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萧红》有感

亚里士多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观《萧红》有感

【简介】感谢网友“亚里士多鱼”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萧红》有感(共17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观《萧红》有感

观《萧红传》有感字

几年前,我在《江山》的一个版块挂了个编辑的空衔,却没有真正地在那里投入过多时间,我就是一个闲散的玩文字的人,自娱自乐,没什么上进心,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宿州女孩燕儿,燕儿在《江山》小有名气,她吸引我的不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她的个人经历。这个女孩身患重疾,瘫痪多年,几经生死,却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活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想,我跟燕儿是有缘的,江山的偶遇注定我们会成为一生的好友,我们的缘分不仅仅是名字的相同(我的乳名也叫燕),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是相通的,我总能在她的文字里读懂这个女孩的那颗敏感而灵动的心,她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梦想的追求,都是让人赞叹的。人一生,会遇见很多人,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并不多,而真正能成为知己朋友的更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跟燕儿的这份缘,一直把她当成是另一个灵魂自由的我。

一直想去看燕儿,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抽不开身,去年年底,燕儿新书《萧红传》正式出版,真心替她高兴,燕儿欣然答应送我一本,因这本书的缘故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宿州看望这位未曾谋面的挚友。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几经周折,在宿州大店镇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养老院里见到了燕儿,燕儿跟我想象中的燕儿几乎没什么两样,热情开朗,乐观豁达,容貌俊俏,眼睛里透着灵气,如果不是因为残疾,这个女孩将会有一个多么美满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因为残疾,她将会赢得多少人爱慕的眼光,我看着她骨节变形的手和僵硬的身体,心隐隐地疼。

回到家里,并没有急着去看燕儿赠我的这本《萧红传》,事实上,我对每一本书都是怀着虔诚的心去阅读的,一部作品,就如同是作者的孩子,历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阵痛才诞生,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对作品的尊重就是对作者的尊重,所以,我读书向来很慢,读得很仔细,逐字逐句地去琢磨,尽可能地去领悟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的心境以及所要想表达的思想和意图。

夜深人静时,正是读书时。每晚忙完琐事,我会坐在书桌旁,点一盏台灯,泡一杯花茶,静静地读几页,在淡淡的墨香里,在燕儿委婉缠绵的诉述里走进萧红的一生。如燕儿所说,但凡爱文字的人没有不知道萧红的,但真正深入了解过萧红的人却并不多,借着燕儿的笔我才有机会对萧红这位传奇的女作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萧红的命运一波三折,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子在毫无背景下,每一步成长都是艰难的,即便这样,她也凭着一股倔强韧性和极高的天赋,短短几年在文学领域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这一点跟燕儿是一致的,就因了这份惺惺相惜才有了这本《萧红传》的诞生。

燕儿的文字我是熟悉的,纯净朴实,带着乡土的气息,有着一尘不染的本真,但是,这部《萧红传》却一改过去的文风,文笔细腻温婉,深情款款,字字句句轻轻地敲击在心上,使人心生柔软。燕儿用优美的文字叙述了萧红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在跟五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中,或爱或恨,或悲或喜,都被燕儿诠释的淋漓尽致。如果不是做过深入的研究,如果不是对萧红有着特殊的爱,燕儿不会有如此细致的了解,更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的感情,让我佩服的不仅是燕儿生花的妙笔,更是这个女孩灵动敏锐的心思,她没经历过爱情,却对爱情有如此深刻的认知,这一点令我十分诧异。

认识萧红是从读《呼兰河传》开始的,萧红的作品受鲁迅影响,犀利深刻,大多写的是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悲哀、愚昧、艰难、凄凉、贫穷的命运,这是让人内心很有感触的东西,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萧红,她是怎样体会到人们的疾苦的呢,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心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敏感和感性,她更不可能看得那么透彻,如果没有极高的特殊天赋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她也不可能描写的那么深刻。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上的刚毅和执拗。所以,我的感觉是萧红不是弱女子,相反的,她有着男儿的气度,任性,固执,嫉恶如仇,从不向人低头,对一个女子来说,感情里参杂了这些东西是很可怕的,导致数次的感情失败也是必然。爱情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两个人的相处,不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那么简单的事,有时候往往外在的因素是造成感情失败的最大原因,还有性格上的问题,作为一个女子,在男子面前切记太过于强势,要适当的示弱,学会撒娇,在人格独立的前提下去依赖他,甚至去崇拜他,这样的女子往往才能让男人视若珍宝爱不释怀。周国平曾在《我眼里的好女人》中说:“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我想,萧红的灵性是有的,弹性还不够,至少她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太过幼稚和草率,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学不来,性格决定命运,纵观萧红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个在文学上面极富才华的女子,感情方面却是如此的懵懂无知,()她追求炙热的爱情,却被爱情弄的伤痕累累。唯有文字可以疗伤,唯有文字才是可以倾其一生去爱的东西,也唯独文字成就了她短暂而鲜明的一生,因为文字才让后人记住了她的名字。所以,爱情跟一个人的信仰比起来算不得什么,萧红真正爱着的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真正让她疼的是旧中国的战争,疾苦,和满目疮痍。萧红不是个自怜自哀的弱女子,她是个让人敬佩的英雄。

燕儿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写萧红是因为我崇拜她的才华,倾慕她的美丽。但更确切地说,是为了祭奠我自己,因为我和萧红惺惺相惜,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悲苦命运。但是,我又不如萧红幸运,她情缘坎坷,文学梦却顺愿逐心。她去过很多地方,阅历深,见识多,精神生活丰富。更重要的是她身体比我健康。”燕儿这段话里有对萧红的羡慕和对自己的无奈。我想说的是,燕儿,不要跟旁人比,你有你的优势,你能生活在这个年代就是最大的优越,你还年轻,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经验和阅历都会积累,爱情也会在不远处等着你,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不嫌弃病弱残疾的你,他会包容你所有的缺点,欣赏你的才华和亮点,给你一个幸福的温暖的家,成就你当一个母亲的心愿。

观萧红书籍生死场有感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细细想来这句话也不无道理。

年少懵懂时,我们站在围城之外,踮起脚尖,用稚嫩的眼光窥探这个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奇妙的世界——那里有薄薄香雾,花红柳绿,鸣鸟啁啾,让人倾醉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或是搔首踟蹰,俟于城隅的人儿,让人神往;当我们坠入爱情,走向婚姻,身处围城之中以后,我们才恍然醒悟,“婚姻就是扒开爱情的外衣,秀秀里面的疤痕和妊娠斑”,以往的杨柳河畔,灞桥玄水,薄雾掩盖下的诗情画意已如轻烟散去,无影无踪。我们甚至想逃离这严密封锁的围城,却被命运的缰绳缠得死死的——一时的冲动终酿成惩罚的恶果,只留下我们形影相吊,一声叹息……

