生,而这些众生已经得到了灭度,可是没有一个众生是真实灭度了。这就不是凡夫而是通达般若的.菩萨度生的境界了。所有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彻底都灭度了,为什么又说,没有一个众生真实灭度了呢?这就因为释迦牟尼佛得道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就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啊。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啊。那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现在成了佛,他只是恢复了本来而已,他不是得到什么,变成什么,制造成了什么,变换了什么。他不增不减,只是恢复他的本来。那么你这个度生的人做了什么贡献?他只是恢复他的本来嘛。再者,一切众生既然同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如来的法身。我与一切众生既是同此法身,本来同体,一体之中,谁能度?谁是所度?所以说“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也就是《金刚经》中重要的指示:三轮体空。内不见自己,外不见对方,中间不见所施之法、所施之物。外内与中间都无一物,称为三轮体空。内是一方,外是一方,中间是一方,一般是内有我,外有人,中间有法有物,这三轮就不空。若是三轮体空,就是不见有能度众生的我,没有一个我,我在做事。内若无我,外也就没有人啊。还有什么中间?一切都本空啊。所以本来无一物。

再例如:我布施了一万美金,我把钱给某先生了,若是三轮体空,内就不见我,外不见有某先生,中间不见这一万美金。虽然不见能施与受施之人,中也不见这一万美金,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做了。这就叫三轮体空啊。这就是很殊胜的。这样的布施就可以称为布施波罗蜜,就可以到彼岸。一般是我有一万美金给他了,老记得自己做了很大的好事,我把一万美金救济了某个人,老记着他曾经得到我的一万美金。你布施是布施了,他得了一万块钱,但不能称为布施波罗蜜。两者的差别就在这里。并不是不布施,是要在布施时不住于相。有些人读了《金刚经》之后,就一切都落于空,都是无为、无相、无我,都是无了,就跑到偏空的一边去了。所以蕅益大师就写了一篇《金刚经破空论》破这种偏见。所以终日度众生,终日没有度。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不是不度众生,是度而无度,无度而度。我在度众生,而没有度众生的相,我没有度众生的相,而终日终生都在度众生。这样度生与般若相契,就是波罗蜜。

《金刚经》劝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最粗浅的说,我相就是自身。有了我就有你,这就是人相。不但有你,还有种种的人,轮回中种种的生物,那就是众生相。中间有长生长住的是寿者相。这是最浅说的四相。又如刚才说,有一个能度众生的我,这是我相。我所度的某一个对象,这就是人相。而我所度的种种,就是众生相。而我所度的众生他得到涅槃,这就是寿者相。这都是极粗浅的解释。再说得稍高一点,我就是以主宰为义,误认为有一个能当家作主,主宰一切的我。实际上,实在是无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哪个是我呀。像片上二十岁的我早就没有了。三十、四十岁的我也就没有了。再过些日子,今天七十岁的也应没有了。到底哪个是我呀,我能作主吗?我能留住年轻力壮的我吗?这都是刹那刹那生灭,都是被因缘牵引,哪有主宰!与我相对的是人相,而且对象之人有种种,就是众生相。而这种执着有我的想法总是相续不断的,就是寿者相。更进一步,《破空论》说:“主宰名我,形相名人,众缘和合名众生,相似相续名寿者。”能在自身内当家作主的是我相。一切可见的形相是人相。因缘和合生一切法,是众生相。阿赖耶识相似相继是寿者相。可见四相都从我相而生,所以经中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谓四相,般若就是要照破这四相,离开这四相。然而不是空无断灭。而是离相修一切善法。经上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个地方就不落有无两个边。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以上空边),可是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之中(有边),可是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离开了两边,契入中道。所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是无上,没有更上的。正等:上至诸佛,下到蠢动含灵,本性都是平等,是这样的大平等。正觉:这就是圆明普照一切,没有偏缺,没有亏欠的大觉。所以叫做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所证最高无上的果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得佛的无上果觉。若人只重离相,而轻视了修一切善法,有所偏呀。只知道修一切善法,而不能离相,也是偏啊。蕅益大师说:“盖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提狱种。唯以无我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这实在是最重要的一个指示。

五、空假中

《金刚经》中:“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又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经中这种话很多,应如何体会呢?经中指示我们,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真俗二谛与假空中三谛,一个是假(也称俗谛),一个是空(也称真谛)。真俗二谛是二谛法。二谛再加中谛便成三谛。世间大地山河森罗万象,世俗认为是实有,佛教认为这是虚幻的有,名之为假。世俗以虚无断灭为空,与有对立。佛教认为既是幻有,幻有就是空,实际理体不受一尘,万法皆空,这是空谛,也称真谛。世间的看法,认为大地山河真实是有。悟道的人,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六祖说无一物。这就合于真谛。这个道理过去是最难懂的。有人常发这样的问题,你面前这个桌子是什么?不是明明在这儿吗?怎么说它是空呢?所以这个问题往往就成了一个拦路虎了。好在现在科学进步,科学家替我们提供了好多有利的语言。科学家认识到:所谓物质,并非实有,只是由于人类的错觉。没有具体的物质,只是人类的错觉。从科学语言说,宇宙间就是场和物质,爱因斯坦接着补充,进一步说,没有物质,只是有场。在场的空间里,场的强度特别高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再仔细说明一下,世间一切万物不过是一百多种原子所形成的。水,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化合就是水。二氧化碳,两个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就化合成二氧化碳。一个氧一个碳是一氧化碳气,你吸入多了就会中毒死人的。很简单,不过是一百多种东西变来变去。这一百多种东西,你究它的根源,不过是电子、中子、质子,没有别的东西。电子、中子、质子都有物质两重性,一种是波动性,光波、声波、无线电波、电磁波,都是一些波动。只是波动并没有东西,但是光波有光,光波能传递讯息等等。光波中没有什么物质。声波也是如此,声音传到大家耳朵里去了。这是我的声带鼓动空气的变化,而波动达到你的耳朵里去,你就听到声音了,这都是波动。比声波更高一级的无线电波,什么墙壁都挡不住,十方的,不管你是东京、莫斯科,还是伦敦、巴黎,旋钮一转,在当地就出现了。很玄妙,就是波。但波你找不到的,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没有个实质。这一切中子、质子、电子二重性的第一个性质,波动性。再有一个是颗粒性。颗粒性也只是能量的集中,并非形成颗粒。能量就是作用。所以说这些东西不过是波动和作用而已。这样而形成物质。可见物质并不像大家头脑中那样的具有实质。这样说也许不能生信,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世间极浅近的比方,在夜里点枝香,香头只是一个明亮的光点,你在暗室中把这枝香去转动,去画一个圆圈,你就看到一个发光的圈子,这就是由于一个光点的动相,它在动。光圈是什么呢?是你的错觉。你确实亲眼看见一个发光的圆圈,到底有没有?没有嘛!我刚才说的电子、中子都是在动。整个的宇宙在动,我们在这儿也没有静止。

