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预防及纠正(人教版教学论文)

出兜兜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预防及纠正(人教版教学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出兜兜”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预防及纠正(人教版教学论文)(共19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预防及纠正(人教版教学论文)

小学生文句不通,错别字连篇,这是众多耕耘在小学基层的同行所深有感触的,特别是民族地区,它的屡见不鲜,屡改屡错,不仅仅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提高,而且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预防及纠正错别字是小学生语文教师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探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纠正错别字的主动性,收到了减少错中别字的效果。

强调方言间的影响:我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是民族地区小学生错别字频繁,纠正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侗族发音有的地方D与J、T与Q不分,这种发音习惯就导致诸如:“电灯”读为“JIAN灯”写成“见灯”,“掉队”读成“JIAO队”写成“叫队”。“无穷无尽”读成“无穷无DING”写成“无穷无定”;“蓝天”读成“蓝QIAN”写成“蓝千”。要想纠正这类别字,就首先应指导指导学生发好D、J、T、Q的正确读音,强化发音练习。从根本上消除方言音的影响。

强调同音字的影响:同音字是音同义不同。汉语普通话每个音节大都表示若干汉字的读音,因而在汉字中就往往出现同音字现象,这也是导致别字屡现的原因之一。如“再接再厉”的“厉”写成“励”,“阴谋诡计”的“诡”定成“鬼”等等。指导学生辨别清楚同音字的字义是正确掌握汉字,从而减少和消灭别字的有效方法。

强调形近字的影响:由于汉字的组合特点及汉字产生的历史渊源,数量多,形体变化大,所以在众多的字形中就难免出现一些读音含义不同,可是形体相近的形近在书写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写成别字。如:“鬼鬼祟祟”的“祟”与“祟”、“冲锋”的“锋”与“铎”,预防这类别字是要指导学生对形近字仔细分辨。只有辨得清楚才能书写正确。

强调间架结构的影响:汉字的间架结构是指字的比例大小及笔画的组合规律,它的间架结构都有一定的规矩。合规矩的字就美观反之就难看、甚至容易导致错字,如:上下结构的“婆”写成“姿”。“落”写成“落”。对于这类字,一定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才能彻底消灭这类错别字。

强调偏旁部首的影响:偏旁部首在字里位置,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只有正确掌握偏旁的笔画、名称及偏旁部首在合体中的位置,才能在书时摆正位置,避免出现错字,例如“知道”的“知”的“口”只能写在右边不能在左边。“祖国”的“祖”是示字旁,就不能写成“衣”字旁。

综而言之,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它既有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等客观因素,又有观察笔画,偏旁不细致,忙中疏忽,知识面窄,顺手拈来等主观原因。防患于未然,纠正错别字的最好方法是消除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引导学生弄清导致钷另;是错别字的症状后,让学生在遣词构句,谋篇的练习后,以竞赛的形式相互找出错别字,然后以表格的形式对别字进行强化训练,对出现频率高的错别字也进行积累分辨。这样激发了学生纠正错别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浅谈小学生错别字预防及纠正(人教版教学论文)]

篇2:全国小学生纠正错别字大赛试题

全国小学生纠正错别字大赛试题

一、请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再改正。(20分)

青晨( ) 汽味( ) 半园( ) 厉来( )

沿笔( ) 不辛( )受若( ) 神洲( )

体息( ) 打丈( ) 建意( ) 呼汲( )

牺生( ) 沐裕( ) 观常( ) 山刚( )

对员( ) 竞然( ) 既将( ) 空闭( )

苦脑( ) 佰生( )朴人( ) 真城( )

自为( ) 坚苦( ) 保右( ) 迎照( )

台价( ) 肖化( ) 辟开( ) 挺拨( )

喝洒( ) 爱带( ) 停白( ) 作事( )

悠杨( ) 状丽( ) 防正( ) 原行( )

二、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还成语的本来面目。(10分)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

8.钢琴广告:一见钟琴( )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

11.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

12.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

15.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

16.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

18.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

19.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

20.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

三、下面各题的词语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把代表它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A精鹰B掉队C繁华D水域( )

2.A帆船B在呼C足迹D动弹( )

3.A傲慢B必须C煤炭D中问( )

4.A常规B介意C 灰尽D修缮( )

5.A追捕B尽力C犹如D审迅 ( )

6.A鱼翅B更加C嘱付D关照 ( )

7.A汀冬B消除C推开D照耀( )

8.A睡眠B贫富C石经D消失( )

9.A礼貌B旗织C茁壮D督促( )

10.A准许 B以候C脸庞D屋顶( )

四、请判断下列每组词语是否正确,有错的打×,完全正确的打√。(5分)

1.草丛岩石气份齐头并进( )

2.波纹摇岭帐篷水天相接( )

3.喝水湛蓝诧异随遇儿安( )

4.胡须磨坊卡片引人主意( )

5.命令俊俏纤弱狂风大作( )

6.乘坐激烈泥泞枝析花落( )

7.申办维修扔掉举世无双( )

8.棵粒愿意火焰谈何容易( )

9.枝叶应该死亡风禾日丽( )

10.拥抱俯身开矿形态各异( )

五、下面句子里都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0分)

1.他们在这所学校一齐工做了二十年。( )

2.报纸上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已治癌。( )

3.找认为自己是个品学兼忧的好学生。( )

4.早晨,大雾迷漫,整个天地象被一层银沙罩住了。( )

5.小鹿用它们哪信赖的、和善的大眼晴望着它们的主人。 ( )

六、在下面的两段话中也混进了不少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并改正。(10分)

(一)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锋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确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吉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彩;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阿,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

(二)

有位箸名作家到某地旅店没宿。有人家早告诉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蚊子十分聪明,果然如此,它竟会预先飞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残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结果这一夜他睡得很好,因办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认真地做了一切孩做的事。

七、下面是两位小朋友的习作,里面有许多错别字,请你给他们“捉虫”吧!(40分)

(一)我与奥运

这是一个盛大的节目,全世界都在沸腾。奥运是人人都关注的焦点,

因为它四年才开一次!里面聚集了各国人民,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加由和呐喊!奥运会是人人关注的焦点。

奥运在我的眼里,它是一扬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的各种特长的较量,在这里可以得到答案。但原奥运能成为人类竞争的最中战场,而使真正的血腥战争得以消亡。

奥运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职、枝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计的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午,为失败而意憾,为参与而自毫。每一枚奖牌,其分量君超过奥斯卡、金熊的奖杯。

怎么样浑煌?让我回想到了数年伤病的困扰和艰苦的训炼。冠军是可贵的,在冠军的身上,有着多少不屈不挠、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经神。

奥运是人类的圣会。涂了它,人类的哪一顶社会合动能在如此工正、祥和、欢床的气氛中近行!

我祝愿奥运精神能永远传弟下去,给世界带来和平、欢乐、繁荣和希望!

(二)沉痛悼念塞特凯达斯瀑布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塞特凯达斯瀑布前,沉痛悼念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因为科学家们预则,过不了多久,塞特凯达斯瀑布就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不会忘记,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我们也不会忘记,昔日她那雄伟壮观的的景象,曾是巴西人民的娇傲!凶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孝而下,滔滔不绝,一写千里,尤其是每年迅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留连往返。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世界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呀!

可是今天,我们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她逐渐枯渴,即将断流。昔日的风光不在,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片沉默的大山和几声崔人泪下的水滴声。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中无奈地底下了她那高昂的头,像生命锤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侍最后的消亡。

这一切,都是谁之过?是塞特凯达斯瀑布错了吗?不!错的是那些乱砍滥伐的人们,是那些用水豪无节制的工厂,是那些姿意破坏环境的鼠目寸光之辈。为了眼前的绳头小利,置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安危而不顾。可伶啊,可悲啊!

女士们、先生们!为了不让这样的悲锯重演,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节约用水,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懒以生存的地球!

