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XX中语文教师形象的塑造XX

我好无语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浅谈新课程XX中语文教师形象的塑造XX

【简介】感谢网友“我好无语”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形象的塑造论文(共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形象的塑造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形象的塑造论文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形象要求:既要有内在美,又要有外在美。语文教师要传承文学的真、善、美,就必须具备内在的精神美,外在的形象美。人是社会的人,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成为社会文化健康主流的引导者,从根本上打造人文素养的基石。语文教师是语言文化的传承者,为了体现语言文学的美,要注重语文教育的专业化要求;同时语文教师要受到学生欢迎,必需重视形象美的外在表现如普通话、板书字、服饰打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形象内在美外在美人文素养

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探讨近五年了,国内外大量的课程理论和课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已对21世纪的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教师专业和专业化提出不少有益建议和要求,包括从教师的德、才、能方面进行很好的规范。但关于新时代新课程对教师形象塑造的要求的论述却是只言片语,或寄予师德内容中,或附于教师专业情意中,显然不适应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认为要对教师形象进行专章探讨,明确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既要有内在美,又要有外在美。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更要在形象塑造上体现自身特点,因为文学是歌颂真善美的,本身就具备了内在美的精神内容,又具备了语言形式的外在美,而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文明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石。语文教师要传承优良文明,奠定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更要具备内在的人文内涵和外在的形象气质。

新时代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老师专业化,同时更要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要体现丰厚的文学底蕴,要具备流畅的语言表述能力,要拥有得体的形象气质。

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要体现丰厚的文学底蕴。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体会更深,要求语文教师博学多才: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关注时尚。而要在课堂学生面前博学多才,那就要在课堂下博闻强识,广泛涉猎,这需要教师课下多读书,多读社会,真正做到要给学生不光是一碗水,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要拥有整个海洋。

语文教师既然具备了丰厚的文学底蕴,更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述能力。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说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不会流传久远。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上语言表述没有文采,在学生灵魂上起不到震撼力,课堂效果就谈不上,更不会在人文素养上提高学生,更不能在学生的人生之路上起到引导作用。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述能力,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获得的,这就要教师认真备课,备好课。就像高尔基在《家庭美育》中强调: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正确、明晰、动听。因为只有准确,才能使人信;因为只有明晰,才能使人晓;因为只有动听,才能使人易于接受。要做到了这点,就拥有了流畅的语言表述,这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文采的表述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听觉上的愉悦,而平淡刻板的表述,只会抑制人的大脑皮层,给人以催眠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听有文采之课,如饮醇酒,令人陶醉;听无文采之课,味同嚼蜡,令人昏睡。例如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有导入语,而语文教师更注重这方面,以便刚开始就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认为精彩的语言是一堂课的灵魂,它可以时刻引领学生进入精神的殿堂,去撷取一朵朵知识之花。

例如在教学《阿Q正传》时,鲁迅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作家,但如何使学生透过久远的时代近距离接触、了解鲁迅,参透鲁迅精神。并且使学生由原先对小说名字形式上的熟悉,转到对小说本质上的探讨、鉴赏,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这就需要在语言设计上下一番工夫,课前我让学生复习高二时学习的《灯下漫笔》,再次领会鲁迅深沉的民族精神。我又借鉴郁达夫先生对鲁迅先生高度的评价:“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他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筹。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决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凉的风味。……因他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为,也因他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在图片上我借取了俄国的一幅油画《拉纤》,浓重的背景色,衣衫褴褛的纤夫,配上深沉的话外音,很快把学生带入小说涉及的中国背景,使学生初步对阿Q形象有了感性接触。再深入对文章内容的探讨,适时地运用概括性语言,使学生对阿Q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并由此对以阿Q为代表的民族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上是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上对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的体现。

对语文教师来说,具备丰厚的文学底蕴,又拥有流畅的语言表述能力,这是万事具备,而得体的形象就是东风。教师通过形象塑造展现一种流动的美、健康向上的美,从而表现一种内在的美感,这也符合人际交往的需要。车尔尼雪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就是说语文教师的形象塑造要凭借具体形象来表现,如语言、声音、神态、服饰、发型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塑造,让学生在感官上认可,在情感上愉悦,在心理上舒畅,得到精神的满足和享受,使教师外部形象符合时代潮流,内在精神内容符合社会要求,从而具体表现语文教师的形象美。从美学感受上,达到赏心悦目的快感。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社会多方面来看教与学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不是修道士,因此教师可以追求形象美、现代美,尤其是自身美的权利;学生有见到美的权利,有喜欢美的权利,更有欣赏美的权利。教师注重形象美也是对教育主体和对象――学生的尊重。据调查,学生对语文教师形象的要求,普遍很喜欢形象美的教师,不喜欢形象邋遢的。而语文教师更要注重这方面,因为教师的形象美就是文学人物形象的熏陶与塑造。一个形象美教师必须花工夫在审美上进行修炼。从这个时代教师的自身来看,要想形象美,首先要注意仪表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调:教师仪表是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教师内在素质和个人涵养的体现,而衣着打扮最直接地反映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而马卡连柯也说过:教师必须衣着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不着奇装异服,花俏怪异。在形象美上,中外教育不谋而合。试想一个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会是嘘声一片;而一个仪表讲究,形象得体的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会精神聚焦。同样一节课,教师仪表不同,学生的心情不同,注意力不同,教学效果更不可同“课”而语,而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上更不可同日而语,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相提并论。

一个精神向上的语文教师要具备了人文素养的.要素,是一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此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性格。一要勤快,认真备课,实现教学功夫的过硬;二还要勤快,修饰自己,充满自信,以求形象美。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内在美,又要注重外在美。内在精神美是人文素养的本质体现,外在形象美是人文素养的表象流露。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家普遍关注自身美的精神需要。同样教师待遇提高了,涵养丰富了,也要注重自身美的修饰。新时代的艰苦朴素的含义也变成不提倡超前消费,量入为出注意生活的质量。在这样的前提下注意教师的外在形象,是能够做到的。社会上大家都在讲究审美与进步,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能躲进象牙塔。语文教师的外在美是与内在美是相统一的,要想教师的外在美之树常青,必须加强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多读书,多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我们要求学生有着对世界旺盛力,自己却退缩,不闻世事,不要说教育学生交流,恐怕与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内容也缺少了不少。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为范,引领社会形象塑造与审美的健康主流。教师形象美要符合社会大众审美,又要不落俗套;既不能前卫,又不能落伍。“……科学文教活动的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服饰打扮的美等,都直接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条件、科学水平、社会制度、时代风貌等相关。”①落后于时代与超越时代一样都是不易被社会所接纳或认可的。这个“度”就表现在美是有时代要求与标准的,教师的人文素养同样体现在对这个“度”的把握上。所以语文教师的形象既要注意教师行为的规范性,也要注重教师形象的独特性,不囿于教学清规戒律,要创新,人际交往率真幽默。教师衣着格调适当于课文主题内容,与之内涵相和谐。文章思想欢快的,要着装亮色的;文章感情凝重的,着装要适当庄重些。这样可以从学习环境中衬托语文课堂的氛围。

