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论文

老花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老花猫”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论文(共20篇),欢迎参阅。

篇1: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论文

动态备课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的论文

摘要: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好坏,备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态备课法是适合高职院校教师使用的备课方法,即以学生的专业背景为出发点,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知识技能要求,从教学任务下达起直至授课完成,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深化,完善备课方法。

关键词:动态备课;方法;流程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备课是基本环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备课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本文从如何备课的角度入手,通过对高职院校现行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动态备课法的含义、内容的界定,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地探讨了动态备课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现行课程教学特点

经济发展对高校的重要影响之一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的相关度越来越高。社会上不断涌现新职业,如电脑游戏师、形象设计师、动画绘制员、景观设计师、会展策划师、数字视频(DV)策划制作师、商务策划师等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随之不断推陈出新。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新开专业1000多个。由此带来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新变化。

课程不断更新,呈现出“专”、“新”、“交叉”的特征新专业的出现,培养模式的改革,更推动了专业课程的更新、整合,呈现出专新交叉的特征。“专”,体现在课程划分日益专业化,即专业化程度加深;“新”,体现在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新规则;“交叉”,体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边缘学科,一门课程同时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如此情形下,对任课教师的授课就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备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中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要求高职院校重视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这一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对于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而言,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应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如何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如何有针对性地完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能。这也成为对教师备课新的挑战。

获取知识的渠道的多样性信息时代,知识浪潮汹涌澎湃,学生与教师拥有同样开放、多渠道的知识获得途径,很多学生在网络资源应用方面的能力甚至比教师更强,致使教师无法运用以往的“知识渠道垄断”来维护自己的权威,由此更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沿用以往传统的提前数周来备课的备课方法,在新学科和改革课程教学中呈现出一定的不足:(1)缺乏系统性,针对某一具体的章节或环节将大纲、教材、学生和方法结合在一起的备课,难以体现课程的整体性与多样性;(2)缺乏灵活性,新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则的涌现使得我们以往数年不变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也会出现更新的滞后。在此情况下,固守原有的备课方法,将导致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的陈旧。许多课程内容伴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方法的出现、法律法规的变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反映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就呈现出应有的动态性。

动态备课法的含义、内容

动态备课法是以学生的专业背景为出发点,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知识技能的要求,从教学任务下达起直至授课完成,随着时间的推进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修正、深化、更新和完善的备课方法。动态备课法包括五个步骤,即:第一步,备专业;第二步,备教材;第三步,备方法;第四步,备课堂;第五步,备课总结。具体实施见图1。

备专业接受教学任务之后,任课教师就进入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备专业。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教学对象所处的专业的特点。即使同样一门课程,不同专业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必须掌握的技能要求会有所不同,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接受能力也有所差异,这些因素对日后的教学实施影响极大。因而,教师需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备专业:

1.横向备专业,即学生的专业区分

教师应研究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及专业培养方案对本课程的要求。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在讲至行业进入壁垒分析时,管理类专业学生有《西方经济学》基础,在“学习和经验曲线”中只需提出这个名词,学生就会理解,而对于其他没有《西方经济学》基础的路桥、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就需要用2~5分钟时间解释这个名词。同时,不同的专业其知识背景也不同,在教学案例的运用上也应结合专业特点选用专业针对性强的案例。

2.纵向备专业,即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年级进行区分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接受能力、自制力都会有差异,对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二、三年级的学生和临近毕业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重点、英语水平会有差异,因而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可以进行双语教学;高职院校中五年制学生没有经过高中的历练,在学习能力、自制力上远不如高考入学的学生,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就应有别。教师通过备专业这一环节,可以形成初步的教学计划,即对不同专业、年级的授课对象制定针对性强的各章节课时安排。(备专业工作框图见图2)。

备教材在形成初步的教学计划后,进入动态备课的第二阶段。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从三方面入手:

(1)仔细、认真地通读教科书。很多教师认为以自己的水平无需再去认真阅读学生的教科书,这是一个误区。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知识的主要依据,仔细通读学生用教材有两个作用:一是熟悉、掌握该教材的体系,在头脑中形成对该课程的整体概念;二是通过仔细阅读教科书的每一细节,可以及时发现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准确、不完善之处,及时备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纠正或补充。

(2)参考资料包括国内优秀教材、国外原版教材、专业期刊、网上资源以及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教师应多渠道、多层面地摄取本学科领域中的知识以及实践领域中的新发展,将其有机地融入本课程的教学中。

(3)利用教学硬件资源,准备影像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此同时,进一步了解在课程教学中本校可利用的教学硬件资源状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章节内容可采取的教学手段,之后对各类影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选取和制作。通过备教材,可以使教师对本课程的学科有更进一步的系统把握,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学科前沿、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相应可运用的'教学硬件资源等情况有充分的把握,并对备专业阶段形成的初步教学计划进行修正,同时确定本课程各章节可采用的教学手段。备教材工作框图见图3。

备方法在形成最终的教学计划,并对教材、教学手段有了充分的把握后,教师可进入各章节的备课,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备方法。教师应结合学生层次、教学大纲的要求、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师本人的特点,选择相应内容的教学方法。若教师的语言表达富于感染力,就可多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答法等;若教师的语言表达稍差而动手能力强,有些内容就可采用演示法、实验法等。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各章节内容所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及配套运用的教学手段,从而完成教案的编写。直到备方法这一环节,教师可形成各章节的详细教案。。

备课堂自第一节课之后,每一次课结束,教师都应进行下一次课的准备,称之为备课堂。因为此时,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自学能力、性格特点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前一次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下一次教学内容或方法的调整。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地发展,同时也会出现新的教学手段,备课堂时可根据该学科的现实发展状况对原教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备注,调整教学进程、融入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手段,以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图5所示。

备课总结当一门课程教学结束后,应进行备课总结,总结备课、教学的得失,这既是这一轮备课的结束,也是新一轮备课的开始。

动态备课方法的动态体现在内、外两方面:对内以教学对象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对象的专业、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来动态地调整课时、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学手段的选择应紧紧围绕本校的硬件教学资源作动态调整;对外依据新知识、新法规、新实践而动态地调整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使得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紧密结合,促成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种备课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注意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备课,不能让授课内容面面俱到,而应该点面结合,使得让学生获得学习和创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2)备课中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不同于以往的那种教师“闭门”独自备课的形式,动态备课需要与学校其他相关专业、部门相联系,因为教师需要获得所任教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学校教学硬件设施的应用情况等信息,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教师的备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章豹,李和平.贯彻《意见》增强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12).

[2]刘守义.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地位与目标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6).

篇2:探索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拼搏、坚毅和团结等优良品质。体育游戏教学以其强烈的生动性、直观性及教育性被广大教师及小学生所喜爱,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巧妙的将跑、投、跳等编排在一起,增强运动的可玩性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对体力的增强、智力的开发及思想品质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篇3:探索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认识、推动自身求知并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内在力量。小学生活泼好动,有着好玩的本性特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体育教师利用学生兴趣进行教学能够提高上课效率,增强学生兴趣。学生兴趣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效能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若教师使用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便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恰当的体育游戏教学是小学生兴趣形成的重要动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游戏教学与兴趣之间的联系来看,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精神品质的发展。

篇4:探索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学生兴趣之间存在重要联系,对学生兴趣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本文将从兴趣的倾向性、广阔性、效能型和稳定性这四个方面特点进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影响的探究。

3.1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兴趣广阔性的发展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广阔的程度、范围的大小。学生拥有兴趣广阔性有益于促进兴趣的广阔发展及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不断采用形式多样的新型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拓展思维的发展,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广阔性[3]。体育游戏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增加拓展游戏内容,制定新的同一游戏规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创编一些小游戏,在课上展示,使学生们自觉地投入到体育教学游戏的创造学习中去,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多向发展。同时,体育游戏的集体参与感培养了学生以集体为中心的意识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鼓励帮助和谅解,促进学生的情感逐步社会化。这些都能让学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学习兴趣不断加深,意志品质得到提升,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兴趣的广阔性发展。

