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优化论文

百分百感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优化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百分百感觉”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优化论文(共8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课程优化论文

[论文摘要]课程变革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行动起点。我国传统课程的弊端有:对知识进行了碎片化分割;课程的同质化趋向十分严重等。大学课程要根据社会与时代的需求、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优化。未来的大学课程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取向,以“有效”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以创新为核心重组课程架构。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才 大学课程 优化 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程是将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过程进行统一的中介,也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媒介。同时,课程也是撬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无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宏观战略与目标、中观体制与政策、微观管理与教学等不同层面的改革都绕不开课程改革这一问题,因此,课程被认为是开启高等教育的“金钥匙”。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课程变革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行动起点。

一、传统课程的弊端

审视传统的大学课程,其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知识的碎片化分割。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课程基本按照专业分类进行设置,传统专业口径过窄,因此,课程知识的编排就受制于专业的设置,将内容进行细碎的划分,不同的课程又在自己狭小的知识体系内“画地为牢”,割裂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还有一些课程面面俱到、重点难觅,造成舍本逐末的现象,还有一些课程知识更新速度慢。大学课程细碎化与陈旧的知识结构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迁移能力减弱,甚至造成刻板和片面化的知识结构,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受阻。第二,大学课程的同质化趋向十分严重。课程的同质化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整齐划一、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雷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方式过于单一,而忽视了对学生求异思维方式的训练,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迷信权威,而缺乏个性化的思维能力。第三,知识传授方式的单向度趋向。传统课程以教师的权威作为教学的唯一取向,教师对知识拥有至高无上的传授权及裁判权,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总是以知识的权威者出现,通过灌输的方式强调“确定性”知识的传授,并且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强调讲授法、演绎法进行按部就班式的传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被抹杀了,学生的知识量似乎在增加,并且可以进行精确的“测度”,但是学生的知识创新力以及非智力素质的养成被排斥于课程教学之外。第四,课程结构的失调。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过多,而实践知识过少;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基础课比例太少;显性课程受重视,而隐性课程受冷落;课堂教学时间多,活动教学时间少;教师讲课时间多,学生自学时间少。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失调,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动手能力太差;课程门类多,但是实用性课程少;学生负担重但是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繁重的学业中被逐步消解。总之,传统的大学课程将学生的创造力置于关注之外。究其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大学课程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顺从轻质疑等思想与行为;二是近代科学主义的影响,系科制度的形成使知识被步步肢解,最后,大学课程也被狭隘的系科利益所害,阻碍了学生学习领域的拓展。

二、大学课程优化的基本逻辑

大学课程优化的实质就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指导思想而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的合目的性改造”①。课程优化的实现首先要澄清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的核心就在于课程优化的行动逻辑,或者说是内在标准。当代大学课程进行优化的首要动力来自于社会与时代的需要。大学课程的设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结构是其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以其更新速度快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而成为大学课程变革第一逻辑。因此,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创新人才培养成为社会的大势所趋,大学课程就是深刻体现这一变化的载体。

1.从教育外部看,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是大学课程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在。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通过多种成果体现出来,但是科学知识无疑是最为特殊和最为高级的形态,课程就是从这些人类的科学知识中精选出来的',它应该浓缩了人类发展所积淀的文化精华部分。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剧,并出现多学科融合的态势,有的还形成了纵横交错、相互交融、层次多样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因此,大学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甚至融入这些知识,而课程设置者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充分理解与把握整个科学体系,并且建立丰富而先进的课程知识体系。

2.从教育内部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课程发展的重要逻辑。个性是萌生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大学课程的本质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主线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并更新课程的组织方式,提升与拓展学生应对将来职位的能力。同时,课程的设置也受到学生个性结构的制约。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而作为大学主体的学生应该处于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大学课程的合理性既要体现知识的前沿性,又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基础。既要充分借助于大学生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让他们的思维富于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同时还要关注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明显分化以及矛盾统一的发展阶段,要通过观察或调研充分了解并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情感与意志特征等,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发扬这种优势与特点,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另外,我们在优化大学课程的时候还要充分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造活动的重要作用,并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维持或者引导这些非智力因素,使它们之间能够协调统一,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达到课程体系优化的效果。 \"