这些观点似乎有些悲观,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乃至身边的例子中我们都能找到原型。

看完《生死场》,有很多感触,而最让我吃惊的是里面对爱情悲剧的描写。金枝和成业相爱了——热恋当中,金枝摘柿子心不在焉,把又青又小的柿子摘了一筐;不顾一切地去河沿与心上人见面,并冲动地发生了关系(这给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成业充满激情与活力,给这个春意萌动的女子最渴求的温存,执意要提亲,不顾重重阻挠。而在他们终于冲破束缚走到了一起之后,悲剧才慢慢酝酿。由于物质上的贫穷,生活上的窘迫,原来如胶似漆的恋人已变得冷淡而麻木——成业回家经常和妻子吵架,抱怨自己还要养着这母子;金枝问丈夫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他睡而不答,金枝以为说错了话要挨打;悲剧达到高潮是成业烦于孩子的哭闹,一气之下亲手摔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成业的这一举动实在让人震惊,他与金枝之间已没有爱情可言,婚姻就这样走到了尽头,一时的冲动酿成了悲剧的结尾。

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看看我们的身边,当今的快餐爱情与闪婚现象,离婚率的提高,都反映出现代人爱情观与婚姻观的误区。爱情走向婚姻本是美好的,为什么总是有不幸的结局?一言以蔽之——“贫贱夫妻百事哀”。

《生死场》中的金枝与成业如此,《伤逝》中的于娟生与子君亦如此。初始的爱情只是飘在半空的失重的假象,当回到地面踏着实实在在的黄土地时,爱情的保持,婚姻的延续是要精神以外的物质基础的,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蜗居》中海萍曾义愤填膺地说过:爱情就是男人骗女人的鬼把戏。什么把我交给你,你将永远拥有我。那是他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光蛋,只能说一些甜言蜜语”。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偏激,但是却是现实,很实在。经济基础是一方面,性格上的差异也至关重要,恋爱时双方都处在亢奋状态,沉迷于其中,所谓当局者迷。甜蜜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他们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婚后才看清那潜藏在光鲜外衣下的真实面目。还有从热恋的火热与激情到柴米油盐的平淡与琐碎,这种差异常常会让双方感情日渐冷淡……

总之从爱情到婚姻像是从仙境回到了人间,从理想回到了现实。如何让我们不受伤害,至少是少受伤害——我们要三思而后行,用理智的头脑去去寻觅人生的另一片风景;切忌过于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要知道冲动的抉择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爱情是不期而至的,不用过分追求,缘分到了自然会水到渠成。

席慕容说:友谊像花香,越淡才越持久。而爱情和婚姻有何尝不是呢?若即若离的感觉,充满思念的别离,有可能也会浅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会乘着月光流照在远方人的身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侩子手正是我们自己!我只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一句——冲动的爱情不会结出幸福的果实,而会受到命运的惩罚。

观《萧红》有感作文

假期里,我读了《小学生萧红读本》这本书,感到萧红笔下的文字是这样的美妙。

我感到萧红一生有多么的不安宁,也感到她笔下的文字多么美妙。 这本书讲的是萧红一生中写下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百感交集。

萧红,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年幼丧母 。

只在世间停留了31个春秋,在这一生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人生从来不想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直至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他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老师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 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写下散文《孤独的生活》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萧红笔下的文字是多么的美妙!

第一次知道她是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火烧云》一课中——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遍遍读着这样奇妙的文字,我们感受着其中的奥妙。就好像身在其中,融入着这些颜色。在此,我曾怀疑萧红是画家。

接着,我又在《小学生萧红读本》里读到她的另一篇文字《太阳在园子里是非常大的》。这篇文章,让我十分羡慕——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天了一样。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读着读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跑进她家的园子。跟着祖父一起,跟着萧红一起浇菜,拔草,栽花......那是多么好玩的事情啊!

在这本书里,萧红不仅提到了院子里的趣事,还提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不仅是萧红的朋友,更是她的老师。萧红的一篇文字《回忆鲁迅先生》让我感动。

一,“你的裙子配的颜色”讲的是鲁迅先生对萧红的穿着的点评。在这里,我完全没有想到,鲁迅先生对服饰颜色搭配也有这么深入的研究。鲁迅先生如果不当作家,说不定成为服装大师。文章里也体现了鲁迅对萧红的真诚,近乎父女之情。

二,“鲁迅于海婴”讲鲁迅与儿子海婴的情感故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鲁迅的诗句。在这篇文章中,萧红捕捉了鲁迅与儿子交往最平常的生活细节。娓娓道来,却有着无比感人的力量。爱,往往藏于平凡得小事中。

通过这本书,我深度了解了萧红和他的老师鲁迅先生。书中描绘了欢乐,难过,感人的种.种场景,也介绍了一首歌曲《传奇》。现在我想将这首歌曲送给敬爱的萧红和鲁迅先生: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

敬爱的萧红就是我们的传奇!

观《萧红》有感

“我本一无所恋,但又觉得到处皆有所恋。”

话剧《萧红》不仅穿插了祖父与幼年萧红的场景,也加入了萧红小说《生死场》里的情节。只是演萧红的女演员太青春靓丽。

四年前的电影《黄金时代》,因为话剧式的叙述与承接饱受诟病,我想,或许对于萧红本身的争议与史料的缺失,真的很难将其一生真实又美好地呈现出来。不顾家庭与汪恩甲订下的婚约,选择与表哥陆哲舜私奔,迫于经济压力回来后又同汪恩甲生活在一起,怀着汪恩甲的孩子又与萧军相爱,欠旅馆一大笔钱趁洪水的契机偷跑掉,孩子一出生后就送人,怀着萧军的孩子时又同端木蕻良在一起…后半生二萧与端木的纠葛可以归结为感情,但前半生说是被命运作弄,但实在现在回顾起来就是“三观不正”。

东兴顺旅馆里怀孕的萧红与萧军相见的一幕,直让我怀疑萧红的所作所为是否太不负责。对于前人的一切,总是有太多谜团。是美是丑,是善是恶,甚至是否真实存在于过去,都只是书中的一幕幕讲解,终究没法亲自验证。

此前,对于逝去的古人,我总是觉得很遗憾,那么精彩的人,怎么也会受命运捉弄,也会有生命的终结。假使时间是一个轮回,或许这些遗憾,本不该追究。

还记得当初喜欢萧红是因为在书上看到了她的遗言,“至此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让别人写了。”一个人一生的漂泊无奈跃然眼前,虽说人生是命运的安排,但个人却自愿成了命运的操盘手。

