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培训心得:众里寻她千百度

隔壁小仰同学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教师进修培训心得:众里寻她千百度

【简介】感谢网友“隔壁小仰同学”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教师进修培训心得:众里寻她千百度(共5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教师进修培训心得:众里寻她千百度

百度

这是我们使用互联网非常有效的一个助手,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我们老师都非常喜欢她。

据说,创立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晚上,在寝室的楼道里洗澡,一边用毛巾搓澡,一边高声的唱着:“众人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想必他当时,是在追寻他的梦中情人。后来,李彦宏博士在美国硅谷工作时,发现了中文搜索这一商机,就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创立了鼎鼎有名的百度搜索引擎。百度以她优质的服务,为她迎来了度娘的称呼。

我们做老师的,每个人都希望在教学中能做得有声有色,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记得刚毕业时,我甚至不能找到较好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用的仅仅是自己以前的老师用的方法。有了问题就会百度一下,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要想不成为教书匠,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老师,就要在各种各样的教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那么百度一下,众多的答案中,“教师教学用书”无疑就是最适合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高度

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研讨的时候,张局长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教学用书”是具有权威性的。这要从编写教材和编写“教师教学用书”的人说起,编写教材和编写“教师教学用书”的人,都是从全国的特级教师中抽选出来的,这两本书的编者就是一个团队(大家可参考教材的编者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比如:制定品德教学纲要,他们有的人都参与其中。他们不仅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是站在了我们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最高峰。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设计思路是两条主线,明暗结合;主题综合,线面结合,前后衔接,螺旋上升,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我们首先按照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及认知规律(暗线),以及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范围(明线),在教材内容的分配上,中年级侧重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高年级侧重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区生活、国家生活、国际生活。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行为目标,广泛分布和渗透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各篇课文之中。编写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用书”的人,制定了教学目标,设置了重点、难点,提出适合各个学段的教学建议。他们站在高处,俯视下方,有一种把握全局的整体感。

适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讲一件事,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位物理老师,上课时,他从一个公式演示出另外一个公式以及产生这个公式的公式,把同学们讲得云里来雾里去,昏昏欲睡,懵懂无知。当然,这位老师学识渊博,具有一定的高度,虽不能说是炫耀才华,但是却把同学们讲糊涂啦。做了教师以后,我们会明白:教师就是把复杂的讲简单,把多个要点的,讲明白,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是不是“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者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呢?这恰恰是我要说的,因为这些教材编写者都是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不仅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还是很好的心理学家。从教学建议上我们可以看出,重难点的设置,价值观的养成以及社会上的复杂的情况都是他们考虑到的。比如说,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以前的品德书都会说一定得搀扶。而现在的品德书会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我讲课时就会要求学生要讲究搀扶的方式,结合电视上的法律节目现实情况,会让学生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以及搀扶时需要的证据。“教师教学用书”不仅仅写出了怎样突破重点,怎样把握难点,还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社会实际紧密得结合了起来,所以说她是最适合我们的。

这个适度也要与其它教案相比较,其他教案的编写者也是优秀的教师,但是他们团队的水平跟“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团队的水平是有相当差距的。这些教案,为了迎合教师对考试成绩的需要,往往考什么,设计什么,从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教材审美上他们是有缺陷的,但却是很实际的,这也是其他教案盛行的原因。

在现今社会上,有的人感叹,现在为什么没有爱情。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所赋予的特点。一个男人和女人结婚,看的是房子,车子,票子。不符合条件的,就看也不看,哪里还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哪里还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同理,其他教案的编写者就是你考什么,我编什么。就会出现要么像物理老师那么拔高,要么像现在爱情一样对“教师教学用书”看也不看一样,就束之高阁了。

我在王崧周、于永正等全国特级教师的讲课中深有体会,他们的课都有一种美感,不管是漂亮的字体,还是声情并茂的朗诵,总有一种感染的力量,一种朦胧的美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这种感觉就像灯火阑珊处摄魂夺魄的朦胧美,这种美的教育正是“教师教学用书”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而其他的教案就会像现实中爱情一样迎合教师,把这些至关重要的内容弱化成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在生活中,我还有这样一件小事,鞋带总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松开,时不时的踩到了脚下,很是苦恼,我甚至有以后再也不买带鞋带的鞋的这种想法。一天,我系好了鞋带,用手又轻轻的拽了拽结的两边,一整天,鞋带都没有开,我欣喜若狂,很是得意,把这秘诀告诉了我的妻子,谁想她却笑道,你这都不知道呀?我们都是这样系的呀!谁知这个问题其他人早都解决掉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遇到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当我们经过长时间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在“教师教学用书”上,这些编写者,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欢度

