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follower369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follower369”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论文(共9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用诵读法教语文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高中课文共149篇,其中基本课文70篇。基本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涉及到20篇(其中现代文2篇,文言文11篇,诗歌6课8首,戏剧1篇)。这些背诵的内容,我在课堂上是用诵读法教的。我还用诵读法教了另外的20篇非基本课文。用诵读法教这些课语文,我觉得效果很好,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什么是诵读法呢?所谓诵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种方法古已有之,虽然曾经一度遭批判、遭嘲笑,甚至现在还有人不屑一顾,但它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指导学生读书时说:“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素朴了些,然而他们的取径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讲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还说:“教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本文而他求。”叶老的这些精辟论述,显然是对诵读法的充分肯定。再结合我们自己读书的实际来思考,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词汇的积累,语言构成习惯的掌握,还是思维与技巧的提高,驾驭语言能力的增强等等,无一不是与熟读乃至背诵密切相关的。

那么,怎样用诵读法教语文呢?我的做法与体会是“激发兴趣,摆究方法,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就是把学生诵读课文的欲望和热情调动起来,让学生从被动的呆读死记转变为主动的理解记忆。对此,我是从三个方面去努力的。其一,让学生从生理机制上认识到自己记忆的潜能很大,从而坚定诵读的信心。我给学生介绍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时说:一个人的大脑,大约由150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可以贮藏1000多万亿信息单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000多万册藏书的50倍装进去。我们的同学正处于生机旺盛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大脑的神经元吸收和运转信息的功效尤其显著。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就一定能把自己记忆的潜能挖掘出来,一节课背诵一篇课文完全能够实现。这样一介绍,学生先是对人的大脑潜能有如此之大感到惊诧,然后在惊诧中就受到了鼓舞。其二,给学生讲道理,摆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我结合历史和现实给学生讲成才的道理,讲诵读与记忆的关系,讲记忆与智能的关系,让学生思想上明确诵读就是理解,就是记忆,就是领悟,就是在学习语言,就是在吸收文化的精华,就是在进行再创造,就是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读书的故事,更是讲道理的生动材料。讲这些道理,摆这些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凡在文学上、学术上获得成功的人,他们都把很多文章、很多知识装在脑海中,并且真正做到了烂熟于胸,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我们要想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功,就得多读、多背。其三,复背旧课,指导学生品味课文中蕴含的美,让学生在复背中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激发出再诵读的兴趣。我让学生复背《敕勒歌》,让学生边诵边想象,眼前仿佛展现出远山、蓝天、旷野、草浪、牛羊、牧人,耳畔仿佛听到了风声、草响、羊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草原自然风光的辽阔壮美;我让学生复背诸葛亮的《出师表》,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从而让学生从复背中体会到古代著名人物的忠心之美;我还让学生复背韩愈的《马说》,让学生体会全文运用比喻之美,以及文中蕴含的哲理之美。诸如此类的复背,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对我说:背书并非都是“苦趣”,深入理解了的确有“乐趣”。我还对学生说,不仅如此,还将终身受益。

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做法,符合青少年心智发展的规律。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忙乱发展的规律。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心智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种内在的认知需要。如果青少年学生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诵读能力,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诵读课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他们就会把诵读看成是自己“内在的认知需要:,并非是老师强迫,从而就激发出了再诵的欲望和热情。

学生有了再诵的欲望和热情,有了诵读的兴趣,用诵读法教语文就有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用诵读法教语文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诵读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尽力使得一切事情变容易,尤其是在学习文字方面,最不应该使儿童感到窘迫。”他还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根据洛克的这一教育主张,我用诵读法上课时,采用的具体指导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化整为零;二是强化记忆;三是注重检查。

要诵读的课文,有的只有上百字,有的则长达几百字,甚至近千字。对比较长的课文,我采用的诵读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分合结合。孙文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有465字,共三段。诵读时分三步:第一步是朗读。先指名三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分别朗读这三段,再分组朗读,每组朗读一段,最后是全班齐读全文。其目的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出句读,了解全文内容和结构的概况。第二步是分自然段诵读。第一自然段151字,第二自然段108字,分别反复朗读4――5遍后,学生都能记住,有的学生还能准确地将各段的大意归纳出来。第三自然段206字,按内容分成四层分别朗读4――5遍后,再合起来齐读2――3遍,学生就能记住,第三步是全文朗读。由于有了前两步的基础,所以只要让学生把全文合起来读2――3遍,背诵全文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诵读的三步中,课堂上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能背诵。实际上,在诵读过程中,收效是多方面的,学生不仅体会了字义、词义,训练了语感,而且对文章的章法、思想内容等都有较深的领悟。荀况的《劝学》选入教材只有三段,第三段最长,有122字,第一次我用分析法讲这段时,追求的是句句落实,字字落实,结果用了将近一节课,虽说学生有收获,但我觉得效果没有用诵读法教明显,而且花费的时间多。后来用诵读法教这一段,至多用12分钟,学生就能熟读成诵,而且大多数学生能从内容结构上把这段文字分为三层,能用“积累、有恒、专一”这样简洁的词语把三层大意准确地概括出来。

