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gs1985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介】感谢网友“gs1985”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应用一

读读背背

教学要求

1、读、背名句。

2、学会阅读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风景作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会阅读短文。

2、练习写风景作文。

课时划分: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⑻

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文章与诗歌,作者优美的语言你们记住了多少,背一背。

二、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幻灯片:(写有对联)

(1) 范读,指读、齐读。

(2) 自由读,想想没句的意思。

(3) 小组交流意思。

(4) 全班交流。

2、引导读、背。

(!)出示前半句引背。

(2)要求学会运用。

三、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查字典扫清生字)

2、出示阅读要求。

(1) 说说大理云塔的样子。

(2)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完成阅读要求。

(1) 看图,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 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

(3) 交流,每组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座塔。其他同学同学可以补充、平议。

(4) 有兴起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被下来。自由练习后背诵给全班听。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

教学目标

1、背诵“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阅读短文,体会到蜜蜂是一种卓越的创造,从中受到启发。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一个你敬佩的人,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读读背背”中谚语的幻灯。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⒇

(读读背背)

一、“读读背背“。

1、谈话激趣。阅读格言可以使我们丰富知识,明白道理;写作时恰当地使用当地使用的格言,可以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有说服力。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格言,好吗?

2、自由试读。

3、指明读,全体齐读。

4、谁能说说对格言的理解。(指名说,同学或老师补充。)

5、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二、完成“阅读“

1、自渎短文,思考:

(1) 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 从蜜蜂的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集体交流。

(1) 蜜蜂酿蜜是卓越创造的原因有:博采,即广泛地吸收,来源丰富;提炼,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加工,即把自己搜集来的东西重新酿造。

(2) 受到的启发。学生可结合读书、习作、生活实际等情况来谈。

3、你认为短文中的哪个句子含义深刻,应该怎么理解?

[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把读《蜜蜂的赞美。后受到的启发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积累运用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背成语或熟语,积累语言。

2、阅读短文,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读后感。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练习写小发明论文。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课外注意读书,准备写读后感;

2、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为改进、发明做准备。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学生多角度思维,易于写读后感的文章。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确。

2、小组接读、接背。

3、比赛:看看谁记住的词语多。

二、完成“阅读”。

1、自由读短文,了解大意。

2、仔细读短文,边读边思考文后练习题,可以在文中圈点标画。

3、小组内合作学习。

(1)自由读短文,边读边思考文后练习题,可以在文中圈点标画。

(2)交流文后练习题的答案。

4、全班交流。

(1) 流下美好的怀念,是因为大桥下的景色很美;引起我的恼恨,是、因为石阶造得多而陡,让外婆因背我过桥而“遭罪”,其实是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外婆的爱。

(2) 短文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3) 朗读比赛:评选小小朗诵家。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三(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⑼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或有关资料,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

2、在做小导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说话顺序、说出事物特点的能力。作到:说话时大大方方,有礼貌;听话时要认真,有不懂的问题提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回忆电视上导游员是怎样导游的。

教师准备:

有关家乡风景的图片。

一、搜集资料。

课前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小组交流,丰富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做铺垫。

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1、教师导语

2、读读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投影出示要求)

3、交流,弄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板书:

导游员要注意以下方面:

(1) 大大方方,用普通话。

(2) 按照游览的顺序,把风景或名胜讲清楚,最好能讲出风景、名胜的特点。

(3) 讲出你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

(4) 耐心解答听者的提问。

听的同学认真听,可以随时想导游员提问。

三、介绍风景,抓住特点。

1、小组内介绍:向游人介绍家乡的什么风景、名胜。注意说出风景名胜的特点,可以把你收集的有关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仔细听,看看有有介绍出这个风景、名胜的特点。

2、全班交流:推荐一到两名同学做:小小导游员进行介绍,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介绍完后,教师引导同学平价:游客和导游员分别做得怎么样?

