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施路径XX

feellikerolle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施路径XX

【简介】感谢网友“feellikeroller”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施路径论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施路径论文

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实施路径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指的是对于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使之能够从事某一职业的过程,而文化传承指的是将民族文化以一定的形式不断进行延续和发展下去,使得传统文化不中断的过程。每个民族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都积淀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并需要通过相应的传承方式将其传承,而职业教育这一形式就能满足这一需求。通过职业教育这一传承形式,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具教育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是在人类长期生活中经过不断总结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化在维护民族生存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民族生活的环境与经历的事情都是不同的,所以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色。所以,要更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职业教育是最简单且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并提出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性质

(一)教育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传承过程中通过不断淘汰和继承,形成现有的文化,所以,每一种民族文化潜在的含义对于每一个民族成员都有一定的教育性,如果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民族将会失去灵魂和信仰。

(二)顺应时代发展的性质不在同个层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能够留存下来,是有一定原因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主要是家族式的继承,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变成了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更加突出了民族文化传承顺应时代发展的性质。

二、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得经济体制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随之迅速开拓和发展,但是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大多数人只是片面的了解,对于其深层次的含义还是不了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将其更好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在传承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要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根据其独有的特点,并在发掘民族文化潜在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强有力的保护与高效的传承。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反之,对于民族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并且受到本民族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的影响。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主要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色的工艺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民族的起源发展的过程、人文理念、地理特征[1]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和了解。所以,职业教育承担的责任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其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传承民族文化,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调节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使得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使得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必须要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一定方式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在教学内容上不断突破与创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并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三、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文化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文化都在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也在追求着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因为只有经过不同文化的熏陶,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集合。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渠道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模式。所以要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入手,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且近年来,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越来越重视,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其进行传承,如对端午节、清明节这些节日的习俗的保护,国家都会放假,让人们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要顺应国家的政策,对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实际生活,对教育内容不断创新,使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入一些民族风俗[2],民间舞蹈艺术,以及民族特有的工艺等,将民族文化深入的融合于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充满兴趣。老师在对民族文化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一民族传统的服装,节日,风俗习惯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自己喜欢的某一民族文化,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二)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因为民族艺人或一些民族文化的学者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文化是非常了解的,所以,学校可以聘请他们作为讲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其次,也可以让学校内部的老师与他们互相交流,从而得到提高。比如开展一些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让校内老师在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深入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得老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在同个层次

通过职业教育这一渠道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并且颁发一定的政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传承民族文化这一任务落实到相关的部门或企业。同时,要增加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方面。要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力量,学校要聘请专业素质与能力比较高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科目的教学;另一方面,对于资金的投入也要增加。比如在进行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时,要偏重于民族教育这一部分,并且倡导各级相关部门或者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学校一定要合理利用资源,将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整合并合理运用,为促进民族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职业教育将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创新职业教育使之更好传承民族文化的实施路径如: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入手,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即顺应国家的政策,对职业教育不断深化,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结合实际生活,对教育内容不断创新,使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②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作为讲师,与校内老师进行交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得老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人才;③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迪,单福顺.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云南省高职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1)

[2]卢德生,鲜耀.高职教育:担起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使命”[J].教育与职业.201(313)

[3]晓聪.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J].民族教育研究.201(305)

篇2: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

为适应广东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髙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广东积极推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通过“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的纵向衔接;通过普教——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横向贯通。目前,广东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职教大省,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85万,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然而,从广东乃至全国的经验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起点都是立足于中职教育,往上贯通。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未将职业素养、技能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得中职学生在接收职业技能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底蕴,部分学生甚至还未做好接受职业教育的准备。关于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界已有相当程度的思考,但缺乏必要的办学实践。因此引导中小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其义非凡,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

一、引导中小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休系构建的必要性

无论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需求还是外部社会基础来看,将中小学基础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具备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一)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上看,是技能技术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不仅涉及到初、中、高三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开发,更是人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包括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还应该有作为一个教育类型,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推进职业预备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贯通”是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

这就需要将中小学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基本劳动技能教育,从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形成一套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二)有利于打通多层次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个性特长和职业倾向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始萌发和发展的。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了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生活有了初步憧憬。在教学内容上,按照中小学生年龄特点,适度增加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能够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和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按照国际经验来看,在中小学开着职业素养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早的接纳职业教育,为将来毕业分流到职业教育体系接受教育做好铺垫。此外,职业素养教育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在中小学开设这类课程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学生个人和社会的普遍需要

中小学教育是一种公民的基本素质教育,它要使未来的公民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也应当包括职业教育。对国家而言,无论哪一级教育,学生毕业后都会面临职业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部分学生中小学毕业后,也会面临就业问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大多从事的是最基层、“零技能”、工作环境恶劣的工种,以慢慢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从而增加自身未来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在中小学期间,若开设一些基础性的劳动技能课程,有利于这一些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从社会来看,职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无论普教序列的学生在哪一级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凭借中小学期间掌握的初级技能,都能在社会上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有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二、国外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的状况

20世纪以来,在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小学职业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德国:从四年制的小学开始进行相关学科、职业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职业,至少要掌握一种职业技能,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线路从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终身教育。待他们小学毕业后,将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尽管这些学校的教学侧重点不尽相同,未来的升学渠道也不一样,但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轨。在毕业前,都能够接受良好的职前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技能岗位证书,进入劳动力市场。

而北美地区,以美国为例,其《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六岁开始。从小学阶段教育开始,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素养、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课程。同样,加拿大也规定中小学的职业技术课程实行一贯制,从小学到中学,由1年级到级。学生中学毕业时至少要掌握两门技术,否则不予毕业。课程设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职业指导,二是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这些基础课程的实施,能够让这些学生即使中学毕业,也能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又为他们未来进入高一级学校接受教育提供了储备,有效降低了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有利于缓解教育体系的升学压力,经济压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也能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选择未来的职业。

日本为把职业指导引入中小学校教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和试验。1927年11月,文部省正式发出了“关于尊重学生个性及进行职业指导”的训令,从而把职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正式地引入了学校。

三、广东省中小学实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职业教育启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在《小学职业陶冶》中提出:“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职业陶冶则非仅职业学校所有事,而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他倡导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使儿童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之兴趣与习惯。

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广东也在引导中小学开展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试点,如从化县的“燎原计划”,但与国外比较,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1.定位有偏差

职业教育定位还局限在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且往往被片面地固定在诸如动手实验、小制作等一些在已有模式上的缺少创意的重复性活动,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职业技能教育课程。而职业素养方面,更是被泛化,缺乏有针对性的职场礼仪、工匠精神等文化价值影响。

2.普职被分离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实施的是普教与职教体系的完全分离,普教从事升学教育,职业教育从事就业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普教体系内部的教学内容分离。在普通教育课程中鲜见职业课程的影子,从而造成我国多数中学生职业素养匮乏,不知自己到底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相反,职业教育中融入了通识教育、人文艺术教育,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素养进行熏陶。

3.教师缺意识

中小学教师在大学接受的师范教育和职前、职中培训,普遍职场经历单一,担任教师之前没有从事其他工作的经验,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不同岗位、工种的了解,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培训。这就使得绝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意识,更谈不上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4.环境较封闭

为方便管理,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是相对封闭的环境,校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相对脱节,虽然阻挡了一部分社会不良习气对学校的侵染,但也同样阻挡了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途径。而且由于学校、学生都面临升学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加大了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难度,职业教育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少有亲身体验。

5.评价不科学

我国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还沿用以往应试阶段的结果考核,通过考试代替“过程诊断”,这样导致了教学往往偏重结果,而非过程。相反,职业素养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教学元素,需要通过教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进行熏陶,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和对社会的认知上。但目前来说,普通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只起应景作用。

四、引导中小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1.构建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必须要构建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宏观)、各级教育部门规定指导(中观)、学校层面策略落实(微观)、社会各界尤其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监测评价政策体系。首先,国家宏观方面,要尽快出台有利于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将职业素养、劳动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纳入到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其次,从中观层面来看,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也要指导本地区学校按照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类型、历史文化特点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第三,微观层面,各个学校要根据师资结构特点和学生来源,开设一些职业教育课程,扩大学生视野,甚至聘请社会人士参与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此外,可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参与到中小学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的接收来自企业的直观感受,增强教学效果。

