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猿啼意象详解

豆皮卷万物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古诗文中猿啼意象详解

【简介】感谢网友“豆皮卷万物”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诗文中猿啼意象详解(共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古诗文中猿啼意象详解

古诗文中猿啼意象详解

“猿啼”,声(音叫),高急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夜猿啼。”郦道元《三峡》:“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

李白《远别离》:“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李白这首诗开头即写娥皇、女英二女哭舜的故事。二女心中的离别之苦是何种程度呢?李白先用夸张,说这苦有万里之深;再从视觉写,这苦犹如日月无光,乌云惨淡;又从听觉写,这苦恰似昏昏烟雾中听到猩猩啼哭,淫雨霏霏中听到魔鬼长啸。猩猩即猿的一种。

李白《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此诗写于当时的安徽秋浦县。秋浦多猿,所以李白多次以描写猿声,如“秋浦夜猿愁”等,来表达内心的积郁。写此诗时正是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这对于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的心灵打击,所以,面对清溪之水,纵然感到“清心”,但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所以在向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心中的悲切之感,落寞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李《巫山一段云》:“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行客至此,已自多愁,何况又听到催人泪下的猿猴悲啼呢!此为烘云托月法:猿啼为愁苦之人又增添了一层忧愁。

杜甫《秋兴之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音查,义斫)。……”《秋兴》写于杜甫晚年旅居夔州之时,诗中多写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这第二首的前两联,写的是:身在孤城,落日西斜,遥望北斗,思念京华,在这样的时候,听到几声悲切的长猿鸣啸,禁不住泪如雨下。

杜甫《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这首诗也是写于晚年夔州,作者身在“殊方”,流落异乡,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悲哭,不免落泪自伤。更何况看到从故乡方向飞来的白雁,就愈加触动了思乡之情。尾联是遥怜弟妹,伤时忧国。

还有,如韩愈《答张十一》:“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韩愈《湘中》:“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归目并随回雁去,愁肠正遇断猿时。”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楚辞九歌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孟浩然《宿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读者自可行参考。

但是,在理解“猿啼”这一典型意象时,有一种“景因情变”的诗法,需格外加以注意。如: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高猿长啸”,本来在多数情况下给人以“哀啭”、“凄清”的感受,这是具有普遍性的,是“猿啼”这一典型意象特有的象征意义,但是,景因情变也是文学创作的一条规律,面对不同的景象,可以生发出不同的感情。这是变例。此时的李白,遇赦放还,心情格外高兴,船过三峡,纵然有高猿长啸,但绝不影响轻舟飞快地顺流而下,言外之意是:尽管啼猿鸣哀,但这时心情快慰、精神爽利的李白却毫不在意,反倒有一种释放的快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也是这种景因情变的诗法。

篇2:古诗文中海鸥意象详解

古诗文中海鸥意象详解

《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鸟相亲相习。他的父亲知道了,要他把鸥鸟捉回去。他再去海边,海鸥便不飞近他了。海鸥本来是容易与人亲近的,但是,却因为人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与海鸥的关系。古诗中写海鸥,多是写人的生活与水鸟相亲,用以表达诗人欲与大自然相依相谐、淡泊宁静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海鸥不与人亲近,那就表示与人产生了隔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野老”是作者自指,“争席”是用典:《庄子杂篇寓言》里记载,杨朱去见老子前,旅舍主人欢迎他,铺席请他坐下,其他客人给他让坐。他从老子处学了道理返回时,旅客们就不再给他让坐,而是与他争席了。“争席”表示与人没有隔膜。王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辋川庄是他的别墅,他经常在这隐居。但是,他这个朝廷命官与陶渊明不一样,与当地的百姓大概未必和谐吧。诗中不是明显地表现出他内心的苦闷吗?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不拘形迹(放下官架)了,大家为什么还猜忌我呢?本应相亲相近,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海鸥”并不和我相近。这里还是用典,运用《列子黄帝篇》里的那个典故,很简捷地表达了比较复杂的心理。

