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

zhengying266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

【简介】感谢网友“zhengying2663”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

我们知道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向师性”,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特殊的依赖。这时,孩子就会要求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照顾他们,体贴爱护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渴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肯定。而老师的一言一行,就算是你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点头,在孩子眼里都是一种鼓励,都是一种爱,会让孩子产生温暖的幸福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热情来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学其理”。这个道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老师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是否感兴趣。喜欢这位老师就喜欢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认识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努力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那么究竟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呢?我想学生的答案一定是,他喜欢爱他的老师。

既然师爱对学生有着那么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学生呢?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的爱呢?这就是“施爱”的智慧。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志向、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特长、身体等等情况,更要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体会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触动他们的心灵。如果不能够方方面面深入地了解,那么就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按照学生内心世界的特点去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那也就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也就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了。

只要你有心,其实“了解学生,信任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并不难做到。现在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对学生的爱,但是是不是面向了每一个学生呢?

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的、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的学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所以说,“平等关爱学生”是施爱的重要原则。

师爱的智慧当然并不仅仅只有了解、信任、真诚,公平这几点,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大家都在不断地努力之中。

篇2: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

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一、爱生如人

爱生如人即像爱人一样爱学生。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不是“为某一特定社会作好准备”更不是“自己晋职升迁的台阶”。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长”的理念,教师承载“园丁”的职能。“生长”是一种自在自发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性。为此,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生长秩序,为儿童发展其固有的本性提供自由的环境;作为“园丁”的教师,则应视学生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人类生活,“学会做人”!

二、爱生如生

爱生如生即像爱学生一样爱学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发展”的理念,教师承载“先知先觉”的功能。“发展”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激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强调未来愿景的可控性。知识的无限性和人类时间尤其是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我们教育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构终身教育体制,创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则应深刻理解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把知识的积累及智能的开发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爱生如子

爱生如子即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工作便不再是“饭碗”,不再是“事业”,而是“良心工程”。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培养”的理念,教师承载“父辈”的`功能。“培养”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细心“呵护”,辛勤“养育”,全身心的投入;作为“父辈”的教师,此时的爱既有慈祥也有严厉,有娇宠更有期待,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教师就是如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因为,那不是孩子和家长所要的,更不是社会所希望的。教师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四、爱生如友

爱生如友即像爱朋友一样爱学生。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合作”要求教育奉行民主管理、公平竞争。作为“合作伙伴”的教师,要通过民主协商来管理班级,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天理;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懂得集体的生存价值,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肯定别人、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学会正确的自我调节,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角色。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五、爱生如己

爱生如己像爱自己一样爱学生。把他人当自己,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学上叫“换位思考”,其妙处自不待言。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成”的理念,教师则承载“重要他人”的功能。“生成”表示儿童的成长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对象性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信人成长过程中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生成”教育要求激发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主动发展;要教会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学会选择,选择他们自己的生活,选择他们自己的道路,选择他们自己的事业。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

师爱的内涵如此丰富,意义如此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用心去正确解读。没有智慧的爱会演化成一种苍白的爱,没有智慧的爱,在传递的过程中会被曲解,导致溺爱甚至错爱,智慧的爱则是深沉的爱,是博爱、大爱,教师惟有用智慧去撬动爱的杠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篇3: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这门课程,让我体会到: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老师能飞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味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爱与智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爱的内涵如此丰富,意义如此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正确解读。

通过《师爱的智慧》这门课,使我受益匪浅,许多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很深,相信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篇4:师爱心得体会

《师爱的智慧》深深地吸引我一口气把内容看我,并且边看边做笔记40多岁的老师了,也是深受“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影响过一代人,前是带着一颗爱心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让我不敢倦怠。尤其是对学困生付出的更多,常常是课上讲过课下讲,放学后还要单独补,总觉得不让每个孩子掉队就是爱孩子,爱班级。虽然成绩上去了,但是孩子们见了我绕着走,对我的付出一点都不领情,似乎还充满了敌意。

