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论文

iampzhl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论文

【简介】感谢网友“iampzhl”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论文(共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论文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论文

摘要:通过胜任力模型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模式,以职业学校班集体的管理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小组访谈、调查问卷,结合目前企业管理中架构的胜任力模型作为理论基础,进而构建职业学校班集体管理的胜任力模型,为职业学校班集体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职业学校班集体管理’胜任力模型构建

班级是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基本组织单位,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基础在于班级团队。目前多采用的班级管理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方式,分层管理,缺乏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的班级事务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表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针对这种现象,构建班级管理团队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重中之重。胜任力模型是指胜任特征要素的集合,是个体承担某一特定职位所需具有的能力。在班级团队的构建上应用胜任力模型,将胜任力作为团队成员的核心能力,使得成员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弥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更好地把握学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充分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本研究从团队领导的胜任力出发,结合大量的调研,讨论建立模型,提出针对班级管理的构建理论,对班级管理进行分析,提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胜任力

有关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并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证经验,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戴维麦克利兰、弗莱彻、斯班瑟等。美国学者戴维麦克利兰正式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指出胜任力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特征,这种特征将同种类工作中的优秀者和合格者相区别并体现个体的绩效,具体包括价值观、动机、专业知识、认知力和行为能力等。提高班级管理团队的胜任力可以有效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通过胜任力目标有效实现培养班级管理团队的能力,将有效达成班级管理团队集体素养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胜任力,广义上的胜任力是对某个具体职位的胜任力模型,主要是指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集合。狭义上的胜任力是指对某一个具体工作的胜任力,优秀的个体能够表现出更好的个体特质,有助于达到其行为目的。“胜任力”主要是指以何种行为方式来定义学生所应具有的班级管理能力与素养目标,这种目标是可以在后天进行量化、分析和构建的。

二、基于团队胜任力模型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模型建立的具体流程

1.数据调研收集分析模型

参照企业组织管理团队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对学生管理团队进行调研,参照胜任力模型,构建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通过对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进行访谈,针对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目前班级的管理团队现行情况、管理结构、主要方向、主要研究班级管理团队的主要职责和管理活动等。

2.结合调研数据构建模型

为了保证班级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上一阶段收集的数据基础上,和班级管理团队、学生进行交流,收集补充模型缺乏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重点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与专家进行论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保证模型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3.构建模型对模型测评

聘请专家,协同骨干班主任进行论证,尤其对胜任力模型进行验证,完成胜任力模型设计。对模型进行测评的重点是班级管理内部的团队建设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级别的成员如何能够胜任需求,达成什么样的胜任力。

4.模型应用闭环控制

此环节采用跟踪观察的形式,邀请受过评测的专业人员与校德育负责人一同对模型进行跟踪调查,结合班级管理团队的表现进行调查,形成胜任力分析报告,协助成员了解自己的能力,及未来的调整和发展,结合报告进行闭环控制,对模型进行讨论修正,不断完善固化。构建班集体管理团队模型,对其进行胜任力分析,是对学校的管理团队的一种良性分析、闭环控制。通过在校平行班使用,发现对学生进行关注,对班级管理团队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完成任务,对学生管理团队进行分析,为学生确立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教学目标,全面培养人才,符合国家对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要求,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有效推动人的成长,改善学生的责任心,不断自我修正完善,自我强化,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自我的提高。通过胜任力模型分析,也可以对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德育管理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路径。通过胜任力模型对班级管理团队的胜任力进行分析,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目标,方便其分析不足与缺陷,为后期的改善形成闭环控制,可以有效地全方位对班级和老师进行分析,方便教师不断反思,快速成长,有效实现德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老师班级管理水平,让班级团队各司其职,有效形成凝聚力,优化班级管理。由于本文在选用模型时选用的对象有限,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任务重、责任大,需要一个有力的班级管理团队,这样才可以有效实现目标。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将选取更多的班级模型进行研究,为其构建班级团队胜任力模型,实现能力提升。

作者:王婷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2]王家奇,汤舒俊,记凌开.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05).