用诵读法上课,除了化整为零、分合结合外,我还注重了强化记忆。有人说,记忆术就是注意术。这可能是“万世不变的记忆法则”,我在用诵读法上课时,经常强调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手中书”,要求学生聚精会神,目不斜视,只专注于记忆,专注于理解课文。这样做,不仅诵读的效果好,而且效率也提高了。但是,强记的东西遗忘率也很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新知后的当天与第二天遗忘率高达66―72%。依据这一原理,我在学生诵读完一篇课文后,都要求学生当天要巩固背诵,并且把背诵的内容作为主要的内容作为主要作业布置下去,强调下一次早读或下一次课要当堂默写,默写的情况要作为一次平时成绩记分。我长期用这种检查的方法让学生巩固背诵的内容,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绝大多数学生的默写成绩都在80分以上,每次默写都有得满分的。

我用用诵读法教了近语文,自己最大的体会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工具,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非教会读书不可。而要教会学生读书,诵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篇2:浅论提高GPS测量精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论文

浅论提高GPS测量精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论文

论文关键词:GPS工程测量精度体会

论文摘要:在总结多年从事GPS城市工程测量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提高GPS测量精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引言

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工程测量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我们应用GPS技术完成了多项大型的城市工程测量工作,其中包括哈尔滨市哈双北路、机场快速路、三环路、磨盘山水库输水管线等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验收测量等,包括群力、呼兰、平房等地区GPS城市四等控制网的测量以及齐齐哈尔市和富拉尔基市GPS城市首级控制的测量等。通过多年应用GPS技术到城市工程测量的生产实践,下面重点总结一下在如何控制GPS测量的质量,提高其测量精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提高GPS控制测量质量及精度的做法

2.1布网方案GPS网应根据任务的要求、测区自然状况、交通条件进行设计,既要考虑近期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城市长远规划的需要及1:500数字化测图,图根点加密的需要,本着确保测量精度、速度快、费用省的原则布设。

(1)首先根据GPS网的等级确定其规范要求的精度和密度。例如GPS四等平面控制网要求平均边长2km,边长相对误差限差为1/4.5万,故布设四等GPS网就要考虑边长在2km左右,精度要求:点位中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cm,各边边长相对精度不低于1/4.5万。

(2)布网设计中要考虑旧有控制点(有国家或城市测绘成果资料)及其标石的利用。特别是作为GPS网平差的约束点、校核点的利用和在网内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平差精度的控制,如约束点均匀地分布在四周有利于精度的控制。

(3)布网应从起算点开始,以边连、点连混合方式连续构成整体网。连接后,应便于组成较长的同步环、异步环及复测基线,使GPS网具有较强的几何强度和多余观测及尽量做到重复设站,使GPS网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GPS网的整体精度提供保证。

2.2选点选点的科学与否,也是影响GPS外业观测质量和GPS网的精度的重要因素。选点应考虑GPS网的设计要求及测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并结合规范的要求,一般说来选点应满足如下要求:

(1)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便于埋设和长期保存的地方。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安全、便于接观测操作的地方。

(2)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高度角15°以上的天空没有障碍物。

(3)距点位200米范围内没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50米以内没有高压输电线,并应避开强烈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物体。

(4)原有旧控制点的利用,应选成果精度符合要求的点,且其点的名称不易改变,对仅有标石无成果或无符合要求的成果时,可借用其标石作为新点选取。

(5)点位应考虑日后用常规加密的方便,点位之间最好通视,或至少有一个方向通视。

2.3外业观测外业观测测的质量是保证GPS测量原始数据的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其观测精度,在外业观测前要制定科学周密的观测计划。

首先通过微机设置测区近似经纬度,作业日期及时间,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包括可见卫星数、号,卫星高度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精度因子等。根据上述预报选择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制定好观测计划。确定每组观测使用接收机的台数和型号。具体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1)全网的同步观测时间均应安排在每天的最佳观测时段,每时段最少跟踪4颗卫星,精度因子PDOP值均小于6。 (2)在测站上,天线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固定标志大致朝北,天线高在测前、测后精确量取,互差不得超过3mm,采用平均值,读数精确到1mm。

(3)每时段观测时间根据规范要求,其时间长短,应根据基线的长短而定,基线长小于20km时,观测时间取90分钟为宜,数据采集间隔为10-60秒,一般采用15秒。

(4)观测过程中,观测者应坐在接收机旁,头顶不要超过天线,观察数据接收情况,如卫星数、信噪比及精度因子变化及点位周围环境、观测边的长度等因素,灵活掌握观测时间,若出现观测质量不佳的情况应及时联络各测站,可延长观测时间。

