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SZWEI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简介】感谢网友“SZWEIG”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共20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医院党委组织全院各科室(院区)、党(总)支部观看CCTV-1“时代楷模发布厅”首播节目,全院员工积极响应,63个科室(支部)共计2020人通过集中组织收看或自行收看的方式,广泛掀起了学习热潮。

“‘硬骨头精神的‘硬’,硬在理想信念,硬在听党指挥,硬在铁血担当上。急诊护理工作,也应要有这种“硬骨头精神”。服从医院党委,忠心为集体付出,为百姓服务。”

其中,急诊科张景欣护士长撰写了《“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表达了对“硬骨头六连”这种铮铮铁骨中华魂的崇高敬意,呼吁大家不畏艰苦,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微薄力量服务社会,为医院的发展发光发热。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观看节目,深入学习领会了“硬骨头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下来要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大力发扬“硬骨头精神”,坚决听党指挥、牢记使命重托,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篇2: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

“硬骨头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也是一种敢于拼搏、无私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军人群体,更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身上。无数勤勉务实的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实干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他们中有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几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的科研人员,有实干兴业的企业家……他们是榜样,是时代的标杆,无数像他们这样的人,啃下了最硬的骨头,也创造了属于新时代的辉煌。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离目标越近,越需要一鼓作气,以“硬骨头精神”面对前进路上的“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不断超越自我,开拓更加宏阔的天地。

篇3: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1964年1月22日,解放军某部六连因“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以能打大仗、善打恶仗、敢打硬仗而闻名的 “硬骨头六连”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硬在勇猛顽强、从不畏惧,素以“三股劲”“四过硬”的“硬骨头精神”享誉全军。

“硬骨头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拼搏、无私无畏的精神;是激励斗志夺取胜利的传家法宝,是担当使命强军兴军的精神利剑,更是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硬骨头精神”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勇敢品格和自强精神,激励的是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进取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决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直至夺取胜利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一、“硬骨头”严标“硬杠杠”,才有群而效之的号召力。

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硬杠杠”,旗帜鲜明讲政治,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要把严苛的政治要求入脑入心入行,在政治历练中转化成果,重牵引、强指导,自觉监督和接受监督。

二、“硬骨头”支撑“硬肩膀”,才有锐意进取的贡献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党员干部把“民心”作为“刚性需求”,克服“自我”意识和“畏难”情绪,不找借口,不推脱扯皮,自觉承担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

在抗击“病毒”的自我革命中拧紧“总开关”,深耕细耕“责任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敢于认错纠错、承担责任,在践行公仆情怀中办实事、出实绩。

三、“硬骨头”下足“硬功夫”,才有攻坚克难的战斗力。

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不论是“指挥部”还是“战斗部”,共产党人是历经无数挫折困难而依旧挺立、不断壮大,靠的是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执政本领。

四、“硬骨头”苦练“硬拳头”,才有狠抓落实的执行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队伍秉持“做了不等于做好”理念,在积累经验中狠抓执行本领,严格规范行为,保障执行高效运转,既凝聚合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又要响鼓重锤强化紧迫感。

制度和执行必须做到有机统一,完善执行环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执行机制。关键时期更要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让数据“说话”,严督实导、决胜出战,瞄准点铆足劲,发扬钉钉子精神,多积尺寸之功推动落实,不偏不浮、不庸不虚。

五、“硬骨头”发挥“硬作风”,才有共筑防控的向心力。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硬派”作风积极落实到行动中,公权重器不容丝毫私用,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严”的主基调狠抓上推下交、相互交办等现象“抬头”,核实核准、通报约谈,执行到底、反面震慑。

站在新的起点上,责任与梦想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弘扬“硬骨头精神”,引导和激励中华儿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这种精神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心灵,见之于人民群众的行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硬骨头精神”,坚持敢啃硬骨头,砥砺奋进,携手同行,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4: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在“硬骨头六连”有这样经久传诵的一句话:“铁心跟党听指挥,万难不屈硬骨头。”革命战争年代,六连官兵将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视为“命根子”,在生死考验中浴血奋战;走进新时期,他们把向党看齐作为凝心聚力的“传家宝”。

“在连队,深读历史、学研理论成为新风尚。”指导员冯杰介绍,每当新兵入伍、干部调入,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荣誉室,读的第一本书是连史册,唱的第一首歌是连歌。在连队,3个排分别以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3位全国著名战斗英雄命名,每个班都把本班的战斗英雄画像悬挂在墙上。“六连官兵都通晓连队历史,每个人都可以当解说员。”

连队坚持每日读书、每周评书、每月荐书、每季购书,官兵靠着“读书”这一法宝,扎牢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子。《长征》《苦难辉煌》……这些都是连队官兵常见的案头书,连队官兵在通读几遍之余,还把关于工作、生活、成长的感悟写在学习笔记上,用理论解答平时遇到的思想困惑。不少年轻士兵在六连坚定理想信念,取得成长。

8月,旅里组织官兵重走长征路,六连排长高博文一路思一路学,理论笔记记了一大本。大学生士兵刘思实,刚下连时面对紧张的训练生活不适应,为了逃课经常借故站岗、帮厨,一坐进教室就哈欠连天,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逃课分子”。在时任指导员的督促下,刘思实学习了共产党人在各个时期的奋斗故事,深受触动。从此,他暗下决心、奋起直追。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刘思实如饥似渴学习盛会精神,不仅当上连队十九大精神宣讲员,退伍后还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考上公务员。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给“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

收到主席回信后,官兵争相传阅抄写,围绕回信展开讨论,把学习回信精神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行动。一排一班战士骆开文的体能项目较弱,于是下定决心,立下考取高标准体能级别的“特三级”目标。“既然我们承载了‘硬骨头’这份荣誉,就应该为之付出更多。”

篇5: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精选

“硬骨头六连”是全军唯一一个两次被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建连79年来,六连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61次,从未吃过败仗,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在战争年代里,六连就以当尖刀、打硬仗著称,是一个战备思想硬、军政纪律硬的英雄连队。今天我们的节目,就从“硬骨头六连”诞生的时候说起。

硬骨头六连并不是一个有着多么悠久历史的红军连队,它的诞生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当中,当年贺龙率120师到晋中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是由干部队组成的冀中,就是由余秋里同志和贺炳炎同志组成的原来叫三支队,这个三支队的部队刚刚到达大清河以北地区的时候,就组建了六连,这个六连组建不久的第一次作战,可以说就显出了硬骨头精神的端倪。

当时他们刚刚跳出疯狂的日寇包围圈以后,准备东渡子牙河的时候,行进到了一个叫马家营村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和300多全副武装的日军遭遇了,遭遇之后,支队命令他们你这个六连占领马家营,然后这个团动渡子牙河,这个时候六连的连长是陈彦霆(音),指导员是张会田(音),他们两位带着连队进到马家营,就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们利用当时的断壁残垣、沟坎等等,从早上一直打到黄昏。这300多日军先后组织了五次向村子进攻,最终都没有能够拿下来,打到最后,敌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个连队在那个地方这些战士加上我们牺牲的那些战士,这时候我们六连他们的人已经牺牲了十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张会田指导员就带领他们的战士冲进了敌阵里头,和敌人进行白刃格斗,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毙伤日军也有60多名,掩护全团顺利地渡过了子牙河,而我们这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张会田就牺牲在这个村子里,这是他们组建之后的第一战。

