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论文

todd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todd”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论文(共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评课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已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师范教育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评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文阐述了评课的基本含义,明确了高校开展评课活动的意义,分析了高校师范生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师范生评课能力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范生;评课

放眼教育世界,改革浪潮日益高涨。所及之处,推陈布新。其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改革显得尤为“热闹”。因为客观事实让许多学者感到;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它变量重要得多。美国部分学者甚至认为:在教育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认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任何一项针对改革、调整、学校变革的提议都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努力促成所需变化的主要手段。教师发展也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特指教师在智能、经验以及教学态度方面不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种:进入师范教育前的影响因素;

师范教育阶段的因素;任教后的影响因素。嘲由此看来,师范教育阶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评课是教师职业技能中重要的一项,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分析和探讨高校师范生评课教学实践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教师职前培养即师范生培养问题的探讨和认识,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和保证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为教师终身的专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评课的基本含义

评课,是指参与听课的人员对其所听的一节(或几节)课给予评议,对组成该节课的各构成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分析,从而作出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进而改进教学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教学“评课”是一项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评课能力,从实质上讲是一种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师范生教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课能力的高低,一方面反映了听课人员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听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听课人员自己教学能力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开展师范生评课活动的重要意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但都要面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大部分师范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很难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而评课活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有益于师范生自信心的培养

师范生往往感到理性评课是神秘的,认为把教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难做到,甚至认为是高不可攀的。通过“评课”训练,可以为师范生揭开教学原理、教学理论的“神秘面纱”,帮助他们把感性认识提升到常用的、熟悉的教学原理上来。让学生看到:努力与成功、感性:与理性只有一墙之隔,只要自己跨出一小步就能获得成功。

2.帮助师范生拓宽视野

评课能培养师范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拓宽其视野,使其分析处理问题更具宏观眼光。师范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各年级的教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评课训练前,师范生必须结合教材教法的学习,提前熟悉不同年级的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教材的前后联系及各部分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还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准确地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经过评课训练,师范生初步具有了驾驭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育思想更具科学性,思路也更为清晰。

3.提高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评课总是要选择一定的理论作为自己评述的`依据,这就要求师范生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把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中的各种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因为师范生对教学还缺少感性认识,常常觉得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用,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而通过评课,能使师范生认识到,除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如此才能当好教师。这样,通过评课训练会把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有利于把师范生培养成既重视教学实践、又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新一代教师。

4.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评课不仅要评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师基本素质,而且还要求说出自己评述理由。这就要求师范生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理清教学思路,课堂板书做到心中有底,并能正确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切实有效,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构成一个整体为教学目的服务等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5.锻炼师范生口头表达能力

评课评述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准确、简练和生动。师范生在评课时必须正确地使用概念,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并力求言简意赅,说话中肯,突出重点,决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自相矛盾,破绽百出。经常参与评课活动,能使师范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高校师范生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课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师范生的评课活动,但成效比预期要差很多,究其原因是评课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直接导致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实际的评课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理论知识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师范院校往往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说课”比赛,很少开展“评课”比赛,这也导致许多师范生更关注说课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对评课技能的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

2.试讲时不会听

一些师范生在同学试讲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对讲课的内容都不了解,加上缺乏听课的技巧,听课时就不知道重点听什么,不清楚哪些该作详细的记录,导致在评课时抓不到要点,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3.评课时不会评

具体表现在评价缺乏深刻性,表象的东西讲得多,剖析内核的少,评得不深不透;评价缺乏准确性,优缺点表述不到位;评价缺乏条理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缺乏明显的逻辑顺序;评价缺乏专业性,就事论事的多,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少;评价缺乏完整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 4.评课后不作反思

评课结束后部分师范生就认为事情已经完成,不对同学的试讲和评课作反思,这样很难达到相互学习快速提高的效果,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课活动已具颇多优势,甚至可谓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其实,那只是评课活动的潜在优势,要真正发挥出这些优势,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师范生的评课活动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以实践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培养模式为: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实践提高。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评课的认识

师范生十分重视讲课、说课训练,但对于评课,他们并不十分明白它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认为评课就是一种考核,是指导教师和领导的事情。个别指导试讲的教师也往往忽略通过评课来调动学生从教的热情,激发学生教学研究的意识。这些都导致学生不重视评课,或届时被动地参与评课。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明白,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与讲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评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的发展而非考核,不是褒贬某人的教学行为,而是通过评课发现优势和改进不足,共同解决其中的难题,探求教好课的方法。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有效的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评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本着促进自己和他人发展的目的积极参与。

