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卧室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幼教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卧室水”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教论文(共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幼教论文

幼教论文(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彰显和谐之特色

外延和内涵本来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逻辑学做出了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在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内涵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表示外观和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由此,简要介绍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走过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定位之路。

一、价值引领,提高领导力

(一)立足实际,确定办园理念

从幼儿园发展实际、办园实力出发;依据《规程》、《纲要》赋予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观、全面进步的质量观为基础;教职工献计献策、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而形成:“和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园理念。这是幼儿园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全体教职工工作追求的目标。

这一办园理念落实了《纲要》提出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确保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考虑到了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价值引领,贯穿工作始终

幼儿园的价值领导力就是园长确定幼儿园的价值理念,宣传幼儿园价值理想,凝聚师生、社会价值共识,牢牢把握幼儿园价值方向的能力。价值领导力是园长从更高层次或新的角度对组织成员主观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规范、整合和更新的能力,还包括对幼儿进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信念的能力。

1.幼儿园价值领导的基本内容

一是引领幼儿园发展。即园长带领班子成员对幼儿园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清晰地定位和思路,并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幼儿园办学特色的发展愿景及实现愿景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二是引领教师进步。即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教师发展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给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机制引领,让教师心情愉悦地工作,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三是引领幼儿成长。即以幼儿发展为本,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引领幼儿快乐学习、健康和谐的成长。

2.园长的价值领导要贯穿于幼儿园管理过程的各个层面:

一是用幼儿园办园理念、发展规划进行价值引导。

二是在塑造和谐的幼儿园文化中引领幼儿园价值观的实现。

三是在加强课程引领中实现幼儿园价值观的转变。

二、评价考核,激活内驱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考核

激活内驱力: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使得团队有生机、有活力,减少或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实现快乐干幼教的理念。

体验成功:教师的工作状态好了,明确工作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就高,有利于工作成功,教师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1.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发展需要指导、引领,需要层层递进;这就需要一定的规范管理的标准,就需要针对标准进行有序的评价考核,让老师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2.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不断理解与践行,教师的自身素质及专业化有效发展,就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3.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教师发展了,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自然实现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二)如何进行评价考核操作

首先是相关人员起草评价考核办法,提供给不同层面的教师研究共识;其次是与教职工反复研究评价办法并完善;再次通过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评价。实施评价是手段,最主要的是促进教职工工作质量的提高。由此组织教职工从不同岗位、不同层面及角度,研究、共识、完善评价办法的过程非常重要,这就为教职工自觉自愿的对照标准做好保教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1.面向全体的工作质量评价

幼儿园成功的管理是办好幼儿园的根本保证。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深层次人文管理的需要,也是幼儿园人文和谐的关键。由此,领导班子针对教职工的素质以及幼儿园工作实际,选择了以“工作质量管理为主线”作为科学管理幼儿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注意取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等管理办法的优势,协同工作质量管理一并落到实处,达到提高办园水平的目的。

*质量管理的定义

幼儿园的质量管理是以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向幼儿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基本手段,并辅助以各种措施,对全部育人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过程的管理、调控和评价。

*质量管理的标准

各岗工作的质量标准,也指幼儿园全部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评价人依据质量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工作评价,激励每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活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质量管理就是借助于质量标准之“规矩”,成就优质高效之“方圆”.

教育岗的质量标准包括:组织一日活动40%、各类活动备课20%、环境创设16%、执行制度10%、研究活动6%、家长工作5%、完成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3%.

*质量管理的评价

(1)质量管理重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尤为重要。我园采取了以下做法:

教师岗:业务主任是第一评价人,副园长、园长抽评。

炊事岗:后勤主任是第一评价人,保教人员评、园长抽评。

保育岗:保健大夫是第一评价人,保教人员之间互评,园领导抽评。

行政服务人员:服务对象评价,分管领导评价,园长抽评。

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教职工工作的过程管理。

(2)教职工工作质量情况每月汇总一次。首先,第一评价人把汇总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副园长,两位园长在根据检查了解的每位教职工完成工作的整体情况,对每位教职工一月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记分。

(3)保证质量管理的透明度。教职工每月工作质量得分及工作情况,每岗第一评价人进行反馈;以促进保教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月工作质量与年底考核挂钩,与职称聘任挂钩。

(5)园级、中层领导的工作质量与教职工的工作质量息息相关。教职工工作质量的平均分就是四位班子成员的月工作质量分。

*质量管理的效能

转变了教职工的工作态度;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的创造性;促进了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积累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手资料。

2.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评价

为促进经五路路幼儿园深入的落实“和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园理念,形成巩固“和谐进取,精益求精”的园风和“研究探索,教学相长”的教风。幼儿园在多年探索实施“以工作质量管理为主线,全方位科学化管理幼儿园”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班的管理一直是本届领导班子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三位(三教共保)一体的班级管理、督导评价探索逐步深入:一是上半年实施了班长交换制,为没有做过教学班班长的教师提供锻炼体验的机会;二是6月开始自主竞岗、双向选择,首先是竞教学班或膳食班班长的教师竞岗演讲,根据以往工作实绩及民意情况,中层以上领导班子汇集意见并研究确立班长,在此基础上班长与其他竞争此岗位的人员进行自主双向选择;三是20下半年幼儿园出台了“班岗工作法”:任务在班岗完成,问题在班岗发现,困难在班岗解决,典型在班岗涌现,责任追究在班岗落实,经验教训在班岗总结。

在以上班级管理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从9月开始研究探索用十大项指标督导评价教学班一学年的班级工作情况。督导评价结果作为奖励优秀班集体的依据;有效的引导各班形成“工作精细到位、班级和谐高效”的班风;促进各班有效整合家、园、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研究带动,丰富内涵力

(一)园本研究的意义

1.宏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起始阶段;有纳入义务教育的动议及讨论;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有明确的规划;幼儿教师尽快有效的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2.中观:作为山东省十佳幼儿园,需要不断内涵发展及发挥骨干辐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课题研究来实现。

3.微观:从园长自身发展来讲,通过深度、系统的课题研究,寻求价值领导的有效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园本研究的目标

1.发展目标:实现幼儿园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促进名师队伍及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幼儿园、教师、幼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办园管理模式。

2.特色目标:研究彰显幼儿园办园特色,体现价值领导力,促进幼儿园科学、和谐的发展。

3.成果目标:研究实施、总结提炼出多方资源整合的基本规律与策略方法。

(三)研究收获与启示

一是:研究的系统性。研究需要承上启下、层层递进,形成体系及规律,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幼儿、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二是:研究的经常性。研究需要始终如一、永不停歇,经常化、制度化的进行,才能使老师养成自觉地“用研究的视角去看待工作,用研究的思维去思考工作,用研究的行动去做好工作。”进一步形成“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园本研究文化氛围。

三是:研究的实用性。研究是为了不断的改进完善工作实践的水平,由此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研究践行。

四是:研究的拓展型。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会促进教师生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教育智慧,使工作外延不断拓宽、深度不断增加。

四、凝心聚力,体现和谐力

理念引领,幼儿园凝心聚力的好途径:

(一)“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理念

幼儿园通过专项课题、课程班本化、师幼有效互动等25个研究点的不断深入研究实践,营造了“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科研兴园的浓厚氛围,全体教师都在这样浓厚的研究文化氛围中各自有效发展、积极主动地做好各岗位工作。

(二)“超前半步、步步为营”的理念

教职工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充分体会到工作要想占主动,必须要思路、计划超前。由此老师们逐步形成了超前半步、步步为营的工作理念和自觉落实的行动。

(三)“精神饱满、快乐干幼教”的理念

幼儿园是一个女性集中的工作团队,来我园致力于通过和谐管理,实现干部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等关系的和谐。现已形成了“团结和谐、优质高效”的团队精神,每位教师都能精神饱满、快乐干幼教。

