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音乐XX

今日之日无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语言与音乐XX

【简介】感谢网友“今日之日无忧”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与音乐论文(共1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语言与音乐论文

语言与音乐论文

一、音乐与语言的相互影响

根据以上对音乐与语言大脑机制的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得出,无论针对音乐还是语言的学习,势必会促进共享脑区的发展,进而促进另一方面的学习。而这一推论已被多数学者研究证实。

(一)音乐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音乐学习不仅能影响人的语言记忆,还有助于提高音高辨识力及拼写能力。有中国学者做过实验,将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一组15个单词让学生试听两遍,试听后让学生将所听到的单词写出来,结果显示,从小接受过音乐训练的32名学生,在试听后写出的单词量明显多于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学生。一项美国进行的实验,对1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非语言智力因素、拼写、阅读等方面测试,结果显示,60%接受过乐器演奏学习的学生,在拼写方面的表现、智力水平明显优于其余40%未接受乐器演奏学习的学生。一位法国学者选择法语口语短句与音乐短句,并升高部分句子末尾音的基频,播放给母语为法语的40名10岁儿童试听,结果表明,学习过三年左右音乐的18名儿童,均能辨别出语言中微弱的音高变化,而其余12名儿童不能辨别出。以上实验均证实,音乐学习可提高音高辨识能力及拼写能力。另外,音乐学习还可促进对外语的学习。某音乐学院的外语教师对60名学生进行实验,其中将音乐综合测试成绩为90分以上及60分以上学生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英语能力测试,结果显示,研究组英语能力测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以上观点相符。

(二)语言对音乐的作用

语言节奏对音乐创作具有潜在影响,美国一位学者用不同语言歌曲的器乐版本试听,之后将旋律中的音高部分去除,保留旋律原有框架试听,结果显示,在两种情况下,听者均能辨别歌曲原有语言。这一研究可从侧面证实以上观点。

(三)音乐与语言结合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作用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较陈旧、教育理念淡薄、课程设置随意、内容单一,主要以欣赏课为主,且重视教师讲授,忽视学生的实际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较差。为提高教学质量,应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音乐与语言结合的积极作用。

1.音乐与语言表达、思维技巧结合在授课时,为使音乐与语言表达、思维技巧充分结合,可选择标题音乐如《鹅妈妈组曲》《百鸟朝凤》等。在欣赏此类歌曲时,可先让学生聆听,不告诉其曲名,在初次聆听中,进行分段欣赏,并引导学生对歌曲出现的音乐形象进行回忆,讨论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复听后,让学生发言对歌曲中音乐形象及音乐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并让学生在课后对该歌曲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下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等,并再次聆听,对该歌曲的学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加深学生对所学歌曲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古诗词欣赏、音乐欣赏与音乐旋法教学的结合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与现代民歌中的旋律发展方法很多是相通的,如古诗词中“顶针格”与民歌中的`“鱼咬尾”功能相通等。在教民歌时,可先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原词及旋律,对比音乐作品与相关古诗词作品,之后让学生将所熟悉的与情绪相符的古诗词填进旋律中,这既可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还可巩固已学的文化知识,并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在西方音乐中,也有“鱼咬尾”等方式的类似旋律施展方法,可适当将其应用于教学当中。

二、结语

综合高校在提高国民音乐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着重在培养高品质音乐爱好者,为更好地发挥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作用,应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局限。为创新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模式,引进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是必要的。利用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使音乐教学模式得以创新,进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发展。

篇2:人与音乐论文

人与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众多学者各有不同的看法。从音乐治疗的角度来看,音乐影响人的情感活动,音乐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音乐对人的影响十分强烈,并且有它自身的特点。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情绪并改变人的行为,音乐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和审美要求,并使人获得良好的行为方式,而这些正是音乐治疗的目的。

1、音乐是人的行为方式

人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人的活动,是由刺激引起的后外人的行为与情绪密切联系,是情感活动的反映。例如,人在高兴时会笑起来,在悲伤时会哭出来。当人在听音乐时,音乐便是刺激,人受到音乐的影响,使引起情感变化或情绪波动,于是人的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使是反应。因此,情绪可视作刺激(音乐)与反应(行为)之间的中间物。

研究人与音乐的关系,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从所或表演音乐的人谈论自己的经验中找出规律,这种结论带有主观性。另一种方法是从听或表演音乐的人的行为中发现规律,这种结论比较客观。从科学角度来看,后一种结果更接近于事实,但是,研究起来却相当困难,因为除了外显的行为比较容易观测员、还有大量反应却难以测得,还需要前一种研究结果补充。研究人与音乐的关系以及音乐治疗的作用,还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经验。

不过,近年来人们正在通过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来研究人的音乐行为,这些学科常被称为行为科学。所谓行为科学;就是涉及人的活动即行为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就是研究人的行为。人们非常希望借助行为科学来了解音乐的性质和音乐对健康的作用;尽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但是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掌握更多有关这些内在规律的知识。

人的行为不是孤立的活动,它既受人脑的支配,也受环境的影响。据研究得知,人的任何心理活动或行为都离不开人脑的生理活动。人脑有它自身的活动特征,不过人脑的活动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人的行为既受人脑自身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左右。因此,人与音乐的关系,既有生物方面的联系,又有社会方面的联系。可以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既有生物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人的活动或行为,包括音乐活动,也是如此。

人从周围环境中得到信息,总是依赖于感觉。人脑将外界的信息加工、改造,然后发出指令。人生活在世界上,人的进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觉的发展和脑的发达。正是由于进化,人类有了创造音乐的可能,这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出现了音乐。如今音乐已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音乐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的生活不能没有音乐。

人们承认,人类生活的世界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有其一定规律。人的生活也并非无规可循,而是有一定的次序和组织。人需要视听等感觉,渴望光明、声响和节奏。人的头脑不仅接受这些感觉刺激;并且还作出反应,产生情感。人类不满足于自然的声响,于是创造出新的声响,并以一定的次序将之置于一定的组织之中,最后使形成了音乐。这样,音乐成为人类的精神粮食,音乐影响人的个性和行为。

2、人的行为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是人类的现象,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行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人对音乐的需要。人们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改变某些行为。总的来说,人对音乐的需要,阮有人类属性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剖析一下人的行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成下列五个方面。

(1)人类需要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

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是人的一种需要a人只有在适当的感觉刺激和体验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发展。随着审美敏感性的发展,人们创造出有一定模式的并可识别的声响即古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的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是人的健康的基本反映。

对美产生敏感性并创造出美,这是人类的重耍特征。应用音乐来使人得到健康、愉快和安逸,这是人类的普遍现象。人的这种需要,其基础是心理和生理需要,也是人类对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的需要。不过各人所表现的方式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各民族有它自己的文化,有它自己的语言,也有它自己的音乐.人们通常能够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但随着文化的交流,逐渐也能够接受其他民族的音乐。这样,除了本民族的音乐之外,西方古典音乐也被世人所接受和理解,从中得到审美表进和审美经验。这些音乐也常用于音乐治疗,之所以认为这些音乐适于音乐治疗,是因为病人能够理解它。如果病人对它完全不熟悉,或者用完全陌生的'音乐代替熟悉的音乐,其治疗效果就不会令人满意。因此,要想达到治疗目的,音乐治疗所使用的音乐应当是病人熟悉的音乐,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熟悉它,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和审美经验得以满足。当然,这里所指的熟悉,并不是对整首乐曲的熟悉,而是指对音乐的整体特征或风格特点的熟悉。

(2)音乐是一种交流的形式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交流,这种缺少有词意义的交流具有自己的效能和价值。如果语言交流能够取代音乐交流的话,也就无需音乐交流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没意识到许多非语义性交流的存在,也未意识到这种交流的外妇和价值。事实上,人们已习惯于各种非语义性交流,并且也很难用语言来代替它。例如,人们很难用语言来确切表达诸如微笑、皱眉等情感的细微特征,同样也很难用语言来确切表达诸如自豪感或听音乐时流露出的情感。最好的形容词对非语言性的音乐来说,都是非常局限的。音乐是人类精心培养出来的非语义性交流形式。

(3)音乐是构成的现实

对于不了解音乐或不熟悉音乐的人来说,音乐这种非语义性交流形式似乎是没有结构的,只不过是一堆杂乱的回民不过事实并非如此,音乐的速度、旋律、节奏、和声等都有相当精确的结构,人们只要思考一下便会理解这个问题。正因为音乐是有结构的音响形式,音乐声响会把人带到现实的境界6听音乐中的一个和弦,其感觉的真类性不亚于闻着花香、看见阳光、尝着水果或触到东西的感觉。正是音乐的这种结构所构成的现实,使那些在虚幻梦想的世界度日的病人返回到有结构的现实生活中来。