2.强化理论学习,加深学生对评课的理解

现实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高师生评课缺乏专业性,很难上升到理论层面;评价往往是“瞎子摸象”,缺乏整体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评课的理论学习不到位。因此从事教学论的教师应在师范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学习了教学论以后,给学生做“评课”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评课”的特点及评课的原则、内容、类型、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评课”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教学实施建议等内容,把握所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教学时应采取的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和媒体及教学时前后顺序的安排等。

3.抓好评课实践训练,形成评课初步技能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以实践性知识为保障,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默会的,它隐含于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所以只有通过在行动中的体验才能达到学会和提高的目的。另一方面,评课训练是从教者健康心理发展的需要。高师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是其以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评课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认识而磨灭个性的过程,而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进行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交流中各自的差异,整个过程在开诚布公中进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分享、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高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具体的实践训练有以下几种:

(1)试讲练习中的训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将一般教法课的试讲与微格训练结合进行评课训练。传统试讲中的评课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讲课者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也缺乏直观的感受,反馈环节较弱,控制调节作用小。将之与微格训练方式结合,在讲课结束后,教师组织重放教学实况录像,讲课学生首先可以进行自我反馈评课,可以先对整堂课的设计思路意图、预期达到的效果进行讲述,自己感觉满意和遗憾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然后再由听课的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评课,最后由指导教师对讲课者和评课者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的需要可以多次进行录像回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及对教学技能的观察和鉴别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评价意识,训练其评课能力。

(2)教学观摩中的训练。在教学观摩活动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评课的训练:一是观课前的准备。事先公布观摩课的内容及相关事宜,然后分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该课题的比较详细的教学方案,确定观课评课的重点,使观摩时有重点、有比较,掌握必要的听评课技术,比如设计观察量表、听评课的逻辑框架等。二是认真观察课堂。既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又要从教学研究视角出发,根据相应的观察量表作出翔实的记录,在这过程中,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以便在评课时有依据地进行分析。三是观课后的讨论交流,如果是现场观摩,在条件许可时,师范生跟学生交流。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学生的现实联系起来,再组织现场参与任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现场感受、学习在职教师之间的评课。如果是教学录像观摩,在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后,可分小组讨论,形成书面评课材料,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四是改良再评。综合各小组的评价以及一线教师的评价,重新修改小组或自己的评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等。

篇2: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1 关于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由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 如土木工程、计算机、机械等) 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工程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桥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立的基础环节。目前世界上关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协议比较有影响的是: 学位( 学历) 互认的三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 工程师专业资格互认的三个协议,即《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

国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比较早,以美国为例,1981 年由美国12 个与教育评估有关部门组织的17 名成员组成的有关部门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对教育评估下定义时指出: “评估是对教育目标及其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年)》,截至 年,我国开设工科的本专科院校共2222 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2409 所的92. 2%,目前在普通高校开设了31 类工程类本科专业,共有169 个工科专业,占所有学科专业数的33. 4%。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早在1992 年始于建筑类专业,截至2012 年年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已在机械、电子与电气、化工制药、计算机等14 个专业领域,认证了295 个专业点。 年6 月19 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票通过接纳我国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对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于邮电类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信息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的邮电高校经历了“体制划转”、办学规模扩大、“更名升格”等新的重大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几经改革,其专业口径、内涵、外延、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等,均有很大发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于 年全面启动,当年山东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本科认证的试点专业之一,截至2013 年,全国共有20 所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了认证,目前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情况如下表所示。

篇3: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根据James Murray 的观点( IT Week,17 Jan ),1995― 年为小信息时代,2006 年以后,信息产业进入大信息时代,信息类高校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更加呈现出专业化、本土化的特点,对信息从筛选、使用到创造从技术层面来说应更具专业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面,南京邮电大学尝试“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并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思路和方向。

3. 1 课程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和产学研合作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的7 项指标之一“支持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以笔者所在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学校近年来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学校根据“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构建了基础厚、内容精、选择多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按照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四大模块设置课程平台,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方式教学,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产学研合作建设方面,学校通过选派学生到企业或者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企业实习和开展科研活动,努力健全企业实训体系。一方面,利用学校与国内通信、信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近年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另一方面,学校在全国各地100 余家通信运营企业和通信、电子制造企业以及软件公司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训、实习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也通过组织学生实训提前物色需要招聘的员工,创造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赢的局面。

3.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专职机构,秉承“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宗旨,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契合本校教育教学改革热点,倡导卓越教学,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健全多方位、全过程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此外,还多渠道聘任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等高级人才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提高青年教师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水平,促进专业的工程化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一方面坚持把好人才关,在引入教师时增加工程实践经验、工程师许可证等入门条件; 另一方面加大现有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切实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3. 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其主要目标是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笔者所在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 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和省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3 年获批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目前学校已根据国家制订的卓越计划培养标准,调整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标准体系,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场工程师和设计开发工程师的职业需要; 通过积极创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等方式,提倡学生接触工程实际,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论

