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论文

vagabondcw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vagabondcw”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论文(共1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园教学论文: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房群娥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精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春天,我会带孩子们去种植,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我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我还特意多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异同。孩子们竟然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瓣……”出苗了,他们观察得更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撕、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713700陕西省泾阳县幼儿园)

篇2: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论文

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论文

【摘要】幼儿园教学阶段,幼儿本身的语言处于一个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具体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改进,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科学性,进而更好地对幼儿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实际语言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幼儿实际的情况和特点,引入科学的语言教学思路,将语言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进行更好的发挥实现。

一、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3到6岁是幼儿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机,在这一阶段做好语言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教学其可以为幼儿自身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幼儿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造句,这样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前提。通过语言教学也能够让幼儿本身形成良好的'表达愿望,他们可以更加自然并且大方的当众进行表达。语言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能够更好的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有助于提升幼儿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让幼儿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在展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予以明确,并且积极地引入新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幼儿的语言教学思路

第一,适当的为学生增加一些自我表达的机会。在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采取集体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虽然幼儿本身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提出问题上,但是整体教学活动十分统一,学生本身也缺乏一个个性的展示机会,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能进行很好的表达。针对这方面的情况,教师应该适当的为学生增加一些表达的机会,通过让幼儿参与个人回答,这样他们本身的个性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具备一个更加独立的语言表达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得到锻炼,如果幼儿本身仅仅通过集体性回答来进行交流,那么整个语言教学的效果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和提升。例如,在对于一些语言阅读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幼儿进行集体朗诵,之后再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单独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样他们本身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同时也能够自主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利用生活化要素让语言教学更加生动自然。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很多生活化要素都会进行合理的应用,进而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学习的机会。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节日很多,这是我们展开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当中,所必须重点考虑利用的一方面资源。我国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很多传统节日都是对于我们祖先在悠久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体现。在幼儿园各类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节日资源进行良好的利用,可以让幼儿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节日,同时,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社会认知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益处的。在语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结合节日这个特殊的要素来展开相应的活动。例如,春节是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织一次关于春节的演讲,让幼儿们讲一讲自己过年中会遇到和发生什么样的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当中,就可以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一想过年的时候我们会有哪些东西是非常常见的。例如,有的幼儿就会提出,在过年的时候会经常见到鞭炮、吃饺子等。在这一活动当中,我们也应该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引导,同时适当地降低对幼儿的“手把手”指导比例,让他们自身的天性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并且深入地参与到语言教学活动当中,让他们结合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思考和表达,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启发。

第三,教师要做好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幼儿园学习来说,教师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榜样,他们自身的言行习惯对于幼儿本身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时期,幼儿本身往往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良好的行为举止,那么就会很容易让幼儿本身受到负面影响。在语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水平。例如,在语言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主动使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交流,并且准确地进行表达,保证流畅、生动、形象,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交流过程当中也应该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语句,力图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儿园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对幼儿进行启蒙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展开相关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重视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入更加科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对于以往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改进,提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让幼儿具备一个更好的语言学习发展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桂敏.浅谈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06)

【2】杨英蕾.建构语言平台,发展幼儿语言交流能力【J】.当代学前教育,(05)

篇3: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幼教论文:挖掘儿歌魅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听别人说话,再慢慢在理解语言并且学习语言,使他们从一个自然人长成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始终伴随着他的生活、游戏和认知。他们在与成人的交往以及其他的活动中,主动模仿习得语言,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和修正中,学习正确在使用语言,这是一种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行为。为了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幼儿3―6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实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是以幼儿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与周围语言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众所周知,成人和语言是幼儿自然模仿的样板,然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成熟的语言、艺术的语言,更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典范,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于平时交流中的口头语言,这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最初载体,有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力以及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

幼儿文学作品包括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诗歌以及幼儿散文等。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各方面的作用,其中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语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节奏,是适合儿童歌唱吟诵的韵体作品。

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也就出现了人们口头创作的儿歌,如“劳动号子、摇篮曲”等。这些民间口头歌谣对现代儿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婴儿还不会说话时,他们在摇篮里或成人的怀抱里,就已开始听成人吟唱歌谣,歌谣的内容可以是他们不理解的,但优美的音乐,和谐的节奏,可以给他们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儿歌自有它本身独特的魅力:

1魅力表现

1.1内容丰富多彩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有介绍周围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形象、习性和功用的,如最为幼儿所熟悉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又吃萝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如《四季歌》“春天到,桃花开,杨柳树儿轻轻摇;夏天到,知了叫,小荷露出尖尖角……”;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如《干净》“鼻涕擦干净,指甲剪干净,脸儿洗干净,妈妈和我亲一亲……”;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如《七个阿姨来摘果》、《十个数字歌》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的,易于幼儿接受和引起学习的兴趣,对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和语言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语言简练、形象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因此儿歌常常会把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短短的诗句中,使幼儿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 让幼儿懂得掌握一些活动常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等。培养幼儿的首选情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如《小刺猬》“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一瞧,不是小刺猬,原来是一个小娃娃”, 作品用夸张的手法,先把不理发的小孩比作手发杂生的“小刺猬”等理完了发,才变出一个清洁整齐的“小娃娃”,短短几句,使幼儿在欢快的笑声中受到要“勤理发,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另外,重叠句式和像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更加丰满。如“弯弯月,弯弯刀,弯弯河边去割青草,青蛙见了‘咯咯’笑,眨眨眼,弓弓腰,放开喉咙‘呱呱’叫……”

1.3形式多种多样

儿歌的种类、样式极为丰富,除了平常所见的儿歌外,还有好几殊形式的儿歌:

(1)《摇篮曲》,这类儿歌一般是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哼唱的,以母亲的口吻,讲述对孩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词句简短,内容单纯,节奏舒缓,是最朴素的,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儿歌。

(2)《游戏歌》,这类儿歌都是配合游戏的内容或动作而编写的,为了增强游戏兴趣和愉快情绪。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边唱边做 ,且歌且舞,使游戏更富有节奏感,使游戏内容更丰富,加深游戏的教育作用,如“丢手帕”“拍手歌”等;

(3)《数数歌》,这类儿歌是专门为培养数目观念而创作的。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儿童在饶有兴趣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的概念,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等;

(4)《问答歌》,这类儿歌以问答形式表达作品内容,常常使用排比、顶针、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和差异表现出来,有利于儿童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如“什么出来比天大?什么开花头朝下?什么开花不结子?什么结子不开花?太阳出来比天大,茄子开花头朝下,茅草开花不结子,荸荠结子不开花”……

