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实录和反思

吐波薯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古诗》教学实录和反思

【简介】感谢网友“吐波薯”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教学实录和反思(共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古诗》教学实录和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和反思

一、古诗教学不是古文今译

“当前,古诗教学中沿用机械抄背词义、诗意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语文特级教师白金声)古诗教学是古诗今译吗?显然不是,如果是的话,那学生手头的诗词诵读资料中就有注释,古诗还要教学吗?直白地翻译古诗,导致的结果无疑是使诗歌本应有的丰富意蕴失却了,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极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体会。再者,所谓“言为心声”,诗人作诗,一般都是有感而发,有情所寄,直白的翻译,显然不能把诗人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没有对情感的把握,而进行诗歌的学习,其结果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层面。

二、古诗教学不能代替感悟

新课标指出: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更不应一味追求统一答案。

“诗无达诂”,诗歌本身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必须更加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全诗短短28字,生动地描绘了西湖上一场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莫测的景色,诗歌内涵丰富,颇具风味,表现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的想象和高超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中,我是这样展开的——

【片段】

师:读读古诗,想象画面,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情景?

生:写下雨的情景

师:诗人选取了雨中哪些景物来写的呢?逐行来看看——

生:黑云

生:白雨

生:风

生:水

师:这是怎样的云?怎样的雨?怎样的风和水呢?

生:黑云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天空?

生:乌云密布

生:乌云滚滚

师:滚滚的乌云像什么?

生:打翻的墨汁

师:诗人是怎么说的?

生:黑云翻墨

师:雨怎样?

生:雨很大,文中说:乱入船,因为雨很大很猛才会这样。

生:雨点很大,像珠子在跳动。

师:诗中是怎么说的?

生: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雨?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生:暴风骤雨

生:疾风骤雨

生:倾盆大雨

师:不错,有同学说这是一场疾风骤雨,那“疾”和“骤”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快

生:表示急

师:你从何处知道这场雨下得很急很快呢?

生:未遮山

师:说说理由

生:乌云密布,但还没有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滴就像跳动的珠子进入船内了,说明雨下得很急。

师:还能联系下文谈谈吗?

生:忽吹散,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云朵吹散,雨就停了。

师:夏天的雨就是这样,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啊!觉得这阵风怎样?

生:很猛

生:是一阵狂风

师:怎么知道的?

生:卷地,风卷过地面,很猛烈。

师:一阵狂风,雨过天晴,此时的望湖楼下是怎样一番情景?

生:水如天

师: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生:水天一色!

师:短短28字,就生动地写出了一场疾风骤雨,诗人真不简单!你会怎样读这首诗?上课刚开始,大家都已经读得很有感情了,现在,经过我们的想象,理解,你还会有怎样的提高?

生:节奏要快一些,因为雨下得很急。

生:声音还要抑扬顿挫一些,因为是暴风骤雨。

生:最后的“水如天”应该缓慢一些,因为雨过天晴了。

师:那就勇敢地尝试尝试!

(学生读得比较有感觉)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展开想象,使学生感悟诗情,领会诗意,品出诗歌特有的韵味。

篇2:古诗教学实录

古诗教学实录

一、揭题解题。感受着人文关怀

(全班齐读诗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学习学习,要看,要听,更要用心去悟。今天我们要学习哪两首古诗?

生:《凉州词》和《出塞》。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通过纸。

师:我怎么觉得是一本书?

生1:这是书的一页。

师:对,书是有厚度的,有的时候,书是一页纸;有的时候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本书;更多的时候人生就是一本书。课前请大家预习了。这两首诗写了什么?你了解吗?

生:《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写的是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师:你明白了吗?你明白了什么?是啊,书读百遍——(生:其义自见)书不能不读。接下来,我来考考你们的读。

二、诵读诗文,品味古诗的韵律

1 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名朗读。

师:他读的时候,我看到有几个同学也在默读。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要实话实说。

3 学生互评。

师:说得好,诗要慢慢地读。“不教胡马度阴山”,刚才他读什么?听出来了吗?读jiao时,是让、使的意思;另外,从音律上说也应该读jiao。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诗的韵律,那就是平、仄。普通话里有四声,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如“老师”,平声读长,用横表示(板书一),仄声读短,用竖表示(板书1)。看我的手势,请跟着手势练读。

师:如黄河,是我国第一长河,请闭上眼睛,用平长仄短的方法边读边想象,那条黄河在流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练习朗读)

4 诵读诗文。

师:要读出平长仄短,尤其是末尾字。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指名读。(学生自发地鼓掌)

师:掌声响起,但不能陶醉。何谓羌笛?

生:我国古代西方羌族人所吹的笛子,是羌族最主要的乐器。

师:因来的是知音。来的是——(生:朋友)所以吹起了羌笛。

(2)挑战读。

师:谁再来读?要敢于接受挑战。

多媒体课件出示: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加上手势,学生齐读。

师:请注意看清手势。注意朗读时的韵律。

师:都读懂了吗?这回要求从题目开始,边读边想: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是相同或相似的,在朗读中找到了,请在旁边写下理由。

(4)学生比较读。(老师巡视,指导)

三、古曲渲染,悟诗情荡涤心灵

1 学生自由发言

生:两首诗中都有“度”。

师:琢磨琢磨,在这两首诗中它的意思一样吗?

生:“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度”是到的意思。“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度”是越过的意思。

师:是啊,如果李广将军在的话,是不让胡马过阴山的',但现在将军不在,胡马已度阴山了。玉门关是边关要塞,多荒凉啊。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板书)

生:两首诗中分别有“玉门关”和“汉时关”。

师: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因此诗中有云:“秦时明月汉时关”。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多媒体出示古时版图,标注上玉门关、长安和内蒙古的位置,配上古筝曲背景音乐。老师结合版图讲解时代背景)

生1:两首诗都有“山”。

生2:两位诗人都姓王,都在唐朝,都生活在唐玄宗年代。

师:开元初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但经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步走向灭亡,所以说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2 配古曲朗读

(学生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反复练习朗读,自读自悟,感悟诗情)   师:听你们读,我也想来读一读,能不能给我个机会?

(老师示范读后,用手势让学生感受平长仄短,并伴着配乐朗读)

师:玉门关也好,汉时关也好,都是边关要塞,但却十分——(生:荒凉),这里只有——(生:荒芜),这里春风——(生:不度玉门关)。(学生轻轻地读,发自内心地读)

师:这里还是——(生:偏僻的边塞),从哪里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这里是一片孤城。有的是万仞山(板书:孤)。在这一片孤城中,驻扎着怎样的战士?想想再去读读。

生:战士也是孤的。

师:从哪儿看出?

生:羌笛何须怨杨柳。

师: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见。”折杨柳,折的是战士的心啊!(多媒体出示:《折杨柳》配上笛子古曲,老师范读后学生齐读)

师:战士啊,你还是耍远行!战士的愁这时已经有了变化,变成了什么?

生:勇气、激情。

师:所以吹奏羌笛。他们心中有什么?

生:怨。

师:怨什么?

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怨皇帝的无能!

师:怎么读?还在怨什么?

(多媒体出示)

出塞二首(之一)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师:让我们敲响铁鼓。(学生激情投入齐读,敲打书桌,响声越来越大)听到这鼓声你会怎样?感觉怎样?(学生再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战斗的场面。(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中,将士奋力搏杀的场景,配上铿锵的合唱曲)古来征战几人回,但是——(生:万里长征人来还)战士啊,你活着,还会继续吗?

生:会的。

师: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想对乡亲们说些什么?

生:虽然这里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虽然这里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但是你们的心里想着“但使龙城飞将在”!

师:亲爱的战士们,怎一个“勇”字了得啊!

师:下课!

篇3:《古诗》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和情,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

2、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歌很相似。我们先轻声读读题目,你觉得这两个题目哪里相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生:都有一个送字。

生:这两首都是送朋友时写的诗。

师:对,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生:都有地名,黄鹤楼、广陵和安西

师:这三个地名还不一样,黄鹤楼是送别的地方,广陵和安西是朋友要去的地方。你知道这三个地方吗?

生: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广陵就是扬州,安西。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来看看着几个地方(出示地图)。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离我们这里不远,在唐朝时扬州就已经是天下名城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繁华的都市,很多人都愿意去那里看看玩玩;安西就远了,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如果从当时的首都长安出发,穿越上千公里的戈壁沙漠,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达那里,那里是唐朝的西域边关。

生: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

师:孟浩然是谁?

生:是一个大诗人,写了《春晓》。

师: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

师:元二又是谁?

生:王维的一个朋友。

师:大声地读读这两首诗歌的题目,要读出节奏。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吗?

