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

波粒笼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波粒笼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共20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

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

【摘要】 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因素都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必须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才能办好远程教育。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变革

我校与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办学以来,从秋招收了三个专业(专科)四个班级的在职学员,开始远程教育工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引发出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尤其是课堂教学,现代远程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关键问题是如何强化和变革课堂教学,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在固定的场所(教室、实验室)组织和实施教学,这种授课形式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随着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的深入人心,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例如:学生的实践性不强,动手机会少,受时空限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同一性”。我校要彻底摆脱这种模式,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那么应该怎样看待远程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呢?

一、远程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

1.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客体地位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把学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治学态度、教学组织等因素,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教”,而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向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转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轻。学习成为学员的自觉行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转化为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学”,要体现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2.实施教学的场所的差异。原有的教室,在安装了投影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电教设施后,教学服务功能扩展了。原有的“教与学”那种面对面的形式虽然保留,但传统的教学形式已不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课程VCD、卫星直播课程、网上浏览教学资源、网上BBS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生在时间和空间的选择上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学习。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和方式也不像原先那样固定,除了教室、可以在自己家里、学生家中、办公室,甚至在出差和休假的时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网上答疑。这种课堂教学场所和方式的变化,不仅适应远程学员的要求,也孕育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3.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教具发生了变化。除了原先使用的统一的文字主辅教材和相应的音像教材以外,多种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凸显。教具已不再是“一本教案、一盒粉笔、一块黑板”,各种电教设备,尤其是电脑在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加上各种传媒中信息量的急剧膨胀,这使得原来的“教案、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远程教学需要,课堂教学不得不变革。

4.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远程教育原则上要求不组班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等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学校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职能降低了,但服务职能却极大增强了,惜日学员聚集一堂专心听讲的场面少了,班级团队意识似乎没了,可许多“杂务”纷至沓来,对班主任执行力的要求提高了,班主任要让学员有归属感和集体感,例如,班主任在网上为学员举办网上生日宴会,学员很感动。班主任工作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对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和信息占有量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学员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个学员的知识量可能不如任课教师,而一个班级学员的知识量可能远远超过任课教师。这样,任课教师准备一堂课的备课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好几倍。同时,远程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跟学员的联系要保持通畅,随时跟踪和指导学员的学习,为学员解疑释惑。

二、冲破传统课堂教的学思维定势,掌握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

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易,因为远程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部分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对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不太适应,传统思维定式还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教学实践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认识。采取订阅远程教育期刊、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外派教师进修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远程教育相关知识,形成现代远程教育理念。

2.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学会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并给他们创造更多互相交流和观摩的'机会,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使用效果。

3.对学生进行培训。西藏属于欠发达地区,电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都不高,Internet还未全面接入。入学后,对学员的第一期培训就是加强对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训练,要让学生树立不会利用多媒体资源自主学习,就不能适应远程教育,就不是合格的网络教育学员的思想,使学员产生急需掌握Internet网络知识的内驱力。

4.应根据课程难度、学生状况等适当调整面授课程,增加学生音像课及上网学习的教学课时数,增加平时作业。对于那些难度大,学生不易掌握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适当增加面授课时,同时,把课程辅导VCD、课件、网上教学辅导材料等多媒体教材做成光盘发给学生或学习小组,由学生自己组织学习,以缓解他们的工学矛盾。另外,除了学院统一布置的作业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课堂提问或课外作业,增加师生间互动和双向交流,并认真考核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5.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远程教育中,作业的布置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北京交通大学的互联网教学平台等形式向学生发布;在作业的批改上,教师除了批改纸媒介作业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作业评价系统进行网上统一答疑,对学员上网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学校建立制度对学员和教师严格考核,保证学员作业的认真完成和教师作业批改及时反馈。

6.取得学员单位领导和家人的支持。因为是在职学员,就需要他们统筹兼顾,协调好工作、家庭、学习之间的矛盾,保持面授时较好的听课率和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进行自学,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校方也主动和学员单位领导协商以便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远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不断地探索和纠正。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办好现代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嘉毅,吕国光.西部地区农村教师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A].电化教育研究,,(8):34~39.

[2]李建民.探索创新勇于奉献.交通远程教育.,(4):9~11.

篇2: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全社会生产、服务、劳动等各行业中所必须的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主抓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在近些年来广泛受到社会各届的认可,其就业率较高。

但是,目前也发现目前国内高职教育的一些问题。

因为学制短等原因造成学生在校其间技能较过硬,却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

1当前高职学生职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

当前高职学生职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文明礼仪修养的待提高

由于国内高考分流的现象导致了高职学生在基础能力方面表现较若,其中就包括文明礼仪问题。

学生在之前的成长过程当中,由于文明礼仪习惯问题方面缺乏必要的学习,因此,普遍表现文明礼仪方面素质较差。

1.2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弱

高职学生在高考中失力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有关。

因此,他们不能有计划的管理与约束自己。

这样的问题如果带到工作岗位当中去,势必会影响其工作能力。

1.3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意识差

爱岗敬业是每一位员工的必备能力,也是其在职场中能够投入精力的主要动力。

服务他们也是未来高职学生的主要工作,而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当中接受别人的爱都是无私的,却不懂得向他人与社会奉献爱。

而服务社会是每一位社会人必需怀有的工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是有意义的。

1.4理解能力弱,表达沟通需要提升

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逐渐退化。

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都不是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工作岗位中也不能够流利的与领导、同事以及客户沟通。

1.5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

现代社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当下高职学生往往习惯与按指令做事,缺失了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对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更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引导。

1.6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创新能力是当下大学生在全面提升的重要能力,随着我国“双创计划的提出,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被社会各届广泛关注,很多高职院校也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

然而创新能力也非几个课时就能够让学生有长足进步的,需要开长日久才见成效。

2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分析了以上问题我们会发现,职业素养对于学生就业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职业素养不同与专业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通过讲解什么是职业素养就能够形成的。

它是一个养成训练,需要天长日久付出时间,不断坚持而最终形成的。

所以,通过职业素养训练课来达到对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目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却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抓住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也就是每一个课堂,

将课堂变成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阵地,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时刻围绕学生左右,时刻教育,时刻养成,时刻训练,最终才能达到养成的效果。

3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应用

3.1现代课堂组织模式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在高职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应该做合理调整。

例如采用团队合作的课堂组织模式,将学生分成项目组,项目组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有项目经理、

质量控制人员、收发人员等,或者是根据所学习的专业,扮演该专业领域内的角色,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学习、沟通。

这样,对于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成员之间需要沟通与表达,有利于训练该方面。

3.2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这里提出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辅助效果。

3.2.1自主探究教学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并可以广开言路,发表创造性的言论,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实现。

3.2.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

如今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让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的观点、方法、设计,这样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能力。

3.2.3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组成。

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

在引导文的引导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

评估工作计划,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

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

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成败的关键,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

通过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中进行学生分析、决策等,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3.3现代课堂评价模式改革

对于课堂评价来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评价只局限于学生的技能,而忽略了职业素养。

而现代课堂评价则是多维度的。

例如,将学生是否迟到、回答问题的次数、着装情况、坐姿、语言表达、态度等都纳入到课堂评价当中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向着更好的职业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04).