我们看武林小说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人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一本武林秘籍,照着练习,随后他功力大长,成为武林盟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本武林秘籍呢?当然需要了,这就是“教师教学用书”。

以前,我总不明白怎样讲好优质课,讲课前抓耳挠腮的。后来,就开始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才发现其中的教材分析,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应用、适合本阶段的教学建议等都是很实用的。在我从乡村到城镇调动中,我讲的是语文微型课,取得了小组第一的佳绩,说真的,我的武林秘籍、就是“教师教学用书”。

她不仅在工作调动中帮了我的大忙,还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中出了力,,我荣获了优质课评比微型课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教师教学用书也功不可没。

争渡 争渡

在写这篇文章的间隙,我拜读了人教版语文教材总编辑温儒敏先生的微博,他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现在聘任与山东大学,对教材和教师用书可谓了如指掌,八十多岁的他时常在微博上发出一些高论,我曾私信他,希望他谈一谈两者之间的关系,至我写完这篇心得他还没有回信,我就在他的微博上了解到他的一些思想:他要求我们老师要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不满足于现炒现卖,立竿见影,或者只关注与目前教学可以挂钩的,还要在整体素质以及修养方面下功夫。所谓专业发展也是人生事业的发展,要有一点理想主义。

今年,听说全县要大力推广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就感觉把我的取胜法宝公诸于世,我的这点小秘密也好像被人识破似的。

但愿,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道口镇侯东方

篇2:众里寻她千百度初中生作文

众里寻她千百度初中生作文

春去春来,一转眼,我长大了,终于步入初三了。

未进入初三的我满怀憧憬,憧憬校园内小弟小妹们羡慕的目光,憧憬学业初成那一刻的轻松自由与灿烂美好。

正经历初三的我害怕,害怕那令人头晕目眩的题山题海,害怕家长老师那永不变更的苦口婆心与谆谆告诫。

据说经历过初三的人会回味,回味那复习考试的充实紧迫,回味那毕业言别的依依不舍与踌躇满志。

初三这一年是家长、老师口中的“人生转折点”,这一瞬间,我的世界似乎褪了色,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囚禁的小鸟,那漫天飞舞的作业,试卷,就是我精美的笼子。我无处躲亦无处逃。我要寻找我心中的家园!

星期六,我正在家中埋头在大堆作业中挣扎,妈妈不知又从哪儿找来几套试卷重重地压在我面前的一堆作业上,“听人家说,这几套试卷很经典,你做一下吧!”说完便转身要离开。正被一道物理题目困住的我,像一只被惹急了的狮子,起身将桌子上的书都推到地上,对妈妈大喊:“我是人,不是做作业的机器。”随即冲出门向屋外跑去。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像闺房里哀怨的琴声。我不顾雨水的冲刷,在雨中狂奔,我疑惑:心中的`家园,你在哪里?

隐约之中,听得身后妈妈在喊:“小诗,你上哪儿?”可是我不会回头,我要去寻找家园的踪影。

天上的云愈发浓厚,一如我的心情一样沉重。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麦田,小草……诗人眼中的美景,这一刻竟是那么地可恨,为什么它们能够在雨水的滋润下,自由的成长,我却不能?它们在风中摆动婀娜的身子,分明是在对我嘲笑!我为什么就找不到我心中的家!

面对一切我无法释怀,转而走出田间,向朋友小敏家走去,站在她家门口,我停住了脚步,她正像几小时前的我一样沉在题海中!我只能离开。

转眼间,日沉西山,固执的我却无处可去。

雨已经停了,夕阳下衬托的万物都闪闪发光,我却看不到它们的美,我的思绪已随雨水飘远。远处,巢边的母鸦呱呱,似乎在唤儿回巢……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依然徘徊在通家的路上,不回家,似乎更不愿远去,莫名地羡慕起小敏来。

“小诗,你在哪里!”焦急而熟悉的呼唤声传到耳边,是爸爸!我忍不住回头:模糊的路灯下真是爸爸那坚实的身影!