篇2:浅析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论文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植,高职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其学生数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多。因此,作为学校重要任务的班级管理将成为工作重点。因为班级管理是一个学校肩负的一项根本性与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而对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来讲,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工作实施的关键,为此,笔者通过职业学校学生特征的分析,对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 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就职业学校学生生理特点来说,一般都处于十七八岁到二十岁的年龄阶段,身体发育处在第二个生长高峰的末期,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健全。智力发育方面,正处在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想、敢说、敢干、喜欢标新立异,善于改变思维方向,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寻求新的成才模式。总体来说,这也学校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念判断,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对反感的事情深忍痛绝;取得成绩时表现出兴高采烈,遇到认为是不公平的事则愤而慨之;喜欢随着学习范围的扩大,生活圈子的扩大,借助于歌舞、书画等多类文体活动宣泄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好、恶、欲等情绪情感,急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愤怒、悲观,个别的甚至还会有绝望、易冲功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

(2)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大多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升学无望才选择了职业学校,当然,这与职业学校培养初等技能人才的性质有关,也和高考扩招后对优秀生源的垄断和某些省出台的职业学校免试入学政策有关。因为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他们往往不受管束,叛逆心理较强。

(3)学习动机复杂、多样性。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影响较大,加上个人理想、信念、人生观的差异,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也就容易失去主动学习的动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动机是被动的、低层次的。入学的源动力成份复杂,有的是为了混张文凭,将来好在城里找工作;有的是为了父母的面子,不被人瞧不起,而屈从家长意志;有的是升学无望,无奈选择职业学校。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动机的复杂性,无疑造成了在学校中思想的复杂性,在班级里管理难度较大。

2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建议

鉴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应很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管理班级。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学习内容是高级技术操作,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职院校的教育在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作为职校的班主任应通过班级管理的形式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根据市场经济理念来对学生进行人文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教育,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培养个性发展,造就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的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职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原因呈现出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因此,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好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创造给学生展示的机会,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比赛,对成绩优异者给以奖励,对成绩薄弱者进行帮助,给予鼓励,这也可以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转移学生对其他事情的注意力,加强班级管理。

(2)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委和团支部。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支柱,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助手。对班主任来讲,他除了班级管理外,还有教学任务,因此班级管理不可能事事到位,这就需要依靠班委的管理带头作用。首先在对班级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选举确定班委和团支书。在切合本班实际情况下拟定出班级管理条例,班级奋斗目标,班委和团支书的工作计划以及奖惩措施并定期考核。另外,注意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作为班干部应有较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能让同学们信服。其次,对班干部要落实实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班级管理和发展做贡献,让班干部在教室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班级工作。最后,要使班干部和周围同学融洽相处。教育班干部再有权利的同时,是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而不是凌驾于其它同学之上。班主任要经常检测班干部的工作,以做出合理调整。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职校的学生课余生活比较单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班级活动可采用演讲、辩论、唱歌、猜谜语、做游戏、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根据学生自己的喜闻乐见来选择和设计,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能使学生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做到活动、学习、娱乐为一体。我们辅导员也可从中获得很多知识,缩短和学生的差距。

(4)正确运用奖惩。奖励作为一种经常运用的正面激励方法,有口头奖励、书面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集体奖励、个人奖励等多种形式。在班级管理中,只要综合协调运用好各种奖励方法,正确处理好个别奖励与集体奖励的关系,把握好适当的激励刺激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一定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同时,正确的批评、合理适度的惩罚,可以作为反面的激励力,对于学生接受教训,改正错误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对于促进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起到负强化的作用。但这种负强化要注意把握时机、方法得当、力度适中,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是一个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它与一般学校管理方式大致一体,但也有所不同,需要高职学校班级管理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

篇3: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论文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论文

1及时发现问题,因人而异采取相应教育措施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需要。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尽快熟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及个人特长和喜好等内容并进行分类,从而主动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态、学习情况以及各种表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提供第一手资料,并及早发现较难适应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正确指导和教育,有的放矢地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自信心,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勤练职业技能,努力完成学业。

2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

2.1提供美化的教室环境

教室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外部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教室环境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环境舒畅、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悟、美的享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感。

2.2倡导高尚的道德价值观

道德价值观主要包括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等内容。倡导高尚的道德价值观要强化三方面工作。第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以班级大局为重,自觉抵御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的不良影响。第二,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范畴,使学生在接受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过程中汲取正统的道德精神,自觉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念。第三,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给予正确指导,树立优秀典型,大力推广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班级内树立正气,为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3制定规范的班级制度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制订符合本班特色、具有人性化的班纪和班规,建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个人操行评定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班级集体、个人的表现进行总结评比,大力表扬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对少数违纪学生给以严厉处罚,做到赏罚分明。