(5)为确保数据安全,每天的观测数据应及时传输至微机存盘保存。每天测站的点名、点号、仪器高、天线高的输入应准确无误。

2.4GPS的数据处理及GPS网的平差

(1)GPS基线解算及质量控制要提高GPS网基线解算的精度,必须做好观测数据的处理工作,检验每天观测数据的精度和有效性,每天必须及时地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检验,即进行基线解算及同步环、异步环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复测基线较差的统计和误差衡量,对误差超限的'基线进行适当处理或进行复测,以确保外业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GPS网的平差和质量控制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中的三维无约束平差。是以全网的坐标起算点起算,以GPS基线向量为观测值,在WGS-84坐标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平差后提供了WGS-84坐标系的大地坐标和地心坐标以及相应的精度指标。通过对精度指标是否超限来考察GPS网是否达到了较好的内部符合精度。如平差后的最弱边相对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限差要求。

3、提高GPS控制测量质量及精度的体会和建议

(1)对GPS网中已知点的坐标的精度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检验,避免那些存在较大误差的“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或坐标转换的约束条件,其结果会影响GPS测量原有的精度,给GPS网的最后结果带来影响。检验方法,一是认真查阅这些已知点的等级、精度等资料,二是通过高精度的测距仪进行测距和已知点计算的边长进行比对,三是对已知点进行分组约束平差试算,找出匹配的平差精度高的已知点。

(2)对精度要求高,重点工程的GPS控制网的成果的检验,可在其GPS网内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从其测距导线的坐标闭合的相对精度,检验GPS测量最后的平面控制成果的精度,同时也检验了已知点的相对精度。

(3)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控制测量,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不但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GPS测量专业技术水平,而且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对确保观测数据质量和平差计算成果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一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观测成果和内业计算成果的错误,造成返工或不可弥补的损失。具体要求是在静态测量中,要保证测站点名、点号、仪器高、天线高输入的正确。在内业平差计算时,要对约束点、校核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输入进行反复校对,保证其正确无误。在动态测量中,也要求观测者时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如立杆者必须做到气泡居中,点位对中,误差在1cm以内方可测量,这是保证动态测量精度的关键,须认真做好。

(4)外业施测在在温度比较低(0℃以下)时,应提前20分钟对接收机进行加温预热。这样的观测数据的质量优于未经过接收机预热的观测数据。

参考文献:

[1]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江声跃.GPS技术在瑞金市数字化地籍测量控制网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1997,(11):18~23

[3]吴向阳.GPS网中已知点坐标正确性的检验[J].测绘通报,1997,(1):33~34

篇3:“用教材教”的理解与实施策略的论文

“用教材教”的理解与实施策略的论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教材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由传统的“唯教材、教教材”发展到现在的“用教材教”。那么,如何理解与把握“用教材教”,如何实施?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问题。

是不是把例题、习题换一换,或用电脑改变一下显现的方式,就是“用教材教”呢?我认为,新理念所倡导的“用教材教”决不是这样的。她应该是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全面领悟教材所反应的知识要点、蕴含的教学思想方法基础上,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地选择与改编、删减与补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只有正确理解了“用教材教”,才能正确实施“用教材教”。下面以我听的一节“可能性”教学以及自己的实践为例说明“用教材教”的实施策略。

……

师:还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我们分组进行摸球游戏,摸到白球为中奖,怎么摸?

生:1人1次,按顺序摸。

师:按大家刚才说的'方法摸,每人摸1次后把球放回盒里,另一人再摸。

(学生分组摸球)

师:请各组汇报结果,要说摸了几次,中奖几次。

一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二组:摸了6次,都中奖了。

三组:摸了6次,都没中奖。

四组:摸了6次,中奖6次。

五组:摸了6次,一次也没中。

六组:摸了8次,一次也没中。

师:想一想,为什么有2个组全中,其他组都没中?

生:可能都是白球,其它的没有白球。

师:打开盒盖,检验一下是不是。

(学生打开盒盖查看)

师:2个组都是白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其他的都是红球,可能摸出白球吗?

生:不可能。

师;谁能用“一定”“不可能”把刚才的情况说一说。

(学生说)

师:这样做公平吗?怎样做才公平?

生:放2种颜色的球。

师:拿出学具袋,看有哪几种颜色?

