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法宝-授人以渔

靓仔你也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法宝-授人以渔

【简介】感谢网友“靓仔你也打”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法宝-授人以渔(共2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法宝-授人以渔

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法宝-授人以渔

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技术,以负责、有远见和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研究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对技术的决策、创新和实践.

作 者:黄梓楠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安徽,滁州,233200 刊 名:教师 英文刊名:TEACHER 年,卷(期):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通用技术   课程教学   教材  

篇2:授人以渔-教学心得

授人以渔-教学心得

最近几次上课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不错。

我改变了传统的就只有老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角色转换,竞争、分组比赛评比及奖励,案例分析,活动的组织,表演等方法:如在上《客房服务与管理》介绍客房部的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时,让学生担任某种角色(比从服务员到领班再到主管后到经理等),由她们向前来该岗位考察的外界人士介绍本岗位的具体情况(岗位职责、具体工作、任职条件、管理对象、直接上司等),每组介绍完后对其进行评点,说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补充,她们还要从哪些方面努力等。大家都兴趣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一改以往的沉闷,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课后,和学生交流教学心得,都反映这次课印象最深,而且学得又轻松,希望能够多进行这样的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课堂的气氛;融洽师生的关系;增强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她们的普通话;提高她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

结合旅游专业本身的特色,我认为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导游的业务能力。

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丰富相应的知识,并适当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上《导游基础》课时,我除了传授书上的知识外,都会为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建筑、烹饪、特产、景点知识、旅游最新动态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会利用景点视频及相关图片教学,加深学生印象;另外,根据导游带团的特色,适当地组织一些带团适用的活动与游戏(唱歌、猜谜、讲笑话、讲故事、成语接龙、顺口溜、手语、击鼓传花等等)。课外,与旅游公司联系,尽量为学生提供带团实习的机会,必要时现场指导。

2、增强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

补充有关的管理知识,多分析成功企业(酒店)管理的案例,(案例尽量新颖、切合实际、有实用性),借助实例来引导学生领悟抽象的管理理念,并且让对她们进行角色设置及情景设置,假设其在那个职位上、在那种情况下会是怎么来管理的?并多给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鼓励学生我们的.目标不是服务员,尽管服务行业开始都是要从基层做起,但我们都要争取做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且帮助学生进行日后的工作蓝图设计。可联系著名的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向其派送实习生,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理念。

3、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实习实训、旅游参观

在实践中提高她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认识水平。

4、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于“导”

引导学生自学和参与,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一点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和锻炼的舞台,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调动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教育她们学会做人。

通过两个多月的教学,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上课,每一次看到她们那双求知如渴的眼睛,我就不断要求自己,一定要让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多学点东西,要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意义,尽管她们只是中专生,但我希望我的学生进入社会时都是优秀的人才。因此,上课之前,我都会认真地去备课,思考这节课要以怎样的方式来上效果会更好呢?上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教书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否则能力越高而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对社会的危害越大。

当好一名优秀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全身心地投入,有责任心和爱心。“教学、教学”,除了教还要不断学习,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我热爱教育事业,我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篇3:授人以渔一劳永逸(七年级教学论文)

授人以渔一劳永逸(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论文)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渐行渐盛和中高考语文阅读分析题目量的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的效益,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课题。本人以为,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也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复阅读选文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

浏览,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细读,即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检测题细细阅读选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

品读,就是要求学生带着对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点品读检测题的题干,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选文,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二、抓住文体特征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

(一)、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做这一类阅读理解题目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把握记叙的要素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写出来。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但实际上文章中已经具备了。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要理清记叙顺序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做二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以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

3、要辨析记叙线索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若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实际上,线索就其性质来讲就是联结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纽带。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统一、结构严谨,便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因此,线索也就是作者写作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阅读记叙文。必须揣测作者的思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线索。

4、要理解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使文章文情并茂,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二)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方式、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这里入手。

1、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耍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2、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耍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样从不同方面归纳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色。

3、仔细阅读,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4、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5、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厂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6、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 这就启示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1、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论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谈骨气》,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淡骨气”是一个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谈”,表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是“骨气”。显然,“骨气”是个比喻的说法,用来比喻“气节”,由此可以推测本文要论述的是“气节”问题,出论点即“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分析论据:1.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2.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3、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4、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

6、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到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7、要从整体上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

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三、准确把握材料

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答题就会吃力不讨好。怎样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呢?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四、区别题型作答

读懂文章、明辨文体及基本概念,其目的还在于运用,在于答题。学会区分不同题型,巧妙处理也很重要。

1、选择题。通常采用排除法。阅读分析题的内容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内容,有时对课内知识也多有勾连考查。因此对课内掌握的知识如能或排除或选择,就无形中降低了知识的选择难度。

2、延伸题。如根据有关内容默写名句等,对此要避难就易,写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则容易吃力不讨好。

3、基本概念题。要做到抓住语段的主要内容来答题,不能捡芝麻,丢西瓜,更不能一页障目,不见森林。

4、综合分析题。对于这类题,则要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扣住命题内容解答,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答非所问。这类题往往是最能见学生语文能力高下的题,答题应努力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30字;句子要通顺,语言表达没有漏洞,符合逻辑推理;要围绕文章内容,突出重点,不能信马由缰,胡乱扯谈。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仅要求教师讲清基本概念,多作知识迁移训练;还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同时掌握答题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4:技术课程总结

时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学期结束了。半年来,本人在教研室的正确领导、全体教师的大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学期初的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更收一层楼,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而开发的摄影校本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摄影校本课程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本学期平面设计课程共教授3个班级,各24课时。

学习摄影艺术理论,打造基本艺术素养。学习必要的艺术理论知识,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不仅为学生的艺术活动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举起照相机,用取景器对准被摄对象,按下快门,看起来多么简单的动作。但就摄影而言,许多艺术的涵养都是蕴含在这一简单的动作之中。因此,在摄影课中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学一些必要的摄影艺术理论,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艺术涵养,成为组织摄影课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比如在“摄影用光”教学中,利用典型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光线是摄影者的画笔,是摄影的灵魂。让学生正确认识光线,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掌握了光的艺术造型理论之后,创作出了不少有着优美光影效果的的摄影艺术作品。

对摄影家来说,艺术的生命在于独到的审美和敏锐的发现。为了让学生达到如此境界,我们结合自己所拍摄的校园生活摄影作品,系统地讲了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从而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比如,我们在进行花卉专题摄影教学中,引导学生观赏校园中的各种花卉,分析摄影艺术造型手段在花卉拍摄中的运用,用特写及小景深来突出花卉这个主体,同时运用侧逆光使花卉更富有质感和立体感。学生掌握了这些理论后,拍摄出的花栩栩如生。正如学生程强在拍摄活动中所说的:摄影让我渐渐学会了用美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用摄影镜头来记录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可见,摄影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