我们动得好厉害呀,我们随着地球在旋转。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坐在这里不觉得。地球自己在转,地球围绕太阳在转,一切都在动。身体里一切东西都在转,一切都是动相。动相就像香火头在动。经中说:“如旋火轮。”旋火,有种表演节目叫火棒,两个点着汽油的火棒,表演者挥舞双臂,可以做出各种悦目放光的图形,图形都是没有的,只是两个火棒在动。所以大地山河,种种的皆是动相。到底什么在动呢?咱们再引一个禅宗的公案,六祖到广东的一个庙里头,听见两个和尚在辩论,一个说:你看看,这个幡在动。那个说:不对,哪是幡在动?是风吹得它动。这两个人就辩论起来。六祖说:两位仁者,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仁者心动啊。所以动相之根呀,在于咱们的心动。所以错认种种大地山河,一切一切,说是有啊无啊。从动相所显来看是有呀,若论其实际,只是香动,没有所看见的火圈。所以《起信论》说:“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动,则一切境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又“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永明大师说:“是知心外见有境界,皆自妄念情想而生。”由上可见“一切境界唯心妄动”是俗谛也即假谛。“心若不动则一切境界灭”是真谛也就是空谛。真心遍一切,不妨万法纵横种种境界,万境纷然无碍于一心不动,清净本然。这即是中谛,又称中道第一义谛。《金刚经》许多话都是此义。例如“众生者”,众生是假有,是世谛。“即非众生”,没有这个众生,是真谛。“是名众生”,若说是有只是个假名而已,若说无何处来这个假名,所以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是中谛,不二了。不贪于有也不偏于空。所以一切善法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都是指出有无俱遣,不落二边,理事齐彰一心全显,一体寂然,万用纵横。所以说,妙契中道第一义,“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成佛啊。

六、见相非相见如来

离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成就佛果。佛乃离相修善之果,所以不可以色相得见如来。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不可以色见声求。这里一位蔡居士认为这四句还不圆满,她很有智慧。这是鸠摩罗什翻译简化了,原来是八句。好几位古德,以及玄奘大师翻译的底下还有四句,玄奘大师的全偈为:“若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思,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后四句指出,应观导师的法身,法身即是佛的法性。(即佛真性,又称佛性,或自性。法性所适用的范围最广。)如来的妙体即是法身佛的真性(法性)。但法身不可以世智来见,所以说法性不可见。也不可以“识”知。故玄奘大师云“法性非所识”。不可见又不可识“故彼不能了”。佛身只是众生不能见不能知,但绝不是断灭顽空。打个比方,有的物质有磁性,它产生磁场,有极大的作用。例如电动机、发电机,种种设备都是利用磁场的作用。但是磁场看得见吗?摸得着吗?连世间的磁性都不可见,何况法性,当然更是不可见。只是有,法性是有而不可见。法体,如来法身的法体,用我们的思惟不能了知。也就是说法性、真如、实相、般若种种,是如来的法身理体,众生的知见,是达不到的。所以说不可思议。不可议,就是你说不出来,不是你的语言可以表达的。不可思,是你想不到的,不是你脑子里所能想得到的。只有在离开这个思才可知。在妄想之中,你想去见,去知这个法体,就等于你坐在这个椅子上。自己想举起这个椅子,是不成的。你只有离开这个椅子,才能拿起这个椅子。“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遍一切,就是导师的法身遍一切处,遍一切空间。但法性不是你的妄心所能认识的,猜测的。大家在这地方千万要小心。所以色见声求,不能见如来。法身如来在众生的情见之中不可能认识到,知道,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所见一切相都是虚妄的,眼前所见本来没有,只是由于动相所生。