2.分段定位,循序渐进开展职业教育的启蒙、引导、探索

根据中学和小学的性质、特点,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进行分段定位,小学阶段确定为“职业启蒙”、初中为“职业引导”、高中为“职业探索”(大学以后可以视为“职业体验”或“职业实践”阶段)。依据不同阶段再制定不同的职业教育目标。小学“职业启蒙”阶段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为核心;初中“职业引导”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品质;高中课程目标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素质、创业素养和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能力。

3.课程开发合理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源

职业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校、课堂,更要关注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地市可以统筹开发,如深圳市就由政府采购中心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社会采购《深圳市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读本》研发项目。

4.普职紧密互动,加速引导职业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实施开展

针对职普分离的教育现状,推进实施职普融通教育模式。普教中小学校与职业学校紧密互动,在课程开发方面寻求合作,为职业素养教育在普教系统开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篇3: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

摘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创造的文化遗产,然而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不断失去其自身的独特性,甚至部分民族传统文化日益濒危。本文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出发,强调要加强民族语言教育,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及其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教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而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色。文化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与生物物种多样化一样,是人类的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差异,才会有比较、有鉴别、有借鉴、有发展。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现语言趋同的趋势和少数民族语言被同化的现象,强势文化遍布各个角落,而弱势文化则越来越无立足之地,我们看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已经大面积地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这就使得对民族语言和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显得刻不容缓。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以分割的,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首先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因此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离不开维护语言的多样性。

一、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民族语言包括书面语言(文字)和口头语言,它们是民族独特文化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意识、生产方式等,都要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来提炼、记录和整理。如果没有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记载,储存和流传的物质条件。如: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民族文学艺术作品都要依靠民族语言来表现,其中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因此可以说,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与根基,是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活化石和见证。

二、做好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特定的文化现象,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只有懂得民族语言才能正确认识这个民族以及由语言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同时很多民族文化的内容,只能通过本民族语言才能表达和传达,也只有本民族语言才能准确记录。如果不懂得民族语言,而用汉字注音的方式进行记录,结果根本无法还原,也不可能准确,毫无价值。因此,做好民族语言教育工作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本民族语言的传承者,他们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前途。只有做好民族语言的教育工作,让民族文化以书面的形式进入课堂,才能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民间文化艺术等人文知识,使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可以说,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习得民族文化的过程,学一门语言是学一种文化,教一门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教育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三、加强民族语言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则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民族语言教育的具体实施,关键在于政府,如果没有政府的领导和统筹,没有相关政策的保障,是无法实现的。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充分尊重他们的文化,帮助他们保护、发展自己文化与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政府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充分认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从思想上重视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其次,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一些能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和发展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政策与法规,加大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投资力度,从各项政策、措施、财力上倾斜照顾。

(二)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汉语文是较先进的语文,是我国的通用文字,毫无疑问,各民族都应该学习好汉语文。但在民族地区,考虑当地的语言环境,充分尊重多数群众的意愿,一定要重视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使用和教育,即使在汉语基础比较好的地方,也绝不能以汉语文代替民族语文。

学校可以通过对民族语言的教授、各种选修课程的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民族语言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得以展现,激发他们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情感,树立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这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根本动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双语兼通、热爱本民族语言教育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民族语言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为教师创造培训的机会,使教师能够更多地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息,从而使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财富,无论失去哪一种文化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民族语言教育,培养出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合格人才,才能使灿烂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J].教育科学出版社,(4).

[2]白乙拉.内蒙古民族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抉择[J].内蒙古师大学报,(8).

篇4: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讨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讨论文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待就业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就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就业难已是常态,自主创业将成为新常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问题的解决,已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已经发布了国家全面推进创业教育、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创业的倾斜政策,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以创业教育为重要抓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依托和不熄引擎。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从创业教育的起因看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相对落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等诸多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态势,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成为国家下一个阶段的攻坚重点。早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互联网时代的崛起和多变的经济形势,给诸多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并改变了当今的就业格局,这种态势倒逼高校及大学生改变教与学的现状。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问题、分析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各大高校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创业教育因此应运而生。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将为社会经济昌盛和国家政治稳定奠定基础[1]。

(二)从创业教育的内容看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有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目前采用率高达90%,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记住率仅达5%。而创业教育模式有着传统教育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创业教育的核心是体验教育,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自主协作学习,开展基于创业过程的学习。强烈的创业(就业)外界诱因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动机直接支配行动,产生动力,激发学生迸发更高的学习自我管理效能(见表1)。因此,创业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其次,创业教育必然能够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学生不仅能学习各企业精英的成功创业经验,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也将淡化学校与企业的界限[2]。重要的是,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科融合,全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相契合,学生无论创业或是就业,都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次,创业教育模式下,不仅学生是最大的获利者,教师也是受益方。创业教育能够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开展研究,研究更深入,申报的课题针对性更强,发表的文章质量更高,教师快速成长更可期待。因此,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优质方案。

二、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以加强创业意识渗透为基础,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

化解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难题,也是国家今后努力的'重中之重。而加强创业意识的渗透是促进就业创业的先导性工作。高校是引智聚才的学术高地,大学生在创业上拥有知识优势、智力优势和创意优势,这是得以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大学生创业优惠和扶持政策,许多学校也提供实践场地及创业指导,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基本保障,使得创业教育得以开展。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考虑:一是通过“传、带、帮、赛”等方式切实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二是兄弟院校联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大学生创业典型;三是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四是邀请创业典型或各界精英到高校举办讲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激情[3]。

(二)以课程规划为核心,构建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经过慎重的课程规划和合理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调整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为了使创业教育得到更好的贯彻,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形成“点”、“面”、“体”的跨学科培养模式[4]。“点”指的是焦点,是创业教育中交叉性的研究对象。通过校内设立跨系、跨专业的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将这些对象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使教学和创业实践成为实体,促进创业教育改革,设置研究中心,是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找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指向,瞄准紧缺工作岗位及创业方向,解决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就业问题。“面”指的是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创业能力的需要,形成不同专业相互融合的跨学科培养,把课程改革做普遍、做全面。以此为中心,跨学科革新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使专业出现崭新面貌,形成创业教育模式。随着创业教育深化发展,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有显著不同的专业体系自然就会出现,这就是“体”。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欣欣向荣的网络经济形势,该专业创业教育的实现逻辑为:固本培元,以网载道[5]。在课程设置上,保留专业核心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确保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会影响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此为“固本培元”;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及兴盛的网络经济,将网络应用融入到课程教学,与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跨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实施创业,此为“以网载道”。

(三)以教学实施为突破,确保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就业难问题倒逼高校实施教学改革,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本研究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全国高校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为例,阐释创业教育的具体策略:“孵化创业典型”,“培养企业精英”,可分三步走:

1.“承接外包”夯实就业基础创业教育的实施要从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始。授课教师可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课程内容选定主题,设计课程任务,学生进行简单任务模仿;教师进行知识要点讲解,学生进行扩展任务模仿;教师进行创新激发引导,师生协同完成任务,最终分享成功作品[6]。计算机应用专业诸多B类或C类课程,如《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与合作企业洽谈,承接服务外包项目。外包企业招聘启事中都有“X年软件外包相关工作经验”等硬性指标,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主管部门可与电商产业园洽谈,承接网店装修的服务外包项目,一方面与专业知识接轨,更重要的是积累工作经验。经过几个服务外包项目的实践,学生经过历练、总结,势必得到快速成长,填补学生在校工作实践的空白,打好就业基础。

