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家乡土话散文

你吃饱了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请假家乡土话散文

【简介】感谢网友“你吃饱了吗”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请假家乡土话散文(共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请假家乡土话散文

请假家乡土话散文

今天是个好天气,天空铮蓝铮蓝的,太阳志得意满地从东方升起来,目煞儿(一会儿)就变成一个大火球,彤红彤红的,俺娘说,这个火球抱在怀里会把人烧化的,我说,这个火球是谁都可以抱的吗?

我喜欢臭美,我把梳子沾上清水,把头伏(头发)梳得流光,几乎达到丁玲笔下李子俊老婆头伏的状态。还在自己的脸上抹上了一毛五分钱一瓶的面友雪花膏,这种雪花膏香喷喷的,用指头(手指)抹一少点,再用指头肚子慢慢地揉搓,脸蛋就俏北(白)俏北(白)的。娘说,你是术(属)驴屎蛋子的,外光里不光。俺娘这样说,我很难受,再增目(怎么)说,我也是她闺女,俺不就是长得比西施丑点,用得着这目一阵臭哄(贬)俺吗?俺做不了西施,做个东施总合格吧?人家都说,孩子看着自家的好,庄稼看着人家的好,俺娘和人家倒把着(反着),她一说我长得不俊,我就生气,二姐说,你就接受严酷的现实吧,丑,不是你的错,都是父母惹得祸!

我的情绪还在极度的悲伤之中,俺娘又开始嘟嘟:“邻什(邻居)你三嫲嫲(奶奶),长得和锅门脸一个颜shei(颜色),也搓和你一样的面友,搓上去后,不但没见北(白)净,反而像驴屎蛋子上下了一层霜,紫青紫青的。我看那个画皮该让她去演,就不用费劲化妆了。俺娘别的'本事目有,讽刺挖苦人的事,扩一(可以)说层出不穷。

我没有耐心听娘的唠叨,穿好衣裳准备去学屋(学校)上班,我班的学生家长宋泽全的娘来了:“他老师,俺家的宋zhei(泽)全不预作(舒服),我想几(给)他请个假。”

情况严重吗?你目(没)几(给)他量量体温?

俺量了,俺把去卫生所找赤脚医生好不容易要来的温度计插在他的噶帮(胳膊)窝里,这孩子门章(倔强),硬是说目冻着(感冒),非要穿上他的棉乌拉(棉鞋)去学屋,他说今天学屋里干活(劳动),去坡里(田里)捯地瓜,他说不去就被人家拉下(落下)了,就评不着劳动模范了。

让他好好车(躺)着,吃点四环素,哈点姜汤,冒冒汗就目事了。学校的校长一再强调俺别再讲土话了,俺就是不会说,有时强制着自己说,还变得半土不洋的,校长说,误人子弟呀!说起这半土不洋,夜来后晌(昨晚)刚听俺大大(父亲)说过一个笑话:俺三叔刚去关东(东北)回来,在街上遇到了村里辈分最高的七爷爷(yeye,四声),三叔脆生生地叫了一声,七爷爷(yeye,二声),七爷爷的脸呱嗒就晴转多云,他从鼻孔里“嗯”了一声,说,什目时候回来的?

昨晚。

你坐碗,目坐着锅回来?七爷爷看都不看三叔一眼就气哄哄地走了,一边走一边说,洋包的不轻,才出去几天,就不知道自己姓什目了,真是癫痫(不稳重)。

我正想着这个笑话,宋泽全的娘又说话了,俺家这孩子随他爹,待无章(不讲理)就无章,我不叫他去学屋,他就在家仰噶遮(平躺)看书,也不怕祸害了眼睛,看不清事(近视)了,以后说个媳妇也不好说,可增目办?他伙(郝)老师,你可得说道说道他,这孩子就听你的。

我说说他,你把心放进肚子吧。

宋泽全的娘走了,二姐说,干个老师不容易,怪麻阳(麻烦)银的。

干什目容易,干老师就得有耐性,谁家木(没)个孩子,你对孩子好,孩子才会对你好。不管干什目事,只有把心用上了,才会干好。娘一辈子就烦恶(厌恶)干事七根肠子八下里挂的银(人),这种人干什目也干不好。俺娘又开始数过(数落)俺了,我赶紧地去学屋(学校)了。