本文借学校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会,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并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有效之道,以期提高我校信息类专业及其人才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篇4: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浅谈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浅谈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的探索之路上,我们以小课题引路,走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课题研究丰富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角度,让我们的科研管理找到了兴奋点。经过几年来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我校的课题研究真正发挥了作用,带动了整个学校的工作,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真正成为了育人强校之本。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专业发展

在工作中强化研究价值认同

“从研究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引领我们的教师在研究中进步与成长”。我们确立了这样的小课题研究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形成了勤于学习、乐于反思的良好作风,树立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起责任的使命感。在“运用新理念,实验新课程,用活新教材,落实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教师们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小课题研20 I北京教育普教究中,各教研组形成了浓郁的“学习型教研组、反思型教师”的研究氛围,同时构建了相互对话反思式的课题研究活动模式,即教师在自我对话、相互对话基础上,运用新理念、新“预设”等,各自实践于课堂,借助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及时总结、提升、反思教学行为,写成反思札记,即课题研究活动经历“预设课案一集中尝试一反思调整一实践课堂一总结提炼”的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既有大量的研究材料,又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研究猜想,还有其他教师提供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见解,不仅研究过程真实、丰富,而且研究的实效性也很强。这样的氛围不仅促进大家养成乐于分享自己的困惑、思考、经验的习惯,还在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群体中,让老师们自我融入其中,形成了理念认同,找到了自主发展的坐标,提升了自我教育的境界,实现了追求共同目标的价值取向。

由于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增强,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近3年来,我校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各级论文获奖968人次,各种案例获奖350人次。

在教研中提升实践智慧

思想转变是前提,行为转变是重点。学校以“发现和发展”为核心理念,以“让每一位教师更智慧地教,让每一个学生更聪明地学”为宗旨,以任务为纽带,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契机,让教师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增强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促进自觉发展。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累经验,大家以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为起点,以顺应学生、因势利导的生态化教育为实施点,以“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为研究点,着力打磨研究活动的基本流程,致力于研课环节的实质性研究。在研究共同体的团队中,成员之间交流沟通获得心理支持,分享资源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共同营造研究的氛围。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教育教学中共同关注的“真”问题,产生内驱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完善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两年来,我校的课题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横向研究团队,以各年级骨干教师为单位组成纵向研究团队。

4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一行18人来到实验小学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调研,共听课35节,涉及10个学科,其中:A级课22节,占总听课数的62.9%;B级课12节,占总听课数的34.3%;C级课1节,占总听课数的2.9%。

教研室在反馈中这样写道:从各类等级课所占的比例看,学校优秀水平的课约达到637o,大大超出全区的平均水平,没有不合格课,总体情况非常令人满意。

以上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实验小学教师队伍有着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他们有自己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做学生的学情分析、对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上教师能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紧贴教材引领学生的拓展学习;教师思想开放且勇于大胆实践,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真正体现。

近3年来,我校各级评优课获奖节次共286节。实践告诉我们: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达成共识,那就是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

在研究中促进专业成长我校课题研究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这既有助于发挥个体的优势,避免势单力薄,又在团队的研究氛围中实现“智慧可共享,观点可碰撞,经验可提升”。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低年级教研组在焦晓军、王素巍两位组长的带领下潜心探索识字教学改革,他们融合各地识字教学经验,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将识字的过程变成有趣的、多变的活动过程,变成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创造了富有特色的识字教学法。她们这种永不满足、勇攀新高的精神带动了学校低年级段的所有教师,在我校低年级段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励其他教师也不断钻研教学问题,从而快速提高。高年级语文教研组集思广益,经过潜心研究,尝试建立了“自主创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创新、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各团队的教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主动学习,让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校长、书记带头深入课堂,教学干部参与课堂研究;骨干教师带徒弟,产生辐射效应 普通教师参加学科教研组,培植教研的土壤;每年的校级“课题研究展示课”,促进了校本研修的深层发展,展现了以教研组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共同研磨出来的课堂教学精萃,以及集体教育思想的精华。

在课题研究的扎实推进中,实验小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一批师德高尚、视野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成为了教学中的中坚力量。学校形成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8O余名,坚实的师资力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在刚刚结束的海淀区第五届“世纪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实验小学共21位选手参赛,其中11位教师获得一等奖,成绩名列海淀区前茅。