2.“赛教融合”体验创业历程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乃至学生未来人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创业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支撑。以计算机应用专业来说,由于专业特点和互联网经济的冲击,再加上可以免费网上开店,创业启动资金较少,所以多数学生创业首选是开设“网店”[8],而使用中教畅享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创业历程,弥补不足。中教畅享软件中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主要包括网店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经营分析四项竞赛内容。网店装修,要求学生完成商品详情页和banner的设计与制作,完成商品详情页的“商品展示类、吸引购买类、促销活动类、实力展示类、交易说明类、关联销售类”的设计与制作。此项竞赛内容能充分考核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素材处理能力及软件使用熟练度;运营推广,要求学生根据经营状况尽可能地打开营销思路,完成推广;客户服务,要求学生及时准确地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能充分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在打造学生创业硬实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软实力;经营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市场分析,调整店铺运营措施,规划采购资金及租赁资金,在能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赢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该软件共有十道试题供学生模拟经营,经过5轮10期的练习与较量,学生不仅可掌握网络创业的基本流程,也可对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规避。这样,不仅帮助可为学生解了市场规范、成本核算、营销推广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而且可为学生日后进行实体创业积累经验。

3.“众创空间”提供创业便利为了支持学生创业,学校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在校内建立创业基地,为在校大学生免费提供创业空间,学生只需缴纳水电费。对于创业成功典型,学校可以给予奖励,延长学生使用创业基地的年限,免去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也可激励其他学生创业;对于不愿意创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引进一些企业如“百度糯米”、“美团网”等进驻创业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安排学生轮流进企业见习一或两周时间,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学生也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特色,利用课余多方考察行情,注册网店。学生是网络的最大使用者,也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网络是新一代青少年的生活舞台,也是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注册开设自己的淘宝店铺,既可以以此创业,积累创业经验,也可以作为日后的副业经营。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有效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大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捍卫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创业或就业的自由。创业和就业率是高校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校方通过创业教育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建设创业基地等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或轻松就业,而且可以以此回馈教育教学,更好地实施创业教育、体验教育,形成良性循环,为更多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洪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与主要内容[J].求知导刊,(43):54.

[2]宾慕容.成教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6-7.

[3]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4-28.

[4]邵晶晶,李佳.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求知导刊,2016(41):52.

[5]田蕾.试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求知导刊,2016(44):15-16.

[6]雷玉梅.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析[J].学周刊,2016(2):200.

[7]任媛媛,沙其富.论“双创”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6(3):99-102.

篇5: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实施路径探析论文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实施路径探析论文

摘要:想要做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既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立足职业院校自己的具体情况,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同时结合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存在问题;实施路径

一、引言

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特有的、独立的内在精神及思想价值体现,是多年积累与沉淀下来对本身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映,体现出学校的本质、个性以及精神风貌,同时也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校凝聚力、引导学生行为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与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就目前而言,被广泛认同的概念,是立足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经过不断的借鉴、积淀和提炼所形成的,被广大师生及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进行引导和把握。在职业院校中,校园文化的独具特色:一是职业性,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专业,而不同的专业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岗位,呈现出不同的职业特点,也彰显了其校园文化的职业性;二是实践性,职业院校与社会、与企业需求紧密接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因此相比较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更加注重技能实践,这也是其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三是区域性,职业院校主要是与区域内的相关企业接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更多的是立足当地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这就使得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着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四是创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任何文化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须进行创新,因此,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同样具有创新性的特征,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能够勇敢面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形成自身特色,获得稳定发展。

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现阶段,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不仅物质文化环境得到了改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效果。第一,缺乏文化底蕴与特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职业院校发展时间尚短,规模普遍偏小,相比较普通高校,各类资源普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也缺乏自身的特色文化。[1]面对着越发激烈的竞争,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盲目模仿普通高校,忽略了自身特色,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第二,缺乏主流文化认同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网络文化越发盛行,人们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有所下降。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接触网络较早,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大,一些非主流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使得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缺乏认同感,影响了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及文化精神的塑造。[2]第三,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方式。当前,许多职业院校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教学方面,强调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且由于资金有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是沿用陈旧的模式和方法,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在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同时,应该立足把自身实际,发挥职业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路径。第一,注重物质文化环境的创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的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财政的大力支持,各类基础设施以及专业设备的不断完善,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校园文化建构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特色,立足职业性和技术性,进行物质文化环境的创造。一方面,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看到自身的特色,将区域特色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应该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中,营造出一个开放的校园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内涵,从而更早的认识社会,积累经验。第二,强调精神文化环境的构建。在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也是底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该高度强调精神文化环境的构建,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进行弘扬,在校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在精神文化环境的构建中,应该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对网络上存在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精炼提取和有效运用,保证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现阶段,许多职业院校仍然沿用传统以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而这种模式不仅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也无法吸引教师以及学生的目光。[3]第三,保障制度文化环境的完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保障,主要是针对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以这些规章制度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面对外来文化的侵蚀,职业院校想要做好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制度文化,加强对于校园内教师、学生以及员工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第四,保障行为文化环境的真实。行为文化是指在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文化行为,包括学校的办学规范、管理机制、课程建设、资源开发等。在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应该积极引进企业文化以及区域特色文化,强化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职业院校应该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相互联系,将区域文化、企业文化纳入校园行为文化中,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可以拓展校园文化的辐射范围,提高学校知名度。同时,应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例如,教师应该重视自我培训和继续教育,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化,针对文化的性质做出可靠判断;职业院校应该邀请企业优秀人员到学校客座教学,实践结合理论的形式更好地让学生领悟课堂知识,了解企业文化,认识社会文化。[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发密切,对于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职业院校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校园文化进行完善,推动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小平,张婵.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6):51-53.

[2]黄伟峰.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J].卷宗,,5(12):224.

[3]张文.浅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实施途径[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7-69.

[4]王丽慧.探索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J].职业教育,2015(4Z):34-37.

篇6: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论文

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论文

我国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政府属于服务型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行政的宗旨,而行政法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必要策略。改革开放多年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己经卓有成效,但行政法律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行政法实施过程中,与“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论相悖,要注重行政法实施过程的考察,并做好详细的行政实施效果分析。本文针对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现实行政法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行政法实施路径探讨和研究。

一、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

行政法的概念是行政主体在行驶职权时,与行政法治监督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运用领域广泛。社会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行政适用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二尚未形成统一的行政法典。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关系复杂多变:三具有变动性。由于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关系容易变化,行政法也需要一些时间修改变化。

二、行政法实施过程及过程特征

(一)行政法实施的过程

行政法实施指有关行政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行政法实施是将成文的法律、法规等适用于社会实际生活中,并在社会调整过程中实现。与司法机关共同展开制定《行政处罚法》,该法实施过程包括制定处罚标准、发现违法事实立案、调查取证提出初步意见、送达处罚单等一系列流程。由此可见行政法需要以全面动态的视角进行考察,行政法的实施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行政方式经历一种或多种情形,达到行政法的目的。

(二)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实施具有动态性。在行政法制定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改变,当出现违法行为时,可以做出行政处罚。如果行政处罚不自觉地履行,再根据法定程序依法执行:当相对人对强制执行不满时,可以进行行政复议等等。总之在具体实施行政法过程中,呈现出先后连续性和关联性,可以看出行政法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行政法的实施具有整体性,例如《行政处罚法的实施》,除了与行政相关,还与其他法律相关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行政法的实施具有层次性。

三、行政法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一)实施过程的考察具有局限性

中国现代行政法学是发源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是以自由主义治国,对行政法律制度进行理论探究,但对实际考察却不是很重视。传统行政法关注的是运用法律解释技术问题,忽视对行政法经营实施状态的考察。行政法实施一直都关注行政理论是否符合合法性要求,实施效果却不是很重视。

(二)行政法理念没有发生变化

我国的行政法以强制命令为主,认为管理越严,越多越好,不注重管理与教育的作用。这种强制命令的手段不利于行政法的实施,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三)行政法实施仍具有形式性

我国的行政法建立起步较晚,有很多机制尚未成熟,在实施过程中比较侧重形式法制。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过程中,缺少法制的传统和习惯。目前存在的这种注重形式的观念,是无法满足未来行政法实施的要求。行政法要逐步建立完整的体系,与国际接轨推出更加科学、完善的行政法规。要公开透明地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行政法执行机制。

四、行政法实施的路径

(一)注重行政法实施的全面性考察

要将行政法实施的对象扩展,比如司法领域、相关立法领域。制定行政法,要看是否具有法律合理性,是否发生冲突等。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相对人遵守法律与否,执法机关是否严格执行。行政法能否救济相对人的利益,是否符合当初制定法律的目的。行政法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首先要对各阶段进行分析合理性,还要看各阶段行为之间是否合理,毕竟单一阶段合法性并不能代表整个行政法的合理性。注重各阶段之间的关联性,还要考虑各个阶段之间能否促进行政法的实施。