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成果,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使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活动在摄影艺术活动中理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我上摄影艺术课一直主张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为千姿百态的世界所陶醉,主动地去发现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又能引发创造美的欲望、兴趣。学生张莹运用自己制作的针孔相机,通过观察和选择,拍下了许多身边的建筑,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构筑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情趣。在风光花卉、校园生活、体育运动、小城风采等一系列摄影专题创作中,学生们创作出了不少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深有感触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高尚情操。

全面组织摄影评论,发展审美评价能力。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摄影评论,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共享作品的美。为此我在组织教材上的“佳作赏析”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仔细品味教材中对摄影作品的点评外,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该作品的看法,让学生分析作者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作者对作品的感情投入,充分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以及作品中其他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此外,摄影作品欣赏课中我们还展示一些诸如布勒松等名家的名作让学生欣赏,并从中了解常见的一些摄影流派、摄影风格,通过对摄影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逐步形成自身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我们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认识与理解,写出简短的摄影评论,也可以是学生摄影作品的自评与互评。我将学生书面摄影评论作为摄影课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摄影评论写作活动,并将学生的部分优秀摄影评论以“一影一评”的方式在橱窗里展示出来,以便同学之间相互借鉴、交流。

总之,摄影艺术教学让学生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摄影艺术课不失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渠道,值得我们为之做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篇5:技术课程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对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学习,让我对暖通空调这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主要掌握了以下内容:

第一讲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设计有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每个阶段的设计文件经过审查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批准后方可施工。

初步设计内容有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设备材料表,概算书和计算书

施工图设计内容有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安装图,制造图,计算书

第二讲暖通空调常规技术回顾

第一部分空气调节系统的形式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为集中空调系统,半集中系统和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冷剂系统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根据节能方式分为蓄能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第二部分暖通空调冷热源空调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为地下水

人工冷源为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第三部分室内空气分配(气流组织)

送风风口形式有侧送风口,孔板送风口,喷射式送风口,旋流送风口,台式送风口和座椅送风口

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风和中送风

第三讲:蓄能空调系统

蓄能空调: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空调系统不需要能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要的时间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

蓄能空调有潜热蓄能,冰蓄能,显热蓄能以及水蓄冷/热空调蓄冷系统的优点

1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了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

2空调蓄冷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供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一般可减少30%~50%。

3空调蓄冷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比常规空调系统要低,分时电价差值越大,得益越大。

4空调蓄冷系统中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的比例增大,状态稳定,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第四讲:地源热泵技术

热泵可以分为空气―空气热泵,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运行费用低、维护费用低、简单的控制设备、运行灵活,系统可靠性强、节省占地空间、使用寿命较长、易于管理、应用灵活、可提供生活热水

第五讲变风量空调系统

定风量系统的问题1、集中式空调定风量(CAV)系统的缺陷:

(1)按最大热湿负荷确定送风量;

(2)送风量全年不变;

(3)室内负荷减少时,调节再热量,提高送风温度来维持室温,既浪费热量,又浪费冷量。

2、改进办法:减少送风量维持室温

(1)节约了因提高送风温度所需热量;

(2)处理风量减少:风机电耗下降;制冷机冷量下降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以及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较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而言,具有舒适、节能、安全和方便的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第六讲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独立新风除湿机组向室内送入干燥的空气,通过调节送风状态点控制室内湿度;室内干工况末端(干式风机盘管或平面辐射毛细管系统)处理室内空气的显热来调节室内温度

新空调系统应具备的特点

1加大室外新风量,能够通过有效的热回收方式,有效的降低由于新风量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大问题;

2减少室内送风量,部分采用与采暖系统公用的末端方式;3取消潮湿表面,采用新的除湿途径;

4不用空气过滤式过滤器,采用新的空气净化方式;5少用电能,以低品位热能为动力;6能够实现高体积利用率的高效蓄能;

第七讲暖通锅炉新技术

空调热源主要有两类:1、热泵2、锅炉(含热电站提供蒸汽)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压力、温度)和品质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小结: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国内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生活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低碳、节能、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致使空调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来满足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以上总结存在很多不足,仅以本人所学,希望老师纠正。

篇6:技术课程总结

摄影的概念:

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存在,存在决定意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而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完善,而所有的概念是人对事物存在的客观认识。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或者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照相机的拍摄技术:

对焦方法:对焦分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自动对焦也分几种模式,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连续自动对焦模式、焦点预测自动对焦模式、智能化自动对焦模式、镜后自动对焦和动态自动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手启动自动对焦和眼启动自动对焦

手动对焦方法:在拍摄时,人工操作镜头上的对焦环或机身上的对焦钮,是被摄主体在取景对焦屏上结成清晰的影像。手动对焦操作是摄影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快速、准确、一步到位。 精深控制

影响精深的因素:光圈、焦距和拍摄的距离

曝光控制

影响曝光的因素:感光度、光照度、景物亮度、还有其他的因素等 。

摄影用光

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表现被摄体的形态和色彩、表现被摄体的空间位置、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常见可见光的运用分自然光的运用、人工光的运用和现有光的运用

自然光有室内光和室外光,

影调的控制:在摄影中控制好影调,不仅关系到摄影作品所表现的被摄体的形态特征、立体感、质感、空间透视感和整体的气氛,而且对画面结构的均衡与对比、和谐与统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出拍摄者的创作意图和感情寄托。

影调的形成:在摄影中,通过对不同亮度,不同色彩的物体进行摄影曝光和后期加工处理后,在画面上形成不同的密度,并以黑、灰、白等多层次的调子表现出来,这就是影调形成的过程。 画面的主调摄影作品画面中的主调是指占有主导地位的影调,如高调、低调和中间调等

影调的处理:1、按照创作意图来处理影调;2、根据拍摄环境的特点来吃力影调;3、根据被摄体的特征来处理影调;4、根据气候条件来处理影调。

色彩摄影

色彩与色彩摄影的原理

传统的色彩摄影是使用色彩感光片对客观世界中的景物进行拍摄,并通过色彩冲洗加工处理,使之形成与被摄体的明暗、色彩相同的色彩影像。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的原则:从广义上来讲,摄影构图贯穿从现场拍摄至终剪裁的全过程;从狭义地说,摄影构图就是对画面景物进行取舍、布局而形成的画面结构。

篇7: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1987年科勒教授提出ARCS模型,[1]模型指出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注意、相关性、自信心和满足。注意(At-tention)为了满足学习者感官要求进行的学习内容的展现形式的设计,以引起学习者注意。相关性(Relevance)是指启发学习者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产生联系,便于学习者接受新知识。自信心(Confi-dence)指学习活动的设计满足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自信心。满足(Satisfaction)指创设学习者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情景,增强学习者的满足感。下面以《数据库技术》课程中数据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部分为例基于ARCS模型进行教学设计。