(4)音乐表现人类情感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过着群体生活。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际来往,洋溢着情感。大多数的音乐作品,其作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使人际关系更为密切。人们常说,音乐给人带来爱和真挚,带来温暖和友谊。大量的乐曲、民政、艺术歌曲,都体现了人类伟大的爱的感情。同时,音乐也是使人们聚集或凝集起来的一种力量。在人类社会中,个人必须适应于集体,音乐则帮助培养人的集体情感。音乐的这种作用,使个人那种孤独的痛苦得到缓解。因而,音乐,无论是摇篮曲还是征歌,都是人类相互依存和真挚情感的表现。音乐增进人们相互热爱和友谊,并培养个人的和集体的良好行为。这也是个人喜爱音乐并以音乐来增进健康的原因之一。

(5)音乐使人获得满足感

人需要一种成就上满足的感觉。音乐表演(歌唱和演奏)常给人带来满足的感觉。这种满足来自对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和成功的自我表现。

据认为,渴望是人的行为的动力,自尊是防止焦虑的最好方法。不管怎么说,比较熟练的表演,是渴望的结案,而成功带来的喜悦,是其它心情无法比拟的。即使表演的水平井不高,也会提高自尊,减少焦虑,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

总之,音乐集感觉、运动、情感、交流于一体,影响人的个性,改变人的行为。音乐的这种加强社会关系以及密切人际交往的作用,使得音乐治疗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篇3:不容忽视的音乐语言环境论文

不容忽视的音乐语言环境论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者需要用音乐耳朵来欣赏、感受音乐演奏家更需要通过自己的音乐听觉来把握、鉴别,协调所演奏、演唱的音乐,把最美妙动人的声音传达给听众。人们对音乐的感知是通过耳朵的感受来进行的,所以在音乐活动中,听觉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这门课是学生获得敏锐音乐听觉的重要渠道,视唱作为视唱练耳课教学重要环节之一,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它的学习达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目的。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听觉基础。

视唱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语言信息。

视唱训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之所以说它是系统工程是因为,视唱教材编排科学、内容广博、形式多样,音乐语言丰富,感性知识及音乐要素典籍全面的特点。视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发展音乐听觉的独特作用,视唱课堂是积淀音乐语言的重要场所,是获得音乐感性及理性知识的重要来源。

我们分析优秀的视唱教材就可以发现,它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着巨大的音乐信息量。本人对我西安音乐学院(单声部视唱)上、下册和(多声部视唱)教材作过粗略的统计,这套教材共收集单声部视唱1345条,多声部视唱253条,涉及中外作曲家500多人,中外作品100多部,中外民歌400多首,涉及100多个国家。它们来源于中外著名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歌剧、舞剧的片段;中外民歌;声乐、器乐组曲、套曲片段等。从作品来看,几乎反映了所有音乐体裁,各种音乐形式、流派应有尽有。可以说将传统音乐所表现的音乐要素包罗无遗。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调式、调性包括:无升降号的大调、小调;一个升号到七个升号、一个降号到七个降号的大调、小调;同宫系统的五声调式、七声调式、特种调式等。这些中外调式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非常广泛,许多调式具有民族音乐的特有旋法,堪称调式、调性大全。

节奏包括:常见各种节奏型、节奏的特殊形式、各种连音、较复杂的节奏。

节拍包括:常用的各种单拍子、复拍子2/4、3/4、4/4、6/8不常用的各种拍子、较复杂的节拍2/2、2/3、4/2、6/4、4/8、1/4、9/8、9/16、12/8、5/4、5/8、7/4、7/8拍等。

变化音种类包括:变化助音、变化经过音、小调中的降,I级、变化邻音、变化半音阶、变化音模进等。

转调种类包括:近关系转调;转平行调;转上属系统调;转下属系统调;同主音转调;远关系转调,包括二度关系、三度关系、小二度及增减音程关系;等音转调、模进转调等。

各类C谱号: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女高音谱号、女中音谱号、上低音谱号、所有谱号的综合练习。

多声部:主调性、复调性二声部;含变音、含转调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

教材中把各种谱号、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变化音、转调等各种技术性练习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归纳和整理,每个环节都做了由浅入深的安排。与其他教材比较发现,如此之多的音乐要素集中反映在教材里,只有视唱教材才能做到这一点,而其他教材是不可能做到的。视唱内容的经典性和各种技术训练的典型性融于一体,为音乐听觉训练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知识空间,也为今后的音乐实践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音乐语言。不夸张地说,视唱具有浓缩音乐作品之大成,它是音乐语言宝库的一个缩影,是从古典到浪漫到近现代音响化的音乐史。

1、通过视唱建立和培养调式感。

在视唱练耳课整个的学程里,要唱一千多条视唱,每一条视唱训练无不与调式感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得天独厚的培养条件。“调式感的最简单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在主音上结束旋律的倾向,把终止于某一不稳定音上的旋律感知为未完结的。在更为深刻的意义上,调式感表现为旋律的全部声音是在它们对主音和对调式的其他稳定音的关系中被感知的,其中的每一个都有特殊的调式色彩,表明其稳定程度和其‘引力’性质。”①几乎绝大部分视唱的结束音都落在主音或其他稳定的音级,一个具有“完结感”和稳定性的调式群集中地显现在视唱里。因此,唱视唱的过程就是循序渐进地建立调式感的过程,也是对它进行记忆、编码、储存的过程,而且还是听觉对错误的调式感进行修正和重组的过程。

了解调式的稳定规律对建立调式感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必须从概念上搞清楚调式的稳定音级和不稳定音级之间的区别。如大小调式中I、III、V级是稳定的音级;II、IV、VI、V级不稳定的音级。而在五声调式中主音是最稳定的,其他音级分别以不同的性质、不同的程度倾向于主音。主音的稳定性与其他各音的不稳定性及其不同的倾向在曲调中的具体体现,与音乐内部的运动发展,音乐形象的塑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主音上方的五度音和下方的四度音对主音形成有力的支持,一些论著把它们称之为正支柱音和副支柱音。“正支柱音直接从属于主音,对主音稳定性有最大的支持、巩固作用。在实践中,副支柱音一般是配合正支柱音共同起支柱的作用。有了支柱音,主音才能稳定。所以支柱音有明确的调式作用,可称为‘功能性音级’或‘调性音级’。”②以主音、支柱音、副支柱音为稳定框架的民族调式在视唱中具有广泛代表性,它是一种常见的调式旋法,对调式感培养和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变化音体系与自然音体系的调式有很大的不同,变化音的出现使某些音向其他音进行的加剧和尖锐化,进行中产生导音的形成、导音的解决、导音的消失等情况。给建立和培养调式感增加了许多困难。变化音的种类很多,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在训练的时候,必须清楚其所有类型,如变化助音、变化经过音、小调中的降II级、变化邻音、变化半音阶、变化音模进等。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变化音的种类和概念是不清楚的,必须加以解决。在识谱过程中,不能被很多升降号、还原号搞的不知所措,只有明确了调式的自然音级,才能确定其他变化音级,唱准自然音级才能唱好变化音级。这是一个前提,也是唱好变化音视唱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每一条视唱训练都是要涉及到调式问题。要使学生建立调式感,必须在调式理论引导下进行,同时指出,只有调式理论是不够的,调式感的建立往往是一种音响感觉的建立。因此,所有的判断必须通过听觉来完成。要对调式的变化进行反复甄别,以此来获得听觉体验。最终使视觉的东西真正感知为听觉上的习惯。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体验,有听觉的积淀和感知能力,这样才真正建立起调式感知能力。

听觉水平较差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建立调式感。表现在主音感知能力差,不能对稳定和不稳定音级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把音乐未完结或不稳定音级感知为稳定音级。视唱的早期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式感的培养,尽管调式感的培养是贯穿视唱教学始终的,但是无升降号的视唱则少一些其他调性的干扰,是培养的好时机,可以为以后的调式训练打下好的基础。

2、培养多声部音乐听觉水平、发展立体音乐思维能力。

在整个视唱教学中,多声部视唱教学占据重要的部分。它从始至终伴随着单声部视唱的进行而进行。多声部视唱是多声部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领域里不可多得的音乐语言环境,它对于增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对培养复调、和声及其织体的感受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声部视唱主要分和声性和复调性两大类,和声性视唱多表现为音乐的纵向组合,以主调和声音乐风格和声衬托主旋律声部为基本形式,音乐音响效果较单声部更丰满和更具有表现力。复调性视唱是复调音乐的一个缩影,它以立体的多层次和巧妙的织体结构形式出现,表现为节奏轻重缓急错落有致,旋律线条起伏跌宕,音乐、音响变化丰富。“复调音乐是人类在听觉上不断追求更新颖、更多样的美感,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更强、更丰富的表现力的产物。它是大干世界千姿百态的,多层次的各种事物、现象的反映,是各种人的不同形象、性格心态的反映,是每个人时不时会出现的复杂思绪、情感的反映,也是生活中相互对比、协调、交织着的各种声音的艺术的再现。”③