语文教师既要注重语文文学对学生的教育,因为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高于社会生活;也要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形象教育,因为文学艺术来自于生活。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真是一种美的熏陶与享受。师生进行灵魂交流的课堂更是一次次人生精神的升华,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圣洁的殿堂。

参考资料:

①《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P115页

《家庭美育》(高尔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美的历程》(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篇2: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只有学生自主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

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教会学生通读课文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题目好比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华。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把题目所反映出的内容说出来,把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作为问题,并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读得认真、读得细致。另外,在指导学通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长句,教师要进行示范辅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加上反复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六、用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课文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状态,即使高年级的学生也没有完全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具体、显而易见的事物。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多媒体优势,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例如,《四季》一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如果单纯靠教师讲,学生不但不能想象出四季的画面,反而会对教学产生厌倦之感。借助教学软件和课件,可以把小草发芽变绿、冬天雪花飞舞、秋天谷穗鞠躬等四季景象直观、生动、形象地融入到学生的视听感官及至心灵里,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七、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回眸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当我第一次批阅学生的作文之后,便深深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定要回归生活。只有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并把所学的语文知识用于描写生活、品味生活中,其语文素养才能迅速提高。因此,我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周围的一切,鼓励他们养成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好习惯,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皆语文。我相信,长期坚持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原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场所。总之,培养人才靠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和内容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篇3:新课程改革中的感悟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感悟论文

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中,我真切的看到了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轨迹,真切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课堂,充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的课堂。

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气氛活跃,全力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符方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人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可亲,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的指导者,所以璎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问,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心倾听他们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们要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任何人都有闪亮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个学生闪亮的一面。鼓励他们好的一面,让他们树立自信和兴趣。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全面地参与,兴趣怏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生动鲜明的图画。具体逼真的实物,引人人胜的提问,根据课题组织活跃有序的质疑探究。针对疑难组织人人参与的辩论等,都能比较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方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教育教学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探究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和引导。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出现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教学课堂会真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彰显更多的魅力。

篇4: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学历史单靠“粉笔+黑板+嘴巴+教材”、“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一人说”、“吃老本,炒冷饭”等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跟不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历史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和创新角色,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共识、共赏、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来转变教师角色呢?笔者认为:

一、要更新和转变历史教学理念,具体是“转变一个中心,强化两种意识,整合三个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1、“转变一个中心”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历史教师不仅仅要“用教科书教”,而且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正在经验到的一切”,互教互学,平等对话,人人参与,教学相长。

2、“强化两种意识”是指历史教师要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本,强调个性发展。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容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有探求未知的强烈欲望,有张扬个性的自然需求。现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和创新的首要任务。

3、“整合三个目标”是指通过历史教学实践,重组和整合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完美整合。

4、“实现全面发展”是指通过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实践,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的核心目标。

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二律悖反现象,现代教育事业呼吁教育理念转变,这一转变首先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开始,历史教师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角色转变呢?

二、应该鼓励和引导历史教师逐步实现以下教师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是知识输出的唯一源泉,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限的,教师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能通晓一切,要打破教师对于知识的“绝对权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培养和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历史课堂存在的“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等现象,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历史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获取、收集、分析、讨论、检索、利用信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和条件。要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必要时历史教师自身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

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善于用鞭策、激励、赏识、鼓舞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历史结论形成的规律上,让广大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主动去探求真理,掌握历史规律。

2、要由教学“单一信息源”转变为教学“综合信息平台”

在过去,往往“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历史教师和教材成为了学生唯一的信息源,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渠道进一步增多,历史教师和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和信息源。在新课改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和反馈学生输出的信息,促成师生双向或多向、多维交流,教师要成为信息交换的综合平台。在这个信息交换的综合平台上,教与学的过程不再是一个“传授―承受”的单向反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双向互动过程。

历史教师要积极捕捉、及时发现、有效利用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使之成为教学过程新的增长点,反馈点,突破点。要善于利用本乡本土的文史资源和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发课程资源,鼓励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与充分利用网络,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新课程改革认为教科书仅仅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师还要广泛收集、开发、利用包括文字资料、音频视频、图像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文献档案、国际互联网等在内的各种课程资源,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新起点,大力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历史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新课程的开发、设计以及组织实施。

3、要由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导演”或“编剧”

学生是课程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导演”,是学习的主导。教师既要关注历史必修课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也要适应选修课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并努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尊重学生这个“主角”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师要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变“静”的课堂为“动”的课堂,变“无趣味”的课堂为“有生命”的课堂。

4、由高高在上的课堂“统治者”转变为“平等对话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处于信息源的中心,掌控着课堂教学的全部流程,是课堂教学的权威“统治者”。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相反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弱化。教师和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历史教师不能做教学的“统治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历史教师要变“统治者”为“平等对话者”,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融为一体,“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使能自觉。”(陶行知语)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甘当“平等的对话者”,要倡导和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5、由“园丁”转变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园丁在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按照园丁个人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兴趣塑造花草树木。过去的“园丁”式教育,只强调共性教育,忽视或压抑个性教学,只重视知识的讲授,不重视人的发展,试图严格按照某种模式把众多的学生培养成理想中的“人”。新课改中历史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

历史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特点,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用人文精神感召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提供一些权利、时间、空间和机会,关注和关爱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实施区别指导、重点辅导和分层(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立“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的信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使“潜能”变成“现实”。

6、要由“工具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终身学习的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创造性研究能使教师不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同一些事情的单调乏味的重复,看作每天在各个年级里千篇 一律地讲课和复习,而是看作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

历史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及研究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吸取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特别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哲学、美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和交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范围,改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不但精而且博,成为“一专多能”的智能型教师。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角色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有球赛中的“场外指导”、“啦啦队长”、“随队医生”、“后勤部长”;:电影拍摄中的“编剧”、“导演”;学生“知识超市”中的“导购员”、“产品介绍人”、“服务员”等等各种隐喻。

新时代,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新角色,历史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正视现实,以开放的心态,革故鼎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定位,实现多元角色的完美整合,继往开来,以学生为中心,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实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总体目标。

篇5:浅谈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开放性课堂的构建论文

浅谈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开放性课堂的构建论文

传统的语文课堂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课堂本位,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了语文教科书和传统的语文小课堂里,过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强调语文双基的训练,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忽视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分强调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同时学习一个内容,使语文课堂教学显得封闭、凝固、僵化。因而语文新课改呼唤着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当今教育的理念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可能是闭塞的。经济的全球化势必带来教育的全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教育的开放性空前加强。因此,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该怎样构建开放性课堂呢?在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