3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在开展各项班级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具体体现在开班会、出板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联欢会、运动会、游园活动、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等各种集体活动时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思想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样,班级内某个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困难,或犯了错误,或身体不适,或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发生变故,倡导班级中每个成员都要伸出温暖的手来给予帮助。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努力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热情,培养班级精神,鼓励每个学生为班级荣誉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和成才。

4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的偶像,班主任平时和工作时的形象、言谈举止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重处事方式、仪表举止、人格情操,以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比如,到教室或宿舍只要看到身边有纸屑能弯腰拾起,讲台上物品凌乱能自然整理,宣传栏上纸张脱落能随手用胶带贴好,流动红旗没挂正督促学生马上挂好,在处理这些细节中体现榜样的作用。其次,要多注重给予赏识教育,多理解学生,用“宽容”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此外,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多给予关爱,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化学生,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使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时就会想到要找值得信赖的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同时,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理、力、度、时、地”,真正做到使学生心服口服。

5结语

总之,教无定法,德育教育亦无定法。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博大无私的胸怀影响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之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材。

篇4: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

一、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管理制度作为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管理有效性,但是,职业学校大部分班级管理制度不够灵活,例如:惩罚制度偏多,负面影响多于正面积极影响,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另外,制度的制定并没有立足于学生自身需求,仅是服从于学校管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班级管理存在许多不足,调整和优化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时期下,提高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水平有效途径

(一)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新时期下,班级管理工作目标不仅是管教学生,更重要的是建立和谐师生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人性化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情况,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并渗透至学生思想及生活中,兼顾学生课内课外两方面,及时为学生排解困惑,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当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主动询问教师的意见时,教师要认真帮助学生,给予学生关怀。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深层次了解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针对班级管理方法,教师要摒弃传统管教式方法,丰富管理方式和方法,例如:目标管理法等,减少学生负面情绪。目标管理法住傲视通过舍子目标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并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与职业学生缺乏目标性的特点相符,通过设置总体目标——个体目标管理模式,确定针对性目标,帮助目标不明确的学生设置可行性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法,不能能够突破传统班级管理方法存在的`弊端,实现班主任与学生双向协调,还能够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在合理目标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朝着良性方向发展。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方法,赋予学生自主权,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其能够主动承担管理班级的责任,不仅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还能够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目标,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坚持合理原则,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还能够规范学生各方面行为,提高制度约束力。因此,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谐氛围,要立足于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学校制度,制定并完善班级规定及制度,例如:操行评定、主题班会制度等,并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其一,尊重学生诉求,广纳班级学生的建议,并将合理建议纳入其中;其二,坚持灵活性原则,学生处于不断变化中,制度制定要坚持灵活性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制度,提高制度有效性和针对性;其三,坚持公平性原则,班级管理制度需要每一位学生遵守,甚至包括班主任,班主任只有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够增强自身威信,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另外,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注重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利用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争取的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自主调整自身情绪,更好地参与工作,从而利用自身所学发挥最大价值,为我国发展共享一份力量。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作为一项艰巨工程,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营造良好班级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明确自身职责,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特点,采取多种管理方式和方法,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篇5:构建领导班子战略管理团队管理论文

构建领导班子战略管理团队管理论文

摘要:领导班子团队建设是后工业化时代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以国有施工企业为研究样本,依靠以战略目标实现来体现领导班子团队价值的全新视角,全面探讨以企业战略构建为核心的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新路子。

关键词:战略目标,团队建设,竞争机制,后工业化时代

企业领导班子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和推动者,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力量。国有施工企业作为一个在特殊行业中生存发展的先行力量,如何建立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团队是保证国有施工企业在后工业化时代长富久安的战略大计,也是推动国有施工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1.国有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殊性

国有施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先行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处在“项目价值链末端”①的企业,国有施工企业受宏观经济调控和行业形势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加之缺乏市场主体地位,竞争环境恶劣,导致招标及合同条款苛刻,甚至霸王条款,使得国有施工企业在这个特殊的行业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这种行业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投资项目的有限性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工程项目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工程项目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每年新增的开工项目有限;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行业投资增速也受到限制;加之政府对盲目投资项目和重复建设的抑制,工程项目总量有限。因此,市场投资项目在总量上不是无限制增长的,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众多施工企业不得不低价中标,长期微利经营。

