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词语详解参考

fifiy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归田园居》词语详解参考

【简介】感谢网友“fifiya”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田园居》词语详解参考(共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归田园居》词语详解参考

《归田园居》词语详解二则参考

袁行霈先生在其《陶渊明集注跋》(中华书局版)中曾指出他(指陶渊明一一笔 者注)的语言看似浅显平易,含义却深刻而丰富;那些当时的习用语具有特定的意思,很容易忽略讲错。此言对我们研读陶文极具指导意义。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人教版)选录了两篇陶文,且对其中一些看似浅显平易的词语有过精到的注释,但教材在个别词语的注释方面似乎还有可商榷之处,现指出其中一例并提出一己之见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第二册)注依依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此注表面上看似通顺合理,实际上属随文释义,未得其旨,颇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据笔者初步了解,依依一词在许多语文工具书中多只列有两种意义,其一为轻柔貌,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费相《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其二为依恋不舍貌,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长芳芳,二情同依依。,《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

逯钦立先生校注的.《陶渊明集》训(中华书局 1979年版)将《归同田居》中此处依依理解为“偎依留恋貌”。

显而易见的是:第二种意义一般只能用来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物依恋不舍的样子,而此处陶渊明是借依依来形容墟里烟的样子而非其他,所以逯先生如此理解似乎与文意不谐,应属欠妥。

而课标教材表面是按依依的第一种意义来理解,实则不然,其实依依一词在汉语中 只有形容词用法却未见动词用法。但我们不难发现,课标教材不经意间已将依依理解为动词用法,这显然属随文释义。林庚先生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注此依依为轻柔的样子。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同样注释为依依,轻柔貌。这显然是按照它的第一种意义来理解,且与文意也显得比较切合,但有没有比这更为合理准确的解释呢?

我们不妨从具体的上下文来分析,暧暧远人村一句是写远处的村落在作者眼中显得模糊不清,依依墟里烟一句则是写村落里的阵阵炊烟飘拂的样子。作者既然处于同一视角,那么举目远望飘拂的炊烟也应该是依稀不清、若有若无。因此笔者认为将其中依依一词理解为依稀隐约义似乎显得更为切合文意。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 版)曾明确指出据同一篇的上下文以推敲词义,同然是训诂的一个好办法,但单是这样做还不够,有时还必须联系整部书的用词,方能烛幽阐做、释疑祛惑。此论可谓真知灼见。笔者为此特意检索《陶渊明集》,发现其中142篇诗文中依依一词共出现五例,另外四例为《答庞参军》:依依旧楚,邀遥自西云。《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度行途中》:商歌非吾事,依依在桐耕。《还旧居》: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此三例依依显然是它的第二种意义。又《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域间,依依昔人居。这里大意是说我徘徊在墓地之间,依稀可见这里曾是过去人们居住的地方,显然作者是在借以形容当时社会在饱经战乱、灾荒后之凋敝景象。无独有偶,此依依理解为依稀隐约义无疑甚与意相谐,若将其理解为依恋不舍貌或辑貌则均不够妥帖。

我们还特意查阅了颇具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发现其依依条第三个义项为依稀貌;隐约貌;《辞源》依依条第三个义项也是“隐约”义;《辞海》依依条列有隐约可辨貌义;《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依依条也有隐约,好像义,且四部辞书的例证中均有“依依墟里烟”此句。袁行霈先生也注此依依为“隐约,若有若无”;郭在贻先生还从上下文结构的角度分析指出依依与暧暧对文,则即暧暧:“状渺远模糊貌。”以上诸论均足见依依之真意义。

篇2: 归田园居美文

归田园居美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樊笼里久了,就会渴望返璞归真。喜欢陶渊明的恬淡安适,在田园中把酒言欢,显得那么的惬意自然。

好久没回老家了,虽然只有二十余里。一段时间以来,整日里在俗事俗务中跌打滚爬,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樊笼里,奔波挣扎,已然有月余未回家看看老人了。真的像有篇文章说得那样子:“把儿子养成客人”。感觉,家成了我人生羁旅中的一个港口。当我需要靠岸休憩的时候,才会想到去依靠。