生:第一首,是李白送别孟浩然去广陵。

生:第二首,是王维送别元二去安西。

师:听明白了吗?第一首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广陵。

师:第二首是──

生:王维送别元二去安西。

师:题目中的这个之和这个使是不是都是去意思啊?

生:是。

师:是吗,那么,这两首诗的题目是不是也可以变成这样──

黄鹤楼送孟浩然使广陵、送元二之安西。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无语)

师:当然不可以。尽管这两个字都含有去的意思,但是细分起来还是有区别的,之是去的意思,但那是自己要去。孟浩然喜爱田园山水,经常在各处观山看水,这次去广陵,去干什么呢?

生:去旅游。

师:是啊,那是他自己想去的,他想去看扬州美景啊。所以是──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使也有去的意思,但那是朝廷让他去的,是派去的,就是──

生:出使。

师:对,出使。去干什么呢?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所以是──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明白了吧?那么说说看,题目的意思是谁送别谁去哪里?去干什么?第一首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广陵旅游。

师:第二首是──

生: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去保卫国家。

师:我们再次大声地朗读题目。

生:(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歌,读两边,要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节奏。

生:朗读。

师:我想请两个同学来读这两首诗歌。

生:朗读。

师:读得很有通顺。可惜有两个字没读好,一个是渭城朝雨,知道为什么读zhao吗?

生:是早晨下的雨。

师:对呀,早晨下的雨就叫──

生:朝雨。

师:那晚上下的雨叫──

生:夜雨。

师:那傍晚下的雨叫──

生:(无语)

师:朝雨。一起读这句诗,要读zhao。

生:朗读。

师:另一个字是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一起读。

生:朗读。

师:古诗光是这样读,还不行,还要要读得有韵味。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两首诗。(范读)下面,请大家先看看下面的注释,想想诗歌的意思,想想诗歌带给你的感觉,再大声地朗读两遍,要读出韵味。

生:朗读。

师:我还请两位同学来朗读。

生:朗读。

师:刚才,我们说这两首诗很相像,都是送别诗。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诗人在送别各自的朋友,两位诗人送别朋友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李白站在长江边目送故人远去,李白在江边站了多久?

生:很久。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就是说朋友的船都看不到了。

生:惟见长江天际流,说明船都看不到了,他还站着。

师:是啊,朋友的船越去越远了,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可是李白还是久久的站在长江边,痴痴的望着江水流向天边。看看上面的诗歌,想想李白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他看到了什么?

生:孤帆远影。

师:孤帆就是──

生:孤零零的一条帆船。

师:什么的远影?

生:船的远影。

师:一条小船越去越远了,只剩下了一个影子。到最后连影子也没有了,只看到了──

生:碧空。

生:长江。

师:江水流到哪里去?

生:天边。

师:李白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啊?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孤帆远影、碧空江水──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长江中一条小船越去越远,看不见了。

师:你来读读孤帆远影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生:朗读孤帆远影。

师:够远吗?再远一点,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

师:你用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你还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小船越去越远了,长江水向着天边流去。

师:你来读读碧空长江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生:朗读碧空长江。

师:够长吗?长江一直流到了天边啊,再长一些,读──

生:朗读碧空长江。

师:你用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那幅图画了吗?我们一起朗读这两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伫立江边,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是看到了一叶孤帆,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他还会看到什么?

生:还会看到很多船。

师: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只有孤帆呢?

生: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

生:因为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

生:那时他自己心里的孤帆。

生: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师:是啊,长江上一定会有千帆竞渡,长江两岸一定是繁花似锦,但是,此时此刻,诗人看不见,他能看到的,只有──

生:孤帆远影。

师:只有那一叶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

生:孤帆远影。

师:只有他心头的那一叶装满了离愁别绪的──

生:孤帆远影。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

生:他孤零零一个人,旅途中是否寂寞?

生:但愿他一帆风顺,路上平安!

生: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

师:是啊,孤帆远去,空留长江,李白此时心中定有千言万语想说啊!这千言万语化成这千古绝唱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为见长江天际流。

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起读──

生:朗读。

师:李白目送朋友远去了。我们再来看看王维是怎样送别朋友的?轻轻地读读这首诗。

生:王维在路边送别朋友。

生:喝酒送行。

师:他们喝了几杯酒?

生:很多杯。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这里说更尽,就是再喝一杯,那一定喝了很多杯。

师:你真会读诗。你来读读这句诗。

生: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酒已过多巡,情越来越浓,酒只剩下了最后一杯──

生: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

师:酒已喝了太多,离别的话也说得太多,话只剩下了这最后一句──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向西面走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师:是啊,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

生:陪你喝酒。

生:陪你聊天。

师: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无故人呢?西出阳关就是大漠茫茫,关山重重,就再也看不到什么?听不到什么?

生:西出阳关就在也看不到渭城了。

生:在也看不到长安美丽的景色了。

师:喝完这杯酒,朋友就要远行,就要西出阳关,奔赴遥远的边塞──安西。这一别,何时再相见啊?朗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大家说说看,这最后一杯酒是什么酒?这酒中包含了什么意思?

生:祝福酒,祝愿朋友一路平安。

师:具体说说,怎样祝愿?

生:

师: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会是一杯什么酒?

生:壮行酒,相信朋友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师:壮行的话怎么说?

生:

师: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来年凯旋而归,来,干了这一杯!──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会是一杯什么酒?

生:这杯酒中装满了朋友的情谊。

师:这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谊酒,人生难得一知己,一起再干了这一杯!再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送元二使安西,一起读──

生:朗读。

师: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什么呢?

生:是空洞洞的感觉。

生:失落。

生:孤独。

师:是啊,自古多情伤离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对李白来说,这滋味中更多的是什么?

生:

师:对王维来说,这滋味中更多的是什么?

生:

师:这真是帆远情更长,酒尽心已碎。

篇4:小学古诗教学实录

小学古诗教学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

(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1:钟声。

生2:钟声。

生3:钟声。

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生1:枫桥寺。

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生1:钟声。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生2:又到了寒山寺。

师:又听到了什么?

生2:钟声。

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

生:(齐读诗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生3:(朗读)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

(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

师:听!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

师:听!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师:再听!陆游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

生2: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

生3:张继是谁?

生4: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

(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

生:(朗读全诗)

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生:(朗读全诗)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生1:愁绪满怀。

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上。

生2:孤独。

师:孤独,写下来。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静。

师:静?与众不同。什么“静”?

生3:安静。

师:比安静更准确的一种“静”?

生4:宁静。

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

生5:凄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生1:愁眠。

生2:愁眠。

生3:愁眠。

生4:愁眠。

生5: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无眠。

生2:失眠。

生3:不眠。

生4:难眠。

生5:未眠。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愁眠”这个词语。

生:(齐读)愁眠。

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

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想像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生:红红的。

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生:在瑟瑟摇动。

生:落叶飘了下来。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渔火。

师:(板书:渔火)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

生:忽明忽暗的。

生:若隐若现的。

生:一点一点的。

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

生:(圈出“钟声”)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很孤独。

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

生4: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

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生:(齐读)愁眠。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齐读)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对    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

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

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

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看屏幕,思考)

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生:(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

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生:(无人举手)

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生2: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生3: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生4:孤独。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寂寞。

生2:孤独。

生3:忧愁。

生4:凄凉。

师: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

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生:(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

(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

(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

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

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1:明月。

生2:明月。

生3:明月。

生4:明月。

生5:明月。

生6:明月。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

(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师: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生:(齐答)钟声。

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

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枫桥。

师: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生:(齐答)《枫桥夜泊》。

师: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

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

篇5:三年级古诗教学实录

三年级古诗教学实录

一、设计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小组内当小老师、我是小画家等活动形式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

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写诗的情感。

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古诗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师:我国的北京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你们去过北京的哪些地方?

生:香山

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枫叶

师:是呀,到了深秋,香山上满山遍野,一片火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山上的红叶,那就随我到北京一游吧。(播放仰天风光——香山的枫叶)

师:你们感觉这怎么样?一起说。

生:很美。

师:这么美的景色,若是让画家看到了他会怎么做?

生:把这幅美丽的图画画下来。

师:说的真好,让诗人看到了——

生:作一首非常有诗意的诗。

师:对,唐代就有一位叫杜牧的著名诗人,他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

板书:山行(杜牧)

师:那么你们平时是怎么学古诗的?

生:先背诵这首诗,再学会默写,然后抄写诗意。

师:这种方法不错,想不想用另种方式来学这首诗?(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这首诗。

投影: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的?

(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他的读音读准了吗?

