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Weird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简介】感谢网友“Weirdo”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乌龟滚下坡》教学反思

《乌龟滚下坡》依照教材的引导方向,这堂课要完成的作业是把乌龟滚下山后将要发生的情形画下来,结果由学生自己想象,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乌龟动态的表现力及构图能力。可是,书上的范画展现三种情况都是受伤,学生想象的空间已不大,再让学生画不过是临摹范画,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采取了拓展思维范围的方式让他们展开想象: 师:“乌龟兄弟抱在一起滚下山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如果它们没有抱紧,双手松开又会发生什么事情?”“除了受伤的情况,还有什么别的结果吗?”“它们滚到了什么地方,碰到了谁?”“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这样层层推进,一个问题引出几个子问题,就像树叶分枝一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放射状发展。

学生作业效果: 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想法可谓五花八门:“乌龟兄弟滚到山脚下,刚好有辆车经过,掉进车里,被车带走了。”“乌龟兄弟滚到了山下的小河里,但他们会游泳,在水里尽情玩耍……”“小乌龟滚到了草地上,他们伸伸腿、弯弯腰,哪都没受伤,回家了。”“小乌龟滚下海里,被大鲨鱼追……”等等。这样想象丰富了,画面也随之丰富了,既丰富了动态造型,又丰富了背景构图,还完成了续编故事的过程。 总之,在教材的运用上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篇2:《乌龟滚下坡》美术教学反思

《乌龟滚下坡》美术教学反思

《乌龟滚下坡》依照教材的引导方向,这堂课要完成的作业是把乌龟滚下山后将要发生的情形画下来,结果由学生自己想象,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乌龟动态的表现力及构图能力。可是,书上的范画展现三种情况都是受伤,学生想象的空间已不大,再让学生画不过是临摹范画,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采取了拓展思维范围的.方式让他们展开想象:师:“乌龟兄弟抱在一起滚下山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如果它

们没有抱紧,双手松开又会发生什么事情?”“除了受伤的情况,还有什么别的结果吗?”“它们滚到了什么地方,碰到了谁?”“它们在一起做什么?”这样层层推进,一个问题引出几个子问题,就像树叶分枝一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放射状发展。

学生作业效果: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想法可谓五花八门:“乌龟兄弟滚到山脚下,刚好有辆车经过,掉进车里,被车带走了。”“乌龟兄弟滚到了山下的小河里,但他们会游泳,在水里尽情玩耍……”“小乌龟滚到了草地上,他们伸伸腿、弯弯腰,哪都没受伤,回家了。”“小乌龟滚下海里,被大鲨鱼追……”等等。这样想象丰富了,画面也随之丰富了,既丰富了动态造型,又丰富了背景构图,还完成了续编故事的过程。总之,在教材的运用上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篇3:《乌龟滚下坡》美术教案

《乌龟滚下坡》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连环画,知道连环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2、 要求学生能够画面内容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并能根据故事内容配画。

教学难点:

如何安排画面内容,怎么与前面的画面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和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展出教材十六页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每幅画的'右下角 都有小黑点,一个小黑点表示第一幅画,两个小黑点表示第二幅画,以次类推。

2、师小结:象这样用几幅画连起来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画叫连环画。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课——乌龟滚下坡

二、讲授新课

1、看图画编故事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每一幅画用几句话来表达。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第一幅:阳光灿烂的一天,乌龟兄弟到山坡上去玩,碰到了刺猬,刺猬高兴极了,就想买弄一下自己,它得意的说,瞧我多么厉害,我能很快的从山上滚下去。

第二幅:刺猬刚说完就缩紧身体,往下滚去,象一个仙人球。乌龟兄弟羡慕极了,它们也想滚下坡。

第三幅:乌龟兄弟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好主意,它们紧抱在一起往下滚。有一只乌龟好奇的升出头来往外看,另一只乌龟非常着急“快点把头缩进去。”

2、请学生根据上面三幅画的内容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的情景,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

三、学生创作

请小朋友们都当次导演,给这个故事安排个结局,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绘画形式不限,绘画工具不限。

四、作业讲评

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业,学生作自我评价。

篇4: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乌龟滚下坡的教案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连环画,知道连环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2、 要求学生能够画面内容编故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并能根据故事内容配画。

教学难点:

如何安排画面内容,怎么与前面的'画面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和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展出教材十六页的四幅图,让学生观察每幅画的右下角 都有小黑点,一个小黑点表示第一幅画,两个小黑点表示第二幅画,以次类推。

2、师小结:象这样用几幅画连起来讲述一个故事这样的画叫连环画。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七课——乌龟滚下坡

二、讲授新课

1、看图画编故事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每一幅画用几句话来表达。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小结。

第一幅:阳光灿烂的一天,乌龟兄弟到山坡上去玩,碰到了刺猬,刺猬高兴极了,就想买弄一下自己,它得意的说,瞧我多么厉害,我能很快的从山上滚下去。

第二幅:刺猬刚说完就缩紧身体,往下滚去,象一个仙人球。乌龟兄弟羡慕极了,它们也想滚下坡。

第三幅:乌龟兄弟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好主意,它们紧抱在一起往下滚。有一只乌龟好奇的升出头来往外看,另一只乌龟非常着急“快点把头缩进去。”

2、请学生根据上面三幅画的内容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的情景,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

篇5:第七课乌龟滚下坡小学美术教案

第七课乌龟滚下坡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

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6:美术教案-龟滚下坡

美术教案-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寻找多种故事结尾。

教学难点: 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要进行性情、人格的培养。

教学工具: CAI教学辅助课件、两个小乌龟玩偶、乌龟滚动的道具、砂纸、油画棒、长形KT板、“乌龟壳”道具。

教材分析: 本课为以乌龟学习刺猬滚下坡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思维、想象、创作的绘画课。通过情景引导构想结果,进行表现,渗透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精神。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学习。通过对动物外型特征的表现,培养学生喜爱、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课以故事情节打动学生,引发对事情发展结果的思考,儿童会凭着自己的感受、想象来进行表现创造,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

1、组织教学

2、师:“今天有两位小客人来到了这儿,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

3、老师拿出两个不同形象的小乌龟玩偶(蓝蓝、绿绿),配上两种不同的声音,给学生打招呼。

蓝蓝、绿绿:小朋友们好!我是小乌龟蓝蓝、我是小乌龟绿绿(自我介绍)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好吗?(好!)

蓝蓝:那就先让我给大家讲一件有趣的事吧。

绿绿:快说、快说!

蓝蓝:有一天,我在山坡上看见一只刺猬,你猜他在干吗?

绿绿:在干吗?

蓝蓝:他把身子缩成一团,从山上滚了下去。

绿绿:啊!那多危险哪!

蓝蓝:不会,一点事都没有。不信你看!(课件播放刺猬滚下坡的画面)

绿绿:小刺猬从山坡上滚下去,一定很好玩。我们也来试试吧!

蓝蓝:好啊、好啊!

4、老师和学生用道具示范:两只小乌龟滚下山坡的`情景。(需要两位学生扶住道具。用绒布做山坡、用子母带把两个乌龟粘在一起。)学生仔细观察乌龟滚动时的样子。

(二)思维发散

1、师:“这两只小乌龟真聪明,顺利地滚下了山坡。可其它的小乌龟有这么幸运吗?”

2、出示大屏幕。师:让我们看看其他乌龟滚下坡后的情景。

有两只小乌龟滚下坡时,没抱紧,撞到石头上,分开了。(课件播放)

另外两只小乌龟紧紧抱着滚下坡,也撞到了石头上,可还是安全到达山下。(课件播放)

师:团结合作的力量真大呀!

3、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两只小乌龟滚下山坡时,还可能会遇到什么动物?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

4、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可分小组、同桌之间讨论)

(三)想象表现

1、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趣!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吧。(用CAI课件,出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边看边说一说作品的含义。

2、大家是不是急着想画了?别急,小乌龟和刺猬还有许多可爱的模样呢。(大屏幕出现乌龟和刺猬的多种形象。引导学生在绘画时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3、现在我们就来画“乌龟滚下坡”。(课件出示课题《乌龟滚下坡》。)师:想想两只小乌龟滚下山坡时,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滚下山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4、学生作画(用砂纸、油画棒作画),教师指导。(背景音乐、欣赏作品循环播放)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作品贴在KT板上。四个人一起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的想法,大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在台上把自己的作品用语言和肢体语言表演出来。可让学生背上教师制作的“乌龟壳”道具来表演。听听大家的意见。)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问题,多动脑筋,想办法。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六)下课。