1分析动机

1.1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前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和《数据结构》等先行课程,“概念结构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上是在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SQL语言和关系数据理论之后,“概念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概念结构设计的概念、方法与步骤、数据抽象和视图的集成。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是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难点是根据具体系统内容的描述设计基本E-R图。

1.2学习者动机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较抽象,学习者需要从复杂的实际应用中找出数据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尚不知该内容在整个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内容的难度较大,易使学习者知难而退,对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2动机策略设计及实施

2.1课程导入

2.1.1教学内容

将49名学习者分为5个小组,利用课前时间每组分别分析淘宝、京东、当当网、1号店、天猫的网上购物流程,并分组进行调查汇报。提出问题:你分析系统中的商品有哪些属性?订单包括哪些内容?订单与客户和商品之间的联系及涉及的实体有哪些?订单有哪些状态?知识回顾: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概念,选课E-R模型实例。

2.1.2动机策略应用

注意策略:通过问题引入,让学习者主动思考,引起学习者有意注意。相关策略:通过知识回顾,帮助学习者建立已有的E-R模型与概念结构模型设计之间的联系,建立脚手架从而降低新知识学习难度。自信策略:选取学习者们熟知的购物网站为例,增强学习者信心。

2.2课堂教学

2.2.1教学内容

基础任务:定义购物网站生成订单的事件,通过E-R模型进行概念结构设计。汇总各小组提交的'设计结果,总结学习者的概念结构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EDE07)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X-2-003)的研究成果。提高任务:上述模型中当客户提交订单但未购买商品将减少商品的库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学习者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办法。教师提示可将多对多的联系拆分为两个一对多的联系,根据订单的状态通过程序确定是否实际减少库存。按照之前分配的小组安排学习者讨论并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学习者讨论是教师到各组进行引导和巡视[2]。讨论:经过学习者讨论,分析新概念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小组汇报并由教师汇总修改后如图2所示。

2.2.2动机策略

注意策略: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网上购物过程的动画,引起学习者注意。自信策略:教师按照基础和提高两类任务进行分层布置,利于搭建脚手架、激发学习者自主思考,增强自信。

3评价

学习者对各自小组设计的E-R模型进行评价,小组间进行设计结果互评,教师对每个模型的设计过程、小组合作情况和设计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满意和自信策略:学习者经过深入思考进行互评,体验设计被认可和逐步求精带来的喜悦。教师的点评认可其设计结果提高学习者信心。

4结论

通过该方法的学习,学习者在练习和期末考试中能够熟练准确的对复杂的需求通过E-R模型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因此,ARCS模型应用于《数据库技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KELLERJM.DevelopmentanduseoftheARCSmodelofmotivationaldesign[J].JournalofInstructionalDevelopment,1987(10).

[2]韩玲玲,李晓东,刘丽丹.基于案例驱动法的软件工程课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计算机教育,(06).

篇8:通用技术选修课程方案

拟稿 罗洁华

通用技术课程提倡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中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要学、爱学、会学、能学,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快学多学,以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成为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

从本学期开始,通用技术课程在必修课程中试行自主选修学分制,必修课程共2模块,每模块2学分,允许提前修学完成,用必修课时间进行选修课内容学习。在必修课程学习中,每提前完成1学分学习任务,可获得1次选修课程的自主选择机会,且每次只能选修1个科目学习。选修课学习学校提供学习设备和条件,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必须制定学习计划,确定指导老师,明确学习任务,获得一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条件,遵守课程的一切规定。

通用技术课程必修模块学习任务陈述如下:

一、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学习任务

模块1学习以期中考试为节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三章,1学分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旁注解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完成2项自选作业--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标、介绍一件创新小产品的价值-图文并茂、介绍的重大发明或重大科技事件等

3.完成2件小制作--包装袋、四巧板等

4.完成2个报告--人机关系调查报告、不同结构造型的纸张的强度关系试验报告

第二部分:第四章--第八章,1学分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完成8个常见几何体的草图的绘制-见样例

3.正确绘制3根鲁班锁或相应的其他图形的轴测图,有正确的尺寸标注

4.正确绘制小木槌或其他图形的三视图,有正确的尺寸标注

5.正确使用工具制作小木槌、简易书架、储物凳等简单作品1件

6.完成一项作品的设计制作,并有规范的设计报告,参加一定级别的比赛获奖可同等考虑

7.完成1篇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总结报告。

完成第2学分的学习,同时完成前一选修科目的学习,方可获得再次自主选择选修科目的资格,选修科目总数目不受限制。

参加期末卷面考试合格,才算完成《技术与设计1》学习,获得课程2学分。

二、必修模块2--《技术与设计2》学习任务

模块2学习同样以期中考试为节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学分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完成不倒翁制作及稳定性探究的实验及报告

3.完成简易相片架等简单结构的设计制作及设计报告

4.制作鲁班锁、小木槌或九连环1套,并有含流程的制作说明

第二部分:第三单元--第四单元,1学分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完成九连环解环、建设规划或生产计划等1项系统的分析或设计操作

3.完成自发电手电、指南车等系统设计的设计报告

4.完成自动台灯等简单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设计报告

完成第2学分的学习,同时完成前一选修科目的学习,方可获得再次自主选择选修科目的资格,选修科目总数目不受限制。

参加期末卷面考试合格,才算完成《技术与设计2》学习,获得课程2学分。

通过高二下学期的南京市学业水平考试,方可认可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4个学分。

三、选修模块的可选科目及学习要求

参加选修模块的学习必须填写申请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课程,选修课程结束后,完成相关表格并递交。选修模块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自选自购相关教材1本及以上,必须确定至少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以推荐和自选相结合,可以是通用技术学科的任课教师、实验员或学校的其他教师,也可以是高校、研究所专业教师,社会上的有专业辅导能力的人员,或者是家庭成员,指导教师必须能够对学习的每一过程把关和指导。选修科目学习时间可以是提前完成必修课程节省下的在校时间,也可以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其它空余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边角时间,珍惜时间,学会学习。(www.fwsir.Com)每一选修科目完成学习任务获1学分,通用技术选修课程总共4学分。选修科目学习开始前,学生必须根据所选教材,制定比较详细的学习计划,送指导教师批准方可施行。选修课程结束时,必须经过相关的考核,填写相关的表格,获得指导教师、学生本人和学校意见方能通过认可学分。

