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黏酒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简介】感谢网友“黏酒”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共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四川省安岳实验小学安广芳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12-0068-01

前不久的一次数学考试后,好几个学生家长打来电话向我求助说孩子计算能力差,好几个题都因“不应该“的计算错误而失分,于是想给孩子加强练习,但又怕加重孩子的负担,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何看待孩子计算上的错误,我做了细细的探究,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和过程的体验。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曾经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要改变以往对待错误,像对待“敌人”一样的态度,应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成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对待错误资源,教师不应回避,要善于正视。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首先,错误是学习活动的正常现象,我们应找出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我觉得:小学生常出现计算错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的生理原因

儿童在小学阶段,年龄大致在6-12岁左右,身体各部分都处于发育期,包括脑子在内的各个器官都还很脆弱,注意集中的'时间不长。以致把数字,符号抄漏;把数字看错,看反,或看对了,想对了却写错……这类错误通常被认为“粗心大意”。如把46看成64,把9+9看成9×9等。另外,孩子当天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也会干扰注意力的集中。如:疾病、睡眠不足、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导致情绪低落、萎靡不振,都会使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习。

减少这类错误的主要对策应是重视对儿童注意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同时,学生在作业时老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安静的作业氛围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不要太多,最大限度地排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对于儿童觉得比较抽象、步骤较多的计算,应让学生反复感知,予以必要的提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可以在班上开展定时计算竞赛等活动,对计算错误较少的学生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水平。

二、孩子的心理原因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这两句话中包括了很重要的道理:要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要的。但适量的练习可以让人孰能生巧,而过量的练习则会让人熟而生厌。已经熟悉的内容再要学生反复练习,过度练习,机械练习,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不想练又不得不练,于是产生厌倦情绪,以致学把练习当任务,应付了事。所以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讲究适度,适可而止,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过去强信息引起的知识干扰

强信息在儿童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新信息时,大脑中原有的强信息痕迹就会激活于是就产生错误的干扰。如125×8=1000,很多学生在计算125×80也等于1000,又如在计算25×4÷25×4时,很多就受到“相同两数相除等于1”这个强信息的干扰,结果等于1.再如计算1423-423×3时,很多学生受到“较大数的凑整”这个强信息的干扰,而忽视运算顺序,先算1423-423=1000,再用1000×3=3000.

要排除强信息对我们的干扰,主要对策是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切忌一拿到题就埋头演算。应先勾画出运算顺序,同时还要加强题组间的对比练习及变换练习。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允许学生出错。

诚然,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得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先进而简单的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社会生活对笔算技巧的要求降低了,笔算教学得意义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同时,学生的计算错误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错误的多少随年龄的增长,兴趣的增加,能力的增强而变动。面对现实,允许学生出错,是我们每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纠错的过程。数学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内化,再到创造性的运用的训练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实际上是一种新与旧、正确与错误的链接。正确的方法往往是试错的结果……试想那些孩子在玩电子游戏时,何时何地会出现什么东西了如指掌,还不是被一次次掉入陷阱后反复琢磨出来的结果,所以犯错,然后改错,这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而学生则在不断纠错,练习,明白算理后,自然就改正了。

《数学课程标准》不仅精简了一些繁,难的计算,更要求我们应把重点放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上,重视具体的运算和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原理与法则,并在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大胆的犯错、质、探索、试错、反思、最后亲身体验成功与发现的快乐,由此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它像空气中的氧气,视之无形却不可缺少,又像大自然中的春雨,飘飘洒洒却又润物无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不用过高的要求过分的练习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总之,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春天播了种,秋天就一定能有收获。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数学教师不必为学生未达到全对而埋怨,惋惜甚至耿耿于怀。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欲望不可大,太大苦局促;欲望胜能力,烦恼老苦哭;两样差不多,人生真幸福;如此教学生,才算好教育。

篇2:浅谈小学生计算错误心理折射及对策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培养学生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比例,它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计算熟练正确,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多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减少计算错误的重要保证。许多小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不良计算习惯所导致的。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一般教师往往从学生错误的表面现象出发,认为计算错误是由于简单的马虎或不小心所致。其实,在大量的错题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可以发现,经常出错的学生在做任何事时都将反映出缺乏一丝不苟的心理这个特点。如写字潦草,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或由于铅笔太粗、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书上、手背上等等,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在于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准确的认识,视计算为简单化的作业,自以为“能做”,马虎了事,不够踏实。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