当时觉得孩子小,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了就会想起我这个小学教师的好。一天天,一年年的这样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感觉学生一批不如一批,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好管,我因此感到了倦怠。虽然也曾经反思过自己,但是总找不到倦怠的真正原因,总是把原因放在学生和家长方面。直到学习了《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读到最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我对学生的爱是强制性的,没有考虑到学生身心需求,为了成绩,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发展不均衡是必然存在的。我的爱没有使学生感到快乐,反而是压力,他们每天在这种爱的压力下学习、生活,进而把这种消极的爱的压力转移到家长那里,家长也会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快乐。

教师付出的是快乐,收获的就是快乐;教师付出的积极的情感,收获的就是积极的情感;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就会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来换位思考问题。

“教师要善于把平凡的教学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物转化为快乐。这样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巨大的快乐与满足”。师爱的智慧》像一根火柴,重新燃起了我内心尚未泯灭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相信自己会用智慧施爱。

本人通过聆听专家《师爱的智慧》的讲座,课程中“师爱是无私的爱,是智慧的爱”这一观点。深深的触动了我。

作为教师,我们无疑是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的。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

大家都知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最好的形容。既然做了教师就要热爱这个行业,并愿意为教师这个职业奉献终身。我们只有“想”做好,才“能”做好。没有对职业的爱,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爱。母爱般的引导,全力付出,不图回报,全心全意,是每个孩子迫切的需要。在我们班里一些经常发生的小事令人深思。放学了,孩子的家长种种原因迟到没来接孩子,我每次都把孩子叫在身边,放下课堂上的严肃,悉心的交谈,与他们一起等。

篇5:让师爱充满智慧

让师爱充满智慧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9个年头。依稀记得刚进园时,面对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一双双天真无邪的慧眼,心中的兴奋和喜悦不言而喻。幸运的是,从教的九年来,我一直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每一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就像一位水手,领到了一个新的任务,迎着新的目标去远航。出发时空的,回来时却是满满的。心灵的船舱由空到满,蓄满了辛劳、酸楚,也贮满了感动、幸福。手牵着手,心印心,一起欢呼,一起悲伤,哪怕是严厉的训斥,因为有爱的滋养而动听。当心与心交融时,当爱与爱相互涌动时,真的很幸福!

有人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也是学校里最忙的“主任”。无疑,班主任工作是平凡的、是琐碎的,更是艰辛的。而支持我们这样的任劳任怨地付出劳动的秘诀是什么?是教师的爱啊!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但爱并不意味着纵容,爱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地爱孩子,教师的爱才能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好学生课内外的常规是重中之重。良好的班级常规是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保障,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塑造心灵的基石。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如何有效地抓好班集体的常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下面,我就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谈谈抓好班级常规的几点体会。

一、制度引领抓规范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时,我雄心勃勃,力争要让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班里的学生常规很差,不管是课堂常规,还是课间、课后的行为规范,都不尽人意。课堂上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问题问下去,举起的手寥寥无几。课间嬉戏打闹随处可见,其他任课老师也向我反映我们班课堂上的纪律很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难道就让他们放任自流,继续懒散下去吗?于是,我经过仔细思考,终于制定出了一套方案。第二天,我在班里贴上了班级的“一日常规”,并向全班同学宣读,让学生明确在一天中,我们要做到哪些常规。然后,采用小组一天中扣分的总数来计算。如果这一小组在一天中一分都没有扣满分,那么这一小组就得到减轻当天家庭作业的量来奖励,相反,如果一小组一天中被扣5分以上,就适量增加家庭作业的量。如果某一小组在一周内都得满分,那么这一小组就可以得到一个笑脸,并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相应的小组下。这一办法实行的第一天,虽然每一小组都扣了好几分,但学生的常规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节语文课下来,课堂上不见了学生做小动作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端端正正的坐姿和专注的`眼神。第二天,四组学生中三组同学表现良好,只有一组学生被扣了较多的分数,放学时,看到三组学生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而另一组学生个个垂头丧气,有些同学甚至趴在了桌上,等待教师的“审判”,看着他们,我的心头有了一丝不忍,但我很快又调整了心情,因为我知道,如果这一次我不履行承诺,“惩罚”这个小组的话,这一次的方案将彻底失效了。过了几天,终于有一组得满分,布置家庭作业时,我看到了那一组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当宣布这一组同学减少作业量时,同学们的那个自豪劲啊,自然不用说。而其他组的同学也向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眼光,他们的眼神似乎在说:“下次我们组一定要得满分!”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班学生的行为规范大大改善,课堂上听讲专心致志,课间、课后也文明了。教育是激励,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加减学生作业量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激励学生约束自己行为的手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班集体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明、勤奋的班风,作为班主任的我倍感欣慰!

