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挡车歇后语

越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螳臂挡车歇后语

【简介】感谢网友“越毓”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螳臂挡车歇后语(共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 螳臂挡车的歇后语

意思: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出自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

典故:

【原文】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寓意】“螳臂当车”的故事,汉朝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都有记载。但“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不是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喻不自量力。《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成语“螳臂当车”,正是从《庄子》“不胜任”的原意转化而来。庄公避开螳螂是正因他尊重勇士。在他看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他看到了小螳螂的伟大。原话中的“螳臂”,并无贬意,之后一般都将其比作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

来源: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当车之势,危莫甚焉。”

示例:飞蛾扑火,~,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白桦《梅园青松·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自不量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参考资料三:

篇2: 螳臂挡车的歇后语

螳臂挡车---不自量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意思: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出自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

篇3:歇后语螳臂挡车的含义及造句

歇后语螳臂挡车的含义及造句

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蝗臂:螳螂的前腿。量:估量,估计。螳螂举起前脚想挡住车子。借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例] 严老伯站起来拍着桌子说:“严辰他们要跟咱们贫下中农为敌,那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篇4:螳臂挡车故事

螳螂用胳臂挡车的事儿被伊索写进寓言之后,街房邻居见了他,都冷嘲热讽地谈论着他被压断腿的.事。这只螳螂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他心一横――以后再也不挡车了。

这天,断腿螳螂独自走在大道上。此时正是秋天,风凉嗖嗖的,树叶也少得可怜。他的心情十分悲伤,没有人愿意和自不量力的他做朋友。这时候,一辆飞驰的马车远远奔来,他的心慌了一下,急忙跑得老远――他可不想再跟车有任何的磨擦。

“救命!救命啊……”道上突然传来一阵惊恐的叫声。是谁呢?原来是只断了翅的小蜜蜂,这只蜜蜂实在太可怜了――透明的翅膀微微颤动着,满是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样子。车呢?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它竟忍心看着悲剧发生!

螳螂很同情这只蜜蜂,有冲上去挡车的冲动,可又怕大家再说他自不量力……眼看马车逼近小蜜蜂了,已经没有时间让螳螂犹豫了!螳螂不假思索地冲了上去,推开了小蜜蜂,而他自己却被马车轧了过去,一阵剧烈的疼痛,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金灿烂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伤痕累累的螳螂慢慢地睁开眼睛,蒙胧中,他看见伙伴们围在他身边,关切地望着他,许多赞颂他的话让他不停地摇头:这没什么,没什么,遇到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篇5:螳臂挡车是什么意思

螳臂挡车是什么意思:

【拼音】táng bì dāng chē

【解释】螳螂用前臂想挡住车子,指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出处】语出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当车之势,危莫甚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也可指勇气可嘉。

【近义词】蚍蜉撼树 不自量力 蜉蝣撼树 以卵击石

螳臂挡车造句:

1. 仅仅四星先天灵者还想强行去抵挡筑基境界的强力一击,这无疑是螳臂挡车。

2. 惊讶毫无保留的浮现而出,震惊之余定睛一看,当看到狂言者乃是聂潇的时候,顿时有丝不少人产生出一种螳臂挡车的感觉。

3. 硬要违抗税务局,那岂不是螳臂挡车?

4. 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

5. 你想要阻止这件事情,简直就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6. 哼,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给我滚开!

7. 在我的冥皇剑技下,区区魔物只不过是螳臂挡车的歹徒!

8. 阮肃反射性的祭出宝剑阻挡射来的龙枪,可惜宝剑就如螳臂挡车的螳螂般,瞬息四分五裂。

9. 当权威仍然是权威时,不管他的错误多么确凿,你尽可以腹谤但一定不要千万不可当面指出。权威出错犹如重载列车脱轨,除了眼睁睁看着它—头栽下悬崖,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挽回,所有努力都将是螳臂挡车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王朔

10. 杨庆军也并不怠慢,拔腿就跑,他可不想再尝试与蝰灵战斗的滋味了分明就是螳臂挡车的行为。

11. 可笑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败无几。

12. 螳臂挡车,我还安好。-----吴亦凡。

【成语典故】

原文: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

解释:有一天,齐庄公出去打猎,有一只虫子举起自己的脚想挡住车轮,齐庄公问身旁的侍卫,这是什么虫子?那人答道,此虫名叫螳螂,这种虫,只知道前进,不知后退,自不量力而轻视敌人。