篇3: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

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

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五大领域目标之一,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全人格,首为体育。体育不仅强健体魄,更是“完全人格”塑造的载体,因此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预防和纠正心理发展中的问题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自8月对本校的262名小学生进行了两个学期的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指数良好的只占1/3,处于问题和问题边缘的占2/3,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倾向严重,情绪不稳定。

(2)只能适应顺境,受不得委屈和挫折。

(3)害怕困难,缺乏意志力。

(4)遇到“突发事件”茫然失措,缺乏应对能力。

(5)害怕失败,竞争意识偏激,不敢承担责任。

经分析形成小学生以上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关爱有加,家庭娇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磨砺;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片面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预防和纠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引导学生潜在意识,消除不健康的心理,让学生自我调整,建立起良好的积极心态

课堂上,动作没有完成好、分得少了等,学生马上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讲出一大堆客观卑由;游戏时,失败的一方会立刻群情激愤,责难对方没有遵守规则,老师的引导解释常常会被失败者的.“声讨”声浪所淹没。胜队也不甘示弱,会立即反唇相讥。失败了,学生不会从自身找原因,不会自我调整,这种现象,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将有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采取心理暗示的方法。如,在一轮比赛(或练习动作)将要结束,学生还没来得及找客观原因的时候,教师就用三言两语暗示:“失败了(动作没有完成好)没关系,同学们肯定会从自身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争取胜利。”如此,失败的学生会减少对“失败”的注意,不由自主地去想:“我哪儿哪儿没有做好”。并且会产生改正错误、争取胜利的欲望。如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学会思考、积极应对的习惯。

二、利用多元评价策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自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由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多元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教师如果能及时合理地加以引导和利用,这种评价机制将成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载体,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一组穿越障'碍的练习结束时,教师可抓住教学评价这一环节,讲清活动内容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在耐力跑的练习中,常常可以听到:“某某平时跑不过我,今天却超过了我。”面对这样的评价,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看到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所带来的收获。科学运用多元评价机制,使学生既获得成功的喜悦,又发现自己的不足;既悦纳成功,又能面对失败,以此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目的,进而树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利用“意外事件”,培养学生接受和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体育课上“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1)确认责任归属。器械出了问题,教师应首先承担责任并作出自我批评,给学生做出榜样。鞋子掉了,腰带断了是学生的失误,是学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教师要启发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能因我的过失而影响全局利益”,培养责任意识。(2)消除消极情绪,积极应对。意外事件的发生会带来成绩降低、名次落后甚至身体伤害的结果。这种情况,学生难以接受,会引起情绪波动,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及时的疏导教育,面对“意外事件”只要能动脑筋、想办法,及时合理地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就会变失为得、变祸为福,从而强化学生接受和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

四、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境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充满着各种主、客观困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利用一些运动项目创设一些专门的困难情境。如,过障碍可称之为“勇敢者之路”,这就有了一定的情境,学生就会产生“我要勇敢、我要战胜”的信念。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战胜困_和挫折。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学生体验到了战胜困难,抵抗挫折带来的喜悦。如此,学生就会获得心理满足,就会敢于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将会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五、利用校园体育活动改善情绪状态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方面的作用,校园体育活动是改善学生情绪状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小学生疲于应对名目繁多的考试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有数据显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可使这种焦虑反应降低。因此,经常组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4:对小学生写错别字的预防与纠正

对小学生写错别字的预防与纠正

人们在无法用语言、动作、表情及某些特殊信号来交流思想时,往往会借助于文字的表达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在文字表达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形态的`模糊不清,抑或一时缺乏认真的态度,难免会写下一些错别字,妨碍了信息的传递,可见预防与纠正错别字是不容忽视的.

作 者:陈福荣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县桥头镇白云小学 刊 名:小学教学研究  PKU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EACHING RESEARCH 年,卷(期): ”“(11) 分类号:G62 关键词: 

篇5: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预防和纠正错误

卜天齐

(吉林省通化县果松学校 134103)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动作,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因此,教师掌握预防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技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错误动作 纠正方法 学生 教师 动作概念 动作技能

预防和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预防和纠正学生错误,就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运动技能从开始学习到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的过程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错误动作,对这样的错误,教师不仅要及时纠正,更要提前预防,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一、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对所学动作的概念不明确

(二)、受原有错误动作的影响

(三)、学生身体素质差,训练水平低,而教材难度大,难以完成。

(四)、教材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搭配不合理。

(五)、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基础,练习层次不符合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

(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有畏难、恐惧心理。

(七)、学生缺乏对动作的综合分析能力,抓不住关键,找不出动作之间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致使出现错误动作。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方法守旧造成的。

(八)、教学条件差,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教学秩序差,周围有杂乱的声音,器材设备不足,场地不好,风大,气温太高或太低等,都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预防和纠正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及环境的影响。所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首先有三个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体育教育基本原理,掌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努力提高讲解和示范水平,能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更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1、改进教学组织方法

教师要合理、恰当的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合理布置教学任务,充分估计在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将错误出现的几率降到最小。

2、善于总结和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意想不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反思,坚持写课后记录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3、认真全面的备课

备课首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易程度。其次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兴趣和爱好以及体育技术和技能基础等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另外,还要依据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场地和器材,做到一场多用,小场广用,一材多用,使课保持合理的练习密度和适宜的运动量,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上课注意听、细心看、深入想、认真练,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互助精神,配合教师完成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2、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身体素质。

(三)、对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较好的教学秩序和环境,合格的场地、充足的运动器材和设备,是体育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预防和纠正错误的物质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十条措施:

一、认真观察,对症下药

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动作,观察错误究竟是什么,然后深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有效的纠正方法,不能张冠李戴。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多鼓励,多启发,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变换条件,加强保护和帮助,清除恐惧心理

例如:降低跳箱高度,调整踏板距离,对部分学生由教师亲自保护和帮助,使他们有勇气去做。又如:用橡皮筋代替跳高竿,降低跳高试跳高度;利用地形和坡度练习加速跑。

四、个别指导和集中纠正错误相结合

对于个别错误要进行个别指导,有时只用语言稍加指点或稍加保护和帮助,就可解决问题,不需要停止其他人的练习。但多数人有同类错误是应立即停止这些人的练习,集中纠正他们的错误。

五、利用标志,发出信号或借助器材纠正错误

例如:急行跳远课堂练习中在踏板后适当的位置放置橡皮筋,来纠正跳远起跳角度过小的错误。

六、分清主次,抓住关键

如某同学同时出现多处错误,这时教师一定要分清主次,先纠正主要的`,关键性的错误。有时关键性的错误解决了,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七、克服原有的错误干扰

对原有的错误也要认真观察,深入分析,看其是否已经形成错误定型。如果没有形成错误定型,不难纠正,经过一段指导,可以改变原来的错误。如果已经形成错误定型,要立即停止整套动作或完整动作练习。采取改变动作顺序、降低运动强度,动作难度,改变动作速率等办法,采取专门性、诱导性练习或转移性练习,来破坏原来形成的错误的条件反射之后,才能恢复整套动作或完整动作的练习。

八、培养观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看、想、练三结合

教育学生认真观察、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积极认真地练习动作,使看、想、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地建立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以至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

九、学生互相帮助和指导

按着教学的计划和要求,动作掌握到一定程度是,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指导,大面积的纠正错误。武术和部分提出项目的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纠正错误。

十、采取应急措施改变原来计划。

遇到教学条件和环境突变时,要采取应急措施,改变原来计划,安排切实可行的教材,可以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预防和纠正错误是体育教学中是否重要的问题,对技术性项目和新授教材尤其重要,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探讨和妥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会使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体育教学中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探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02期 魏彪2、《浅谈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时代文学(双月版)》 第1期颜春元 李春梅 朱红军

篇6:略论体育教学中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应注意问题论文

略论体育教学中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应注意问题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正确地学习体育知识并掌握技能。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预防和纠正它?本文通过收集中学教师多年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老师及同学们商榷。

关键词错误动作避免错误纠正错误利用错误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不是单一的练习方法的问题,而是方法、态度、情绪、以及与学生交谈方式等等诸多方面都要考虑的一个综合性问题,下面就是我提出对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纠正错误动作过程能够中应注意问题。