因设备和条件限制,各选修科目都有人数限制,请根据个人特点,合理计划安排自己的选修内容。

通用技术有部分选修内容在学校统一选修时间也有安排,如:机器人制作、电子控制技术、服装设计制作、OM和创新制作等。

1.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掌握几个常见的控制电路和元件组成,能够应用于设计中

3)掌握万用表、电烙铁等基本工具的使用,能焊接制作至少1个有功能的电子作品

4)掌握常见的传感器及其使用

5)设计制作完成1件电子控制技术有特色有实用性的作品,如水箱水位控制装置、自动寻线装置、大棚植物温度控制装置、收音机等,同时递交设计报告

6)准备一项电子比赛项目,参加学校成果展示或比赛获奖,给出设计报告

2.选修模块《简易机器人制作》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设计完成一批基本功能机器人,并附说明(电子打印稿,有图片)

3)设计制作完成1件有特色有实用性的机器人创新作品,同时递交设计报告

4)准备一项机器人比赛项目,给出研究报告,参加学校成果展示或比赛获奖

3.选修模块《服装及其设计》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掌握服装的基本构成,画一幅设计效果图

3)掌握服装裁剪图的`基本要素,画一件服装的裁剪图

4)掌握服装制作的基本要素,会制作基本工具的使用,完成几件基本结构的简单作品

5)完成一件实用的、有设计特色的服装的设计制作,并给出设计制作报告

6)参加学校服装设计成果展示或参加相关比赛活动

4.选修模块《汽车驾驶与保养》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完成驾驶科目1-汽车驾驶基础知识理论考试

3)在驾驶模拟机上完成场地基本技能考试

4)在驾驶模拟机上完成路考

5)完成驾驶科目4-安全驾驶理论考试

6)对汽车的某一项目进行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

5.选修模块《建筑及其设计》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学习一种设计软件,用软件做出一个合理实用的简单建筑设计图

3)设计一种建筑,绘出设计图,做出模型,给出设计报告

4)对建筑设计的某项目进行研究,给出研究报告

5)设计完成作品参加学习成果展示或参加比赛

6.选修模块《现代农业技术》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现代农业技术”包括“绿色食品”、“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无土栽培”、“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农副产品营销”等6个方面的内容,至少对2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

3)能够根据自然条件,对动植物进行种植养护实验研究,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

4)对农业技术的某项目进行研究,给出研究报告,研究有实验成果,能够将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并在部分区域推广

7.选修模块《家政与生活技术》学习任务(每班限8人)

1)阅读课本-有重点勾画,关键词圈出和诠释,主要内容举例,书上完成各种问题、讨论、练习等

2)家政的内容包括家庭管理、儿童教育、食品与营养、服装与织物、居室与环境、家庭理财、家庭保健等,至少能对2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

3)能够参与具体的家政活动,能够对1-2个方面的内容实践实验,写出实践报告

4)对家政与生活技术的某项目进行研究,给出研究报告,研究有成果,能进行成果展示和推广

篇9: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第一期

终于可以履行自己的承诺了,我打算从这周起开始一个在线的ColdFusion技术课程,在开始之前,先说一下我做这个系列课程的目的:

1.帮助ColdFusion开发者进阶

2.指出CF开发中的细节部分,帮助他们了解全球ColdFusion认证考试的细节。

3.尽量把我所积累的部分经验分享给各位。

4.帮助你们深入了解ColdFusion。

我的课程不能满足:

1.开发整个项目的需求和技术分析,

因为这个课程是细节性的,不能满足特定项目。

2.不能保证看过我课程的朋友就一定能通过CFMX的全球考试,因为考试的题还是有很多很偏的题,需要有一定的开发经验的开发者才能体会。

3.不能给各位提供学习CF的整体方法,仅仅是一个帮助。如果有不适应我课程的初学者,建议各位找BenForta或者更全面的书籍系统学习。

好了,所有课程都按照flashpaper格式制作,Let's Rock!

ColdFusionMX第一课

篇10:多媒体技术课程论文

摘要:本文以新疆大学学生学习《电工电子学》为例,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新疆大学班级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针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改正,激发新疆各族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疆;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成为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多媒体完全改变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育形式,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现代课堂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俗易懂,从厌学到爱学,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课堂压力。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的改进是从教学任务的实效性和上课时间消耗的合理性出发的,有科学地执行理想的教学形式在满足该条件下。鉴于此教学水平标准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时间的耗费。鉴于此标准,其课堂教育手段要达到最优化水平,我们就首先要遵守课堂教学的可接受性标准原则,以及将科学性与系统性互相优化的原则。随着近几年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知识掌握形式的交互性与可控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方面,以其优良的教学技术,强大的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极快的发展和利用,进而对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有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将公式、图像、语言、动画、等多类数字信息集结于一体进行工作,声像图文并茂,具有很好的特点,能够立体的展现出一门课的精髓,基于以上优势的表现,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适合《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改进的需求。相对于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掌握理解的复杂电路构造和运作我们可以利用二维、三维动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很好的课堂教学,会获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并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课堂教学对《电工电子学》教学方法的直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直观性。根据理论信息的可接受性标准原则,提供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是最理想,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法,这样就很好的增强了其知识的可接受性,而不是被动性,从而将学生从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二是网络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教学基本上是鉴于多媒体网络,不仅仅是通过师生之间可以友好的交流,同时学生之间、院校之间也能够很好地实现交互协作,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把课堂上没能理解的内容通过网络交流来解决,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三是交互性好,自学难度低。多媒体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它不仅具备媒体的多样化,而且又具有选择的随意性。四是数据信息量大、更新速度高。多媒体教学非常合适知识不断更新和教学中填补先进学术前沿内容。多媒体教材可以随意增删改动,并由教师自己完成,甚至也可以由学生也参与。五是多媒体具有数字信息集成化控制性。信息集成化高度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更多的理论信息,并很好的简化知识信息的难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时紧张是其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鉴于一般的教学手段,有些内容因讲授费时又费力而很难展开,教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电路图中单一的电路图,其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很可能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无法理解,甚至一知半解,或兴趣不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难以进行,教师就会产生很大的教学压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全方位现场演示、多通道分析,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教师利用应用软件在动态图像及处理信息化数据方面的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也提高了问题解决以及分析的能力,进而获得一些问题的解决手段。这样一来,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并善于动脑,对《电工电子学》这门课也会产生兴趣,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提高教师的课堂精神,更加完善这门课的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

我们根据各个非电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先在课堂上按照书本进行理论讲解,再到实验室参观实物并进行电路接线,学生在环节转换过程中都反映与课堂学的理论较难联系在一起。我们认为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具体的实物形体进行看得见的形象讲解。(2)把各种电路器件不单是搬进课堂让学生看其外形,更重要的是讲解并演示这些电路器件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能让学生直观了解各个电路图、电气设备工作,而且到了实验室也可以很好的结合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思路来完成在实验中的实践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同时到了实验室学生便会努力做好实验,以便得到与课堂教学一样的结论,这样就会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就会达到课堂与实验结为一体的氛围。总之,在《电工电子学》教学中,牵涉的电路电气设备数量多,结构、原理、线路复杂,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种类多,操作要求各异。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还可以提高其实践能力,提升其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对《电工电子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自如,减轻教学压力,从而更好的教授这门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必将会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来取代。

