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论文

nihao315317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nihao315317”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论文(共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论文

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服务外包行业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服务。本文在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1.服务外包产业总量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国家统计局及商务部获悉,近年来外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大学学历的比例逐年增长,占全部从业人员75%以上。从开始,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合同执行金额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过去5年年均达到40%~60%的增长速度,截至年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无论是从行业就业人口还是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外包合同金额、合同执行金额都呈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服务外包产业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服务外包在岸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我国外包服务产业刚刚发展起来的初期,主要是以离岸市场为主,在岸市场为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世界各国经济影响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在岸市场虽然目前在岸服务外包需求较低,但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规模也在逐年增加。3.服务外包业务来源地呈增长态势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香港、台湾成为我国近年来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最大的发包国(地区)是日本、美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且香港的离岸外包金额增长速度较明显。而英国、德国、台湾地区离岸外包业务仅次于日本、美国及香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的不断增加,我国服务外包业务来源地也越来越多元化。

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

1.国际外包服务专业人才的缺乏服务外包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的问题不仅包括技术层面,而且更为主要的是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国内专业服务外包人员的缺乏对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很多欧美国家的公司不愿意将外包服务业务交给中国公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很难与中国公司取得有效的沟通,往往他们说的是一个意思,而中国公司理解的是另外一个意思,无效沟通导致客户失望程度不断增加、外包业务不能按期完成、成本超出原本的预算等各种问题。2.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限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对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科技性、高附加价值性、高知识产权性是目前绝大多数服务外包项目所具有的特性,甚至涉及发包方的商业机密及核心技术。就目前我国法律环境因素而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成为发包方不愿意将一些具有高科技高附加价值项目外包给我国企业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一些机密数据及核心技术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也是限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服务外包产业行业组织的缺乏目前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做得比较好的是印度,印度在很早的时候就成立了一个软件和服务企业行业协会――NASSCOM,到目前为止,NASSCOM拥有1100多家会员单位,而其中的全球性公司就有200多家。NASSCOM的成立对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印度在离岸服务外包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国家的服务外包企业大部分都是孤军作战,在全球市场中缺少话语权。

三、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完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服务外包行业由于其技术层面及思维模式等特殊性问题,其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专业服务外包人才的缺乏是阻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在关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方面应完善相关的培养体制,一方面可以引导各高校调整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毕业就可以到岗就业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于目前社会急需的`服务外包人才可以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专门培训,以缓解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由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同时我国一些中小外包服务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使得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外包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加快完善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同时加强对违反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处罚力度。其次,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在企业及公众中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对参与外包服务项目中设计商业机密及核心技术的人员进行专门的知识产业保护培训,防止服务外包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出现数据及技术泄密等意外情况。3.建立服务外包行业组织协会到目前为止,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还没有建立起任何具有足够权威的组织机构,因为我国的绝大部分服务外包的企业在对外进行服务外包业务的时候,没有统一的协调沟通渠道,特别是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在单打独斗。这对于一些想要承接大型国外服务外包项目的公司而言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建立起具有权威的服务外包行业组织结构,对于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印度的NASSCOM,NASSCOM可以代表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到国外举行各种宣传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统一管理的,以保证公平、公正地对待各个外包公司,从而使每个企业获得平等机会的竞争。这一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通过建立有规则的行业协会,可以理顺各种关系,促进国际服务外包的健康发展。4.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服务外包行业中来,服务外包行业的竞争已然呈现出白热化程度。而一个服务外包型企业的实力表现则包括服务外包业务的开拓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能够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立足,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应在开拓服务外包业务的同时,着力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建立自己企业的品牌,提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因此,我国外包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加强制度和业务建设,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增强品牌运作意识,提高服务外包业务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焦阳,杨冬.服务外包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魏秀敏.服务外包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1.

[3]张岩.后危机时代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劣势分析[J].对外经贸,2011(2):10-13.

[4]李布.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J].经济纵横,(12):52-53.

[5]李子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1):15-18.

[6]百度百科

作者:梁根琴 范玲俐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篇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主要特点之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内蒙古GDP总值逐年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文章从内蒙古以来的数据分析内蒙古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研究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得出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一、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

(一)内蒙古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化

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从第一产业分析,20至,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维持在9%到10%的水平,比较稳定。从第二产业分析,年至20第二产业比重维持在51%至56%的水平,说明第二产业依然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第三产业分析,2010年至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34%至40%之间,这种小幅波动说明了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递增的持续增长,第三产业依然比较落后。

(二)内蒙古工业产值与工业产品

根据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从2010年至,内蒙古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也是逐年递增。工业构成方面,从2010年至,基本维持在70%至71%,重工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内蒙古工业发展存在重工业比重偏高,轻工业比重偏低,存在对能源资源产业依赖严重的问题。表1中只选择了内蒙古产量较高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其中原煤的产量最高。从产量来看,原煤、发电量、钢、成品钢材、生铁、水泥是内蒙古的主要工业品,20原煤的产量更是达到106603万吨,20受国际国内需求影响,产量开始下降。与原煤的产量趋势一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从2010年到年逐年递增,2012年达到64027.06万吨。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生产总量趋势保持一致,也是逐年递增。但从年,能源生产总量有所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并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主要构成

