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

pingupinkcaptai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

【简介】感谢网友“pingupinkcaptain”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共1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

汶上县苑庄镇田村小学      王正委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访一访,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2、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在语文教学中充满生活气息]

篇2: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韦业芬

【摘要】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应把生活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即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让教育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生活课堂化,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把生活作为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堂的另一半世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学生从生活中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会在生活中去体验整个世界,更会充满激情地去生活,从而在生活中一天一天长大。

1.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

学生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例如,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一些学生领略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家禽、家畜或种植过稻、麦、果树、花卉的经历;一些学生感受过传染病的痛苦;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观察动物行为的甘苦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突发事件”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教学中往往会发生“生活闯入课堂”的“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会成为可贵的教育资源。这些看似与预定教学目标无关,但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有助于课堂向生活靠拢,尤其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例如,作文课上,学生正在通过观察一幅图画写一篇想象作文,突然,天色骤变,狂风、暴雨、闪电、雷鸣,学生无心上课,一分钟后老师走上讲台,把作文课改成了“品雨”课,孩子们乐得拼命鼓掌。关于雨的成语,同学们脱口而出:风雨同舟、风调雨顺……回想有关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孩子们把对雨的喜爱化为满口生香的诗句。大雨倾盆的雨天上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品雨课。下课时,老师把作文题目换成“品雨”,学生文思泉涌,平时两节课交不上的作文,不到四十分钟几乎全部完成任务。这堂“节外生枝”的品雨课是一个把突发事件纳入课程资源的好案例。

3.新闻报道是开放的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使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载体、教学方式上都具有了开放性,要把发生在我们身边有意义的新闻事件列入语文教学,如 “北京奥运”“神舟5号”等热点问题,使其成为综合性学习资源。老师及时组织学生设想、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热情。

4.区域文化是传统的课程资源

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特色。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习生活具有乡土气息,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对区域文化的探究和学习中,学生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体系,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了情趣和灵性。

5.区域自然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为语文课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放眼自己的家乡,到处都可以看到大自然赏赐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或是高山大川,或是草原深岛,春天烂漫的山花,或是冬天皑皑的白雪,这一切都使我们感到赏心悦目,文思泉涌。走到自然之中,写作课就再也不会枯燥无味。特别是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更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因此,教学中,要尽力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

1.课内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内容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实际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外体验生活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自己去亲自品尝。同样,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如此,例如,朱自清的《春》一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文中语言准确生动,清新明快,可是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写景抒怀散文,往往缺乏深刻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这课时,如果正值春季,不妨带学生出动体验生活,领略风景,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要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就会体会深刻,回味无穷。

总之,语言教学一定要学生感到“有趣”让学生主动去学,要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因此,教学要贴近生活,以学生喜爱、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才能唤起学生的全部热情,使他们心扉得到敞开,情感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

3.语言实践生活化

教师是语言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联系生活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的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言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发现问题学写建议书;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学会整理调查报告,进行调查汇报,答记者问,开新闻发布会等。

(2)服务社会用语文。学的目的是为了用,学而不用等于无用。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为社会服务。比如“调查用字混乱现象”。一改以往局限于教室“黑板上纠正错别字的单调、沉寂” 把学生推向“社会用字”的实践活动。

社会是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片沃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默默无蚊”“随心所浴”“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对孩子产生训导,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化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翻阅报刊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各自根据已学知识编订《勘误表》,并汇总分类,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与能力。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当小记者报道新人新事;当采风员收集介绍家乡民俗;当发言人宣传科学知识……

总之,教学应捕捉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语言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篇3: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师随笔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1、访一访,认知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的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2、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作  者:孙庆龙

审稿人:李传家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师随笔]

篇4:让幼儿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论文

让幼儿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科学领域中,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它还指导我们“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透露着“整个世界就是孩子的课程”,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让孩子生活“数学化”成为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用生活来教育――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途径。从生活中学习,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必定是生活的,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就是生活。如果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所提出的“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的”是有价值的话,那么,应该说:“生活是幼儿教育所必需的”同样是有价值的。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目标、内容关系到幼儿的生活,幼儿的学习过程本身也离不开幼儿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无疑是给幼儿的数学教学注射了一支强心针。