参考文献:

(略)

[多媒体技术课程论文]

篇11: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第二期

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的第二期,主要覆盖CF的List和Array,

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第二期

。对于这两部分,是我们开发CF应用中经常要用到的,但是对于经常用到的部分,我反而没有多说,在这个第二课的内容中,我希望各位能够读到让你们眼前一亮的部分,如果有,就证明我达到目的了,如果没有,证明这部分技术你已经没问题了,包括参加全球考试,

点此浏览教程

ColdFusionMX第二课

篇12: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第三期

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由于又是出差,又是开会,一直没有时间写,昨晚终于腾出时间来把第三课写完了,春节前的目标是写完第四课,

ColdFusionMX技术课程第三期

,我还会把所有的课程都放在一个Breeze Live Meeting中,过两天我会公开这个Meeting的URL,我也希望以后我跟开发者朋友的交流可以多用Breeze Live。

点此浏览教程

ColdFusionMX第三课

篇13:教育技术课程讨论

摘要:

面向师范生开设专业必修公共实验课《现代教育技术》,目的在于提升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但是目前实验课程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阻力。

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多种策略与方法,从一定程度上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字: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教育信息化

1研究背景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经费投入幅度增加,学校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更新换代,物质基础得到极大的改善。

然而,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迅速普及的同时,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面向师范生开设专业必修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目的是在于强化师范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让师范生在今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信息时代新型的教育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程有其特殊性,有别于其他课程,它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

借助实验课程,学生能熟练操作一线教学工作中使用的各类教学媒体,对教学中的教学资源进行获取、加工和处理,并能够针对学科课程制作教学资源。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信息化教学理论,促进自身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实验课程的质量将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今后从事信息化课程教学的能力。

2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瓶颈和僵化问题日益凸显,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课程的质量。

(1)全国师范专业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在运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并没有一份相对成熟或者完整的实验大纲或者实验标准。

实验课程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是今后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如若他们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今后职后教师培训起到助力作用。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太慢,往往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

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内容规划不合理,不能建立在一个恰当的平衡范围,理论与技术应该各有侧重。

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兴技术,例如电子白板、一体机、IPAD等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微课、翻转课堂出现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做好准备应对这些挑战了吗?回答是否定。

在前期的实验课程规划上,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3)实验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媒体资源,而缺失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案例。

实验课上,学生大多模仿老师的操作,完成关于视音频资源的获取与加工等,实验内容也大多与学生各自专业无关,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自主与自身专业相结合。

(4)实验考核不能一味的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

仅仅采用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太过单一和模糊,尽可能通过学生过程性作品等多元化的形式,全方位、过程化的量化学生成绩。

3改善措施

要提升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程进行改善,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3.1实验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目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课程时间更多的是分配给教师的讲授,而留给学生的操作时间往往很少。

虽然国家、社会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而我们的实验课却没有相应的体现。

传统老套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很难有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学生也仅仅是会操作了,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学科思考,更不要说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了。

师范生在大学课堂中接受的教育对他们今后步入教师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该放手,更多的`让学生去体验和操作,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教师的探讨,更深入的感知教育技术带来的改变。

教师要变主体为主导,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的互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深层知识的理解与迁移,为今后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打下牢固基础。

3.2实验内容的持续更新

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身与新兴技术共成长。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web2.0的持续发展,智能手机、笔记本、甚至IPAD、数码相机基本上师生人人都具备。

学生获取知识不单单是借助课本来获取。

学生可以借助身边触手可及的设备来获取完成,甚至我们的实验也可以借助移动设备来完成。

反观我们的教材,仍旧一板一眼的使用陈旧的技术,所以实验内容必须要更新。

例如:对于声音的处理,我们不仅仅可以依靠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软件,也可以借助学生平时听歌用的QQ音乐来实现。

对于图片的处理,也可以不用依靠高大上的PS,借助光影魔术手来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教学软件,充分发挥教学软件的效益,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随着新技术、新工具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性软件,例如早些年前的QQ、微博等以及最近几年的微信、云盘、语音输入法等社会性软件的普及,对职前学生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些普及型的社会性软件能够极快的提高学生今后的教学办公效率,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

教师会在实验课堂上承担辅导学生的职责,但是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师生比悬殊大,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辅导一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等新技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理论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从而不受教学课堂时间、环境、形式的影响。

3.3定制化教育,实验内容要与学生专业紧密相连

根据师范生不同的专业特性,制定定制化的实验课程。

在实验课程中,例如多媒体教室综合演示平台的使用是一些普适性的课程,各个学科专业都需要这样的基础性的实验。

师范生今后必定会踏入学校和社会,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实验要求的难易程度又有不同。

目前中小学都开展了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

但是不同的专业属性在使用电子白板上又有其不一样的应用倾向性。

目前一线的教师由于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于应用白板环境教学时存在表面化应用、简单化应用的倾向,没能充分发挥白板教学优势。

例如,语文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利用白板实现汉字书写、拼音的功能、识字功能等;数学教育更多关注的数学工具的使用;化学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器皿等功能。

实验课内容在难度和深度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略有侧重。

例如:在数字音频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验中,音乐教学专业需要用到GOLDWAVE专业软件,而其他专业可能使用一般性的录音机等软件就可以完成。

4小结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程的改革过程必定是曲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希望上述优化思路能对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程提供思路。

作者:王灏婕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迎春.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李翠白,李芒.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12),9-13

[3]王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12):138-140

[4]王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再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65-69

[5]严莉,杨宗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3):89-92

【2】教育技术教师角色定位思考

【摘要】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师角色做了新的定位:教师要成为导师、合作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育实践中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学习活动中的欣赏者以及终身发展的学习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能力、更新知识对自己正确定位。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角色

古时候,教师的职业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近代教师的职业定位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和社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攀高,加上新课程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

尤其是因特网的发展,对人类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方式影响深远,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教育和学习,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现代教学和学生的时代变化。

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也应对自身角色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现代教学的时代变化。

一、现代教师角色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习和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在知识传授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发展。

2.制度因素: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要求教师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养成自我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习惯与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不仅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也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3.观念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观念的熏陶下,在教师之间,教师和课程专家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可以推动学校变革和教育制度的发展。

4.教师自身因素:随着生活、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教师心理问题的流行率越来越高,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伙伴,教育方式上应倾向于师生间的交互作用和合作。