从表3中我们发现,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多的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整体占比达到50%以上。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显示,20,教育所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所占的比例为2.3%,卫生和社会工作所占的比例为3.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所占的比例为7.6%,加总起来还不足18%,所以新兴服务业如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的比例比较低,而且关注民生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第三产业有待发展。

二、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提升面临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对需求意义重大

农牧业作为内蒙古基础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近几年来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新常态下,内蒙古农牧业的稳定、持续增长,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经连续8年实施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投入资金3.63亿元,累计创建高产示范片2256片,累计创建面积4257.3万亩,基本辐射到了全区12个盟市所有的农业旗县和重点乡镇,涵盖了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作物,辐射带动全区粮油糖均衡增产累计达到103.1亿斤。在畜牧业方面,大力提升本地畜种的保护与改良技术、良种畜的引进繁育技术,推广两年三胎、一胎多羔技术以及接早羔技术等,从而有效增加牲畜存栏数量,提高牲畜的个体品质。然而,在农牧业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农牧民的收入受需求价格的影响,收入增长幅度还不能够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小规模低效率种地养畜只能保证基本生活,对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还需要在多方面做出改进。

(二)第二产业内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部分工业产品产能过剩

21世纪以来,内蒙古紧抓国家进入以能源重化工产业发展为主的发展阶段机遇,依赖资源优势,经济保持了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内蒙古经济从2013年开始下行,经济增长速度跌破两位数,2015年降到7.7%。进入新常态以来,内蒙古经济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风险就是钢铁、煤炭、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未来几年的产能削减过程中,可能面临资产负债表恶化、产能关停兼并提速、信贷违约风险以及就业裁员等压力。从产业结构来看,两类企业产生的失业人口增加幅度可能增大:第一类是产能低下,依靠资源生产初级和中低端产品的企业,第二类是受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

(三)第三产业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有待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内蒙古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近55%,而在新兴服务业如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和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的比例比较低,关注民生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第三产业有待发展,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三、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农牧业创新发展,扩展农牧民增收渠道

农牧业的创新发展,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首先,应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农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价值,并打造优质品牌,提高农牧产品的品牌价值。其次,因地制宜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标产品,推进农牧业优质化和生态化,创新产品理念,打造健康生活理念。再次,鼓励农牧民结合自身条件,在保证生产性收入的基础上,扩大工资性收入,鼓励农牧区建立与农业相关企业,招收本地劳动力,共享经济利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牧民家庭的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居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配套服务保障,促进共赢发展新局面

部分工业产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国家层面已经选择在钢铁、煤炭两个领域先行突破,并建立1000亿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转岗安置,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内蒙古政府应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引下积极做好配套服务保障,促进职工再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去产能、促发展和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首先,设置各级“援企稳岗”政策领导小组,对新常态下出现的企业因产能过剩亏损减员、移交人员问题等涉及民生的新情况做好预案,合理落实“援企稳岗”工作,及时协商解决相关的资金缺口。其次,对困难企业进行实地摸底考察,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给予稳定岗位补贴等。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现代服务业

对于传统服务业,要创新管理方法、采用新技术、塑造新理念,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的附加值。对于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拓展现代服务业的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关系民生的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文化和体育业的扶持,通过新兴现代服务业引领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全面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总而言之,要注重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为服务业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要通过服务业体制创新和供给创新,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坚持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并举,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篇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研究论文

在曾经“唯GDP增长”的年代,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是各级政府长期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持续恶化,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只追求经济增长率显然不应是政府追求的唯一目标。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具体到产业发展方向上,即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是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许多城市进入瓶颈期,开始思考产业配置和升级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来展开探讨。

一、咸宁市基本概况

素有“湖北南大门”、“武汉后花园”之称的咸宁,位居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大改革试验区的中轴线上,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核心城市。近几年来,咸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已成为全省发展较快、变化最大的城市之一。当前,咸宁市政府已经摆脱了重视经济数据的提升而忽视环境建设的阶段,转而将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经济研究发展的新方向,是许多二、三线城市在进行转型的时期所必须把握住的重点。