再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倓虚老人在香港刚刚圆寂,这件事是他亲口对我说的。有位董子明居士,原是吴佩孚将军的顾问。吴佩孚下野后,他就到青岛湛山寺当教员。湛山寺是倓虚老人创建的,董居士在湛山寺给佛学班的学僧讲国文,改文章。除了上课改卷子之外,他就是用功,把门锁起来闭关自修。他与当时在湛山寺讲戒的弘一大师相知,只是这两个人彼此间才谈谈话。一天正在用功的时候,念得很虔诚。动了一念,他想到大殿拜佛。这一念一动之后,人就在大殿中拜佛了。拜了佛之后,他想我正在用功,我回我的房间用功吧。走回到自己房间,门都关锁着,进不去。别人走过来,他就说:“师兄请你给我开开门,我进去。”那人说:“你叫我开门,你怎么出来的?门都锁着,你怎么出来的!”于是这件事就这么传出来了,轰动湛山寺。大家听明白没有,人是怎么出来的。我在北京听到了,我认为这事很重要,是对我们学佛人一个很好的资料,是一个近代的实证啊。我问夏老师是否知道这件事,夏师说:“确有其事。”这个董居士就是夏师的外甥。后来倓虚法师由东北经过北京到香港去,我当时是广播电台台长,我请他在电台播音,我亲自招待他。我们谈得很愉快。我就问他,我说:长老啊,你在湛山寺,当时有一个人从锁闭的关房中出来到大殿,你知道不知道这回事?他说:怎么不知道,当时我就是方丈。倓虚法师自己著作里写了这个事情。所以这个事很能破我们的执着。你心中没有离妄之前,墙壁都是障碍。你心中能有一念离妄,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何处是墙壁。所以这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不是说没有这些相,而是看到这些相不分别、不执着。自己不因见相而起心动念,就合于“若见诸相非相”。这四句经文中,“凡所有相”是假谛,“皆是虚妄”是空谛,“若见诸相非相”是中谛,无相而相,相而无相,(从无相的理体显现事相,是无相而相。虽有种种事相,万象森罗,可是论其实无一物,故说相而无相。)真俗双融,事理无碍,所以是中道第一义谛。从容中道即是如来。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篇17:英语语法讲解

英语语法讲解:其它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1) 以y结尾的专有名词,或元音字母+y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变复数:

如: two Marys the Henrys

monkey---monkeys holiday---holidays

比较: 层楼:storey ---storeys story---stories

2) 以o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加s,如: photo---photos piano---pianos

radio---radios zoo---zoos;

b. 加es,如:potato--potatoes tomato--tomatoes

c. 均可,如:zero---zeros / zeroes

3) 以f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加s,如: belief---beliefs roof---roofs

safe---safes gulf---gulfs;

b. 去f,fe 加ves,如:half---halves

knife---knives leaf---leaves wolf---wolves

wife---wives life---lives thief---thieves;

c. 均可,如: handkerchief:

handkerchiefs / handkerchieves

英语语法讲解: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 构成方法 读音 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 加 -s 1.清辅音后读/s/; map-maps

2.浊辅音和元音后 bag-bags

读 /z/; car-ca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s,sh,ch,

x等结尾的词 加 -es 读 /iz/ bus-buses

watch-watch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ce,se,ze,

(d)ge等结尾

的词加 -s 读 /iz/ license-licens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辅音字母+y 变y 为i

结尾的词 再加es 读 /z/ baby---bab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语法讲解: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

mouse---miceman---menwoman---women

注意:与 man 和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

如: 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 但German不是合成词,故复数形式为Germans;Bowman是姓,其复数是the Bowmans。

2)单复同形如: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

li,jin,yuan,two li,three mu,four jin

但除人民币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

a dollar, two dollars;a meter, two meter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如: peoplepolice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但可以说

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the Swiss 等名词,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

如: The Chinese are industrie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a. maths,politics,physics等学科名词,为不可数名词,是单数。

b. news 是不可数名词。

c.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应视为单数。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 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d. 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书名,剧名,报纸,杂志名,也可视为单数。

“The Arabian Nights” is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book.

《一千零一夜》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 (眼镜)trousers,clothes

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 pair(对,双);suit(套); 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6) 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其复数形式有时可表示特别意思,如:goods货物,waters水域,fishes(各种)鱼

看过英语语法讲解的人还看了:

1.英语语法超图解

2.英语语法句子结构大全

3.英语语法大全

4.英语语法大全之16种时态讲解

5.英语语法大全上下

篇18:英语语法讲解

1、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可数名词——可以数的名词

不可数名词——数不清(没有复数)

drink?milk tea water orange juice coke coffee porridge

food?rice bread meat fish fruit cake dumplings

2、可数名词与不定冠词a(an)连用有数数形式,不可数名词不能与不定冠词a(an)连用,没有复数形式。

many+可数名词复数

much/a little+不可数名词

some, any , a lot of (lots of) 两者都可以修饰。

3、可数名词可以直接用数词来修饰。

不可数名词 数词 +量词 +of + 名词

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用how many

对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用 how much

篇19:商务礼仪讲解

商务礼仪讲解

一、商务礼仪的定义

所谓商务礼仪,严格的说,就是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守的商务交往的规矩,

从商务的定义中我们看到商务礼仪的场合适用于商务场合,而适用对象被界定在商务人员,既然是人和人打交道,就要讲交往艺术和沟通技巧。

那么商务礼仪适用的场合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二、商务礼仪适用的场合

总的来说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三个场合,其它场合不需要讲商务礼仪:

1、初次交往中,主要表现在人际距离。

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针对的对象是家人、夫妻、恋人,距离小于半米以至无穷接近;

常规距离,又叫交际距离,适用于一般情况下与客人保持的距离,大于半米且小于一米五;

礼仪距离,又叫尊重距离,针对的是长辈、上司、尊长,距离一般在一米半到三米半之间;

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适用于公共场所与陌生人保持的距离,一般大于等于三米半。

2、公务交往中

公务活动中讲礼仪的作用:(1)划清界限,公事公办;(2)维护企业形象

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1)庆典;(2)仪式;(3)商务会议;(4)商务活动;(5)商务接待