中秋节了,牵着思念的丝带,回到了家。那么的安静祥和、那么的温馨和暖。给这个凉凉的秋夜,更添了不少的鲜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兄弟姊妹、还有活泼的孩子们,一大家人聚在一起,说说工作、谈谈生活,给人的心灵一次温暖的洗礼。

枕着圆圆的明月,酣眠,睡得那么香甜。熟稔的家的味道伴随着梦乡,一觉就到天亮。那么的恬静、那么的舒适、那么的沉寂。

清晨醒来,六点才过,树上啾啾的鸟鸣伴着一两声的鸡犬呼应,一派安宁。好久没听到鸟鸣了!父母早就起来丁丁当当的忙碌,为他们最喜爱的“客人”准备早餐。轻轻的起床,也没有梳洗。跟娘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门。我要到父亲的地里去走一走。

父亲从站了近四十年的讲台上内退后,包了点山岭地。随意的种点东西,不为换钱,只为自己吃点绿色的食品,也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干。沿着一人高的荒草从中,父亲踏出的逼仄小道,踩着潮湿的晨露,蜿蜒。猛抬头,一树火红的山楂,跃进眼帘。经过夜露的'滋润,显得那么的鲜红。摘了一颗,放到嘴里,面面的酸酸的,是一棵野生的山楂。比人工改良的那些品种,要香甜的多,有股自然的味道。

上了石堰,有点凌乱的园子里,到处闪烁着丰硕的果实。有野生的酸枣,有火红的石榴;有圆圆的柿子,有缀满枝头的红枣;这边一丛豆角,那边一蓬南瓜;地上绿的菜畦、红的西红柿、粉的蓝的喇叭花,都昂扬了一个秋天的美丽。

我知道这两株山楂味道最好,是父母给我留的。那棵红枣最甜,是父母给我留的。那火红的石榴一棵是酸的一棵是甜的,也是给我留的。他们用全部的爱,浇筑了这满园的秋色,只为了我、我的妻子、我的女儿。

心顿时暖了起来!在外面漂泊一般的日子,在这田园般的生活中,顿时失去了所有的诱惑。心灵随着这片宁静淡泊的乡村秋尘图,渐渐的沉寂。没有了凡尘、没有了喧嚣、没有了功利。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拿出手机,拍拍这个,录录那个。真得很想把这个秋日的清晨,与每一个人分享。分享这片宁静、分享这片淡泊、分享这份心灵的洗礼。我才领悟,原来自己通过学业,跳出农门,但始终却归属与农村、归属与山林、归属与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和煦的阳光,暖暖的润泽着我身上的露珠。一只末日的蜜蜂,还在枯萎的南瓜花上飞舞,耕耘着自己最后的快乐。掠过荒草,我看见一只黑色的蝴蝶,正在寻找孕育的枝头,播种明年的生命之光

篇3:归田园居其一教学设计

归田园居(其一)教学设计

归田园居(其一)最后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厌弃官场,坚决回归自然园田的决心,同时也点名了全诗的主旨,总结了全诗。下面是课文的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

⑵ 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⑵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象、意境的分析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象、意境的分析等。

2、会简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来鉴赏诗歌。

3、品味《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2、《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归去来兮辞》等诗文描写了田园生活。

3、陶渊明的诗歌喜写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官场污浊风气的憎恶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赞美。

4、明确: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朗读、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归来?

⑴ 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

① 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② 彻底悔悟。

③ 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

⑵ 明确: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小结: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板书:

摈弃世俗、回归自然→田园景色、至美至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三、问题探讨

1、《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2、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⑵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⑶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⑷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⑸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设题意图:品味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揣摩诗歌的妙处。)

3、探究,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讨论、交流:能从《归园田居》诗的学习中,谈谈你所感受到的陶诗的艺术风格吗?

小结:诗人描绘的是常景,抒发的是真情,阐释的是至理,挑选的是“易”字。常景、真情、至理、“易”字,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主做小结。

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公元4(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 “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篇4:归田园居其三的主旨是什么

归田园居(其三)的主旨是什么

前半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后半部是隐居的决心

归 园 田 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相关专题 词语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