二、文明储蓄行规范

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他们总有一些另类的表现。或许,在你的心目中,他们一无是处。或许他们屡教不改,一犯再犯。李学定、程再君、雷玮就是我们班的另类学生。李学定是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父母离异,虽然与父亲同住,但父亲长期在外,生活一直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程再君也是单亲,家里十分贫困,所有的经济收入都靠爸爸一人在外打零工维持。而雷玮虽然家庭条件比他们好一些,但由于从小就出了名的“淘气”。父母的管教也缺乏方法,不是打就是骂。他们三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上课爱做小动作,听讲不认真。下课最爱追追打打,平时喜欢惹事,班级里有什么出格、违反纪律的事情,总少不了他们的份。我觉得对他们三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于是,我向他们每人发放了一本“文明规范储蓄本”,以一日常规为标准,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如:上课认真听讲了,改掉了做小动作的坏习惯;我课间没有追打,文明休息了;今天排队时,我有秩序地排好队伍,轻轻地下了楼;课堂上我举了5次手,回答了3个问题等等。学生在记录时,可以写下感受,还可以画个自己喜爱的图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储存自己的良好习惯,时时刻刻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还向他们承诺,一个月一统计,适时给他们鼓励,并颁发各种奖项。如:储蓄文明奖、储蓄卫生奖、礼仪奖、好学奖等等。同时,我也注意多关注他们,随时放大他们的优点,在发现他们的点滴小进步时,及时地表扬、鼓励。使他们增强了自信心。用温暖的话语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三、干部引领促规范

班主任工作面面俱到,小干部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我根据班干部的具体情况,给每个班干部配了各自的任务,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一名班干部值日。包括早上带领学生早读,中午组织学生看课外书,自修课布置作业。另外其他班干部也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岗位,如:早上、中午检查卫生;眼保健操检查,小到班级花草管理,大到电灯开关、纪律管理等等,充分发挥小干部的管理才能。力求班里学生干部人人有事做,个个有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小干部们对班级管理也是头头是道,游刃有余,成为老师得力的小助手!现在,我们班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小干部们会安排班级的早读、午间作业等等,让我既放心又省心。

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重要的不是给学生多少爱,而是如何充满智慧地爱,让师爱充满智慧,是我一直不懈的追求。

孩子的心灵像一架弦琴,其中一根是和弦,只要我们找到了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振动,发出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行走于教育的路上,我愿意用屈原的话激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始终如牛顿所言自己永远是教育沙滩上拾贝壳的女孩,保持着未泯的童心,不灭的爱心,用知识不断丰富自己,邀请学生快乐地走上教育之桥。彼此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于是在有生之年可以无愧地说:“我改变不了世界,但我温暖了一代人。”

篇6: 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师爱的智慧》是本次培训中的必修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专家对《师爱的智慧》的讲座,讲座中“师爱是无私的爱,是智慧的爱”这一观点,深深的触动了我,更给我以颇多的启发。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作为一名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热爱这个行业。没有对职业的爱,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爱。我们只有“想”做好,才“能”做好。老师的爱是无私的爱,母爱般的引导,全力付出,不图回报,全心全意,是每个孩子迫切的需要。

教师智慧的爱需要鼓励,包容和拒绝。教师要学会宽容每一位学生。当学生犯错或作业错误时,教师不是训斥,而是宽容他们,允许他们有错,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错误的根源,循循善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教师还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优秀或家庭条件的优越而偏爱某一位学生,也不因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或家庭条件差就冷落某一位学生,相反对于学习成绩差、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生活上教师应更加给予关爱,学习上应多给予帮助,课堂上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课后多辅导,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师爱是一种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的爱,它凝结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奉献,收获着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幸福。智慧的师爱就像一缕春风,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的互动。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7: 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读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