当前,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虽然有系统、有操作,但是仍存在“三多”,即教材的运用是顶礼膜拜的多;教学的过程是授受的多;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告诉的多,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越来越淡。在21世纪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给数学教学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1、教学设计“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避免死搬硬套,根据需要,可更新原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我们应该让教材走近孩子,而不是把孩子拉向教材;我们要让教材向孩子开放,而不是把孩子引向封闭。

比如在学习按两个特征分类时,原教学设计是层次分明地引导孩子把加减算卡按运算符号和得数两个特征分类,由于算卡缺乏形象性、分类板缺乏趣味性,孩子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道,逐一分类。能力强的孩子还能理解接受,能力弱的孩子则是乱成一团,无从下手。但是在设计此教学时,我们把近来生活中搬迁之事纳入了教学内容。由于孩子中有的已有了一些搬家感性认识,有的对搬迁事情很感兴趣,加上趣味的故事情景:算式宝宝要搬家,他们邀请孩子们帮忙找家。算卡摇身一变成了算式宝宝,运算符号是搬迁的道路,得数是新家的门牌号码。这样一来,勾起了每个孩子的热情,他们乐不知疲,几经反复,在分析、判断、运算、归类中渐渐得出了经验:要能又快又对的找到家,必须先认清搬迁的通道(运算符号),然后才能去找新家的门牌号(计算得数)。像此类的教学设计深受孩子的喜欢,对于他们自己亲身探索、感悟出来的教学经验,孩子们也记忆犹新。

2、操作练习“生活化”。

体验和感悟是人的品格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不通过感悟和体验,外界的东西再好,对主体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华盛顿大学有一条标语“听过的容易记忆,看过的容易记住,做过的容易学会”,这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三者统一的思想不谋而合,生动地说明了体验和感悟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工孩子摆弄,注重将园内活动引向社会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交往中获取直接经验,自己感悟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红豆、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我们可先在小社会游戏城模拟现实情景,让孩子用游戏币购物换算,然后我们让孩子带着10元以内的人民币去联系好的超市购物,要求每人购买一样物品,要先看看自己有多少钱,然后算算还剩下多少钱,最后核对一下营业员找的钱是否正确。孩子们在和老师、同伴的讨论、交谈中,在和营业员的交往对话中进行着购物活动。其间有的孩子奔来跑去换了十多样物品,有的孩子拿下样放上样,还有的孩子先看物品再选购,都反映了孩子们各自的思维特点和购物习惯。孩子们以其各自独特的个体在学习着人民币的使用、换算,在体验着各自不同的购物经验与乐趣,这样的活动比在教室内的操作,在游戏厅的练习更让孩子们乐学。

3、数学教育“生活化”。

数学学科虽然有自己的逻辑性、严密性,但是在数学知识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能起到优化数学教育的作用。如我们在教学口述应用题时,根据孩子所讲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爱护树木爱护动物的教育、团结互助的教育、尊老爱幼的教育、购物时物归原处的教育等等。由于这些教育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又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回答而产生的,有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其德育效果是事半功倍。

二、给生活以教育――让幼儿的生活“数学化”

数学教学就其本质上来说,数学应用是数学知识的归宿。我国古代数学家、哲学家就十分重视“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国际上,日本强调要培养孩子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德国重视通过数学教学获得的知识,能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得到直接运用;美国的课程标准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学习和应用数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日生活中学,在社会生活中用。

孩子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一日活动“数学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数学教学对孩子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在孩子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来园后,我们可引导他们在卫生牌前找找哪个班的红牌多,有多少;每个班有多少小朋友;每班来了多少小朋友,通过统计增强了孩子的数学运用意识;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玩手指游戏时,我们采用算盘式计数法让孩子手口一致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顺数、倒数练习;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