3.2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兴趣倾向性的发展

兴趣的倾向性,即指兴趣是为什么内容发生的,它是形成其他兴趣品质的前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个体差异、身心发展程度不同、身体素质等差别而导致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倾向[4]。体育教师利用体育游戏的娱乐功能增强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发挥创造能力,将每节课学生要掌握的体育动作以游戏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概念,并在游戏之后让学生发表自身见解,加深学生的兴趣倾向,促进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与思考。因此,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把单调乏味、难度大的体育动作穿插到体育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使学生体育动作技能学习能力不断增强,不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更让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得以加强。

3.3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兴趣稳定性的发展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学习、工作能够持久的爱好倾向。具体说来,兴趣一经形成,不朝三暮四,不见异思迁。只有具备了兴趣的稳定性,才可能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才可能做出超人的贡献。体育游戏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其趣味性和竞争性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失败带来的伤感、惊险带来的刺激与惧怕等,增强了坚韧的'耐挫力和意志力,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减少了孤僻、畏缩等行为。体育游戏教学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体育游戏,培养中小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乐观主义情感,让学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使学生能够有强烈的再参与欲望,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保证学生积极情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学生学习体育动作技能时,注意力强度越大、注意力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好。体育游戏教学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极富变化,具有明确的目的任务,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有组织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状态。利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耐心与信心,培养学生的稳定性,形成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

3.4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兴趣效能性的发展

兴趣的效能性是指个人的兴趣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大小。小学生具有具有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对什么都感到新鲜,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情绪也较容易发生变化,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5]。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简洁明了语言讲解,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体育游戏中通过探究性学习法和合作性学习法,启迪新知,培养创造思维能力;通过记忆游戏规则、游戏参与角色、游戏场景、游戏故事情节及最后的比赛胜负,促进自身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游戏中学生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学生所处的位置、顺序、条件不同,从而承担和履行着的任务和职责也不同。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人际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在集体中的职能和作用,通过游戏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誊感、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社会心理的发展。因此,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兴趣的效能发挥,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及行为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影响。加大体育游戏教学,不仅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精神品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篇5: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给每一个学生自己所需要的'足够的学习时间,8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成为优生.掌握学习也是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掌握学习的准备与掌握学习的实施两个方面.

作 者:易彬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刊 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14(2) 分类号:B222 关键词:掌握学习  掌握标准   形成性测验   反馈  

篇6: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赵肃君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中心幼儿园(3530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幼儿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实践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

篇7: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儿园教育中也渐渐地由传统的说教模式逐渐被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所代替,信息化正不断的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校园。幼儿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走进幼儿园,正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求。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教起”,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您使用了信息技术了吗?

篇8: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我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多年,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让我向大家谈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因人施教,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较易地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目的。

1.1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再现生活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不产生疲劳、自觉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自然、主动的学习。

在大班语言文学活动“ 蒲公英”中,我一改往日看图片听教师朗诵的传统教法,而是为幼儿选择了一段关于蒲公英的短片进行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声中蒲公英静静地绽放,微风拂过,白色的绒毛随风轻轻的飞起,比柳絮还要轻,就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地交流自己的感受。

1.2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像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内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例如:在大班科学“地球的好朋友――太阳和月亮”活动中,其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教育论文 )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运用课件,以拟人的动画形象模拟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的呈现在屏幕上,公转、自转的概念形象化,清楚地表现出三者的运转关系,使幼儿轻松容易地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1.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对画面、声音进行主动调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从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宫的协调作用,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小树叶”中,重点是教会幼儿制作沙画的技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只能面向部分幼儿,遮住的幼儿不能同时学习到该技法,教师经常需要分组示范,这样不但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教学效率不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通过使用实物投影器进行示范讲解,不但解决了教师示范遮挡幼儿视线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示范图像小,不清楚的问题,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而且缩短示范讲解时间,使幼儿有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1.4因人施教。

幼儿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会参差不齐。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活动中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这样便会阻碍教学最优化,不能使每个幼儿都达到“最近发展区”,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流向、流量和进程,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灵活方便。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加减”中,教师在讲授新知时随机调控,根据幼儿的学习掌握程度适时开展巩固练习,如果幼儿学习较快就可以多举一反三完成练习题,如果幼儿学习较慢就可以多举例讲解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掌握方法,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人施教,达到教学最优化。

1.5创造氛围,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体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

如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天安门”中,教师通过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节日庆祝场景的课件,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当观看到升旗仪式时,有些幼儿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国歌,有些幼儿还离开座位站起来行注目礼……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天安门的雄壮,而且从情感中体验到中国人的伟大和自豪,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但是多媒体的不适使用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例如在诗歌“小熊过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以童话的形式呈现诗歌的内容,但是不能取代传统的分句教学,否则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幼儿的诗歌学习。

2.2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始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着重于激发、促进指导幼儿的学习。同时,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机交互不能取代教师与幼儿间的交互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的合理运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8 以内的加减”中,教师把 8 的分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花园里有5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最后出现 “?” 的画面,当幼儿看到这些场景时其实心中已经明白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了。

2.3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该用时慎重选择应用,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形式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例如在大班美术绘画活动“熊猫”中,重点是让幼儿描绘出熊猫的各种形态,教师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边播放轻松的音乐边呈现熊猫的一些生活片断就行了,而不必要在此过程中过多地利用声音媒体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性,这样做容易干扰教学重点,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4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在发展感官的活动、手工操作活动及社会实践性活动中即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如在中班社会性活动“不要和陌生人走”中,教师只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景,不必要辅之以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在实际的角色扮演中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充分掌握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教育手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规律,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篇9:逻辑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逻辑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文章围绕逻辑推理法,探讨其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实践策略,具体包括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概念教学;利用逻辑推理法优化知识结构;利用逻辑推理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利用逻辑推理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逻辑推理法;生物教学;生物学思维

逻辑推理法是指依据已有的材料,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形成与研究材料相关的概念,并因此作出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传统的逻辑推理通常包括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三种推理方法。教师在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逻辑推理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概念教学

生物学中的概念主要是描述所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将这一概念推广到更多同类对象的研究中。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所学生物知识内容的概念,才能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好生物学,就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的概念。教师在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时,可以利用类比推理法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对比、推理,从而使学生高效地完成生物学概念学习。类比推理是指研究的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有相似,通过对比推理得出他们也存在其他相似属性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法从对个别对象的观察研究开始,再推及至更大范围的同类对象研究中,其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十分相似,因此教师可以将类比推理法融入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利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推理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概念。

二、利用逻辑推理法优化知识结构

生物学知识繁多且复杂、内容抽象,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难以理解和区分的知识内容,这一问题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而且导致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无法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逻辑推理法中的归纳推理引导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分析、概括,进而优化其生物学知识的结构。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知识开始分析,由此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推理过程。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根据所获得的材料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分析、概括、整理,以此得出与其相关的知识结论[2]。学生在这一推理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加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对所学知识框架有更清晰的理解。教师利用逻辑推理法中的归纳推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优化,可以让学生夯实生物学基础知识,有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

三、利用逻辑推理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

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生物学知识进行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教师可以在生物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将逻辑推理法中的演绎推理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引导学生从生物现象出发进行推理,进而得出相关的知识概念或结论。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的现象或前提出发进行推导,由此得出具体的概念或结论的推理过程,这一推理过程十分严谨,教师可以将其用于生物计算问题的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演绎推理了解所得生物知识结论的由来,这样他们就能对所推理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利用逻辑推理法中的演绎推理进行生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逐渐形成生物学思维,学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四、利用逻辑推理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逻辑推理法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学习某一生物对象,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进行研究,学生在实践推理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巩固所学过的生物理论知识,而且能在推理方法的引导下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实践探究中,进而完成实践探究学习任务。教师在利用逻辑推理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学习时,要对学生的推理方法和过程进行点拨、指导,对于学生在推理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及时引导他们,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逻辑推理法学到更多科学、有用的生物学知识,让他们更好地完成生物课程学习,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生物知识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逻辑推理法在生物教学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学生物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教师在利用逻辑推理法教学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教学方法中的不足,进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也要学会将逻辑推理法与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提升生物学知识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滕达.在生物计算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方法[J].考试周刊,(2):151.

