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弥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小学信息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弥漫”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共17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小学信息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信息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丰富的学习内容及灵活的学习形式,成为课堂学习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小学生受自身思维及身心发展特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促进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恰当的运用可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小学生实际及教材实际,开展个性化教学,更好地促进高效课堂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途径探究

任何一门课程学习之前,都要进行认真分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实际及学习实际,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形式,力争做到多项要素有机结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把握教材,全面掌握编排特点

小学信息课程设置既体现了现代科技水平,也突出了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思路,教材编排中结合小学生特点,从感官认知到简单操作,再到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有新的个性创造,突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信息水平有效衔接。如教材编排中首先从认知开始,先认识计算机、认识键盘等到Word文字编辑软件,到认识LOGO等,社会发展促进计算机的普及,电脑常识学生经常看到,容易产生一定的印象与理解,通过基础硬件及软件的认知,深入到简单小软件的学习与运用、小游戏操作等,这些简单且富有情趣的信息知识,可以较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认识基础上,教材内容向简单理解与运用发展,有插入图片、设置版面、复制与粘贴、添加文字、美化文章、画组合图形、修改图形、过程的编辑等,让学生在认知基础上简单操作运用,内容在一步步深化,操作技术也在加深,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熟练掌握技巧,为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教材最后编排主要围绕网络信息开展,内容相对深奥复杂,让学生在高科技中感悟知识的精彩,为学生个性思维发展提供条件。本节学习重点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排展开分析,明确教材从学生认知入手,由感知基础硬件到简单软件知识,深入到简单操作,再到现代网络技术,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身心及思维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把握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有序开展作有力保障。

二、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个性特征

班级中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特长潜力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有一定差异,学前对整体情况有一个清晰了解,可在教学中积极稳妥开展学习活动。小学生家庭背景中经济条件和环境对学生认知有重要作用。学生的性格中有的学生内向,不好动,而有学生大胆,敢于尝试,绝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有兴趣,但侧重点会不同,有的喜欢探究技术知识,而有些学生偏好游戏,需要加强引导等。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具体实际,针对性采取措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在信息《画组合图形》学习中,我先将本节学习知识梳理出来,让学生加强理解与分析后尝试操作,我感觉学生操作组合图形有些难度,所以延长了实践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刚过了一会儿就发现王同学不遵守纪律了,嘻嘻哈哈的,我当时非常生气,心想不好好按要求画图,故意捣乱的学生一定要狠狠处理,于是用力拉过来批评了一番,王同学好像感到很委屈,我就问他为什么在课堂上调皮,他却说这种图形我在家经常画,早就画出来了,看到邻桌画得很不好,就说了他几句,邻桌和我争执了起来……我走近王同学的电脑作品前,看到一幅画的比较规范的组合图形,一下想到学生说的以前在家经常画的情形,感觉作业布置方式不是很恰当,一部分未接触到的学生操作要慢些,对已经完成很好的同学要加一些提升性作业,如修饰、补充、创新等,这样能让学生利用好课堂时间,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我立即对王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让同学们进行观摩,同时指出他不能遵守纪律的小毛病,让学生从内心易于接受。课堂中将信息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制定不同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开展个性思维,加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程度,也促进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三、灵活变通,突出形式灵活有效

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学习效率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小学生受身心发展水平所限,课堂情境及方式的变化,对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等有重要影响,在信息课堂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灵活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信息课堂效率的提升。如在学习《认识机器人》一节中,学生对于这种内容比较感兴趣,如果一味采用课本知识讲解,学习感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让好的教材内容黯然失色。可以采用播放机器人的视频、自制的动画,将音频、图像、视频等有机结合,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学生在机器人动画中感悟到现代科技的魅力,从而主动学习课文内容,加深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度。接着进行课堂拓展,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自己所喜欢的机器人,同学们会纷纷列举出一些自己所熟悉的,如变形金刚、奥特曼、乐高机器人、长臂猿等,并说出这些机器人的功能及特点,不仅加深了知识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养成。学习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及时将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将信息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表达等综合能力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教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的体现,对促进小学生现代科技水平、培养信息科技能力有重要作用。课堂实践中要围绕教材、学生及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研究,促进信息高效课堂的有效落实。

篇2: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出发,重点剖析理解,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提出了几点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途径,为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学;教育内涵;实施途径

在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以社会为本位进行课堂知识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合理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会出现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脱节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积极的探索,追求更好的适合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个性化教学融合与课堂教学,构建适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的课程结构,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主动自觉的进行课堂学习,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使课堂环境与结构模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形成以人为本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堂教学,成为了我们目前迫切研究的课题。

一、个性化教育内涵

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的个性化并不是取决于教师独特新颖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而是以学科的不同个性化内容为主要依据的,即个性化教学质量评价取决于学科性个性特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满足新颖个性的同时,反映学科特点需要才是其基本目的。因此,我们要在学科内容个性化理念指导下,围绕服务于学科教学这一思想选择教学方法和设置教学场景,例如语文教学注重文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文学或文字魅力的教学活动要时常开展;数学注重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建构,锻炼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方法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由学科味儿的体现上找到学科归属感,体现出鲜明的学科个性化,同时,在个性化教学中实现使学生综合素质的个性化发展这一最终目标,形成丰富多彩的多样化教育盛宴,满足先进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需要。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一反传统的智能认知,将智力以语言与数理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分成了九种,并就其在人体中的存在方式、发展潜力和运用方式做了一定的分析,发现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各有所长,所以,我们在学生个性化课堂教育中,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有利条件,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独特的品质个性、思想个性以及使用有个性的教学活动教学,还要求教师的特色教学方法符合个性化教学内容的要求,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在学生个性化课堂教学中,我们打破“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将学生的具体个性特点融入课堂教育,让同学们自主进行创造性发挥,鼓励同学们自由设想,培养出适应现代复杂的多元化社会的新型人才,走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方位变革的前沿,所以说,个性化教学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

三、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教学实施路径

1.注重师生关系的对话与理解

课堂个性化教育的关键在于一种良好的平等师生关系,这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我———你”师生平等主体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师生平等关系的对话课堂教学模式下,没有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的完全服从,而是师生一起就学科内容和问题进行梳理探讨,进而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观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两者通过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的同时,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自由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与经验的平台,使同学们的独特个性在对话与理解的个性化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心理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主体存在着,自然每个学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智能优势,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深入观察了解我们的所有学生,争取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气质、性格、认知方式等各方面的.个性差异都有一定的了解,并由此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发展。首先,人的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等不同类型,并表现有直爽热情或脾气暴躁等不同的处事方式,我们要在平时的每件小事里多加观察总结,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其次,在心理学中,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及理智、意志、情绪和个人独立性都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内向沉稳,有的外向善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例如鼓励内向的学生多多参与集体活动等,以集体的力量带动学生自我教育,取长补短;最后,先天或后天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方式,例如小心谨慎的沉思型或急于选择的冲动型,我们要充分了解到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用不同的针对性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是由教学内容与目标决定的,例如理化科目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为主,文史科目以感悟理解与表达为主,只有适合学科内容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尽管新课程正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我们在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时,仍然要采用适合学科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的追求时兴的教学方式,要时刻牢记满足学科特点需要是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根本所在,例如政治课要求同学们严肃以待,音乐课要求同学们肢体与语言共舞。