从课堂起步,以课题为切入点,营造教研氛围:以教学需要为出发点,开展问题研究i以优课探究为落脚点,实施行动研究;以理论提升为生长点,寻求专业引领;以教学反思为突破点,促进专业发展。在这种理念和氛围下,我们感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内驱力大大激活了,能更多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在新的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想进一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发展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依托网络培训,有效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正成为现实。

一、网络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

网络平台,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智力源泉,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空间。如何在网络条件下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管理中的新课题。

1、教育论坛,是教育信息汇聚台

这是个论坛盛行的时代。论坛又名BBS,它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因为它的强交互性,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论坛上轻易浏览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反思与问题,感受教师们的主动参与与对同行出现问题的积极帮助,看到同行们在论坛上展开的激烈讨论、智慧火花的碰撞,也可以欣喜地看到在论坛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们迅速的成长。论坛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发布信息,与专家、学者探讨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

2、教育博客,是教师思想的展示台

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与论坛一样,方便人们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博客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快捷的展示。博客是一个学习的好处所,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在网络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疑惑、困惑,促进教师反思、探索。一些教育网站推出了“分类博客名录”、“名博推荐”,方便教师学习教育名家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

3、教育网站,是教育理念的检阅台

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提供了便利。教师是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动画、课件等现成的素材和已开发好的资源、课件、试题、案例、论文、文献,都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的素材。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是先进教育理念激进的场所,一些时尚教育理念、教学措施在网站上公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

二、网络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老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人机(网)互动的教学系统或教学模式,是把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上、互联网上,使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共享的教学形式,它具有强大的共享功能、交互功能、虚拟功能。 1、加强集体合作,构建网络备课模式

“细节决定成败”,备课是教学的初始环节、基础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更显重要。为此,我们立足网络环境,积极构建了“个人备课、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网络集体备课新模式。

2、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网络上课模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为此,我们积极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多媒体系统,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大大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形成了一种理想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纳入了对教师的课堂评价。我们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摆脱了鼠标的束缚,所有操作都在白板上可以实现,实现了真正的互动。

3、通过课例展示,追求网络评课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师反思、帮助教师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听完某教师的课后,在集体点评时,由于碍于情面,往往是多说优点、少说缺点,甚至是不说缺点;或者是本想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但由于教研活动时间有限,没能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到下次教研活动时,早已没有了交流的欲望,久而久之,使同伴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流于形式。这样的教研活动失去了实效,既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又不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但是借助“教研博客”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避免了上述弊端。在网上交流,教师减少了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压力,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比较轻松地发表自己看法,并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平时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可以要求听课教师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与被听课教师共同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研讨教学方法,以达到互相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也可以通过QQ群进行研讨,不但可以探讨教学问题而且可以咨询教育方法,还可以学习综合性先进的教学艺术。这样的网上交流不受年级组和学科组的限制,所有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连校外教师和专家也可以点评。

篇6:课改视域下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分论文

课改视域下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分论文

摘 要:对于中小学班主任来说, 他们是班级的领头羊, 对于班级的发展方向以及学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小学班主任发展的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不足, 存在着应付等心态。因此应当加强对新课程改革下,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不断地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班主任; 专业化路径;

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全面管理工作, 是落实学校教学理念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不够全面,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面临的工作任务比较多, 这对于班主任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许多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感受到心理不平衡, 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在工作的过程中身心疲惫, 严重地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面对这些问题, 需要不断地完善班主任的发展策略。

一、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在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地出现了女性多于男性的现象, 这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男生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表现在男生的男子汉气概不足, 过分柔性。同时在班主任队伍中, 年龄偏高, 中老年班主任的比例比较高, 年轻班主任比较少, 这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经验, 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缺少热情和发展的意识, 表现在对于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接受能力不强, 难以及时地跟随时代的发展需要, 难以满足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 专业化素质不够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时代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中小学班主任素质方面还不够理想。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班主任接受了心理学、班级管理学的相关培训和学习, 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难以理论联系实际, 难以合理地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很多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 不重视理论探索, 主要依赖其他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来管理班级, 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 导致班级管理创新能力不足, 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 家长的满意度也不高。

(三) 班主任的发展能力不足

目前, 很多中小学班主任主要依靠学校来任命, 但是在班主任上任的过程中, 缺少必要的培训, 导致班主任的发展能力不足。部分学校虽然组织了班主任培训工作, 但是由于方法单一等因素, 导致培训的效果比较差。在培训的过程中没有主动地转变班级管理的理念, 表现在过分地强调常规管理,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等关注度不够。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导致班主任的个人能力原地踏步, 难以满足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

班主任队伍结构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小学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 使班主任队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班主任的选拔过程中, 应当重视教师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推举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班主任。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来说, 工作任务多、负担重, 这就需要选择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岗位的教师。同时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不断地扩大班主任的.学科代表性, 不仅要选择常见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师, 同时也应当选择体育、音乐等学科的教师加入到班主任队伍,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视角, 从而不断地丰富班级管理的形式。