另外还有采用修辞格“顶针”手法结构全歌,把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并无逻辑联系的词语、各种草木虫鱼名称通过随韵接合的形式联缀在一起的《连锁调》、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的主要培养儿童说话敏捷、发音准确的《绕口令》以及诙谐幽默的《颠倒歌》和《字头歌》等……。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由于它的这些特点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一个学期下来,幼儿可能记不住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对于教过的儿歌,则十有八九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儿歌教学,全面发展幼儿语言水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教学思路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指导着我国的幼教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须认真地学习《纲要》,领会《纲要》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

幼儿园教育语言目标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具体方向,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语言发展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纲要》在语言领域所提出的具体目标是: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并在“指导要点”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把握着整个活动和幼儿发展的方向。确立了适当的目标,就可以依此来选择教育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组织教育活动,使目标逐渐转化为幼儿的行为和能力。

2.2设计活动方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中介,教师引导着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积极地与作为活动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发生相互的'作用,使幼儿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中介力量,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作为一种影响力,其影响性质和方式决定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活动的质量。

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无论从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考虑,以及对活动组织的整体策划,都要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精心选择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在儿歌教学活动设计中,由于儿歌本身的特点,在应侧重于对幼儿语音、语感的训练。如中班“儿歌《梦》”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内容,配上优美的、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在活动还末开始之前,就已经引领着幼儿进入了诗的意境,体会这夜的宁静、梦的甜美,这时让幼儿说说,“你晚上睡觉做梦吗?你还记得做过哪些梦吗?你想知道天上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花丛中的蝴蝶,它们会做梦吗?它们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梦呢?”,然后再进行不同形式的欣赏方法,“星星、露珠、蝴蝶、小宝宝……”一个个亲切的音节进入幼儿的脑海,引起幼儿情绪的共鸣,达到诗歌欣赏的目标。另外一些短小儿歌的教学活动,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以及幼儿又积累了新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活动相应延伸,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参与活动过程,体现幼儿主体地位

《纲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否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活动的设计只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有了幼儿的参与,才形成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过程。儿歌教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游戏性,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及“环境条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摆脱“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观众”的教学现象,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儿歌学习产生兴趣时或者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儿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隐藏在绿色的眼镜后面的是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作品在向幼儿展示绿色画面的同时,给了孩子拓宽视野和启迪想象的鼓励,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常见的雪碧瓶做成简易“眼镜”,到操场上观察周围事物,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说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整合、学习,并在些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把“绿色”变成“红色”或“黄色”……成为另一首儿歌,提高幼儿对语言提运用能力。

2.4渗透各科教学,促进语言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科教育活动,要注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的,丰富的经验,以及巩固知识内容。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活动。但是,由于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因此,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依靠具体形象的符号,将美术符号、音乐符号,甚至动作符号等自然地揉合地语言教学活动中,这种有意识的相互渗透,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信息,更有助于他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经典儿歌《小熊过桥》,作者先生动夸张地描画出小熊过桥时的稚拙胆怯的情态,“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再写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过了桥,“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诗歌中紧张和欢快的气氛互相交替,形成了鲜明的起伏,抑扬的情感节奏,语言自然、流畅,一韵到底,极富韵律美,教学时,把音乐、美术等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念、可以唱、可以画、可以表演,稍加改编还可作为舞台剧演出,达到“运用语言”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双重目标。

结论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儿歌对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语言,特别是对语音和语感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充分认识“儿歌”独特的教育魅力,巧妙利用这一文学形式,通过多种活动,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篇4: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

摘要: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 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好这个时期,努力培养引导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前具备足够而顺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受益终生。

关键词:幼儿;语言;游戏;幼儿教师

《新纲要》中特别强调幼儿的语言发展方面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环境,注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而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正确想法和主观感受,引导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并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个性特点是:好奇心强,控制力差,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呆板单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式,采取多种语言交流的形式,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基本教学目标。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并尝到甜头的几种方法:

1、用“字的延伸”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教学中,以一个字为延伸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花:请小朋友给“花”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最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思考,迅速举起小手:“红花”、“白花”、“菊花”“小花”……然后,再请幼儿说出一些与此有关系的句子,幼儿积极发言:“我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家有一盆月季花,很好看”、“公园里有很多的花:有红的花,黄的花,还有粉的花”……这种口头连句是口语培养的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

训练幼儿多字口头造句时还要把握以下的三个方面:

1.1 指导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尽管我们给出的几个字词可能是毫无关联的,要让幼儿围绕着一个中心来造句,决不能每个字造一个单独的句子。只有幼儿真正达到了把所给出的几个字词造出了围绕一个中心的彼此有关联的多个句子,才能认为这个阶段的训练培养有了成效。

1.2 指导幼儿造出内容完整的句子。教学中发现,不少幼儿造句时常常只注意把所给的几个字词都用到,却忽视了整个句子内容的完整性,常有头无尾或无头无尾,这样的造句也是失败的。

1.3 指导幼儿造句的内容要丰富、广泛,不要限于一、两个熟悉的情节。例如,有些幼儿对于所给的不同的字词,都用同一个内容,这样造句是容易些,但对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利,会使幼儿变得懒惰、呆板、缺乏灵活性,更不利于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和发展。

2、创设语言表述情境

情境表演有场景,角色,情节,表演过程中有动作,有对话,有强烈的直观性,能诱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和讲述的愿望。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主题按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顺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幼儿连贯语言的能力。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3、运用直观的图片

选择图片时多选用一些有情节,有利于发展孩子思维的图片,如《分苹果》、《猫医生过河》、《明亮的`玻璃窗》、《捉迷藏》等等。其次,活动过程中以设问来开展。可先让孩子对画面有感性认识,问一些比较直观性的问题:如“是什么?”、“有什么?”、“有谁?”、“在做什么?”、 “是什么表情?”“是什么样的?”等。接着,通过判断性问题,如“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天气?”“是什么关系?”、“什么不一样?”、“什么一样?”等,对画面进行综合判断。然后,运用推想性问题,如“在说什么?”、“在想什么?”等,对画面外在内容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推想。与此同时,还可结合“为什么?”、“是什么原因?”、“怎么知道的?”等分析性问题使讲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开展,进一步理解图片内涵,从而达到孩子的讲述有头有尾,有情节有过程,孩子说话也逐渐做到了言之有序。

4、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

一般说来,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多彩,于是我们设计了部分游戏来帮助幼儿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如:游戏《苹果熟了》,小象来到果园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看小朋友谁能猜出小象的话。这时,幼儿开始积极动脑,回答也多种多样:“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吃”“用鼻子卷下来”……就在幼儿的踊跃发言中,把难看出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

5、做一名善于倾听的幼儿老师

幼儿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5.1 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

5.2 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说句心里话:做个善听的老师那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的!

