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考励志故事选集

郑晓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经典高考励志故事选集

【简介】感谢网友“郑晓龙”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高考励志故事选集(共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考励志故事选集

有歇斯每个人都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节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篇2:励志故事选集

面向观众站足3分钟

米歇尔·贝楚齐亚尼是法国著名的爵士钢琴家。从小,他得了一种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骨头犹如玻璃般易碎。他身材矮小,双腿内弯,就连钢琴座也得依靠他人抱上去。他成了天生的侏儒,终生只有100厘米高。

贝楚齐亚尼没有气馁,没有责怪命运的不公,依然深情地钟爱着钢琴。够不着钢琴,他就叫父亲在钢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来控制踏板,这样脚就能牵动钢琴踏板。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从不间断。有一次,贝楚齐亚尼竟累倒在酒吧的地板上,他醒来后幽默地说:“是时间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身材是父母所给,我无能为力。但艺术的高度,是我终身追求的!只要能够醒来,我就一刻也不能放弃。”

由于贝楚齐亚尼的努力,他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初出道,却招来这么多人的追捧,一些人竟说:“贝楚齐亚尼,你每次演出,有这么多人观看,到底是你的琴艺招来了观众,还是你的身体呢?”

对于这些人的“挑剔”,贝楚齐亚尼没有回答,他知道最好的“封口”就是用事实说话。在以后的演出中,贝楚齐亚尼不是一出来就急着表演,而是先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立3分钟,让观众看个够,然后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当全场发出会意的笑声后,他才入座开始表演。

给观众3分钟,让观众看够自己!为了让自己的琴艺“纯粹”起来,在台下,贝楚齐亚尼一直没有停歇过。30岁时,他每天练琴的时间超过11个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

贝楚齐亚尼因肺炎病逝于纽约,时年36岁。逝世前,他说:“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成功四步走

到北京只拼搏,乔守民就在回龙观购买300平方米价格昂贵的大房子,让父母在里面过幸福的生活。他令人羡慕的成绩,到底是如何创造的?究竟那些能力使他获得成功?

敢于吃苦

由于家庭困难,乔守民没有读完初二,就辍学帮助父亲种地。种庄稼既辛苦,收获又不理想。忙碌几年后他产生朦胧的想法,与其在家里受苦,不如去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

在乔守民的概念中,首都就是最好的地方,他决定去北京闯荡。乔守民的小学同学石贵河在北京做理发师,是他去北京奋斗的最大动力。在贴身的内衣袋子里放着仅有的400元钱和身份证,他就开始出发。

夕阳西下的时候,乔守民终于见到同学,石贵河很平静地告诉他:“北京很大,需要慢慢地适应,你暂时可以在我们宿舍里居住。与此同时,你也要出去寻找事情做,希望尽快找到工作。”

只住宿几天,宿舍里的其他人就嫌吵闹,乔守民便不能继续居住,只得努力寻找事情做。到达有无数家装潢店铺的西四,从街头开始询问,直接问到街的尽头,他才找到制作灯箱的临时工作,

在灯箱制作工厂里,从切割钢材下料开始,乔守民不但要焊接钢材成骨架,安置灯架,接电测试灯光,铺上宝丽布把画面绷紧,而且要将灯箱运到指定地点,在需要安装的位置打孔,用膨胀螺栓把灯箱安装上去。

这样的工作每天要干16个小时的活,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他还是干得很起劲。不过这份临时工作仅仅10天就结束,乔守民总共得到两百元人民币。这笔钱是他用双手劳动挣来的,促使他留在北京的信心更加坚定。

篇3:励志故事选集

随后乔守民在街头不停地奔波,经过几年奋斗他体会到:“我们要趁着年轻主动去吃苦,如果你吃的苦比别人多,不仅锻炼了心理承受力,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广,了解事物本质的能力也会提高,和同龄人相比之下,你自然就超越他们。”

善于交际

乔守民善于与人交流,喜欢结交真诚的朋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彼此马上尽力而为。他曾经在网站工作,网站的CEO任建平既是他的领导,也是他的朋友。

当网站要做产品交流会时,乔守民发挥自己的长处,赶紧制作平面广告。他设计的广告可以按照每块广告位收取客户的费用,结果很快就为网站挣到8万元的广告费,给任建平留下很好的印象。

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网站居然倒闭。乔守民用过的苹果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还有全套的桌椅,在当年价值10万元,任建平竟然把那些设备以象征性的价格9000元处理给他。