生:白色和红色。

师:如果让你一次摸2个,猜猜能摸出什么颜色?闭上眼,摸摸,说一说。

(学生摸球)

师:通过刚才的摸,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师板书:

可能二个红色

二个白色

一红一白

师:还想继续挑战吗?小组合作,往盒里按要求装球……

以上片断是《可能性》第一课时重点内容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执教者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这“不唯教材”的做法值得提倡和肯定。但我听了这节课后有模糊不清的感觉,也难怪学生在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时,出现语文课中的用词造句的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执教者没有准确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思考)、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对于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事件发生的两类情况:“一类是能肯定的,一类是不能肯定的,”相对来说对“能确定的”一类理解更难一些。执教者把二类情况分解为一前一后认识,中间用“中奖问题的不公平性”过渡,并把重点放在“不能确定”一类上,这样削弱了两类情况的对比,淡化了两类情况的本质,从而导致学生认识不深刻,体验不够。

针对以上教学的不足,我认为应作以下处理:一是两类情况同时出现,整体认识;二是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下结论的研究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事件发生的两类情况。我进行了实践。重点学习过程如下:

1.从学生刚开展的“庆元旦感恩”活动抽签表演节目引入,让学生初次感受事件发生有不确定的现象。

2.通过问话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思考(猜想)、试验验证、下结论。

3.让学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活动,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2个袋子,1号袋中只有1种颜色的球,2号袋中有2种颜色的球。课中先让学生观察2个袋中的球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只一种

两种

再请组长把1号、2号袋中的球分别例入1号、2号盒中,分组思考以下4个问题,并进行试验验证其结果是否与思考一致。

(1)1号盒中肯定能摸出白球吗?

(2)2号盒中肯定能摸出白球吗?

(3)1号盒中肯定能摸出黄球吗?

(4)2号盒中可能摸出黄球吗?肯定能摸出黄球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试验、汇报结果,对应于前面

篇4: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学与用论文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学与用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和关注,是教育的发展目的,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意义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约定俗成的套路,没有真正重视和珍惜学生的感情欲望。将教材篇目所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本身具有的感受能力割裂开来,把语文中的听、说、读和写分割开来了,这样的教学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这方面语言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言教育所用的教学材料是各类文体的文章,这其中的文学作品又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情感阐述与学生的情感接收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持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钱理群)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渗透着师生情感的情性和理性的交融,应该“情动于中而行之于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沟通和融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审美经验,要善于创造情感交融的教学意境,以准确、简明、富有逻辑性的语言,以高度集中、简练生动的形象、容纳深远的意蕴,造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高远境界,以吸引学生凭借自己的感受去领悟去品味,从而获得特有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精品名篇,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内涵。演绎和阐释这些情感内涵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具体语言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去领悟文本深层的意蕴,通过与作者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来开发潜在的能力,来拓宽知识的容量,来美化师生的心灵,以达到能运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写文以入情”的目的。如在教学《春》、《醉翁亭记》等篇目可以在美景之中感触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读《与妻书》在唏嘘声中明白痛苦抉择中饱含着对生的眷恋、爱的执着,在无言的哽咽中承受似乎生命都无法承受的重;在教《过零丁洋》可以让我们在回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中看到英雄艰难的跋涉人生的足迹;《岳阳楼记》又让我们感受贤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从古到今的名篇佳作滋养着一代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自真情的点拨一定引发学生有一种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欲望,会在学生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清晰的足迹。

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听说读写”的“写”,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语文课上体验到的情感应用到写作中去呢?叶圣陶说:“文章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无情不成文,情是文章的开始,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找到生活中可写的内容,指导他们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他们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呢?我认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投入感情

初中生自尊心很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极具冒险精神,然而特定的年龄阶段使他们想成长、怕约束、反俗套的心理十分强烈。他们是自己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孩子,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并试图尝试所有表现自我的方式,包括作文在内。可是从小学到初中千篇 一律的作文模式让他们很感到很乏味,甚至想放弃写作这一展现自我、诠释生命的方式。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凭着自己高深的师德,对学生、工作满腔的爱,主动去关怀学生,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学生心与心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到坦诚、平等和信任!

2.教会学生懂感情

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懂感情,并带着去构思成文。优秀的文章是真情的流露、心灵的呼唤,这就要求鼓励学生能用心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去观察世界、去感悟生活,并勇敢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3.情、理交融的点拨

如果说真情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章法布局、表达技巧就可以说是文章的骨脉,好的文章是情与理的交融。我们在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理性的认识生活,既要对学生进行写作基本理念的指导,又要在具体写作方法上给予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作者能有心灵上的交流,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感悟到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布局谋篇的常识、一些表达的技巧、一些逻辑学的知识……使学生的文章既健康向上又恰到好处地表达思想、阐述观点、抒发感情,做到既合乎情又合乎理。

要想别人感动,首先应该使自己感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服务于教书育人。但是不论哪一种形式教育,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要使学生能更好的成长,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古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长期的修养磨炼下形成的能力,修身是根本。因此,就需要生活中的每一个触发点,引起学生情感的振动。修身以德,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起一种爱国的责任感,然而爱国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实实在在去做每一件事。在教学了《小巷深处》后我选择了母亲作为切入点,使学生从母爱中获得启发,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我以妈妈为主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了一组作文训练,这样处理的作文训练既能使学生摆脱作文中无话可说的现象,又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次洗礼,因为祖国也是我们的母亲。最真的感情能给学生最真的感受,我的作文讲评是这样的:凡是好的文章我就为它选上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或者录音在课堂上放,或者当堂配乐朗诵。所以班上的学生都想写好作文能通过老师的声音展示给全班同学听,就这样日积月累我的学生长大了。

“教书育人,读书做人”永远是教与学的真谛!中学生的身心还远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意外打击和伤害,我们在教育他们成长的同时,要精心保护他们幼稚的心灵,防止情感的伤害。特别要防止教师语言对学生的伤害,学生是可塑性是难以估量的,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无几,区别在于非智力因素,而开发非智力因素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应该让青少年在步入社会之前具备一种坚韧、顽强和善良、友爱之心,这是教师神圣的道义责任!

