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童话》教学反思

卡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编童话》教学反思

【简介】感谢网友“卡修”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编童话》教学反思(共1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编童话》教学反思

一、对于单幅图,很多学生不会仔细看图,忽略了细节。如:人物的表情、次要的事物等。所以不会把主要事物与次要事物进行联系,产生合理想象,把事情写清楚。

二、对于多幅图画,学生可能会因为没看懂其中一幅图,就不能把几幅图画的意思连接起来,只能截取其中的一两幅进行描写。

三、想象充分,但叙述时不具体。想象过于多,有的想象超乎了图意之外。

针对这种情况,本次课我讲的是看图编童话。我结合本班实际,开始训练他们看图写童话。准备教他们的是:叙述具体不空洞的思维策略。

我设想了以下做法:

一、认真看图

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写话之前,

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看清其中的人或物。没有看清其中的人或物必然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明确图意。细致观察是形象化的语言。图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它们之间有何联系?根据图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图意,才能知道图上反映了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从外部形象可以看出内部隐藏的`思想。

第三要重点观察,辩别主次。一幅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就要我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图画。确定了写文章的中心,叙述时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述说。

二、合理想象

为了让文章生动,必须把画面的各部分紧密地联系起来,抓住画面中心连贯地想象。反之,超出“度”的想法也不可取。-

1、想象合理才能写生动。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理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孩子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

2、指导说话要说到位。

叶圣陶先生曾说:“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语言周妥而没有毛病,按语言写下来的文章当然周妥而没有毛病了。”可见“说”的重要性。在孩子写话的过程中,我们常发现孩子“咬笔头”,那都是因为“说”没到位。由于低年级孩子日常使用的是对白语言,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耐心地指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连贯地说,用普通话大声地说,及时纠正语病。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3、降低要求,让学生我手写我心。

由策略引出诀窍:1、时间、地点、原因等。2、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由老师给出一些可以进行想象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想象,有效避免学生想象脱离中心。通过问题样板教给学生自己在看图写话时可以怎么给自己题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把事件写具体。

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能够理解思维策略的作用,能够结合问题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但是问题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我为了让学生发现怎样把事件写具体的点、把事情写具体,而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太多了,学生的自由发挥、自提问题的权力被我越俎代庖了。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应该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叙述点

总之,看图写童话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如果既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让他们爱上写作,将会我们是最大的成功,这其中还有许多的奥妙值得我们去探索。

篇2:《编童话》教学反思

10月13日下午的语文教研,我们听了孙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习作课――我来编童话,课堂上老师亲切的教态,循循善诱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体现了平时的课堂养成,听完以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童话类习作教学如何打开思路

课堂伊始,回顾本单元导语页语文要素的要求,之后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梳理出童话的特点,为教学做好了铺垫。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采用构思导图启发学生如何编童话。之后观看视频,得出童话情节的想象奇特,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启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编写童话,可圈可点。

二、教学评一致性

本节课教师通过多种活动,为习作打下基础,但是因为活动较多,学生没有了习作时间,这也让我们去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否落实了本节课目标?教学评价是否促使目标的实现?课堂活动的指向性应该更加明确,进行更好的整合,才能落实教学目标。习作课应把习作落在实处,重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三、教师评价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要注重生成,所以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情况,老师如果能进行很好的引导,可以让课堂更加精彩。比如学生说的“童话的不可思议”,如果老师不局限于“与现实的相反”,鼓励学生“不可思议”的发现,学生对童话想象奇特、情节夸张感悟会更深刻,学生思维的广度会更加丰富。

篇3:《编童话》教学设计

《编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让我们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展开合理想象。

3、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习惯”来开拓思路,自己选择图,仿照例文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通过谈话,表扬学生已经养成的认真倾听的习惯,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等等。

2、让学生说说还应具备哪些良好的习惯。(学习、生活方面的习惯)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出示第一幅图(猫图),提示: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出示图、例文、引导学生读题。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①主人翁是小花猫;②悟出道理:吃东西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③明确小作者写作目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出示: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观察图画,了解含义:

1、出示四幅图,让学生逐一观察,引导学生明确每幅图批评什么?希望小朋友养成什么好习惯。

小猴图——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的习惯;小猪图——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小兔图——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小狗图——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2、学生发言。

四、合理想象,编写童话

1、教师引导观察第一幅图:

(1)、给小猴起个名字。

(2)、逐段叙述:

第一自然段:小猴乐乐特别爱学习,一放学回家,就拿出本子练起字来。可是它却不注意读写姿势,同学送给它一个外号:“小眯眼”。(相机出示:小猴爱学习,但不注意读写姿势。)

第二自然段:有一天,乐乐在写字。它弯着腰,低着头,眼睛都快贴着书本了。妈妈看见了,提醒他:“乐乐,快把头抬高点,要不然会近视的。”乐乐满不在乎地说:“没事的,没事的……”(相机出示:妈妈提醒小猴,它却不以为然。)

第三自然段:一天,学校检查视力,其他同学都看得很清楚,可是视力表的最后一排他却看得模模糊糊的。他揉了揉眼睛继续看,还是看不清,这下它可着急了。猫头鹰医生对它说:“因为你平时读写姿势不正确,使眼睛过度疲劳,所以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还好,你只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视力。如果你再不注意读写姿势的话,那就会变成真性近视,到时候可就很难治愈了。”乐乐听了,点了点头。(教师相机出示:小猴看不清视力表,心里很着急,医生提醒它要注意读写姿势。)

第四自然段:乐乐按照猫头鹰医生说的去做,每次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写字1个小时后就远眺大自然景色。它还经常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睛。没过多久,乐乐的视力就恢复了正常。(教师相机出示:小猴按照医生说的去做,结果视力恢复了正常。)

(3)、连段成篇先小声自由说,再指名看段意叙述。

(4)、给故事加个题目。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二、三、四幅图,给主人翁起个名字,分述第一自然段。

3、学生选择,练写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评议。

1、鼓励学生读一读自己写好的第一自然段的文章。

2、教师相机指导。

二、突破难点,指导习作:

1、讨论各篇难点,练习表达故事重点:

为什么不能多吃糖,大夫是怎么和小猪说的`?

挑食对身体有什么危害,老师是怎么和小兔说的?

一边吃饭一边玩有什么不好,小狗的爸爸回来后会对小狗说什么?

2、学生练写第二、三、四自然段。

三、交流评议:

1、读一读自己写好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文章。

2、教师相机指导。

3、选一两位写的好的同学,连起来读一读自己的全篇文章。

4、修改自己的故事。

资料库

我们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哪些?

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的习惯。

2、乐于倾听的习惯。

3、认真写字的习惯。

4、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5、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眼睛过度疲劳,眼球过长而影像聚集在视网膜的前面,导致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刚开始时,可能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视力。如果假性近视不及时治疗,就会变成真性近视,那就极难治愈了。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有:1、学习或写字1个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放松眼睛。2、坚持每日做眼保健操。3、阅读和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

吃糖对牙齿有什么危害?

吃糖非常容易损害牙齿。损坏牙齿的最大敌人是乳酸杆菌,它喜欢在齿凹窝中的酸性环境里繁殖、生长。儿童吃糖过多又不及时漱口,会使口腔里的酸度增加,为乳酸杆菌的繁殖生长创造条件,使牙齿脱钙、溶解,形成龋(qǔ)齿。

挑食、偏食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儿童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习惯,对生长发育很不利。挑食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影响身体健康。 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者过度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

一边吃饭一边玩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有些孩子贪玩,甚至一边吃一边跑,其实,这样做害处是很多的。首先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孩子边跑边吃饭,由于思想不集中,不但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也会减少,加上吃饭时间长,饭菜变凉,所以孩子吃后不易消化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二是容易导致食物吸入气管。孩子边跑动边吃饭,由于呼吸加快,容易使食物吸入气管内,甚至会发生窒息。此外,孩子在室外边跑动边吃饭,还容易使饭菜受到尘土、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孩子吃了这种受污染的饭菜后,会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传染病。

篇4:童话教学反思

童话教学反思

篇一:童话教学反思

第七册第三单元收集的课文全是童话题材,有外国童话《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等,有中国童话《去年的树》。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人生来都是爱幻想的,都是向往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孩子们同样也是,单纯的心理更是使他们爱上了童话、漫画、卡通、动画等东西。童话想象丰富,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王子公主、妖魔鬼怪、花鸟鱼虫,它们都有超常魔力,尤其能像人类一样说话、思考、生活。童话不仅动人,还能告诉人们一些生活的道理,正如我班的学生陈思源在课堂上说的:“小故事,大道理。”这也是它们亘古永存的原因。

