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史论教学方式与方法

zooe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基础史论教学方式与方法

【简介】感谢网友“zooey”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础史论教学方式与方法(共15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基础史论教学方式与方法

[摘要]文章论述了以现代认知科学的建构主义原理为依据,进行基础史论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主张,以改变目前存在的强烈教师中心主义色彩教学状态,使学生从被教授的局面转向主动学习,培养深层次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文章以西方现代设计史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基础史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核心理论依据和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史论教学 问题与对策 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基础史论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

基础史论课在许多院校中属于枯燥、晦涩难懂的课程,学生常常觉得乏味无趣,其问题究竟何在?对其问题的研究意义何在?当代研究认知科学实践的专家普莱斯顿·D.费德恩与研究主动学习的教育家罗伯特·M.沃格尔的著作《教学方法》一书中,也以历史课教学的问题为典型案例,讨论了当今教育中的困惑与问题,足见史论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传统的讲授方式已很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与需求。

在信息获得困难的时代,知识的教授与传递的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价值,而在当今知识与信息可以轻易获得的时代,教育的价值更主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深层思考,为受教育者个体创造个人学习难以获得的教学环境和能力培养,促进心智成长。

但我国现行的基础史论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仍主要呈现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师中心状态,大量的历史信息一次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没有知识背景的状态下被动地接受传达,缺乏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思想体系的学习,大量的知识没有变成自己思考系统中的一部分,很快忘记不足为奇。

2.时代对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当今飞速变化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的日益膨胀,以传统的传授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已无法承载。

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急需改进,带有强烈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色彩的行为主义传统教学方式必须向信息时代的需求转变。

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的瞬息变化和信息量的庞大,以及随着高技术革命与高度的信息化,社会在日益加剧其国际化进程。

生存在这样时代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对高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的应对能力和对大量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否则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当代教育认知理论的思想与主张

认知科学的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在个体认知结构的.整体性上学习主动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主动、能动地,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建构意义,即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比起传统的重视知识记识,建构主义更重视发现、分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重视合作学习的影响效应;在这样的理念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发生学习,并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主动观察构建自己认知结构,帮助每位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与特性、需求、性格特征等,设定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情境。

认知科学非常强调学习的动机,内在兴趣是引发学习和主动建构意义的关键所在。

与传统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相比,更重视培养个人积极主动的能动性思维,重视个体思维结构的自主建立与发展。

费格恩和沃格尔以教育方法为核心对当代教育认知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性质作了精辟的阐释。

两者的主张在性质上截然不同,在教授方式上必然有重大差异性。

前者是以知识传授性教学方式来“提供学生学习”,后者是以学生主动建构自己认知方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前者通过提供学习,使学生逐步积累知识,后者则注重将学习建立在学生个体思维系统建立的整体性框架之上,使学生自主、主动地通过学习建构自己的理解;前者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影响,后者则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认知理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当代教育方法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基础史论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探索

1.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交织融合的教学方式。

在通常的教学改革中都将问题理解为改革是将教授为中心“提供教学”的传统式理论教学,变为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引发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

因此,学生为中心展开自主学习也是当下的时髦话题。

但自主学习的含义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自己学习,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思维主动、自主积极的思考状态,建构意义才更具有效果。

教师必须是教学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做一定的讲授与引导是非常必要而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填鸭式方式显然已经严重过时,需要寻求教师教与学生学最佳效果的平衡点,应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地交织融合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带到思维碰撞与活跃的互动状态。

互动是参与的最佳方式,是促进思考与建构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2.引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索。

本研究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以认知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原点与核心,在教学实践中以如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探索从引发兴趣、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展开实践教学、小组协作学习、个性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针对五个方面具体实施了10种教学方法,包括引发学习兴趣法、历史脉络梳理法、带着问题阅读法、理论比较分析法、作品分析评价法、课堂教学参与法、角色换位学习法、实践能力训练法、小组协作学习法、多元化评价法。

这10种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引发兴趣。

这是引发学习的第一步。

当代认知理论的教学方法强调,首先要把学生吸引到学习内容中来,才有可能发生主动学习。

因此,在面对理论基础薄弱,对理论教学比较排斥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引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引发兴趣,首先要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切入,引导学习的现实意义,并要交给学生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方法,即从为什么学、如何学这两个学生关心的方面来激起学习的愿望。

这一步要具体向学生介绍一些方法和案例,切忌空谈理论。

篇2:装饰基础教学理念与方法

摘 要: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装饰基础课是向专业设计过渡型的课程。

在了解时代特征,对现代设计教学经验进行比较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高校教师课程设计时面临的问题。

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并更新观念使装饰基础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未来的专业设计需求衔接,以使设计基础课真正起到为未来设计奠基的作用。

篇3:装饰基础教学理念与方法

生活化的设计与艺术化的生活不断交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对审美和品味的把握也在悄然变化。

鉴于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无疑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装饰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教学反思,建立新的理念与方法,为从整体上确保教学质量,使装饰基础教学能够更好地与未来的设计需求衔接,以真正成为将来专业设计中良好的基础平台。

一、学生应本着审美的态度走进装饰艺术世界

视觉艺术教育有几个比较公认的特点:教育有标准、有教学指导程序、有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内容是艺术技巧、审美经验、文化修养三方面构成的。

这一阶段着重于美感的启发。

在装饰基础教学中,打破以往直接从概念定义入手的教学流程。

从学生兴奋点出发,以一系列的作品赏析与交流开始引入课程,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兴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止步于书本范畴,不难发现,审美能力的缺失,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设计水平的发挥。

如果前期缺乏一定的审美修养。

即便有再多的艺术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整体审美素质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教学实践成果中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自身综合艺术素养较高的同学,创作题材更广泛,表现能力也较强。

能铸就其设计品的成功。

毋庸讳言,教师要有目的地在学生鉴赏能力与认知上给予充分引导,也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强调装饰设计与文化之联结性。

对各种文化的考察是我们认识、感受和理解装饰艺术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艺术家们卓越创造的艺术作品,显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多样性装饰风格,各国民间艺术的沃土更是开出奇异多彩的艺术之花。

这些都是最美最宝贵的的装饰艺术遗产。

将动态的方式加上静态的语言来展现,让同学们通过画面或视频与古老的艺术进行对话,从概括的形式语言到多元化创作,从二维到三维的丰富视觉表现,鼓励学生们寻索装饰设计的途径。

其次,提出与课程相联的一系列关键词作为课后的知识点查询。

如成都非物质遗产节,中外装饰艺术家等,这些内容都可作为课程的外延知识加以补充。

列举课程相关书籍、博客与网站地址。

在调研探索中,鼓励同学对世间一切美好的形态和色彩有向往有情感;获得灵感的基础是信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通过本阶段学习,让学生们能敏锐地把握和获取装饰的元素,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进而发掘灵感,即先要理解“文化”,从我们的传统艺术中寻找自己创作的营养。

二、创意与技艺是设计的主流问题,在装饰基础教学方面也承载着不同的价值

装饰设计与绘画不同,它是一门同时兼功能性,工艺性和形式美于一身的艺术形式。

由于装饰的样式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才能制作到它所要装饰的物品上,因此,还要考虑技艺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提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与独创性,具有以崭新视角去诠释作品的能力,即创意能力。

另一方面,在创作过程中还要兼顾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需要经常检验一下课程的知识点与知识链是否与其特殊的需求相吻合?我们不能照搬传统课中片面强调一对一的“写生变化”。

这方面花费过多时力,一定程度阻碍了创意思维的发挥,同时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单纯唯美的追求当中,尤其在实际运用中,当装饰图案与立体形态结合表现,或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适应等方面会显现不足之处。

“装饰”作为艺术设计而言,则更注重装饰行为和结果。

以秩序化、规律化、理想化为要求,同时追求材料、结构、功能特性的美。

强调综合考虑融于作品中的艺术性与表现形式是要对接的,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的统一与协调才能组成完整的视觉形象作品,展现一定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

因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善于发现设计的多种可能性,运用不同工具、不同表现方法、不同造型语言去描绘对象。

另外,在训练过程中,要了解不同工具的特点,还应研究对它们的不同的使用方法能给我们带来的多种可能性。

比如材料与肌理的差异会使装饰语言变幻万千。

当我们应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方法时表现的可能性会更加宽阔,使每件作品都能被赋予独到的思想与形态。

如此看来,创意与技艺的联姻能为装饰艺术更为生动多彩。

三、实践性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设计课程中,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训练和启发