篇5: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活动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活动的做法与体会论文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大胆实践,把信息技术真正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能,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确实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做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建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积极研究教学设计。

1.1、建立先进的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广义上的课程整合是将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有机联系起来成为整体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简单的理解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整合的关键就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工具。这就要求在构建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自主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1.2、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积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而对课程整合的目的和实质的正确理解把握是进行整合的前提。在实践中我感到教师就应做到:①要积极进行自学和参加培训,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②主动吸收科学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最新发展,提高自身的学科修养;③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建立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拥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确实施。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中,对于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首先要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进行整合。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就不一样,我们的课程整合要在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重新对教材教法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不仅仅要感到教师好教,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好学,其次应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探索研究、问题提出等,使学生始终处身于一个“问题”的环境中,激励其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自觉的求知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在“无知”到“有知”的过程中完成掌握既定的学习目标。最后要有完整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最终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完成学科的教学目标。

2、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形式

2.1、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进行整合。网络的飞速发展,其中的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对教育教学活动来说是智慧的海洋,知识的宝库。利用校园的Intel网、局域网内WEB和FTP服务器的共享资源库提供的电子书籍,教育网站,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论坛及各种素材等进行舍取与重组应用于课堂教学,既扩展了教学环境,又扩大了教学的知识量,使学生能开阔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种整合也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的能力,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实现对事物的分辨和了解。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其主导作用,在课前对所需资源、网址等要进行整理,要及时提供给学生,不到于学生在浩瀚的网络中胡碰瞎撞,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2、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加工工具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信息分析、加工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利用。如在高中生物“遗传病与优生”的一节教学时,我挑选了“先天遗传性聋哑病”为例让学生对该病的所有情况进行网上搜索,学生找到了大量的有关该病的文字介绍、图片、病例等,最后让学生用计算机内的Office Powerpoint编辑成幻灯片进行演播汇总,使来自不同学生搜集的信息得以组合,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危害及预防措施等有了充分的认识,懂得了优生的意义,最终完成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既有好奇心又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又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提供的Word、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一种比较合理可行的整合。

2.3、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求整体统一与团体协作。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利用信息网络环境,学生间的学习不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达到个体与群体的融合,可以的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喜爱的网络音视频即时通迅工具QQ、UC和MSN等既可实现交流的目的又可降低使用专用教学通迅平台的教学成本。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尽管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在教学中有所体现,但要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广,要使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课程整合在教学应用中做到人人参与,得心应手,我认为还存在以下方面的困难。

3.1、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及软件应用技术还不够熟练,不能完全胜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硬件操作。尽管计算机的应用近几年在农村中小学有了全面的应用推广,大多数学校有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室,一方面大多数教师没有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和操作基础,个人自学有较大难度,学校供给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师实践上机操作也受时间限制,另一方面,校本计算机教师培训没有强制性进行,所以教师可学可不学,没有足够的学习激情,再者由于水平层次不一,培训内容周期较长,使得在现有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局限于部分教师和个别课目,有时上课还需要信息课教师进行专门操作,就谈不上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合理实施。

我认为解决的方案是:①教师计算机的应用应该纳入学校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学校每学期应该制定详细的校本教师计算机培训计划,全面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能;②对教师开放计算机教室,并安排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辅导;③大力提倡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课堂教学,通过赛教、示范课等进行激励;④学校应有专门用于设备添加和改造升级的资金,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3.2、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机构,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概念意义及其作用理解不透,再加上这方面的培训机会少,认识模糊,所以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淡薄,仍然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教育管理者在常规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没有更深更科学的评价,教师也懒于钻研,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先进的教学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缺乏在教师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我认为解决的方案是:①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使教师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充分认识在教学中的有效性;②学校成立以主管教学领导为组长的研究小组,结合本校实际加强理论研究和信息收集,并对教师进行培训;③制订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案,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融合到教研教改中去;④制订每学期一个教师只少上好一节信息技术与该学科整合课。

3.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结合不足。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的结合能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但是由于资金与技术等原因,学校资源匮乏,更新较慢。如中央资源库、全国大多数名校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等都是要收费,不能免费获取,校内资源库的建立,由于技术资金缺乏也难与师生共享。目前对少量购买和收集的免费资源也只能用于部分教学,大多教师还处在单打独斗,同时也只能局限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而非整合。