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仙人要想上天,还得乘黄鹤,所以是“有待”;而“海客”(作者自指)与白鸥相亲无猜并不是有意追求无机巧之心,而是在忘却机巧之心的情况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的,这不比眼巴巴地等着黄鹤飞来的神仙还要神仙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荣辱穷通就都不在话下了。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这两句是说草堂南北绿水环绕,春波荡漾,景象十分可爱;鸥鸟成群,日日相伴,环境异常清幽。两句诗写尽了作者生活的隐逸色彩。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飞鸟与人相亲无猜,正扣住一个“幽”字,表现出作者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

当然,海鸥作为自然界的水鸟,在古代诗词中有时并不与《列子》的记载相关,也不是作为原型意象来使用的。

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作者是说,自己要隐退江湖,象白鸥那样飘飘远逝于万里波涛之间。此乃老杜愤激之语。

陆龟蒙《新沙》:“渤剩ㄒ粜梗┥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渤海岸边逐渐垒积起一线沙堤,即新沙,海鸥常在海边飞翔,应该是这片新沙最先知情者,然而,海鸥的眼睛却敌不过“官家”的眼睛,他们早已准备为新沙收税了。

篇3:古诗文中“红豆”意象的详解

古诗文中“红豆”意象的详解

红豆 ,产于两广一带,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相思红豆是我国的独特的文化产品。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红豆悠久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来自这美丽动人的传说,更由于王维的《相思》诗而传遍古今,名扬四海。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当时社会的民族风情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相思》诗,它反映出那个历史时空的`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饰品作为情物相赠情人的动人情景。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爱情无价,红豆无价。相思红豆的寓意,不仅包括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患难与共分离后的情,民族国家之情,人类相依相爱之情。此情博大,相思无限……

《相思》诗的意境是这样的:“红豆生南国”,这句是以红豆起兴,暗中关合后面的“相思”二字。南方是红豆的产地,也是朋友的所在地,说红豆生在南国,也就是说“朋友啊,你在遥远的南方”。“春来发几枝?”这一问意味深长,是问红豆,也是在问朋友——红豆啊,你发出几枝新条?仿佛在说:朋友啊,你可曾惦记我?后两句是希望朋友多多地采撷红豆,为什么呢?因为,红豆是最能代表相思之情的。“愿君我采撷”仿佛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此物最相思”是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

周密《清平乐》:“一树香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红楼梦?红豆曲》:“滴不尽思相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红豆的文化意蕴简单而美丽,纯情而深邃。

篇4:古诗文中“月”的意象

古诗文中关于“月”的意象

唐代大诗人李白同月是最有缘的。皎洁的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是理想的化身,是光明的寄托,是可以相期相伴的友人。初别蜀地,仗剑漫游,诗人眼中江月的景象也分外瑰丽美妙: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但现实却让怀才不遇的诗人一腔苦闷,于酣饮之际,他以上天揽月这一飞动健举的形象,高吟出慷慨志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亮在诗人那里有情有意,月下独酌时,他引明月为知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闻朋友被贬,他托明月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

到夜郎西。诗人放歌月起舞,诗人徘徊月沧桑。相看两不厌,月亮与太白。

最雄浑苍茫的月当属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跨越时空,千里相共。边塞诗的`创作离不开明月与(边)关的塑造。但只有盛唐时期的诗人,才赋予了边塞诗更为博大阔远、浑融丰腴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王昌龄一着笔,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便已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赋予万里边关悠久的历史感。月作为一种意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最伤感的月非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莫属。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这些本来都是人间美景,可在李煜这位亡国词人的眼里,这些美景就全然不同。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将美景与悲情融为一体,用明月倾泻出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凝成千古绝唱。

最寂寞的月是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那零落的啼叫,该是月亮的呻吟,霜一般地纷纷飘落,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落榜的失意,使他不能入睡,几许清泪濡湿了他的满怀愁绪,只可惜秋凉水瘦,纵然能载动水中之月,却载不动诗人的伤心欲绝。一弯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突然,悠然的钟声划破了午夜的宁静,他被点点的渔火震撼了,提笔疾书《枫桥夜泊》。一个落魄的天才,就这样在秋夜里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阕感伤!