寓意: “螳臂当车”的故事,汉朝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都有记载。但“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不是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喻不自量力。《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成语“螳臂当车”,正是从《庄子》“不胜任”的原意转化而来。庄公避开螳螂是因为他尊重勇士。在他看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他看到了小螳螂的伟大。原话中的“螳臂”,并无贬意,后来一般都将其比作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

篇6:寓言故事:螳臂挡车

寓言故事:螳臂挡车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将闾的学者,鲁国的国君听说他很有见识,便召见他,请他讲一讲如何治理国家的事,将闾推辞不掉,便对鲁国的国君说:“要实行恭敬和节俭,擢用公正忠诚的人,行政大公无私,人民谁敢不和睦相处呢?”

将闾离开鲁国国君,总觉得自己说的不一定对,于是他找到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个学者,名叫季彻,将闾向季彻说了给鲁国国君说的话,问季彻自己说的是否对。季彻听了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就给将闾讲了一个小故事。

季彻说:“一天他驾车出游,路上见一个螳螂在车辙里。它看到我的车子过来了,便奋力举起了它的双臂,企图阻止我的车子前进,我看着他的样子又佩服又可怜,佩服它的勇敢,可怜它的`不自量力。”说完他哈哈的笑了。

将闾吃惊地说:“先生是说鲁国国君照我说的去做,要实现圣明之治,如同螳螂挡车是不能胜任的吧!”季彻没有回答,他说:“最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顺应民心的自然活动,来完成教化,改易俗习。这样人民都能去掉有害心思,增进专一于道的志向。就好像随本性自然形成,而不知为什么会这样。要使天下皆同一于自然之德,必须使内心安定才是。”

鲁国的国君照将闾的见解治理国家,麻烦事一天比一天多,连自己也处于危险境地,他就不再实行了。

寓言故事:受骗的骗子

从前,有位商人,他于安息日前夕要到外地去。他在一座房子附近挖了一个地洞,将自己的钱藏在里面。那座房子里面住着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向被认为是品行高尚、忠诚老实的人。他正好看到这位陌生人挖洞藏钱,随后便过去将钱统统偷走了。

几天后,那位商人办完事回来取他的钱,发现钱早已不翼而飞了,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偶然地走进那位老人的房子,对他说:“请原谅,先生!我有件事想请教你。劳驾,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么?”老人答道,“请说吧!”商人说,“先生,我是到这里来采购货物的。我带来了两个钱袋:一个钱袋里装着六百块金币,另一个钱袋里是一千里亚尔①。在这座城里,我举目无亲,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代我保管这笔钱财。因此,我只好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那装着六百块金币的钱袋埋在那里。现在我不知道,我该不该将另一个装有一千里亚尔的钱袋仍然藏到那个地方去,还是另找一个地方藏起来;或者还是找一个诚实的人代为保管好。”老人答道:“如果你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最好别将钱交给人家保管;你还是仍然将钱藏到你第一个钱包所藏的地方去吧!”商人道谢说:“我一定按照你的话去做。”

商人走后,这个老骗子私下想:“要是这个人将第二十钱袋送到老地方去埋藏时,发现原来的那只钱袋不见了,那他就不会再将第二个钱袋再藏在那里啦。我必须尽快将第一只钱袋放回原处。这傻瓜准会将第二只钱袋再藏在那里,那我就可以将两只钱袋都弄到手了。”

于是,他赶紧将偷来的钱袋放回原处。此时,那位商人也在这样考虑:

“要是这个老头偷了钱袋,那他为了弄到第二只钱袋,现在也许已把它送回原地去了。”商人来到原先埋藏钱的地方,真的又看到那只钱袋了。他高兴地喊道:“我的好人,您将丢失的东西又送回原主了!”

你呀,人哪,谁能不死!可别见财动心,将手伸到别人的财物上去!”

①里亚尔:伊朗货币的名称。

相关专题 螳臂挡车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