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医生》有感

西子努力不长大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观《中国医生》有感

【简介】感谢网友“西子努力不长大”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中国医生》有感(共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观《中国医生》有感

镜头下,一线医护工作者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深地引起了观众的感触,在“感动”“哭了”等一众评论声中,“为中国医生应援”登上热搜,“网红医生余昌平吐槽医院伙食”也紧随其后引发热议。同时,该纪录片也从医生、患者、家属等多维角度,对“心理干预”、“替代性创伤”等“灾后”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温度和技术两者同等重要从无从下手到从容不迫,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战疫逐渐迎来尾声,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医护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更与我国较为前沿的医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开篇就对大众输出了多个专业概念,该纪录片如一本医学百科,让观众快速吸收到医学知识。从院感科及院感专家等名词,到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这些病房区的划分,再到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戴培训,《中国医生》战疫版在科普“防疫“知识上下足了功夫。

这令许多观众意识到——有很多医生、护士之外的角色,也在幕后为疫情而奋战。有在医护人员和病源之间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到感染的院感科医生;也有划分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院感专家;还有科学指导防护服正确穿戴流程的工作人员们。

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不仅治愈你的肺,更要治愈你的心在《中国医生》战疫版最新曝光的第二期预告片《悲怆》中,新冠肺炎患者的身影一一闪现,他们或积极或忧愁,疾病影响下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干预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段。

片中,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何杰,在医院中目睹身边的病友们相继离去,内心一度陷入崩溃。在治疗的关键期,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案,联系何杰的妻子来到医院进行鼓励陪伴,最终战胜了病魔。存在心理问题的远不止是病患,同样还有许多医护者。疫情高峰时,上百人挤在走廊里,医生每日都因压力过大多次崩溃大哭;

片中,因每天接触过多新冠病人,有着医学援助界“老炮儿”之称的罗凤鸣在看到驻地楼下的鱼因缺氧死去时,联想到在氧压低时入院的病人,为此感到极为沮丧、挫折。经历了重重创伤,医生是否因此产生替代性创伤成为后疫情时代需担忧的问题。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如是评价:“每一个中国医护人员,都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照亮每个人的健康之路”,《中国医生》战疫版用朴实的镜头,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篇2:观《青年医生》有感

观《青年医生》有感

最近一直在追青年医生,片中讲的是几个青年医生在行医道路上追求梦想与成长的故事。虽然这部电视剧被诟病植入广告过多,被吐槽不够专业。但片中着实描绘了当下社会医患关系,社会问题,尤其有很多故事情节中展现了疾病中的爱情。

美凤因为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吴雨生离婚一人去了北京,时运不济,生活的不好又得了白血病,吴雨生为了不阻碍美凤的梦想追随到了北京,只是默默关注,不敢联系。直到最后,美凤重病想见雨生最后一面,吴雨生却出了车祸,最后两人都带着遗憾和百感交集的心情离开。人生何必太执着,有些时候,过分的执着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倘若美凤没有执着于她的梦想,她和雨生的生活可能不会如此困顿,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惋惜。

吕薇,是得了胃癌一期的小女孩,吕薇的父母早年离婚又各自结婚,多年不联系了。她的男友冯磊开了个小公司,虽然挣点钱,但是很辛苦。住院期间,冯磊对吕薇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和程俊闲聊中,吕薇告诉他,她和男友只谈了四个月,程俊问冯磊他万一以后和吕薇分手了,这钱不是白付出了吗?冯磊的回答,相信感动的不止我一个,他说即便以后分开了,那么自己也是真挚的爱过,爱是不能计较付出多少的。

之后,冯磊突然失踪了,电话也打不通,吕薇觉得他可能走了,于是决定放弃治疗。在医生的劝说下,吕薇同意再等一天,而就在这时,冯磊抱着一大盒子钱出现在医院,吕薇跑了过去,钱撒了一地,是那种零散的钱。这大概就是真爱吧。爱是不计回报的真心付出,是在疾病过程中不离不弃,是即使失去也会有的.勇敢和笃定。

