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南波万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简介】感谢网友“南波万”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疑三探心得体会(共18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5月7日、8日,我们一行20人在白河中心校的组织下,来到西峡县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期间我们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倾听“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和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

(1)设疑自探:教师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教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的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的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的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第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所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第三,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第四,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的课改情况来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的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的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新课标“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观摩课的认识

听了西峡县三所学校的九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 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第一,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八位教师都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地导入新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城区二小的语文课、城区一中的英语课、四小的语文课,教师都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城区一中的语文课,由于涉及古文,难度较大,所以教师采用读课文、查词语、翻译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先扫除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城区一中的英语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猜测练习导入新课,巧妙的构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里,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是教师们始终在引导学生经历着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步。

不足之处:个别科目对学生自探方法没有给予适时的指导,加之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完全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补充的问题相对较多,甚至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处理。

第二,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问题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问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课堂上都能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较好地都做到了“三讲三不讲”,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置疑别人的观点。对于学生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教师都进行了简要的讲解,教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作为听课的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听课,而一直被当时的场景所感动着我不知道是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折服,还是为精彩的课堂所震撼,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教师还会为枯燥的说教而烦恼吗?学生还有理由厌烦学习吗?

不足之处:在“解疑合探”环节中,有几节公开课的个别问题,学生只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正知其“所以然”?教师没很好地关注,这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第三,在“质疑再探”这个环节里,教师们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和价值的问题,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而且慎重处理、解答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收放有度,对于教师自己也没把握的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进一步探究,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没有肤浅应付的现象。老师们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步步通过实验、讨论、演示、评价、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真是太妙了!

不足之处:有节数学课,在学生“质疑再探”之前,教师过早地对学生说:“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都掌握了,都学的很好,现在看谁还有问题?”这样便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是好学生,说明完全掌握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没学好,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该环节也形同虚设了。第四,“运用拓展”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所学知识的不同理解,自己编写练习题。一方面,在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在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是采用亲自审阅、组内交流的形式或班级评价的形式处理的,以确保巩固所学知识。另外,城区一中的王燕老师等还采用让学生谈收获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尤其是一小的语文课,在运用拓展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成语、重点语句以及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作业,还有四小的语文老师补充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段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朗读、补充、体会,真的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不足之处:

(1)有节数学课,反馈学生所做练习时,时间不够了,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显得虎头蛇尾,有点遗憾。

(2)还有一节课用了55分钟时间,拓展练习有点重复,时间把握不够好。另外,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作文,除了教师本身对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外,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少有“做秀”的成分。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亮点不断,精彩连连,课堂教学设计美,以理服人;任课教师语言美,以情动人;加之学生巧妙的发问、精彩的回答,融洽的气氛让讲课者、听课者都觉得不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从师生的脸上读出了“快乐”,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学生应该这样学,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第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接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第二,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我认为: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第三,在“质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认为:在“质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质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质疑,教师也不应该照搬“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第四,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我认为: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第五,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认为: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的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第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这么优秀,是不是我们学习、运用之后就一定要完全否定以前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

我认为: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以前优秀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考虑有机地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法融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形成更适合自己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偏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即“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的几点见解

第一,我们刚学习、介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开始时学生一定不会质疑,我想应该允许教师根据所教新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教师切忌不要在开始讲公开课时,为了使自己的课更接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而提前作准备,让学生提前预习或准备问题,这样“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走了样、变了味。我建议各学校最好不要急于安排实验课,应该先让教师们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质,让教师在课堂上尝试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教会学生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质疑,等师生基本掌握了这种模式,再安排公开课、观摩课,这样步子会迈的更稳当,更有利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真正运用

第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要求人人尝试,校校重视,但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在大力宣传、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该要求教师一边尝试运用,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专业知识扎实,边缘知识丰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先重点抓几个学校,学校重点抓几个教研组,教研组内由部分素质好的教师重点尝试运用,分段试点,以点带面,学校可以让先实验的教师成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其他教师为第二梯队的实验教师,等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基本成熟后,再做示范课,再全面铺开,这样“有的放矢”,才能百战百胜。