(二) 加强班主任的专业化管理

对于部分学校来说, 在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处于放养的状态, 对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地指出来, 导致班主任专业化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通过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管理工作, 能够有效地减少行政化管理所带来的弊端, 对于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具有重要的帮助。对于中小学班主任来说, 在日常的工作中面对的琐碎问题比较多, 学校要认识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际, 在对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 应当尊重班主任的工作, 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应当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的意识, 制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方案, 从而提高班主任专业化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 完善班主任培训机制

对于中小学班主任来说, 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接触到类似的工作, 导致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经验不足, 因此应当加强和完善班主任培训机制, 从而不断地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和素质。通过对班主任教学针对性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还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认识到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开展班主任专业化讲座或者进行集中培训等方式来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使班主任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及时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等。加强组织班主任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 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 并且结合班主任具体的工作体验, 灵活地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从而全面地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

三、结语

对于中小学班主任来说, 在日常的工作中面临着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 导致很多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力不从心, 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时期下, 应当重新审视班主任的工作, 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从而在班主任发展方面加强资源投入, 使班主任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朱世英, 张韬.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人生十六七, .

[2]严小丽.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J].人生十六七, 2018 (3) .

[3]张嘉梅.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 (11) .

篇7:加强听评课活动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文

加强听评课活动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论文

听评课活动是教学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进教学的督导措施之一。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不同层次的听评课活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课堂教学进行观察是了解课堂教与学的具体行为和学习借鉴他人教学特长,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师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搜集、分析教与学某一行为信息的最具真实、有效、科学性的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听评课活动并不多,而且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行为,特岗教师之间“同行”主动相互听课的很少,尤其是将听课作为改进教学科研方法、用于教学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听评课活动更是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教师听课现状、原因及对听课活动的评价三方面进行了特岗教师听课状况调查, 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究。

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问卷主要收集问卷填写人的听课情况、对“同行相互听课”行为的评价及今后自己听课的意向三方面相关信息, 访谈主要是对听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笔者首先就所在学校的30余名特岗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征求了部分教师的意见,后又对兄弟学校50多名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本调查中接受访谈和问卷调查者来自不同学校的80多名特岗教师。笔者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因此,笔者认为本调查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特岗教师听课状况, 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应该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调查结论及建议对特岗教师也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

(一)听课现状。调查显示超过1/3的被调查者从没有主动听过课,每学期听1到5次的仅超过半数,听6到10次的不到2/5,超过15次的不足10人。同行之间相互听课进行课堂观察,从事教学研究的寥寥无几,说明这种状况在特岗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观察目标。调查发现听课人首先关注的是讲课者的能力,如语调是否自然、表达是否流利、知识是否准确等。其次关注的是教学技能,如内容呈现、提问能力、应对问题能力、纠错技巧及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等。再次关注的是教学互动、教学环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等,且关注讲课者的仪表、教室环境等。

( 三)观察方法。问卷和访谈均显示记笔记是绝大多数听课人采用的方法。记录讲课内容要点、教学环节、讲课人的优缺点等, 但整体上很少有人用更科学的方法做比较精确的记录。记下的多是泛泛的模糊的感性认识,既谈不上客观全面,又不具体准确,如对教师话语数量和说话时间、提问次数和有效性、纠错方式等的观察记录等。

(四)对“听课”的认识和评价。2/3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听评课活动主要是一种评估行为, 但认为听课的目的应该是相互学习和教学信息交流,只有约1/5的人认为同行听课是为了评估他人。超过3/4的被调查者愿意听课,近3/4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同行听课”值得提倡。

二、原因探析

绝大多数受访者承认特岗教师之间很少自发自愿相互听课,而且对听课观察中存在的问题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一)对“教师间相互听课”认识不足导致“听课”滞后。访谈发现对“教师间相互听课”认识不足是影响听课充分发挥教研作用的首要因素。访谈时很多受访人认为听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督导检查行为, 没有或很少把听课和个人的'教学研究联系起来。很少把听课上升为一种科研方法,“课堂观察”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观察,自然就不重视听课观察。

(二)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堵塞了听课渠道的畅通。一方面,由于普遍视“听课”为评估行为,“听课”对讲课人来说有相当的压力,往往不太愿意接受他人听课,另一方面,教师一般不敢主动听,免得被认为不怀好意、干涉内政或侵犯人权。教学经验欠缺又想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年轻人很想听经验丰富、教学优秀的教师的课,往往一说听课似乎就是评估他人,而且手中拿的也是打分、评估用表。给别人打分评估,作为他人任务式的存档记录,特岗教师感到为难和力不从心,因为让一个新手、低手评判一个高手,实在不敢当,也太妄为。因此,特岗教师感到很为难,就往往畏缩不前,造成听评课教学交流不畅通。