1945年7月,抗日战争已接近最后反攻阶段。在此形势下,国民党得到美国的支持,准备向陕甘宁边区进攻,企图夺取关中,威胁延安,牵制八路军开赴日军后方扩大解放区。8月,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对侵占关中地区爷台山等地的国民党军展开反击战。

这个六连他们当时就已经被作为攻击的突击队,和国民党胡宗南暂编59师的所谓常胜连,它叫四连,这两个连队进行了一场可以叫做刀对刀、枪对枪的搏斗。

当时他们这个一班有一个副班长叫张殿山,带领几个战士,叫尹玉芬、孙正忠、赵春林(音)等接近了敌人阵地的外壕,冲在前面的孙正忠很快就牺牲了,这个时候尹玉芬和赵春林就朝着敌人地堡甩出手榴弹,借着这个烟雾,他们就冲过了这个外壕,利用射击死角,突击冲到了碉堡的射击孔这个地方,猛然地伸出双手,这时张殿山这个战士猛然伸出双手,抓住滚烫的枪管,一使劲就把机枪从工事里给拽出来了,就在这样一个瞬间,我们六连的战士吼叫着全部冲了上去,和敌人就拼起了刺刀。我们说到的后来称为战斗英雄的尹玉芬,发现工事旁边有一个木梯子,他就爬上去,见到工事里有一个敌人正向我们后续部队打枪,他这个时候一枪上去,就把敌人给打倒了,不一会儿连长李春金(音)和他的指导员肖良田(音)就带着一排和二排全部冲上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尹玉芬就奋勇当先踩着敌人的梯子接近碉堡顶,往这个碉堡里边连甩了两颗手榴弹,炸死了当时三个正在利用碉堡朝着我们的部队射击的三个敌人。紧接着他翻身登到碉堡顶,从碉堡的豁口里又连续投入了几颗手榴弹,碉堡里边的机枪也彻底给哑巴了。尹玉芬一个人连续刺死了几个敌人,最后还活捉了爷台山国民党军的最高指挥官,也就是加强营的营长,叫黄日升(音)。爷台山的主峰有一段是堑壕,那里应该说我们六连的战士在这个堑壕里杀的国民党军魂飞胆散,有70多个敌人就死于我们六连战士的刺刀之下,战后不少俘虏都心有余悸地说八路军的刺刀和手榴弹真是厉害,他们真敢刺刀见红。

从1939年3月组建之日起,六连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共作战137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15名战斗英雄,荣获“英勇善战,杀敌先锋”等奖旗和“战斗模范连”称号。

后来有人总结说,战争年代六连铸造的我们这种“硬骨头精神”是什么?是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百折不挠的韧劲,坚持到底的后劲。全国解放以后,他们在后来的作战过程当中,又参加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还有战备执勤、抗洪抢险等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在这些重大任务当中,这个连队可以说表现出来了“四个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战备思想硬、军政纪律硬,就因为这样的硬骨头精神,国防部正式授予他们“硬骨头六连”的称号,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元帅,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五位都为“硬骨头六连”题了词,号召我们全军弘扬硬骨头精神,建造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军事技术。

六连的硬骨头精神后来被邓小平同志写进了他的讲话当中,而且收入了《邓小平文选》当中。硬骨头六连成为了唯一一个进入了《邓小平文选》里面的连队。所以当1984年的时候,他们这个硬骨头六连命名20周年的时候,邓小平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给六连赠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这种硬骨头精神在后来我们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过程当中,不断地创造出辉煌,这种精神使得这个连队次次荣立一等功,1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在我们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过程当中,他们打的可以说英勇顽强、克敌制胜。中央军委再次授予他们一个荣誉称号,这个荣誉称号叫“英雄硬六连”。

篇6: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精选

在“硬骨头六连”有这样经久传诵的一句话:“铁心跟党听指挥,万难不屈硬骨头”。上世纪六十年代,六连面对复杂形势,注重打牢官兵忠诚底色,备战不忘学习,深厚的理论素养成为连队一个闪亮的名片。

时代变迁,六连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传统没有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连队第一时间组织官兵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学习蔚然成风:板报墙刊载着学习动态;电视播放着讲话视频;网络上交流着学习心得;教室排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读报声……

“在连队,深读历史、学研理论成为新风尚。”指导员冯杰说,连队坚持每日读书、每周评书、每月荐书、每季购书,官兵靠着“读书”这一法宝,扎牢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子,使头脑更加清醒、立场更加坚定。无论在哪,只要条件允许,读书成为六连官兵每日必做的一件事。

8月,旅里开展“不忘初心再长征”主题实践活动,在重走长征路途中,六连排长高博文带着理论书籍一路思一路学,理论笔记记了一大本。回到营区后,高博文代表单位参加集团军理论骨干集训,以满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他说,这次重走长征路,是一次对党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加深的是对党的感情,延续的是信仰之魂。

如高博文所说,六连官兵学理论始终带着感情、饱含深情、满怀热情,还把每天的工作感受、生活感想、成长感悟等写在学习笔记上,用理论解答平时遇到的思想困惑。如今,说起理论热点,连队人人都能谈出深刻体会。

大学生士兵刘思实,刚下连时面对紧张的训练生活不适应,为了逃课经常借故站岗、帮厨,一坐进教室就哈欠连天,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逃课分子”。

时任指导员熊维将他拉到学习室,用新时代奋斗故事教育刘思实,让他深受触动。从此以后,刘思实暗下决心、奋起直追。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刘思实如饥似渴学习盛会精神,不仅光荣地当上连队十九大精神宣讲员,还被战区陆军表彰为“理论学习之星”。退伍后,他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考上公务员。

“‘学理论、育传人’是六连的优良传统,他们总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指示精神。”旅领导说,革命战争年代,六连官兵将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视为“命根子”,在生死考验中浴血奋战;走进新时期,他们把向党看齐作为凝心聚力的“传家宝”。

“新时代发扬‘硬骨头精神’,就是要把咱们连锻造成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连队……”这天下午,六连战士王冬林在士兵讲堂上的演讲,赢得大家掌声。今年习近平主席给六连官兵回信后,大家争相传阅、抄写铭记,同时,连队组织官兵围绕信中每一句话展开讨论,把主席的深情嘱托转化为投身强军实践的不竭动力。

连队广泛开展“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岗位实践活动和“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群众性实践活动,人人定下目标,写下承诺践诺书。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走出校园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在‘硬骨头六连’当兵时我就明白一个道理,跟党走准没错!”北大燕园,百年讲堂,一位学子关于“青春的颜色”的演讲激情澎湃。他叫李波,北京大学在读硕士生。令听讲者更为关注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硬骨头六连”退伍战士。李波说,六连是自己人生的另一所“北大”,在那里,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六连是一座思想大熔炉,在六连坚定理想信念、取得成长进步累累硕果的不止是李波。近年来,连队先后5人考学提干,6人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有6名退役战士在政府单位就职。

篇7: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精选

啃硬骨头,不得不提中国军队的一个连队,该连是敢于啃硬骨头啃出来的。此连叫“硬骨头六连”,战争年代以刺刀见红威震敌胆著名,来自陆军第1集团军。

今天,1月22日,是该连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52周年。

这是一个神奇的连队,令多少人为之向往和羡慕。

六连是全军唯一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5位元帅为六连题了词。

是唯一一个在《邓小平文选》里出现的连队。

最牛的还是这个连队能打仗、打胜仗,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硬仗、恶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战137次,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涌现出刘四虎等15名战斗英雄。