篇5:在动手中发展幼儿的能力的学科论文

在动手中发展幼儿的能力的学科论文

【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孩子一双自由的手。” 这足以说明手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是致关重要的,所以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关键词】: 动手能力 活动环境 发展水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孩子一双自由的手。” 这足以说明手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是致关重要的,所以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从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来看,他们手指的动作还不灵活,因此,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对幼儿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的小手动起来,从而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强起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在手指游戏中让幼儿的小手灵活起来

幼儿期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早阶段,手和脑之间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得以实现的。“手巧”就会“心灵”。训练手就是训练了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练、越是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在课间,我经常选择许多手指游戏教幼儿。例如教学手指操《爱美的小花猫》、《小老鼠上灯台》和一些活泼欢快的律动操《十个小矮人》、《三只熊》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和幼儿一起做手影游戏《我是一只小花猫》、《大螃蟹》等活动。让幼儿边学边做,边唱边跳。这样幼儿不仅学会了游戏,手指也得到了锻炼,变得越来越灵活了。这些游戏从简单到复杂,孩子们在不知不觉愉快的玩中产生兴趣并不断的创新。

二、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陈鹤琴说:“怎样的环境,幼儿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对周围的环境也特别好奇,每样东西都喜欢摸摸、碰碰、看看。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特征,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尽可能多地投入一些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游戏和材料,给幼儿创造能让小手动起来的环境。例如:在美工区投放油画棒、卡纸、橡皮泥、剪刀等各种各样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捏、撕、贴、折、涂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生活区开展《给豆爷爷过生日》的活动时,我投入了这样几组不同的层次的材料:黄豆--筷子;黄豆--小勺;绿豆--赤豆;蚕豆等。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给豆爷爷做生日礼物,幼儿的兴趣一下就激发出来了,有的自己完成作品,有的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让幼儿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活动的目标。幼儿在这次活动中不但认识了很多豆类农作物,同时在合作中也加深了幼儿之间的感情,更让人高兴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在竞赛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这些幼儿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在一次穿衣比赛,结果有的孩子扣纽扣时张冠李戴,有的幼儿根本就不会穿,急得直哭鼻子。通过这项比赛,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练习自己穿衣服了。而且还神气的说:“老师,我今天自己穿的衣服。”每天午休后,孩子们醒来我都要求幼儿比赛叠被子,尽管有的幼儿叠得不怎么美观,待幼儿离开之后教师需要再重新整理,更加麻烦,但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还是要求幼儿天天这样做,并已初见成效。我班的孟钰小朋友就是个好例子,在竞赛活动中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每天坚持折叠被子,现在是我班的动手能手了。

四、自然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捡花瓣、编草帽的活动。在春天教幼儿扎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风筝,夏天教幼儿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动的写照。

四、家园合作,共同提高培养幼儿操作动手能力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对孩子进行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锻炼孩子“心灵手巧”,不惜投资购买电子琴、学习机等高档的学习用具,却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细节对幼儿的培养和锻炼。如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孩子在家要什么给什么,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生活缺乏自理 能力。其实幼儿完全可以在家干一些诸如擦桌子、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洗手帕等生活小事,家长不必事事包办代替。

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要互相沟通协调一致,否则幼儿就不能明辨是非,家园表现不一,形成两面性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先有动作,后有思维,过多地限制 儿童运动,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利,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创造型人才,如何使家庭气氛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呢?俗话说:“授之以鱼,毋若授之以渔”,会给我 们一些启示。

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需要一棵充满智慧的头脑,还必须有良好的创造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让我们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幼儿的小手做起,创造一切可动的环境让幼儿的小手动起来,让幼儿的能力强起来,让幼儿的思维活起来,为幼儿的早日成材而奋斗。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

《幼教新视野》

《幼教博览》

篇6:幼儿语言能力教学总结

幼儿语言能力教学总结

21世纪社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这种形势下,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成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发展。为了深入研究《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我们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在实施实验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创设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幼儿人人开口

记得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说过,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游戏环境的设置对幼儿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在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幼儿的学习氛围,进量让幼儿在环境中无意开发语言潜能。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练习口语的“语言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汉字等,并定期更换内容。每天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语言区中进行游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坚持运用普通话,还注重了幼儿一日的随机教学,如:幼儿洗手时,教师在旁边亲切地说:“小手小手搓一搓,洗一洗、冲一冲、擦一擦”,幼儿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常受到这样的语言刺激,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些话,而且乐意边洗边说,效果很好。还记得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突然,班上有个小女孩跑来悄悄地说:“李老师,我发现你今天全身都是黑的。”听了这句话后我立刻进行了随机的引导,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今天,我们诗奇的眼睛真灵,发现李老师的身上穿的衣服都是黑颜色的,请你们也来找找看,李老师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黑颜色的。”这是幼儿正处于轻松状态,幼儿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衣服黑的”、“裙子黑的”、“袜子黑的`”、“头发黑的”、“眼珠黑的”、“眉毛黑的”……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注意着随机地引导,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养成喜欢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们还采用了“每周一句话”的形式,提供了多种图片、玩具等,让幼儿大胆地用普通话说一说。针对每一位孩子的水平,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如:学说两句以上的简单语句、为幼儿提供内容简单、特征鲜

明、形象生动的小图书,鼓励他们自己边学着翻书,边尝试用较完整简单的短句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角色与背景图相结合,运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象进行自由的表达。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边听边翻图书、边学讲。通过较好的语言氛围幼儿能在愉快、轻松的语言游戏环境中学习,不仅愿听、愿学,而且还愿说了。在人人开口的同时,初步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

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为幼儿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等)

1、听力训练

我们利用每日课间时间,让幼儿欣赏故事、散文、寓言、诗歌、谜语、神话等各类作品。经过长时间有意地训练,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叫绕口令、什么叫唐诗等内容,逐步理解了作品内容和结构。幼儿经过不断的听,现在全部幼儿的听力能力得到有力的提高。

2、阅读训练

我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训练,现在幼儿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看书幼儿都能用手指认真的指着字宝宝,一句一句的读看,通过天天读句与汉字皇国,幼儿无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字宝宝。并充分发挥园的图书室的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图书阅读,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本学期我还和家长紧密合作,让幼儿多看报纸,并把认识的字用铅笔把它圈出来,遇到不会的字立刻请教家长。经过实践,家长反映幼儿的识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3、发展幼儿叙述与对话的能力