2、家庭生活“数学化”。

孩子来自各个家庭,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引导孩子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运用谈话、午间、离园时间请孩子们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及相互间的关系称谓,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电器数量和名称功用;演演打电话的情景和等分蛋糕的技巧等等,这些内容拓展了孩子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3、社会生活“数学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如果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社会生活“数学化”,就是要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外出参观时,我们可让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及每辆车轮的不同数目;路过新村就说说门牌号码;走过站点就看看是几路站牌,有几个站头;进入菜场就让孩子尝试着帮菜农算钱;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这类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合作者,孩子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让我们注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经验、兴趣、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孩子去操作、去体验、去创造。

篇5: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白琼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 ??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 ??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 ??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 ??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 ??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三、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对话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

篇6: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里就以《落花生》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生甲:我喜欢读“种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生乙:我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中,父亲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受到教育。

生丙:我喜欢读“吃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吃花生”这一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滋味。

生丁:我也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生1:“我认为课文中不是在比较它们谁的用处大,而是重点在说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而不像桃子它们那样挂在枝头上,让一看就喜欢”。

生2:“我觉得课文中还是含有对桃子、石榴它们的批评。因为作者自己的笔名叫‘落花生’,他一定很喜欢花生,所以也喜欢花生,把果实埋在地里,默默无闻,不喜欢桃子、石榴把果子挂在枝头炫耀自已。”

生3:“老师,我觉得桃子它们把果实高挂枝头不是炫耀,而是向大家展示,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就像班上有特长的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已的才华,你能说是炫耀吗?”

生4:“我就比较喜欢苹果、桃子,它们既好看又好吃,还富有营养。”

生5:“我出喜欢苹果、桃子、石榴。大家平常买东西都喜欢看广告,买牌子,它们外表美,挂在枝头为自已作广告,有什么不好呢?”

生6:“老师,大人们常说现在社会需要自我表现的人才,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苹果它们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

…………

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的含义后,我让学生也为自己起个笔名并说说含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为自己起笔名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读几篇许地山写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结”,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04-0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浅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浅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作者]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李红洁

[内容]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教学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素质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类生,后者在学习中出现困难,通称为“学困生”。我认为,有的放矢的“补差”方法是“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这一方法源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了解到学困生的差距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零乱,缺乏系统性。第二,识记的知识有误或不完整,导致错误的应用。第三,不会用联系的观点展开思维,使认识过程产生障碍,这样常此的不良循环,阻碍了学困生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的提高,从而导致成绩的落后。

那么,如何采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进行“补差”呢?

一、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学困生不是只有“差”,而没有优点和特长的;学困生往往不是因为笨,而是由于缺乏对语文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兴趣或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辅导中,要对学困生仔细观察,挖掘其学习语文方面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抓住恰当时机去加以鞭策、激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教学。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口齿伶俐、声音宏亮的学困生,抓住其具备较好朗读条件的优势进行朗读辅导训练,使学困生能出色地朗读课文,赢得同学们的赞许;对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的学困生,进行书法技巧指导,使其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赢得同学们的钦佩……积极地去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使其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这样,学困生就会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成功和收获的快乐,于是积极地参加“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以“一技”带动其全方位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学习兴趣的产生,就使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慢慢地了解什么是积极因素、什么是消极因素,做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二、弥补缺欠,强化基础,提高能力。由于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认识能力有缺欠,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学困生往往抓不住学习要领,不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学中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思维达到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为了强化学困生的“感知―理解―记忆”的认识过程,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易混淆字词的区别、重点语句再理解、写作技巧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为了检验学困生“恢复―提泉应用”的认知结果,安排查缺、补漏、改错的教学内容,进行以有针对性的复习为主线,选编与差生能力相适应的练习与之相配合的教学与辅导,既给绝大多数学生以提醒,又强化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逐渐达到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如讲读《马说》一文后,为了反馈差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区别“骈”与“拼”、“粟”与“栗”的训练;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与“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的含义的训练;反复朗读课文的训练,强化了学困生的理解力。随着学困生的“缺、漏、错”的逐渐减少,完整、准确的知识便会在学困生的头脑中扎根,从而变“差”为中,进而为“优”。