第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优势无庸置疑,谁先掌握了它,谁就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但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科目,不一定要让所有教师必须完全照搬,可以因人而已,灵活运用。在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具体方案,具体制度时,我建议由统一细化管理型转变为灵活松绑型,因为要求过于细化、过于统一,容易束缚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在管理制度制定上,主管部门只需拿出大的轮廓,鼓励学校、教师结合实际创新运用。但是松绑不等于放任自流,督导时可用学校、教师自己制定的管理方案进行督查、考核,要抓管理,抓落实,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区有效地推广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一脉相通的。

篇2: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20xx年12月份,河南西峡一高校长杨文普来我校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讲座。听完讲座后,许多老师都被这一教学模式所震动,掀起了教改高潮,我自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在学生完全没有这种方法基础的条件下,在高中范围内可能不好开展。20xx年4月15日,由王志飞副校长带领我校教师共14人赴西峡听课学习,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西峡一高听课一周后,我对这一教学模式完全转变了看法,它确实是一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课堂模式,彻底打破了灌输的教学模式。

“五·一”之后,按照预定计划,我在我所带的三个班进行了尝试,首先,我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看了西峡一高上课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了这种课的流程,对学生上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我和各班班干部按期中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进行了认真的分组,给每组的6个人编号排座位,具体2.1.3为一排,5.4.6为一排,5.4.6与2.1.3对位,2帮5,1帮4,3帮6,小组共同探讨问题。接着,我就以期中考试卷为例在各班进行了“三疑三探”教学。课堂上,同学们表现都非常积极,每一道题都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和见解,同学们大胆的质疑,共同探讨,班里再没有打盹,走神儿的同学,在课堂上学生试卷质疑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再者,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向其他教师作了汇报,我又在1009班作了一节公开课,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自探提出学习目标,合探解决学习目标,中下等学生展示,中优等学生点评,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这节课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

这段时间在试行“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中,我也有许多困惑。例如,课程进度慢,课容量小,有时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知识点没时间拓展总结,学生没时间做笔记,小组之间的矛盾,组内差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冲突等问题,所以基于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完善改进,创新出一种具有我们“集宁一中特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总之,三疑三探是一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与新课标一脉相通的教学模式,真正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的”这一教育思想。

篇3: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新课改以来,我也尝试了不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实践运用,我觉得推行的“三疑三探”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吻合。

一、“三疑三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疑三探”分为四步:1设疑自探、2解疑自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照这四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解探,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三疑三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生怕漏掉一个地方,是填鸭式的'教学,至于学生能否活学活用,不可而知。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了启发、诱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独立自学探究尝试解答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做得多了。

三、“三疑三探”提升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学生习惯的养成。

我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提问、解答。虽然刚开始学生无所适从,通过引导学生慢慢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自探,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锻炼了特们的能力;通过合作解疑,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质疑再探深化了知识和能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拓展把语文和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悟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让学生在语文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更适应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乡、我校的契合度很高,拥有良好的发展土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结合班情灵活运用该模式,为学生思想的解放装上一对“自学”“会学”的翅膀,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4: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应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全面推行河南西峡市的“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要求,我们一行4人于20xx年10月10日——20xx年10月18日赴河南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学习“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亲身体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领会到该教学方法的优点。

到了西峡,我才了解到了关于西峡第一高级中学的一些历史,该校跟我们盐中一样,地理位置不占优势。20xx年以前,该校的教学质量连年在南阳市排名靠后,经常是市教育局点名批评的对象。20xx年学校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后,初步改革教学环节,并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改善了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学校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学校不仅摘掉了教学落后的帽子,还让学校在全国闻名遐迩,成为高考名校。我也终于明白我校领导让我们深入“三疑三探”教学课堂的良苦用心,适当的改革也许会让我们盐中向“教师高质量教学,学生高质量学习“改变。

走到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校外,映入眼帘的是该校20xx年高考考入重点大学学生的照片,把整个校园的外围墙面都铺满了。走进西峡一高,我感觉学校整体学习气氛比较好,到处都激励学生学习的标语“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 ”、“ 全世界都在等你成功的消息 ”“ 如果要挖井,一定要挖到水为止 ”……,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也很好,“班级简介”“追梦未来”“教改之窗”“学习园地”……,还有学校每次统考月考学习功勋榜都张贴在教学楼墙面上,很有激励学生“永争第一”感觉。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西峡一高学习参观了3天,我总共听了11节课:7节新授课,1节试卷讲评课,1节复习课,2节随堂听,让我更加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面就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老师把握整个课堂流程,这种教学法看似老师讲的少了,其实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要求更高,老师也要有很强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学生偏难怪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课程高效的完成。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的授课步骤可以体现为:

1.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大多都是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本节课要学习和重点掌握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组合探(小组全部学生站立起来发挥小组智慧,补充自主探究的遗漏);

4.学生展示和评价(小组代表展示探究问题的答案,其他小组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评价并补充);

5.再质疑(评价不足的地方,还需要补充扩展的地方,还有的疑问);

6.拓展运用(高考题,学生自主编题,变题);

7.学生总结评价课程结束。

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根据高中上课类型,针对课堂教学研究出了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试卷评讲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10—15分钟),教师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学生独立自探。

2.解疑合探(17分钟),围绕自探提纲,发挥小组智慧,对自探中的难点进行探讨整理并达成共识,来使用多媒体展示出展示小组和相应的评价小组,由规定小组完成展示(板书展示和口头展示),再由评价小组打分并强调关键点和其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在奖分榜上及时给评价人记分,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可双倍加分。

3.质疑再探(5分钟),学生针对展示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争相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错误直接由老师回答。

4.运用拓展(7—13分钟),引导学生编题或老师拓展出高考题,学生争先抢答,最后由学科班长总结评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得分最高的小组和需要努力的小组。

因为我此次参观学习听得大多都是新授课,所以对“三疑三探“新授课还是有很深的体会,首先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此中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对新知识的探究具有积极主动性,而且该校学生认为这样学习很有趣,有趣的学习才是学生学好的前提。再者,就听得几节课而言,我感觉高一学生在展示、评价、抢答环节没有高二高三的的学生表现好,所以高一的老师都在适当的提醒和训练学生“三疑三探“各个环节的应答模式。最后,我感觉学生通过这种新授课模式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小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有什么问题在小组内及时解决,没有学习负担。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让他们有趣的学,也让老师走出了”满堂灌”、学生“学习难”的困惑,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上改革之路。

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4分钟)。

2.学生编题和练习(24分钟)。

3.老师出示高考题,与学生自编题作比较(6分钟)。

4.教师出示变式习题给学生解决(8分钟)

5.总结与评价(3分钟)。

虽然这次西峡一高之行我没能听到习题课的这种教学模式,但从我听到的其他课中感觉到了这种习题课肯定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脑能力,在新授课时学生基础知识把握得好,有些学生能很快的编出题,并说明编题意图,以及并出题所考知识点的透彻分析,真是让学生用心用脑的去学习和运用知识了。

试卷讲评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6分钟);

2.合探、质疑和拓展(37分钟);

3.小结(3分钟)。

试卷讲评课时老师会分析考试的总体情况,让学生总结在本次考试时的优缺点,然后老师根据考试展示出试卷要质疑解答的题号,并让学生再充分审题,学生解答疑惑,说明并解答出该题的考点,错误点。然后老师再进行变式训练。听了这节课后,这让我想起了我教的平行班的学生,他们考完试有些同学知道答案后,只在试卷上标上正确答案就完事,没有用心、用时去想自己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知识点没把握好?审题出错?马虎?还是自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好?平行班学生学习很少有主动性,基本都是被动的,学各科知识结构也都是混乱的。所以真的应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学生想学了主动学了他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才会运用,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5分钟);

2.合探质疑和拓展(38分钟);

3.小结(2分钟)。

学生能很快的整理出复习内容,并运用知识做典例题,或学生自主编题考其他同学,或老师出示高考题进行小组合探并抢答,这里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有趣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优越感。

总之,不管是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复习课,用”三疑三探’教学法上课 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趣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学生长期受“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不仅会做题,还能说出题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的自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当然学习起来轻松快乐,没负担。

篇5: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茨沟小学教师读书会,阅读了李春义先生的《教育教学随笔》一书,李春义先生是安康本土的教育专家、道德模范。他夕阳分外红,桃李满天下。这本书里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学习,受益匪浅。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点浅显体会。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教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并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它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礼记,就入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疑”和“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所以课堂教学就是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提问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不断的思考和释疑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的运用与拓展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实践和创新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么多年减负还是无济于事,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作业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的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快乐的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业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概括地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