学习硬骨头六连,不忘初心,保持优良传统的精神;

学习硬骨头六连牢记使命,能打胜战的精神;

学习硬骨头六连坚忍不拔,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习硬骨头六连苦练内功,练兵练实的精神;

学习硬骨头六连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

篇8:观看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精选

军人为胜利而生。革命战争年代,六连以敢打恶仗、硬仗威震敌胆;和平年代,六连官兵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坚持把练兵备战推向深入。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六连就以“战备思想硬”而闻名全军,他们总结的“三分四定”被写入条令,成为全军规范。

6月,移防新营区当天,兄弟连队都忙着安家宿营、整治环境。六连官兵放下背囊的第一件事就是规范战备库室。当晚的熄灯号刚响,六连就传来紧急集合的哨声。

对于兄弟连队的疑惑,六连官兵的回答是:“在六连,每天都是出征日,连队换防正是检验连队应急战备的有利时机。”

靠着备战思想代代相传,六连官兵每天坚持战备抽查,每周战备训练,每月全装拉动,每逢大年初一、连庆日等重要时节,连队都会以战备拉动开启新的一天。

,改革移防后的首次检验性演习,在一切战场情况未知的前提下进场,面对漫山遍野数百个靶标,时任连长胡迟迅疾组织全连展开战术协同,各战位全部临机决断:侦察兵临机测距计算参数,弹药手根据靶标性质临机装填,各车长现场协同临机指挥……一阵轰鸣之后,六连将目标区域靶标全部命中摧毁,打出了首战满堂彩。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流淌过无数汗水的艰辛付出。来自湖南益阳的崔阳是一名入伍大学生。他还记得自己到连队被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要想当六连的兵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吃苦?”

在全旅体能特三级考核摸底中,拿了423分的崔阳发现自己的单杠成绩并不理想。于是,他抓住正式考试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重点练习单杠。每次训练完后的“加餐”是常事,他连站哨时间也不放过。

“因为站哨安排的时间不同,所以每天不同时间段单杠的温度是多少我清清楚楚。”功夫不负有心人,崔阳最后以448分的成绩成为首批通过全旅体能特三级考核的五人之一。

在陆军“精武-”比武的赛前选拔中,全旅胜出的10名选手,六连占了7个。

“优秀成绩算起步,破了纪录才算数。”六连官兵始终认为,训练基于大纲,但标准不能止于大纲,只有训练标准越严苛,打赢根基才能越牢固。近3年来,连队先后16人次在集团军以上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19人次打破9项旅纪录、连队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成绩年年全旅第一,去年被陆军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篇9: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八一建军节前夕,驻扎于广东惠州的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连队事迹一经播出后,在全军上下引起极大反响,纷纷表示要学“硬骨头精神”,做新时代的“硬骨头战士”。

争做英雄,再创辉煌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建军节到来之际,在刚建成不久的宣誓厅内,“硬骨头六连”六连官兵整齐列队,高举右手,面对军旗握紧拳头庄严宣誓。接着,全连战士驻足在象征胜利的“v”形雕塑前,聆听“161颗星星”的战斗故事,观看连队纪录片《永远的硬骨头》。指导员冯杰介绍,连队重视仪式教育,“胜在得威,败在失气,生动的仪式胜过千言万语。”

在建军节前夕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六连全体战士都非常感动。“骄傲、自豪”,连长赵松代表全连官兵领奖后,心情十分激动。他一直记得连队荣誉室的红墙上,挂满了英雄前辈的荣光,但留了一块空白,“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六连一定会紧随英雄步伐,争做英雄,再创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硬骨头六连”竭尽全力把连队打造成永不卷刃的胜战刀锋,淬炼出永不变色的铮铮军魂。

六连刘四虎排排长王刚,入伍已经十年了。看到连队获此殊荣,他感触特别深,“大家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从新兵到干部,王刚深受“硬骨头精神”洗礼。看到那把“拼弯的刺刀”,他感觉自己在跟英烈刘四虎面对面沟通,泪水在眼里打转。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在王刚看来,这份荣誉不仅是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回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目标”。

人人争当“硬骨头战士”

要向“硬骨头六连”学什么?最近几天,各连队在学习相关事迹后,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六连所在旅组织科科长叶鹏,看完“硬骨头六连”的视频后深有感触,“我也想当一名‘硬骨头战士’”。在他印象里,六连很重视传统,有过硬的战斗精神,战斗作风顽强,大家都以赶超六连为目标。三年前,叶鹏所在单位与六连一起换防到广东惠州。他觉得,这次六连获得“时代楷模”称号,对移防部队的日常练兵训练是很大的激励。

看到谢关友给儿子骏骏写下的诀别家书,李亚玲忍不住流泪。她是来自云南丽江,20大学毕业后入伍,现服役于某旅防空营。她们连队与六连同在一个旅队,新兵入营时参观“硬骨头六连”展览馆,李亚玲就觉得热血沸腾。“我们同在一个旅队,也要做得更好,才能不辜负这份使命”。

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第74集团军某旅班长薛镭表示,要将“硬骨头精神”转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担当,坚守好每一个维和战位。在某装备中修基地,正在执行中修任务的第74集团军某旅二级军士长高中卫认为,虽然他们的战位在幕后,“但更需要能啃硬骨头的韧劲,做瞄准战场的修理尖兵。”第74集团军某防空旅女子导弹连指导员赵艺璇指出,党支部永远是“主心骨”,要像“硬骨头六连”那样,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用忠诚和热血书写新篇章。

篇10: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硬骨头六连”,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1939年3月,“硬骨头六连”以14名红军战士为骨干,组建于河北雄县。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用中国军人最“硬核”的钢筋铁骨,展现出中国军队的霸气!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采取“围城打援”战术,将国民党29军包围。在抢占瓦子街东南高地战斗中,六连在40多个小时里,打退敌人30多次进攻一步不退,全连140人,127名官兵血洒疆场,鲜血染红整个山头。战友相继伤亡,子弹、手榴弹打光,剩下的13人身负重伤仍死守阵地,25岁的刘四虎赤膊冲进敌群,一人拿着刺刀与10余名敌人顽强拼杀,一连刺死7个敌人,直至失血过多昏倒在战壕里。后续部队赶来后,发现他手中那把刺刀已经拼弯了,身上有11处重伤,他所驻足的地方就是一道无人能越过的血肉长城。

一个人就是一座山峰,一支队伍就是一道长城。几十年来,六连一路转战南北,用敢于“刺刀见红”的英雄气概,在一场场恶仗硬仗中打出了“硬骨雄风”的赫赫威名,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8次,3次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今天,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六连官兵深深懂得: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六连官兵们深深明白: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唯有苦练打赢本领,才能再次扬威沙场。