而最洒脱的月莫过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他望着那团圆的明月,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样,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虽然他和弟弟子由远隔千里,但只要亲人长久健在,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起来,并遥祝天下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自然界中的月,在诗人的笔下浅吟低唱,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月亮文化。诗人不绝于耳的吟哦把月之夜唱成千年不渝的思念,万年不变的团圆,温暖着一个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的心房。

篇5:浅析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月意象”(网友来稿)

浅析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月意象”(网友来稿)

如皋市磨头中学 曹玉峰

梳理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会发现,“月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月亮作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仔细阅读了教材中的诗文以及其它相关典籍资料,微有收获。

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月亮经过一代代文人雅士的修饰润色,形成了它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美学意义:

(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者极为相似。“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罗邺《秋别》)由月圆而人不圆(团圆)生出感慨;“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唐求《邛州水亭夜送顾非熊之官》)诗人为什么面对一钩残月会产生“不堪”的感觉呢?恐怕是残月唤起了他的孤独意识所致。

(二)月光清冷,与人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诗人喜欢引入月亮加以渲染、烘托离愁别绪。“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王昌龄《送李十五》)以寒水里的月影来衬托离人的孤寂情怀。

(三)月亮与人能共存于同一时空,成为旅人的伴侣,为旅人解闷消愁。“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李白《送友生游峡中》)夜行峡中闻猿清啼,免不了要起羁旅之思,但幸有山月相照相随,总算给人一点慰藉。

(四)月亮可以作为传情的媒介,因为分隔两地之人都能见到天上明月,所以寄情于月。“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月中有诗人寄寓的情意在,友人一旦见月,便感知到了诗人的情意,从而激发起对诗人的思念。

(五)月亮能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因分离造成的痛苦。“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不管身处何地,苍穹之下只有一个月亮,月亮是两人共同的朋友,共同的寄托。

(六)月亮温和、柔顺,给人以归附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寓动于静,勾画出一幅富有情趣的幽雅静谧的美丽图景,让人生发出身处其中该有多好的`感慨!

如此等等,可见“月意象”的存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诗文的内容。下面拟从营造意境和传达感情两个方面对高中教材中出现的“月意象”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营造意境

(一)宁静、美好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星星点点,特别的明净、清幽,在这样的月光下,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使是劳动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所以浣女洗衣归来,渔夫下河捕鱼,具有诗情画意,此所谓“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这样的宁静、美好之境,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向往不已。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光临水,湖水映月,人在天上飞,影在水中游,月人合一,月亮成了诗人梦游的唯一伴侣,也是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一向视月为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最好的例子),亲切、温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月”不仅交代了诗人梦游的时间,还营造了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七月既望”,诗人“泛舟”游赤壁,冰清玉洁的月亮缓缓地升上天空,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

[1] [2] [3]

篇6:“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

“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

[作者]  李春堂

[内容]

关于《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注释,人们普遍采用“两岸猿的叫声不断(或不止)”给以注释,小学语文七册参考书亦然。我以为此种提法于情不符,于理不合,当译作“两岸那一声猿鸣还未停止”为宜。

理由一:注释古诗文,须以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前提,通篇考虑,顾及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做出尽可能详实的、近情合理的注释。

李白因鳞事被捕,流放夜郎,经常爽朗大笑的.诗人,此间不得不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乾元二年,遇赦得还,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乘舟沿江东下,回到江陵,当时其得意愉悦的心情可想而知。诗人正是在这样情况下写出了《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本诗大意是写自白帝到江陵舟行的迅速”(《唐诗三百首析》),白帝城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之遥,诗人乘舟沿江顺流东下,只一天时间得还,可想水疾舟轻之极,诗人当时心舒情畅之意溢于笔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文中的“猿声啼不妆,意在强调猿啼时间之短,进而突出水流之速,轻舟之快,并非着意猿鸣之喧嚣:“两岸那一声猿啼还未停止,轻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

理由二:诗人具有过人的驾驭语言的功力,特别注意在炼词炼字上下功夫,善于巧使普通词语,让“朴字出色”,令“平字见奇”,收到一滴水映出大海灿澜之艺术效果。仅从“轻”字上辨析水疾舟快是远远不够的。试想,若无前句的“猿声啼不妆,何来下文的“已过万重山”!将“啼不妆释为“叫声不断”,那么下文的“已”字又缘何而出呢?试比较两种释译:

a.两岸猿鸣不止,轻舟已经驶过万重山。

b.两岸那猿的一声鸣叫还未停下来,乘坐的小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

显而易见,a中的上文“猿鸣叫不止”与下文的“已经”一词从情理、从语感讲,都没有必然联系,大有“文之疣赘”之感,正如郭

[1] [2]

