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基础课程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常温小太妹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如何利用基础课程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简介】感谢网友“常温小太妹”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如何利用基础课程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共9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如何利用基础课程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利用基础课程教师的榜样作用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自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施为全国教育专家学者所关注,本文探讨了在“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理念下,教师如何结合自身教学魅力开展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作 者:毛自森 徐B  作者单位:毛自森(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数理系,南京,211101)

徐B(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2100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6) 分类号:G630 关键词:教学魅力   自主学习 

篇2: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自己读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任务的完成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目标的达成度上。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习能力,应该是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性的泛读;探求性的速读;品味性的精读。我们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记,让学生切实把学习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扎扎实实地把读书的事情做好。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解难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并发挥自主意识,在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寻找新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充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如:在阅读《小音乐家扬科》最后一段后。学生提问:扬科死时为什么旁边躺着树皮做的小提琴?白桦树哗哗地响,在号叫是什么意思?扬科为什么张大着眼睛?扬科前面说过,只要有一把小提琴,用他的一切去交换都行,怎么会死不瞑目呢?扬科快要死了,为什么还要写燕子在唱歌,姑娘们在唱歌呢?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三、引导学生自己说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这个世界显得如此的精彩。”(洛克)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把自己的感悟充分地表达出来。我们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仔细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发言,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理解作为结论性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充分信任他们通过学习一定有所收获,尽管表达上也许不太尽如人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正面引导,委婉地逼近问题的实质,最终问题解决的表述还是要学生来完成。

如那堂《坐井观天》的第二次争论便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争论“天到底是无边无际的,还是只有井口那么大”是我这堂课的重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部分。课堂上,双方辩论代替了本来老师想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内容,在辩论时,学生相当投入,真正进入了角色。双方队员你来我往的`辩解极其精彩,都拿出了课文中精要的句子、词语,以及课外找到的资料来壮实自己,以压倒对方。这种大胆的尝试教学体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双方辩论时,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与学生一起理解,对学生的发言,我只是及时给予梳理。

四、引导学生自己评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平台。我们在班级黑板上设计了“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的评比栏,引导学生根据学生表现每天评出优秀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品就是小红花。谁的朗读精彩,谁的进步明显,谁解决了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谁的发言最有创意感悟最深刻,谁就有机会得到小红花。然后根据每周谁的小红花最多评出每周之星,以此类推,评出每月之星。

另外,我们也把自评和互评的机制运用到其他地方。比如,上课的时候,学生朗读完,让其他学生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有哪些是值得你学习的。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吸取到别人的长处。相对提升了他们的自主能力、表达能力。

篇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论文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论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技术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提供条件,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方便。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把网络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并通过 “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体——合作”相结合, 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谓的“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教师有必要将网络技术整合到教育中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基于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就是以化学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是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之一,因此为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这里利用的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来获取网络信息,必要时利用关键词搜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结果。

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本领后,不仅对于将来增长计算机知识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还要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因为网络中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都挖掘出来,所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交流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一种主流。在一种平等、交融的氛围下来共同了解新的信息动向,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信息,更能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更好的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的信息水平低,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学生对所需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差。基于此,在课前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到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主体教育、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民主化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的日常话题。但是许多学校, 许多老师只是轰轰烈烈地去讲,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老传统老方法照用不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难于得到发挥。

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则是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全球化的全新视野。网络下的协作学习便是其中一种,它有利于促进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 自主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计算机网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方法的整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它大大扩大了协作的范围,减少了协作的非必要性精力支出。在基于互联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竞争、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教学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例如:我们学习氨的性质时,先用课件《氨的喷泉实验》引入,学生们看到这漂亮的红色喷泉很兴奋,从而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是怎样形成喷泉的?为什么是红色的?问题一一产生,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了。

另外,“原子结构”知识的教学中,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是微观的、高速的和无规则的。 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观察其运动状态,因而就难以形成概念。对传统教育方式,用flash制作的教学软件--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及照片叠加形成的电子云图。可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完成观察过程,从而很快在其头脑中构建出电子云概念和电子运动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该软件可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2、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增大课堂信息容量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当需要板书的文字和需要作的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对课堂的速度起到了较大的制约,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 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适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或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象;可以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干预,象电影定格一样使之静止在某一画面上,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或图象)进行局部放大等等。