B.经营渠道的不固定性

施工企业不同于生产型企业,有稳定的产业销售链条,丰富的供货经营渠道。施工企业所从事的是一个“过程”行业,一个工程项目的完工,就意味着在这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都随之离开,不断转移至新的操作场所。因此,施工企业的经营场所是不固定的`,是随着工程项目坐落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而这一过程是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的过程,使得施工企业丧失了较为固定的经营渠道,而受到较大的行业局限性。

C.目标市场的不确定性

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是多变的,不确定的,需要不断地寻找新市场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增多,除了国内的,还有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这就使得在市场项目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出现众多竞争对手分享一块“蛋糕”的局面。这是建筑市场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成为了施工企业不断降低施工运营成本,提升自身管理实力的根本动力。

D.行业风险的密集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集聚以众多风险于一身的高风险行业。施工企业作为行业主体,无时无刻不承担着工程项目的风险;如合同风险、施工安全风险、收益风险、资金链风险、投资风险、信誉风险及一些不可抗力导致的潜在风险等等,因此,建筑行业是一个风险众生的行业。

2.加强领导班子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鉴于建筑行业的四大特殊性,其根本就是对企业的领导班子团队素质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后,中国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今天,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有施工企业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再从工业化时代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如何成功地在后工业化时代站稳脚跟,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团队建设。

A.党对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施工企业的领导,确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执政党的地位、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才能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地发展,才能把国民经济建设搞上去②。国有施工企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B.企业适应国家“十二五”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时期,对建筑行业来讲,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但是,建筑行业投资的增速将放缓,项目投资的总量将有所下降。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国有施工企业在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将面临着诸多困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一支坚强的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团队,将是国有施工企业应对“十二五”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C.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后工业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广泛运用智力技术进行决策的时代”③。国有施工企业要是适应后工业化时代,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国有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也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④。因此,国有施工企业要实现信息化,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团队建设,提升领导班子团队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能力。

3.以战略构建为核心的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

加强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促进国有施工企业高效率、低成本运作,应该成为国有施工企业首要的战略选择。那么,如何推进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呢?

A.增强领导班子团队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大局观

领导班子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就决定了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依靠统一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保持企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必须具备总揽企业发展全局的能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全局观念,就是要增强领导班子强有力的统揽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能力,使大局观深深扎根在企业领导班子团队的思想和行动中,融汇到企业发展的理念中,做到制度管人和思想育人的有机统一。

B.领导班子团队内不能没有竞争机制

从“鲶鱼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只有竞争,才能生存、发展。同样,企业之间如果没有了竞争,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一个团队里如果没有了竞争,就失去了活力。因此,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使领导班子团队中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协作,促进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成长⑤。要充分借助“创先争优”活动的优势,形成领导班子团队“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C.以战略目标实现来体现领导班子团队价值

国有施工企业应该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一个没有战略目标的企业,是不会在一个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因此,国有施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些符合企业自身定位和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再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制定出实现战略的短、中、长期目标,为最终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服务。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是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形成凝聚力、达成共识的过程;国有施工企业一旦形成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领导班子团队成员就会根据各自的专业能力,通过各自的不同方向,向同一目标迈进;国有施工企业以战略为导向,克服了目标市场的不确定性,改变了国有施工企业从被动依赖市场向主动寻找、布局市场转变。在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引领下,企业领导班子通过团队个体努力,实现团队目标的同时,既是个人价值实现得以满足,也使得团队建设得以巩固,团队价值得以集中体现。

总之,国有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团队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在领导班子团队中激发团队个体的创新与活力,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需要构建战略发展目标;领导班子团队通过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团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卢锡雷。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如何选型。施工企业管理。.08

[2]赵菊芳。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山西政报

[3]后工业化阶段。

[4]严梓侃,谢晓光。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特区经济。.05

[5]陈F浅谈国有企业团队建设。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上旬刊)

篇6:中等职业学校班级项目管理探索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项目管理探索论文

在普通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将班内的一些琐碎工作分别交给几个或每个学生做,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但是,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因为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在干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工作,它们之间很难形成协作和竞争关系,不利于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班级管理模式。职业意识是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形成的认识职业、追求职业、争取岗位成就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其内容主要为职业理想、敬业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业意识等,职业意识是一个随着求职的到来而逐步形成的心理过程。要想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老师就必须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一定的企业情境,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逐渐培养。在班级管理中,我通过把责权、竞争、服从、协作等机制引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通过日常的生活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危机意识和服从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把这种做法叫做“项目管理法”。