姚笛饰演的白血病患者夏可欣,结婚前几周白血病复发,未婚夫得知后无法接受而选择消失。夏可欣是一个善良真诚的女孩,她对每个追她的人都说了自己曾得过白血病,并且都有可能复发,她的未婚夫当时并没有因此离开她。人可能都是这样,耳朵听到的和实际发生的还是不一样。

没有人清楚自己的承受力是多少,是更爱自己还是更爱他人。两个人最后是相守一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权利,你爱她,可以选择和白血病复发活不了多久的她在一起度过最后的人生,你爱她,但你更爱自己,你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最后选择保护自己,这可能就是人生。它给了你无数个选择,如何选择还是看自己。

在疾病中,有些人勇敢爱了,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后悔,有些人却失踪了,他们无法面对患病的爱人而选择离开,有些人因为得知自己生病而不愿联系对方,也有些人因为时间不多而选择了在一起。生活是残酷的,你不知道疾病什么时候会敲开你的门,不知道何时它会如暴风咒语般降临,击溃你的防线,带走你的生命。

疾病比金钱更好的充当了爱的试金石,金钱可以千金散尽还复来,而疾病带走的健康可能一去不复返。生活里,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而烦恼,有人需要定期出入医院做定期检查,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要不了孩子,有人需要终身护理终身服药。

我钦佩那些在疾病面前,对爱人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的人,他们是生活的勇者,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并承担任何结果。我也理解那些消失的人们,他们无法想象日后的生活,不想艰辛度日,即使不离开,也不能带给爱人幸福。没有人有权利指责离开的那些人,因为你不在那个位置,体会不到那种痛苦。可是,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

篇3:观《感动中国》有感

刘伟,看似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不平凡的历程。12岁的他在一次触电后失去了双臂。他的父母痛苦过后,教他不向命运低头,教他学游泳。他勇敢地去征服命运,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未来的道路上,光辉宠幸了他,他获得了一枚又一枚的奖牌,有了他游泳的成就。

当身体不能剧烈运动的打击来临时,他又开始了音乐梦,用那不灵活的脚趾不厌其烦地去敲击黑白的钢琴键,用汗水和努力换来了“无臂钢琴大师”的美称。一步步艰辛赱来,失去的双臂化为一对隐形的翅膀助他飞翔。

他失去了双臂,悲哀的命运向他挑衅,他勇敢地同它斗争,成为胜利者。白岩松问他,你抱怨命运的不公吗?你恨上帝的不公正吗?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不抱怨了不恨了,抱怨命运的不公,恨上帝的不公,没有用处,这样全然无济于事。积极面对生活,你会更开心。”

听听吧,这首曲子,是最准确的回答——《希望》。是呀,只要我们活着,就有无限的希望,命运再惨,也不会毫无希望。他用那十几年的经历向我们道出了最精炼的一句: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修行。面对命运的磨难,积极者会化为悲痛,消极者会消沉,最终抑郁而死。

看完他的采访,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我和刘伟有着相同的经历。他是肢体的残缺,我是听力的损失;他面对磨难不悲观放弃,我面对磨难也微笑地迎对,这是我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但我们之间也有不同,那就是我没有他百折不挠的勇气,他在失去双臂的情况下练会了游泳,他在不能运动的情况下又用双脚学会了弹钢琴,这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啊!而我只是在听力受损的情况下学会了说话,这样的难度简直无法和他相比。而且,我做任何事最缺乏的就是毅力,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来了,遇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了,这样怎么能成大气候呢?

我庆幸,我现在还幸福地活着!我庆幸,我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庆幸,我面对的困难远比刘伟小的多!但给我更多的是反思,是学习,是奋斗!我今后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刘伟为榜样,刻苦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突破一道道难关,让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翔!