在演唱多声部视唱时,要使学生从听觉上真正感受到它的美。和声性的多声部视唱要注重音乐的纵向进行,感受其声部的纵向关系,协和与不协和搭配以及变换丰富的和声色彩,强调和声功能性,但同时也不应忽视它的旋律性。复调性多声部视唱注重音乐线条的横向发展、感受线条和层次感。缕清各相对独立的旋律声部和旋律线条。在训练时要使听觉和声音产生互动,不能只顾唱自己的声部,甚至只唱不听。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音乐,唱一个声部,倾听所有的声部,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声部,使之达到准确、协调、平衡、统一,把握整体表现,形成完美和谐的音乐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

3、培养音乐节拍、节奏感。

各种各样的音乐节拍、节奏拍没能像视唱教材里如此集中地反映出来。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视唱教材里反映了几乎所有的节奏、节拍形式。音乐节奏变化多端,但再复杂也需有序,也就是说音乐节奏要服从于一定的节拍组织。在音乐的各要素中,时间是最重要的`,音乐的时间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拍呈示出来,因此节拍就像每一首乐曲的细胞。

视唱教材里反映的拍子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三种拍子构成拍子的基本形式,即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其他拍子都与这些拍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或者说是它们的变化组合而成。强弱交替是音乐节拍的基本特征,强弱显示了一种矛盾,也体现一种对称,一强一弱的二拍子是最基本的拍子,是一个完整的、平衡而和谐的节拍。三拍子由于它突破了二拍子时间和强弱关系上的对称,因而它富于动感,是活泼而有特性的节拍。四拍子是一种复拍子,这个“复”字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重复,一小节有强和次强拍,由于它也有对称、平衡的特点,因此与二拍子有些相似,但同时又有区别。我认为,视唱教学应重点对这三种拍子加以训练。唱视唱时必须严格地用手划拍子,通过外在的动作来强化对节拍的理解,建立内心的感受。这三种拍子认识明确了,其他拍子感知也就较容易了。譬如五拍子是由3+2或2+3组合;六拍子是由3+3或4+2组合;七拍子是由4+3、3+4或5+2组合;八拍子是由4+4组合;九拍子是由3+3+3组合而成等等,总之,它们总离不开二、三、四拍子的基本律动规律。

在视唱中对节奏的感知,我认为最重要是节奏律动和节奏凸理的积累。视唱里反映的节奏形式非常多,从简单到复杂,认知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潜移默化的过程。与其他节奏训练不同的是,视唱中的节奏形式都是通过视觉由声音再现的,当各种各样节奏承载着优美的旋律用声音表达出来的时候,人们的情绪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时候,最能感受到各种节奏的表现特征,对节奏的理解也就更深刻,记忆更准确。

视唱中有很多民歌和民间音乐,它们中所反映出的节奏和节奏型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特有风格,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理解一种节奏和节奏型往往能深刻感受到一个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这些节奏感知与单纯的节奏训练相比更显得重要。

学习视唱的意义是非常广泛,远非上述这些,本人的论述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只能浅尝辄止。我认为,通过视唱的学习,真正感受视唱中的音乐语言环境,从这个环境中吸取其音乐的精华,以音乐要素感知为切入点,深刻理解调式的稳定性、倾向性,以及各类调式尤其是民族调式的旋法和特征,认识调式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风格特征,牢固地建立调式感。从音乐节拍、节奏中感受音乐脉搏、运动、呼吸、律动等等;从多声部视唱中去感知主调性多声音乐的纵向组合、和声衬托、协和搭配的静态感、舒适感和不协和搭配的紧张感、动态感,感知复调音乐的旋律线条、层次感,以及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音乐结构。使视唱课堂成为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窗口,最大限度地、多方位地积累、存储、记忆音乐语言信息,为音乐实践打下牢固的基础。

注释:

①《音乐能力心理学》P.85[苏]M.B.捷普洛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五声调式及和声手法0P.25张肖虎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③《音乐教育心理学》P.21 0赵宋光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4:语言经典与传统分析论文

语言经典与传统分析论文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语言研究、语言教学深受以视觉理性为哲学基础的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西方语言属于形态语言,语法形式是其特点。19世纪,在欧洲传统语文学基础上,诞生了以形式分析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并使哲学出现“语言学的转向”,对各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也形成了以符号形式分析文本结构的学术思潮。长期以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被奉为圭臬。其实,语言的本性并非如此。人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人的特性。从语言的起源看,语言是听觉的产物。人类是一种善于倾听,善于辨微察细的动物,正是由于有了敏锐的听觉,人才注定要拥有语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听觉先于视觉产生。现代胚胎学的研究证明,胎儿在4—6月时,听力发育形成,故此有胎教之说。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论证了听觉之于语言发生的关键作用。他的结论是:人类的一切感官都是心灵的知觉方式,听觉是各种感官的中介,“通过听觉,每一种感官都有了语言能力”。听觉介乎触觉与视觉之间,“听觉接收的声音深入至我们的内在心灵,足以成为区分特征,但又不过分挑动心弦,以致失去明确的区分性。”“通过多样性的统一(按:触觉含混的多样性与视觉清晰的多样性),通过区分特征的确立,语言便产生了”。从语言的本质来看,语言似乎首先是为了内在心灵运动的有声表达———也就是“说”的需要,而其实为了达到交流、交际的目的,应合对方,倾听才是第一位的。“听”是语言的本质。海德格尔说:“习惯上人们把说与听对立起来:一方说,另一方听。但是,听不光是伴随和围绕着说,犹如对话中发生的情形。说和听的同时性有着更多的意味。说本是一种听。说乃是顺从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听。所以,说并非同时是一种听,而是首先就是一种听”。“人说,是因为应合于语言。应合乃是听。人听,因为人归属于寂静之音”。

在哲学解释学理论的基础上,法国学者彼埃尔·朱代·德·拉孔布、海因茨·维斯曼合著的《语言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一书分析认为:我们日常接触、使用的语言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作为母语的语言,属于“自然语言”或称“本源语言”;一类是主宰着国内或国际交流的“功能语言”或称“实用语言”,如英语;还有一类是限于某个专业内部如数学、经济、法律等领域使用的“科学语言”,或称“形式语言”、“专业语言”。其中,母语是每个人一出生就自然而然习得的语言,它是一种活的语言,又是一种文化语言,正是母语代表着语言的本质,承载着或者说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功能语言”是一种纯工具性的实用语言,它仅仅是一种符号、代码,只是为了方便学习接受,并快速用于交流,因而,它只能是表层的、浮浅的,可以忽略语言的历史与文化维度。“科学语言”是一种封闭性的人工语言,它承载着不同的专业知识,主宰着某一个专业领域中的交流,不同的专业语言之间则无法对话。尽管科学语言脱胎于“自然语言”,却越来越趋向彻底的形式化,远离“自然语言”。只有经由母语,我们才得以进入并深入功能语言(即学习另一种母语);经由母语,我们才能掌握和真正理解科学语言。“关于母语的文化、历史发展的知识本身即具有意义,因为它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自身的语言传统与文化。……它是迎接其他语言的预备课———不仅包括其他文化的活语言,还包括大量涌入当今文化中的形式化语言”。可以说:掌握不了母语的深层资源,就学不好母语;学不好母语,就堵塞了通往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之路,不可能真正进入另一种语言,如功能语言或科学语言。

母语作为文化语言、本源语言,是我们理解自身、确立自我的关键。现存的每一种活的语言(母语)背后都蕴含着一门“死语言”,比如欧洲的拉丁文、希腊文,中国的文言文,印度的梵文等,它们是活语言的源头活水,是其生命力所在。与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母语习得相较,在进入学校后的漫长求学期间,儿童、青少年接受的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主要是书面语的学习和训练。面对代代累积留传、汗牛充栋的古代文献,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重新学习那些死去的语言。于是,在古典的语文教育中,如欧洲有“古典研习”传统,中国有“读经”传统。“母语是语言与文化的历史留下的遗产,需要我们时时重新启用它。它由此承载了创新的功能与新的意义”;“从属于这门语言与文化的个体永远都无需跳出这门语言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意义或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被直接赋予了来自历史的语言与文化。历史与遗产不是一具枷锁,恰恰相反,正是它们使真实的、自由的表达成为可能”。

对于“经典”,由于近现代是处在新旧文化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当以白话为载体的新文化作为新生事物蓬勃发展之际,作为旧文化代表的“经典”理所当然地处于式微之中。过去的“四书五经”虽说不再唯我独尊了,但是“经典”训练在母语教学中的位置仍不容置疑,正如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序言里所说:“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囫囵吞枣的弊病。