篇7:如何解析散文中的意象

如何解析散文中的意象

散文阅读中有一考点,就是形象的鉴赏。形象的鉴赏,一是人物形象的鉴赏,一是物象的鉴赏。物象的鉴赏同人物形象的鉴赏一样,向来为考试所重视。如新课标卷大纲卷中16题考查到的针挑土、四川卷16题考查到的铁铃铛。这两套题中的 针挑土铁铃铛就是物象。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又叫它为意象。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主要是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鉴赏思路,大致为三步:分析人物明确寓意概括作用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物象的鉴赏,主要涉及物象的形象特征,物象与象征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者借物象表达的思想感情,物象对表达主旨的作用,欣赏意象的'美等。

如何鉴赏散文中的物象呢?

散文物象的鉴赏思路,也大致为三步:分析物象外在特征分析物象内在精神分析物象的作用

又如何就物象的意蕴进行分析呢?

物象的意蕴的分析,主要抓以下两方面:

情感义比喻义象征义

并非每篇散文都涉及如上三方面,我们要根据文本实际来分析。

先说《怀念一只羊》中羊的意蕴分析:

(1)你不能忘记那只羊,那只羊像你生命中点亮的一盏明灯。

(2)那是怎样的一只羊啊!它柔细的毛,憨实的样儿,脖子里套着一条项圈,上面挂着一个小铜铃,让人一看就喜爱。

(3)那只羊是你5岁那年父亲赶集买回来的,有了它,你的童年生活便多了一项内容:牧羊。于是,乡村的小巷里、村外的阡陌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道风景:一个孩童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身后一只小羊一颠一颠地追赶。

(4)在草地上牧羊,羊总不离你左右,它偎依在你脚下吃草。一次,一群小伙伴让你和羊捉迷藏,在小伙伴的掩护下,羊低头拽草的一瞬间你疾步跑进远处一条沟壕中伏下身子藏了起来。等羊拽下一撮草抬起头咀嚼时,不见了你,便丢弃口中的青草,咩咩地叫着围住你失踪的地方转,那叫声凄凄惨惨,使藏在沟壕中的你忘记了这是在做游戏,你一跃而起,呼唤着你的羊向它奔去。羊看见了你,撒开四蹄也向你奔来。你和羊跑到一块儿,你跪下搂住羊颈,羊用温热的头蹭着你的脸,你的泪水忍不住扑嗒嗒砸进细柔的羊毛里。

(5)从那以后,你懂得了什么叫做亲密。

(6)你和羊分别是在一年的春天,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家断粮了,父母商议着把羊卖掉换粮,你听后哭闹着不依,但最终你没能拗过父母。你的羊在一个黄昏被一个可恶的汉子牵走,撒下一路哀婉悲切的咩咩声。

(7)你家乡有一个习俗,卖家畜不卖缰绳,留着为以后再买家畜用。那天你抱着羊缰绳在牧羊的草地上哭了很久很久,直到月上柳梢,你母亲把你背回家。

(8)以后你家再没有买羊,那条羊缰绳一直闲放着。

(9)你现在早已远离乡村。今年夏天,你任职的县里有一条河洪水泛滥,为了保住下游的县城和百里外更大的城市,你带着炸药到一个叫水牛赵的村庄炸堤泄洪。在水牛赵村,支书领着你走进一个叫赵广银的贫困户家中。在院子里,你意外地看见一只羊,和你记忆中的你的羊一模一样,你情不自禁地走到羊的身边,伸手亲热地摸了摸柔细的羊毛。赵广银说:洪水来的时候,走得急,只拉走一些保命的粮食和这只羊,这只羊是小孙子喂的,不拉走,他哭着不依,而五头猪一群鸡和其它的东西都被洪水冲走了。你坐在赵广银家的板凳上和赵广银谈到中午,忽然你想在赵广银家吃一顿饭,你想到了遥远的时代母亲做的甜美的面条。你说出这个决定,随行的乡党委书记急了,他说乡里已经准备好午餐。你坚决要在赵广银家吃一顿家常便饭。饭端上来了,却不是你想像中的面条,而是一碗香气浓郁的羊肉汤。赵广银憨厚地说:刘书记,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把那只羊杀了给你做碗羊肉汤。这时候你心中猛然涌起一股亲密的情感。这顿午饭你没有动一下筷子,那碗羊肉汤静静地放在你的面前,你只吃了几口馒头。