幼儿园在深入落实办园理念的过程中,各类研究型、学术型骨干教师,先后发展成熟起来。培养出全国名优校长1名、省优秀教师2名、省教学能手4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优秀班主任2名、学科带头人3名,区首席教师2名、十佳教师2名;为教育局、兄弟园所培养输送出6名中层以上干部。呈现出“管理兴园、科研兴园、队伍兴园、科技兴园、素质教育兴园”等多方位的办园特色。11月承担了山东省首届园长大会分会场任务;承办了济南市首次幼儿园管理工作现场会;济南市幼儿园全方位督导工作现场会;荣获省、市、区三级十佳幼儿园,省十处最具办园特色的幼儿园等。7月幼儿园《科学化管理新编》一书已内部汇集,11月,20万字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智慧》一书济南出版社正式出版。

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有效的整合了家、园、社会资源,形成了教师、幼儿、幼儿园的整体和谐发展之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广泛的生源,在社会上树立起了优质学前教育的品牌形象。

幼教论文(二):点燃人生追求 做幸福的幼儿教师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每个人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孩子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甚至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这成为阻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调动不起教师自觉追求专业进步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真正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作为一所有着三十多年办园历史的省市十佳幼儿园,和有着四所分园、二百多名招聘教师的大园,淄博市直二园素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和同行称赞。很多老师来到二园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环境容易复制,而这样一群敬业、乐业、阳光、向上的教师却很难复制!多年来,我们二园的管理者用自己的智慧和胸怀,探索出了以人文关怀为根,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模式。我们舒展老师的心灵,放飞老师的个性,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让老师们在成长的拔节声中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特有的幸 福。

一、和谐管理,感受幸福

管理应服务于教师的合理需要。人性中最大的需要是追求幸福,尊重人性就是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工作的核心理念应是生命和幸福,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老师和孩子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教师的幸福感受,致力于“给教师幸福的权利”.

1.平等对待每位教师。对于我们这样既有正式在编教师,又有大量招聘教师的园所,平等对待所有教师,才能激发招聘教师为幼儿园全身心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激发在编教师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干劲。外出培训时,在满是在编教师的队伍里,我们年轻的招聘教师身处其中,倍感自豪;年终评优时,我们会优先考虑招聘教师,因为我们认为,在编教师可以受一点委屈,而招聘教师不能;参加业务活动机会平等,几年来全园先后有30多名招聘教师获得淄博市幼教新秀称号,近20名教师获得淄博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提拔业务骨干,一律以专业水平的高低衡量,已有多名招聘教师分别担任分园副园长或教研组长。这种平等看似简单,却极大地激发了招聘教师的集体认同感,让二园的每位教师真正以园为家,为二园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

2.尊重和信任每名教师。尊重和信任,是激发教师主动积极工作的源动力。作为园长,我们真诚地欣赏每一位教师,不吝啬对任何一位教师的鼓励与赞美,乐于为教师的成功喝彩。在我园,园长们就像老教师的大姐姐、年轻教师的妈妈,从不高高在上,没有发号施令,遇到大事发扬民主,生活小事体贴关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领导的尊重与信任。环境创设时,幼儿园发给每个班级经费,让老师们发挥创意,自我管理;大型活动的策划、舞台布置、节目主持,放手交给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领导的信任让老师们激情满怀,创意无限。家长工作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读书俱乐部、妈妈故事团、家长义工等活动,都因得到幼儿园的大力支持而蓬勃开展。

3.以关爱赏识为本,营造家庭式温馨氛围。一个充满健康、关爱、赏识、温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教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精神上的快乐。我们的管理团队以人性化的方式营造了家庭式的温馨氛围。教师过生日,会收到满含祝福的蛋糕和鲜花;遭到挫折,领导会送去一份关怀和慰问;教师节、三八节,为教职工送上贺卡的同时,也会为家属朋友们送上慰问信和礼品,感谢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支持。来自集体的关怀使教师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温暖,对幼儿园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起教师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以活动传递真诚,打造阳光向上的团队。为了让老师们放松身心,快乐生活,幼儿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每周组织教师展示小才艺;组织“爱生活、爱厨房”系列活动,交流烹调秘诀,学习生活窍门;组织教师周末“驴友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组织后勤人员进行跳绳比赛等竞技健身项目,让健康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经常组织教师假期旅游,并自主选择旅游地点,云台山、大乳山、日照、北戴河,处处都有老师们的欢声笑语。活动中,园领导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营造出阳光向上的团队氛围,让老师们在市直二园这个大团队中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二、专业引领,品味幸福

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在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从容攻克一个个教学上的难题,才能使教师得到“孩子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在我园,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就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剂和催化剂,使每个来到二园的教师迅速成长,轻松地胜任工作。

1.搭建展示平台,让每个教师体验成功的快乐

根据每名教师的个体差异,我园为教师搭建了不同的展示平台:骨干教师可以给年轻教师当师傅,经常展示公开课、示范课,还可以担负起组织专题教研活动的重任;年轻教师基本功扎实,文艺演出、技能比赛上可以大展身手;新上岗的教师可以与老教师交流在校学习的最新教育理论。多种形式的展示平台,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个性潜能,激励着每个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幼儿园里还有一群默默奉献,容易被人忽视的人,她们就是生活老师和炊事员、工勤人员。我园的培训工作,也涵盖了这些非常重要的群体。每学期制定生活老师培训计划,每周四派专人组织生活老师业务学习。组织生活老师学习普通话,组织了全园的普通话大赛,让生活老师有了在全体教师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韵律活动和游戏,让老师们体验游戏和韵律的`教育价值,懂得如何配合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组织折纸讲故事比赛,让生活老师在环境创设时能够助老师一臂之力;组织学习笔记和教育反思展评,让生活老师学会反思教育行为,科学开展保育活动;组织生活老师膳食营养知识培训,让二园的膳食营养特色深入人心。炊事员培训包括每学期的膳食营养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包饺子比赛、菜肴制作比较、面点制作比赛等活动锤炼了基本功,提高了制作水平,同时让师傅们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和被尊重。

2.实行分层管理,为每个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

我园建立了“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二幼新秀”评选制度。入园工作满2年的教师,经过说课、上课、反思等展示,可以申报“二幼新秀”的称号;工作2―的教师,可以选择擅长的学科,经过上课、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考验,申请学科带头人称号;工作10年以上获得过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的优秀教师,经过多轮课程设计与展示,以及论文、答辩等环节,可以申请幼儿园首席教师称号;获得各分园首席教师称号的教师,还可以申报二园名师。获得相应称号的教师要承担培养年轻教师、每学期展示示范课、参与课题研究等任务,又可以享受优先外出培训、奖励工资等待遇,这样的制度让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了奋斗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去年,全园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评选,而幼儿园又将整个评选活动同时视作教师培训的过程:每次说课、上课之后,园长们都会马上组织教师现场研讨,一一耐心点评;教师上交的观察记录、教育反思等,园长们全部提出反馈意见,让老师们反复修改。这样的评选活动同时成为高质量的园本培训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

此外,幼儿园还通过全园大教研等方式每月组织教师的分层培训。今年3月份组织了入职2年以内年轻教师“如何保证幼儿一日生活安全”的培训,全园骨干教师的科学课题研讨;4月份组织了全园工作2-5年教师“怎样进行说课”的培训和5―10年教师“如何做好观察记录”的专题培训,以及全园骨干教师“早期阅读”专题研讨。不同水平、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的培训和业务研讨,使幼儿园的教师培养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3.提高园本培训质量,让教研和培训不再是负担

作为管理者,我们希望加强培训,让教师在专业上迅速成长,但有时教师参与教研和培训的热情并不高,这就会让我们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参与活动热情不高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研和培训的内容脱离教师实际,教师不感兴趣;二是教研形式单一,教师缺乏话语权;三是教研活动组织者的水平与能力有限,不能对教师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培训质量,调动教师参与热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今,我园的园本培训不再是教师的负担,而是每个教师自觉参与的活动。