“我看这批设备放在公司其他任何人手里都没有什么用处,只有交给你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价值。”任建平对乔守民说,“我知道你现在没有钱,你什么时候有钱,就什么时候再给我。”

乔守民连忙利用这些设备创办设计公司,顾客与日俱增,生意兴旺发达,不久便让他走出困境。接下来的日子,他很快就另外租赁房屋,将公司搬迁到豪华写字楼。

坐在非常漂亮的工作室里,已经摆脱困境的乔守民喜形于色,终于知道朋友是成功的阶梯,与其独自奋斗,不如结交朋友,他们的大力支持,会让你快速取得成功。

惩前毖后

把设计公司迁移后,乔守民的事业发展得十分顺利。虽然他提高设计报价的档次,但是顾客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多起来。钞票就像冬天的雪花,不停地进入乔守民的袋子,他很快就去买来小轿车。

事业上的顺畅,让乔守民得意忘形,身上不可避免的凸显穷人瞬间富裕起来的心态,开始骄傲狂妄。平时开着车出入时,他的身上总是带着几万元的钞票,感觉有钱的日子的确特别好。

为了满足更大的野心,后来乔守民大量与别人合作。可惜在合作的过程中,因签订合同时出现疏漏,最终导致他血本无归,即使将所有的家当变卖,也无法还清欠下的钱,他彻底破产。

挫折的突然袭击,把乔守民弄得手足无措,他只得赶快将公司随便处理给人家,然后把手机关闭,匆匆租赁芍药居的地下室躲避起来,实在不想见到任何人。

度过潮湿闷热的夏天后,秋风从没有关紧的地下室小窗口吹进来,房间里逐渐变得冷嗖嗖的。从阴冷的地下室里醒来,乔守民发现已经呆在这里很久,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是卧薪尝胆,对很多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经过深入的分析乔守民觉得,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自负和骄傲,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根源。无比残酷的教训让乔守民体会到,如果稍微富裕就趾高气扬的话,他的成功是偶然的,失败则是必然的。

随机应变

从芍药居的地下室走出来,乔守民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绝对不会因为身份的高低和身价的穷富而有所不同。他准备奋发图强,争取东山再起。

通过观察和摸索,乔守民发现丝网印刷,这种技术除了水和空气以外,任何材质都可以印刷。他先找到专业人士进行咨询,知道这项技术并不复杂,然后再进行详细预算,感觉置办一套完整的丝网印刷设备需要的钱不多。

乔守民请来刘春辉和弟弟乔宝平,在地下室内组装机器,只用20多天就把整套的重要设备全部组装起来。再去专卖店里买来其他的必要材料,小印刷厂就可以开工。他最先印制的产品,是各种款式的T恤。

制作印刷的图形是乔守民的优势,他将摄影作品转化成矢量图形,打印在硫酸纸上就可以出片。接着把片子经过几道必要的工序,随即夹在网版上,再倒上油墨迅速用刮板刮,T恤上面就会出现图案。

在聚会的时候,乔守民把自己设计和印制的T恤送给朋友,并邀请他们担任推销员。没过多久,便有很多人知道他会印制T恤,于是纷纷向他下订单。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乔守民在崭新的领域里如鱼得水,同时也让他明白,原来稀罕的东西最值钱。

篇4:励志教育故事选集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励志教育故事:曾国藩少年励志故事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有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读书天赋并不高。

有一天,小曾同学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个没完。为啥哩?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哪。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书房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再施展自己的空空妙手功夫。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小曾同学上床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终于憋不住啦,贼人大怒,跳出来说:“切,这样的猪脑子还念什么书?”然后对着窗口,将那文章朗声背诵一遍,端的是抑扬顿挫,启承婉转,尽性尽意,相当的掷地有声哪。文章最后的句号之音未落,人已扬长而去,只带走在檐角蜷屈身子半晌沾上的二两尘埃…… 曾国藩成了清代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影响所及,连后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都相当的钦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篇5:励志教育故事选集

(此故事适合缺少毅力,学习半途而废的学生)

云南昆明,被称为中国的春城,因为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如春,风景宜人。 有一个外地女孩来到了昆明某中学上初二,女孩刚来到新的环境,极其的不适应,没有朋友,缺少关注,长时间的孤独让女孩由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有一次学校下午刚刚放学,小女孩一个人独自的走在路上,道路两旁的花草还是那么的艳丽,即使太阳渐渐的落山,他们还在争奇斗艳好像一点也不知道疲倦。此时女孩的心情非常的失落,因为自己没有朋友。。。她不止一次的想回老家,回老家继续上初中,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熟悉的一切。。。

此时迎面走来一个老奶奶,步履蹒跚,背驼的都可以当弓了,老奶奶抬头看了一眼小女孩,脚步突然停住,小女满脸都是委屈和无奈。老奶奶沧桑的脸庞此时展现出慈祥的面容并说道:“小姑娘你怎么了?