高三毕业那年看过《生死场》,看不大明白,金枝的故事早已忘却脑后,我更喜欢看萧红写简单的生活。今天又借机重温了一次,金枝和一个男人产生了爱情且怀了孩子,男人也很爱金枝且发誓要娶她。“男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心里才装得下女人,等她老了,就会打她,骂她”。婚后,男人的生意不顺,欠了很多债,吃饭都成问题,回到家就拿金枝和孩子出气,一次发怒中甚而想卖掉孩子还债。不过孩子没有卖掉,只是被男人摔死了。日本人也打了进来,金枝在亲人的劝阻下往城里逃命,上门给人缝被子时却会被人扯下裤子摁在床上,不从的话就要被打,回到住处还要被同屋的老婆子羞辱。死不好,生也不好。“人和猪狗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我想,等以后的生活越变越好,后来的读者,是不是不能切身理解,人性的黑暗不是只存在于贪婪的欲望中,而是根治于基本的饿与生存中呢?

话剧与《黄金时代》有很多相似的场景,东兴顺旅馆的初见,与鲁迅先生交谈,萧军出轨,临汾车站的分别,二萧与端木的纠葛,最后萧红临死前骆宾基的陪伴,当然还有祖父和萧红在后花园里的场景。“爱便爱,不爱便丢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世上还有让我眷恋的东西。”“你知道我别无所求,我只想有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写东西。”“有各式各样的读者,就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我死后,我的文字或许会被遗忘,但我的绯闻会永远流传。”…

一个人一生的场景,或许很长,但仔细看,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几件事。四年前,《黄金时代》上映的时候,我从江苏跑去呼兰的萧红故居,在高楼大厦的簇拥下,故居仿古的旧房子尤为显眼,后花园或许还是那个后花园,虽然是东北的十月,但一切都生机盎然。在呼兰河的天边,残阳似血,孩子在河边无忧无虑奔走。四年了,在我身上也没发生什么,只不过是我毕业了,换了生活的地方,换了身边对话的人。

“去年的五月,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的五月,生活的滋味,犹如青杏般的苦涩。”那些苦涩,或许就是吸引我的东西吧。以前我不大相信命运,但现在的我会随遇而安。我想,就算命运很难更改,但生死轮回,有坏运,也总有好运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眼下开开心心地活着。

话剧最后一幕,萧红逝去后,见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与祖父,“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后来的她长大了,可是并没有好。话剧也在三人并行离开中落幕,音乐激扬,风雪飘摇。

篇2:观《萧红》有感

看电影《萧红》,让我心情低落了好久好久。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她虽然出生在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但幼年丧母。因丧失了最亲的祖父后,不顾家庭反对而出走北平,而后跟汪恩甲交往怀孕,但因无经济来源欠债太多,未婚夫汪恩甲逃离。在萧红穷困潦倒并关在旅馆,她向裴馨园求助,然后多次派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红因此结识萧军。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一举成名。1936年,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在这期间,萧红再次回到萧军身边,但是她感觉萧军毫无变化便再次离开。1938年,萧红和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战乱纷飞之时,她再次怀孕(萧军的`孩子),但小孩产后第四天,夜里抽风而死。在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看到萧红的一生,内心无比悲凉,因她的才华而震惊,但也因她的处境心痛。她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喜欢,但是却究其一生又孤独落寞。

她死于时代,死于际遇,死于庸医,也死于自己对生命,对自由,对爱的渴望。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而萧红的一生有璀璨一幕也有黑暗一幕。

她在写作上具备的才华弥补了她人性的弱点,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同时,她之所以如此渴望爱和拥有爱,也跟她的原生家庭和当时环境相关,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对他不好,只有祖父疼爱着他,并且是新旧思潮动荡转变的时期。

作为女人,尽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同时一定要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自信、自尊和自爱,跟爱人互相理解、互相陪伴,一起构建美好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自己自立自强的信念,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一生活出属于应有的精彩。

文笔有限,感悟有点短,但影响很深,无以言语,只愿你我此刻安好!

篇3:读燕儿《萧红传》有感

况燕

几年前,我在《江山》的一个版块挂了个编辑的空衔,却没有真正地在那里投入过多时间,我就是一个闲散的玩文字的人,自娱自乐,没什么上进心,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宿州女孩燕儿,燕儿在《江山》小有名气,她吸引我的不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她的个人经历。这个女孩身患重疾,瘫痪多年,几经生死,却凭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活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想,我跟燕儿是有缘的,江山的偶遇注定我们会成为一生的好友,我们的缘分不仅仅是名字的相同(我的乳名也叫燕),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思想上是相通的,我总能在她的文字里读懂这个女孩的那颗敏感而灵动的心,她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梦想的追求,都是让人赞叹的。人一生,会遇见很多人,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并不多,而真正能成为知己朋友的更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跟燕儿的这份缘,一直把她当成是另一个灵魂自由的我。

一直想去看燕儿,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抽不开身,去年年底,燕儿新书《萧红传》正式出版,真心替她高兴,燕儿欣然答应送我一本,因这本书的缘故我终于下定决心去宿州看望这位未曾谋面的挚友。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几经周折,在宿州大店镇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养老院里见到了燕儿,燕儿跟我想象中的燕儿几乎没什么两样,热情开朗,乐观豁达,容貌俊俏,眼睛里透着灵气,如果不是因为残疾,这个女孩将会有一个多么美满幸福的家庭,如果不是因为残疾,她将会赢得多少人爱慕的眼光,我看着她骨节变形的手和僵硬的身体,心隐隐地疼。

回到家里,并没有急着去看燕儿赠我的这本《萧红传》,事实上,我对每一本书都是怀着虔诚的心去阅读的,一部作品,就如同是作者的孩子,历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阵痛才诞生,它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对作品的尊重就是对作者的尊重,所以,我读书向来很慢,读得很仔细,逐字逐句地去琢磨,尽可能地去领悟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的心境以及所要想表达的思想和意图。

夜深人静时,正是读书时。每晚忙完琐事,我会坐在书桌旁,点一盏台灯,泡一杯花茶,静静地读几页,在淡淡的墨香里,在燕儿委婉缠绵的诉述里走进萧红的一生。如燕儿所说,但凡爱文字的人没有不知道萧红的,但真正深入了解过萧红的人却并不多,借着燕儿的笔我才有机会对萧红这位传奇的女作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萧红的命运一波三折,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女子在毫无背景下,每一步成长都是艰难的,即便这样,她也凭着一股倔强韧性和极高的天赋,短短几年在文学领域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这一点跟燕儿是一致的,就因了这份惺惺相惜才有了这本《萧红传》的诞生。