篇4:观《感动中国》有感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也不乏有青壮年,甚至是老人、儿童,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在这些人当中,有“家在玉麦,国是中国”的央宗、卓嘎;有“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的黄大年;还有“用锄头、钢钎、铁锤、双手耗尽30年凿出9400米‘生命渠’”的王大发……

最让我感动而心生敬意的,是消防英雄——杨科璋。

杨科璋是一位消防员,他在一次消防事故中从大楼救到一个小女孩,却在返出时,由于烟雾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

在杨科璋向下坠落的地方,即将修成电梯,道内十分狭窄,容易附着、攀爬,但杨科璋没有,他紧紧地护住怀抱中的小女孩,最后坠入黑暗,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杨科璋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虽然杨科璋已经走了,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却留在我们心里。

篇5:观《感动中国》有感

收到了老师的通知,我死死守在电视机前,观看20xx年的《感动中国》。

第一个出场的是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他每天给别人磨刀,一次磨刀只收那么些零碎的钱,看着那些硬币,老人竟然为了他们辛苦磨刀半小时,可那些钱在我们手里只不过买一包零食的钱。老人就是这么将自己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赞起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去。看着那一袋子的硬币,我们难以想象老人是磨了多少把刀,挥了多少次手臂才换来的。老人每次捐出近千元钱,可是自己却只吃自家种的菜,肉一年吃不了多少回,紧靠一点微薄的补贴金维持生活。我们会想,为什么有人这么傻,赚了钱不改善自己的生活呢?因为这世界上还有不求回报的好人啊。

上次刚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被拐骗的孩子长大后寻找父母的节目,没想到在感动中国中看见了一对夫妇,他们创办的“宝贝回家”寻亲网为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找到他们的孩子付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着给予他们的评语“阳春布德泽”,真是觉得恰如其说。

一说到郎平,只觉得这个名字挺耳熟的,一想,她不是打排球的嘛!我还知道她被称为“铁榔头”呐!她率领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曾经我只知道她在荧屏上的出彩,现在我还看到了她幕后的心酸,年仅55岁,却全身上下满是伤痕。那些运动员荣耀的背后是数不清的努力。屠呦呦,这个名字也如雷贯耳。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看到阎肃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顿,他看起来很眼熟,我常常在春晚的贵宾席上看见他,屏幕里介绍说是他主持每年的春晚。《红梅赞》这首歌是以前我一个舞蹈的配曲,没想到竟然是他创作的,连影响了多少人的《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也是他作词。没错看到他。他都是乐呵呵的样子,像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完全跟“严肃”这个名字搭不上关系。每年的春晚都看见他,让我们觉得他似乎不会老,似乎一直能见到他,没想到他竟然倒下了,妈妈说他在过年后去世了,我愣住了,以后春晚的贵宾席上再也见不到他了?他给我们留下多少经典,他“弦歌感人肠”!

接着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技技师徐立平,一个在炸药里工作的工人,一位大国的良材;广西都安高中的校长莫振高,一个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校长,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官东,一位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男神”;布力开村的买买提江·吾买尔,立志让全村人和谐相处、过上好日子的党支部书记;还有为了“孩子”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到茶楼卖唱十几年的王宽;最后的感动中国人物是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抗战、精忠报国。

让第一颗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让第一屡微风的清新成为你最深的记忆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来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时我的心情写下祝福的话语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篇6:观《感动中国》有感

狄更斯曾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名言。可是,责任又是什么?是担当还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这样问我,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当然是学习,因为现在我们的责任只有学习。其他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考虑。但在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彷徨了。这个直播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多小时,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责任不只是学习,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未去思考过的东西,而他们让我在感动之余开始思考关于“责任”‘这个名词的意义。

令我最感动的就是一名老师她是——张丽莉,她为了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当张丽莉老师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却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张丽莉老师是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震撼了,它不仅感动了我。还感动了所有中国人。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首歌最动人,那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们用爱散布希望。张丽莉老师正是这样,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感动天地,教育世人。让我们学习她的牺牲精神,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坚守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让爱心与责任成就伟大的教育事业。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正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这就是责任,无关乎感动谁,也无关乎感动于谁,只是责任。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履行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没有责任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责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许过于夸大,但是却很好的指出,责任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流芳百世。责任,让即将沉沦的浪子回头;责任,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风吹雨打。责任是苦涩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种爱,甚至是一种最为崇高的爱。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篇7:观《感动中国》有感