小姑娘望着老奶奶慈祥的面孔,突然想起了刚刚去世的奶奶,心中的委屈如同喷泉一样宣泄出来,这么长时间的压抑和委屈此时得到了释放,女孩用手擦掉了眼里的泪水,把自己的情况和奶奶全说了,当她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自己都很纳闷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的告诉了老奶奶。

老奶奶听完女孩的倾诉以后,同情的充满了全身,原来,女孩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原本是一个维修厂的工人,开朗,能干,每天下班都会给自己买好吃的,所以女孩每天放学时都会快速的冲进屋子,看看桌子上有没有好吃的,一家非常的幸福,直到有一天,女孩放学回家和往常一样,快速的冲进屋子,但是桌子上却什么都没有,此时女孩心里很失落,此后的每一天都和今天一样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原来父亲不小心沾上了毒品,家里面所有的值钱的东西都被父亲卖了,家里面一贫如洗,母亲和奶奶一气之下也重病卧床,没过

多久奶奶就去世了,妈妈此时既要带着一身病还要操持着家,开学以后的学费现在也没有了着落,母亲把家里面的几只老母鸡卖了,还差几十块,到了晚上非常的安静,母亲一个人偷偷的在屋里哭泣,狠心的把自己头发剪了下来,长长的头发一直是妈妈最爱,第二天把头发卖了凑够了上学的学费。

奶奶轻轻的摸了摸女孩的头发,慈祥的看着女孩并说道,一个人磨难和挫折会遇到很多,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你记住,你现在所有的不幸都会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铺路石,只要你坚持你就一定会成功,女孩满含泪水似懂非懂的看着奶奶,狠狠的点了点头。

太阳慵懒的伸了伸懒腰,公鸡也心有灵犀的叫了起来,女孩猛的睁开双眼,两眼的泪痕已经湿透了半个枕头,此时他猛的转向屋子里的桌子上,看见上面有很多的好吃的,女孩露出了失而复得的笑容。

从那以后女孩的成绩由原来的中等一跃成为班级的前三名,女孩很多朋友都问她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女孩只是微微的一笑,

有一天父母也问了女孩同样的问题,女孩只是说奶奶给我托梦了,在梦里奶奶告诉了我成功的秘密,灿烂甜美的笑容又铺满了女孩的整个脸庞。。。 云南昆明,阳光还是那么的暖人,花儿还是那样的艳丽。。。。。。

篇6:儿童故事选集

小兔 、小松鼠和小刺猬都长大了 ,该上学拉 。兔妈妈 、松鼠妈妈和刺猬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准备 了新书包 ,送他们去上学 。

开学第一天 ,大象老师问小松鼠 :“小兔有几瓣嘴 ?”小松鼠回答 :“有三拌嘴 。” “ 对!”

大象老师问小刺猬 :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小刺猬回答:“大大的 ,蓬松的 。” “对!”

大象老师问小兔 :“刺猬的背上有多少根刺儿 !”小兔回答 :“有许多许多的刺儿 。”大象老师说 :“很好 。”

开学第二天 ,大象老师给孩子们讲“龟兔赛跑 ”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小兔举手站起来说 :“老师,我赛跑的时候 ,一定不打瞌睡 。”大象老师点点头 、说 :“你要做一个不骄傲的兔子 ,很好 !”

开学第三天 ,大象老师在黑板上画苹果 ,一边画两个苹果 ,另一变边画三个苹果 、问 :“

小松鼠 ,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 ,一共是几个苹果 ?”

大象老师在黑板上画苹果的时候 ,小松鼠在看窗外 ,树上有四只小鸟啾啾地脚叫 。听到大象老师叫他 ,便慌慌张张地站起来 ,回答道 :“一共有四只小鸟 。”大象老师说 :“小松鼠没有答对 ,以后要注意听课 。”小松鼠羞答答地坐下 。小刺猬举手站起来 ,说 :“一共有五个苹果 。”大象老师说 :“对 !”小刺猬真高兴 。小松鼠想 :“下回我要好好听课 。”

开学第四天 ,大象老师教孩子们画画儿……孩子们天天去上学 ,学到了许多许多的知识 。他们喜欢大象老师 ,喜欢学校 。

啊 ,上学真快活 !

