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汽车翻到了

takum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教育笔记:汽车翻到了

【简介】感谢网友“takuma”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笔记:汽车翻到了(共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教育笔记:汽车翻到了

“快来看,这里有一块搓衣板。”帆帆叫了起来。王宇晨听到了就过来了,他看到帆帆在科学区玩,于是他也在边上拿起了一辆小汽车提议道:我们让小汽车在板上开吧。”“好,我们试一下吧。”于是帆帆就将搓衣板平放到地上,王宇晨就让汽车在板上开。“开不动!”“我们把搓衣板竖起来吧。”“好!”

说干就干,帆帆找来了积木,将搓衣板垫高、竖起。于是他们就又开始玩了。他们将汽车放到最顶上,让汽车从上面往下开。“哎呀,不好了,汽车翻到了。”“我们再来一次吧。”“好,这次我来开吧。”于是王宇晨将车子放到了最顶上,车子飞速地往下开最后还是翻到了。“唉,怎么又倒了!”孩子们很懊恼。

孩子们对于自己发现的搓衣板很感兴趣,首先他们尝试了在搓衣板上,结果发现将车子放到搓衣板上开不动,于是他们就调整策略决定将搓衣板竖起来,说明孩子在探索如何让车子的速度变快。这也是老师投放搓衣板的目的。

教师可以寻找恰当时机介入,给孩子们一个建议:放低搓衣板的高度。让孩子比较发现不同高度会影响汽车的速度;建议放置平面的板材,让孩子感受不同平面也会影响车子的速度。从而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

篇2: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

精致的思考

前几天,我参加了保研室组织的幼儿一日常规检查,感受颇多。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全园的孩子,不管是两岁多的“小不点”,还是五岁多点的“大孩子”,都能按一个相同的模式一环接一环做下来。进餐时,男孩子酷似绅士,女孩子也个个是标准的淑女。单单洗手这一项内容就包括:挽袖子、湿手打肥皂、搓手心、搓手背、洗手指尖、洗手指缝、洗大拇指、洗手腕、打开毛巾擦手。不知您看后有何感想?是不是也如同我一样的不平静?我由衷地佩服这些孩子,他们来园时间仅为两个月呀!可他们却将自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精致到极点。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上次沈导提到的焦园长所提出的'精致化管理。这令我陷入了沉思。

在这里,我理解的“精致”一词是规范化管理的概括。这样一想,我发现我的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一名班主任,班级管理是否到位?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班级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家长工作是否达到了家园共育的目的?每天在孩子面前,是否真正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生活中的父母、学习中的导师、游戏中的伙伴?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否安排的合理,没有因一些私事而影响工作?这一串串的问题都让我不安,我做了吗?我做到了吗?我做好了吗?我做到精致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否定――没有!这让我愕然!

从事幼教事业,服务于幼儿与家长,却能从幼儿身上学到知识,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正如许卓娅教授:“在幼儿园,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包括老师和孩子。”忽然,我觉得生活的精彩不在于灯火辉煌的夜空,不在于疯狂动感的卡拉OK,更不在于追赶潮流的冬靴,它就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节拍,长存于精致而又平凡的每一个瞬间。凝视生活的精致,享受精致的生活,这就是精致的思考!

金摇篮 段希娟 04/12/08

篇3:教育笔记

学会分享

分享是幼儿在交往中经常采用的行为,可是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作为教师,应当让孩子明白分享是欢乐的,适当的,适当的加以引导,这样大家都会觉得欢乐和温暖。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建构区的小朋友都拿着各自的积木进行拼建,这时刘睿洋小朋友和昊昊小朋友因为一个积木在争抢,两个人谁都不谦让,都拿着积木不松手,这时我走了过去,我开始问他们事情的原因,这才明白原先积木是洋洋小朋友盒子里的,昊昊小朋友需要那个可是没给他打招呼就直接拿走了,所以两个人才抢积木,我这时引导着他俩说洋洋:“你此刻不需要这个积木,昊昊小朋友需要你先借他用一下好吗?”昊昊这时对洋洋说了一句:“多谢你”,洋洋把积木给了昊昊,两个又开心的玩起了积木。我告诉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分享,这样才会得到大家都喜爱。