大街上,几个孩子在玩耍,有的在打溜,有的在打尖,几个小闺女孩在跳房(跳房子),一个年龄不大的识字班(姑娘)用手帕包着几个鸡蛋,不小心被几棵棒槌秸子绊倒了,鸡蛋黄泼了一地,弄得她的方gei(格)褂子一身,识字班爬起来,扑打扑打身上的土,心疼地看看地上打碎的鸡蛋,嚎(哭)着回家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几个鸡蛋是识字班给她长病(生病)的娘吃的。

我到学屋时,预备铃响了,办公室里赵老师手里拿着一根教杆,说是他班的学生为他挎(刮)地,我羡慕地看着。校长过来说,学校里的水是越来越好喝了,你们哈了后是不是也是这个感觉?我刚才泡了一壶茶,喝了一口,卟咋(品尝)了一下滋味,味道就是不一样了。校长还在不阴不阳地说话,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校长瞅我一眼说,今后大家要讲普通话,我些土的掉渣的家乡话最好别说了,怪乌苏银(难听)地。

篇2:名字家乡土话散文

名字家乡土话散文

赶目(一会儿),豆芽姐来找怎俩藏猫(躲猫猫)滴,你去出耍(玩)不?我正在煤油灯下,低着头在四线方格本上写生字,喃(俺)妹妹春苗趴在我耳朵根说。这几天老师光夸奖我,说我的生字写的好,像是刻板印刷似的,喃(俺)知道老师有点夸大其词了,喃(俺)就是写得比较正当,木(没有)像我班的同学刘士文写得歪歪扭扭的。这个刘士文,写字不仅歪歪扭扭,还喜欢两个字粘在一起,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在班上点名:留(刘)坟。全班的同学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哈(喊)到的,这个老师有点咬舌子,他一连点了几次木(没)人回答,他的脸气成猪肝的颜shei(色),说,留(刘)坟,坟,还、还、还、还用留吗?

刘士文看到全班的同学都哈(喊)到了,知道是老师把“士”和“文”连读了,就说,老师,恁读错了。

还、还、还目(没)听说老师有读错的?

妹妹春苗这几天也闹着大大(父亲)给她改名字,大大给她起名字的时候,很动了一番脑筋地。据说大大翻了三天三后晌(晚上)的字典,才找到这目(这么)个喻示着希望也喻示着成长的名字,大大说了,恁娘天天说我木(没)文化,木文化喃(俺)会起这目(这么)有文化的名字?

庄里人叫个名字都图省事,春苗很快叫成了“苗”。妹妹有事肮脏(烦)着我了,我就大声吆或(吆喝):老苗(猫)、老苗(猫),上树偷桃!妹妹说我绝(骂)她,就叫大大给她改名字。大大又翻了三天三后晌的字典,给她起了一个自以为更好的名字:小娟。

开始的时候,小伙伴就没叫她小娟的,而是叫她“小砖”,叫着叫着就叫成了“卷子”了。娘奏(做)饭的时候,喜欢做一种棒槌(玉米)面掺加北(白)面的卷子,用手在面板上来回去揉搓,最后狠狠地手(搅)几下,做成软、光、滑的长条,用刀剁吧剁吧,噶(切)成一个个的卷子。娘奏(做)这种饭食,我就有意地大声叫:奏(做)“卷子”唠、奏(做)“卷子”唠。妹妹就哭,还说我以大欺小,喃(俺)是冤枉死了!

最后,大大(父亲)用了六天六后晌的时间,把字典通读了一遍,给妹妹起名:冬。妹妹的名字从春起到冬,我哈(喝)的墨水也就章到(刚到)瓶底,母法(没发)取笑妹妹了,这件事也就风平浪定了。

庄里的银(人),同姓的多,起个名字比登天还难,冲了他的小名比挖了他家的祖坟还饶燥(难受)。八术(叔)的'小名叫“福利”,七术(叔)头胎生了个闺女,差点要了七婶的命,在家肚子疼了三天,七婶打滚竖地里(来回翻滚)滴,最后实在疼得受不了了,七婶跑出去就要跳井,七婶的婆婆九嫲嫲(奶奶),才叫银(人)去大队找拖拉机拉着七婶子去公社医院。正在这时,孩子哇地一声来到了这个崭新也痛苦的世界。娘说,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下(吓)银(人)!”