本学期的全语言训练着重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讲述是本班幼儿薄弱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的特点,我与家长密切的配合。在活动中我首先引起幼儿学前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幼儿掌握知识,鼓励幼儿敢想说,使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如《假如我是孙悟空》漫谈教学中,我采用了几点做法,先让幼儿观看生动有趣的《西游记》,然后由教师带上孙悟空的面具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引导,就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有趣的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让他们按照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系统讲述。经过逐渐的训练,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概念。再加上家长的大力配合,他们积极为幼儿复习老师的内容,还让幼儿观察事物、图片等,让幼儿增加讲述经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本班开展的“每周见闻”中,幼儿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幼儿交谈,创设了良好的语言气氛。

三、进行英语兴趣教学

在全语言的教学教育中,还注重幼儿的外语教学。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氛围。在英语教学中,老师结合全语言活动的开展了实际的教学,在英语教师的认真教育下,幼儿能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表述。在生活中幼儿更能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与别人交谈。幼儿的日常交往口语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语言活动创造,不断为幼儿创造语言锻炼机会,让幼儿学会爱听爱说,让幼儿的语言不断地提高!

篇7: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

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论文

摘要: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幼儿;美术;语言;能力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教师在平常组织语言活动的时候,要把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联系起来,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能力进步的十分迅速,因此,幼儿时期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只有将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能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生活,从而学习知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引导幼儿绘画雨伞的时候,我让幼儿在下雨天的时候观察外面撑过的各式各样的雨伞,并且用投影仪将他们展现出来,让他们进行讲述,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家里的雨伞是什么样子的,你在马路上见到的雨伞有事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的要告诉我他们见过五颜六色的,彩虹的,小花的等等,这时,我们会顺势教他们说一些新的单词,最后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描述性语句的话,幼儿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这样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想象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给予幼儿一个主题,让幼儿自由的翱翔在想像的世界里,这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画想象画“泥土里的世界”时,我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着轻松的背景音乐,我缓缓的说:我看见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往里面走,看到了小蚂蚁的房子,看到了小田鼠在钻洞,看到了小蚯蚓在快乐的钻来钻去……这时候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很多幼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描述自己的想象,于是我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再让幼儿将刚才想象到的画出来,由于想象的内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会随着画画的过程而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东西,在作品讲述时语言也就会更生动和富有情趣。

3在创作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画时,幼儿会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有些小朋友是自言自语,有些是在和别的小朋友对话。很多时候教师会制止幼儿,认为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而且一个宝宝讲的所有的宝宝都会讲,这样也会破坏绘画的美好氛围。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抓住幼儿画画时爱讲话这个特点,加以引导,可以用儿歌和故事的形式开始美术活动。比如在进行人物头像绘画时,我以儿歌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带领小朋友边念儿歌边画画:宝宝真可爱,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咧着笑的小嘴巴,高高小小的鼻子,还有什么呢?你给小宝宝添上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儿歌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为语言的发展做了铺垫。

4在评价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努力创作出一幅作品,他们这时非常渴望将作品展示给别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作品。我就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练习介绍和评价作品。比如在一次绘画全家福的活动中,幼儿画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人,有爸爸妈妈抱着宝宝的,有三个人手牵手的,也有宝宝坐在爸爸头上的……看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全家福,我鼓励他们向大家讲述,幼儿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且根据绘画的画面大家都说出了心中的故事,这个说是和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说爸爸举着他在看什么……就这样,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小朋友们孜孜不倦兴趣地讲着,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实的发展和提高。

5在欣赏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让小朋友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感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幼儿感受作品中的颜色,构图和造型等。比如,在欣赏绘本《我爸爸》时,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夸张的画风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被爸爸那一身格子的睡袍所吸引,再通过倾听爸爸的本领之后都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贝贝说:“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因为蜜蜂很勤快,像我爸爸”。苗沛凝说:“我爸爸像猪一样,因为他很懒,经常躺着不动。”朱静茜说:“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因为他会帮我赶走坏蛋”。互相介绍后,我再让他们绘画,将美术和语言结合。通过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6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活动中,幼儿都是边做边玩的,还会和同伴相互交流。我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加以诱导利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比如在“送给妈妈的礼物”的手工活动后,小朋友们在一起互相比较谁做得漂亮,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你送给妈妈们的是什么礼物呀?妈妈高兴吗?为什么呢?在这一连串的提问下,小朋友们的表达热情被激发了。吴远哲举着一张爱心贺卡对我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爱心卡,上面有我给妈妈画的画,妈妈一定会喜欢!”朱月华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漂亮的小包包,上面还有两朵漂亮的小花,妈妈可以提着它去上街,她一定会喜欢的!”张浩轩这时又抢着说:“我给妈妈做了一副小手套,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妈妈可以戴着它干活,我还要跟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我的提醒下,幼儿也说再给妈妈送礼物的时候要说一句祝妈妈母亲节快乐的话。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对妈妈的爱,幼儿的语言发展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篇8:利用阅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教育论文

利用阅读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教育论文

研究证明,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是遗传、环境及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一、利用阅读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会强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幼儿自然而然会模仿成人的表情与腔调,复述故事的内容,而故事中问题的解决需要探究原因、方法和结果,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提出“怎么样了”“为什么”等问题。所以幼儿教师要选择与幼儿生活贴近且能够理解意义的故事书为素材进行语言学习的训练。笔者教学发现,《两只小鸟》是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在讲述时,孩子多会提出“他为什么孤伶伶的”“为什么天好冷”“它为什么飞走了”等问题。教师就此进行科学引导,让孩子对故事中“小鸟”的成长历程和所处季节变化逐渐加深理解;让孩子的词汇与语句表达,也不断地丰富与升华。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与成人的沟通越来越顺畅时,语言表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又促进话语运用的成就感不断增强,幼儿语言组织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二、尊重幼儿的选择

教师不要限制孩子“一定要读这本书”,要接纳孩子对故事中内容的自我认识。有些孩子只对一本书感兴趣,连续几天反复读都乐此不疲,一副神情专注陶醉的样子。而有些孩子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不同的故事都会表现得很兴奋。教师选择故事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确定教学内容,如果孩子感兴趣,一个星期就读一个故事,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一个故事读一次就够了。幼儿是独立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幼儿的意志,教师要正视幼儿正在发展着的自主意识,不强迫他们做不愿意的事情,同时让在他们重复阅读中体验对内容理解与把握的乐趣,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科学指导幼儿表达