从礼仪角度看,最关键三个问题:(1)谈判者的着装;(2)谈判策略(3)会务安排

3、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1.握手只握右手。

2.送花不要送菊花(欧美人眼中为死人专用)。

3.忌讳猪的民族会不喜欢熊猫等类似猪的礼品。

三、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

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主要针对于商务人员,而商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应该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为现代商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

二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才是商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际关系重视程度与处理能力。在管理学派中,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学,重视了物的管理。梅奥提出了行为关系学,他倡导既要重视物,又要重视人。梅奥的行为管理学给我们一个理念:无论是企业发展还人个人交往,不重视人际关系是没有发展之道的。

四、商务礼仪的主要作用

商务礼仪的作用具体表述为三个方面:

1、提高个人素质: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2、维护个人和企业形象: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如果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3、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例如,拜访别人要预约,且要遵时守约,提前到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安排或正在进行的事宜;又如秘书接听找老总的电话,先告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是谁、有何事情。

总的来说,其作用在于内强素质,外强形象。

五、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尊重为本。从专业角度来讲,有两个层面:自尊与尊重他人。

第一层面——出发点:自尊自爱。

自尊是尊重的出发点,在人际交往中,没有自尊自爱的的人是没有尊严和地位的人,是没有形象可谈的。商务交往中的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

男女性在商务场的基本要求:

在高级正规场合:

男性看表,女性看包。男性知正式场合的表,是实力和财力的象征。女人看包是女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除了首饰之外,量值钱的就应该是包了,包是女性的行为符号。

普通商务场合:

男性看腰,女性看头。女性看头是看她的发型是否符合身份,高级正规场合女性不要染彩色发,有喧宾夺主之嫌。在这种场合下,女性的头发不要太长,超过肩部的要盘起、束起、挽起。

商务交往中男性头发最短有要求,不能剃光头。男性看腰。而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男性在正式场合出场时,腰上不要挂任何东西。他身上挂的东西越多,证明他的社会地位和商务经验越低。有地位、有身份、见多识广的商务男性,一般把要带的东西放在手袋里(皮包里)。

在商务交往中,自尊、自爱是出发点。没有自尊、自爱就不能赢得交往对象的尊重。

第二层面——基本要求:尊重他人

自尊是尊重别人的出发点,尊重别人是我们的基本要求。尊重别人有三个注意事项:

对交往对象进行准确的定位。

尊重他人的前提是你要了解他人,了解男女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具体方面,你要明白他是什么身份,什么社会地位,什么职业,什么见识什么阅历,受过什么教育程度,这样便于你对他的尊重能让他了解和知道、能接受。

共同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的目的是:我对你好要让你知道,如果我对你好你不知道这就不叫规矩了。

尊重他人具体的做法就是遵循3A 定律

美国布吉尼提出,不能只见到物不看到人,强调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处理人际关系应重视三方面即3A,金教授将其称为“向交往对象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三大途径”:

1、Accept 接受对方

宽以待人,如服务行业讲“客人永远是对的”。

交谈时的三不准:(1)不要打断别人;(2)不要轻易补充对方;(3)不要随意更正对方。

一般,得罪人往往不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而是让人难堪下不了台。

2、Appreciate 重视对方

(1)不提缺点

(2)善于使用尊称:如对方有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应称呼其职务;夫人、先生等泛尊称;

(3)记住对方,实在记不住哪怕点点头也不要张冠李戴。

3、Admire 赞美对方

要善于发现并善于欣赏对方的长处。

注意要点:(1)实事求是;(2)懂得适用对方,夸到点子上。

六、商务礼仪基本特征

从宏观上来讲,商务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和形式规范。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商务礼仪有三个基本特征:规范性、对象性和技巧性。

一.规范性

规范者,标准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务礼仪的规范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商务礼仪是我们商务人员待人接物的标准做法,是标准化要求。在酒会和自助餐场合中的礼仪为“多次少取”。如我感觉火龙果味道很不错,我很喜欢,为了表达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每次只能取一块来吃,吃完了再去取。一而再再而三都是可以的,不可以“让我一次爱个够”。

替别人介绍或引荐的前后顺序:陪同接待人员将客人介绍给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介绍顺序: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看职务高低,这种介绍称之为“宾主介绍”,即明确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因为客人有优先知情权,为此,要先向客人介绍主人,主人按职务高低从高往低次序介绍,之后,再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因为来的客人主人提前会有所了解和知晓,而客人不一定知道。简单的说就是先介绍自己人,后介绍外来人。

二.对象性

对象性通俗地讲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跟什么人讲什么话”。着急是让对方能懂你对他的尊重与友善。

引导客人拜访上下楼梯的礼仪。在行进过程中,走在前面的人一般地位是高的。陪同情况下,应该让客人先进先出,先坐先起。这些有个前提,就是客人认路—以前来过。走在前面的人有优先选择权,他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他愿意看哪儿看哪儿。这叫“前排高于后排”。当来拜访的客人不认路或以前没有来过时,我们引导者应该在前进方向的左前方引导。我们一般是靠右行进的,在左前方引导是说明引导者在外侧,客人在内侧,礼仪的角度来说是“ 内侧高于外侧”。

商务便宴招待客人的优先问题。正式宴会宴请客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座次”;但在便宴—临时吃饭时,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菜肴的安排问题—吃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问对方喜欢吃什么、想吃什么这样的问题。有经验的.人士知道,在请客人吃便宴时,优先要了解的问题不是对方想吃什么、爱吃什么,而是对方不能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有什么忌口。一般我们要知道两种重要的禁忌:

1、民族禁忌:不同民族的人饮食禁忌不同。很多中国人爱吃的东西,他们不爱吃。

2、宗教禁忌:穆斯林人忌食猪肉和动物的血液(他们认为血液属于肮脏之物)、忌烟忌洒,不食自死之物,要求活宰。佛教忌荤腥,腥--葱蒜、韭菜等,吃了之后嘴里充满异味的东西。

在请客人吃饭时,针对不同的对象要安排不同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他吃什么、不吃什么,对不同的对象要安排不同的内容。“客人比较洋,让他吃土的,客人比较土,让他吃洋的”。

对待特别的客人,应注意:

①吃特色。吃人家没有吃过的东西,长长眼界,开开见识。

②吃文化。加深对本地文化的认识。

③吃环境。宴请客人的环境和他的身份对等。

三.技巧性

请客人喝饮料:假如有人到你家里或办公室作客人,招待客人喝饮料,要问封闭式的问题,给他几个选择项,让选择其一。而如果让客人掌握主动权,随便点的话,最终将会使自己处于被动,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七、其他的基本礼仪

1、着装佩戴首饰方面

规范体现四个方面:

1、符合身份:以少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于三种,每种不多于两件如夏天,商务人员应着正式西装;

2、善于搭配:如穿无袖旗袍、高筒薄纱手套去参加高级晚宴,戒指应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脚链戴在袜子外(建议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势好的少女才戴脚链)

3、遵守惯例:遵循同质同色,遵守习俗原则,如配玉坠男戴观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结婚、戴中指表示已有爱人,戴无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独身,拇指不戴戒指。其他如领带夹的部位,领带打好后的黄金分割点0.618,从上往下大约三分之二的位置,合身的7粒衬衫在第4-5 粒扣子中间,6 粒衬衫在第3-4 粒扣子中间,这样西服能挡住领带夹,

4、区分场合:

着装的三种场合:

(1)公务场合(上班时间):讲求庄重保守,依次选择制服、套装(首选西装套装/裙)或长裤长衫/长裙三种,不能穿时装和便装;

(2)社交场合(工作之余的交往应酬,主要有宴会、舞会、音乐会、聚会、拜会五种):讲求时尚个性,选择时装、礼服(可选中式礼服,男中山装女单色旗袍)、民族服装,不能穿制服;

(3)休闲场合(个人工作之余的自由活动时间,居家休息、健身运动、观光游览、逛街购物): 要求舒适自然,不穿套装和制服。

商务语言方面:

“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已静制动、给人谦恭虚心的感觉

1、语言要正规标准

例如介绍自我:回答不同,表明自信度和对对方的信赖度,注意三点:(1)先递名片再做介绍,可以了解对方、加深印象、节省时间;(2)时间简短,语言简洁;(3)内容完整,分两种:对泛泛之交的应酬式介绍和商务场合的交际式的介绍(应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和姓名四要素,第一次要用全称,以后可以用简称,避免混淆误解)

2、语言要文明

要善于选择话题:

(1)与地位有落差的人在一起,可以向他请教他擅长的问题,利用人“好为人师”普遍弱点,但要注意自己在行、定位准确;

(2)格调高雅的话题,如哲学、地理、历史、文学、建筑、风土人情等公共话题;

(3)轻松愉快的话题,如电影电视、体育、流行时尚、烹饪小吃、天气话题是双向定位的问题,一起谈论的话题决定了彼此的档次。

3、问候注意三点:位低者先行,因场合而已(女性优先体现在社交场合而非工作场合),问候内容有别。问候称呼:称行政职务、称技术职称、称行业称呼(护士、老师等泛尊称)、时尚性称呼(先生、女士)。不要简称“赵处(长)、范局(长)”。

手机的使用:

在商务交往中使用手机有三个原则:不响、不听、不出去接听。

首先,在手机不关机的情况下,要保证不响。而在与重要人物面谈时,则应先拿出手机,当着对方的面关机,这表示“我为您而关机”,“我的眼里只有你”,表示对他的尊重。

其次,在手机没关且没有调到静音的情况下,不能在洽谈中手机狂响,不停接听电话。这样给人有三心二意之嫌,不专业之嫌,不尊重对方之嫌。而出去打电话表示将对方放下了,则又冷落了对方。

所以,在遇到提接见或洽谈时,如果有重要商务,应将手机关机,或交给他人代管。

电话礼仪:

1、了解通话内容,避免在通话时不知道对方说什么,以及自己将要说什么;

2、掌握通话时机,如一般不选择星期一上午通电话,不在周五下班前1-2 小时通电话,不到万不得已不打扰个人时间;

3、举止表现,不能表现过于随意,而显得怠慢;

4、公务性问题,如接听电话、记录电话(记录4W1H:who 谁打来得、where 哪打来的、when 时间、why 为什么打来的、how to 如何处理的:报转批存,记录人签字并标明记录时间)。

介绍别人和业务介绍

介绍他人要注意两点:

(1)谁作为介绍人:专职接待人员、双方的熟人、贵宾的介绍应由我方职务最高者;

(2)介绍的先后顺序:被介绍双方中尊者居后(地位低者的情况要让地位高者先知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

介绍业务要注意两点:

(1)把握时机,对方有兴趣需要时或对方空闲时;

(2)掌握分寸: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行礼

握手:

(1)伸手的前后次序:尊者居前,地位高的先伸手;客人到来时主人要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伸手。

(2)忌讳:用左手握手,握手时不能戴墨镜和帽子、不戴手套(只有女性在社交场合戴薄纱手套与男士握手才可以)、异性第一次见面不要双手握。

三个基本原则:

(1)内外有别,主人要让客人座;