二、咸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都集中于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以第三产业在整体产业中的比重来衡量结构调整的成果。显然,这种探讨和比较显得过于简单和直接。三大产业之间讲求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是基础,是发展根本和原料保证;第二产业是支撑,是产能体现和物质保障;第三产业是发展,是城市发展和未来活力。三者之间缺一不可,也不能侧重于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忽视其他产业,应该强调三方协调,共同优化发展。咸宁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逐步合理和完善的趋势。第一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的26.4%下降到2013年的18.7%,但整体规模仍在扩大,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4.8%,增长的部分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咸宁市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在湖北省排名前列,但利用森林资源创造效益的能力有待加强。畜牧业近几年来受到政府的重视,产值不断提高,呈现出第一产业多方面发展的态势。咸宁市第二产业的发展在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实力,曾经的弱势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在工业领域,咸宁市的支柱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类和食品饮料类,政府的招商引资的大手笔项目也集中在这两个领域。但这两大行业的产品属于快消类产品,市场竞争大,产量接近饱和,利润率不高。所以这几年来,咸宁市一直在注重第二产业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并且取得了成效。在以前并不具备优势的矿产冶金以及高新技术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423.09亿元,同比增长13.6%。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整合方面,咸宁市政府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和发展理念,所以重工业基本在咸宁市一直没有形成,轻工业在第二产业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咸宁市政府更是根据湖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于年将湖北咸宁恒宇工业有限公司、咸宁市天宏化工有限公司和赤壁中南水泥有限公司的设备拆除报废,淘汰落后产生共计30余万吨。咸宁市第三产业的产值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跟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业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因为咸宁市的山水资源丰富,所以旅游业一直是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而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并不仅指旅游本身,而是集餐饮、住宿、购物和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即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该行业的发展还可带动房地产行业等的进步。但咸宁市的第三产业还停留在传统批零行业的发展中,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意义不够强烈,在此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加快咸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和建议

1.凸显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各县特色还未完全形成,主推农产品的播种面积不够大,宣传力度不够广,包装特色不够明确的问题普遍存在。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力度,文化氛围的营造和观光休闲的体验式服务。针对咸宁市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加速转型:

①加大投资、拓宽渠道,实现产量增长。咸宁由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优势,完全可以依托武汉市场,招商引资,为农业发展注入资金。武汉市人口众多,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且具有当地湖北特色,是其他地方的农产品无法替代的.。

②突显特色、加大宣传,提升产品竞争力。咸宁市有许多优质农业资源,相对于传统农业,投资周期较短,回报丰厚。嘉鱼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蔬菜产业基地一直是武汉各大超市的优质供应商;通城油茶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在人们关注健康饮食的今天,市场前景良好;崇阳的楠竹产业一直稳中有升,而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的鸭业产业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通山的山区资源丰富,现代牧业发展前景广阔,生态养殖是未来养殖业的主导方向,牧场示范基地的建设也在进行之中。

③发展集群、健全市场,促进高效流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产业集群型的农业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加产业链效应。大型农业园区应该着重发展观光旅游和采摘行业,并在服务过程中宣导生态农业和品牌的意识,切实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2.选准主导工业,进行支柱产业升级。在前期的建设铺垫中,工业园的规划和发展一直是咸宁市的发展重点,但也存在重复建设,没有合理规划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咸宁市工业的发展应该以节能减排和精细化发展作为方向,城区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和森工等轻型工业为主,并加强信息科技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和运用。在打造“咸宁制造”的同时,还要打造“咸宁名片”,让客户对咸宁生产的工业品有认同感和品牌认知度。

3.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旅游竞争力。咸宁的山水资源在湖北小有名气,作为“灵秀湖北”的主推方向,观景式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配套服务和后续服务现在成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点。要追求更高增值性和附加值的旅游,网络便利的预定平台、高效运转的集散中心以及方便的吃住玩一条龙等都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运作。

4.依托高校平台,进行技术创新。这几年,咸宁市在承接武汉教育资源向二级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众所周知,武汉市的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众多,若咸宁能利用好这一优势,顺利承接资源的转向和转移,必将获益良多。湖北商贸学院从今年启动搬迁计划,并将于三年之内整体搬迁至咸宁。而且,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咸宁校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咸宁校区以及武汉工业学院咸宁校区等都将在咸宁落户发展,这将为咸宁带来丰富的人才输送和消费能力。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能实现人才的考察和锻炼,并最终留住优质人才,这些都是可以积极依托高校资源来发展的方向。

篇4: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探讨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选择探讨论文

一、甘肃产业结构现状概述

(一)产业结构现状

1.产值结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可以反映出工业化的演进阶段。本文借鉴该学者的研究对甘肃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开始,甘肃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低于20%,往后逐年下降;从20到,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均在逐步扩大,且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增速一直大于服务。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2:42.8:44,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

2.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就业结构来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随经济发展转移的方向为: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服务业转移,与库滋涅茨的产值变动趋势一致。根据《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甘肃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从1991年的69.1:15.17:15.72转变为20的58.02:16.10:25.88,甘肃就业人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合三次产业的比重,当前甘肃工业化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

(二)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三次产业的占比,可以将其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是服务业迅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和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二阶段(1990-年),甘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三阶段(2000-)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后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服务业稳中略降;第四阶段(-年)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减少,20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三)甘肃产业结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少。甘肃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速在-20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快发展,GDP年均增长率为10.7%,比全国同期高1.2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偏少,2015年甘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左右。