生:他把“斜xia”读成了“xie”

师:应该是——

生:石径斜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诗人被满山的枫叶吸引住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诗中这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说明诗人不再行走,要在这里观赏一下枫叶。

生:他还写了连绵起伏的高山。

师:同学们读书真仔细,你们读的时候,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老师把这首诗贴在黑板上,谁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上来圈一圈,画一画。

(生上台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提出的问题。

山行的行 石径 斜 生处 晚 红于 坐爱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问题是大家提出的,愿不愿意再和大家的 力量来共同解决呢?(愿意)现在,大家就利用字典、词典和手中的资料,同桌两个一起来商讨这些问题,争取人人都当老师,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对方。

(同桌互相讨论。)

师:想不想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想)

师:从大家的声音里可看出大家信心十足。

师:“行”你是怎么理解的?“山行”呢?(在山上行走)

那么诗人在山上行走都看到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一句诗(投影:远上寒山石径斜)结合同学们画出的字词,谁先说说你的理解?

生:“寒山”是深秋时的山。

生“远”是深远的意思。“石径”是石头小路的意思 。“斜”是倾斜的意思 。

师:谁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师:说得真棒。

师:请看第二句诗。“深处”是——

生:深处是飘浮的意思。

师:那白云深处呢?

生:白云飘浮的地方。

师:那对这句诗是怎么的理解?

生: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师:真不错。前两句诗,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那后两句诗咱们一起说,行吗?

(投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谁想来试试。

生:“坐“是因为。“红于”是比……还要红。

师:那什么比什么还要红?

生: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师:你理解的真棒。

生:晚是傍晚。

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霜叶树是经霜变红的树叶,多指秋天的枫叶。

师:查资料这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理解呢?

生:我停下来,是因为喜欢在这美丽的枫树林,在夕阳照耀下显得格外红。

师:咱们能换种说法吗?

生: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了,停下车来观赏。

师:说得太好了。通过我们合作学习,已经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了诗意。现在,让我们结合对诗的理解,再来朗读这首诗。读诗讲究抑扬顿挫,老师试着给这首诗加上了停顿符号。同学们,请看“︱”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当然,你有不同的停顿方法也行。

(出示课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谁能说说他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加上了感情。

师:听得真仔细。是呀,读书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那么,我们就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通过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诗中是”白云深处”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前我看过两本书,一本书是“白云深处”,一本书上是“白云生处”。

师:研究古诗的学者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请看

出示课件:各抒己见

白云生处

第一种解释:白云飘浮的地方。

第二种解释:在古代,人们以为云是“触石而生”。,大山就是白云的故乡,在《山行》这首诗中,“生”可以理解为产生或生成的意思,白云生处就是白云生成的地方。

“晚”

第一种解释:傍晚。

第二种解释:查字典,“晚“有6种解释,第二种解释为“时间靠后”,再看诗人所处的季节,是枫叶被秋霜打过且红似火的季节,时间靠后的秋季是深秋或晚秋。在《山行》中,“晚”的解释应是晚秋或深秋。

师:他们对诗中的两个词理解有所争议:一个是“白云生处”,一个是“晚”都有不同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解释读一读,然后放到诗中想一想,你觉得哪种解释最有道理,你自己还有没有其他解释?请同学们试试。(生自由读“各抒己见”)

师:谁有自己的想法,请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是第二种解释,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云”是从深山或山洞里形成的,是飘出来的,杜牧是古代的人。

师:你是从诗人的年代出发的,还有吗?

生:我赞同。在古代有些字有不同的意思 。如“见”还读“xian”。所以我认为是第二种解释。

师:还跟其他的诗联系起来了,不错!对于“白云生处”大家都谈了自己的观点,说的也挺有道理,不过,你觉得哪种解释最有道理,就采用哪种。谁来说说“晚”的解释?

生:

师:大家都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我们学古诗应具有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诗中写了许多景物,你觉得哪处景物最美呢?

生:枫叶。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还非常红。

师:你不光看到他的外面,还看到了它的生命力。

生: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它外表虽不美,但是它把自己埋起来 ,让人们从他身上走过,默默地让人们完成一天的旅途,而不求任何报酬。

师:你考虑问题真深刻,不光看到了它的外表,还看到了它的奉献精神,你们想不想具有它的这种精神。(想)

配乐朗诵一:《汉宫秋月》古筝。

师:如果把这些景物合起来,就更美了。让我们配上音乐读读这首诗。大家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动作。

配乐朗诵二:《夕阳箫鼓》琵琶

师:还想读吗?这次请同学们小声读,边读边想象诗中美丽的景物。

配乐:《秋日的私语》(钢琴)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随着第三段音乐,这时在你在脑海里会出现了什么图画呢?

师:看到同学们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我都不忍心打扰你们。好,谁想说出你心中的图画?

生:满山遍野,全都是一片红色,小鸟飞来飞去,一股股清泉,山间飘着几朵白云,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师:远景渗着近景,淡雅掺着红叶,诗人看到此景,已陶醉。

我们也被这美景所吸引,现在让我们作个小画家,请看这幅插图,与你们心中的图画有不同之处。

生:这幅没有房子,没有小路。如果让我来画,我会画上小鸟在唱歌,还有些游人在尽情观赏,加上几朵飘浮的白云。

生:画上一些绿草地,一大片片枫叶。

师:同学们真不愧是小画家,提出了这么多合理建议,课后,把你们心中的图画画下来。这节课通过我们独立学习,在小组内当小老师等方式理解了这首诗。通过学习各抒己见,谈心中的画,我也是小画家等活动对这首诗进行了探究,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我相信利用这些方法,你们一定会学到更多、更优秀的诗篇。

篇6:《登鹳雀楼》古诗教学实录

《登鹳雀楼》古诗教学实录

《登鹳雀楼》前两行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行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画一幅画。

(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高山、黄河、夕阳、鹳雀楼、诗人,每画一种,都让学生说出画的是什么。?)

师: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一段话?

生:早晨,一位老爷爷来到黄河边散步。

生:一天傍晚,一位老爷爷来到黄河岸边看风景。他看到黄河两岸的花儿都开了,非常美丽。

师:你编得真好!像个小作家一样!老师也想编一段,行吗?

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那么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呢?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生:可以用望远镜!

师:这是个好办法,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发明望远镜呢!

生: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

师:这座楼的名字叫鹳雀楼,登到哪一层呢?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把诗人画到鹳雀楼顶层):我们来试试,哇!真的看到了!那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师: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课件出示课文)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生:我会背!(不少学生跃跃欲试)

师:谁会背这首诗的同学举手给大家看看(大部分学生举手)真了不起!谁想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师抽二生背诵)

师:你们都是个好学的孩子!这么多同学已经学背这首诗了,可是还有一些同学不会怎么办?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二生主动上讲台指课文领读)

(给优生表现的机会,使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二)师生竞赛,朗诵古诗

师:两位小老师教得很认真,大家读得声音也很响亮,老师想和大家比赛 读这首诗好吗?

生:行!

师:那老师先来吧!请同学们做评委。

(师配乐朗诵古诗)

生(鼓掌):给老师打一百分!

师:谢谢同学们!大家为什么给老师打满分?

生:因为老师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

生:老师的声音很响亮。

生:老师还加上了音乐!

师:你们读的时候老师也给你配上音乐。

生:老师有的地方读得快,有的地方读得慢,“白日”连起来,“依山尽”读得很慢,“黄河”这儿又停了一下,“入海流”每一个字都读得很重,“欲穷千里目”声音最高,“更上一层楼”这一句读得一个字比一个字高,就象在上楼梯一样。(师边听边在诗中画出停顿符号,着重号)

生:老师还带上了表情读!

师:没想到老师的秘密都让你们发现了!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练习一下,一会儿和老师比赛。

(学生积极练习后,配乐朗读,与老师比赛,绝大多数学生学生已经能背诵)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你们打一百二十分!

(教师机械地范读,不利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设计一个师生背诗比赛的活动,调动了学生读诗背诗的积极性。让学生评分,找出老师背诵优美的“秘密”,通过自主探究,在评价中学会了朗诵古诗的.技巧,如:节奏、表情、音高等。)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屏幕上显示的课文中,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什么地方?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子?

(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定位联想,运用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记忆的时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然后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师生竞读等形式巩固记忆生字。)

师:学习了生字,我们一起去登鹳雀楼怎么样?

生:好!

师:不过,“鹳雀楼”上的每一层都有“老虎”在把关,每只老虎背面都带有一个生字,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读出来,就可以一层一层登上鹳雀楼。谁想做打虎英雄请到讲台前面来。

(四)登高望远,想象说话

师(做远眺姿势):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站在鹳雀楼最顶层,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美景?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花儿,草地上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绵羊。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清清的小河,河里还有一群小鱼在快乐地游泳。

生:我看到了远处有一座学校,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想象说话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师:我们的祖国景色这样美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歌吧!