那年,旅里组织建制连考核。战士刘磊带病坚持参加考核,做单杠时嘴部重重地磕在单杠上,腥咸的鲜血一下溢满了口腔,但他始终咬紧牙关,直到取得优秀成绩。现场考官感慨道:“六连的战士真是硬骨头!”至今,刘磊的门牙上还有一个缺口,他笑称,这是一枚特有的“硬骨头”徽章。六连的“硬连长”赵松,在一次绳索攀爬训练中不慎从五米高的绳上跌落手腕骨折,被植入钢钉。石膏刚拆他就开始恢复训练,凭着一股韧劲,硬是在全旅第一个通过军事体育“特三级”考核。他说:“作为主官,只要一马当先,战士们定会一往无前!”备战打赢一无所惜,渴望胜利一无所求……历经岁月洗礼,一代代英雄硬六连官兵赓续接力:他们从拼刺刀的传统步兵,向机械化信息化步兵跨越;从骡马、摩托到驾驶着新型的两栖步战车劈波斩浪;从单一的地面作战,向陆地海上两栖作战跨越,今天的“硬骨头六连”正与时代接轨,枕戈待旦,守望和平。

战争时期,六连的硬,靠真刀真枪打出来杀出来;和平年代,六连的硬,在训练场上练出来,在比赛场上拼出来!“硬骨头六连”钢刀不卷刃、战旗不褪色,一代代英雄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时刻敢于亮剑的硬骨血性,为了国家和人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一部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史,就是一部发扬“硬骨头精神”、锻造革命军人“硬骨头”的历史。

八一军旗漫卷,谱写新时代乐章。

危难时刻,军旗飘扬在保卫国家和平的万里疆场;紧要关头,军旗飘扬在保护人民安宁的特殊战场。面对今年汛情,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军队战士宗旨不忘、本色不褪。

“如果我坚持不下去,下面的战友就没有沙袋了,我想再挺一下。”7月11日下午,鄱阳湖流域向阳圩堤坝外侧坍塌。接到指令后,19岁的火箭军某部战士花猛,随连队迅速出动。天气闷热再加上严重脱水,花猛中暑突然晕倒,被安排休息,但第二天他就向指导员申请继续参加抗洪抢险。“我不想因为这点小问题,就不上一线。”几次申请后,他又冲上抗洪前线。王子浩是武警江西总队上饶支队战士,今年也是19岁。从7月10日和部队一起来到鄱阳湖大堤参加抗洪抢险救灾,已连续奋战数日的他,双臂被晒出上百个水泡,网友直呼“看着心疼”。当指导员问他疼不疼时,他说虽然有点疼,但还是想和战友们一起完成任务,水泡就是自己的“勋章”……抗洪英雄故事还有很多,最美青春逆行让人泪目。不是不累,不是不痛,他们是八一军旗下的一员,军徽闪耀指引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锋!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全军上下闻令而动,采取航空、铁路、公路投送方式,组织军队医疗力量迅速支援武汉,上千名军队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和白衣战士以及无数志愿者一起,为人们送去希望。

1月24日,除夕,凌晨4点多,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长陈静突然被手机振铃惊醒,接到任务“务必在1小时内上报支援武汉的护士名单”。本次任务非同寻常,她在脑海中迅速确定人选,首先把自己写进名单。主动请战远赴非洲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远航,执行为期8个多月的“和谐使命—”医疗服务任务……陈静,这位有着31年军龄的老兵,再次成为冲锋陷阵“第一人”。

抵达武汉后,陈静带着团队接手了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病房。一次,在为一位发热患者清理喉咙时,患者咳出的痰液溅在了陈静的防护面具上,她没有本能地躲开,而是耐心清理污物。在给另一位患者喂饭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陈静一边安抚一边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泪水噙在患者眼眶里,尽管身体很虚弱,但依然努力伸出大拇指为她点赞。临危不惧、舍生忘死,陈静和战友们为生命而战!

猎猎军旗,熠熠生辉。积淀着昨天的功勋与荣誉,凝聚着今天的奋斗与奉献,召唤着明天的使命与梦想……93年,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的基因永不褪色,奉献为民的步伐永不停歇。

“铁心跟党听指挥,万难不屈硬骨头。”新时代革命军人要攻克难关、啃硬骨头,自己首先必须骨头硬,面对敌人敢亮剑,面对重担敢承担,面对困难敢突破。以“硬骨头精神”啃硬骨头,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篇11: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

近日,“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被宣传报道,引发全社会的热烈反响,不少部队官兵展开了积极讨论,深入学习和领会“硬骨头精神”。不少战士都表示,要向“硬骨头六连”学习,发扬光荣传统,努力提升自己。

远在异国他乡的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在收看关于“硬骨头六连”的报道后进行了热烈讨论,来自第74集团军某旅的班长薛镭说:“我们一定会认真学习和发扬‘硬骨头精神’,将其转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担当,坚守好每一个维和战位!”

在某装备中修基地,正在执行中修任务的第74集团军某旅官兵通过手机、广播、电视等途径学习了“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并围绕“‘硬骨头精神’怎么学”展开讨论。二级军士长高中卫说:“我们虽然在幕后,但更需要有能啃硬骨头的韧劲,我们一定要学好、发扬好‘硬骨头精神’,做瞄准战场的修理尖兵。”

近日,陆军成立以来首次被评选为“陆军先进旅团”的第74集团军某防空旅官兵通过新闻联播、广播、报纸、强军网和手机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学习“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并围绕“我向‘硬骨头六连’学什么?”展开热烈讨论,感悟典型精神,牢记使命职责,做到学不漏人、学有笔记、学有心得,战士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在“硬骨头六连”先进事迹的感召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苦练本领,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该旅政委王敬斌说:“我们要向‘硬骨头六连’学习,发扬光荣传统,保持政治优势,用党的强军思想锻造精兵劲旅,建设能担重任、能打硬仗的新型一流防空劲旅。”“党支部永远是‘主心骨’!我们要像‘硬骨头六连’那样,打造坚强战斗堡垒,用忠诚和热血书写新篇章。”该旅女子导弹连指导员谭畅说。

六连战士们在看到自己的连队被报道后,也表示要以此作为激励,争取做到更好。六连的杨会彬排长告诉笔者,作为一名六连官兵,连队被评为“时代楷模”,他倍感荣耀和自豪。“走进六连学六连,身在六连,是我的荣幸,对我的学习和进步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连队常说‘锦旗不当遮羞布,荣誉不当包袱背’,全连官兵定会加倍珍惜这份荣誉,不负主席嘱托,‘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为连队续写新的荣光。”杨会彬说。

篇12:时代楷模发布厅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在“硬骨头六连”有这样经久传诵的一句话:“铁心跟党听指挥,万难不屈硬骨头。”多年来,六连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传统没有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连队第一时间组织官兵学习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学习蔚然成风:板报墙刊载着学习动态;电视播放着讲话视频;网络上交流着学习心得;教室排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读报声……

“‘学理论、育传人’是六连的优良传统,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指示精神。”旅领导说,革命战争年代,六连官兵将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视为“命根子”,在生死考验中浴血奋战;步入新时代,他们把向党看齐作为凝心聚力的“传家宝”。

今年习近平主席给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后,大家争相传阅、抄写铭记,同时,连队组织官兵围绕信中每一句话展开讨论,把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投身强军实践的不竭动力。