(三)缺乏必要准备和科学方法,难以达到良好的“听课”效果。很多人认为听课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走进教室去听就是。没准备的听课使得听课目标很泛,仅凭眼观手写,很难做到客观准确,听课泛泛而过,看到的问题可能比较浅显,难以做更深层次的探究。受访人还反映没有适合量化的观察用表或其他参照依据。这样的听课自然难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也就达不到良好的“听课“效果。

三、对策建议

教师间、特岗教师间相互听课现状不理想,对听课认识不足,且欠缺科学的听课方法和手段,达不到理想的听课效果。但特岗教师认为“听课”是一种积极行为,并肯定它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值得提倡。针对当前听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听评课的重要作用。听评课活动是交流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渠道之一,是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观察能力是教师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 是了解课堂教与学的具体行为、搜集分析课堂信息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和提倡听评课活动, 充分认识听评课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重视课堂观察研究在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参与以听促教。特岗教师不仅要认识听评课活动的重要性,还要充分发挥听评课活动在教学研究、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规律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间相互听课活动,加强教学信息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做到以听促教、以听督教、以观提教、以观长教。

(三)认真观察“以观促研”。特岗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活动,提高课堂观察技能,找准观察目标,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技能,练就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设计符合自己需要的课堂观察用表,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研究。要认真观察,观察他人对照自己,揭示具体课堂行为的特质,找出问题与不足,从而设计新的教学思路、行为模式。改进创新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

总之,听评课活动是教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课堂观察能力是教师职业必备技能之一。学校应该大力组织开展听评课活动, 鼓励和倡导教师做好课堂观察和研究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技能,最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篇8:新课程改革语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浅谈论文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课改浪潮下潜藏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一线教师应进行怎样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试图从课程改革的新特点、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及二者的相互适应性等方面探讨新课程改革语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和促进教师发展进行一次浅显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篇9:新课程改革语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浅谈论文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流变

我国的传统教育学观点认为,教师的职责只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观点仅仅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传递者,将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功利化、工具化,在漠视教师教育技能专业性的同时,抹杀了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创造个性,更难奢谈教师专业发展。这种狭隘的教育观念甚至一度内化为全体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这一局面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所改观。伴随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渐入国门,深刻影响着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教书匠”们开始了深入的反思和大胆的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满足于“一言堂”式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努力在教材之外加入了自己创造性的思考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同时尊重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了从“知识传递者”到“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定位上的转变,反映了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伴随着十多年的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也渐趋全面、深刻。如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当在时间上贯穿教师从业过程的始终,更应当是涵盖教师师德水平、职业能力、学识水平、创新意识等的综合素质的变化提升过程。

二、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认识提升转变,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当前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轻视学习能力培养等弊病和问题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从重学习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活动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尤其是在一些对识记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为了追求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成绩选择突击记忆和题海战术,从而忽略了对知识点本身的理解,虚高的考试分数掩盖了学习上存在的盲点和薄弱环节。针对这样的问题,《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3、从重师道权威向重教学相长转变,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学习方式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教材设计、教师定位、教法推介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解放了师生双方的思想和手脚,使教师们能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互助提高;使学生能够“放开胆子”想,“甩开膀子”干,不盲目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在掌握大量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4、从重单一提升向重综合发展转变,着力改革片面的评价、甄选机制

一直以来,因为有中、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形成了一整套“以分数论英雄”的畸形评价系统,学校和教师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不断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我们的'社会在选拔、任用人才的评价标准上同样以学业成绩为最重要指标,这样片面的评价机制导致我们的素质教育“常谈常新”,难于真正落实。

新课改针对这一弊端强调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注重在学生成长、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不仅通过书面测试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通过跟踪访谈、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考察学生在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方式、自我提升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我们的一线教师只有认真领会、迅速调整、积极适应,才能在对新课改各项目标要求的全面贯彻中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跨越发展。

1、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在一场名为“学习”的伟大实验中大有可为的研究者。我们的教师要想参与到这场伟大实验中,就必须以平等的姿态,依靠严谨的学风,广博的学识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又要努力使自己从一名能够“教会学生”的教书匠成长为一名“会教学生”的研究型教师,要把自己的每一次日常教学活动同样当做一次次伟大实验,不断总结教育规律,积累教学经验,使教书育人从自己谋生的手段转变为乐在其中的终生事业。