一、项目管理法的实践

(一)制定计划,分解任务

按照学校规定的质量要求,将本班日常所要做的工作和所承担的学校里的各项工作,如教室、宿舍、卫生责任区的卫生任务,逐项分解开来;再根据任务的轻重,分别规定适量的人数,赋以不等的分值(这个分值就等同于企业中的奖金或工资)。以本班38人为例。

(二)竞选组长,定额组员

学生根据班主任规定的任务目标,结合自己的特长及喜好,分别竞选相应的职位,如卫生区项目管理组组长或组员、宿舍项目管理组组长或组员等。将有意竞选各项目管理组组长的候选人名单分别列在黑板上,如果有多人竞选某个组长,则在各自发布竞选纲领后,通过全体学生的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该组组长。如果某个工作组只有一人参与竞选组长,则通过一个简单的民意测验,只要多数人同意即可确认该组组长。组长竞选出来以后,该组长参考同学们所报上来的职位意向,根据职位额定人数,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该项目管理组成员,就此形成一个工作单元。

(三)培训组长,分配职责

由于这种以专职组的形式开展班级工作在班内尚属首次,所以必须对新上任的组长进行适当的培训。明确教给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领导本组成员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具体做法是:

1.各组组长每天做好组员出勤及工作情况记录,作为组内评优树先的依据。

2.各组组长如遇难以解决的事情,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解决。

3.各组应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否则班主任有权撤销其组长资格,学期末量化分最低。组长有权分配组员的工作任务,甚至责令不听话、不作为的组员离开本组,宣布其“下岗”。“下岗”后的组员两周内不安排任何班级管理工作。

4.每位同学应认真学习,期中期末考试及格计50分,与上表中个人得分相加,作为期末总成绩上报学校,成为学业结束时就业推荐的梯次标准(优先推荐、准予推荐和不予推荐)。

5.各组应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按获奖等级加入个人量化分及组内量化分。

6.各组组长维持本组组员上课、自习、宿舍及就餐、集会等纪律,检查督促本组组员的胸牌佩戴、校服穿着情况。

(四)扩大领域,深化改革

项目管理方法实施过程中,要把各组成员的座位相对集中,将日常的工作小组变成学习小组,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有利于组长安排工作和维护纪律。

二、项目管理法的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班级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主任从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人说班主任就是一个大家长,学生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都要管,否则就是工作不用心,不积极。整天忙活,来去匆匆才是乐于奉献的表现。其实不然,班主任的工作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事必躬亲,纠缠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这种项目管理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二,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荣誉意识大大增强了。有竞争才会有发展,项目管理方式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为了本项目组的荣誉,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在卫生纪律上都争先恐后,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第三,班级量化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各项目组积极表现的同时,客观上给班级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学校对于班级的各种考核量化成绩相当好,并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好成绩。第四,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在管理中使用项目管理制度,每个工作组既是一个值日单元,又是一个学习单元,还是一个生活单元。他们每天在一起就像一个生产班组,每天所做的工作就像生产着产品,所得的.量化分就像是工资和奖金。这样的生活氛围具有了浓厚的职业气息,让学生的职业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确立和强化。

三、项目管理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班干部的作用问题。在这种制度下,班干部有两重身份:一种身份是对外代表班级,与老师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行使自己的权力;对内作为项目组成员(有的班干部本身就是项目组长),服从项目组长的安排,从事一般成员的工作。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班干部)的服从意识。第二,项目管理制度下学生的评价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每两周公布一次量化成绩(虚拟工资),各项目组评出本组优秀组员,给予一定的分值奖励(虚拟奖金),记录在下一次量化分中。同时由组长提出各组“不合适”人员,与其他组进行人员交流与选择,找不到合适岗位的学生,由班主任宣布其“下岗”。第三,“下岗”人员的教育及“再就业”问题。一般“下岗”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是严重缺陷,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其他同学的帮助,鼓励他们改正缺点,早日“上岗”。这些同学两周之内作为“待岗”期,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目组的活动,争取下一次人员交流时能“再就业”。