我认为解决的方案是:①建立校内、校际、城域教育网站间的资源共享,并能相互交流;②国家在加大教育硬件投资的同时,开放免费的共享资源库,并能及时更新;③由于教材教法的不断更新,做为一门技能,提倡教师个人进行资源收集;④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并能在本地教育网站上及时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来就是一次教育思想的伟大革命,随着国家对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环境的大量资金投入,我相信教师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解和应用也会有所提高,通过更进一步的实践,会迎来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美好的明天。

篇6:语文教学中教与管的思考教育论文

关于语文教学中教与管的思考教育论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与其它学科一样,针对学习群体的特点,从“教”与“管”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在“教”上要做到“三心”

1.精心备课。精心备课是教学中的首要坏节。课备得好坏,关系一个教师教育教学的成败。备好课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开始。那么怎么备课呢?我觉得从“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方面入手。其一,要“备教材”。要求每位教师既要深入教材,全面地了解教材,还要走出教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开发利用教材。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大致来说有三个特点,即生活化、人文化及科学化。全面了解教材后,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课前必须设立科学、简洁的三维目标。在合理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精心备课,在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上挖掘教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阅读和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及撰写该文章时的具体情况等有所研究,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加工、组合,使其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教师要敢于突破教参上的条条框框,打破陈旧的观点,敢于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其二,要“备教法”。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使本课达到高效。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观察发现、质疑问题、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实践运用等有机结合起来,力争达到高效课堂。其三,要“备学生”。课标提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要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把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出现的各种情况都预设到,教师才不会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慌乱。

2.专心讲课。我们常说向45分钟要效益,可见课堂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我在讲课过程中通常采用“放羊式”教学方法。即先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自学课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记笔记,写出自己的收获,然后小组交流,互相分享收获,查漏补缺,最后全班交流,共同分享大家的收获。教师适当补充、讲解。这一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身动脑、动口的结果。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扎实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演变成老师牵着学生走的,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放手给学生时间。教师此时的讲课要格外“专心”,要深入学生中间,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

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掌握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指导和点拨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快速地思维,有效地讲授,灵活安排学生活动,专心倾听学生反馈的信息,甚至还要进行有效的提问。

3.用心思课。下课了,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相反,教学又因此而无限延长。课堂效果是否有效,课后的反思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要用心思课,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作业布置等方方面面从头到尾再次进行分析;还要结合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收获这一方面用心反思,思考本节课是否“有效”。所谓“有效”,我认为应该是指在教师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不光是说提高分数而是包括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某些积极观点的生成等。教师在不断反思中进行适当的教学修改、补充、巩固,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管”上要做到“因班制宜”

讲好课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当好一名出色的教书匠,还要力争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专家。

1.针对各班不同情况在教学上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想让教师从繁忙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训练一支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在我所负责的(291)班,我把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建立班干部管理机构:两个课代表――四个大组长――十六个小组长――三个组员(也就是每班两个课代表,一个课代表管理两个大组长,一个大组长又管理四个小组长,一个小组长又管理三个组员),实现管理工作层层落实。我每周一下午自习课给两个课代表及四个大组长开会,教给他们一些管理上的经验和方法。听他们汇报上一周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帮他们处理一些工作中的难题。各个大组、小组是捆绑式的积分制。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加分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同学减分处罚。每周五定期总结各个大组、小组的得分情况。大组与大组、小组与小组分别评比,成绩好的组表扬奖励,成绩不好的组批评,并责令组长率领组员上讲台做深刻反思。通过实施小组积分制,同学们集体主义观念加强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提高。

2.在两个班之间采取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我采取了两班竞赛的方法。例如晨读要求背诵课文时,我会对同学们说“谁先背会,谁就去另一个班的黑板上写名字。”虽然在我们成人眼里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眼里却是自我展示的好机会。于是个个争先恐后地背诵,去另一个班写名字时也会书写得极为工整,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另一个班的同学。学生的小小虚荣心和自豪感得到满足,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

总之,在教学上要做一名有心人。不仅要当好教书匠还要争当管理学生的好专家。只要用心、专心、虚心、细心、耐心,同时又有恒心,那么在教学上你就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篇7:浅谈远教资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整合论文

浅谈远教资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做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普遍的应用于基础教学的各个领域,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我校模式三设备已经使用3年多,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也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粗浅的谈谈自己在应用远教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应用远教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教师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老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如在教《探索月球的奥秘》时,首先在优美的乐曲中展示几幅美丽的月夜图片,立刻就能把学生引入到宁静,神秘的月夜情景中去,然后在辅以有关月球知识的科教短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声光变化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再如教《说不尽的桥》时,除了欣赏中国及世界各地区富有特色的各种桥梁之外,再将老师及学生搜集和拍摄的本地区主要桥梁的美丽图片及配有解说的视频展示出来,大大吸引了学生,也使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空前高涨。