三、注重启发,细心引导,做好衔接。“补差”只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能力。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

由于学困生对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欲望,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在进行“恢复―提泉应用”的认知活动时,出现知识点不分主次、不知该用哪一个的现象或产生没学过的念头。为了避免学困生进行过多的盲目的思考,消除学困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进行注重启发,细心引导的教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中,不仅使学生达到解疑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困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如讲“句子和句子成份”一节,讲到“大多数句子是由短语带上一定语气语调构成”时,为了助于学困生的理解和掌握,设计了“短语的概念、组成及类型等有关联知识的复习内容,为学困生检验自己已有知识的准确性提供机会,便于差生对识记有误的知识及时纠正,混淆的概念得到澄清。学困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使知识体系进一步系统化了。再如:教学《记一辆纺车》一文,为了让学困生也能深刻地领会作者通过以“怀念纺车”为线索,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来反映延安军民“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境界的主旨,重点讲读了记纺线劳动的语段,以“初学编织毛衣者到成为熟练能手的转变过程”为例,运用类比法启发,学生形象地掌握了只有技术作保证,才能有劳动姿势的优美,只有进行熟练的劳动,才能有劳动技术的改革,只有技术不断的改革,才能在劳动竞赛中获胜的逻辑事理,便十分容易地体会到作者以纺线需要技术,纺线有几种姿势纺线的技术改革,纺线的劳动竞赛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的妙处,切实理解散文的所谓的“形散”。经过这样的教学与辅导,学困生观察就更加敏锐了,准确了,记忆时也会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学困生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的相应提高也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样,其学习差距也就大大缩小了。

由此可见,运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方式教学,可以切实地调动学困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确保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篇8: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何谓体验?《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大词典》这样注释: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语文具有很强地“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一、尊重体验的主体,在课堂中体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他们可以质疑问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他们愿意尝试的实验等。在学习化的'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而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点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我并没有着急地讲解,而是问问他们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在讲解如何进行合作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我对学生提出了:你认为怎样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重组,学生在读、想、问、说的过程体验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体验到一种自主学习的喜悦。这样,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轻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如听完百灵鸟广播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参加了假日小队活动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上完一节课讲讲彼此的感想等。让他们在这种活动中亲自体验,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角色的体验,促进其感悟。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中客人们的反映,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与女主人对话,然后进行小练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还极好地训练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用“心”去思考、去体验,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拓展体验的情境,在生活中体验。《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进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其实,“大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观念下,“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地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合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文就是生活,老师不只一个。这就要做到:语文生活化。例如在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书时用语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用语文;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总之,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

[1] [2]

篇9: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读”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新课堂多元模式的逐步建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理念到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滤尽浮华,淘沙见金,有些经过历史锤炼和实践完善的学习方式仍然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方式。比如语文教学中的“读”.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辩、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建构的使命。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语教学专家崔峦老师在第三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也提出了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观点。并且进行了精要的阐述:“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当然,课堂上的读方式有很多,诚如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得以恰如其分地演绎读的方式和效果?这可能是盘亘在语文教师心中的新问题。我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读的演绎有其科学却又灵动的轨迹,现列举部分以飨读者。

(一)读在语感障碍处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个体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或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作为语文学习最本质的东西,语感体现在我们课堂上就是能对语言文字产生预见性的敏感。具备这种敏感的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文本材料的时候,能达到读得顺畅并形成整体感受的效果。因为长期不间断地阅读,使语言、文法等一些隐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规律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被个体获取。