第一,科学确定教研、培训内容。教研与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为教师的实际工作服务,使教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比如,我园每学期初都会向教师广泛征求意见,让教师提出工作中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组织者在广泛搜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整合,归纳出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有效的集体教研;在日常工作中,业务园长每天进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专题教研。这样的教研内容让教师对教研充满期待,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第二,创新教研模式,灵活运用时间,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从规模上来说采取集体教研、分组讨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上采取体验式、参与互动式、辩论会、选修式、教师沙龙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形式;改变一周只有一次集体教研的模式,灵活机动利用日常备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充满活力,调动教师自觉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第三,赋予教师话语权,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机。在我们教研、培训中,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人人都是问题的发起者和研究者,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互助、分享、合作、提升的平台。我们改变了园长“一言堂”的做法,提供机会让每位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中,主动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让教师在参加教研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发现自身价值,调动了教师参加园本教研的内部动机。

第四,开展教研组织者培训,提高每次活动的质量。我园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仅限于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还包括骨干教师和普通有特长的老师。然而我们深知,教研组织者的水平决定着教研质量的高低,于是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对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组织者进行培训,以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教研内容如何选择、教研形式如何确定、组织者的角色定位、组织者的现场调控技巧、观摩课的评价等,都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这些教师的迅速成长保证了培训的质量,让老师们不再视培训为负担,专业上的迅速成长也成为每个教师自觉的追求。

十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办了几所分园,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从教研组长做起,逐步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到各分园任执行园长、业务园长,她们的专业水平保证了各园较高的保教质量,使每个分园的发展后劲充足,几个园都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市级十佳园,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这些老师也在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真正体验到了工作带来的幸福与成就感。

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更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就让我们以专业发展为基点,以科学管理为基石,用来自内心的充实与和谐,热情与专注,带领老师们在幸福的体验中不断成长,在专业的成长中体验幼师职业特有的幸福!

篇2:幼教论文

幼教论文

幼儿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开始受到的有专业性的教育,那么幼儿教育该怎么做呢?下面是相关论文!

论文1:幼教常识教学分析

摘要:茶,起源于中国,拥有将近50的历史,茶,深深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茶文化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中国教育对茶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在幼教阶段,通过让幼儿认识茶叶,而使他们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已经成为了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两大部分对我国幼教常识教学中,幼儿认识茶叶的意义,茶叶知识以及茶文化的融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认识茶叶;幼儿教育;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文化领域最普遍的知识,奠定幼儿认识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关键。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需要融入到幼儿常识教育中,而茶文化的教学从认识茶叶开始,重视茶叶认知教育,并能够通过认识茶叶,使幼儿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热爱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1认识茶叶对幼教常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古茶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饮品,经过了世代人们的相传,茶文化逐步走向成熟,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进军。

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茶亦是如此。

为了更好的宣扬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关于茶的意识,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茶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益处。

了解茶文化,从认识茶叶开始。

近几年由于茶文化在小学课堂中宣讲效果良好,也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欢,所以,为了不受过多外来文化的侵扰,也为了保证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的走向幼儿园,幼儿园应当大力推崇茶文化课程,通过向当地教育局申请提出在日常的课程上添加茶文化课表,

利用幼儿善于学习接触新事物、新知识的年龄优势,让幼儿可以更好的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基础。

保持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确保小幼儿具有良好的民族意识和希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地教育部门十分有必要从小抓起孩子的素质培养工作,通过不断的灌输给小幼儿优秀的茶文化知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拓宽孩子的事业,确保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教育小幼儿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人喜茶爱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人们对于茶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

而在进行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优秀的茶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利用茶文化的特殊形式去引导鼓励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创造型环境,让幼儿在品茶的同时也了解茶的来源和品种,利用多道工艺亲手尝试做茶也会让幼儿们流连忘返的。

茶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不断的积累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元素种类越来越多,这也非常符合人们日益复杂的生活形式。

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了使得这些宝贵的茶历史得以传承,我国需要不断的对幼儿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利用幼儿日常的兴趣爱好去为茶文化做宣传,不断的在小幼儿之间进行茶文化教育,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作等。

幼儿园主要是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认识幼儿园,通过早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帮助幼儿了解茶叶的历史。

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费分配状况适当的购进一些集体公共设施供幼儿娱乐学习,通过不断的使用物质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接受我国先进的茶文化历史。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更改课堂上的背景,采用我国茶农耕作和各种茶叶种类的图片进行布置,利用幼儿课余时间,讲述茶的不同分类的同时,娱乐与学习并进。

还有,适当的添加手工课程,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观察,了解不同的茶叶特点,让幼儿可以从不知觉中了解茶文化,锻炼刚正不阿品质的同时,陶冶情操。

2幼教茶叶认识的相关教学策略

2.1调整制度,分组负责,明确责任

2.1.1幼儿园的老师需要将幼儿按照年龄以及个头的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选拔学习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小组长。

不同的小组成员不应过多,一般是3-5人比较合适。

而幼儿园的美术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幼儿园的板报以及宣传栏设计工作,通过绘制出不同的图案,锻炼幼儿绘画能力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以小组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大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推广工作的实行。

2.1.2成立茶文化教研组幼儿在幼儿园想要了解最新最全面的茶文化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研人员不定期的进行知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最新的茶文化知识进行采集整理,不断的融合到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去,可以大大促进小幼儿全面认识茶文化。

同时,教研组可以设定相应的研讨活动,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进行茶文化探讨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耍的时间掌握关于茶的知识,这也便于幼儿园开展丰富的茶文化课程。

2.1.3开设“小小茶坊”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的项目。

幼儿园需要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茶坊位置的制定,保证幼儿不拥挤的同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茶文化知识的`讲座,在茶坊中的一切设备需要保证不会有过多的棱角,防止幼儿出现意外事故,还有,茶坊可以按照幼儿园的班级分布设立不同的地点,让所有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保证完整制定的学习安排和计划。

2.2茶叶认识的具体环节

2.2.1茶叶种类2.2.1.1绿茶类绿茶是一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才能获得的茶叶。

其中需要事先将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按照叶脉大小与完整的程度进行分类,利用杀青、揉捻等多种工序进行处理,这种茶类属于不发酵茶,在饮用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同时,这种茶水主要的特点是水绿且清澈,入口口齿清香。

绿茶还分为不同的干燥方法,比如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等。

2.2.1.2黄茶类黄茶应属一种不是非常常见的茶类,这种茶也是需要经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不同于绿茶,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类。

茶水的颜色呈现出黄色故名黄茶,这种茶在广东、四川、湖南比较流行,人们也喜欢依据不同的产地进行分类。

2.2.1.3黑茶类将新鲜的叶子进行杀青处理,保证叶子的干净,随后进行揉捻、沤堆处理,在进行适当程度的干燥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后发酵茶。

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在市场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

茶叶有几种主要的特征,如:毛茶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暗褐色,有的也可能由于产地的原因呈现出油黑色。

茶的汤水多半会出现褐黄色或者褐红色,饮用起来提神醒脑,非常可口。

这种茶类就比较常见,如不同种类的砖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2.2.2茶文化的渗透2.2.2.1通过创建茶文化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小孩子多半好动贪玩,所以,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去驻足玩耍,通过不同的场景可以保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给定不同的玩具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潜力,创新孩子的思维。

在不同的幼儿园的主题墙面上,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绘画能力,将我国的茶具依据不同的顺序绘画出来,还有可以按照茶艺表演的步骤进行整个场景的绘画,并且适当邀请绘画能力出众的孩子一同参与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绘画能力的同时,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也适当的进行学习。

①具有特色的墙体可以展现茶文化的美感。

幼儿园进行绘画之前,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举办小型亲子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绘画工作。

利用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考验幼儿的创作能力。

有趣的茶坊设施制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茶文化历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手法进行物品制作,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装饰风格,也很好的宣扬了我国的茶文化。