1 教学内容的开放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用教材而并非教教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现行教材中内容滞后、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舍去,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散发着时代气息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好文章、好作品。如在学习新闻消息时,详细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学生已掌握了有关新闻的知识,就不必再讲《人民解放军解放南阳》了,可拿来报纸让学生阅读,读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新闻,从而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及写法。并让学生尝试写一些新闻,报到我们周围的事,可鼓励学生办《班级日报》、《校园周报》等。如学习《芦花荡》时,我们可观看一下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的视频片段,去体会小说中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白洋淀军民的抗日乐观主义精神、去体会小说中战斗的诗情画意。还可以去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白洋淀》进一步去体会白洋淀派的小说风格。如我们学习李清照的词时,可不必按照教材编排,可自行创作设计《走进李清照》,把她的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她的后期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去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悲欢离合。尤其是去理解其作品哀愁婉约的风格。这样,我们自选文本,去寻找作品的想象空间,去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灵活的运用教材,让教学内容走向开放。

2 教学形式的开放

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形式应是不拘一格的,但内容决定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又促进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对诗歌、散文教学,我们可举行配乐朗诵会,并自制背景画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小说、戏剧教学,我们可以编排课本剧,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甚至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摄像,刻录光盘,进行观赏,交流欣赏。如说明文教学,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选取画面,制作解说词,进行解说。学山水游记,也可让学生制作解说词,做一回导游。作文课上,可让学生叙述生活故事、成长故事、传奇故事等,举行故事会;也可以针对某一话题,举行演讲赛;针对某些观点,举行正反双方辩论赛。也可以采访一个人,做一回小记者;也可以对文本深入挖掘,大胆地与本对话……教学形式的开放,也必然带来作业训练的开放,这样,学生的作业也不局限于题山背海之中,学生的作业也可以让他们创作、编排课本剧、准备故事会、演讲赛、办手抄报、搜集乡土文化,到民间采风等。教学形式的开放,作业训练的开放,必将给学生带来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3 教学思维的开放

长期以来,我们一般习惯于求同思维。因此造成学生思想僵化,以致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像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缺乏个性。面对蜡烛,学生总要歌颂无私奉献的老师;面对铺路石,学生总要歌颂默默老做的养路人;面对风雪中的梅花,学生总要抒发不畏严寒的情怀;面对中秋圆月,学生总要想到台湾的统一……在学生的头脑中,高尚与卑下,正确与错误,伟大与渺小,正义与邪恶,仿佛都已早有定论。因此,在他们笔下,黄鼠狼永远是没安好心,狗咬耗子永远是多管闲事,中途睡觉的兔子永远是骄傲的象征,不懈爬行的乌龟永远是执着的典型;麻雀自然是不能歌颂的,老鼠自然是不能同情的。作为教师,我们完全可以打破思维的固定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如在学习《论雷锋塔的倒掉》时,当我们对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对封建卫道士法海批判的同时,我们也可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白娘子的确是妖,法海执法无情,铁面无私,制止人妖结合无可非议。也就理应歌颂了。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续写、改写、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学了《孔乙己》后,学生可以想象孔乙己的结局。有的学生想象孔乙已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中悲惨死去。也有的学生想象孔乙己遇到贵人相助,奋发读书,科举高中,重回鲁镇任父母官……。

4教学空间的开放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语文教学也不应成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应主动与社会接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育空间。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扩大语文教学的空间。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山水是无字之文章,生活中有无穷之学问。古人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都说明自然、社会、人生将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例如,从高雅的琴棋书画到消遣性的花鸟虫鱼,从生活化的酒经茶道到艺术性的曲艺杂谈,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如我们当地的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名山大川、历史遗迹、生态环境、物候风貌、文化名人、节日文化也都将成为语文学习的课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现代社会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大众媒体铺天盖地。都为语文学习资源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生成点。为此,我们可充分利用影视媒体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网络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互联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资源,也必将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大资源。因此,我们要利用校园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源,筛选有用的信息,通过校园网络,走进“地球村”,去分享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如此看来,这样从有形的教学设施,到无形的学习气氛,从近出的一草一木,到远处的名山大川,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到国际间的政治风云都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要根据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象牙塔,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努力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篇6: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

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论文

【摘 要】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造型的设计与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同影视片当中的演员一样重要,它担负着演绎故事、展示空间、形象表演、揭示主题等任务,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的角色是构成动画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元素,本文通过近九年的动画教学与创作总结出角色形象塑造的几个关键点,方便于以后的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形象塑造

无论是商业动画还是艺术类动画短片的创作,角色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它的出现对于整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创作中角色的塑造能更为有利的将剧本中故事内容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部成功的动画片想要打动观众不能单单依靠故事的情内容节,同时还需要要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众所周知的《唐老鸭与米老鼠》这部经典的动画片及动画形象到如今也能深刻的印在每个人的印象里,原因就在于这部动画片剧本的选择出现的这两种角色形象,再加上角色的夸张表演等一系列的塑造,才使得这部动画片家喻户晓。其创作者就是运用了动画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的形象与性格,使之具有独特的行为、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从而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角色形象是一部动画作品的支柱,形象的塑造则直观地传递出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等,无论是在商业动画片还是艺术类短片创作中就尤其重要。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述

(一)动画角色设计的概念

动画角色设计是指在动画片中一切物的造型。众所周知,许多动画造型曾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动画艺术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而动画角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角色设计的风格类型

动画角色设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最终确定故事需要的形象的过程。分为人物设计、动物设计、其它设计。动画片中的动物造型绝大多数属于浓郁的漫画风格类型的角色设计,都采用夸张与变形类的形象特征,动物形象的夸张是基于生活中的形象原型的,每个动物性格、外形和身份的不同在角色相貌和体态上也都有一定的体现。漫画式的夸张造型的设计方法是动画中角色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角色设计方法,在很多有名的动画片中都能找到其中的影子。

二、动画创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点

(一)色彩对角色的塑造

色彩在一部动画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视觉效果和提高观赏性的装饰,还为动画角色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塑造基础。众所周知,每种颜色都有它固定的属性,且一种色彩一般都具有“两面性”。比如说:红色。人们在看到红色时往往会感觉到热情、积极、活跃、热等感受,但同时人们也能看出红色的血腥、暴力、警告等感受,即为同一种色彩带给人们不通的感受。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特征能通过视觉刺激唤起观赏者的情感感受,这种情感感受则能直接的影响到观赏者对角色形象的认知。正是如此,我们就要利用色彩的情感特征,来强调和突出角色的性格特点,以达到暗示观众对角色形成特定的.态度,使观众更快、更准确的掌握角色设计者想要塑造的角色形象特点。