4.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育的最终归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对老师和学生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为最后的教学评价提供一定的指标依据。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发现他们的特长,制定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多元化多层次教学目标,不完全要求同学们学习上质与量的统一,按照基本要求、变式引申、联系生活等不同学习高度划分,由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完成目标的层次,既体验到成功自信的同时,由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动力式学习模式。

5.针对性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统一试卷测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性格和能力上的差异,单一的试题和唯一的答案都束缚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表现,使师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成果的追求过于狭隘,并不是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动态评价,因此,我们要探索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不同层次的同学区别对待,并且从知识、能力、态度、方法、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个人价值,此外,教师在评价测试中评价题目还要与学生的经验、身心水平适应,发现学生发展潜能,并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回顾、反思与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发展过程。总而言之,个性化教学应以适应个性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充分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性,建立完善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我们要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改革,以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作者:杜雪娇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庆荣.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朱建萍,杨雪梅.多元智能理论下个性化教学策略探析[J].教学论坛,,5:20-21.

[3]徐祖胜.论学科教学的个性化[J].教育科学研究,,4:45-47.

[4]戈田一.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中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1:29-31.

篇3: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农村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与鉴赏能力,个性化教学这一理念应运而生。该理念充分体现了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能够对农村音乐教学的局限性给以适当的弥补,对每一个农村学生的兴趣、优势等加以分析,进而采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案,简而言之也就是因材施教。本论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的音乐教学现状加以分析,进而给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希望能够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案促进农村课堂的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初中;音乐;个性化教学

音乐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在我国素质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音乐水平已然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农村中学阶段音乐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

一、目前国内农村初中的音乐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较为欠缺,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现今国内部分农村的条件还有待改善,因此有些教育工作者不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另外,一些农村音乐老师的专业水平并不高,甚至还有别科老师兼任的现象。由于中学阶段的音乐学科并不纳入中考的范围,某些学校的管理人员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水平,甚至直接取消了这一门课程,更不用说重视音乐教师的引进工作了。除此之外,农村大多中学的音乐器材类别还不够丰富,数目较少,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直接由老师加以演示,同时由于某些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他们通过自行购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所学乐器的使用方法,也就直接限制了他们音乐水平的提高。

(二)音乐教学工作者的教授模式还有待改善

根据对农村初中生音乐学习现状的相关调查能够得出,只有少部分学生对于老师的授课模式还比较满意,大部分中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工作还有待改善,甚至还有的学生非常反感教育者的教学模式,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音乐水平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在大多数学生的观念中,音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受到的各种压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质,但是农村的一些音乐老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大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跟着自己学唱,直接导致了学生兴趣的丧失。除了以上问题,农村初中生的音乐教学还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有一定不满情绪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一方面能够确保初中生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对他们在音乐上的兴趣加以合理的引导,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落实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人才的引进工作,改善教学条件

首先,必须向当地教育部门建言,提高农村音乐教学人才的相应待遇,进而吸引音乐学科教育人员的注意力,另外学校的管理者也必须加大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程度,积极的引进师资力量,这是个性化教学具体方案能够得以实施的前提;其次,学校领导必须要关心音乐教育者的工作生活,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树立起他们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采购一些适用于农村音乐教学的乐器,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为开展个性化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我们学校就订购了一批巴乌,乐器的体积不大,便于携带,学生学起来也容易,也适于课堂教学。

(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合理的引导

每位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接触过钢琴,因此对其比较好奇;还有的由于在家闲暇时也会哼两句,因此喜欢唱歌等。针对喜欢钢琴的学生,可以在平时弹奏的同时交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知识,例如键盘的识记,简单的音阶在键盘上的变化等。并在空闲时间给以他们一定的指导,在自身的监督下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曲目的弹奏。另外,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家里并不具备自行购买钢琴的能力,所以进步的速度可能会很慢,教育者不能因此而产生急躁心理,应当耐心的加以引导,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鼓励。或者让学生利用电子琴进行学习。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不能只是一味的让他们跟着自己唱,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行演唱,同时对他们不理解的地方加以解释,再加以纠正。同时不时的让学生他们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进而对他们进行指导,并和课堂上演唱的歌曲相结合,学习一些相通的知识,让学生既唱自己喜欢的歌,也能对课本上的歌曲感兴趣,还能尝到一些音乐常识。对于此类情况教育者都必须充分了解,进一步激发农村初中生的对于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音乐修养的提升。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现今发达的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人们意识上的差异,自然学生也不例外。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之前,必须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以充分的了解,不能因为他们兴趣点的'不同而产生厌烦情绪。同时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播放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音频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对于其他兴趣的学生也必须加以关注,在时间充裕的时候也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作品来促进他们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学生课后的音乐学习,虽然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加以了解和学习,但是可以合理利用学生家里电脑、电视中的各类音乐资料,针对每一位学生所感兴趣的音乐类别都可以推荐相应的水准较高的作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对音乐加以学习、欣赏。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初中音乐个性化教学中所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论文总结

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无疑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这一影响效果则更加显著。音乐作为艺术的一大类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而针对农村的教育条件而言,音乐教学由于所受限制较少、成效显著,因此具有极为重大的推广意义。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音乐特长往往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必须注重个性化教学工作的落实,尽可能让农村的初中生也可以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马海星.沿着自主探究道路走向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05).

[2]刘亚吉.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陈玉静.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王迎春.浅谈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真实的体验[J].科教文汇(下旬刊),,(11).

[5]钱鹏.将音乐的耳朵“唤醒”――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倾听的艺术[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01).