[2]林艾芳,张锋.逻辑推理法在光合作用概念的达成和辨析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7,33(7):7-9.

篇10:拼贴法在幼儿纸版画教学的运用论文

拼贴法在幼儿纸版画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中国的版画艺术源远流长。我园艺术教育以版画活动为特色,通过版画教学,让幼儿试着创作美术作品。本文介绍了幼儿在拼贴版画中的收获,分析了版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拼贴;版画;操作

中国的版画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各个时期的历史节拍,谱写了一曲曲“绘与刻”、“版与印”的交响乐曲,更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同步发生着精神上的共振和形式上的革新。我园艺术教育以版画活动为特色,通过版画教学,让幼儿试着创作美术作品。一次次版画活动使孩子们越来越了解拼贴版画的操作,动手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展。由于拼贴版画需要先画,然后剪、贴、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正是这种随机性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灵感,孩子们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版画活动。在开展版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小朋友们和我们一起进行讨论,继续在实践中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把版画开展得更有效、更有趣。我们的拼贴版画是用卡纸进行剪贴,拼成自己喜欢的画面然后进行印刷而成的版画。拼贴版画首先在卡纸上根据主题画出自己喜爱的图画,然后剪下再随机选择剪下来的卡纸进行拼贴,最后进行涂色、印刷,完成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添画,让作品看起来更丰富、完整。

1幼儿在拼贴版画中的收获

1.1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版画的练习中有了明显提高拼贴版画活动的步骤是比较复杂的,要先根据主题画出内容,然后用小剪刀沿边把每一部分剪下来,接着把零碎的部分根据主题进行拼贴,最后涂色进行版画印制。也正是这种具有变化性的操作过程,幼儿才能真正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剪的是自己画的内容,拼贴的时候会随机地拿到别的小朋友剪的,然后根据主题拼成自己喜欢的内容,这些步骤不断地激发着幼儿想象力。在《我设计的机器人》中,罗××一开始画的是个方方的机器人,在拼贴的时候有了新想法,他用两片大大圆圆的硬卡纸做机器人的脚,两只手指向不同的方向,说:“我的机器人在指挥交通呢!”然后指着圆圆的硬卡纸说:“这是我的机器人的脚,有轮子他会跑的特别快,比我的脚还要快!”很多机器人都是用长方形做脚,罗××的想象力又发挥了作用。1.2幼儿的剪纸水平在一次次拼贴版画中得到充分练习和发展,逐步有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小班的时候不常有剪纸的练习,大部分幼儿在中班一开始的时候还不太会沿边剪,会剪得比较粗糙。《指南》对中班幼儿健康领域中提出目标:“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经过平时和拼贴版画中一次次的练习,大部分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使用剪刀的基本方法,并且能沿轮廓线剪下来。由此可见,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在拼贴版画的练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1.3在拼贴版画带来的乐趣中,幼儿的耐心得到了进一步培在拼贴版画《树》中,完成版画之后我们要开展区域游戏,吕××急急忙忙地拿了两片树叶蘸点浆糊胡乱一贴就想去涂色了,涂色的时候也是拿着笔一通涂抹。看到这个情况,请他再拿一张纸试试,引导他慢一点,仔细找找喜欢的树叶有层次性地拼成大树,涂色的时候小心不能涂到外面。可能由于刚开始接触拼贴版画,幼儿还没有理解和感受到它的趣味,会当成完成任务一样急着做完。在一次次的操作后,孩子们逐渐发现了拼贴版画的乐趣,他们不再急急忙忙地去画,而是会慢慢想、认真剪、仔细拼、细细涂,每位幼儿都想把版画画好。大部分幼儿都会很有耐心地进行拼贴版画,耐心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2版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做事情动作较慢是大部分幼儿都存在的问题,幼儿的手部肌肉本来发展得就不是很完善,动作起来比较慢,所以特别是当幼儿有很多想法、动作比较细致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版画就会画的比较慢。版画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这些小朋友就更慢了。颜料的调和是否合适是版画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这是活动的关键材料。有时我们一下子就把所需要的颜料放在颜料盒中,幼儿在沾的时候本能地想多沾一点,结果翻过去印画的时候导致颜料化开变成一团影响画面的整洁美观了。我们事先缺乏了对幼儿使用颜料的指导,疏忽了关注幼儿的操作习惯是怎样的,同时颜料太稀或者太稠,又会导致颜色不鲜艳或者涂的时候太干等问题。

3版画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拼贴版画给幼儿想象力、手工、学习习惯等方面带来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尝试解决。比如怎样让幼儿提高版画的速度而又不影响质量?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在制定活动计划的时候应该和幼儿一起讨论想画什么,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绘画主题,同时注意内容是否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是否适合通过拼贴版画的形式进行操作,如果内容太复杂,那么幼儿操作起来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同时我们可以在班级美工区中增添一些版画操作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对版画的练习。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绘画的进度来添加颜料,这样能有效避免颜料过多糊成一团的情况,并在操作开始前和幼儿一起探讨使用颜料的注意点,同时应该根据版画内容调出相应浓稠度的颜料。由于画笔比较细,对于孩子来说不太好掌握,像李××就会握着笔在纸上用力戳,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用笔方法。

综上所述,本文仅代表个人探索,研究对象仅为自己班级的幼儿。研究方法与手段为观察法、谈话法等。研究结果尚存在不足之处,还需要在日后的活动中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方能充实观点。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J].教育前沿,.

[2]刘小玄,中国版画艺术源流[M].湖南美术出版社,.

篇11:施工进度控制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施工进度控制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项目工期实际,针对其工程施工时间要求短,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干扰因素多等情况,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论述了该工程进度控制过程,并分析了如何处理进度与工程质量及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进度控制实施中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进度控制;计划进度;偏差分析

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3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米,投资额约15亿元人民币。工程主体是现浇混泥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目前有三个区(单项工程)正在建设施工,总开工建设面积近18万平米。该工程对建设工期要求紧迫,时间弹性小,工程本身又有建设规模大,设计变更多,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复杂,场地狭窄,施工单位多,施工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按照进度控制的一般过程,从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到施工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与调整,其中进度计划的合理与否是进度控制的前提,施工过程中的检查、调整与处理是进度控制的关键。

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指导文件。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科学安排进度计划,以控制时间和节约时间,对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郑州大上海步行街二区(金街)工程,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地下两层车库,总建筑面积约23196.09m2,建筑类别一级,耐火等级一级;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类别乙级,设防烈度7度,基础墩式筏板基础,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0m左右。该工程的计划总工期为200天,根据工程工期与招标文件与业主相关的要求,施工单位依据“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装饰工程穿插进行的施工原则;并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工程施工方案、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合同及供应计划、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及环境气候条件,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设备能力等,制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制定了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调整施工作业的控制计划,施工单位工程施工工期计划地下工程55天,主体工程95天,装饰及竣工验收50天,并绘制了施工进度网络图,采用网络计划来确定本工程进度关键线路并用来指导施工。

在制定计划时,还运用了工程进度曲线法,它是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项工程施工作业时间及施工工程量的分布,绘制成的施工工程量累计曲线。进度曲线以坐标横轴为工期,以坐标竖轴为完成施工任务工程量的累计数(以百分率计)。进度控制时把原来施工进度计划的工程进度曲线与施工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曲线绘在同一张图纸上, 并对计划进度曲线与实际进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计划,以确保工程施工按期完成。