比如说要设定活泼可爱的女性角色特点,那么角色的色彩可以以粉红色为主,运用粉红色的可爱、亲切、妙趣横生的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随和善交、热情风趣的角色形象,而要设定一个爱幻想、有个性的男性角色时,则可以以蓝色、黄色搭配为主,运用蓝色神奇、深邃、理智和黄色阳光、亲切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梦想的、神奇的、异想天开的角色形象。

(二)动作对角色形象的塑造

动作是动画片中角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的不同则决定了角色的动作的不同,角色的形象塑造中动作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动画片中的角色大多数是拟人化的,虽然它们形象各异,但是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要以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动作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设计都应模仿人类的表达模式,把人类的动作和表情特征渗入到动画角色中。我们在创作的时候,画面中不同的形象各具独特的性格特点、反差的表情,造成画面情节的冲突,令故事情节更加趣味、生动。

(三)表情对角色形象的塑造

表情的设计可以加强角色形象的塑造。在动画片中角色的表情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四种大的表情为基点。面部表情能够反映形象内心的情绪,要想通过面部表情的刻画把形象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来,就要仔细研究面部各个部位动作形态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内心特征。通过刻画人角色的表情,使角色通过表情的展现了解内心的感受,表现地越生动越能打动观众。只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剧情的发展程度,再利用动画这一夸张的艺术特点,才能加强角色形象塑造的力度。

(四)角色性格的塑造

动画角色性格塑造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塑造过程。它不仅包含了角色的感情、意志、个性、能力与气质等心理特征,同时,角色的行为特征与外貌特征因素也是表现的重点。角色的个性特点在它们的表情和动作中也都有所传达。在制作角色动作过程中,尽可能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视频素材并反复表演模仿,尽可能的把角色的动作表情表现到位。

三、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在动画创作环节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则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通过制作一部动画短片,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动画角色形象塑造关键点,要学会充分合理的运用,它不但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能力,而且还为未来的艺术道路做铺垫。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角色造型及形象塑造是创作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各种角色必须根据剧本的要求进行造型设计,其手段是运用美术造型技法进行创造,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角色形象的塑造则掌握以上的几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的表现出角色的特点,从而达到角色给人深刻印象的目的。除了需要制作者有很好的绘画造型、美术功底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在大家的制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多沟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2]理查德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3]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5]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7:新课程改革中的教研员职能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研员职能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和能力,并注重过程、优化学法、培养发现、鼓励创新。然而,要达此目的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及学生从理念上认识、观念上更新,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教研员恰当的角色定位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能,并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和勇于实践。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教研员职能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获取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研员要指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适应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最佳的教学方式和行为。然而,要达此目的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教研员和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合作。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视野。故,仅仅靠教师的教学是不行的。我们只有通过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寻求新的教研取向,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我们应该认识到,教研员不重视教研就是失职,学校不重视教研,教学就失去生命力,教研工作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同时,还应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理论学习培训,采取“自培”与“他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搞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尽职尽责;还应积极寻求有利的条件,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探寻出有效的教研方法,从而促使教研工作顺利开展,以确保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教研工作有实效。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应提倡“研”“教”一体的教研模式,既是教研员又是教师。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率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并应充当“领头羊”,而其职责迫使也必须是“领头羊”,且必须领好“头”。教研员只有知难而上,才可以一边通过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实践,又一边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使“研”“教”自成一家、两全其美。应探寻教研方式多样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平常与教师或学生交流,还是课堂的示范教学,都要求教研员既要有理论的讲述能力,又要有实践的操作能力,才能发挥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教师教学和优化学生学法并教化学生成材的过程。教研员必须经常与教师共同研讨、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找出不足,寻求到有效方法,才能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进而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目的。学生最终才会成为对人民、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用之人。教研员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但其培养的方式与教师不同,更多的是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对教师的指导来达成。新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研员的工作,教研员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4、教研员的职能要求教研员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是教师的一面旗帜,是教师的引领者,是教师的典范和楷模。因此,首先教研员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并经常深入课堂实践,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教师交流、实践、推广,为教师示范,替教师解难,真正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以研促教”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使教研工作尽显本色。

5、现在,教研员不再是传统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开放的探究者、拓荒者。教研员应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研究出有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和实践。现在和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教研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有不务正业之嫌,说白了仍是“打杂”,真正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教研工作确实很难。而要一时改变这多年就形成的常规也是不可能的。但,作为教研员不能守株待兔,坐享其成。教研员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并注意合理、紧凑地安排时间,否则要想真正干好教研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取得优异成绩更是天方夜谭。教研员职能要求教研员不仅应懂得业务。还应为自己创设用武环境,才能立于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做好教研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构建教研新思路促进教师发展》、《教育通讯》7期张廷均.

篇8: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展示舞台.本文以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阐述了选题理由、目标确定、施教方法、实施效果、巩固措施、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教改分析研究,重点在施教方法上倡导引探导学,优化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探究;新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逐步从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而我国的教育要立足于21世纪的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就得打破常规,去构建一种具有活力、具有精神感染力的学校文化,使每个学生都能个性化的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是新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呼唤,是21世纪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教育对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生命体的肯定即关注生命、关注人本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基本属性,语文教材的生动活泼与丰富多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文学造诣,而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它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从当前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成果的对应来看,语文教学不是把学生“人文化”了,而是愈加“理性化”了。语文教学只有以人为本,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来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才能获得重大的发展。

1. 选题理由

首先,是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我地区大范围的展开,语文教学也在实施教育中摸索着前进,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实现其交际工具的效用,而它的本身所蕴涵的更多的是实现人的总体的和谐发展。

其次,是转变观念的需要。目前,升学考试还发挥重要的作用,多数学校仍然处在升学第一,为考试而奋斗的应试教育的状态之中。虽各学校也都在倡导着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并不熟悉,所以要找到一条能把学校从“分数第一”的死胡同中解放出来的方法,就得把学生从“为分奋斗”引向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学校变成培养人才的基地,改变“上大学才是人才,才是唯一出路”、“分数是唯一标准”的观念。

再次,是经验积累的需要。新理念下的探究教学,为我们的教师展示了新的舞台,记下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心得,为今后教学发展储备资本。

2. 目标确定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联想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自主的意识和钻研的精神,巩固和加强课内所学,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施教方法

(1)引探导学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内外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练习;敢于独立思考、判断、求新;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到学生身上,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例如以《土地的誓言》为例,教师可以有这样的步骤,分环节的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的读并把读懂的内容大胆的说出来;2、朗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精美片段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3、在学生欣赏和分析完这段精美的语段时,设计了一个写自己家乡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去。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的探求,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的能力得到培养,基本学习能力和积极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

