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浪漫主义或野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简介】感谢网友“浪漫主义或野兽”参与投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共17篇),供大家参考。

篇1: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周广生 河南许昌县五女店镇第二中学(461000)

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渗透,意义重大。

1生物教学的现状

首先,中学生物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缺乏必要的重视,没有把这些问题作为重点渗透的各个章节中去。初中教材在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对环保问题作了一定的阐述,但很多重要内容,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只是通过四副图片展示了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例子,而《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内容更简单,只是让学生制定一个计划,并没有什么实际环保方面的问题,如此下来,学生的环保意识很难提高。

其次,现在绝大部分学校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有些时候,虽然宣传的轰轰烈烈,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又有多少哪?现在,社会和家庭审视学校、学校和家庭评价教师,无一不是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在成绩和升学率面前,教什么不教什么,学什么不学什么,老师和学生一切都显得非常明白,一切都做的顺理成章。在这种环境下,还有谁去提素质教育?还有谁去谈生物教育?还有谁有时间去讲环境保护?这样一来,对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的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特别在农村中小学,这一方面做的更差。

再次,中学教学大纲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我国中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培养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报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观点的培养)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之外,对环保意识方面的要求几乎是零。而在目前新形势下,应将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和培养作为重要的方面明确纳入中小学培养计划中去,从而使教育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显得势在必行。

2环保意识的`几种渗透方法

2.1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知识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方式,如何利用课堂这块主要阵地去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哪?首先,生物教师要备好课,努力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在把环保意识渗透进去。

比如:结合生物课中细胞癌变和遗传病发生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各种化学致癌物、放射线、病毒等对环境的污染都可能激发身体中正常细胞内的某些正常基因发生突变,结果使人患上癌症或者各种遗传病。结合食物网和食物链的知识能够使学生明白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一切破坏食物网和食物链的行为都会破坏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家园,最终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结合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污染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不仅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而且是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等等。

其次教师通过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通过课堂教学把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环保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而不是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所以教育教学方法应该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图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录像光盘等)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收集各种环保方面的知识材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与环保有关的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环保知识,这样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把讲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总结。

2.2举办专题讨论会、黑板报、知识讲座等,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去。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种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等都是学生愿意探索和感兴趣的内容,再加上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到处都有生物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话题。生物教师除了在课题上渗透环保知识以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方面的宣传。

具体的做法是定期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讨论会和演讲比赛,也可以在一些与环保有关的日子(如:地球日、卫生日、环境日等)举办保护环境的专题演讲比赛和讨论会,学生为了在活动中展示自己会主动从各种媒体中了解与环保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一些与环保有关的知识,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3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以外,第二课堂的活动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场所,在利用好课堂教学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生物学课的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或学校附近的环境,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或去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使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增强学生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附进居民住宅区、工厂、医院、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动行动起来关爱环境、保护环境。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外寻找答案,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促使其将一些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

2.4以布置形式不同的课外作业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探究、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的“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有关人类破坏生物圈的实例;在讲到八年级上册有关动物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调查一些有关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取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做课外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

总之,生物科学在环保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在当前学校环保教育普遍开展之时,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并将之运用日常生活中,尽及之长为环保教育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责无旁贷。

篇2: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作者/王莉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兴华中学)

摘 要:生物学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对当前社会和学生个体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篇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一种高度珍视,它包括人的精神的发展、精神的需求以及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实现生物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精神

新版教材为贴近学生生活,无论是每一首古诗、每一段音乐还是某一个故事,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教版《生物学》这套教材中,有多首诗歌与生物知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自然科学教育之中。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发挥文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讲述“环境影响生物”这部分内容时,引用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感受不同的海拔高度造成的温度不同,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一定会对即将学习的生物知识产生美感,不仅增添了教学的情趣,也丰富了课堂的人文蕴涵。

二、挖掘教材社会功能,渗透人文精神

在日常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渗透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内容,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在体会生物科技给人们带来健康与舒适的同时,更能增强自己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但同时也要理性地提醒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但是同时我们要知道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生命科学本身造成的,要解决它们就要提升我们的人文精神,依靠科学的方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让学生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精神

1.经典故事导课

要有意识地设计新课导入,渗透人文精神。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课时,让学生讲“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齐国的良民到了楚国就成了盗贼”等,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唤起了学生对伟大政治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找到了这个故事背后的生物学意义――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在这样的生物课堂上,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倡导探究性实验

除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之外,生物实验课以及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培养科学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开发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采集与处理数据及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理解生物,如此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本质的理解。

3.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从生物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的生物思想和生物方法,以及由此向其他领域迁移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利用生物学发展史,渗透人文精神

生物学发展史记录着每位生物学家的研究活动,饱含着科学家们的理想与信念,他们在研究与发现过程中的快乐与辛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这三方面培养人文精神。

1.通过阐释生物学史中的矛盾与争论来培养人文精神

2.通过介绍生物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培养人文精神

3.通过了解生物学家的人格和信念来培养人文精神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实践的能力,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采取恰当的途径与方法进行适时的人文教育,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地钻研和探索。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启迪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绍春。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兼论人文教育的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

[3]刘铁芳。当代人文精神与教育略论[J].教育科学研究,.

