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阿凡提说课稿

donald_huan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聪明的阿凡提说课稿

【简介】感谢网友“donald_huan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聪明的阿凡提说课稿(共13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聪明的阿凡提说课稿

聪明的阿凡提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分析

《聪明的阿凡提》这个故事,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为使各位老师能够在接下来的说课过程中与我发生共鸣,我首先把这个故事简短地为大家做一介绍:很久以前,新疆的老百姓都非常惧怕皇帝,但是有一个人却一点也不怕,他就是阿凡提。皇帝听说了就想借自身的威望、自身的地位杀掉阿凡提,于是就出了三个问题难为他,假如回答不出来,就正好借机杀死他。结果呢,阿凡提不但没有被皇帝杀死,反倒把皇帝吓个半死。最后,皇帝还白白搭上了许多金银财宝,阿凡提却把这些财富全送给了老百姓。作品的特点是语言浅显、内容风趣,以叙事为主,运用幽默诙谐的艺术手法,着重借阿凡提与皇帝生动形象的对话描写,烘托了阿凡提大智大勇、疾恶扬善这一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

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对阿凡提这一人物特点的理解和掌握。通常情况下,语言活动不太容易确立知识点。这一知识点的确立是依据了幼儿品德形成过程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每个小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欣赏文学作品的数量越多,他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或是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点了解的就越多,那么,对他一生的发展、性格的幼稚就越有协助。通过欣赏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协助小朋友在头脑中构建一个集善良、勇敢和智慧于一身的鲜明人物形象,从而,为小朋友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形象模仿的基础。

依据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所包括的若干方面以和素质教育中大班年龄阶段的课程规范,从四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在参与扮演中体验故事角色的特点。

2、引导幼儿懂得阿凡提是用自身的智慧战胜皇帝的。

3、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协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丰富词汇:浑身发抖。

教材的重点是:协助幼儿熟悉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精彩片断。这是依据了故事教材的要求之一:“教师在故事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幼儿领会作品的技能。”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教师首先都应协助幼儿理解作品,这是关键。教材的难点是:引导幼儿懂得阿凡提是用自身的智慧战胜皇帝的,从而逃脱了被杀死的危险。那么,什么是智慧?对于小朋友来说,智慧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感受不到的。只有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一个人的智慧才会显现出来。智慧能协助人们脱离险情。那么,智慧从哪里来呢?一个人知识面越广,阅历越丰富,才会越有智慧。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去理解。

二、说教学方法

针对这一个故事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述问答法和视听欣赏法。

讲述问答法。是将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和提问题幼儿考虑回答结合起来。在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时,为了能使故事内容吸引幼儿,就要做到有感情。感情就是一种投入的程度,就象我现在站在这里为大家进行说课,我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语调、语速的变化,面部表情以和手势、动作的变化来吸引听者的注意,激发对方倾听的愿望和兴趣。这和讲故事一样,你只要做到将自身置身于故事的情景当中,引起幼儿的想象,使故事内容在幼儿头脑中出现出一幅幅图画来,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可以了。所以说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生动讲述的作用,对于幼儿喜爱和理解作品的程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事欣赏自然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也可以在故事中交叉,目的都是协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

视听欣赏法。是利用实物投影仪和录音机两种电教仪器的配合使用,协助幼儿再一次把故事内容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画面印象,刺激幼儿的听觉和视觉,加深对故事前后连贯性的理解。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声画同步的电教手段无疑是一种生动形象的信息传达途径,它可以把幼儿由被动学习引向主动学习的位置,同时对于引导幼儿积极地欣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说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幼儿掌握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学会倾听,一种是学会表述。倾听是一个输入的学习过程,表述是一个输出的学习过程。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先倾听后习得。教幼儿注意倾听,集中注意力才干对教师提的`问题进行充沛的考虑。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够感染幼儿的情绪,调动幼儿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种向师性,为其长时间的倾听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幼儿学会表述,主要采用情境扮演的方式,请一名幼儿扮演反面人物“皇帝”,其他幼儿扮演正面人物“阿凡提”,然后扮演完一遍后进行交换,让所有的幼儿都置身于阿凡提这一人物角色中,去体验他幽默机智的语言,在富有情趣的扮演氛围中练习描述故事中的精彩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模仿和表述能力。