②内环境与茶文化个性美的结合。

幼儿园主体墙的绘画可以帮助孩子发挥自己关于茶的想法,展现出孩子独有的思想魅力。

篇3:幼教客观评析论文

幼教客观评析论文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教师必须研究创新教育,自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一个创新的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园教师在思维和行动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呢?这是幼儿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就如何激励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上创新作了大里的研究。研究表明,教育活动的设计不仅是教师能力的反映,而且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思维方法。同时,适时地正确评价教育活动,这将给教师增加创新的活力之源。正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所说: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阶段。

当然,教师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的创新有它一定的规律性。《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手段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师创新教育的典型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开展评价,启迪教师,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长期以来,按照传统的评价模式,教育活动似乎也可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因为教师有熟练的指挥棒,孩子围在在这支指挥棒周围,秩序井然地答问,答完教师事前准备的问题,教学过程也就定时完成。

如:在大班散文诗《落叶》的欣赏教学中,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师,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次设计是教师完整的朗诵后再让幼儿说出秋天的变化?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谁着见了把它当成什么?但这样的教学设计,小朋友们的回答都是已听到的诗里零星的内容,教师提问也围绕粉诗欣内容,这就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第二次的活动设计中,由于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师指导幼儿看图时,特别注意指导他们仔细观察,之后就组织他们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树叶落在什么地方?……这时幼儿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不仅从课本上获得了应了解到的常识,而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许多多诗歌以外的东西。如:树叶落在沟里,小虫看见了,有的说小虫把它当成小船,有的说当成摇篮,有的说当成小床,当成汽车,当成地毯等等。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可见,不同的理念必然出现不同的教学行为,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与此同时,评价教育活动的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当然,在评价教育活动时,必须尊重教师。首先可以请教师对自己的活动设计作自我评价,对教师的大胆设想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即使在实际活动中效果并不是理想的也要对教师的创作和创新设想给予肯定,要保护教师的创造热情,允许教师尝试错误。同时在组织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结合所评价的活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使教育活动评价也饱含着极强的创造性,使之成为活动的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显然,这样的教育活动的设计其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就(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语言教育的指导而言,它必须充分地体现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上述可见,教育活动的评价不仅直接形响着教师的学习行为,而且将给教师带来观念的变化。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评价,实际就是对教师最直接、最具体的指导,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学习,理解《纲要》,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的实践活动。

因此,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界定目标设定的科学性。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向,缺乏创新的目标必然导致歇守陈规的教育活动。科学的教育目标应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着想,应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是幼儿教育活动的要素,遵循规律的教育活动应该把薄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需要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教育形式反映着一定的教育规律,基于幼儿身理、心理机制发展的现状,幼儿不可能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教育活动的评价,还必须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

这就是要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是否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是幼儿围着老师转,还是老师为了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服务于幼儿,为幼儿提供有愈义的帮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教育是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否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总之,界定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研究教育行为的规律性、探讨教育形式的合理性,关注教育效果的适应性,这四个方面应该是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客观依据,而所有评价的核心又是“创新”。较长时间的实践研究表明,这样的评价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可以启发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从而促进创造性的教育形式的形成。

篇4:幼教论文怎么写

幼教论文怎么写

【摘要】自信心是人个性和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培养人的自信心最为关键的阶段,所以幼儿教师应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尤其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度关注幼儿教育且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就是内容之一,也借助自信心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对此,本文则从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以及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等分析幼儿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望给予幼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途径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幼儿教师都忽略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甚至潜意识认为幼儿的自信心是后天逐渐形成,无需刻意培养,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观念导致很多幼儿在成长中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家长的肯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孤立情况,其心理也处于薄弱边缘,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对幼儿个人成长以及教育效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

幼儿阶段年龄偏小,对其自信心培养还需要从丰富多彩的活动着手,促使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幼儿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活动过程中增强素养。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心理特征设计便于操作和简单易懂的小游戏,也可利用每日户外活动开展和幼儿兴趣相符的趣味活动。还可以小组为单位和借助积分形式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由此一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团队合作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团队增添光彩和肯定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心。例如幼儿可以在晴朗天气带领幼儿前往室外活动,开展送信或四人五腿等小游戏,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感受自己可以为团队做出的贡献。甚至幼儿园还可开展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幼儿相互合作,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付出是收获的前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教师还应为幼儿营造轻松自在氛围,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信。

二、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

幼儿形成性格、养成习惯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学前教育阶段,这一过程也是塑造幼儿性格和促进其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学前教育影响幼儿一生发展。但是传统灌输式教育让很多幼儿家长并不认可幼儿教育,部分家长选择放弃幼儿教育让儿童回家接受家庭教育。因为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灌输式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成果,普遍忽略幼儿天性和自信心培养,长期以往会限制儿童身心发展。如果幼儿教师想要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鼓励幼儿参与幼儿教学活动当中,重视幼儿在教学感悟、体验以及实践,让幼儿不仅收获知识,也能逐渐形成一种学习思维和学习态度。幼儿教育在于为幼儿后续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幼儿是幼儿教育课主人公,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和幼儿需求相符,选择活动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因素和实际认知情况,引导幼儿探索知识,调动幼儿求知欲望,重视沟通交流和引导,促使幼儿从“要我学”逐渐转向“我要学”,师生双方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由此才能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儿童释放天性。激发儿童学习兴趣,逐渐启发幼儿积累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例如很多幼儿对颜色有较强烈的兴趣,对于自己不认识的颜色会运用手指在地板或墙上等地方询问教,而教师在告知幼儿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应适当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指出,教育是深思熟虑、关怀备至以及小心翼翼触及学生心灵,唯有付出耐心和细心才能让学生感到幸福,获取知识。大部分幼儿都需要教师的赞美,可以说赞美是教师对幼儿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催化剂。当幼儿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可给予对方适当的赞美,从而鼓励幼儿继续探究知识,那么幼儿会感到满足,不仅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能在未来学习中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增强幼儿自信心。此外教师是幼儿自信心创造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心,那么就无法真正促使幼儿从学习中感受兴趣。在此过程中幼儿健康成长是有利于教师增加幸福感的因素,通过在课堂上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使其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张扬个性,必然会提高教师成就感。幼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以及尊敬和爱戴也能增加教师幸福,从而自身也会提升学习自信心。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幼儿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幼儿实时反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幼儿活动,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建立平等幼儿教育观念,善于正面评价赞美幼儿,促使幼儿树立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阿珍.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1X)

【2】周琴.幼儿教育中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30).

【3】张雪秦.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5(4).

篇5:优秀幼教论文

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及可行性实践探索

【论文摘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当今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社会现实迫切要求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

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内容,不但包括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为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家园配合尤其重要。

父母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

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

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长、探求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二者配合好有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在良好品质方面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阐述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及可行性的探索。

一、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1、家园:即家庭与幼儿园的简称,在本课题里指的是在本幼儿园入园幼儿的不同层次的家庭。

它包括所处地域的农村家庭、迁入小区的、城区的居民以及应聘来新区从业的较高文化水准的外来人员家庭。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

3、家园配合: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长、探求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二者教育要一致,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二者配合好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良好品质方面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及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以此为依据,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方面的内容。

通过健康教育,让幼儿学习体育基本动和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讲述活动,朗诵诗歌等内容的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谦让、分享的良好品德;通过科学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发现、探索、求知的积极欲望和科学精神,激发“五爱”美德;通过一日活动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五大领域的有效整合,较好地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2、家园合作活动

如:“六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亲子游戏活动”、“三八节”庆祝活动、“家园合作课题成果展示活动”,“九九重阳节”感恩活动,幼儿趣味运动会,节日教育等。

3、培养方法:

(1)榜样法:为孩子提供榜样,让幼儿去学习好的做法。

(2)鼓励法: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

(3)实践法:凡事让幼儿亲自动一动、做一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惯。

(4)随机教育法:在一日生活中,对发生的好行为,好现象,对孩子随机教育。

(5)家园配合法:家园配合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家园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二、对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德育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多途径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1、语言的有效引导,启发幼儿正确评价他人。