[4]夏洛特・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陈宝恺,译。华夏出版社,1987.

[5]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

[6]赵春音。弘扬人文精神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

[7]章红斌。呼唤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中学生物教学,.

篇4: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作者:王克文

工作单位:湖北省石首市大垸乡焦家铺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434400

联系地址:湖北省石首市大垸乡焦家铺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3593816790

email:wangkewen6@sina.com

个人简历:本人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在平常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有关教学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希望能和所有的教师朋友共同探讨教育方面的问题。

论文未发表,属于自己创作

篇5: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社会的宣传教育,我们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都需要使用到化学,对于我们化学教师来说,化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环保课题是我们化学课程一个重要组成,其意义远比教会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来的重要!当然学习的一切目标都是为了实践,没有好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我们化学教育要在基础知识教育中把环保概念融入进去,把理论教学、环保实践结合一起。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育教学;渗透;策略;探析

一、现状

环境保护教育非常重要。如何科学的保护环境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环保化学教育,了解其原理才能补救和保护。我们要在化学的课堂里、活动课里和实践课中不断研究如何使用化学知识以保护好环境,提高学生环境保护能力与意识[1]。

二、具体措施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我们面临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土壤沙漠化这些问题与化学都息息相关,从污染物成分来看百分之九十其实都是化学物质,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必然要采用化学手段[2]。那么我们化学课程设置里就应该把环保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

(二)让学生重视化学对于环保的重要

经济、工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比如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出现酸雨,酸雨又让土壤酸化,植物存活率降低,植被面积减少,二氧化碳不能及时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分解,这又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上升,又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失调等,一个环境因素被破坏往往会导致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人类、动物、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一定要先让学生理解学好化学才能正确的保护环境。

(三)利用环保知识在高考中及平时教学中的习题进行教育

教师应该利用好平时的教学习题,将环保知识与考试和作业联系起来,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关注环保、关注自然。教师鼓励学生去了解环保常识、知识,把理论与环保实践结合起来。

(四)多开展环保课外活动

比如说在一些环保日,像植树节,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去森林里知识,顺便讲解植物在自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随后可以讲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知识,让学生明白这些化学知识也能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态环境中有多重要,引导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五)结合当地区污染实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

城市污染很严重,几乎每一座城市会有工厂,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染地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污染有多可怕,才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环保问题,并讲解污染原理,与学生讨论,制定环保策略,进行深入的环教育,实践是最好的教学。想要保护好环境,就好有强大知识储备,让学生能更用心的学习化学。

三、结语

虽然我们化学教学的.环保内容与考试的联系不大,但是保护环境,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这不是一场考试可以决定的,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保护教育力度必修加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才能让世界未来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晶.浅析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科技信息,,07:247-248.

[2]郭艳涛.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121-122.

[3]许元明,韦友欢.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04:49+51.

[4]李强,李文娟,刘艳霞.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J].广州化工,2013,03:159-161.

篇6:环保意识教育寓于生物教学中

环保意识教育寓于生物教学中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

作 者:刘丽琴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唐县第二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18) 分类号:G633.91 关键词: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   渗于其内   寓于其中  

篇7:通过《植物》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通过《植物》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多样.然而,国内15%~20%的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作为中学教师,在教学植物学时应注重渗透环保意识给学生,让学生们认清形势,成为忠诚的环境卫士.作 者:王小环  作者单位:凤冈县第一中学 期 刊:贵州教育   Journal:GUIZHOU EDUCATION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 

篇8: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覃志江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提高高中生的环保意识,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地理教师更应注重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我国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的国家,而且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这与我国国民环境意识薄弱有关。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地理教学应将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摆在重要位置。

一、环境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目前,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种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也是一个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表现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我们正在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量大。如果青少年缺少环境意识,不注重环保保护,那么环境问题将愈来愈突出,最终将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大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意识的必要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地理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很多,但其中最突出的一项是环境意识的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空间,组成环境各要素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人口爆涨、城市化、物种灭绝、森林滥伐、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资源紧缺……,都有很强的地理性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意识的教育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和变化,尤其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后,环境教育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把有关自然与人文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高度关切,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对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危机感、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等等,这些任务理所当然落在了地理教师身上。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为了谋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文明的衰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牢固的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三、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可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通过环保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并形成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的动机。如讲叙当今海洋石油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酸雨现象等问题和“森林保护”时,可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再如,讲述种群特征时,介绍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仍属增长型。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引发土地、粮食、淡水、矿产、森林等资源危机。因此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人口观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人人珍惜资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