篇4:小学语文中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中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研究表明,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个体独特特征。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表现形式,个性可以表现艺术,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一、天赋的个性,是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基础

首先,健全的个性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有个性才会有个性化教育,健全的个性能促进教学个性化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其次,天赋的个性是个性化教育的资源条件。具备良好个性的语文教师,可以不断通过自身的个性培养与完善,增进和提高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

1.天性的幽默、诙谐的个性,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

天性的幽默、诙谐的个性,需要多种智力因素碰撞才能产生火花,需要思维深层的灵感的能力,同时又需要健康的心理因素作为支撑点。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强烈意识、健全的个性品质,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天地里自由发挥,拓展教学的空间,大胆演绎个性化的教材。幽默要有分寸,诙谐要有尺度,才能有效地创造课堂教学氛围;要做到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教导,从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话剧的语言,喜剧的角色,有利于创设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

学生喜欢听有个性教师的语文课。因为有个性,就有授课的艺术;有个性,也才会产生美的享受。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简洁、生动、有魅力,才能产生话剧语言的效果。开局有创意,结尾有韵味;授课语言要富于变化、跌宕起伏;朗读语言要富于情调、抑扬顿挫;对白语言要富有个性和进入角色。总之,语文课的授课语言要有语言美,既简洁又生动,既平常又精彩,既通俗又有情调。语文教师的喜剧色彩,是个性化教学的艺术表现。时而严肃,时而轻松,时而幽默,时而诙谐,富有变化。教师神情随着教材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随时让学生进入你的教学意境中去,欲罢而不能。

二、个性的发展,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动力条件

1.立足于课内,增益于课外,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善于从题材多样化、知识多层次、表现多手法的教材中,提炼出精练的闪光点人手,融合自己的个性,设计教学思路。并运用抓“文眼”或以奇激趣的导语找准教学的“突破口”,简洁、精练地处理每一篇课文,用多变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来阅读、思考和质疑。有个性的教学不在于传授,而应把重点放在激励、启发和引导方面。突出指导学生怎样“学”。即:课堂教学授之以法,导之以路。然后让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形成“开卷有益”、手不释卷的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就能轻松、输快、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立足于课内,努力向课外延伸、拓展,就能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把n外学到的东西,再带回到课内消化吸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影响的社会风云和文学期刊,对那些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佳作荐评或写出故事梗概、内容提要、人物形象简析之类的短文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印发阅读篇目,作出指点和简评,逐渐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勤读书。学生大量积累素材,就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既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又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个性上重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教师,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2.抓“以情悟文”,促“自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情悟文”,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之一。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个性。情感本身就是个性结构的重要部分,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对阅读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教师要在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阅读,同时又要“深入”课文、指导学生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眼下,学生阅读课文兴致不高,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教学的形式过于单调。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需要将讲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最少,用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读书与思考。一是教师自身情感要投入。教师应将范读作为主旋律,融音调、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以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二是教师要注意发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定好“情调”,做好传情的准备。这样,教师上课时才能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使阅读教学真正达到以情感人的境界。三是注意运用多样化教学的情感功能。对课件制作、幻灯片放映、录音、录像带播放等媒体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力求以“形象感目”、以“音美感耳”,从而实现“情美感心”的目的。

三、个性化教育的成熟,是提高语文教学素质的根本保证

1.教学的民主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个性化教育是在个性基础上开展的、以适应并促进个性发展的方式,达到并实现具有完善个性的人格的教育。教育民主的本质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地发展。教育的民主性还体现为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教师既是老师,又应是学生的朋友。要在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构建教学民主性的基础。个性化教育要体现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语文教学要用艺术魅力驾御课堂,语文教师就应当自觉地追求一种“教无定法,常教常新”的情感境界,敢于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断超越教育界前辈、超越自我。同时,教学手段要活,适时适量地运用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当允许多种答案并存,让语文课有“不同声音”,让学生在课堂上弘扬自我,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以撞击出个性的火花。

2.树立新观念,追求新境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教育素质

教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丰厚的修养、成熟的情绪、健全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创新的思想外,还必须树立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观念常新,对个性化教育就会产生执著追求的毅力;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才会执著地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对语文教学经常反思,才会努力探究个性化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对教材和教案敢于质疑,才会开发教师潜能和个性智慧,从而去开展创造性的教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根本目的不单单在于智力培养和知识技能的获得,还在于通过对学生兴趣、态度、动机、情绪、好奇心、想象力和个性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潜能和素质的提高。因此,个性化的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大胆创设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氛围。个性化语文教师还应练就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敢冒风险,敢于进取,勇于创造。

总之,“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同样讲究艺术,语文教师要从个性化的作品、知识内容丰富的教材中提炼出知识精华,再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这就是个性艺术化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玉静.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的若干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05)

[2]岳凤敏.新课程下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实施[J].教育探索.2015(6)

篇5: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由于小学生是初次接触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操作有很多都是不熟悉,甚至是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在初次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操作就可以了。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技术技能操作主要有一下几点:

(1)懂得如何启动和关掉计算机;

(2)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基本用法;

(3)知道如何使用鼠标和在键盘上进行简单的打字;

(4)在网上搜索查找资料;

(5)会使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画图软件,知道如何用计算机中的office系列的PPT、WORD、EXCEL等的操作。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

由于小学生是第一次解除学习信息技术,所以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都是基础性的,所以老师给他们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应该过高,要恰当好处的为他们制定教学目标,使他们在追求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在其他教育改革基地的测试调查显示,适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通过打字或者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数据,解决现实生活中事情;

(3)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并在使用过程中规范使用;

(4)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指导生活和学习。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在学生使用的过程中注意一些须知事项。学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除了需要老师认真教学之外,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观察和发现。学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方法:

(一)言传身教,让学生注重操作规程。计算机是一种高端而精密的仪器设备,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第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应该对学生言传身教,让他们对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有清楚的掌握了解,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在初次操作中,老师要详细的告诉学生每一个细节、动作、要旨。首先,老师要让学生学习如何规范开启计算机,这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在主机上有一个黑色按钮,学生在按一下之后就等待计算机开启,不要急急忙忙地连续按开机键。在使用键盘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左手放在键盘左侧,小拇指控制QAZ键,无名指控制WSX键,中指控制EDC键食指控制RFV键,右手食指控制JIN键,中指控制OKM键,无名指控制PL键,小拇指控制[;:键,大拇指则控制空格键,中间的TYUGHB键则两手中指随意控制。之后老师便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也要在练习中好好操作,不能乱敲打键盘,这样会导致键盘失灵的。此外,鼠标、画板、PPT、RORD、硬盘的使用,学生要自己多多摸索,不会的主动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了初步的掌握,而且懂得如何规范操作,这对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在学生熟悉掌握了计算机一些基本操作步骤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将他们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让他们在快乐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当快到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时候,学生可以应用计算机中自带的画板,为父母画一张画。在画画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图片的需要,选用各种颜色的图笔来描绘。他们可以改变图片的色彩,改变线条的粗细,画错的部分可以使用橡皮擦擦掉。此外,小学生还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播放器,给自己描画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最后用其他发送方式发给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浓浓的爱意和关心。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对画板、音乐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的简单操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学生温故知新,而且还将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用PPT和WORD相结合,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课表。在制作课表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字体大小、字体的样式,字体的倾斜程度等,还可以将字变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加重、加底纹……利用PPT给课表在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图片的样式,将图片置于课表时间和科目的下面。在制作课表的一些列动作中,学生熟悉的掌握了PPT和WORD的操作,还制作出了自己在学习中使用的课表,解决了课表样式单一简单的问题。