三、大学课程优化的实施策略

1.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的核心取向。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个人潜能、创造性以及健康人格的发展,重视个体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课程就是实现这一本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大学课程的优化应该以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作为目标,其中包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养成,这些创造性思维方式包括了求同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复合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的发展等。课程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维度,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这就说明大学课程的出发点就是要超越书本世界而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敢于直面大学生生命的活动,提升他们对生命的自觉、潜能的发挥,实现生命的自由发展以及完美,最终达到生命的解放与超越。

2.以“有效性”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近代以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课程的内容选择,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大学课程以“知识的有用性”作为课程内容,这种近视和功利的价值取向压制了人的和谐发展。而所谓“有效的知识”就是针对学生而言具有新意的观点或者材料,有效知识中也许只有极少部分的知识对学生的当下生活有用,而多数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用;同样,有效的知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也许是需要科学加以“证伪”或者“证实”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说不无裨益。这样的知识大体有几类: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的方法论知识等。

3.以创新为核心重组课程的体系架构。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在三个方面加以体现与强化。第一,将传统的认同性课程向创造性课程转变。认同性课程就是将课程知识当作权威,让学生无条件接受,学生以掌握这些书本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教育就成了“高智能工作机器”的生产者,学生一直对这些“有用”的知识顶礼膜拜,被动接受这些知识,容不得半点质疑与创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思维就被逐步抹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必备素质,因此,大学的课程必然要超越传统的认同性课程,实施创造性课程。这种“创造性”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超越感知与记忆等低层次水平,而是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课程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对课程知识进行批判性地接受与创新。第二,将分割式的“专业化”课程转向整体性强的“综合化”课程。专业化的课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专业化的课程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学生的知识视野受到了严重限制,知识创新就会落空。现代科学知识或者学科之间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科学与社会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而且客观世界的相互关联与统一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哪一个学科可以单独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而是需要多学科的有机统一。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认识或者理解世界图景,就只能通过课程的综合化来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学生整体性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一般说来,课程的综合化有两条路径:一是融合一些相关或相近学科,形成一些具有学科交叉的融合课程;另一个是按照学科门类将一些课程进行整合,这样可以突破原有的学科壁垒,拓宽原有课程的边界,形成一种“广域课程”。第三,将“单一化”课程转向“多样化”课程。传统的课程是一种标准化的课程,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或教学进度都强调整齐划一。但是,大学生有个性张扬、兴趣各异、需求多样的特点,单一化的课程抹杀了大学生多样的个性、兴趣、爱好与需求,因此,大学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化解统一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扩充课程的总量,提升质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基础以及未来的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当前很多大学实行的模块化课程就是将选修科目拆解成几个大模块,并且每个模块都占合理的比例,使学生的学习达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双重目标。

篇2: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大学德育探讨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大学德育探讨论文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学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德育必须把创造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德育

我国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了对教育系统的几点要求,即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大学教育对于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视。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德育必须把创造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创新是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文明创造价值的独特的行为活动。创新人才则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德育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创造人才,还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拥有高尚的思政品质、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与背景

高校德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当前大学德育自身因素的局限与制约,使人们对大学的德育工作有着认识上的误区,更甚者把德育与创新向背而论,认为德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是国家迫切需要的

实现中华的复兴、名族的繁荣是我们祖祖辈辈不断追求的根本宗旨。从世界来看,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经济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因此,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

2、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我国拥有2800多所大学,是世界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能跻身世界前100的一流名校我国寥寥无几。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却不能培养出国家乃至世界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十分失职的。建国后,我国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创新人才用以新时代建设,但能够对全世界起影响作用的并不不多[1]。因此,高校需要走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迎合国外教育的大趋势

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走的是课堂、教师、知识传授的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教育模式。然而世界高等院校,以发达国家为主,早就进入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教育时代。这种教育模式,更好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发掘了学生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的能力。作为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大学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迎合世界大环境下的前卫教育模式。

二、大学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随着知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体的不断完善,大学德育更应顺应时代迎合发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发挥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大学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建立开放、科学的的德育体制

建立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开放、科学的的德育体制。大学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合理整合德育教育内容,打破陈旧的德育思想,推陈出新,建立完善的全员关注的德育教育机制。互动的、开放的德育体制是在大的时代环境下、背景下研究得出的,是合理的符合发展需要的。加大投入,主动刺激高校行业间的接轨模式,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2]。

2、德育工作必须做到资源优化

在新世纪大发展大融合的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增强与改进提高。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优化大学的德育教育的资源配置,形成宏观的德育格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把握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是我国教育并轨后德育工作的重点。