在幼儿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语言表达已经是不自觉的心声流露时,教师应适度驾驭其阅读活动,科学引导幼儿阅读思路,推动幼儿的语言发展。如《两只小鸟》教学,学生有阅读兴趣,问题就越来越多,教师要抓住所提问题,将自然与社会知识融入其中,如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与变化、“大哥哥小鸟”带领幼鸟求生与成长、小鸟与猫的生态关系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列为主题,与孩子一起讨论。这样涉及词汇更加丰富,语句表达也更多样化,训练了孩子对所讲内容进行独立编码、再将这些编码准确传递出去的能力。这一过程无疑难度较大,讲述时,孩子有时会停顿,思考如何表述,稍停之后,语句又流畅开来;在遇到介词,量词不准或缺少主语、宾语时,教师应将正确的用词、用语予以正面强调而非简单地否定。在讨论问题中,教师还应根据孩子接受程度,随机揉入关联词,建构复合句,以此进一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四、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阅读的引导不仅是幼儿园关注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成为家庭重要的亲子活动。教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其中,教师要把每日的阅读内容通知给家长,让孩子回到家中,能与父母一些分享和交流。教师还要尽力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与心理学方面的先进理念,让家长也成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伙伴,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幼儿早期教育的根本在于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提供最广泛的营养,进而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阅读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幼儿视听、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因此,阅读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

篇9:幼儿语言教学与幼儿思维发展论文

幼儿语言教学与幼儿思维发展论文

本文从幼儿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着手,就如何开展幼儿的语言教学提出了各种可行的途径,从而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扎实语言的学习基础。

一、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是指1岁至3岁的儿童,1岁后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这是孩子个体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身体生长速度快,而且在思维、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了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学习效率比较高,领悟程度也高,容易掌握各种基本技能。

1、求知欲强,模仿能力高

2~3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开始认识和学习身边的各种事物。这时候孩子恍如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影响。他们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先是在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模仿下,学会用简单的一字一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思维的整合和模仿,逐渐组合成简单的句子,在不断接受外界生活的刺激下,直到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清楚表示自己的意思。

2、感知能力迅速提高

幼儿的各种感觉,都在生活中迅速地完善着。这时幼儿通过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准确地辨别身边的各种声音和气味,能通过手脚的接触,感知物体的特性等,也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一些感觉,如痛、痒等。感知能力的完善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必备基本能力。

3、记忆力强,伴随理解记忆

幼儿是记忆力发展的高峰期,在成人的教导下能够很快地背古诗、唱儿歌,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他接触的人和事,同时他的理解记忆也在迅速提高。在积极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事物,在脑海中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表象,表现出记忆力较强。

二、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语言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 通过学习和言语实践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语言会受到思维发展的限制。例如,词汇的积累、语言习惯的正误、语句表达是否恰当等都受到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学习语言又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打破思维的限制,获得不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的过程。幼儿语言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指导幼儿多角度认知世界,并积极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去描述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开展幼儿言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教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

前面提到,幼儿最容易模仿身边人的言行,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中学习时,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与生活中使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跟幼儿交流的过程中流畅地表达语句,语速平缓,用词得当,意思应直白表述,尽量不犯错,在幼儿面前树立起语言标准得体的榜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进行情感教育,如对幼儿亲切的微笑或者轻抚幼儿,都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让幼儿更听从教师的教导。

2、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言语的趣味性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加上幼儿逐渐具备了基本的感知能力作为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言语教学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生动的动画、播放动听的儿歌音乐以及有趣的动物对话,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学习言语的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活动课堂教学,集中幼儿学习注意力

仅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幼儿没有收到太多所谓规则的约束,他会在允许的活动范围内,寻找自己认知的目标,如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丛中,好奇心会促使他停下学习活动,试图去触摸蝴蝶,甚至是追着蝴蝶跑,这样学习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鼓励幼儿对蝴蝶作出描述,如看到的蝴蝶是什么颜色呢?逐步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开展活动课堂教学是幼儿学习言语的主要方式,如做游戏、小组比赛、野外郊游等,多尝试用语言文字描述这些活动的情况,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也可以锻炼幼儿的言语使用能力。

4、家校结合,多方式培养幼儿言语学习能力

幼儿处于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事物的接收能力特别强,家长和教师应相互配合,把握幼儿学习言语的关键期。

例如,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幼儿买点读机学习语言,幼儿通过模仿点读机的标准发音进行听读写,并且还会显示运用语言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在生活中运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幼儿园,幼儿的言语教育都应得到耐心的循循诱导才能进步更快。

四、总结

语言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艺术,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要加以掌握规范化的语言,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家长也要规范自身的言行,共同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能力,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辑点评:幼儿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我们在教导幼儿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思维发展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地突破幼儿的思维高度,从而达到一个新高度。在这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篇10:幼儿语言能力如何培养

幼儿语言能力如何培养 -资料

1、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孩子学习语言,最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只有通过正确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上课都用普通话,而且标准的普通话在意思表达上更准确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

平时我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的时候,当发现她说得不够正确,比如她说:“这里很闷,te不过气来。”这是普通话里夹着方言,我就会及时纠正她,说应该是“喘不过气”来。当孩子在发音方面存在缺陷时,我会一遍遍纠正她,教会她正确的读音。如今,我们惊喜地发现诺诺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连平翘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她的语言变得丰富起来。当然平时交流不可能时时注意,但有时我会提一些问题,比如给他讲故事或者看她在画画时,我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回答问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她的思维和语言都得到一定的训练,

资料

当然开始问问题不要太多、太难,要循序渐进,否则她回答不上来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指导她尽量说得具体完整。

比如假期结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师和小朋友的游戏,我当老师,我说,小朋友,你们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诺就举手回答:在公园里玩。我说: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话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我又说:那你能不能说说公园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样呢?经过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这样说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公园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玩得很开心。常用这种方法会让孩子的语言变得具体完整起来。

篇11:幼儿语言运用的能力论文

幼儿语言运用的能力论文

学前教育研究表明,o~6岁是幼儿语言习得的迅速时期,而3~6岁被称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恰恰是幼儿在园期,在幼儿园如何营造适合幼儿语言运用、语言发展的环境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问题。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由想说到敢说再到善说成为现实,消除了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教师语言霸权、环境障碍以及评价滞后等瓶颈,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走向自由和谐的阳光地带。立足新《纲要》的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幼儿语言运用的能力。