感悟领袖关怀,牢记领袖教诲。连队还广泛开展“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做新时代好战士”岗位实践活动和“强军有我、使命在肩”群众性实践活动,人人定下目标,写下承诺践诺书。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走出校园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在‘硬骨头六连’当兵时我就懂得一个道理,跟党走准没错!”北大燕园,百年讲堂,一位学子关于“青春的颜色”的演讲激情澎湃。他叫李波,北京大学在读硕士生。令听讲者更为关注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硬骨头六连”退伍战士。李波说,六连是自己人生的另一所“北大”,在那里,他系紧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六连是一座大熔炉,在六连坚定理想信念、取得成长进步累累硕果的不仅是李波。近年来,连队先后5人考学提干,6人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篇13:时代楷模发布厅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硬骨头六连”官兵谨记统帅嘱托,聚焦练兵备战,不断发扬光大“硬骨头精神”。

“硬骨头六连”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建连81年来,连队的过硬首先体现在听党话、跟党走。

指导员冯杰:前年的时候我们一个战士刘思实获得了战区陆军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竞赛活动战士组第一名,去年的时候,集团军召开基层理论骨干培训,三排长考取了第一名,也是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成员。无论拿到哪儿,别人都说理论学习确实过硬,六连学理论就是学得深。

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关键要落实到备战打仗的实际行动中。在一次红蓝对抗演练中,对手展开立体攻势,六连官兵依托地形节节抗击,誓死不退,先后击退对手四次大规模进攻,为大部队发动反冲锋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连长赵松:对手的火力和兵力是我们三倍以上。营里给连队的任务是要在前沿500米的七条通路上,完成至少两个小时的防御。连队在怎么运用战术,怎么进行障碍设置上下了工夫,坚决完成了上级赋予我连的任务。

全体官兵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充分发挥“硬骨头六连”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带动部队整体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第74集团军某旅合成三营教导员张杰:很多新干部、新学员来了之后,第一站就是在六连接受他们的兵之初熏陶,到他们这种非常硬气的环境当中去学习,去进步。把这种硬骨头的做法,硬骨头的种子洒向全营,洒向全旅。

“铁心跟党听指挥,万难不屈硬骨头”。连队过硬,首先要精神过硬,六连官兵代代传承的“硬骨头精神”,是军人血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当前,面对强军兴军的时代呼唤、职能使命的拓展深化、改革转型的挑战考验,尤其需要“硬骨头精神”。全军官兵要像“硬骨头六连”一样,切实做到“战备思想过硬、战斗作风过硬、军事技术过硬、军政纪律过硬”,以“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坚持到底的后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抓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精彩、铸就新辉煌!

篇14:时代楷模发布厅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走进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六连连史馆的那一刻,22岁的新兵艾力扎提·艾合买提感到很震撼:百余面锦旗悬挂在500平方米的连史馆内,集团军以上的荣誉牌占了一整面墙。在他看来,这里就是“荣誉的殿堂”。

“连史馆这么大,这个连队肯定不一般!”他不禁感慨自己来对了地方。新兵下连前,他就听说过这支英雄连队有一个响当当的荣誉称号——“硬骨头六连”。

艾力扎提·艾合买提后来成为连史馆解说员,对百余幅照片、资料和数十件历史文物如数家珍。自1939年3月组建以来,“硬骨头六连”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洗礼,参加战役战斗161次,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锻造形成了著名的“硬骨头精神”。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给“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回信,勉励他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我很自豪能成为英雄连队的一员。”艾力扎提·艾合买提说,“我一定会牢记主席嘱托,当好‘硬骨头精神’传人。”

忠诚

在连史馆,艾力扎提·艾合买提觉得那些曾经很遥远的战斗英雄就在自己身边,前辈们顽强的作风和战斗学习两不误的精神尤其让他印象深刻。

每次去连史馆,艾力扎提·艾合买提都会格外注意一个展柜,那里陈列着一把略微弯曲的刺刀。这把刺刀的主人是被誉为“拼刺英雄”的刘四虎,他在1948年宜川瓦子街战斗中只身冲进敌群,接连刺倒7个敌人,身负11处重伤。

这位威震敌胆的前辈不仅作战勇敢,理论学习也是行家里手。连队的连环画上记录了他随身携带理论书籍、经常利用战斗间隙学习文化知识的画面。

艾力扎提·艾合买提来到六连后注意到,图书室里《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被翻得起了毛边,书页空白处写满了战友们的心得感悟。上教育课时,很多骨干张口就能背诵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切都让他觉得,学习理论在六连“是一种时尚”。

注重理论学习一直是六连的优良传统。上世纪60年代,六连就被原武汉军区树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现任指导员冯杰认为,正是这种学习精神锤炼了六连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

“咱们六连的兵,要想有出息,首先要把头脑武装好。”这是冯杰经常说的一句话。

理论学习塑造了一代代六连官兵忠诚的特质。6月,连队听令从驻防42年的省会杭州移防至岭南乡村,面对地域反差、未知环境、亲人分离等诸多矛盾,全连官兵毫不迟疑、闻令而动,打起背包就出发。

血性

担任连史馆解说员后,艾力扎提·艾合买提逐渐熟悉了六连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其中最震撼的要数前辈们和敌人拼刺刀的战例。

75年前的爷台山反击战中,全连与敌展开白刃格斗,靠着35把刺刀,杀敌70余人,排长尹玉芬小腹被弹片划开,肠子流出腹外,仍死守阵地,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

“杀!杀!杀!”如今,在六连所在的营区内,仍然能听到战士们进行刺杀训练的呼号声。

“刺杀课目在六连保留了几十年,我们几乎每天都练。”连长赵松介绍说。

走进六连宿舍,12个班排全部以战斗英雄命名,墙上张贴战斗英雄画像,床头挂着官兵荣获的各项荣誉。在近些年不断更新的连史中,艾力扎提·艾合买提能明显地感受到,血性、拼搏的精神从未缺席。

,士官王冬林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安全环境项目防化专业技能竞赛,穿着密不透风的防化服在40摄氏度高温的防化侦察车内训练,一度感觉眩晕、恶心。

“我们六连人就是敢啃硬骨头!”王冬林从未放弃,不断挑战生理极限,最终在比赛中获得1个单项第一、两个单项第三和综合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让中国国旗在异国赛场高高升起。

8月,连队作为蓝军参加实兵对抗演习,受领狙杀红军旅指挥员任务。二班长志豪带领4名侦察人员顶着高温,在闷不通气的地下工事潜伏了3个多小时。最终,当一名红方指挥员走出指挥所时,志豪轻轻扣动扳机,对方指挥员头盔上冒出一股红色烟雾,任务完成!

无论国际比赛、实兵演习还是险难课目演练,六连官兵始终保持着血性冲锋的姿态。4月,国防大学某学员队到六连观摩军事课目演练。由于云梯湿滑,班长杨树林在攀爬时不慎从5米高的云梯上跌落,右小臂重重摔在石头上。

“右手不行还有左手!”他咬着牙强忍剧痛,左手持枪,高标准完成一系列战术动作,演练结束后才发现手臂粉碎性骨折。一位观摩的将军由衷赞叹:“手臂折了,还能做出这么标准的动作,足见连队的作风养成是多么过硬!”

