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

我爱兔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

【简介】感谢网友“我爱兔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共10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

巴西橡胶树叶片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质谱初步分析

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并稍做改进提取巴西橡胶树叶片总蛋白,蛋白溶解后,用试剂盒对蛋白上清液进行纯化和浓度测定.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双向凝胶电泳(2-DE)的'结果均表明,所制得的蛋白样品质量较高,并且纯化过的蛋白样品2-DE(双向电泳)图谱效果更好(7 cm,考染).根据预实验结果,选用17 cmIPG预制干胶条对纯化的蛋白样品进行2-DE实验,采用快速银染法进行染色,随机挖取银染胶上6个蛋白点进行MALDI-TOF 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了3个蛋白,它们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2,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和F1104.2.本实验为进一步对巴西橡胶树叶片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蛋白的筛选和鉴定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作 者:林秀琴 邓军 袁坤 王真辉 杨礼富 LIN Xiuqin DENG Jun YUAN Kun WANG Zhenhui YANG Lifu  作者单位:林秀琴,LIN Xiuqin(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邓军,DENG Jun(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袁坤,王真辉,杨礼富,YUAN Kun,WANG Zhenhui,YANG Lifu(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

刊 名:热带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年,卷(期): 29(4) 分类号:Q943.2 S794.1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   蛋白样品   双向凝胶电泳(2-DE)   MALDI-TOF MS  

篇2:一种新的双向电泳蛋白样品制备方法

一种新的双向电泳蛋白样品制备方法

目的 探讨双向凝胶电泳(2-DE)样品裂解液对蛋白质分离和双向凝胶电泳结果 的`影响.方法 以MOLT-4细胞为例,采用3种溶解性能不同的裂解液提取细胞中的蛋白质组,并分别进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通过对2-D PAGE图谱的比较分析,发现采用8 mol/L Urea, 2 mol/L Thiourea,4% CHAPS, 1% NP-40,4%TritonX-100,65 mmol/L DTT, 0.5 mmol/L PMSF,0.5% pharmalyte 3-10,能获得质量较高的2-DE图谱.结论 采用高浓度脲、三去污裂解液有利于获得优质的蛋白质样品,从而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双向电泳分辨率等.

作 者:李小兰 谢大兴 肖徽 吴剑宏 姚静 冯永东 陶德定 刘双又 胡俊波 龚建平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研究所分子医学中心,武汉,430030 刊 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EDICINAE UNIVERSITATIS SCIENTIAE ET TECHNOLOGIAE HUAZHONG 年,卷(期): 35(5) 分类号:Q5 关键词: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固相pH梯度   MOLT-4细胞  

篇3:原油氮同位素样品制备及其比值分析

原油氮同位素样品制备及其比值分析

1 引言 油藏流体(油、气、水)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国际上仍然是比较冷漠的'领域,远不及原油中其它主要元素(C、H、0、S)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活跃.主要是由于沉积有机质含氮量低,特别是原油,含烃量高,含氮量更低,使得样品制备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至今,世界上仍无几例原油氮同位素测定成功的例子.

作 者:陈传平梅博文 曹亚澄  作者单位:陈传平,梅博文(江汉石油学院,荆州,434100)

曹亚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30(5) 分类号:O65 关键词: 

篇4:油菜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改进

油菜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改进

以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传统的TCA/Acetone(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和改进的PEG(polyethylene glycol)分步提取法提取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并利用条件一致的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比较.TCA/Acetone法提取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背景中由于高丰度“housekeeping”结构蛋白的存在,特别是叶片中参与光合作用的Rubisco蛋白的干扰,图谱中低丰度调控蛋白受到了高度覆盖和遮蔽现象,影响双向电泳图谱的质量.而PEG分步提取法提取的蛋白质样品,可以剔除Rubisco蛋白,使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清晰,无斑点间的遮蔽现象,为油菜叶片蛋白质组定量和定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作 者:孔芳 蒋金金 吴磊 葛才林 王幼平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刊 名:生物技术通报  PKU英文刊名:BIOTECHNOLOGY BULLETIN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油菜   叶片总蛋白   双向电泳   图谱  