七术(叔)当过兵,给孩子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丽娜。这下八婶不让(忍让)了,她和七术(叔)结婚早,孩子是个带吧的小厮(男孩)孩,就咋杀(自满),来对喃(俺)娘说,有熊目(什么)了不起的,生了个嫚姑子,就是个绝活(绝户),看她七婶皱皱着眉、抱抱着膀(肩膀)的模样,还美得受不抵(很高兴),他八术(叔)叫“福利”,她就给闺女起名“丽娜”。这不是欺师灭祖,想众叛亲离吗?八婶识几个字,喜欢卖弄文字,又开始驴唇不对马嘴地显摆开了。喃(俺)娘大字不识一个,被八婶糊得一愣一愣的。

八婶到七婶的月子屋来看孩子,大呼小咋的。娘说,小点噔噔(小点声音),别呿声(出声),嘤着(惊扰)孩子,孩子张(刚)困(睡)下。八婶有意地数过(数落)自己的婆婆,说老人家偏向,她说的偏向就是偏向八术(叔),八婶听了也不吱声,装听不着地(没听到)。娘听了看到八婶瘪吃(憋人)地慌,就说,婆婆媳妇没有挂红(相处的好)地,不打仗不聊生(拌嘴)就不错了。

后庄的一个孩子,大名叫“刘挺立”,本来“挺立”和“福利”是八百杆子布拉不着(够不着)的事,八婶也因为人家叫了“挺立”而浮躁、咆燥了,她竟然毫不害羞地跑到刘家的家门上,叫人家改名字。刘挺立的父亲是村里有名的“阎王”,八婶去刘家的时候,娘就说,她这是秃丝(土司)头上动土----找死。八婶咬着牙不服,她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你家的孩子德(得)改名。八婶站在刘家门口,掐着腰说。

为神木?“阎王”根本没把八婶放在眼里,不屑一顾地看着她。

你二(儿)子的名字里有个“立”字。八婶觉得自己很有情理,还想得理不饶银(人)。

发“li”这个因(音)的,你去查查,全国得有几亿银(人)吧,你有本事都去叫他们改呀,我看你也就这点骚本事,就知道穷落落(叨叨)。

八婶把右脚一跺,右噶帮(胳膊)使劲朝下一den(甩),眼睛瞪成一条刀子缝,开口就绝银(骂人),你个死阎王,别觉着自己有神木(什么)了不起,我还真木(真的)把你放在眼里,你顶多是我眼里的一粒沙子,也就锅(硌)我一下子,今天这名你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不改的话,我就把你家门口拆(踏)出个窟窿。八婶和人家打仗真有劲头,象一只红了眼的斗鸡。

你蹦仨高,也高不过我的蛋子!八婶顶哎哎(矮矮),身高不到一米五。

看热闹的银(人)笑扑嗒(忍不住)了,八婶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篇3:无限期的请假散文

无限期的请假散文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毕业并非后会无期,而是一次无限期的请假,总有一天会再次回到这里销假,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会是何年何月罢了。

大学四年,我从未请过假,要不是当过班干部,恐怕连假条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当然,正正经经请假的人不会太多,一般都是直接逃课,就看自己运气够不够好,是否能够逃过学校和任课老师的'法眼。

直到临近毕业,我到校外实习,一边工作还要一边忙着毕业论文等各项琐碎的事务时,不得不经常请假回学校找论文指导老师,或是办手续等。频繁的请假不仅让我疲于奔命,还引起了工作单位的不满。而且上司刻意加重了我的工作量,故意要在我实习期结束之前再压榨我一番。实习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刚好临近毕业典礼,我拿到实习证明之后就给单位炒了一盘鱿鱼,开开心心地返校度过最后的校园生活。