二、工程施工实际进度检查

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实际施工进度进行经常性地、定期性地跟踪观测与记录, 了解施工的实际进度情况,建立工程分项的月、周进度控制图与控制表等, 对收集到的施工实际进度数据,必须进行必要的整理、按照计划控制的工作的项目进行统计,为进度对比分析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

工程进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广泛采用了工程形象进度图、工程形象进度控制表等反映工程实际进度的方法,并与施工进度计划时间相比较,方便各方随时掌握各专业分项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差距。当出现差距时,监理工程师与业主可以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进度缓慢信号,分析造成进度缓慢的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工期的完工。

在郑州大上海步行街二区(金街)工程中,横道图比较法应用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各个阶段,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手段,以该区主体工程施工(局部)为例进行说明。二区金街工程主体结构四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比较表。黑色粗实线表示该分项工程的计划施工进度,黑色三角(▲)表示设置的进度控制检查点,黑色方框(■)表示该工程实际完工日期。从横道图比较表中可以看出,在4月31日检查控制点处,四层9到17柱梁板架子按计划完成,四层9到17柱梁板钢筋按计划完成,四层9到17柱模板安装按计划应该完成,而实际完成只有84%的工程量;四层1到9柱梁板架子按计划应完成60%工程量,实际完成也是60%工程量,四层1到9柱梁板钢筋按计划应完成50%,实际完成50%,四层1到9柱模板安装按计划完成50%,实际完成40%,进度延迟。在5月2日检查控制点处,四层9到17柱的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四层1到9柱梁板架子按计划完成,四层1到9柱梁板钢筋按计划完成,四层1到9柱模板安装按计划应该完成,实际完成80%的工程量。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的使用,为是否采取调整措施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三、工程施工进度检查结果处理

工程施工进度检查比较的结果,应按照检查报告制度的规定形成进度控制报告,向相关主管负责人和部门汇报。进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事实概况,管理概况,进度概要的总说明,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形象进度及简要说明;施工图纸提供进度,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进度;劳务记录与预测,日历计划;对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等情况;进度偏差状况与原因分析;解决措施与计划调整意见等。

在郑州大上海步行街二区(金街)工程3月29日的工程例会纪要中,详细记录了河南外建公司汇报本周进度完成情况:9~17轴线三层混泥土浇注完成,三层轴线模板支设进度之后1天;1~9轴线三层混泥土浇铸完毕,脚手架支设进度之后1天。监理意见:施工单位的现场进度已经之后,比上周计划进度之后1天,比月进度计划之后2天,要求施工单位合理组织,精心安排,确保1~9轴线4月12日和9~17轴线4月8日主体封顶;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做好防范措施,务必确保主体顺利如期封顶。 建设单位意见: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将现场的施工进度及时赶过来,决不能再滞后,同时充分考虑坡屋面的技术和施工难度,提前做好各种准备,确保1~9轴线4月12日和9~17轴线4月8日主体封顶。

四、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费用

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费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若要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资源的投入就会增加,相应费用也会增加。郑州大上海城步行街工程在确定工程计划工期,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同时,也将工程工期与施工进度对工程费用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必要的估计,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适当的缩短工期,提高工程整体效益。在工程费用增加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缩短工程计划建设工期,在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条件与房产开盘销售的要求,适时采取措施,控制关键节点,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以满足开盘销售的要求,施工单位因此增加的工程费用有业主进行补偿。在二区展示中心工程中,业主与施工方约定,工程在施工控制节点上按期完工,对施工方奖励1万元,如果完不成计划则罚款5000元。该项目建设进行到三层主体结构施工时由于天气与施工人员不足等造成进度滞后,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作业人员与作业时间,赶回延误工期,确保四层主体按计划如期完工,并承诺若施工方实现四层主体按计划完工,不仅取消对三层进度延误的罚款,还将三层与四层进度奖励2万元一并发放,若四层不能完工,则一并处罚。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施工进度,如梁的主筋采用闪光对焊,柱筋采用机械连接等等,保证在施工进度向前调整后,仍能如期竣工。

五、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及安全

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是工程施工的参建各方均有的责任,工程质量不合格会造成返工、停工,甚至发生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的重要方法。在郑州大上海步行街工程中,建设方始终把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在召开的工程例会中,业主与监理都对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在施工合同中约定,承包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给工程带来的成本节约,按节约费用的20%给予施工方进行奖励,工程获省优奖(中州杯)奖励20万元,获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励50万元。如在二区金街工程204月6日工程例会会议中,监理提出施工中具体存在的问题,梁钢筋绑扎存在锚固长度不够、板筋没有深入支座、板筋间距不够、柱子钢筋锚固不够、马凳筋过少等问题;现场安全隐患存在,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特别是安全网挂设、安全通道设置、周边防护等。业主要求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必须加强管理,采取一切措施,对于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部位抓紧整改,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应加大质量管理力度,对质量问题要从严处罚等。

参考文献

[1]尹军,夏瀛.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M].重庆:化学工业出版社,.220-221.

篇12:绩效管理在我军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分析论文

绩效管理在我军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分析论文

[摘 要]绩效管理在我军管理实践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军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基于此,本文从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绩效反馈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等方面对绩效管理在我军管理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绩效管理;军队;管理实践

从现阶段我军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绩效计划不完善、绩效评估不合理以及绩效反馈效果低等,为我军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所以对于我军管理人员而言,有必要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进而提升我军的管理水平。

一、合理制定绩效计划

第一,对绩效计划制定主体进行明确。从现阶段我军管理体制情况来看,绩效计划可以由单位主要领导、主要部门、执行单位领导以及一线官兵等共同制定;第二,对制定步骤及方法进行明确。首先需要对各个岗位的绩效标准进行明确,其次对绩效目标进行合理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确保目标的具体性、可衡量性、可引导性、可行性,进而规范官兵的行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第三,在對绩效标准、绩效目标等进行明确之后,单位领导、机关等也需要和下级单位针对该单位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效交流,对绩效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初步整改意见,在各方意见统一的基础上对绩效计划进行合理制定,确保绩效计划可以顺利实施。

二、及时进行绩效沟通

在进行绩效管理时,管理人员应该与官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军营的思想观念、绩效计划实施情况、官兵的意见想法等进行有效了解,进而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完善。绩效沟通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正式沟通

一方面,军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书面汇报的形式了解下属单位绩效工作的进展情况,也可以利用电话与下属进行直接沟通,同时也可以到现场进行亲自了解,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正式会谈和官兵进行有效交流,管理人员可以和官兵进行一对一会谈,也可以参与官兵团队会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绩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军的凝聚力。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指的.是管理人员和官兵所进行的一些非正式会面,其最大优点在于沟通的及时性。由于我军的组织形式比较特殊,实行封闭式管理,因此管理人员和官兵的接触机会也比较多,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绩效沟通。比如在食堂吃饭时、路上散步时以及各大文体活动中,都可以与官兵进行一些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网络方式来了解绩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三、完善绩效评价系统

1.对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等进行明确

我军开展绩效评价的重要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军队运行效率,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对于评价对象而言,主要是对军队各级组织进行评价以及对官兵个人进行评价。

2.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明确

评价指标对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属于评价工作的核心内容。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来看,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知识等四个方面。其中工作业绩应该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工作知识应该包括军事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等;工作能力应该包括组织领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计划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工作态度应该包括全局意识、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以及协作意识。

3.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

军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明确,以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四、做好绩效反馈工作

要想增强广大士兵对自身的认知,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做好绩效反馈工作。在官兵取得成绩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表扬与鼓励,增强官兵的幸福感以及对军队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可以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发扬光大,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在官兵犯错误之后,应讲究批评策略,弄清事实的真伪,按照“治病救人,与人为善”的原则对官兵进行恰当的批评教育,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帮助官兵改正不良行为。

五、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运用

1.用于改进官兵绩效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管理人员可以和官兵一起找出绩效所存在的问题,对绩效改进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帮助官兵解决一些工作或者是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官兵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发展需要。

2.用于人事决策

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增强对官兵各个方面的了解,进而为他们合理安排岗位,避免产生岗位不适应的情况,增强军队选拔人才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3.用于各种奖励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对官兵的优秀行为进行奖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及荣誉感。所以,绩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赏罚分明或者是论功行赏的依据,在依过施罚、荣誉表彰等的基础上,激励官兵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六、结语

总而言之,我军要想提升军队运行效率以及官兵军事技能,就必须增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合理制定绩效计划,及时进行绩效沟通,完善绩效评价系统,做好绩效反馈工作,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运用。另外,对于绩效管理而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军队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以确保其和军队的战略目标相适应,进而实现我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清平.企业绩效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质量探索,,8(Z1):26-27.

