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造句

成人学历提升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愚公移山造句

【简介】感谢网友“成人学历提升”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愚公移山造句(共3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愚公移山造句

愚公移山造句

1、这件事确实不易,但我们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怕不会成功吗?

2、每月有两个周日,“樱桃”在愚公移山俱乐部主办“电影和电影人”系列。

3、可别笑我笨,我将学愚公移山的精神,利用余生来编写一部理想的辞典。

4、平时,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会成功的!

5、邻居有一小男孩,刚刚开始换牙,看见大家干活这么起劲儿,也蹦蹦跳跳地去帮愚公移山了。

6、只要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要说一条横贯公路,就是十条也可以开辟成功。

7、今年她负责点废成绿在愚公移山俱乐部和船酒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8、现代挖隧道还用头慢慢敲?那不是和愚公移山没两样?

9、愚公移山大乐队的欢乐会议。欢迎更多的音乐人到这里的舞台上,撞出更多的火花!

10、我希望你有耐心和毅力,再困难的事,都能像愚公移山一样,努力完成。

11、做事如果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12、现代管理科学讲究效率,()不是每样事情都用愚公移山的傻劲就值得赞赏。

13、中国古人所崇尚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的故事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14、十大建设所以会成功,就是全民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

15、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16、当年横贯公路的开挖,正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17、你想要独力完成这件事,恐怕非得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

篇2:用愚公移山造句

1、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啊。

2、每月有两个周日,“樱桃”在愚公移山俱乐部主办“电影和电影人”系列。

3、愚公移山的这种执著其实也是一种责任,做人的最起码的一种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

4、有一种执着,叫愚公移山。

5、愚公移山大乐队的欢乐会议。欢迎更多的`音乐人到这里的舞台上,撞出更多的火花!

6、他这个人干事很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7、我和拍档一起愚公移山。我们都需要轮流休息吃午饭和上卫生间。

8、我用愚公移山的力量去尝试,雨后彩虹的出现!

9、在现代化建设中,也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

10、还有一小时,他们的新唱片发行演出就要在愚公移山酒吧(北京东城)开始了。这也是他们零八年北京巡回演出的第一站。

11、一位能背诵《愚公移山》的老观众在看过《王屋山下的传说》后,一直觉得心里别扭。

12、愚公移山的事很快被玉皇大帝清楚了。玉帝被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便派大力神把两座大山背走了。

13、山里人是勤劳的,他们一代又一代人,象愚公移山一样一锄一锄,一锤锤硬是把荒山变成了良田。

14、愚公移山是从搬小石子开始的。

15、总结陈词:我方坚持愚公移山的精神。

16、愚公移山的事很快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17、由周杰伦主演的《大灌篮》、霍建起执导的《愚公移山》和香港喜剧《女人本色》等八部影片组成的“中国电影周”,将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被隆重推出。

篇3:愚公移山

今天,妈妈检查我语文月考的附卷。当看到第四大题中“(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那道题时,妈妈问我:“你现在知道愚公的故事了吗?”我摇摇头。妈妈说:“我找给你。”

妈妈让我看了标题是“愚公移山”的古文,又把现代文找给我看: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所以叫开门见山)。(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故事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相关专题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