燕儿的文字我是熟悉的,纯净朴实,带着乡土的气息,有着一尘不染的本真,但是,这部《萧红传》却一改过去的文风,文笔细腻温婉,深情款款,字字句句轻轻地敲击在心上,使人心生柔软。燕儿用优美的文字叙述了萧红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在跟五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中,或爱或恨,或悲或喜,都被燕儿诠释的淋漓尽致。如果不是做过深入的研究,如果不是对萧红有着特殊的爱,燕儿不会有如此细致的了解,更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的感情,让我佩服的不仅是燕儿生花的妙笔,更是这个女孩灵动敏锐的心思,她没经历过爱情,却对爱情有如此深刻的认知,这一点令我十分诧异。

认识萧红是从读《呼兰河传》开始的,萧红的作品受鲁迅影响,犀利深刻,大多写的是那个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悲哀、愚昧、艰难、凄凉、贫穷的命运,这是让人内心很有感触的东西,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萧红,她是怎样体会到人们的疾苦的呢,如果没有一颗悲悯的心恐怕是做不到的,如果不是敏感和感性,她更不可能看得那么透彻,如果没有极高的'特殊天赋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她也不可能描写的那么深刻。这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上的刚毅和执拗。所以,我的感觉是萧红不是弱女子,相反的,她有着男儿的气度,任性,固执,嫉恶如仇,从不向人低头,对一个女子来说,感情里参杂了这些东西是很可怕的,导致数次的感情失败也是必然。爱情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两个人的相处,不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那么简单的事,有时候往往外在的因素是造成感情失败的最大原因,还有性格上的问题,作为一个女子,在男子面前切记太过于强势,要适当的示弱,学会撒娇,在人格独立的前提下去依赖他,甚至去崇拜他,这样的女子往往才能让男人视若珍宝爱不释怀。周国平曾在《我眼里的好女人》中说:“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我想,萧红的灵性是有的,弹性还不够,至少她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太过幼稚和草率,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学不来,性格决定命运,纵观萧红的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个在文学上面极富才华的女子,感情方面却是如此的懵懂无知,()她追求炙热的爱情,却被爱情弄的伤痕累累。唯有文字可以疗伤,唯有文字才是可以倾其一生去爱的东西,也唯独文字成就了她短暂而鲜明的一生,因为文字才让后人记住了她的名字。所以,爱情跟一个人的信仰比起来算不得什么,萧红真正爱着的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真正让她疼的是旧中国的战争,疾苦,和满目疮痍。萧红不是个自怜自哀的弱女子,她是个让人敬佩的英雄。

燕儿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写萧红是因为我崇拜她的才华,倾慕她的美丽。但更确切地说,是为了祭奠我自己,因为我和萧红惺惺相惜,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悲苦命运。但是,我又不如萧红幸运,她情缘坎坷,文学梦却顺愿逐心。她去过很多地方,阅历深,见识多,精神生活丰富。更重要的是她身体比我健康。”燕儿这段话里有对萧红的羡慕和对自己的无奈。我想说的是,燕儿,不要跟旁人比,你有你的优势,你能生活在这个年代就是最大的优越,你还年轻,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经验和阅历都会积累,爱情也会在不远处等着你,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他不嫌弃病弱残疾的你,他会包容你所有的缺点,欣赏你的才华和亮点,给你一个幸福的温暖的家,成就你当一个母亲的心愿。

感谢燕儿给了我们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让我们在闲暇之余有一处心灵安放之地,享受文字给我们带来的宁静和愉悦,同时也衷心地祝福她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5-20日)

作者简介:

况燕,笔名燕归来,系博雅书院?作家作品群群友。淮北作协会员,开始网络创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两百余篇。崇尚自由写作,用文字抚慰心灵,感恩一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

篇4:观有感

观<<老虎拜师>>有感

湖北省枣阳市 第一实验小学三六班 徐同欣    昨天下午,我在作文班观看了一部<<老虎拜师>>的动画片,它使我明白深刻的道理,

一天,一只还不到一岁的小老虎在小河边走来走去,它为什么这么急呢?原来,它正为生计而发愁呢!这时,旁边走来一位猫咪阿姨,猫咪阿姨见小老虎愁眉不展地,便上前问道:“小老虎,你怎么了,这样不高兴?”小虎说:我什么都不会,父母都死去了,我不会捕食,再这样下去,我会死掉的!猫咪阿姨,您能帮帮我吗?求求您了!“猫咪阿姨见小老虎这么可怜,就说:好吧!我来教你,

篇5: 观有感

这些时日一直追赶着看《北爱》,不知是不是身在这个祖国的心脏,还是有些画面与现实的生活截然相同,我开始有了很深的感慨。

作为同样是生活在心脏的北漂一族,我也曾经深度的迷茫过,追赶过,甚至想过在那五彩斑斓的弥红灯下,我也要稳稳的站在这个地界上昂首阔步,把这里所有的繁华收纳在我的口袋。为了这,我上过当,受过骗,也吃过苦头。为了这,我喝过酒,哭过,也笑过。本以为,这样我就可以迅速的成长,我可以把自己脚下的地基打得更扎实一些,但是每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那份空虚、孤独、无助的漂泊感油然而生。我们都在使劲追赶着这个城市,使劲往自己的口袋中塞钱,但是,我们真的忘记了,就为了这所谓的物质优越感,就为了这金钱的充裕,我们变得不是以前的我们。小时候,我们在院里跳皮筋,踢毽子,打仔儿,单纯的不能再单纯,那个时候的朋友没有利用,没有虚假,吵完嘴以后还是勾肩搭背。很多时候,当你走过来一圈再回头看,你发现,朋友这个词已经不再是那样单纯和美好,有的`只是相互的利用或者是背叛。物欲充斥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呐喊,我们为什么这么倒霉的赶上了这个时代,房子、车子、权利、金钱,在人与人之间变得炽热。没有房子,我们没有安全感。没有车子,我们没有面子。没有权利,我们得不到尊重。当然,没有金钱,上述的一切一切都不可能去拥有。但是,我们真的忘记了,在你身边对你不离不弃,对你关爱有佳的那些人,家人、朋友、还有爱人。记得有位好友曾经和我说过,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以前,对这句话我深信不疑,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当你有了钱,得到了那些你想要的,可是你失去的这些永远是回不来的,就像小猛,他以为他可以用金钱换来一切美好的生活,但是他失去了他朋友,他的爱人,甚至为了得到金钱去不惜一切代价;最后他剩下了什么,他还是一无所有。很多人都在抱怨,我为什么米有一个好爸爸,我们为什么不是富二代、官2代,就是这样,我们会觉得我们身价要比那些人低好多。其实我们错了,不是我们身价低,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看低了,我们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我们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不带着任何一件贵重物品,死的时候,我们不能带走一分钱。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在人死的一刹那之间,你的生前经历的事情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出现在眼前,那些个遗憾,那些个失去,会不会让你后悔。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这个活就是个一个人的一生。我不去抨击我们伟大祖国的这个时代或许变得像一堆浮躁的泡沫,我只是想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恋爱,就认认真真的去恋爱,如果你是为了车子、房子为爱情加上筹码,那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会不会再未来以后有一个结算清单。交朋友,就认认真真交朋友,没有谁去利用谁,没有什么买卖不成仁义在,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不要等到你或许功成名就的时候,不会再有人陪你欢笑或流泪了。人们常说,人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但是现在看来,有时候人的行为还不如一只普通动物,不知道这是我们人类的进步还是退化,总之,可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是我们最终诉求的结果。可是,这样你会高兴吗?你真的高兴吗?