篇5:非洲山毛豆叶片蛋白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建立

非洲山毛豆叶片蛋白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建立

以非洲山毛豆叶片为材料,对非洲山毛豆总蛋白质3种提取方法(TCA/丙酮沉淀法、尿素/硫脲法和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以及3种蛋白裂解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提取非洲山毛豆叶片总蛋白,用蛋白裂解液(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40 mmol/L Tris-base,1% Bio-Lyte pH3.5-10,65 mmol/L DTT)裂解蛋白1 h,2-DE图谱分离到的蛋白点效果最好.此方法适合于色素、多酚及黄酮类次生代谢物含量较多的`非洲山毛豆叶片总蛋白制备方法.

作 者:赖多 徐汉虹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刊 名:生物技术通报  PKU英文刊名:BIOTECHNOLOGY BULLETIN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 关键词:非洲山毛豆   叶片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Tephrosia vogelii   Hook f.   Leaf   Proteome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篇6:氨基酸分析法对蛋白定量的初步分析论文

氨基酸分析法对蛋白定量的初步分析论文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迅速,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重组蛋白类药物在生物技术药物中占有较大比重。蛋白质含量测定是重组蛋白类药物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对产品的分装、比活性计算、残留杂质的限量控制以及其他理化特性测定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蛋白含量测定标准品作为蛋白含量测定中的“标准”或“尺子”,其本身的准确定量十分重要。

现行的蛋白含量测定国家标准品用于Lowry法或其他方法测定蛋白含量,其按《中国药典》三部(版)、WHO、ICH标准品有关要求进行制备、分装、冻干、质量检测,并开展了协作标定。该标准品经检定,分装精度(分装误差<1%)、外观、无菌、水分(0.7%)均符合要求,并经多家实验室进行凯氏定氮协作标定,结果为19.83mg/支。氨基酸分析是通过强酸或强碱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进而使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再通过对组成蛋白质的各个氨基酸的分析进而实现对蛋白质的组成或定量分析。国外已有实验室应用氨基酸分析的方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定量,本实验旨在利用氨基酸分析的方法对蛋白含量测定国家标准品进行蛋白含量测定,并与凯氏定氮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氨基酸分析的方法用于该标准品或直接对其他重组蛋白定量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标准品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批号:国生标字0009,为本室保存。

1.2主要试剂及仪器17种氨基酸标准溶液购自日本Ajinomoto公司;其他常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购自日本Hitachi公司;旋转蒸发仪(型号为RE-52AA)购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3氨基酸组成分析

1.3.117种氨基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取标准溶液2ml,用0.02mol/L的盐酸稀释,容量瓶定容至50ml。将配制好的溶液作为样品氨基酸组成分析的标准溶液,在进样的20μl中含脯氨酸4nmol,其他16种氨基酸2nmol。

1.3.2系统的适用性验证色谱条件:用L8800型氨基酸组成分析仪进行分析,交换柱为46mm×60mm,填料为3m的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温:57℃,反应器温度:135℃,柠檬酸钠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各流动相的配制及洗脱程序均按照氨基酸分析的标准程序进行。取上述配制好的标准溶液,每针进样20μl,连续进样3针,计算各组分峰面积及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RSD),考察系统的稳定性。

1.3.3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最佳水解时间的考察分别精密称取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5.4、5.1、5.7、5.7mg,加入氨基酸水解管中,加入6mol/L的盐酸溶液5ml,充氮,密封。在110℃条件下分别水解16、20、24、28h。水解后的样品全部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进行旋蒸,干燥后的样品精确加入5ml水溶解,过0.45μm滤膜后上机备用。按照1.3.2项方法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并计算回收率,考察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最佳水解时间。