1、预防和利用体育教学中的错误

错误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其中一些错误是可以预防和利用的。这里我就谈谈错误的预防和利用方法。

1、1巧用示错、加深记忆

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直观师范时,为使学生对正确动作有深刻认识,从而达到预防可避免错误的效果,可有意做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学生结合自己做练习时就会结合自己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1、2正误比较、加深体会

在训练学生某种能力时,将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交织起来示范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选择,从而沟通错误与正确间的联系,促进转化,减少或避免错误动作的发生。

1、3尝试错误动作、促进思维

教学中避免学生出错,使学生学得既快又好,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心愿。但实际上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时通过学生自己对技术动作的尝试与分析也能受到较好的效果。

2、纠正错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其中有些错误,不是仅仅只采用练习方法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错误我们怎样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地去对待。

2、1分析原因、以点带面

学生学习动作时,有部分学生会在各技术环节都出现错误动作,但是其程度有轻有重。因此,在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只看到动作表象,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原因后必须以最突出的错误动作为“重点”,以“重点”错误动作为突破口,解决了“重点”错误动作,其它与之有关的不明显的.错误动作也可随之而改。

2、2针对特点、抓住时机

通常在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初期,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错误动作。此时不应急于纠正。即使是需要纠正时,应尽量以集体形式纠正,不能过多地点名纠正,否则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情绪。

2、3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纠正错误动作应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能只简单地说出错误的表象,也不能一概简单地说“错了”或“不对”,在一定的场合、时间,用简单的语言指出错误动作,可以起到提示学生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跃,有助于错误动作的纠正。

3、纠正不同学生错误时要注意对话方式

在纠正学生错误时,必须要和学生对话,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往往对学生改正错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针对优等生的愉悦心理可采用提醒式;针对傲慢学生的自傲心理我们可采用警示式;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采用鼓励式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并不是单一的练习方法的问题,而是诸多方面都要考虑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总之,纠正错误动作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教学中教师不容忽视,每一堂课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应把纠正错误视为一门教学艺术,认真钻研,让学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适时利用学生的错误为教学服务,使学生在出现错误动作时,在短时间里,快而彻底地纠正。

篇7:基于小学生错别字视域的识字教学优化策略探究论文

基于小学生错别字视域的识字教学优化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部分, 也是语文教学重点部分。而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 更多的人借助计算机键盘进行文字处理, 使得小学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也使得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更为常见。本文主要从错别字层面反思小学识字教学, 探讨错别字产生原因并探明具体的识字策略。

关键词: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错别字;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任务就是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基础也是关键的教学内容。但是近几年小学生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 影响小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交流, 也影响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表述。因此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关注的部分。从错别字现象反思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很有必要。

一、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分析

错别字整体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向, 翻开小学生的作业本, 随处可见错别字。而错别字与学龄段也呈现正相关关系, 年龄增长, 学到的字越多, 错别字现象就越严重, 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也限制了其语文素养的提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网络信息爆炸, 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错误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小学生也往往借助互联网做作业, 表达交流, 汉字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 缺乏有效的书写训练,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更加严重。

二、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别字的产生是多方面的, 就识字教学层面来讲主要为三个原因。其一音错产生错别字。这与汉字字义理解不到位有关。例如“相思”写成“想思”, “检查”写成“检察”, “欢度”写成“欢渡”等。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准确。社会上很多商家借助错音进行商业宣传吸引也产生了识字误导。例如自行车厂家在广告宣传上打出“骑乐无穷”, 服装店起“衣生衣世”的店名, 这些都对学生识字学习产生干扰, 因为音错而写错别字。其二是小学生个人原因添加或者丢失汉字的笔画。识字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汉字书写时马虎大意等都导致错别字, 很多学生把“休息”写成“体息”。把“大”字写成“犬”字等。粗心大意造成错别字。其三是形错产生错别字。小学生在识字学习时, 会出现一些疏漏, 导致错别字。例如“拔萝卜”写成“拨萝卜”, “摘星星”写成“滴星星”。在记忆汉字时只是单纯记忆其字形, 没有理解字义等, 造成错别字。基于小学生错别字现象必须关注与优化识字教育。

三、小学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 教学方法多元, 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识字教育中, 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在识字教育时不能简单引导, 必须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尝试多元的教学方法, 灵活教学。可以是趣味性的文字游戏, 也可以是汉字书写竞技比赛, 甚至是模拟教师批改作业。例如在识字巩固环节, 把生字藏在具体的词语或者句子里, 让学生读写后找出来并模仿造句, 这样字词记忆深化并学以致用。

(二) 及时摘录错别字, 做好日常积累

好习惯会影响学生一生, 针对错别字现象必须引导学生及时摘录, 也就是做好错题本的记录整理。鼓励每一个学生有一本单独的错字本, 日常出现的错字和考试中出现的错字都摘录下来, 将错别字与正确的字同时标注, 加深学生对错字的印象, 从而避免再次书写错误。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多总结展示一些容易写错的字, 让学生指正, 使得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得到有效巩固, 这也是识字教学优化的策略之一。

(三) 加强生活观察, 善于发现错字

其实生活环境对学生识字学习影响也比较明显, 必须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 引导他们自觉认识发现生活中的错别字现象。例如可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广告标语或者店铺名称招牌等进行观察, 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家长积累巩固, 潜移默化中扩大学生对汉字的认识面。通过查找广告招牌标语中的错别字, 养成学生爱动脑、爱纠错的好习惯, 也引导他们明白汉字如何运用, 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四、结语

错别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其对语文教学带来巨大干扰。因此在探明错别字产生原因基础上, 基于识字教学优化的层面探讨其具体的执行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 也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优化提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赵中侠.从学生的错别字现状反思小学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8) :128.

[2]李少峰.小学识字教学中错别字问题探究[A].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届小学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94:1.

篇8: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中学小学部:戚继祥

邮编:724200     联系方式:13891654553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忽视语感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何培养上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示范,体验语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课文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很难感受到语感。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范读,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有人向台湾一位语文教育专家请教教好语文的诀窍,他的回答很简单--“跟我读”。“跟我读”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深刻的教育艺术。一是“跟我读”,能激发学生“我要读”,且能够读好的愿望;二是“跟我读”,本身就是一个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把握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本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如笔者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现五壮士爱人民、爱祖国,恨敌人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品赏重点词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关键字词,品赏那些关键字词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语感。

如《黄果树瀑布》一课,笔者是这样让学生感悟作者听到瀑布声的感受的: 师: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瀑布声响的感觉,运用了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请从课文中将它们依次找出来,并在下面画上横线。 生:读、找,画出“飘”“涌”“盖”等动词。 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心体会这四个动词所表示的含义。 生:声音这种东西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用了这个“飘”字后,让人觉得声音能看得见,也摸得到了。 生:“飘”字让我想到了声音好像彩带一般从远处飘来,又从我的眼前轻轻地飘过,很轻,很柔.很软。 师:进行小结,是的,一个“飘”让我们感觉瀑布的声音不仅有形而且还有情呢。“涌”字告诉我们些什么? 生:“涌”字写出了“我们”与瀑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生:由“涌”字可见,瀑布之水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师:总之,这个“涌”字,写出了我们靠近瀑布了,写出了瀑布水的-- 生:流量大!水流速度快!水势凶猛! 师:也写出了瀑布泻落下来时声音-- 生:特别大声,非常响亮。 生:声音特别厚重,给人一种雄浑磅礴的感觉。 师:如果将这个“涌”换成“流”字,感觉怎样? 生:不行,那就不是瀑布了,而是河流了,或者是小溪。 师:为什么? 生:因为“流”字显得水量小,速度太慢了,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让学生通过读、找动词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神奇,学生对文中所用的动词的解读是多元的,是鲜活、深刻的。学生在品味中体会到作者将瀑布的声响通过文字逼真地再现于读者的眼前,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一切都源于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精妙。学生的语感在探究过程中悄然形成。

三、反复吟诵,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鲁迅如果从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巴金从小若不烂熟《古文观止》,那么,《阿Q正传》、《家》、《春》、《秋》等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来?可见,反复诵读对语感的养成多么重要。

如笔者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每三遍读,让学生吟诵揣摩,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

又如《小蝌蚪找妈妈》,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蝌蚪”是生字,“妈妈”有轻声,断句为“小蝌蚪/找/妈妈”,这些学生都注意到了,并能一口读正确。一个课题三个词,谁重读?谁轻读呢?学生尽管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初知了课文大意,但一时也把握不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是谁找妈妈呀?