2、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以往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模式为以实践促进认知的学习方式,这种认知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既为我们教师的知能结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那些年龄较大、资历较深、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教学模式的老教师形成了一种倒逼态势,一方面促使他们摒弃刻板的单向输出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愿,使我们的一线教师能够在全新的教学互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生长和创造。

3、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教育评价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新课改倡导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也促使以往教师教育成果评价过程中校方“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观。由于在课堂管理和组织中教师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单元也因为各自教师的不同执教方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风格。加之在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中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并加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形成性因素,在教师教育评价中也再难用“一刀切”的统一评价指标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在新的教育评价机制中,必须同样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变他因评价为自我评价,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评价机制贯穿始终。这中评价机制将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校制定课程计划、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真实可靠的调查依据。

四、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互适应性

1、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课程改革方案制定和推行的现实基础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如果缺少了教师的参与和协助,它的成功都是不可想象的。“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将成为课程改革目标达成的重要条件。”[1]一线教师作为课程改革方案的实际执行者,这个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程改革的成败。诚然,任何一场教育改革,都不可能等到有一批业务素质完全与改革要求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出现后才付诸实施,否则任何改革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我们的教师素质总要或多或少地落后于改革的期望,但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应该控制在一个可以把握、并有望不断缩短的范围内,保证既可以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有力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又能够借助改革的实施让教师看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希望,使得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伴随改革的持续深入而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课程改革方案制定与推行的现实依据。

2、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1)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更高层次师德水平的支撑。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往往比学识水平更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正需要有一批师德高尚、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身作则的熏陶渐染才能得到真正落实。而要打造一批这样的教师队伍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各项基本权利,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学生观;要完善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将师德考核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要建立“能进能出”的双向任用机制,营造紧张有序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更扎实的业务素质作基础。没有技艺娴熟的工人们添砖加瓦,万丈高楼也仅仅能够停留在梦想的蓝图中。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展开的“大学区”建设就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益探索。通过不同地区的资源共享和人员合作,使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课程资源,丰富的教学经验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利用,有效平衡了各地区教学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在这次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中争做潮头的引领者,正如前文所述,把每一次教学实践都当作一次伟大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最终在不断的实践与调整中获得业务素质的提升。

五、结语

课程改革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伟大的社会实践,反映了教育事业自身不断扬弃、勇于更新的可贵精神。面对新课改语境下的无限机遇和重重挑战,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必须有不断探索、敢于破立的勇气和自觉。只有这样,才能在重重挑战中实现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磨练一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教师队伍将新课改的美好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石鸥,段发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A].中国教育学刊,.33.

[2]陈子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行为转变[A].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18.

[3]蔡其勇.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A].中国教育学刊,.47.

[4]袁玲俊.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A].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1.

篇10:浅谈社会需求视域下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浅谈社会需求视域下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从体育田径专业就业的角度出发,了解在当前社会需求不断发展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对体育田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提高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体育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对完善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就业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社会需求;田径专业;改革

田径专业课程在整个体育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田径专业的教学也占据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课时。作为体育专业教师,在进行体育田径专业教学时,应注重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来进行教学,对田径专业课程中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力求将田径专业教学与学生毕业就业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一、体育田径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分析

1.专业发展趋势

田径专业是社会需求的专业之一,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从田径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来看,田径专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专业课程设置也还不是很完善。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以及当今社会对体育竞技事业的关注不断提高,高校势必会逐渐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加大对田径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田径专业的未来发展是呈上升趋势的。

2.社会需求的变化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竞技体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职业俱乐部、各种训练中心也越来越多,对专业竞技体育教练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当前我国专业的竞技体育教练员却跟不上社会对这一职业的需求。为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高校可以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一定的改革,将专业竞技体育培训课程列入其中,培养学生成为专门的竞技体育教练员,让学生毕业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从事竞技体育行业。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有自己的规则和原则,教学强调稳定,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如教师的稳定,生源的稳定,教学环境的稳定等,而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会首先从学校发展的需求考虑,有时也会为了考虑学校生源的丰富而设置部分社会需求较低的专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对学生日后的毕业就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生都必须正视这种矛盾的存在,尤其是学校方面,要制订一些政策协调好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尽力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就业联结起来,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二、社会需求视域下田径专业毕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1.设置以就业为目的的田径毕业课程

大部分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设置都与就业工作的需求不相关。因此,对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就业需求。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程单元的练习与未来就业工作联系在一起。同时,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可以邀请相关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来校进行指导,加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互动。这种双向互动,能更好地让用人单位接触到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对用人单位需求有多多的了解,让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有更好的选择。