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几十年如一日,教同样的教科书,重复着同样的话语,讲同样的习题,周而复始。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和无聊。《四书》,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的“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本文来自高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节课,才能准确回答学生的各种提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堂改革的难题

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教师知识再渊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始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经我们实地考察和亲身感受,西峡县实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来,全县中小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的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目标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敷衍了事,生搬硬套”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感受,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值得我去探索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它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还是一个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过,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会继续努力。

篇6: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发现学生真的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了。通过听了几节课后,我还发现西峡一小推广“三疑三探”培育创新人才,把课堂空间完全向学生思维全面开放了,使我感觉自己平时上课中出现的种种不足之处。

通过听课觉得这一课堂模式也对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从容镇定得解答一切问题。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教师要做到“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还要不停地巡视指导,及时地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认为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在西峡一小听课时,我最大的发现是:学生的学习语言组织很好,小组合作很值得我学习,在小组中可以自己尝试解决,可是在我校施行还的探讨,可我们这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我认为我们的学生要先学会说,会思考,会解答才能有所进步。我现在的目标是先让学生“说”再进行尝试“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值得我去探索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以上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感受。它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模式。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还是一个自我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不过,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我会继续努力。

篇7: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校长与教导主任外出学习前,开会告知老师们她们学习的时间、地点以及学习的内容,我们都误以为是“善疑善探”,于是我上网查了许久,也没弄明白这新的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操作过程。后来校长一行学习终于回来了,听了她外出学习的所见所闻,并连续听了四节录像课,范老师亲自做的一节课,才弄明白原来是“三疑三探”。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或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编题时,可以借鉴平时考试习题的样题来出题。出题人要准备好答案,并且明确出题目的。

刚听完两节课时,觉得课上得十分朴素,平实,有些环节我们不也是这么做得嘛?而且全都一个模式,很是平淡无奇,有什么可学的呢?但当我把这一节节课认真听下来,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一直以来追求的以学生为主,而不是张扬老师的个性的朴素无华的课,不正是这样的课吗?“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完全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

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的地方似乎也有“三疑三探”的影子,例如: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下课前问学生“还有问题吗?提出来。”但细细品味又有哪一步真正落实,学生的质疑能力、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哪一项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了呢?“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是同新课标的要求一脉相通的,我相信在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加上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将“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继承过来并加以灵活运用,将自己的课堂打造成真正高效的课堂!

篇8: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上周,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中学参加由西峡县创立并正在推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通过听课观摩、座谈交流、参加报告会、实地查看等形式,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学习,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四方面对这次学习简要总结如下: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求发生变化

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上午听了三节英语课,在八十班听得一节课中,教师把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这几个环节都会在一堂课中出现。结果到下课的时候,还有三个教学环节没有完成。个人觉得一堂课全都完成四个环节,时间不够用。如果把把这几个环节分两节课完成,时间就充裕了很多。

二、对老师的讲解重新加以重视

“三疑三探”在让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中养成勇敢质疑、善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好习惯,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老师如果不加以系统的讲解,单靠学生可能耗时耗力也无法解决,这次学习我发现西峡老师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教学调整,在学生评价完一道题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然后学生再评价老师再拓展讲解。这样才能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性和深层次的认识。

三、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上习题课和讲评课前提前将答案发下去学生自己对答案,再利用早自习时间小组内讨论解决大部分问题,极个别问题老师再在习题课和讲评课上集中解决,新授课也是一样让学生提前预习自我设疑自我探究,在开始上课时学生提出自探提纲直接进入解疑合探阶段进行合探展示评价。

篇9: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1.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

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

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2.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观摩后的认识

看了西峡县三所学校的几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 “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一种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篇10: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3月15日下午,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在阶梯教室听了贾

校长的“新教学模式的探究”和王校长的“把课堂空间向学生思维全面开放”报告。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