这是专业艺术与设计艺术教育的原则。

装饰基础课程的重点为解决在装饰中的形态、色彩、材质的塑造与构成能力。

针对平面的装饰图形和立体形态,都需要学生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去把握,从而较快熟悉不同的材料、工具,培养基本技能,拓宽二维、三维形态的艺术表现能力。

其中,两种层面的设计使学生均有训练:一是比较自由的设计,思维的方式与角度可以更多样,其表现的手段更加宽泛,注重的是对装饰设计方法材料等的探究,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掘,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另一类是结合具体命题要求,在“约束”中创作,带有更强的实践性。

艺术设计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教育差异化大,全世界的艺术院校的方式都有共同点,但实践的原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循的,教学过程注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课程作业要求方面有系统的阶段性安排,基本上是每天有一个具体的小练习,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课程系统。

通过几项专题装饰设计练习能使学生渐渐掌握如何通过创意、采集、变形、着色等手段准确传达主题的方法,提倡学生的自我实验和创造性体验,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始终保持着新鲜感、趣味性和探索性的状态。

从装饰画面构想到作品实现,教师要将学生实际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课程中。

引导学生体验装饰基础理论、掌握造型的形式法则,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学生从确定方案、制定计划,寻找材料,制作加工一系列完整的程序。

希望达到《考工记》所提出材有美,工有巧的境界。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鼓励和辅导,通过课题实践让学生自觉地对这个时代的设计元素、设计工具、设计方法进行了解与掌握,以适应现代设计的种种需求。

为提升设计水准,结合装饰图案的巧思及适时信息导入大众日常生活中。

鉴于此课程在学生的整个专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上几方面的授课准备,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装饰画设计有一个较深入的认知和实际设计水平的提高。

结语:科技与信息的发展,人们感知的视角得更广泛的延伸,审美有了更深层的要求。

应当如何完成装饰语言的艺术创作,装饰艺术教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个方向进行探讨并付出努力,期望古老又新鲜的装饰艺术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篇4:教学理论与实践史论教学的实验与思考

教学理论与实践关于史论教学的实验与思考

史论是相对于史料的一个概念,本文强调史论教学,并非是对史料的忽视,重弹“以论带史”的老调,而 是因为史论教学已成为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高考选拔命题走向 与教材水准相对稳定等诸多矛盾中的焦点所在,这既是历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也反映出历史教学非改不可 的态势,在经过初步调查和实验后,引起了对史论教学,尤其是对高中史论教学的急切关注与审慎思考。

一、形成焦点的背景

高考试题的影响,直接把史论教学推向焦点地位。随着高考历史命题社会效应的扩大和对历史教学所起导 向作用的加强,历史教学的应变举措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同样,高中历史教学的迅速强化和提高,对命 题水准上升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原则上的同一性与相互砥砺的情状,造成我国史学事业中一个最 生动、最有创造性和最富实际效应的领域。诚然,每年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在研究高考试题,年复一年,所 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的合力,该有多么巨大。几位命题专家要在框定的命题原则中创制出一套方方面面均无言辞 的试题,其难度可想而知。设想一下,百万考生全力背记教材,而试题答案又全赖课本中寻找,这对于任何命 题高手也会发生“江郎才尽”的窘态。所以,冲破“依纲据本”的规范网络,“扩大命题空间”是实际发展需 要,也是命题的必然要求。

命题中用知识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迅速向以能力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进行转换,这是近几年 命题思路的重要特征,命题者可贵责任心与强烈使命感,趋使他们执着于对试题形式和内容的创意革新,力求 试题在科学性、艺术性方面达到更高境界,他们穷心竭智,甚至不惜生命(绝非危言耸听),其学识与人格意 志经受了充分的考验。相比之下,在人们的视野里,历史基础工程――教材则因保持稳定的特点而显其变革频 率低,甚至坦露出固执,在某些问题上呈现呆滞状。前者“激进”是创作者的业绩,后者“保守”却并不是编 者的责任。因为创制试题的应时要求与教材相对稳定的原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依 试题观点考察教材,教材内容上的疏漏和体系上难于克服的缺憾,给布题留下许多“死角”;站在教材的立场 ,试题若离了教材,便会出现无依托的无政府状态,无法操作。近两年双方矛盾愈显突出,由此引起的种种争 论在所难免,历史教学的骚动大多根源于这里。

既然矛盾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找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正确出路。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当我们对教材的 编写原则与命题的创制要求逐一进行比较以后,就会发现在培养学生能力问题上的主观一致性和客观上的差异 性同时存在于两者之间,恰似一个在彼岸,一个在此岸,却同时呼唤着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争论本身绝不是 各自失态,如果通过史论教学架起沟通彼此、兼容双方的桥梁,二者互补,那将替史论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将促使历史教学在各方面向自身的某种极限进行挑战,建立史论教学新观念、新模式的迫切任务正摆在每位 教师面前。

史论教学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除了上述导发原由外,还因为内在“危机基因”所使然,众所周知历 史学的两项应用功能,一曰资政,一曰教化,大凡“史学无用”或所谓“史学危机”的出现,其实质都是史论 的暗昧。当历史经验与科学论断受到重视,并作用于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时候,谁还会对历史的价 值产生怀疑呢?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管理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对自己历史淡忘的民族只会是 行将灭亡的民族。史论教学担负把个体史事抽象成历史概念、规律并传授于人的职责,是史学应用功能最重要 的体现方式。历史教学中忽视史论教学,或在某处发生迷茫,无异于史学工作者对史学自身的发展缺乏信心, 这将导致对历史经验权威的动摇,“史学危机”、“历史无用”论自然随之漫患于社会。足见艾怨“危机”和 惋叹“无用”是我们史学工作者自扰之举。我们应负的责任是加强对历史结论及其规律的研究、宣传,一方面 为执政者、管理者提供咨询,一方面加强史论教学,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教育,感 受裨益。当历史科学知识被用来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参考,或从历史人物、事件精神里吮吸灵魂乳液的时候, 史学的应用性变为可能、可懂和无可替代,历史的时代感、使命感得到充分体现,历史“危机”是一定能克服 的。面对千百万青年学生,史论教学将担当重任于斯。

史论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也是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史学是一门研究以往一切的科学,反 思是最主要的特点。随着社会与自然的进步和变迁,新的史料不断被发现,形成原有历史结论的条件有了变化 ,对许多史论也必然带来修正、补充,甚至会有对原有历史结论的否定。不少历史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这样 或那样的变化,史论的充实、变项、定位是教学中经常的活动,史学若不滞后于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求 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观不能迁就闭关锁国的历史观,史论教学面临着空前广泛、深刻的时代要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古老而发达的历史学科在与它学科竞相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外在条件的影响, 表现得相对疲软,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大学生历史知识的短缺都潜伏着灾难性的隐患,除了对历史教学本身 的损害外,对相关学科的教学也造成不利,诸如对教材的认识,文科情境教学的开拓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 用……等都存在不少障碍,其它学科教学迅速改革的态势对历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大潮的氛 围中,史论教学的重要性、迫切性已成燃眉之势。

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明确史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实验与改革的力度,依然有许多务虚工作,改变观念首当其冲。

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晰教学思路的前提。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视历史知识结构为具体知识和规律 性知识两大类。“具体”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影响;“规律”指的是历史概念 、规律之类。这种框定历史知识的方针,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均有弹 性,其烦其简,其深其浅颇难言具体。有许多历史规律在教材中其具体性质更胜于“具体”知识,规律亦有总 体的,阶段和方面的不同。同时以“具体”与“规律”这种视角看待历史知识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 ,其它许多学科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的两类。所以我们认为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应该建立 在“史料”和“史论”的框架上。这样看待历史知识结构,使史料与史论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从掌握史料到引 出史论是质的升华,这个过程是历史思维的关键所在,也是历史教材的主体内容,说明该过程并达到既定目标 的就是历史教学。