一、积极搭建语言交流的平台

回顾幼儿语言教育实践,现实中不免存在着教师讲、幼儿听,教师说、幼儿做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如幼儿午餐时禁止幼儿随意讲话,要求“安静”午餐;幼儿在玩积木时不允许“大声喧哗”,仿佛这样才是培养乖孩子的有效手段等。而事实上,这些时候往往是幼儿学会交流、懂得交往的好时机,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如晨谈时,让幼儿当“小小主持人”,在各组讨论、推选的基础上,每天选出几位小主持人,讲述今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鲜事。再如,幼儿对听说游戏“每天一练”很感兴趣,可先从简单的人手,如太阳、月亮、星星、苹果、香蕉,再使用短语如“我喜欢××”、“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等进行表述,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允许幼儿“喧宾夺主”、“大胆质疑”。如在学习故事《爱心修理店》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当一回“陆先生”,修理各种东西,还可以质疑:“你开了‘爱心修理店’,你会修理哪些东西?你会修理破碎的心吗?”有的幼儿就问:“破碎的心怎能修理呢?”再如学习儿歌《兜风》的活动中,一个幼儿就说:“我妈不让我独自一人骑三轮车到公路上兜风,那位小朋友在大街小巷中兜风很危险哦!”

在活动提问中,教师应该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幼儿“有话敢说”。如果有的幼儿说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可以鼓励他们:“说得不错,你已经说得很棒了,请继续!”要允许幼儿说话时存在不足甚至缺陷。因为幼儿回答错一个问题不要紧,但如果剥夺了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将是非常可怕的。当一个班级的幼儿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并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时,教师应耐心对待,可以让幼儿逐个回答问题,也可以让幼儿分组讨论,尽量让幼儿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不仅在教育活动中是这样,活动之余,教师也要和幼儿平等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则可以掌握幼儿思想动态,再则可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总之,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摒弃教师语言霰权的现象,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幼儿敢于说、乐于说。

二、营造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幼儿运用语言又是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教师应努力利用语言区、环境墙饰以及走向大自然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

首先,丰富语言区的内容。如大量提供幼儿图画书、故事中的情境表演道具(提供头饰)、幼儿自带的配图读物、语言游戏的材料等,使幼儿喜欢到语言区玩,并产生交流的语言情境;多带幼儿到“图书室”阅览图书,培养幼儿喜爱看书的习惯,但遇到幼儿交换图书或对书自言自语甚至发出一些让教师“不爱听”的语言时,也不能以看书要“安静”为由而打消幼儿交流的积极性。其次,利用幼儿园墙饰让幼儿说话交流。如根据主题活动“春天”的要求,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春天的花卉,如桃花、梨花、迎春花等插放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说话:“粉红色的桃花真美丽!”“迎春花像喇叭,嘀嗒嘀嘀嗒!”然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放飞的风筝”、“春天的小河”、“春天的动物”等主题环境。有些墙饰还可以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春天是一本书》等,幼儿会在活动之余三三两两在墙饰旁交流。展示幼儿的作品也可以提供幼儿讨论的契机。再则,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走向社区,丰富幼儿的生活,拓展幼儿语言交流的视野。如在“寻找春天”的活动中,幼儿看到倒挂的柳枝、飞来的燕子,就会情不自禁地诵读古诗《咏柳》;在参观“超市”、“农贸市场”、“工厂”时,幼儿对琳琅满目的物品会“侃侃而谈”:“这是德芙巧克力,丝般柔滑。”“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此外,每天午睡前讲故事也能让幼儿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敏感和乐趣。

幼儿的语言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才会脱口而出,才会娓娓道来,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只有在真实鲜活、具体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中才能得以提升。

三、提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机会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为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为角色游戏时有关主题的产生、角色的分配,幼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角色分配时,大班幼儿会针对“我为什么要选择当驾驶员”、“我为什么要在商店做营业员”、“我为什么要选择做妈妈”等,讲出一大堆理由。再如,幼儿在投入游戏时,不知不觉就会假戏真做,有时甚至出现吵架的行为。如娃娃生病了是去挂水还是打针,“爸爸”“妈妈”有时会意见不统一而各执一词。又如,一些平时胆小的幼儿在玩“幼儿园”这个游戏时,竟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当然教师不会介入其中),会带领同伴念古诗、朗诵儿歌、讲故事、做计算题,还会评价某某小朋友积极发言,奖励小红花、五角星呢!他们还积极运用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尝试处理角色扮演中的问题,于是“理发店”、“鲜花店”、“童装店”中不时传来“顾客”的谈笑声、讨价还价声。而幼儿也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不断丰富了人生经验,积累了更多的语言素材,语言表达能力自然相应提升。

由于现代媒体如影视、网络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幼儿的语言信息来得快、来得杂,这是帮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契机。如让幼儿在晨谈时说说自己在电视里听到的、看到的广告用语,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用广告用语招徕“顾客”。在语言活动中可以尝试让幼儿自编故事或创编故事,在学习诗歌时也可以组织幼儿创编。如在学习诗歌《家》时,教师可以设计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允许幼儿“喧宾夺主”、“大胆质疑”。如在学习故事《爱心修理店》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当一回“陆先生”,修理各种东西,还可以质疑:“你开了‘爱心修理店’,你会修理哪些东西?你会修理破碎的心吗?”有的幼儿就问:“破碎的心怎能修理呢?”再如学习儿歌《兜风》的'活动中,一个幼儿就说:“我妈不让我独自一人骑三轮车到公路上兜风,那位小朋友在大街小巷中兜风很危险哦!”

在活动提问中,教师应该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幼儿“有话敢说”。如果有的幼儿说得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可以鼓励他们:“说得不错,你已经说得很棒了,请继续!”要允许幼儿说话时存在不足甚至缺陷。因为幼儿回答错一个问题不要紧,但如果剥夺了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将是非常可怕的。当一个班级的幼儿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并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时,教师应耐心对待,可以让幼儿逐个回答问题,也可以让幼儿分组讨论,尽量让幼儿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不仅在教育活动中是这样,活动之余,教师也要和幼儿平等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则可以掌握幼儿思想动态,再则可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总之,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摒弃教师语言霰权的现象,积极搭建幼儿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幼儿敢于说、乐于说。

提问:“鱼儿的家在哪里?”“珊瑚的家在哪里?”也可以提问:“蘑菇的家在哪里?”于是便有了“美丽的公园是蝴蝶的家”、“绿色的池塘是青蛙的家”等精彩纷呈的“诗句”。

总之,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也只有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幼儿才会大胆地表达和表现,并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启迪到幼儿的智慧,促健康欢乐成长。

篇12: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论文

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论文

摘要:创造能力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给幼儿充分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引导幼儿自主绘画,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创设环境;尊重个性;迁移活动

