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感受他的民族魂语文教学反思

Icarus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走近鲁迅,感受他的民族魂语文教学反思

【简介】感谢网友“Icarus”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走近鲁迅,感受他的民族魂语文教学反思(共19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走近鲁迅,感受他的民族魂语文教学反思

走近鲁迅,感受他的民族魂语文教学反思

导读中还明确提出了我们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果有条件,哈可以读一些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文章,观看和鲁迅有关的影视作品。

从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他们希望用鲁迅的故事和鲁迅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们也具有属于我们民族的魂的精髓,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啊。同时懂得运用几件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解读了编者的用意后,我开始用心地备课。在《少年润土》里我们感受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通过四件事情,我们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知识丰富,见识广,生活充满乐趣的农村少年——润土。课中,我通过抓主要事件,抓重点词句,感受润土形象。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里,我通过抓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展开全文教学。提问学生: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体现在哪?为别人想的多体现在哪?当学生回答“谈论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体现了他为别人想得多。“自己病得厉害却还三更半夜写文章,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病情……”体现了他为自己想得少。然后在回到第一段,感受众人对鲁迅的爱戴。顿时,学生豁然开朗了,文章后面的内容都是第一段的原因。这样的材料安排,使文章合情合理,因果明确,人物形象突出。在《一面》里。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爱。《有的人》则高度评介了鲁迅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人民利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的高大形象,读完后,心中激动与感动并存,决心与行动共鸣。

单元学习完了,我引导孩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人的方法:用几件事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进行正面与侧面描写,突出人物形象。孩子们的创造很成功。

篇2:回忆鲁迅先生语文教学反思

回忆鲁迅先生语文教学反思

我本着以情感为主线,充分挖掘句子的内涵,以读培情,让学生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回复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反差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结合有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与鲁迅相关的故事、言谈举止来体会鲁迅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鲁迅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由于时代距学生较远,他们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并进行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让学生自己熟读课文,自主感悟,以便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信息的思维空间。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鲁迅的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认为这样的对话应该怎样读?”在品读鲁迅提鬼这个故事时,“读这些句子时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感悟。

实践证明,整个教学过程以情感为主线,以读为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由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既有预设又有生成,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由教者转变成为有经验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民主、提倡开放,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得生动,学得开心。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明白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真的拥有太多的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不容易,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不容易,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不容易……而这些方面,我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

篇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做主人,那首先就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当他们兴致勃勃时才能投入学习。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在学生谈体会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深入体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谈出了自己的自学所得以及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为人,简介时代背景,进一步体会其高尚的.品质,学生们积极思维,水到渠成,突破了难点。如学生在学习“笑谈‘碰壁’”这一部分内容时,发现很多学生只画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却不知该如何写批注。

于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是真的吗?告诉学生若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读出文字背后深层的意思,看看“四周黑洞洞的”是指什么?学生立刻说出是指黑暗的旧社会。然后,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说,“碰壁”是指什么?鲁迅当时黑暗的旧社会中为什么会“碰壁”?从而让学生体会鲁迅不怕挫折与迫害,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在“救助车夫”这一部分当中,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动词。教学时我特别抓住了其中的“跪”字。这个字能否理解得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鲁迅先生的关心劳苦大众的品质。

课上我让学生先读本部分,然后找出怦然心动的语句,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一个词。究竟为何怦然心动,学生先对“跪”的意思进行了诠释,这是一种小辈对长辈礼貌的作法;然后,又对车夫与鲁迅先生的身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而易见。这种不计较身份的作法,的确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是的,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怦然心动,是那么的重要,谈出自己的感受,也是那么的轻而易举。

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因备课匆忙,急于追赶教学进度,我虽然知道“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的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是文章的情感主线,但没有仔细考虑该如何以这个情感主线,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情感,真正地走进文本。我应该在学生每学一个小故事后,再返回到这一句话的诵读上,一咏三叹,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高大。