我在教学中认为讲析童话应注意几点:

一由于有的童话篇幅很长,在课前应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分析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如《巨人的花园》是按故事发展顺序写的,就应围绕寻找花园变化的原因这个主线来分析课文。如《去年的树》是以对话为主,就应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二利用表演来深入理解课文。童话充满了表演性,故事充满了趣味性,童话中往往出现的人物众多,每个孩子理解的角度也不同,就可以鼓励孩子们分小组,自己分角色表演,加入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再全班交流评析。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读出感情,读出个性。

三学习童话,总结道理。童话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阐述了一些深刻的教育人的道理。如《巨人的花园》教育人们对人不要任性、冷酷。《幸福是什么》教育人们幸福是靠劳动换来的。《去年的树》教育人们诚实守信、珍爱友情。《小木偶的故事》教育人们光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懂得了道理才是真正学会了童话。

四课后要拓展阅读。童话世界非常精彩,应鼓励孩子多看童话,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还可以办童话报、编童话故事集,掀起学习童话的高潮,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学完这组童话故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作业题,一道是编一个童话故事,另一道是办一期童话故事小报,效果还可以。

篇二:童话教学反思

我选择这样的材料主要基于这么几点考虑:

一是学生阅读现状的需要。学生读童话往往注重的就是故事情节,读一遍,知道说了什么故事就算读完了,至于童话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却很少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所以我选择了学生熟知的、喜欢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重点指导学生树立:一本好书要反复读、读一次有一次的新感受,并交给孩子再次阅读的方法。

二是课堂实际的需要。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课型,学生的情绪是紧张的,情绪是复杂的,为了师生尽快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的阅读指导,我采取了聊天似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经验,采取的指导方法是自主阅读、汇报提升的形式,促使个性阅读和合作阅读相结合,实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层次。

三是发展的需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厚积薄发”,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其他作者的童话,逐渐实现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系列书,直至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我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1、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积淀。

2、提升课外阅读认识,形成好书自待反复读的意念。

3、了解阅读童话的方法,尝试用老师提示的方法阅读童话。

4、拓展阅读一系列童话。

教学过程的主要思路是:

一、回顾课本并导入本课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对五年级课本第一单元的.回顾,把学生顺利地引入本课的课外阅读教学,因为这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围绕读书展开的,这对建立本课的学情基础是有利的。

二、呈现阅读材料

这一环节主要分作两个部分:呈现和初读。尤其在初读部分,我特别强调了书要有选择的来读、要读好书、要读出新东西、要反复读这几个概念,希望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对“好书不厌百次读”这句话产生积极的认同心理,从而实现对他们的阅读习惯加以指导。

三、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安徒生童话》。

主要完成两项内容,一是了解学生自读安徒生童话的经验,()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徒生童话》是值得读的好书,从而强化学生深入阅读、反复阅读的意识。

四、再读,让学生主动发现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这一环节,主要是想通过指导阅读《皇帝的新装》,并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魅力进行漫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童话的方法,让学生有能力尝试用老师提示的方法阅读童话,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一个童话、一本童话书到阅读一系列童话。

四、阅读拓展:格林童话及其他童话作品。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上一环节在老师指导性阅读过程中,学生形成的新体会、新感悟、新发现,迁移到其他童话作品的阅读情境,继续发展学生对课外读物的良好阅读心理。

篇5:《短篇童话》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节性较强且篇幅不太长的故事,因此,就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短篇童话精选》。书中的童话虽然短小,但给人留下的思绪却是绵长的。

一、过程回顾

整节课,我设下的目标主要有三:

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来引导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

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达成:我先从名人名言中引出“书”的重要性,并通过学生平时读书的收获进行交流,以小榜样促读书,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入书目《短篇童话精选》,在这里,我教会学生看一本书并不单单只看书的内容,其实书的封面、目录同样能让我们有所获。接着,结合平时我们学习课文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留下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获,体现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与成功。然后在奖励中听故事,同时留下结尾让学生想办法,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再一次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在拓展延伸中,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强调课外书需在什么时间进行阅读才是最佳的。

二、行为反思

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凑,预设的目标基本达到。但在精读故事《狼和狐狸》,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所写的感受也是比较表面与显浅的,这还需要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与实践中去学习与积累。