再者,如果说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取消“读经一科,小学课本变为“国语”,即白话文,客观上导致了传统经典教育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心。但是,五四时期的学者对传统文化虽有偏激言论,起初在教育体制中并无所作为,亦未造成对其致命伤害。最近,学者研究表明:白话文的推行,也并非是那些叫嚣的最厉害的“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所能作为,而是导源于北洋政府教育部19代的一纸行政命令,以及之后在各省中小学的强制推行:“他们(指胡适、黎锦熙)都承认1920年的中国中央政府在中国文学革命或者说语文革命、白话革命上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巨大贡献:它不仅领导了这场革命,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而且动用自己掌控的行政权力以专制的方式一举完成了这场革命。

作为母语的语言是一种历史语言、本源语言,它是贮存传统的水库。学习母语意味着深入到厚重的书面历史文献中去寻求母语资源。而语言的载体是经典文本,经典文本是母语学习的核心:“文本是文化自我表达的场所,也是文化自我思考、成形、准备转变的场所”。古往今来的所有作品都是历史文本,在现实这个场域,与人产生对话。文本的读者就是文本的诠释者,真正的诠释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交流,是建立在历史与现实冲突基础上的一场对话:“诠释者由历史文本那里所获得的意义,应当是他们两者在具体对话过程中当场协商的结果。这个意义既不是纯粹历史的,也不是纯粹现实的,而是历史和现实的交互融合。

作为“经典”的历史文本,不仅是学生学习母语,获得语言交流、表达的深层资源,同时也是接受传统的过程,更是通过阅读,确立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亦即促使个体走向成熟,建立独立自主人格的过程,这恰恰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承载“语言、传统”的“经典训练”,其旨归应该是人的教育。母语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面向未来,通过经典文本与现实对话,并不断地在对话之中更生、发展。这种对话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对文本的独到解读之上,即传统存在于对话之中。母语教育对于反思、继承传统,对于个人、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篇5: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

一、声乐语言的涵义

(一)深刻理解音乐和语言的内在关系

声乐是指由人发出的含有语言的音乐,在歌曲演奏中语言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声乐的基础,而音乐是声乐演奏里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是声乐语言的关键部分。有关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在我国古典论著里就有介绍,历朝历代也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有些着重于语言,有的偏向于音乐。沈括在自己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明确介绍了语言和音乐的辨证关系,阐述了演唱者在表演时必须寻求到语言和音乐的平衡,并将它们紧密的结合。在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演奏时会经常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只注重语言表达而过分咬字,忽略了对音乐旋律的体现,这种情况会让人们感觉是在说歌,缺乏优美的旋律情感。其二,过分强调音乐旋律,忽略了对语言的表达,这样会形成吐字不清的情况,让听众听不懂歌词。这两种情况充分说明了语言和音乐结合的重要性,若一味的强调语言咬字,忽视音乐旋律的运用,就成了有词无声的笑柄,失去了唱歌的目的和意义。相反的,若忽视语言咬字,只追求对音乐旋律的完美应用,将会使欣赏者听不懂辞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在淮海学院音乐专业的表演课上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欣赏学生的歌唱表演时,只听到了音乐的旋律声,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听不出任何涵义。另外一些学生在表演时,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来背课文的,没有任何情感的表达。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勾起了欣赏者的反感情绪。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音乐是本质,语言是基础。歌唱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歌唱时合理应用声乐语言,努力做到音乐和语言的紧密结合,在音乐中体现着语言、在语言中夹杂着音乐。

(二)合理应用声乐语言来达到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是演唱的高级境界,它既是听众对演奏的审美要求,又是理论界对声乐发展的总结和表述。但是,演唱者即使知道了“字正腔圆”的整体意义,也不可能都能达到理想的标准,想要完美的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更多的训练。字正和腔圆拥有着两种不同的涵义,他们的完美结合才是声乐语言的追求目标。演奏者在演唱中必须产生歌唱的发声、呼吸、共鸣,具体是指腔体在呼吸的支持下进行调整,再产生进胸腔、头腔和口腔的共鸣,以此发出立体化声音,达到腔圆的效果。而字正就是指把语言咬字做到位,在歌唱中把歌词唱清、唱准。声乐就是指声音、音乐和语言的综合体现,所以,在歌唱中把语言唱到位,首先就要掌握好汉字的发音和结构。

二、声乐教学中声乐语言的运用

声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而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它是具体和实践的'结合。声乐老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按照科学的规律训练,最终达到字正腔圆的高级境界。一些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声乐语言的正确掌握,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指导规律。当音乐专业的学生遇到全新的、不熟悉的声乐作品时,老师应该用以下方法来引导他们去训练。

(一)朗诵歌词,理解词意

朗诵歌词,一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让他们在唱歌表演时能更好的表现歌曲内涵和自身情感。其二是让学生的气息自控力得到加强,气息的合理调节、正确运用是声乐表演的关键,对学生气息的强化训练还可以让气与声得到完美的统一;其三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全面的朗诵歌词,来提高学生对歌词中咬字和发音的准确度。来达到字正腔圆的境界。

(二)指引着学生带着韵进行高音朗诵

带着韵高音朗诵是指,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要把握住词的正确韵脚,让韵脚的发声得到加强。在歌唱表演中,语言的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歌词的咬字、吐字方面,而对于歌词的归韵和收音确是语言表现中至关重要的技巧,这样可以使演奏中的语势得到强化。不管是欣赏者还是演奏者,字正腔圆都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作品中的每个词都有它特别的韵脚。对于声乐作品而言,体现词中长音的最精彩部分就是母音,因此,学生应熟练掌握歌词中的字韵,牢记归韵的特点。从而演奏出更好的声乐作品。

(三)引导学生跟着旋律朗诵歌词

构成汉语语言的三要素是专用调、声母和韵母,而构成旋律的要素则是节奏和音高。旋律来源于语言音调。所以,唱歌音调和语言音调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吟诵音调受语言音调感染着,而歌唱音调又受吟诵音调感染着。语言的出现早于旋律,是含有节奏的语音,是最早的自然歌唱。它的旋律和歌唱音调较为接近,因此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述我们不难看出,掌握好语言音调和旋律之间的相似点,有韵律对歌词进行大声朗诵,可以解决演奏中的发音不清问题。这是因为影响着旋律的是吟诵音调,在声乐的练习中越是大声朗诵,越能发出标准的发音,因此学生练习的越认真越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声乐语言在声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声乐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音乐和语言的本质关系,使其全面了解声乐语言并能科学的运用声乐演奏中它。

作者:胡俊贤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系

篇6:声乐语言与声乐教学论文

一、精炼准确,具逻辑性

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靠训练获得,而训练要点的领悟又主要在课堂内完成,这就要求声乐教师言语精炼准确。只有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重点,节省教学时间;才能解决声音毛病,对症下药;才能化繁为简,易于理解。如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放、笑肌抬、牙关开、咽壁张、声音叹等,都属于精而准的教学言语。当然,精炼准确的言语也要合乎逻辑,脉络清晰,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切忌只针对某一问题,或运用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用头腔共鸣来唱”“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言语,这些语言会使学生感到毫无重点,无所适从。

二、点面结合,具统一性

在声乐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分阶段教学中逐步渗透,循序渐进,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靠教师的听辨能力来指导学生训练,帮助学生获取整体的歌唱效果。这要求教师听觉能力平衡,全面统一地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发声训练中,当强调声音高位置时,要同时强调气息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声音效果的尖、挤、卡、虚等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声音高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失去完整平衡性;在提示靠前唱时,应注意声音的垂直性;在让学生喉咙打开时,要同时强调咽壁的吸力;在提示抬软腭时,要注意下巴放松;在学生发声感觉好时,要注意共鸣教学的结合;在学生发声练习做好后,要进入练声曲的歌唱。让学生把唱歌的感情带入发声训练,把发声训练的良好状态带入歌曲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学,都要求教师言语符合点面结合、完整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训练出来的声音才有整体统一的歌唱状态。

三、作品选择,具教育性

教育性是声乐教学除艺术性外的又一基本方向,也是声乐教学言语需遵循的基本规律,所含思想内容可“显于外”,如直接批评教育,提醒、激励;也可“含于内”,如通过歌曲思想、内容的讲解,令其深思领悟。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言语的教育性主要通过“含于内”的声乐作品讲解体现。声乐教师在选择歌曲时,除强调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多唱中外艺术歌曲外,还应涉猎一些民族、民间的声乐作品,以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声乐教学言语的教育性还可通过教师对声乐作品的范唱来实现,教师范唱时的声音处理要富有变化,具有艺术感召力。如范唱《我爱你,中国》时,教师要把对祖国美好河山的赞美用高低起伏、强弱有别的声音效果表现出来,让学生随着教师歌唱的渐进高潮心绪也随之澎湃激荡,进而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并带之于歌曲演唱。