向传统观念挑战之二,就是改变对教材的教条态度。教材乃是教学之本,这一点无可非议,中学历史教材 在史学领域中还具备简明、贯通两大特点。论及简明,反映在史料的基本可靠和史论的基本正确上。唯有“简 明”二字,恰恰证明教材充分吸收了史学研究最先进的成果和史学界公认的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考察,中学历 史教材是较任何历史专著水准要高的编辑读物,从贯通程度考析,就时间之绵长,空间之广阔未曾有某项史学 著作达到了中学历史教材的程度。史学贵在一个“通”字,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域的历史主旋律和谐汇编 成书,涉及到无数技术因素,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因此,教材的权威性应该享有法定地位。但是,据此优 越性便把教材看成是“圣经”般的读物,那是十分错误的。对待中学历史教材,明确地说它还是历史学基础部 分的范文,具有鲜明的典型个性。持这种态度,一方面要准确无误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我 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教材的水准与基本精神。换而言之,教材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载于课文上的文字表述, 它含有许多需要挖掘的新知识及内在的转换机制。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专注教条式的背记,将教材内容完 全照搬进学生的头脑,把教学变成知识从一个仓库转向另一个仓库的工作,历史教学岂不是走向了死胡同,能 力从何而来,教学还有什么活力可言。因此,正确对待教材应是不仅遵循教材还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言在 其中而意在其外。教师的创造与发明是教材所有其本而又未注其明的。只有摆脱对教材奉为“金科玉律”的传 统观念,史论教学方可得到全面的开发。

对传统观念挑战之三,是务必改变机械的教法程式。传统教法在形式上已近十种,可是却遵守着一个唯一 的套路――依教材内容进行串讲,若说有什么异差的地方,那只是在对词句的精雕细琢或内容讲授的艺术加工 上,历史教学中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一般原理的运用本是完全应该的,只是历史教学自身的基本特征却绝不应 它移。有一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仿佛什么人都可以走上历史课讲台去讲授历史课,这类咄咄怪事的泛滥,追 本求源也是“照本宣科”的危害。从理性上探讨,我们历史教学的水准没有规范标高,或者说对历史教师应具 备的素质条件没有严格其标准,除了行政手段助长这种混乱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传统教学方法对历史学科思 维特点认识不足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原因。任何一门学科其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就是有它本学科独有的 思维特质。历史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在教学中围绕历史思维这个中枢来组织教学对策,否则都将是看重了外 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历史思维过程告诉我们:在选定一个个特殊的史实材料后,便开始了对历史感性具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史实归并汇类,抽出他们的普遍形式,取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史实背后的本质被 揭示出来,有了这种条件我们还必须凭借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比较,再抽出其共同点,对共同点的必然的本质 的方面予以综合归纳,建立起一系列概念、判断,这种抽象的规定还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性质或关系,对历史 的具体性和统一性来说不可避免都有相对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尚不能反映历史事件的整个历史面貌,我们要重 视复杂历史的本来面貌,就必须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具体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具 体关系得到反映。也就是把抽象的规定内在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丰富具体而又运动变化起来,对那些在抽象过 程中撇开的种种复杂因素按照历史的本来联系重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具体认识――思维中的具体 即人们思维中再现出来的历史。最后还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再现历史场面,使历史发展过程鲜明生动、有血有肉 。

从历史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基本特点,即采用历史的方法,按照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进 行并揭示其规律。同时又坚持逻辑方法,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形式揭示对象发展规律。两种思维互相统 一。在两种思维学统一内,第一,要求客观史事是出发点,而不是某种观念;第二,将历史现象和产生它的各 种条件联系起来;第三,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面 就是对这样的历史思维的把握和运用,所以历史教学法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的中枢是历史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而不是其他。评估教学、考试命题都应该把对历史思维的要求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历史思维标准的提高史论 教学更需要不断加强。

三、史论教学实验与改良

有鉴于教学改革形势所逼,对历史知识结构的新认识,对教材的传统态度的变化以及对教学法重点的迁移 ,在经过两年史论教学的实验后,我们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高中)形式与内容应作出较大的调整。

(一)关于调整原则

1.遵照现行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系,完成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

2.改变一节课为单位的备、教、考、改的惯例,按历史知识内容、依课本顺序分单元作单位进行备课、授 课、训练。

3.课堂教学由导读、释疑、训练三部分组成。坚持变以讲为主到以读为主;突出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思维的 贯彻;强化训练质量。

(二)关于导读、释疑、训练的基本要求

1.导读部分

课程内容的背景,即历史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周边情境,使学生明确某历史事件是该时代历史统一体中的一 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区分教材中史料与史论各是什么;

明确本课程内史料到史论或以史论指导分析史料所采用的方法;

指明单元教学内容在历史大系、历史阶段、方面系列,具体层面中所占地位、作用:力求了解编著者的意 图;

评析本次教学内容的社会影响、借鉴意义。

2.释疑部分

疏通字、词、句,解除阅读障碍;

对文物、图表等予以说明;

相关的经典作家史学观点讲释;

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介绍。

3.训练部分

训练范围分史料、史论、史法三方面,记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三部分;

练习方式按口头、文字两种表述方式进行;

练习标高以高考试题水准为水平线根据学生实际上下浮动;

历史小论文写作应有计划作定量安排。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首先体会到历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加强史论教学入手,要求教师在史才、史识、史德 上不断向自我的极限提出挑战,拓宽施展教学才智的领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历史教学的专业特征更鲜明 。其次,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能发生缺项,应遵循渐进原则,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保证不应有任何忽视 ,没有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完成,高中史论教学的改进是无法操作的。第三,从实验结果看,史论教学的加强 ,对学生知识能力及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的收效,唯有史论教学改革才是既尊重教材又能与高考要求 接轨的基本途径,史论教学活动在教材与高考试题之间形成沟通并因此而产生教材、教学、考试三者间的协调 合力,这将对教材的改进、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质量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系)

篇5:什么是基础标准与方法标准

基础标准与方法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附属部分或指导部分,为环境标准的制订提供统一的语言和方法。

基础标准的内容有: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标记方法、标准编排方法等。

方法标准的内容有:分析方法、取样方法、标准制定程序、模拟公式、操作规程、工艺规程、设计规程和施工规程等。

篇6:初中语文复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分析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分析

李春梅 冯 超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在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都会出现“复述”教学的词汇。所谓的复述教学指的是通过语言的重复来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和记忆的过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述方法的使用。无论是对现代文的学习还是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通过对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事情进行相关的串联之后的复述教学来使学生对现代文有更好的理解以及对古诗文有更好的记忆。复述的主体是学生,并不是老师对课文以及古诗文进行的分析。只有学生对文章可以进行简单或者是详细的复述,才能掌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才能使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复述教育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复述可以分为详细复述以及简单复述,所以在对文章进行复述的时候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进行详细复述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好文章的主要语句,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以及润色,将文章的主要意思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简单的复述,要求学生应该对原文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将原文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概括,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文章所要表达内容的主次,在复述的过程中,适当地对文章进行概括和删除。要想搞好复述的训练,需要学生有积极的热情来进行完美的配合,所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

二、复述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复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语文中留白的使用。很多课文中都会出现用省略号来代替作者要说的话的情况,而省略号后面的话大多数都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对学生进行复述锻炼,通过对留白的无限想象来丰富原文的思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由于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年代情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复述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转变的引导。其次,在指导学生复述的时候,要抓住重点的词汇,让学生对文章中重点的词汇以及语句进行复述,学生通过选出的词语进行相应的串联,不仅使学生对文章有充分的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言文字上的训练。

对于复述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只有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热情才能使学生的复述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人称的转换来吸引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篇7: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愉快教学方式的探讨

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愉快教学方式的探讨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中医学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要]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体会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愉快教学法

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大都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之前的教育是让少数人出人头地,让绝大多数人做出牺牲,使大部分人的内心受到伤害,这种“精英式”教育到现在已经不值得提倡。21世纪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科学知识,都能健康地成长。实践证明,盲目蛮灌、不注重效果的坚持、不讲究方法的苦战与求知都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所采取的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极端错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间加汗水”等摧残学生身心的教学方法应该抛弃。苛刻的要求、枯燥的学习、盲目的蛮灌、机械的重复只能使学生越学越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就是缺乏前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愉快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早就被运用于小学、中学的教学当中。对于中医药专业的中专学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教学法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愉快教学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是有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它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情绪心理学是“愉快教学”的心理基础。当心情愉快、心情舒畅的时候则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愉快教学正是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接受,并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愉快教学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愉悦性。愉快教学是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关系。②主体性。愉快教学体现的是寓教于乐。“乐”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从自我活动、自我实践中得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把课堂变成自己舞台。③成功性。成功是和愉悦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愉快教学正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把学习真正当成一件乐事[1]。