作者:王锡杰

篇7:初中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

初中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在学校中,必然存在多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但最重要、最基本的,必然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不仅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班主任在班极管理中应意识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对关键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师生关系;班级管理;班主任;初中

遍观当下教育,“一切为了学生”已然成为教育界的流行标语,许多教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不以为然,甚至反感。那么,巨大的反差缘何而来?师生间的教育理念产生分歧,教师认为,付出关心就能收获爱;然而,学生却表示,教师只关心成绩。矛盾产生,班级管理也将出现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在校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班主任和学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历的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对班级管理的其他环节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学识增长、眼界开阔、品德塑造以及身心健康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能在班级管理中构建起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谐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那么学生们就会产生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地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维护班主任的权威、帮助教师维护课堂的秩序,学校日后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将能够非常顺利地展开。反之,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隔阂,不但学校的各项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将出现巨大问题,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出现厌学症状,严重可能会依赖网络,对学习造成障碍,甚至自我封闭。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班级管理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一种双边活动,因此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但关键的一方在于教师。目前,几乎所有师生关系的不协调,表面看来都是由学生顽劣造成的不良后果,但归根究底却是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那么,教师该如何去构建师生关系呢?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在于两个词:尊重与和谐。尊重是过程,和谐是目的。

1.注重自身言行,塑造良好形象

第一,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随和,避免学生日后不服管教,甚至出现与教师“谈条件”的行为;但同时也不能过于严厉,导致学生不敢与之沟通,错过与学生交心的机会。个中分寸需要教师自行把握,大致掌握“张弛有度”的原则即可。第二,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监督,因此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尽量不要做出拨弄头发等无意识的小动作,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生间尽量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的同时,自己也要严格遵守。以自己丰富的学识与精彩的阅历去征服学生,用自己兑现承诺的实际行动去确立教师的威信。

2.尝试角色互换,加深相互了解

由于师生之间角色的不同,观察的视角与处事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在工作中尝试换位思考,站在青春期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内心的同时进行引导。如由于学校的工作安排,使学生期盼已久的活动未能如期举办,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谅学生们激动的心情,并向学生们解释自己也很想举办活动,给学生们一个放松的机会,但是由于学校另有安排无法达成,对此深表遗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告诉学生自己的感受,使彼此加深了解,避免出现太大分歧。

3.注重教育技巧,着重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要义。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部分,不要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留意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等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有价值的引导。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分数论英雄。如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对绘画、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应该对这些闪光的部分表示赞扬,并且在举办活动的时候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信心,最终适时将孩子引导到学习上来。

4.注重情感交流,引导有理有度

第一,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教师不但担当着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还要扮演好“严如父、慈如母、亲如友”的三重角色,做到将心比心、以诚换诚。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同理,只有关心学生的老师才能换回学生的爱戴。优秀的教师能够在心理上关心学生,在生活上爱护学生,在学习上引导学生,让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与亲人。第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面对问题时,教师要冷静处理,不公开批评学生的缺点,有问题可以私下进行引导与解决。这样,才能尊重学生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学生逃课,教师应查明原因,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偏见去批评。将学生叫到办公室,首先鼓励学生最近表现不错的地方,再委婉地告诉学生逃课的严重性,同时对其表现出信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班级管理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除了必备的技巧与合理的方式之外,还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与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做好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融洽的师生关系始终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而这些,仍需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总结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丽红.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好师生关系工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9:229.

[2]张茹,钱捷翔.班级管理中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3:11-12.

[3]胡园芳.初中班级管理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建立[D].杭州师范大学,.

篇8: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构建论文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构建论文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化的微型社会,是学生知识化、社会化、自我教育的基础资源。对于现代学校教育而言,就是整合班级资源而实现其整个教育功能。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和最重要环节,必然是动态整合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以及与班级有关的所有资源,优化其组织结构、角色分配、人际互动等等,以促进其达成发展目标和共同愿景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是学科课程质量和活动课程水平的根本保障,更是决定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班级管理的数据来源于阶段性的、针对性的评估,其采样过程可能有系统误差;采集数据是随机抽样,以期用最少的数据得到最多的信息,但这种“最多的信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限于诠释宏观、整体的班级管理状况,不适用于想了解班级管理更深层次的细分领域的情况。当大数据时代的班级管理对象上升为一个由学校(众多班级、学生、教师)、家庭(众多家庭成员)、社区(无数社会成员)所构成的庞大复杂的物联网时,根本就找不到一个“最优抽样”的标准,更不可能奢望抽样得到的小网络能够反映总体的所有结构特性。因此,目前班级管理的随机抽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系统误差的也是必然地存在。