生:小蝌蚪。

师:应该怎样读?

生: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师:小蝌蚪干什么?

生: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师:小蝌蚪找谁?

生: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三种读的方式,可以说是三种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对文本的三种理解,表现了三个重心,也就是这篇课文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中“小蝌蚪”和“找”是本课的重点。

四、注重联想、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

课文课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事物。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笔者在教学《出塞》时。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明月和边关是戍边将士的两个典型景物。教学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并想象:守卫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关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低下头不免思念故乡的亲人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以明月、关山为主的凄凉的图画,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朗读时边关将士悲壮慷慨的气势便很自然地流露。   如《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动人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五、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柳斌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课标提出“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就是要求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学生语感。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以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例如:有的学生在参观完我们市的天香园后写到:‘哦们天香园的榆树造型真是美丽极了,一棵棵榆树千姿百态:有的像长颈鹿,在翘首遥望;有的像孔雀,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羽毛,笑迎来宾,……”这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把天香园中那千姿百态的榆树造型描写得真可谓惟妙惟肖。

又如教学了《圆明园的毁灭》时,同学们,面对这一片废墟,你心里有何感受呢?你想说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同时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此时的练笔,可使学生情感的积聚得以爆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得到升华,语感的敏锐性同时得到提高。

六、联系实际,激发语感。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如《匆匆》一文是朱自清的一篇刻画时间流逝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小学生大多数都无法体会时光的匆匆和作者的彷徨。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先让学生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你的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的事?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来领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有语感。

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这就要求老师出示“五线谱”的表象来让学生感受这句话,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感。

《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都有淋雨的经历,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快乐与兴奋,在接下来的想象说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课文的朗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六、对比阅读,体味语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1、换词比较,体会用词准确。如《繁星》中的“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半明半昧的星”,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躺”换成“睡”,把“悬”换成“挂”呢通过比较揣摩,学生领悟到“躺”才能“仰望”,“睡”闭着眼就不能仰望了。“挂”是有一定牵连的,而星星没有牵连,只能用“悬”。

2、变序比较,了解句义变化。如《一定要争气》中“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如果将“17岁”和“才”换位,句子变为“童第周才17岁就进了中学”,句义由原来的进中学晚变成了进中学早。经过这种训练,学生今后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敏锐地感觉到语序的作用,并会慎重地选择安排语序。如《五彩池》中“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原句)与“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真美啊!”(改句)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原句更能表达作者对五彩池的深切赞美和热爱的情怀。

3、增删比较。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班长舍身取义的决心。

八、创设情景,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如笔者在教学《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引导学生感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明园很多风景已不复存在,对圆明园的美只能凭空想像。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片,音乐等媒体,联系生活,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感受、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感。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接着出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图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对照。在图片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境界,油然而生出赞美,自豪之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某个景点),把这一幅幅图片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读文--想像--感悟--表达”相结合,既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感。同时,也为下文学习、感悟圆明园被毁,激起愤怒之情埋下伏笔。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篇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关键词:巧设题目 积累素材 想象力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一项较难的课,对于许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似乎无法可依,无规律可循。本文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困难,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我认为巧设题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勤练笔、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写身边的事情是很关键的几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做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①

但是要能达到这些标准,并不是轻松的不是的事情,尤其是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孩子的作文水平不尽如人意,教师在教学中也无从下手,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拙见,分享给各位。

一、巧妙布置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兴趣的激发,他们会运用学到的旧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知识连成事、扩成篇,化知识为能力”。的确如此,

1、根据单元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文题目,学以致用。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根据同类相关的知识进行的编写。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全部写景的文章,有《春》、《夏感》《秋天》等,在学习课文时,对于景物的描写的学习较多,于是我布置了一篇写景的题目,这样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2、结合相关节日,布置作文,激发学生真情流露。

比如“感恩节”时,我就布置了一篇《 ,我想对你说》,许多孩子都写了《 妈妈 (爸爸),我想对你说》,文章就感人至深。

我激发学生在写作时要注重关注细节,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情节,表现出来,把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范文之一“也许我早已漠视你在天气寒冷时对我的叮咛,早已对你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早已忽视了您十几年如一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对您在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仍然精心准备的晚餐挑三拣四。如今长大的我深刻的明白我错了,我不该忽视您伟大的母爱。”

最后一处写的尤其好,就是善于发现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抓住了细节描写,效果较好。

二、学习模仿,勤练笔。

好的文章一定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学习优秀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是必要的,只有学习积累了,才能为之后游刃有余的进行自我的文章创作打下基础。

例如学习了《羚羊木雕》,在写作上,我把它归纳为“叙事-抒情”型,因此,要求学生模仿这种模式,以及注意课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写作,写一篇“你与朋友”为主题的文章。

学生跟朋友的友谊是很真诚,很美好的,只是因为作文水平有限,没有把感情表述到位,那么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就极为必要。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水平有很大提高。

学生范文片段:

六年的友谊,面临着残酷的考验,会断吗?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你是我六年以来最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次吗?

天空又划过一道闪电,像是窗户上的一道裂痕。黑色的天空愈发低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坐在教室里,手托着头,忧愁的望着窗外的天空。我没有带伞。

课很快下了,而雨却丝毫不停歇,楼道里的人渐渐少了,还好有你陪我。

最后,楼道里却只剩我们了,可还是没有人接我。我看见你手里的伞渐渐抬起来了。

……

第二天,刚走进教室,便看见你红彤彤的鼻子和你身旁一大堆的纸。

看见我,你立刻又露出满脸的明媚。

从此以后,你我的关系更好了。

这篇文章是经过修改后的一篇优秀文章,感情很真挚,学生懂得了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贴切的表达自我的情感,改掉了以前单一表达方式的写作方式,作文有很大进步。

三、积累素材,展开想象,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好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文学的海洋。

丰富的想象,一定要基于现实,基于大量资料的积累才能有效展开。而资料的搜集与交流也有助于想象的发挥。

因此,我让学生平时注重搜集精彩文章片段,名人名言,小故事等等,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为想象打下基础。

对于说明文单元,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浓厚,我布置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不仅巩固了教学,对写作也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我布置了一篇《登上月球》的作文,要求首先搜集相关资料,比如关于月亮的诗歌、神话故事、科学知识等等,先在班级内交流。

这之后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天马行空,展开想象,效果良好。

四、体验生活,有感而发。

下了场大雪,我布置一篇关于“冬日的风景”的文章,学生就可以把与雪亲密接触的地方表现出来,写出孩子的快乐,写出学的晶莹美丽。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情、小动物。

说明文单元比较平实,所以我让学生仿写作文,写自己养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养蚕、养鸟等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学生写的《猫和狗》生动精彩。

午后,阳光落在窗台上。一只猫和一只狗也在饱餐后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

我坐在一旁看着暴风雨的前夕。

狗很没耐心,几次抓不到尾巴。这次,它鼓足了劲儿,闷哼了一声,极速冲过去咬住了猫的尾巴。猫因疼痛睁开半眯着的眼,伴随着一声尖叫,立刻跳起来,转过身对着狗。猫正准备用爪子抓狗那肉嘟嘟的脸——狗躲不及猫的利爪,不小心从阳台上掉了下去。

我清楚的看见猫竖立起来的毛,等狗掉下去,它又渐渐平复了心情,安详的卧在原处,眯起眼睛。不过,它可没像刚刚那样放松警惕,时不时睁睁眼,再拍打一下尾巴。狗现在又偷偷摸摸的躲在猫后面准备报仇啦!就在它刚准备去咬猫时,猫一转身灵巧地用爪拍了一下狗的头,以王者姿态居高临下地盯着狗。