新型课堂我们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课一定要反思。课堂上允许孩子犯错误,课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出错的过程是暴漏问题的过程。要正视学生犯错,因为对学生来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珍惜“美丽的错误”,因为它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半善用机智,课堂要巧妙地随机应变。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贾校长在讲如何构建现代教学模式时,编制了一个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自学探究→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拓展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该要求人人尝试,校校重视,可是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认为目前在大力宣传、学习、领会的同时,应该要求教师一边尝试运用,一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专业知识扎实,边缘知识丰富,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先重点抓几个学校,学校重点抓几个教研组,教研组内由部分素质好的教师重点尝试运用,分段试点,以点带面,学校可以让先实验的教师成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其他老师为第二梯队的实验教师,等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基本成熟后,再做示范课,再全面铺开,这样才能百战百胜。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篇11: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11月21日早上八点,在平川区会展示中心,听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创始人、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杨文普老师做的《课堂教学的革命---从<纲要>的角度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他从《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角度,解读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介绍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模式,听后受益匪浅。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篇12: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12月17日,我校全体教师怀着朝圣般地虔诚奔赴西峡,开始了我们的取经之旅。在路上我一边承受着旅途的颠簸,一边在思考:到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洋思”模式有多大区别,我们已经实行了多年的“洋思”模式,能否迅速转变,学生能否适应…?

到达西峡后,我们就深入到西峡名校——五里桥初级中学参观学习。那井然有序地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无不令人心神向往,也令我大开眼界。通过此前的网络学习,我了解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流程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

全天我奔波于不同的教室,共听了六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纵观这六节课,每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激情澎湃,充实而又真实。教师引领学生在设疑、释疑、质疑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着不同形式的“解读”,对学生而言是一顿丰盛的饕餮大餐,对我而言,再次见证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成功应用。

六节课听下来,这种教学模式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除了以上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三大优点:一是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二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以及反思评价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实战”能力,这一点我认为是这种模式的亮点。一直以来,我们的巩固练习都停留在教师设计习题让学生巩固训练的层面,然而这六节课我们看到的却是教师能够大胆放手学生让学生自编习题,相互训练。这不正体现出著名教育家怀特海所说:“教给学生运用知识的艺术,让知识活起来,这应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目的。”

“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对这种模式的学习,也许还远远表达不了它的全部内涵,只有把这种教学模式当成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精神,然后在实践中去加以践行,也就善莫大焉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对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由衷叹服的时候,油然产生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的念头。“学起于思”,真正地学习是从思考开始的。联系我们当下实行的“洋思”教学模式,我觉得它们异曲同工之妙。例如,“设疑自探”即为“洋思”模式的自学指导环节,只不过“设疑自探”更注重学生的质疑,而“洋思“注重教师的总结。再比如“解疑合探”即为“洋思”模式的“小组讨论”环节等等。两种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这也许是一个理念,各自表述罢了。但我们在相互比较,相互观照中,能够对蕴含其中的理念精神进一步内化吸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灵动地操作。我们可以根据课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将它们重新熔铸,锻造出适合我们自己的精品课堂。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质量就是生命线。

西峡之行已结束,但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正需要的是我们脚踏实地地在教学中践行。

篇13:学习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听过河南省西峡县杨文普校长的报告,感触很深,尤其是他们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推广经验更值得我们学习。

反思我校“一设二导三学”教学模式从确立到实施,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虽然大多数教师课堂上能够按照这种模式去上课,但是从学生的方面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学生的成绩是否提高了,这些都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正如有的教师这样说过:为什么推广这种模式如此艰难,问题是教师付出很多努力去备课、上课跟不去研究这种模式有什么区别。从经济上、成绩上、荣誉上又有哪些倾斜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应该是我们只是从教师教的方面考虑,没有从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去考虑。

结合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经验,我认为我校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中,应该围绕学生质疑方面下功夫,也就是创设出“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出问题、到会完全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也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要学得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在征集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思、案例、体会的基础上,看看教师们对“一设二导三学”这种模式的想法,再进一步研究出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这种教学模式。

篇14:三疑三探教学总结

三疑三探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教科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校全体教师展开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及实践,并且学校举行了各种教研、赛课活动来帮助老师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当中,虽然我能够熟练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但是发现自己在运用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不足和误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弥补这些不足,修正对模式的误解,争取做到学习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精髓,真正将运用教学模式与提高教学质量完美结合在一起。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的的传统课堂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形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养成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不断反思以及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将课堂变成以学生自由展现,自主学习的大舞台。在本学期大范围的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础下,能够明显发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在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时,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对于模式的简单模仿,生搬硬套中,不能够将“三疑三探”模式的精髓与具体的学生详情、教师特点、教学目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不能将此模式对于发展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在自探环节,虽然进行这一个学期的使用,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针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些成绩稍微偏后一些的学习不能够自己思考提出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出现比较乱、比较杂,而且有些是偏离本节课教学内容、重点和教学目标的这些问题。所以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组织这些问题结合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形成规范的自探提纲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合探环节,小组合作往往是只听组长或者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发言,而成绩偏差一些的学生只是听并不发言,这样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能够在“三疑三探”优秀课堂模式的帮助下能力和成绩越来越好,而成绩差一些的学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造成两极分化,进而打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合探环节中,怎样使小组组长做好小组中的组织者,使每位学生都能够针对各自的实际能力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来发言解决问题,使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这就需要老师对小组长进行做好系统的培训。