[2]屈博.绩效管理在我军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篇13: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体现的论文

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体现的论文

大连市西岗区承担“《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研究”实验到目前为止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究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学习、从了解到初步掌握、再到实施这样一个学习、实践、提高的过程。

实验的第一年,我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通过研读、比较、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目标及内容标准。以此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领悟新课程中“新” 与“旧” 的不同之处,从而发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三是培养一支能较好胜任音乐学科教学的教师队伍并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的第二年,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但需要教师对事业的责任、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情,更需要崭新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水平才能适应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课堂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的新课程理念在音乐实践中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看到,在课题研究中也开始凸现新的问题:1.理论层面上的课标学习怎样向实际的教育教学转轨。2.在教师行动研究的大背景下,怎样实施音乐课程的校本研究。3.怎样在“《音乐课程标准》研究” 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4.怎样对音乐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并高效能利用。新的问题带给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课题组结合《音乐课程标准》,找准四个切入点进行行动研究,力图解决上述四个问题。

一、开展“集体备课、教研诊评” 活动,解决《课程标准》向实际教学的转轨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凋: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表现、创造等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教师们立足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立足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立足于教研方式的改变开展“集体备课、教研诊评”活动,解决了《课程标准》向实际教学的转轨问题。

首先学科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与学科教师共同将教学内容、实际课题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类别征集教案(采取自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其次教师代表与预选教师集体备课(强调注重在学习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备课,在整体研究教材结构的前提下处理局部教材,在分析儿童学习起点和明确教学目标终点的过程之间取舍素材与环节);第三步当教案被工作组审查通过之后方能实施教学,并由电教老师刻成光盘作为资料,加以保存(课后附有科研与教研员的`点评);最后由学科老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统一观摩、研讨(看课教师着重把握此课为了验证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哪些基本理念;执教者课后需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初衷;评课者参照《课程标准》需诊断哪些方面达到了,哪些方面还不够,应该如何改进,从而达到共同理解与掌握课程标准的实质)。这样研究的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落实在每一节课中,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南,从而避免了《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二是以课代研、以课代训,使设计教案、指导执教、观摩研讨的过程成为教师、教研员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三是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鲜活、生动的案例(如音乐教师的音乐网页制作)作为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而共性的问题(如怎样对学生进行适度具体的表扬)则成为后续培训难得的素材。

二、以“一个课例、三次讨论” 为切入点,实施音乐课程的校本研究

《课程标准》强调: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内容占课程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这20%,开发出有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每个学校音乐教师人数有限,如果开展校本研究势必流于形式。基于这样的思考,受顾持沉教授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文章启发,我们将校本研究变通为区本研究。

首先,将音乐教师按学校地理位置划分为小组,将音乐内容的七个单元承包给七个小组,一组承担一个单元;其次,每组依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一个音乐实践主题,共同设计一堂实践课。上课时,组内同事、两位受邀外来研究者共同听课,课后再一起反思与他人的差距;修改上课计划(新行为课),按改进的计划上课,再听课,接着再讨论,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第三次上课(新阶段课),再听课,再讨论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报告。“一个课例、三种讨论”的目的,一是切实开发区域课程,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通过分类指导活动,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师应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育知识的教育家,又应是具有突出的音乐能力、丰富的音乐知识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而目前我们的音乐教师还不具备这样的水准。因此在音乐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工作重点延伸到“音乐教师可持续发展” 上来。一般来说,我区音乐教师分三类,传统意义上的典型教师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是通过一、两次通识培训就能转变的。面临着课改的大潮,教师若再不改变观念,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伴随着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新教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其内在功力也就日显不足。其他音乐教师在课改中持观望态度。怎样使这三类音乐教师借助课改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直至成为课程改革的中流服柱呢?这就关系到音乐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了。

我们采取扬长避短、分类指导的工作策略。针对传统保守型教师,一是增加通识培训的内容与力度,不断加快“内化”过程;二是让他们在互动研讨中分析教学案例(有利于转变观念的教学实例)。针对新教师,一是聘请专人辅导音乐学科相关知识、相关技能以弥补基本功的欠缺(如两期的钢琴即兴伴奏讲座、儿童合唱训练讲座、指挥讲座);二是委以重任,促使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加快进步的速度。针对观望型教师,一是在合作教研中鼓励他们上讲台当主角,以此加强理论修养;二是帮助他们在教改实践中多上课、上好课,以此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全体音乐教师与音乐相关文化的修养(如带领教师参加音乐演出活动,带领教师观摩中外艺术家的演出等),总之,取长补短、分类指导的工作方式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区60多名音

乐老师有3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文章;有3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教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示范课、录像课。如今,音乐教师的教学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我区课改中的新气象。

四、取长补短,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强调: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的优势为教学服务。经过学习《课程标准》与教研培训,教师们明白了新课程为教师的创造留有很大的空间,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自身的特点努力发掘音乐课程资源。我们结合我区青年教师会做课件的优势,充分利用优势加大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如滨海小学的赵叶老师不但自费学习先进的课件制作技术,而且能将课件制作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难能可贵的是赵叶老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不但让本学校教师使用,而且无私地提供给其他学校的教师使用,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她尝试的电子备课方法如在每一课教案中链接相关知识、练习、范唱、伴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当再次教授这一册教材时就可以在电脑上加以修改、补充、完善,节省了教师的精力与时间。赵叶老师在会议上由衷地说:“是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活力,是新课程为老师提供了成长的舞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优秀音乐教材使我改变了教学方法,激励我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在学习、研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将研究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领悟到《课程标准》的真谛,只有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课程标准》的内涵。

篇14: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学科论文

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学科论文

语言法是体育课堂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最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是否能理想地完成教学任务、目的、内容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手段。无论是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示范、练习阶段,还是在业余体育训练中,都离不开语言法。

1.积极的组织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宣布本课的教学任务、目的、内容,合理地调动队伍,准确地示范讲解,练习中的辅导,分组轮换交替,技术、战术成绩的评定,各种教法的应用和整体性的配合,学生的心理、生理活动的调整,课后作业的布置及小结等,都要依靠和借助语言法来实现。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单靠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很不够的,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才能借助语言法来实现其组织作用。

2.合理的媒介作用

2.1通过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对所要进行示范动作的形象化描述(用语言给所要示范的动作进行画像),在学生的脑海里首先再现出教师示范动作视觉形象,然后通过动作示范去加深运动的表象和记忆。

2.2讲解在练习的意义上可以说是练习法传授的一种形式。为了确保教师的示范形象成为学生在练习时的准确执行形象,在学生练习之前,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确怎样去练习动作,完成运动,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加强什么,在自己的脑海里就会明显地再现动作的动觉形象。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这种媒介,从一个教学方法转为另一种教法都是功能性的转换。它使教师的讲解具有直观的色彩,能积极、合理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看和想,想和练密切地结合为一体。