篇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语文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时,先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每件事通过空行成为独立的一部分),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指导学生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的段意,再告诉学生,小标题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从课文中摘录词句作小标题。

理解课文时,可先引导学生根据“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找出课文中心句,然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二是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就调整了阅读的顺序:大致了解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后,直接学习下文。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第一部分与后面几个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提出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则用鲁迅先生的几件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总之,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才赢得那么多人的爱戴。第一部分和后面几个部分是因果关系,第一部分写的是果,后面几个部分写的是因。

篇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教学反思

今天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侯校长也来听了课,选择这篇文章是考虑到班级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差,朗读水平低这三个因素,本单元的其他课文都是描写外国文学家的,文学家的名字读起来就很拗口,起码这是一篇描写中国文学家的文章,孩子们对本国的历史了解要多一些,更利于文章的解读。另外本篇文章布局合理,采用空段的形式自然分出三大部分,更利于学生梳理课文。基于上诉的认识,我选择了这一课,期盼能获得好的效果。

下课了,对自己的课堂还是不满意,虽然我也秉承学校“少讲多学,精讲多练”的教学理念,做到有重点地讲、学,但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拖延了时间。我认为原因较多,教师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在答题时答非所问;学生基础差,概括能力差,因此在第一部分延误了时间,原本1、2分钟解决的加小标题的环节运用了好半天才完成;再则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低,也延误了一定的时间。综合在一起时间变得紧迫了,致使练笔时间缩短,效果大打折扣。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生的朗读,本班学生朗读水平差,通顺都达不到,想要有感情简直是奢望,但是今天的三次语段的朗读感情由平淡到情绪的变化读的较好,这也是本节课最让我欣慰的。平时上课发言的学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同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多次运用鼓励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总之,再好的教师没有学生的捧场,你的课堂也将无声无色,发挥自身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精彩。

篇6:五年级上册语文《他发明了什么》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教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同时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上完这篇课文,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一是课前能布置学生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教学时,通过介绍,汇报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是教学时,能紧紧围绕“他发明了什么”这一问题深入读书,有的放矢,明确阅读的目的。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我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将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选择重点词语填写下来。通过小组讨论,结合语言文字比较一下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总结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

我觉得以后还应注意:课文的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做法――成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使原本只能一个个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和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学生理解起来也许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多搜集相关资料将标准化做法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另外,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假设自己是2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们进行演说。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7:五年级上册语文《他发明了什么》教学反思

10月,在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我执教了《他发明了什么》。当我再次审视这堂课,感受颇多!

第一个感受就是,这堂课上得很不成功!客观的原因自不必说了,说说我在这堂课中暴露的问题吧!记得那是在检测预习的环节,我预设的是5到8分钟结束检测,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班孩子的预习效果会是那样,于是,在这个环节,我多停留了一会儿,而正是这儿的多一会,导致了后面的环节时间不够,重点不够突出。之所以会出现检测预习的多停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的临场应变能力太弱,第二个,是因为我的一些教学观念,我在准备赛课的过程中,看了一些光盘,那些老师,尤其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语文课就是要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评价这个教学手段,不能形同虚设,要实实在在。老师不能忽略课堂存在的一些突发问题,不然,这个课就是上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给学生上的。可惜,我对此的理解很肤浅,也直接导致了我在这堂课中运用上的生疏,不过,我为自己感到高兴,虽然,这次我的课失败了,但我相信,我以后的课堂会呈现更多的精彩!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二个感受就是,我在准备赛课的过程中,教学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正如领导所说,不管此次结果如何,走过了这一次,我们都比以前更加地成熟了!首先是对于课堂评价语言的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德国的教育家第多斯惠还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真诚地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恰当的点评,我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并真正的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平常,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自己也不太注意评价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做得很不够!有时候,不知不觉会忽略他们是鲜活的生命,需要老师的语言给予适当的浇灌,看了很多名师的课堂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每个孩子都需要去激励,去唤醒,去鼓舞啊!课堂评价语言,除了需要多学习,多积累,我想,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然之间,以前的很多话在这一刻领悟了,比如“要变先变观念”,“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石”等等。其次是对于互动的体会。以前,也常常听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词汇。那时,真的不太清楚怎么互动。看了窦老师的课,我知道了什么叫互动。其实,我们在课堂中,常常很忽视互动,比如说,一生读文后,请另一生评价,评价的学生常常忘记他是在和读书的同学交流,因此那种感觉就是走走过场,评价就成了一种形式,而并没有通过评价达到应有的作用——让读书的人知道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读的不太好。老师也常常蜻蜓点水,评价走得很不实。

