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一个自主品牌的悲歌

呢呢就呢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华晨:一个自主品牌的悲歌

【简介】感谢网友“呢呢就呢呢”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华晨:一个自主品牌的悲歌(共9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华晨:一个自主品牌的悲歌

一家在历史中资产迅速做大的中国汽车公司,一个平空而起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它的命运在第11个年头上发生了急速的转折。

三年多以前,汽车界说起华晨、说起仰融,即便不怀揣一份紧张,多多少少也有几分好奇、或者提防。那时,善于起势造势的仰融以他的讲述和华晨环环紧扣的商业操作给人们展现了一条新型造车路线,那时,《中国企业家》称他为“颠覆者仰融”,华晨大有振翅待飞之势。但当三年一晃而过,还有哪个竞争对手会对华晨感到恐惧吗?那个凛然有股杀气的汽车后起之秀——华晨汽车,已泯然于众车商矣。奇瑞和吉利俨然超越华晨,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数一数二的代表。

仰融孤傲,他尊敬李书福,但当年却不遮掩地说:“李书福造车的起点和我没法比。”然事实令华晨蒙羞。现在,出身“高贵”的中华轿车的销量不及最开始由钣金工手工敲出来的吉利“豪情”的五分之一(根据上半年全国市场数据统计)。秉承“草根造车”路线的吉利的道路艰难但渐次地拓宽,而自恃格局开阔、高举高打的华晨眼下却挣扎在平庸品牌的泥潭,力保不亏成了管理层最紧要的任务。

我们不妨对仰融造车的精要作出如下总结:1、自主研发与合资双管齐下。一手为华晨的自主品牌轿车在全球配置资本、技术、人才资源;一手在不同的产品线上形成与多家国际级厂商合作的格局,在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分享利益,这样,既能吸取多方资源又能快速回收资金;2、不将投资局限于汽车产业,在金融业、基础设施领域均有涉足,以图在资金、资源上和汽车产业形成嫁接。——由此可见,仰氏的自主品牌梦,可谓是一场“整合梦”,有赖于资金、资源的大循环、大整合。仰融以为,只懂汽车、不懂金融,无力走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缺钱少技术的困境。

事实上,我们无法判定仰融的这条思路一定能带领华晨走上成功的巅峰。毕竟,在仰融出走后这三年,一些大企业恰恰是在产融结合的操作上溃败不起、满盘皆输。

而商业无法假如。眼下的事实是,当华晨汽车的品牌打造动力由创始人仰融转移到地方政府后,华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后续开发、品牌吸引力均呈逐年衰减趋势。何以至此?可以看得到几点原因:1、从战略布点上,华晨收归辽宁后,除了华晨宝马,新任大股东出于种种考虑,中止了华晨和多家国际厂商已谈或正在谈的合作、合资关系,并斩断了华晨在汽车产业之外的投资血脉。华晨船行中流,却被突然打乱节奏、中断既有的发展逻辑,出现混乱乃至停滞的局面势所难免。2、不同体制带来不同偏好。当年仰融为了一个中华可谓孜孜以求,上九天下汪洋使尽浑身解数,他在这上面的拼搏和执着人所共见,而变身为国有企业的华晨打造自主品牌的动力已大减。辽宁方面可能更多会以地方经济利益、就业、稳定作为决策依据,比如仰融时期,华晨零部件采购地区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上海,国有大股东接手之后,为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一部分采购基地转移到了辽宁……类似的举动未见得有利于华晨效率的改进。3、新任管理层在个人短期利益的诱惑和体制的压力之下,不断妥协、放弃早年的品牌雄心,最后干脆将个人在华晨股份抛售、一走了之。管理层无意“愚公移山”、倒不乏“智叟”的灵活和投机,怎堪担负一个汽车企业的品牌梦想?4、巨变之后的华晨,急需建立起超越仰融时代的管理机制和精神文化,但可惜的是,无论是苏强还是杨宝善,就企业家精神、人格魅力和经营头脑而言,都和仰融差距甚远。于是,仰融的一个转身,便成了华晨的一次天黑。