1.3.4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取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7支,从每一支标准品中精密量取人血白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约5mg,分别加入氨基酸水解管中,加入6mol/L的盐酸溶液5ml,充氮,密封。在110℃条件下,按照1.3.3项中确定的最佳水解时间进行水解。水解后的样品全部转移至旋转蒸发仪进行旋蒸。干燥后的样品精确加入5ml水溶解,过0.45μm滤膜后上机备用。按照1.3.2项方法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样品每针进样10μl。并计算RSD、变异系数(CV)及回收率,验证方法的精密性及准确性。

1.3.5数据处理将机器自动分析得到的`各氨基酸含量(即10μl样品中含有的ng数)按照样品浓度转化为100mg样品中的mg数(如精密称量的样品质量为5.1mg,干燥后精确加入5ml水溶解,则样品浓度为:5.1mg/5ml=102mg/100ml,氨基酸分析测得的天门冬氨酸为939.64ng/10μl,则样品中天门冬氨酸含量为8.70mg/100mg)。通过对7支样品的测定,得到每种氨基酸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对测得的17种氨基酸的量进行加和,即可算出100mg样品中测得的样品mg数,进而计算出氨基酸分析仪测得的蛋白含量为实际称量的蛋白含量的百分数。另取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5支,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装量差异”法要求,计算其平均装量,与上述氨基酸分析得到的百分数相乘,即为蛋白含量值。

2结果

2.1系统的适用性试验结果显示,连续进样3针系统对各氨基酸组分均有良好的分离,其中各组分峰面积的RSD均小于1.5%,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1%,Thr-Ser、Gly-Ala和Ile-Leu均得到较好的分离,见图1。表明色谱分离条件合适,系统稳定性良好,可满足分析的需要。

2.2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最佳水解时间由于蛋白质样品在酸水解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氨基酸的水解破坏,理论上推测该方法测得的蛋白含量应小于实际称量的蛋白量,因此,排除与100%最为接近的20h水解样品得到的102.75%,选择结果为96.55%的水解样品的水解时间24h。

2.3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经计算,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样品的含量值为(95.02±3.99)mg/100mg,RSD为4.20%。7次测定中,各氨基酸含量测定值的CV均小于1%。标准品中各氨基酸的回收率在93.56%~105.12%之间。5支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平均装量为0.0216g,即21.6mg,推算出国家标准品中白蛋白含量为20.52mg,与现行的凯氏定氮标定值(19.83mg)相比偏高,为其测定值的103.48%。

3讨论

质量控制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能够进行量值溯源,标准品的准确定量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本研究中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原料为HSA,是通过对健康人血浆采用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制备的,在制成标准品时,仅添加了磷酸盐,因此其适合进行氨基酸分析,而无干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称重法将氨基酸分析法测得的蛋白含量值最终溯源到砝码上,主要是由于该标准品为白蛋白纯品,添加的微量磷酸盐可忽略不计,称量所得质量与实际质量应相符,实际称量值可对测得值进行验证,保证了测得结果的准确性。

对蛋白质进行氨基酸分析,首先要将其肽键断裂(水解)形成游离氨基酸。水解过程中,Asn变成Asp,Gln变成Glu。本实验采用的是氨基酸分析仪,其原理是茚三酮柱后衍生法,即水解后的游离氨基酸经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与茚三酮反应,其中Pro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产物,在440nm处检测该产物,其他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则生成蓝紫色产物,在570nm处进行检测。通过分离得到的各氨基酸的峰面积与标准品中对应氨基酸峰面积进行比较,实现对各氨基酸的定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应用特定的试剂盒,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氨基酸分析,避免了专一设备昂贵,不易于推广的缺点。氨基酸分析进行蛋白质定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凯氏定氮样品需求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而氨基酸分析的方法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所需样品量少,对于较难获得或样品量不大的标准品适于用氨基酸分析法定量;其次,目前广泛采用的Lowry、BCA、Bradford等方法均是与蛋白中的特定氨基酸或特定基团反应,各种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不同,必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另外,标准品不同质也会产生误差,而氨基酸分析是对不同蛋白的个性化分析,可避免上述缺点;再次,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复杂蛋白不断出现,糖基化、PEG化引起的蛋白结构变化使原有的含量测定方法不适用,而氨基酸分析不受结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研究将氨基酸分析法得到的定量值与凯氏定氮值进行比较,以考察氨基酸分析定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两者无明显差异,初步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对现行蛋白含量国家标准品的蛋白含量测定准确,但还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篇7: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制备工艺