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特征

1.导师。

在网络信息化社会,学生通过因特网信息搜索工具,会很容易的从因特网数据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学生在选择其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及学习进度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主要职能已经从传统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和“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从专制武断的权威形象变成循循善诱的导师形象。

具体表现为“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等方面。

2.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因特网联合各个学科领域,形成一个全球化课堂。

处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教师们在准备同一课程的时候,可以互相探讨教学方法与模式。

教师们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设计,彼此交换意见,分享经验,取长补短。

此外,教师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因特网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软件。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选择者或设计者。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将以跨学科小组联合合作的形式工作,规划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式。

4.研究者、反思者。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不再是“夫子”,而成为钻研学生、钻研教材、钻研教育技术的研究者。

由专业教学者变成精通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各类相关学科知识的通才。

因此,教师应把自身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从事教育科研方面,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

5.欣赏者。

在教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给予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以欣赏者的角色享受课堂,评价学生的作品,关爱和呵护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伙伴,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的心灵。

6.学习者。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继续教育,定期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知识体系,终身学习以适应学生的时代变化。

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定位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师不得不对自身教育观念重新思考并作出相应调整,正确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使之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适应。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网络基本操作技能,既要能快速准确使用恰当的网络工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合法下载使用网络信息,又要能利用email、qq、、微信等网络通信平台与学生在线交流,及时沟通。

篇14:初中课程教育技术

摘要:本文着重讲述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方式和方法,希望对初中数学教育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数学思维

现代教育手段可以高度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不管是多媒体演示,还是互联网远程交流,都可以具体直观地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创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数据变化对数学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由于小学到初中知识内容的巨大转变,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适应,觉得初中数学非常难,从而引发恐惧心态,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

再加上初中数学庞大的知识量和知识点的抽象性,为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了巨大阻力。

这一系列的原因就要求必须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科学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奥妙,为学生直观具体地展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模型观,增强学生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施行,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敏锐的数学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的提高作用也是不可忽视,在不断分析和改进中,教师将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2.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包括教师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两个方面。

我们必须从传达和吸收这两方面着重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首先,教师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点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容。

教师要想办法利用多种方式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意识,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深入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合理的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复习

很多学生不重视数学知识的复习,即使在复习课上也不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因为他们认为复习课上讲的都是自己学过的内容,没有必要十分认真地学。

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变得很繁重,同时也是考验教师能力的时候。

教师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复习教学,是能否把复习课上得精彩的关键。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产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敏锐的数学意识,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应该着重锻炼学生的这两个方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知识,并且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在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整体意识。

2.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利用数学解决各种科学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学建模。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如果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就要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把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具体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

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非常具体直观地展示抽象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渠道,使学生能够迅速构建科学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学精数学,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3.结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专业、更丰富的知识,还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师生双方都能获益。

但是,在教学中不能盲目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所有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的事实,时刻抓住真正的关键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作者:黄路年 单位:宁都县博士源实验学校

【2】幼儿教育教学教育技术探索

由于现代技术本身拥有多种教育功能的独特优势,所以其逐渐深入到教育中的每一个角落。

钻研幼儿园教育当中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发挥哪些作用,怎样使幼儿园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将教育真正地落实,是现在幼儿教育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想要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目标。下面将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一、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策略及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把不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容易实现。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手指的活动对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完善,还有幼儿大脑发育方面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多种类型的游戏当中,幼儿比较喜欢手影游戏,这种游戏主要是通过手编成多种形状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十分有效。

在游戏的过程当中,仅用手便能够编出多种形状的影子,而这种现象让幼儿感到十分好奇,进而激发出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但是在进行手影游戏的过程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必要的光源条件,幼儿园通常都是使用灯光开展这种游戏,由于光源方面的限制以及幼儿分布的比较零散,没有办法让幼儿一同进行游戏比赛。

比较发现,运用幻灯进行这种游戏,在光源方面不会受到限制,幼儿们也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比赛,并且对于画面老师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影子比较清晰且集中。使幼儿更加容易操作,进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幼儿编一些相对简单的手影,使其在游戏的过程当中找到手影的技巧。

要求教师日常生活中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可以采取看动画片以及看书的方式,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

幼儿基本掌握了手影的技巧之后,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进行自由的想象,从而对于手影的花样进行创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潜能最大限度的被挖掘出来。

因为在编手影时要求手指的灵活使用,进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游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基本形式中的一种,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才能够实现幼儿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给幼儿上手工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件更加生动形象,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设置好相应的问题,代替教师以前平白语言讲解。

例如,教师在给幼儿上泥工制作的课程中,想要做一个小兔子,教师可以先把制作小兔子的流程拍摄下来,并将其制作成课件,根据顺序把流程在教室的墙上展示出来,这样幼儿能够依照教师的流程图进行制作,在减少教师讲解的同时增加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

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特殊功能能够将其最大地发挥出来。教师在给幼儿上表演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先给幼儿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即兴表演。

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用投影仪给幼儿放映多种儿歌以及舞蹈视屏,使幼儿看到更加多的动作,从而体会到节奏和音乐之间的配合,基于这种环境条件下,让幼儿更能感受到表演过程的喜悦。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累计游戏经验,由于幼儿园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积累幼儿园游戏经验程度也存在有所不同。

那些条件比较丰富的幼儿园,应该组织幼儿参观适合的活动场地,在场地上进行游戏。

可以选择公园或者是比较大型的超市,而针对那些条件有限的幼儿园,只能利用图片或者是乏味的讲解让幼儿对于活动场地的样子进行想象。

但是在引入现代教育之后,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需要的活动场地录制下来,从而能够降低实际参观的频率,让幼儿真实的看到活动场地,而不是单纯的想象,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教师讲解的时间,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针对幼儿实际的特点以及认知情况,选择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使用,能够适当地给幼儿们创造出比较容易接受且十分愉悦的情景,能够将幼儿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生的热情,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升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本文对幼儿教育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意义的进一步探究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幼儿还处于启蒙阶段,幼儿园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质量好坏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以及学习还有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技术本身拥有多种教育功能,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已经逐渐深入到教育中的每一个角落。

通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对于开发幼儿智力也十分有利。

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许娟娟 单位: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三幼儿园

篇15: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使用现代教学媒体。

【1】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摘要:

为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ASP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多媒体网上教学系统,实现了用户登录、网络教程、测试题库及在线留言等功能。

系统经测试,运行效果稳定,操作方便、快捷,其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交流和学习,为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供了可视化的、易于实现的操作平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篇16: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收集和利用教学资源,使用现代教学媒体。

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教学系统的优势,设计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创设一个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搭建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平台,将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同时,通过网络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网络课程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主要是面对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教师和学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性服务,界面应美观大方,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易行,适用于《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学生使用。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应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策略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前提,学习策略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习环境则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2]。