现在,华晨的接力棒已传到以蔺晓刚、刘志刚为首的华晨第三拨经营者手上,他们能否扭转乾坤,让企业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得到重生,人们难以断言。华晨悲歌,仍然不知将止于何处。(刘涛)

来源:《中国企业家》

篇2:自主品牌suv排行榜

自主品牌suv排行榜

第一名:哈弗H6

说起哈弗H6可谓无人不知,哈弗H6说是国产SUV中的神车也不足为过。从8月诞生至今,哈弗H6的销量可说是扶摇直上,连年稳居销量冠军宝座。哈弗H6诞生自20,当时城市SUV市场,还是刚处于起步的阶段,而当年较为热门的CR-V、RAV4、圣达菲等合资SUV车型,价格大多在15~30万元的区间,但15万元以下的SUV车型则寥寥可数。哈弗H6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的市场,时至今日,哈弗H6的车型涵盖了红标、蓝标、1.5T、2.0T、经典版、运动版、手动、自动、两驱、四驱,多种车型供消费者选择,而且丰富的配置更是收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睬,无异于H6在这一方面就已经比同类竞争车型有着大大的优势。2017款换代车型也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

第二名:传祺GS4

广汽新车型传祺GS4于上市,这款主打外观配置新进局的年轻SUV一上市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在市场上立刻站稳脚步, 同比车型价格不高,在今年的一季度销量更是达到了89169辆,同比上涨21.18%,高居第二名,而且从统计数据来看,销量连连增长,不断逼近哈弗H6,对H6的冠军宝座虎视眈眈,虽然众多车主反映小毛病多,但是也阻挡不了它前进的脚步,或许超越H6成为销量冠军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名:哈弗H2

上面说到哈弗H6,也就不得不说它的小弟哈弗H2了,默默无闻一副悄无声息的样子,却在一季度SUV销量排行榜中爬到了第三名,哈弗H2作为一款小型SUV,为什么销量那么火呢?仅它的售价在8.88万-12.88万元,也不便宜。我觉得应该是首先是哈弗H2的车身颜色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称赞。这款主打“时尚百搭”的SUV不仅把8种单色车身处理得细腻、精致且富有时尚感,5种套色车身更把“百搭”的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而8种内饰颜色,则为个性需求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正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正所谓你有需求、正好我能给,这事就成了。

第四名:大众途观

被誉为德系神车SUV的途观,的确创下了神话,比较早进入国内销售,这一定义为紧凑型SUV的途观,刚开始比较昂贵的价格,不是一般消费者能买得起,但是由于缺乏对手,也阻挡不了成为神车的脚步,逐渐同类竞争车型出现,为了自保不得不放下身价,这么多年来在国内积累了不错的口碑,现在途观L也已正式上市发售,是否会复制往日途观L的辉煌?

第五名:长安CS75

紧凑型的CS75并不紧凑,灵活多变的内部空间,全新外观的设计,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自主品牌之首的长安汽车,CS75综合起来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在小型SUV市场上长安CS35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长安刚刚推出了旗舰车型CS97,长安正在逐步完善各领域产品。

第六名:宝骏560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宝骏非常擅长把握消费者的心态,平民需要什么车它总能及时推出,自推出起一度成为了紧凑型SUV市场的佼佼者,但是始终缺乏自动挡也就是少了优势,对比一季度的火爆,一季度销量下40.43%。

第七名:吉利博越

继“中国最美轿车”博瑞之后,这款被冠于“中国最美SUV”美誉的博越,自从曝光以来就引起一片哗然,去年吉利持续发力,财报显示盈收可观,得益于几款新上市的车型,博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八名:风光580

作为东风旗下的风光580,一上市就风光了一把,7年/15万公里超级质保打消了一部分车主的顾虑,性价比不错,七万多的价格,不过这车价格在这里,当然,想期待像合资车那样的质量也不现实,期待580更好的表现。

第九名:别克昂科威

位数不多挤入销量前十名的别克昂科威,在中级合资SUV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外表光鲜、通用旗下,虏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芳心,但是最近也是绯闻缠身,不少车主遭遇了断轴,事故鉴定流传出来不少,有不少媒体也相继曝光,但是厂家始终没有任何回应。在此我们也不好下结论,似乎这并未影响销量,销量同比仅下降0.52%。