[2]吴进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11).

[3]李影,胡孝忠.安徽省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篇3: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

本文在阐述翻转课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国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培计划培训中的适切性。

基于适切性的视角,研究了国培计划培训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以及需要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国培。

适切性

一、翻转课堂及其特征

翻转课堂是由Flipped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近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翻转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翻转或颠倒。

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授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

翻转课堂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围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创设有利于探究问题建构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资源环境与运行机制。

翻转课堂不是为“翻转而“翻转,是为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高而翻转,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思维、

高阶能力而“翻转,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翻转,主要是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翻转。

翻转课堂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向主体,教师的主导是以学生的主体为前提、为中心,并为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服务。

“教学中“学是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翻转课堂可以把学生学习的深度参与从课堂延伸到课堂内外。

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以及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无不体现着学生的深度参与。

翻转课堂可以完成教育界多年的夙愿,尊重学生的差异,并照顾学生的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国培计划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国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有时也称为“国培计划。

以下简称“国培,本文针对幼儿教师)是国家对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培训的重大工程。

从实施以来,效果显著。

但是不可否认,国培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培训内容方面,几乎所有被调查教师都反映当前教师研训内容中理论色彩过重。

大部分教师接受的学习内容中,“教育理论占的比例较大,教育技术类内容相对较少,而“最迫切需要的学习内容分别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科知识两项。

在培训模式方面,当前我国教师研训方式上过于注重讲座报告式。

调查表明,除了内容空泛、过于理论知识化、缺乏信息技术内容和课堂教学实战技能外,目前各地教师反映较强烈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形式单一过于依赖讲授制或讲座制,缺少互动活动。

总的来说,目前国培的问题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培训内容与学员的需求错位。

二是培训模式与学员的要求错位。

国培中,学员需求的是对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真正有帮助的实践榜样和信息技术技能而不仅仅是理论,国培中不但要有教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在如何交流互动上给他们作出榜样。

因此,需要从适切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适切于学员需要、适切于学员特征的培训模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切于国培的学理分析

(一)适切及适切性

“适切中的“适是“适当、恰好“切是“切合、符合。

我国学者张铁道认为,“适切性是指某事物与其所处环境中诸多因素的相关程度,通常表现为适当、恰当或适合、符合环境和环境中诸多要素需要等方面的特征。

适切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只有与所处的环境适切,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生物学上所讲的“适者生存。

作为一种重要社会现象的教育,也存在适切性的问题。

“教育要适应社会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发展适宜性等论述和原则,均含有适切性的意蕴。

适切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任何教育教学资源、任何教育教学方式等都要遵循适切性的原则。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资源或者课程形式或者教育教学的MOOC,理应遵循也必须遵循适切性的原则,关注其适切性问题。

(二)翻转课堂适切于国培的适切性分析

翻转课堂是适切国培学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集理论与实践,教师教授与师生互动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员学习专业的同时,掌握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篇4: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一、问题背景

秋季,眉县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革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县域特点的“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二、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改革陈旧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要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此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学科本身和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三、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城市建设中的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2、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然后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得到新的两位数,然后又求新的两个两位数和,再除以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之和,由老师猜其结果,学生觉得很奇怪。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学习。

3、以学生动手操作,探求规律的活动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如图的“小屋”,然后提问第n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同学们都被故事迷住了,此时我问: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多少颗麦粒?学生列出式子,欲得出结果时,我又告诉他们,这些麦粒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cm,厚8cm的大道,这时学生更加急不可待了。这种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

(二)探究交流,深化认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愤”“悱”状态时,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效果。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类的智慧是如何发展的,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索,获取知识。如在负数的引入、同类项的合并、代数式的加减、视图的画法、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获取上,经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前人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这样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时,教育才有活力,才具有发展性,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三)交流、反思与评价,深化认知。

经过自主探究活动后,学生有了活动的经验,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部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对已有知识进一步认知。

例如在学生发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由他们说出是怎样“发现”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则,再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探究,不但力求一通百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应用的过程,实则是转化的过程,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到“用数学”这一高度,以便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模型”这一工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思维方式的应用等,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广泛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教学中,师生形成共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会不会用知识和怎样用知识,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重视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充满活力的重要表现。

(五)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试一试”、“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三等分角问题”、“七巧板问题”,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例如在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后,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a+b+c)2、(a+b)3、(a+b)4等的结果,再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的继续。在教学之末,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从“理解”上升为“掌握”,从“掌握”上升为“应用”,并进一步从“应用”上升为“延伸”,从而形成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习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参与数学实验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教养为肯綮的三维结构。因此,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构建符合实际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逐渐走向开放,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5:职教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职教美术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摘要:在全国的中职教育中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中职课堂因招生困难、生源的选择余地小,导致生源整体素质下降,这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而给奋战在一线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带来很大挑战。如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殿堂,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主要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借鉴并运用了国外最先进的适合职教的教学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既考虑了整体,又照顾了个别,有了一定成效,使课堂有了生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涨,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争取优化每一节课。

关键词:职教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前两年全国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我有幸与全国各地奋战在教学一线的美术专业骨干教师聚到了一起,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我们都面临着招生难导致的生源整体素质较差这一状况,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上课一片倒,手机时刻聊,作业次次催,有时没影儿”的现象深有感触,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一不良的课堂现象,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在我的专业课中我寻找着突破、进行着尝试。