从收养孤儿到建希望小学,从为保卫祖国的山山水水到为祖国的声誉而奋斗的事迹,从为农村把人民捧在手里到帮助盲人儿童,一个个事迹,像一颗颗灿烂的星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阿里帕,阿里马,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妇,但她们的事迹却很感人。一天,阿里帕妈妈领着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走来,虽然她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看见这个小女孩,豪不犹豫地把她带回了家。在十年中,她相继带回了四十个孩子,虽然这个家只能依靠阿里马爸爸每月45元的工资,后来,阿里马爸爸走了,但阿里帕妈妈坚持了。现在,这个家已有100多人了,去年,阿里帕妈妈过了70岁生日。

他,使贫困的小岗村变成富裕的村子,他,原本可以升职,但他留下来了,他就是沈浩。上有90高龄的母亲,下有女儿的沈浩,在45岁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了,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人们依然看着他上班,为这事,为那事操心着。第一次,人们毫不犹豫地按下了红手印,第二次也一样,第三次,人们含泪按下红手印,请求他留下来。

好多好多的事例弘扬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生命的美好,在自已的心中培植了一种感恩的情感。

看了《感动中国》,谁没落泪?一个个故事体现出人们无私奉献,保卫祖国,为人民做致富的嵩高的精神。

感恩,崇高的精神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篇8:观《感动中国》有感

危难中逆行,在逆境中坚守,用自己的故事书写一首中国人民共渡难关的伟大史诗。

“宇定光自发”的张定宇;“男儿付死生”的陈陆;“素心托高洁”的张桂梅;“炊香万灶烟”的万佐成、熊庾香夫妇;“为国击豺狼”的王东……这些名字在感动中国中被我们记起,在他们的背后给我们讲述的是他们如何在逆境中坚守,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真谛,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中,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灾难斗争,有扶贫攻坚,有用行动坚守心中的梦……

身患绝症却争分夺秒守护患者的张定宇院长让人敬佩;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能改变三代人命运初衷的张桂梅令人感动;为病人提供抗癌厨房的万佐成、熊庾香夫妇给人温暖……他们在传递着这些伟大的精神:爱岗敬业、善良勇敢、顽强不屈、坚定不移。他们在逆境中都感受到了坚守的美好,在自己心中播种了常怀感恩的心,憧憬自己的使命,保持自己的初心,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微笑,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也没有人生来就有当英雄的天分,却往往有人能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他们以实际行动坚守岗位,用行动坚守初心。他们愿意为之倾注精力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坚守中变得勇敢,变得高尚,变得伟大。时代在变化,感动却永远不会变,我们对善的向往不会变,对美好的渴望不会变。“感动中国”为我们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视频中的故事和人让我大为震撼,人民英雄竟在我们身边,这是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他们都在激励着我们,给我们年轻人做出榜样。

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感动中国,我们不光为年度人物所感动,也被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在逆境中坚守的精神更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20xx我们不会忘记,而新的一年,我们国家和人民一定会“牛气冲天”!

篇9:观《感动中国》有感

世界上有令人感动的事。感动的事带给我们关怀和温暖。给我们送来坚强的力量。让我们刻苦铭心。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被颁过奖的人物站在那充满温暖的舞台上。好像一抹阳光射进她们那激动心里。

刘伟就是坚持不懈的人。他在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臂。刘伟每天以泪洗面。之后刘伟说:“人活着,就一定有梦想,给了我活下来的机会。”他听了自己的安慰后就像给自己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开始了学游泳。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伟在游泳比赛上获了冠军。疾病又结束了游泳的梦想。这时的他好像,刚受到太阳沐浴到的小草又没有了阳光。他却依然坚持着。他又开始用脚弹钢琴。经过埋头苦练的练习。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人人都能坚强,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你够坚强。希望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我希望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坚持下去。