表演唱《我爱黄河,我爱祖国》

(五)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那么.除了这首古诗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古诗?我们进行一次男女背诗比赛。

(立刻有好多学生举手要求背诵)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生:《锄禾》……

生:《梅花》……

生:《回乡偶书》……

生:《易水送别》……

生:《毕业诗》—“今天是我最后—次站在这里……

众生渐齐:“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欢喜!再过

篇7:古诗《示儿》教学实录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他一生写诗近万首,这首《示儿》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一起来看看古诗《示儿》的教学实录吧。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首宋诗,板书:宋诗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他一生写诗近万首,这首《示儿》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

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

生:叫遗书

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

生:写财产的分配等

师;那陆游写了什么?

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

师:你听出了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

师:你能不能把它读正确呢?自由朗读,指名三生读(都能较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齐读

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大屏幕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元原来、本来

同统一

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

生:财产

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生:国家被别人侵略

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谁知道?指名说

师激情补充:当时国土分裂靖康之变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师概括:这是山河破碎之痛

随即板书:山河破碎痛

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题目很长,齐读,指名读诗

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分别指什么?(九曲黄河、巍巍华山)

这是何等的气魄!指名读2

男生齐读。

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

生:悲痛、痛心、痛恨

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两句

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生;农民很悲伤

师配乐(悲伤)旁白: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与同桌轻轻讨论,指名说

生:我看到了遗民的眼泪听到敌人的铁骑声

生:

生:娃娃的哭喊声,饿死

生:翘首盼望王师

生:敌人大肆屠杀无辜百姓

生:饿得面黄肌瘦,横尸遍野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指名说随即板书:遗民眼尽哀

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指名三生读,齐读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怎么没有一个统治者来

生:

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出示:《题临安邸》齐读

: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寻欢作乐

生:他们在游山玩水

生:过着奢侈的生活

大屏幕对比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

师:一边是遗民眼尽,一边是寻欢作乐

男女生对比读这两首诗

师:他们在汴州也曾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可他们忘了自己是亡国奴,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遗民们,忘了那诗人为什么还悲?

生;为了昏君而悲

随即板书:昏君无能愤

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

你觉得诗人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

因为他很爱国

是呀,一切皆源于一个字对祖国的爱板书:爱

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信念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用心吟诵,把一位老人的临终遗愿读出来

你能背下来吗?指名背,齐背

课外延伸:

不管不管不管都让无数诗人悲愤,他们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你知道的有那些?

生:文天祥

生:秋瑾

出示:陆游、文天祥、范仲淹的诗句《满江红》、《夏日绝句》浏览

介绍有关宋朝历史的书:《刀锋上的文明(宋)》、《两宋人物》、《图说天下(宋)》、《宋诗选注》

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作到(板书):诗史结合

篇8:古诗《池上》教学实录教案

古诗《池上》教学实录教案

古诗《池上》讲述了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

一问:文中的“偷”应指偷家里的还是别人家的?

生:小娃很天真的,不会去真偷人家的东西的。

生:不应该是偷别人家的,否则诗人就是在表扬偷窃行为了。这个“偷”应是假偷。

生:肯定是家里种的的,因为他不但有小艇,而且他还会撑呢?说明他经常跟着父母出入这一片池塘。

生:绝对不是真的去“偷”人家的东西,因为他脸上看不出紧张和害怕吗?

生:另外,农村有很多荷花和荷叶,小娃去摘不算“偷”。

二问:既然是自己家种的,家里的孩子要的话应该是“拿”,为什么诗人用“偷”这个字呢?

生:肯定是背着父母干的,说不定他父母正在午睡。

生:他回来一定不会告诉父母这件事的。

生:这是他的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三问:小娃为什么要去“偷采白莲”呢?

生:也许他父母舍不得给家人吃,要留着卖钱呢!、可是他太想吃莲子了,怕大人不同意才出此下策。

生:主要是去练习一下自己撑船的本领。可是父母担心他单独撑船有危险,已经禁止他撑船了。

生:也可能是想采摘一点送给自己的同学尝尝鲜的。可是莲蓬还没有成熟,明说父母不给采摘,只好“偷”了。

生:他很调皮,就想去玩一下,当然不能让大人知道,还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四问:小娃“偷”的工作有疏忽吗?

生:有疏忽,因为他没有考虑到,浮萍竟然会暴露他的行踪。

生:浮萍一道开,是有些疏忽,他毕竟是个小娃,显示了他的自然、天真的个性,很有趣味。

生:虽然浮萍一道开,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浮萍又会马上合起来,而且会合得天衣无缝!所以小娃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个优势,他还真聪明呢。

生:管他呢,只要能痛痛快快地玩一回,即使被发现,也无所谓了,不就打一顿嘛!

五问:你有过类似“偷”的事情和乐趣吗?

…… ……

围绕这五问,让学生逐一探究,从而得知童年是有趣而难忘的。回想起童年“偷”的乐趣,童年的一天天,就是一幅幅的'水墨画。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一读:自学古诗。让学生在小组内或查字典、或看插图(如“蓬头”)、或揣摩诗句(如“草映身”)、或联系已知(如“借问”曾在《清明》一诗中接触过),主动投入学习。

二读:理解。让学生纷纷登台宣讲自己的“自学所得”,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

三看图,纠错。

师:老师发现这幅图有几处与诗句不符合的地方,请同学们仔细揣摩,看谁能最快发现。(一石激起前层浪,学生听到书上竟然有错,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中的稚子头发应该是蓬乱的样子,可是图上的小孩的头发竟然是一丝不乱,非常整齐!大错呀!

生:“侧坐莓苔草映身”讲小孩子是侧着身子坐着,可是图上的小孩竟然正坐着,矛盾呀!

生:还有一处,“路人借问遥招手”的“遥”说的是很远的地方就招手示意莫大声,担心会把鱼儿吓跑的,可是图上小孩与路人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在教学中,碰到了书本上有错误的题目或错误答案时,教师不要马上下结论进行更正或否定,而是要灵活地进行处理“将错就错”就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善于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走向成熟。)

四、揣摩动作“招手”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是让行人不要叫喊了?是让行人走开?还是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做摆手的动作)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

生:那个小孩是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

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

五、内化古诗。

这样有趣的教学,你是否也有过呢?在教学中,如果能敏锐的发现一个点,顺势而导,既能抓住教学的重点,又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兴趣上来了,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就能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

课前多投入,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样的情境中来吧!

篇9:古诗《望岳》教学实录

古诗《望岳》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读—品读—思读—用读的方法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体会诗人的形象。

《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初见泰山高兴,兴奋、惊叹、仰慕的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感受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体会诗人的形象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导课

师: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艺术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山川河流、花草树本都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如我们学过的写树木的诗有:

生:《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无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写山的有:

生: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写花的呢?

生::《梅花》。

师:同学们一起背王安石的《梅花》。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师:举不胜举,如果说古代诗歌就是那天上的星星,那么杜甫的诗就是那最闪亮最璀灿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去聆听诗人心灵搏动的颤音,感受诗人生命之歌的变调。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学习杜甫早期所写的诗歌《望岳》。

展示课件一:踏歌而行觅古韵,余音袅袅仿古诗。请同觉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思鸿):唱着歌寻觅古诗的韵味,在余音袅袅中仿写古诗。

师:对。这堂课要求把握而两点:一是体会《望岳》诗歌意境;二是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师:《望岳》这个“岳”指的是哪座山?

生:齐答“泰山”。]

师:对,是有“五岳独尊”之称的泰山。(老师板书“望岳”,简单画泰山轮廓)

老师画的泰山象不象?

生:齐答“象”(笑)。

师:这首诗比较好懂,同学们课前做了预习,请同学来介绍杜甫及这首诗有关的内容。

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美。

生: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被称为诗圣。

生:齐答“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历史,称为史诗”。

生:杜甫诗的风格主要以“沉郁顿挫”为主。

师:同学们介绍得很清楚,全面。同学们对诗人写作《望岳》的背景是否有所了解?

生: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生:《望岳》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时写的。诗人在诗篇中远望泰山,为它的大神奇秀美而心情激荡…

师:说得非常好,肖奕奕同学课前对《望岳》一诗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下面我们分组讨论、学习这首诗。第一大组讨论①、②句,第二大组讨论③、④句,第三大组讨论⑤、⑥句,第四大组讨论⑦、⑧句。

学生互相讨论三分钟,老师参与讨论并作指导。

师:请停下。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鉴赏①、②句。

生:这两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

师:从哪个地方看出诗人是远望而不是登上泰山?

生:从“齐鲁青未了”这一句来看。因为在泰山周围,远看一大片的绿色。

师:这写出泰山什么特点?