中医学基础是中专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以理论为主,抽象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学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认为太枯燥无味了。另外,学生年龄比起大学生来说相对要小,且好动活跃,自律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呢?笔者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引起学生思维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经络和腧穴时,学生们都会看过武侠小说,听说过什么一些关于经络和穴位的故事,所以在授课时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所认识的经络和穴位,它们是不是真的如小说中那么的神奇。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兴趣就高了。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是:“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下联是:“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这一副既形象生动、又带有中药材名称的对联由于其巧妙之处,被某电视剧引入到剧情当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类带有中医药知识的典故、谜语对联等,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2)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境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设置“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这种与问题有关情景中的过程。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如;讲到阴阳五行时,提出所有事物都可分阴阳吗?阴阳能否分开,单独存在?阴阳的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到更广阔、更高级的思维境界。

(3)巧妙创设“临床”情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成功感.一个人如果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有了成功感,那么让他再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很愿意去做,而且会有信心去做,因为成功感会带来乐趣。传统的中医诊治讲究“望、闻、问、切”,而其中通过表面现象去分析病情病因的方法是传统且有效的。这一经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形式,以模拟诊治的方式,通过设计“病情”,让学生在模拟中加深对用药、问诊技巧、判断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八纲辨证时,举出一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讨论属于哪个证型。诊断对了就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做医生成功诊断的感觉,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成功感,使其主动、愉快地学习。

3 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容易掌握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其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建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更直接、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如学习诊断中的舌诊,通过观看不同舌象,学生们就很快就掌握了舌象的诊断方法。

篇8: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

浅谈思维方式与高中政治教学

口王守武

思维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课题。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而且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都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拟对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举例论证,提取己见,以求教方家。

一、逻辑思维是引进理论园地的向导

所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逻辑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主要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等。

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从内容上看,分为四大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从形态上看,各部分都自成体系,即是理论体系的高中政治。不言而喻,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就得运用理论思维,就要运用逻辑思维。可以说离开逻辑思维,高中政治课教学,几乎寸步难行。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高中《经济生活》是从商品概念导人理论大厦的。教材把商品定义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用12个字定义商品,言简意赅,不可替换增删。学生首次接触这一概念,还真是有点陌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样:“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教学论文 )要让学生建立这一概念,教师就必然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首先是分析:凡是商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必须是劳动产品,②必须是用于交换。这里的两个必须就是将商品概念一分为二的过程,体现了分析的思维方法。其次是综合:只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既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的才是商品。这里的既是…又是…,就是将分解开来的两个方面综合为一个事物的过程,体现了综合的思维方法。为了加深对商品概念的理解,教师有必要进行举例说明,虽然“举例”不是逻辑思维的方法,但在举例说明的过程中,必然运用逻辑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

【例二】物质概念是哲学大厦的基石。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物质观,下面是考查对物质概念理解与运用的一道习题:影子是不是物质,为什么?请说明之。这道题不少学生会做错。为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做判断,影子是不是物质,然后对判断进行推理。具体回答过程如下:

第一,判断:影子是物质现象。第二,推理: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意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①。影子是光线被物体挡住而形成的阴影,从其成因光与物体的关系上看,是客观实在的;从其结果上看,形成的阴影也是客观实在的,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②。所以,影子是物质现象③。上述回答是完整的推理过程。其中,①是前提,②是推理陈述,③是结论。如此逻辑推理,学生会茅塞顿开。

【例三】高中《政治生活》中,教材在不同章节,用比较大的篇幅陈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政府的有关知识。但不少学生在考试做题时,常常出现政党与政府混淆不清的情况,或用政党的知识来回答政府的问题,或用政府的知识来回答政党的问题。为了把中共与政府这两个不同主体搞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就得借助于“分类与比较“的思维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将两类或两个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方法。要弄清政党与政府的区别,教师可从以不同点与相同点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中共与我国政府的异同比较如下:

(1)不同点

①产生不同:中共是应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而诞生,中共的执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选择。而我国的各级政府是由对应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②性质不同: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而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地位不同: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的政府则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④作用不同:中共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组织和思想领导,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领航和把舵作用。而我国的政府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管理和服务。

⑤组织机构不同:中共由它的各级委员会组成。而我国政府由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2)相同点(略)

通过上述比较,学生在做题中能从根本上区别中共与政府两个不同政治主体了。

在上述三例中,例一用到了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方法,例二用到了判断与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例三用到了分类与比较的逻辑思维方法。由此可见,逻辑思维是引进理论园地的向导。

二、创新思维是解答应用问题的灵魂

以逻辑思维为向导,让学生掌握了高中政治基本理论,这只是达到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第一层次目标,而不最高目标。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是三维目标,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能力目标,即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才是最高目标。当然,理论应用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实践领域,这是最根本的领域,就是将理论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取得改造世界的成果。一个学研领域,就是用理论指导对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从文本上回答新问题。学研领域是为实践领域服务的,学研领域回到实践领域中去才有最终意义,但实践领域也离不开学研成果的应用,学研领域应用已经走到了实践领域应用的入口处。

高中生学习理论的目的也在于应用,从长远看,是为应用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从眼前看,由于身处学校,以读书为己任,不言而喻,这种应用主要是在学研领域中的应用。诚如高中试卷中设计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XX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XX问题”之情景下的运用,这种在“分析”、“认为”层面上解决问题,是纸上谈兵式的应用。

虽然是纸上谈兵式的应用,但已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属于应用问题了,对它的回答需要运用理论做指导,但不能简单地运用几个概念、判断,进行一番推理就可完成任务的。解答这类问题的核心在于创新,也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才能答好这类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湖南高考文综试题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略)

材料二:

我国某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三大核心的产生和创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截止申请专利4000件,获得授权专利2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先后通过IS09001、ISO/TSI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该企业整车销售达50万辆,连续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冠军,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来,该企业已经让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1)(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4分)

这里要回答的问题具有的特点是:①实践性,是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②时代性,自主创新是当前的时代重大课题。

这类问题答案特点是:①开放性,答案角度没有规定,比较宽泛。②多元性,答案要点不一而足。③探究性,这是高考题,书本找不到现成答案,老师平时也没讲到过,复习资料上也未曾见到过的。

上述特点说明,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依赖逻辑思维来完成,关键要靠创新思维。因为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二者的特点和适用领域是有区别的。逻辑思维是从概念出发,依靠现成的理论定论,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因此,它适用于学理研究领域。创新思维则是从事实出发,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着力于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课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方案、解决新问题,因此,它适用于现实应用领域。上述题中情形,完全适合采用创新思维,也只有创新思维才能回答好这样的问题。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层问题: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答:①有利于开发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销路;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第二层问题: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①加大开发研究投入;②创造条件吸引优秀技术人才;③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④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⑤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⑥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上述答案虽然是命题人早已设计好了的,但对于考试生来说,是未曾见过的,且阅卷时,又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答案,超出上述给定答案之外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获分。

考生只能以所学某些知识或理论为基础,着眼于问题,结合试题中给出的材料,进行独立性、探究性、多向性、新颖性、辩证性、超越性、建构性思维。发别人之所未发,表别人之所未表,想自己前所未想,答自己前所未答,才能拟出前所未有的答案。这种答题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如果考生不能进行创新思维,而是一味地去回忆老师讲过的原理,一味地去再现资料上看过的答案,一味地去复制教材上陈述的观点,抑或重复“上课做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笔记主义思维,应对考试,其结果必将一无所答,一字无成。可见,创新思维是解答应用问题的灵魂。

三、形象思维是驱散理论云雾的阳光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理论如何掌握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呢?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开头部分论证了逻辑思维是掌握基本理论的拐杖,但实践证明,简单地、重复地、纯粹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概念、判断、推理,学生会产生枯燥感、厌倦感。然而,“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诗句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掌握理论,不能过度地运用逻辑思维,而要把学生带进生活的常青树下,吸收生活的新鲜空气,欣赏现实的美丽风景。具体方法就是常运用经典故事、生活事例、时政要闻、图表漫画等形象素材,来揭示深奥、抽象的政治道理。引导学生在形象思维中理解、记忆抽象的政治理论,在引人人胜中驱散理论的云雾,洞悉真理的光芒。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在高中《经济生活》中,必须要学生懂得的一个重要经济理论是: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分配公平的制度保障。这一道理如果用逻辑思维方法,很难说明。因此我就引用了罗尔斯的分粥故事。

罗尔斯把财富比作一锅粥,一群人来分。那如何分呢?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

方法一:拟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耐。结论: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结论:毕竟是人不是神!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结论:类似的情况政府机构比比皆是!