(三)游戏进课堂,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个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只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枯燥的,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打字游戏来来练习学生对键盘的熟悉程度。例如,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打字技巧和手法,老师可以举行打字比赛游戏,利用金山打字通,看哪个同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字字数最多,而且出现的错误最少,哪个同学就算获胜。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强,为了获得胜利,他们会在游戏比赛中竭尽全力,使用自己所学到的全部本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比赛中熟悉的练习打字手法。此外,老师要有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给学生们挑选一些游戏,既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又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例如电脑系统中的“扑克大战”和“排地雷”,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小游戏来锻炼学生对鼠标的使用。通过以游戏进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而且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时获得快乐,可谓是一举两得,学习娱乐两不误。

四、结束语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任重而道远,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求知,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技巧,从而达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目的。

篇6:小学课堂情景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课堂情景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情景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本文从情景教学的意义、影响情景教学的因素、情景教学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小学课堂情景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课堂;情景教学;意义;影响因素;运用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让学生成为“乐知者”就需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所谓的兴趣就是让学生把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探索知识,主动地运用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用情景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1.情景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以及教育部的课程大纲来进行教育。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导地位习惯性的被忽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有可能影响课堂秩序,学生本人对于胶南的题目有畏难情绪,难以提升其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情景教学模式成为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情景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其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提升,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改变了单纯的“填鸭式”记忆,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提供了实际运用的机会,使学生更容易明白其中的原理,懂得理解式记忆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紧密联合,不再是纸上谈兵,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无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进而产生良性循环。也可以更早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并针对其问题进行更正,是课堂上的讲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影响情景教学的因素

2.1学生因素

教育对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情景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在情景教学中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多应用游戏和实物演示的方法,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和游戏中理解知识的本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多设立自主设计的情景演示,充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应考虑到每种年龄段中每个学生的不同,例如: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方法、表现欲望的强弱等方面,来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迎合学生的个人因素特征的同时也应考虑改正学生不足的方面,例如:学生性格内向,没有效率的学习习惯,学生听课时的方法等问题,应给予适当的纠正。

2.2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经验来设计适合学生的情境,应用灵活的教育手法应对学生在情景中的突发状况,使课堂秩序活跃课堂纪律井井有条,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度过一节课。最重要的是老师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教学方法,反之教师对这一方法的经验不足,调控不得心应手,情景教学的目的没有达到,让学生反而认为这只是一次形式上的教学,只要迎合老师就好。老师的神情语气也对情景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这种微妙的动作会增加师生感情,加强师生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用热情的目光,亲切的态度,形象的手势会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理解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总有一天会离你而去。在学习中只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才算真正的学到了,才能举一反三的解决相关的问题。如果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知识不但做不到举一反三,就算很明显的问题也不会灵活运用。学生上课学到的方法比具体的解决方案更加有用。

2.3教学内容因素

在小学的课堂上教师所运用的情景应紧贴学生的生活,所教授的知识应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在课堂上教师所举的例子应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常识,自然现象以及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所进行讲授,以达到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前课后都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有不同的观点以及对细节问题有所疑问,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情况让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应在讲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到的知识和当今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自己与掌握的知识和当今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这一过程的乐趣,知道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使学生逐步适应社会人这一角色。

3.情景教学的运用

3.1趣味导入

引用趣味的方式进入课堂的学习环节是授课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能力、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启发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数学课上教授乘法口诀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关乘法表的运用吗?”或者“你们有什么相关乘法表的问题吗?”学生会回答:“妈妈在计算家庭账单时会用到”。学生也会发问:“乘法表是干什么用的?”、“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等等。正是这些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目的听这堂课,让他们在课后也可以学有所用,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3.2音乐烘托

音乐是以声音和节奏为基础的艺术,可以直接的激发人们的情感。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可以发挥巨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根据所教授的课文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在这样的情境下更容易使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气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文中涉及到的情境得到情感上的还原。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能更快地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情境,例如在教授《找春天》(人教版)一文,在示范朗读时配上轻缓抒情的音乐,利用多媒体呈现田野的美丽景象,学生在文字上、画面上、情感上、乐曲上等全方位感受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上,自己仿佛闻到了春草的气息,听到了喜鹊、杜鹃的歌曲。这样的方法更加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巧妙的避免了低年级学生上课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情景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篇7: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的论文

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的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而个性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语文教学插翅添翼,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探讨个性化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接受语文知识的最佳时期,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来提高教学质量。个性化的教学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从而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益。那么,如何通过个性化教学使高中语文教学插翅添翼呢?

1.幽默的教学方式

幽默的讲课方式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教学中应用幽默的方法,可以使教师讲课生动风趣,由此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个老师喜欢一堂课,而幽默的老师可以

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追随。在讲课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时,教师应适当地引用一些幽默的例子或者是与众不同的比喻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知识。

2.运用手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优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进一些手势,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用手势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讲到《荆轲刺秦王》时,当荆轲拿出匕首刺秦王时,教师可以顺势做这个动作,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课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3.用游戏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课堂上总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这样的授课手段并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语文教材的内容。为此,教师应该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中学生自控力仍然比较差,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慢慢地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借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传递知识,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中语文的古诗比较多,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接龙(类似于成语接龙)、朗读接龙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深学生们对古诗的记忆。例如,在学《六国论》时,教师先指定一个人读课文,然后随时叫停让第二个学生接着读,这样就提高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将游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4.情境结合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情境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死板的授课模式,提供给学生们一个新的方法去学习语文,带给学生们更多的热情与动力,由此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神秘与语言的优美。情景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语文课堂的探索兴趣。例如在讲《鸿门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话剧的形式进行表演,由此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大多数的教学课堂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将图形、声音、人物表情联系到一起的功能和动态播放一些图文信息的特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宝贵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有较强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有利于学生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可以将情景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6.比赛式教学方法

有竞争才有动力,语文教学课堂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能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竞争与合作的品质。课堂上还可以采用比赛竞答的方式,由教师提出问题,以小组或者个体的形式参与比赛,让学生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种方式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语文竞争意识。

篇8:高中物理学困生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学困生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