一、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其实现在的学生并不笨,甚至很聪明,这也是我们老师对学生共同的印象,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学习?他们的兴趣是什么?作为老师了解学生才是上好课的第一步。了解学生是对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不仅包括学生自身的状况:学习的态度、知识的基础、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等,还包括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心理的、生理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当然还有学生整体与个体的了解。现在的学生比较敏感且富有个性,直接的交流可能不为学生所接受,因而得选择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课后的交流,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展并参与班级活动可以让学生愉快地接纳你,对学生的关爱可以让学生对你敞开心扉……由此我知道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状况,学生的学习心态,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身的爱好,学生的思维动向等。根据这些了解我把学生现在的思想和表现出来的状况总结为:长期积累的不良学习习惯,数码的普及对他们的影响,再加上个别学生的心理因素等导致了他们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态度。

二、针对“病”因,用准“良药”

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和运用有助于我改变不良的课堂现象。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哪种才能适合我的课堂。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1.从学生的惰性和兴趣出发,我选择“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认识一件事物不如去喜欢它,而喜欢它不如去愉快地做这件事,这样,这件事对于人来说记忆更深刻。从而说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迪生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英国中学生在学校有一半时间是做课堂游戏,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即“玩中学,学中玩”。教师也不过分看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其思维,培养其自信心。专业课教学中我努力地做到让学生乐学。我看到几乎所有同学都喜欢上网、喜欢动漫,我在素描造型中一改传统的结构、明暗的'教学模式,而让学生打开手机,搜出动漫形象进行临摹造型,在学生临的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结果评比,给予奖励。这样学生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还认可了我的教学形式。当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不是单指玩耍,而是一种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它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才高。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观点,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不是我们教师能在短时期内所能办到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完善。2.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自学我选择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在有些专业课教学中,我觉得用任务教学法是比较合理有益的。我在VI设计教学中就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最终的成效是鲜明的。学生已经开设了Photoshop和Coreldraw这两门课程,因而已经具备了平面造型的能力,同时我把专业课与班级建设联系起来,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为自己班级设计VI。任务布置下去以后,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完成一个小任务,小组写出设计计划和思路,然后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并进行电脑平面设计,经过老师指导和审核定稿,再完成立体设计,最后进行班级布置。当然最后的总结和成果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老师也要紧跟学生的步骤,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整个过程的学习,学生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又丰富了班级文化,增强了班级凝聚力。3.从转变传授到实践的教学形式来选择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项目教学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在我的手绘POP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并做到人人参与,考虑到同学间的专业差异性,我对本课程进行全面的思量和定位,决定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确定项目任务:手绘POP海报设计。也可以把它分为几个分项目:市场调研、项目计划书,元素的收集(带领学生走进大型超市及影楼等商业场所进行调研并以影像形式收集部分相关元素资料;再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更多的元素,拓宽学生在POP设计方面的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及发散性的思维)、整体设计和制作几个部分。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然后根据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搭配分组,目的是促进同学间的团结,让同学间相互带动。以小组形式制订计划书,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由我确定。小组再进行分工完成调研和元素的收集、整体设计任务。过程中强调小组合作,设计和制作过程要求每个同学都得根据小组的目标任务、元素的汇总来完成一幅设计作品,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动手,训练并提高专业技能的表现能力。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以理论的引导。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也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要让学生真正地接受了老师并对老师所授课产生兴趣;特别是个别有心理问题或独特个性的学生应在指导中给予思想疏导和激励,让他们跟上班级的步伐,融入班集体之中,主要是调动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最后是总结和评价的过程,让小组来讲解作品的设计过程。整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经历了调研、构思、计划书、收集资料、最终设计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市场到策划到整理到完工(手工制作)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面的从知识到技能的锻炼。

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从传授向实践转变、从演绎性思维向归纳性思维转变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职教中几种比较占优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确实体现出它的可行性、杰出性。但教学也要因情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我们要与时并进,不断探索,寻求更新的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不断完善和优化,让所有的职教学生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以充实的自我走出职校之门,自信地立足于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大根.论数码时代美术教师的转型式发展[A].第二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主旨报告[C],.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邹思润,译.东方出版社,-09.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06.

篇6: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从翻转课堂的含义出发,对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的特点以及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进行了分析,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特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从而涌现出了许多创新模式,而翻转课堂模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伴随着教学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而日渐深入,同时也引领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该学校的两位化学教师JonathanBergmann和AaronSams为了让那些因事旷课的学生跟得上正常的教学进程,利用视频软件录制PPT并附上讲解声音,然后通过网络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其评价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翻转课堂实践的逐渐深入,其理论研究也逐渐丰富,并且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和内化处于不同的阶段,即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在课后练习中消化知识,教师掌握着知识讲解和传授的主动权,而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机械地完成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即教师利用教学视频将知识传授阶段转移到课下,而课上则成了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知识重难点,进而完成知识消化的过程。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后可以自主地根据视频进行知识学习,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呈现在课堂上,进而在师生的帮助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设计教学视频,并及时上传网络以供学生学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横加干预,而是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识探索。总之,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课堂的管理者。

(二)课堂时间的分配更加科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而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知识传授阶段已经在课下基本完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思考、交流、讨论,从而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三)学生身份的改变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发现者。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学习节奏,还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利用网上资料查询以及与教师的在线互动,自主突破知识重难点,而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学生就从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三、翻转课堂模式与初中数学的融合

翻转课堂不仅对传统课堂的教学地位构成了威胁,更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提出了挑战。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地区已经具备了课下进行网上学习的物质条件。

其次,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初期,他们一方面乐于探索,另一方面又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构建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发挥初中生的个性,并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认识到合作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

再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是分离的,因此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知识的含义,进而提高其知识运用的能力。

最后,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教师机械、抽象的讲解来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做题中熟悉知识点,但是难以形成数学思维。而在翻转课堂上,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探究中理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理论产生的背景。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知识的深化中实现思维的发展。

四、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改革要理念先行。翻转课堂既是一种实践型的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相机结合的产物。而在初中阶段,很多教师长期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一时间难以接受、消化翻转课堂理念。

面对这一问题,学校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通过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思想,讓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跳出来,从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出发,使其逐渐理解翻转课堂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如学习视频制作技能,提高视频质量,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翻转课堂的构建中来,改善师生关系,主动走近学生,打破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并在课堂上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作优质的教学视频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等内容,还要形成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更要在知识的探索中实现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树立。基于此,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构建中应该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以目标为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一定的`要求。在翻转模式中,视频的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微课的特点,将知识点集中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最精髓的知识点。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課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视频中通过恰当的情景创设引入主干知识,然后结合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对等式、方程的区别进行思考,最后利用短小精悍的习题检验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当然,在视频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从视频评价中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视频制作中的问题,以不断总结、改进。

(三)鼓励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前面已经提到,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并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利用适当的课前引导,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古人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成为学生消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还应该为学生营造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先鼓励学生进行组内合作讨论以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如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则可以通过组间合作或者向教师请教来解决。这样的课堂设计将每一个学生都纳入到了讨论之中,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探索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四)完善成果展示,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数学教学中单纯的知识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自主学习中的体验纳入到评价中来。

例如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视频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知识测验,还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网上学习的体验进行总结,调动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上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其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当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尽量保证以鼓励为主、纠错为辅的评价方向,从而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并在自我反思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普及,翻转课堂模式的建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掌握教学视频录制的技巧,总结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岳晓云,陈爱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04):46-48.