依据文本的特质,作者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学生语感差异等产生的文本朗读中的障碍,是一种最本质的语感障碍。这些障碍是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认识和敏感的`。抓住这些朗读障碍一遍又一遍地读,采用多种形式,如请小老师助读,跟老师读,赛读等,让学生通顺连贯地读好文本,就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读的演绎最基本的就是让学生练读在易错字、易漏字、易添字、易产生语序谬误处,多遍的准确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一些常见的语法形式心领神会,才能具有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预测能力。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二)读在意犹未尽处

语言文字,因其本身的平面和含蓄常常使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产生一定的空间。很多时候,一个短句,一个标点,却蕴藏着丰富的文本信息。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文本表达意犹未尽之处。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地方,设计一定的读悟形式,使文本内涵得以充分显现,也使学生产生语言敏感,进一步学会研读和思考。

遍的适当提升要求的朗读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意犹未尽处的情感内涵,读到深切的感受。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在理解小利比向先生解释:“珊迪受了伤,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有七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这一部分时,我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等读充分了,于是质疑:你们从这个省略号里读到了什么?

一生说:“我读到了小利比很伤心,说到后来,话都说不下去了。”

“你读到了这个省略号的含义。还有吗?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小利比当时的处境,再读一读小利比的话,看看有什么体会?”学生深入思考朗读。

篇10:浅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浅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补差」

[作者]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 李红洁

[内容]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教学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素质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类生,后者在学习中出现困难,通称为“学困生”。我认为,有的放矢的“补差”方法是“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这一方法源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了解到学困生的差距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零乱,缺乏系统性。第二,识记的知识有误或不完整,导致错误的应用。第三,不会用联系的观点展开思维,使认识过程产生障碍,这样常此的不良循环,阻碍了学困生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的提高,从而导致成绩的落后。

那么,如何采用“分层教学、分类辅导”进行“补差”呢?

一、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学困生不是只有“差”,而没有优点和特长的;学困生往往不是因为笨,而是由于缺乏对语文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兴趣或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与辅导中,要对学困生仔细观察,挖掘其学习语文方面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抓住恰当时机去加以鞭策、激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教学。如:在语文教学中,对口齿伶俐、声音宏亮的学困生,抓住其具备较好朗读条件的优势进行朗读辅导训练,使学困生能出色地朗读课文,赢得同学们的赞许;对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的学困生,进行书法技巧指导,使其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体,赢得同学们的钦佩……积极地去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分层教学,分类辅导,使其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这样,学困生就会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成功和收获的快乐,于是积极地参加“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以“一技”带动其全方位语文能力的提高。这种学习兴趣的产生,就使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慢慢地了解什么是积极因素、什么是消极因素,做到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唤起强烈的求知欲。

二、弥补缺欠,强化基础,提高能力。由于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认识能力有缺欠,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学困生往往抓不住学习要领,不能一步到位。因此教学中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思维达到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为了强化学困生的“感知―理解―记忆”的认识过程,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易混淆字词的区别、重点语句再理解、写作技巧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为了检验学困生“恢复―提泉应用”的`认知结果,安排查缺、补漏、改错的教学内容,进行以有针对性的复习为主线,选编与差生能力相适应的练习与之相配合的教学与辅导,既给绝大多数学生以提醒,又强化了学困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逐渐达到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如讲读《马说》一文后,为了反馈差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区别“骈”与“拼”、“粟”与“栗”的训练;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食”与“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的含义的训练;反复朗读课文的训练,强化了学困生的理解力。随着学困生的“缺、漏、错”的逐渐减少,完整、准确的知识便会在学困生的头脑中扎根,从而变“差”为中,进而为“优”。

三、注重启发,细心引导,做好衔接。“补差”只停留于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能力。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

[1] [2]

篇1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里就以《落花生》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生甲:我喜欢读“种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生乙:我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中,父亲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受到教育。

生丙:我喜欢读“吃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吃花生”这一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滋味。

生丁:我也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生1:“我认为课文中不是在比较它们谁的用处大,而是重点在说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而不像桃子它们那样挂在枝头上,让一看就喜欢”。

生2:“我觉得课文中还是含有对桃子、石榴它们的批评。因为作者自己的笔名叫‘落花生’,他一定很喜欢花生,所以也喜欢花生,把果实埋在地里,默默无闻,不喜欢桃子、石榴把果子挂在枝头炫耀自已。”

生3:“老师,我觉得桃子它们把果实高挂枝头不是炫耀,而是向大家展示,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就像班上有特长的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已的才华,你能说是炫耀吗?”