生:齐答“宽广”。

师:很好(老师板书“广”)。第一大组同学说①、②句写出了泰山的宽广,诗人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其他组同学帮忙想一想?

生:从这一问一答的句中,看出诗人非常喜爱这泰山。

生:齐说“一种喜悦的心情。”

学生看到林翠娜夸张的手势,都笑了。

师:是啊,在写景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应了这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二组的同学说说③、④句。

生: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造化钟神秀”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上。

师:对,这个“钟”解释得好。

生:“阴阳割昏晓”说明泰山的南北暗、亮不同,说明泰山很高大。

师:这里哪个字用得好?

生“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师:这个字找得好,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其他组同学对③、④句还有没有问题?

生:还写了泰山的秀美。

生:齐说“已经说了”。

师:噢,第二组已经说到了。很好。(师板书“美”)。第三大组说说⑤、⑥句。

篇10:《静夜思》古诗教学实录及评析

《静夜思》古诗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复习旧课

出示学习步骤: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品诗句、悟诗情。

4、诵感情、赏诗文。

二、学习课文

师:(放录像李白呤诵《静夜思》)请大家看录像听老师读这首诗。

(生认真听,一部分学生模仿)

师: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

生1:我认为“疑是地上霜”写得好。

生2:我认为“举头望明月”这句写得好。

生3:“低头思故乡”这句写得好。

……

过渡:是的,这首诗写得很美,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

1、学习第一行诗。

师:请大家齐读第一行诗。

生:(大声朗读)

师:你认为这句诗哪个词写得好?

生:“明月光”写得好。晚上看到明亮的月光,很容易思念家乡。

(字理识字:电脑课件出示 --明,两字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 表示日, 表示月,太阳与月亮同时出现表示非常亮。)

(师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2、学习第二行诗。

师:哪位同学喜欢第二行诗,请站起来读,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1:“疑”是怀疑的意思,所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生2:“疑”要重读。

(生朗读第二行诗)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生1:李白为什么把月光当作白霜?

生2:因为“霜”和“月光”都是白色的。

生3:因为作者很晚不能入睡,产生错觉,所以把月光看成了白霜。

(指导读第二行诗,重读“霜”,体会诗意,然后齐读1、2行诗)

3、学习第三、四行诗。

师:刚才我们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学习第一、二行诗?

生:抓字眼,明诗意;品诗句,悟诗情。

师:请大家采用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行诗。

(学生自学,分组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生1:这首诗为什么说“望明月”而不是“看明月”?

生2: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所以要“望”。

(师点拨,分析“望”的`字理。)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望”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望”读下面“王”的音。

生2:它也读左上角“亡”的音。

生3:那右上角“月”是它的形旁,它与月亮有什么关系?

师:(引导)月亮离我们较远、较高,所以“望”有看的意思,它指向高处、远处看。

生1:老师,这句诗中“望”可以换成“看”吗?

师:你们说呢?

生1:我认为不可以,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师:你用“看”造一个句子行吗?

生1:我正在灯下看书。

生2:我知道了,“望”指向高处、远处看。“看”指看矮的、近处的东西,所以不能换。

师:非常正确。李白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他的心情会是怎样?

生1:他一定觉得自己很孤独。

生2:他肯定想念好的妈妈。

生3:他想快点回家。

……

师:你会读这句吗!

生:这一句语调要有一种孤独感,语调要低沉。

师:你们还学会了什么?

生1:我知道最后一句写什么?意思是(略)

生2:看到圆圆的月亮李白想到了故乡。思念起故乡的亲人。

师:这时李白想对亲人说些什么?

生1:李白说“亲人们,我一个人在异乡很孤独,很想你们。”

生2:他会说“八月十五真想和你们一起唱歌饮酒。”

生3:他说:“要是有一只鸽子,能把我的思念带给你们就好了。”

……

师:八月十五你们是怎么过?

生1:我们拿着月饼,点着灯笼全家人到楼顶赏月。

生2:我们家看电视来欢度八月十五。

生:……

师:你们知道边防战士是怎么过的吗?(进行思想教育)

生1:他们仍守卫着祖国,他们精神令人敬佩。

生2:他们太伟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师指导读:用低沉语调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全诗)

三、给诗谱曲

师:我国诗人很了不起,他们写诗非常注重押韵,每一首好诗,都可以谱成一首歌。现在请大家听老师唱给大家听。

(师自己谱曲演唱)

师:好听吗?(好听)你们可以用你喜欢的歌曲的旋律给这首歌谱上曲,然后把它唱出来。

(生小组讨论汇报)

生1:我们用《黄鹂鸟》给它谱曲(生唱)

生2:我们用《刘三姐》旋律给诗编歌。

生3:我们用《中国功夫》来唱这首诗特别好听。

生4:我们可以用《让我们荡起双桨》来演唱这首诗(生唱)

生5:我们用《采草莓》这首歌来演唱这首诗(生唱)

……

四、背诵课文

1、齐背、分组背、指名背。

2、课后找李白诗。

五、自评

1、字理教学不光运用在识字教学,也能运用在阅读教学,为此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课文中我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字理分析,突出了字理教学,并运用在品诗中。在品诗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找出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字理,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词语。提高了识字的“质”。

2、突出了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素质教育最主要是面向全体,突出学生的文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实现。如小组讨论形式,自学这些设计都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我还注重调动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参与。如学习课文时注重运用存疑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自学三、四行诗时,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为他们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3、有创新、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案设计中我设计了给诗谱曲和想象这一环节,唱歌和想象能唤起儿童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兴趣大增,畅所欲言,充分的调动全身的感官。这样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想象,及所谱的曲表现个性,具有童趣,从而学生学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下子就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并能理解全诗所表达的感情。

篇11:古诗村居的教学实录

古诗村居的教学实录

一、导入自主发现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慢慢回头,穿越时光,走进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去品味那个时代的乡村生活——

生:一起读:《清平乐·村居》

师:自己读一读这首词,看看和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

生2: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

师:你真会发现,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作词牌,同一个词牌填的词字数都是一样的。

生3: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

生4: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片呢!

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节奏和韵律感呢!想再读一读体会一下吗?

生: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

【评】所有词的形式特点,均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体验而得,老师所做的,只是梳理与丰富。学生是课堂上的体验者,发现者,“百闻不如一尝”,这样的学习体现了教学的过程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古典音乐的渲染又让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恬静悠闲的乡村风情中。

【辩】的确,教者的此处设计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做法很好,只是课一开始,就让学生配乐读似乎欠妥。要知道,音乐的选用是为文本理解服务,而非相反。此时的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走进文字,感悟词韵。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读词,有无病呻吟之嫌,不够协调。所以我认为,配乐朗读,应在深入领悟整首词后进行,让二者和谐共生,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大美学教育”。

二、初读领悟词意

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注意字正腔圆,争取读出感情。学习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请大家再静静地用心读一读这首词。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自读思考,在词旁做记号。

生1:起立朗读。(朗读水平一般)

师:读得还可以,我给你的朗读打80分。

【评】教师是学生智慧的点燃者,课堂上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给学生打80分,老师的“霸主”地位彰显无遗,我感觉分数过低,应该对他的第一个举手表示充分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潜能。

【辩】的确,学生在课堂上理应得到平等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因此而得到一味的肯定,廉价的表扬,这样的肯定是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

【再辩】课堂学习需要积极和亢奋,但也需要冷静和理智,不能过于情绪化。缺乏实质内容的捧场容易掀起学生的躁动情绪。最好的评价,应该落实到具体的阅读、理解、欣赏与表达上,最好的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和引导性。既恰当又有分寸感。

生2:我知道“无赖”的意思就是指厚颜无耻。

生3:不对,“无赖”在这里是说小儿子天真可爱,活泼。

生4:我不理解什么是“吴音”。

师:吴音,就是吴的地方话!当时作者写这首词,在江西的上饶地区,春秋时代那里属于吴国。

【评】这种枯燥的讲解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吴音吗?让听课的启海方言的老师示范一下岂不形象易懂?

生5:“翁媪”是什么意思?

生6:“翁媪”就是指老男人和老女人。

师:我们根据字形就能猜测它的意思。记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诗吗?翁指的是老公公。在这首词里,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一对年老的夫妻)

生1:“剥”是什么意思呢?

师:剥,指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平时你们剥过什么?谁知道“卧剥”是怎么剥的?(躺、趴)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评】何为有质量的问题?是不是暗示这个同学提的问题没有质量?对提问的同学是不是有一棒子打死之嫌?