一鸣是中班有攻击性行为较多的男孩子,孩子们对他的评价多数是不好的,如:“鹤鸣上次用脚踢我的新裤子。

”“一鸣刚才用喝水杯子砸我的头。

”等等。

韦宝也是一个小调皮鬼,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好,如:“韦宝好用手推人,上次把森森推倒了,”“韦宝还用手拽涵涵的辫子”等等。

实验老师肯定了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别人的缺点指得很对,但同时指出一鸣和韦宝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如:帮小朋友排椅子、拣到东西交给老师、带来小汽车让大家玩等。

通过讨论使孩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就会变成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孩子。

2、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给孩子当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别人的真正意图,从而做到尊重别人的做法,避免冲突发生。

教给幼儿学会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

当自己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时,如: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别人的身上,自己要赶紧说:“对不起”,然后再用布帮别人擦干。

这样就会有效地阻止了冲突的发生。

而当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要赶紧说:“谢谢你。

”那别人会把你当成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3、教给幼儿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有时是因为不会向别人提出要求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

如:泉泉和小旭为了一块积木争吵起来,泉泉从小旭手中直接夺过一块积木,泉泉说:“你的积木多,我的积木少,给我一块。

”小旭说:“不行,这是我的积木。

”两个孩子为了一块积木打了起来。

这时老师可以对泉泉说:“你想要小旭的积木,不能用手抢,你可以好好地跟小旭商量,应该怎样说呢?”其他的孩子听见后,都七嘴八舌出主意:你就说:“小旭借我一块积木好吗!”等等。

4、因材施教,对班上一些典型的幼儿进行相对应的教育,鼓励他尝试自己解决;对于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则鼓励他摆脱无助的状态,并尝试自卫。

5、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

实验老师结合班级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教育活动。

如:“玩具轮流玩”、“好斗的小山羊”等等,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冲突,应该如何解决冲突,等等。

(二)创新教育途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园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俗话说家园配合得好,事半功倍;家园配合得不好,事倍功半。

家园配合法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

1、家园联系本。

实验老师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个联系本,把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目标、内容,孩子入园后的表现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写在上面,请家长在家配合。

家长也则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需要老师配合的事情写在上面,请老师配合。

2、多沟通交流。

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现。

对一些不重视、不理解、不懂得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家长,教师耐心地开导,向家长说明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3、提供方式方法。

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验老师就教给家长多种方法,比如和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边玩边练习系扣子、穿鞋、洗脸、刷牙等事情。

三、正确评价幼儿的德育行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如进行“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分享行为收到成效,教师家长就要争取评价幼儿的进步,可发给幼儿奖品作为小的奖励,可说鼓励的语言,在幼儿集体面前表扬幼儿的行为,激励幼儿正确行为得到巩固和持久,形成正确的分享行为。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经过努力后,终于战胜困难。

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奖励,激励幼儿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巩固。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

因此,老师对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可采取语言表扬、实物奖励等手段,巩固教育效果。

四、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可行性。

通过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并进行家园配合,是可行性。

经过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孩子们有了较大的变化,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成长

1、自理发生了变化

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养成了对自己负责的习惯,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其责任心;家园密切配合,使幼儿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

2、交往能力的变化

帮助幼儿学会了交往的技能;学习了交往的方法;与家长密切合作,保持家园教育一致。

在教育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制定出交往合作的规范,通过表扬鼓励树立了幼儿交往的信心;通过“大带小”活动,学习异龄交往的方法;在表演游戏中鼓励幼儿提高自己解决冲突与矛盾的能力;培养了幼儿分享合作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在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交往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3、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家园密切配合,避免帮助变成替代,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共同培养,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和握笔姿势。

养成了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化。

(二)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不论是在专业素质方面,还是业务素质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探索出许多可行的教育方法。

如;适时适度的技能指导;鼓励法 ;师幼互动评价法;家园互动法;二是提升了老师的理论写作水平和教学水平,积累了课题研究素材。

提升了老师的教育活动组织水平。

参考文献:《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

《学前家庭教育》—梁志桀

《游戏论》 —丁海东

优秀幼教论文范文(二):

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

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 游戏 亲子

【正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可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父母都遵循工作忙的借口将孩子托付给祖辈照顾,而给予孩子的亲子游戏时间少的可怜,他们觉得陪伴孩子游戏就是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购买一些玩具让它们来陪伴孩子或者让孩子早早加入各类兴趣班的行列,殊不知亲子游戏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家长和儿童共同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活动。

一、成人对“玩具”的认识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多都是80后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给孩子“游戏”、“玩”的物质条件也要提高,于是商场中那些昂贵的玩具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认为玩具越是贵、越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越能体现自己对孩子智力的重视、越是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其实这是误区。

什么才是适合孩子探索的,并不是那些昂贵的才是最合适的。

众所都知孩子的学习是在手脑并用的操作中才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木质积木、插塑、棋类等操作性强并且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的玩具。

如小班年龄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不够协调、小肌肉不是很稳定、手眼协调能力差,我们在桌面游戏中可以提供给他们面积较大的积木、软塑、橡塑拼图、穿线板等来帮助他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些都可帮助他们达到认识色彩、匹配色彩等目的;而中大班的幼儿想象力开始扩展,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于是我们就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辅助材料,如硬纸板、彩色小棒、小轮子、扭扭棒等让幼儿充分利用,创造属于他们的“玩具”,如:牙膏车、花片篮子等等,而不是单一的给予他们一些成品,这些成品玩具也许一周内是他们的宝贝,但过了一周乱丢乱放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的,只有那些自己创造的玩具才会珍惜,随时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二、成人对“游戏”的认识

成人眼中的幼儿游戏就是在一定的框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情节、内容,组织起来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实这是错误的。

幼儿的游戏是自发的、是内在驱动力产生的,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数幼儿的游戏都是无意间产生的,他们是游戏的主宰者,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伙伴、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享受无拘束的游戏过程,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

如午后散步,来到草坪休息,一只躲藏在草缝间的蜗牛被孩子新奇的发现,于是三五一群寻找“蜗牛足迹”的游戏就在孩子之间开展了起来。

因此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应该支持幼儿的自发游戏,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时间、欣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和交往、想象、创造,而不是干涉他们,适当的我们还可以给予他们鼓励、支持。

三、亲子游戏的乐趣

古语有云: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

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

血浓于水,亲子之情虽是与生俱来,但也需要父母用心的呵护。

现在的社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往往将孩子推向祖辈、兴趣班、各种产品。

询问为什么不能抽空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这样:我很忙,要挣钱买学区房,有了好的学区房,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也方便,你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压力有多大;电子产品上的故事可比我讲的好听,孩子只要用手点一点就能听故事了,我还需要给孩子讲故事吗?……你们在抱怨工作忙碌、没有空闲,为了孩子的将来努力奋斗的时候是否想过,你们现在所做的是目前孩子最需要的吗?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静下心想一想。

当孩子向你发出一起游戏的邀请时,我想我们不管多么的疲惫、多么的忙碌,都应该停一停,来到孩子身边,享受孩子的邀请,成为孩子游戏的同伴。

同时你也会发现当你成为游戏的同伴时,很多大道理都会简单化,孩子也会轻易接受。

1、你邀请,我参与

孩子的游戏是随时随地的,当孩子邀请你参与的时候,请千万别拒绝,因为有你的加入会让游戏更加有趣,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游戏的过程是对生活经验的再现,是能力的提升。

如:“我是快递叔叔”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快递”“包裹”这些名词,孩子们在周围环境中听的多了就耳熟能详了。

这不区域游戏刚开始,果果这个小客人就自发的扮演起“快递叔叔”的角色,来到娃娃家“妈妈,我今天是快递叔叔,让我来送货吧!”看着果果一本正经的样子,娃娃家的孩子都笑了,西西这个妈妈将水果篮子递给他,告诉他要快递给“宝贝秀”的老板信文,只见果果将水果篮子放在身后,反坐着椅子,假装开着一辆快递车双脚往前挪步的来到“宝贝秀”.“叮咚,叮咚,有人吗?叮咚,叮咚,有人吗?”“你是谁啊?”“我是快递叔叔,给你送快递的。