四、生动形象,具直观性

由于有些声乐理论知识和发声肌体结构的抽象性,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常常感到不易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教学中声乐教师应多用启发式的想象教学法,也就是把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些动作或生理感应同歌唱发声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引导科学发声,达到训练目的。如用闻花体会气息下沉;用抛物线体会声音的至远向前;用跳高起跳时脚一蹬的感觉体会起音状态的一步到位;用珍珠项链体会声音的圆润纯亮,气息的平缓呼出;用声音像风筝在天上飞,气息如手中线轴在下面放线,腰腹如手般控制好呼吸线,体会气息与声音的控制关系。形象直观的言语,比单纯性地阐述更为学生所理解。切不可流于庸俗、低级趣味,应注意教学的科学性、严肃性,做到形象适度。

五、讲练结合,具实践性

声乐是语言与听觉的艺术,其物质材料是声音。要想学生学好声乐,必须训练学生有一双会听声音的耳朵和能够表现作品艺术形象的歌喉。而这一切都需通过教师的言语指导才能完成。声乐教师的言语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讲与练两方面:一方面,将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唱、练、听的技能技巧训练来达到,如节奏感、音高感不经过听、唱是很难掌握的。当然,两者又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技能技巧需要理论指导、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应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精讲多练才能出成果。一般情况下,教师用不超过1/4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用超过3/4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较佳。

六、因材施教,具灵活性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成长环境、先天条件不同,形成了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声音特点、乐理基础、个人性格等诸多因素加以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学生的言语进行声乐教学。如统一声区的要求对每位学生适用,但使学生达到声区统一的语言运用就会因人而异。又如拓展音域,有的学生需从呼吸入手,有的学生需从声音位置上加以言语启发等。学生的心理状态、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精神状况,都是教学言语在运用时需考虑到的。总之,声乐教学言语既不能像聊天那样“散”,也不能像做报告那样“板”,更不能像说评书那样“俗”。其需要声乐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创新。上述六点基本原则互为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共同指导着声乐教师教学言语的运用。

篇7:语言论文

摘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以及新闻媒介种类的不断增加,同新闻有交叉的学科也不断的产生和发展起来,新闻语言作为与之相关、相近的学科就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形成,但在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的同时在一些方面依然可圈可点,本文就目前的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综述,对新闻语言的现状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希望对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不算成熟的参考。

关键词

新闻语言;研究综述;研究反思

一、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分析

新闻语言是对社会现实立体的呈现,同时,也是一种鲜明的公共语言,因而,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一方面更容易进行有章可循的分析,另一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值得去研究。

新闻语言具有新闻的属性,同时又兼顾语言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有新闻性的语言呈现,因此,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常常要涉及到一个交叉性学科的研究,如林溪漫《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与合流》对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根本区别展开讨论。同时,就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进行剖析。鉴于这一特殊的学科属性,国内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等的不同来加以划分,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不同研究内容的新闻语言研究

研究新闻语言,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新闻语言,新闻语言至少包含新闻和语言两个要素。新闻,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以事实为前提和基础的信息,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因此,在近年来的新闻语言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对新闻语言的本体的研究。这类研究大多体现在对于新闻标题语言、语言运用、模糊语、语用规范以及新闻特性等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文献中。

石义彬《论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认为“新闻语言是如实呈现客观事实的语言,是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反思的结果,是一种“受众约语言”。它来源于社会实践,依赖于社会实践,它的面貌总是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兰活约发展而发展的”,由此分析了新闻语言的本质和特性。喻国伟《浅论新闻语言的时代性》认为新闻语言可以从词汇和语言风格这两个方面体现它的时代性。“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没有语言,无以成文学。同样,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语言,没有新闻语言,一切报道全无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语言的研究不可小视。此外,宋嘉扬《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艾丰《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谈谈在报道中如何使用“具体”和“准确”的语言》、都从不同的内容对新闻语言进行了研究分析。

(二)不同研究角度的新闻语言研究

沙林觉斯蒂芬·厄尔曼说过:“语言有两种用途。语言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传达客观的论点,其目的纯是交流。同时语言也可以具有一种主要是情感的、能动的功能,即表达、激发感情和影响行为的功能。”新闻语言同时兼备着两种属性,因此,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更多的学者会从语用学和修辞学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

葛西劝、葛素表《对新闻语言中新词语应用的一点看法》中提出,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李菲《新闻语言中的消极修辞》认为新闻语言的表达效果不仅直接关系着一篇新闻的传播效果,而且影响着一篇新闻的质量高低,文章主要从新闻标题、词语的表达以及句式的安排等方面探讨了新闻语言中的消极修辞。

(三)不同研究对象新闻语言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技术的普及,新型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新闻语言在不同媒体中的呈现和反映形式也因此产生出微妙的不同,这种改变,有其进步的空间,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媒体的新闻语言使用研究,也成为新闻语言研究的一个新路径。

1、以报刊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报纸刊物作为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媒介,有其固有的、特定的语言规范,报纸的标题特别是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与结晶,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是媒介对舆论的引导”。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占了很大一部分。丁春花《中国报纸新闻语言中称谓语系统研究》就以《文汇报》为例,分析了新闻语言中称谓的类型、特征、成因及历史变化。对于鲜少有对新闻语言(特别是报纸语言)这一特殊领域中的称谓语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叶林海《报刊新闻语言运用三原则》论述了报刊新闻语言的运用呈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遵循三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则:朴实与生动的统一、准确与模糊的统一、简洁与严谨的统一。

2、以电视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自产生以来就很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电视的普及、受众的增多、受众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要求的增加,电视新闻语言也开始发生时代要求下的变化。周伟红、张凤辉《电视新闻语言探析》中分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有着与报纸新闻语言和广播新闻语言所不同的特点。此外,《电视新闻访谈语言元功能分析》、《新闻调查——出境记者的叙事特质》等等研究类的学术文章开始出现,甚至对于地方方言类节目的研究也初见端倪。这些都是媒介活动发生改变后随之而来的语言方式的转变,这一类研究也是对于电视类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闻语言运用及其变迁的必要性的探讨。

3、以广播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广播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曾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的使用范围不在广泛,但终究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只是,目前对于广播的新闻语言的研究甚少,还有待研究者可以发掘其中的研究价值进行探讨。

4、以新媒体为对象的新闻语言研究

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一般是指: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出使得新闻语言在语言运用的通俗化、陌生化、创新化等方面的变化尤为明显。但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控制的弊端。在这一背景下,对网络新闻语言的研究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有大量的文章开始涉足这一方面的研究。房新宁、李川《网络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新闻语言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分析了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与传统新闻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使语言意识倾向发生了一定变迁,话语权不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的手中,使话语处于有序竞争状态。”

二、新闻语言研究现状述评

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我国虽处在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各类学术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研究新闻语言的论文,有百余篇。著作有蓝鸿文、马向伍的《新闻语言分析》、黄匡宇的《电视新闻语言学》、李元授、白丁的《新闻语言学》、孙国平的《实用新闻语言》、段业辉的《新闻语言学》、李佐丰的《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学》等等。另外,在许多新闻学教材,尤其是大部分论述新闻写作的著述中,对新闻语言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有的还设有专章进行了讨论。这些研究和探讨都对新闻语言的研究产生了很好的开端,在这一基础上,近年的新闻语言研究中,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范围有很大的扩大,研究成果也有了更深的意义和价值。相信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质的飞跃。

然而,在开启一系列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时,作者对新闻语言定义的理解不同也造成了对新闻语言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的不同。这就导致了新闻语言研究的某些不足和缺陷。从表象来看,似乎研究新闻语言的论文不少,但是,逐一研读这些论文会发现,结合语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理论来深入研究我国新闻语言与权力与意识形态等关系的期刊论文几乎没有,也缺乏结合这些学科理论来研究我国新闻语言范式演变以及这一演变与政治、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的论文。

一方面不少论文停留在表象层面的概括上,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之的深入分析,如《新闻语言应简练》、《新闻用语要有新发展》、《浅谈新闻语言的节奏》、《浅谈新闻写作的语言美》等等,这种论文是典型的感想式随笔,不是真正意义的学术论文。

此外,有些论文从题目上看似属于很接近的相关研究,但内容则基本没有涉及。如《从时代变迁看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一文只谈了解放后至文革前、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几个不同时期我国新闻语言的风格特征,整个论文只是对表情况的描述,没有深入分析。

还有部分论文涉及到用“批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新闻语言,但并没有涉及到我国自从国人办报以来新闻语言的'范式演变以及我国新闻语言与政治、社会环境的关系。如《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2008)。另外,这类论文的作者主要是语言学专业以及外语学院的师生,新闻专业的师生对此研究不多。

对于兴起的网络语言研究类论文也有明显有追逐潮流之嫌,如《试论网络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异同》、《网络新闻语言的认知语境观分析》、《网络新闻语言的隐性功能分析》等等,这些论文所研究的内容多属于应用方面,且多是只从表象上描述网络语言的特点等,缺乏理论借鉴与学理深度。