3、完备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管理意识、目标意识,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德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的重要体现。完备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这一切得已顺利发生发展的根本前提。建设促进创新的大学德育制度,需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是否拥有民主的管理机制、现代的办学理念和学术自由的制度等。

4、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和创新环境的造设

素质良好、生机勃勃的大学德育管理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指路明灯。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大学是规范的,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规范的大学。这样的大学也必将拥有着创新发展的丰富土壤。良好的大学学习环境对学生创新精神激励是潜移默化的。在大学环境建设方面注重物质环境建设,将创新文化带进校园带进生活,是凸显大学创新品位与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大学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环境必不可少,这样的团队更是不可或缺的。

5、树立大学生自觉创新的意识

大学生自觉地创新意识即指在学习、科研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观念与习惯。这种行为积淀,是通过大学师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体现出来的。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在科研工作中,打破制度的约束,追求科学的本源,还科学以真相;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探索质疑,交流学习,求真知讲浩气;在管理工作中,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后盾优质的服务[2]。

6、形成网络,发挥平台作用

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然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的德育工作若能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建立功能完整的网络与渠道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网络平台不仅能够起到沟通全国、沟通世界的作用,也实现了德育协同与共享的发展需要。

三、结论

转变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实现科技发展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依靠的是创新人才。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建设新型发展国家,实现大学间科技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整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大学德育的参与配合的。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大学德育体系,发挥德育教育与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培养出学术精英,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解宗军,等.德育管理视阈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青年教育》,,36(4):1097-1100

[2]张宁,等.协同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理论纵横―中国成人教育》,,5(23):30-33

篇3: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优化与创新论文

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优化与创新论文

摘要:针对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不仅仅要注重专业课的教学,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开展有效的公共体育课程,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而面对当前教学效率偏低的现状,需要地方性高校相关部门针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公共体育课程整体优化与创新的研究。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系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工作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而面对当前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文化的传授,同时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与各项能力。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此,需要地方性高校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在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优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那么我将针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浅谈整体性优化与创新策略。

1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教师就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等进行优化,通过提升体育课程的科学性,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也不仅仅需要关注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更加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体育课程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体育的良好观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我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优化和创新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尤其是创新,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好,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真正的发挥好,现在高校体育公共课程的最大的价值。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有必要先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从而从教学结构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更好的指导。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偏重于体育项目的练习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通过项目练习来提升运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过于片面。那么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需要融入适当的理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文化。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增添体育通识课,以理论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必要的体育文化与发展。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当前的现代教育体系,对教学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增添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网课观摩来扩充学生的学习机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直接地引导教师科学教学,创造有效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2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面对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不再局限于仅有的课堂教学,而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够将体育运动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好地实现高效学习与健康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理念,比如教师正在对长跑的运动技巧进行传授,那么不必要立马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训练,而是要提醒学生能够在课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额外对学生布置一些训练项目,并且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学生在课后能够按照这样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这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享受体育运动对人生的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还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体育课程教学注入更强劲的活力。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按部就班的落实,没有考虑到体育项目的特殊性。那么教师有必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更灵活的学习。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不再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投篮、运球等机械的项目练习,而能够运用以赛代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实践。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交叉分组,科学地运用差异合作学习模式。随后,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篮球对抗赛,在实际的比赛中,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更好的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比赛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比赛中,来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强化多维质量考核

在过去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质量考核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随着整体优化与创新的步伐逐步深入,需要地方性高校相关部门强化多维质量考核,促进公共体育课程取得长远进步。首先,是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专家组,安排各部门领导听课、跨学校同行教师听课、学生评价等环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科学的解决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其次,要提高教学科研的要求,做好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长远的项目,对国家体育教学事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大高校不能着眼于眼前的效益,而要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进步,提升科研要求能够将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有理论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多维质量考核,能够保障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取得长远进步,放眼更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计划。

5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

优化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仅要通过硬性的教学来落实,以文化软实力进行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校园体育节,承办大型的体育运动会,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表现平台。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节上更好地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丰富课余生活,让整个校园弥漫青春朝气的体育精神。再比如,学校可以针对校园社团的构建,加大对相关体育社团的投入。同时科学地组织相关活动,引导社员进行更好的锻炼,让学生收获可能难以收获的知识,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这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也有显著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

6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整个教学模式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是当下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能够显著提升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综合型人才。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调整,同时注重与实际教学的研究,凸显公共体育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涛.学院积极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申报工作[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5):2.