二、应用远教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了信息量。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信息,那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如在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为了让孩子们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让孩子们打开网页的相关链接查找相关的资料,这样也能使他们较好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获取的信息远远大于单纯的传统语文学科上的学习信息量,发挥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优势。

三、应用远教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在《马的世界》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去搜集有关马的文字及图片资料,然后进行处理,为我所用,并形成资源库中的一部分,形成资源共享。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纷纷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应用远教资源辅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助于突破难点。

成片的文字符号,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析,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像、运动过程,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废劳和紧张。

如《追寻人类起源》一课,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手头与之有关的资料相当匮乏,除了历史课本上学到的有限知识以外,所知甚少。因此无法对这一课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播放关于人类起源及发展的影像资料,又通过新闻链接,介绍最新的考古发现,这一直观的形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教学难点,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讲究实际效果。一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学习的劲头就足了,自觉性就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把自己首先融进现代信息技术中去。这样才能科学而有效的运用丰富的远教资源,丰富课堂、提高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篇8: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PBL与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体会论文

[摘要]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复杂多变,临床实习的效果将影响医学生以后临床工作的诊疗思维。如何将复杂多变、抽象繁多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受是所有临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在神经内科实习带教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被大多数教育者所推崇。两种教学模式均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CBL模式;PBL模式;临床带教;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步入医疗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神经内科实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深实习医生对神经病学基本理论与技能的理解,同时带教老师应指导实习医生逐步建立合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了适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国内众多院校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CBL)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笔者所在医院也逐渐引入了这两种教学模式,旨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1神经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特点

临床神经病学与神经系统解剖学关系密切,要在掌握好其解剖及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才容易理解疾病特征。所以对多数医学生来说,神经病学专业性强,涉及内容过于广泛,且不易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积极性。而且,既往“以教员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2 PBL和C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应用中的优缺点

2.1 P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 PBL由Bloom等学者在比较了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效率后提出的概念。如今,西方国家已将PBL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BL的主要优势有: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②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o③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创新能力,树立团队协作精神。但PBL教学模式有以下缺点:①学生需花费大量精力去收集整理所需资料,难以把握重点。②学生因系统性把握不足而难以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2.2 CBL教学法的优势及缺点CBL教学法是由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CBL的优势在于: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贴近临床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②较少偏离主题,能提高学习效率。CBL的缺点在于: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②难以掌握具有普遍性且难易程度适当的病例。

3 PBL与CBL联合应用的教学优势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神经病学专业性强,解剖结构复杂,临床病例复杂多变,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CBL教学法应用于以理论学习为主的阶段,教师可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病例,把疾病的特点放人真实病例中,这样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知识能力,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PBL教学法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3.2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临床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考虑到所接诊患者疾病的所有可能性,并给予精准的诊治方案。否则,会直接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神经系统知识的重难点多,且常常涉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对于仅完成理论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直接诊治处理病患根本不太现实。PBL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横向思维。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H]。实习期间结合CBL模式的病例讨论,学生可依据自己或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从而提高对疾病的理解。学生的分析结果不全面或偏离主题时,教师应适时予以补充和引导。

3.3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PBL和CBL教学均有小组讨论环节,学习形式灵活,可以轻松自由地讨论问题,也可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5]。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情况,比如单个医生值班,某时间多个患者几乎同时就诊,通常还会有一两个病情较重的患者,单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医生在最短时间内从患者那里获取有效病情信息以便诊治,还可以与同事一起在最短时间内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

PBL与CBL整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课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并做出诊疗决策。两种教学法相辅相成,更是一种促进知识整合以及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虽有诸多不足之处,然而其存在与延续百年也必然有合理价值。如何将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与PBL、CBL进行完美结合,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爱玲,张留莎,张帆.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实习质量策略初探.西北医学教育,,10(19):1085-1087

[2] 杜天骄,于娜,郭淑英.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2:26-28

[3] 黄文,郑健.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重庆医学,,39(4):501-503

[4] 吴梦茹.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2010 ,18(5):1059 -1060

[5] 罗健,范平,王凌鹏,等.PBL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教学示教中的体会,西北医学教育,,20(5):120-124

篇9: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人教实验版综和教学论文)

李长中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孔老夫子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真正体现新课标原则,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原色。学,学生之想学;教,学生之想教。因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言文学的教育,人们都讲究一个“悟”字,从“疑”的角度去“悟”,亦不失为好方法,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可是我们在前期的实践中,第一环节“初读置疑”(或者“带疑初读”)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1.学生没有问题,即无问题状态;2.抓不住关键,支离破碎,不得要领,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3只能提一些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或只关于思想内容的“为什么……?”等片面单一的问题;4.提一些偏怪甚至背道而驰的问题。从而导致我们在学了一篇课文之后,其感觉就像在模特大赛时看到的不是一个个衣着时尚的风格各异的美女和英俊潇洒的帅哥,而是一个个游走的只有魂魄毫无血肉的幽灵。