【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提问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堂不是聊天室,不能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提问。

【再辩】课堂上固然要解决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再辩】课堂上教师要敢放、会放,也要敢收、会收,以高度的敏感和艺术的方法,努力将学生的问题集中化,高质量,如果问题变成“漫游式”,那样便可能无教学可言。

【再辩】课上有时难免出现一些太简单、价值意义不大的学生提问,但学生如果已经提出来了,当场否定、拒绝或回避,弄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迁就或肯定又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到底我们该怎么把握,确实是一个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式和套路的难题。

生2:为什么“醉”了,“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生4:白发谁家翁媪,为什么是句号而不是问号呢?

师:词语的意思你们都读懂了,这首词你们读懂了吗?谁来说一说?

三、品读感悟词境

师:从“茅檐低小”可以看出这家人生活比较清苦,但为什么这对老夫妻却感到快乐与满足呢,为什么有心情喝酒喝到不醉,能亲亲热热“相媚好”呢?

(一)感悟“相媚好”。

生1:我觉得儿子勤劳孝顺,他们才相媚好。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师:哦,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儿子正在锄草,(多媒体出示画面)他觉得父母年纪大了,想尽孝心,体谅父母。

师:谁有补充的?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理解的呢?

二儿子正在织鸡笼,(多媒体出示画面)虽然没有哥哥力气大,能干,但也很尽力。

师:夫妻俩看着勤劳能干的大儿、中儿,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儿也让他们喜欢吗?

生:喜欢,因为小儿子调皮可爱、无忧无虑。

师:从哪儿看出?

生:无赖。

师:文中哪个词儿具体表现小儿很无赖?

生:卧。

师:“卧”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动作吗?

生:身体前倾,做趴状。

师:这是俯卧,还可以怎样卧?

生:自由地做出仰卧、侧卧……

师: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

生:可能摇着小腿,嘴里哼着歌。

生:可能在地上打个滚儿,玩累了还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觉。

师:这样的小儿,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生:自由自在。

师:读出小儿的悠闲自在吧!

生:朗读。

师:还不够悠闲自在呢!再试试,注意那个“无赖”和“卧剥”。

生再读此句。

师:“无赖”读得轻快、上扬,小儿多可爱多顽皮呀。他享受着天真无邪的幸福,多让人羡慕。我们都来分享他的幸福。

齐读。

师:小结过渡:大儿、中儿勤劳孝顺,小儿调皮可爱,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是那么和谐,难怪他们“醉里吴音相媚好”呢!

(二)感悟景之美。

生1: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儿的景色很美。

师:哦?你从哪儿读懂的?

生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从青青草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觉得这里的草很青很茂盛,生机勃勃。

师:(多媒体出示):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想象出这乡村的美景吗?

生自由练说,师指名说。

(三)指导朗读,想象说话。

师: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多名学生朗读。

师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师: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仿佛听到老两口在说什么?

生同桌两个人一个做老爷爷,一个做老奶奶,试说。

篇12:古诗嫦娥名师教学实录

古诗嫦娥名师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

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温柔 善良 美丽

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大屏幕出示《嫦娥》诗配画)

二、新授

(一)导学

师: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生 会读 会写 会背 会意思 悟情感 知诗人

师:是的,知人论诗。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谁听说过他?你会背他的诗吗?

生背李商隐诗《登乐游原》。

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二)粗读古诗 读正确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抽生读。

度屏幕出示生字词,师抽读检测,并相机指导正音。

指导生字“屏”、“烛”“晓”“偷”的书写,生每字些三遍。

(三)细读古诗 会诗意

读出节奏

读出韵律本诗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读出画面 让学生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些什么?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师生互相启发,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

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 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 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四)品读古诗 悟诗情

师:细细品读,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生 嫦娥偷吃灵药奔月后,十分后悔 心情孤独寂寞。

师:作者写诗,总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我们读诗的人,要善于从诗中找到最能表达感情的词语,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你认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是哪个或那些?

生“悔” “心”

师:我们来感受嫦娥的“悔”。嫦娥为什么而后悔?

生 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

对不起心爱的丈夫

想到世人的谴责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体会到的情感来读诗句。

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师:正因为这无穷的悔恨占据着嫦娥的心,所以嫦娥每天夜晚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 思念

悔恨

哀怨

痛苦

寂寞

师: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丈夫,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念的人间了,她怎能不“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一首诗呢?在诗中,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呢?

生 同情

怜惜

惋惜

哀叹

师: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师: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

生 对嫦娥的同情之心

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师: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五)深读古诗 领悟哲理

师:古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嫦娥》这首诗不只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呢。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

生 不该

师:为什么?

生 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

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师:是啊,嫦娥为了长生不老,一念之差,偷吃了灵药,飞奔入月。从此,她与丈夫凡仙相隔,永不相见。每日每夜,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在广寒宫上,没有了丈夫的陪伴,没有了亲人的爱,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她感到心酸,感到心痛,感到心寒。在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她遥望人间,有叹不完的气,有流不尽的泪,有说不出的爱,有道不尽的悔。

师: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六)积累古诗 抄写背诵

生 认真抄写古诗一边 边抄边读 边抄边记 抄后诵读 直至背诵

三、拓展延伸

师: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两首。

多媒体展示李商隐名诗:《夜雨寄北》 《无题》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自从有了文明,诗就诞生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孩子们,作为文明古国的子孙,我们真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丰富我们的情感,涤荡我们的心灵,在诗中去追寻古老的文明,去感悟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孩子们,让我们以经典为友,以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

篇13:《一剪梅》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一剪梅》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刚才我们总结了鲍照《拟行路难》、杜甫《蜀相》、陆游《书愤》等作品传达的不同的感情,把个人遭际和家国之恨融合在一起。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下李清照的《一剪梅》,看看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思考一下这种情感从何而来。

(五分钟以后)

学生 1:这首词的下阕有八个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表达了一种忧愁。

老 师:这种情感从何而来?

学生 1:她想她老公了。

(其他学生笑)

老 师:对。李清照思念自己的丈夫写了这首词。(板书:相思之愁)那她丈夫去哪里了?去做什么了?

学生 1:我不知道。

老 师:好,请坐。哪位同学再把这首诗的背景补充一下?

学生2:大概是去玩了。

老 师:你请坐。来,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元代伊世珍《琅嬛记》有这样的记载:“易安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jí)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这里的“笈(jí)”字意思是“书箱”,“负笈(jí)远游”就是到外地求学去了。

学生 3:“结婚未久”就去外地学习了。这么爱学习?

老 师:是啊。赵明诚是个金石学家,金石学就是主要研究过去的铜器和碑石以及上面的文字的一门学问。光成家也不行呀,还要立业。现在我们再回到这首诗上,我找两个同学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句子和为什么喜欢

学生4:我喜欢“花自飘零水自流”,因为写得很唯美。

老 师:唯美。这说明你的感觉很敏锐,不过这只是对这句话的欣赏,能不能把这句话放在整首词中去看。

学生 5: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我也喜欢这句话,我觉得欣赏的时候应该和后面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联系起来。我感觉这是把“花和水”比喻成“闲愁”,“化有形为无形”,还有点通感的意思,把视觉转化为感觉。

老 师:很好!请坐。你的鉴赏注意了前后联系,还品味出艺术方法,这就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很好!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几首诗中的语句,我说上句,同学们说下句。“关关雎鸠——”

学 生: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老 师:桑之未落

学 生:其叶沃若

老 师:桑之落矣

学 生:其黄而陨

老 师:孔雀东南飞

学 生:五里一徘徊

老 师:花自飘零水自流

学 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老 师:我为什么让大家回忆这些句子?你意识到了什么?

学生 6:“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兴的手法。

老 师:说得好,兴的手法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现在总结一下,这两句话的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又兼有比兴手法。那这句话在整首词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 7: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有引起下文的'抒情。

老 师:上文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下文中抒情的结果如何?

学生 7:景物描写有“红藕香残,鸿雁传书,月满西楼”;抒情的结果是“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老 师:请坐。你是用原文来回答的问题。很好!哪个同学根据他的回答来生发一下,展开来说。

学生 8:老师,我能先说一下自己的疑问再回答您的问题吗?

老 师:请讲。

学生 8:“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知道是说作者乘船游玩,可是,可是“轻解罗裳”什么意思?是去游泳吗?

(其他同学大笑,他也有点不好意思。)

老 师:我先纠正你一个字的读音,“轻解罗裳(cháng)”不读“shang”古人“衣”和“裳(cháng)”是分开的,“衣”是上衣,“裳(cháng)”是下衣。“轻解罗裳”的“裳”在这里统指“衣服”。谁来解答一下这个同学的疑问?

学 生:......

老 师:好,我来说一下。此处的“罗裳”是指待人接物时候的穿戴,是“盛装”;“轻解罗裳”就是换上“便装”的意思。明白了吗?