第十名:荣威RX5

荣威RX5确确实实火了一把,颜值配置价格我觉得都不是它的卖点,因为同类自主SUV中类似的车型不少,RX5的最大卖点就是由上汽与阿里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RX5将搭建以地图为核心的完整互联生态,这个生态包括五大要素:高德地图+淘宝网+深度整合的智能行车系统+荣威RX5移动智能终端+随之诞生的更多全新的智能服务形式。也就是搭载的云系统,着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说明了智能汽车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举足轻重。

延伸阅读:

小众自主品牌SUV可以买吗?

由于国内汽车市场SUV车型的持续火爆,SUV车型的热销救活了不少自主品牌,也让不少自主品牌做大走强,长城、众泰、传祺这样在自主品牌业界还算得上号的自主品牌基本都是在靠SUV走销量,维持盈利,传祺GS4一款车的销量在月份更是占到了总销量的近9成!SUV对于自主品牌“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效果在不断的重演。

正是由于SUV市场的持续火爆,即使我们把10月的SUV销量排行榜拉到第100位――哈弗H5依旧有1896的月销量,而拉到第50位――绅宝X25就已经有6381的月销量了。所以现在自主品牌做一款SUV,基本只要价格地道,外型靓丽销量就能维持生存,于是乎除了哈弗、传祺、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外,出现了不少相对比较小众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如猎豹CS10,野马T70等,它们的销量不高也不低,但品牌综合实力相比于处于第一阵营的自主品牌又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或因为外型或因为售价,却也在吸引着不少消费者。对于这样相对小众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呢?

最近有不少粉丝向大饼说车公众号询问猎豹CS10这款车,作为一款月均销量不足1万的自主品牌SUV,自然媒体对于CS10这款车是“少言寡语”的,采用三菱4G63S4T发动机的CS10自然也缺少亮点,但凭借出色的外型设计,猎豹CS10也是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对于颓势日显的猎豹汽车甚至扮演了“单骑救主”的角色。

对于以猎豹CS10为代表的相对小众的自主品牌SUV,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

首先,小众的自主品牌SUV是否可以选择呢?

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相当肯定的,当然可以考虑选购。但也正是由于品牌相对小众,所以服务网点可能稀疏一些,这在选购的时候是必须意识到的问题。但虽然车型相对小众,但零部件却不一定小众,以CS10搭载的三菱发动机为例,后期维保不是难事,而日趋繁荣的电商网络也是零部件的供给变得方便。

那么,选择小众自主品牌SUV的梗主要在哪?

既然说是小众,那在销量上自然就表现一般,所以车型的更新迭代速度相比于主流自主品牌SUV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用户基数小,也使的用户的口碑信息反馈比较有限,对于综合考量这款车的参考价值就显得比较有限了。

综合来讲选择小众自主品牌SUV的梗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小众不知道耐久性和故障率怎么样

2、由于小众后期的保值率可能较低

最后,对于小众自主品牌SUV应该怎么权衡选购呢?

像哈弗H6这样的紧凑级自主品牌SUV相比于本田CR-V这样的合资对手,也存在5万左右的价格差距,当然有品牌溢价的成份在里面,但总的来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那有没有拉近这种差距的自主品牌车型呢?当然有,比如荣威RX5,14.88万的1.5T互联版相比于CR-V这样的合资车完全不输做工与气场,但售价也差的不多了。

对于相对小众的自主品牌SUV就更是这个道理了,在自主品牌中尚且处于小众,价格战更是惯用的战术,品控说实话也不如主流大厂,所以选择小众自主品牌SUV最应该摆正的就是选择的心态,如果求一台长的还不错,动力也可以,价格还合适的SUV的话,小众的自主品牌SUV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要讲求内饰的豪华,做工的精细,驾驶的享受,那么对不起,出门右转,请买合资车去吧。

所谓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合资车与自主品牌也是一样受用的,自主品牌不是做不出高标准的产品,一如荣威RX5和吉利博越,但售价就上去了,当然产品对得起售价,消费者也是乐于接受的,最好的例子就是10月销量榜冲进前八的荣威RX5.