我想,真正的课堂,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情感上,知识能力上,都有所提高,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篇8:五年级上册语文《他发明了什么》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具有故事性的说明性文章,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为: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根据这一目标要指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在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教学中,我将惠特尼的标准化做法和铁匠师傅自己一件件打制零件,自己安装的做法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深刻感受到标准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本课的设计层次清楚。导课时,我从学生自己知道的发明家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整理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文的重点问题,带着这一感兴趣的问题品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理解内容。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探究精神。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后的资料和自己在课下查找的资料,自己探索问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不难,学生容易理解,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毛瑟枪制作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使学习水到渠成。

本课教学存在着的一些不足之处。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所以应该先从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知道在十八世纪的技术造4万支枪可能吗?从而引导学生读2-9自然段,关注惠特尼的做法,比较这样做的好处,同时指导学生的朗读。最后应从标准化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一种方法,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引导学生体会惠特尼的发明的重大意义。经过这样一修改,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得更加准确。

篇9:五年级上册语文《他发明了什么》教学反思

我认为做的好的地方:

1、抓住单元主题“方法”导入课文,“方法”入眼,更入心:方法很重要,有时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在初读课文过后,了解课题中的“他”指的是惠特尼,发明了一种组织管理方法——“标准化”。我读课题,同学们回答课题之问,一问一答,一呼一应,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尽在其中。

2、采用了半提示的方法,培养学生写提纲。在学生不能确定哪一个自然段主要写惠特尼造枪过程,我让学生沉入课文再抓住关键词提炼八、九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读,找到关键词“好处”明确第九自然段主要讲惠特尼这样制枪的好处。

3、通过朗读首尾两段,找到相对应的部分,同学们立刻会意这是一种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不好的地方:

1、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背诵有点强制,如果在一呼一应分角色等多种读中,学生也能无痕地背诵,这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同时轻松解决课后习题第一个。

2、在检测生词读音时,理解词语的意思不够深入,忘了让学生自己记字形,交流易写错的地方。

3、在指名读时,没有指导读的有情。

原因:

1、我对教材理解得不够透彻,也不自信,导致教学顺序有点乱,浮在表面,只是词读正确,句读流利,没有沉入文本所创造的情境中。一句话没有深度。教学目标过多,没有重点。

2、依赖名师教案,没有自己的思想。

篇10: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的内容。比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我从插图入手,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对邓小平有个大概了解。根据“经常”、“夸奖”两个词语,我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受到夸奖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当成先生和邓小平,入情入境体会先生和邓小平的心情。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丰富了课文的情境。因此,在进入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教学时,我尽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学生朗读这个句子时,总是疙疙瘩瘩的,甚至还有把句子读破的。尽管我跟他们解释了,“描”就是拿另一张纸放在字帖上写字,“照着字帖描”就是看着字帖上字的样子,在本子上自己写。前者简单,后者难,所以先描,等练熟了,才能照着写。尽管苦口婆心,还范读了一遍,又带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学生读得不连贯。我采用了实物示范的方法。拿来了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诉学生字是字帖,然后用一张薄一些的白纸蒙在上面描,让学生明白这是“描”,接着拿掉字帖,再照着它写,让学生明白,“照着字帖写”是怎么回事。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看我演示,比起开始我讲解的认真上百倍。这样示范过后,再让学生来读,他们就在想着场景理解的基础上,比较顺利且流利地读出来了。