(2)中外有别,我国政务左尊,国际(商务)交往中右尊;

(3)遵守成规。

常见商务活动的位次礼仪:

1、行路:两人并行,内侧高于外侧(客人靠墙,回避他人打扰);多人行走,中央高于两侧;单排行进,前高于后(把选择前进方向的权利交给客人);有人驾驶电梯,接待人员要后进后出,无人驾驶电梯,接待人员要先进后出。

2、会客:(1)自由式座次适合非正式交往、难以排列坐次;(2)相对式(面对面坐,公事公办、拉开距离):座位以进门者视角的右为上(动态的右),多人时内侧高于外侧;(3)并列式(平起平坐,表示友善):面门为上,作为以在座者的右为上(静态的右)。离门越近地位越低。

3、谈判:(1)横桌式;(2)竖桌式外事上,2 号位为翻译。成规归纳为:“面门为上、以右为上、居中为上、(离门)以远为上、前门为上”

4、宴请:主人面对门,主人右侧坐主宾;双主人时,第一主人坐面对门,第二主人(女主人)坐在第一主人对面背对门,主宾和二号宾客分坐1、2 主人右侧,关注照顾好主宾。

会议座次礼仪:在大型非圆桌型会议上,座次排列三项基本原则: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中国的传统,我们的政务礼仪,左高右低(当事人自己之间的左右)。在公司交往和商务礼仪中,按国际贯例来排列,是以右为尊,如双排座轿车和车辆右行都是按国际贯例来例行的。

就餐礼仪

同外国友人在一起就餐,有 3 个错误不能犯,简称餐桌三不准。

①不能当众修饰或整理服饰。

②不能向对方劝酒,夹菜。专业的讲法是敬酒不劝洒,请菜不夹菜。劝酒容易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有意让他难堪,不尊重他。夹菜让人感觉不卫生,强迫服务。

③进餐不能发出声音。欧美人认为吃东西发出声音是猪的基本特征。

当然,国内商务交往有一定差别,大家狂喝就都狂喝,大家夹菜就都夹菜,大家猛响我也猛响,这表示和他们是一伙儿的,是对他们尊重。与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该讲的时候不讲人家说你没教养;不该讲的时候猛讲别人说你装洋蒜,说你比较酸。为此,了解对方才能做到尊重对方,孙子所说“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嘛。如西餐宴会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女主人就座其它人才能就座,女主人餐巾表示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其它人才可以吃,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会结束。

礼品的馈赠

在外事交往礼品赠送时,对礼品加以包装代表郑重其事,被视为对被送礼者重视的象征,是尊重对方的表现。为此,在对外的商务交往中,包装所用成本占整个礼品总价值的三分之一。如一个价值礼品200 元的礼品,在包装上的花费不应少于100 元,即总价值300 元,礼品200 元,包装100 元。礼品粗糙的包装或不包装会降低礼的档次,而且失敬于对方。接收外国朋友赠送的、有包装的礼品,一定要当面打开,略加端详并称赞对方。当场打开看意味着欣赏对方,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的表达,不看则是对对方失敬。

礼品的特征:

(1)纪念性;

(2)宣传性;

(3)便携性;

(4)礼品的独特性;

(5)时尚性;

(6)习俗性

选择礼品的基本原则 4W1H:

(1)who 送给谁。接收对象是否喜欢,如送外国女人花要送单数,但忌讳1、11 和13 支,不要单送玫瑰,特别是不要送 1 朵红玫瑰;

(2)what 送什么。

六不送:(a)违法物品不送;(b)价格过于昂贵的不送;(c)涉及国家秘密和安全的不送;(d)药品营养品不送;(e)犯对方忌讳的不送(个人禁忌、行业禁忌、民族禁忌、宗教禁忌);(f)带有明显广告宣传的物品。

(3)when 什么时间送。客人在进门时送,主人在客人离开前送(告别宴会)。

(4)where 什么地点送。因公在办公地点送,因私在私下送。

(5)How 如何送。a. 赠送者身份确定,贵宾或被重视的客人应由我方最高领导者或其代表亲赠;b.对礼品适加说明(寓意、用途、特殊价值)。

送礼的目的是尊重人,而尊重人的前提是了解人,所以赠送礼品前要了解对方喜欢什么,投其所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不知道他喜欢什么,那么就要知道他不喜欢什么。

名片的使用

索取名片:

在商务交往中一方面要将对方的名片要过来,另一方面要在索取名片的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推广企业形象。索取名片有四种常规方法:

1、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将欲取之,必行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想要对方名片,很简单,上去递上名片:“先生,您好,请多关照!”

2、激将法:这是指在将你的名片送给他以后,他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使用的方法。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说声“谢谢”就没有下方时,你可以说:“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

3、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向您多请教”,“请问如何联系?”。面对尊长、名人或VIP 类客户,使用这种方法索取名片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给了名片更好,如果不给,索取者也有面子。

4、平等法:“不知道以后如何与您联系?”平等法与谦恭法的区别是“请教”与“联系”。遇到这种情况,看得起对方就给对方名片,看不起对方或抱有警惕性,可以说:“先生,以后我跟您联系吧!”