(2)情趣教学

关注体验教学,合理的设计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理性的方法去获得,而隐性知识的获得要复杂的多。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获得隐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的过程中,我带着学生们去了校外的北山,那座山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虽不陡峭,但也很险。小的时候,我常和伙伴们去那里玩耍,那时的孩子,家家很多,个个淘气,不像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个个宝贝,父母整日看管着,很怕磕着碰着,有危险的地方更是去不得的。我决定带他们到那里创设一个文中的“我”脱险的情景,使学生深刻体验、感悟课文中的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及课文的主题,即请几位同学扮演文中的角色:小朋友们对“我”的嘲笑、岩石上“我”的恐惧、“父亲”对“我”的鼓励……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深刻地领悟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向前勇敢的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学生们从情景中感悟了这个人生的哲理。整个教学过程,我没有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学生已经自然地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实现了教学目的。

(3)质疑启思教学

“思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学起于思,思源有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无疑——有疑——解疑,就是发散——集中、纵横开合训练升华认识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随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维的确立,问答法教学颇为盛行。有的人称问答法是各种教学法的一把钥匙,教学的艺术性全在于如何巧妙的提出问题。提问的艺术,反映了教师水平的高下。提出的问题要在精巧上下功夫,有计划的选择最佳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问题问得好,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变接受为探索,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在教的主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发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质疑方法,努力创造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契机,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例如笔者在教《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在充分的预习之后,学生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是不是存在着语言上的错误?“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有那么宽敞……”这一自然段和济南的冬天没什么大的联系,我把这一段删掉行不行?“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一句作者为什么这么说?”等等,他们正用“?”这把钥匙开启智慧之门。经小组讨论——解决——记录——作答——教师点拨,他们理解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了点口,这一句是作者的语言习惯,在生活中我们有时说话,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着过渡作用,删掉反而觉得文章不够完整。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有的学生说是冬天的反衬结果,河边是白雪,反而觉得水藻真绿;有的学生说,这句话是为了突出水藻在冬天不结冰的水里看上去最绿,也许在济南的其他季节里,并不很绿……经老师点拨,学生理解这句主要是作者的主观感受。理解了通篇文章之后,学生们又冒出了许多新奇想法:这个说,作者在文中最后一句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要是文章的标题也写成“冬天的济南”而不是“济南的冬天”这样不就更扣题了吗?那个说,作者要是任选济南其他的一个季节跟冬天对比来写,就更能突出济南冬天的特色和韵味来……一个个联想的火花在闪烁,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释疑”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

(4)创新教学

教学的至高境界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具体目标”和“教学过程”中都规定了在教学实施过程要采取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在施教的过程中,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正确处理了课程教材和教学这一矛盾,既要遵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使我从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研究者,把课程教材的创新与教学的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了教与学创新的统一。

例如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将课文处理为“一曲童年时代的恋歌”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他们的心灵共鸣,吸引学生探究学习。我带领学生在文中的后部分“三味书屋生活”中挖掘使人怀念的童年生活,内容仍然很丰富,老先生很严厉,但也不乏善良,从不罚跪,从不用戒尺打人;生活枯燥,但也时有乐趣,可以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读书乏味,但可以画画,作指头戏……这样处理合乎初一学生的实际,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合理,适当地取舍教学内容,吸纳最新的人类文明、文化成果,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

4. 实施效果

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施,一改昔日“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启发和引导发现。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会知识,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重视新教法的引入,使课程教学在师生互动中愉快地完成。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所设的问题最有情趣;让学生的理智受到挑战,对自我有更高的期待;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对所学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现知识的个性意义,在这样的情境教学里,他们会学得更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巩固措施

继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在自我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和实施新式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愉快的获取新知,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6. 发展前景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新型的教学手段,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教学观的确立,新教材的构建,新教法的革新,都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展望了全新的蓝图,只要我们全身心的付诸实践,会将收到扎实有效的课改成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将不在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教学的最优化将不在是可望而不可及,只有教师经久积累教学经验,无论是从现代教学论演绎而成的教学模式,还是从实践中探索归纳而成的教学模式,都将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其主要的落脚点是在日常的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切实将新课程理念以及课程教学研究者的思想贯穿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否能够有效、科学直接关乎这次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与效果性。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只有从教师的课堂行为出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的进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与优化,从而实现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行为转变;

1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

相比较而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围绕教师教学行为,无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教育哲学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在终身教育、民主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等诸多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行为在内涵与外延方面也有了崭新的变化。从20世纪初到现在围绕教师教学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教学中,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开放性、民主性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创新性是推动整个教育教学迈入新台阶的重要基础。从整个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出发,进一步整合我国当前的教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是当前课程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1.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书名正是突出了新课程改革核心的教育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之前,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关注对象,需要了解学生当前的教育需求、发展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来进行系统的改革。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人本主义教育以及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这也是当前整个课程教育改革所需要提升的一个主要方向,更是今后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改进的一个主要思路。

1.2尊重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差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进行教师教学行为完善的过程当中,其所秉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理念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差异。由于教育背景性格家庭环境等诸多微观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探究、认知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在今后的教师教学中予以关注,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1.3强调教学中师生角色相互转换

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教学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与学生双方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不断地围绕个人的经验以及社会的精神文化世界产生更多的互动与共赢。教学相长,实现学习教学共同发展,这也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

1.4提倡自主、合作、交流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此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焦点。相比较而言,当前的自主合作以及注重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在课程改革中,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通过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发挥出更大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价值、情感、体验、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维度产生正面的变化和影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诸多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2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

在整个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虽然相比较而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新课程理念以及相关的标准而言,还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为今后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行为的改进提供了方向的指引。

2.1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随着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已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是一种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3]但是讨论的真正意义并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在讨论中学生不能够准备的把握讨论的意义,这样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并不明显,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小组讨论的时间随意性较大,有的小组不去讨论教师所规定的任务,讨论的问题或浅或深,缺乏讨论的价值,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注重问题引领,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少细致的讲解,不进行必要的总结概括和思路梳理,教师的课堂即时性评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评价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2.2课堂提问质量不高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它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课堂互动、信息交换的主要形式,是促进学生合作、探讨、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有时的提问存在着随意性,受主观思想所制约,从而导致了教师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的质量不高对于学生的高水平认知方面的提高效果不大。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从学生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中着手,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设计更多高层次的问题,对于通俗易懂的问题教师应当一代而过,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应该耐心讲解。在学生方面,对于不懂或者难懂的问题,应该以及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

2.3后进生顾及不够

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师生相互交流时,班级成绩排名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被教师选定为回答对象。在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就这样被老师忽视、甚至冷落,基本体现不出自己存在的价值,致使“差”的更“差”。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叫这些后进生回答问题,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其他学生的时间,教学任务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4课堂练习作业缺乏层次化和自由化

课堂练习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作业上大部分老师都是整齐划一,统一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布置练习题的好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的程度是不同的,成绩好的学生很轻松地就能完成,成绩不好的学生完成起来很困难,这样也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当设定一个最低标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练习的作业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自主选择,自己确定。

篇10: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性分析论文

3.1教师教学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变化较大,教师难以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固话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面对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3.2思维定势的影响

思维定势是在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引导教师采用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比较常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3.3工作负担及时间的限制

由于教学班级的增多,学校的教师就相对缺乏,这样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同时担任多个班的教学任务,有的班主任一职也是有教师所兼任的,这样就使得教师的负担重、压力大,沉重的负担限制着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新课程强调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要让学生参与与体验,教师的任务重,没有时间带着学生一起来参与新课程改革,这样就给新课改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策略探析

4.1进一步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优化教学行为,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动态双边活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交往、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实践活动。新课程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行为之一,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提问时,提问的问题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对学生有没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问题设置上,数量要恰当,过多过少的问题对本节课的质量都有影响,在提问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思考,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让学生作出深层次的思考,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4.2有效促进教师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反思,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化。教师要学会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行为常常在重复一个过程,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最终就形成了一种因行为习惯所形成的定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经常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那么很可能停止不前,教学也就成了一种稳定的、相对滞后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思考与总结,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行动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效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8):123-125.