对于小众自主品牌SUV,会是一辆合格的家用SUV,但不可能是一辆享受级的SUV。

[2017自主品牌suv排行榜]

篇3:汽车有关自主品牌话题

汽车销售近,汽车有关自主品牌,合资的,买车,保险,维修等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讨论。

帝豪:首个站稳10w价格的自主品牌。

瑞麒(争议很大):就技术含量来说,自主最好。问题在于市场定位之垃圾,排除瑞麒X1、M1,月销量不超过2500。尤其是作为“代表”的:G5、G6,月销量之和一般不超过100。

哈弗H5、H6:前者是自主品牌越野车中的销量冠军,价位也在10w左右(一般来说更多),后者是自主城市SUV销量冠军,底盘不错,动力油耗较差。

至于荣威、腾翼、风神、奔腾之类,皆由于技术来源、控股成分、销量、价格不满足条件,不能算作一线或“自主”。

[汽车有关自主品牌,合资的,买车,保险,维修等话题]

篇4:如何看待自主高端品牌?

高端,怎么理解?高价,高端不胜寒,高调,这三个词最能表明品牌打造者的心情。端着,硬生生地搞出一个品牌,装模作样地指导消费者,好像他们没有自己就无法活下去似的。这样装腔作势的自主高端品牌,国内没有市场,国外没有出路,还是早些歇菜为妙。

1)自主品牌,与民族自强有一定的关联,可也别带有更多的民族气节和情感,为什么呢?品牌,商品经济的一个符合,一个价值计算公式,全球通用的,必须按照现行的国际标准去做。

自主品牌能不能够站得住,一得看国内市场有没有根基,二得看国际市场有没有打开,消费者有没有把你当成一个必选品牌。或者反过来说,他们无所谓你来自哪里,只是喜欢你的产品和品牌,自然而然地购买了。

这样的品牌,才拥有内在的生命力。不会因为消费者对产地国的印象不好,就不去搭理一个品牌,或者贬低一个品牌。品牌的自主生存根基牢固了,才能在国际市场站立得住。

2)高端品牌,高价格不是核心,高利润、高品牌认同度才是关键,连带的,还有客户群体的变化,一些行业或者区域领先公司,纷纷成为你的客户。

高端品牌的外围,由资本、营销、商业模式构成,一个有创意的卖货方式,就能短时间内包装出来一个高端品牌,可它的根很弱,而且扎在土浅石头地上,等到竞争对手的强烈阳光照过来,一下子就枯萎了。

高端品牌的内核,由核心技术、坚忍的战略、全心投入的团队构成,你从华为MATE的当前成长,以及小米NOTE,正反两个方面品味一下自主高端品牌打造的艰难。一开始大声嚷着高端品牌(溢价品牌),做着做着就成了性价比品牌(经典品牌)

叶敦明的《打造自主高端品牌的十个问答》微课程,希望能帮您拓展决策思维,借鉴汽车、手机等国内自主高端品牌正在发力的领域,并找到一些务实的做法。说到底,品牌资产是虚实结合的。消费者的想法、需求变化以及对手的策略,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也难以事前猜准,所以,我们得下狠功夫去务虚一下,想办法经营好客户偏好这个虚拟资产。

同时,我们还得做实产品与服务价值,想在客户和对手的前头,不完全随着消费者多变的、暂时性的想法而随时改变。就像苹果一样,客户有些想法,你即使能满足,也要延迟一下。而另外一些创意,客户根本没有想到,或者你把新产品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一下子懵住了,一时间搞不清楚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可等他们回过神来,就会大声赞叹,心思完全跟着你的节奏走,这才是高端品牌的欲擒故纵。

篇5:半年亏损9.34亿 “中华”品牌遭华晨剥离

生产中华、金杯轿车和国产宝马的华晨中国(0114.HK)透过公告表示,其附属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与华晨汽车集团订立协议,以4.94亿元人民币,将华晨金杯的自主汽车品牌中华牌轿车业务,出售给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这显示华晨中国为了提振上市公司业绩,只好砍掉亏损业务止血,