[2]王碧云,刘叶.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19-23.

[3]施俊香,杨新林,王鲜.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9):62-63.

[4]张少云,徐振兵,杨培刚,等.对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29-32.

篇4:创新人才培养下大学德育改革发展论文

创新人才培养是面对着新时代的知识挑战,结合社会转型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与诉求。现代大学德育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同时也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一、大学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

大学德育教育还未完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从大学德育的目标来看,侧重于满足社会需求,个人的发展比较轻视。重视知识的教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及教育出现分离的情况,重视教学,轻视育人。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而教育管理方面,老师队伍人为的划分成两个队伍,一个队伍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另一个队伍是专业教师,这两个队伍从表面上看各有所重,但其实教育的整体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培养人才的方面工具性被增强,削弱了价值性,缺乏创造性,没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从本质上来讲,这种情况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把德育片面的理解为仅仅是进行政治教育。教育活动如果过于共性化及模式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缺乏特色及个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满足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对院校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完全打破了高等教育原本的规律,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数专业学科都是由社会中的各产业部门来决定的,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人才”。根据这一目标,综合性的大学转换成单科性的院校,而相同行业院校的课程及专业也要求做到整齐化一,相同的培养模式,把高等院校变得跟工厂一样,跟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大量“生产”其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特色及个性,总体的人文素质比较低。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虽然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能让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但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没良好的适应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完全适应不了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大学德育活动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其基本状况,教育活动不能体现出个性及特色。教育活动太过片面,德语首位出现缺位。这里的“德育首位”可以说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并不是教育活动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本质就是“传道”及“育德”,要求院校中的所有课程要把育人做为最重要的价值导向。专才教育模式中的价值导向是职业需求,由于功利性过于的强导致大学中的德育失位,逐渐发展成传授知识,与学习其它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区别。大学中如果出现德育缺位的情况,会直接的影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工作

(一)转变观念创新德育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当前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需要站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进行。需要及时地转变观念形成创新的德育,才能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相互之间的促进更好地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面对当前社会以有国际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激烈性,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任何国家中都对人才的需求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所有国家都在转变更新人才观念。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是单一的培养合格人才,在现代环境的影响下,人才培养已经转变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观。同时,要把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作为德育教育的指导观念来进行发展。其次,要打破传统德育观念,及时消除陈旧的、单一的、封闭的价值取向,以开放的视野结合时代的需求来进行现代大学德育工作。提供给当代大学生一个开放的平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观,培养他们对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理解能力。德育工作人员可能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借鉴先进国家的德育经验,丰富我国大学生的德育内容以及现代观念、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丰富当代大学的学习内容,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综合的知识体系。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因此要打开当代大学的知识层面,不仅要让他们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哲学、社会学等知识理论,把这些学科都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当中。最后,要提供给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让大学生回归生活。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德育是没有活动的。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结合现实生活来进行,最终让其来服务社会。结合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老师要组织更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当代大学生的德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来进行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从而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育人作为工作的重点,全方位地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服务。比如:当前大学生具有自我表现欲强、个性独特等特点,因此选择更加适合的教育方法更为重要。在进行德育工作过程中,应该依照不同的学生的要求进行教育,通过身边的事与人来进行感染教育,也可以通过环境意识来开展教育。总体来说是要完全吸引当代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德育工作者在生活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有效地维护他们的相关利益,适当时还可以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发动起全体师资力量为当代大学营造出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环境。其次,传统的德育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严重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处于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学习交流环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肯定。对于学生在创新过程时所犯的错误要给予包容与理解,并及时进行指导与纠正。最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方式,以增强学生思想素质为首要目标,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发展。要教学会学做人、做事,激发出学生的个人优势,并加以重点培养,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人民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多元渠道途径拓宽德育渠道

(一)校园文化要不断创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影响范围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人们获取文化知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思想品质。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把文化当作重要的渠道,更好的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建设校园创新文化。把大学的实际发展、文化积淀、历史发展等特点结合起来,更好的建设创新文,把课堂、图书馆当作重要条件,将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校歌、校风、校训、校史等结合起来完成。建设创新文化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把道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在文化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多样性活动的开展