三、新闻语言研究现状反思

语言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海德格尔语),伽达默尔认为在文本与读者、传统与现在之间起桥梁和中介作用的正是语言,理解过程也是一种语言过程。索绪尔(Ferdinal8aussure1857—1913))把语言现象划分为语言(1anguage)层面和言语(parole)层面;语言是深层的结构和规约,言语则可以认为是显性的表达层面,所以,语言不止是在语,还要言。新闻语言更是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契合新闻报道的各类规范,这就对新闻语言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新闻语言作为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符号中介,新闻语言的变化也必然是新闻流变的某种外显和表征。一方面,新闻语言有自己较固定的表现模式,它是对社会现实立体的呈现,同时,它是一种鲜明的公共语言。另一方面,“作为新闻的载体,新闻语言伴随着新闻媒介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鉴于上述因素,新闻语言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值得去研究。如何运用好新闻语言,更好地发挥它的传播功能,更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但在我国新闻学研究领域,就目前而言,还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还比较狭隘、静态研究仍然是研究的主流、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缺乏,更缺乏上升到语言哲学、政治学高度的关注和深层次思考。基于这些客观原因,新闻语言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的艰难阶段。但是,我们也应该坚信,艰难的准备工作终究会迎来曙光。这当然也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相信,当语言研究随着重心逐渐由静态而动态,由句子而语篇发生重大转移,语篇研究这场“兴师动众的,也许是涉及若干代人努力的马拉松竞赛”,将会促发学界的一次重大革命。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J].新闻与写作,(11).

[2]金永辉.新闻语言的时代性[J].时代文学,2009(24).

[3]业辉.新闻语言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4.

[4]王群,曹可凡.谈话节目主持艺术[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李美霞.话语类型研究[M].科学出版社,.

[6]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篇8:语言论文

摘要: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低下,这体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言知识上、对汉语言的知识非常肤浅上、学生不能应用汉语言流畅的进行社会交流上。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

一、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目标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它承载中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汉语言、让小学生为汉语言背后的文华感到骄傲、能够用标准的汉语言完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任务。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却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这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教学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水平。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途径

1、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在开展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会因为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而不乐意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学生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部分学生受到耳闻目睹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这些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能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他们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会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力量。

3、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小学生产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没有用处的感觉。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教师要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着手,让学生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小学生理解到自己学好汉语言文学知识,就能提高语文应用的水平。

三、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方法

1、从教学主体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喜欢以“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非常排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主体上创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主题。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曾经很有兴趣的汉语言文学事物。一名小学生非常喜欢打《幽城幻剑录》这一款游戏,他听说这一款游戏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连一块石、一根草的命名都应用着典故,这名学生对这款游戏有强烈的兴趣,然而却不知道如何鉴赏这部游戏中蕴含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他的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起分析游戏中谈到的名词,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理解到,游戏中的饕餮这个怪兽源于中国的古书《山海经》,这部书中描述它是羊身、虎齿、八爪的怪兽,它的眼睛在腑下,十分贪吃,现在人们形容一个人十分贪吃,且食量很大的时候,就会说他像个饕餮。教师可以引导这名学生继续提出有可能是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范围,自己和学生一起研究。

2、从教学方法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习惯给学生讲述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非常枯燥。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教学认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创新。

比如一名小学生很有兴趣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想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教师可以从成语典故这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了解到“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的由来,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到这个成语的出现源于秦晋两国的一场婚姻。那是在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比较强大,晋国国君夷吾出兵攻打秦国,然而却作战失败,秦国当时还不够强大,虽然秦国一时战胜了晋国,秦国国君却不宜与晋国为敌,秦国国君为了巩固和强大的晋国之间的关系,于是将女儿怀赢嫁给夷吾的儿子公子圉,两家从此成为“秦晋之好”。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典故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对婚姻进行祝福,却有“秦晋之好”这种说法,却不说“百年好合”呢?学生经过思考就可以了解到,虽然这两个个成语同样是描述婚姻的一种状态,然而“秦晋之好”却偏重于描述婚姻的社会层面,而不是描述于婚姻当事人的感情层面。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汉语言知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享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很枯燥。

3、从教学平台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汉语言教师不太注重创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成果。实际上,给学生一个展现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以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开典一个古典诗词欣赏会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语文课本以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学生要说明这首诗词为什么很优美,它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等。在这个诗词欣赏大会里,学生能够通过诗词欣赏的方式传达自己的审美品味、展现自己的汉语言水平、享受和其它学生交流的乐趣等,从而学生得到学习汉语言知识、应用汉语言知识的动力。小学语言教师给学生创建展现的平台,就能通过这个平台给小学生学习的动力。

总结: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低下,这体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言知识上、对汉语言的知识非常肤浅上、学生不能应用汉语言流畅的进行社会交流上。语文教师只有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汉语言知识的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才能通过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3]梁琳.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篇9:语言论文

摘要:

汉语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学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散文是汉语言文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表达出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但是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并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减弱,尤其是在进行散文赏析的过程中中兴趣减退,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散文赏析教学工作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研究

我国是文化大国,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一味提倡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发展。我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是不如以前,因此对汉语言文学的散文赏析及相关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基本技能等等。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培养起文化悬窗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的整体特色

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汉语言文学能够传承我国的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汉语言文章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开阔国民的人文情怀,增强国民的人文素养。

(三)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意境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和赏析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意境,作者在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古诗是最能够体现汉语言文学意境的文体,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够营造出非常好的意境,让自己的诗歌和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汉语言文学中散文鉴赏及教学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散文的鉴赏

我国目前在开展汉语言教学和汉语言鉴赏的过程中,散文鉴赏是十分中重要的内容,在开展汉语言散文鉴赏的过程中,对于现当代散文的鉴赏主要是对白话散文的鉴赏工作。现当代散文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散文能够在文章中表现音乐层次的美,同时能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同时,白话散文的叙述内容个别国家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让人们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亲近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理解,达到更高的散文鉴赏水平。

(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教学的缺失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工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的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比例。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对于散文的鉴赏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教学风格死板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散文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和鉴赏风格较为死板,在进行散文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散文通读一遍,然后划分出散文的结构,对散文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差,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不能够更好地学习单文。目前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热情在不断下降,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体会到散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只是对散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风格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的整体水平就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校做起,要能够在学校建立起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校要十分重视对于哈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文学散文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进行改革。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时代精神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改革。要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的影像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意见,加深对于散文内容和散文意境的了解。

(三)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

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散文的诵读,要能够通过诵读对散文的意境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散文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风格死板、散文赏析教学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散文的赏析质量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当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过程中拓宽赏析和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和赏析方法、改变教学和赏析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J].青年文学家,,(02).

篇10:语言论文

【摘要】

戏剧虽然来源于西方,却成为我国艺术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演绎者不同的作品,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内涵。不仅传承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发扬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继而以戏剧表演的形式突出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样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可以促进中西方表演艺术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运用

戏剧表演形式来源于西方,主要是通过形体语言等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传达戏剧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充分的融入形体语言,可以提高戏剧的喜剧化、生活化色彩。戏剧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转换戏剧表演空间传达出各种情感,在空间语言转换等因素的影响下营造出符合戏剧发展的氛围,使得观众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戏剧所传达的深刻内涵,从而促使戏剧表演者获得更多的群众情感基础,有利于表演者更好地发挥戏剧表演的才能。

一、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分类

(一)空间语言。空间语言作为形体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通过无声的空间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戏剧表演信息,营造氛围,以及在空间上设立场景,并且针对每个人对空间不同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展开联想。在保证空间距离适当的情况下,利用空间传递信息,从而使得戏剧表演通过这一形体语言,能够营造出立体的戏剧表演形象,丰富戏剧表演内容,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形体语言。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大多是通过表演者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发展集中在戏剧表演者的身上,通过每一个细节动作的表现,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联想,并且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传达情感信息,在不断引起观众共鸣的基础上,使得戏剧表演者可以流畅地表演整个戏剧,表演者内心情感演绎能力以及表演高超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反映戏剧艺术性的特色。

(三)情感语言。情感语言源自于空间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传递表演者的形态以及表情方面,表演者通过神情来实现表演内容传递,同时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各种情感,使得表演富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如戏剧《雷雨》中,应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形体语言转换,完整地呈现了剧情发展以及人物情感等内容,且通过面部表情等形体语言营造舞台空间环境以及历史背景,不仅体现着形体语言灵活多变,便于应用以及立体呈现人物形象、诠释戏剧内涵的作用,而且表演者通过面部表情与空间语言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戏剧《雷雨》的深刻内涵,提升了戏剧的欣赏空间感等。

二、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一)在传递情感中的应用。作为现代戏剧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形体语言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夸张的表达手法,使得整个戏剧表演借助表演者的情感传达更加丰富的内涵。一般情况下,戏剧的表演者通过使用灵活巧妙的身形、动态、动作等传达着活跃,抑或是压抑的戏剧情感,从而传达出戏剧的内涵,并且表现出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在触动观众内心的情感基础上,应用形体语言与观众的情感达到高度的共鸣,从而使得形体语言达到最佳的传递情感的效果。