望着爸爸如释重负的微笑,我心中那份固执与任性再也无法坚守。在爸爸宽厚温暖的胸前,我哭得天昏地暗,将心中的委屈都化为这一刻的泪水。

“走,跟爸爸回家。”爸爸拉起狼狈的我向家中走去。

在不远处,灯火阑珊下,妈妈正在门前张望。

晚上,妈妈在厨房默默地准备晚饭,和往日一样忙碌的身影今日有些迟缓,我很想和她说几句话,却不知如何开口。爸爸走过来和我沟通:“爸爸知道你压力大,可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你要多体谅她,她为了找你,在雨中淋了两个多小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我又一次跑出去,灯光中,院子里植物上的水珠闪闪发光,晚风中它们摇曳的身影像是为我庆祝,庆祝我真正的长大。

望着爸爸,妈妈和充满温暖灯光的小屋,我擦干泪珠,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终于找到了那心中的家园,原来它就在我的身边。

点 评: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好好学习,日有进步,可孩子也不是作业机器。这中间的落差,使得误解、冲突,甚至和解,有了存在的理由。小作者敏感地抓住了这一点,用细腻的笔触,动情的文字,将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落到实处。

篇3: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丽碧说我是她的绿洲,所以她一有空闲就来悉尼探望我.生活对她十分残酷,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而是那种无情无义的'冰冷的残酷.

作 者:露丝・瓦简巴  作者单位: 刊 名:新青年 英文刊名:NEW YOUTH 年,卷(期): “”(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4:众里寻他千百度

从来没有试过像现在这样的在体验生活,在零度的天气里,还出汗。搬着很重的东西在走路,一边走,一边觉得累,但咬着牙一直往前走,没有畏惧寒冷,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依赖。有累的感觉,有出汗的感觉,有勇往直前的决心,然后歇下来之后有轻松的感觉。

有感觉的日子是好事,起码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可以对生活有更深的感悟。我怕思想麻木,怕没有感觉,怕行尸走肉般活着,怕无所事事无所谓的活着。

这两年,我一直过着那种没有感觉的日子。没有痛,没有恨,没有爱,也没有思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感觉的才没有痛,那是思想的自我保护自我封闭。有点怕了这样的日子,所以,当此时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的时候,反而感觉有着一种轻松,一种思想的放松,一种活着但又痛着的感觉。

什么样的打击都经历过,于是,人的思想就容易把所有的不幸都在情绪失落时涌上来,那是一种很要命的悲伤感觉,让人痛让人极悲惨的感觉,于是,我学会了失忆,只有这样,才不会去想悲伤的往事。让一切埋藏了在没有人可以触摸的心底。

没有人愿意痛苦或者失落,可是痛苦总比快乐容易入侵进人的情绪,于是,人要学会在痛苦入侵之前平息情绪,否则会引发悲伤袭来。

午夜的时候醒来,看见纸与笔,想写点什么,想给谁写一封信,可是,写好了,却不知道应该寄去哪里。拿起纸笔写信的感觉真好,与在电脑前敲字的感觉不同,写信带着一种远古深层的思念,一种真实的情感流露于纸上。一种温馨与淡淡的花香味在纸上飘出,迷醉了思想加深了思念。

如果人生,可以由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去过,那应该就是书上描述的神仙般的日子。人就没有痛苦,也没有烦嚣,人在失落之际,情绪燃烧,渴望着一滴心灵上的水滴来滋润这干枯的心田,就像花朵需要露水的滋润。人需要的是情绪的滋润,如果没有,那么,人就会慢慢的像花朵那样枯萎,开在寂寞的夜里,也凋谢在寂寞的夜里,没有人知道它曾经盛开过,这是一种沉默着的痛苦,这是一种无奈着的痛苦,这是一种挣扎着的痛苦。

看见过花开,也看见过花落,如果细心聆听,可以听见花在盛开的声音是愉快的,在凋谢时的声音是痛苦的,就像一个人哭的声音。

看见过人开心,那是一种纯真的快乐,也看见过人流泪,那是一种没有掩饰的情绪,听过别人很感人的故事,自己也上演过很感人的故事,只是自己的故事只有自己知道。

寂寞的时候喜欢倾听一些古典的声音,喜欢听一些自然的声音,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听着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喜欢听自己拨弄的低沉呜咽着的琴音。喜欢站在落地玻璃窗看远处迷离的景色,感觉一下生活百态。喜欢到山上看风景,喜欢一些原始的沉殿着的东西。

寒冷的冬天,想起了吃粽子,我喜欢吃自己亲人包的粽子,可我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只有思念着粽子的味道。