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培养幼儿两方面的能力。一种是思维能力,一种是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幼儿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已经初步具有笼统概括能力的萌芽。所以,我设计了连问连想、连想连答的提问方式。如:“皇帝共问了阿凡提几个问题?”“三个问题各是什么?”这种问题促使幼儿在头脑中展开对故事情节的回忆和联想,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前后连贯性。使他们一边考虑,一边运用自身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教师还注意对于幼儿的表述要和时的给予恰当的评价。依据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他们往往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在引导幼儿学习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大体分三个环节。导入局部采用录像形式,观看阿凡提动画片,然后和幼儿谈话。老师:你知道刚才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哪里的人?看过他的动画片吗?听过他的故事吗?这一局部重在摸清小朋友现有的知识水平。展开局部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进行提问:你认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进一步问:故事中一共有几个主要人物角色?他们分别是谁?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这些提问促使幼儿对故事进行回忆和想象,打破了保守教学的提问方式。第二个环节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协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画面可以协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记忆,提问可以协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戴上道具进行扮演,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故事扮演的兴趣。虽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偏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所以才不会使幼儿兴趣递减。结束局部仍采用录像的方式,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幼儿与录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乐,进一步体验人物的性格特点。

篇2:聪明的阿凡提读后感

提起阿凡提,可谓众人皆知,他是一个聪明、勇敢、善良、正义的人。他和他那头小毛驴的形象刻画在了人的心目中。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阿凡提的幽默小故事。

古代时的皇上很坏,对老百姓不好,老百姓因怕被砍头,所以不敢说皇上的坏话。但是阿凡提不怕,他天天说。皇上知道了十分生气。便问他:“我问你个问题,如果答不出,我就杀了你!”:“天上有多少星星?”阿凡提说:“和你的胡子一样多,和我的毛驴尾巴一样多。”皇上听了很生气,就要杀了他。阿凡提又说:“我知道您哪一天死。”“你比我晚死一天。”“我今天要是死了,明天您就死了。”皇上很害怕,便给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很开心呢?如果大家想要成为阿凡提那样的人,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吧!

篇3:聪明的阿凡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阿凡提的故事》。

这本书里面主要讲了一位名叫阿凡提的很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的计谋耍了许许多多的国王和大臣,得到了百姓们的赞美和称赞,也很有名气。这本书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我就来给你们讲三四个小故事吧。有一个故事叫做月光和井水,里面讲了在一个冬天的夜里,皇帝盖了四十层被子还冷,叫来了阿凡提,说只要阿凡提光着身子在院子里呆上一夜,就给他一百元宝,阿凡提在院子里推石滚子,不但不冷还热了一身汗,皇帝醒来就说昨天有月亮很暖和,所以没有给阿凡提那一百元宝,有一天皇帝出去打猎,渴得不行,就去找阿凡提家要水喝,阿凡提叫皇帝看着井水,皇帝问阿凡提:“你叫我看着井水就不渴了吗?”阿凡提便回答道:“陛下,月光照在人的身上,可以让人觉得很暖和,那么您看着井水,也可以让您解渴呀。”跟皇帝一起打猎的大臣们还有随从们无话可说,热皇帝就像嘴里面塞满了泥,顿时目瞪口呆,半句话也说不出来,而阿凡提却有点得意。我虽然只讲啦一个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这是最可以体现出阿凡提很有智慧的一篇啦,阿凡提用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付了皇帝。

篇4:聪明的阿凡提的读书心得

前两天我看了一本《聪明的阿凡提》这本书里讲了阿凡提的聪明、热心、善良……他总是热心的帮助一些百姓们,尤其是那些穷苦的百姓们。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国王听说阿凡提很聪明很有本领,他就命令阿凡提马上让穷人过上好日子,而且丰衣足食。阿凡提说:“让我想一想吧”。过了几天国王出宫做事让阿凡提给他看门,阿凡提呀;把国王的大门摘下来放到地上,把百姓们都叫到国王的宫殿里,大吃了一顿还跳了舞,阿凡提还说:“这里的东西随便拿,有的拿布匹、有的搬粮食、还有的拿酒等”。这一天百姓们都很高兴,终于,丰衣足食了。国王回来一见吼着说:“怎么弄的这么乱,这让我怎莫睡觉啊”?我还怎么舒服的休息呢?问阿凡提你是怎么看门的?阿凡提说:“国王你看这不门好好的呢。阿凡提不紧不慢地说:“国王,你把家具搬了,房顶拆了,这样才更舒服呢。这样的家又宽敞又亮堂。国王很生气,也没说话。

我觉着阿凡提可真够聪明的,又帮助了百姓们,还完成了国王的命令。

篇5:看聪明的阿凡提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聪明的阿凡提》,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剧情,一天,阿凡提骑着毛驴,碰见了国王,国王问阿凡提去干什么,阿凡提说:我去种金子,种金子?国王疑惑地问道,阿凡提说:种一两金子,就可以获得10两金子,国王一听眼红了,把一半的财产交给阿凡提,阿凡提把金子分给了乡亲们,空手对国王说:这几天没下雨,金子全干死了,国王说:金子怎么会干死,阿凡提说:那它前几天怎么会长呢?国王被气得晕倒在地,怎么样,阿凡提够聪明了吧,国王够笨了吧,我被阿凡提这种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