学生 8:明白了,就像我们爬山要换上运动鞋一样。我觉得景物描写上“红藕香残”应该理解为“红色的荷花只留一点淡淡的残香”,一个“残”字让觉得很伤感、很凄凉。“谁寄锦书”说明,她的丈夫并没有来信。所以,才有下阕的“无计可消”的愁情。

老 师:请坐。说得不错,你对“红藕香残”这四个字的理解很准确,“玉簟秋”的“秋”有“凉”的意思,是感觉也是心情。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景和情结合起来鉴赏,这就叫做“以意逆志”。除了这一点,我们还学了“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我们这节课运用了吗?

学生 9:没有。

老 师:没有吗?

学生10:我们知道了赵明诚外出学习,李清照一个人在家思念丈夫,才有了因为相思而生闲愁。

老 师:“因相思而生闲愁”总结得很精练!刚才那位同学,你为什么觉得没有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手法呢?

学生 9:我现在知道用了,但我觉得还不充分,因为你还没有介绍作者。

老 师:呵呵!请坐。你补充得很及时,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李清照的生平。看着PPT,低声读一读。

学 生: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老 师:现在离下课还有三分钟,哪位同学还有疑问?

学生11:老师,我记得你在讲《长恨歌》的时候说“夜雨闻铃肠断声”是“雨霖铃”这个词牌的来历,并且还说每个词牌都有来历。那“一剪梅”这个词牌是怎么来的?

老 师:好。请坐。请看大屏幕。一剪梅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biāo)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这只是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了解一下这个词牌的格律和结构,也可以试着填词。

今天的作业时:背诵这首词。

【教学反思】

“自”字的魅力——由“花自飘零水自流”说起

这堂课流程比较完整,生成的东西也很多,比我预期的结果要好,很可能是因为学生听过《一剪梅》这首词的流行歌曲版,比较熟悉歌词。如果一定要说自己的功劳的话,就在于点拨恰到好处;这堂的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太短,有些地方(如对词中“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没能充分展开。

下课以后,我仍觉得意犹未尽,放下电脑,打开书,重读了这首词,又回顾了学生的发言。学生一眼就喜欢上了“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除了整首词的意境很美之外,我也很喜欢这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打开门和窗,觉得整个楼道空荡荡的,整座教学楼空荡荡的,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占据整个教学楼。思及此,灵光一现,“自”字让我心头一动,从脑海中飘然而出。于是我写下如下文字。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句话的魅力不仅在于“飘零”,更在于两个“自”字。花随水流,本来是自然现象,“飘零”二字融愁情入自然之景,两个“自”字更加明晰和深化了愁情。“花之飘零”与“水之流动”似乎两不相干,实则彼此一体,无法分开。两个“自”字拉开了花和水的距离,即景抒情,又兼比兴,和“一种相思,两处乡愁”具有相同的结构,意蕴可互相生发。分离之苦,如同无形的上帝,亚当夏娃本应互相扶持,共同消解上帝的惩罚,而事实是,李清照和赵明诚人在两地,各自漂泊,唯有分流水落花于两方以喻相思之苦。“自”字有孤独之情,有分离之意,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无独有偶,喜欢用“自”字的人不止易安居士一人。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个专题中,这个字就出现了很多次: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自许”有一厢情愿的遗憾;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自春色”有无人欣赏的落寞;

各自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鲍照《拟行路难》),“各自”有种让人乏力的宿命感,“自宽”有愤懑难解的自怜。

这些句子当中“自”字的运用,各有其意,各抒其情,各具魅力。但相比较而言,以上诸句都未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唯有易安居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入乎景内出乎其外,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

篇14:《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反思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反思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一)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祸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加 上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因此,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这节课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如“天塌地陷”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比较少见,因此我出示配了声音的图片,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视觉、听觉上进行理解,我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在这堂课中,我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和品质,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课文,理解文本。

这节课的遗憾之处是因为赶时间,给学生的练读时间较少,学生的朗读感情不够。如在学生朗读描写灾难的句子时运用赛读的方式,并及时进行评价,孩子们的朗读会更好些,也不用浪费那么长的时间。在今后教学设计时,我要多给学生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二)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感慨颇多:

1、读中悟情,“读”贯穿始终,抓住重点词句来读,读出感受。读出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在教师引读时对“熊熊”等词进行解读,突出悲惨的景象。

2、师生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第一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小组赛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通过让学生闭目想象,感受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景象。

3、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课堂上驾御能力不强、很多地方处理的不够灵活、教师的评价语很不到位。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篇15:《猫》教学实录及反思

《猫》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片断】

在教学猫的性格有什么古怪之处时,学生找出这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师:这句话哪个词用得好?

生:无论也

师: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生:

生:无论我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

师:(不知所措,立即集中生智)你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是一语双关啊!不过请你理解老师,举手的人很多,每次只能叫其中的几名,请你有耐性,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你对老师还满意吗?

生:点点头。

【反思】

这名学生明显对老师不满,此时他用自己的'回答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从情感态度上满足每一个学生。尽管我转变了观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不能真正体现出来,课上总喜欢让好孩子回答问题,为的是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往往忽略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一般学生或所谓的差生。这种做法确实要改了,不然会对某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影响。今后力求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开开心心地学习。

篇16:《杠杆》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能根据一定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能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内容

杠杆概念的建立过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杠杆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过程。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准备

铁架台、光滑圆轴、带刻度的杠杆、钩码一盒、弹簧称、铅球、自制杠杆(能够让一质量为50克的钩码吊起一铅球)

2、课件准备

古代埃及金字塔图(导入新课用)、猜测古代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图、“大力士推小男孩”的漫画(供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影片(一段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录像)

篇17:《杠杆》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投出一幅金字塔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师: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它的建造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其中,最主要的谜团是:古代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如何来搬运重达200多吨的石块呢?

(投出课本古代埃及人民搬运石块图。)

师:现在,人们利用物理知识对它的建造进行了科学的猜测:聪明的古代埃及人民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巨大的石块一步步地搬运到金字塔顶部的。以上只是人们的猜想,要解决问题光*猜想行不行?

生:不行。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那段历史,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怎么样?

生:好(兴高采烈地)。

(师出示自制教具:一省力杠杆、铅球、50克重的钩码)

师:让铅球代表巨大的石块,让小小的钩码的拉力代表人的拉力,让这一装置代表如图所示装置,现在,就让这一小小的钩码把沉重的铅球吊起,相信吗?

生:相信(但也有个别学生微微摇头表示不信)。

师:好,咱们就让实验现象来证明吧,谁上来操作一下?

(一生上讲台演示,钩码把铅球吊起,当学生吊起铅球时,教师指着这一装置问其他同学。)

师:谁知道我们在物理上如何来称呼这类装置?

生:杠杆。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杠杆。

(板书课题:12、4杠杆)

[从学生熟悉的金字塔入手,并通过自制教具的模拟实验,成功地创设了情景,既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自豪感,渗透了情感教育。]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者使用过哪些杠杆?同位间或前后位间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很积极地进行交流)

师:谁起来说一下?

生一:杆称、跷跷板

生二:压井杠、撬撬棒

(教师再补充几个例子并板书出这几种杠杆名称。)

师:由此可见,杠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是我们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杠杆。

(师板书:一、认识杠杆)

(投影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杠杆:杆称、跷跷板、压井杠、撬撬棒)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常见杠杆,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同位间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同位间讨论并交流。)

师:谁来说一下?

生一:都有一个固定点。

生二:都可以转动。

生三:杠杆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生四:杠杆的杆的组成材料都很硬。

师:现在请同学们画出所投实物的示意图。

(学生画示意图,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的画法并投出。)

师:这几位同学的示意图基本一样,唯独跷跷板的画法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跷跷板的示意图画成一条直线?

生:可以。

师:现在,你认为杠杆还有别的共同特征吗?

生:都有一根硬棒。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你能不能根据杠杆的共同特征给它下个定义呢?

生一: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生二:我认为应该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简要板书杠杆定义。)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保证了学生探究的顺利进行。]

二、使用杠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杠杆实际就是一个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你看,这个装置是杠杆吗?

(出示实验室杠杆装置。)

生:是杠杆

师:认识了杠杆,想不想使用一下?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使用杠杆。

(教师板书:二、使用杠杆,并演示使用杠杆,在杠杆的左侧挂一钩码,右侧用一弹簧称在不同位置拉动杠杆。)

师:你们发现我两次使用杠杆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吗?

生:拉力的大小、位置不同。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

(学生迷惑,不知如何回答。)

师:看来我们要使用杠杆,只知它是“一个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不够的,要解释上述现象,还需学习杠杆的更多知识。

(演示:使杠杆一端挂钩码,一端用弹簧称拉着,并使杠杆处于静止。)

师:现在杠杆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生:静止

师:我们在物理上就把杠杆处于静止时的状态称为杠杆平衡。

(板书:1、杠杆平衡)

师:现在我再次使用杠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演示弹簧称在不同位置时拉动杠杆的情况,再演示在同一位置用不同方向的拉力拉动杠杆的情况。)

师:两次拉动杠杆时,杠杆处于平衡吗?