我突然很感谢我的大脸猫,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简单,我们在北京没有车,没有房,也没有存款。

我们每天会早起挤公交,挤在一起的时候会拥抱;

我们会坐地铁,坐双人的座,一起听歌

我们会吃想吃的东西,想去哪里玩就计划去哪里玩。

我们偶尔也会小资一下,吃个烛光晚餐......

最关键的是,我们彼此深深能听得懂对方,所以我现在很满足,我真的很满足。

我们付出着劳动,领取着劳动成果。我们不羡慕别人,更不去嫉妒别人。

或许如果没有遇见大脸猫,我似乎还在一个园地里转着打圈圈,做着那些伤害自己的事,过着让自己不快乐的日子。

珍惜,这是上天赐予的。

生活,知足常乐。物欲充斥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依然很快乐。

篇6: 观有感

前几天,老师发下来一本名叫《我们的价值观》的书,翻阅之后觉得受益匪浅。

我们知道国家和社会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们的行为。我们怎么样,我们的国家便怎么样。一个个公民具体而细微的行为,最后构成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状况。

20xx年11月,中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1945年,毛泽东主席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这样的说法:“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建设“富强”中国,一直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矢志不渝奋斗的目标。我们国家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国际方面地位越来越高。封建残余的侵袭,饱受外敌侵入的惨痛,使中国人民更加渴望民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人类的梦想,永恒的追求。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尚公重义,社会之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人天生高人一等,这是平等的基本含义。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纽带。法治就是依法治国,自由、平等、公正都离不开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例外。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爱国主义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敬业就是专心敬于自己的事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恪尽职守。诚信就是待人处事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友善是指朋友们之间的亲近和睦。

就像雷锋在日记中曾经写道“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要重要”,这句话对于王涣杰来说的意义深刻,她也在努力地这么做着。有一次,王涣杰发现班里有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连连出错,课间独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闷闷不乐。于是,王涣杰便在周末邀请她到家里玩。妈妈准备了几样孩子们喜爱吃的菜,王涣杰也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房间里传出了这位同学爽朗的笑声。后来王涣杰才知道,这位同学因为父母的离婚,而想念妈妈,所以才整天闷闷不乐。王涣杰告诉她,可以把对妈妈的思念通通写到日记里,这样就不会耽误学习了。课间,王涣杰还总带着她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渐渐地,这位同学在课堂上的精神也变得集中了。看到了她的笑容,王涣杰感到十分开心!

是啊,有了这种亲切和谐的精神,才会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篇7: 观有感

20xx年10月1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这是我国为了庆祝国家的生日而举行的军队形象和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向国家和人民的汇报,是向世界郑重声明我们的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决心和实力,是对一切敌视我国和企图破坏我国建设的敌人的警告和震慑,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首先是放礼炮,接着主席宣布升国旗,唱国歌,忽然,一片肃静,只看见升国旗手那矫健的步伐,是那么的熟悉,不留一丝痕迹,“起来!……”全场人都在唱国歌,我也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紧接着就是阅兵了,总共有44个地面方队。

主席坐这车子缓缓而过,每经过一个方队,主席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他们回答道:“首长好!”“为人民服务!”我看着看着觉得他们好不容易,要在太阳底下连续站几个小时,而且一动不动。队伍是那么的整齐,队员是那么的严肃,在太阳的照射下衣服闪闪发亮,主席坐着车子转玩一圈后,阅兵也就圆满结束了。

看,从1949年到20xx年,已经60周年了,60前,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站起来了!”在60年后,胡锦涛又宣布:“60周年国庆大典正式开始!”是啊!已经60年了,60年我们都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没有战争,这样和平的世界真好!

篇8: 观有感

对于中国近代史极度痴迷的我,并不满足于历史书上对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只字片语”的,描写。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部能够让我深入了解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电影,我选择了《林则徐》。

不曾想《林则徐》是一部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电影,这使我感受到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历史。

《林则徐》这部电影讲述了1839年虎门销烟到1841年三元里抗英这段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史。这部电影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血战英军、三元里抗英这三个著名的历史剪影组成。这三个历史剪影无不展示了我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纵观整部电影,林则徐身上那种“忠义”的精神令我为之叹服。在国家危难,鸦片泛滥之时,他挺身而出,坚决遏制鸦片流毒,这是“义”,面对朝廷的诽谤与诬陷,他沉默无言,平静的几乎难以置信,这是“忠”。但他又为忠义所困,一个“义”字成为他仕途的绊脚石,可他全然不顾,一心一意只为在乱世中苦苦哀号的百姓;一个“忠”字同样成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拦路虎,他一心为民,得到的是人民的爱戴,他一心为民,得到的是朝廷的猜疑!为了践行“忠”,他离开了爱戴他的百姓,终止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临行时,谁又注意到他平静的外表下那紧锁的眉头,落寞的眼神。

可怜的,在大清国风雨飘摇之际竟还有些人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比如琦善,可他同林则徐一样会在历史留名,只不过叫法不同,一个是流芳百世,另一个叫遗臭万年!

但可怜了,优柔寡断,毁誉参半的道光帝。

不必讲英军的残暴,统治者的无能,官场的腐败。对于历史我们总是不能够很客观,而又有深度的进行概括,我们只能说,林则徐是当之不愧的民族英雄,他的英功伟绩会永远的光耀史册!