3.必要的强化作用 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视觉形象或是视觉形象模糊不清时,教师就需要再进行示范。而在示范之后,运用语言法,这不仅仅对学生所观察获得的视觉形象加以必要的.巩固,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促进记忆的加深,对运动表象的形成起到了强化作用。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再运用语言法,对学生所进行的动作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中的肯定和评价,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练习中的运动形象,使学生的视觉成分更加清晰,更加巩固和完善。

4.完善的补充作用 教师示范之后,语言法能够弥补学生在观察示范时的不足,对进一步去调控学生在视觉形象形成的过程所存在的形象,起到充分的补充,并校正教师示范动作的形象,以及在示范动作结构本身上存在的弱点和弊端。以避免教师或学生在做正确动作中的失真,加强学生视觉形象的正确性、完整性、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结束后,用语言还可以补充在课堂练习中的疏漏,或没有感知到的模模糊糊的动觉,使自己的运动形象更为完善和准确。这对于学生练习后,教师去分析学生在练中所执行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得到充分的消化和补充作用。语言法与其他教法构成了体育课堂中完整的教学方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需要加强的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语言法的作用,才能有助于更好更合理地充分发挥其应有功效。要想充分利用语言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那么,体育教师就必须从备课入手,注意选择所用语言的形式,讲求语言的表达方法,提高课堂用语的标准,规范课堂教学术语,加强语言的逻辑性、规范性、艺术性和组织性。那种在体育课堂中想哪说哪,会做不会讲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它对传授知识的准确性起到干扰作用。要想提高语言法的运用,除熟练精通本专业外,还应该多读点文学方面的书,为丰富课堂用语奠定雄厚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自如流畅,恰当好处,才能达到更好地发挥语言法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篇15:探究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探究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探究教学法的概念及其优点

探究教学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而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用探究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或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探究教学法可以体现“实践本位”的教学观,注重将思考权、发言权、实践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探究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人发展”的教育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达到锻炼人和完善人的目的。

第三,可以充分体现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师生观。体育课中实施探究教学法要始终将学生置于动态的学习情景之中,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我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去发现、探索,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信可亲,有利于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为创新提供保证。

第四,通过探究教学法可以改变体育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探究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探究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学生不受教师过多要求的制约,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学习方法,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其次,可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的过程。

2.探究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过去“一刀切、齐步走”大统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失去的是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探究教学法所展示给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地选择的余地,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探究教学法依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不同的体育基础,不同的身体形态,不同的运动能力,采用分层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真正落到了实处。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教学法一般的呈现方式是:①问题法。如怎样才能跳得高?这个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②讨论法。既能引导学生思维判断,追根朔源,又能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探究的结果具有创新价值;③启发法、启发学生“想一想、练一练、问一问、试一试”,力求自己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另外,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体育的知识和技能。

4.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探究教学法一般运用于技术技能和比赛的学习中。只有体现一定难度和可探究性,学生才对这种学习内容感兴趣,并去探索和解决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使单调枯燥的技术变得趣味化。如:跨越式跳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解决怎样才能跳得高。由于学生的素质差异很大,就在器材的设置上用一根跳高架,绑上四个不同高度的皮筋,学生自主选择,体验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然后让学生逐步升级,每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对技术动作就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随着高度的上升,技术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也就更加重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探究教学法经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交流和探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批评精神,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胆略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另外,学生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加强。

三、探究教学法的操作要求

1.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中学体育课运用探究方法对目前广大师生来说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实施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的时代意义,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重要性,给学生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而不是将正确的答案抛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另外,要不断地吸取各地的有益经一验,以此来充实和完善该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本着全面、易学、实用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其次,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兴趣、爱好和内心需要出发,做到区别对待,同时还应考虑教学环境,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如在篮球教学中,学生都很喜欢投篮,但命中率很低,于是,就让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多次练习,从中发现,出手角度、弧度、瞄准点、手腕手指的拨球动作,是决定投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下,体验投篮动作。如改变篮圈的高度,在地上放置铁环,让学生距铁环一定的高度,将球投进铁环,然后把铁环逐步升高,让学生在趣味性极强的学习氛围中体验交流,共同协商,反复练习,最终较好地掌握了投篮的技术,提高了投篮的'命中率。

3.正确处理“放”与“收”的关系。探究教学法的主导思想就是将学生放开,而放开并不是随意的、毫无目的的。放开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要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收”要明确为什么要收,要注意收的时机,从教学过程来看,“收”就是要解决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加强指导。因此,放要放得开,收要收得住,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是在教师的约束下,那就失去了放的目的,也就无从谈及探究。

4.通过正确评价和引导,增强学生在体育课中探究式学习的可持续性。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评价要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以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即便有些学生体会不多,收获很少,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帮助学生分析,探讨、交流,以极大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另外,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现,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久的作用,而探究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评价机制就是内部动机的发动机。通过评价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身体练习,它具有较强的乐趣和较深的简力,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能量。

四、运用探究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探究式教学法多用于技术动作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准备所教内容的技术动作,明确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设想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2.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设的问题情景要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3.探究教学,主张放开,但一定要和“放羊式”教学区别开来。应注意放开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同时也不能因为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各自为战,教师应加强引导。

五、实施建议

1.教师对教材要充分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要有充分地构想。

2.教师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既要保证课堂纪律活而不乱,又要保证让学生放开。

3.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器材、设施资源的功能,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运用中应尽量发挥一种器材多种功能的作用。

4.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课前要反思学生的探究能力,课中要反思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课后要反思学生探究问题的实际效果。

篇16:浅析教学比赛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论文

浅析教学比赛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教学比赛

论文摘要:根据“领会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对教学与比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讨论了如何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方向的主流,为推动和适应民族地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改革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

一、“领会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

“领会教学法”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规则和裁判法。通过领会教学,以“比赛”过渡到“技巧演示”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效果。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利用好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对搞好教学工作非常有利。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这种积极性,强调比赛必须要有基本技术,战术作保证,并且要掌握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加比赛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次成功的助攻、快攻、三分远投和运球过人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比赛的乐趣,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4·3%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促进他们学习基本技术,这是教师进行基本技术教学的最好时机。

(三)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的战术配合。参加比赛除了掌握基本的技术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学生通过配合完成一次攻防战术并获得成功,这其中的乐趣是仅靠个人能力获得局部成功无法比拟的。通过集体配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教学比赛充满了乐趣。.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5·7%的学生认为,比赛有助于他们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战术练习的跑位、传球是基本固定的,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深刻体会掌握跑位、传球时机的重要性,才懂得如何去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配合,什么时候起动、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传球及如何跑位等是进行成功战术配合的.核心,仅依靠练习是不够的,必须在比赛中去实践、去领会、去掌握。

(四)教学比赛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本文研究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打过篮球,更不用说参加篮球比赛,他们对规则和裁判法了解的并不多。实践已经证明,8学时的理论讲授和对规则条文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只有通过比赛和裁判实习,结合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才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方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使他们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三、教学比赛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篮球教学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主要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并渴望掌握基本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这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努力钻研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比赛分析能帮助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学比赛既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就有必要对教学比赛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通过对篮球教学比赛的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比赛分析必须围绕教学进行。

(二)教学比赛指导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学比赛进行指导,不论是战术还是技术,必须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和指导所学的技、战术内容,必须想办法贯彻到教学比赛中去。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

(三)教学比赛能促使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辅修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了解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必须掌握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篮球教学。因此,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时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也无法在一、二次教学课中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必须进行课外练习。在教学课中,教师不但要会讲解、示范,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这样学,使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1·4%的同学认为教学比赛能促使他们去进行课外练习,利用学生对教学比赛的积极性,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练习作业,使学生尽快掌握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基本掌握脚步移动,双手胸前传球、罚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跳投技术、行进间不同方法的投篮技术,掌握和理解两三人之间的局部战术配合及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教学比赛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议。在篮球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技术动作原理和战术配合要求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领会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裘文.园艺植物组织培养[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2]冯天哲,余舒.养花解疑10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孙可群,张应麟,龙雅宜,等.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4]陈俊愉,刘佩.园林花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7.