篇10:观《感动中国》有感

那天,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我坐在电脑前,看着十位感动中国,感动了整个20xx的人。“肝胆春秋”吴孟超,“隐形翅膀”刘伟,“孝女当家”孟佩杰,“最美妈妈”吴菊萍……

我最喜欢吴菊萍。要不是她,孩子早就“走了”。她为了救孩子,不幸左手骨折。要是别人,才不会去救。但是,她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多么谦虚呀!当时,她并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和时间,不假思索,就伸出双手,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我认为:她虽然只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但却是20xx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我们要像她学习!

我还喜欢孟佩杰。她爸爸因车祸而死,妈妈把她转给一位养母,不幸,养母瘫痪了,整天在床上,孟佩杰才8岁,就用这双柔弱的双臂顶着这个可怜的家。洗衣、买菜、烧饭。。。。。样样活都干。当然了,她也在上学,一回家,许多活儿等着她去干,干完活做作业,此时已经9点了。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篇11:观《感动中国》有感

我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我曾对某些人的行为感到诧异不已:地震、洪水、火灾等种种灾难来临时,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架起学生青春的桥梁?我曾对某些人敬佩不已:在自己的生母或养母生了病,能不顾一切的去养育、照料她们。这种孝子是靠着什么力量去支撑起母亲的脊梁?我曾被某些人的行为感动不已:当生命之花即将凋零,我们能否选择出“捐献器官”这样伟大的抉择?《感动中国》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疑惑。全中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校车失控撞过来时义无返顾的推开了四个毫不知情的孩子,但她却被校车压在了车轮下……当她清醒过来,面对的孩子们健康平安,而她,却将终生与轮椅为伴。

《感动中国》告诉那些深爱着“丽莉姐”的孩子们:“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是的,老师的岗位或许永不调换,成就却在世界的四面八方!她/他陪伴着我们走过暖春,走过炎夏,走过金秋,也走过了寒冬。一日师情,永生难忘!正是那沾满粉笔灰的手,支起了我们一代人的脊梁!一位孝子,他的名字叫陈斌强。

当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当他发现母亲因记忆流失,而走出家门无法归家时,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措:时刻将母亲带在身边!他翻出了藏在床下多年的纽带,小时候,是母亲用这根带子将他们背大,现在,轮到他背她了!他家在县城,可他是一名教师。每天,他用那纽带将母亲与自己系在一起,骑着摩托车赶往学校。我看到了他的作息表,上面记得多么详细:凌晨数点为母亲如厕;数点为母亲穿戴;数点为母亲削水果;数点为母亲喂饭……古有孟宗哭竹生笋,今有陈斌强细侍老母!《感动中国》赞扬他,也告诉我们:“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是的,学着去孝顺父母吧!一句暖暖的问候,一个端水、拿鞋的动作,都会让父母感动不已。莫要等至,父母老了,病了,再去孝顺。那时,就只有背对父母默默拭泪了。百善孝为先!一个爱国努力的小姑娘,她生命的结尾唱出的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她的奖状贴满了整个墙壁!一个纯真善良的小姑娘,她生命的遗愿是捐赠器官!她,叫何玥。她年仅十二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家中贴满奖状,年年赢得奖学金!

当5.12地震组织捐款时,她不但捐出自己的全部零花钱,还鼓动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可谁又能想到,死神竟把手伸向了这样一个小姑娘!她即将毕业,却被查出得了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当她无意中听到自己的生命仅剩三个月时,她对爸爸说,爸爸,我想捐出自己的器官。终于,在何玥百般恳求下,家人终于悲痛的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零点时分,何玥脑死亡。按她的意愿,她捐出了两肾一肝,分别唤醒了三个生命!我们同《感动中国》向她致敬:“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张丽莉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师德,更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陈斌强先生,让我反省了自己,懂得了真正的孝;何玥妹妹,让我明白,爱,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每个人奉献一点,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与众不同……