生:杠杆处于平衡。

师:每次的实验中有哪些不同现象发生?

生:拉力的大小、拉力的方向、拉力的作用点。

(师板书学生回答内容。)

师:看来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与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为研究杠杆平衡时它们的关系,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杠杆。

(投影撬棒撬石头的例子。)

师:现在,我们以撬棒为例,在撬棒上描述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板书出撬棒撬石头的示意图。)

师:所有的`杠杆都有一个固定的支点,我们在物理上就把这一固定点称为“支点”,用“O”来表示。哪位同学能上来画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学生上黑板作出了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为区别F1和F2的不同,谁能给这两个力起个名字,并说出原因?

生:把F1称为动力,因为它能使杠杆转动,是主动的;把F2称为阻力,因为它阻碍杠杆转动,是被动的。

师板书动力、阻力

师:(师带头鼓掌)老师鼓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二是回答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看图,力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的夹角θ,你们看,能把力的方向θ和力的作用点OA两个因素合成一个因素来研究吗?

(学生表现得有点迷惑)

师:你看我作一条辅助线,(过支点O向F1的作用线作垂线,交于点O),现在构成了一个RTΔOAC,角θ和OA、OC能否建立起联系呢?

生:能。Sinθ=OC/OA。

师:很好,上式也可写为OC=SinθOA,这样OC的变化就可代替OA、θ角的变化,我们在物理上把OC称为杠杆的力臂,谁能说一下力臂是怎样作的?

(生重述力臂的作法。)

师:刚才我们所作的是支点到力的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在物理上称为动力臂,那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什么?

生:阻力臂。

(引导生作出阻力臂,并强调力的作用线是可延长或反向延长的,师简要板书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师: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被称为杠杆的五要素。

(教师用大括号把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括起来,并板书2、杠杆五要素)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活中常见杠杆的五要素描述出来。

(师投出生活中常见杠杆实物图,学生练习杠杆五要素的画法,教师评析并矫正学生的不当做法。)

[力臂的引入合情合理,学生很容易地认识到了力臂引入的必要性,学生学会了简化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杠杆

投影一幅漫画:大力士与小男孩比赛推门。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是不是有点累了?现在大家放松一下,看一幅漫画,请你充当裁判,看看谁将获胜?

(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生:小男孩

师:现在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你们:你充当他们两人的裁判有什么迷惑的地方?

生:为什么大力士推不过一个小男孩?

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小男孩有特异功能?请同位间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讨论,热情高涨。)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生一:大力士和小男孩作用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导致了大力士的失败。

生二:他们作用在门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也是造成小男孩获胜的原因。

生三:门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他们两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不相同,这是造成小男孩获胜的原因。

[学生参入到漫画所创设的情景中,激起学习的热情。]

师:你能上来画出门的示意图并标出杠杆五要素吗?

(学生三上黑板画出杠杆示意图。)

师:从杠杆示意图和小男孩获胜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力臂越长,所用的力可能越小,力臂越短,所用的力可能越大。

师:由此看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存在着某一关系时,杠杆才会平衡。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杠杆。

(师板书:三、探究杠杆)

师: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针对我们上面对杠杆平衡的讨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师板书:提出问题:F1、L1、F2、L2存在何种关系?)

师:要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把这几个量放在一个等式中去研究。例如X=Y的形式,X可以代表一个量式几个量的关系,同理Y也如此。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F1、L1、F2、L2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同学们先思考,然后同位间讨论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猜想?

生一:F1L1=F2L2

生二:F1+L1=F2+L2

生三:F1—L1=F2—L2

生四:F1/L1=F2/L2

生五:F1/F2=L2/L1

[等式概念的引入,降低了猜想的难度,为顺利突破难点作了铺垫。]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关系式,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所猜想的五个关系式,发现生五的猜想是生一猜想的另种表达,可看作同一种猜想;并根据日常中两个量的相加或相减时其单位必须相同的条件,得出生三和生二的猜想是不合理的,因此,生二、生三和生五的猜想不需再检验了。)

师:以上关系式只是我们的猜想,要验证猜想是否准确怎么办?

生:实验验证。

师:通过实验验证上述关系式,需要获得哪些实验数据?

生: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师:现在我们每组都有带刻度的直杆、钩码、铁架台、光滑的圆轴。要获得我们所需的实验数据,如何去设计实验方案?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一组到讲台上将实验方案演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一小组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并讲解。)

师:这组同学的实验方案行不行?你对他们组的实验方案有何建议?

生一:他们的实验方案可行,不过在使用杠杆前应调节杠杆平衡,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水平。

师:难道是杠杆倾斜静止就不算是杠杆平衡吗?

生一:对。

师:同学们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生二:只要杠杆处于静止就算杠杆平衡。我认为杠杆水平的目的是因为可以直接读取力臂的长度,即挂钩码位置的刻度值就是力臂的长度。

(教师带头鼓掌,对生二精彩发言表示肯定和祝贺。)

师:谁还有不同的建议?

生三:我认为方案中还应有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师:你们小组设计了吗?

生三:设计了。

(教师拿来投在屏幕上。)

师:你们为什么要设计三次实验呢?

生三: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实验才能说明问题。

师:谁还有不同的建议或疑惑的地方?

生四:我有一问题:不知杠杆哪端的力为动力或阻力?

师(面向其它学生):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五:哪端都可以。因为杠杆两端的拉力都是钩码的重力,动力和阻力只要我们规定就可以了。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就规定杠杆左侧所受的力为动力,杠杆右侧所受的力为阻力。现在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出炉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在进行实验,不过,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合作。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实验,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式,检查学生参与实验的情况。

实验完毕,教师投出实验结果。

师:我们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把所得数据代入生一和生四的猜想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师:现在你们就利用所得数据去验证猜想吧。

(学生动手验算,同位交流结果。)

师: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生一的猜想是正确的,即F1L1=F2L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成为“杠杆平衡条件”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自己作为学生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我们在物理上就把此关系式称为杠杆平衡条件(教师板书: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下面,我们利用此结论做一下练习。

(练习:1、利用讲桌上的实验装置,变换杠杆一侧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让学生回答出另一侧钩码的个数或位置,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金字塔建造历史的猜想及钩码吊起铅球的原理。)

四、应用杠杆

师: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杠杆。请欣赏一段录相。

(教师放一段“应用杠杆”的影片。)

师:通过观看影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一:我知道了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教师板书三类杠杆。)

生二:通过影片我知道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的力臂相等。

生三: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生四:生活中的羊角锤、铁皮剪、起子、钳子属于省力杠杆,船浆、镊子等属于费力杠杆,自行车上的车把、车闸、后货架上的货物夹等属于省力杠杆。

[让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此环节体现了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三、小结

师:本堂课已接近尾声,到了我们谈收获的时侯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和方法上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没有解决?说出来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一:我知道了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

生二:我知道了杠杆可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并且明白了省力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要省距离的道理。

生三:我懂得了用实验验证猜想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来描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四:我有一个迷惑的地方:在实验时为什么要用这装置?使用别的杠杆不行吗?

师: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你们先小组间交流一下。

(小组间进行积极交流。)

生一:因为这一装置简单,并且可以直接挂钩码,通过钩码的重力来表示作用力。

生二:因为这一装置可以方便读取数据,例如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不过,也可以用其它的杠杆来做此实验,例如,我们可以把杠杆的支点放在一端,另一端用弹簧称向上拉,钩码可以挂在杠杆的不同位置上。

师:(面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可以吗?

生:可以(有部分生说不可以)。

师:可以用此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不过,向下的阻力还应包含杠杆的重力。

(听到这里,一生马上举手,想必是有疑问。)

生:我们做实验时的那个杠杆的重力为什么没算进去?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你所说的那个杠杆的支点在它的中点上,杠杆左右两端的重力及其力臂都相等,所以不影响杠杆平衡,也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杠杆的重心在它的中点上,而支点也在中点上,其重力的力臂为零,杠杆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也为零,因此不会影响杠杆平衡。

师: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响亮地、自信地回答)没有了!

师:这节课我们师生齐心协力地合作,顺利地完成了关于杠杆的学习任务,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去发现物理中蕴含的乐趣,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师生交流互动互惠,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新知,促进学习,达到师生、生生间知识的共识、共享与共进。]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漫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关于“杠杆应用”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调,忽视了评价的三重功能:一是让生知道“对”与“不对”;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

相关专题 古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