篇7:是个红薯滚下坡绕口令

村里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

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

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

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

大家一听笑呵呵,有个姑娘告诉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婆婆和嬷嬷

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

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

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

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

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萝卜买馍馍。

广东话绕口令

麦当娜约麦当雄去麦当劳道窦渎蟮崩褪陈笃だ痰惫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

石室诗士施氏,

嗜狮,

誓食十狮,

氏时时m市视狮,

十时,

m十狮m市,

是时,

m施氏m市,

氏视是十狮,

恃失势,

使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

m石室,

石室狮,

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

氏始试食十狮尸,

食时,

始识是十狮尸,

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六合县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六合县有个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盖了六十六间楼,

买了六十六篓油,

堆在六十六间楼。

栽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养了六十六头牛,

扣在六十六株垂杨柳。

遇了一阵狂风起,

吹倒了六十六间楼,

翻了六十六篓油,

断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打死了六十六头牛,

急煞了六合县的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篇8:滚铁环教学反思

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引导者,同时学生应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激发思维。在本科教学中,我采取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探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第一二节时,组织学生在自由朗读后,同桌合作讨论“这一部分从哪方面写滚铁环的?”在学习第四节时,让学生在同桌间的讨论中激发想象“我还会看到些什么?”。《新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虽然学生在相互探讨中有不正确的理解或表达,但却能从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错误,学习方法,同时也因为年龄相同更容易接近、表达和接受,对学生的思维开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篇9:滚铁环教学反思

滚铁环教学反思

篇一:滚铁环教学反思

滚铁环是一个民间体育的项目,是儿时玩的最高兴的项目,也是最值得自豪回忆的项目,最近我在二年级设了一个滚铁环的单元教学课,希望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能顺利地将铁环滚起来,且能进行简单的比赛。没有想到一个单元的课时结束了,真正能玩起来的并没有几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记得小的时候都是自制的铁环,且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就玩的很好,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却怎么教也教不会?

第一节课,我把滚铁环项目做了介绍,并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讲解了练习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出如何用力,出现推圈无力和过分用力现象,不过学生还是玩的很积极,并没有因为玩不起来而退却,

第二节课,我让学生先练习用手推铁环,等能把铁环推起来以后,尝试把手柄贴上去推,部分同学可以顺利第推起来了,但是很多的同学在手柄贴环时,出现贴不上去的现象,原因有几个:1、手推的时候无力,导致环滚不起来2、推环太用力,人跟不上环,等人追上,环已经倒地或出现歪斜3、手推的时候用力方向不对,导致环出现东倒西歪,根本无法去贴环。4、铁环滚起来后,手柄贴不上去。

第三节课,我让学生先把手柄贴在环后面,用手轻推环,然后顺势用手柄推,效果还是不明显,不过有几个男同学似乎找个了平衡的方法,开始推起来了,但是出现的问题就是人在环的后面追环,没有能力控制环。玩的很高兴。

第四节课,继续练习手推环,然后手柄去帖环,部分同学能贴上去了,但是并不能顺利推起来。

第五节课,我采用后贴环的方法,不过是贴两点,这样,环就等于靠在了手柄上,开始的时候,环略向手柄倾斜,利用手柄的支持,保持环开始的时候不倒下,然后用力推起来。()这个方法比较管用,出现好几个同学顺利滚起来了,不过出现的问题就是:1、贴不住环,推起来就倒地2、手柄不能保持在初始靠点上,出现下滑或上升导致环不能滚起来3、控制不住环,人追环。

第六节课,我采用前贴环方法,贴两点,环靠在手柄上,这个方法环更不容易倒地,学生练习起来更容易,大部分学生能滚起来了,但是不能控制力量,不能控制方向。出现的问题:1、人跟不上环,手柄容易脱离环2、人的站位就出现了问题。

虽然几节课下来,还是没有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也总结了经验,前贴环和后贴环对于初始的练习很有效,要根据学生自身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用力方面应该是环倒向那边就朝那边方向用力,在多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控制直线或曲线。

铁环看似很简单的游戏。面对现在没有接触过铁环的学生,教授起来却不容易。现在的学生玩的能力都缺失了。

篇二:滚铁环教学反思

滚铁环是我国民间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深受学生和群众喜爱。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家中大多都能找到铁环,开展起来比较容易,而且铁环和钩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所以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教材就是学生非常喜欢,乐于参与的我国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滚铁环。

本课采用主题式情景延伸教学法,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剧情延伸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随着剧情的不断延伸紧紧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从而启发学生对我国这项民间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延伸的剧情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篇10:滚铁环教学反思

滚铁环是一个民间体育的项目,是儿时玩的最高兴的项目,也是最值得自豪回忆的项目,最近我在二年级设了一个滚铁环的单元教学课,希望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能顺利地将铁环滚起来,且能进行简单的比赛。没有想到一个单元的课时结束了,真正能玩起来的并没有几个。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记得小的时候都是自制的铁环,且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就玩的很好,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却怎么教也教不会?