终于毕业了,踏出校门时,我回头看了看这个陪伴了我四年的地方,心中并没有太多的不舍。因为在我心里,这一次并非离开,只是请假了,或者说就像以前逃课到学校外面玩一样,很快就会回来。只是这一次,我不知道归期是何期,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毕业,是一次无限期的请假。我想这会是我这辈子请过的最长的假期,可是我相信当我回来这里销假的时候,不会遭到任何不满或是批评,一定会得到满满的暖意和感动。

篇4:我想请假的散文

我想请假的散文

我亲爱的老公,我想请假,我累了。

我们结婚多年,为了这个家,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刚结婚时一无所有,守着一份清贫,努力工作,为的是那一份微薄的工资;辛辛苦苦生下孩子,为的是家庭的完整;孝敬公婆,为的是做人最起码的良心。

现在我就想找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没有牵挂,没有人打搅,没有人责备我做的对不对,听不到你的呵斥,静静地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我想写一部大书,圆我年轻时候的梦想。我不想听你说:写这些有什么用?我也知道没什么用,我就是喜欢。可是,繁重的家务一直让我静不下心来,动不了笔。我就这点爱好,你难道不能满足我吗?我多希望你能理解我,帮我圆梦。

多少年了,何曾有过休息?何曾有过想法?一心一意为了这个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家,默默地奉献了几十年。现在条件好了,住着别墅,拿着高薪。可是公公婆婆老了,侍奉老人,我责无旁贷,但你不能把这一切都丢给我,还一点不知道感激,都以为我做这一切就是理所当然。孩子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你是不是应该给孩子说点什么,让他们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我头发花白了,我身体微驼了,我眼睛远视了……我不知道我想圆梦的日子还要有多久?

真的,亲爱的老公,我想请假,我累了。

亲爱的孩子,我想请假,我累了。

且不说十月怀胎有多么辛苦,从你们生下来的很多年,妈妈几乎没有睡过整夜觉,你们爸爸一辈子就是甩手掌柜,什么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操持着,为你们换尿布,喂奶,洗衣服,做饭。你们上学了,妈妈陪你们做作业,开家长会。你们慢慢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我以为你们长大了,可一样有操不完的心。

现在你们已经长大,成家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体谅妈妈的自私,我不想天天为你们做饭,天天为你们洗衣服,天天为你们看孩子。妈妈为你们搭起了平台,事业要靠自己去做,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要自己去经营,你们的路很长很长,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不能依赖在妈妈的羽翼下不肯长大。

真的,亲爱的孩子,妈妈想请假,妈妈累了。

亲爱的领导,我想请假,我累了。

一晃三十多年了,为了这份工作,我一直尽心尽力,唯恐有半点闪失就被担上误人子弟的骂名。清晨,东方才发白,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我不得不起来,安排好家里的家务,催促孩子吃饭,送孩子上学,匆匆忙忙赶到学校,有时候还会换来领导的白眼,我知道那不怪领导,工作有工作的纪律。

多少个夜晚,从晚自习的课堂上走出,一身的疲惫,多想躺下来歇会,可孩子的作业要检查,一家人的换洗衣服要清理。全部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不经意间又想起明天的课还没备好……

年复一年,最最难忘是考试。这么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提升自己要考试,各项检查要考试。特别是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每次考试,考前我比学生紧张,大多都是胆战心惊,考得太好,同事异样的眼光,考得不好,领导异样的眼光,这些都让你无法释怀。无形的压力折磨了一年又一年。

课堂上,一看见领导从教室旁走过,心就提到嗓子眼,说不定领导随时就推门进来听课,如果那天领导心情好,会善意地指出不足,如果领导心情不好,那就心提手里,说不定那天大会上就有你的名字。

除了日常工作,还有师范课、公开课、检查课、汇报课、模拟课……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学生作业,各种检查的资料,搞得你六神无主,不知道怎样应付才能让领导满意,让同事满意。