接受名片的基本规则:

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自己确实没名片时,可以讲“用完了”或“没有带”。当然,当对方以这两种话来回应你时,真实的情况有三:

第一种,地位高的人不想给你;

第二种,他确实忘带了或确实用完了;

第三种,他没有。如果对方是第二种或第三种,可以对对方说:“你留个电话给我,如果方便的话,你改日再给吧”。

交换名片应注意的问题:

(1)索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要;

(2)接收,一定要看,要必恭必敬放在上衣兜里;

(3)递送:态度谦恭,站立,双手拿名片上方,字体面向对方,递送顺序由尊而卑、无法区分尊卑可采用由近而远、圆桌递送要顺时针。

篇20:高考作文讲解

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曾参与过高考作文命题的华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就题目本身来说,两个元素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是“评论”,二是“他人”,但是要写好还是有难度。看近几年的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目,一个特点是“论”的色彩比较强。”杨扬认为考题也体现了近年来上海语文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发表意见。

不过杨扬认为,如能给考生多一些选择更好。“个人觉得应该出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的学生本身对‘评价’一事不感兴趣,就会有些为难。如果是我们高校出题,一般会出两个题目,让考生有选择余地。”

上海市中国中学的语文老师、书评人陈嫣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海今年高考作文的亮点,首先是材料贴合生活,随着网络,特别是社交软件的兴起,现代人的私人生活多少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晒照片,谈旅行,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多少都会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要不要参与评价他人的生活,怎么评价,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其次,这个题目虽然“接地气”,但切入点和提升力却仍是有的,也就是说,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此外上海这题其实出得很海派,什么是海派呢?就是尊重世俗生活,尊重个体的存在和人的矛盾,这东西虽然看上去很琐碎,其实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深刻。”

陈嫣婧认为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题目:“我们能不能评价他人的生活?如果很积极地评价,会不会有左右他人生活的嫌疑?然而如果一味地保持沉默,又会不会将自己孤立到公共生活之外?其次,要怎么评价?如果只是一味地给朋友圈里的朋友们点赞,那么这算不算评价,这种评价有意义吗?反过来,如果你到处吐槽甚至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随意指摘,那么从个人角度看,这是一个修养缺失的问题;从群体角度出发,这是对他者私人生活空间的强行侵犯,会对他人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如何把握一个尺度,又或者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尺度,能使人在公共生活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本身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而从更本质的层面上看,任何评价其实都是基于价值观的。去评价他人生活,是一种自我与他者价值观的碰撞和交锋。你是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还是试图接受他人的价值观?特别是当这种交锋结束,个体又回归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头时,价值观的碰撞仍然将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意义、发生作用呢?且对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碰撞的结果是正面意义较大还是负面意义较大?这些都值得好好讨论。笼统地说,这是一个涉及个体究竟该如何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的问题,虽然现在社交方式多样化了,但就像千百年来中国人爱唠嗑、爱家长里短一样,评价他人生活最终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相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探讨价值却一直都在,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永恒的问题。”

从写作技巧上看,陈嫣婧提出:“抓住一个角度,辩证地看待,如能进一步讨论出这个问题本身的两难性、矛盾性,甚而认识到这是一个关乎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永恒命题,这就能写出水平。”

篇21:高考作文讲解

今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为:“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考生要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

面对这个题目,彭治旗分析说:“当前我们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试型的,特别是高三,课堂讲题,课外练题,社会实践几乎空白,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怎么理解‘语文素养’呢?这是一个难点,它肯定不仅仅指语文课本和语文知识,它是一个人在文化和生活、思维和审美上综合能力的体现。”彭治旗说,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灵活运用,考生其实也能发现写作点。

比如“课外大量阅读”,怎么理解大量?“你说你看了几本名著,这还算不上。大量有范围大、涉猎广之意。不仅要看小说,还能看科普等社科类的书,还有做菜的书看不看呢?做一手好菜是生活能力,也是语文素养,是对生活美的欣赏与热爱的表现。中国菜也是‘国家软实力’嘛。”彭治旗说,如果孩子能把课外阅读接通到生活运用层面,写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选择怎么样的角度切入比较好呢?彭治旗举例说,比如一个孩子讲自己生活在书香世家,她觉得自己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就是阅读家里的各种藏书,这种方式对她促进很大,她就可以重点谈谈。

比如一个孩子假期经常选择出去看世界,他见识了很多风土人情,了解到各个地方的文化,他觉得这种方式很有意义,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方式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途径。

“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还要把语文学习融合进去。这道题直接考查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态度。如果学习的课程与自己紧密相关,却又无话可说,那么我们的语文素养就有问题了。”彭治旗说。

[高考作文讲解]

篇22:答辩状格式讲解

【1】民事答辩状格式参考

答辩人:XX市顺庆区城市印象业主委员会。

地址:XX市顺庆区金鱼岭街42号

业主委员会负责人:XXX

被答辩人:四川泰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XX市顺庆区杨家巷16号2楼。

电话:0817-6829115。

法定代表人:XXX

5月29 日,答辩人因收到XX市顺庆区人民法院转来——四川泰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判令被反诉人支付因违法阻拦反诉人铺设天然气管道导致反诉人改变原设计方案而造成的损失0元”一案,现依法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答辩事项:

答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四川泰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合理且不合法的反诉请求。

事实和理由:

一、答辩人未见到所谓的“城市首座项目原铺设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方案”, 四川泰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未事先书面告知答辩人或城市印象业主大会,更不用说,此方案能否获得通过?