开发成本高但销量不佳

华晨中国表示,出售资金将用于金杯轻型客车及华晨宝马合资公司的业务,以及发展其他与下游服务有关的汽车售后市场新业务。

中华汽车是旗下一个自主品牌,但是由于前期开发成本高但是销量却不佳,已经成为华晨一大“出血点”:上半年亏损高达9.34亿元,而去年亏损也有7.29亿元。

在5个财政年度中4年录得亏损,拖累上市公司股价不振,显然让华晨中国十分头痛。华晨汽车集团目前持有华晨中国55.38%股权,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预计,华晨中国/收入因此缩减46%,不过净利润却反而提升40%。

分析师相信,同样持有华晨金杯的A股公司金杯汽车(600609)也将因为华晨这起止血行动而在财务表现上受益。

又讯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近日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本月6日起,召回自2月15日~203月19日与9月4 日~209月28日期间生产的骏捷FRV[综述 图片论坛]轿车,数量共计8984辆。据悉,这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油箱生产工艺问题,导致油箱开焊,出现裂纹,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燃油渗漏。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将免费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油箱,以消除安全隐患。公司表示,消除缺陷所需的工作时间约3~4小时,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情况和索赔案件发生。

篇6:自主品牌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作为广州车展策划一部分,和讯汽车联合数字100调查机构进行了街头调查,整体来看,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自主品牌仍缺乏核心技术,且与合资品牌差距仍较大。参与者普遍认为新能源是自主品牌新的机遇

调查技术说明:

调查时间:11月1日-2011月15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选择方法:街头随机采访

一、参与者背景调查:

受访者男女比例适中,年龄分布上以21-30岁青年为主,31-40岁中年为辅,整体是汽车消费主流的年龄层。个人(家庭)月收入以3000-10000为主,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地域分布上,以广州、上海、北京为主,综合占比重为35%,其他地域为省会城市。

二、自主品牌认知调查:

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场的评判,受访者意见分歧较大。认为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良好,进程加速的受访者占33%,与之相对的认为与进口合资品牌差距明显的受访者占32%。但认为自主品牌起步阶段,不成熟的受访者仅10%,说明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自主品牌已经突破了初期的起步阶段进入了半成熟期。

篇7:自主品牌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三、自主未来预期调查:

追赶合资大品牌是我国自主品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受访者普遍认为自主品牌需要6-的时间去追赶,除此之外认为11-追赶期的也超过选择5年以内选项的受访者,比例是23%对20%。

篇8:创建班级自主管理品牌

创建班级自主管理品牌

创建班级自主管理品牌

作班主任多年,我在所带班级中,学习模仿魏老的班级管理的一点点做法,已有多年实行学生行为规范自主量化考核,近几年的成效是慢慢地见好,我与许多老师交流起我这一做法,有许多老师向我诉说,他们也学习过、运用过魏老等名家的学生自主法治管理班级办法,只是觉得成效不是最大,觉得做起来太烦琐,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自主法治管理最后不了了之。

再与他们深入交谈,我发现这些老师的做法之所以遇到困难:

一是他们没有作好深入学生心的舆论宣传工作,这是魏老的教育管理的灵魂,每样工作思想教育走在先。

二是缺少管理班级工作的耐心、细心,总是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管理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三最为关键的是,在学生自主法治管理班级的制度上,没有创立一套针对所在班级学生实际的,自主管理班级的品牌。

有的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办法自己也没有弄明白,匆匆忙忙就在班级中全面的实行拿来主义式的班级学生自主法治管理,搬来有关书本上的条例,妄想让班级一步到位的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名家、专家这样做,效果好得不得了,我也用这些办法,班级管理肯定会很轻松,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当然会在千人千面的学生面前碰壁;有的班主任一味要仿效名师的管理办法,实行班级法治,而学生的情况太复杂了,即使是同样的学生,名师、德高望重的老师可以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到了一般的老师那里不一定能起效果,有时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我们一般的班主任在实行拿来主义时,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仿制成功管理经验时,不忘创立适合自己管理班级的自主品牌,即要形成针对自己学生实际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为此,我在创立班级量化管理这套方法时,年年和同学们一起对量化考核的有关条例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让自己运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的管理办法,基本上在我班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如下几步,提出来与各位老师交流:

第一步每个学期开学初,请全班学生先对“学生综合素质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有关条例,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全班同学以表决的形式通过。通过时一定要让不同意见者充分表达意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与合理的建议,最后全班共同商定最合理的解决办法。一旦考核条例定下来,一个阶段中基本照此施行。

第二步根据考核细则,制订出“学生行为规范等综合素质 每周自主评定家校联系表”,请学生在每周的双休日,回家与家长一起共同学习有关考核条例内容并填写好“家校联系表”,请家长在学生自评分后签上姓名。通过学生与家长一起每周对学生自己的行为规范打分,这里大多学生与家长打分是公正的,当然也免不了出现极个别的偏差,但不管分数打得是否合理,打得是否实事求是,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每周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反省,可以说是比较容易的达到了。

第三步,利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实现民主管理。每周一中午,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对上周各方面学生行为规范表现情况向全班汇报,表扬先进,指出不足,特别对行为表现不佳者提出改进意见。在汇报后,公布学生上周各种行为规范扣分情况,每个学生根据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情况,对自己的'自评分再进行适当的校准,然后把自己上周的最终得分上报给四人小组长。(班级从学期初就成立非班干部组成的纪律、学习、劳动、文体、公德等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最好实行轮流制,组长竞选制,负责平时提醒、教育、监督全班同学的行为规范表现,对经二次(不含)以上不听提醒、不服管教的同学实行扣除考核分。)

第四步,每个人向四人小组上报每周考核得分,小组长对每位学生的自评考核分进行统计并粗略的审核,并在“小组每周日常行为规范自评互评情况记载表”上作好登记,一般情况下,登记分以学生的自评分为主,小组长对学生的特殊加分情况进行注明,对特殊的扣分情况也进行注明,这样做后,一方面学生就很少出现乱打分数的情况,打分的出入一般情况下不会很大,另一方面也方便班主任的抽查,对学生具体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后再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手段。

第五步,小组长向班长上报小组各位同学的每周自评互评总得分,由班长把全班的每周行为规范考核得分作好统计后向全班公示。学生对照得分了解自己的总体表现,以便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

每六步,学生根据自评互评考核情况,按阶段自主申报班级荣誉称号,如每月的纪律、学习、劳动、文体、公德等标兵;每学期的纪律、学习、劳动、文体、公德等楷模。这些荣誉称号填入每个学生的“每学期的成长手册”中,其他像学生加入团组织,学校的各种评优等,都参照“每周行为规范考核等分”情况。

当然要说明的是,如果对学生与家长的思想工作没有作到家,如果班级是一个没有正气的班级,这种方法是完全没有用的。

篇9:抛弃自有品牌? 华晨汽车再拾“宝马战略”

一边是与外资公司宝马的欢声笑语,一边是自有品牌中华的黯然失意,从10月30日到11月12日,华晨汽车集团可谓悲喜交加。作为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也许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或者在他对华晨汽车未来的帷幄运作中,这是必需的经历。

但曾经作为自主汽车品牌扛旗者的中华汽车,却因巨大的亏损陷入泥淖,不得不回到母公司的怀抱寻求支持,这是中华汽车的悲哀,还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悲哀?华晨再牵“宝马”

11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签署了一项备忘录,宝马在华第二工厂落户沈阳。

备忘录显示,在对目前工厂增加产能至7.5万辆的同时,明年将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总产能达30万辆的第二工厂建设,双方按1:1投资比例,新工厂长期投资总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同时记者获悉,新工厂将在明年底投产轴距为5.4米、相当于7系车长的全新加长5系轿车,同时全新加长7系以及宝马X系列车型中的一款新车也可能在第二工厂投产。明年北京车展上,这些新车将悉数亮相。

