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

一级学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

【简介】感谢网友“一级学R”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共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形容音乐词语

形容音乐词语

1、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5、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6、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7、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8、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9、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1、亡国之声:指的音乐。

12、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3、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的歌曲。

14、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7、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8、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19、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20、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1、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22、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23、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4、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25、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6、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27、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2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29、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30、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31、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32、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33、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34、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35、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6、桑间之音:指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37、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3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39、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40、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1、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42、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43、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篇2:形容音乐的词语

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示例】:至诚虽是个小弟弟,又是个书朋友,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骎骎乎与大哥~。

◎朱自清《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自】: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示例】: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歌舞升平gē

shēng

píng

【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示例】: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起来。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莺歌燕舞yīng

yàn

【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示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扣人心弦kòu

rén

xīn

xián

【解释】: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自】: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示例】:那种景象多幺~!

◎秦牧《花城·古董》

金声玉振jīn

shēng

zhèn

【解释】: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示例】:~,寥亮于区寓。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一唱百和yī

chàng

bǎi

【解释】: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示例】:此项提议对各方面都有利,所以能~,立刻获得许多人的支持。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鼓励的话.

篇3:形容音乐的词语

关于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1、丝竹之音:是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3、游鱼出听: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5、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6、余音袅袅:是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7、龙言凤语:是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0、轻歌妙舞:是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11、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2、周郎顾曲:是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3、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4、靡靡之乐:是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15、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6、弦外之音:是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7、大乐必易:是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8、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19、桑间之音:是指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20、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2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22、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2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24、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25、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26、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7、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28、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29、亡国之声:是指的音乐。

3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31、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4、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3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36、一倡三叹:是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37、靡靡之声:是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38、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39、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40、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1、顾曲周郎:原是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4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43、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44、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45、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46、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49、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50、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51、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52、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53、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54、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55、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5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57、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58、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59、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60、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的歌曲。

相关专题 词语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