记得好像有谁说过想陪我一起吃粽子,可他人却不知在哪里,剥开了粽叶,就像剥开了一个人的心事,一层一层,直到看见赤祼着的他,很可怜,知道他背负着很沉重的债,www.tui555.com那是感情的债,不知道他是挣开了束缚过自己想过的日子还是继续在悲哀的渴望着自由,人有权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方式。就是因为善良而让人选择了让别人幸福就算自己痛苦,我明白这样的人很伟大,可他自己不会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两个人都幸福。你的感情她会感动,她的感动你会幸福,她的幸福你觉得是一种成功。要的是一个感觉敏锐而深刻的人,一个有着默契与感悟力的人,要么不要,要就要爱得让人感动爱得让人心醉爱得让人幸福。最好在别人眼内就是爱到死去活来的那种,成就一生满意的日子,开心的日子,一起看花开花落一起看日落日出一起漫步人生路。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这么一个他,我也知道他会找到我,会珍爱一辈子。我在等,等着这一天的到来,等着与他牵手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篇5:众里寻她千百度(励志作文素材)

周益慧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墨色天空,寥落的星辰。静夜

唯流水有声。倚栏顾盼,任夜风吹拂不灭的念。

寄语星月相伴无眠,漫天烟雨氤氲心间,难驱散。

穿过茫茫黑夜,有一种梦想,如曙光乍现,预示着黎明即将冲破黑暗;走过荆棘丛生的森林,有一种信念,如云霞挂在天边,指引你迷途知返;越过无边无际的沙漠,有一种执着,如绿洲倒映心田,润泽几近干涸的誓言。总有些时候,你身处繁华,却忘了今夕何夕,来路去路,一片茫然;总有些时候,你躲开汹涌的人潮,任往事拍打岁月的堤岸,想从中寻找一个可以预见的明天。青春的梦想,遗失在不知名的路段,回首,多少辛酸,心,如浸过海水的火焰,熄灭了激情,却平添苦涩惆怅,凭栏远眺,何处是自己的岸?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在人海捡拾珍贝,

我在阁楼雕琢诗篇,

你骄矜的目光掠过我的梦,

如诗的模样萦绕脑际,心田……

低下头去,你在自己的世界慢慢行走,一次次向梦想的堡垒,发起冲锋,一次次,你似乎听到了她的呼吸,你知道,目标更近了,于是,脚步也变得铿锵。抬头,你看见太阳在向你微笑,你以为,风雨过后,能见到彩虹了。然而嘲笑,讥讽,还有似乎善意的劝阻,各种复杂的表情,古怪嶙峋的石块,向你铺天盖地砸来,你躲避不及,遍体鳞伤。原来,你离群索居,和大伙儿已然走的太远,你所见到的微笑,都在梦里。多么可怕,前方的路,还那么遥远,而你只剩下一个人!你以为你找到了真理,可是困难又接踵而至,放弃,还是坚持?你开始惶惑。继续一个人在泥泞里挣扎,还是踩着别人的的脚印前行?你变得无所适从。

呐喊吗?呼救吗?你确信,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你有吗?“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痴迷,你尝过吗?把理想捧在手心,顶礼膜拜的虔诚,你坚持了吗?大智若愚,我行我素,你敢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矢志不渝,“锲而不舍,迎风破浪”的魄力,你具备了吗?追名逐利,享受快乐,你羡慕了吗?卑微的生命,能够享受到的快乐,何其短暂,物质上的财富,总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只有精神上的财富,却可以源远流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你所经历的考验,比起圣哲先贤,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被理解,不被支持,那正是因为你在独辟新径,走着和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你能因此就妥协,退缩吗?你说,为了理想,你要坚持不懈,纵然是遍体鳞伤,生命尚在,又有何妨!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的路途,已然让人倍觉凄凉,

真理的核心,似乎已是触手可得,

你看见了峰回路转,看见了小溪清涧,

你看见了清风明月,看见了天高云淡,

再不必惆怅,再不必叹息,人生到此已圆满。

你不再在意他人的目光,敬仰抑或鄙视,你只知道,远离人群,你从不孤单,书是你的伴侣,小花小草,蓝天白云,都是你的朋友。宁静以致远,你看到了天外之天,更加高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内心丰盈,钟灵毓秀,了然生命的真谛,如一滴水,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何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在你的世界耕耘,他在他的天空璀璨,如星月之辉映。当理想的光芒,由内而外散发时,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寻找的路上,那棵最大的麦穗,曾与你擦肩,彼此的芬芳,注定了相见的缘,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志同道合者,自会一路同行!此刻,无论惑与不惑,满脸的安详,已遮不住智慧的光芒,这一生无悔,只因有所追求,这一生无怨,得失早已不用放在心间!

(本文原载于《文学月刊》2014年第3期)

孙义坤

[众里寻她千百度(励志作文素材)]

相关专题 千百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