活动渠道其实说的是德育工作者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活动中,让人们从活动中接受教育,让思想道德的总体素质得到提高。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开展的德育活动要把活泼性、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等结为一体。如开展教育基地参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学生社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德育活动所开展的道德教育工作说服力强、感染力强、容易被接受、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德育教育的含量,活动指导要加强,每一项活动都要精心设计,让受教育者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三)传媒渠道的建设要加强

传媒能把信息进行快速的传播。高校德育中经常用到的传媒渠道主要包含了校园电视、校园广告、报刊、校报这几种。校刊和校报主要是向全校的学生及老师定期、连续发行的,信息量比较大,且有一定的深度,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不同的板块之中。校园广播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传播的,其覆盖面比较广,传播速度比较快,这种传播方式感染力较强,通过不同类型的节目进行间接或直接的道德教育。校园电视主要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能让人感到亲切、真实,传播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同样能进行德育教育。将不同传媒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传媒渠道的建设要不断加强,把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传播中。

(四)网络渠道要合理利用

现在的生活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或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中,人们能将自己的身份隐藏起来,不会受到空间及时间的限制,更方便的进行相互间的交流。网络传播的手段多样化、能平等的进行交流、信息量非常大,能把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中进行道德教育有明显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掌握好教育的主动权,将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通过网络开展道德调查问卷、知识问答、问题辩论、网页制作竞赛等活动。根据培养创新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开展不同形式的网络活动,占有网络德育的主支权。

(五)德育发展要结合社会实际晃个体需求

一直以来,满足社会发展及集体主义的需求都是德育工作所强调的,但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需求问题。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施战略、国际竞争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等不同方面上,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创新人才的高素质培养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大学德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主要的途经,是根据每个人的成长需求建立起来的,在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促进和带动的作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有所不同,要不断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同时,要与社会相结合,对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例如,针对毕业生建立起相关的跟踪档案,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对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解,让学校道德教育实施效果得到提高。

(六)借助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展教育

当前,许多高校都相应地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的教育作用,把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课程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当中。通过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能够提高思想认识。在今后的创业或者工作当中,保持良好地思想品质,为国家以及社会做出自己就有的贡献。

四、结语

大学德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从我国的大学生德育现状来分析,在某些方面还不太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于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从整体进行出发,结合一定的发展规律与培养目标来进行,在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意识。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发社,.34.

[2]刘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7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C].海口:海南出版社,.31.

篇5:探析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论文

探析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论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缺乏改革意识、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因循守旧,重理论而轻实践,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不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知识,既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环节的认识

2.教学内容少,科目单一

现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仍然依照过去“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所以专业面欠广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课程,但是针对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较少,跨专业的综合课则更少此外,已开出的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大多是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很少,内容欠深入拓展,缺乏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3.教学方式单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方法和内容,学生的自主操作、报告和课堂表现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知识、专业计算机软件仿真平台为主要依据,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只是在课程中的知识,教学的地方限制在房间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倾向,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反映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团队协调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等等农业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要真正具备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获取稳定优质的生源市场,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衣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打破目前所依赖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各专业自身特点,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知识、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取直接知识,锻炼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设备的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要求,义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课内教学,根据课程理论知识,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衣概念掌握基衣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方法来实现。

2.项目管理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开放项目,培养学生的更高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理念开放项目类型包括:第一、学生科技活动型:学生自拟科技活动课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第二、学生参予科研型:如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第三、自选项目型:由室定期发布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自选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提交结果,由指导教师和中心銮定合格的,可申请学分。

3.社会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农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分析,自拟或自选实践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社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为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从整体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改革中要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于化,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交叉与渗透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具有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适用型人才。根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始终强调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立足经济管理,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基衣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学校与社会经济部门、经济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是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眼未来,学校可考虑拓宽教学服务范围,依托先进的师资设备,服务于“三农”,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涉农企业经营、农民投资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项目化课程管理的论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项目化课程管理的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采用。在实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时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引领实施“一体化”的教学,通过采用有效的课程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教学;课程管理;项目引领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可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教学模式采用本科院校压缩饼干式教学,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合行业企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教学方法还停留在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学生不能接受,教学效果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双元制”模式、cbe模式、tafe模式和mes模式。