[2]李益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48.

[3]曹文娟.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求知导刊,2016(03):112.

[4]刘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19):56.

篇7:浅析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浅析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 课堂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论文摘要:首先分析教育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任务及其特有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探索,并阐述其实施方案、实践案例等。最后论述方案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素。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各界对创造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正日益迫切,已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时代进步的动力。然而创造型人力资源的开发无疑与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密切相关。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技术学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中的教育技术学与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育的整合正不断成熟,但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某种程度上仍缺少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重要和主要途径,即便是未来即将普及的网上大学、虚拟课堂也仍需以课堂教学作为依据和参考。同时,它也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因此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应随课堂教学模式而异。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因此更强调突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而现代教育理念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因而学生成了核心主体。而不论谁成为中心主体,师生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辨证统一的。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的任务同其它学科专业的任务一样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所谓显性任务即塑造学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的认知结构;而隐性任务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研发能力,以及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科技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熏陶等。但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还应有一项重要的、也是常被一些教师忽视的,同时亦是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的任务,即不仅使学生成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科学有效的“建构者”,而且逐步成为各类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这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解释的教育技术专业的最终培养目标,即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如何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

所谓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者”是指能够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信息加工、信息处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来主动进行认知结构的塑造。而帮助学习者克服认知障碍、固着知识点、完善认知结构等则是知识建构“促进者”应具备的能力。因此,这对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和强化,使其逐步成长为知识建构的科学、有效的促进者。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模式分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应采取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会更有益于完成上述任务呢?首先,它的指导思想应是在完成课堂教学(显性和隐性)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为“促进者”所应具备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成为“促进者”所应具备的能力的过程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次,这一模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知识类型是多样的,学生的认知风格不是单一的,应有相应的变量控制机制。再次,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但同时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尤其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使其主动地由一名成功的知识“建构者”逐步发展“促进者”的能力。最后,应重视评价反馈环节,总结分析是认知策略建构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强化、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方案实施过程

实施该课堂教学模式方案的操作过程为:(1)备课:首先,教师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基本信息,如:基本概念、原理、重点、难点等,本课各知识点及其类型和本节内容在本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位置、作用,尤其是知识建构的线索、方式、方法、辅助条件等。然后,根据以上信息选择、确定适当的教学活动(包括创建学习情境、选择知识建构方式,如探究式、发现式、协作式、研讨式等)。同时,让学生进行预习,以便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并要求学生能够对预习内容进行知识分类、总结归纳。所以课前准备阶段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初步信息加工与教师对本节课程做全面深人的设计―两者同步进行的过程。(2)授课:先由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然后按预先设计的方案组织学习活动过程。具体方案以教学内容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例如,本节内容是本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属理论性较强的陈述性知识,适宜采用问题驱动、专题讨论、分组探究的建构方式)。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的若干个(3个左右)协作小组中进行。每一小组的学习任务主要有两项:其一,学习内容的分析,即如何科学有效的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应通过组内协作来消除各自的'认知障碍,完善认知结构,寻求最佳的建构途径。其二,表现形式的分析,即采取怎样的形式来表现学习内容,使之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记忆更牢固,从而优化认知结构,使知识建构的质量和效率更高。正是通过这两项主要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成为科学有效的知识“建构者”,并逐步具备知识建构“促进者”的能力。(3)小结:教师指导学生各小组通过分析、总结形成一个小组学习方案作为完成上述两项学习任务的成果。可通过组间竞争、方案试行、分析比较,由师生共同选出最佳小组方案。最后经教师分析总结、评议反馈,并提升至一定的理论层次,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预期培养效果。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

现以教育技术学专业选修课(数字电视技术》中“交互式电视技术”一课为例实践上述模式。

首先,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并阐述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1)内容提要:应用数字电视技术实现非对称双工形式的新型电视技术;(幻基本概念:交互式电视(IT’V)、节目式交互式电视(点播电视VOD),VOD系统组成、视频服务器、ATM通信系统、机顶盒;(3)基本原理:视频服务器的结构功能,交互式电视机顶盒结构与设计及工作原理;(4)重点:交互式电视的体系结构;(5)难点:交互式电视机顶盒结构与设计及工作原理。并说明本节内容在本课程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有更深人的认识,促进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

然后以任务驱动、问题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具体操作:将学生分成两个协作小组A,B,并指定各自的任务主题,即知识建构线索:A组采取两种技术对比(与计算机多媒体交互技术相比较)的方式建构和表现知识;;B组采取以满足电视用户的需求为逻辑主线的方式来建构和表现知识。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教师提供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并适时给予答疑解惑,提供个别指导或参与小组讨论,直至各小组方案形成。

接着是各小组方案的试行和小组学习效果分析。由于两组的建构线索不同,所以知识建构方式差异较大。A组将本节内容知识点以两种技术对比的形式组织起来,有重点、有次序、有逻辑地建构,并将每个要点做两种技术的异同分析、优劣对比,重点、难点突出,逻辑结构清晰。B组则是以满足电视用户需求为逻辑主线自然而然地建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浑然一体,在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在知识表现方式上,两组大同小异,在难于理解的原理、体系结构上能够采用形象直观的二维动画流程图来表现。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比较、分析和评价两个小组的学习方案,师生一致认为:A组在建构、塑造认知结构上更趋完善、系统、合理,使学生对交互电视技术在两个领域的应用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同化过程中有了更为便捷、牢固的固着点,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至此,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不仅使学生有效地建构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甚至培养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应具备的能力。 四、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要素

(一)教师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模式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其角色已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领导者、指挥者,而应转变成课堂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者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策划、帮助和调控者。这要求教师不仅对所授课程的知识内容、类别、结构、体系了如指掌,更需要大量创造性劳动,如选取恰当的任务主题来引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其学习动机,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物力资源如概念地图、多媒体课件、资源网站等,人力资源如校内外各专家学者或学伴等),还需要对学习过程实施大量细致的组织管理工作,如既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别指导,也要对整体学习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反馈、评价,以及对每一活动环节的节奏、时间等因素的把控。作为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新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引导学生“活学”,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建构的精神,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中引导学生“会学”,进而促进学习、改善绩效。总之,教师必须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知识建构“促进者”的促进者。