为此,我仔细的分析了他们提问无质量不全面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依赖老师的习惯;

2.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深入其中达到透读的程度;

3. 学生不知道发问的角度和方法;

4. 不知道如何表述所要提的问题。

因此,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变这种状态。

一、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提问。

有人曾提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的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几个老师的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现在要“逼”他们提问,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心理障碍。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在分组讨论时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多提问,帮助学生找好学习的突破口,必然有助于消释他们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和谐、平等的氛围。其次,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间自由地交流探讨时,让组长多给那些不积极主动或比较内向的学生表达的机会,是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哪怕非常浅显的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记员用纸条写上来时必须附上提问者的姓名,这样老师在遇到是平时无问题的学生提的问题时更要及时地表扬,表扬对于优生而言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是雪中送炭。特别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发问切中要害,角度新颖的同学,给其他学生以发问思路和思维方法的正确导向。

二、必须转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丢掉一切可依赖“拐杖”,进行原汁原味的生态阅读,吃透文本。

首先,对于一切课本以外的教辅资料的运用利弊,我和学生一起作了这样的讨论:我们本来是想借助它们进行更高质量更深度的学习,就像人走崎岖溜滑的道路时想借助的那跟拐杖一样,可我们一把它带在身上,就让它每时每刻都“发挥作用”--预习不用翻查字典了、写作背景讲清了、文学常识写明了、课文层次段落主题归纳好了、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提出之前就了然于胸了、更有甚者字句段落的赏析都如此的“独到”和一致了……就这样我们理所当然地闲置起了本该发挥作用的大脑,日久天长--考试了,要检查我们的能力和思维了,试卷中的阅读文章不是我们课文上的,没有配套的“辅导资料”了。可我们已经习惯拄着拐杖走路了,现在一个趔趄让拐杖掉下了万丈深渊,可眼前确是更崎岖更溜滑的山道啊,没有了拐杖的我们竟然发现自己连路也不会走了--这才发现那根拐杖早已让我们变成了一个“瘸子”,一个能力和思维的瘸子!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丢掉这根拐杖!没上完课文决不去翻阅,为保险起见,我就让语文科代表做好辅导资料的收发工作。

此外在进行文本阅读前要做好环境清理工作:外部环境清理--关闭教室前后门,室内更要保持安静;内部环境(即心理环境)--凝神静气、心无旁骛,让自己全身心地置身于文本中。这样就可以进行准生态的阅读了。

在阅读时最好采用两遍读法:即第一遍通读全文,速度较快,旨在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全文,要能达到一种阅读的快感;第二遍,分析性阅读,要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用“十注法”符号尽量简化),较长或较难的段落读完后可停顿下来思考一会儿,在其后写下本段的大意,再接着读下去,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问题与困惑……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清晰地留在书上。此外还可以进行重点段落的攻关精读。

通过这样的全文透读,你想他们没有问题都难。如我在上《航天女英雄--女教师克里斯塔 麦考利夫追记》一文时,让他们按上述要求去做,结果小组提问讨论时,很多学生至少提出了两三个问题,有的多达四五个,而且问题的质量也还可以。

三、必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总结整理如下:

盯住“眼睛”问题目,了望全文;      摄取“灵魂”问中心,突出主题;      拎起“骨架”问思路,训练思维;      诊断疑难问困惑,突破难点;      找准口子问文眼,提高速度;      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语感;      注意“陷阱”问“不疑”,挖掘深度;      放眼课外问阅读,迁移能力。

此外,提问还要根据问题特点,记叙文 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注意记叙的人称及表达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等写作特点。记人找准人物的性格,写人的外貌、动作、心理等。小说要抓三要素,语言特色,塑造人物的方法。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议论文要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对论据类型的认识,对论证方法的辨识和理解;对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对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对词、句含义的体会和理解。

四、启发学生如何表述问题。表述问题的原则是具体准确,并且要说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问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单使用疑问词,如一味简单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来发问。二是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一方面问题的表述得益于阅读的程度。只有在认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才会问得有物、有据、有序。缺乏了阅读的认真细致必然导致发问的简单化和笼统。当然,另一方面提问的表述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和强化的过程。一开始,学生只能提一些诸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等简单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到现在,有的学生已经能提出一些让你吃惊的问题了。如,我在教他们课外阅读《风筝》一文时,有学生问“本来一般人做错了事巴不得别人忘记才好,但鲁迅的弟弟忘记了鲁迅小时侯做的错事,他的心情却更加沉重和悲哀了,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学生问“如果鲁迅的弟弟一直记着这件事,岂不是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吗?”问题之犀利,角度的现代感之强,问题表达之清晰,怎能不让老师喜出望外?

至此我才真正地发现那些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美丽的智慧之花,对学生而言那更是一种价值被认可的莫大的喜悦和快乐。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携智慧与快乐漫步在充满阳光的语文阅读课堂吧。

[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人教实验版综和专题教学论文)]

相关专题 语文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