二、“城市印象”小区六百多户住户,天然气管道已按照小区户数计算输气管径,并已定型管径。

天然气等能源利用配套设施在业主购置商品房时已向天然气公司(其费用已由四川泰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代收)购买天然气使用权。

“城市印象”小区规划区域内的用天然气等附属设施自然属于业主共有。

三、如果1000多户的“城市首座”小区要到我小区开天然气接口分流或接已定型管径输送的天然气管道,小区生活用天然气压力必定有影响(因定型管径输送的天然气未增压)。

这与《物权法》第九十二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的规定相违背。

“城市首座”小区最终借道“城市印象”小区23幢旁在市政主天然气管开接口分流或接生活用天然气管道,对我小区的用气质量影响相比较小,答辩人并给予方便。

这符合《物权法》第八十八条(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的规定。

四、在社区居委会和答辩人建议下,要求XX天然气公司负责人书面承诺公示于我小区:“城市首座”小区要到“城市印象”小区开天然气接口分流或接已定型管径输送的天然气管道后,承诺确保今后 “城市印象”小区天然气用户每天高峰用气压力无影响或正常使用,答辩人的合理诉求,XX天然气公司一直不发布承诺书公示于小区。

五、依据《物权法》第七十六条和《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其中,决定第(七)项 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事实上,过十分之一的业主民意同意都没有,更不用说书面表决过半业主同意“城市首座小区要到城市印象小区开天然气接口分流或接已定型管径输送的天然气管道”。

综上所述,答辩人认为:城市印象小区业委会或业主大会对此事不但未违法,而且是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更不用说承担什么损失费用或诉讼费用。

此致

【2】交通答辩状格式参考

答辩人:李x、男、43岁、汉、住北京市丰台区

被答辩人:王x、男、24岁、汉、住北京市海淀区

答辩人因王x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案,进行答辩如下:

答辩人不同意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原告诉求一的赔偿额部分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答辩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并请法庭对诉讼费的承担依法判决。

事实和理由: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对答辩人的责任认定错误

1、交通事故基本事实

10月25日06时40分,在海淀区北四环路主路中关村1桥,答辩人李x驾驶宝来牌轿车(京g6xxx)由西向东正常行驶,适有李xx驾驶骐达牌轿车(京jtxxx)同向行驶至此,骐达轿车(京jtxxx)前部与宝来轿车(京gxxx)尾部发生碰撞,致使宝来轿车(京gxx)的右前部将进入四环主路站在隔离设施一侧行车道上候车的张x、王x撞到,发生交通事故。

[事实见: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意见书、交通事故现场图及现场勘查笔录。]

2、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及调查情况

事故认定书查证核实:“答辩人李x体内酒精含量为0mg(毫克)/100ml(毫升),宝来轿车(京gxxx)已按规定定期检验,经人工检验,该车整车制动有效,答辩人具有合法的驾驶资格。

”可见答辩人不存在任何不当驾车行为,所驾车辆也不存在任何事故隐患。

3、交通事故认定书责任认定错误

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及责任认定中认定:“李xx驾驶机动车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同车道行使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的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负主要责任。

答辩人李x架车未确保安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的规定,是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因此负次要责任。”

事故认定书在事实认定中并不存在答辩人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行为,相反,所查证事实都明确答辩人不存在任何不当驾车行为,所驾车辆也不存在任何事故隐患。

对答辩人来说不存在任何过错,纯属一场意外事故,应确定无责任。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八条第一款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当事人有过错的,应当确定当事人有责任;当事人没有过错的,应当确定当事人无责任。)

事故认定书对被答辩人的过错视而不见,认定其无责任是错误的。

[资料:]四环路是北京市城区的一条环城快速路,平均距里北京市中心点约8公里。

北京四环路全长65.3公里,全线共建设大小桥梁147座,并设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

主路双向八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为100km/h。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第五十七条 行人和乘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二)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或者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

(三)行人不得在车行道上行走或者兜售、发送物品;

(四)不得在车行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车辆;

根据事故认定事实,依据上述规定,被答辩人的行为明显是违反了相关规定,存在过错,应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无责任。

4、交通事故认定书责任认定法律依据错误

事故认定书依据《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试行)》所列13.1“凡‘确定责任一’至‘确定责任五’未列举的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责任”确定事故责任是错误的。

而是应依据《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试行)》所列:

12确定责任六 -- 确定三方以上当事人责任

12.1三方以上当事人责任,参照本标准确定。

及:

8 确定责任二 -- 根据附录ab分类确定责任

8.1遇有无法适用“确定责任一”列举情形的,按照“附录”中依过错行为的交通事故类别确定当事人有无a类行为,并确定当事人有无附录中b类行为,然后根据以下方法确定当事人责任:

8.1.4双方当事人均只有a类行为或者均有a、b二类行为的,双方为同等责任。

当事人过错行为及事故分类表

严重过错行为(a类行为)

机动车未按规定会车、后车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事故

38、104310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未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的。

12行人未按规定通行事故

79、305712行人进入城市快速路或者其他封闭的机动车专用道的。

确定被答辩人和本案另一被告方李xx负同等责任,答辩人无责任。

二、被答辩人诉求一的赔偿额部分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的医疗费应当符合上述规定,并由原始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的误工费应当符合上述规定,并由原始证据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的护理费应当符合上述规定,并由原始证据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的交通费应当符合上述规定,并由原始证据确定。

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的营养费不符合上述规定,并由原始证据确定。

7、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案被答辩人对自身的损伤存在严重过错,答辩人无过错,不应承担对被答辩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公正裁决。

此致

【3】家庭暴力离婚答辩状格式参考

海淀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签名或盖章)

XX市顺庆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XX市顺庆区城市印象业主委员会

二O一二年六月一日

家庭暴力离婚答辩状范本

篇23:答辩状格式讲解

答辩人:xxxx,女,xxxx生,住xxxxx号,身份证号:xxxx,电话:xxxx。

被答辩人:xxx,男,xxx生,住xxxx,联系电话:xxxx。

答辩人因xxx起诉离婚一案,根据相关事实及法律答辩如下:

1、答辩人同意解除与xxx的婚姻关系。

相关专题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