学习困难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高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困难的表现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对于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再加上受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物理教学中普遍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当前我国的授课模式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虽然提高了授课效率,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无法满足学习水平高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又不能理解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一、分类活动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个性化教学转化物理学困生,可以适当运用分类活动教学策略.即将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进行分类,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享受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为转化物理学困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类活动教学,主要是根据不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等.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水平较高和学习水平较低两个部分.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任务是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自行完成物理实验,并探讨后面教学内容的'知识原理,而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辅助他们完成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需要完成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只需要加深对于探究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印象.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对物理实验的探究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剖析,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满足他们对于物理学习的需求,而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于教学难度的需求不同.针对每一个学生存在的明显个性差异,要想通过个性化教学转化物理学困生,就要发挥分类活动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学内容涉及很多物理实验.这些物理实验都需要学生探索完成.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困生的物理水平.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困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在观察某组学生的实验后,提问:纸带上的点非常模糊,这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后回答:打点针过短,可以调节打点针的位置.有的学生认为,纸带需要更换.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教师再次让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发现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存在,就可能出现纸带上打点模糊的情况.由此可见,在探究实验中,学困生参与实验活动,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既能够提高学困生的主体性,使学困生从学习物理中获取成就感,又能够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物理水平,对转化物理学困生具有重要作用.

三、学生学习日记教学

学生学习日记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佳渠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比较困难,就会增加个性化教学的难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日记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日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物理学困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在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后,学生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日记,教师在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日记中发现有的学生反映教学节奏比较快,存在教学内容听不懂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调整,并对部分教学内容尚未理解的学困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总之,个性化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目标.

篇9:个性化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多元性总是客观的存在而又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常常会用“一把高标准尺子”去衡量和评价所有的学生.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约,我们的教学过分要求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的智慧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由于学生的遗传、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正是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构成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与学生区别开来.从多元智能来看,差异不是“差”,差异是一种现实,是一种资源,是教学的财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潜能的挖掘,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同样存在.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也存在着单一和僵化.从物理实验的角度来看,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智能特长,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也会产生个性化的设计、操作、结论等等.所以,“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必然性和紧迫性.

篇10:个性化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2.1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

学习的自主性,即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在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说自由的原则已经存在于今天的教育当中了,那么我们就会嘲笑他,觉得他就像一个站在那个装着蝴蝶标本的盒子面前,坚持说蝴蝶还活着、还能飞翔的小孩子.在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奴役的原则,在学校里也同样存在.”今天的教育,虽然强调以生以为本,但是教师“目中无人”、“目中无生”的现象仍然存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往往做为课堂上的一种时尚点缀.那一点点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已经成为新课标的外显标志,而实质上他们的思维往往被教师所束缚、所牵引,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很难见到学生的个性化的内容.目前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意义之一在于从空间和时间上一定程度解放了学生.将学生课内的活动、展示和交流延伸到课外,学生从禁锢走向解放.这种解放,其意义决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展示其个性,这才是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存在于课堂,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这种解放带来的不仅仅存在着空间的意义,必然也给学生带来了时间上的解放,从较为单一的接收信息到向外发射信息.空间和时间的解放,使学生相应地获得了课堂的话语权.这种时空观、话语权是以往的课堂不曾有过的;这种时空观、话语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2实验内容的个性化

2.2.1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中体现学生的个性

对于未知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去学习,从中发展探究能力.开放性的探究易于生成,在生成中关注学生个体,促进个性发展.案例一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学“小孔成像”实验,教师给每组学生分发了两张白纸、一支蜡烛,一盒火柴,要求探究小孔成像及成像规律.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不但做了小孔成像实验,而且还探讨了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最终总结出了三情况:(1)蜡烛、小孔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光屏来改变像的大小;(2)蜡烛、光屏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小孔来改变像的大小;(3)小孔、光屏位置不变,通过改变蜡烛来改变像的大小.另外学生在实验中还有创新:即突破了两张白纸的思维束缚,在火柴盒的抽屉一侧用圆规钻一小孔,抽屉略为抽开,抽屉的另一侧为光屏.通过这样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

2.2.2在实验内容的时效性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实验活动,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关注物理实验中学生实验细节,捕捉个性化的案例,即兴提炼问题,体现时效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案例二苏科版八年级(下)《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静电现象”中,活动7.4摩擦起电,即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如下两个问题:(1)你有哪些不同的设计或发现?(2)在众多的实验方案以及现象中,尝试对其归类总结.学生纷纷按学习小组展开了活动,设计了一些方案并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吸引纸屑,塑料尺与皮衣服摩擦、与纸摩擦,用钢笔杆与纸片、头发摩擦.在现象交流中,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纸屑,也有的不能吸引,有的吸引到物体后又弹开,还有的轻小物体如小猴捞月般地串成一串.在分类总结中,学生归纳如下:(1)同一物体与不同物体摩擦后吸引同一轻小物体;(2)不同物体与同一物体摩擦后也吸引同一轻小物体;(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与不同物体摩擦后吸引同一轻小物体;(4)两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吸引轻小物体;(5)摩擦时间长短不同,被摩擦长度不同,现象不同.案例1,发散学生思维;案例2,收敛学生的思维.两个问题,同样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方案或归纳总结.两个问题的`设计,思维上的“放”和“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2.2.3在实验内容的延伸性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在面对纷繁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兴奋和好奇,课堂中的物理实验并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不能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活动的终结,它应是一个阶段时间的结束,但又是一个新的课后探究项目的开始.课堂中无法进行的实验可以延伸到课外,在实验内容的延伸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制弦乐器”、“自制手提冰箱”、“树荫下的光斑”等延伸性的物理实验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大量个性化的方案和作品.

2.3实验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2.3.1实验器材的多样化

实验设计的不同,决定了学生选择实验器材的不同.就同一个物理规律的探究而言,可以有不一样的设计思路,器材的选择当然可以不同.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器材时,应注意所提供的器材的多样性,使学生有可选择的余地.

2.3.2开放实验器材的管理,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如在初三的电学教学中,笔者给每个班级随着教学进度逐步配备一套电学器材,这些实验器材包括干电池一组,两个灯泡,两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三个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三个开关,导线若干,并且这些器材一直保留在教室内.这些器材基本上可以完成电学实验的探究.通过课前器材创意组合实验或课后延伸探究,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连接、故障和规律等增加了许多感性素材,对于电路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的宗旨是: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给学生留有未知,给每一个学生动手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的外部环境.

2.3.3增加实践性实验教学活动

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课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精神.课题组开展的家庭物理实验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许多新颖的家庭物理实验案例.