3、情景模拟:自由选择喜欢的景点,选择喜欢的导游员,组成旅游团,进行“导游”。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口语交际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次作文指导(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生准备: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教师谈话导入。(略)

2、出示习作要求,读要求。

3、交流。共同梳理出以下要求:

(1) 写校园的一处景物。

(2) 在仔细观察的经常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 把内容写具体。

(4) 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另外:也可以写其他的景物。

二、选定景物,指导观察。

1、你打算写学校的哪一处景物?说说这处景物,大家按习作要求点评。

2、怎样才能按顺序、说具体?让我们一起再去校园进一步观察。

3、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1) 准备写同一景物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照一定的顺序再观察。每组可以选一名小指导员,带领大家按照顺序观察;其他同学可以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并做好记录。

(2) 教师到各组引导按顺序观察、观察具体,而且还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景物能让你想象到什么?

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

(1) 组交流:结合观察记录,把你准备描写的校园景物讲给小组同学听,讲的时候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讲具体些,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 怎么说就怎么写,完成初稿。(如果不想写校园的景物,可以写其他的景物。)教师巡视,确定修改例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习作指导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积累运用 3(人教版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 3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背诵《滁洲西涧》,阅读《罗马速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叙述顺序

2、总结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地观察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有序描写。

3、了解剪报的意义、方法、步骤,学习剪报,鼓励学生养成坚持剪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3

三: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竞背古诗,激趣导入

1、比一比:谁知道的诗人多,谁会背的古诗多

2、学习《滁洲西涧》

(1)读通古诗,认识生字新词:滁洲、西涧、怜

(2)粗知大意

(3)诵读古诗,

(4)鼓励用简笔画画出诗歌描写的景象。

〈二〉、阅读短文

1、自读短文,给生字新词注音。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想短文写了罗马的几样景物,用笔在文中画出。

3、说说作者是根据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4、交流学习收获。

5、鼓励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积累运用 3(人教版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阅读练习。

三、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篇8: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一、介绍《小抄写员》的主要内容。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说出缩写的要求。

A.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B.语言要简练。

3、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哪些是非写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篇9: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一、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理解背诵歇后语。

1、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篇10: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一、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 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

3、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篇11: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

2.阅读《大理三塔》。

3.口语交际。

4.习作

课时安排:6课时

学习过程:

篇12: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 》教学设计

一、学习对联

1、教师简介祖国古老文化——对联。

2、学生自由诵读对联。

3、教师大概介绍对联的内容。

4、学生练习背诵对联。

二、阅读短文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了解大意,找出文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

这篇短文介绍的是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介绍的是云南的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和它周围的优美环境,详细介绍了大理三塔的壮观景象。)

短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3、教师指导、小结:

第一自然段,大理三塔的地理位置。

第二自然段,大塔的样子。(大塔的样子写得最详细,可分三层来理解:一写大塔的名称和它的大小。二写它的总体形态美。三写了它的具体构造。)

第三自然段,两座小塔的样子。

第四自然段,大理三塔的价值。(这一段最后的排比句表达的意思非常全面深刻。)

4.引导学生分段。大家看,这四个自然段中,那些自然段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段意怎么归纳?

5.教师小结:(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比较接近,可以归为一段:介绍大理三塔的样子。)

6.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7.朗读指导。

篇13: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

一、学生自读题目要求。

1.给学生简介什么是导游。

2.你们愿意当导游吗?愿意把大家带到你的家乡看看吗?

3.那么你准备怎么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乡呢?

二、学生讨论。

1.你的家乡在哪里?怎么走?

2.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名胜、风景?或者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三、学生同桌互说自己的家乡。

四、请两三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1.大家注意听,看别人是怎么介绍的。

2.听的时候可以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让导游解答。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当了一回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将来我们还要学会向别人介绍我们湖北,介绍我们中国。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介绍我们的祖国。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她的历史、现在和将来。需要我们具有广博的.知识,需要我们具有一流的表达能力,那样才能把我们的祖国介绍给世界,介绍给未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好好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训练自己的说话水平。)

六、请大家回家把我们学校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篇14:小学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 》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大家自读作文要求。看看这次作文确定的范围是什么,要求我们写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类型的内容。

2、小组讨论自己的理解情况。

二、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校园内或别处的景物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三、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出示作文要求

(1) 写校园内(或别处)的一处景物,

(2)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内容具体,可以加入丰富的想象。

(3) 写好后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2、逐条讨论分析

3、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校园里有那些景点可以写?

如:教学楼,大操场,小花园等。

大家思考一下,你准备选取哪里的景物来写?这个景点可以分为几点来写?

4、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5、你准备重点写什么?

6、请两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材料及思路。

相关专题 来稿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