(一)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但以企业办学为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二)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是以能力为基础,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由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课程开发表,即能力分解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最终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三)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是根据产业的需要,由行业培训咨询机构制定和开发,经国家培训局批准的能力标准、按照能力标准开发课程,这种课程经认证和注册,学校和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培训与教育,按照能力标准评估所规定的评估指南对学生培训教育结果进行评估,并对评估合格的学生颁发准备就业的国家资格证书。

(四)mes教学模式,是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技能培训模式,即“模块培训(教学)法”。mes以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简称le)。由此得出该职业或岗位mes培训的、用模块和学习单元表示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教育,主要偏重于教授基础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即目前的普通高等教育;第二类是职业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借鉴国外一些成功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一)建教合作模式。以台湾为代表。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学习设备和实习场地,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企业的生产现场是教学的场所。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坚持“在传授基本原理之外,加强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务实教学特色,注重职业证书的获取,以技能考核检验教育的成效,鼓励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

(二)校企合作模式。我国高职最为典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三)宽、强、重、图模式。宽、强、重、图模式是指“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以“素质”为本位,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结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的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经验”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经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项目化教学

综合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可见高职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一定的适应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职业院校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则是构建项目化的课程构架,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通过实施“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达到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再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符合高职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要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以项目引领课程教学的实施,即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或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四、建立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一)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前提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也是教学实施的主体。在一体化教学实施前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对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充分的认识,对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生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只有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具备充足的设备和资源是基础

目前很多学校都认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觉得很难实施,主要原因就是设备不足和缺少必备的教学资源。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设置是以项目或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则要有真实的项目或工作情景为载体,这些载体主要就是实际操作设备和必要的媒体资源等。它是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基础。

(三)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启发者、引导者、咨询者,主要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以上的角色,必须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一体化教学实施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包括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思维导图法等。

(四)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是保障

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改变,因此必须建立新的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可以了解到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有关方面达成共识并实现这一共识。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保障,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五、实施有效的“1+1”课程管理,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一个主讲教师配一个实习指导教师――组建双师结构队伍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互融合,主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那么如果还是一个老师来教学的话,就会出现课堂管理和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容易造成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的降低。如果安排一个主讲教师,再配一个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效果,也是合理配置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需要,特别是对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院校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讲教师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实习指导教师是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或是从企业聘请的一线专业人才、能工巧匠。这样的教师配置即可以保证了一体化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得师资力量最优化。

(二)一个主讲教师要带一个项目进课堂――引入真实工作项目

实施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教师掌握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精通专业技能操作,要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才能真正的以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要求教师把实际的工作项目引入课堂,不但是要求教师去接触企业,同时还对教师提出了对外技术合作项目的要求,对教学工作是一个促进,是提高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对学生则是一次很好的接触实际工作项目的学习机会。通过把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既可以促使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之产生效益,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教学服务,这就使得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一个单元(模块)的完成要对应一个考核评价――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考核结果是一体化实施效果的一个体现。因此学习效果评价应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调整和指导。实施一体化的课程是由多个学习单元或学习情景构成,它们对应的是相应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只有把工作任务很好完成后,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和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要求在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时就要进行一个考核,而不是“一考定成绩”。同时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如采用课堂提问、技能答辩、单元项目考查、综合项目考核等方法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的达标情况。通过这种有效的考核方式,能给教师提供比较及时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实施效果最佳化。

(四)一个学生建立一份过程监控档案――采用过程控制管理

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往往是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设置课程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职业人的成长过程,而学生的成长过程往往是企业看不到的,如果我们把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记录下来,就可以为企业提供了用人的参考。因此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过程监控档案不但能完善教育的各个层面,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手段。从学生报到注册、考勤管理、课程考核、成绩分析、反馈跟踪等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还可以以合作企业的员工考核标准作为参考来考核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上缩短培训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

(五)一门课程对应一个贯穿全过程的跟踪评价

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利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评价体系,则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推动课程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对课程进行有效评价,这个评价包括课程建设方案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该评价体系具有实效性、效能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点,它不但能为课程的开发、实施及建设提供实时、高效的教学决策参照,也为推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所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控应该是一个实时、有效的监控,只有关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才能保证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使质量监控有效化。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从教师个人去要求,更要从管理上要质量,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吴晓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人民论坛,2009,(14).