真的,亲爱的领导,我想请假,我累了。

亲爱的朋友,我想请假,我累了。

我的朋友们,请允许我的自私,很多时候我爽约了。我知道很对不起你们,都是因为我太忙,实在是没有时间和你们在一起。我也想跟你们去喝茶聊天逛街,去周游世界,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我放不下我的工作、我的婆婆、我的母亲、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我就是劳碌的命。我知道,离开了我,地球照样转,他们也一定过得很好,但我就是放不下。

我的朋友们,我知道你们不能理解,无数次的劝说我都无动于衷,我也恨自己,很多时候我的“多情”,并不会迎来掌声,但这么多年了,我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贱”,自己束缚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永远旋转的“陀螺”。

真的,亲爱的朋友,我想请假,我累了。

亲爱的世界,我想请假,我累了。

来到这个世界,我经历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的残疾给父母带来的担忧,给小朋友带来了恐惧,遭受很多人的不待见,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太多的困扰。长大以后考大学,落榜,再考,直至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

工作以后,因为极强的好胜心,让自己活得一点也不潇洒。处处想上进,处处想留下好口碑,活得好累好累。

结婚以后不生孩子,面对世人的质疑,面对公婆的责问,无数次地想过,如果结婚三年不生孩子,决不让婆家绝后,自愿离开。生下了孩子,无人帮着带,自己又不会带,孩子身体不好,一次一次地不分白天黑夜地跑医院,拿的工资都交给了医院,心力交瘁,早已失去了老师的形象,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黄脸婆,不受人待见。那种无助,真的是不敢想象。

不久前,又失去了最可敬的两位老父亲,一下子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悲伤痛苦的心无法排解。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情可有谁能理解?

我的亲人们,我就是想请个假,一天也行,一月也行,我累了,心累了。

但不久,我还是会回来销假的。我只是心情不好,我只是想放飞一下心情,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好好地做一做我自己喜欢的事。也许过一段时间,我又活回来了,又是那个永远旋转的“陀螺”,又是一个世人眼中的好老师、好媳妇、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好奶奶、好朋友。

我的婆婆、我的母亲、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世界,你们准我的假吗?

篇5:家乡-散文

家乡-散文450字

回到家已经三天了,我这一年无时不在思念着家乡,可回到家也并不是感到有多亲切。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这里可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啊!

此刻外面的歌声不断传进我的耳朵,我知道那是谁家又有结婚的了,在我们这结婚前的一个晚上一定要请个乐队了热闹热闹。这么多年过去了,乐队还是那个乐队,还是那几首歌,要是在以前我一定会出去看热闹,而现在,我听着那歌声任思绪飞扬。

这些年过去了,歌声没变而我却没有心情再去看了。

到家的这几天我一直都待在家里,也不是不想出去,委实没有地方去,我儿时的伙伴要么上学没放假要么出去打工没回来,只有我放假比较早,每天却是那么无聊。

早听说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结婚了,昨天遇上他,他和他老婆在一块,看样子他老婆怀孕了。我打招呼道了几句恭喜的话也就走开了,关系生疏了许多,我感叹时光的易逝,转眼间已为人夫、人父。

我在想,老天是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每个人拿这一天做的事情不同罢了。就在这一天一天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变,每天都会做出各种决定,所以当我们这些分开许久的人再次相见的时候都会感慨世事难料……

篇6:家乡特产散文

家乡特产散文

远方的同学朋友聚会,话题中总少不了家乡的特产。

记得刚到四川上学的第一个寒假,宿舍里不知是谁提议:开学后每人都要带来一些家乡特产,给大家开开眼。

既然是特产,总要有点特色。在陇蜀一带虽有丰富的果品,但那里的梨子皮厚、质艮如木,人们都叫它木梨。于是我想起家乡那皮薄肉细的酸梨,便选了些上好的梨子,带回返程。

刚到学校,宿舍里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纷纷呈上带回的果品,来展示自己家乡的魅力。山西柔软甘饴的柿饼;陕西白水清脆的苹果;甘肃碧口清香泌脾的野生猕猴桃......呵呵,真是各显秋色。

当第一口咬开我那梨子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咧开嘴,皱起眉。更有嗔怪道;“哇!你的梨用醋坛子泡上几天了?不想给我们吃吧!”我忍俊不禁大笑起来,也赶忙杜撰一段故事,以释误解。我说:“我们家乡有种石长玉之说,古时有一位神仙从天国带来一块石头,交给一个善良勤劳的农夫种在山脚下。后来山下便长出一片片梨园。也便结下了你们手中的梨子。”他们这才仔细而又好奇地察看起那乳白的梨子来,仿佛要从中找出点名堂。我接着说;“这梨子别看第一口嚼在嘴里是酸涩的,可第二口就是甜润润的`,还能消火祛燥呢!早起吃上一个,一天都觉得神清气爽!”