2.产值结构亟待调整。从起,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率的拉动一直低于1%,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和我国经济结构大致相同,但服务业的拉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服务业GDP增长首次超过工业,而甘肃是在2014年,产值结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就业结构不合理。根据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分析可知,甘肃就业结构不合理性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村滞留大量劳动力;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产值占比不断提升,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两大产业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快于就业结构,不对称程度不断加大。4.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总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和转化,高层次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衡量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批发、零售、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部门仍是甘肃服务业的中坚力量;生产型服务业及与知识生产、传播、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体。甘肃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甘肃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因素的基本方法。分析过程如下:选择参考区域,一般是国家或者省份,经济总规模用总产值或者就业人数表示;计算参考区和被研究对象的经济规模增量和增长率;将被研究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二)甘肃产业结构分析本文将甘肃三次产业与全国进行对比,比较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和增长率。从总偏离程度来看,除了-20甘肃与全国的总偏离为87.66,其他各个时期均为负值,从绝对量来看这种偏离近年在增大,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相比逐渐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还在扩大。横向来看,“八五”时期(1991-199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35、11.15、-7.59,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优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低于全国;“九五”时期(-2000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55、-9.16、6.98,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二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而服务业的结构要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比较低,总偏离较小;“十五”时期(2001-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99、-73.3、65.3,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低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高于全国,且服务业竞争力偏离的优势比较明显;“十一五”时期(2006-20),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2.39、-2.04、-17.25,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三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总偏离较低;“十二五”时期(-201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53.68、-404.24、380.96,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服务业的结构具有优势,第一、二产业处于劣势,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低于全国平均值;服务业的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高于全国,使得总偏离较高。纵向来看,甘肃第一产业除1996-2000年间结构偏离为较小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表明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第二产业除1991-1995年间结构偏离为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值,而服务业恰恰与其相反,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扩张,而导致甘肃产业结构在全国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过低;竞争力偏离分量在2006-年阶段转为正值,且各个产业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表明甘肃产业近年来竞争力有所提高,增长主要来源于服务业比重的竞争优势。

三、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划分服务业发展阶段,是正确制定政策建议的依据和基础。长期研究实践表明,产业系统的发展趋势与Logistic增长模型描述的规律一致:在有限性资源约束作用下整体呈“S”型。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离不开政府。政府要通过政策和战略制定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力和动力,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指导和监管能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完善科技、财税、金融等相关体制。

(三)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结构调整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甘肃拥有丰富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矿产等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开发特色生物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点项目、产业联动项目的建设,实现产业一体化,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近年来,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产业生态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甘肃是典型的高碳经济和高碳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就要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资源的单一开发向非资源和资源双向开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煤转油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占用,以生态化经济模式推进资源―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五)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环节。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产生,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创新密集的时代。甘肃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轻对低成本资源和高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引进人才等多项措施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发展新型制造业,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3-65.

[2]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3]刘小辉,张航天.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学术交流,2006(04):89-93.

[4]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5]夏青.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97-98.

[6]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34-135.

篇5: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论述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全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调整措施和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孙才志 王会 SUN Cai-zhi WANG Hui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7 26(4) 分类号:P74 关键词:海洋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度   熵数   辽宁省  

篇6: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区域经济实力从根本上说是由其产业结构决定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包括地理区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人力资本、货币资本、科学技术及创新、市场规模、国家或区域经济政策等,但以上诸多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般都是通过需求和供给发生作用。归纳起来,对其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一、需求因素

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旺盛的消费需求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市场保证。此外,需求结构的变化还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一)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中间需求是各个生产部门对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生产资料的需求,比如原材料等的需求。而最终需求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如个人消费等。在一个经济区域内,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结构决定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产业和最终产品的产业的比例关系。两者之间比例变动将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动。

(二)个人消费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是个人的基本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1875)认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可见,不同的个人消费结构将直接影响区域内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为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也就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在人均收入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基本生活需求占主导地位,此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高收入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逐渐被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与此相适应,消费者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大为提高,这就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空前发展,使产业结构迅速走向服务化。

(三)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实质上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区域经济中,最终需求中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会直接引起区域内消费资料的产业同资本资料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正如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所指出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而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是不发达的;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增长快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增长,但消费品工业的生产规模仍然要比资本品工业的生产规模大得多;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继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大,与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处于平衡状态;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生产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大于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由此可见,消费和投资比例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区域投资结构。区域内不同方向的投资对改变区域产业结构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因投资比例不同,会引起区域内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此外,区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深远。区际投资会促使区际进一步融合,区际融合增强更大区域范围内宏观一体化对微观一体化的推动作用,使两者互动频率和互动力量增强,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性的系统协调发展。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区域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区域的投资则促使区外产业的对内转移。上述两种情况的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资企业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品种和数量的变化会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间接地影响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于投资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往往采用一定的投资政策,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二、供给因素

不同的经济区域,即使需求因素完全相同,在供给因素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区域的资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与变化。供给因素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也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同时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

(一)自然资源。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对一国的产业形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总是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此类自然富源是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而言,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及重工业的结构;经济作物状况则影响轻纺工业的结构。因此,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地具有资源开发型的特性,而资源匮乏的.区域就不可能形成资源开发型的产业,最多只能形成资源加工型的产业结构。

(二)人口因素。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的状况及其变化,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程度和人均资源拥有量及可供给能力,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形成和变动。人力资源包括投入和即将投入区域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力。一般来说,当区内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时,往往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反之,当区内劳动力资源供给稀缺,价格上升,则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劳动力运用较少的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可见,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同时资金又缺乏的区域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不足、同时资金比较充裕的国家应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力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产业的发展战略。