(10)走出水牛赵村,你突然折转身对着送别的乡亲,对着熟悉的乡村,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要解答此题,要侧重阐发文中羊所包含的情感义:

.(1)羊是作者童年亲密的伙伴,它曾经带给作者无数的欢乐。

(2)在羊身上还体现了乡村、乡亲给予作者的爱。

(3)通过对羊的感念,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对乡亲、乡土深深的感念之情。

如上情感义,当是羊的意蕴。

再说20新课标卷大纲卷中16题考查到的针挑土,要求考生回答: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要解答此题,要侧重阐发针挑土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具体解答如下:

①针挑土是妮工作状态的写真: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积土成山;②针挑土是援湘游现状的隐喻:苗绣传统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如针挑土;③针挑土是水滴石穿、永不言败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针挑土,赚钱好似针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如上比喻义和象征义就是针挑土的内涵。

最后说四川卷16题考查到的铁铃铛的意义:

要解答铁铃铛的意义,就要注意铁铃铛在文本中的情感义和象征义。

可具体解答如下:

铁铃铛是全文的线索,实写铃铛虚写爸爸;铁铃铛的命运象征爸爸的命运;铁铃铛寄寓了勉儿和爸爸之间的深厚情感。

篇8:唐代诗文中的佛经意象

唐代诗文中的佛经意象

唐代文化极度发达,大量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发展很快。而整个有唐一代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都推行了兼容并包的政策,因而唐代文化的融合性很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经过融合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唐诗这一展现唐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学体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唐代是我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既继承了前朝历代的精华,又揭开了后代诗歌艺术的序幕,在我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诗歌博采众长,对大量的文化形式和体裁都有借鉴,民歌、歌赋、经文等在唐诗中都能找到影子。唐代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文化极度发达,大量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发展很快。而整个有唐一代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都推行了兼容并包的政策,因而唐代文化的融合性很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经过融合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唐诗这一展现唐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学体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佛经自汉代译入,渐渐地在汉地扎根,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汉人的思想言行。汉地本土诗文作为“人”的诗文,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表现出这种影响。在唐代,佛教十分兴盛,全国僧侣、寺庙的.数量远超前朝历代,在唐朝后期,因为寺庙和僧侣人数太多,政府还推行了“会昌灭佛”,可见唐代佛教规模已十分庞大,对社会生活已有十分巨大的影响。

汉译佛经与中国唐代诗文均叙述情节完整的故事,均论说事理,佛偈与汉地诗、颂、赞等的语言形式有很大相同之处:均有四言等形式;而汉译佛经因果报应、空义、神通、地狱、化城等思想内容、套子式行文等形式体制为纯汉地诗文(非佛经及受佛经影响者,下同)所无。两者的相同之处奠定了前者影响后者的基础,两者的不同使前者影响后者有了必要可能。正是具备了这种基础和可能,中国唐代本土诗文受到了汉译佛经的较大影响,相关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诗文与佛经

中国唐代诗文所受汉译佛经影响是很大的,在佛经的影响之下,唐代诗文不仅出现了新的思想内容,其形式体制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搞清中国唐代诗文所受佛经影响,可更加透彻地认识中国诗文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佛经对汉地本土诗文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当今吸收外来文学、文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外来的佛教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是如何相互融合的。

佛经产生于南亚次大陆的天竺,有独特的思想内容,汉人对此颇感兴趣。到了唐代这一现象日渐成熟,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赋、颂、赞、诏、敕、启、疏、论、序、小说、史传、子书、愿文、仟文、变文及道经等比较多地引述、阐释、评价、讨论佛经的思想内容,如唐张读《宣室志》卷八《杨叟》引用《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又如萧梁萧子显《御讲摩诃般若经序》述梁武帝命人“日往屠肆,食切鼎俎,即时救赎,济免亿数”,其思想基础便是《楞枷经》、《大般涅姥经》等处断食肉的主张等。由此来看,根据佛经内容进行述说、或者将佛经教义作为行文的思想基础在唐代诗文中是比较常见的。