生4:“我就比较喜欢苹果、桃子,它们既好看又好吃,还富有营养。”

生5:“我出喜欢苹果、桃子、石榴。大家平常买东西都喜欢看广告,买牌子,它们外表美,挂在枝头为自已作广告,有什么不好呢?”

生6:“老师,大人们常说现在社会需要自我表现的人才,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苹果它们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

篇12: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

佛山市同济小学 魏毅祺

“要想知道辛巴是怎样历尽艰险成长为真正的狮子王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狮子王》。”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究根究底的愿望,自然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载着一件事。联合国国旗一向有受任何影响朝升夕降,但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已示衰悼。就在其他国家为此举动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见个一位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总理――周总理。”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由此顺势利导“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千方百计阴扰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在讲读课文中可之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1、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耗电量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蛇与庄稼》一文,“蛇是一种动物,庄稼是植物,前者靠食物生存,后者靠养料生存,这两者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呢?它们之间为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又如《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 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2、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太阳》这篇课文,如果他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3、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险象横生: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5、借词达意: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阿凡提智斗巴依》的故事,“一天,地主巴依和老婆要与阿凡提打赌,要是阿凡提能猜对他们下棋的结果,巴依就认输。阿凡提灵机一动,立刻写下‘你赢她输’四个大字。结果,三局分别是巴依赢一次,他的老婆赢一次,和棋一次。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意点了标点,不得不让地主巴依输。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她输。’、‘你赢她?输。’、‘你赢?她输?’。”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文课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发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的。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

篇13: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白琼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 对话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

[1] [2]

篇14: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悬念”

“要想知道辛巴是怎样历尽艰险成长为真正的狮子王的?请大家留意收看动画片《狮子王》。”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我们平时看电视或者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描写,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了,以至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语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究根究底的愿望,自然地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载着一件事。联合国国旗一向有受任何影响朝升夕降,但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已示衰悼。就在其他国家为此举动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见个一位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总理――周总理。”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深深的敬佩之情,并产生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由此顺势利导“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千方百计阴扰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在讲读课文中可之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1、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耗电量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例如《蛇与庄稼》一文,“蛇是一种动物,庄稼是植物,前者靠食物生存,后者靠养料生存,这两者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呢?它们之间为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又如《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 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2、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太阳》这篇课文,如果他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3、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

[1] [2]

篇15: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网友来稿)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网友来稿)

江门中学 徐莉

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改研究的主旋律。现就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运用,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 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已初步展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它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互助学习,进而获取知识。合作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的形式出现,一般由2人或4人组成,而且组合方式常分为同质小组(成绩接近的)、异质小组(成绩上中下搭配的)。这两种形式不是孤立运用的,有时分,有时合,有时交叉。这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例如,在课堂讨论中,就常用2人或4人的异质小组形式。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流动的过程。在整个课上交给学生的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的,当学生完成了上一个任务后就接着要完成下一个任务,这种快节奏的思维活动,就随座位而定。这种形式组合快,有秩序,而且使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快速组合生成集体的智慧,及时地反馈出来,让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交换知识信息,搭成共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譬如,笔者在教学《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把一组思考题发给学生各小组进行讨论: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2、什么是麦琪的礼物?3、你认为德拉和杰姆两人的珍贵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值”吗?为什么?4、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得出小组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产生更大范围的讨论,扩大思维,集思广益,形成较完善合理的认识。这样学生顺地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气氛活跃。

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如要背诵的诗文、文学常识、生词听写等)大多采用4人异质恒定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积分比赛竞争,优生带动中下生共同进步。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层层管理:老师--科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派人专门记分,每周一次评比,做到各组的进步有目共睹。培养学习语文的优生时多用同质小组合作学习,便于优生之间的“逐角”。利用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并促进组员与组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逐渐形成好的学习风尚。