[2]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3]胡吉蔚.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剖析[D].扬州:扬州大学,.

篇11:新课程改革中正确把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论文

新课程改革中正确把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论文

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千百年来教育界广泛使用的教育法则,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二十一世纪,面对思想紧跟时代而又非常单纯的初中生,此法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他们,以利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旧话重提,仅此抛砖引玉提出以下几点拙见:⑴、我们的队伍中仍然有思想观念陈旧者;⑵、我们有些教师对本学科的实质和目的认识不透;⑶、现行教材仍定位在大量理论、计算上,缺少研究性、开放性知识和方法指导。笔者以为首先教育者本身应是终生的学习者;其次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先已晓之以理,改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然学科这门综合学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精神,让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最后要用情来帮助教学,动之以情;。

关键词:改变观念 提高认识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的力度加大了,教育的步子也迈开了。“自然科学”在教改的大潮中也大刀扩斧地进行着改革,观如今之《科学》,可谓天文、人文、理化无所不容,全面步入综合。在内容上更加注重面向全体,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情感意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形式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协作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关心程度,更多地注入了科教兴国思想。“关注环境,关注生存,关注发展”成了这门学科的主导思想。那么,如何将这个思想贯注到学科教学中,便是我们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能让学生喜学、爱学、好学、愿学,即是我们的欣慰.

我省合科比较早,在综合理念上也较成熟。使该学科在综合性、包容性、实用性等方面表现也较出色,也因此去掉神秘面纱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多了几分新切感,时代感。从这个角度看,“自然科学”是极富魅力的,应该会吸引每个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事实并非如此,问问学生们吧!在他们的眼里,这门学科永远是错综复杂的电路图,让人看不懂;永远是生涩呆板的元素符号,让人难以解读。为什么会这样呢?自然学科在这些主体们的眼中竟变得如此陌生、遥远,索然无味呢?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积淀已久的问题说起:

第一,我们教师队伍中仍然有些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把个活生生的教材,变成了死的教条,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指导,能力培养。我们每天置身于自然教学环境里,忙碌于每一节教学的课内、课外,忙着“搬运”备课笔记,以应付各式检查;每一节内容都滔滔不绝讲析,“灌输式”仍占统治地位;每一本作业都仔仔细细地按标准答案批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在我们的大包大揽、一板一眼中与自然打交道。其实,小学的“常识”课可以算作现今中学“自然科学”的基础,但是他们却什么也没学到,因为这门课是不参加统考的,于是它的地位明显降低,只为教而学,为有这门课而象完成任务,学生们则犹如雾里看花。这个认识“自然”的窗口变得模糊不清了。就这样,一步步,学生们关于“自然”的视觉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被消蚀了,也因此养成了读书不求甚明,思考处于被动懒惰状态,孩子们原有的灵性被蒙上了阴影。

第二,我们有些教师对自然学科的实质和目的认识不透。苏东坡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置身于“自然科学”教学中,却似乎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教这门学科?学生们为什么要学这门学科?大多数教师认为,学习自然科学是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做准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则是用来应付中考。也正是这样,我们便充当了一个“搬运工”的角色,把课本上的搬到黑板上,学生们再把它搬到笔记上,在这样简单的操作中,“自然科学”的魅力便荡然无存,“公式多得记不完”这多年来已被尘封的顺口溜又被学生们重新唱响。也正是这样,我们没有用更多的资料充实我们的课堂,我们没有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传授学生学习技巧,忽视了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思考未来。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无形中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设置的障碍,造成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被动性和能力缺陷。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不能简单地定格在“晓之以理”上,而应进一步先已“晓之以理”,通晓和掌握必要的学科相关知识、教学法、中学生心理与健康等来帮助我们教学。而后再让学生晓之以“理”,晓之以“法”(此处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现如今的“自然科学”教材仍定位在大量理论、计算上,缺少研究性、开放性知识和方法指导。而为应付中考,教师把课本上的任何东西都“上纲上线”,使学生感到听起来枯燥,学起来吃力,因与中考略有脱节(近几年来的中考中加入比较多的探究型、开放型、信息给予题等题型),更使这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师和莘莘学子们束手无策。该学科作为所有科目中的重头戏,在讲解形式上缺乏象外语那样的表演参与,灵活多样;也缺乏象语文的诗情画意。它略带些刻板明了,引人入胜,浅显易懂。尤其在农村中学,由于各种原因,电教器材配备相对落后,仅有的投影仪由于积满灰尘无法使用,成了学生的“向往”,教室里的摆设。而实验器材的不齐全破损,又使得学生参与率降低,使“自然”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成了纸上谈兵。学生们便在课堂上表现得沉闷、压抑、毫无生机,他们几乎厌倦了如此说教。幸好,教改后终于推出新的教材《科学》,将为这门综合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希望能拨开迷雾,重见艳阳。