篇6:聪明的阿凡提儿童故事

从前,新疆有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阿凡提。那个时候有皇帝,皇帝可坏了,尽欺压老百姓,可是老百姓不敢说皇帝的坏话,

谁要是说了谁就要被杀头。

阿凡提可不怕,他骑了一只小毛驴,走到哪里,

就在哪里说皇帝的坏话。这事儿让皇帝知道了,就

派人把阿凡提给找来。

皇帝说:“阿凡提有人说你很聪明,我要考考

你。如果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我就把你杀掉。”

阿凡提听了说:“皇上,你考吧。”

“天上有多少星星?”

“天上的星星和你胡子一样多。”

“啊?那么我的胡子有多少啊?

阿凡提想了一想,一手抓起他那小毛驴的尾巴,一手指着皇帝的下巴说:“你的胡子就和这尾巴的毛一样多。要是不信,你就数数吧。”

小毛驴的尾巴毛怎么能数的清呢?皇帝

发火了,就叫人把阿凡提给绑起来,拉出

去杀头。可是阿凡提呢,他一点也不害怕,

他还哈哈大笑呢。

“阿凡提,你快要死了,还笑什么?”

“我早就知道自己今天要死。我不光

知道自己哪天死,我还知道你哪天死呢!”

“啊!真的?”

“这当然是真的。”

“快说,快说,我是哪天死?

“你比我晚死一天。我今天死了,你明天就要死。”

皇帝听了阿凡提的话,吓得浑身直发抖,连忙喊叫道:

“快把阿凡提放了!快把阿凡提放了!阿凡提

呀,你千万不能死,你一死了,我第二天

就要死了。你最好再活一万年,那我就可

以再活一万年零一天了!行行好,行行好,

我给你很多的金银财宝。”

皇帝真的给了阿凡提许许多多的金银

财宝,阿凡提呢,把这些金银财宝啊,

都送给那些穷苦的老百姓了。

篇7:聪明的阿凡提儿童故事

阿凡提在布克老爷家做长工,布克企图赖掉工钱,故意出难题刁难他。

聪明的阿凡提识破布克的诡计,并使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布克再用“世界末日”的鬼话,诓骗阿凡提,企图报复,又被阿凡提巧妙地战胜。

恼羞成怒的布克,抓住阿凡提,要将他投入监牢。然而,阿凡提用所谓“仙兔”狠狠地戏弄了布克。最后,布克不仅破了财,还丢了官。阿凡提依旧笑傲江湖。

篇8:聪明的阿凡提儿童故事

烈日当空,热浪灼人。人们在路旁一棵大树下歇脚。

财主巴依和他的婆娘竟向他们勒索“树荫钱”。这时,机智的阿凡提不但乐于认帐,还怂恿巴依将“树荫”卖掉,赚笔大钱。

阿凡提以一袋金币买下了“树荫”后,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自以为得计的巴依洋相百出。

愚蠢的巴依只得答应阿凡提提出的条件--以加倍高价买回树荫,把老百姓所欠的高利贷统统勾销。

篇9:聪明的阿凡提儿童故事

阿凡提开玩笑说自己的毛驴是“神医”,用幽默、俏皮的方式替老汉拔了牙,治好了大胖子的肥胖病、流浪歌手的胸闷病,还使傲慢的星相家白天看见了星星、骨瘦如柴的小偷一下子也变成了“胖子”。

最后,又替满脑子钱的富商动了手术。大家兴高采烈之时,阿凡提又踏上新的游程。

篇10:《聪明的阿凡提》教学反思

这个星期我们继续进行中国娃的主题活动。而《聪明的阿凡提》这个故事,正是这个主题活动下的一个语言活动。这个故事的特点是语言浅显、内容风趣,以叙事为主,运用幽默诙谐的艺术手法,着重借阿凡提与大官生动形象的对话描写,烘托了阿凡提大智大勇、疾恶扬善这一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孩子欣赏文学作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他们对其中一些重要的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点了解的也就越多,那么,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性格的成熟就越有帮助。通过欣赏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帮助大班孩子在头脑中构建一个集善良、勇敢、智慧于一身的鲜明人物形象,从而,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形象模仿的基础。