[4]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

篇7:大学创新课程设计论文

大学创新课程设计论文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创业人才,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本文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例,阐述了“四层次立体化”大学生创新的创业课程设计内容,完善的创业师资力量和考评制度,从而顺利实施创新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课程设计

一、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0xx年政x工作x告中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因此,创新创业工作是未来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高校肩负着培养符合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任务,通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总结出一些经验[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就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看,还没有建立一套合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大致说来,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处于摸索状态。我国地大物广,不同地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统一的创业教育模式不能适合所有高校的需求。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自主创新,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复制模仿,因此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TSPD模式起始于清华大学,但是在我国其他高校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浙江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生搬硬套也采用这种模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各个地域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我国高校没有实现有效的突围。

2.创新创业教育覆盖率不足,创业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费对比国外教育经费来看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国教育经费在20xx年投入正式超过GDP的4个百分点,但国外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左右[2]。因为受制于教育经费的影响,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在全国所有高校同时进行,所以只能在试点院校试行之后,才能逐渐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率,势必造成创业教育覆盖率不足,无法在全国高校得到普及。

3.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创业师资力量薄弱。虽然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有十来年,但一些高校的教师思维观念没有转变,学生还是重理论轻实践,主动创新不够,实践能力处于薄弱状态。并且高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自身严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创新思维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有限,作为高校创业教育主力的高校教师无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4.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严重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都是在高校内部进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力度上明显不足,高校依然孤军奋战,导致高校创业教育效果不佳,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必然联系。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是与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的素质决定了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创业知识结构。创新的创业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都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专业知识水平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创新创业的活动提供了支持。因此,设计一套高校创新的创业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二、“四层次立体化”创新的创业课程体系设计

在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目前形成了“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专题培训+创业实践”为核心内容的“四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面向全体、培养骨干”的工作模式,在大学一年级针对全体学生普及通识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概论课》。在大学二、三年级结合不同专业增设“学科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在四年级针对部分有更多创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开设“创业专题能力培训”,并为创业实践者提供创业过程所需的创业指导。“四层次立体化”创新的课程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整个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专业教育,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目的,达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开展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面向大一全体学生开展“通识型”启蒙的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启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将《创新创业概论》归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并计入1学分。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信息手段,能提高大学生对创业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行为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选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着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决策和动手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和创业行为。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主要通过参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创业体验,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

(二)开展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完善融合。

面向各学科专业二、三年级的大学生开展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主要目标是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各自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各学科专业教育严重脱节,造成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无法在专业教育中有效实施。可将《专业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纳入专业核心模块,在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内每个专业安排2-3次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和成功创业的学长等开设创业讲座,让学生学习创业经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在创业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将创业与专业知识更好地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

(三)开展创业专题培训,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面向在校期间想创业的大四学生开展的创业专题培训,主要目标是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创业实战技能和创办企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减少失败几率。由于创业专业培训教育是针对少数学生进行的,因此可选择创业性强的专业领域,比如经管类的专业。选拔的大学生要具有创业的意愿和意志品格,专业培训课程以制定创业演习和课程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创办企业的过程展开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训练课程教学中设置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环节,并将《创业指导》纳入大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并予以2-4学分认定,将《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践项目纳入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模块并予以4学分认定。多年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利用校园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大学生创业一条街,通过大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培养终身创业精神。

三、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创业导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于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践指导工作,下设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实践中心。目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概论课程团队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其中有国际、国家级培训师5人,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学校曾先后多次承担了全省高校SYB创业师资培训任务,受到了全省高校师生的好评。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学习与探索,如今已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且通过了国际培训师和国家级培训师的评估,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及“赢在江西”创业大赛中成绩斐然。

四、建立创新的创业课程考评标准体系

考核成绩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有重要影响。创新创业考评标准改革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一些先进理念注入大学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并建立师生双向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创新思路,从而保障创新的创业课程能顺利实施。通过考评体系的改革,不断强化大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建立一套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5]。

参考文献:

[1]姬玉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探索[J].教学实践研究,(4):165.

[2]周贞云,王道明,黄永明.创业教育如何与实战经验接轨[J].经营管理者,(4).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

[4]邱化民,呼丽娟.高校院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例[J].创新创业,2015(11):56.

[5]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0):30.