从元心理理论出发,如果学生缺乏元心理调控的知识与技能,其学习能力方面终归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就是说,任何学习活动都应伴随着对自己的认知的调控过程。否则,学习的有效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有些学生计算后从不检查自己的作业,不管时间有多充余,他们总是做好后就万事大吉了(连考试也一样),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查,如果老师硬要他检查,也只是应敷了事,心不在焉,有些学生干脆等老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而每当这种因疏忽、大意出现的错误时,只要学生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就能避免,但是他们往往不去做。这是学生的惰性、随意性在作怪,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必要的认知调控知识所致。

另外,是最基本的口算题没有熟练地掌握。如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表内乘除法等等。

针对上述学生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心理素质的调控,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试卷分析中,要求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小统计。各人都进行自我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错误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出错误原因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自己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还把一些计算准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这样,使一些计算准确率低的学生在思想上有所震动。同时,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的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并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在作业时的一些不良心理。

2、在教会学生写草稿过程中训练他们一丝不苟的习惯。

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式子运算中,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学习两步计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写在作业本的递等式的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口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竖式时,我们把“草稿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进学生形成竖式计算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实践证明,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错误率,可以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并且这种心理品质还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3、在批改方法上考虑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对前面提到的计算草稿也进行批改外,我还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批改时先看学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作业评定“优”,若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仍依作业全部正确来评定。这不仅能促进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训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

4、利用口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计算正确率。

快速的口算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必须百分之百地正确、熟练地口算。坚持口算的常规训练,应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须重视的。应让学生每当数学课的预备铃一响,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训练题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对于口算结果,可以采用每天轮流由同桌两人报答数,其余同学核对的方法。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篇3:对于小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一些认识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 ,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 。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良好习惯。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以上这些分析在我自己的实践教学中都真实地体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且这种现象在三年级学生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观这种现象。

篇4: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 ,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 。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 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我接了一个基础较好的五年级班,对51名学生期初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表:

错误总次数49

不良计算习惯 抄写造成 计算方法造

造成的错误 的错误 成的错误

34 6 9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0,占81.6%,而计算方法错误 所致的错误次数为9,仅占18. 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

附图{图}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

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

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在进行四则运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 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 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 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算草时,我们把“算草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 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 还可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使学生形成竖式计算 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

4.改革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 ,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 ,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 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 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 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上述教学对策,1995年我在一个基础较差的五年级班进行试验,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正确率从75%上升到 毕业时的97%。

19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我又进行了重复实验。把班级5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A组),从中选出计算 错误较严重的'12 人作为实验小样本(B组)。实验情况如下表。

计算正确率统计表

A组 B组 相差百分率 期初 88.6% 71.8% 16.8% 期中 96.7% 92.3% 4.3% 期末 97.5% 96.8% 1.3%

从上表可看出:

(1)采取上述这些教学对策后,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重视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措施。

(2)当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后,将会产生远期效果。实验(A)组期中考正确率为96.7%,(B)组为9 2.3%,随着时间的推延,习惯越来越好,正确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到期末考正确率A组又上升1.2%,B组上升 4.5%。

(3)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缩短差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相差 百分率可看出,(B )组这些原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实验后其学习水平已很接近全班的学习水平。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如若采用罚做或大量练习的消极措施,只能是适得其反,越罚越练错误越 多,而真正好的习惯并不能形成,甚至学生会产生看到计算就怕的不良心理反应。而采用上述一系列对策后, 广大学生心理上树立了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 算正确率的提高。

篇5: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可以说是一个重点.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素质评估中,学生计算错误屡见不鲜.通过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作 者:刘小兵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马桥小学,226541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 

篇6: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 ,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 。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 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1996年我接了一个基础较好的.五年级班,对51名学生期初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表:

错误总次数49

不良计算习惯 抄写造成 计算方法造

造成的错误 的错误 成的错误

34 6 9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0,占81.6%,而计算方法错误 所致的错误次数为9,仅占18. 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

附图{图}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

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

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1] [2]

相关专题 小学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