制胜

战争年代,“硬骨头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如今列装新型装备,六连官兵仍然坚持敢打硬仗、恶仗的作风,向一切制约战斗力提升的因素开战。

刚来六连时,艾力扎提·艾合买提发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规定。“晚上就寝时,上铺鞋尖朝里,下铺鞋尖朝外,这样脚一拱鞋就能上脚;迷彩服上衣第二粒扣子以下不要解开,拉动时套上就可以走……”

这些特殊规定让艾力扎提·艾合买提知道六连官兵平时的精神状态——枕戈待旦、蓄势待发。如今,他们又探索创新了许多特色做法。

哨音发令就是其中之一。紧急拉动时,值班员用清晰响亮的口哨代替口令,哨音长短不一,战士们像听摩尔斯代码一样识别哨音、听令而动。

战争时期,六连以敢打猛冲、刺刀见红的精神打赢了很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新型装备列装后,他们又啃起了提升新质战斗力这块“硬骨头”。

“以前气多钢少,现在气多钢也多。”连长赵松说,“有了新装备,我们更要打胜仗。”

“全排注意,成‘一’字战斗队形,迅速占领进攻阵地!”一场新编制下排战术课目在山林腹地间打响。数台装甲车在三排长高博文的命令下冲向“敌阵”。

高博文根据“敌情”,快速分析并分别向其它步战车下达命令。步枪、机枪、狙击步枪等10余种火器交替射击,演训场上硝烟四起,但连长赵松却皱紧了眉头。

“敌情意识不强,没有利用好掩体”“火器使用不科学……”连着几天,赵松带着骨干白天训练、晚上复盘,总结出多条经验,在最后的实弹检验中得到验收小组一致好评。

这是六连不断探索新装备战法的一个缩影。改革转型后,面临新增装备多、新训课目多等难题,六连立即组织开展训法创新、战法研练,探索研究快速集结、车上车下协同等10余个新型课题,加速提升连队备战水平。

此外,六连还主动与海军某登陆舰支队、空军航空兵某旅、海防某旅船艇大队、武警某支队等军兵种开展联学联训,参与探索攻关多种实战化训练课题。

“训练越贴近实战,打赢就越有底气。”该旅领导介绍,无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作战任务怎么调,六连官兵始终坚持真打实备、创新突破,让这把尖刀越磨越快。

篇15:时代楷模发布厅硬骨头六连事迹观后感心得精选

革命战争年代,硬六连在炮火硝烟中立下赫赫战功,这个“硬”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和平时期强军兴军,硬六连保持“报国敢赴死、逢敌必亮剑”的血性胆气,这个“硬”是对照实战标准超越极限淬炼出来的。

立夏时节,粤东某海域一场进攻演练激战正酣。眼看防线将被突破, “硬骨头六连”下士班长王一村大吼一声:“挡不住,也要死死拖住!”他迅速集结全班奋起阻击。有的同志被荆棘刮破了脸、划破了手,露出了血淋淋的伤口,依然顽强抵抗,硬是将“红军”牢牢堵在阵地前。

“皮肉掉了可以再长,阵地丢了哪里去找!”王一村说,伤疤就是军功章,是军人用汗水甚至鲜血铸成的。朴素的话语彰显着六连官兵上阵不畏战,打仗不惜死的血性胆气。

1948年,瓦子街战斗中,全连140人有127名官兵血洒战场,剩下的13人带伤死守阵地,战斗英雄刘四虎负伤11处,仍顽强与敌搏斗,那把拼弯的刺刀,至今保存在连史荣誉室。

真实的战场有多残酷,磨砺锋刃就有多重要。敢于亮剑、敢于牺牲的硬骨血性,始终贯穿在六连练兵备战的铁流中。“宁要暴风骤雨中的良好,不要风平浪静的优秀。” 这是六连官兵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连长赵松训练不慎造成左手腕肘骨断开,术后手腕里打上钢钉还积极进行恢复计划,用弹力绳将手绑在杠上练力量,用绷带绑着夹板练长跑,凭着一股韧劲,硬是成为全旅第一个通过“特三”考核的干部,官兵们都称他“铁腕连长”。

“只有自身硬气,带兵才有底气。我是党员,还是连长,真正到了打仗的时候,我只能说‘跟我上’,不能说‘给我上’,所以自己一定要带好这个头。”赵松说,六连上下,都是这样高标准、一战到底。

硬六连的亮剑不仅体现在“硬”上,还非常之“细”。

硬六连的战备思想硬是有名的,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外训甚至换防,随时随地都可能拉动战斗准备。有一年新兵下连,首次组织战备拉动,新战士俞喜强因战备包少了一根细针,被连长点了名,并要求在全连面前说明情况。

“为了一根针至于吗?”俞喜强心有不解。排长见状及时上前帮带,讲起六连定人定物的制度,每一件战备物资都有可能在未知的战场上起重要作用。事后,俞喜强感慨道:“小针不仅能缝制衣物,必要时也能决定胜负。战备无小事,当一‘针’莫少!”

连一根针都不能出错的队伍,作风之全面过硬,可见一斑。

篇16:关于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

在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的荣誉墙上,挂满了连队各时期获得的荣誉奖牌,唯独悬挂奖牌的最后一块位置始终空着。六连官兵说,这既是对昔日成绩的珍视,也是对未来荣誉的渴望。

作为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连队,六连以“三股劲”“四过硬”享誉全军,1964年、1985年分别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80多年来,一代代“硬骨头”传人赓续红色基因,须臾不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英雄本色,为全军部队树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战旗。近日,记者走进“硬骨头六连”,探寻这支英雄连队的“硬骨密码”。

铁心跟党走一切听指挥

“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给我们回信,勉励我们牢记强军目标,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信念坚定,在炮火硝烟中立下赫赫战功;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我们要传承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基因,做听党话、跟党走的‘硬骨头’战士!”该连指导员冯杰说。

穿越历史硝烟,六连从诞生的第一天起,血脉里就奔涌着听党指挥的红色基因。在六连,深读历史、学研理论成为新风尚。连队坚持每日读书、每周评书、每月荐书、每季购书。官兵不仅对优良传统如数家珍,而且个个通晓连史,人人都是解说员。

一把拼弯的刺刀、一封诀别的家书、一根血染的挑杠,这三件传家宝,成为六连官兵传承红色基因、铸牢军魂的重要载体。每逢新兵入伍、干部调整、执行重大任务等重要时刻,六连都要组织官兵到荣誉室瞻仰三件传家宝,教育引导官兵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6月,连队听令从驻防42年的省会杭州移防岭南乡村,面对地域反差、未知环境、亲人分离等诸多矛盾,全连官兵毫不迟疑、闻令而动,打起背包就出发,放下背包就训练。忆起当时的场景,时任指导员熊维感慨道:“不是不留恋,我们一直有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传统,明白部队移防是改革强军的关键一步。”

经过枪林弹雨洗礼的六连,官兵把听党话、跟党走刻进血脉灵魂,把听令而行、践行使命作为最大忠诚。,连队被陆军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如今,新一代六连人接过前辈的战旗,以“忠诚于党,克服万难”的铁血豪情,让“硬骨头精神”历久弥新,焕发时代光芒。

篇17:关于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

六连是战场的血与火锻造出来的,连队厚重的战斗历史,在官兵的灵魂深处打下了战火烙印,他们深知,真实的战场有多残酷,磨砺锋刃就有多重要。

20,旅队刚组建,转型重塑还未满月的六连与兄弟单位侦察连展开对抗演练,六连以一班为主体组建特战小组,担负侦察袭扰任务。不料小组长林新祥带领特战小组刚进入袭扰前沿,就被兄弟单位先进的侦察仪器捕获行踪,“包了饺子”。

信息化素养不足、协同意识不强、侦察装备使用不熟……回来后,六连官兵在一次次痛定思痛的复盘检讨中找问题、定措施,并定下决心练精手中武器。在不久之后的对抗演练中,双方再次不期而遇,林新祥奇招频出,直指“敌”指挥所。此役,完胜!