(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都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科学技术的日益现代化使各产业部门发生变革,并通过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推动相关产业部门不断升级。从纵向来看,当区域内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手工劳动占主要地位时,生产社会化程度就比较低,产业部门的数目就少,产业之间的联系也不密切。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协作进一步深化,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使产品成本下降,使价格下降成为可能,市场需求扩大,促使技术进步快的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会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产业分工的加深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从横向来看,由于区域内不同的部门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不同,其生产率增长速度也不相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先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而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的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这必将促进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生产部门,从而改变各产业之间的要素配置,影响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四)资金供应状况。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储蓄率、利率、资金回报率等的变化都会对区域内资金总量规模、增长速度、投资方向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资金向不同产业部门的配量与再配量,进而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若区域内企业发展的资金供给充裕,其使用成本下降,则有利于资金流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升级,反之则会阻碍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升级。可以说,资金供应总量和资金供应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改变的直接原因。

(五)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区域内环境因素和区域外环境因素,或称作政治、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在政治环境方面,一国(区域)的国际政治环境对该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有重大的影响。如,1972年的世界石油危机迫使美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在文化环境方面,区域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如,日本文化受典型的东方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的消费观念属于节俭型,比较偏向于滞后消费,这一文化取向影响了日本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刺激了日本产品向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产业结构。在法律环境方面,良好的法律环境会促进投资的增加,加速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良好的法律环境可以使知识产权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也必然促进科技进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各生产企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在一定时期内,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总是在具体的制度和与之相应的产业政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经济体制模式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节或转换机制,并通过区域与企业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各级政府要依据客观实际,以不断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在不断矫正市场失灵、建立使区域产业结构动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和机制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积极有效的区域产业政策,诱导或直接使生产要素集中流向某些特定产业,对其进行扶持、保护,引导企业自觉按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促进其发展,才有利于实现最佳的结构效益,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和发展。

总之,上述各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多方力量整合后可影响和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演进与发展。

篇7: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路径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路径论文

摘 要:在新起点条件下,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期,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升级,从三大产业的关系来看,目前我国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失衡状态比较严重,同时面临我国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服务业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的问题,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服务业总量。

一、经济增长阶段转换与产业结构升级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人均GDP上升,经济增速几乎达到顶峰。这是一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过去的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也都走到了需要转折的关键点,问题与机遇共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从人均收入水平衡量的发展阶段出发,认为中国正处于增长阶段转换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由过去的10%下降到6%~7%,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起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4%,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阶段转换,这是最直观的表现,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升级。

二、近期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0亿元上升到20的568845亿元。根据近两年调查,从产业方面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由此可知,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可是,在新起点条件下,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目前三大产业并没有达到动态的平衡,从增加值的角度上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第一产业,但从劳动力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占比重最大的产业。第一产业占比30%左右,第三产业占比10%左右,第一产业仍然大大高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失衡状态比较严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产业农业等基础产业,抗风险能力偏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导致我国农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第二产业中传统加工业比重偏大,而现代高端制造业比例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

三、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路径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重点鼓励和支持那些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大中型企业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同时,应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减少农户的市场风险,带动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创新制度培育我国现阶段技术发展正逐步从以引进技术为主转向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因此,在重要战略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对创新的激励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2.提高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现阶段,发达国家仍将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而将一般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继续转移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时机,提高生产能力,使我国产业具备精细化、低能耗、集约化生产条件,就可以顺利承接汽车、机械、化工等国际产业转移,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1.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的限制,提高服务业的总量在现有的城乡二元制度下,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无法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导致了城镇的消费能力无法提高,无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因此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的桎梏,是提高服务业总量的解决之道。

2.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内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新兴服务业态发展速度快,发展空间大,是我国今后重要,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要加快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大力推动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态,如软件和服务外包、IT服务及物联网服务等;二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与产业化,如研发服务、快递、管理咨询、会计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等;三是推动新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促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远程教育和电子银行等新兴服务业态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锦.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战略选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千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

[3]刘伟,蔡志洲.适度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J].内蒙古社会科学,(7).

[4]马晓河.从两对变量变化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J].经济观察,2014(5).

[5]张莞.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与战略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11(4).

[6]来有为.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如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02-20.

篇8: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论文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全球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加强,随着欧美发达国家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为了避免我国掉入“中等收入陷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成为新时期发展要求。文章针对我国产能行业过剩、产业技术结构、产业集中度和区域结构等存在的问题,结合马克思《资本论》里相关产业结构理论,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一直动荡不堪,全球各国经济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显得更为迫切。

一、经济新常态对于中国产业结构新要求

1.从全球经济来看,自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在危机演化多年之后,不再是一个内部统一的集合体,各国各地区经济自身经济都有了发展,美国经济发展始终强劲,欧洲和日本经济却早已有暗流通缩迹象,中国、印度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国家经济依旧稳健,全球经济正进入“新常态”。然而全球经济变化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更大,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面对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时,应加快解决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最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从国家经济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不断下滑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也紧随其后地进入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在新常态时期,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国要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必然,变成了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找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目的。