(二)塑造人物中的应用。舞台戏剧表演的中心是以突出人物和戏剧的中心思想为目标,在整个戏剧表演中人物是核心,表演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的特色是关键,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可以帮助区别不同表演者的戏剧表现力,通过空间语言、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的综合立体化的表演效果,很好地诠释戏剧表演的中心思想,并且与主人公之间的形体语言对话,可以将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并且深入地挖掘戏剧表演的形式以及层次。

(三)突出表演特色的应用。戏剧表演的空间舞台感,主要是依赖于良好的表演空间环境以及高超的演技,并且应用形体语言可以弥补戏剧表演中的环境舞台效果。进一步深化表演主题,从而深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在戏剧的形体语言表达中,可以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将戏剧表演的主题内容进一步升华,在融入表演者自身对戏剧独到理解以及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与戏剧表演内容之间的完美融合,将戏剧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尤其是现代形体语言艺术,對戏剧表演的内容融入表演者自身的理解以及演绎能力,从而突出戏剧表演的个人特色,丰富戏剧表演的内涵。

三、结论

戏剧表演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通过肢体语言这一无声的戏剧表演形式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往往突出了表演者与观众情感的共鸣,而不是情感之间单纯的语言交流。以无声的形态体现着戏剧表演者高超的演技,从而将形体语言寓意在整个作品中,整个作品又通过动作来反映戏剧作品的内涵,使得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出戏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

[2]李清洁.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思维及方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3]栗镜涵.戏剧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篇11:语言论文

【摘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国内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所以在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选择中,条件就更加苛刻。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的提高专业应用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多数人对其抱有一定的误解,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济创造性就相对较低、应用性就相对较差。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模式;教学体制;师资水平;实践运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优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众多高校专业组成的一部分之一。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所以,很多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难以找到符合自己的工作。因此,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就业率,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问题的研究就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实际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汉语言专业学生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高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高素质优质人才的基地,所以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根据社会各行业发展中对人才应用性及综合性的实际需求及时的调整、改变高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手段。就汉语言文学而言,自身的应用性不强,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该专业的应用性。

(二)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高校是青少年的学生的聚集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佳战场。受到国家素质教育相关政策的影响,高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学生个人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所以,高校要做好学生专业应用性提高的有效培养,利用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应用性的过程,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双向提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内容

汉语文学专业存在的时间较长,但是教学模式与内容延续至今都未曾有较大改变,因此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也无法保障教育质量及效率的提高。所以,要想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第一步则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坚持以提升学生应用性为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与优化,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能力。第二步,教师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的引入趣味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枯燥、乏味等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完善高校教学体制建设

为了确保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高校要积极的完善教学体制建设工作。在发展中,高校要对社会的变化进行实施的观察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制的建设。第一步,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增加教材及内容,确保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二步,在教学期间,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因此教师要借助实践活动过程,改善学生对理论-专业技能的运用水平,提升学生理论技能运用能力。

(三)帮助学生建立优秀的阅读习惯

现如今,在“速食文化”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心浮气躁,并认为这才是学习的最佳途径。正是因为这种错误价值观的存在,很多学生都深受其影响,从而不能潜心研读。因此,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阅读两小时,放下浮躁、静心细读、品味、思考,使所读之书入心入脑。

(四)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师资水平

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轨迹的引导者。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性,高校就必须打造一支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团队。首先,高校要为专业教师提供外出培养与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丰富教师的知识储量、提高教师的汉语言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是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的学科应用性。三是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向学生传播渊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讲授丰富的实践经验,满足提高学科应用性实践要求。

(五)增强实践应用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只有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性。所以,为了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完善、强化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造模拟情境,比如模拟某社会高企招聘或工作环境,让学生与教师在模拟实战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为学生培养优秀的语言习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在确保写作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应用方法,使学生逐渐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能力。

结束语

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的调整、完善教学目标、模式、方法,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帮助学生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应用性,强化学生在市场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宋洋.才智.(04)

[2]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顾路路.新西部(理论版).2016(04)

[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改的思考[J].季雪冰.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4).

篇12:谈音乐与感情论文

谈音乐与感情论文

一、音乐是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感情的表现,认为只有感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

有的领域。在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普遍认为音乐是一种表现感情的艺术。于润洋曾经指出:“我们不仅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感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感情内容。”当然也有人认为把音乐看作是表达感情的艺术的说法是不全面的,音乐多表现的应该是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它应包括人的思想、感情、心地、灵魂、意志、梦境、幻境以及潜意识等全部精神活动的内心世界。我们认为,主张音乐能表现人类全部内心世界的观点和主张音乐善于表现感情的观点并不矛盾,因为它们所针对的是同一个范畴中的内容。只不过。后者力图把音乐的表现范畴涵盖得更全面一些。因此,我们认为提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或“音乐主要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应该说是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东西。问题在于我们不要把这种提法作狭隘的理解,把感情仅仅看作是某种抽象的形式;而应该把感情表现理解问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有丰富的内涵和人的其它心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二、音乐怎样表现感情

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在心理学里关于情感和情绪的研究中,特别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关于“表情动作”这一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客观事物作用于人并引起人的感情活动的时候,不仅在人的机体内部产生各种生理反应,也就是说,人的感情活动不只是藏在心理,它还往往要求借助于某种外在动作宣泄和释放出来,以求得心理平衡。心理学把与情绪状况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情绪性的语言声调、音色等的表现称为语言表情,并认为“这些表情动作是人的内在情绪状态所引起的机体变化的外部表现。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情,更多地表现在戏剧、舞蹈以及造型艺术中。和音乐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语言表情,语言的语音、声调、节奏、速度等都是表情手段。人由于情绪的激动,发出各种不同的富有表情性的声音,这是人的有机体内部变化所引起的一种必然性的外部表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外在的比附。正因为如此,音乐学家们极为重视语言表情在形成音乐的表情上的重要作用。因此,这种音调在音乐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以上的论述可以使我们看到,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感情,一方面是由于人的感情的情绪变化引起人的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呈现为一定的运动形态;另一方面又由于人的感情具有一种宣泄释放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外部表现正是人的表情动作,其中语言表情与音乐的关系最密切,它通过表情动作向音乐音调的移置和翻译,构成了音乐具有表情性的基本依据。音乐运动与感情活动之间存在着“运动”这个共同的因素,它们同时在时间中伸展变化,都表现为一种时间的运动过程。  它们在运动形态上都存在着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为音乐以类比或比拟的方式摹拟或刻画人的感情活动提供了各种可能。

三、音乐表现感情的几个特征

1、民族性与时代性

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在千百年来的音乐创作和审美时间中积累起不同的`音乐审美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阶、调式、旋律、节奏以及曲式结构等表现方式。

2、类型与个性的统一

音乐的表现的感情与感情本身一样,也有类型划分,这种类型就是感情性质的基本类型。费尔巴哈认为,人们只能通过从音乐中所获得的感情体验来领会音乐的感情内容,也就是说音乐的感情内容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他说:“感情知识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也就是只能为自己所了解――因为ie感情的对象只是感情。”因此,我们认为,音乐中表现的感情不仅是类型化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喜怒哀乐,它们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相联系。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应该说是音乐表现感情的基本特征。

对于相当一部分听众来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充分地表达感情,虽然音乐不能象绘画艺术那样直接描绘现实对象,也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用概念来传达一定的思想,然而在刻画感情的运动形态从而激发欣赏者的感情体验方面,音乐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显得更加鲜明和生动。

总之,对于一个音乐欣赏者来说,无论是感情上的共鸣还是观念上的把握,都不失为获得审美感受的一种途径。为了享受音乐的美,我们的确需要调动自己的全部激情和心智,在音乐艺术的百花丛中,我们付出的愈多,得到的收获也就会愈大。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其用法因人而异,我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进行分析,目的并不在于“矫正”人们的欣赏习惯,而是力求从理论上开阔大家的视野,从而使人们对音乐艺术有一个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卓菲娅.丽莎 《论音乐的特殊性》.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2]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3]萨姆.摩根斯坦《作曲家论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

篇13:数学与音乐学科论文

数学与音乐学科论文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符号体系的使用使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音乐则是研究现实世界音响形式及对其控制的艺术,它同样使用符号体系,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艺术。从表面上看,音乐与数学是“绝缘”的,其实不然。那数学与音乐有什么关联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来介绍一下“音乐数”。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与琴弦的长短有关。弹琴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不断改变琴弦的长度,琴就会发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声音。如果是三根弦同时发音,只有当它们的长度比是3∶4∶6时,声音才最和谐、最优美,于是人们便把3、4、6叫做“音乐数”。它是在25前由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