篇6:童话教学反思

我选择这样的材料主要基于这么几点考虑:

一是学生阅读现状的需要。学生读童话往往注重的就是故事情节,读一遍,知道说了什么故事就算读完了,至于童话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却很少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所以我选择了学生熟知的、喜欢的《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重点指导学生树立:一本好书要反复读、读一次有一次的新感受,并交给孩子再次阅读的方法。

二是课堂实际的需要。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课型,学生的情绪是紧张的,情绪是复杂的,为了师生尽快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的阅读指导,我采取了聊天似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经验,采取的指导方法是自主阅读、汇报提升的形式,促使个性阅读和合作阅读相结合,实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层次。

三是发展的需要。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厚积薄发”,为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其他作者的童话,逐渐实现从阅读一本书到阅读一系列书,直至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我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

1、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积淀。

2、提升课外阅读认识,形成好书自待反复读的意念。

3、了解阅读童话的方法,尝试用老师提示的方法阅读童话。

4、拓展阅读一系列童话。

教学过程的主要思路是:

一、回顾课本并导入本课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对五年级课本第一单元的回顾,把学生顺利地引入本课的课外阅读教学,因为这一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围绕读书展开的,这对建立本课的学情基础是有利的。

二、呈现阅读材料

这一环节主要分作两个部分:呈现和初读。尤其在初读部分,我特别强调了书要有选择的来读、要读好书、要读出新东西、要反复读这几个概念,希望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对“好书不厌百次读”这句话产生积极的认同心理,从而实现对他们的阅读习惯加以指导。

三、在教师引导下阅读《安徒生童话》。

主要完成两项内容,一是了解学生自读安徒生童话的经验,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徒生童话》是值得读的好书,从而强化学生深入阅读、反复阅读的意识。

四、再读,让学生主动发现安徒生童话的魅力

这一环节,主要是想通过指导阅读《皇帝的新装》,并指导阅读的基础上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魅力进行漫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童话的方法,让学生有能力尝试用老师提示的方法阅读童话,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一个童话、一本童话书到阅读一系列童话。

四、阅读拓展:格林童话及其他童话作品。

这一环节,主要是把上一环节在老师指导性阅读过程中,学生形成的新体会、新感悟、新发现,迁移到其他童话作品的阅读情境,继续发展学生对课外读物的良好阅读心理。讲童话故事教学反思安徒生童话故事读后感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篇7:部编《沙滩上的童话》教学反思

《沙滩上的童话》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童趣。这节课,我感觉上得比较轻松,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符合孩子的特点,就连孩子们跳跃和零散的思维也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学习本课后,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读、说结合,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和说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读和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地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们喜欢在沙滩上堆城堡,他们能堆出一个个奇异的世界;孩子们喜欢童话,因为那里有一个个奇异的世界,孩子们渴望像文中的孩子那样游戏。因此,我鼓励学生说:“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出公主呢?”为学生创设情景,也来做编童话的游戏。

2、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因为文中描写了几个孩子一起游戏,为了便于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法,营造了与文中的相似情境。而这样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最初的小组检查读文,到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到组内分角色说话练习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这样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还让全班同学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快融入了角色,理解了句意。

3、利用课堂的有限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我结合课后的写话练习,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了文中的办法外,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出公主呢?学生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同学说“借助哈力波特的魔杖消灭魔王救出公主”,有的同学说用药物让魔王昏迷救出公主,还有的同学说让公主变小,藏在口袋里带出城堡……同学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真是神奇极了!在童话世界里,我们可以让自己插上翅膀,让自己变得无所不能,甚至可以有些为所欲为。

篇8:部编《沙滩上的童话》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上沙滩上的童话,我先让孩子们读课文。

在分析课文时,我问孩子们怎样能救出公主?孩子们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我抽举手回答的孩子回答,有的说用火箭炸城堡,马上有同学反驳,那时候没有火箭;有的说,修地道,埋炸药,炸城堡,救出公主,这里我作了个提示,如果城堡炸没了,那公主还活着吗?孩子们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办法其实并不好;有的说:趁魔王睡着了,悄悄救出公主,在炸掉城堡;有的说:装成里面的侍卫,混进城堡,在水里下毒,毒死魔王,救出公主......