狗被拍到了,痛得嗷嗷叫,但似乎没人理它,便气愤地向猫攻击。猫落荒而逃,于是就上演了“狗追猫”的情节。

……

我一直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细节,把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情节表现出来。我觉得正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事有感而发,再交给一些写作要注意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来,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初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要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写作下工夫,给他们打好作文基础,这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作文教学。巧妙设置作文题目,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流露真实的情感。对于有很多有趣生活积累的同学,故事本身很有趣,也有生活感悟,但是因为语言表述等问题,不能写得很精彩,就要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写作技巧。更要让学生多看、多学习,甚至是模仿优秀文章的叙述模式,表达技巧等,“勤练习”。“想象”和“写身边的事”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我特别注重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好的文章要插上想象的翅膀,但“想象”也要基于现实、基于描写等,所以平时要让学生积累素材。对于某些文章,只写现实没有想象,那么文章就少了画龙点睛之笔;直接写想象,没有现实做基础也会觉得很突兀、不自然,似乎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②

对于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发掘,但九年级开好头,尤为关键,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跟学生一个好的开始,我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篇10:如何教学多音字(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如何教学多音字

勉县杨定山中学小学部:戚继祥

邮编:7242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要求是:正确识记常用字的读音,注意常见、常用、易错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因此,教学多音字不容忽视,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略谈多音字的教学。

(一)识记规律

一、据词意定音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多音多义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具体的词汇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利用读音和意义的这一对应关系,据词意定读音,分辨多音多义字。如“禅”有shán和chán两种读音,但凡与“帝王”有关的词汇就读shán,而凡与“佛教”有关的词汇就读chán,根据这种音义关系,我们就不会读错禅让、禅师、禅宗等词语。又如“场”字,我们很难分清“一场大雨”“一场大战”和“一场足球赛”中“场”的读音有何差异,但只要我们知道:“场”作量词时,用于事情的经过读“cháng”,而用于文娱体育活动时读“chǎng”,这样,“一场(cháng)大雨”“一场(cháng)大战”和“一场(chǎng)足球赛”就能区分清楚了。“攒”、“泊”、“散”“鲜”、“槛”、“参”等这样的多音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记忆。     二、据词性定音法     有的多音字一身兼有多个词性,其词性与其读音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即“音随词转”。对于这种多音字,我们可以借助它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数”字:当它是名词时,读shù,如“ 数字”,当它是动词时,读shǔ,如“数东西”,当它是副记时,读 shuò,如“数见不鲜”。掌握“劲”、“长”、“处”、“屏”、“好”、“盛”、“还”等这样的多音字可用此法。     三、据词的使用范围定音法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古今汉字读音的变化,造成了许多字的读较为生癖,产生误读的机会较多,尤其古今音变还保留在姓氏、地名中。所以我们据词的使用范围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来确定读音。如“单”字:一般用法读作dān,如“单元”“单杠”等;用作姓氏chán,如“单于”(古匈奴首领);用作地名时,读作shàn,如“单县”(在山东省)。又如“仇”,一般用法读作chóu,如“仇视”;用作姓氏时读qiú。如“区”、“佟”、“芮”、“查”、“解”、“种”、“任”、“华”、“炅”、”“阚”、“亓”、“乜”、“逢”、“宁”等字可用此法。

四、记少余多法     有些字的几种读音所对应的义项多寡不一,某读音的用处较窄,所对应的意义较少;另外的读音用处较宽,所对应的意义较多。这类多音字只要抓住记住它极少数、特殊的音义就可以了。如“载”有两个读音,只要记住作“年”和“记载”解时读zǎi,如“一年半载”、“登载”;其余的情况都读zài,如“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装载”。再如“埋”也有两个读音,但它只在“埋怨”这个词中读mán,在其他任何一词中都念mái。用这种方法可掌握如下多音字:巷、冠、胖、靡、柏等。

五、一线穿珠法      如果把多音多义字分别按不同的读音,各自组词后,连缀成一句话。既能概括它们不同的读音,又能比较它们的意义,采用“一线穿珠”的方式来学习、识记,那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解”:解(jiě)放军战士小解(xiè)押解(jiè)俘虏。又如“和”字:打牌和(hú)了,下棋和(hé)了。稀泥和(huò)了,面粉和(huó)了。我和(hé)他共和(hè)了一首诗 。当然如果某个多音字的读音较多,那么也可以编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

六、据词的语体色彩不同来确定读音

很多多音字因为语体色彩不同,读音也不同。如“血”字,作口语时读xiě,如:流血了、血淋淋;但作书面语时读xuè,如血海深仇。再如:“核”字书面语时读hé,如:核桃、核心、细胞核;当它是口语时就读hú,如:杏核儿、煤核儿。类似的还有:落、轧、剥、差、澄、逮、给等。

七、据词的构成确定读音

词的构成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有些字或词单用时和其它词构成合成词时,读音是不同的,据这规律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剥”字,单用时读bāo,如:剥花生、剥羊皮;合成词时就读bō,如:剥夺、剥削、剥离。再如:“逮”字单用读dǎi,如:逮老鼠、逮蜻蜓;合成词时读dài,如:逮捕。类似的字还有:薄、削等。

当然,多音字的规律还远不止这些,关键的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归纳、总结。

(二)实践操作:

多音字的规律掌握了一些,那该如何抓住这些规律,牢牢地把多音字掌握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步骤操作,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多音字。

一、分析规律,传授方法

学生对一个多音字在具体情况下到底该读什么,把握不十分准确,如果光靠老师平时强调,学生努力识记,那是很难掌握那么多的多音字的。这时就要利用一节课时间详细介绍多音字的一些规律,并鼓励学生抓住规律去识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介绍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发现规律。

二、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学生知道一些规律后,把全班学生都组织起来,分组进行,由组长负责,一组归纳一册的多音字,组长按能力不同给自己的组员安排任务。当然,归纳时可按上文的规律去归类,提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分配任务,明确分工,不仅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同时还关注到后进生。学生不仅不再害怕多音字,而且识字的兴趣也浓了。

三、小组交流,讨论通过

小组成员把归纳好的多音字在组里交流,然后由组长制定成小册子,再小组讨论通过,有疑义的请老师帮忙。这样不仅强调了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四、友情提示,每天掌握

把归纳好的多音字放在课前5分钟掌握。具体做法是:每册安排一周的时间,以“友情提示”的方式出现在小黑板上,然后学生在课前5分钟去识记。学生参加“友情提示”的热情很高,连平时最不爱动笔的几个学生也收集了几个多音字。在这个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没有了老师的“言语霸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自信心。

五、实战练习,牢牢掌握

学生归纳的多音字都念过一遍后,再把常用、易错的字巩固一遍。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牢固地掌握,特别是中等生与后进生。题型如下

1、行háng(   ) 曲qū(  )   数shǔ(   )

xíng(  )    qū(  )      shù(   )

2、迎朝阳,朝()前跑,日落()落()不下莲花落()。

3、发展畜()牧,六畜()兴旺,调()集饲料,精心调()养。

[如何教学多音字(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篇11: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方式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口腔预防医学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口腔预防医学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法:选择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级口腔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预防医学案例法教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案例法”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的课堂、课后评价表明:“案例法”教学方式被学生普遍认可,能提高学生学习口腔预防医学的兴趣。期末考试和实习考核成绩均显示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校口腔预防医学的兴趣,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口腔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及健康理念的发展,医学高等教育的任务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教学模式的要求随之有了转变,对医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高等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医学教育模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对于医学高专类的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有从事口腔保健工作的基本能力。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教研室开始针对口腔预防医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案例法”的教学实验改革,并对该教学实验改革进行了评价,以期对今后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提供借鉴经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择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持续3年。根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口腔专业专科教学课程安排,口腔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在大二时开设了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每届均有四个教学班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根据口腔预防医学授课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个班级按照“案例法”的教学方法,设为试验组。

(二)“案例法”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学生每4~5名分为一个小组,组员随机产生。案例教学法选定窝沟封闭为案例进行教学,然后,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询等手段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进课堂学习。各小组组内学生之间结合窝沟封闭的要求展开讨论,确定可行的操作方式,制订出具体操作计划。在这一环节,教师只需发挥技术指导作用,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自主完成试验。