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使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注重结合舆论宣传,营造环境教育氛围,学校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广播系统、橱窗画廊、黑板报等视听舆论阵地,通过主题班会、晨会等形式,并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环保纪念日(周),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科技活动,努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广泛宣传环境教育意义,从而形成“人人宣传环保,个个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地球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二是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创造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新文明,走出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变环境危机为转机,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三是宣传自然保护法规。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组织学生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我们还可以举行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拓宽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意识和态度。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环保专家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时可举行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环保义务宣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营造绿化带,种植树木花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总之,通过对当前环境状况的反思,增进学生对人类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热爱环境的思想和与环境同生存、共发展的生存观、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高中地理教师只有不懈坚持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不断探索和创新环保教育途径,才能牢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新一代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

篇9:环保教育于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环保教育于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环保意识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教材,使环保教育于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 者:赵晓梦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唐县王京镇初级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18) 分类号:G633.91 关键词:环保教育   生物教学   自然环境  

篇10: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点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众所都知: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首先,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大扫除时,我与学生一道擦窗子,抹电扇,重活我领头做,有危险的工作我单独干,这样大家个个积极干,总会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锻炼时,我与学生一同打球,做游戏,赛跳绳,人人都会积极参加锻炼。升国旗时要求学生站正行礼,我首先自己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我就端端正正,学生也就自然照样守纪律了。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记得有一次,小预备铃声响了,我象往常一样,拿着书往教室走去,走到教室门口,原来喧闹的教室“刷”地一下就安静了。看得出这里刚发生一场“战争”,教室门边的一大块地上到处都是纸屑,我没有批评他们,也没问是谁扔的,弯下腰就开始捡起来。孩子们慢慢聚拢来,  一个,两个,三个,大家一起动手,教室很快就干净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就接着上课了,整节课上,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坐在门口的学生主动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承认了错误,表示了改错的决心。(原来,他们为了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互相撕了对方的本子,并赌气的扔了一地)。另外,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觉得要学生守的规矩,我们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教材中,还有许多象“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里的小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第八册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就有一段小知识是这样的:“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就提出把整个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小数的名称是13世纪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的,在13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低一格表示小数的记法。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直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这个小知识就能起到既让学生学到有关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所有家庭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里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们谈谈我们该怎么办。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又如,学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同学们每天晚上问一下爸爸妈妈当天的开支情况,用一个表把每天开支的各个项目、金额记录下来。记完一个星期后,让大家计算一下自家每天花多少钱,一周花多少钱,照这样算一个月要花多少钱,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家长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篇11: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论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论文

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少年儿童预示着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自然成为环境保护大军中的一支主力军,怎么样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环保教育呢?我的体会是: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

一.启发情绪阶段渗透环保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首先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奠定基础。如:《“植树造林”游戏》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语言诱导学生进入情境,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要从小保护环境。教师说:“现在为了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在我们班特成立环保小分队,我给每个队员发环保标志,你们愿意参加吗?同学们纷纷举手参加,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各位环保小卫士,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保的现象?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同学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说出了许多破坏环境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有的说:有些人随便捕杀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要提倡人人爱护动物,珍惜动物,让动物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有的说:有一些人乱砍乱伐,破坏森林,使我们严重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我们要极力制止这样的行为,大力宣传,多植树造林。抓住时机再进行游戏,学生的道德情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练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做模仿操”小鱼儿游游“的练习中,以水为话题,向学生说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水资源很贫乏的国家,我们每年要产生300多亿吨城市和工业污水,这些污水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许多河流湖泊的污染,有水也不能用,所以希望大家,从小要懂得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二.结合体育教学特点渗透环保意识

根据小学生特点,在游戏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育之中。如:在一节〈〈素质游戏课〉〉教学中,以环保为教育契机,采用多种游戏比赛形式来表现,一环扣一环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1.植树造林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人拿一个饮料瓶,教师在每个组面对的跑道线上打上”植树“的点,游戏开始,第一个学生跑到第一个点上植下一棵”树“,再向前跑,饶过标志物返回击第二个人的手掌,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最先植完的.小组为胜。这个游戏以废旧的饮料瓶代表小树苗,通过游戏中的”植树“给学生植树造林,爱护环境的教育。