以上存在的问题也曾被同行们反复提出过,但走进我们的校园,你明显可以体会到,改变并不多。因为素质教育推行到今天,经过了艰难的摸索之后,已日趋完善,但从我所处的环境看,收效并不大。因为素质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社会大环境的净化,学生的配合,方可正常运行。我们一个平凡的教师,没有回天之力,但是看看我们的工作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门学科出发,认真学习新生课程标准,把改革引入课堂。我想不能单纯的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来教,而应引导他们打开天窗,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奥秘。真真正正地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都参与到“自然科学”的求知探索当中,体会学习的真正乐趣。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不是知识的导管――只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课堂是师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教练员或是一个向导,引导学生走在受教育者的轨道上,正如卡特在《教学游戏》中指出“权威已不再受欢迎”。在学习时我们应和学生一样是个学习者,通过平等地师生交流,互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达到让学生晓之以“理”的目的,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教会学生许多接受事实的技巧,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并教会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能力。”(引自《非常教师》)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完全开发他们的潜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愿和大家共勉。教师首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育者本身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们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自我评价、自我检查(如:发现以上不足之处,应及时调整);不断了解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做到对症下药。我们还应将这种好学精神传给他们,以使学生终生获益。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鼓励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并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评价,发表不同意见,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做出相应的指导,对不同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在性情上我们应对学生充满慈爱、宽容,不斤斤计较于一些小事,应时时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着想,中学生由于年龄缘故,易情绪化,易冲动,我们要走近学生,跟他们谈生活,谈想法,放下老师的架子,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昂起头来说教,他们会离我们更远;弯下腰来和他们对话,我们会赢得他们。从小事做起,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课前黑板未擦,思想教育二十分钟,自己动手吧,这是我们的宽容;不能因为在课堂上有人交头接耳,问“现在几点了”?就认为学生对我们不敬,大加责骂,这是我们的慈爱;更不能因为学生问了一个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就斥责其无理取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查资料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我们的内涵。你的宽容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的慈爱会让学生顿生感激之情,你的内涵会给他们展示宇宙的广阔。在业务上,我们应精益求精,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自己先要有这个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有创造能力,自己先要去动手操作创造,寻找灵感。此所谓以身作则,作表率。另外,我们还得是个杂家,尤其在农村中学,缺乏多媒体辅助手段的情况下更是这样。可以是个美术家,画只老虎不是猫,画只小鸟天上飞,用美来展示自然学科的线条和动感;可以是个文学家,偶尔知乎者也,引用“君不见黄河之水从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水循环,引用“千锤万凿出深山,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来表现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间的演变;也可以是个历史学家,追古溯今,展示自然科学的发展在成果和历史事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国防意识和发展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重要。

最后,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机制,要让学生晓之以“理”,必然要用“情”来帮助教学,内化教学过程。也即要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怎么做呢?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教学中投入情感,投入热情、激情才能有所获。为什么呢?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承文明以外,归根结蒂是为了培养人,具体说来就是培养知识全面,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感情。可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教育,对教育教学效果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篇12: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中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这两个特点使科学探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提倡,能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测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思考。

例如,我们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中,由学生自己带蜡烛,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观,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尤其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比纸上练兵要强得多,这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学生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并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自己动手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并通过三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向装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多”的结论。再通过向两瓶不同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得出空气中O2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大”,以及通过向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大”等结论。

学生通过系统的观察、交流,进行了几组简单的对比实验后,从而获得了一些事实性信息,相比呆板地听教师的传授,自己没有任何实践,只是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三、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直接提出问题或通过描述已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从而明确提出问题。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相等时,学生会直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吗?

学生知道要想知道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相等,就需要使用天平。学生通过动手做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以及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但有些同学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发生倾斜,蜡烛质量减轻,这个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经过分析与讨论,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导致质量减小,从而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而加深了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对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也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们可以收集学生的探究活动报告形成档案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纸笔测试是常用的评价方式,它具有操作简单、信度和效度较高等优点。纸笔测试的方式可以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化学探究学习中纸笔测试评价应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重点不要放在知识 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以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化学探究学习的评价是建立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评价理念基础上的,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对于化学探究学习及其评价的实施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智慧。

篇13: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体会论文

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体会论文

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体会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必须先认识它,才能应用它,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生物组在深刻领会课改理念的情况下有如下一些做法:

在生物课标中提出了三大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

一、以校本培训为载体,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思想水平。新教材的教学模式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生物科组的教师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和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气氛中进行学习。

2、课程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习对自己终生发展有用的生物”,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改变了以前单一的考试,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3、我校生物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定时进行新课标学习,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及时进行交流心得、体会。互相之间频繁进行听课、交流等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改革才能使课堂更活跃,学生更乐听、乐学。也经常抓住一切机会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共同研讨,交流取经,并认真总结,既提高自身素质,又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研讨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师生作品丰富。

二、课改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上好生物课的关键

1、在课堂上,力求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寻求和创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对课本上有的活动大胆进行取舍,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并自行设计一些简单而自认为好用的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如在上课时请学生充当小老师,请学生进行讨论、板书、讲述、做游戏、出模拟试卷等等。针对某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让老师来回答,课后可让学生对某些章节出一份自己满意的试卷,自己找搭档做再进行批改,这比起老师出卷让他们来答,学生更感兴趣,效果更好。单然,学生刚开始并所出的卷子不一定会让你满意,但你要看到他们的热情,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出的题目会让老师意想不到的。老师只起引导、归纳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根据气候特点、环保节日、社会动态及课程等内容进行各项教育,如在“非典、禽流感、流感”时期可调整教学进度把传染病的内容提到前面学习,并结合形势进行教育,使学生更能科学认识传染病,并请学生做以“非典”为主题的手抄报。而且教师把这一主题结合传染病的知识编入《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还结合课程进行青春期、艾滋病等健康。结合“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和学校环保活动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科活动,如进行校园绿化规划设计;进行环保小论文的汇编;编写科普报;科幻画的比赛;结合课堂举行辩论赛、拟出环保行动计划、收集或提出环保口号并进行宣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充分结合本校优美环境及周边的园艺场、良种场开发校本课程《园艺》运用讲座、实地实践带领学生对校园主要树种进行辨认并制作树名牌进行挂牌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植物、环保等基本知识。

4、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网络资源。我们所采用教材的一些辅导材料还没有跟上,故而我们采取自制教具,请老师、学生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教具模型,上网搜集、下载彩图等使学生能在动手中体会书本知识,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及搜集材料的能力。又可以作授课之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形象、具体。

三、课堂中的变化

1、学生角色的改变:

在课堂中,学生结合教师布置预习课文的要求,自主地预习,并给教师提出建议,在实践课、活动课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上,与老师达成共识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学生建议采用分组竞赛、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把一堂枯燥的课上得有声有色,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采用辩论的方式,各显其才,这样在课堂中创造了老师和学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地点不单单是教室,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点。如在《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中,我把学生带到操场,每生都抓一只蝗虫,几个人一组,通过对比,得出蝗虫幼虫与成虫的差异。通过这节课,再胆小的学生都敢去抓蝗虫,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对于《物种的多样性》中的《植物类群》这一节更是利用现有的学校100多种的植物,进行现场讲解,课后再制作树牌给以一个个挂上,不仅对于本年段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也为全校的师生服务,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对花草感兴趣的师生再也不要来问我)。还有并非如学校强调的零食不能带入教学区,在讲“微生物与食品”“观察鸡卵的结构”时我发动学生回家找出与微生物有关的食品;生、熟的鸡蛋带进教室,还允许上完课可以将能吃的食品马上吃掉。使学生感到非常快乐。