(二)课堂教学

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已有几百年历史,并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阵地,有着其它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如,网上教学缺乏师生间互动交流、情感交流,实践性教育环节难于实施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课堂教学是本专业主要的实践应用领域。因此,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如通过小组协作、问题探究、个案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思想、科学态度等,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探索教育技术专业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采取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态度和技巧,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养成终身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使其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进行终身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成为促进他人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策划、帮助者。

(三)学生

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中心地位。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动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学生的参与质量、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为使学生能够充分的、高质量的参与,需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层次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并完成相应的主题任务,从而提高参与质量。主观条件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兴趣和热情,从而全面深人地参与到小组乃至班级的“学习共同体”中来,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和任务,围绕共同的任务自由地展开讨论,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赞扬或批评强化学习动机,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和经验,每个个体都能最广泛地参与到交互活动中,进而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旁观者。只有满足了主客观双方面的条件,学生才能高度投人白主知识建构的学习过程,训练高级思维能力,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批判性思维和敢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在主动交流和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学会学习,并养成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高层次专业素质。

综上,只有教育技术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使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中得到完美的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强化和熏陶下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上打出一场场漂亮的胜仗,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课堂观,赢取专业素质教育的全面胜利!

篇8: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文/罗依明

摘 要:课堂模式是教师必须掌控的教学方法,从三方面入手为教师打造现代高中化学课堂提供思路。主要有建立相应学习模型、开展有效的实验课、拓展学生课外平台等。这些能对教和学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学习模型;实验课;参与;平台

课堂教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学生接触少,既是弊端,又是优势,可能学生经验比较少,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可能更有作用,因此,合理的课堂设计和模式方案尤为重要。

一、注重学科引导,建立对应学习模型

1.做好初高中的学科衔接

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化学学习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从辅助因素做好过渡。一是教材的过渡。初中教材涉及基础知识比较多,理论性不强,基本没用抽象因素。高中教材则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因此,要在教授时由浅入深,慢慢让学生适应。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中教师更注重能力,对学生接受能力了解不够。这样,两者要合理协调。

2.用丰富的课堂内容强化学生的学科兴趣

对于高中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很强烈的两边倒,有的学生兴趣很浓,有的学生则了无兴趣。原因很简单,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科学引导。因为化学本身有足以吸引学生的内容,比如,一些化学反应现象、颜色和物质的变化,往往让学生好奇,但化学也有枯燥的地方,化学分子式、方程式、众多的物质特性,会让人觉得烦躁。一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课会让学生兴趣浓郁,相反会让课堂死气沉沉。

二、将实验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实验室自然科学的本源,而化学可更是如此。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化学的实验课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一定要将试验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仅仅引导学生入门;其次,学生应该在实验中悟到自己的东西,包括爱好;最后,高中阶段的实验科目应该不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有新的选择。

1.高效率地开展实验课

很多学校对实验的态度是错误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都很低,形式也都停留在“教师演,学生看”的阶段,学生动手机会少。这要从几方面入手解决。首先在实验室设备、实验员编制等方面分析,教师要尽量在这方面满足学生需求。其次,师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集中精力提高成绩,忽略了各种实验。还有,个别教师惧怕实验不成功,不甘于真实演示,而是靠说教,免去了很多麻烦,当然还有很多学校过多考虑安全因素,取消了一些实验。这些都需要教师一一克服,打消传统思想和为难情绪。

2.引导学生热情参与

对于实验,有的学生乐于参与,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动手,抵触实验,而有些实验是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才能掌握要领、熟悉步骤,体会到其中的原理和结果的,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比如,在提问时,要照顾全面;在提问时,要注意方式,有效提醒学生关注课堂。

3.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际教学要吻合

教师对实验的主旨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并且达到教行统一。(www.fwsir.Com)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强调实验课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分心,比如,过分强调实验仪器注意事项,提及与试验无关的学校规定等。另外,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既要细心,又要大胆,不能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

三、将课堂作为能力提高的平台

化学课确实可以成为学生跨入化学殿堂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第一次接触化学天地,可以更加喜欢上这门科学。这就要求教师打造好课堂,一方面,让课堂既有质量,又有气氛,内容丰富,适合学生,教师可以精简文本,整合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加信息量,了解外面的世界,能用化学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李江中。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新论。厦门教育出版社,-03.

[2]王风虎。化学实验的课堂实践。天津实验中学学报,(09)。

(作者单位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第二中学)

篇9: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论文

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论文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基于网络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基础平台,它是典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微观教学模式的实现形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深化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地规范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点还存在着误区,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制约着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内涵以及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教师角色指的是在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变现的一种身份并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殊角色。它是具有社会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的行为特征,教师扮演着的社会角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研究教师角色问题既可以帮助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正确的评估教师,提高他们做教师思想工作的水平,也可以帮助教师增强角色意识,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地位、任务,顺利实现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角色的新定位是刻不容缓的问题。1.教师角色代表的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地位也就是教师权力和责任的集合。这里的教师权力指的主要是作为专职教育者所拥有的自由权,教师责任指作为专职教育者所必须履行的特殊社会责任。2.教师角色蕴含着对教师的期望,某种社会地位一旦被承认,与它联系的角色就会出现,同时逐渐产生了社会或者群体对角色行为的期望即角色期望,作为具有特殊地位的教师,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甚至过于苛求。3.教师角色行为的产生。教师角色行为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时刻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时,便会产生角色意识,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这一角色。4.教师角色是一种心理需要,当教师产生了相应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认同并亲身实践后,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角色期望要求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外化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5.由于不同的时代里面,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在变化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基础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化。语文教师角色从属于教师角色的范畴,语文教师的角色期望以及角色行为不仅要符合教师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规定,更要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子概念,有着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必须服从语文学科的特征,掌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了解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态度等。

二、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举措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内实行民主性策略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益的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在充满信任、宽松以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扬个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不细细的体察,是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最可靠的朋友。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以及活动的产生、班干部的决定要以民主的胸怀,充分尊重学生的集体决定。

2.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行自主性策略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应该自己去动脑来获取知识,才能发展聪明才智,发挥自主性。