二、唐代诗文外在形式和佛经意象

1.创作素材的扩充和形式的变化

唐代诗文取材广泛,单就诗歌而言,就有行别诗、咏物诗、抒情诗、边塞诗等多种形式,而佛经的引入又极大地扩充了唐代诗文的取材范围,因而创作素材便是唐代诗文中重要的意象。唐代佛教文化已十分普及,各地寺庙林立,僧侣众多,而大量的佛教经典也开始广泛流传,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佛经便成为文人们诗文创作的源泉。诗如鸠摩罗什的《十喻诗》、萧梁萧纲《十空诗》、《琴诗》等都是典型的以佛经为主题的诗文,而《降魔变文》等则是以佛教经典或传说为主题创作的诗文。

除内容外,唐代诗文中佛经意象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形式。佛经的某些形式远比汉地本土诗文同类者突出、集中,汉地一些人对此颇感兴趣,将之汲取融入自己诗文中,如佛偈之大量议论为东晋玄言诗、陶渊明等人的诗汲取,佛经倡颂与长行杂错的方式为道经、变文汲取,齐梁文人非乐府体五言四旬小诗体制与佛偈中大量存在的五言四句的体制有一定关系,汉地小说虚构故事的事件链很长是受到佛经中同类现象的影响等。

2.议论和散文化

在佛教经典中,佛经教义中有大量议论,句式绝大部分是散文化;五言四句一首的体制极常见,后者无佛义,议论不多,散文化的句式不多,五言四句一首的体制齐梁之前不多见,而在唐代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唐代诗文中,议论性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常见,尤其是标准的律诗,通常通过前半段的论述在后半段予以升华,论述一定的道理,单纯描述景物的诗文并不多见,用字数相等的整齐句子议论佛教义理,同议论佛义的佛偈殊无二致。当然,汉地诗歌本来就有议论,虽不多,上述诗歌颇多议论自然与此有关。

除了议论化,散文化也是唐代诗文中重要的现象,汉译佛偈实质上是散文形式,是装在五字句(五言佛偈)、四字句(四言佛偈)、七字句(七言佛倡)等“框架”中的散文,这恰好与唐代诗文的表现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如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三《授记品第六》中云“为佛智蕙净修梵行,供养无上二足尊”,这就是典型的对佛偈翻译的诗文化处理,当中散文意象十分明显,其原文是“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见是迦叶子未来世过无数劫 当得做佛 而于来世供养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为佛智葸净修梵行供养无上二足尊已修习一切无上之葱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诗歌句式散文化,使诗歌别具一种古朴风格,值得肯定,同时汉译佛偈促使诗歌内部更多地注入了散文的因素,促进了诗歌体貌的多样化,增强了其活力。

3.五言诗文的急剧增多

纵观唐代诗文,在整个唐诗体系中,五言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大超过了另外几种形式的总和,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当时大量存在的五言四句乐府小诗密切相关,也和佛教经文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在隋唐时期的汉译佛经中,五言偈颂极多,如《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大哀经》、《佛说逝童子经》、《修行道地经》、《涅椠经》等,不少了解或熟悉佛经的汉人或生活在汉地的外地人对汉译佛经中偈颂之五言形式颇感兴趣,将之汲取到自己颂的创作中,汉地本土遂出现了大量的五言颂。而五言诗文形式也快速发展,在唐代诗文中十分常见,尤其是汉译佛家和道家经典,更是大量运用了这一手法,如《无上大乘要诀妙经》、《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等都是当时汉译佛经的代表。与四言诗相比,五言诗的平仄形式和内容包含性更加丰富,音节更灵活,表意更丰富于传统的四言、六言、七言等之外,又添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增强了表现力。

篇9:元日古诗详解

元日古诗详解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创作背景

此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古诗。

赏析

此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古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古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古诗者注意到,这首古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古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古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古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古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篇10:古诗文中的二十四节气

如: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相关专题 意象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