在幼儿园的团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仅有一份或者很少的份数,这就需要幼儿之间的分享,有的幼儿看见自我喜欢的东西就拿在手里,不愿意给其他人玩,即使自我不玩,在别人需要时也不愿意分享,这时幼儿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与同伴间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在分享的同时你也是欢乐的,尤其是在区域活动中要鼓励幼儿和同伴分享交流,让他们主动的交换玩具,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4:教育笔记

我最棒

由于大班幼儿即将面临升入小学的情景,本月我们将围绕“我最棒”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中我们与主题墙“我爱劳动”、“我长大了”、“认识我自我”相结合开展了主题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的,开始选择自我喜欢的区域,“我爱劳动”和“我长大了”活动都在美工区“妙思窗”涉及,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剪刀、双面胶、勾线笔、彩笔、彩纸、白纸等材料。小朋友们在区域活动中能明确活动资料及任务,熟练使用绘画或手工材料,大部分孩子明白自我要画什么、怎样画。朱渝欣小朋友在活动中跑来寻求教师帮忙,告诉我她不会画,这时我会及时引导并帮忙孩子完成创作,告诉孩子你能做到,增强孩子自信心。

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注意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景。对待本事有所欠缺的孩子,应当引导孩子尝试,时刻鼓励孩子自我主动去动手操作得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充当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忙幼儿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让幼儿在“我最棒”这个主题活动中体验到欢乐和成就感!

大班孩子都已经有自我意识,对于自我每次活动的成绩都会在意,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多关注他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他们讲解,让孩子有一个进取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篇5:教育笔记

谁丢掉的饼干

又到吃点的时候了,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香甜的点心。孩子们已养成了吃点的好习惯,不打闹、不说话;吃完点的孩子陆续取杯喝水。突然有个孩子过来对我说:“教师,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明白是谁偷偷扔掉的。”我一看,垃圾桶里果然有块饼干。我捡起这块只咬了一小口的饼干大声问:“这是谁扔的?”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到自我的行为好像吓到孩子们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大家想想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今日吃点时发生的一幕还是令我难以释怀。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进取引导,当场教育孩子们明白这种浪费行为是不对的,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当时解决才是实施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图片,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经过引导幼儿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教孩子们一齐制作饼干,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制作出了形状不一样的饼干。我表扬了鑫蕊和小娜,过去吃饼干时十分慢还剩下,此刻吃得又快又多,身体壮了,个子也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她们俩,我又问:“为什么她们此刻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她们爱活动啦,从前不爱活动,所以不想吃东西。”借此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对了,所以大家以后要进取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因为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量大小而增多或减少。”这时梓新顺着我的话说:“我就是这样,昨日我活动量太少了,觉得有点饱,吃点时我就吃不下饼干了。”我说:“对呀,梓新和教师说的一样,以后我们要是吃不下点时应当告诉教师,千万不能丢到垃圾桶里去浪费了多可惜呀!”这时梓新小朋友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是她扔的。我及时说,“像昨日不知谁不细心把饼干掉垃圾桶里了。”梓新说:“教师,是我扔的,我错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梓新,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今日对孩子们吃东西要节俭和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育虽然补上了,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昨日吃点时的教育效果好,今后工作中对孩子们的教育必须要抓紧教育时机,因为最适时的教育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教育笔记

树立信心,给予支持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总想创设一个能让幼儿喜欢,并能有一些大动作发展的活动资料,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从而能够培养和提高幼儿的专注力。而本月主题活动是《花儿朵朵》,与区域相联系,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学到知识技能,其次将主题墙的资料在区域中进行完善,真正做到主题活动与区域的有机融合。

在区域活动中,会有孩子因为技巧出现问题而影响游戏时,教师要和幼儿一齐探索,并助他一臂之力,共享成功的互动过程,间接培养了幼儿坚持到底的品质,还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专注力,我们要宽容幼儿在自主性学习中的失误。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会根据自我的所思所想去尝试着探索、操作,可是由于幼儿经验的缺乏,想法并不完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教师应当主动地去了解幼儿产生那些想法的直接动机,并及时地帮忙幼儿树立重新尝试的信心,给幼儿供给必须的支持。

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这和幼儿的个性差异、本事强弱等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对幼儿采取适当的帮忙或鼓励。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或者一个微笑都能鼓起幼儿战胜自我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我们要做好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忙幼儿更好地成长!

相关专题 到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