篇12:观《感动中国》有感

每年的“感动中国”都能让我们数十亿中国人为之动容,为之深思。通过平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了厚重动人的情感。今年让我印象较深刻的这样一个人: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要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这是“感动中国”给朱晓晖的颁奖词。

朱晓晖感动我的有她对老父亲不离不弃的孝心,有她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好学之心,有她自强不息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

父亲瘫痪在床,就如一个孩子。朱晓晖为了他,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切,放弃了自己良好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家庭、房子……十三年如一日,守着父亲。而且在这艰苦的生活中,他并没有整日愁眉苦脸,而是经常陪伴父亲,想着办法为父亲加强营养,逗父亲开心,让父亲的笑声飘满小小的车库。十几年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父亲没有长过褥疮,这谈何容易,这其中渗透了她多少的血和泪。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朱晓晖的事迹不正是无法忽视的巨大正能量吗?每个人都有父母,对于长辈,不是一定要生病时才去看望,平时我们就要关注老人,让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这看起来很微小,很平凡,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让我为之动容的还有朱晓晖的好学进取之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她还能够挤出时间去学习,去创作,她的“膝盖文学”是她梦想的升华。她爱读书,一些看书读报的经历也许是我们现在无法体会的,这正是一个心中充满对知识渴望的人才能做到的。她的诗篇由年轻时的风花雪月转变成生活的沉淀,对生活的感悟。

面对磨难,她没有退却,既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向前,用一颗勇敢的心去书写自己的生活的篇章。她在孔子学堂和绥芬河作家基地做义工时,从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家境。以至于那些同事在网上报道之后才知道身边有这个了不起的令人尊敬的人。她还婉拒了很多想“捐款”给她的人。

一个孝感天下的女儿,一个奋发向上的女子,一个诗意无限的诗人,朱晓晖,您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好榜样,我们要向您学习!

篇13:观《感动中国》有感

望着荧屏上的他们,黝黑泛红的双颊,如枯藤般附着的皱纹,不合年时的苍老,爬在他们的脸上,头上。只有那双灵澈的眼,像是包容着世间最深的情而那般深邃。胡忠、谢晓君夫妇,这对志愿教师在高原上用人性之美绽放圣洁的生命之花。

一幕幕,一点点,微小的细节,都在我心中种下深深的根。他们是普通的人民教师,也是普通的为人父母,而正是这样平凡,却化成一种伟大,一种博爱的伟大。而正是这种爱,这淳朴的爱,这深切的爱,这用生命唱响如梵曲一般净化心灵的爱,是那么温暖。我倾佩他们的精神与勇气,倾佩他们不怕高原的辐射,不怕艰苦的生活,不怕放弃“美好”的人生。看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心中的涟漪不禁泛起。

做为中学生的我们,正逐步走向人生的十八岁。回忆、青春、梦想,这些伴随着我们人生花季的东西,是否还为我们的未来铺路?是否正成为我们人生的助推器?然而,我们仅仅是沉醉在这些所谓的如醉如痴的梦里,殊不知青春是奋斗,是拼搏,是追求理想的季节。我们所拥有的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活力、激情,创造力,思想并盛的时期。我们为何不珍惜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而忠诚于娱乐,忠信于游戏,忠贞于恋爱?想想胡、谢夫妇二人,即使年途不惑,仍坚守他们不变的追求,一个伟大的追求——奉献。而我们的心中是否也用一颗定向的指向针,向着一方永恒地朝拜?

他们艰苦耐劳,放弃了城市的灯红酒绿,甚至将他们的孩子也带去一起受苦。微薄的几百元志愿补贴仅够我们几盘游戏的花销,而他们却要支撑数十人的生活。这些担子全部担在胡、谢夫妇身上,而他们不曾叫苦、叫累。眼泪,只是为不能赶去给孩子们上学而流,而那些病痛的泪又何去何从?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许仅是吃了一半的馒头被丢弃,他们也是视如珍宝地爱惜。他们为何能屹立不倒?不正是那鼓雄厚的精神所支撑,不正是那种执着的信念所扶助。

人,最怕失去信念。有如教徒失去信仰,那便是没有了至圣的方向,没有了精神的寄托。我们并非生来毫无使命,我们肩负责任,承担做为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义务,兢兢业业,恪守职责,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虽蜉蝣于天地,虽沧海之一粟,倘若真正遵守自己崇高的理想,倘若正如胡、谢夫妇以平凡之心铸造伟大。我们也何常不能用心面对世界,用爱感动世界?