孩子们举手的越来越多,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我索性让他们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参加了讨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实孩子们都挺好,只是我没有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过于平淡,过于保守教学,没有发现教材中的有趣的能让孩子好奇的着落点而已。今后自己要好好钻研教材!

篇9:编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童话故事应该说是同学们最喜欢写的一种作文。但也有这种现象:童话故事中把“我”这个活生生的人写了进去,还有的干脆写成了描写一个动物,也有虽然写的是童话,但在最后结尾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什么。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作文中这些情况,首先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童话的意思。

一、什么叫童话?

就是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借用物体、动物来描绘,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教育人的目的。

二、选择材料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比较喜欢的动物来写。还要非常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比如小鸡叽叽叫,喜欢吃虫子;小鸭嘎嘎叫,喜欢捉鱼;小狗汪汪,喜欢吃骨头,是看家的能手;小兔跑得快,爱吃萝卜青菜;小马能干,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狐狸狡猾,诡计多端。等等。

三、把“物”人格化

在我们的笔下。要把这些动物当着人来写,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会思考,会说话……例如:如果写小猴子,既要写小猴子善于爬树、调皮捣蛋的习性,又要让小猴子有人的语言想法等等。不能只写这些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性格特点。而应该写这些动物之间像人那样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应该是要么赞扬他们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勤劳勇敢、刻苦学习、不辞辛苦、努力用功等等精神,要么是鞭挞他们骄傲自大、自私自利、胆小怕事、好吃懒做、看不起别人等恶习。

四、想象是关键

想象是编好童话故事的关键。童话故事里的事情可以虚构,环境可以假设,情节可以离奇。可以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深入到人所不能达到的领域去。把动物看成像人那样生活思维。

五、主题要鲜明

每篇童话都要告诉别人,你想歌颂他什么,鞭挞他什么;你想表扬他什么,批评他什么。你想写他诚实善良,助人为乐,宽容大度,勤劳勇敢,谦虚谨慎,文明有礼……还是写他诡计多端,骄傲自大,自私小气,懒惰贪玩,蛮横无理……一定要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让人们从你的童话故事中受到教育。但千万不能在故事的结尾处这样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隐含在文章中,也可以通过动物们自己的口表达出来。而不能通过作者自己的口表达出来。

篇10:编花篮教学反思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民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感受、体验音乐,引导他们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并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从中体会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民歌产生兴趣。围绕教学目标,我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较为丰富、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审美体验中去。从课堂反馈来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足比较成功的。

一、激发兴趣,巧找特色《编花篮》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可特色究竟蕴涵在歌曲的哪些旋律中呢?

如果能够引导学牛感受到最具特色的乐句,也就抓住了歌曲的核心。于是,我以整体感受歌曲为出发点,巧设问题一“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歌曲,找出最有特色的两个乐句,并结合河南的方言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分析。学生在学说河南话、学唱河南戏的环环节中显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轻松地理解了蕴涵在旋律中的地方特色。

二、反复聆听,感受旋律爵乐是以听觉为基本感受方式的艺术。

因此,我努力尝试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在歌曲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自身的弥漫性特点。学唱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反复聆听歌曲,如:

1.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再次聆听,跟唱歌曲中的特色乐句;

3.听老帅演唱,想想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跟琴模唱歌曲旋律;

5.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6.用听辨法解决难点乐句,等等。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歌曲旋律。

三、结合知识,渗透文化民歌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向学生们传播民歌及其相关文化。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了多方面的相关文化,如:

1.在找音乐特色的环节中,我强调了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在朗读歌词的环节中,让学生了解押韵和衬词是民歌歌词创作的基本特点;

3.在歌曲情感处理环节中,通过观赏洛阳牡月花图片,渗透“洛阳牡丹甲天下”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1.歌唱教学方法不够丰富;

2.学生演唱中还存在发音位置不正确,动情之处出现喊唱的现象,在当时课上没有特别地关注和解决等。这些教学问题我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篇11:《穿穿编编》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编织的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设计”,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材料的“穿编作品”,从媒材、造型、色彩上去把握“穿编物品”的美感,学习“穿编”的基本方法,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和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欣赏“走进博物馆”“知识窗”“走进民艺坊”等栏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编织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传统工艺的精湛。

在课程设计上,以“十字穿编法”为重点,通过欣赏、示范、讲解、练习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运用彩色纸条穿编小花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对本课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穿编过程中纸条的固定,以及小组分工不明确造成的问题……经过对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最终克服了这些问题,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计划,编织出了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小花篮。