“有那么神奇嘛?”绵阳的“麻辣豆”半信半疑的边嚼边问。

从此,每当放假回家,大家都很关心起我家乡的那酸润的梨子了。

过了这么多年,老同学还经常在电话里问起我,梨子是否成熟,今年的梨子收成怎样等等。

暮春时节,正直梨花开落。一位前去承德办事的洛阳同学子良,曲路特来拜访我的梨乡。

我把他带到城北燕山脚下,那座毫无雅名的麻山。山顶有座东海灵龟背负的石碑,雨蚀的碑文显得古老久远,却也依稀可见篆刻的五个大字“古人种玉处”。

他惊讶地朝我问道;“真有此事?”

我说“你没听说过伯雍种玉的故事吗?相传古代有个叫阳伯雍的人,父母在做生意途中死去,埋在前面的无终山上,他不忍离去,便常年挑水耕种在父母的坟冢边。他的孝顺和勤劳打动了上天。上天特派一神赐石,让他种在此山,便能长玉。”

“结果怎样?”子良迫不及待地问。

“经过他的勤劳真的长出一株一株的白玉啊!对了,你和伯雍还是老乡呢,他也是洛阳的!”我诙谐地笑着。

他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山石说:“这山里真的有玉?”

我先是神秘一笑,随后抬眼北望,山脉峦叠的山坳间,虽落了桃红,却飘起梨白,身处其中却有“一树梨花一溪月”之感。阵阵清香弥漫山间,又随风溢向山外。我伸手指着田间与果林交错处躬耕的农夫,说:“子良,你看,那些农民世代不疲的勤劳古朴民风,不正是泛在梨花上的白玉吗?”

他先是一怔,须臾,我们伸手相握,会心而笑!

篇7:梦回家乡散文

梦回家乡散文

蒙古戈壁的夜,寂静的能听到流沙流动的声音,静的感觉让风屏住了呼吸。夏日的晚风送来了款款的清凉,夹杂着淡淡的野花香,像精灵一样推开了我的窗户,闯进我的梦里。

劳累、奔波了一天的我,早已带着对家乡无限的眷恋,捎着一缕缕淡淡的野花香,进入香甜的梦乡,穿越了千里之外的山川大地,回到了祖国西北黄土地上,那个宁静的小山村,脚下踩着厚厚的黄土,风尘仆仆,一头扎进了儿时的乐园,那美丽的黄土地,有我美丽的家乡。

这里的山水依旧,绿树成荫。可以看到心底善良、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们,在黄土地里辛勤的劳作,每天在自家田里勤劳地编织着汗水和收获交织的日子,在春天里播下希望的种子,静静地期盼着秋天丰硕的收成。

我的灵魂像插上了有力的翅膀,穿越时光隧道,童年小伙伴铜铃般的呼唤,在黄土地的每个角落铺展、蔓延,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已经悄然归来,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思念和对黄土地无限的眷恋,故乡的山河大地慢慢地铺平展开。

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的山脚下,由二十多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子,错落有致的房屋,星罗棋布地坐落在黄土地上。农舍、石磨、田园、蜿蜒崎岖的山路、房前屋后一棵棵结着黄灿灿杏子的杏树,是村里的独有的的风景。晚上每户农家点起煤油灯,那一抹泛黄光晕,仿佛都朝远方归来的游子微笑,亦是母亲期盼的目光,遥望着远方。

傍晚时分,看到了每家每户,屋顶升起了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夹杂着那世界上最熟悉的饭香,飘向千里之外,牵引着游子归来的脚步。

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是那么的贫穷、偏僻和落后,在这里世世代代生存的父老乡亲,在困难面前,一直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朴实的光荣传统,是大西北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坚强、勇敢!化去为生存带来的忧伤,消除生活中带来的困顿,左邻右舍,用一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善良质朴纯洁的心灵,让大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一家有难,大家支援。淳朴的民风,乡俗,将心底无私天地宽的灵魂,永远镶嵌在黄土地上。邻里间互帮互助,朴实的村民与世无争,过着平淡如水的日子!