”“我没买东西,怎么会有快递呢?”“娃娃家给你送的货,快开门,来签字。

”信文也很投入的参与到游戏中,让“快递叔叔”进来,“你看这就是你的快递。

”果果将水果篮递给了他,“你要签字的哦,不然不能给你的”,看他签字后,告诉信文签收成功。

“你有什么要寄吗?我是快递叔叔,可以帮你忙的哦!”“陈老师,你的快递来了”“我也有快递?”“是的,理发店老板让我给你寄一个发夹”“谢谢你哦”“请签字”……在游戏中孩子模仿着“快递叔叔”这个角色的动作与语言,是生活经验的重现,但也发现了他对如何来投递物品一无所知,只是单纯的拿物品去送货。

正巧我家隔壁就做天猫产品的,每天快递员来来回回很多趟,于是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我与邻居商量,是否可以拍摄一段小录像,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如何投递物品。

邻居答应了我的要求让我在一旁摄像。

通过观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投递物品时要填写一份单子,写上发货人的姓名、电话、地址与收货人的姓名、电话和 地址,然后贴到物品的包裹上,最后付相应的快递费。

这一发现让孩子很是兴奋,在接下来的“快递叔叔”游戏中他就将这些也运用了上去,让游戏内容更加的丰富、有趣。

案例中我成了孩子邀请的参与者,游戏的玩伴,主导权在孩子手中,他带领着游戏的开展,在一遍一遍的游戏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开动了脑筋,同时针对游戏的更好发展,我提供了支持与辅助,主动权依旧给予孩子,并没有转换角色,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师生之情浓浓溢出,孩子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给予成人一份纯真。

我想如果在家长,孩子也给你投来这样一枝橄榄枝,请千万别扼杀,请放下手中的活,融入孩子的世界,参与他们的游戏,成为他们的玩伴,享受亲子之情。

2、我的游戏,你配合

成人需要用游戏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情,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伴,同时不经意地向孩子抛橄榄枝,让孩子加入到你的游戏中。

如我们班的萱萱小朋友,是个任性的小公主,每次都说一不二,不能有反对的声音,长此以往养成了刁蛮、任性、爱耍脾气等坏习惯。

针对这些“恶习”家长措手不及,总是寄希望于教师,希望教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在与孩子的一次次交锋中我发现孩子非常的喜欢游戏,于是利用这个特点我决定从这下手。

一次孩子又在午餐的时间段为了不吃青菜而大发脾气,任你说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就是不愿意尝试,直到你投降,才罢休。

正巧我们都学过一本绘本《多多什么都爱吃》于是我就组织起孩子来扮演绘本故事中的各个角色,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多多从不爱吃蔬菜、蔬菜离开他、肚子疼、最后爱上蔬菜的过程。

我们分组邀请孩子们来扮演角色,一样的游戏进行了N次,萱萱看着小朋友都参与到了角色扮演中,很是眼热但始终没有主动要求参与其中。

看着孩子眼中期盼的眼神,我和吴老师鼓励的邀请她,让她来选择角色,感受游戏过程。

在真实的体验中萱萱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缺一不可。

后来她偷偷地告诉我们,以后不挑食了,但要少吃一点。

我知道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后来我们和她的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对于萱萱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她改正。

当你们真的成为孩子游戏的玩伴时,孩子才会欣然接受你,在平等的氛围中,复杂的道理就会成为简单的一句话,取得的效果也会意想不到的好。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它即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并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时间一本正经地开展,它随时可以发生、结束,我们只是借助这个“游戏”的平台,构筑一座亲子桥,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并不纯粹地停留在昂贵的玩具、高消费的电子产品、各种兴趣班上,同时也利用这个平台,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幼儿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不再以忙碌为借口、不再将看护的重责推给祖辈,用心的加入孩子的游戏中,享受亲子之间那无忧的温情吧!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海东。

《学前游戏论》

优秀幼教论文范文(三):

浅议开展民间游戏教学实践探讨

【论文提要】我园为落实幼儿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特色化发展是学校自我发展的理想追求,打造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生存与发展力的题中要义”精神,我们充分考虑自我内在发展需要,从特色化发展出发,逐步挖掘幼儿园教学特色,打造幸福乐园。

近年来,我园从开展民间游戏教学入手,深化教育特色。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阐述民间游戏教学的实践及探讨。

一、集思广义,形成民间游戏教育资源

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缺乏,我们集思广义,广泛搜集,向家长老师发放《告知书》,取得家长老师的支持,家园共同搜集民间游戏资料,并将搜集的资料精心筛选,形成文本;在开展民间游戏教学活动活动中,通过反思总结后改编创新成新游戏,丰富补充游戏内容,从而建构了民间游戏特色教学资源。

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民间游戏教学对老师来说是新的教学挑战,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因此,为发挥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园本培训贯穿于教学实施中的全过程,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

1、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学习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等,为教学工作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撑。

2、组织教研例会,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民间游戏教学规律,研讨了民间游戏的概念、特点,以及开发和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开展了“民间游戏之我见”、“民间游戏说课”等交流活动。

大家深深认识到: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民间游戏教学活动,可以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如:去临沂蓝山幼儿园参观学习,去济南省府、济南银座幼儿园新泰分园的学习,回园后研讨外地学习经验,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能力。

4、开展民间游戏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教学研讨活动模式:教师游戏教学观摩——教学观摩后研讨——研讨后的游戏课再展示。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彻底扭转了重室内活动轻游戏活动的思想,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三、努力创新,形成教育教学特色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及研讨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也为民间游戏特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在民间游戏教育教学中,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参与、教师引导、家园配合,三位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大大丰富了民间游戏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成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探索者。

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教育过程,让幼儿在操作、体验、发现、探索中学习,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方法。

(1)创新游戏材料玩法。一物多玩。

如:毽子的玩法可以踢,可以抛可以代替“扎脚”,小竹圈可以装饰漂亮一新,做成小彩圈,用来跳圈、开火车、转圈、搭山洞等。

饮料瓶内装上小豆子可以做小哑铃,可以做拖拉瓶、还可以作娃娃家材料。

游戏材料的替换。

如游戏“打瓦”过去多用小石片,现在这种材料不好搜集并且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就用小飞盘、小沙包来代替。

再如,“踩高跷”就用饮料喝在两端穿绳来代替过去儿童用的树杈做的高跷,小推车用家庭用的拖把做成代替了简易易损的小树杈做的小推车。

(2)创新游戏玩法。

一是教师改编成新游戏。

教师将民间游戏中与时代精神相违背的游戏成分去除,增加新的内容,创变成新的游戏。

民间游戏中往往配以童谣辅助与动作,而其中的童谣内容已经陈旧,老师可以进行改变,保留其有价值的成分,增加一些新元素,仍不失为有价值的游戏。

二是幼儿自行创新玩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体,教师选择适时介入,成为幼儿的玩伴,让幼儿自行选择游戏材料,自行分配游戏的角色,游戏者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点来完成游戏。

如:在玩《抬花轿》的游戏时,老师大胆放手,只给幼儿一些引导语,僦让幼儿自己或者结伴探索玩法,结果比老师做指挥者时,玩出了更多的花样,孩子们真是富有智慧,抬花轿的步伐、神态、分组的能力等,都出人预料,让成人惊喜。

(3)形成一定的游戏教学模式。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创新,打破教学常规,经过不断实践,形成了:自由探索—同伴合作—引导启发的教学模式:自由探索就是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玩玩具,此环节重在培养幼儿幼儿自理、自立、自主的品质;同伴合作就是引导幼儿团结协作,共同探索,此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协商的好品质。

引导启发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此环节对幼儿的表现可以进一步启发诱导,对幼儿的不同表现加以鼓励帮助,关注个体。

2、将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教育中。

在学期计划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和班级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