二、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对中国产业结构会有高于以往的要求,对于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优化升级,因此必须清楚新常态背景下优化升级所面临的问题。

1.产能利用率低,行业过剩现象非常严重。产能利用率低加剧了产能的过剩,过度的剩余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市场供过于求,生产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维护市场稳定。同时,供过于求的现象也使得企业所获得的利益相比以前大大减少,降低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企业生产规模减小,使得就业岗位大量流失,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当前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仅聚集于传统产业,还发生在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等。据资料显示,2014年的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排行榜: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风电、石化产业,如(见表1)由中国钢铁行业近5年的产能利用率表可见,利用率有明显下滑趋势。然而总量过剩的同时,发展高端产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优化产业迫在眉睫。

2.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服务业比重偏低。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46.1%,第二产业降至43.9%,第三产业在GDP比重中首次赶超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部门,2014年第三产业则比重继续上升为48.2%,(见表2)而且还有持续上升趋势,国民经济服务化将变成主要趋势,即第三产业成为主要部门。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然不够,服务业整体层次比较低,而对制造业能起到良好协同作用的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结合度不高。

3.产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对破坏环境、耗费不可再生资源、生态遭到破坏等为代价的,其违背了科学发展观,是不科学的。当今中国步入了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却没有跟上工业化步伐,相反的是依靠资本和技术发展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依靠人口红利发展的产业比重仍然较高,产业技术结构反而显得更加不合理,就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偏重引发的。

4.中小企业发展难,产业集中度低。自2014年以来,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要面临五大难题,使得大中小企业发展更趋于不平衡,即第一是成本上涨,成本上升主要表现在生产型材料价格、劳动力使用成本、能源资源价格以及企业获取资金成本上涨,加重了生产型企业的生存状况。第二是结构性问题,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一些对资源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高的企业发展更加艰辛。第三是资金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对一些新上项目实行信贷紧缩,后续资金不足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第四是市场问题,2014年海外市场不稳定,加之国内市场需求变小,中小企业可获取的利润大大缩小。第五是战线问题,企业盲目投资只拓宽了生产经营的宽度而深度却不够,使得战线发展太长,不利于发展企业的主营业务。

5.自主创新水平不够,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研发投入不足。中国大中型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强度平均仅为0.93%,中国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我国一直缺乏核心技术,直接导致中国依靠外来技术。第二、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中国科研创新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10%,低转化率是必然。

6.区域结构不合理,中西部接待外来产业转移形成无序竞争。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陆续出台了针对中西部的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了中西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并且缩小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然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资金技术,以及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存在无序竞争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仅妨碍了中国经济发展,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通过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这是新常态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

三、新常态下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思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产业结构理论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保持适当的比例、平均利润的形成引起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引起产业结构优升级。新常态下必须解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不足,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一)注重三次产业协调,调整产能过剩行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必须维持适当比例,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保障,关乎产业是否协调发展。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产业发展不协调,行业产能过剩,即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同时第三产业的生产供给不足,两者比例失衡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启示我们,在新常态时期,发展产业经济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比例化,调整产能过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重视各个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加快推进第一产业的现代步伐,增加对农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巩固第一产业;二要尽快解决第二产业过剩问题。综合运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控制新增产能,并且依法关闭那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企业,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达到控制产能的目的;政府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刺激消费,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三是提升第三产业水平,要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增加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就要做到国家政策向服务业方面倾倒,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强这些行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促进技术进步

作为“十二五”的收官年,应更积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马克思产业结构理论知道增加资本有机构成,能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企业生产设备、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增加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继而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新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志着中国已经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型为新型环保制造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是响应“十二五”规划号召,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一些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提升,从而发展成为全新的产业部门。

(三)鼓励大中小企业齐发展,提升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技术水平、政策环境。首先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要想提高产业集中度就要追求各个区域的平衡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扩大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提升产业集中度;从产业竞争方面来看,提升产业竞争力应重点突出产业集聚。需要设立完善的部门合作体系,兼并或重组产业结构相同的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从技术水平看,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政策环境来看,提高产业集中度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国家采购政策等,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为大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提升产业集中度。

(四)增加科研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体制建设。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科研体制,并且以市场为向导、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生产、科研技术和学习相结合的体系,更合理地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好的作用。(2)提高管理者的自主创新意识。管理者应不定期地组织学习、自我反省了解企业自身发展的不足,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交流与合作。(3)增加资金投入。企业要有计划地规划科研经费,应设立研发中心,加大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将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一体,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五)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引导中西部对产业转移的承接

解决区域产业结构问题,形成东中西部齐发展的局面。首先东部必须发挥先导作用,带头领导中西部经济发展;其次政府适当引进外资,在引进外资中要追求质量不能追求外资的数量;再次中西部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经济健康发展,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最后由政府引导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产业的对接。

参考文献:

[1]何平,陈丹丹,贾喜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统计研究,2014(31).

[2]朱宏仁.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中国小企业,2014(11).

[3]施红.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06).

[4]石碧华.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J].西部论坛,2014(03).

[5]鲁丽.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商场现代化,.