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制备工艺

研究了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的制备工艺,确定了超声提取法制备分析样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85%乙醇,液固比10:1,提取时间1h,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提取率为0.031 8%和0.01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1 7%和99.032 6%,表明此分析样品制备工艺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作 者:侯春莲 付玉杰 祖元刚 杨逢建 赵文灏 HOU Chun-Lian FU Yu-Jie ZU Yuan-Gang YANG Feng-Jian ZHAO Wen-Hao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刊 名:植物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年,卷(期): 26(3) 分类号:Q94 关键词:飞机草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分析样品   超声波提取法  

篇8:利用电喷雾质谱研究Tau蛋白多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利用电喷雾质谱研究Tau蛋白多肽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老年痴呆症患者脑部一个重要的病理特征为脑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其主要成分为异常磷酸化的微管相关Tau蛋白[1].在成年人的脑细胞中,至少含有6种Tau蛋白的异构体,其主要的差别为是否含有N端的两个29氨基酸插入片断以及C端的第二个重复片断,其中Tau蛋白C端的`三到四个重复片断被认为是Tau蛋白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功能区[2],因此研究这些重复多肽片断可以推测导致Tau蛋白聚集的原因.

作 者:杜进堂 李艳梅 陈益 赵玉芬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化学系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实验室,北京,100084 刊 名:有机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年,卷(期): 23(z1) 分类号:O6 关键词: 

篇9:猪脑心肌炎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表位分析

猪脑心肌炎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表位分析

为获得针对猪源EMCV结构蛋白VP2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试验以EMCV结构蛋白VP2为对象,将EMCV BJC3株VP2基因定向插入穿梭质粒中,构建重组腺病毒AdV-VP2,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Pepscan技术对单抗识别的抗原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获得了2个阳性细胞克隆株,命名为C11和G8.经检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为1:1 60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6和1:1.28×106,中和试验鉴定均无中和活性.Western-blot鉴定表明获得的.2株单抗均能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VP2蛋白.亚类鉴定结果显示2株单抗均为IgG2b亚类,轻链均为κ型.Pepscan分析结果显示,这2株单抗可分别识别EMCV VP2蛋白上的2个B细胞线性表位.本研究获得的蛋白十分接近于其天然构象,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病毒表面抗原位点的结构和功能.

作 者:魏莹 盖新娜 贾红 郭鑫 杨汉春 WEI Ying GE Xin-na JIA Hong GUO Xin YANG Han-chun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94 刊 名: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年,卷(期): 17(1) 分类号:S852.65 关键词:脑心肌炎病毒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表位识别  

篇10:β-酪蛋白基因在不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β-酪蛋白基因在不同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中β-酪蛋白mRNA进行检测以评价GMEC乳蛋白合成的功能.同时,比较商品化小鼠乳腺癌细胞C127、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中β-酪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原代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1能够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的表达,在激素诱导下,GMEC-3细胞中能检测到β-酪蛋白基因mRNA,但C127和T47D细胞系中均无法检测到.

作 者:胡艳秋 谭立新 罗淑萍 牛志刚 李文蓉 HU Yan-qiu TAN Li-xin LUO Shu-ping NIU Zhi-gang LI Wen-rong  作者单位:胡艳秋,HU Yan-qiu(新疆畜牧科学院,农业部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谭立新,牛志刚,李文蓉,TAN Li-xin,NIU Zhi-gang,LI Wen-rong(新疆畜牧科学院,农业部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00)

罗淑萍,LUO Shu-ping(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刊 名: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9(2) 分类号:Q952 关键词: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β-酪蛋白   RT-PCR  

相关专题 橡胶树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