篇9: 观有感

昨天晚上从乐视网电影推荐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叫《时间》,这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韩国电影的其中之一,早在大学三年级时候,我看了《脑海中的橡皮擦》,看了三遍,也哭了三遍。印象中我一共看过4部韩国电影,除去提到的这两部以外,还有两部已经忘记名字的,甚至忘记名字的这两部里有一部我已经连情节都不记得的。韩国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虐心。

回到《时间》这部片子,讲的是智宇(男主角)和顺熙(女主角)相爱两年后由于爱情疲惫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影片开始从二人ML着手,智宇面对着顺熙没有任何感觉,在顺熙的引导下,智宇靠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个性感女人才完成这次的房事。顺熙感到伤心、绝望,于是她采用了一个极端的手段---整容,来挽回他们的爱情。整容以后的顺熙改名顺依,并到智宇经常光顾的一间咖啡屋打工,借此接近智宇,果然两个人很快相爱,但是智宇的心中依然深爱着顺熙,但他并不知道顺依就是顺熙。

智宇收到一张写满“我爱你”的纸条,落款是顺熙,他知道顺熙要回来了(顺熙从整容开始便消失,没有和智宇打招呼),于是找到顺依要跟她分手,顺依十分恼火生气,和智宇吵了起来,后来智宇想到顺依就是顺熙,找到她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告诉她,他一直深爱她,从未改变。顺依恍然大悟,很后悔当初整容,但是智宇也并不好过,他为了让顺依尝到这种滋味,也去做了整容。这六个月间,顺依每天关注着很多接近他的男人,因为这其中应该会有智宇,但是她和一个有一个的男人接触,发现他们都不是智宇。

影片的最后,智宇出现了,的确是经常出现在顺熙身边的一位摄影师,但是他不想让顺依知道,于是在顺依发现他之后,他开始狂奔,顺依追啊追,但是随着一声刺耳的刹车声,智宇倒在了血泊中。

顺依最后决定,把自己变成最初的顺熙......

单看情节,这部影片也没什么过于特别之处,对我来说冲击很大的有两点,一,顺依听到智宇说他最爱的是顺熙,她的反应特别巨大,是那种真的生气,觉得自己被玩弄的生气。她为什么要生气呢?顺熙和顺依本来就是一个人,她听到自己的男朋友说爱自己的时候,好像是听到她男朋友说不爱她了,爱上别人一样的。二,顺依在知道智宇一直爱着顺熙以后,剪了一张顺熙的照片,做成面具,每天带着,那个样子,真的十分恐怖。

看完这电影,我有自己的观后感,但是又写不出来什么,他们两个人是什么心态呢?爱一个人就变得这么畸形了?

篇10: 观有感

一个多月来对“科学发展观”的再学习、再认识,现在的我已经深刻体会到有关于自身的修养和工作作风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认真分析后,需要改进如下几个方面:

一、更进一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

做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学校是一所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的年龄跨越比较大,年龄普遍比较小,如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引导并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呢?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认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光明的道路发展。在过去的教学中,虽然对学生以及他们自身的发展比较尊重,但是还不够科学性,通过这次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我认为首先要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在学习方面要认真、细致的指导他们;在思想方面要积极主动的引导他们。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量和蔼可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努力帮助他们朝着更高、更深的方面发展。

二、更加努力学习,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从大学毕业后,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个春秋,由于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曾经学过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要继续不断的坚持从课本上、资料上、网络上了解学习最新的文化知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便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三、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觉悟

做为一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四、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师生

作为总务副主任,我将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使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高效性。认真主动做好学校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保障食堂和学校安全,使学校每天都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开始正常的运转。我会无怨无悔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并且我也会认真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改进不足之处,使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上述是我经过一个多月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所写的一点心得体会,随着不断的学习我将会更加的完善自己,更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更好的为教育奉献自己的火和热,更好的服务于三新学校。

篇11: 观有感

今天下班回到家女儿就把她写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这篇作文拿给我看,并嘱咐我要写读后感。耐心看完全文后,思绪纷飞,时间倒退,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

那时的我就像女儿一样虽然不知道未来有多远,但一直有梦想,也从未放弃过对它的信仰,只不过梦想一直在改变而已。这不仅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两兄弟,住在一幢高层公寓的80楼。一天,他们去郊外爬山,回来时发现停电了!电梯没指望了,他们只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往上爬。到20楼时,他们累了,就把行李包放下了。卸下包袱后,两人继续爬。40楼――60楼――80楼,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嗬,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呢!

这个故事暗含着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二十岁之前,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沉重的登山包。二十岁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好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一路走下来,直到老之将至,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钥匙,是人生的关键!理想、抱负都留在了二十岁,成了前尘往事。

虽然看完女儿的整篇作文也不知道她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也无所谓是什么,但只要她有梦想就好。人,有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使你不惜一切代价去做得更好,而这种动力的源泉即是对梦想的不竭的热情。人生本来就是在追求一个梦。

我想对女儿说的是:天鹅在展翅高飞前,要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翔,若助跑线长度不足,天鹅就难以实现拥抱蓝天的理想。久而久之,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而丧失飞的本能。梦想也是这样,若没有足够的积蓄和准备,那么成功就只是一个奢望和幻想。眼下,她正站在梦想的起跑线上,要紧的是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奠定扎实的基础。相信,也许在不远的明天她将驾驭未来,也许,一切都只是执著的付出,等待收获。但她可以肯定地对我说:我的未来不是梦!

篇12: 观有感

老师评价这部电影,说他从头到尾就是打打杀杀。我欣赏这个老师,所以我记下了这部电影―《英雄》。但也只是记着,从来没百度过他,今天在奇异高清里看了。我来说说我的发现。

首先,演员。我爱梁朝伟,我爱张曼玉。当然,李连杰和陈道明的友情出演也为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小的明星效应。演员阵容不错。另外,不得不夸夸群众演员。武侠剧里的打打杀杀,总免不了那些扛矛举盾飞剑抡刀的人。我看的时候有一瞬间产生了看奥运开幕式活字印刷术那段表演的感觉。感叹了一下张艺谋导演的独特技艺,顺便想了一下还有哪个导演有这方面的造诣呢?实在不简单。片尾的时候,字幕显示导演张艺谋。我就笑了。

其次,剧情。电影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讲了一个赵人刺秦王的故事。很常见的叙事手法,无需多说。武侠片我看的非常之少,是不是打打杀杀就是武侠片的剧情?剧中意志这词给我印象挺深。人与人的较量,不需真刀真枪,超强的意志足以置对手死地。以前在茶客与刺客的故事进耳到过,今天又巩固了一遍。

再次,细节。片中有一段关于残剑飞雪感情故事的描写。残剑知道飞雪与长空有过一夜感情,但他依然深爱着飞雪。我不是男人,但我可以想象一下,男人一边耿耿于怀一边情到深处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熬疼。残剑为了让飞雪难过,有意让飞雪看见他同随女的那一幕。事后对飞雪说的那些火上浇油的话。片末他证实对飞雪的无穷深爱的那种无奈。还有连接残剑飞雪生命的那把剑。我想说什么?我想说假如是我,我不会选择报复这种途径来让我的爱人知道我有多在乎。