有一天,毕达哥拉斯经过一家铁匠铺,被里面传出的高高低低、富有节奏的打铁声所吸引,于是他走进铺子,细心观察,发现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体积的比例有关。回家后,他又在琴弦上做了很多次试验,寻找琴弦发声协调动听的规律,最终发现了音乐数。同时他还进一步发现,只要按比例划分一根振动着的弦,就可以产生悦耳的音程:如1∶2产生八度,2∶3产生五度,3∶4产生四度等。继而发现弦的每一和谐组合都可表示成整数比,按整数比增加弦的长度,能产生整个音阶。例如,从产生音符C的弦开始,C的16/15长度给出B,C的6/5长度给出A,C的4/3长度给出G,C的'3/2长度给出F,C的8/5长度给出E,C的16/9长度给出D,C的2/1长度给出低音C。由此他认为:“音乐之所以神圣而崇高,就是因为它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

数学与音乐的交响诗从此唱响,千百年来让无数人流连陶醉。比如:乐器之王――钢琴的键盘上,从一个C键到下一个C键就是音乐中的一个八度音程,其中共包括13个键,有8个白键和5个黑键,而5个黑键分成两组,一组有两个黑键,另一组有3个黑键,2、3、5、8、13恰好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斐波拉契数列中的前几个数。此外,乐谱的书写表现数学对音乐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在乐稿上,我们看到书写乐谱时确定每小节内的音符数,与求公分母的过程相似。作曲家创作的音乐在书写出的乐谱的严密结构中非常美丽而又毫不费力地融为一体。

也正因为如此,研究音乐和数学的关系在西方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现代作曲家巴托克、勋伯格、凯奇等人都对音乐与数学的结合进行过大胆的实验。希腊作曲家克赛纳基斯创立了“算法音乐”,以数学方法代替音乐思维,创作过程也即演算过程,作品名称类似于数学公式,如《S+/10-1.080262》为10件乐器而作,于1962年2月8日计算而得。马卡黑尔发展了施托克豪森的“图表音乐”的思想,以几何图形的轮转方式作出“几何音乐”。19世纪数学家约翰>傅里叶的工作使乐声性质的研究达到顶点,他证明所有乐声――器乐和声乐――都可用数学式来描述,这些数学式是简单的周期正弦函数的和。根据这些研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音乐家和数学家在音乐的产生和复制方面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J.J西尔威斯特曾经问道:“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述为感觉的数学,把数学描述为理智的音乐吗?”这实际上是对音乐和数学联系的间接描述。数学是对事物在量上的抽象,而音乐是对自然音响的抽象,我们所提到的两者的关联,正是在抽象这一点上将音乐与数学连结在一起。因此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说:“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而爱因斯坦说得更为风趣:“我们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

数学和音乐位于人类精神的两个极端,一个人全部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就在这两个对立点的范围之内展开,而人类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分布在这两者之间,音乐和数学正是抽象王国中盛开的瑰丽之花,它们的美交相辉映。

篇14:音乐与语言整合教学活动探索

音乐与语言整合教学活动探索

作者:樊 敏    来源:《幼儿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语言的流露即是情感的流露。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比较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情感性,音乐正是最佳的情感调音师。由于音乐活动是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情感渗透性与学前儿童本身特有的淳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相吻合,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一、理论基础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更是学前儿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领域。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增强儿童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是儿童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6~7岁儿童能够对音乐做出令人吃惊的理性把握。《艺术与人的发展》一书中写到:儿童们能够理解音乐,他们大多数把音乐看成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换言之,他们把音乐当成是讲故事、表达思想等等的工具”。

我国在音乐方面比较多的是干预性研究。曹冰洁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对一个大班进行“综合音乐感”的教学研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儿童能自编儿歌并谱曲;能用图画、故事、表演等形式表示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能自编故事,根据故事内容,选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边叙述边即兴表演。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知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基于此,我们尝试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音乐活动,以情感人手,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及对音乐形象的欣赏感受能力,并研究整合后的综合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及形式

(一)听音乐谈感受

让幼儿听听音乐,讲讲听后的感受,想象来到哪里?看到了谁?例如,在欣赏故事《梨子小提琴》时,请幼儿欣赏了一段宁静、安详的森林主题音乐。幼儿立刻感受到如置身于宁静的大森林中。在随后的谈话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优雅的天鹅在湖中游荡,美丽的蝴蝶在林中飞舞,等等。幼儿在音乐氛围中自由畅想,感受了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后的和谐美。

(二)听音乐讲故事

看图书或录像资料,在音乐中有感情地讲述。例如,欣赏文学作品《树妈妈和树叶娃娃》,教师在低沉缓慢的音乐声中讲述,当讲到“天凉了,树叶娃娃一片一片地离开了树妈妈,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飘到哪里,树妈妈眼睁睁地看着娃娃离开自己,唱起了伤心的歌”时由于音乐增加了悲剧气氛,有的孩子流下了眼泪。事后的讲述中,许多幼儿都自然地引用了某些字句,如“一片一片地”、“眼睁睁地”等等。音乐情感的直觉性在这里和文学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过去,大家轮流练习,靠机械重复,记背全文,念的和听的都是有声无情,谁也吸引不了谁。现在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学习,儿童的声音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音乐的调节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把自己最好的感觉、最好听的声音表现出来,大家会感到一种愉悦的享受,而不是枯燥的重复,注意力自然被艺术活动所吸引。朗诵或复述的主动性、能力、自信都会在互相模仿、自我调整中不断提高。

(三)听音乐表演

音乐能激发孩子的表现,除了语言,孩子更喜欢肢体动作的表演。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除了故事与音乐,我还准备了头饰等道具,满足孩子表演的需要。

表演的分层次内容有:

(1)情景性对话;

(2)根据现有作品或自创作品进行出声或不出声的表演;

(3)个别人物形象的立体动态塑造;

(4)作品段落的表演;

(5)作品完整形象的表演。

如我们的一个大班儿童,在塑造大灰狼想吃小动物(《绿色的和灰色的》)的形象时,提抓着两只手,拖着舌头,耷拉着头,东张西望;塑造报信的翠鸟时,则轻轻巧巧、风风火火地飞来飞去,叫小动物赶快躲避。表演完毕幼儿却大提意见:要求老师增加背景音乐,不然光表演哑剧太不“过瘾”。而且儿童对各角色的音乐形象也有一定“共识”:翠鸟的音乐应是敏捷又轻巧的,大灰狼的音乐是低沉又恐怖的……经过幼儿的修改与建议,表演效果受到大家的肯定,儿童更加细致认真地去观察吸收周围生活中不同角色的动态和表情,使表演兴趣和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听故事配音乐

在熟悉了解某一文学作品后,选择合适作品的.音乐与之相配或在欣赏理解音乐后,选择情感基调相同、相似的文学作品。无论音乐还是文学,只要作品的情感基调相同,主体在欣赏时都会产生类似的情绪体验:优美的作品,使人感到愉快欢欣,如《萝卜回来了》、《白云》、《白色的蛋》、《梨子小提琴》;喜剧美的作品,使人感到风趣、幽默,如《没头脑和不高兴》、《天才杂技演员》、《猪八戒吃西瓜》;悲剧美的作品,使人感到悲哀,伤心,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三毛流浪记》。例如,在欣赏完音乐《二泉映月》后,幼儿分成两组意见:一方觉得应该配《卖火柴的小女孩》,另一方觉得还是配《三毛流浪记》合适。最后还是谢储杰幼儿说:“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外国的故事,可是三毛是中国的小孩,所以我觉得还是《三毛流浪记》和《二泉映月》配好。”可见,一开始幼儿的选择是无意识的,但随着欣赏内容的不断积累,幼儿就会从无意识进入有意识,并能把情节和音乐氛围相匹配。

(五)听音乐想象

音乐、美术和文学三种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情感符号表现人物的情感或情绪。每一段情景,都可以通过理解和想象,在头脑中产生有情有意的画面。我们曾尝试让幼儿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当幼儿手持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时,我们发现这已不是故事的简单复述了,而是儿童用自己的观点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可见,音乐能展开孩子想象的翅膀。

三、效果及分析

通过一年来的教学活动实践,我们感受到音乐与语言活动有机整合的方法优于传统教法。幼儿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考情况等非智力因素被充分调动。结合音乐讲述时幼儿的语言流畅性、情感投入程度也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我们认为产生该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音乐与语言整合活动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投入程度,使幼儿想说、乐思,深受幼儿的喜爱。

(2)音乐与语言整合活动有利于幼儿感性地、整体地把握学习内容,丰富表象,扩大想象空间,使幼儿言之有物,思之有据,把音乐欣赏中激发的不可名状的内心体验变成语词形象,成为可以交流和识别的情感。

(3)音乐与语言整合的教学形式,给了幼儿美的体验和多感官的刺激,满足了幼儿情感的需要,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关专题 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