“三疑三探”课堂模式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设置了质疑再探环节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在运用模式的过程中我发现一般到这个环节就是一带而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一般都无疑可探,这是我在运用模式时的薄弱环节,今后怎样帮助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是仍然要探究的问题。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运用,本环节主要在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新知来解决问题。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仍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这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教科局新引进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于帮助我这样的年轻老师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组织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运用,认真反思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熟练掌握模式的前提下,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带来的快乐。

篇15:三疑三探语文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字。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正确、整洁。

4、积累词语:读读记记本课的8个词语和课后的6个词语。

教学重点:

是学习生字词,知道春天的一些景物,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

认写本课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教学教法。

教具学具:

词语卡片,朗读词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5分钟)

教师出示挂图(灯节、课件),并动情描述;春风吹醒了整个大地,春天悄悄地来了。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小朋友,请你仔细地看一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设疑,老师梳理问题:春天有什么特征?小燕子为什么飞回来了?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22分钟)

1、看图,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小草吐绿,柳树发芽,蜜蜂飞舞,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

2、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3、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认读学习生字、生词,并结合生活实际给生字组词。(开火车认读、指名读、齐读等。)

4、春天景色这么美,这些与春天有关的生字不光要会读,而且还要记住它们的样子。请仔观察并开动小脑筋运用学过的哪些方法来记这些字?

5、做“组字”游戏。让学生准备好部件,教师请几名学生上讲台用部件拼字,其余学生在下面拼字,当堂反馈。

6、指导书写生字:应重点强调每个字的重点笔顺、

(1)注意让学生仔细观察要求书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在观察的基础的上,指出写好这些字的应注意的地方。如“风”要注意排列匀称。“冰”“桃”是左窄右宽的字。“雪”注意上下的比例。

(3)注意书写时提醒学生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7、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将“春风吹”、“放风筝”、“桃花开”、“小草绿”、“冰雪融化”、“燕子归来”、“柳树发芽”、“蜜蜂飞舞”这8个词语贴在图上相应的位置,并根据图意讨论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8、小朋友,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课前教师布置孩子们去找春天。)谁能把你找到的春天介绍给大家?

三、质疑再探。(6分钟)

学了这一课,你有那些不明白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设:你还知道春天还有哪些其它的特征?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词语,说出来让大家听听记记。

先小组内进行交流,班内再进行补充,教师点拨。

四、拓展延伸。(7分钟)

1、课间休息随着《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唱歌、跳舞

2、课后第二题有6个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

3、完成课后第三题、第一题写一写。描描写写后,完成“比一比,组词语”。

4、继续完成课后第四题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一写。

板书设计:

春天来了

春风―风筝桃花―小草―柳树

燕子―蜜蜂冰雪

教后反思: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改进措施:

篇16: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过程与方法: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一)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解疑合探(一)

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那么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呢?让学生讨论,看教材p3.

2、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找学生总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称为物态变化

设疑自探(二)

1、什么是温度?符号?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及单位符号?

3、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4、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怎样读?

5、还应了解自然界中哪些温度值?