2.3.4实验创新中的个性化

创造性是个性的核心品质之一,帮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是最可贵的,也是最困难的.这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加强“趋异”、“求新”、“冒险”、“进取”等品质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敢于认识和研究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将新的学习内容灵活变通地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改变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趣味小实验”、“创意小实验”和“奇思妙想”等主题活动丰富了校本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综上所述,从“个性化”的角度来看,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一片广阔天地.基于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要通过物理实验载体,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与时间,开发校本教材,整合资源,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学生个性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篇11:课堂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课堂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主动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驱动他轻松愉快地去探索知识,自然地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表达。所以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具有活力的文字。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模拟或图画再现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诱发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

二、抓好口语交际训练

在进行低年级作文训练时,要说这节是作文课,学生都会发蒙,而教师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喜爱的事物或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表达时,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眉飞色舞的讲述。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练习表达,以生活为基础,以课内的口语交际为平台,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然后再进行习作的练习,降低作文的难度。所以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结合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课、生活情景等在课堂上做有意识的训练,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说的优势,让学生敢说多说,说全说精,然后再练写。

三、利用小练笔,提高读写能力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课堂小练笔,降低写作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深受语文教师的欢迎。一位知名作家曾说过:“就像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一样,作文也是从仿写开始的。”教师可结合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让学生“依样画葫芦”,仿写与文本同样方面的内容,降低写作难度,体会写作的快乐。教师还可以借助教材中略写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感悟,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测,对文本加以补充,既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改写、扩写、读后感也是教师常用的练笔方式。教师不仅通过写日记、周记催促学生随时记录身边的小事,课堂上通过小练笔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课后的摘抄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四、注重作文评改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则是在教师的'一次又一次的批改和讲评中不断提高的。所以教师要把修改权还给学生,教给学生先增后删法、诵读法等有效的自改方法,培养自改的习惯。在自己觉得改得很好时在与同学交换批改,利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发现他人的好词好句,促进写作动机取长补短,最后再由教师当面批改。不能就干巴巴一两个字,“好”,“很好”,而要结合学生所写内容评价。当作文课上成了错误检讨课或差生“批判”课,也许更多的是视作文为洪水猛兽。所以评价的语言要中肯,不是“条理清晰”这样的套话,要结合学生写作的内容,发自肺腑的语言。多谈进步多找美点,最后将问题以建议性形式表达出来,保护学生写作欲望,这样经过老师的一次次肯定、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在教师讲评中,要将在这一次作文中的优秀作品展示,更要展示进步较大同学的作文,激励学生竞争意识和荣誉感。针对有特点的段落,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样一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作文训练的效率就会迅速提高,班级整体的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创新习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1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历史学科融合着历史史实、社会经济、人文地理、政治状况等多种学科内容,所以初中历史在课堂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都要有着新的课程标准。历史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突出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养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是每个历史教师将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简要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充分通过课堂展示

历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达到全面的能力状态。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要有宽阔的历史视域,最后还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感。在不断充电自身专业历史知识的同时,要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流露真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再现还原,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地念书,用一支粉笔一张嘴结束一节课。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提起听课的兴趣,只有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通过内心自然的情感流露,通过讲课过程中语调、节奏等各方面的变化,带给学生亲切的教学体验。比如在教授郑和下西洋一课时,可以在学习完后跟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郑和的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然后与分组的学生一同讨论,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最后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好像已经坐上了郑和下西洋的航船上,兴致完全高涨,课堂的和谐氛围让历史课堂效率迅速提高。

(二)精心设计,创造历史形象课堂

由于初中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理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更多的时候,形象而生动的图片或者多媒体动画,更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样精心设计的图片或者动画展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历史事件的时候,通过视频演示,加上指示会意,通过一些新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有血有肉的形象教学,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开拓创建新颖的历史课堂教学

(一)改变教师地位,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传道者的身份为学生所熟悉。事实上,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应当更多地担当起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给学生,而要启发他们去主动寻求知识的逻辑和组织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一个有效的知识平台,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动态。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给学生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通过教师亲身参与、指导,与学生交流沟通,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二)开放式教学,提供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传接方式的`,过于单一和被动,使得大多数学生只能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育效果的下降。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应当是自主合作、开放沟通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全部给学生包办了事,要让学生有机会去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活跃的课堂和愉快的氛围,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给学生表演、讨论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身能力。

(三)因材施教,实行分层分段教学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历史课堂教学,这是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从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都是层次性要求的教学过程。通过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同样得到学习进步的信心和乐趣,这是每个历史老师喜闻乐见的事。因材施教,是要抓住历史事实的发展轨迹,并介绍现实来讲课,而不是空洞的说教。通过将历史与时政热点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明智明理,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应当努力的方向。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跟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密切相关。只有教师的素质水准提高,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新课改后历史教学发展的新境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秉承.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与评价[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2]金绚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J].学苑教育,,(01)

[3]马婕.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10,(02)

[4]翟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篇1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一、转变观念和角色是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1.教师角色要积极转变

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教师的权威是不容许高中生挑战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采取压制的手段,这样就压制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不利于高中生的个性成长。同时,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就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环境,导致高中生的学习被动等待,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样造成高中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高中生严重依赖教师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高中生是客体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高中生的定位进行重新科学的认定。这一认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发展。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角色定位,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高中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作为高中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高中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它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高中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和组织,让高中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高中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要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方法更包括学习的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道理,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发,高中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会迷失方向;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是高中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

3.教师要充分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参与高中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高中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高中生的心声,是尊重高中生的表现。教师与高中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给予高中生学习的自主权,放手让高中生自己去探究、去交流。在探究和交流中高中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能力。

二、要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与传统教学一重要的区别就是,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包括高中生能力成长和心智的发展。新课程评价关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高中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高中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中生,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何清玲 单位:合肥市肥东县撮镇中学

篇14:高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传统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一直是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方式,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传统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教育的需求。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实践出发,提出了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内涵,并提出了如何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高级中学语文教育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对高级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提升学生观察、感受、分析一级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深度,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意识与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促使语文成为探索其他学科以及位置领域的重要工具”。在如今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探究式学习模式成为了现代高级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1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内涵

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将探究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成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讨论学习为主要模式,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且将教材作为学生探究内容的全新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不但包含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主动探疑,更包括教师的释疑以及自我总结等环节。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在于通过教师的点拨以及调动作用,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且促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必要的情景与氛围,从而促使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也需要根据不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凭借与总结。总体来说,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真正实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2探究式学习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所谓探究式学习,其关键在于从学科以及社会之中,选择相应的主题作为探究对象,在通过创设相应情景,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合作的进行问题的调查、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处理,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从中获取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探究也被称之位探讨研究,也是学生对待知识的一种需要,而所谓的探究欲则是学生对待知识的求知欲。可以说探究欲是学生内心中的一种抽象思维,它对学生的影响在于解决想不想的问题。在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冲动中。同样教师在探究式高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独立以及合作等方式获取语文知识,实现学生的发现问题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探究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兴趣,把握情境中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深度与广度,保证语文探究教学适应学生情况,明确学生课程内的探究目标,总结探究教学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方式。