(二)建立实质行政法制

行政法实施从“人治”到“法制”转变的过程,正处于初期阶段。借鉴国外的行政法机制,将国外的优势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实效性行政法治。行政法不仅要具有必要的形式条件,还要具有丰富的内容,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行政法的需要,提高行政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要形成公平公正的行政法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对行政法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行政运行机制

行政立法过程中,要以建立一个积极民主的政府为宗旨,严格限定政府的权利与职责范围,提供一个行政法实施的良好环境。在行政法运行阶段,建立健全的听证制度,广泛听取意见,结合实际改正行政法中存在与实际情况相悖的相关法律规定,提高行政法的质量与立法的公平公正性。

五、结语

我们知道,在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将法律保留范围逐渐扩大,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将以往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不同的行政领域进行规划,以达到保证人民权益,限制国家权力过度扩张的目的。

对行政法的实施路径的研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健全,有利于行政法的实施,最大化地发挥行政法的作用。现代法制国家对行政法的责任、义务,将逐渐发展全面。在行政法实施过程中,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的法律环境。

篇7: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探究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计算机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然后当前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积极的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和实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而职业学院作为培养第一线技术工人的摇篮,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对于促进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当下我国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生源来自全各地,不同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对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应该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让全部新生从零开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还是会出现有些新生因为自身的计算机基础较差,跟不上课的情况,如果刚开始的.基础不牢固,那么在接下来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知识会无法理解,对于日后整个计算机课程学习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我国近年来的调查统计,我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度在不断提高,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变得不那么容易把握。

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合理设计驱动任务

1.制定明确的驱动教学任务目标。使得整个“任务驱动”教学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展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之下,以一个共同的教学任务为活动中心。老师可以将整个教学任务分成阶段性的小任务,通过对每个小任务的良好完成,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信心,通过对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对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

2.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整个教学任务设计工作中的关键。不同的工作中心将产生不同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中,要实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目标,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尽量使教学进程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能够对任务加以解决,并会获得新的知识。

3.要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老师在“驱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立足于班级学生整理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对于简单的任务可以稍微加快讲解进程,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可以将进行分阶段展开,化整为零,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知识。

(二)进行详细的任务分析,保证任务得以执行

详细的任务分析对于“任务驱动”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老师通过对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不要直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自主分析,思考完成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准备。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老师没有讲解过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隐含在了新的任务当中,这就是任务得以解决的关键所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在任务中分辨出哪些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的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学生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程给予恰到好处的提示和引导。

(三)完成任务,使得学生完成对应的学习工作

“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任务能够得以完成,如果任务制定了,但是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实际性的完成,那么任务的制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上机操作实验课程来说,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真实、自主的完成实验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任务得到圆满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任务教学”法的实施,从而提高职业教学中计算机教学的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计算机能力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许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科技信息,,(03):237,257.

[2]肖玉荣。试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143-145.

篇8:地方高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论文

地方高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论文

【内容摘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任重道远的工程,地方高校在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发展加强了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本地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的融合;为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研究水平的提高,对于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地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见,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提高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日益受到重视,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备受关注。因此,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与急需传承和创新的民族文化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涉及面广、任重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等各方面的协作,地方高校在其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集聚地,除了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地方之外,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加强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纯粹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过。与各民族之间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为本地区内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为明确和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为社会变迁主体的人的“价值困境”——对于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缺乏主动接受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结构缺乏现代理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会变迁动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恰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区的各民族,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自其他省份、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聚居为外地民族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次,地方高校通过思想观念的传递将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入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有助于改变民族地区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如通过地方高校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改变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与科学。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进步和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民族传统技艺,为民族文化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够改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外,还能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体民族素质。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创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是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的支持,因为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将个体成员的行为与奖惩机制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相关的研究所、学生社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的领导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如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于拨付建设启动资金20万元;贺州学院给予配套资金10万元,并为本基地配备了相关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基地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可见,地方高校可以将相关经费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发展丰富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

第一,通过课程设置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又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如百色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工艺欣赏、民族纹样设计、民族包装设计、旅游工艺品开发等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图案、手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现代包装、服装、海报、室内装饰设计中,从而使传统的图案、工艺等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而贺州学院的“南岭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则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针对传统的民间技艺,如蜡染、编织、陶艺、竹藤编织等项目,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或将民间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等形式,使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又能够将学习到的民间手工艺的艺术风格和工艺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创新。而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类课程中,师生通过不断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的一些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生产工具、乐器等进行再设计,将其传化为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传播到各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创新和传播。百色学院教师申报的课题“广西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化开发模式研究”获得了广西社科基金立项,是对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此外,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民族文化创新应用等内容作为选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一些设计转化成了商品。可见,地方高校通过思想引导、课程设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学生的意识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后人、焕发生机。第二,通过学术研究、建立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百色学院建立的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的签约基地;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学院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此外,地方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办学,聘请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业务骨干入校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也聘请了地方院校的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作品的创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如百色学院教师撰写的《广西西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调查研究》、贺州学院教师撰写的《贺州民间特色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研究》、河池学院教师撰写的《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研究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由贺州学院和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及在河池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等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民族文化艺术有关文献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由于地方高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高校教师就是少数民族,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这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以地方高校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发表大量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著,此外,还对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是地方高校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如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立项的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将壮族的传奇史诗《布洛陀史诗》进行翻译,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诗体进行编排,将原文古壮字标注拼音壮文、壮语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和英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谣嘹歌进行收集翻译而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向世界传播的一项优秀成果。河池学院教师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壮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对当地民族文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传承。第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基于民族文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广西东部多族群区域为例”,以及河池学院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第五,通过校园建设、文化活动与学生社团等形式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创新。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的风格样式、园林雕塑等设计规划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演出,通过民族歌曲、舞蹈、乐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装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泼水节”等举行节庆活动;在校运会、体育课中加入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可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及文化活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承创新。第六,通过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的建设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设地方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对本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相关的文物、史料进行保存和展示,在对史料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的素材,如百色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就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种仪式、碑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15000余张,对相关的民间歌手和民间仪式进行了录音录像,已制录光盘200多张,并建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资料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立项课题5项,主持广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结语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而言,地方高校从树立价值观到传授知识技能,再到引导师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传承、创新,可谓功不可没。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从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方言)、族群关系、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说,地方高校一直都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注:本文为201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408)

参考文献:

[1]杨发庭.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岳天明.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路宪民.民族文化创新论[J].当代教育与文化,(11).

篇9:动漫产品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建议论文

动漫产品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建议论文

摘要:在动漫文化的蓬勃发展和渗透下,动漫产品业在为动漫强国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成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载体。我们青少年是动漫产业消费的主力军,很多人是在看动漫的过程中长大的,动漫产品甚至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三观。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动漫产业中得到有效地彰显和表达?如何在动漫产品中打造“中国印记”?如何在动漫产业中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激发青年人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主要研究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动漫产品;民族文化;建议;思考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动画的发展肯定离不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诸子百家、礼仪习俗、剪纸、皮影、中国武术等等,皆可为动漫作品提供创意和素材。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动漫作品结合起来创造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作品,让动漫产业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需要令人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基于国产动漫现状的问题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期间,很多中国动漫的从业者放弃了自主创作,转向海外动画加工的行业,这一局面使得中国动画产业链的完整性收到了破坏。此后,中国受到西方动漫文化的渗透更加严重,如日本的《一休哥》、美国的《变形金刚》等,迅速改变中国年轻一代的观念,读四书五经、赏中国艺术的人寥寥无几,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严重阻碍。在国家与文化部的扶持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国产动漫技术水平和市场盈利都有所提高,《神笔马良》《大闹天空》等也曾获得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厄瓜多尔国际电影节奖等奖项,观众的喜爱程度也有所加强,然而国外动漫产品来得太强势,我们急功冒进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国产动漫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很难形成产业大品牌;第二,动漫制作机构、放映平台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脱节,形成错误的运营方式;第三,国产动漫创作思路难以摆脱道德教化的创作惯性,没有稳定的受众群。第四,中国优质的本土卡通形象没有获得深度开发,无法形成经典。