这种信念是一种根基,此外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必要的努力,行动起来。我们往往想得到,但却做不到。那还是归究于信念的浅薄。强有力的信念最终化身于欲望之火,才能燃起行动的斗志。

我们是平凡的,但不注定得平庸。也许只是在这世间的一个渺小的角落,我们用这颗平凡之火,用那信念的力量,驻足呐喊,想必那力量也能贯穿苍穹之昂。仅是一颗小小的心也能创造大大的世界。

篇14:观《感动中国》有感

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大会》后,陈斌强对母亲的孝敬比自身的利益更为重要的事例让我深有感悟。

陈斌强的母亲很不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因此,照顾母亲的重大责任落在陈斌强身上。他不仅要照顾母亲,还要按时上班,身为老师的他,对学生应有强大的责任感。他每天去上班时,都用一条布带把母亲绑在身上,然后走30多公里的山路才到学校。下班后,还要为母亲做饭、喂饭、洗澡,晚上还要安慰母亲入睡,才放心;夜晚还要定时带母亲去厕所,他每天仅仅睡5个小时,到凌晨5点就要起床制定好一天的计划。把一天的时间都白纸黑字写出来,安排得充充实实,可用一个词形容:争分夺秒。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这辈子无法偿还的,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奔波忙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他们宁可自己苦,也不让我们受一点苦。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是他们让我们可以享受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他们让我们过得如此快乐。难道我们不应该报答他们吗?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孝顺父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总会与他人相识,产生亲情、友情、恋情,其中浓得化不开,砸碎骨头连着筋的唯有父母的亲情。所以,不管贫穷也好,富贵也罢,孝顺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责任!

联系自我,说实在的,我在我家里人眼里都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孝顺父母,敬爱老人。说我是孝顺的,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在这里简单写上几笔也就算了:在家里,我会尽力的做我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爸爸的工作上,我也可以帮上小忙,这虽然算不上大事,但这也是报答父母的途径;我爷爷现在病卧在床,虽然我不能像陈斌强照顾母亲一样照顾爷爷,但我可以做一些轻松的,比如:倒水洗澡、洗衣服等等,这些我到做到了。

孝顺并不需要荣华富贵,仅仅是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父母都会感到很幸福的了。

现在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康,让我们一起来孝顺我们的父母吧。

篇15: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观《中国合伙人》有感

近看了部励志电影,我同样知道大多数同学都看过了,我就发下我的感受。

《中国合伙人》电影的背景是在大时代即20世纪80年代的时间,《中国合伙人》电影讲述的人物是三个为梦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中国合伙人》电影讲述的.故事是在大时代背景下三个年轻人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青春励志故事。

电影《中国合伙人》是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的作品,而出演三个年轻的人的分别为邓超、黄晓明、佟大为。电影内容大体是: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

而三个实力演员又因一个女人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女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后宫大戏《甄嬛传》中熹贵妃的扮演者孙俪。有人曾这样总结过,她虽然没有现身影片任何画面,却是《中国合伙人》背后的女人。黄晓明+孙俪=新上海滩,佟大为+孙俪=玉观音,邓超+孙俪=幸福像花儿一样。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霸气的女人。而这个不仅霸气而又成功的女人后的男人们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将更上一层楼。

电影《中国合伙人》也在人物塑造上选择了典型的人物:土鳖、海龟、愤青。这样三个人物身上有着他们特有的人物性格与特质,而即使是不一样的人物,但大家都会拥有自己的梦想,都会有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也会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用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拼搏。

相关专题 中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