2.2强化探究学习内容:在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应用于探究中。对高级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字如何读、如何写已经不再适应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教探究问题有多大,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探究空间有多广,想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探究学习中,探究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探究问题的来源是出自何处呢,其主要来自于有两方面,既就是对探究问题的设计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我产生的问题。而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做到:首先在问题的内容设计上要保证问题“最近发生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参与性,这也是探究式学习中创设问题的本质特征,只有学生经历过了语文探究过程,才能进一步升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体验,解决问题。高级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换发学习活力,保证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在问题的形式上要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以及探究性的问题。发散性问题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领域提出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汇便是“除此之外,你还有何种解决方法”,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答案并不统一。而探究类问题就是对某些问题进行原因以及规律等进行说明,其代表词汇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

2.3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机会与空间: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过程,如何促使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是探究式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语文学习之间的差异,更决定了思维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避免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要尽量以点拨为主,将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干红.高级中学语文自主式教学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1)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篇15:高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多年来,我们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导向和影响,在以往的高级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片面追求高考成绩,仅仅把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数作为首要目标,却忽视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树立,以至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与自杀事件屡屡出现。我们思想政治课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说过:“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所以,把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作为我们新时期高级中学政治课教改的重要目标显得尤为正确和重要。

【关键词】高级中学政治;育人目标;实现措施

“人若受到真正的教育,他就是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教育,或者是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论教育》)著名学者、教育理论专家肖川也认为:“教育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全的个体所必需。”由此可见,教育在人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级中学政治教师,笔者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育人作用,对于中学生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方面的培养,以及学生思想教育需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记得多年前自己刚刚走上三尺讲台时,觉得自己所教授的思想政治课在育人作用的发挥上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的政治常识部分。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相结合后,笔者对此有了新的看法,参考众多教育理论著作,再联系本人教学实践经验,也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那么,如何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重视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

要想完美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作用,首先我们必须要能都引起学校和学生对于政治学科足够的重视。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政治学科常常处于被冷落、被边缘化的岌岌可危的位置。作为文综三学科之一,高级中学政治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可能不如地理有趣,也不及历史生动,从而导致学生“讲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做起来丢掉”。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更多的是追求高考分数,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在培养自身健康心理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更让人无奈的是在高级中学理科班的思想政治课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和高考的要求,进而沦为了“60分万岁”的地步,长期处于“学校不重视、家长不关心、学生不在乎”的困境。正是如此的尴尬境遇导致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无法得意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重要目标,我们的学校及学生都应给予其足够重视,从而为落实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地位,也为其成为高级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奠定基础。

二、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过去,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只有关于“课”的观念,一节一节地上课,却很少思考或清晰地意识到“课”的知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谈到教师在传统课堂中忽略的问题,这也或多或少地代表了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现状。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因为追求高考成绩而忽略了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强调分数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理想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正进行的新课改中,教育专家们提出的有效教学这一理念对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肖川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所说的那样:“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与应对,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涉及的思想道德理论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从而将思想政治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贴近生活。我们追求的有效教学,应力求实现肖川笔下的“完美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够使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要想实现高级中学思想政治的育人目标,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不可忽视。高级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初步确立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能得到正确积极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出现偏差。而我们的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能以事实求是的态度想问题、办事情,即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导学生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防止绝对化和片面化;促使学生灵活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方面,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在日常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成员提供积极正确的观念引导。高级中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还离不开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促进作用。正确的人生观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南针,指引着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高级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目标确立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的思想为其加以引导。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和老师都采取过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学者李希贵在《学生第一》中介绍的北京市十一学校采取的“校长有约,共进午餐”活动,学生可以在很放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校长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随意的沟通。学生可以感受校长随和的一面,增进双方的感情;校长则可以在不经意间走进学生真实内心世界,在言谈交流间为学生的未来选择提供宝贵意见,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有价值的人生观。而这一方式也在我校被实践推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积极的心态与充分的耐心

正如《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所说:“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负责,教育也需要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多元、开放、充满法治和人权精神的社会负责,这就是需要我们牢固确立‘为自由社会培养人’的教育宗旨。”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的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学习模范,应是能适应社会需求并服务社会的“社会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然而,育人目标的实现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的,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也赞成这一观点。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一名普通的高级中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资质各有不同,我们收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但我们教师不管处于怎样不利的位置都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特别是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如果自身都无法积极乐观的面对学生,又如何帮助处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高级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呢?“我们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消极心理。这种消极已经进驻了我们的灵魂,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甚至无法克制地以这样的方式处人、处事、处己,却不自知!”学者张文质呼吁,“我们作为教师,何曾能够由衷地、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去爱一个孩子,去爱每一个孩子,无条件地肯定一个孩子来到这世界上一定有他的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任何人无法代替的独特性、唯一性,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的最爱,这种最爱也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充分的耐心,是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的重要条件。只有教师做好了自己的准备,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相信经过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后,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的实现将不是梦想。只要方法得当,我们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能发挥好教学方面的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更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为新时期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法律篇)[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李希贵著.学生第一[M].教育科学出版社,

[3]肖川著.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

[4]张文质著.教育是慢的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6:高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是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更是帮助高级中学生实现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高级中学教师要明确在政治教学中加入什么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传统文化;融合方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源远流长,儒释道和诸子百家思想犹如百花齐放,争相辉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给高级中学阶段的学生带来文化素养上的提高,带来思想教育上的进步。在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合传统文化理念,既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又能将中国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传统文化中,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境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融合已经成为教学创新的必然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在高级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中加入爱国主义精神等传统美德的教学内容,结合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出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国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典型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们在民族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利益,将民族大义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爱国主义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中国文化延绵不绝的纽带,是每一个高级中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在传统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将计算机技术带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爱国事迹。如学习人教版高级中学政治必修二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对周边传统文化进行阐述,让他们表达自己家周围的文化氛围,谈谈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大致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片段,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几段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事迹视频,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图片、中华人民抗日战争影像资料等,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帮助他们学会做正直的人,干有意义的事情。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迅速融入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政治素养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2.通过实践活动挖掘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是中国保持蓬勃生机的动力。在高级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文化塑造人生》学习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现一些名人受到文化熏陶塑造魅力人格的案例,学习他们如何在文化的陶冶下激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政治课堂上实现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搜集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剧本改编,然后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故事主人公的进取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挖掘自身的进取精神,在活动中学会掌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游戏教学建立道德观念