最后,刺客的聪明值得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借刀杀人,擅于发现对手的不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切进点,挑拨对手使其互斗而自己坐收战斗果实。我觉得他做的很高明。

篇13: 观有感

众所周知,《歌手・当打之年》是湖南卫视推出的音乐竞技节目,由洪啸工作室出品。首发歌手为华晨宇、MISIA、萧敬腾、徐佳莹、袁娅维、毛不易、周深,奇袭歌手为李佩玲、黄霄云、刘柏辛,由萧敬腾担任该节目的音乐串讲人。

该节目如今已经播出了三期的内容。由于第三期采用了云录制这一非常新颖的节目形式,所以大家对第三期的很多内容讨论的都非常热烈,这其中有对歌手唱歌时无处不在的广告牌(还是P得)感到厌烦的,有对周深“卧室歌手”的身份感到惋惜的,也有对隔壁老樊情商太低而气愤的。

但这一期小编想说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我暂且发现,还没太多人议论一件小事。

一直以来,修音都是《歌手》节目的一个传统,这大家都能理解,毕竟任何歌手想要在临场的表现中万无一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且有些歌的质感临场也不容易体现,需要借助修音设备把它往录音棚方面引一引,这样也是为了保障歌曲乃至于整个节目的收听质量。

换个角度来看,修音就是让歌曲的质量更加好,它虽然不能在比赛中为演唱者拉得更多的投票(比赛的时候未修音),但却能让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喜欢上演唱者,修音水平的好坏和歌手节目后的圈粉数是成正比的。

既然修音对歌手来说是一件好事,那比赛的时候对每个歌手都使用才是公平的,而此次云录制中,只要认真听,大家都能发现华晨宇全程和声而米西亚的歌曲并未被修音,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节目组为了把日本歌姬的圈粉程度压到最低,故意针对我们这位为武汉祈福的日本友人吗?

小编在查录了相关新闻,这才知道了这件事的真相。原来,米西亚是主动向导演提出了不修音的请求,说既然是祈福,就不想用伪装的声音送上祈祷,那样不真诚,不得不说,这真是个足够温暖的真相。

当然,有的观众看到这里还是会质疑。米西亚作为《歌手》节目组花重金请来的人,节目组不可能让其做一件可能对节目质量造成影响的事,所以节目组肯定还是修了音,只是我们观众听不出来而已。

对于这件事,小编想说的是,《向着明天》这首歌真的是一点也未修。节目组确实花了很多钱来请米西亚,但是,很多歌手比如刘欢、结石姐再到如今的米西亚,能请他们来并不全是因为钱(有的节目花再多钱也请不到他们),肯定是给了他们一些特权的,不遵从他们的意愿,很可能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节目组应该不敢赌。

篇14: 观有感

每一部电影都很完美,我们做的就是向正义的人物学习,并得到启示。我观看了《长城》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我国的长城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千七百年前才修建而成,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关于长城的一个传说:在中国境内,有五个商人被野人追赶到了夜晚,突然一个绿影闪过,当时两个商人正在一旁摆弄着天然磁石,绿影再次闪过,忽然,有三个商人忽然不见了,地上留下一片血迹,绿影再次出现,幸亏其中的一个商人反应快,拿起一把到就像那绿影劈过去,砍掉了怪兽的一只脚,绿色的血液贱满了一地。第二天,他们来到长城下,红色的弩弓手将箭围成了一个圈,将那两个商人围住了,于是他们只好投降。在经过了一系列审问之后,说:“报,它们来了!”忽然,将军一声令下,全部士兵都到了城墙上集中,这里有大型弩弓,火球投石机……最特别的是:几名蓝色的士兵城墙外的木板上,用绳子拴着,一会儿下,一会儿上,手里拿着长长的长矛,随时可能死去。开战了,将军一声令下:“攻击兽王!”顿时,千百万支箭向兽王射去,但都被兽王的侍卫挡住了。兽王一声令下,全部怪兽都撤退了。结果他们发现了:它们攻进城去里去了。于是,他们用一些材料做了热气球,将一只怪兽绑上了炸药,当它去为兽王进食时,“砰”的一声,兽王死了,灾难终于结束了!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英勇啊!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篇15: 观有感

提起,大家应该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吧!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杰克逊带着他的孩子去黄石地质公园玩,可是发现,一个美丽的湖泊已经干涸了,并且已成为禁区。一个人告诉他人类将面临空前的巨大灾难。可是杰克逊不相信。第二天,灾难来了,地震,火山、海啸,灾难摧毁了美丽的家园,顿时间,变为人间地狱……

说道这里,又使我联想到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所受到的灾难;干旱,地震,冰冻。就拿这次西南的旱情来说吧。在田野里,农民们种的稻子全部都死了,土地裂开一道道口子,露出狰狞的面孔。在学校里,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了从外地捐赠给他们的矿泉水。拿在手上,始终都舍不得喝,记者问他们渴不渴,怎么不喝水?你知道他们的回答是什么吗?“渴,但是得到非常渴的时候再喝。而且,还要给爸爸妈妈喝呢”。在城市中的我们,每天几乎都是喝一瓶水,喝不完的就倒掉,可是他们,差不多是一个礼拜一瓶水,可见水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就在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广西的一位大爷,在凌晨时,终于可以用浑浊的水擦拭身子了。天哪,这简直不能想象,身处山区的他们,得到一桶水,哪怕仅仅只有一盆水,都是那么节约,而我们在使用热水时,却是将水龙头开得好大,让前面的冷水哗哗流走,直道有热水了,才开始慢吞吞地洗漱。我觉得,可以让水循环利用,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这样总比浪费好吧!我想着这个问题,渐渐陷入沉思中……

你可否记得的那次汶川大地震,8.0级的强度,顿时将往日充满生气的教学楼震垮,变为一片废墟,死气沉沉。时隔两年,在青藏高原上,青海玉树再次发生强震,霎时间的摇晃,使上千个生命被埋压在房屋的瓦砾之下,在玉树大地上撕开一道道裂痕。这都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

人类啊!快醒醒吧!不要再低级错误了。如果继续砍伐树木,黄沙将占领我们的家园;如果继续往海里丢弃垃圾,海水将不再蔚蓝;如果继续排放污染物,天空将不再晴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类继续像现在这样,那么结局就是《2012》里所呈现的那样的悲剧。