2.抢救动物

在游戏”植树造林“设置的场地上进行。教师首先设置情景――洪水使各种小动物面临危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动物,发令后,每组第一个学生采用蛇行跑,绕过障碍(饮料瓶)跑到转折点,然后模仿各种不同动物的跑,跳,爬,飞等动作返回击第二个人的手掌,依次进行,以最先做完的小组为胜/这个游戏教育学生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3.绿化祖国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依照〈〈新课程标准〉〉,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设计出用废旧饮料瓶摆出能代表环保意图的图案、字画等,发令后,第一个学生跑到终点处,摆下一个饮料瓶,跑回击第二人手掌,依次进行。以小组成员最先摆好跑完为胜,最后让各组选出代表,来说出自己组的创意。有的组摆出了”一棵树“,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也有的组摆出了一个”保“字,即”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还有的组摆出了一只”小动物“,即”爱护动物,美好未来“等。这个游戏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一系列的游戏练习都是通过不同的情景设置,使学生利用跑、跳、爬、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弹跳、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环保意识。

三.在恢复阶段渗透环保意识

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常有一段放松恢复阶段,抓住时机,我常将传统舞曲改制成一种将鸟声、羊声、马声、大象声等各种动物声音汇聚而成的音乐――《满园春色》,学生通过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欢快的舞蹈,来感受这鸟语花香,美丽大自然的境界。

四。多渠道,全方位的渗透环保意识

要想让环保教育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让每个学生心中时时刻刻树立环保意识,我们就要从点滴抓起,从细节着手,利用多渠道,全方位的途径,结合教学实际,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操场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一个大舞台,因此我们注意把学校操场周边的环境,绿化搞好,围墙写上标语,画上图案等,让学生得到美的感受,让学生形成”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及做光荣的张家口人,爱工人村小学“等美好思想。由于校园的郁郁葱葱,给飞来的小鸟提供了便利的留居条件,我经常教育学生要保护生态环境,让鸟儿和人类共同居住,让鸟儿成为大家的好朋友等,起到很好的环保作用。

篇12: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环保问题中涉及许多化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每位同学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 者:刘秀荣  作者单位:安徽能源技术学校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环境   化学   教育   环保意识  

篇13: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 摘要 ]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1 、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1 . 1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1 . 2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     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 3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所谓适时就是电动机问题,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信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2 . 1 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2 . 1 .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D?D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 . 1 . 2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同学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 . 2 组织教学中的教育时机

2 . 2 . 1     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2 . 2 . 2     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其中,课前场地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 2 . 3     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这是体育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2 . 2 . 4     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 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2 . 3 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2 . 3 . 1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 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2 . 3 . 2     耐久跑教学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例如,在实际练习中分析不能跑完全程的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平时对他们的了解,在处理上应有所区别。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需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既能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的工作即可初步解决。

2 . 3 . 3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2 . 3 . 4     在球类项目的教学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感受到球类比赛的胜负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正确对待对方的犯规,决不允许施以报复的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误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篇14:体育教学中如果进行德育渗透

3 . 1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3 . 2 小学时代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的关键

篇15:在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意识

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为了减少英语学习的难度,文化意识在课堂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英语教育专家经常说,外语教育是外国文化在外语课堂里的呈现。英语教师应该通过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进行跨文化教育。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也是应该能做到的。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我们应该首先具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娴熟的跨文化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才能长期地、系统地传授跨文化教育理念。

吃透教材,善于利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文化比较和渗透。英语教材是教师输入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英语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带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情境,语义、语境、语用尽量真实,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突出一些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言语交际的环境准确地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

英语教学包含着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烙印,涉及问候、购物、祝愿、饮食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民族差异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但是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灌输,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听天书无异。因此,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跨文化差异的幻灯片或视频,根据看到的内容组织表演。

文化教学是语言课堂中的一道营养大餐,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世界的多彩,唯此才能体现语言课程价值的完整性和时代性。

摘要:英语学习首先在于对英语文化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具有在教学中有效地导入文化的自觉性,依此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文化教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从文化导入、教师角色、教材、课程设置和评价系统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

篇16:绿色化学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绿色化学意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结合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要求,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进行绿色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围绕绿色化学教学,对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课堂内容的讲授、习题的'编排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作 者:刘娟 侯俊涛  作者单位:刘娟(陕西省白水县职业中专)

侯俊涛(陕西省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陕西,渭南,7156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30) 分类号: 关键词:绿色化学   环境   中学教学  

篇17: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探索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例如:学习a=bc型数量关系时,对课本的一个开放型问题作如下改编导入新课:小斌家房屋进行装修,买来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总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段作为检验样品)学生讨论热烈,兴趣很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一种较简捷的方法,抽象得出a=bc型数量关系,然后再结合其它生活实例探究,发现a=bc型数量关系中,b、c和a的倍数关系的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a=bc型数量关系加深了理解,并深刻体会到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设计“如图1:A、B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村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

[1] [2] [3]

相关专题 环保意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