篇11:从感受中发现,从发现中感悟的语文教学反思

从感受中发现,从发现中感悟的语文教学反思

很快,又到了讲授习作《春天的发现》了。一直以来,班上的小朋友在习作方面总是不尽人意,他们要不就是“脑中没材”,要不就是“心中没词”。写作难一直都是他们的心声。我知道,学生写不好文章,这跟我平常的引导是很有关系的。

这堂习作课怎样才能上好呢?我知道写景的文章,就靠凭空的想像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学校那一大片的操场,我怎么想不起来呢!干脆转移阵地,带学生下去,让他们身临其境,就地取材吧!第二天,我把这消息告诉他们是,他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且显得迫不及待了。我首先出示了观察要求: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接着我把他们引到了操场。学生三五成群的.四散开去,我在周围观察他们的收获。有的学生就地坐在了跑道两旁举目四望,笔尖也同时在他手上快速的转动着;有的选择了升旗台,从高处观察;有的干脆躺在舒服的草地上与操场来了个“亲密接触”。总之,不管是谁,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不到二十分钟,就连平常写作写得最慢的同学,他手中的纪录也已经写了大半页纸了!

半小时后,我集中全体同学,坐在了操场中央,让大家交流自己的收获和发现。这时候,“课堂”气氛一改往日的沉闷,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高举起小手,争着要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交流的过程不时涌现了许多形象、优美的词语: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翩翩起舞、绿海洋、绿毯子、绿衣裳、魔术师、舞蹈家、伸懒腰、洗澡等等。一些平常很少见创意表达出现了:在泥土中沉睡已久的小草正在破土而出。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而小鸟就在旁边唱着动听的歌儿,蝴蝶也赶来凑热闹,它在空中拍动着自己那雪白的翅膀,好象在为它们鼓掌呢……

我在一旁听得陶醉不已,惊讶于小朋友的观察能够如此仔细,表达能够如此的贴切和生动,同时对以往没有发现他们这一能力而感到非常惭愧。当我请同学们将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时,同学们非常地激动,写作在这一刻中变得如此的顺理成章。后来孩子们交上来的佳作,再次印证了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教育家波莉亚说得没有错: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确实是这样的,学生只有自己亲身去感受,才能有所发现,这是写作中积累材料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为后来的感悟做好铺垫。老师如果能在学生的发现中做进一步地引导,那么学生心中的感悟便会变成笔尖的文字,写起来就会水到渠成了。通过这次户外写作的尝试,我自己也上了宝贵的一课。

篇12: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现在的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不愿让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去干能干的事,去克服能克服的困难,而“过度保护”起来。这既压抑了孩子活动的愿望,又使孩子养成依赖、退缩、怯懦等不良心理,缺少独立、自主性。通过观察、调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逐步培养起良好的个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独立看书思考找出不懂处、有疑问初。

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在坐的大多数人在家是独生子女,过着小皇帝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也是从不相识,心中无他人,心中无集体;对社会上的善恶之事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有这样一个人,他与你们的想法正好相反,他忧国忧民,处处以别人的利益为重,因此,他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上大多的人爱戴和尊敬。同学们想知道在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是谁吗?”通过这一激发,学生的表情有了微妙的变化,有的注视老师,有的同桌在窃窃私语,接着异口同声地说:“想知道他是谁!”这时老师告诉学生:“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正因为他忧国忧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所以才受到世人的尊敬。”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才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在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这样学生不反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心理素质,使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发展。

篇13:小学语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昨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在我们班教室上了一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课后,他们又及时地给我评了课,我深受感动,在此表示感谢!这节课,我自认为上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比如在教授“救助车夫”时,这一...

昨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在我们班教室上了一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课后,他们又及时地给我评了课,我深受感动,在此表示感谢!