在教学上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中,本人充分利用教材把其中的各个活动稍做更改,便以让学生都能参与,如对“人类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由辩论改为每组收集利弊的资料在进行举例说明,发表交流意见。对“调查酸雨对本地的影响”因学校及周边并没有受到酸雨多大的影响,效果不是很好,我就提了建议让学生“用盐酸酸雨模拟液对生物的危害”进行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设计了两种方案“模拟酸雨测定绿豆种子发芽率”或“模拟酸雨对豆苗浇灌”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可行的安全的探究,并且作好观察记录,在实验中,好多同学善于发实验得出方案,观察记录得出结论――酸雨对生物的危害非常大。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长久保留在记忆中。又如对于《物种多样性》一章,整章内容进行调整归纳,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四、用发展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并不单只看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我们更看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等。在以前的基础上,这学期推出了学生各科的发展性评价手册,记录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每一个成长足迹,每个方面(具体见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每个班级,学生数量多,评价学生中可能出现不够客观,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每个学科都进行着,学生会出现厌烦,甚至会出现应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利用非规范评价(参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8)如:促其成功:你想的真好;帮其成功:你的想法挺好,能说的清楚一点吗?盼其成功:别急,再想想等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尝试,虽有一些收获,也有不少困惑:如在如此大班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关注年段的每一个学生? 教学资源存在不足:如挂图是旧教材时使用的,与新教材不配套,有大部分实验仪器存在不足应如何慢慢解决(每次叫我们所要填写的要新添增的实验仪器的参考单也还是旧教材的所以写了也没用)?有的实验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我们要如何操作?课时少而功课多应怎么办?虽有一定的评价体系,但却很难操作,应如何形成一套更完整更适宜操作的评价体系?等等。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认定这次的课改是大势所趋,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那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有待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与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方能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方法。

篇14: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探讨论文

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探讨论文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

1.国内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考试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继承与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方面是有所欠缺的.科技的发展、数学的广泛应用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就数学教育而言,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2.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现行《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出发,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是着重强调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标准》的课程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发展空间两个领域,包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现行《大纲》在修订时对部分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增、删、减等工作,对某些知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介绍,并不做详细的讲解.但是这些变化仅仅只是对知识的一个局部调整,其基本内容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标准》则是对繁杂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中用得不多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删减.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1.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强调实例教学

我国数学课程中有些内容复杂且难以计算,而且多是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调整自己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吸收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2.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引入数学实验教学

以前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而现在的工作以及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都不能只是靠简单的运算就可以解决的.新的数学课程改革要引入计算机数学教学,计算机数学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数学教学的单一模式,增加了实验课的内容,丰富了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教学可以演示一些需要想象空间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较为直观和更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三、数学教师应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育不仅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数学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也强调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及人文精神和数学素质的培养.教师可以将以前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探索式的教学.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些新内容的增加以及它的目的性,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比如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探究性问题、课外拓展等内容.

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教师讲解学生记的输入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所要建构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课堂的一个给予者变成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者,由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和敢于摆脱旧教材的束缚,尽量多设置一些探究式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猜想、探究并进行验证,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篇15: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浅议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浅议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向我们走来,在这场围绕新课程改革而开展的基础教育深刻变革中,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终将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利行为上。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哪些转化呢?笔者试就这个方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举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本,只重视知识传授,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重点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于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利潜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讨论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自土自动自觉地探究学习,决不搞教师“一言堂”。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经过课外查找资料,课内讨论探究,有学生提山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看法:小说中的杨二嫂不应是作者批判的对象,而是像闰土一样属于作者同情的对象。因为造成杨二嫂刻薄自私的根源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杨二嫂与闰土都是社会的受害者。笔者及时肯定了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的新认识,并鼓励他们要自主学习,敢于质疑,不要只知道死记硬背,盲从权威,人云亦云,而要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应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教师以组织教学为主时,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有组织地呈现山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教材的知识,问答课本的问题。而教师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集体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且富有个性。

《庖丁解牛》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从中可以悟出庄子的人生态度,发现求知的规律,但如果拘泥于教材的参考资料,思维就容易受限制。在探究教学中,学生研读《庄子・养生主》中的一段文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课文提示中略大了“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学生明白这句话意为:“用有限的生命之求取无限的知识,就会感到疲惫:那么不断求取知识的人只会使自己感到疲惫罢了。”然后对照课文,学生便得山这样的结论:庄子反对无限制地学习知识,而重视技能的训练。在笔者的指导下,有学生还结合切身体会,提山了新的观点:当前我们要转变的素质教育观念,几千年前的庄子就有了类似的想法。庄子并非真的要人们放弃知识,而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知。

三、应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着、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利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白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但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举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与学生做到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

《左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生动地刻画了郑庄公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课文阅读提示中说“庄公阴险”,鉴赏要点中说“他虚伪狡诈,暗藏心机”,可见教材对郑庄公的评价是贬斥的。针对于此,学生提山疑问:“公叔段被克难道真是郑庄公欲擒故纵的结果吗?”于是,笔者参与到的平等讨论中,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是自己恃宠放纵、野心勃勃造成的,完全是咎由白取,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是姜氏对小儿子的偏爱造成的,还有的认为公叔段被克的根源就在“庄公寤生”这一偶然事件,可谓见仁见智。课后,学生还据此写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有文章认为,根据史料,郑庄公并非课本中所讲的是“虚伪狡诈”,而是春秋时一位非常贤明的国君。他知人善任,又有远见卓识,更能忍辱负重,实属难得。还有文章认为,姜氏对小儿子的偏爱,最终导致了兄弟间兵刃相见的悲剧,也造就了公叔段狂妄自大、郑庄公阴险狠毒的不良性格,并由此得出了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一视同仁的观点。通过师生平等合作的多角度研读,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而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教学过程成为充满学生个性的创新过程。

四、应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当今的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正向多媒体教材发展。多媒体教材比传统教材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更加有利于教师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善于将信息网络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还要能正确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益应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变革。

笔者教学《背影》一课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导入。先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月光曲》《游子吟》缓缓映入,然后是设计的一段导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不可计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表达了深沉的母子之情,可谓千古绝唱。岁月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父母给我们的爱,因为这爱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背影》,走进父母的爱吧!”这样笔者先声夺人,通过多媒体手段紧紧扣住了学生的感情之弦,使他们的兴趣与思维迅速集中到笔者设置的情境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应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成为唯一的参考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

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分析不足,不断改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理念,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做到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自身应具备雄厚的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结构,拥有广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知识信息,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观念和人才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忘我的热情为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16: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变化、课程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是一次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教育界的全面改革。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生产者。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目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最根本的是对角色的挑战,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地旁听

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或讨论,从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2. 给学生心理的支持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做到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学生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以一个促进者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放任自由,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合作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只有对自己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因此,教会学生自律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首先,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做法,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课程由统一变位多元。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其次,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加大了课程中不确定因素。新课程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个方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加大,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第三,新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上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强化了课程意识。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将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意识、实施意识、开发意识、创新意识。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

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以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研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改进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杜华。浅论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江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4

相关专题 浅谈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