在平日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读了《师爱的智慧》中的走出师爱的误区,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周大志,是一个单亲学生,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大志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上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大志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大志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志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大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因为他是单亲家庭,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妈妈,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大志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大志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激励学生要灵活,就像寒假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奖状,在有的人眼里或许会觉得这是泛滥,第一有必要给每一个孩子奖状吗?第二每一个孩子是否都有拿奖状的资格呢?读了书中对激励方式的阐述,我认识到当我们脑海中出现此类问题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和一技之长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正如书的扉首语中所说:“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我们只有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让师爱有科学的方向,避免进入误区。

篇8: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让我体会到: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对学生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老师能飞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味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爱与智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师爱的内涵如此丰富,意义如此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正确解读。

篇9: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学习了《师爱的智慧》这一课程真是使我受益匪浅,首先使我明白了师爱这一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使我解除了对许多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困惑,最后使我反思怎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师爱的智慧。

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师爱是理性的爱,师爱是无私的爱,师爱是智慧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不求回报,对每个学生都应是公平,公正。师爱对象不存在性别、年龄,成绩好坏的限制。对于每一个孩子教师都要抵达他的心灵,包括他的父母可能是自己的仇人,可能对自己造成过很大的伤害。。。。。师爱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功利性,而是为学生的自由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创设机会和条件,教育应当使人快乐,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使人有幸福感。你教育的信息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反馈,你可能不会被戴上耀眼的光环,你可能要用毕生来等待你的劳动成果放出光芒,可是你的心依然平静如水。。。。。。我想这才是师爱的奉献精神。你能领会正确么?

师爱的表现不一定只是媒体中所推崇的优秀教师,道德模范们所表现的那样,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拖着病重的身体站在三尺讲台,顾不了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想这些不一定都属于师 爱的范畴,有些是生活条件的限制,有些是生活环境的制约,有些是我们教育制度人性化的缺失。。。。。。什么师爱的奉献——学生因感受你的爱而快乐,教师因奉献爱尔满足和愉快,而不是一首首悲壮的奉献之歌。

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运用真正的师爱谱写新时代教育的诗篇吧,我们不要悲壮,我们要像春风拂面那样,我们要像小河流水那样,我们要像鲜花盛开那样。。。。。。

篇10: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阶段我对《师爱的智慧》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师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师爱的本质:师爱是无私的爱,是奉献,是责任。给我以深的启发,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追求。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爱,是公平的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不因为学生的出生贫富,家庭背景不同而不同,要做到一视同仁,这不仅是爱,也是责任。记得在我(农村教师)担过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女同学: 她是单亲家庭,经常存在自卑现象,半天坐在那里发呆,在初一时就有辍学的想法。我经过了解和多次谈心,多次开导、鼓励,在班里也经常给予表扬,最后,终于使她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思想,排出了杂念,学习状态逐渐稳定。由于是乡村初中,这样的学生很多。所以,在教书工作中,我始终做到在学习上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但在教育中却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好好做人,在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做到严中有爱,用爱心去感染他们。

是的,师爱是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师爱如同春雨,滋生着每一个

学生,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和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是无私的爱。

篇11: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这次的远程培训我选的第一门课是《师爱的智慧》,仔细回顾这门课,课程中每一个观点都让我有所感悟。其中师爱是理性的爱这一观点让我印象最深,理性的师爱必然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的爱、平等的爱。

以前我信奉一条原则:教师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现在,我明白教师教育学生仅有爱还是不够的。爱要有理性,这样的爱才会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前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我确实付出很多,对他们的关爱自然也就很多,自从看了一个学生的日记我受到了震撼,她的日记这样写的“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听到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我的心情很不好,她们在教师的心里都有一定的位置而我却一点位置也没有,我像一颗小草,我像一颗沙石,没有人会在乎我,什么时候能以我为中心呢”。看了孩子的日记,一张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这是一个

很懂事的孩子,除了学习不好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想一想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爱真是太少了,对于被我冷落又总是理解我的孩子,我真是愧对她。今天学习了《师爱的智慧》这门课,我反思了自己,我真正明白了,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我要把爱撒向每一个孩,不能去偏爱某一个或某一些孩子,教师的爱一定要理性。要给予学生尊重、平等的爱。