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介入学生的班级生活已是客观现实,大数据技术使得教育面临新的一场革命。“样本=总体”的全数据模式、“量化两个数据之间的数理关系”的相关关系分析预测、以及“数据价值是其所有可能用途的总和”的数据利用与创新等特点,促使我们对于班级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这对班级管理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它使学生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等都发生了重构,要求班级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班级管理观念,采用基于大数据的班级管理技术。

因此,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的学校班级管理的实践创新和理论重建,以及拓宽学校课程实施的研究视野,都有着重大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概念界定

学校班级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校园网环境下针对班级管理设计开发一套科学的软件系统,并在这个软件系统的平台上展开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以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化和精确化,提高班级活动的实施水平和班级管理的效率,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正规化发展。

(二)研究目标

1.设计开发一套既便于学校、班主任使用,又利于学生参与;既强调管理结果,又突出管理过程的学校班级管理软件平台。

2.探究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班级管理平台促进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提升的途径。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以“以人为本”理论作指导,完成学校班级管理软件系统各个模块、各个环节、各种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架构融教育理论、管理技术、大数据技术为一体的学校班级管理软件平台,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学校班级管理平台研发的新方法;以实现“三维目标”为指向,充分利用学校班级管理软件平台自动化、人性化等技术优势,促使所有班级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现代班级管理的新策略;以“班级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为驱动,探索学校管理现代化促进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提升的新途径。研究的技术路线。

(二)研究基本过程

1.班级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理论维度、设计维度、操作维度分别编制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班级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为了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在两套问卷中均设计了几道同质相关题,即反映同一方面问题的相关程度较高的题目;从1-6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12人,发放问卷412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统计分析,针对当前中小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了班级管理的迫切需求。

2.设计研发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

(1)具体界定班级管理的内涵:a.行政管理:b.班级环境管理;c.课程与教学管理;d.学生偏差行为的应对;e.常规管理;f.班级气氛;g.时间的管理。

(2)构架班级管理平台的理论模型。

(3)分层设计班级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写出源代码,并测试成型。

四、研究结果

(一)横向比较试验

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期间,从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两个试验班应用“班级管理平台”,其他平行班为对照班。

从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六个维度“品德自检、学习自主、行为自控、管理自治、心理自调、体质自健”,抽检二、四、六年级的横向比较试验(如下页表1所示),结果显示:前四个维度,试验班明显高于平行班,管理平台在过程管理和自我管理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不排除先行应用的心理暗示作用);后两个维度,试验班与平行班没有差异,管理平台在这些方面可能对小学生而言作用并不大。另外,从三个年段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也显示:前四个维度,学生能力水平呈随年段上升而提高,这也许表明班级管理平台对于小学生来说,年段越高作用越明显。

(二)纵向比较试验

2013年9月-2014年4月期间,一至六年级推广应用“班级管理平台”,展开“本班纵向”“本年级与其他年级纵向”的比较研究。

从学生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的六个维度“品德自检、学习自主、行为自控、管理自治、心理自调、体质自健”,抽检三、五年级(即原二、四年级)试验班的纵向比较试验(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试验班在“学习自主、管理自治”两项具有明显提高,而在“品德自检、行为自控、心理自调、体质自健”四项则保持相同水平。这说明管理平台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管理自治”能力提高,也相应地促使其他能力持续保持相当的高水平。

对教师应用班级管理平台后,其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从“学生品德自检指导、学生学习自主指导、学生行为自控指导、学生管理自治指导、学生心理自调指导、学生体质自健指导、教师之间沟通协调、家长/社区沟通协调”等八个维度进行测量(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试验班在“学生学习自主指导、学生行为自控指导、学生管理自治指导、教师之间沟通协调;家长/社区沟通协调”等五项大有提高,尤其是“学生行为自控指导、学生管理自治指导、家长/社区沟通协调”三项显著提高,说明管理平台应用对于提高教师的隐性课程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设计研发“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1.0版”

我们采取学校与教育软件企业联手,各自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学校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班级管理的创新需求,建立该平台设计的理论模型;教育软件企业则发挥其技术优势,根据学校班级管理需求和班级管理平台理论模型,共同设计班级管理平台的概念架构、体系结构、逻辑框架、功能与需求等,共同研发“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

(二)研究建立班级管理现代化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联模型

通过对“班级管理平台”应用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学校课程实施水平不仅与管理的技术支持具有很大的相关,而且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存在着极大的关联--信息技术毕竟只是落地实施的基础支撑,一校之长的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在深入分析探究之后,初步架构出“班级管理现代化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联模型”.