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化学教学复习课讲授时,我们可以事先把知识脉络用幻灯片形式制作出来,并且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例题、习题以链接形式链接起来,想讲什么就点什么,想练什么就练什么,强化训练,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把化学科教学中的实验过程以虚拟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把一些难于观察的、微观的、危险的化学过程模拟出来,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了许多繁琐的讲解过程。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需要,获取作息的途径为: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

学生搜集资料的地点既可以是课堂,又可以是课外。依托信息技术,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地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篇4: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教学手段.教师有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了自主学习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和表现形式.

作 者:李凤荣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外语系,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 24(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   作用  

篇5:利用Moodle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Moodle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利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来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已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种手段,其成功与否仍然取决于使用该技术的人一教师和学生.

作 者:全冬 李小辉 Quan Dong Li Xiaohui  作者单位:全冬,Quan Dong(重庆科技学院)

李小辉,Li Xiaohui(重庆大学)

刊 名:职业时空(下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 年,卷(期): 3(10) 分类号:G72 关键词: 

篇6: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结束。这个学期的课题工作,我们依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个主题进行研究。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回顾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学期,我们课题小组认真学习了有关“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方面的理论资料,以及《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等报刊杂志上有关“利用教育资源”的文章,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研究过程,强化科研实效

1、严格遵循上级“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认真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准备工作。重点做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分析利用教育资源教学的基本原则;

2)、研究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基本方法。

并丰富了个人教育博客,把一些能体现课题研究情况的资料都进行了上传。

2、成功=经验+反思。结合本校、本组或教育杂志上的课例,我们重点对“利用教育资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基本方法。”基本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摸索;我们组还精心设计、执教了课题研究课——《认识时间》(熊英主讲)和《图形的拼组》(冯青梅主讲)并进行了教学反思;积极撰写、上传相关文章十多篇。

(三)存在的问题1、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还不够强,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在第一时间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课题实施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2、我们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同行交流、切磋。下阶段力争有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案例诞生。

本学期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初始阶段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篇7:教师如何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

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的方法

第一步,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目标分解得越细致、越具体,产生的内在动力就越大,效果就越好,效益就越高。基于此,在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时,一要给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让学生明白通过自主学习后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达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样以来,才能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的,学有动力,学有次序,学有实效。

交代学习任务要坚持分层原则。对于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自主学习轻松。但基础差、自学能力弱的同学自主学习几乎是一个很难翻越的障碍。教师在交代学习任务时,不必追求整齐划一的完美效果,因为这不现实。把学习内容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去完成。并积极鼓励他们朝更高的领域探索。向他们明确几个课堂中必须要展示的问题,迫使他们主动去探究解决问题,实现自学过程,获得过程的体验,思维训练。

第二步,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时间。没有时间的保证就没有效率的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有效利用时间是效率,盲目消耗时间是浪费。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务必要保证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一是要充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二要限制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三要给予学生和各组整理小结的时间。

第三步,巡查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何,教师必须要有巡查和指导。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和指导,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在检查中给学生以督促和“警示”,使自主性较差的同学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步,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交代完自学任务和要求之后,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整体普查(一般时间不允许),也可以是抽查,或者学习小组内互查汇报,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原因

1. 群体的压力

由于社会的原因,我们的学校生源都很旺,一个班容纳五、六十个学生是非常普遍的。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们,被家长牵着小手送入课堂,不管你是爱说的还是爱唱的,也不管你是爱动的还是爱跳的,便都得听老师的安排了。(不听行吗?那么多人,还不炸窝?)怎么安排?上规矩呗。软(表扬听话的,激励捣蛋的)硬(言词激烈,冷嘲热讽,甚或教鞭相加)兼施。久而久之,安静的同学成了班里的标兵,于是他会更安静;调皮的同学成了老师的眼中钉,会想法使他变安静。先前的许多个“为什么”便被老师的有意或无意的“不注意”“没顾及到”所冷却;先前对知识对学校的崇拜感、神秘感也渐次被教师“死令”的背诵、机械的记忆所代替。十指都有所长短,人多更有差异。于是乎,学生被分作三、六、九等。“那么多人比我强”,群体的压力便会背负在一个个柔弱的肩上。在这种情况下,已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什么了。