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在分析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资源共享,加大知识信息量,注重教学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努力体现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2.1网络课程开发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前台界面采用专业的用于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的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DreamweaverCS6[3],其后台管理数据库采用Office系列软件中基于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4]。

网络课程的动态网页制作采用由微软开发的服务器脚本语言ASP技术,它是一种开放式的非编译应用环境,程序以纯文本形式存在于Web服务器上[5]。

系统对后台数据库的访问采用ASP内置的ADO技术,它具有强大的数据访问编程模式[6]。

2.2网络课程运行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采用目前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各种应用程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从而大大减少客户端的负担,降低了系统维护和升级的成本。

网络课程的服务器端多媒体计算机配置要尽可能高,客户端的计算机采用普通PC机即可。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要求Windows/以上平台,需要安装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

客户机的运行环境安装任何一款Win-dows系统均可。

3网络课程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主要包括网络教程、测试题库等八个功能模块。

整个系统的功能模块框图如图2所示,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网络教程模块是向学习者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各章教学内容的电子讲义和课件,电子讲义以PDF的格式保存,课件以PPS的格式保存,学习者可以通过下载进行自主学习,以补充课后学习资料。

教学媒体模块是在学习者通过注册登陆成功后,点击该栏目观看视频动画,学生作品库中所上传的动画都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作品,可以使学习者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增强学习者的信心。

测试题库模块分试题选登和在线测试两部分。

试题选登部分主要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有关试题及试题参考答案,学习者可以下载自主进行学习;在线测试部分主要提供了有关课程的测试题供学习者在线进行测试,测试的同时有时间的限制,测试完立即显示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学习者就能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重新学习该部分内容。

教学视频模块向学习者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相关教学视频,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听教师讲授内容,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选取进度。

学习资料模块是给学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资料,它相当于一个电子教科书,模块中包括了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该功能下载学习资料到本地计算机,然后通过所下载的讲义进行自主学习。

文章选登模块就是在网页中上传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方面的文章,使学习者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学方面的信息。

在线教材模块就是向学习者提供典型的电子教科书,使学习者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的同时,可以更进一步的学习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教材,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

留言板模块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在线答疑的平台,当学习者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通过留言板给教师留言,教师在收到留言之后及时给予回复,学习者根据回复内容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就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4网络课程实现的关键技术及代码

4.1留言板模块的实现技术

用户登录点击“我要留言”后,系统对用户所输入的留言昵称、留言标题等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检查用户输入的字段是不是为空,如果为空则出现提示信息。

限于篇幅,下面只列出了保存留言部分的代码:

4.2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技术

在线测试模块是《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核心模块之一,其功能包括试题的编辑(添加、修改、删除)和成绩处理及倒计时等。

限于篇幅,下面只列出了倒计时部分的代码:

5结语

本文结合ASP动态网页技术和Access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多媒体网上教学系统,实现了用户登录、网络教程、测试题库及在线留言等功能。

系统经测试,运行效果稳定,操作方便、快捷,其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但系统的在线测试部分缺乏对主观题的测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罗维亮.教育技术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代文.网页设计基础与实训: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吴代文,郭军军,刘静.网站建设与管理基础及实训(ASP版):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李蔷.动态网页开发:ASP+Acces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林振荣,王炜立.ASP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关成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2】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数学的应用

摘要:

为了优化高职数学教学过程,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重构教学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教育评价体系适应教育技术要求三方面阐述了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式。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高职数学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下传统的教育理念、目标、手段等教学要素发生了重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也成为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而如何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首要课程改革任务。

一、目前高职院校数学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情复杂

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及推免招生的逐步推进,学生学情变得复杂。

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质量令人堪忧。

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关乎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但实际上,教师因自身能力受限,其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操作能力和信息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协作能力方面有明显欠缺,导致其难以灵活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

由此,也造成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局面,致使数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形式”大于“实际”。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模式太过固定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必须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而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对课本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对不同专业、学情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缺乏思考和应用。

(三)信息化教学所必需的硬件设备不齐全,硬件设备安排不合理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投入很大,但大部分都以建设多媒体演示教室为主,无线网络硬件投入很少,使得像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无法普及应用。

加之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合理结合难度很大,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常是敷衍了事,无任何效果。

为解决当下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困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十分有必要。

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在信息化原则下重构教学内容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对数学教学内容重新分析,将教学内容编排为三部分:基础、应用、拓展。

基础教学主要是设计数学基础理论,以满足各专业学生的需求,并以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技术手段辅助微课教学。

应用教学是将不同专业的实际问题及应用案例用数学实验加以呈现,以数学软件应用为主。

拓展部分主要针对数学能力较强且有广泛数学兴趣的学生,以提高数学素养为主。

如此设计能尽可能满足高职分层教学的要求,也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方便。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以探究启发式教学为主,以案例驱动法为教学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网络课程平台及教学软件,如思维导图、mathematica等。

譬如,在讲解“圆的标准方程”时,教师先让学生登录网络学习的平台完成课前准备任务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导入环节,教师播放有关赵州桥的视频,并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赵州桥圆拱所在的圆的方程。

再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习题练习环节,最后用思维导图将这一章节的内容清晰展现,以巩固新知识,这样能够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育评价体系应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快捷、准确、互动的要求

主观方面,着重考查学习态度、兴趣、数学素养,教师制作统一的评价手册将其放在班级QQ群或数学学习的平台上,定期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进行评价,在数学学科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规范和有效纪录,制成电子版,将其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占50%。

再在平台上发布调查表,供学生填写,用以及时反馈问题。

客观方面,主要考查数学知识重难点的掌握,主要对学生课堂上习题的完成度,以及期中和期末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此作为评价中的一部分实施考察,占5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全程互动,及时反馈,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高

职数学教学因其固有的特点和高职院校教育环境形成的教学困境,选择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的信息化教学加以解决和弥补,是当下课程改革方向。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效果实现的基石,将传统教学理念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是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刘传领,范建华.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4):174-175.

[2]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探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9-112.

[3]张定强.信息技术在数学新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8):66-70.