2.鼓励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要特别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创设在实习单位试用的机会,特别是鼓励与用人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在改革课程时大胆引入用人单位的意见,这对田径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高校田径专业毕业课程改革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要帮助教师创造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和实习单位的相互了解,增强教师对田径行业的理解,鼓励教师走出去,多了解招聘单位的招聘需求,让教师多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传递给毕业学生。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设置改革,要把握社会需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进行调整,通过研究田径专业毕业课程的工作与调整,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高 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篇11:试析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论文

试析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思考论文

摘要:通过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生态系统分析,应用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探寻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加强校务网上公开力度;平衡信息资源配置。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信息化环境;教师专业发展

一、前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来说也较为成熟,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并不一致,仍然众说纷纭。综合现有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自我发展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渐提高自身从教修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突出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方面,既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研究此问题大多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为基点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教育生态学实为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概括而言,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与影响其专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信息环境等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规律也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应用整体效应、花盆效应、最适度原则、限制因子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思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角度思考

1.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稳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效应”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各层次的教阶结构单元和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各个单元和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及其变量,彼此间具有相互调节和制约的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教师专业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整体效应”法则,教师专业发展在个体独立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而应强化其群体的整体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各个体之间需要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协同、相互提供营养,在协调整体效应的前提下进而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开放的的生态系统中,不仅以教师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积极互动作为进化发展手段,亦需和学校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等进行各种有效及时的交流。

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线教师成为新课改的被动执行者,所谓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一般难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一成不变、毫无创新,习惯于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意识不强;一部分新老师有畏难情绪和懒惰的想象存在,不愿或羞于向其他教师请教探讨。但现实教学中有些学科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本学科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需要积累相关专业知识。例如,高考文综试卷每道题包含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知识,因此要求文科教师将三科知识融合贯通。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

利用现代网络为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学校教师、教师与社会教育资源创设有效的交流和协作环境,就其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相互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达成相互合作的目的。这种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即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每位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对方的观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有利资源,在相互帮助中提升教师的“整体效应”,最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发展。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途径很多:可以利用QQ群、BBS等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便捷教师快速获取校外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平台,共享实践智慧,共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机会增多,导致新观点、新见解、新假设增多,为创新孕育了丰厚的土壤和环境。

2.开展虚拟校本培训,摆脱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在教育生态学中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作为一个半人工的小生境或栖所,不仅在空间上具有束缚性,而且由于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对花盆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如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是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而教师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坐而论道,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

传统的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为主,忽视教师其他方面需求,如教师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二是培训方式单一,忽视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培训经费短缺,教师外出培训实践机会不均、加大教师的负担等。不可否认,传统式的.教师培训具有强大的理论优势,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前提下得以提高,但却脱离学校实际,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由此衍生了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 虽然目前人们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并未统一,但是,总体来说,它以促进学校及学校中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学校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校本培训以实践为导向,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都得到升华,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全员性、互动性、全程性特点,并可节省大笔经费,降低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减少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提高培训效率。通过校本培训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实践性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封闭”环境到“生态”状态的回归,摆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一种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活动或模式。由此类推,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借助于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工具,非常有利于摆脱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促进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虚拟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的广泛参与,便于校内教师第一时间享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Blog和Wiki为教师搭建自我反思的良平台;通过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电子书籍等),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运用网络的同时可以补充操作性强、能提高教学效果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节省外出培训时间和经费的消耗。

3.加强校务网上公开力度,坚守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适度原则”

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上、下限幅度之间,教育生态的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原则”。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未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专业就得不到最适度的发展,教师专业得不到适度发展,必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究其原因,涉及社会、学校和教师本身的诸多主客观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务的公平公开化是调节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重要手段。实行校务公开,让广大教师知校情、参校政、督校务,不仅是加强学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在发扬主人翁精神的同时更是调动了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政务公开现状是一方面校务公开的程序还不够规范,另一方面校务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实际操作上,对一些人事制度改革、财务收支状况、教师职称聘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公开力度不够,使教师对学校校务产生抵触心理,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耐失衡,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可以效仿国家行政部门的“政务公开”方法,将制度决策、评估方法等公开在网上,奖罚明确,做到真正的政务透明化,并集思广益,允许教师参与决策制定。在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得到极大发扬,工作热情得以维持。

4.平衡信息资源配置,消除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限制性因子”

限制性因子是一些生态因素缺乏,或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因子,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信息化环境下亦存在众多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因子,要使教师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分析各种限制性因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想法设法消除主导限制性因子的束缚。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限制性因子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较差;信息资源区域性配置失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偏弱。因此,急需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健全校园网络系统;平衡信息资源配备,尤其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同时增添相应数量的信息化设备,缩小城乡学校信息化差距;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内容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

三、结语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现象,通过教育生态学原理探寻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虽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关专题 视域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