二、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

据调查,在最受中国小孩喜爱的动画片中,日本、欧美、国产动漫所占比例大约分别为60%、29%、11%。古人说“行成于思”,因此正确看待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据调查显示,动漫是一种具有强大渗透力的传播媒介,能够快速有效的传播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产生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再者,动漫产业需要利用大众熟悉的民族元素来赢得广泛的消费群体,我们应当看到,一部顶尖的动漫作品应该是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充实消费者精神世界的精品。所以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先导才能站稳脚跟,走一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两者互利共赢必然选择。

三、坚定国产动漫的发展道路,实现文化传承

(一)做好受众定位,走向创新之路

由于市场上存在多层面、多元化的消费群众,某种产品或者某个品牌都无法覆盖市场全部,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打造具有稳定受众群的动漫作品,从而确定自身产品的独特性。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动画为例,宫崎骏动画系列以美的视觉,将森林、动物、历史古老的神以及人类贯穿起来,通过奇妙的故事情节突出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又以自己独特的画风来形成鲜明的辨识,这种建立在社会时代下的有深度的动漫作品更加深入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内心当中,比如《萤火虫之墓》《风之谷》等等,结合国家民族历史反映了环保反战的主题,同时又不缺乏《千与千寻》这些为能为孩子编制美丽的梦的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和美的视觉造就了宫崎骏的特色,因此打造具有民族精神内核的影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谓中国特色,要抛掉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过时的价值观念,虔诚对待优良传统,注重强调乐观向上的主题,这样才能达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二)打造精品卡通,提高价值空间

在卡通形象的设计方面,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供利用开发,如《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正是我们一次很好的成功尝试,因为孙悟空的形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高价成交其版权,这种版权运营方式能够让创作者专心致力于打造精品的卡通形象,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不断的翻炒阶段,而是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耐下心来好好打磨,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更具有特色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节。正如美国创作的《功夫熊猫》,影片中充斥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元素,但是外国又将西方文化的内核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既符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又无声地进行了文化渗透,可谓名利双收。我们必须学习这种创作模式,转被动为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的'思想观念弘扬到世界中去。

(三)整合产业链条,优化运营模式

对于动漫产业,卡通形象的使用授权通常占了整个产业一半以上的盈利额,如美国的《芭比娃娃》,进入中国后每年都获得巨额的玩具销售利润;日本卡通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六,动漫产品的出口超过了钢铁产业。我们在被他国文化入侵的同时还在自掏腰包为它买单,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中国动漫产业链条脱节所带来问题。其实我们也有过很好的尝试,如《喜洋洋和灰太狼》,这一系列动漫在市场运营和积累人气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包括玩具授权、图书版权、服装授权等领域的创收,更延伸到网络游戏、戏剧团等新生领域。但我们可以看到,急功近利的动漫作品也不再少数,如今年新出的《新葫芦兄弟》,商业模式下美术片已经不再有,因为找不到这样的技术人员,面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是都该好好反思。再者,单靠以情怀为卖点没有诚意和新意的动漫作品现在观众是不会买单的,因此丢到浮躁、传承积淀、厚积薄发才是动漫人的最佳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动漫的发展任重道远,不仅仅在推动经济发展上面,更重要的是它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动漫作品人依然要重视历史和美学,不断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将动漫与之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创造出能成为经典的卡通形象,借助完整健康的商业运作,让中国动漫作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作者:王韵诗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志.孙立军教授访谈录[M].装饰,,(04).

[2]陈奕琳.浅析动漫产业化及其文化因子对民族文化的影响[J].艺术与设计,2009,(08).

篇10:传统竹刻生存与传承路径论文

传统竹刻生存与传承路径论文

竹刻是书、诗、画、印的结晶艺术。《嘉定县志》中有一段评价竹刻的文字,是这样记载的:“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名曰行刀。”它具有国画、书法的笔墨气韵,又工细精致,轻逸生动,引人入胜,年代越久,色泽越润。使用传统竹刻手法雕刻出的笔筒、臂搁、扇骨等器物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温润,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传统竹刻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传统竹刻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加工工具的比较

主要的竹刻手工制作工具有以下几种:毛料造型工具:砍刀、锯子、刮刀;雕刻刀:平口刀、斜口刀;异型刀:圆口刀、三角刀、槽口刀、铲刀。主要的机械加工机器有以下几种:切割机、机械打磨设备、雕刻机。手工与机械加工工具的功能可相互对应。机械切割机与打磨机类似于毛料造型工具,像锯子,刮刀等,能高效完成竹子的粗加工处理。而电脑雕刻机相当于各种类型的雕刻刀,能快捷准确地雕刻出设计好的图案。手工工具多样复杂,创作周期长而机械加工工具单一简单,创作周期短。为适应竹刻的刮、削、切、冲、剔、铲、平等多变化多表现的手法,手工竹刻工具尤其是雕刻用刀具种类繁多,传统竹刻很讲究用刀,雕刻刀以弹簧钢制成,风格不同,用刀也有区别,以留青竹刻为例,用于切边线,用斜口刀;铲去平白处,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圆口刀;刻划毛发之类,用槽刀。而在现代机械雕刻的过程仅仅是由一台电脑雕刻机来实现的。在竹刻的粗加工过程中,数控切割和机械打磨可有效地提高竹材切割及打磨的效率和质量,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传统手工竹刻制作周期短则半月多则数年,机械竹刻的制作周期则只要几个小时或几天。手工工具对比机械加工工具在竹刻生产效率上的优劣势。手工竹刻工具的制作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手工切割灵活方便,充分发挥竹刻创作者的智慧与灵感,但手工切割质量差、尺寸误差大、材料浪费大、后续加工工作量大,同时劳动条件恶劣,同一时期同一竹刻制作者只能完成单件作品,生产效率低下。数控切割相对手动切割来说,可有效地提高竹材切割的效率、切割质量,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打磨的方法中,手工用各种型号的砂纸打磨,虽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机械打磨效率高、质量好,劳动强度低,应用广泛,效果稳定,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不如手工打磨灵活多变。人工雕刻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雕刻错误,原稿不错,手工雕刻时一刀失误,整个作品就有缺陷了。机械雕刻具有高效快捷、精准、清晰的特点,方便竹刻的批量化生产及普及。但对比手工雕刻,雕刻机也有其局限性,复杂题材的作品以及需要表现丰富艺术人文内涵的雕刻,深浅层次的变化,刀工笔触的流转,形与神的融合,这些都不是机器能完全实现的。

二、传统竹刻手工雕刻法与现代机械雕刻方式的比较

手工竹刻的技法传承千年,追求细致生动,在雕刻方法上很有讲究:有讲求空间立体的圆雕;有介于绘画与雕刻间,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的浮雕;所雕的物象低于雕面的水平面的阴刻;在平面的雕面上以阴刻线条造型,与绘画中白描相似的线刻;雕透镂空贯通的透雕等。现代机械雕刻方式有切割雕刻、凹模雕刻与凸磨雕刻三种。手工雕刻法与机械雕刻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切割雕刻类似于手工雕刻中的线刻,是利用切割方式在竹材表面加工出要求的图案,具体就是先将图案以线条形式表现,再用激光切割出线条,从而得到用切割线条表现的图案。凹模雕刻类似于手工雕刻中的阴刻,所雕物象低于基准面,对图案部分进行切除加工,而对图案外围的部分保留竹质材料表面原样不动。凸模雕刻与手工雕刻中的浮雕相似,这种雕刻加工形式只切除图案外围的材料,且各点处切除力度相同,而对图案本身材料保留不切除。这种雕刻方法适于文字、图形轮廓等的表达。手工雕刻与机械雕刻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很大差异。机械切割雕刻出的'线条粗细均匀,深浅一致,看上去整齐规律,但不如手工雕刻出的线条有刀触深浅的变化,少了流动感。手工浮雕是在雕刻前先将画稿贴在刻板上,然后依据画稿进行雕刻的,机械凸模雕刻则是将图案输入电脑后控制机器雕刻的。手工浮雕根据浮雕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而机械凸模雕刻的划分没有如此讲究。手工雕刻往往因形造式,手法灵活,尤其在雕刻形状不太规则的部位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因而雕出来的图像也都活灵活现,人物、动物的表情、神态生动自然,不会感觉呆板凝滞。对于形状比较规矩的物体,手工雕也讲究阴阳明显,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舒展。在横平竖直,线条拐角,以及有规矩的回纹、万纹、花瓣之中,总会有那么点的缺陷,虽然手工雕刻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但这也正是手工雕的魅力所在。机器雕刻的深浅全由电脑事先输入的数据控制,则非常规矩,横平竖直,线条的粗细一致,深浅一致,每颗云珠都一模一样,每个花瓣都一模一样,在技法的表现形式上就略显单调,表现的人物、动物的表情动作也比较生硬、呆滞。