3.关注学生发展,实行激励性策略

赞赏是一种接纳、认同以及肯定,要求教师看到学生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平常的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向上的健康心境。要及时表扬由创新意识的学生,来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启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远程开放教育中研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还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都要依靠教师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换教师角色。教师应该谨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这一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独立、鲜活的个体,变通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篇10: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遵循简单的原则。在课件设计中,必须以人文本,积极地从小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因为毕竟我们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必然会受到年龄的限制里。故而,在进行多媒体设计的时候,应该积极地考虑到这一因素。在课件上不要过于繁杂,过于抽象,要遵循直观简单之原则,让小学生一看就懂。只要能够充分地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到了运用多媒体的目的。

2、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遵循兴趣的原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兴趣”。只有保护好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促使他们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进行Family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大家庭的PPT课件,让小学生在情境里感受到家带给人的温暖。尽管课件设计的简单,但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就已经足够,而没有必要在这些课件里弄太多的声音、色彩,那样做反而弄巧成拙,会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

3、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遵循情景性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现代多媒体学习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对情境呈现中的强大优势。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呈现功能,多用情境来营造英语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中寻找到语感。

4、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在于学生。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语感积极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们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一个极好的视频,但是这个视频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他们在感情上也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情感,甚至有时候还无法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像这种教学资源,就不要利用。故而,我们在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人为本进行教学设计。

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积极地渲染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由于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声频、视频以及动画的强大功能,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即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将课堂气氛搞活。比如在进行koala、giraffe、lion这些动物的学习时候,学生不是太熟悉。教师就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动物的视频有选择性地截取,然后播放给小学生观看,让学生加深对动物里认识,进而让单词和形象的动物有机地关联在一起,促进记忆。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扩展文化背景。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也不例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各地域的文化进行有扩展,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加深对英语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英语教学需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设计的时候,掌握一定的原则,积极地运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11:浅谈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1导学式

导学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读――导思――导疑――导议――导练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样的主题。这类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又难理解只有教师利用导学式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人教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等》;河北版《细胞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等。

2自学式

自学式是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内容系统化,学生将知识点以各种题型的形式存储起来,在全班展示交流。

具体是:收集信息――阅读教材――独立思考――提炼知识――组内交流(处理信息)――组间交流――生生质疑――师生质疑――解决问题

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的多样性》《健康地生活》《生物技术》等主题。这些主题学生可以根据收集的材料和自己的爱好,兴趣自选教材内容,提升知识点这更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原则。例如:人教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河北版《保护物种多样性》《我国的珍惜动物》《我国的珍惜植物》《药品与安全》

3角色扮演式

角色扮演式是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设置多个专题,由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专题。

具体是:依据教材(生物标准)――自选专题(学生)――组内设计――组间表演――评价主题(师生)符合这类课型的一般是《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与环境》等主题。这些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表演、模仿、能大大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例如:人教版《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河北版《病毒的控制和利用》《田野动物的调查》

4自主探究式

自主探究是由学生收集材料经小组加工处理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研讨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处理材料(组内)――表达交流(组间)――提问质疑(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等主题。例如:人教版《空中飞行的动物》《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

5实验探究式

实验探究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背景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问题情境(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假设(学生)――实施方案(学生)――表达交流(组间)――得出结论(师生)

第二种模式:实验情境(验证性的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得出结论(学生)――猜测推理(理论推理或质疑)――实验证明(现有实验材料)――表达交流(组间)――生成问题(师生)――全班展示――得出结论(生、师)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科学探究》主题。例如:人教版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种子的萌发》;河北版《探究蚂蚁的食性》等趣味性生活性比较强的探究性实验和河北版的探究竟大多数属于第一种操作模式。比较经典的实验例如《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属于第二种模式。

6竞赛式

教师和学生事先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应用性强的题库,有小组成员自选题目进行抢答、抡答、必答等专题。这类题要求教师设计同一类专题的剃度相当,难度相当,教师评价公正。

具体是:课程标准(熟读课标)――分析教材――确立重点――收集材料――重组加工(材料)――编写题库(基础性、能力性、趣味性、应用性)――自选专题(学生)――表达交流(组内合作)――及时评价(师、生)――评出优胜(积分制)――颁奖奖励

由于学生自选专题组间互动教师能科学的评出优秀组。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增强。符合这种课型的有:单元复习课。

7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色完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进行展示和研讨。适用:生物资料展示、科技论文、设计展、优秀标本展、优秀模型展。

8讲述式

讲述启发式:根据教材中的难点,教师可利用讲述启发方式突破难点,输导学生思维。

具体是:确定重点(难点)――教师讲述(思维过程)――适时启发――得出结论(师生合作)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例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这种模式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讲述,它要求教师角色发生变化教师完全将自己摆到和所教的学生的同样位置、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合作者。同时教师又是他们中间的领头羊,要求教师以成功者的身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讲解知识点。

9网络整合式

网络整合式:是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整合并在网络教室展示的教学模式。

具体是:收集资源(网上)――整理资源(课下)――小组交流(QQ,人与人)――组间交流(BBS论坛)――互动研讨(人机交流,人人交流)――得出结论

此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计算机的打字基础,上网收集材料和处理材料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网上的基础。

10光蝶互动式

光蝶互动式:是光蝶中的学生和教师与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有机的互动的`过程。

具体是:依据课标――确定重点――设计问题(教师)――整合光蝶(整合课堂、整合问题、整合学生)――四动学习――(光蝶中的生生互动、师师相动;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师互动;课堂与光蝶中的师生互动;光蝶与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11、问题式

问题式:是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是: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师、生)――质疑问题(生、师)――生成问题(师、生)――学以致用

符合这类课型的有:《健康地生活》《生物圈中的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等主题。

以上模式因教师、学生、教材可相互转化。例如河北版的《近视与远视》《药品和急救》《遗传和变异》这类课型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特点,学生会迫不及待的提出各种各样的急需老师和学生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底蕴来提高课堂中的应变能力。

篇12:初探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初探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互动,实施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学会学习,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

一、构建“自主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角色合理定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必须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构建。因此,教师的角色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协助者者和引导者。

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中的应用”时,我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房,首先布置任务:在网络中查找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环绕半径、周期、角速度等),填入相应的表格。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有关规律,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的有关知识,寻找为什么这些行星会呈现如此规律。最后通过理论推导让学生理解这些规律的形成,这样让学生的内在潜能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构建“合作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例如,在开设“电磁感应现象”时,笔者尝试了合作性的探究法组织教学。给出教材中四个实验的.配图,并准备了所有实验器材,由学生选择使用,自己进行合作排序研究,写出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进行归纳、演绎得出相应的推测结论。