方法五: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结果呢?每次7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如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讲完这个故事后,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经济学道理?”不少同学都点头微笑,示意明白: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分配公平的保障。

【例二】用一个故事揭示多个哲学道理,是哲学复习教学常用的方法。一次,我引用了“蚊子的成与败”的故事。不费说教之功,学生就明白了其中哲学之理。故事内容如下:

一只蚊子向一头狮子挑战,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叮得狮子满头是包,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得胜后,得意地哼着歌回家,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临死时悲哀地说,我连最强大的敌人都战胜了,却死在小小的蜘蛛手里。

听这个故事中,学生兴趣盎然,听完故事后,接着发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些哲学道理?”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地点拨,学生明白如下哲理:

①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所建树,必须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②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要做到百战百胜,就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形势,研究敌我双方的优劣所在,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例三】在高中《政治生活》中,民主政治是全书的主题,而民主与选举有直接联系,因为民主共和制政体与君主制政体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政权是否由选举产生和移交。这样一来,在不少人的眼中,认为凡是以投票选举活动为权力来源的,就一定是真正的民主,这样的国家一定是充满民主阳光的国度。权力由选票决定,于是产生了“选票崇拜”。为了克服这种“选票崇拜”的错误观点,走出“选票决定论”的误区,我选择了下面拟人化的“自白”――“选票的自白”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内容如下:

我是一张选票。在我们纸类家族中,据说最尊贵的就是我和我的同门兄弟“钞票”――他负责经济,我负责政治。我用的是很普通的纸浆,他用很高级的纸质且有金银内脏,我不能直接走向市场,但很多人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赢得我的青睐。有人说我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象征,有人说我浑身上下都写满了“虚伪”;有人已经对我失去了兴趣,把我扔进垃圾箱,有人对我充满渴望,但穷其一生也没见过我……

学生听了这个录音后,表情由惊异转向沉思,可见,这个小小的“自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动摇了“选票崇拜观”。

为什么一个故事,一个“自白”,胜过一场说教?原因是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更在于它能化抽象为形象,化艰涩为幽默,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形象,借助形象去思考,在形象的涌动下,直觉理论奥妙;在想象猜测的情趣中,拨云见日,顿悟理论秘义。可见,形象思维是驱散理论云雾的阳光。

诚然,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形象思维三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成功的政治教学,离不开三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奠定理论基础,形象思维直觉理论奥妙,创新思维实现能力提升。因此,我们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要着眼于政治教学的整体目标,综合运用三种思维方式,实现三者的交融互动,将其融入高中政治教学的全程之中,把高中政治教学推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牌二中)

篇9:整地方式与造林有哪些方法?

整地方式与造林有哪些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还能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只要整地方法得当,整地季节适宜,通过整地可以使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地墒情改善,使有多余水分的低湿地水分排除。因为整地改变了土壤水分、温度和通气状况,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整地还可以使腐殖质及生物残体分解加快,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一、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二、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三、造林方法

1.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

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飞机播种造林也是人工播种造林方法之一,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和收效大的特点。但必须首先进行调查设汁,确定适宜的播区、树种的播种期,并准备足够的良种。需要确定使用机型、机场,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播种时严格掌握飞播技术。播后进行效果检查,并加强保护管理。

2.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人工植苗的方法有:穴植、靠壁植和缝植等。穴植法即挖穴植苗,要做到深度适宜、不窝根,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靠壁栽植类似穴植,但穴植的一壁要垂直,栽植工序同穴植。缝植法是从一侧覆土培根,栽植工序同穴植。缝植法是用植苗锹或镐在植苗点上开缝栽植苗木的方法。

3.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分殖造林按照所用营养器官和繁殖的具体方法,分为插条、插干、压条、埋干、分根、分墩、分蘖和地下茎造林等方法。插条造林法是利用树木枝条的一段做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要注意插穗的选取、插穗的规格和插穗的栽前处理,注意栽插深度和季节。插干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粗枝、幼树树干和苗干等直接栽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分根造林是用萌芽生根力强的树种的根作为根穗进行造林的方法。分蘖造林法是将从母树根系所生出的萌蘖苗连根挖出用来造林的方法。地下茎造林是竹类的主要造林方法。

篇10:凤仙花养殖方法与修剪方式

凤仙花养殖方法

1、选地和整地:凤仙花应将其种植在保水保肥、土质湿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及排水性较好的土壤最佳。同时,及时施用基肥,进行整地作畦,畦宽1.2米均可。

2、播种:由于凤仙花的种植较小,其寿命较长,可以进行直播,南方适合在3月份进行直播;北方可在4月份进行直播,将种植均匀撒入沟内,并及时覆盖土壤,随后及时浇水,利于凤仙花种子的生长。凤仙花在播种后应保持土壤的湿润,其生长温度一般在25℃时,约5天开始出苗,凤仙花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量在500克。将凤仙花进行合理的蜜汁,可使凤仙花优质高产。

3、育苗:将凤仙花种子撒播于培养土上,轻压覆盖土壤0.3公分,一般在5-6天后即可发芽。据了解,真叶一般在3-4叶片定植于花盆中即可。

4、花期:据了解,若凤仙花的花期推迟,可在7月初进行播种;也可进行采用摘心的方法,同时,及时摘除早开的花朵及花蕾,使得植株不断扩大,一般在15-20天进行追肥1次。一般凤仙花会在9月末形成更多的花蕾。

5、管理:凤仙花在出苗后为了防止杂草夺取水分,应适时进行松土除草,在干旱时应及时进行浇水。凤仙花在苗高30-40厘米时,应将茎下部的老叶及时摘除,摘去顶尖,可以使其多分枝。凤仙花每亩施用饼肥40kg,将肥料洒于沟内,并及时浇水,利于凤仙花开花。

凤仙花的修剪方法

修剪时间

凤仙花的枝干木质化比较少,所以比较嫩。建议主枝在25厘米时(从土壤表面算起)开始修剪,掐断顶芽,增强植株分枝能力。下部侧枝留15厘米,其余看情况修剪。

花期的凤仙花需要修剪。剪去花蒂之后,花朵没法结籽,则花开得更加繁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造成花团锦簇的盛放现象。

注意事项

消毒:修剪花卉的时候,花友常常忘记消毒这件事,导致修剪过后,还觉得怎么凤仙花莫名其妙就生病了!

在修剪凤仙花时,要将剪刀等修剪工具进行消毒,用专用消毒剂或者一点肥皂水,都可以。

补水:等切口愈合之后,要记得给植株喷雾补水。修剪了的植株生长能力会比较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养分。适时地补充一下水分养分,能让修剪之后的植株株型矮状美观。

凤仙花施肥的方法

凤仙花虽然不像一些多肉啊水培花卉那么娇气,但是施肥不当,会直接导致植株挂掉,也是蛮任性的。

给凤仙花施肥,要施液态肥。或者放上颗粒肥,再浇点水在肥料上。施肥的时候要远离根茎,否则会烧苗烧根。

肥水不能沾到叶片上,否则叶片会干枯。

肥料尽量选择磷钾肥,少施氮肥。肥料的量要少,否则不利于开花。

篇11:基础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与拨款方式研究

摘要:作为区一级财政部门只负责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收支管理,如何规范义务教育拨款体制、实现经费收支全过程的透明、公平与效率,应是我们今后教育财政拨款的一个改革方向。

关键词:预算管理;财政;经费预算

1国外管理体制与模式

现阶段,各国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已渐成体系,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预算与拨款的法律化、规范化、公开化。我们应积极借鉴现有成果,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的完善顺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规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预算由地方议会或人大通过,并经立法程序法定化。同时,还注重拨款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地方教育当局或其他拨款部门按规定标准的拨款程序,将教育经费拨付给基层学校。此外,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2)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各地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将公平作为政府拨款的基础,而把效率作为宏观导向的目标,从预算编制到审计评价都较好地实现了两者的平衡。

(3)统一拨款标准与追加变动余地。各国中小学拨款的主要形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公式拨款,辅之以专项和基建的项目拨款。一般来说,公式拨款以统一标准为基础,项目拨款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汇总审核拨付,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资金追加程序。

2青岛市市北区基础教育管理现状

青岛市市北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科教兴区已成为广泛共识。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也初见成效,每年接近1/5的财政收入都用于教育事业,其中包括负担全区四千余名在职离退休人员工资、保险和规范性补贴,保证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等,财政支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区义务教育具有“单位多、特色少;老师多、学生少;老校多、新校少;支出多、收入少”的特点,所以财政应当结合我区教育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体系,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目前,市北区教育经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1)学校基本办学经费。具体拨款渠道为财政先将资金拨至教育会计核算分中心,再由分中心给各个学校拨款。(2)教体局机关本身所需经费。这部分经费直接从区会计核算中心拨给教体局。(3)教育系统专项经费,主要包含全区离退休教师保险缺口、大型基建项目经费等。