三、传统竹刻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的比较

竹刻手工制作的一般程序:选材―煮竹―凉竹―修竹、整形―上稿、描图―刻竹―打磨―上油―作品保护;竹刻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选材―干燥、去青―开剖、蒸煮―炭化―定形―精刨、砂光―覆膜、雕刻。手工制作与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有很多相似处。都需要经过竹材的筛选、竹子的粗加工处理、创作前的整形、作品题材的绘制及雕刻等主要程序。每个程序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很相近。机械竹刻作品的加工程序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手工制作的一般流程,只是简化了在机械雕刻中作用不大或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工序,使得雕刻过程看上去更为简洁现代化。手工加工较机械加工过程繁琐复杂、严谨讲究,制作时间长。无锡竹刻手工取材要求高,一般是竹龄在五年以上的阴山竹,表面不能有任何的斑点和损坏,雕刻者在原材基础上进行雕刻创作;机器雕刻一般选用的是三年竹龄的毛竹。手工制作的防蛀、防霉处理是蒸煮后晾干,机械加工方式中除了蒸煮还可用炭化代替,它除去了竹材中的营养物质,防蛀防霉效果更好。在修竹,整形过程中,手工制作是先将竹材制成各种形状的物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保留了材料原来的部分形态;机械加工则是将蒸煮或炭化后的竹筒捞出并定形成平竹片后进行精刨砂光[3]。为了方便机械雕刻,材料以片状形式呈现。手工刻竹过程中,是先粗处理后深处理和细雕,以不同的刀具根据要表现的内容细细雕琢的;而机械雕刻是将电脑制作的图案输入雕刻软件后,对设计图稿进行数字编辑,把艺术家的想法通过电脑控制机器雕刻来实现的。手工打磨需备好不同型号的砂纸,在打磨时按花鸟人物的条纹打磨,先粗打后细打,打磨出骨骼般细腻光滑的效果来;机械打磨在拐弯和精细处不如手工打磨那么有技巧,有些地方打磨不到,比较适合表面平整竹刻作品的打磨。手工竹刻加工的优势在于雕刻创作者们可以因材施艺,结合原材的形体进行创作,艺术雕刻者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腐朽为神奇,斟酌每件作品原材的特点后赋予其不同的灵魂。机械加工的对象多以平面板材为主,或是规则几何形状的竹材,一来方便固定,二来不会出现计算以外的错误,较为局限,一般单件器物雕刻花费的成本会比较高,适合批量生产。机械雕刻对于图形化,图案化,规律性强的设计,有着天然的优势,是手工无法企及的,精确性、细致性、规范性都是机械雕刻的优点,但刻板、简单、层次感差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四、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艺术审美的比较

传统竹刻与现代机械雕刻的题材有些微不同。前者具有中国画中线条的弹性和动势,受绘画书法影响,题材内容多为文字、山水、花鸟等。而机械竹刻的题材多为吉祥寓意的图案与文字。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在造型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传统竹刻手工艺:质朴淡雅,没有对竹子进行过多的处理,主要体现艺人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修养;水墨情怀,通过铲刮过的竹子表层青筠与第一层竹肌间色泽的微妙对比,尽可能地来表现中国写意画水墨淋漓和墨分五色的特有韵味;变化多端,造型上留给艺人很多发挥想象的空间;精巧细致,对实物的塑造入木三分。现代机械雕刻:规矩工整,对竹子的形状进行了几何化的切割处理,表现出机械雕刻的精准细致;均匀和谐,机械加工的艺术审美体现在电脑数据的输入及图案的设计部分,输出的雕刻精密准确,雕刻的线条深浅粗细均匀到位,在空间及刀工变化的表现上虽不如手工雕刻来得灵活生动,但也有其理性化特点。不过对比手工雕刻,机械雕刻在精神审美高度的实现上还是略逊一筹。传统竹刻手工艺的形式美感表现是全方位的,多种雕刻手法的巧妙结合,塑造出难度较大的形式造型,富层次美感。手工竹刻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创作者把情感融于其中,每个局部都成为了情感的化身,使得作品更有意蕴,更耐人寻味。但手工竹刻在造型题材方面仍过于追求传统,涉及的领域较少。创作者应该在保留其原有文化精神深度的基础上发扬雕刻者的创造性,鼓励个性风格的多样化,在题材上融入较易被现代社会接受的元素,增加自身造血功能,结合先进机械加工技术承担部分不影响作品精神高度及审美的工作,使传统竹刻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生生不息地传承发扬下去。

五、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竹刻工艺与机械雕刻工艺的应用。传统的竹刻器按功能主要分为实用器和陈设摆件,实用器以文房用品最常见,如笔筒、臂搁、洗、印章等,其次是杯、壶、盒、炉、香筒等日常用具。摆件主要是人物、动植物题材的圆雕作品。传统竹刻作品流传至今大多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多被文物爱好者收藏及观赏,功能以装饰为主。现代机械雕刻工艺应用广泛,小至带有特定寓意的装饰挂件,大至室内外建筑的陈设雕刻,都有它的影子。传统手工竹刻产出少价值高而现代机械雕刻产出多价值低。由于竹刻纯手工技术掌握在少数传承者手中,产出少,价格高,作品多为竹刻爱好者或者内行人士所购买并收藏,不利于竹刻的推广,只会小规模产出,纯手工制作的竹刻产品有的是雕刻者在与购买者充分交流后,按照他的要求去定制的,产品的功能也较为固定传统,像笔筒、插屏、座屏扇骨等。机械雕刻虽然实现了竹刻产品的批量生产与推广,但较易复制生产,雕刻表现又不如手工来得多变有层次,少了精神层面的文墨味与灵动感,无法拥有手工竹刻的艺术地位及价值,降低了竹刻产品的整体档次。

比较传统手工竹刻与现代机械雕刻的优劣:手工的优势是节奏感和灵动性强,取决于雕刻者的艺术水平和修养,对于自然的无规则的形态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情绪化、个性化、肌理感、流动感、随意性都是手工的特点;劣势是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生产周期长,产业相对传统,不利于推广。机械加工则是通过相关的软件,对设计图案进行处理,把创作者的想法通过机械雕刻来实现,对于图形化,图案化,规律性强的设计,有着天然的优势,如电脑的精确性、理性、细致性、规范性都是机械雕刻的优点,简单的操作,短周期的生产流程使得它可以批量化生产,这是手工无法企及的,但刻板、简单、层次感差在电脑软件的雕刻中也十分明显,少了很多手工创作带来的艺术审美体验。所以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用手工还是用电脑,其实都取决于设计本身。

艺术需要与技术完美融合、相互促进。创新运用新的技术,结合传统竹刻艺术的精髓,寻找更易被广大人群接受的现代载体,将传统竹刻的个性特征、语义符号、文化内涵及地域差别融入其中,使竹刻产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及生活需求,这样才能将传统竹刻手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篇1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途径论文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途径论文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建构职业素质为本位高职课程的必要性,提出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着力点的课程改革途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素质;课程改革;职业教育

1建构职业素质为本位高职课程的必要性

在高职课程建设中,职业素质定位一直是课改的重要内容。高职课程中职业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其课程结构模式仍普遍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征,以学科为主线的痕迹非常明显,对体现职业素质的课程缺乏总体设计,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征不突出,往往忽视其职业性,使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理念没能落到实处。