[5]周兴民,王质彬.青海植被[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篇17:论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提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重点阐述了表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表扬法,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提供成败的信息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等。表扬应从爱护学生出发,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应用,加速教学进程。

关键字:体育教学 表扬法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1、引言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很大。影响外部动机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表扬和批评。一般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强化”。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的重要手段,要保持行为的强度就要进行强化。实践证明,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通过褒奖鼓励去加强和巩固合乎需要的行为方式。它是对学生的优育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学生,他们爱活动,特别是通过活动得到身心满足是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一大特点。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知识缺乏了解,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较差,独立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体育中常常不能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在练习过程中化阶段时间较长。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十分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渴望自己的进步和优点能被教师发现并得到肯定,这是学生体育学习的直接心理动因。教师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表扬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无论是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初期还是在掌握以后,表扬的激励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表扬作用为教师对学生体育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权手段,是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育能力的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2.1、表扬具有确定目标的作用,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

表扬作为一种诱因和激励手段,可把各个体育实践序列间要达到的特定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有助于构成完整泊体育实践过程。没有这种目标的联系性,体育实践往往会变得无定向,无目的。

2.2、表扬能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习检查自己进步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语言手段,能较为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体育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从事体育学习的信心,增强努力的程度。因此表扬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2.3、表扬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

当学生从事体育实践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以及高度的评价声中,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它将化作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其更加努力地从事体育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绩并再次受到表扬。

2.4、表扬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及时发现练习认真,动作掌握好的学生,要特别善于发现学生中勇于“出风头”,运动技术和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技术动作的掌握,练习中不怕困难,肯动脑子等优点及时予以表扬,抓住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会产生怕苦怕累等情绪。若教师首先用我国优秀长跑运动员王军霞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祖国夺取巨大荣誉等事迹进行教育,再结合课中出现的学生中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就会激励广大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努力跑完全程,达到教学目的和炼身体的效果。

有时无声的表扬语言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作用也很大,如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现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立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这能起到甜润学生心田,激发练习积极性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一点进步,假如得到教师的认可,他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

2.5、表扬会引起学生之间竞争,有利于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

这是因为适度的竞争有以下的心理意义:一是能促进学习将潜伏心态的动机变成活跃的起作用的有效动机,从而使个人目标明确化;二是能创造一种力争上游的条件,使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得到充分肯定;三是提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和影响。

3、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表扬法应注意的问题

3.1、表扬要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所谓爱护就是热爱和保护

热爱是指教师在表扬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表现出对全体学生的真切的爱,不可存在偏爱的心理和厌恶的情绪。保护是指教师在表扬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对于未受表扬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切不可冷眼相待,以免使表扬失去应有的作用。

3.2、表扬要实事求是

就是说表扬时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符合实际。夸大其词,不符合实际的表扬和评价,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群体心理效应,而且对受表扬的学生也不会产生好的影响。甚至还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威望。

3.3、表扬运用的次数和范围要恰当

表扬不宜太多,“频率”不宜过高,这样才能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促使其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监督。如果表扬的范围过大,次数过多,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心理惰性。这样会失去表扬的激励效力和教育力量。

3.4、对差生要优先表扬

教师的表扬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并促使其将这种积极情绪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全在实际中,差生往往因运动成绩差而与表扬无缘,这对差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差生的不同特点,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出要求,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到了要求,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并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去实现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必将使学生从小形成由后进变先进的强大内驱力。

3.5、在竞争中运用表扬应适当

有表扬便有竞争。竞争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为了确保竞争在体育教学中始终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竞争的性质有足够的认识,保证做到“兴利除弊”;二是鼓励学生去参加竞争,提高自我卷入的竞争意识;三是提倡学生自己和自己进和纵向竞争,争取这次比上次做的好,下次比这次更进步。

4、结束语

表扬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激发学生向更多的目标努力。因此我们有必要逐步提高使用表扬的艺术,最有效地发挥表扬在优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卢柳絮,郭邦士,等。激励式专利法参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运城高专学报.

徐新伟.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南京

篇18:竞赛法在球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教学论文

摘要:本研究以小学球类教学中的竞赛法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比较法来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竞赛法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能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关键词:竞赛法小学生球类教学

一、引言

小学的体育课必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他们的素质结构更加完善,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需求开展体育教学,就成了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思考和教学中去积极实践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对比实验法。通过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践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体育兴趣、体育能力改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排球是否会成为今后终身体育的主要手段等内容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同时对他们的排球运动水平再进行对比评价,来检测竞赛法运用的结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竞赛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项能力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主动性较强。在课后主动请教,思考和继续练习排球技术的现象明显增多。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适合于体育技能的巩固和提高。见表1。

竞赛法教学,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比赛法教学为学生创造了相互竞争和体现个性的条件,使学生经历胜利与失败、喜悦与焦虑、满足与遗憾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也为学生面对不同的对手时去适时调整各种相关状态,以不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提供了机会。

竞赛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的自觉性

从对学生的访谈中获悉,他们反映学到的技术在实践中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并能在课堂比赛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及时巩固。并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他们掌握排球技术和锻炼的方法,而且使他们懂得了排球比赛规则,提高了欣赏比赛的能力。见表2。

(二)分析与讨论

竞赛法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能力

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是指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能力。在排球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课堂练习时具有比赛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获得比赛能力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相互比赛中,往往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练习中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加主动、自觉,练习也就更加卓有成效,自我体育能力随之提高。

竞赛法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在排球课中采用竞赛法教学,掌握和运用规则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一方面,掌握和运用规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欣赏水平,有助于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去创造性提高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完成身心发展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掌握规则,遵守规则参与排球活动,养成自觉遵守规则、接受规则规范的习惯,规范意识得以牢固树立。

竞赛法教学能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体育运动在培养小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活动难以替代的,而竞赛法教学正是培养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有效形式。排球课运用竞赛法教学,就具有合作与竞争两个基本要求。同时,由于竞赛法教学还实行选优晋级和末位淘汰制度,学生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超越意识和紧迫感,这些对学生竞赛意识的树立和竞争能力的培养也是更为有效的。

竞赛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

学生出了校门便不再参与体育活动,这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在排球课中采用竞赛法教学,其主要的优越性在于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求知,求胜的欲望,引导他们去自觉主动的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结论

竞赛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它突出了体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尊重了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在球类教学中采用竞赛法教学,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19:化整为零法在ASP动态网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关于化整为零法在ASP动态网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动态网页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综合性较高而且难度系数也较大的课程,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此课程不消化,教学困难重重。本文根据ASP动态网页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对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动态网页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将教材项目化整为零的教学观点,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ASP动态网页Access数据库Dreamweaver化整为零

中职学校ASP动态网页的教学一般是ASP?+Dreamweaver?+?数据库组合。此组合虽降低了编程语言的成分,但因由学生起点低、底子较差,教学上仍然存在问题。

一、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流行多种ASP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每节课有一个项目(或者称为案例、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完成这些项目,从而掌握相关知识。这些方法优点是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一言堂”教学方法,使课堂以生为本、目标明确,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纵观各路教材,所设计的项目都过于庞大,动辄十几页纸的容量。这种知识容量对中职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无法理解项目的整体,学起来无所适从,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可见这些方法不适合中职学校的初学者。由此,以当前的教学方法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的设置作适当的调整,从中开辟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新方法的探索