第一节课,我把滚铁环项目做了介绍,并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动作,讲解了练习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学生根本就体会不出如何用力,出现推圈无力和过分用力现象,不过学生还是玩的很积极,并没有因为玩不起来而退却,

第二节课,我让学生先练习用手推铁环,等能把铁环推起来以后,尝试把手柄贴上去推,部分同学可以顺利第推起来了,但是很多的同学在手柄贴环时,出现贴不上去的现象,原因有几个:

1、手推的时候无力,导致环滚不起来

2、推环太用力,人跟不上环,等人追上,环已经倒地或出现歪斜

3、手推的时候用力方向不对,导致环出现东倒西歪,根本无法去贴环。

4、铁环滚起来后,手柄贴不上去。

第三节课,我让学生先把手柄贴在环后面,用手轻推环,然后顺势用手柄推,效果还是不明显,不过有几个男同学似乎找个了平衡的方法,开始推起来了,但是出现的问题就是人在环的后面追环,没有能力控制环。玩的很高兴。

第四节课,继续练习手推环,然后手柄去帖环,部分同学能贴上去了,但是并不能顺利推起来。

第五节课,我采用后贴环的方法,不过是贴两点,这样,环就等于靠在了手柄上,开始的时候,环略向手柄倾斜,利用手柄的支持,保持环开始的时候不倒下,然后用力推起来。这个方法比较管用,出现好几个同学顺利滚起来了,不过出现的问题就是:

1、贴不住环,推起来就倒地

2、手柄不能保持在初始靠点上,出现下滑或上升导致环不能滚起来

3、控制不住环,人追环。

第六节课,我采用前贴环方法,贴两点,环靠在手柄上,这个方法环更不容易倒地,学生练习起来更容易,大部分学生能滚起来了,但是不能控制力量,不能控制方向。出现的问题:

1、人跟不上环,手柄容易脱离环

2、人的站位就出现了问题。

虽然几节课下来,还是没有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也总结了经验,前贴环和后贴环对于初始的练习很有效,要根据学生自身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用力方面应该是环倒向那边就朝那边方向用力,在多练习的基础上才能控制直线或曲线。

铁环看似很简单的游戏。面对现在没有接触过铁环的学生,教授起来却不容易。现在的学生玩的能力都缺失了。

篇11:滚铁环教学反思

在五年级讲了一节滚铁环课,我的教学设计是想让孩子先自由的拿着圈和棍玩一会,自己想想怎么玩,然后我再来教怎么滚,动作要领是什么。当我拿了铁环站在学生前面的时候,队伍就开始好奇起来。因为很多小朋友都没有见过铁环,有的就是见过也没玩过,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我对他们提了注意安全及规定的活动场地以后,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己拿了圈和棍,在规定的场地内让他们自由活动了,孩子们很开心。

他们有的用手推,有的放在棍上绕……我看差不多了就让孩子们坐好休息。我开始给他们演示正确的方法,哪个手拿圈,哪个手拿棍,在开始的时候棍放在圈的后下方、要和圈靠在一起等等。在讲解完毕以后,我就让孩子站在原地跟我一步一步的学习怎样摆,讲完以后,我开始让学生自己去练习。

意料之中的问题出现了,玩过的人都知道,滚铁环是个技术活,不是很容易练会,很多的情况就是孩子们刚开始肯定是不会的,连姿势正确都是问题。我只能一个又一个或者最多几个辅导,对大多数孩子还是照顾不来的。渐的,很多尝试了几次还是不会的孩子开始没有兴趣了,他们或是坐在地上地上,或者是开始自己玩自己的`,全然不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去尝试,结果全场乱七八糟的,我怎么管都管不过来。