2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着力点的课程改革途径

2.1将职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与市场培养人才的场所,地区、行业之间与社会发展使得高职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生专业学习的视角,寻求多种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首先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出发,使其充分认识专业知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需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中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职业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方式完成教师知识的输送,最后转化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吸收和处理。

2.2教学内容适用化、教学模式实践化

课程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生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课堂上要尊重和善待这种资源,使教学活动都能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课程内容尽量回归学生的认知水平,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或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中提取学习情境是课程新的衍生方式,利于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对实现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情感要素对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将学生的情绪、兴趣等非理性因素考虑到教学内容中,能够激发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模式实践性的主要表现是仿真模拟教学和“教、学、做”相结合。把学生放入一个模拟化的近似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学生了解工作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企业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能。为熟悉所处的环境,学生只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处理。由此,学生体验了较为真实环境下的模拟经历,锻炼了现实操练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2.3课程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

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实践活动,是集合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多个要素的综合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过程的灵活性都是高职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几个部分简单的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动态的教学过程有以下特点:学生在课堂中民主参与的最大化、教学目标针对岗位要求的情境操作化以及教学内容灵活呈现的现实化等。

3教师是课程改革得以实现的基础

课程改革要经过教育形势分析、人才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分析等步骤来设计开发、实施及课程评价。按照由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职业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来建构和实施课程,开展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改革专家的作用只能是引领,提供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与开发技术指导,改革的任务最终必须由教师自己去完成。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基础,高职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勤于思索、多读书、多收集信息,逐步积累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资料,把握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准备程度。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具有专业生产层面的知识。要开发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必须要有能够从事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

4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关于课程开发的研究较多,推动了课程改革。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较多地关注课程改革的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的研究,忽视了课程内容的具体开发。第二,对于课程改革的体系建立的研究还不够,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关联系和系统性。第三,课程开放的目标和理念定位需进一步完善。在目标定位上,更多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对于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情感态度方面关注较少。第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不足,学生代表要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和设计过程,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听取学生意见;在课程的编制与使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编制,在课程编制后,对于课程结构与形式的选择,也要听取学生意见,适应其需求和特点;在课程的计划与教学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具有选修课程的权利。

5结语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新时期。在理论与实践交融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按照重视知识获得、重视技能强化、重视能力训练、重视综合能力培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演化递进。只有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不断反思,职业院校制订课程改革鼓励支持政策,才能在课程改革中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1]夏前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思考价值工程[J].价值工程,(02).

[2]董奇.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三个转变[J].群言,2014(12).

篇12: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论析

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论析

职业教育论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优化路径论析

夏东民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又好叉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应当依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示范化、联盟化、社会化、特色化和立体化进程。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示范化;联盟化;社会化;特色化;立体化

作者简介:夏东民,男,江苏苏州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01-0082-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教育,关乎民生。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1月4日,温家宝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职业教育很重要,应该搞得更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最近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如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笔者认为:应当依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示范化、联盟化、社会化、特色化和立体化进程。

一、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当今时代,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世界。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理应为世人所共享。职业教育同样如此.中国不仅要学习与运用自身总结和积累的职业教育经验与成果,而且要善于学习世界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文明成果,洋为中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职业教育国际化就是指在职业教育领域,遵循“立足本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促进本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间的联系与沟通,深化才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理念,科学管理方式、合理教学模块、优秀人文精神等文明成果与本国的职业教育实际相结合,优化本国职业教育资源,提升本国职业教育质量与水平,以实现本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过程是推进国际交往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一是需要确立国际化的职业教育理念,睁大眼睛看世界,科学合理学经验:二是构建适宜、先进的教学模式.将世界职业教育的优秀成果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三是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的国际交流,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素质水平,以适应与满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四是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的合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五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避免职业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为此,我们要主动并善于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不断改进与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不断推进实验室优化建设。同时,要善于学习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此外,要善于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文明成果,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新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

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示范化

典型示范具有引领性、导向性、感召性等强大功能。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正确引导。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要高度关注示范性功能,要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示范化战略.通过这一战略实施,培育一批示范性性典型,以典型示范引领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基础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同时,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冒进.以少走弯路,有效降低改革与发展成本,从而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此,我国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建设示范性中职学校100C所和高职院校100所的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在11月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并对这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了要求这些学校的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外,还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做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与发展,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教育部公布了三批共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名单,示范院校建设全面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出《关于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提出了―卜一五”期间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0所,明确要求这些学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对路,就业率较高。同时,还要求具备(1)较好的办学基础,骨干专业拥有校内(外)实训场所和设备,具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了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机构;(2)以来毕业生直接就业率达到95%以上,招生人数连续两年持续增加.年非学历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3)学校已建立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制度,采取多种形式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或减免学费。此外,国家还将县级职教中心纳入了示范建设规划。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示范化,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又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联盟化

联盟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单位或团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联合协作方式。大学联盟在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如美国的“常春藤联盟”、CIC大学联盟等、英国的罗素集团、1994集团等、澳大利亚的“G8”联盟、欧洲的CLUSTER联盟等。20,中国的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交大、南大、哈工大、中科大、西交大等9所高校开始联手结盟,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开展深度合作与交流,利用优质办学资源互补优势,更好地培养各类人才,构建了中国大学联盟(C9)。

大学联盟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一是可按地区分为跨地区联盟和本地区联盟,前者不受地域限制,跨地区地建成大学联盟,如C9汇集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陕西等7个地区的大学结盟,美国“常春藤联盟”也属此类:后者则限于本地区结盟,如常州科教城的五校教学联合体。第二种大学联盟分类是以行业为依据,分为行业间联盟和跨行业联盟。前者有中国职业教育师范八校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后者如C9等,.大学联盟在中国仅是近年出现的新事物,方兴未艾.初见端倪,然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联盟化既可是行业间联盟.亦可是跨行业联盟;既可是本地区联盟,亦可是跨地区联盟:既可是高等职业教育间联盟或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的联盟,亦可是中等职业教育间联盟.甚至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间的联盟。推进职业教育联盟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整合办学资源、互补特色优势、共享资源成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增实力。

职业教育联盟化涉及的资源整合和利用是多方面的,通过大力推进联盟化进程,第一,实现校际间学分互认,以充分发挥各校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享有各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校在学科建设上的小而全、低水平重复;第二,以实现师资互聘.实现优质师资资源使用的最大化,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优化;第三,可促进校际科研合作,整合和优化各校的科研资源,从而提高各校的综合科研实力和水平,有助于各校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第四,实现实验研究基地资源的共享,这既可满足各校科研的需要.促进各校科研的发展,又有利于各校集中财力和物力对研究基地的重点建设,避免各校研究基地的重复建设;第五,可实现各校工程中心、实训中心等教学资源的公共化,这既可推进这些教学资源建设的集约化、规模化,又可实现其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第六,实现图书、网络、情报的校际共享,使各校的信息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第七,促进管理资源共享,使学校管理理念、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得到更好地交流、冲撞、融合,使其更加适合本校实情、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更加合理和科学,等等。当然,实现职业教育联盟化的关键是要实现观念的更新,需要树立现代的开放式办学理念,确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开发意识。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打破封闭、僵化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清除制约职业教育构筑联盟化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障碍,走新型的开放式办学之路,使各校和社会的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使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化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甚至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直面社会实际,紧贴社会需要,满足社会诉求,为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性人才。此外,职业教育是一项涉及面极广、关乎社会、经济各领域、并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教育.正如温家宝指出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正因为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民生,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需要全社会来关心、支持和扶植,需要政府进行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生态。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除需要依托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为主之外,还需要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注入为辅,需要社会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的共享和整合为助。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联系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亦即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化,最为关键的是要增强社会化办学理念,确立开门办学思想,树立“校社”一体化观念,强化服务社会意识,为职业教育社会化奠定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实现办学模式的社会化。倡导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接触,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探索推行“订单式”培养路径,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构建与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推进校企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构建院校与企业双主体范式,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指出:“校企结合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最近,国家将校企合作提升到了制度层面进行设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四是要实现教学模式的社会化。改革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学科体系与专业方向、社会实际需求有机结合,构建既科学合理、又紧贴社会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块,将行业标准与规范引入课堂.将行业道德准则引入教学过程。同时,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应用性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的科学有机结合。五是要实现办学条件社会化。职业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首先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与支持。其次.应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将学校的实训中心外延与拓展.补充和优化学生实训资源,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兼任客座教授或讲师,为学生提供生产一线的知识与技能指导等等。再次,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有限的实际情况,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倡导、积极鼓励职业院校面向企业、行业或个人,采取股份制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金,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在一定范嗣内鼓励和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院校、培训机构亦不失为我国加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径之一。多渠道办职业教育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优化之路。正如温家宝强调指出: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是一条既具有国际职业发展潮流,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五、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特色化