随着实验的进一步开展,逐步排除了在猜想中的不合理假设,再由学生上台发布其实验步骤、猜想过程、排除过程和最终结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均能体现创新精神。在该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经过多个小组的轮流展示和辩论,请学生讨论哪一个结论最合理,再由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点拨后继续讨论;这样经过“实验—猜想—讨论—再实验--再猜想--再讨论”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得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取决于磁感应强度B和闭合电路包围的面积S的变化,即磁通量的变化△”这一重要结论。通过这种研究,培养学生发散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推广。

三、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学生有探究意识,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科学引导规范训练,同时针对不同的课型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提高。

1.实验课。实验课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测量仪器的构造、原理都体现了创新意识。如初中学生测长度只能准确到毫米,要提高准确度就没有办法了,但到了高中学了游标卡尺后,在主尺上再配上游标尺就能把准确度提高了,螺旋测微器也一样,物理实验的原理、过程都体现了探究创新的过程,如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数据处理及实验误差分析方法,要求学生科学求实、夯实基本功;实验室为学生开放,常规实验仪器借给学生使用等,都能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2.概念规律教学。引导学生注重概念、规律的引入,训练从不同现象中探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的方法,以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事物属性和规律的方法,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位移变、加速度不变,可用语言文字表示其规律,可用数学方法,还可用图象的方法等多种形式表现其运动规律,给物理研究带来了许多方便。

3.物理模型的教学。物理模型对解决物理问题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的功能,引导学生探究建模的过程和模型的特点,对学生掌握模型,理解模型和学习新模型十分有用。如动量守恒定律中的“人船模型”,弄清参与物个数、运动情况、作用方式、作用结果、适用规律等,就能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去研究新问题。教材每章的内容中,都可归结一至两个典型模型,用模型来研究同类物理规律,引导学生建模、用模、变模,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要克服教法的单一性,可以探究法为主线,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13: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有效教学应首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观是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是教师共同参与和制定的基于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改革我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开展有效教学,为学生减负减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自主发展,我们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思路进行了整体反思和重构,整合出了“双自主六环节”教学思路即教师自主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创境激情,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探求新知、自学测评,交流汇报、以学定教,合作探究、巩固深练,知识拓展、作业点评,知识交流”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1、交流激情

2、游戏比赛

3、问题故事猜谜等形式

4、复习旧知

(二)学生自学、探求新知

目标具有导向性。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目标,都要制定明确的内容目标、方法目标、情感目标等,明确的目标为学生的.尝试、合作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学生以小组交流探究。

(三)自学测评、交流汇报

教师针对自学目标出示相应测试题,学生做检测题,教师巡视点评,并以小组交流汇报自学结果。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习尝试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由组长引领,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答案。

(四)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2、引导质疑。

3、小结(教师指导)

总之学校将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强化措施,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后的各项研究工作,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我们将以课题继续深入研究为契机,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创出自己的特色。

篇14: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彻底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成了教师关心的重点问

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几点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学科,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语文的教学意义

(一)满足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

言语交流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媒介,通过言语交流的方式,一个人就能与他人进行情感、思想上的沟通。比如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就必须通过交流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比如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可以通过书信,言语等方式交流。言语交流并不单单是指话语,文字书信之间的交流也都属于言语交流的范畴。

(二)有益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从某方面来说,言语活动也是一种放松方式。在闲暇时光里,读书和写作就是一种很好的消遣娱乐方式。在业余生活中,可以通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来达到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目的。阅读还能提高人们对事物的领悟高度,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尽可能地多读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人的精神质量。

(三)给人带来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语文素养。请假时的假条、审计部门做的审计报告、老师需要写教案、开会过程中的发言等,它已逐渐渗进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回答问题,学生很少有主动性,大部分时间都是做笔记和听教师讲,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原有的教学模式彻底被打破,有效地革新了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了互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发言,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比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自由表达。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之初播放一首“荷塘月色”的音乐,对教学内容进行铺垫,将悠扬的歌声融进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出教学的主题。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逐步适应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词语造句”等游戏。通过教学的预热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协作交流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就更加凸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然后提出问题或是就某个教学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互相交流,互补长短,有效地分析和解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都进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主题的探讨,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进行分析和解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收集和整理有关阅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互相交流、借鉴和参考,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目的;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进行引导和鼓励,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魍车母咧杏镂目翁媒萄П冉峡菰铮教学模式简单,这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利用多媒体的科技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比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节选一段《红楼梦》中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欣赏,对课文有直观、形象的印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加上教师用问题合理地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语文的价值更加被凸显出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篇15: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分层次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其基本模式是:检查预习,确立目标;展示提纲,指导自学;师生交流,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分层要求;达标检测,总结提高;分层要求,布置作业。 l、检查预习,确立目标。 要求教师根据上堂课布置的预习提纲,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预月情况。确立好教学的层次目标,这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首要环节。目标一般分为浅层次目标和深层次目标。所谓浅层次目标,即传授知识,实现认知的智能教育。所谓深层次目标,即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开发教育。层次目标的设计是否恰当,是实现 “双分”教学的基础。 2、展示提纲,指导自学。 要求救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门的工具,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提纲的设计。要体现出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层次性。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依据提纲,在自学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 3、师生交流,小组合作。 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组织好学习者“学”的活动。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小组成员问学门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 4、课堂练习,分层要求。 教师对课堂练可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对各层学生的适应性和挑战性。设置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组和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 “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既保证低层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又使高层次的学生学有创见,有用武之地。 5、达标检测,总结提高。 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驾驭课堂,对学生通过达标检测所反馈的疑难问题,教师要给予综合归类,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力求自行解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解疑后的`喜悦,从而增强求知的强烈愿望。 二、“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 l、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了以学生主动学习、主体活动、积极探索为特征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2、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以自学方法参加学习活动。如上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的自学,课后的巩固练习,都提倡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获取知识。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观教师的讲授和操作。这样既能使优秀生的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又能使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兴趣,使其人人学有所得。 3、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教师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设置、施教分层要求、检查分类指导、表扬分层评价,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 4、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课堂上合作小组成员间学习中的互助,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锻炼和交流机会。 三、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 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几个问题 l、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 观念是思想的先导,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观念,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宽广,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是:一是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同的条件;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会学;三是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四是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培养求知的强烈愿望:五是加强书本知识与学生 “生活世界”的沟通。 2、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巧”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指导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跨度和深度,使备课层面拉宽、难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因此,要求教师要开拓学门的更大空间,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吃透大纲,驾驭课堂,以渊博的知识和教学艺术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3、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 ”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对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困难生给予不同层次的目标和不同要求的指导;使长者增长、短者补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优等生的潜力挖掘和学问困难生的弱项补缺,让中等生在优等生的拉动和学习困难生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4、要注意发挥合作小组的协作精神。 按”分层次目标教学,分小组合作学可“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班级要组成多个含有不同层次学生的四人合作小组。课堂上要以合作小组的学习为基木形式,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 5、对学生的”层交\"要实行动态把握。 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由,对学生知识层面、小组的搭配,要动态地进行把握,视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以激励学生不断地竞争问上,但又不可调整过频。