2.课堂表现。每组学生在实验室按照既定的分组计划和操作流程进行窝沟封闭操作,全组同学轮流操作,规定时间为45分钟。操作流程按照窝沟封闭操作流程进行。在操作过程中一人作为助手,其余组员则进行观摩交流和讨论。

(三)评价方法

1.课堂评价。对试验组同学课堂现场做出评价,评价包括同组同学互评、不同小组之间评价和实验课教师评价三部分。组内同学互评评出本组操作效果最好的学生为代表参加小组之间的互评,最后由实验课教师评论全班操作效果做好及相对较差的。在同学互评阶段是由其他小组同学对被评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现场提问和评价,并指出优缺点。实验课教师只对结果进行点评。评分标准:操作过程中没有违反医疗无伤害原则、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窝沟封闭操作的流程、对窝沟封闭材料和操作器械的了解以及窝沟封闭的效果。

2.课后评价。对于所有参加试验组的学生均参加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集中发放、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调查项目包括:(1)对今后的工作是否有帮助;(2)是否引起学习兴趣;(3)是否可以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4)能否提高窝沟封闭操作的能力;(5)是否提高了课堂活跃气氛;(6)是否对窝沟封闭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7)内容形式是否新颖。[1]3.考核评价。对两组学生的最终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期末考试和实习考核两部分:(1)根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总分为10分的口腔窝沟封闭的考题设置于期末考试的试卷中。两组学生同时闭卷参加考试,试卷由任课老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批阅。(2)实习考核分为口腔健康教育和临床窝沟封闭技术操作两个部分。

二、结果

1.课堂评价。对于参加试验的学生来说,“案例法”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同学们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在课堂前进行较为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对“案例法”教学方式认可度较高。“案例法”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窝沟封闭操作水平。

2.课后评价。对于“案例法”教学方式的评价才有课堂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当堂发放当堂收回,其问卷100%回收,有效率达到100%。学生们认为“案例法”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并且形式灵活新颖,对于提高学生窝沟封闭的操作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考核评价。(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最终期终成绩和实习成绩表明,两组之间的期终成绩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期终成绩高于对照组期终成绩。(2)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实习考核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实习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考核成绩。

三、讨论

口腔预防医学教育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2]。传统的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大多数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实验课上照本操作,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还有的学生在实验课上马虎了事;还有一部分学生理论知识虽然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却是错误百出。因此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是毫无帮助的。对于照本宣科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口腔教研室进行了“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改革的尝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和教师的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3]。期末考试结果说明“案例法”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实习考核时学生对窝沟封闭操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水平比对照组学生的操作水平要高,这也说明了“案例法”教学方式对学生操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帮助。综上所述,“案例法”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锻炼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2)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可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交流信息[1]。总之,“案例法”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巩固所学的口腔理论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符合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胡倩 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曦,冯希平.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口腔预防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3):537-539.

[2]周学东,石冰,于海洋.口腔医学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6(1):1-3.

[3]周刚,张静,杜格非,等.构建多元立体化互动式口腔黏膜病教学模式[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1):106-108.

篇12:临床预防医学教学认知论文

临床预防医学教学认知论文

1让学生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教学中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并把预防医学中的知识与同期开设的临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预防医学实用性、趣味性、重要性。例如,讲授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同期开设临床课程中的常见病: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体会到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2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是教材改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压缩版,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据报道,就我国当前预防医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对该领域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共计22人)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52%的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营养与健康”方面,65%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70%的`被调查者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1]。因此根据临床的实际需求,对大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保留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临床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删除陈旧的、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并吸收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知识。

3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以传承专业知识为主,不少教育内容脱离现代科技和临床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差,知识面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钻研教材、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尝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问题式教学许多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3]。授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如传染病防治部分内容,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以提问方式复习,以艾滋病为例,重点讨论如何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和措施开展防治。让学生既掌握了传染病防治,又引发了对传染病防治的思考。

3.2案例式教学在预防医学课教学中,案例讨论最能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4]。如在食物中毒的教学中,可以给出几种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中毒类型以及如何防治。在临床医学大专《预防医学》中学生以为最难学的莫过于医学统计学内容,并且在学习阶段意识不到统计学的实际用处,到工作中要搞科研写论文才知道其重要性。对医学院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调查结果显示[5],在理论课教学方面,6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几乎所有学生认为理论课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实验课教学,一半学生认为最好能上机操作,并参与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际案例,从而使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习率和构成比时,我们给出实例,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然后进行概念的讲解,增加记忆,最后找有代表性的统计学误用两概念的发表论文,让学生集体讨论,使概念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3.3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预防医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在饮食与健康中教学生如何制订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或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生如何制订一份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谱。

3.4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设实验课统计学软件操作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5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重点不是单纯地传授越来越多的医学理论和成果,而是将重点放在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上。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易理解的内容,如环境与健康中的一些章节,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专题讨论或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3.6开展社区预防医学实践活动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走向社会,使学生有机会以直接的身份参与处理与预防医学有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学到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学生参观学校联系的社区医院,参加社区的调查或义诊活动,以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药卫生现状,加强责任感,培养环境、群体和预防观念。

总之,在当今社会和医学发展的大趋势中,预防医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能力,为培养和造就一批面向基层既能治病又能防病的临床医生而努力。

篇13:浅析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浅析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及纠错方法

陕西勉县杨家山中学小学部:戚继祥

一、原因

1、学生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十分有限,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无趣的写字练习上是很难的。还有一些学生做作业时有意无意地比速度,写完作业又不检查,当然也会写出许多错别字。   (2)、记忆因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结果遗忘曲线表明:人在识记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但是与遗忘做斗争的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去复习。一些学生学会生字后从不进行复习,这造成了学生写错别字。

(3)、感知因素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当然这种现象也是一种自然心理成长现象。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写错别字。如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1.字形相似,如“灸--炙、 “戍--戌”;2、局部不同,像“床--麻”、“盲--肓”; 3.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 士”、“田--由”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 像“陪--部”等。

2、汉字本身的原因   (1) 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还有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3、教师原因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没有全面掌握字的音、形、义是他们写错别字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识字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4、社会用字的原因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家为了标新立异,在街头 、报刊 、影视上,会故意使用一些错、别字。有的甚至是错误百出,一句话正确的没几个,而很多都是常用字词。比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美容店的“我型我塑”等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势必会给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错别字。    二、纠正错字的方法

1、编顺口溜

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顺口溜识字法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激起他们学习和识字的浓厚兴趣。

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溪--一条小溪流呀流,三点水,爪字头,弯弯曲曲碰石头,流到大海不回头。园--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这里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和花园联系起来,“园”就不会与“圆”相混了。又如:大王和小王, 今天来弹琴-----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 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 很少再有学生把“琴”下边的“今”写成“令”了。再如“己、已、巳”“戌、戍、戊、戎、戒”学生总是难以区分,笔者将它们编成顺口溜:“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自己。”“横戌点戍戊中空,一人警戊戒就念戎,两人戒,那才成。”这样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学生记得又快又好。

3、自己纠错

以前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我总是圈出来加以改正,但还是出错,收效甚微。于是,我不再帮学生改错,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便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4、不准使用涂改液、橡皮擦

我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写错的地方不准用涂改液、橡皮擦,只能在错别字处划一短横线,打上一个小“X”。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为新导、醒目的刺激所吸引。写了错别字后,使用涂改液或橡皮擦了,就无法发挥孩子潜在的思维能力。这个字,虽然他们知道写错了,但错在哪里以及怎么会错的,却往往因使用涂改液或橡皮擦抹去了差错,而无所顾及,以致这一印记很快在脑海中消失,没能留下丝毫教训。而采用这一种做法,让学生在自己粗心大意所致的错处,打上一小“X”,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与警惕,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复现率。

5、形声字纠错法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形符表义,声符表音。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    如,“木”和“禾”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凡与树木有关的字都用“木”字旁,如“树”“枝”“根”等;凡与庄稼有关的字都用“禾”字旁,如“稻”“穗”“秧”等。