如:大班的民间游戏有:抬花轿、摔宝、推小车、拉绳、跳房子、跳绳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游戏生动有趣,使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发展了跑的动作,培养了合作、不怕困难、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格。

3、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在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自选玩具自由结伴,进行游戏活动。

如跳房子、跳袋袋、跳皮筋、跳竹杆、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

孩子们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锻炼了身体,愉悦了情操,培养了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其它环节:像“将军宝”“炒黄豆”“摔宝”这些活动量较小的民间游戏可以在集体活动的空隙、饭前饭后、幼儿离园等环节进行。

这些民间游戏的有机融合,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教育教学原则。

四、举办家园合作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1、举办亲子游戏活动

在开展民间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家园合作活动三年计划,将家园亲子游戏活动列入计划中,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老师共同游戏,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抛弃了陈旧的育儿观念,认可了我园一贯坚持的游戏化教学的幼教理念。

2、家园携手共同参与自制玩教具

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以此为依据,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大量的游戏玩具,如:高跷、小推车、铁环、摔宝、毽子、竹竿、沙包、飞碟、拉力器、梅花桩、彩棒、花轿、魔棒、跳布袋等等,为我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游戏材料,形成了游戏材料资源库,为幼儿身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准备。

五、环境创设 营造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

我们非常重视为幼儿创设游戏生活环境,给幼儿营造快乐的游戏环境,寓教育于环境之中。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绘画出小房子、跳八格、套圆等游戏图案,轮胎、小推车、铁环、跳绳、纸盒山洞等玩具随时摆放,便于幼儿取放等,为幼儿进行游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室内的壁橱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具:如穿绳、小水桶、小毽子、小玩偶、拖拉瓶等等。

让幼儿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探索发现,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总之,通过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和探讨,验证了民教游戏开展的价值和可行性:一是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二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宽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理论总结水平得到提升。

三是提升了我园的办园品位。

民间游戏教学实践完善了我园的办园制度及办园精神,进一步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形成了我园的办园特色。

篇6:幼教管理强化措施论文

幼教管理强化措施论文

一、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育缺乏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幼儿教育发展规划是发展幼儿教育的关键。可是,在各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划中,却很少有关于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划。

2.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不够重视,导致幼教工作组织机构也不够健全,缺乏专门管理。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幼儿教育投资策略,从而影响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造成幼儿教育管理体制不顺的现象发生。

3.幼儿教师队伍不完善。目前很多地区幼儿师资水平不能满足授课要求,部分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有不少幼儿教师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都是造成师资水平停滞不前的关键原因。

二、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1.完善教育立法与执法力度。幼儿教育法治化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国家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把幼儿教育发展法制化列入议事日程和办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以此为基础,要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来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幼儿教育的各种规章,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政府相关执法部门要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合作,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的管理工作,对不合格幼儿园要加大执法力度。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逐步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是促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

2.加强政府对幼儿教育管理的力度。政府作为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幼儿教育的经费在财政上统筹落实,一方面加大对幼儿教育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对幼儿教师的收入投入,这是保证幼儿教育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政府有必要给予民办幼儿教育更优惠的政策,如比其它阶段的民办教育更高的税收减免率,以刺激社会办学的热情。第三,对幼儿园收费应规定最低与最高标准,以避免个别小规模的幼儿园压低收费标准,同时避免个别幼儿园利用其优势地位扰乱幼教市场秩序。

3.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要转变教育思想,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首先,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国家的长远规划之中。其次,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偏离幼儿成长实际,因此必须遵循儿童发展性原则,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创新。第三,要让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参与幼儿园决策,让教职工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关注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家长、社区和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幼儿教育工作的体制。

4.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的不同,幼儿教育出现了阶层化的倾向。幼儿教育体制和政策的某些偏向也使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了幼儿教育内部结构性短缺,加剧了幼儿教育的不公平。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要制定地方幼儿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督促幼儿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尽量拓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使这些地区的幼儿教育上一个台阶。同时,对于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地区或家庭,应适当免除部分或全部费用,保证幼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5.加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高素质的教师是保证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直接实施者,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幼儿教师本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学习来完善和提高自己。而且学校要积极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幼教队伍,也要制定针对现有幼儿老师的培训和培养规划,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帮助他们在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

总之,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持续地推进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集中社会上各种力量为幼儿教育寻找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出路。

篇7:幼教理念转换分析论文

幼教理念转换分析论文

一、行为修正教育理念向引导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父母在教养幼儿时,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提供食物衣服,幼儿只要听父母说的话,听幼儿园老师的话,按照他们的指令执行就可以了。当幼儿行为不当时,通常是给予惩罚,最常见的就是打幼儿的屁股;而当幼儿表现乖巧时,一般又会对幼儿进行物质奖励。这种行为修正模式的教育理念认为,通过体罚可以避免幼儿违规行为,通过物质奖励可以鼓励幼儿做被人认可的行为。事实证明,行为修正模式毕竟是一种他律的教育方式,幼儿要靠他律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一旦他律的因素消失,则幼儿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在幼儿后期,这种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必将显现。这时的幼儿已具备一定摆脱大人控制的能力,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而此时的惩罚与奖励的行为修正模式也将很难奏效,此时再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已经为时过晚。此外,还要注意对幼儿教育的态度和方法,称幼儿是傻瓜、笨蛋、窝囊废,幼儿们幼小的心灵会因此受到极大的伤害,即使是一个精神健全、智力超群的幼儿,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主张引导的教育理念,前提是将幼儿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幼儿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进而以幼儿的思维方式与之进行沟通,引导幼儿能够做正确的事,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并不主张对幼儿进行体罚,主张对幼儿进行鼓励,同时对其进行说理,以此来改变幼儿的行为,这与行为修正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智力开发超前化教育理念向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现在很多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单纯的超前知识性教学,完全不顾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虽然有的幼儿识字很多,计算能力也远远超越其年龄应有的水平,钢琴也弹得非常出众,美术作品又获了大奖,但是经过3年的幼儿园教育,却不会使用筷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我们认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应该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内容,其次才是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学习。此外,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幼儿主动探索环境的结果,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能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使之一直保持学习新鲜事物的动力,并打下以后一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幼儿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幼儿的智力开发必须与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相适应。超前教育容易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逆反心理增强,导致幼儿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影响其升入小学后的学习。

三、道德教育知识化教育理念向道德养成教育理念的转变

道德教育知识化是指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做人的教育。很多家长、教师视知识的灌输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儿童不良言行缺乏有力的引导和纠正,造成孩子独立性差、懒惰自私、不通情理、奢侈浪费、缺乏合作意识等等。道德教育方面,仅仅将传统美德故事作为知识讲给孩子,而缺乏行为引导。很多幼儿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大人动了一点儿他喜爱的食物,很多竟会大闹不止;多数幼儿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但却经常将不爱吃的食物到处乱丢。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幼儿道德养成教育方面还需努力。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做人的教育,通过父母与幼儿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一旦这种品质和习惯培养起来,则幼儿的行为就会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在长大以后,也能够较好的进行道德自律,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总之,只有树立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慎爱严教,同时辅以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篇8:幼教可持续性发展途径论文

幼教可持续性发展途径论文

一、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多下工夫,启发性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幼儿时期就能对他们进行启发性教育,激发他们的兴趣,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重大的影响。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接触的事物增多了,环境变大了,活动变丰富了,这个时候,因为他们对某一种或几种信息好奇,于是就会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他们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把对这一事物的好奇发挥到极致,而这种状态往往是教育产生的最好时机。事实是最好的证据,没有任何一种发明、发现是人们在缺乏兴趣或缺乏关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只有我们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发展成执着的追求,才会怀有满腔热情,才会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来说,好玩、游戏,就是他们兴趣的动力。因此,孩子们应该在游戏中来接触各种知识,我们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他们从小就能有探索的意识。实际上,学生在幼儿时期,现实所需求的兴趣已经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发现和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成长过程中被关注的.动力因素,当然,在其中,幼儿情感也必不可少。以此为基础,留心观察幼儿潜在的深层需要,努力寻求幼儿的内在需求,根据幼儿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行为,特别注意在满足其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发展。因此,要想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知识,就必须要重视开发幼儿在现实需求中的教育价值,尽可能地将教育目标中的学习价值转化成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幼儿时期的兴趣除了自发的因素外,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来引导、培养的,特别是从0到3岁、3到6岁这两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的大脑发育迅速,几乎给他什么,他都会试着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会激起他们各种器官的不同反应。我们要针对幼儿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有选择性地给他们提供各种导向,观察每个孩子对来自音乐、图画、动手能力等等各方面不同的天赋,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在需求,在不影响他们活动的基础上,尽量不要打扰他们正在进行中的“探究”,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更锻炼了他们关注力,使他们的潜质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