3存在的问题

(1)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核定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人员经费的测算存在未考虑因素。

(2)项目支出预算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评价系统。原因之一是对学校基本情况掌握不细,如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审核时,缺乏学校现有设备的数据资料做参考,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一方面项目审核搞成平均主义,另一方面给基层单位留下多报多批复的印象,财政审核的严肃性大大降低。

(3)由于人大每年要到二三月份才开会审议通过预算,因此,年初全区各级单位处于无预算状态,许多资金尤其是专项资金只能按估计预拨,容易造成资金拨付前紧后松的现象,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预算周期与基层单位工作周期存在时间间隔,影响部门预算的准确性。部门预算是考虑下一年1至12月份的预计支出情况,而学校通常是以一年的9月份至下一年的8月份(其中含约3个月的假期)为一个学年,并且在一年的八九月份会有人员变动(如:吸收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这些因素所导致的额外支出很难在做部门预算时考虑准确。

(5)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严预算、宽追加”。如果事后不断追加和改变项目开支,又不经过权利部门的认真审议监督,所谓的“严预算”实为空谈。

4建议

(1)完善预算编制程序,逐步实现标准周期预算。建议在整个预算年度里把预算管理分解为四个阶段:①预算预测(1月):对下一年度所需经费进行宏观预测,使经费需求建立在有效基础之上。②预算评议(2、3月);对上一年度教育事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经费支出类型、结构,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向各个基层单位下达本年预算指标。③预算管理(1月至12月):跟踪整个预算执行过程的财务控制和监控,减少学校将定额公用经费用于专项开支、预算执行挤占混用、会计核算乱列支的状况。④预算编制(7至12月):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由财政部门汇总全区基层预算单位的各类教育经费预算,每年实行“零基预算”。

(2)编制部门预算时实行基本支出预算与专项支出预算相结合、日常拨付教育经费时实行公式拨款与专项拨款相结合。基本支出包含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支出三个部分。在对基本支出进行预算时,要按照“人员支出按标准、补助支出按规定、公用支出按定额”的原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①在确定每一所学校的人员支出和补助支出时,要从人数和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审核,财政局需要在本局各次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基础上结合区人事局及教体局人事科掌握的最新数据确定教育系统内教师数量、在职离退休人数、担任职务,哪些教师属于财政供养范围的、哪些需由学校自己负担的,对于全区歇岗待调人员、长休人员及退养(退二线)人员应分别采取何种工资发放政策以及应如何管理、安排甚至分流这部分教师,建议由人事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制定标准,财政部门遵照执行,也为将来实现教师工资统发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工作。②对于公用支出,不能简单地用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乘以学校年平均学生数得出学校年公用经费总预算数。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按照上述方法测算的经费数根本不能满足学校维持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主要指办公费(正常教学用品、教师办公用品、印刷费、书报杂志费等)和业务费(教师培训费、差旅费、维修费等)。建议对各学校拨付公用经费时按照公式拨款:

专项支出可分为学校基本建设及维修支出、设备采购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对于学校上报的项目可由教体局和财政局共同审核,项目资金可由教体局统一调度、统一拨付、统一管理,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及完工进度等因素予以拨付。财政部门每年只需根据财政收入情况下达全区教育系统项目总支出预算数并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抽查审核。

(3)制定教育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目前,市北区已制定出《市北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也为教育基层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了科学细化的政策依据,提高了财政对一般预算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但是,教育经费投入除了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列支外,每年还有几千万的专项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费。该部分资金作为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中小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此外,还需制定《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将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预算与基本支出预算严格区分开来,明确在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核、批复、拨付、监督等流程中作为主管部门的财政局及基层部门的预算单位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防止专项经费挤占混用、会计核算科目乱列乱支、乱冲乱转等现象。

(4)加强对教育基层单位的基础信息收集管理工作。要准确掌握学校的机构、编制、教师、学生、设备、房产等情况。做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每年定期深入基层搜集数据信息图片等资料,分别建立人员情况、教师工资情况、学生情况及设备房产数据库等,保证部门预算真实公平合理。

(5)完善专项支出预算的管理方式。按照“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原则,每年年底先由学校按类别上报下年项目预算,然后财政部门将汇总资料与教育局共同审核决定,并负责向区长办公会议汇报。对每年全区决定在教育系统要办的大事、实事,财政部门会优先安排或预留资金,确保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还要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试点工作,真正实现“资金申报有依据、资金审核有程序、资金使用有监督”的良好氛围。

(6)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统试点工作。通过建立教育支出的绩效目标,逐步实现从单纯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到注重资金投入效益的管理,并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安排下一年度资金预算额度的重要依据。财政部门可结合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每年对教体局安排的项目进行抽查评价(一般不考虑基建项目),按照细化的考评指标实施一定的工作程序。比如对体育活动经费、卫生艺术经费等项目从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加以考核打分,从而实现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有效性。

(7)推进信息化建设,改善预算编制及监控手段。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常规的数据收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青岛市已建立了教科文事业费预算执行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全面反映和分析全市教科文事业费的投入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果。财政部门可借此分析系统,每一季度对基层教育单位上报汇总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既对部门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起到复核作用,又可以掌握教育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

篇1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多媒体与板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

摘 要:为提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出发,分析教学特点,基于教学实例,探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研究运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机械制造根底课程因其学问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论文

为提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出发,分析教学特点,基于教学实例,探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研究运用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机械制造根底课程因其学问点多、涵盖内容广、适用性强而被列为理工科类各专业,特别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根底课程。它是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丈量、金工实训等前述课程的详细应用和理论的提升;是机械设计、消费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的重要根底。随着教学变革的不时深化,新资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三新”学问不时涌现,而课堂教学课时又大幅度紧缩,这一矛盾使得教员不得不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取舍、组织及教学办法等方面停止研讨,寻觅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计划。笔者以为,明白课程的特性,教授合适本课程特性的学习办法,并以两条主线和一点为平台,精简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等好的教学手腕和办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明白课程特性,做好教学互动的思想准备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表如今如下两个方面,在组织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双方都应有所思想准备。

(1)课程内容的普遍性、综合性和工艺办法的多样性。课程自身内容多、理论上微观层次多、实验(实训)上宏观规律多、详细资料品种多、实践工艺办法多。(2)实验和实习是重要的根底—理论性。本课程的'开展与根底科学的开展亲密相关。但资料科学本身的理论是树立在本人特有的实验根底上的。有的图表完整是由实验测得的,目前还不能从理论上推导出来。更多的是理论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对此要有思想准备。

2 抓概念找规律,锻炼学习办法

2.1 彻底搞清主要的根本概念

名词术语:搞清定义,弄清思绪;概念:需求花力气彻底弄清本质;观念:认真弄清思绪。

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只要概念分明,才干正确了解和应用术语,才干有理有据地剖析问题,才干在复杂的问题面前坚持苏醒的头脑。

2.2 一直抓住“一个中心两条线”

课程的根本观念提出:资料的性能决议于内部组织—“一个中心”。

改动资料性能的要素有二:化学成分(内部要素);各种加工工艺(外部要素)。因此有:成分—组织—性能;工艺—组织—性能。这样,就能够将冗杂的内容理顺,将前后各章节内容树立有机的联络。

2.3 头脑中要树立一系列的图像和模型

关于机理和概念必需树立详细的模型(如结晶过程图像、晶体构造模型等)。用图像、图表、曲线等科学言语来了解、表达和记忆课程中的理论、概念、观念和规律,既烦琐又明白。

3 合理归结重点和难点,大胆取舍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能否能到达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请求,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因而,必需分离教学大纲请求,认真剖析教材,然后才干做出取舍的判别。

(1)将直观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的有关内容布置在金工实训中完成。例如,可将各种铸造办法、特别是砂型铸造办法等内容布置在金工实训中完成,理论教学只归结,不细述。又如各种传统机械加工机床的构造、传动原理及加工范围等内容,也能够布置在金工实训中完成,理论授课时痛快舍去不讲。现场教学更直观,更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对容易了解的内容布置以学生自学为主。例如,能够将铸造 、锻造、焊接及粉末冶金等各种成形办法布置在课前自学,理论授课重点解说成形原理,由此引出各种成形办法的优缺陷、容易呈现的缺陷,从而归结和提升成形办法。

4 以两条主线和一点为平台,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依据总的教学课时,首先布置好“三新”知(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52页)识内容的授课课时,将传统加工学问内容以两条主线停止归结、总结式教学。