又如,“衤”和“礻”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衤”是“衣”的变形,因此“被”“衫”“补”等字都用“衤”,而“礻”与占卜、祭祀等有关,因此“神”“祝”“礼”等字都用“礻”。    再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

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从中悟出形声字的规律: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意。

6、变字练习法    (1)变字练习。    A.添一笔变字:“大--太”“休--体”……    B.减一笔变字:“玉--王”“吏--史”……    C.改一笔变字:“压--庄”“玉--主”……

( 2) 区别字形组词:

贪(       ) 贫(       );奉(       )  奏(       )。

( 3) 加偏旁后再组词:

良---(粮) (粮食) (娘) (姑娘)     包---(   ) (   ) (    ) (       )

舀---(    )  (    )  (    )  (    )

( 4) 选字填空:

在再---正(    ) (    )     见 历 厉---严(    )   (    )史

7、讲清一些偏旁做汉字部件时的变形。

汉字由于简化,许多偏旁已经认不出它的原来的样子,所以由于不知其形旁或声旁,总是写成错别字。

如"羡慕"的"慕"、"恭敬"的 "恭", 学生常把下面写成了“小”字。其实,这是“心”作部首时的变形。因为這两个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与“小”无关。

又如: "衤"旁"与"礻"旁,只有一点之差,最易让学生写错。可是"衤"是“衣”作部首时的变形,如:“衫、被、裸、初、袖、补、袍、裙、褂”等字, 都与衣服有关,。而"礻"旁是“示”作部首时的变形,“示”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三条腿的桌子上放着供品,如:“神、祝、社、福、祸、祈、祥”等字都与祭祀有关。

如“罒”与“四”,学生常把“罗”字上边写成了“四”。其实,“罒”是“网”字作部首时的变形,与罗网有关,如:羁、罚。

如学生常把“练”字的右边写成了”东”。其实,它是“柬”作声符时的变形,如:炼。

8、注意上下字偏旁的相互影响.

有些偏旁的形体本來各不相同, 可是由於它們所组成的字经常连用, 结果受上面(或下面)的偏旁的影响而写错了.如有人把"编辑"误写成"编缉", 把"姿态"误写成"恣态"、把"跋涉" 误写成"跋踄"等.要防止這种偏旁类化的错误, 一定要注意上下字偏旁的不同.

9、连词成句法

学生写别字的具体表现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不能正确运用,说明他们对字义理解不够,缺乏练习运用。

如:如“兰蓝,完耍、在再”等,是极难纠正的。因此我便把字组词,词写句:蓝天下,我们种下一棵兰花。”“写完了作业再玩耍。”  “老师说,今后不能再在教室里玩篮球”。让学生在抄写时不是抄写生字,而是抄写词语、句子。通过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些字,通过比较与学过的同音字区别开来,以后学生就不会用错了。

如: 坐、座-----请你坐在一排一号座上。已、以------这一周以来,他已经迟到了三次。含、舍----她含笑走进了宿舍。

[浅析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论文)]

篇14: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作者/彭小平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抓好作文教学,使学生能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十分重要。

一、问题所在

1.缺乏写作素材

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些什么,到写作文时,一个个叫苦连天,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咬笔苦思,有的仰望天空。究其原因,是小学生不懂得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脑中一片空白。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带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少,孩子经历的事情也少。许多小学生对一些小动物或植物一无所知,等到写作文时,没经历过的孩子只好瞎编乱造,弄虚作假。

2.内容空洞贫乏

有些学生怕写作文是确实没东西可写,但有些同学有了题材,作文也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在作文中,只能写个大概,记流水账似的记叙事情,不会加以具体描述。在生活中,学生不注意观察,加上课外阅读量少,积累的词汇、语句也少,甚至有的学生不会用最简单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更不会对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方面的描写。

3.创新思维不够

学生看别人的作文,对那些好词好句多少还会有些印象,他们就会凭记忆写出来,所以作文时句子有所雷同。比如写大樟树,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校园里的大樟树像一把撑开的雨伞”。很少想到其他的比喻,或用其他方式来描述。再说题材,特别是写人写事的作文,很多同学不是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写帮老爷爷推车,不是写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就是写同学冒雨和我同撑一把伞回家。这些作文,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虚假。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成了定势思维,很难有创新了。

二、解决方法

1.做有心人,留心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实际活动,作文就有东西可写;积极地参加实际活动,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

教材内容是很好的范文。(教学论文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拓展延伸,加以运用,或造个好句,或写个片断,或者仿写。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很好的做法。

2.丰富积累,灵活运用

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腹中空空,肚子里什么可写的东西也没有,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干干巴巴的,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词。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多成学问,用起来就会思如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几个摘抄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⑴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和”词语花篮”等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⑵通过写日记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学生可以写看到的,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比如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办完一次学习园地,参加完一次课外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青山秀水、花草树木、众多可爱的生物都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

(作者单位:417100湖南省涟源市石马山中心学校)

篇15:小学生朗读教学论文

小学生朗读教学论文

【摘 要】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朗读的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朗读;情感;想象;作用

语文学科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朗读就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朗读又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因此,语文课堂要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

一、把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设置情景,激起感情共鸣

语言教学要以读为本,“正确、流利地读”才是学生把握文本思想的基础。老师应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理解,用自己的话来改造原文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让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发生“碰撞”。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如在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时,就指导学生通过读意会课文内容:1.初读。读通全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细读。即边读边议,边读边思。抓住关键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之中。3.精读。欣赏课文精华。让学生反复吟咏、体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遣词,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建功立业未遂、立志漫游、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学生在品读之时,情感也得以升华。

同时也要求老师要以娴熟的朗读技巧在“特殊”课上“示范”朗读课文,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如在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人的感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悼然自伤之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寓的悲凉之情。

二、恰当朗读,诱发想象,再现形象美,启悟人性美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熔铸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描绘,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

通过对文字加以的联想和想象融入到朗读之中,人物形象之美赫然树立。如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读《离骚》,这高冠长佩、芰荷衣裳而“好此奇服”之屈原,不同流合污之浩然正气与九死未悔之爱国信念要呼之欲出。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显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相得益彰了。

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启悟人性之美。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

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假如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当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缘于此。

文章是作者描写现实、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的物质载体。作者叙述一件事情,描写一个人物,说明一个问题,论述一个道理,都是被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为一定的道德理想、生存欲望所启动的。因此,在作者的匠心妙笔之下,无不饱蘸着酣畅淋漓、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读好一篇文章会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

朗读是获得文章内容的主要途径,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读,既能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也能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所以说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让老师做到“润物有声”。

【参考文献】

刘国正,陈哲文。语文教学在前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00-204

张连元。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7-15

篇16: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论文

从“模仿”到“感悟”

江苏省射阳县大兴小学 戴学荣

【摘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将所学的字词组成句子、一段话乃至一篇作文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另外受到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以及人生阅历的限制,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从而害怕写作,乃至影响他们一生对写作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写作中模仿和感悟的分析,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

模仿感悟小学作文

1. 引导小学生模仿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人天生是会模仿的,从婴儿模仿大人的语言行为,到科学家模仿鸟儿制作飞机,这些都是模仿,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会模仿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学会积累,模仿就是积累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则要注意给不同阶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模仿任务,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去模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到的内容不同,低年级侧重于对于字词的学习和记忆,而中高年级则转向了段落的学习和分析。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模仿的侧重点也不同。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模仿的重点是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正确使用字词。例如,在小学中经常出现的写作内容就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一天”这种描述性比较强的作文题目,学生只需要清楚地写出自己父母的特点或者一天的行程便可完成。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较为典型的词句,给他们指出哪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比如, “我的妈妈有长长的金灿灿的头发。”“我今天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很多奇怪的动物。”学生可通过记忆和模仿这些句子,来完成相应的段落描写。

到了高年级,教师则可注重让学生由一段话组成完整的文章,在这阶段教师要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整篇的范文,看其他的小朋友是如何描述的、文章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每段的结构又是如何构成的等等。