[6]管清友.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4(12).

[7]李春,黄亮雄.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失衡治理[J].国际经贸探索,2015(01).

[8]张秀生,王鹏.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J].经济问题,2015(04).

[9]任保平,宋文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稳增长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4(03).

篇9:把握国际产业发展三大趋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论文

把握国际产业发展三大趋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论文

[摘要] 产业发展的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三大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注释。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簇群化是产业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形态的组织形式,这种聚集对产业融合和渗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在一定区域内高密度的产业融合和渗透则可能产生新的产业簇群,产业生态化中资源持续循环的特征将贯穿未来的产业簇群和产业融合的发展之中,产业簇群和产业融合也因生态化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如各具特色的产业群落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跨产业的企业兼并层出不穷;产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方兴未艾等,显现出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簇群化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是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园区”、“一条街”等实际上就是产业簇群的一种形式。

产业簇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簇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产业簇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簇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由于簇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簇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簇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簇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簇群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使产业簇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产业簇群得以持续繁荣不衰的优势。

产业簇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近几年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已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簇群,有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工业园区,如上海于规划启动的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了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如BP公司、拜尔和巴斯夫公司等,总投资达70亿美元的项目已签约启动。到“十五”计划完成时,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区。也有民间自发形成的产业簇群,如温州的皮鞋、打火机和低压电器的小型群落,形成以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集制造、营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簇群。虽然这些企业单个规模都较小,但集聚成群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我国产业簇群化的趋势尚在不断地发展,并将在调整、兼并、重组和合作中成长壮大。

融合化是国际产业发展的又一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始料不及的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世界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产业在这些大变动中必然会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整合。产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通讯技术革新(光缆、无线通讯、宇宙卫星等的利用及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革新的迅速展开,推进了通讯、邮政、广播、报刊等传媒间的相互合作,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初见端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通讯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数字通讯网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所带来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推进了出版、电影、音乐、广告、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浪潮,1月引人注目的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公司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造就了新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和网络产业的融合,同时也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至此,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趋势日显明朗。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3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新型产业。又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

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形成即是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综合体现,是第一产业加快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的产物。

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这一方式主要发生在各个产业内部的重组和整合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要。如农业为适应新发展而重新整合,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业态,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工业内部的产业调整也有类似的融合,通过供应链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制和制度创新,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所谓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因此,也有人称产业生态化为循环经济。

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等。产业生态在实践中有许多成功例子: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把卫生间的一次性小肥皂改为悬挂式的取皂器,减少资源的消费(Reduce);将一次性的塑料洗衣袋更换成布质的,或用柳藤筐替代,以便重新使用(Reuse);将废弃的软木塞收集起来加工拼装成新的弹性地板,实现循环利用(Reclycle)等等。

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成功的生态旅游区内,生态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这3个不同的圈层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

在国家层面上,欧盟国家、北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如德国于1991年和19分别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明确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全部达到80%。日本则是这方面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先后制定了7项相关法律,于4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社会”。

产业的生态化具有全新的名义,循环性、群落性、增值性是其区别于传统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特征。

以上分析说明产业发展的簇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三大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注释。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簇群化是产业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形态的组织形式,这种聚集对产业融合和渗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在一定区域内高密度的产业融合和渗透则可能产生新的产业簇群,产业生态化中资源持续循环的特征将贯穿未来的产业簇群和产业融合的发展之中,产业簇群和产业融合也因生态化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篇10: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论文

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论文

一、引言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1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逐渐由“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现代服务业 增 加 值2013年 达 到954。45亿 元 , 占 服 务 业42。05%,占三次产业16。89%,为2000年的7。17倍;现代服务业年底职工人数2012年达到65。34万人,占服务业52。53%,占三次产业33。64%,为2000年的1。43倍。无论是从产值上,还是从就业人数上都可以看出,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取得较快发展,并且在服务业和三次产业中占据较大比例,已经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全国及周边地区相比仍然落后,从增加值看,2013年全国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50。38%,占三次产业比重为22。50%,分别比甘肃省高8。33个百分点和5。61个百分点;且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差异较大,从增加值看,2013年最高值教育行业是最低值文体娱乐 行 业 的6。10倍 , 从 生 产 总 值 看 ,2013年最高值地区兰州市是最低值地区金昌市的17。83倍。可以看出,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本研究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两者间的关联度,为进一步促进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国内外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从已有文献看,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如潘海岚(2008)基于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三个指标,分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2];林龙斌(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得出无论从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均显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3];宋培培和罗芳(2014)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分别探讨了上海、浙江和江苏现代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向和后向关联[4 ]。第二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如刘徐方(2012)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及对传统服务业的外溢效应,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大[5];张涑贤(2014)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影响程度,分别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四个方面分析现代服务业结构效应[6 ]。第三类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如王忠吉(2012)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吉林省现代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及传统服务业之间的关联度,认为现代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关联度较强,而传统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关联度较弱[7];朱卫东(2010)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现代服务业均有着较大关联度且差异不大[8]。此外还有陈婷(2009)运用Shift— share法对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效应进行分析,肖琛(2009)分析湖南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关联性等。