人伦道德观念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依旧生生不息的关键,是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高级中学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建立。教师在上一节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尽可能多的与传统道德相关的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等,为下一节的课堂游戏活动做充足的准备。政治课堂游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最简单的,就是安排十个学生围成一个半圆形,面对其他同学,然后由教师指定某位同学回答问题,如教师的问题是:请说出和孝有关的名言、词句等,被抽到的学生可以回答:“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百善孝为先”,等等,以此类推。第二步是同学之间的快速问答环节,如甲问什么词语形容善意最合适?乙同学回答上善若水最合适,接着问什么词语形容自立最合适?丙同学回答自力更生最合适,根据这样的规律循环下去。第三部是最难的一个阶段,需要同学进行成语接轮,但是成语的意思要与形容道德品质相关。游戏的开展既能够帮助学生对传统道德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临时反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4.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和谐精神

“以和为贵”一直是中国人坚持的处世原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根本原因,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增强民族的实力,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心,才能带领民族走向更辉煌的明天。高级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与和谐相关的历史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处世态度。《庄子》教会我们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及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论语》教会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仁义礼信的和谐思想;《老子》教会我们生于世界,要保持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达到个人身心和谐的境界;《孟子》教会我们在处理民族、外交关系的时候,要坚持和平共处、亲善和睦的原则。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和谐精神,虽然有些思想具有一定的时限性,但是只要我们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能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对高级中学生思想深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中合理融合传统文化,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寻求更多的发展形式,提高全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贾霄艳.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何宁宁.传统文化在高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D].河南大学,.

[3]卫娟娟,杨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融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47-48.

篇17:高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即注重理论,又关注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有可能有把它学好的更好,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现有发展状况。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作为走在教育教学前沿的信息技术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得转变教学观念、方法和模式,过时的教学手段应随着新的教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在一些过时的教学方法中增加些创新的教学方法、理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把事物抽象的道理用具体形象的形式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感染力和有效的说服力,另外,举些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文学典故来说明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在高级中学阶段已开设有好几年了。高级中学跟初中的要求不一样的有较多,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又很强,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相应的任务,可以实现自己的相关创意。从中培养各种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课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意义重大。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偿试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的效果较为理想。现总结出来,真诚的希望同行们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以达到相互切磋、寻找更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教学管理观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们地区作为中学教学的时间虽已将近二十年了,但不同区域、不同的学校的条件不同,因此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差异大。以我每年所教的高一学生为例,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一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相当高,不但可以独立完成课内的相关内容,而且还可以根据主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可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这给教师平时备课、上课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加了不少难度。基础教育的目的实质是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每一个科目的培养都息息相关。信息技术课虽然目前不是考试考查的科目,因此不要为了升学而放弃了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管理,如果教学管理层面忽略了,学生就容易把它当作“玩的科目”,教学质量要提高也变成空话了。现代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各种学习工具。若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疑问,就可以借助相互协作学习,或者通过认知工具得到解决。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只要学生在主观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才有最高的学习效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要精心分析,知识之关键要精讲,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应多指点,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生的知识主要应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来学,学为主,教为辅。要做到精讲,不但要抓住关键的知识,还要有相应技能。以教PowerPoint为案例:让学生学好学会PowerPoint,可以先播放一幅优秀的PowerPoint作品,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然后逐一地分析每一部分的由来。要求每位学生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主要目标是,以后在学习其他软件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那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优化教学方法的

信息技术课目前是以课堂实践为主,任务驱动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采用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学生各自知识储备的差别,因此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异,不同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存在差别。例如,课堂作业布置后,一些学生完成作业可能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一整节课都没办法完成要求的任务,这种情况,教师对于课堂任务的设计和课堂纪律控制方面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因此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目标的实现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分层教学是有效减小学生之间差异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根据每届学生的真实情况,本人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按不同层次进行有效的分组,培优补差”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分层,入学时对新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水平进行客观的摸底,这样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就有所了解,心中有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首层:“底子薄”的也就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差,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在他们心目中信息技术是可有可无的科目,又不喜欢动手的,学习过程需要别人关照的。次层:信息技术水平处在中等水平的,对教师上课所教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起来没有难度的`,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的,缺少主动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最后一个层:“尖子”即自身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浓厚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学习能动性、创新能力、自觉性都较强的。

接下来是分组,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采取“强弱搭配”即按照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水平高低差异进行组合,分组按照“好中有差,差中有好“的又有一定男女比例的组合排位。最后,分组后小组组长由组员民主选举出。组长在教学中担当“小教师”,他即起到协调组员关系,帮助教师收集课堂上的作业,负责对本组组员的学习情况的小结报告,组长与教师之间是顶层的交互式的关系,组长的职责又起到辅导本组的组员,对组长任用是动态的的管理。可根据学生接受速度,帮助同学的热心程度,完成作品的速度效率与质量进行适时调整。教无定法,适当的案例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抽象理论和概念,这些内容如果只凭老师一张嘴反复讲述其定义,学生可能会听得昏头昏脑,从而感到索然无味,这样难免造成教学效果不佳。有时借用日常普通用品做教具打比方,则可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如“变量”的赋值问题,教师可借助纸杯作比喻。课前准备好三个纸杯,在两个纸杯上分别写上“牛奶”和“果汁”,课堂提问学生如果要交换两个纸杯中的饮料该怎么做?由于高一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中学过算法,大部分能回答出基本步骤,接着教师把三个纸杯比作三个变量X、Y、Z,假设X变量存储“牛奶”,Y变量存储“果汁”,要交换X、Y两变量中的内容其算法与上述情况同理。随后教师打开VisualBasic程序,在窗体上添加两个文本框和一个按钮,文本框的text属性值分别设置为“牛奶”和“果汁”,按钮Caption值为“交换”,在按钮Click事件中编写代码完成两个文本框中字符串的交换,最后教师启动程序演示交换结果。至此,学生不但理解了“变量”存储数据的原理,还直观地看到了变量间数据交换的代码编写及运行结果。最后,教师需要指出计算机中变量的赋值与现实中饮料的交换不同之处,即一个变量在对另外一个变量赋值后,该变量不会像杯中的饮料出后不存在,变量中的原有数据仍然存在,赋值只是将某变量中的值覆盖。

三利用多种学科知识“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

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即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如语文教师上《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可以边让同学们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边利用计算机把精彩的的段落文字录入到Word中,再根据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去网上找图、音乐等多媒体,进行文画合配、画文合配、文音合配的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既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又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实践能力。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不应只从单方面考虑,应注重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与其他学科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赵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教师教育研究,1997(03):18-23

[6]张健.《发散思维大课堂》[M].龙门书局,2003.5

[7]孙秀梅,安剑,刘彬彬.《VisualBasic开发技术大全(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相关专题 教学研究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