这节课,我自认为上得不好,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比如在教授“救助车夫”时,这一段应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解,而我只是讲讲表面的东西,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也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读中感悟,把许多学生该讲的我却替他讲了,违背了许多新课程的理念……

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我也做得非常不够,像他们说的那样,单调乏味,有些语言甚至还犯了课堂大忌。校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单独给我评课后,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最后他还委婉建议我多学习一下新课标,多去多看看名师的经典课堂,学学他们的`语言风格,去感受一下他们的教学魅力。真的很感谢他们,在我上得不好的情况下还这样安慰我,说有自己的风格。

很感谢他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检讨了过去种种的行为。我知道我前进的路上还很艰难,但我相信我会勇敢的走下去的……

篇14: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对话,是谈话者思想、情感的交流,读书,可以理解为读者和文本的一种对话。如何让对话深刻些?下面我就以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进行探讨。

【教学片断】

我问伯父,为什么车夫在这么冷的天里,还赤着脚拉车?伯父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他的话已记不清了,只觉得他的回答很深奥

师:作者当时还很小,所以听不懂伯父意思深刻的.话,请同学们像一下,鲁迅先生可能会怎么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耐心的等待学生的发言。

终于有学生举手了。

生1:车夫家里特别穷,连饭也吃不饱,根本就买不起鞋。

生2:车夫每天挣的钱太少了,还要养活家里的人。

生3:是那个社会太黑暗了,才使穷人的日子越来越苦,连鞋都买不起。

师:是啊,鲁迅肯定说到了造成穷人生活苦难的根本原因──社会的黑暗。这样深刻的道理,小时候的作者所以才听不懂。

【反思】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应让学生思考对话隐喻意义,使对话的层次更深一层。

2、对话不仅仅是双方情感互动、交流,同时也应是理解文本创造意义的过程。学生只有理解了鲁迅对那个黑暗社会的痛恨,才能理解文本隐含的意义,说出文本没有说出的话。这样的对话才能有较深刻的层次,才能触及文本的宗旨。

篇15:语文六年级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语文六年级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叶圣陶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持,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境界,于是,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学中做到了这样的尝试,我本着以情感为主线,充分挖掘句子的内涵,以读培情,让学生在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回复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反差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结合有关资料和联系上下文,认真品读伯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来体会伯父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对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一、充分准备,奠定基础—自读

由于时代距学生较远,他们对鲁迅和当时的社会都不甚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鲁迅的`资料及他的作品,并进行阅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便加深对鲁迅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让学生自己熟读课文,自主感悟,以便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二、语言渲染,激发情感—多读

教学时抓住情感主线,反复阅读,激发学生对鲁迅的怀念之情。

如学完第一个小故事,教师就饱含激情地导读:“亲切的话语还在耳边回想,可是今天,伯父都躺在了国家殡仪馆的礼堂里,回忆往昔,周晔更加悲痛,那么怎样读这句话呢?”(课件出示:“我呆呆地看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面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而在学完“救助车夫”这一部分时,教师用低沉的声音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伯父去世时,这是多么令人悲痛啊!你能把这样感受读出来吗?”再读这一段。就是这样,把伯父的爱戴和怀念之情作为一条情感之线,通过反复朗读来体现,在角色转换中体验情感,在反复品读中流露真情。

三、巧设问题,激活思维—研读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设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信息的思维空间。

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伯父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你认为这样的对话应该怎样读?”在品读伯父救助车夫时,这样来说:“读这些句子时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感悟。

实践证明,整个教学过程以情感为主线,以读为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由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既有预设又有先成,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由教者转变成为有经验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二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民主、提倡开放,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得生动,学得开心。

篇16: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遇到了以下问题:

1.教学应当是“预设与生成相益得彰”的:

但在教学中,我只顾着讲教学设计步步为营地进行实施,对教学现场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以及产生的`认识和感悟,没有做到及时捕捉,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地点到,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使之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资源。

2.“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知识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对于这个问题的感悟也就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但是,我拘泥于寻求惟一的答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锐的洞察和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没有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去。