篇16: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目标管理的理论是六十年代末(1968-1971),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以“掌握性学习策略”为理论依据建立起来的一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新的教学观念,向科研要质量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九四年秋开始,我们开始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题的研究,九五年秋在全市范围推广。至今近两年的时间里,广大生物教师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得“教学目标管理”这个新生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我们生物学科领域内的实施已初具成效。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管理处于一知半解、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误区,一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重要形式。如何运用教学目标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如何引入到具体的课型中去?在具体的每一堂课里,教学目标管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了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为便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本文就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谈谈笔者的看法。

篇17: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1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诸多因素: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生基储情感因素等相互联系构成的结构。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稳定的、规范的、按一定程序排列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包括六个构成因素:①理论基储②主题、③目的、④程序、⑤策略、⑥评价。而设计(建立)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应有四个方面的特性:①完整性②个性③简明性④实践性。那么,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模式中,这六个因素是如何表现的?我们设计的“模式”是否具备上述四个特征?

1?2“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几个基本环节

1?2?1补偿教学这个环节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旧知的回顾,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它能为新课的达标起到铺垫和迁移的作用,因此所选取的内容应是与本节新授内

[1] [2] [3]

篇18: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1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诸多因素: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生基储情感因素等相互联系构成的结构。具体地说,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稳定的、规范的、按一定程序排列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包括六个构成因素:①理论基储②主题、③目的、④程序、⑤策略、⑥评价。而设计(建立)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应有四个方面的特性:①完整性②个性③简明性④实践性。那么,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模式中,这六个因素是如何表现的?我们设计的“模式”是否具备上述四个特征?

篇19: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1?2?1补偿教学这个环节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旧知的回顾,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它能为新课的达标起到铺垫和迁移的作用,因此所选取的内容应是与本节新授内容联系紧密的,练习(提问)的设计要富于启发性和思考性,利于获取真实的反馈信息。二是教师根据得到的真实信息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回授和评价,及时补救存在的缺陷,以利于即将进行的新知的教与学。例如:在《血液循环》这一课时进行之前,应选取心脏的结构的旧知来了解学生认知的初始状态。

1?2?2目标诱导自有教育以来,实际上不存在无目标的教学,只是在通常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学行为主要取决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规定、考试的导向、教学经验的定式等。由于这些依据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造成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师间的教学效果存在着惊人的.差异。

教学目标管理要求,在一堂课开始前,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我们编写的《教学目标管理实施手册》制定的课时教学目标把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规定具体化,并把老师们的教学经验的定式规范于其中。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教导学的作用,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也是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前提。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把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明确目标,并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1?2?3教学活动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活动应有双边性,要坚持启发式,决不能包办代替,一灌到底。启发式教学的双边活动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问答式。

生物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媒体(挂图、模型、标本、幻灯等),加强直观性。坚持“九义”新教材的改革方向,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的认识从观察入手,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验、多动手,激励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即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以目标为主导的反馈和矫正,从而提高目标达成度(达标率)。

1?2?4反馈信息当前我们实施的教学形式是以班级群体为单位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常常不能全面了解并兼顾所有学生,特别是由于信息不灵,一节课下来,不知效果如何,更不知教与学的问题所在,正如布鲁姆说的:无论教师的工作多么有效,“误差”不可避免。“误差”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的。

反馈信息这一环节在行为上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收集信息。利用目标达成检验题在下课前10~15分钟让学生做,检测题的内容围绕着目标,以获取反馈信息为目的,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信息。 如:学生相互批改,制作反馈卡,有针对性检查各层次学生(侧重差生)答题情况,巡视和提问等。要切实保证所收集的信息的真实性。二是分析原因。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掌握试题差错的分布情况,学生对各类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教学措施是否有效等。

1?2?5矫正、回授这一环节很重要。如果说反馈信息是对学习误差的“诊断”,那么矫正、回授就是对学习误差的“治疗”。正如对疾病的治疗必须以诊断为前提一样,教学矫正也必须以教学反馈为前提。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矫正、回授措施,如针对性的个别订正(可在堂上巡视时进行)、合作学习、变式教学(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教学)等堂上教学矫正。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宝贵,教师应照顾全体学生,不可能对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矫正,只能对多数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实施再教学。

总而言之,不论是反馈信息,还是矫正、回授,贵在及时。即在误差出现不久就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及时矫正,使前后误差不相混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实施矫正,还可以解决实践中新授课教学与反馈矫正教学在时间上的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师生的课外负担。

2“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要使“教学目标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我们生物学科结出丰硕的成果,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建立起“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把老师们的经验规范于模式中,从而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在思想观念上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的观念要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2认真转变学生观教师要充分理解布鲁姆的: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要坚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教好每个学生。

2?3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要改变传统的,以分数划等级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观念,认识到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

2?4树立科学的教学方法论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论,把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20: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浙江杭州市教委教研室 隋立琴)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理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学习和研究教学模式对提 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及其表现形态,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此外,教学模式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 具体化,又是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它具体、简明、易于操作,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 量。

12年来,我和杭州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探寻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 探索建构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思想品德新授课中各种课型。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 程序是:

寻入--明理--扩展--寻行--总结。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思想品德 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 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提出了 “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 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 学生谈他心目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 学实效。

二、掌握学习模式

该模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目标为导 向,导教导学。它的操作程序是:

前提诊断--展示目标--实施目标--矫正--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我室组织编制了各册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系列,使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准确、恰当地掌握了教学目标,克服 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有序,明确有度,具体可测。掌握学习模式,目前正 在推广之中。由于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矫正反馈机制,使学生的认知目标达成 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问题--讨论”模式

这是从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性教学”亦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迁 移过来的。这种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基本程序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归纳评价--解决问题。这和模式的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 {图})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