幼儿绘画是一种童心世界所特有的认知想象与创造的显现,它的操作过程伴随着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内心的活动,它不仅能再现事物,还会重新组织,构思与创造,通过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一、贴近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主动绘画

皮亚杰说:“兴趣实际上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需要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确幼儿对于绘画就是一种自然的需求,每一个都喜欢涂涂画画。但是,一旦要正式学习往往就会缺乏自信,因此,我很重视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易学易画的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幼儿用眼睛去看,用脑子去想,通过行动去体验,去玩一玩,摸一摸用现实的刺激来促进幼儿的想象活动,经过他们头脑的加工,创造性地表现在画面上。春天来了我组织幼儿观察花儿如何开放,小鸟如何歌唱,蝴蝶如何飞舞让他们体验事物的变化。课上,我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一群小白兔来到大森林里,它们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想想小白兔们会看见些什么,在沉静过去之后,它们按耐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侃侃而谈,将各种美好的事物加以想象和创造,当我说开始画时,小朋友们会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用自己神奇的小画笔展现出来,花儿眯着眼睛微笑,小鸟噘着嘴歌唱,花蝴蝶在跳舞,一副副画都活了起来,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幼儿把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了加工、改造、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形象。

二、创造良好环境,开拓想象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于是当幼儿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之后,每周的几次集体绘画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了。我便在活动室里挪出一块角落专供幼儿绘画创作用,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如:各种质地蜡笔、纸张、水彩、水粉、颜料等应有尽有,让幼儿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尽可能地去创作自己心中的画,一到游戏活动的时间,就会看到绘画角上一副热闹的景象,有的幼儿在用手指,棉签点画,有的在用嘴吹画,还有的用颜料染纸,虽然时常会弄的乱七八糟,但正是这样的涂鸦过程,也就是幼儿的一种学习、创作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趣,玩赏了颜色与形象的变化,幼儿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由此促进了幼儿的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三、尊重幼儿个性,保护创造能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往往显现出一种稚拙的情趣和成人作品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因而我十分尊重幼儿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对于他们的创造性表现加以宝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即使是“异想天开”也不横加指责。在绘画“蚂蚁”的活动中,我只示范了蚂蚁的基本绘画步骤,并不规定具体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想画“我的蚂蚁在做什么?”指导创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名幼儿画蚂蚁正在做饭,当我走过去时,他马上用手把画面盖住了,我轻轻的挪开他的手,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继续画了起来,时间很快过去了,当幼儿们把他们的画一一展现时,突然一个蚂蚁王国呈现在我的眼前:有的蚂蚁在踢球,有的在唱歌,还有的指挥交通各种动态副真有趣,虽然有的画由局不够合理,有的涂色不很均匀,但是这些已不太重要,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的创作,这些比结果更有意义。

四、通过迁移活动,充分发挥潜能

幼儿在绘画方面的创作潜能,不但可以在纯粹的绘画活动中得到发展,还可以通过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在进行故事续编“小白兔回来晚了”的教学活动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画小白兔穿着美丽的花裙子走在草地上,兔妈妈在家里等到天黑也不见小白兔回家,幼儿们看着我轻松自如地又讲又画,哥哥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关键之处“小白兔为什么会回来晚了呢?”我停了下来,把问题留给了幼儿,他们热烈地展开了讨论,当我说用你们的笔画下来时,他们个个乐开了花,一边画着一边想着,怎样编好故事,怎样画得更有趣。经过他们的想象、创作,没个结局都充满了童趣,有的画小白兔在采花,有的画小白兔睡着了。有的画小白兔去帮助山羊爷爷扫地,无奇不有,充分反映了幼儿内心世界,培养了创造精神。

每个幼儿都有其创造的潜力,在绘画活动中,我处处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激发幼儿对创作活动的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篇13:幼儿语言能力期中教学总结

幼儿语言能力期中教学总结

21世纪社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将高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这种形势下,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成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发展。为了深入研究《学前全语言创造教育》,我们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探讨,在实施实验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一、创设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幼儿人人开口记得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说过,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游戏环境的设置对幼儿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在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幼儿的学习氛围,进量让幼儿在环境中无意开发语言潜能。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练习口语的“语言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卡片、汉字等,并定期更换内容。每天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语言区中进行游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坚持运用普通话,还注重了幼儿一日的随机教学,如:幼儿洗手时,教师在旁边亲切地说:“小手小手搓一搓,洗一洗、冲一冲、擦一擦”,幼儿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常受到这样的语言刺激,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些话,而且乐意边洗边说,效果很好。还记得有一天,我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突然,班上有个小女孩跑来悄悄地说:“艳老师,我发现你今天全身都是黑的。”听了这句话后我立刻进行了随机的引导,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今天,我们诗奇的眼睛真灵,发现李老师的身上穿的衣服都是黑颜色的,请你们也来找找看,艳老师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黑颜色的。”这是幼儿正处于轻松状态,幼儿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衣服黑的”、“裙子黑的”、“袜子黑的”、“头发黑的”、“眼珠黑的”、“眉毛黑的”…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注意着随机地引导,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养成喜欢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我们还采用了“每周一句话”的形式,提供了多种图片、玩具等,让幼儿大胆地用普通话说一说。针对每一位孩子的水平,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如:学说两句以上的简单语句、为幼儿提供内容简单、特征鲜明、形象生动的小图书,鼓励他们自己边学着翻书,边尝试用较完整简单的短句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角色与背景图相结合,运用提供的材料自己想象进行自由的表达。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边听边翻图书、边学讲。通过较好的语言氛围幼儿能在愉快、轻松的语言游戏环境中学习,不仅愿听、愿学,而且还愿说了。在人人开口的同时,初步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为幼儿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等)1、听力训练我们利用每日课间时间,让幼儿欣赏故事、散文、寓言、诗歌、谜语、神话等各类作品。经过长时间有意地训练,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什么叫绕口令、什么叫唐诗等内容,逐步理解了作品内容和结构。幼儿经过不断的听,现在全部幼儿的听力能力得到有力的提高。2、阅读训练我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训练,现在幼儿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看书幼儿都能用手指认真的指着字宝宝,一句一句的读看,通过天天读句与汉字皇国,幼儿无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字宝宝。并充分发挥园的图书室的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进行图书阅读,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本学期我还和家长紧密合作,让幼儿多看报纸,并把认识的字用铅笔把它圈出来,遇到不会的字立刻请教家长。经过实践,家长反映幼儿的识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3、发展幼儿叙述与对话的能力本学期的全语言训练着重发展幼儿的讲述能力。讲述是本班幼儿薄弱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的特点,我与家长密切的配合。在活动中我首先引起幼儿学前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推动幼儿掌握知识,鼓励幼儿敢想说,使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如《假如我是孙悟空》漫谈教学中,我采用了几点做法,先让幼儿观看生动有趣的《西游记》,然后由教师带上孙悟空的面具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引导,就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有趣的学习,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内容,让他们按照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系统讲述。经过逐渐的训练,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概念。再加上家长的大力配合,他们积极为幼儿复习老师的内容,还让幼儿观察事物、图片等,让幼儿增加讲述经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本班开展的“每周见闻”中,幼儿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其他幼儿交谈,创设了良好的语言气氛。全语言活动创造,不断为幼儿创造语言锻炼机会,让幼儿学会爱听爱说,让幼儿的语言不断地提高!