活动中,在向幼儿讲述故事时,为了能使故事内容更吸引幼儿,我们教师就要做到有感情。注意运用一些语调、语速的变化,面部表情以及手势、动作的变化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倾听的愿望和兴趣。在情境表演中,我们练习了阿凡提和大官的`对话,根据故事的发展,我让幼儿分析阿凡提面对大官时不亢不卑的说话神态和大官前后两种不同的说话态度与语气,从一开始的高傲神气到最后的低声下气,并请幼儿对两种不同的态度进行模仿。

通过对故事的表演,不仅使幼儿对阿凡提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阿凡提是一个聪明机智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感受了阿凡提的幽默和不畏强权,还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对表演活动的兴趣。

篇11:《聪明的阿凡提》教学反思

《聪明的阿凡提》里写到阿凡提在帮助穷人前后分别有一个描写饭馆老板的表情的词语:“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学生怎样掌握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呢?*背词语解释来记忆,学生固然能够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但是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掌握它。我提出想请三个学生对文本进行表演。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在全体学生再次阅读了文本之后,三个孩子纷纷上台来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演出来。学生正是通过表演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篇12:聪明的阿凡提读后感作文

聪明的阿凡提读后感作文

我读了〈〈聪明的阿凡提〉〉这个故之后,我觉得阿凡提很聪明。他用自己的`聪明,帮助小女孩要回了被巴依老爷抢去的毛驴,并且狠狠地教训了巴依老爷一顿。阿凡提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后,我也一定要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在与坏人较量时,更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打败他。

篇13:大班教案聪明阿凡提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新疆维吾尔族人。

2.了解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认识阿凡提。

――出示挂图,了解幼儿对阿凡提的认识。

――从这个人的服饰上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民族的人吗?你知道他是谁吗?

――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个经常骑着毛驴的人,他常常想出聪明的办法帮助穷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你听过哪些阿凡提的故事?

――有关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们来听一个阿凡提怎样运用聪明才智战胜大官的故事。

2.倾听故事。

――听录音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大官提了哪几个问题,阿凡提是怎样解决的?

3.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组织幼儿结伴或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儿交流自己的认识。

4.表演故事。

――讨论:怎样表现出阿凡提的机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对阿凡提的机智勇敢所表现出的胆小害怕?

――自由结伴或以小组形式表演。

活动建议

1.为改变以灌输式介绍少数民族的做法,在本周内借助各类艺术形式(故事、服装、音乐舞蹈等)来展现少数民族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特点及绚丽多彩的生活,使幼儿对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有个粗略的感性印象。

2.在幼儿的表演中应着重引导他们表现机智诙谐的情趣。

附:聪明的阿凡提

从前,有一个新疆维吾尔族的人非常非常聪明,他的名字叫阿凡提,经常骑着一头小毛驴。

那时候的大官非常坏,经常欺侮老百姓。阿凡提经常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帮助老百姓。大官派人把阿凡提抓来,大官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有人说你很聪明,如果你回答不出我的问题,我就杀掉你。”

大官看阿凡提一点都不害怕,就问了一个很难的问题:“天上有多少星星?”阿凡提马上回答:“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胡子一样多。”

大官又问:“那么,我的胡子有多少呢?”阿凡提一手抓起自己小毛驴的尾巴,一手指着大官说:“你的胡子就和小毛驴尾巴上的毛一样多。要是不相信,你就数一数。”

小毛驴尾巴上的毛怎么数得清呢。大官难不倒阿凡提,气坏了,就要杀掉阿凡提。阿凡提一点不害怕,哈哈大笑起来。

大官很奇怪,就问阿凡提:“我要杀死你,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呀?”

阿凡提说:“我早就知道了,我哪一天死,你比我晚一天也一定会死掉。”

大官一听心里很害怕,马上放了阿几提,他说:“阿凡提你千万不能死啊,你活得长,我也可以活得长。”

阿凡提放出来以后,还是每天骑着小毛驴去帮助老百姓。大官很生气,可是没有办法,再也不敢派人去抓阿凡提了。

(根据《365夜故事》改编)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在导入部分,采用录像形式,观看阿凡提动画片,然后和幼儿谈话。(老师:你知道刚才这个人是谁吗?他是哪里的人?看过他的动画片吗?听过他的`故事吗?)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

展开部分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进行提问:你认为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导幼儿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进一步问:故事中一共有几个主要人物角色?他们分别是谁?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官?这些提问促使幼儿对故事进行回忆和想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第二个环节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画面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记忆,提问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戴上道具进行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故事表演的兴趣。虽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侧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所以才不会使幼儿兴趣递减。

结束部分仍采用录像的方式,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幼儿与录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乐,进一步体验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故事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幼儿领会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幼儿掌握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学会倾听,一种是学会表述。倾听是一个输入的学习过程,表述是一个输出的学习过程。

相关专题 阿凡提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