(1)以铁碳合金状态图为主线,将热加工局部内容串成一线。包括金属资料热处置(重点在“四火”)、铸造、锻造和焊接等内容串在一同停止剖析。能够由加热的温度不同,引发出各种成形办法带来缺陷不同,进而引入防止和消弭这些缺陷的方法也不同。

(2)以加工精度为主线,将冷加工局部内容串成一线。由各种加工办法的经济精度,引出它们的加工特性。例如,固然牛头刨床的加工精度较低,但是它的运动很有特性。它的主运动是由旋转运动转变成直线运动而得到的,它的进给运动是由间歇运动来完成的,这些运动的构成是刨削的一个突出特性。经过火析,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控制机构学及传动机构打下一定的根底,为学生的消费实习指引了学习办法,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和激起学生的创新思想。又如,从积屑瘤的成因过程,能够引发学生理解切削用量选用准绳,同时也能更好天文解各种切削办法的加工才能与所能到达的加工精度。

(3)以“新”字为点(重点),及时引入“三新”学问内容。所谓新,它是在传统的资料、传统的加工办法及工艺和传统的加工技术无法或难以满足运用请求的前提下降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运用前提请求)新资料→(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或难以完成的)新工艺→(针对性地产生了)新技术。

当今“三新”学问新月异,更新周期短之又短,而教材内容总是至少要滞后3年左右的时间。例如,当我们的教材刚开端引入AutoCAD/CAM学问的时分,沿海地域曾经大量采用基于Pro/Engineer的NC加工技术和集CAD/CAM/CAE于一体的UG集成技术。这就请求任课教员及时搜集相关学问,并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及早触摸前沿技术。这样,一方面能够启示学生的创新思想,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对“三新”学问的了解。

5 将“工艺”贯串课堂教学始末

无论是传统的成形办法,还是各种新的成形办法,课堂教学都应紧扣“工艺”两个字,特别是切削加工局部,更是重在工艺。最后引收工艺过程的概念,这是本课程的高潮,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和提升。经过对工艺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晓得,不但冷加工的各种加工办法需求运用工艺过程的学问,热加工的各种成形办法也需求运用工艺过程的学问。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学问,不单是传统成形办法需求,采用数控机床等新的加工办法,也都必需首先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由此能够使学生对工艺过程局部内容惹起注重。

6 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厚教学内容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性是使课堂教学直观、明晰、生动、易于了解,能够大大地扩大学问内容,使有限的授课课时充沛发挥作用。

例如,能够将平常难以见到的激光焊、爆炸焊等焊接办法用录像片段展示,一方面能够进步学生的学习兴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电弧焊根本原理的了解,进一步使学生联想到焊接缺陷的产生和避免。又如,粉末冶金在课堂上花两节课时间讲授还只会使学生一头雾水,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腕,用十几分钟能够使学生明明白白。对一些有关原理和工艺方面的学问点,制成CAD、CAI多媒体教学课件,充沛发挥现代教学手腕的优越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如何把握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环节,是个复杂而细致的问题,只要不时剖析、不时总结经历,才有可能顺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请求。

篇13:管理者与员工互动的方式与方法

通常,提问时为了得到信息,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或给他人提供意见或解决方案,都需要有足够相关的信息。然而,如果作为一名经理人,问题的答案变得次要了。这些信息不是为经理所用,也不是必须有完整的回答。经理只需要知道员工自己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员工给出的答案常常还给经理提供新的线索,继续提出新问题,同时,也可以使经理监督员工,看其是否走在有价值的合理的道路上,是否与自己的打算及公司目标一致。

1、开放性问题

回答没有限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能激发意识。相反,封闭性问题在正确性上过于绝对,只有对和错这两种答案的问题关上了进一步探讨细节的大门,得到的回答甚至都不会经过员工的大脑。

2、使用疑问句

最有效的问题是以寻求量化和搜索事实的词开头的,像什么、何时、谁、多少。我们不提倡用为什么和如何,因为它包含批评意味,会使人辩解,另一方面,为什么和如何如果没有附件限制条件,会引发分析性的思考,从而起到了反作用。

当我们确实需要询问分析类的问题时,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可以用“你的理由是……?”以如何开头的问题可以换成“你分几步做……?”这些问句,以便得到更明确和符合事实的回答。

3、注意细节

提出问题应该从一般到具体层层推进。这样不断深入到细节可以保持员工的注意力和兴趣。这个时候,需要用到追问的技巧,当员工说完一个看法后,经理要保持对该信息的敏感,进一步追问,以获得更详细和更具体的信息,使员工的思维保持逻辑性和系统性。沟通中,适时的追问也是激发员工讲话热情的一个很好的技巧。

4、避免引导问题

不称职的经理经常引导问题。这意味着经理不相信员工的能力,这会很快被员工识破,当经理开始引导问题的时候,员工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讲话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闭口不谈。

5、注意倾听答案

经理必须认真仔细地倾听员工的答案。如果经理没有这么做,不但会失去信任,而且不能想出下面要提出的最好的问题,

如果在头脑里提前准备好要问的问题,经理会打断过程的连续性,不能跟上员工的思维。如果经理在员工说话时酝酿着下一个问题,员工会发现他没有在认真听。好一点的做法是,认真地倾听,在头脑中出现合适的问题的时候打断员工。

当我们倾听的时候,我们是否听到了?当我们看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看到了?如果我们没有听到或者看到,我们就应该和说话人保持眼神交流。

6、注意身体语言

除了听之外,经理也要观察员工的身体语言。这不是随随便便的观察,而同样的是为了选择问题。如果员工对经理的沟通内容很感兴趣,可能会做出身体前倾的动作。如果对于正在回答的答案不确定或感到忧虑,他的手会稍稍地挡在嘴前。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通常表示反对或者抵触情绪,而双臂展开表示接受和适应。有一点要记住:如果嘴里在说一件事情而身体动作看上去在表达另外的意思,那么身体语言更接近真实的想法。与员工交谈的过程,注意从员工的肢体语言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7、及时反馈

经理要足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管觉得自己多有把握,经理都有必要时常向员工反映自己的想法并做出总结。这样做可以确保对员工看法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让员工了解到他的话确实被很好地听取了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理解,这样的做法也给员工第二次机会来检查它说过的话得真实性。

8、最佳的提问的顺序(GROW法则)

目标(Goal):首先帮助员工明确做事情的目标,要做什么,达成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内完成; 事实(reality):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可能性及障碍; 选择(options):可供选择的行动步骤,明确每一步怎么开展; 决心(will) :前面的步骤清晰了,到了表达决心的时候,经理要帮助员工明确要做何事(what),何时(when)、由谁(whom)来做,以及做这件事的决心 (will)。

篇14:管理者与员工互动的方式和方法

管理是通过他人获得成功的艺术,经理的任务不是告诉,更不是命令,而是与员工共同需找答案。当经理通过提问,启发员工思考的时候,当员工在经理的帮助下自己找到解决方案的时候,经理和员工的绩效就得到了提升,在帮助员工成长的同时,经理也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通常,提问时为了得到信息。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或给他人提供意见或解决方案,都需要有足够相关的信息。然而,如果作为一名经理人,问题的答案变得次要了。这些信息不是为经理所用,也不是必须有完整的回答。经理只需要知道员工自己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员工给出的答案常常还给经理提供新的线索,继续提出新问题,同时,也可以使经理监督员工,看其是否走在有价值的合理的道路上,是否与自己的打算及公司目标一致。经理的价值是帮助员工成长,而提问是上佳的实现路径。

1、开放性问题

回答没有限定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能激发意识。相反,封闭性问题在正确性上过于绝对,只有对和错这两种答案的问题关上了进一步探讨细节的大门,得到的回答甚至都不会经过员工的大脑。

2、使用疑问句

最有效的问题是以寻求量化和搜索事实的词开头的,像什么、何时、谁、多少。我们不提倡用为什么和如何,因为它包含批评意味,会使人辩解,另一方面,为什么和如何如果没有附件限制条件,会引发分析性的思考,从而起到了反作用。

当我们确实需要询问分析类的问题时,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可以用“你的理由是……?”以如何开头的问题可以换成“你分几步做……?”这些问句,以便得到更明确和符合事实的回答。

3、注意细节

提出问题应该从一般到具体层层推进。这样不断深入到细节可以保持员工的注意力和兴趣。这个时候,需要用到追问的技巧,当员工说完一个看法后,经理要保持对该信息的敏感,进一步追问,以获得更详细和更具体的信息,使员工的思维保持逻辑性和系统性。沟通中,适时的追问也是激发员工讲话热情的一个很好的技巧。