在未来的规划中,华晨宝马将分两部分进行,第一步是到明年底之前,把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现在的工厂产能由3万辆扩大至7.5万辆。与此同时,在位于沈阳市西部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第二工厂的建设,计划明年启动。第一步产能将达到年产10万辆,随后逐步增加到年产30万辆。

宝马集团董事艾希纳博士说:“中国已经成为宝马集团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今天的签约显示出,宝马集团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国市场以及我们的合资企业的长期承诺。”

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表示:“华晨宝马二期扩建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的合作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中方股东,我们将信守承诺,为合资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持。”中华轿车巨亏

一边欢喜一边忧。与宝马合作甚欢不同的是,华晨汽车曾经引以为傲的自主品牌中华汽车,却在两个星期前因巨额亏损被划转回母公司,不得不重新接受“辅导”以等待再次崛起。

10月30日,华晨中国复牌并宣布,向母公司华晨汽车集团出售旗下沈阳华晨金杯汽车的中华轿车业务,涉及资金不超过5.5亿元人民币。

华晨中国表示,中华轿车业务严重亏损是转让的根本原因。据了解,近年来中华轿车销售一直低迷,2008年中华轿车共售出91356辆,较2007年下跌 14.4%,其中尊驰同比减少48.3%,骏捷同比减少28.5%,

今年虽然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但中华轿车的月均销量仍不足1万辆。销量过低造成华晨的生产制造很难发挥规模优势,因而亏损不断加大。财报显示,华晨中国因中华亏损导致2008年亏损7.29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更是高达9.34亿元。

市场人士分析,中华轿车业务剥离后,将改善华晨汽车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的业绩。近年来,华晨汽车在研发和扩大产能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掌门人祁玉民更是喊出“砸锅卖铁也要搞研发”的口号,此后,华晨方面多次出面澄清“不差钱”,但缺乏足够融资渠道的华晨,此番挥泪“瘦身”显然是为了圈钱。

据了解,8月14日,华晨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申华控股公告显示,华晨集团2008年的营业收入为303亿元,而利润仅有1亿元。此次和宝马二工厂的合作双方长期投资总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按照1:1比例,华晨集团至少得拿出25亿来,巨大的资金缺口不得不通过上市公司融资。业内分析

“喂马”是双方“必需的”

对于与宝马的合作,业内人士分析,华晨对此太需要了。《京华时报》认为,华晨已逐渐被边缘化,宝马与上汽眉来眼去的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搭上上汽,华晨的地位不保,在股市上是一大利空。

而对宝马来说,也迫切需要增加在华产能。《中国青年报》分析,从2003年在中国市场进行国产至今,宝马的发展速度虽然稳健,但不能用“快”来形容。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9个月,奔驰、奥迪等豪华车在华销量都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对于宝马来说,可谓“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在这种情况下,与合作伙伴处理好关系并尽可能携手共赢,是宝马唯一的出路。

《上海证券报》指出,华晨在与宝马二次合作前已经通过处理中华轿车业务将华晨中国变成了更优质的资产,未来就更具融资能力。华晨汽车集团虽然自己吃了点苦头,却得到一个更具有效率和诱惑力的资本平台。但问题是,在华晨宝马的管理上,华晨一直在不断妥协,大量的权力被收归到宝马中国后,如何避免沦为一个代工厂,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也需要华晨思考。链接

中华轿车没落史

华晨中华轿车在最初上市的时候,响亮的名字曾经寄托了国人对自主高端轿车的梦想。

1997年华晨汽车创始人仰融投巨资开发中华轿车,2000年12月16日,第一辆中华轿车下线,是当时除红旗之外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

然而从2004年开始,中华轿车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质量问题,2004年和2005年的销量仅有1万辆,到2005年年底,中华轿车的月销量还不到 500辆。2008年,华晨的销量开始缓缓下行。质量问题再次困扰中华轿车。车市谣传曰“远看三十万,近看十几万,进去一看七八万”嘲笑中华车。而由于价格低,销量下滑导致华晨的中华轿车业务出现巨额亏损。

相关专题 悲歌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