篇16: 观有感

今天我在自家阳台观察蚂蚁,为了观察更清楚,我拿来了放大镜。

我的目光被一只扛着食物的工蚁给吸引住了,他艰难地往上爬,走走停停,在一个洞中前爬了进去,这是蚂蚁窝还是这只蚂蚁在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就走。为了证明这儿到底是蚂蚁窝还是一个空洞,我就拿一些糖撒在洞口。

没过多久,就有一只蚂蚁忍不住诱惑。尝了几口,可能是太害怕了,又跑进了洞中。过了一会儿一只又一只的蚂蚁陆续的爬了出来。它们扑上去大口大口地品尝着,然后搬回洞中。就连那些正在工作的蚂蚁也放下手中的活,先吃个够。

我看见有一些工蚁聚在一起正在乘凉呢!它们是因劳动太累,在这儿休息,还是它们太懒了?反正也不会被蚁后看见,还不如在这儿偷一下懒。

一只勤快的工蚁经过此地,那些懒工蚁一起上去,夺食物吃。这个“勤蚁”也不甘示弱,竟与它们打了起来。那只“勤蚁”对前来攻击的懒工蚁来一个打一个,打得它们鼻青脸肿。它又派一些人抄小路进攻。只见那只“勤蚁”知道后面有敌,竟一个飞毛腿,把为首的蚂蚁踢倒在地。他们一拳一脚地打了起来。那只“勤蚁”一会儿来一个“左勾拳”,一会儿又来个“横扫腿”,把大片敌人打得跪地求饶。它教训了这群“懒蚁”,也给我上演了蚂蚁版的三国演义。

那只打了胜仗的工蚁心里很高兴,走路也快起来了,快走到家门口时,一只贪懒的蜈蚣本想趁保卫蚂蚁的兵蚁不注意,偷一块糖吃吃,本来可以抢到的糖,因这只小蚂蚁而错失良机,一气之下,咬了那只“勤蚁”,被气怒的“勤蚁”是不好惹的,它放下食物,扑过去反咬一口。正在旁边巡逻的兵蚁看见了,上前帮助咬蜈蚣。这只“懒虫”只好退回窝。

可是没过多久它又出来了,这下它学乖了,不像上次那么莽撞,它悄悄地等待时机。突然,这只“懒虫”腿一蹬,嘴一刁,身子一缩,就抢到了一颗小小的糖屑。速度之快就连摄像机慢镜头回放也看不清楚。这次的成功,使得这只“懒虫”贼心更大了。可谁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被站在一旁的兵蚁看见了,正当“懒虫”想偷更大一颗糖时,只见那兵蚁一个箭步冲上去,与那只“懒虫”撕杀起来,兵蚁的武力果真不凡,三拳两脚就把对手打的狼狈而逃。这又让我想起《水浒传》中,高太尉与宋江相战时的场面。

看看天空,已是黄昏,这些劳动了一天的工蚁和兵蚁总算可以回家吃好吃的了,这是它们一天劳动的成果。

而那只“懒虫”却躺在阴冷的巢穴里品尝那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糖。

因为那只“懒虫”不劳而获,所以落得个这样的下场,我们应该学习蚂蚁那种勤劳的精神。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却被蚂蚁欺负。

篇17: 观有感

这是一部03年的影片,属于挺老的片子了。《BIG FISH》,很不出彩甚至毫无吸引力的片名。很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老师为我们强烈推荐并播放这部片子呢?

很意外的,对影视作品没有耐心的我居然为其动容并热泪盈眶。同一般影片不同,没有喋喋不休的讲道理,这部影片为你铺展开一幅幅瑰丽宏伟的画卷,所要传达的一切都蕴含于不言中。你会觉得在那么一瞬间,就像是斗转星移之后,你领悟了所有星子的美,却被震撼得不能言语。

影片始于一个父辈代代相传的大鱼传说,父亲数十年不变的为儿子讲述自己离奇的人生经历。一切听起来都如此的荒诞不经、不可置信,连儿子小威尔也由崇拜变得厌倦,在对父亲总说大话的印象中逐渐疏远了父亲。

可是父亲的讲述仍在继续,讲他怪诞的出生,讲他们夜访女巫看到自己的死亡,讲他也是伟大的橄榄球手,还是篮球的关键先生,讲他能智退巨人,浪漫求爱赢得芳心,讲他遇到狼人马戏团长、中国的双头孪生姐妹,还参加朝鲜战争,到达过幽灵镇……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惊奇烂漫,就如同一个童话故事――一个父亲为儿子精心编织的童话故事。

在生活中其实很多父亲都不善于将自己的“爱”表达出来。可能有些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是告诉你这个事实那个事实,只盼你人生少些挫折、安稳长大。而爱德华却用了一生的时间为儿子去讲述一个童话故事,让人如此不解。在影片落幕那一刻,才终于明白原来这两种父亲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爱。

生活过于平淡,我们都被索然无味的生活磨去了想象的棱角。而爱德华却亲手为儿子撕破阴霾的天空,注入一道阳光,让现实不再那么寡淡残酷,让平庸的生活也变得传奇精妙起来。

可是威尔却不能理解,为何父亲要将虚幻参杂进现实?他不满,父亲这样一个普通人为何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位传奇人物?他甚至不屑父亲年复一年的夸夸其谈。威尔其实就是现实中很多年轻人的缩影,受到残酷现实的打磨,便坚信世间任何事物都要脱下外装,赤裸裸地接受洗礼。可是我们却忘了,我们本就是听着这样的童话故事长大。

在爱德华缠绵病榻之时,母亲叫回威尔重返故里。威尔再次聆听了父亲那些年轻时的传奇故事。这一次,他虽然觉得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修饰,但却比自己从前认为的要真实得多。那些故事只是父亲要保留过去的激情和诚实的一种方式而已。

父亲穷其一生,用美好的童话故事温暖着身边的人。在童话的世界,没有悲伤。

影片的最后,生命的最后一刻,爱德华终于获得了儿子的尊重和理解。威尔甚至也将爱德华编入他的传奇故事:他们一起逃出了医院,儿子一路飚车带着父亲来到河边;那时,父亲故事中所有人都在那里出现了。父亲就像一个英雄,对所有人挥手致意。人们带着笑容而不是悲伤目送父亲。然后儿子把父亲抱进河里,母亲正等在河中央。父亲从嘴里掏出从大鱼的嘴里夺回的戒指交给她,就安心的沉入河中,变成了一直想成为的大鱼……

在梦幻般的淡蓝色薄雾笼罩着河流上,一条大鱼突然跃出水面,而无尽的河水沉默着继续向前无尽流淌,似幻似真。我相信父亲是真的变成了大鱼的,继续悠游着,悠游着,直到永远。

相关专题 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