4、避免引导问题

不称职的经理经常引导问题,

这意味着经理不相信员工的能力,这会很快被员工识破,当经理开始引导问题的时候,员工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讲话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闭口不谈。

5、注意倾听答案

经理必须认真仔细地倾听员工的答案。如果经理没有这么做,不但会失去信任,而且不能想出下面要提出的最好的问题。如果在头脑里提前准备好要问的问题,经理会打断过程的连续性,不能跟上员工的思维。如果经理在员工说话时酝酿着下一个问题,员工会发现他没有在认真听。好一点的做法是,认真地倾听,在头脑中出现合适的问题的时候打断员工。

当我们倾听的时候,我们是否听到了?当我们看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看到了?如果我们没有听到或者看到,我们就应该和说话人保持眼神交流。

6、注意身体语言

除了听之外,经理也要观察员工的身体语言。这不是随随便便的观察,而同样的是为了选择问题。如果员工对经理的沟通内容很感兴趣,可能会做出身体前倾的动作。如果对于正在回答的答案不确定或感到忧虑,他的手会稍稍地挡在嘴前。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通常表示反对或者抵触情绪,而双臂展开表示接受和适应。有一点要记住:如果嘴里在说一件事情而身体动作看上去在表达另外的意思,那么身体语言更接近真实的想法。与员工交谈的过程,注意从员工的肢体语言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

7、及时反馈

经理要足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管觉得自己多有把握,经理都有必要时常向员工反映自己的想法并做出总结。这样做可以确保对员工看法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让员工了解到他的话确实被很好地听取了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理解,这样的做法也给员工第二次机会来检查它说过的话得真实性。

8、最佳的提问的顺序(GROW法则)

目标(goal):首先帮助员工明确做事情的目标,要做什么,达成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内完成; 事实(reality):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可能性及障碍; 选择(options):可供选择的行动步骤,明确每一步怎么开展; 决心(will) :前面的步骤清晰了,到了表达决心的时候,经理要帮助员工明确要做何事(what),何时(when)、由谁(whom)来做,以及做这件事的决心 (will)。

篇15:茶花的养殖方法与繁殖方式

茶花的养殖方法

上盆:多数情况新上盆的是苗圃售出的小苗,带营养缽,或去掉原土脱盆出售。是否需要去掉原土,取决于原土与新土的差异。如果新换的介质与原土成分相差不大,可以直接上盆。比如有人用红土加腐叶土加沙质,原土如果很疏松,就不用去掉。但如果原土是黏厚的红土,新的介质是泥炭珍珠岩这类,还是洗一下根比较好。可以用水盆浸泡,或稍许冲一下土球表面,使白色的根系露出即可。我平时用泥炭混赤玉,洗不洗根的效果都还可以。因为种茶的介质普遍比较紧实,排水层的轻介质要多放一层,防止积水。

上盆的时候检查一下新苗是否有病虫害,介壳虫常见,上盆后喷一次药,第一次浇水也要多一些,浇透后,再缓慢浇水一次,有助于新老介质混合。

不要用养月季的方法对待茶花。茶花生长慢,若没有特殊原因,上盆时最好不要大量剪根或剪叶子,否则小苗可能会挂。我认为茶花缓苗时基本不需要修剪,除非太徒长,花蕾也没必要都去掉,根据苗龄疏掉部分即可。

水肥管理:网上有说法认为不需要见干见湿。但我还是按照这一方法的,花期增加浇水的次数,虽然能促进开花,但花期也会随之缩短。花盆不要太大,三年以下用营养缽,三到五年用一加仑大小的盆,这样干湿循环容易控制。

施肥是必要的,但茶花不喜大水大肥,如果用液体肥,我通常都会稀释到建议浓度的一半。氮肥基本用的是复合有机肥,混一些骨粉作为磷钾肥。不用禽畜粪,防止烧苗。茶花需要弱酸性土壤,草木灰和稻壳炭都是碱性,不适合茶花。用自来水浇花导致介质碱性增大,每月需要施用硫酸亚铁,我经常会忘,所以就在土中混了硫磺粉。孕蕾前期放一些速效磷肥。

光照: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可以全光照,夏季需要部分遮挡。

叶片下垂,落叶的现象在夏天常见,多因为水大根腐,和高温引起生理性落叶。如果不能明确原因,应把植株挪到背阴凉爽处,可以喷施抗真菌的药物,不要多浇水。

花期的处理:我试过用赤霉素处理,将花蕾旁的叶芽截去一半,残端涂上少量0.1%赤霉素,可以增大花径。但容易造成爆蕾,或开品不佳,或文瓣开成武瓣。

疏蕾:如果是两年左右的扦插苗,一个花蕾都不要留。四年左右的苗,我一般是隔一枝留一蕾,仅在壮枝上留最上端的蕾。如果进行了疏蕾,且水肥管理恰当,通常不会出现落蕾或焦苞。

修剪:过于徒长的株型,截去一段长度可以促进分枝。有些品种如小桃红,株型比较紧凑,需要注意一些病弱枝。

茶花的繁殖方法

扦插法

茶花繁殖用扦插法是最简便的,时间以9月间最佳,春季也可以。

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的枝条,去除基部叶片,保留上部几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后,将切口浸入200--500ppm吲哚丁酸5--15分钟,之后晒干,然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种,等待40天左右伤口愈合,期间要不断浇水。一般两个月左右可生根。

靠接法

此法应选择适当的茶花品种,如:茶盅茶或油茶来作砧木,一般靠接名贵的茶花。时间以在清明节至中秋节之间为最佳。

靠接前先把砧木栽在花盆里,在所要结合的部位用刀分别削去一半左右,保证切口平滑,然后将双方的切面紧密贴合,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好,每天浇水两次,两个月天后即可愈合。到时可剪下栽植,并置于树阴下,避免阳光直射。第二年,再行定植。

叶插法

茶花通常采用枝条扦插繁殖法的较多,但有些名贵品种由于受到枝条来源的限制,或考虑到取材后会影响其树形的原因,所以也可采用叶插法。

为利于通气排水,应以山泥作扦插基质。基质盛在瓦盆中,然后进行盆插。在雨季,可取一年生叶片作叶插材料,(太老不易生根,过嫩又易腐烂,一年生刚刚好)插入土深约2厘米,插后压紧土壤,浇足水,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3个月后可以发根,第二年春可以发芽抽枝。

高插法

此法最大的特点是成活率高,开花早。并且可以将本应修剪掉的弱小枝条重新赋予新的生命。

具体操作是:将需要修剪掉的瘦弱枝条,在适当的位置进行环剥,环剥长度可在5-8毫米之间,之后绑扎大小适当的塑料膜,膜内要添入经消毒杀菌的草炭土或腐叶土,大约过7-10天后,在塑膜的下部再环剥5-8毫米,这种就叫做双环剥高插法了。

茶花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茶花蚜虫虫害

蚜虫的危害

蚜虫分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两种。蚜虫会群集于茶花嫩梢上吸取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叶萎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蚜虫的排泄物也能引起烟煤病。

防治方法

①在受蚜虫伤害的早期,可以每3~5天用50%磷胺乳2000倍液或50%乐果乳剂喷洒茶花植株,一般3次左右就可消灭蚜虫。

②以烟筋0.5千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约10~15升),浸泡一昼夜,过滤去渣后喷雾防治。

二、茶花的蚧壳虫虫害

蚧壳虫的危害

蚧壳虫的种类较多,其中危害茶花严重的有吹绵蚧、红蜡蚧、糠片盾蚧三种。

蚧壳虫的产卵量很大,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左右,1年能产3~5次。所以严重时枝叶上布满蚧壳虫吸取叶液。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黄色,造成全株枯黄致死。其分泌物亦可诱发烟煤病。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因为此虫大多数比较集中,所以较容易发现,在早期数量不多时,可以直接在枝叶上压杀虫体。

②药剂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虫抗药力弱的特点,掌握好施药时期。(成虫的体表有蜡质,喷药的效果较差。)

③勤晒阳光通风

三、茶花的蛀茎虫虫害

蛀茎虫危害

危害茶花的枝梢,使被害的枝梢凋萎枯死。一般在3~4月,8~9月份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

①剪除并集中烧掉生有蛀茎虫的枝条。

②用灯光诱杀成虫。

③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可用2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洒;在幼虫期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

相关专题 史论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