篇14: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论文

体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是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项活动,对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发展创造力”也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体育活动因其所特有的富动感、有角色、有情节等特点,成为了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体育活动也随之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诗人泰戈尔认为: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必须理解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明确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动脑筋去争取胜利,所以幼儿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固定,这往往需要他们的创造,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自然、愉快的心理环境和想象空间,能萌发幼儿创造力的火花,也为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一)正视幼儿游戏中的“别出心裁”

《纲要》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体育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特别是一些调皮幼儿常会脱离老师的游戏要求,自己创造出玩法。而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活动,取得预定的效果,往往会对幼儿的“别出心裁” 或“新奇”的想法加以制止,并极力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戏中来,这就使幼儿没有一点自由和愉快的感觉,在体育活动中逐渐失去自我,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逐渐受拒,当然谈不上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好机会和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想像与表现,减少不良的心理压力和消极的环境气氛,让幼儿所有的别出心裁都有可能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

(二)有选择地采取幼儿“别出心裁”的游戏创意

体育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应从活动的“管理者”向“参与者”、“支持者”、“指导者”转换。教师的作用致力于“导”,教师关键性的指导应与幼儿自求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教师的指导既要鼓励幼儿的自由性探索,又有激起幼儿探索和发现规范动作要领的指导性探索。这种自由性探索和指导性探索的结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既满足幼儿自由活动又满足幼儿学习规范动作,学习和创造有机的结合。如面对幼儿的调皮行为,教师要有选择地采取,和幼儿一起玩新游戏,以肯定他们的创造行为,激励他们进行创造性体育游戏。如在玩走竹梯时,一些孩子不满足同一模式的活动,想出各种各样走竹梯的方法。有个孩子踩在空挡里走,其他孩子就纷纷效仿。此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样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又尝试手脚共用,在竹梯的两端同手同脚走,因为某些孩子的协调能力较差,他们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脚共进走,于是老师又让能力强的孩子示范,结合孩子的示范,教师用语言进行动作要领的指导,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这个方法走竹梯了。

二、提供可具操作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探索

(一)活动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

周围环境中一些常不易被人重视的材料,在幼儿眼里是一个宝,他们常会乐此不疲地专注于玩这些小玩意,爱不释手,如饮料瓶、小石子、空纸盒等。当他们拿到这些材料,不用老师和家长提醒,就能想出各种玩法:投、踩、踢、抛……这些既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一物多玩,创造能力也得以发挥。在提供体育游戏活动材料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

1、游戏材料数量充足。

在玩梯子游戏时,我只提供了2架梯子,孩子们只是单调地走走或开火车,随后,我增加至4架梯子,孩子们一下子玩出了跷跷板,抬轿子等新玩法。如走桥即在梯子的一头放两个轮胎,变成小山坡,跷跷板即将轮胎放在竹梯中间。

2、游戏材料易于变化。

滑梯虽然漂亮,但由于它的结构不可变,所以幼儿通常都只能用来滑着玩,使得幼儿的多样玩法不能在这些价格昂贵的大型体育玩具上发挥。而一些小型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或用到的材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如在玩雪碧瓶的过程中,幼儿想象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

玩法一:将雪碧瓶间隔有序摆放,玩绕树林的游戏。

玩法二:将雪碧瓶紧紧挨个摆放,玩跳高的游戏。

玩法三:在雪碧瓶里灌水,再将雪碧瓶系在小棍子的两端,玩挑水游戏。

玩法四:在雪碧瓶中灌满水,上面放上一块板,玩跷跷板游戏。

(二)活动材料具有常见性,满足幼儿自发游戏的需求

“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会获得自主、快乐、和谐、迅捷的发展。”由于幼儿的自发体育游戏具有随时性,它不需要老师做精心的准备,完全凭幼儿的愿望开展游戏,因此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幼儿喜欢的物品放置于体育游戏区内,供幼儿在自发游戏的时候选择使用。如我在游戏区内放置了一些废弃的塑料袋、报纸等,孩子有空的时候就会拿起这些材料进行活动。有的孩子将报纸揉成一个团,比赛谁扔得远;有的孩子将报纸撕成小片,玩吹报纸向目标行进的游戏;还有的孩子会将报纸当成砖头,玩过小河的游戏……这些常见的游戏材料,缩短了孩子熟悉它们的时间,拉近了孩子与材料的距离,使之快速地有效地进行两者间的互动,成功地进行游戏中的创造活动。

三、选择益于创造的游戏内容,实施幼儿创造行为

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幼儿用单纯的动作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用固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就很难会引起幼儿的兴趣,甚至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果体育活动中老师不墨守成规、寻求求异求变,就能保证幼儿饶有兴趣地将游戏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激励幼儿积极思维,不断地进行游戏创造。

如体育活动必定要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但也需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发展。一个活动中,运动技能和非运动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别,而是相互渗透。而我们可以有所侧重,选择一些关注幼儿非运动技能的体育游戏,保证幼儿创造行为的发生。

在非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而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技术规则的传达主要起辅助性的作用,旨在帮助幼儿游戏体验乐趣。教师只是简洁明了地交待一些动作的技术和技巧,无需在活动中反复纠正幼儿的动作。而把大部分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探索游戏的方法。如《快乐的小乌龟》活动把情感目标定位在首位:“乐意参与活动,在轻松的活动中体验用不同方法前进的乐趣。”活动一开始,教师直接把幼儿带入活动情境之中。鼓励幼儿模仿乌龟爬着前进的动作。第二个环节开始时,教师交待任务,要求幼儿想象并模仿乌龟有可能的几种前进方法。第三环节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让幼儿讨论各种前进方法的最佳姿势。

创造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就是创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21世纪的建设者。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将游戏复杂化、多样化,引导幼儿改编、创编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

相关专题 幼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