“战争不会选择环境气候,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差异,找回最佳状态。”连队移防后首次组织武装5公里越野考核,全连平均成绩较以往慢了整整3分钟,给全连敲响警钟。训练形势分析会上,时任连长胡迟带头反思。他们不断挑战,边训练边摸索,常态开展耐热训练,并将以往单纯的核心力量训练,变为速度与力量兼备,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适应各种战场环境的功能协调性训练,仅仅两周,官兵的身体机能就有了明显改善。

从传统步兵到新型陆军下的装甲步兵,从单一地面作战到陆地海上两栖作战,六连历经多次转型重塑,多次破茧成蝶,磨砺出连队官兵遇难不退缩、敢闯深水关的品质。

70年代,六连第一个研练“三防”条件下的班进攻,摸索出和过去战术“五个不同”的新道道;80年代,他们又第一个探索连进攻中的接敌、破障等课题,创造出开辟“树杈形”通路的新战法……面对改革重塑,六连官兵深知,只有挺住“重生”之苦,承受“拔节”之痛,步子才能迈得更大一些。

——中士崔源改革后转岗担任狙击手,为更快适应“新伙伴”,他每天抱着狙击枪仔细琢磨研究,认真翻阅资料,请教侦察营优秀狙击手,并在一次次实弹射击中不断校对摸索;

——上士徐铭铭从军械员转岗成为自动榴弹发射器射手,为了尽快掌握“快瞄、稳跟、巧击”等射击技巧,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有利用提高射击成绩的训练方法……

然而,转型挑战不仅如此:新装备无教案无教员,训练开展举步维艰;新编制打破了传统训练模式,一切尚在摸索。

“没有经验可循,咱们就趟出一条路来!”移防后首次训练形势式分析会上,时任连长胡迟把问题摆在台上,决定从苦练中摸出“真经”:训练中连长胡迟带领支委率先学、抢先练,白天钻进40多度战车内练实操,一练就是一整天;晚上加班加点组织研究战术战法、编写相关教案;为每名战士人人定下小目标,每天理论多学一点,实操多练一手,训练问题不过夜。4个月后,连队受领营战术考核任务,历时2天1夜,成功检验新编制下的作战能力,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六连坚持转型先转脑、研训先研新,不断寻求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

“全排注意,成‘一’字战斗队形,迅速占领进攻阵地!”夏日炎炎,一场装甲步兵排射击综合检验战斗,在山林腹地间打响。

随着三排长高博文一声令下,4台装甲车犹如出山猛虎,直扑“敌”阵地。

“发现敌集群散兵、敌火箭筒!”“323,执行!”指挥车内,高博文根据敌情变化,快速分析并下达命令。他说,“如今多了一台车的战斗,对战法、协同、单兵的考验却是N次方的递增。”

新编制下排战术课目演练示范,这是六连最新受领的一项任务。

班排协同、人车协同、十余种火器交替运用……20分钟的激战过后,连长赵松神情凝重。载员过于注重射击,敌情意识不强;火器使用不够科学,协同不紧密……一个个问题浮出水面。

看到赵松紧皱的眉头,官兵知道,这次综合演练并不理想,“老把式”遇到了新问题!

如何提升新编制下建制班排的精准协同、整体作战能力?怎样让各类武器平台形成合力、释放最大作战效能?当夜,六连会议室内灯火通明,赵松带着骨干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逐一复盘检讨。

“传统战法跟不上转型步伐,作战理念停留在老步兵思维”“新兵协同意识不强,老兵过分依赖个人能力”……一场演练,让六连官兵深刻认识到:改变,迫在眉睫。

连续好几天,他们白天训练、晚上复盘,一个难点一个难点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过,重点练协同、练谋略、练指挥。最终,实弹检验得到验收小组一致好评。

关键时刻攥指成拳,源于平时训练中并肩同行。调整改革以来,六连官兵先后主动与海军某登陆舰支队、空军航空兵某旅、海防某旅船艇大队、武警某支队等军兵种部队开展联学联训,参与探索攻关战场信息共享、近距火力支援、联合指挥通信等多种实战课题,在联演联训中效果明显。

转型面前不皱眉,尖刀淬火更锋利。这些年,无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作战任务怎么调,六连官兵都坚持把训练当作打仗,一招一式向实战对接、与打赢对表,敢于快速“换脑”“转身”:积极开展训法创新、战法研练,将训练课题划分到班排,探索走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训练路子,实现全连85%以上官兵精通2种以上主战专业;积极发扬军事民主,每逢完成大项任务、演习演练、比武考核后,都会召集官兵分析训练形势,找不足、揭短板,提升训练质效;扎实开展“研究强敌、打赢强敌”活动,探索研练战时快速集结、夜间车上车下协同等10余个新型课题,加速提升连队备战水平……

“靶架目标有规律可循,炮手只要摸准了,很容易就打出好成绩,可这样的标准经得起战争检验吗?”一次炮瞄训练,火炮技师郑锡鑫一针见血指出,战场上的敌方目标没有规律可言,但传统训练器材“出靶顺序固定”“目标区域固定”,不符合实战要求。

宁要暴风骤雨中的良好,不要风平浪静中的优秀。在郑锡鑫主导下,六连官兵集智攻关,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式激光快瞄器,不仅增强了目标的随机性,还增加了不同角度下的运动目标。

初次训练,便令多名炮手铩羽而归。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找寻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大家的成绩稳步提升。随后,在全旅实弹射击考核中,六连先后斩获海上、陆上战斗射击第一。

“训练越贴近实战,打赢就越有底气。”该旅旅长苏祥定介绍,无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作战任务怎么调,六连官兵始终保持一种“言必谋打仗、行必抓打仗”的常态,在真打实备中夯实硬底子、在创新突破中提升硬实力,让这把尖刀越磨越快。

篇18:关于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

要大力弘扬“硬骨头精神”,不断赋予“硬骨头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使这种精神牢牢扎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和指战员的心灵,见诸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之中,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今天我们行走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时代里,更需要发扬“硬骨头精神”,用这“三股劲”啃好“硬骨头”。

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老百姓抗击天灾人祸的能力就弱,脱贫返贫的现象也就比较突出。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限离我们越来越近,肤贫要有“啃硬骨头”精神,才可能与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小康社会!