篇12:编花篮教学反思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歌曲采用四个各为四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旋律中的六度大跳富有河南地方戏曲的音调和唱腔,这也使歌曲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歌的一个主要风格特点。尤其是歌曲结尾“那哈依呀咳”衬词的运用,更尽情的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发自肺腑的赞美之情。所以最初设计本课时,我的想法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与原来的学生学习方式,我要换一个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河南民歌的主题,我设计了一个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教学歌曲时,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创设每个情境,始终有主线贯穿始终。

在歌曲教学中,通过老师声情并荗的范唱,把河南歌曲的韵味表现了出来,让孩子觉得这首歌曲是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来表现的。这时就引出了河南人的方言特点,教孩子们说河南方言“编,编,编花篮”,从而让学生做到地方方言对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读歌词中找出民歌的另一个特点,押韵与衬词是民歌歌词创作的基本特点,并让孩子们更了解民歌的文化与特点。

这节音乐课基本达到了我的心愿,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投入歌唱和表演,大胆的想像和创编,课堂上我是投入的,和孩子们融为一体,给孩子们自信和想像的空间。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聆听凤凰传奇的《编花篮》后,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没有更好地发挥,这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想的。通过这节的教学,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与缺陷。

篇13:编花篮教学反思

在歌曲教学中,通过老师声情并荗的范唱,把河南歌曲的韵味表现了出来,让孩子觉得这首歌曲是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来表现的。这时就引出了河南人的方言特点,教孩子们说河南方言“编,编,编花篮”,从而让学生做到地方方言对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在读歌词中找出民歌的另一个特点,押韵与衬词是民歌歌词创作的基本特点,并让孩子们更了解民歌的文化与特点。

这节音乐课基本达到了我的心愿,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投入歌唱和表演,大胆的想像和创编,课堂上我是投入的,和孩子们融为一体,给孩子们自信和想像的空间。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聆听凤凰传奇的《编花篮》后,学生的创作能力还没有更好地发挥,这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想的。通过这节的教学,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与缺陷。

编花篮教学反思篇3

这是一首河南民歌,整首曲子带有河南的方言,很具有地方色彩。

由于这首歌曲和同学们,包括我自己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游戏有点相像。因此我便用这个游戏的台词作为导入:“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

在聆听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第一句歌词特别能记住。可能由于他和游戏的词特别相似吧。接着,我让同学们找出那句听起来最有地方特色。其实整首歌曲都有河南地方特色,但总有一句是最具特色,在我的提示下,他们找到了。为了更容易地学习这首歌曲,我首先还是让同学们跟着我按照节奏念歌词,接着按照平时的音调来演唱。等到唱得有点感觉的时候,我再教他们用方言的感觉来演唱。尤其注意指导学生演唱了“朵朵花儿开得艳,朵朵花儿开得艳”这两句的差别。还有“那个咿呀嘿”这个衬词的准确表现。

我觉得老师的范唱很重要。如果只听录音和跟琴演唱,学生根本无法唱出比较好的感觉。当老师范唱得比较投入,比较有情感时,学生才会跟着你带着这种感觉去演唱。

篇14:编童话故事教学反思

学校开展习作教学公开课活动,20分钟指导,20分钟讲评。

指导习作时,我在“人物关系确定”、“故事细节描写”两方面进行重点指导,防止学生无意义的流水帐,教学分为选择素材——确定关系——体会写法——口头交流,是比较传统的习作指导。

讲评习作时,根据本次习作内容,我将讲评课分为五大板块:最诱人的题目、最丰富的想象、最精彩的语言、最共性的问题、最优秀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流程,使学生达到本次习作讲评的目标。

讲评时,我从文题、故事情节、语言三方面着手,通过师生共赏,让学生在潜能移默化,中进一步习得写作方法。三种不同形式的欣赏板块,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了优秀的作品,而且又一次总结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俗话说:“示范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一起来修改习作片段,找出共性的问题,将抽象的修改方法具体化,让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模仿,促使学生写出最优秀的作品。

指导习作时,如果先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尽情地想象,并合作交流,相信课堂气氛将会活跃许多;讲评习作时,引导学生找出共性问题后进行修改,我应该出示修改后的段落与之对比,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并应该更好地进行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习作修改。

相关专题 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