2.缺乏理智的挑战

古往今来,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现代的,古代的,家庭的,学校的……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会有问,有答。问,是启疑;答,是解疑。问而无疑,答便无意。这便要求每一位从教者当多研究“问”的技巧。问题抛出,要使学生通过智慧,自己归纳而得出结果,这才是有理智的问题,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才会启迪探究,才能引起主动学习的兴趣。现今的课堂上,教师也多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必动脑,照着课文读下去,答案便在其中;要学生讨论的问题也无多大价值,翻翻书,便会水落石出,只是互相说说,练练口语罢了,根本谈不上“讨论”。久而久之,教师成了课堂上的导演兼演员,而学生只是看客,间或跑跑龙套而已,根本无兴趣、无主动可言。

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孩子进入三年级,知识加深,难度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有些孩子学习会很吃力,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要学了,刚学会了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有些家长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要读好书本就可以了,不要读其他的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困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我们经常见到孩子上五六年级了,还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和日常交流都是词不达意,交待不清。这种智力上的“口齿不清”正是由于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以及边阅读边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不只语文课,数学也一样,有研究结果显示,数学不好的孩子多半理解能力差,这也要到阅读中去寻求帮助,提高能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训练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应当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意思。不掌握这些能力,少年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谁不善于阅读,谁就不善于思维。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四年级以前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所以提醒家长朋友,一定要创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阅读、再阅读!

二、养成快速书写的习惯

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阅读与快速地书写能力,他就像半个盲人一样。在三年级就要训练学生能够快速流畅地写出较长的句子来。书写呈半自动化是全面掌握知识的极为重要的条件。这个时候,只有学生不用花精力去想那个字应该怎么写,才有可能去思考字里行间的意思。到了高年级,还整天拘泥于单个生字的写法,被字的不熟练所累,还有什么心思去完成深奥的习题?

三、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另外,家长注意,学习时间一开始,必须专心学习,既不允许离开座位,也不允许干任何杂事,大人有事也不能打搅孩子,要知道,学习时间神圣不可侵犯。

篇8: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VFP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VFP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教育的.深刻变革,我们必须要用一个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那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倡导学生终身学习日益重要,将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课程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如下探究.

作 者:卢凤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黑龙江,双城,150111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VFP课程   自主学习能力  

篇9:浅谈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浅谈中高职课程衔接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邹小飞

【摘 要】当前重庆市的中职和高职院校逐步在实现链接过程,但在课程上及专业发展上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课程衔接又是其基础。如何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关系到中职与高职教育专业内部衔接的顺利实现,也切实关系到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高职;课程衔接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五个对接,十个链接。可见,开展中职与高职课程教学的衔接,不仅是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内部衔接的重要路径。

一、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开展课程衔接,其实质在于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在满足中职教育本身要求的同时,实现中职学校培养“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顺畅沟通,乃至为“单项技术”技能人才向社会更加需要的“综合素养”技能人才顺利转型夯实基础。

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决定于课程目标,如何做到课程目标的科学与顺利实现,必须对课程内容作出科学的筛选,在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发展的同时,确保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对大部分课程来说,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划分若干个能力领域,每个能力领域对应一个等级,确保每一级别资格拥有者可获得从业的必要技能基础。如此,既确保中职学生可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同时又为他们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个衔接: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

(一)是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

(二)是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衔接。

(三)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机衔接。

(四)是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

(五)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六)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

(七)是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

(八)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九)是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支持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开展本行业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参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

(十)是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鼓励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系统培养

系统培养是指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中课程衔接是核心、主体、也是各方面衔接的落脚点。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科学合理、彻底全面的课程衔接,必须由课程衔接内涵的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环环相扣,才能形成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中高职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落实,促进中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2011,(24):30-34

[2]霍骁象。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70-71

[3]吴金林。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4):117-120

[4]高原。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8):11-13

相关专题 榜样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