职业教育特色化的概念涉及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层面指向职业教育整个事业,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狭义层面指向涉及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本文着重讨论职业院校).具有微观性和具体性。

在广义层面.职业教育特色化是指:在职业教育发展事业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面向企业一线需求、坚持面向市场职业需求,办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色,通过培养大批社会职业需要的专门性应用性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狭义层面,职业教育特色化是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强为的发展思路.办出各自擅长的专业特色,办出较高的教育管理水平,办出社会知名度,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的文明与发展服务。

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就是促进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办学主体意识和自觉功能,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主动顺应时代的进步,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优势,形成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独特风格。这一独特风格包括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具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专业方向建设、具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色的教育管理体系与范式、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生态与氛围、具有特色的办学形式与类型、具有特色的校企结盟与产学研合作路径。特色之特,就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检验职业教育特色的成效.最终落脚于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受到现代社会的欢迎.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是否能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是决定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反映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我国有识之士特别是职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一是要更新观念,确立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办校理念,为行动自觉奠定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二是要紧贴社会,摸准院校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充分发挥和强化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强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所培养的人才特色,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三是大力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甚至具有特色的专业方向。特色建设点不在多,贵在精,贵在求强,要善于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将特色做精、做强、做大、做优。四是寻求社会支持,构筑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生态,形成学校、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合力,打造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效益,以特色兴校,以特色促进社会的进步。

六、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社会工程.包含着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存在中职教育层次,而且还包括高职、应用性本科的教育层次:不仅存在全日制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存在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因此,要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必须将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必须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发展战略。

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战略.首先是要打通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之间壁垒,进行有机对接,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动态地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职业人才的需要。在这一方面,我国不少省份作了尝试,在中职与高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开通了选拨与跃升机制,对全日制职业进行了合理的立体流动。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7月,中共江苏省委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衔接沟通、层次齐全的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教体系,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筑职教“立交桥”是实施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需要,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构筑职教“立交桥”,目标是按照大职教的思路,在农村初二后分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高等职教本专科之间形成有机联结,建立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并行的、上下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进入不同阶段(初中、高中、专科)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提供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机会。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筑.有助于更加合理和科学地分层次培养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次,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战略,就是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日制职业教育与继续职业教育的合理对接,使两者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相互贯通,促使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趋势得到更好的彰显,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人才要求不断变化的需要。

第三,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立体化战略,就是要强化职业院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建立职业院校与社会、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直通车”和“立交桥”。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协同动作,为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式”、“订单式”培养相关职业人才,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更加适应社会.更加适合用人单位,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示范化、联盟化、社会化、特色化和立体化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和优化路径.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3][7]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1-5.第2版.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china.com.cn.2010-03-01.

[4]陈衍等.教育大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15):32.

[6]马培安.职业教育应走社会化办学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

篇1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的论文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法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组成。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进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多样性、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及其所处年龄段(大致在17-24岁)正是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欠缺,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时会惹是生非,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和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内在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素质上,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思想政治教育属务虚。由于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师的培养及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员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适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工作方法简单、途径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习惯于简单地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而不能较好地运用情感与心理辅导的技能加以疏导。这些德育认识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3.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就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当作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以职业为出发点,针对职业要求和市场需要,围绕专业开展德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创新德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德育创新起点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逻辑起点。一是德育工作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协调一致,构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样且广泛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二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三是注重互动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

第一,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努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工作平台,整合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要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一些认知性德育内容应尽量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活泼,还可以将先进模范的事迹、有关专家的辅导、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制。要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说来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由于受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非智力能力及其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以尊重“人性”为教育起点,根据不同年级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能提高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一要通过专职、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机构建设,健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知识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机干预。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等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心理咨询网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为保障

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高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理论和业务水平。学校应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并在政策、人员安排和培训经费方面予以保证。要建成学习型组织,倡导终生学习理念,在学识和技能方面不断提高。要创造条件组织德育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了解企业对人才规格、职业道德、职工素质的要求和标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第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形成群体示范效应。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导向、评价和激励等制度,实现对德育工作者的严格要求,督促他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培植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锻炼职业道德意志和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使教师在思想境界、个人品德、文明习惯和敬业态度等方面都能成为学生表率。第三,重视德育工作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的意识,学会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释难,不断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第四,保障德育工作者在学校的地位。应在全校营造重视、尊重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教职员工都应真正关心、理解德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蒋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教育评论,2006,(1).

篇14: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的论文

摘要:本文在对国内外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从学校教育教学维度加强学生显性层面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养成维度提升学生隐性层面的职业素养养成”的实施路径,形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职业道德、学校管理、职业素养养成、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R-4;G711文献标识码:A

“职业道德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1]。而医学职业道德则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学界对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内涵的界定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一是显性层面,包括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两个维度;二是隐性层面,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两个维度。

篇15: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的论文

关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主要通过医学人文课程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2]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等加强医德教育;同时还强化专业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道德教育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加强以医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发挥全方位的校园德育功能,在社会实践、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等以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日常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及临床实习的道德教育等主要方式的医德教育。

2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致使医学生培养有着自身特殊性,如何在医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其医者仁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医学生以后的就业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是医学院校必须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个案,通过对辅导员、在校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剖析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出实效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施路径。

2.1对象与调查内容

笔者于2014年12月—2015年9月对重庆医科大学2050名本科学生展开“医学生管理与职业素养养成的互动机制研究”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用人单位、学生和教师多重分析角度编制职业素养形成的影响因素,问卷设计思路主要包含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医学生职业素养养成途径及效果评价、从不同维度看待学生管理在职业素养养成中的行为三个方面。其中职业素养现状主要从显性维度和隐性维度两方面展开;职业素养养成途径及效果主要从自主性、情景性、实践性、榜样典型性涉及;学生管理在职业素养养成中的作为主要从效果期待、管理现状、文本契约管理、心理契约管理等方面体现,最后达到医学生管理与职业素养互动机制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5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7份。调查对象包括临床医学四五年级高年级学生、三年级中年级学生、一二年级低年级学生;包括农村家庭学生、城镇家庭学生;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等。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基本资料、选择医学院校的志愿影响因素、身边同学职业素养水平评价、成长项目的最大影响因素、高校辅导员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中的影响作用、自身职业素养养成的影响因素、学校学生管理的评价、用人单位看中的毕业生的素质等11个方面展开。

2.2方法和结果

数据经过系统整理后,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在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人群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男、女生分别占比35.28%和64.72%;年级中低年级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学生干部有47.73%;城镇户籍的学生占51.42%;从独生子女的情况来看,独生子女占了47.53%。

在表2学生成长项目的影响因素中,学校专业课老师、医院或社会环境、见习或实习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

按α=0.05的检验水准,本次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对身边同学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总体职业素养五个方面是有差异的;城镇和农村的同学对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评价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从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总体职业素养来看,城镇和农村同学的评价却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另外,是否为学生干部,其对身边同学职业意识的评价也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成长项目的影响因素中,学校专业课老师、医院或社会环境、见习或实习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在辅导员在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发挥作用的程度调查中,其中辅导员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培养中均具有一定或较强的影响作用;不同性别学生对学校管理与职业素养养成途径情况,在管理现状、文本契约管理、榜样作用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对学校管理与职业素养养成途径情况,是否是独生子女,在自主性、管理现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育是学校教育管理与学生道德修养合力的促成。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要注重医学生管理与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好的医学生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通过有效途径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如何实现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与医学生管理有机共振,将“外化”“面上”“大众”式的教育方式转化成“内化”“点上”和“个性化”的成长模式[3],这是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急待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