在作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也表现出了无限的优越性,体现出集体智慧的无穷性,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最佳学习境界。例如,笔者在作文《谈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的教学中,对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在一班采用传统教法,首先告诉学生本节课是作文课。板书标题。老师开始辅导:审题。讲清写作体裁,写作范围,写作思路,选择、组织材料等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写作。结果许多学生还是不知怎样写,不知写什么。在二班笔者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就收到了事半工倍的效果。我开始时,未告诉学生要作文,只说讨论一个话题:“谈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索,结合自己的经历、经验、知识等,纷纷发言,自由地谈观点,举事例。生1说:“学好语文少写或不写错别字。”生2抢着说:“我赞成生1的观点。而且还能提高识别错别字的能力。若常写错别字轻者闹笑话,重者会产生一些严重后果。”师问:“能举例说明吗?”生2:“能。曾经一家百货公司的门口有一广告‘我公司有一批妹(袜)子要处理。’一位煤矿经理看到后,就在广告下批注‘我厂全买下!’言下之意,在煤矿工作的都是男青年,正需要有妹子给他们成亲呢!”(同学们听后大笑)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述所见所闻:有的说“路见牛屎大吃一斤(惊)”。有的说“我打蒜(算)到广东去打公”。生3说“不学好语文,错别字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如甲方要交货给对方。合同上甲方要求对方‘货到付款’,不小心写成‘贷到付款’。这样甲方不仅白给了对方一批货,并倒赔对方一笔钱。”学生们的事例不胜枚举。生4说:“学好语文能提高思维能力,帮助学好其他学科。”生5又接着说“还能增强我们的口才,提高我们说话的艺术性,提高我们的论辩能力。如晏婴、诸葛亮、周恩来等都是好口才的姣姣者,让人敬佩不已。”有的说“学好语文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帮助我们读懂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学生们对自己的观点都能举出有力的论据加以佐证。话匣打开后,就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我看时机成熟,顺势抛出作文要求。此时学生们听到作文不但不紧张,反而喜形于色。因为他们通过讨论,已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不会认为无话可说了,不会被无话可写所困。结果,二班学生在写作时鸦鹊无声,各人低头奋笔疾书,作文一气呵成。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语文是百科全书,语文学习是百科之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运用合作学习尤其必要,也尤其重要。对于今天的学生,为了更适应明天的社会,就更应该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合作。

当然,在语文学习中展开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很多,有待深入地研究。如分角色朗读、表演、辩论等都能体现和运用合作学习。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开展好合作学习的因素还很多。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组织越巧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高,就越利于开展合作学习。这留待以后继续探求、研究。

总之,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作者邮箱: baishui1212122163.com

篇16: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何谓体验?《教育大词典》这样注释:体验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我们如何去理解“体验,”实施“体验,”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语文具有很强地“体验性”语文教学要从学生体验出发。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一、尊重体验的主体,在课堂中体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他们可以质疑问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他们愿意尝试的实验等。在学习化的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而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点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我并没有着急地讲解,而是问问他们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在讲解如何进行合作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我对学生提出了:你认为怎样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重组,学生在读、想、问、说的过程体验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体验到一种自主学习的喜悦。这样,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轻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二、创设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如听完百灵鸟广播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参加了假日小队活动后谈谈自己的体会,上完一节课讲讲彼此的感想等。让他们在这种活动中亲自体验,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角色的.体验,促进其感悟。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中客人们的反映,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与女主人对话,然后进行小练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角色体验,促进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还极好地训练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用“心”去思考、去体验,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拓展体验的情境,在生活中体验。《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进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也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其实,“大语文”教育观念下,“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地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合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文就是生活,老师不只一个。这就要做到:语文生活化。例如在看电视、看报、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书时用语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用语文;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总之,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相关专题 语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