二、关注孩子的特长,让其形成教育的成长点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更多是来自于情商的开发,而并非智商的高低。智商只是人潜在的能量,情商却是能激发这种潜在能量的催化剂。一味地让幼儿生活舒适,没有挫折的成长,并非好事,这样的孩子往往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表现出意志情感是依赖性很强,自控能力弱。对于这种顺境成长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注重后期的鼓励和正确引导,鼓励、赞美要多于批评。我们要接纳并发现每个孩子,无论他们是多么与众不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教师也肩负着学生情感教练的重要任务。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把他们合乎教育目标的许多行为作为他们成长点,作为教师,要懂得保护幼儿的这些成长点,使其能够成为成长的基础。重视塑造幼儿正确的突出行为,不断探索寻求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点到面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地制定反映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激励性评价,对每个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来自外界的成就感。

三、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小培养儿童的高素质

艺术教育以其独有的多元性、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新性特点被看做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对于幼儿教育,我们更应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以艺术教育为培养途径。从人脑发育的过程来看,3岁到6岁是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我们几乎可以称作是“灌输式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给孩子什么,他们都认为那是对的,在此期间,他们接受的信息量的多少对于幼儿大脑智力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不需要规定孩子们必须怎么做,我们只需要去引导或者参与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来做就可以了,让幼儿的天性能够正确、自由地成长和发展。21世纪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提倡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这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能够激励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从小能够培养出自己的好习惯。幼儿教育是人生道路上的起步阶段,要想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充满竞争力,我们必须从小就因材施教,创新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篇9:乡村幼教资源优势研究论文

乡村幼教资源优势研究论文

在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幼儿教育备受关注,但长期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研究让我真切地认识到一种现象:农村幼儿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目前,城乡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幼儿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更多去思考农村幼儿教育的困境是什么?出路在哪里?却忽视了对农村幼儿教育中优势资源的发现与开发。

事实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村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幼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反思传统农村幼儿教育的研究视野,研究如何激发农村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开发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转变观念,由“他助”转变成“自助”,让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更有底气。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一: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幼儿最好的“百科全书”。大自然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心,又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大自然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大自然公正、宽容、粗犷、热情的特点,会让每一个孩子的知性和灵性同时得到升华。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以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和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去寻找美与和谐。

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以生态文明观进行审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农村孩子更亲近自然,大自然是农村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天然大课堂,可以让幼儿感受自然的多样性和自然美,从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形成对自然界的直接感知和朴素的唯物论,由此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形成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该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在了解自然、欣赏自然和享受自然美的过程中,培育幼儿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欲望,使幼儿的智慧受到大自然的启迪。

就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季节确立例如“春天多么美”、“冬天这么奇妙”,根据节日确立“思念的中秋节“、“热闹的春节”等主题,也有根据本地资源建立“家乡的名牌”、“到田野里去”、“发现大山的秘密”为主题的课程,带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二: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有情的社会资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农村是伦理本位的,城市是权利本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农村是一个人情社会,城市是一个法理社会。运用生态心理学进行解读,农村幼儿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实现的,充满人情味的农村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满足幼儿的交往需要,使孩子们的社会化认知和社会化行为才得以体验、内化并真正形成。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这一可贵的社会资源,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意识的开展相关的活动,例如带领幼儿去探望邻里、孤老,培养幼儿对家乡人民的热爱,让幼儿的社会性得以良性健康的发展。

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三:较之城市而言,拥有更丰富的民间资源。中国民间艺术是一种民俗的艺术,更倾向于大众化、生活生活化,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艺术,从幼儿的视角看民间艺术,它好看、好听、好玩。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着民间艺术的大宝藏,在进行农村幼儿教育教学中,农村幼儿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当地的民间游戏、艺术,将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教学中,甚至可以形成特有的园本课程,为农村地区的幼儿提供感受家乡民间文化的机会,从而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引发幼儿从兴趣转化为行为的学习驱动力。总之,农村幼儿教育中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特有的优势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农村幼儿教育自身活力的释放。

篇10:幼教科学探索能力培训论文

幼教科学探索能力培训论文

一、培养探索能力要突出层次性和针对性

所谓层次性和针对性,就是要求在培养过程中,要区别不同个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主要包含三层意思:①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索与操作活动,使各年龄段的幼儿各有所获;②根据幼儿园班级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活动材料,以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③同一个活动内容在同一个年龄段的多次探索过程中,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让幼儿在各方面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例如,开展“有趣的鸡蛋”系列活动。在小班准备海绵、沙子、碎布等,让幼儿把鸡蛋立在沙子里、瓶口上……让鸡蛋站起来。在中班让幼儿通过旋转鸡蛋,通过旋转速度对比发现生鸡蛋与熟鸡蛋的不同之处;或是用力摇晃鸡蛋后放在耳朵边听,通过声响进行判断。在大班开展“沉浮的鸡蛋”等游戏,通过操作与探索,发现要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需往水中加盐,同时用小棒快速搅拌,加进水中的盐少了不行,但多了的话鸡蛋反而又会沉下去;在玩“打不跑的鸡蛋”这一游戏时,则更需眼、手的协调一致。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各自的活动中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提高,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幼儿在不同的操作方式中均有所收益,同时全体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二、培养探索能力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的目的在于使幼儿获得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观察技能的形成可以为其他技能的获得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引导过程中,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活动机会,提高他们的观察感知能力,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兴趣。例如:提供香水、鲜花、水果、蔬菜及其他有特殊气味的物品,让幼儿通过嗅觉分辨各种气味,通过气味来识别不同的'物品;提供各种布料、各种植物的杆、不同温度的物体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增加对物体的认识;提供各种食物和无害液体等味觉材料,让幼儿通过品尝,识别各种物体的味道。带领幼儿种萝卜、蚕豆、油菜等,除要求幼儿爱护和精心照料这些动植物外,还特别指导幼儿观察动植物变化的关键期,做好观察记录,画出相应的图。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观察的持久性、系统性,让幼儿获得具体事物变化过程的有关知识及相互关系,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三、培养探索能力要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

通过对物品进行分类,幼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例如,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如各种各样的钮扣、小石子、种子、树叶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分类,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争论,并引导幼儿在多次尝试中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的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的道理。这样,既训练了幼儿的分类技能,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探索能力要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也就是提高幼儿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开展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例如,让中、大班幼儿每天在家做气象记录,一个月后就会有一本小资料,一年下来就会有12个小本子。这一本本的记录是幼儿探索天气情况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绘制了12张小表格,每一张表格画上3排竖格,如果是晴天就在第一排竖格中涂上红色,是雨天就在第二排涂蓝色,是阴天就在第三排涂灰色。这样下来,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就可以一目了然,一年中各个月份的天气情况也可以进行比较了。幼儿还可以在每个月的统计表后面配上相应的画面,也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模仿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解说某月的天气情况图。对幼儿自己探索的原始记录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抽象概括,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实际的探索,感知和体验到了科学教育活动的无穷奥秘和乐趣。

五、培养探索能力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是幼儿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到了冬天,孩子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光凭用嘴说是解释不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的小实验,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活动。这样的活动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注意观察孩子们的特点,用心倾听的孩子们的心声,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相关专题 幼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