篇8: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一、研究过程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定性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有计划地开展“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一)了解学生需求,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创设良好的氛围。为了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我们编制了《高一年级理科实验班新生调查问卷》,对成都七中高一年级理科实验班5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2010年9月,课题组又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温斯坦(C.E.Weinstein1985)编制的“中学生学习策略能力评估计算机软件系统”检测学生,测查和诊断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能力。从收集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有开设创新课程的实际需要。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探索“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架构”

2010年6月我们以建设“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高中示范基地”为契机,规划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并探索“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架构”。我们探索和改革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滋养、个性成长”是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价值取向成都七中所倡导的“人文滋养、个性成长”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指引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把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学校的系列德育活动之中,强调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2.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举办科技活动月、“未来梦”大讲坛等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举办科学沙龙、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展研究和动手实践,选送学生参加国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和“国际中学生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等科技创新交流及学习活动,为学生积极搭建交流成果与展示能力的平台。

3.探索高中阶段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架构我们在反思和总结我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三层建设、相互支撑”的“成都七中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架构”,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探索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开发模式

针对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缺乏经验的问题,我们探索提出了“五横两纵”式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开发机制。

(四)构建和实施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三层课程结构体系”

我们以“三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个体差异性发展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教学措施进行因材施教,在总结、完善我校实施国家高中新课程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三层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成果

我们在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提出并实施了“成都七中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体系架构”

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三层建设、相互支撑”的“成都七中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架构”。该架构纲领性地诠释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角色,明确了不同角色为达成科技创新教育目标而应有的反馈关系。

(1)体系架构第一层———平台支撑层。平台支撑层的目标是:将所有能够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支撑的单元进行有效整合,为构建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体系架构第二层———平台层。平台层的目标是:基于多方资源支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搭建多维度科技教育平台,对每个学生实施立体式科技教育。

(3)体系架构第三层———主体活动层。本层的目标是:基于稳健平台的支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科技教育,体会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二)构建“五横两纵”式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开发模式

我们提出了“五横两纵”式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开发机制。

(三)构建和实施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课程“三层课程结构体系”

我们依据个体差异性发展理论,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教学措施进行因材施教,在总结、完善我校实施国家高中新课程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三层课程结构体系。基础课程就是为所有学生提供的课程,使学生做好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好基础;拓展课程的功能是为拓展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才艺;特选课程的功能侧重帮助获得学科前沿性的、学科交叉性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提升学生的情意水平,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培养学生特殊才能。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程、选修Ⅰ和选修Ⅱ(校本选修课程)。我校的学科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大约有40多门,体现拓展性和综合性;社团活动类校本选修课程总数目前达到46个,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两类校本选修课(选修Ⅱ)旨在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选择发展的机会。

2.拓展课程我校自主开发旨在为进一步拓展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才艺的活动类课程。

(1)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采取了校长领导下的辅导员负责制,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辅导员岗位,具体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和辅导工作,全员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

(2)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我校形成了以志愿者服务为特色的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活动系列。

(3)艺体活动课程“艺体素养”往往是创新性人才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后天习得和培养出来的。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艺体素养的培养,通过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相关艺体特长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4)科技活动课程我们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引领师生共同成长和加快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突出特长的重要手段。在拓展课程中,科技活动课程是我们的特色。

3.特选课程我们的特选课程包含以下几类:

(1)过渡性课程旨在为学生弥补部分必需的基础性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可以顺利开展所选课题的研究。

(2)基础素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3)实践课程由基地申报校与高校实验室联合开发,让学生能够在实验室基地(或其他科研基地)集中进行考察和动手操作,作为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补充。

(4)专业拓展课程旨在深化与拓展已有学科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从更深、更广的维度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研究效果与反思

(一)课题成果成效显著

我校长期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规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果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思想修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洞察能力、好奇心、执著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及领导力。我校多位青年校友在国际相关领域崭露头角。

2.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打牢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师资基础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带题研修”,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推动单一教学的教师向学科学习导师和学术研究导师转化。

3.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在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校区两年多的试点和实施,推动了学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4.本课题成果产生了积极社会影响我们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010年11月,我校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秀项目实验学校’称号”。2011年10月,我校有幸成为教育部“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刘国伟校长还应国务院参事室邀请出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并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专题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

(二)反思

1.目前,高中教育还存在升学压力,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实施受到一些影响和干扰,还需要加大宣传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意义的力度,进一步做好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工作。

2.在选修课程、拓展课程和特选课程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设置上,学习任务的广度、挑战性和深度还较为欠缺,需要加强。

3.学生评价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和优化。

4.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相关专题 人才培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