春天,云雾从山顶端升起,带来了贵如油的春雨,梳理打扮着残冬留下的痕迹,山脚下的那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渐渐地变绿,山野里的野花、野菜也探出头,冒出嫩绿的.芽儿,一朵朵野菜,醉的那么诱人!仿佛一夜之间,大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缀满了绿色的希望!

在八九十年代,对于贫困、落后、物资匮乏,那漫山遍野,四季挖不完的野菜,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好的食物。尤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野菜,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用来充饥填肚。土生土长在山里的孩子,挖野菜是他们喜欢干的事情,放学后,一只篮子,一把小铁铲,为餐桌增加一点内容。黄土地,育了世世代代的父老乡亲。山村人有宽阔无私的胸怀,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情节。

黄土地上各种野菜很多,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春天里有苦苣菜、蒲公英、黄花菜;夏季有渐渐扫帚菜、灰灰菜;秋天里有龙须菜、瓢子(是一种草本果酱植物,味道酸甜,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冬天里有地衣(是一种苔藓植物,属菌类)。

对于出生在山里的孩子,从会干活开始,几乎每天和黄土打交道,春夏季节挖野菜;秋季摘瓢子;冬季拾地衣。全村的同龄孩子,一起早出晚归,走进大山深处,用劳动收获着果实,不但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也锻炼了结实的身体,有了大山一样坚韧的品格,坚实的步伐,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编织人生五彩缤纷的梦!

春天里,黄花菜开着淡淡的黄花,散发着淡淡清香,采回家里,在开水中烫一下,撒点盐、加几滴醋,就可以吃,那浓浓浅淡的菜香味是记忆中永久的味道。冬天里拾些地衣,在开水里煮沸,加几滴胡麻油(是一种农作物,主要用于榨油,秸秆可以做麻绳),做馅儿包的水饺,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上等佳肴。

最让小伙伴开心的时间是夏至过后,满山遍野瓢子成熟的季节。大山的每个空闲的角落,像铺上了一张红色的大地毯,那一颗颗红色的瓢子,长得亭亭玉立,香飘千里。含在嘴里香甜、那味道味道,是孩子们的热恋。他们每天提着竹筐,或者背着小包包,每天天朦胧亮,就来到山里,尽情地摘采,当夜幕降临,每个人的竹筐和小包里,都装满了沉甸甸的劳动成果。脸上用成熟最红的瓢子,涂上一层厚厚的化妆,美美地唱着儿歌,消失在回家的夜色中。

最让人留恋的是秋天丰收的季节,村里有几户父老乡亲门前的几棵大杏树上,都缀满了金灿灿杏子的时候,那酸甜酸甜的味道,勾起了小伙伴们垂涎三尺的欲望。杏子虽然不是自己家的,但杏子从微黄到成熟的时候,每个人都没少吃一枚,隔三差五去偷人家的杏子,是小伙伴们的家常便饭,说是偷,实际是明抢。杏树家的主人看到小孩们都爬在树上偷杏子,看见也装着故意看不见,怕吓着小孩,从树上掉下来甩伤,只好顺其自然。

有时候,当我们猫着身子,还没来到杏树下面,就被主人发现,看到我们被吓得惊慌失措的小样儿,杏树的主人,把我们叫住,他们会找个长长的细杆子,从树冠上敲打下最熟透的杏子,让我们尽情的分享,大家围在杏树周围,那欢快的笑声,抢夺杏子的脚步声,划破了小山村的静谧。