例如在讲到桃花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看范文是如何来描写桃花的,先从桃花的花瓣描写到花萼再到花茎这样的顺序。看完这个范文片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描写一朵自己平时见到的花。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 “我家门前有两棵牵牛花,我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都能看到有新的牵牛花开放。牵牛花的藤缠绕在旁边的小树上,花茎非常细,似乎只能勉强撑起这朵大大的喇叭花。喇叭花是紫红色的,花瓣外部颜色比较深,从花瓣外到花心逐渐从紫色过渡到粉白色。这棵喇叭花每天早晨都有一朵新的喇叭花朝着太阳开放,非常漂亮,可惜到了晚上花就谢了!”在这段中,学生就模仿了范文中描写花的方式,只不过是将顺序颠倒了一下,这种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章脉络观,使文章写得整齐有条理,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细心感悟生活,将情感融人写作

在模仿写作阶段,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在学生具备了基本写作表达能力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写作中,写出“真实”的美文。

在模仿阶段,学生通过细致的模仿和训练,逐渐掌握了句子、文章的构成是什么等。如果说文章是一个人的话,模仿阶段是组成这个人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感悟阶段则需要寻找这个人的灵魂。如果一个人缺少灵魂就只能是行尸走肉。灵魂是贯穿整个文章始终的,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缺失了灵魂就无法和读者产生共鸣,哪怕词藻再华丽,也难掩其苍白。要想锻炼学生提炼文章灵魂的能力,则需要学生认真去感悟:

首先,要做到认真观察。小学生所经历的事情较少,所以胸中所积攒的素材也比较少,要想写一篇好文章,就必须经常观察从而积攒素材。对此,语文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间观察走过班级门口的人,同时通过他们的行为和神色进行一定的猜想。在课上,语文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刚刚在门口走过的人当中,哪个让你印象最深刻。有的同学说看到了一个抱着很多作业的老师走过门口,面带微笑,应该是在上节课学生做的随堂作业,而且学生完成得很好。也有同学说看到一个急匆匆跑过去的小男孩,看着跑过去的方向是厕所,应该是喝了不少水憋了一节课吧,说完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教师在这个阶段不需要纠正什么,可以让孩子自由地观察和想象,自然而然地积累大量的素材。

其次,要做到情感上的感同身受。好的文章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所以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很多时候都需要作者感同身受。比如一个悲伤的人就很难写出让人快乐的文章。对此教师应当让学生们体会到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当然在体会中要照顾到孩子们的年龄,在事件的选择上应当适当。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播放一段孩子找不到妈妈,站在街边大哭的片段,让学生们看完后讲述一下:如果自己是那个孩子自己是什么心情?有的学生说非常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妈妈了,害怕有坏人把自己抓走;有的学生说再害怕也要坚强,可以去找警察叔叔帮助自己。在学生们发表意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假设有一天自己走丢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让学生们做到有感而发。

3.结语

写作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必备的技能,且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此教师可以从模仿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再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感悟能力,为他们的文章塑造多姿多彩的灵魂。当然不管是模仿还是感悟,其中最为重要是大量的练习,只有练习足够多,学生才能真正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笔端,成就自己的写作风格。

篇17:小学生写字教学论文

小学生写字教学论文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也对学生减少书写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这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做了探讨:一、端正认识,促成家校联手合作,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关键词:家校合作提高注意力发挥示范作用

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粗心大意”,认为是“平时写字潦草不认真”也有不少,而只有不到8%的学生认为“汉字太难”。这些数字集中说明了一点,汉字本身绝不成为产生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学生的书写习惯、思想上的疏忽才是错别字形成的主要原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也对学生减少书写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但是,有的老师却忽视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呢?本文从以下几点做了思考:

一、端正认识,促成家校联手合作

(一)教者自身要提高认识。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复杂多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代表了中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教学生书写汉字,可以让他们去领略民族文字的优美,体验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二,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调理身心、促进健康。写字的时候要求凝神静气,戒除浮躁之气。所以,学生在写字时须排除一切杂念,心平气和,举止舒缓,手眼心并用。而且书写时,做到卷面干净无污染,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三,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识字和写字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识字中对字形的辨认是提高书写技能的重要条件,生字书写亦能够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生字书写的有关知识,加强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和教育,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楷模,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工整规范的书写去引导,带动每一位学生自觉自愿地写好工整字。

(二)构建儿童习字的有利环境。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因此,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需要教师课上和校内的严格训练、反复提醒,更需要由课内向生活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家庭、社会、学校要相互配合,构成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有利环境,其中任何一方的消极作用,都会导致整个教育活动出现纰漏,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们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学校学习认为写字很重要,但得不到家长的承认或社会的支持,因此良好的书写习惯很难真正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巩固。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光靠课堂内部和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优化家庭、社会环境,取得家长和社会的共识。目前,家长、社会对写字教学还不够重视,还存在着写字将会被电脑打字所取代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其了解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良好写字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请家长在家严格监督学生作业的质量及写字姿势。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书写方面的优缺点情况以及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一致性联系。

其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举办一些关于写字方面的讲座,组织家长听写字课,请家长参观学生写字作业和习作展览,进一步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只有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协调统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使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注意力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有兴趣时,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首先,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效果的优劣与学习兴趣的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态度上就表现为积极和主动,此时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能够最有效地接收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增强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其次,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刻苦学习中抑制疲劳,对学习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书写兴趣,对于提高学生书写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的兴趣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可分为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人对某事物或活动本身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某一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是对其以外的结果感到需要而有的兴趣。间接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获得最后的成功。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时,对于学生作业本上出现的、哪怕仅有几个写得较有进步的字,老师都可以给他打上五角星或者圈出来,在旁边注上:“有进步!”“真棒!”教师一个微笑的眼神、一次亲昵的抚摸、一次微微的点头、一句亲切的话语等,都能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写字的自信心,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习惯。

朱智贤认为,在小学时期,特别在低年级阶段,儿童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儿歌、猜谜、游戏这些教学形式先培养学生对书写产生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培养他们对书写本身的兴趣。例如,有的老师将书写姿势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头放正,肩放平,背挺直,脚分开。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面约一拳,眼离书本约一尺,从小养成好习惯。通过儿歌,学生们能够轻松容易地学会抽象的知识,而且印象深刻。猜谜语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儿童好奇心强这一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也能激起他们书写的愿望。如在学习“青”字的写法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个字谜:“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学生一读完字谜就猜出了谜底一一“青”字。通过这则字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了解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还激发了学生书写的兴趣和愿望。

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而且教师的身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谱写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实践告诉我们,哪位教师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写的字也比较好。为了适应21世纪教学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用自己优美的字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要做到以身示范,很多人都感慨,学生写的字很像他的老师。事实上,学生十分崇拜老师,老师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榜样,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亲眼看到运笔的全过程,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所以,教师在课上板书和批阅作业时,要写规范字,不仅做到书写认真、端正,而且必须起笔,运笔也要规范,切实能够起到表率作用。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写字姿势,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使学生终生受益。只要教师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完善教学技能,和家长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并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每个学生的书写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琼:《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郄超:《小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现状调查及对策》,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篇18: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

(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大有益的。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要一缸水。这句话也强调了备课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备课可以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上所花时间的多少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备课环节。基于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达到“善教者学艺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数学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了,其中包含着的信息更加的丰富多样、开放且多元化。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内容,熟练地掌握教材传达的一些有用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向学生传达一些数学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例如,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图片、声音相结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此外,教师在设计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而且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予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们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更多的知识。

(3)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等不成熟,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也比较的差,上课时听课不够专心。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首先,需要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其中最好的方法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重现力,把学生和知识融为一体。比如,在研究“组合图形”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图形,或者是补割成一个大的图形,方法各样,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们,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学习兴趣更浓,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数学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地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为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作者:刘凤田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中心小学

篇19: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反馈工作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达到严格意义上一致。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由经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能力的转变,最终再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1.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更好实施与发展。

作者:谢根发 单位:长春市南关区曙光小学

相关专题 错别字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