6、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解疑合探(二)

〖演示〗请一位同学将手伸入三只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烧杯中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篇17:“三疑三探”教案示例

“三疑三探”教案示例

题目:方程的简单变形(非人教版,为了防止雷同)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简单变形。   2.运用移项,系数化为1,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移项的注意事项。 教  具   天平、砝码。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情境引入: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常常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在右盘内放上砝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这时两边质量相等就可以测得该物体的质量。   教师按书本上操作要求演示,并将有关的方程变形的式子板书出来,供同学们观察。   教师归纳:如果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发现天平依然平衡,如果我们将两边盘内的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原来相同的数额(或缩小原来的几分之一),也会看到天平依然平衡。   2、发散提问:   请你根据老师的演示和上面的式子提出一些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好。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个演示说明了什么、第一个演示有什么启示、第二个演示……、这些演示有什么启示、这些方程的变形中有什么一般的规则、你从这些方程的变形中发现了什么?观察这些方程的变形,你有什么发现?……) 本节课我们学习6.2.1方程的简单变形。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3、明确自探目标: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有关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P5―6页,完成本节的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自探提纲 (1)从刚才的演示和方程的变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2)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例1、例2分别是怎样应用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3)移项的定义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4)运用等式性质来解释移项、系数化为1的过程。 (5)下列方程变形不属于移项的是(  ) A、由2x=6,得x:3  B、由5x=4x-2,得5x-4x=-2 C、由2y-5=y-3,得2y-y=-3+5  D、由x+a=b,得x=b-a (6)解下列方程 (1)-5x=8  (2)1-3x=4 (7)若x、y满足|x-2|+|y+1|=0,则x、y的值为 。 二、解疑合探 1、同学们逐题解答以上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做到“三讲三不讲”。 2、教师注意进行以下两方面引导: (1)等式的性质易错点:性质1,可以加上(减去)同一个整式,性质2不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整式包括0)。 (2)同学们对自探提示中第6题进行演板,教师要规范解方程的过程。 三、质疑再探 同学们对本节学习有什么不懂地方或疑问大担提出。先由同学们回答,同学们回答不完整的内容,教师做补充。 注:本节第一节解方程,若涉及后面的内容,教师应告诉同学们后面将要学习。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自编练习题,供同学练习,并纠错。 2、完成以下练习,并纠错。   (1) (2) (3) (4) (5)  (6) (7)  (8) 3、已知方程ax+2=2(a-x)的解满足|x-2|=1,则a: 以上三题,以学生纠错、评价为主。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谈本节的收获。 通过交流、补充完善,使学生明确; (1)数学思想:从天平到等式的性质,一般归纳的思想,方程思想。 (2)数学能力:等式性质的应用,即应用移项、系数化1解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设计 必做题习题P62一、1、2、3、4 选做题习题P62三、3、4 教后反思:

篇18:四年级下册语文三疑三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蝙蝠的耳朵和嘴是怎样配合探路的。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交流仿生学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

2、弄清楚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

课前准备:PPT课件、蝙蝠和雷达图片各一张、三次试验表格。

教学过程:

出示蝙蝠、雷达图片引入

1、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器,它们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

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通过研究蝙蝠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那么蝙蝠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引起了科学家对它的关注呢?它夜间飞的本领有多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蝙蝠夜间飞行本领强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感受、体会。

3、用关联词:即使.....也......,造句。

师: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如此高强,到底靠的是什么呢?难道说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够看清楚夜间的所有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开始做什么?(试验)

三:出示课文4到6自然段内容。(合作、交流)

师:1、为了搞清楚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汇报

3、谈谈三次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

4、理解“配合起来”,对比读句子:

(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师:科学家三次试验证明蝙蝠是靠耳朵和嘴配合起来探路的。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它的耳朵和嘴是怎样互相配合的呢?

四、出示课文7自然段。(PPT)

1、齐读第7自然段,画出蝙蝠飞行过程的句子,体会蝙蝠飞行中耳朵和嘴的互相配合。

2、学生汇报找到句子及体会。

3、借助PPT图片来理解一下超声波。

4、让学生画蝙蝠飞行的示意图并说说蝙蝠的飞行过程。

5、角色扮演(请三个同学出来演示蝙蝠飞行过程)。加深学生对蝙蝠飞行过程的理解。

五、探究原理,解读雷达。

1、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那雷达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默读第8自然段,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体会。

2、学生汇报体会。

3、学生写出雷达工作示意图,并讲解雷达工作的过程。

4、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5、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而使得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地飞行,假如有一天,蝙蝠和飞机相遇了,它们会说些什么话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6、请学生汇报。

六、交流仿生学资料。

师:1、课前老师叫同学生收集了仿生学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一下你们找到的资料吧!

2、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找到的资料。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学生汇报。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雷达,可见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发现秘密,长大了发明出新的东西为人类服务。

作业。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什么启示,想要发明什么呢?以:我想发明......”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