班级管理本质上是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评价。从课程理论看,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又不仅仅是隐性课程(活动课程)本身,必然涉及到显性课程(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在“班级管理平台”应用中,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受到教师课程能力的制约(教师包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课程能力包括学科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其关联度最大(班主任又明显大于科任老师)。

班级管理主体呈现为双主体: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管理主体与管理水平的关联度,在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中,教师明显大于学生;而在“班级管理平台”应用中,由于给学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学生的关联度明显提高,呈现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线性增长趋势。

在传统班级管理中,家长基本上是排除在外。在“班级管理平台”应用中,由于网络技术的支持,使得家庭教育通过班级管理平台而与学校教育联通,家长得以介入班级管理之中,与班级管理水平产生了关联,其关联度视家长文化程度、学生行为表现、教师课程能力、“班级管理平台”应用时间而变化。一般来说,家长文化程度高,其关联度较高;学生行为表现不佳,其关联度更高;班主任、科任老师课程能力强,且配合密切,其关联度相对高;随“班级管理平台”应用时间的推移,其关联度逐步提高。

传统学校管理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基本上是通过领导教师的课程能力而体现。应用“班级管理平台”而实现班级管理现代化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则通过教师的课程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的参与力三方而发挥,而且校长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平台”,过程性、微观性、个性化地观察、评价、指导这三方的课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能力,从而全面深刻地贯彻其课程领导力。

(三)为教育大数据

挖掘提供了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维度的借鉴当以往班级管理的随机抽样已失去意义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获得海量数据则非常容易,我们可以分析整个班级乃至学校所有班级无数网络记录、分析整个数据库,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微观层面分析的准确性,推测出某个班级、某个学生的状况,从而调整教育行为策略与实现个性化管理措施。

当以往班级管理的采样过程肯定存在系统误差时,在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中,大量数据来源于过程性的、即时性的行为与现象记录,由第三方、技术型的观察采样的方式误差较小,所形成的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其相关性相当高。比如,传统班级管理水平与班级学习成绩之间只能是宏观、整体的相关,且误差较大;而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班级管理水平可以具体到与学生个体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且误差小,十分利于个性化的教育管理,从根本上由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

当然,以往班级管理对于数据挖掘方式,采集方法,内容分类,采信标准等都已存在既有规则,方法论完整。大数据挖掘作为新鲜事物,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方法、路径以及评判标准。这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应用试验中,我们也只是对于班级管理的大数据挖掘方法、路径以及评价,做了一点很不成熟的初步尝试。

六、研究展望

(1)在校园网和教师、学生终端设备还不足的状况下,“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阻碍,既使班级管理中隐性课程的实施及效果不佳,也使教师的课程能力(尤其是隐性课程能力)提高缓慢。目前许多省、市的教育云建设已经启动,“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在其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都是不言而喻,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教育是大数据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大数据让教育决策和管理真正建立在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在大数据挖掘分析方面的功能还不足,必须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加强和完善:一是该平台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要加强;二是该平台必须与其他教育教学平台的大数据交流和分析要增强。从大数据的特征可知,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关度是十分大的,班级管理所蕴涵的隐性课程关系到显性的学科课程的背景数据(元数据)。

(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现代化,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结构必须有所变化,教师培训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平台”中也可以增加培训方面的自学习模块,以便教师在班级管理平台应用中边学边用,边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隐性课程)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

[2]林进材。班级经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3]杨晓峰。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发展趋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4):10-11.

[4]陈朋基。网络环境班级管理的新平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8):78-79.

[5]何伏刚,杨文婷。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一对一”网络班级管理的问题和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27-29.

[6]李青,王涛。学习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2,(8):130-132.

[7]许央琳,孙祯祥。基于信息共享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41-43.

[8]陆永来。基于ACCESS的班级考评系统的开发[J].中小学电教,2011,(3):63-64.

[9]李玲,何霖俐等。云计算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3,(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