因为上述原因,本课的教学显得教条而不灵动。

其实,课堂上即时呈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格外可贵的,因为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资源面前,倘若能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根据学生的不同感悟,组织教学,学生不才能不但读懂、悟透,而且更有兴趣,课堂也会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永远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应变能力,锻炼教学智慧,增强教学技艺和魅力。

篇17:《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语文教学反思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的语文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是选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精读课文中的第二课,首先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鲁迅的平和,不过,这篇文章较长,我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明确指出了几个方面,化繁为简,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筛选信息,这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把体会鲁迅的平和作为次重点;

其次,我把这篇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回忆录的特点上:细节描写与饱含深情的语言。阅读与写作往往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主要在于细节描写,这是阅读的重点,也是写作的重心。因此,我不仅以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而且把课外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欣赏,学习的同时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让学生品味萧红对鲁迅饱含深情的描述语言;

然后,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探究性题,因此,我在课堂上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学生针对文本自由发挥的问题;

最后,一节课的完结并不是真正的完结,而是通过这节课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在课外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拓展延伸以课内来带动课外,让他们的视野、知识更加广阔、丰富。

二、不足之处

(一)、课堂环节上:

1、分析人物形象时明确的几个方面有交叉。这是很细微的方面,其实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但想着那样板书就不工整了,打算在跟学生陈述这一环节时点明就可以了,就没有改动,谁知在讲课中党老师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2、由于种种原因,只在学校试讲了一次,总担心时间不够,因此在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环节,我事先找好了,没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寻找,这样学生的体会的可能不够深刻;

3、课堂小结太简单,亮点不够。

(二)、因为是借班上课,备学情不充分。

(三)、平时这种锻炼太少,课堂上放不开。

总之,参加这次优质课比赛,我既发现了自己日常教学中疏略的诸多问题,也收获颇丰,并真正体会到了“不但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的内涵,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篇18: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倒叙的方法记叙了“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五件事,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告诉我们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对伯父深切的'敬爱之情。

在备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领悟的方式,理解并感悟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之后通过美读表达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流程上,紧紧扣住为什么会爱戴‘伯父’”这个问题来展开,并以填空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作为每一段的小结。这样,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伯父为什么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越来越明白,答案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完整,最终得出:因为伯父关心青少年、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同情和关心劳苦大众,所以得到广大青少年、进步人士和劳苦大众的爱戴。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篇19:五年级语文下册《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在传统教学上,教师的教学一般都围绕“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把他的内心挣扎、依依不舍,一遍又一遍的渲染。而对于彭德怀的“更爱士兵”,轻描淡写地带过。我个人觉得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深层次地把握人物内涵。这篇课文,文字的背后就是彭德怀对士兵的热爱。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我选择了前半部分强化“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后半部分强化“彭德怀更爱士兵”。两者之间通过,关联词语“但是”进行连接,从时间分配和语言训练上来讲各占一半,力争侧重后者,升华主题。教学过程中,有一段“大爱”的感言,最好让学生自己表达出来;学生能力达不到,就用这样的方法体会一下也可以,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他更爱士兵!”这个主题并不难把握,一般的同学都能一眼看穿。难的是,我们如何把教材表现的这个主题,所涉及到的过程很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我觉得,依然是分两步走,第一步:课文从哪里看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第二步:课文又从哪里看出彭德怀更爱士兵。中间要有梯度,这个梯度就是关联词语“但是”和“更”,这里的“但是”,表示转折,“更”表示递进。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到了课文的最后结尾,特别强调了“滚滚铁流”,也是为了说明彭德怀“更爱士兵”的重要性。什么样的部队才是“滚滚铁流”。一支缺衣少食的部队为什么会是“滚滚铁流”?这是因为士兵们的意志坚定。为什么士兵们意志坚定?因为彭德怀更爱士兵。课文这样的结尾,强化了彭德怀更爱士兵,以及彭德怀更爱士兵的结果。课文结尾和教学的结尾没有悲伤和忧愁,有的是对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长征精神”。

相关专题 他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