不论是东边一家的杏树下面,还是西边的一家杏树下面,只要杏子成熟了,都有村里小孩们的身影,仿佛他们这群小孩就是杏树的主人,那欢快的笑声,在村里久久弥漫、回荡!村里那一颗颗杏树,见证了村里的每个小孩,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

“时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当年黄土地上的那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年,大部分已经走出黄土大山,定居他乡。他们的身子虽然走出了那个偏僻、寂静的小山村,但他们的心,永远留在黄土地上。一颗心与父老乡亲,情相连,心相映。在外面漂泊久了、累了,山村永远是心灵驿站。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挂满了无限的乡思;缀满了无限的思念和眷恋。

世世代代生存在黄土地里的父老乡亲,在困难面前,互帮互助,用宽大无私的胸怀,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黄土地的儿子,走出黄土地,走出小山村,去追逐梦想,开创未来。

对于远方漂泊的游子来说,今天无论离家是多么的遥远,把对家乡的那份永恒的思念和眷恋,永远珍藏在心底,让“心”永远偎依在家乡的黄土地上!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芬芳和熟悉的饭香!

篇8:家乡那些树散文

家乡那些树散文

冬天是一个怀旧的季节,总让人念起魂牵梦绕的故土,还有家乡那些树。

那些生长在记忆里的树木,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忠诚地守护着村庄的寂静,安然地开出冬日树木灰冷的花朵。浮绿褪尽,尽显傲骨。粗壮的手臂擎天,柔细的枝条团团簇簇,根根坚挺俏丽,浑然灰色,自然天成。

看那窈窕的'垂柳,三千发丝围绕主杆,静静下垂,偶尔的风,竟也吹不乱那根根思索静默的枝条,一根一根地涤荡,一根一根地飘摇,那是一季,还是一年?那是一生,还是一世?

倔强的梧桐,将寒霜侵扰的叶子固执地留在枝干上,一枚一枚地枯黄,一吸一收地颤动,像极了一只一只枯叶蝶,安静地栖息在那里,只一阵风,惊起一树的翅膀,沙沙有声。

倒是那些常青的松柏,携一身苍绿,不惊不扰兀自沉睡,安然从容得就像不是在冬季一样,只不过棵棵树身坚挺单薄了些,似乎带了满身尖利的刺。略显出冬日的沉重以及瑟缩。

最有韵味的是那些果树,在冬日的寒冷与干燥中,不露声色地孕育了满枝的蓓蕾,虽然也是幽幽的灰黑色,可是一粒一粒饱满分明,似乎只待一口暖风,便能够砰然弹开,展露明媚一般。

家乡的寒冬时节,如此短暂,又是如此绵长。家乡的那些树,似乎一年四季都会开花,都会开成家乡田野里最美的风景,镶嵌在我游离的心中,在想家的时候忆起,那些树木、花朵和河流。

此去经年,即便天涯,最美最暖的还是家,家乡那些树,都在寒冬开了花。

篇9:怀念家乡散文

怀念家乡散文

开学了。不管心里有多少个不情愿,也还是万般无奈地返校。当然,心里是咬牙切齿地抱怨了很久的。

我是高中时才真正算是背井离乡去求学的。每每离家都会添几分惆怅。不过到底只是中学,又只是在邻县。每个月都能回家一次,就算平时回不了家,妈妈也隔三差五地来看我,因此,当时对于思乡思家实在没什么感觉。

进入大学已经半年,整整一个学期,只回了两次家。一次是国庆假,一次就是寒假。想到此不禁苦笑。这对于一些渴望飞出去的.同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对于我,一个有严重恋乡情结的人,实在是不怎么好受。

可这毕竟还只是大学,学生的假期比起其他人还是较多的。可是,时间很瘦,指缝又那么宽,大学四年很快就会过去。我,终究是要像大家一样,出去工作的。若是老师倒还好说,若是在企业,假日必定很少,而且很短。那时,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甚至几年回一次家,那时该要如何呢?

我总是要长大,离开温室一样的家,离开父母的羽翼。想到这里,鼻腔酸涩,眼眶也热热的。我是真的很不舍,对于父母,对于家,对于熟悉的县城。

相关专题 土话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