(一)、化整为零——将大项目分解为零碎的小项目

学习ASP动态网页,基础时期可以将其化为两个“零”,一个是网页另一个是数据库。高三的学生已经有Dreamweaver网页设计的基础,接下来只需要再打好数据库基础了。数据库的基础我们必须一切从简。

1、选择最简易的数据库软件。

学习数据库有多种软件,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容易上手的Access。Access是Microsoft?Office中的一个软件,其界面对中职学生来说没有太大难度。利用Access来讲解建立数据库,创建表格,学生很快上手,一般来说两个课时学生就能掌握了。选择Access创建数据可以降低数据库的学习门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选择最简捷的数据库连接。

学习ASP动态网页初期的难点是数据库连接。在教学上,处理数据连接问题最好也是从最简捷的方法入手。数据库连接常用方法有三种:Access数据库的DSN-less连接、Access?OLE?DB连接和Access数据库源连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只需选择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是第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懂易记。代码分析如下:

第一行代码:Set?new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用以创建一个ADO连接对象实例,实例名为newconn。

第二行代码:DBPath=Server.MapPath(“数据库名”)用以获取数据库路径,将路径存放在DBPath中。

第三行代码:Newwconn.open”Driver={Microsoft?Access?Driver?(*.mdb)};DBQ=”&DBPath?用以打开数据库连接。

我们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第一种连接方法,并经常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而其它二种方法暂时不必提及,以免使学生在学习中造成混淆。

(二)、化零为整——将“零件”组装成小项目

当掌握了Dream?Weaver及数据库连接这两个“零件”之后,学生可以着手进行动态数据库网页设计的“装配”了。Dreamweaver的应用程序面板集中了制作ASP动态网页的核心功能,此面板包括“数据库”、“绑定”、“服务器行为”和“组件”4个选项。利用这4个选项卡可以避免编写大量代码就能做出许多常用的数据库网页。教师设计课程时,让学生学习做一个“用户注册”的简单网页,页面只包括“用户名”和“密码”两个字段,“注册”和“重设”两个按钮。数据库建设也只有建立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创建简单表格几个步骤。这些简单的课程也只需要两个课时就能完成,而且效果良好。

当这个简单的动态数据库网页熟练之后,我们再举一反三做一些相类似而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网页。例如,根据教材要求做一个留言板页面。这一网页原理跟“用户注册”一样,只需要在数据库中添加几个字段名。如“昵称”、“留言主题”、“您的邮箱”、“您的网站”、“联系方式”、“留言内容”。

当这些小的项目顺利完成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动态网页及数据库的概貌了。

(三)、恢复项目原貌——将小项目组装成大项目

最后,我们再根据教材中的具体项目要求,指导学生把小项目连接成大项目。例如,在留言板页面之外再添加“查看留言页面”、“在线调查网”、“在线论坛”等数据库动态页面。这样一个一个“零件”地学习,再一个一个“零件”组装,一个完整的网站就慢慢成形了。

综上所述,ASP动态数据库网页由于涉及到编程语言、网页设计和数据库,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高的,但只要我们能以学生为本,把课程化繁为简、由浅入深,那么学生就能轻松地入门了。

篇20:在教学实践中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论文

在学习新《纲要》的过程中,联系自身教学活动的实践,我体会到教师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内化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基本保证。教师不应以知识权威来控制幼儿,而应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当他们的需要、兴趣、经验探索和体验受到重视,学习就由被动变主动。师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一、以幼儿生活为本,切实地关注孩子

《纲要》提出了“生活教育资源”的思想,即幼儿园的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应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教育的内容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我过去在教学中,往往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幼儿,却忽视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造成孩子们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在生活中不会运用。记得一次认识种子的活动后,有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一些连我也不认识的种子,幼儿们缠着问个不停,看来书本上、课堂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教师应当和学生一同探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播种、浇水观察其生长情况。早上提前入园的小朋友增多了,谈论种子的生长变化成了小朋友间的话题。引导幼儿记录下种子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与幼儿有更多时间接触交流,了解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关注他们,从幼儿生活原型出发,幼儿记录自己生活的第一本“绘画日记”在班上诞生了。

二、以幼儿发展为本,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在发展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有的幼儿活泼开朗,爱说爱动;有的内向不善于表达;有的对颜色有强烈的敏感,表现出对绘画发展的趋势;有的观察细致,独立操作思考上表现出对事物的执着追求……;幼儿所表现出的潜能,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支持、鼓励,让幼儿有个性地成长。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除必要的集体活动外,大量的时间让幼儿选择小组或个别活动,给他们提供较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探索。例如:在交通安全实验活动中,有的对交通工具感兴趣;有的对交通设施搭建感兴趣;有的关心交通问题。于是我们设置交通角,提供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游戏。游戏中孩子们商议搭建岗亭,请交警指挥,发现车辆容易相撞,划分出车辆去来的道路,向老师提出制作标记的要求。不仅满足了幼儿游戏的要求,而且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观察、交往、协作等多种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时,也关注幼儿的纵向进步,促进其发展。定期对幼儿的成果、言行、作品等进行评价,让幼儿不断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创设“我真的很不错”展示栏,及时发现看到幼儿的闪光点。如: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幼儿了解到废旧电池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会带来很大破坏,小朋友回家制作了环保箱带到幼儿园,把废旧电池都收集在一起处理。家长也受到感染在家中设置了“回收箱”“收集箱”。展示栏中的“环保小卫士”越来越多,收集活动在班级中已成时尚,涌现出了许多“收集大王”(地图、邮票、门票、贴画、废旧用品等)。当孩子们自豪地告诉你“我是拼图冠军”、“我是爱心天使”、“我是故事大王”、“我是生活能手”、“我是拍球高手”……时,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积极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有利于幼儿实效发展。

三、以幼儿的兴趣为本,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反思”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新《纲要》在“教育评价”中也提出了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反思教育行为,从而转变自己适应新观念。以前每次搞节目编排,教师总以自己的喜好出发,孩子们在老师安排下一遍遍重复,一遍遍强制练习,在这种被动情况下,难免出错或思想不集中,加之老师严厉训斥,孩子们泪光闪闪。当我回想起这样的情景,感到孩子们的可怜相是自己教育行为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所致。从小朋友的.收集活动中,我了解到孩子们对奥特曼、卡布达等机器人产生的浓厚兴趣中得到启发,请孩子们给我当“老师”,分辨不同的机器人,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喜爱的机器人故事、情节。我及时调整了预定的节目,编排了孩子们喜欢的“机器人韵律操”,设计了机器人剪纸形象,制作成“机器人身高尺”布置在教室走廊上,还吸引了其它班小朋友的关注。全班小朋友参与排练,在很短时间掌握了基本动作,孩子们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机器人的制造过程,以及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大胆创意,想象力让人钦佩。生病在一旁观看的小朋友和老师也不由地加入到他们的表演中。

通过反思,我开始重视孩子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再用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种答案要求孩子,而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他们愉快、和谐地发展。以美术教学为例,以前教学中把示范看得很重,总想给幼儿示范清楚,照着老师一步一步地走,结果不是画不出来,就是“复制”品,看着与自己的目标差距大,不是帮忙就是斥责一番。反思后发现忽略了孩子的兴趣、需要。教师规范性示范让幼儿感到难以掌握,孩子没有亲身体验,是画不出理想的作品。现在,幼儿在绘画活动前的体验多了,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多了,教师的示范少了,孩子们画的内容丰富了,色彩更鲜艳了,想象更有创意了。绘画成了孩子们最容易表达自己思想行为的一种方式。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用他们的绘画语言来布置的教育环境更贴近生活实际,以前担心孩子们总“捣乱”把墙饰布置得“高高在上”,反复强调爱惜,却还是遭破坏的现象杜绝了。

通过学习新《纲要》,使我感到幼儿教育是一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事业,我要在“以幼儿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更新观念、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相关专题 动态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