扶贫有六忌:一忌思想不到位。要么不下去,浮在上面;要么下去就游山玩水,把扶贫任务丢在脑后。二忌脱离实际。想当然,自以为是,违背民意另搞一套。三忌纸上谈兵。规划蓝图却是空中阁楼,只说不做,糊弄上级和群众。四忌贪大求全。什么都想搞、什么都搞不好,留下烂摊子,让人擦屁股。五忌输血不造血。把扶贫当作施舍,年年扶贫年年穷,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六忌舍本求末。捡芝麻丢西瓜,本末倒置,毛毛雨而已,不过是扬汤止沸。

怎样树立“啃硬骨头”精神呢?主要七点: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各级干部要深化对扶贫攻坚的认识,强化紧迫感,以逐日的劲头投入扶贫工作,立足实效,讲求最大效果。二是锲而不舍。深入调研,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攻克难关,以点带面,加速发展。三是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赋予务工者一技之长,才可能建起劳务经济产业,增加老百姓收入。四是形成合力。扶贫先扶志,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向准目标,步调一致,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五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整合资金,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打破“靠天农业”格局,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确保农业灾年夺丰收。六是攻克“通路不通车”瓶颈。通路不通车现象在偏远山村仍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要致富先修路,通路通车才可能四通八达,打通外面的市场,让老百姓富起来。七是讲求速度。化被动为主动,沉下去,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家事办,只争朝夕,力求速战速成。

目前,扶贫还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思路不够清晰。缺乏与老百姓沟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心中无数,没有找到扶贫“结合点”,老百姓不关心,没有积极性。二是各吹各打。几个单位和部门扶贫一个乡甚至一个村,却互不往来,缺乏交流,没有整合力量,没有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三是信心不足。没有形成统一意志,怕苦怕累怕困难,满足于走形式,敷衍了事,不了了之。

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就是“硬骨头”,没有韧劲和耐力不可能逐一攻克。扶贫要有“啃硬骨头”精神,这是前提,有了这种精神才可能不畏艰辛、不回避问题,意志坚定地朝前走,为老百姓创造幸福生活!

让我们弘扬“硬骨头精神”,争做新时代楷模,努力发展自己,抓住机遇,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篇19:关于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精神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队中,有一面旗帜属于“硬骨头六连”。擎旗手王开说,这面战旗是先辈用鲜血染红的。

作为一支传承红军血脉、敢打硬仗的英雄连队,六连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和“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的英雄连队,建连81年间涌现出23名战斗英雄。

虽然刺杀格斗在战场上已经没有了施展的机会,但刺杀操依然是六连的保留课目。

六连连长赵松说:“刺刀见红就是我们连队精神的一个象征。刘四虎是我们连队的首号战斗英雄,有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战斗中自己以一人之力,刺杀了7人,最后自己身中11刀。连队的连史馆里还有一件宝贝,就是他那把刺刀。”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连三个排和九个班都是以战斗英雄命名,新兵连队入连的第一个事情是参观连队连史馆,看的第一本书是连队连史册,唱的第一首歌是连歌,喊的第一动誓词是连队的战斗誓词。

10月,连队结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特地邀请了117名老兵重回连队,激励官兵向英雄学习,当强军先锋。

在六连,两个组织生活“例会”已经坚持开了43年:干部调入调出召开“接风洗尘会”,围绕讲政治、强素质、练打赢提建议送诤言;完成重大任务取得成绩进步召开“庆功揭短会”,查不足找短板,助力党员干部涵养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永葆政治本色。

206月,老连长胡迟被越级提升为旅侦察营营长,连队按照惯例召开党员大会,组织21名党员和3名群众代表给老连长“洗尘”。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指导员冯杰休假归队后需要隔离观察,期间另一名干部走进他房间询问站哨事宜,他碍于人情没有拒绝。不久全连召开党员大会,专门就此对他进行帮带,并对他工作、训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113条刺耳意见。冯杰当场作出深刻的自我批评,并承诺限期整改。

好传统凭积累,好作风靠传承。在六连,每名官兵对连史都如数家珍,人人都是解说员,在学习和解说中,官兵扎牢了感情根子,植入了忠诚种子,更树立了珍视连队荣誉的好样子。

如今,“硬骨头六连”的连史馆的荣誉墙早已无法挂完连队历年获得的锦旗、奖牌。但是,在荣誉墙右下方永远空着一角,官兵们说,这是在激励大家一方面要牢记连队辉煌的过往,永葆本色,另一方面要不断争得新的荣誉,为“硬骨头”精神增添新的内涵。

篇20:时代楷模硬骨头六连观后感心得精选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该连学习。第74集团军某旅官兵对此反响热烈。

“今天连队获此殊荣,我们六连所有官兵都感到骄傲和自豪。”“硬骨头六连”连长赵松在领奖后说,在连队荣誉室里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挂满了前辈的荣光,但是后面却留了一块空白,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六连厚厚的荣誉属于我们的前辈,属于我们的战斗英雄,我们一定会紧随英雄步伐,争做英雄,再创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我们‘硬骨头六连’一定牢记强军目标,牢记主席嘱托,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把连队建设得更加坚强,竭尽全力把连队打造成永不卷刃的胜战刀锋。”

“以前觉得六连特别厉害,但没怎么接触过,直到看了时代楷模发布,了解六连的故事后,(我的)感触很深。”某旅地空导弹连女兵胡尧琼说,六连从主官到战士都是以身作则,不管是训练还是日常作风。“连长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革命先辈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也有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为自己及其他人的幸福去努力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对我这个第二年的女兵来说,做好自己该做的很重要,才能去带好新兵。”

“我们身在六连所在旅,学习了‘硬骨头六连’的事迹,很想到六连感受一下,也想当一名‘硬骨头战士’。荣誉是最好的激励。此次六连被授予‘时代楷模’,更能激发我们移防部队在新的驻地练兵备战的热情。”第74集团军某旅组织科科长叶鹏感慨道。在他的印象里,“硬骨头六连”是一支重视传统传承、战斗精神过硬、战斗作风顽强的队伍,体现在学习、训练各个方面,是支全面过硬的队伍。“我之前在八连任指导员,我们都以赶超六连为目标,如果有一次能和六连比肩,我们都感到很光荣。‘六连面前无困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就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敢于面对、敢于战胜。”

在某装备中修基地,正在执行中修任务的第74集团军某旅官兵通过手机、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习了“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并围绕“‘硬骨头精神’怎么学”展开讨论,二级军士长高中卫说:“我们的战位虽然在幕后,但更需要能啃硬骨头的韧劲,我们一定要学好、发扬好‘硬骨头精神’,做瞄准战场的修理尖兵。”

听完时任六连副指导员谢关友在奔赴战场前夜写给8个月大儿子的遗书后,某地空导弹连女兵李亚玲潸然泪下。“新兵时,指导员带领我们去参观六连的荣誉室,现场我就热血沸腾。第一次参观时,听人念了这封家书,当时我就感动万分,之后每次去六连连史馆时也会再看看这封信。这一次,是我第二次正式聆听,仍忍不住落泪。即便只是一名第二年的战士,我也要学习‘硬骨头精神’,即使是在和平年代,这种精神也是不能丢掉的。能和‘硬骨头六连’在同一支旅队,我感到特别骄傲,我们要做得更好,才能不负这份使命和荣誉。”

“这次获此殊荣,我内心特别激动。尤其是通过短片看到老指导员、英雄事迹以及我们自身的故事,我坐在这里泪水打转,非常感动。回首在连队的十年,‘硬骨头精神’在我内心深深地扎了根。”六连一排排长王刚说,看到指导员将连队“传家宝”一把拼弯的刺刀带到发布仪式现场,他觉得这把刺刀从未离自己这么近过,“感到自己仿佛在跟刘四虎这位特等战斗英雄面对面沟通一样。”一直以来,刘四虎等战斗英雄是连队学习的榜样。身为“刘四虎排”排长,王刚是从连队成长起来的,深受“硬骨头精神”的洗礼,一直想着无论在哪里、无时无刻都要为连队争光。“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在日后的工作中,这份荣誉不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肩负着这份新责任,会有更大的目标、更长远的发展、更大的前进动力,来指引我们完成日后的训练和各项任务。”

相关专题 硬骨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