关于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文献几乎空白,仅有的关于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研究的文献集中在探讨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如李发展(2007)、胡广阔(2008)、张存刚(2012)和牛永红(2013)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杨洵和金梅(2009)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研究,认为甘肃省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较弱;此外还有金梅(2007)、李绚(2011)和辛丽(2012)对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可以看出,关于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积极探讨,也取得一些丰硕成果。但已有研究主要从产值角度衡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而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且关于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处于空白。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分析,测出两者间的关联度,以期为促进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选择和数据来源、处理

(一)研究方法选择

灰色关联分析作为一种统计分析技术,是分析系统中各因素关联程度的方法,或者说是对系统动态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的方法。灰色关联分析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9]:

(1)原始数据的确定;

(2)原始数据的初始化即无量纲化;

(3)求关联系数;

(4)求关联度;

(5)排关联序;

(6)列关联矩阵。在6个步骤中,求关联系数和求关联度尤为关键。

1。求关联系数。关联性实质上是曲线间几何形状的差别,因此可以将曲线间差值的大小,作为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度。因此,可以定义以下的关系系数计算公式[10]:

式中ξi(k)是第k个时刻比较曲线xi对于参考曲线x0的相对差值,这种形式的相对差值称xi对于x0的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式中的ε为分辨系数,取值在0至1之间,一般取0。5。

x

(二)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依据现代服务业内涵,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甘肃发展年鉴》中对服务业的划分,以及甘肃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及数据的可得性,将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划分为8个大类,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种分类方式主要考虑了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知识科技性。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发行的统计年鉴,包括历年《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第三产业统计年鉴》等,研究样本为1978—2013年。

数据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指标不同及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便于比较。为了避免样本截面数据的不平稳,消除或减弱样本数据噪声干扰而呈现的不规则波动,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即标准化数据压缩到[0,1]区间,采用极值标准化即归一化处理,其公式为:X=(X'— X'min)/(X'max— X'min),式中X为数据标准化值,X‘为原始数据值,X'min为原始数据最小值,X'max为原始数据最大值[11]。

三、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产业关联度实际上是产业关联关系,即产业间相关依存关系。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即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关系,表现为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产业关系、现代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关系、现代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关系。因此,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别测算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可以得到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

基于1978—2013年三次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样本数据,运用归一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得到甘肃省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为了考察不同阶段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变化情况,分别测 度 了1978—1990年、1991—2000年 和2001—2013年三个阶段产业关联度。

从1978—2013年甘肃省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看,现代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关联度最高为0。831,说明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业服务为主体的,与工业联系较为紧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工业化道路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低为0。623,说明现代服务业从以农业服务业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中心;现代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关联度为0。818,关联度相对较高,说明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主体,在服务业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表现为知识型、科技型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的排序说明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即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将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比较静态的考察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从1978—1990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与一、二、三次产业关联度分别为0。598、0。611、0。747,关联度均不是很高,说明现代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有限,但仍然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与二、三产业关联度高于第一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个阶段1991—2000年,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与各次产业关联度均有所增加,即现代服务业与各次产业联系相对紧密,特别是刺激了第三产业发展,关联度达到了0。889;第三阶段2001—2013年,现代服务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因为现代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刺激了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壮大了服务业发展力量。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的阶段性变化说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正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四、研究的讨论和结论

(一)关于研究的讨论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高级化,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基于灰色关联法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对于测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疏漏,比如对于产业结构效应理解的狭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包括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也包括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本研究限于篇幅只讨论了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而没有触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探讨,同时也没有涉及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问题分析。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尝试一些其它方法测度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比如投入产出法就是一种值得引荐的方法,这些疏漏有待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研究的结论

运用灰色关联法对甘肃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效应进行研究,分析了1978—2013年产业关联度以及分阶段的比较静态研究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结构效应,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关系密切。现代服务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度普遍较高,说明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关系密切,有利于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为第二产业进一步提升服务,有利于第三产业知识化、高级化进程。

第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与第二、三产业关联度较高,而与第一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说明现代服务业逐渐从服务第一产业转向服务二、三产业,即追随并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进程。

第三,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从三个阶段现代服务业与各次产业关联度变化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正逐渐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与三次产业关联度不断上升,即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发展中重要性逐渐加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着。

【参考文献】

[1]张建敏,李秀娥,吕瑞华。现代服务业统计方法制度研究[J]。统计与管理,2005(5):61— 62。

[2]潘海岚。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基于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2— 37。

[3]林龙斌。上海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5):91— 101。

[4]宋培培,罗芳。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关联效应的比较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科技与管理,2014(1):41— 45。

[5]刘徐方。现代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72— 73。

[6]张涑贤。陕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工业工程,2014(2):143— 147。

[7]王忠吉。基于产业结构演变视角的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4— 109。

[8]朱卫东。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易德生,郭萍。灰色理论与方法———提要、题解、程序、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25— 33。

[10]刘希强,王照明。灰色经济预测模型及其应用[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6(7):137— 138。

[11]马立平。统计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方法[J]。北京统计,2000(3):34— 35。

相关专题 产业结构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