最后没办法,我就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玩,鼓励他们和老师比赛,我甚至特意在他们面前多做几种动作来吸引他们。渐渐地有的孩子很开心,为了和老师比比而继续努力的学习,我还表扬了一些已经有点会的小朋友,请同学们来观看他们表演。同学们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了,纷纷的开始练习。一节课结束了,少数同学们基本都学会了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多数学生玩的满头大汗,而且都纷纷说自己下次还要玩。一定会学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颇深。我觉得上每一节课之前老师都要做好准备,特别是这种对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且是散开式的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情况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锻炼到身体、体会到快乐,也要让学生知道安全第一。由于现在的小孩子还没有什么经验的活动,也没有高年级的纪律性,所以有些要说的东西我觉得最好在解散前就要交待清楚,因为到了散开后孩子的注意力不会那么集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亲身参与比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曾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另外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多进行鼓励、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的展示和比赛让孩子产生竞争意识,会激起孩子的积极性。我相信,好的体育课是充满快乐的,是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也许现在的我还不能完全做的,但我会不断的提高自己,努力使我的课堂变成孩子的乐园。

篇12:滚石子画教学反思

滚石子画教学反思

滚石子画,是指将小石头染上颜色,然后放在白纸上滚动,在纸张上留下痕迹形成的画。今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一幅。

当我看了每张画纸上留下的痕迹,心里直打鼓:这画就这个效果?从画面上看,就是一点的墨迹,很平常的,我有一点点的失望。不过,做为教师,我知道自己不能将失败的暗示传递给孩子。我又用起了我最喜欢的一种教育方法------装傻。我装着什么也看不懂的样子,让孩子给我解释他们的图画。在孩子兴奋的描述中,这样不起眼的画居然变的如此的生动了。

我选取了几张最不起眼的画,让孩子自己讲述;

应杭旭,他的画也许的石头大了点,滚不动了,并且有点弄破了,我让他第一个说自己的画。他很开心的介绍:“我这里,有点象一只小鸭子,另外一个地方,有点想个脚印,还有个小石头,破掉的地方就算它的池塘吧。”

范其乐:他的画呢,石头滚动的很充分,到处都是痕迹,我静静的等待着他是如何看自己的画的。他很自信的介绍:“在我的画里,有一朵玫瑰花,玫瑰花下有一只小鸟,另外一边是一个小朋友。”听着他的精彩的讲述,我不禁为他自豪----这样杂乱的痕迹,他居然把它规划的这么好。

梁昌剀:他的画也很平常,大的小的'痕迹交织在一起,看起来也是有点杂乱的。可他对自己的画也有了充分的规划和构思:“这些大的,都是狐狸的身体,小的线条,我打算把它画成狐狸的耳朵和脚,还有的地方,我画上一点花,这样,就变成了狐狸是花里做游戏了。”

听了孩子们的介绍,我不禁为他们喝彩,为他们鼓掌。

同时,也为自己的又一次“懒”而得意,有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发挥,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着自己的方式创造,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在家教育中,我们也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尊重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

篇13: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滚一滚》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滚一滚》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小班幼儿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摸摸这,看看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究。于是我就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滚一滚》。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3、能体验探索滚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会滚动的东西,如皮球,薯片筒,圆柱、圆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积木,瓶子,圆柱形干电池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1、师:前几天,魏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宝宝,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宝宝拿出来,玩一玩,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各自经验,引导幼儿说出刚才是怎么玩的。

(二)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滚动的物体。

师:你的材料宝宝能滚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

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方形、三角形的东西不能滚动。(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是否能滚动)

(三)出示图表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帮魏老师找一找,哪些物品会滚动?

(四)拓展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能够滚动的物体。

师:今天我们玩了滚一滚的游戏,知道了圆形的东西能够滚动,在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也是滚动的呢?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滚动”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淡化了“教和学”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但是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活动中以球为切入点,在二次操作的过程当中,逐层递进、层层加深,教师有层次、有步骤的抛出探索要求,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每个环节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推进幼儿较深入探究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和它们的不同现象,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4、实效性强,面向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使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所有的科学现象都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真正让每个幼儿做到在“玩中学”“做中学”促使幼儿自主地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中不足的是:本次活动有些单一,活动过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体能够滚动,哪些物体不能够滚动,其实不同的滚动物体他们的滚动面也的不一样的,这点应该在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让幼儿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相关专题 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