篇12: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利用APEC会议放假期间,我学习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余敏副教授的《师爱的智慧》专题讲座。在这次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情是人类的灵魂、行为的动力。推动力总是来自感情,才智永远只是一个指挥手段或控制手段。”是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以为师爱就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自从学习了《师爱的智慧》,才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师爱是智慧的爱。

记得以前在平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总是给孩子们集体上思想教育课,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才能过上好生活。借着思想教育课的光芒,我就大肆的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包括早自习、午休时间、自习课时间等等,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取得进步,反而退步了,学生的上课状态也懒散了,思想不集中,搞小动作,作业也频繁出现不认真、糊弄事的态度。这也是我认为孩子们越来越不听话、愈来愈不好管,也使自己觉得工作太累,更萌生出敷衍了事的念头。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也曾经反思过自己,但是总找不到真正原因,总是把原因放在学生和家长方面,认为家长督促的不够,教育的不及时。直到学习了余敏老师的《师爱的智慧》,读到最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我

对学生的爱是强制性的,没有考虑到学生身心需求,为了成绩,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我的爱没有使学生感到快乐,反而是压力,他们每天在这种爱的压力下学习、生活,进而把这种消极的爱的压力反应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态度上。

师爱是一种抵达学生心灵的情感。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要带着情感上讲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智力的提升。它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思维的互动。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记得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我给班级中考试前十名的同学发了奖品,以激励他们在今后更加努力学习,考取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让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自从学习了余敏教授的“师爱是智慧的爱”这一小节内容,我认识到我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正阳学生才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在奇迹,创造新人。”我们只有用爱与学生交流,才会创造出优秀的班集体,才会使“桃李满天下。”

篇13: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

我想我是爱每一个学生的,但是怎么去爱,其实我不懂,也许这是因为缺乏经验。但是通过这次师德培训,结合暑假的学习,我突然茅塞顿开,收获颇丰。所以我谈谈“怎么用心”这方面的体会。

首先要用真诚去换取学生真心。福建徐敏副教授给了我们一点提示:“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假设,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我想学生是喜欢学习的,因为人天性好奇,但是对事物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去创造出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这里的方法方式值得我们去思索和研究。黄老师还讲到了一点:“要认真、执着、民主地去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说实话,我做得并不好,特别是在执着这点上。比如,面对喜欢故意捣蛋的.学生,我批评教育一两次后,如果效果不明显,连我自己都会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教育不好他了。我想,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执着,更加耐心,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我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要踏踏实实做个“教书匠”,要具有“匠心”。匠者,总有一颗“匠心”。一段普通的木头,在木匠的手里变成一把精美的椅子;一块普通是石头在石匠手里会雕刻成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为何在一般人看来和普通是东西,在匠人的手里会变得异乎寻常?因为在匠人眼里,这段木头、这块石块,已经幻化出他们心目中的那件艺术品了,这就是他们“匠心”所在,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从一般的教育现象中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吗?一个不肯做作业的学生,家长无可奈何,而你却能作一番研究:是不会做?是作业太多?是讨厌老师?-------当你最终破解者这教育之谜,让学生回到学习正轨上的时候,你也发现了教育的秘密。我们常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爱也没有教育”,而匠者启发我们“你要看得到每个孩子未来可能的那个样子”,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智慧”,也就有了匠者那样的“匠心”。

再次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尽心。莫言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却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成功对我们语文老师有责着很大的启示意义。这让我们更加深信,小学教育,不仅仅是师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捍卫童年,保护好学生的成长空间,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基。做到这点,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行业,都会有积极意义。所以,好的语文老师就是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而不是拔苗助长。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在孩子心里种下“好多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种子,让学生远离那些机械的练习,我们语文老师应当给自己每位学生找到吸引学生成长的那份“水饺”,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兴趣、潜质等,给学生的成长提出科学的建议和策划,指导他们正确成长。

“师德”两个字很好写也很好说,喊出口号很响亮,可是现实教育中却是虚的。所以,师德教育之后我们所有教书匠们都应沉下心来想想,我们该怎样去“爱”学生。

相关专题 心得体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