作者:何长林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篇17:应用型院校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应用型院校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热门的专业选修课已在越来越多的院校中开设,但是这门课的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出一个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从这门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探讨了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验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最后还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作 者:刘锴 LIU Kai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 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5(23)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   虚拟现实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实验设计  

篇18: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索

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新方法探索

本文针对当前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单片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提出了以项目设计为主线,以Keil、Proteus等仿真软件平台为手段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新方法.通过对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表明:新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 者:宋志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G71 关键词:单片机   教学方法   仿真软件平台  

篇19: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1课程定位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的规定,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规模的大小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职责为建立制度、人员培训以及食品安全检查和处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主要根据该岗位职责需要进行课程定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是餐饮食品安全专业必修的职业技术课程,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餐饮行业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食品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对食品污染事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能力,为学生在社会就业中奠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2.1结合岗位需求,确定教学项目

通过岗位需求的有效数据分析,确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餐饮行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原材料及食品成品、生产经营场所、加工环节三方面。

2.2模拟仿真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大致就业方向设置“工作环境”教室,教室内配备学生工作真实环境中的仪器设备及办公用具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并设置障碍,分组进行工作模拟操作,培养学生在条件不完备或混乱环境中对检测目标进行快速检测和结果分析的能力。例如,学校在食堂设置实训基地,配置工作环境下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办公用具,教师根据食品原材料检测课程进行实验设计,提供多个实验角色,组织同学进行演练。组织10~20个同学扮演就餐人员,在实用食品过程中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现象,组织3~5人扮演服务人员,对顾客进行送医及收取餐桌剩余食品及顾客呕吐物至检测室,组织3~5人扮演检测人员,利用所学知识对移送的食品等进行标记和检测。教师可以根据日常中顾客情绪等设置顾客对检测室的打扰及对检测结果的不信任等情境,增加检测的难度,提高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和结局问题的能力。根据整个情境的模拟过程,让学生了解食品原材料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并对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总结,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充分掌握了检测的环节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扎实。

3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目前餐饮行业的需求及社会食品问题进行教材基础理论知识的筛选,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快速检测模块及实践活动某模块,对课程内容优化布置教学。其中基础知识模块以技术现状及样品采集为主要课程项目,包括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快速检测常用技术、常用仪器和设备等内容,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室实现。快速检测模块中包含的项目较多,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结合社会实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需要将独立项目中的知识体系与实验相结合,在实例中发现问题点,在实验室进行检测技术的具体操作,在操作中发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根据新闻资料为学生提供多条冰冻鱿鱼、瘦猪肉、鲜艳荔枝等,让学生分组利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的实验过程及数据结果,分析该类食品问题的危害等。教师在时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课堂讲解,学生自主参与了实验过程,对教师教学中的食品滥用添加剂、食品加工安全程度等项目检测的理论知识就不再抽象化,而是可以从实验数据及实现结果中自主分析部分课程内容,便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教学方法的完善

4.1理论课程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会遇见的问题及真实问题产品为载体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构建启发式、项目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其中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式引导”为主,根据课程项目二食品原材料安全快速检测课程为例,设置“春季食用蔬菜农药使用量排序”为引导问题,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搜索常用农药品种、药用特性及残留危害等,根据具体的药品数据参数发现食用的危害,由此引申至课程内容的思考问题“如何对蔬菜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的检测”,通过问题的指向性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学习,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深。

4.2实验课程比重增加

食品安全快速监测技术是以检测试验为主体的课程,需要根据课程项目需求设置检测试验,提高检测技术和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及生活案例设计实验题目,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及实验总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在学校食堂、学校外部的餐饮店中实地取样,并对取样食品进行合理封存,在学校实验室内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论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检测方法根据检测物体有所不同,树立与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设计分析,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和技能过关的快速检测人才,为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更多的保障。

篇20:电脑课多媒体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电脑课多媒体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或集成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改善人机交互的效果、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多媒体应用”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评价;掌握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能力。

本模块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实际,强调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表达思想,实现直观有效的交流。

(一)多媒体与社会生活

1.内容标准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理解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

例1 改变网络浏览器的多媒体支持属性设置,观察改变前后的使用效果。

例2 演示多媒体作品或试用网上视频会议系统,体验多媒体支持下的交流效果及价值。

(2)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了解多媒体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例1 在计算机普遍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今天,很多软件产品具备多媒体功能。例如,PC机上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也是一个多媒体产品。

(3)通过访问因特网、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多媒体呈现信息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有效性。

例1 观看网上动态多媒体作品,体验其直观性、生动性。

例2 比较数据表与饼形图、柱状图等数据表示形式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4)体验并了解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等特征。

2.活动建议

(1)活动分小组进行。通过上网查询、阅读资料、或参观多媒体技术产品展览等途径,在自己感兴趣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如教育、商业、医疗、军事、新闻出版、娱乐等)选定一个主题(如阅读、电脑、风筝、足球等),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归纳,将结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小组或班级内进行交流。

(2)多媒体呈现在宣传、广告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信息泛滥也给人们带来了不便。试分析信息浏览时“无用”信息对你感官的干扰,以及对你的注意力的强占等负面作用。在此基础上,就“读图时代”、“眼球经济”等概念与多媒体应用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展讨论。

(二)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1.内容标准

(1)了解常见的多媒体(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的类型、格式,以及在存储、呈现与传递方面的特征。

例1 浏览图像,归纳图像在表达与呈现信息方面的特点。尝试改变图像的存储格式 ,观察图像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例2 比较不同动画制作工具制作的动画作品,指出计算机动画的构成要素,以及计算机动画呈现的特点。

例3 演示影像作品或包含视频信息的多媒体作品,指出影像或视频信息的特点及其对表现主题、呈现信息的作用。

例4 在网上播放流媒体格式的多媒体作品,指出该种流媒体信息在传输方面的优点与基本工作原理。

(2)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分别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原理。

例1 通过麦克风录制声音并存储为声音文件,分析声音采样、编码、压缩的简单原理。

例2 通过演示一幅动画或利用动画制作工具制作并存储的动画作品,分析矢量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

例3 从多媒体光盘或因特网上下载视频文件,或利用视频抓图软件捕捉屏幕上的视频片断并存为AVI格式的视频文件。分析视频采集的工作原理及视频文件获取所需要的条件。

(3)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分别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制作。

例1 从光盘中截取一段乐曲,进行编辑处理,为编辑好的乐曲片段配上歌词。

例2 按照指定的图像分辨率、存储格式等要求,选择一种常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一幅图像进行加工。

例3 对一段影像文件进行剪接。为影像添加片头。

2.活动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多媒体信息对表现主题、表达思想的作用,分析多媒体信息类型的选择与恰当运用,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的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多媒体信息表达

1.内容标准

(1)通过访问网站、使用软件和阅读资料,理解多媒体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中表达思想、实现交流的一种有效技术和自然选择。

例 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乃至视频信息等不同信息类型,以不同方式综合,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表达任务。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规划、设计并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3)了解超文本、超媒体及超链接的概念及其在多媒体作品制作中的应用,学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

(4)能选择适当的多媒体编辑和集成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用以恰当地表达思想与意图。

例 分析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商业广告的设计、制作与表达效果。

(5)能使用一种常用的工具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2.活动建议:

(1)采用常用的全景环视图像制作工具,制作一个场景的虚拟现实作品,将作品在网站上发布。

(2)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主题作品,例如“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经讨论确定作品选题、内容设计及媒体选择;完成这个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展示、比较和评价。

相关专题 法宝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