儿童故事选集2:小白兔终于回到了家

春天来了 ,郊外热闹极了!

小白兔和梅花鹿 、小山羊 、小马 、小猴一起 ,比晒放风筝 。各种各样的风筝飞在湛蓝湛蓝的天上 ,真好看 !瞧!有的像老鹰 ,有的向蜻蜓 ,有的像蜈蚣 ,有的像飞机 ,还有的像火箭 !

小白兔也放了一只像蝴蝶一样的大风筝 ,风筝在天上飞呀飞呀 ,小白兔拽住风筝的 “尾巴”,放呀放呀 !突然 ,小白兔被风筝拽上了空中 ,拽到了天上 !

晚上 ,小白兔在天上好寂寞 !想爸爸 ,想妈妈 ,想梅花鹿 ,也想小山羊 、小马 、小猴这些小伙伴 ,想着想着 ,小白兔 “ 呜呜呜 ”地哭了起来 ,哭得好伤心 ,眼睛都哭红了 。

“ 谁在这里哭 ?”小白兔一看 ,身旁又突然出现了一只小白兔 。

“ 你是谁 ?”

“我是月亮上的玉兔 。”

“你能帮助我回家吗 ?”

“你就别回去了 ,留在天上吧 ,

我正需要你陪伴我呢 !”

“不 !我要回家 。我们的家可好啦 !白天,我们小伙伴在一起玩,唱歌呀,跳舞呀,可热闹呢!到了晚上,可以去看节目,还可以看电视 !”

“噢 ,人间这么好呀 !”

“爸爸 、妈妈一定在想我呢 ,我的伙伴们也一定在想我,玉兔姐姐,你快帮助我,让我回家吧!”

“你真想回家 ,好 ,我帮你想办法。”“太谢谢你了 !”

玉兔带这小白兔参观了月宫 ,还逛了天河,让后,在小白兔带来的那只风筝上拴上一块不轻不重的石头,让小白兔坐在风筝上,慢慢地、慢慢地飘落到地上!

小白兔终于回到了家,回到了伙伴们的身边。

篇7:精选高考励志故事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有歇斯每个人都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节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篇8:精选高考励志故事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篇9:高考励志故事

即使在无尽的黑暗中,我也敢微笑着独自前行。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仍不颓其志者。——题记

呓语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开篇曾反复论述轻与重,我很喜欢这段辩证。那么就让我“东施效颦”一番,思考一个简单命题:

公平与不公。世界自开辟就有天与地之分,我们从出生就有穷与富之别,有贵与贱的分别,有聪明与愚笨的分别,有出生在高考录取率极高与极低地区的差别。对于这种差别,太多人在怨恨,怨恨自己的父母贫穷,怨恨自己的相貌不出众,怨恨别人的聪明,可这些怨恨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处境。

那么出生富贵者,惊艳倾城者,聪明绝顶者,对他们就一定是公平的吗?没有了贫穷就缺少了奋斗动力,没有了普通就陷入了过多的诱惑,有了聪明可能让你过于浮躁而一事无成。总有人更聪明,有人更漂亮,还有人既聪明又漂亮,那又有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选择对自己是否公平的环境,而是在已有的环境里创造最大的成绩。

这个观念伴随我至今,生活(包括高考)是一场个人的战斗。更现实地讲,贫寒之家总是占大多数,认为自己处于艰难环境者也为数众多。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结局只与个人有关。

那好吧,就让我讲述一个从贫寒之地、从高考录取率低得可怕的省份走出来的人的故事。

蒙太奇

十年前的家乡,贫穷就像空气一样侵入每个角落,任何一点资源都会引起激烈的竞争与幕后的操作。教育也是如此,我初中升高中时,升学比例是1:7,如果抛开各种人为因素,靠分数来升学的比例应该低于1:10,那些没有进入高中的孩子就只得去打工。

通过1:10的选拔,我来到了高中。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近千人的学校,却长宽不过一百米;所有教学都在学校唯一的两层小楼上进行,冬天教室冷得让人发抖;几十人共一间宿舍,睡觉时拥挤得以至翻身都困难;每个月会吃半个月咸菜,另半个月吃食堂里没有一滴油的菜(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吃得下去,食堂在菜里放大量的辣椒,以致我们都上火严重);没有浴室,一年四季里洗澡都在露天进行。

然而我从未埋怨,即使今天我坐在北京繁华的写字楼里,仍然视这样的生活为一种公平。

在《荆轲刺秦王》里,小小的嬴政必须走过一座高达十丈的独木桥,才能吃上饭。嬴政说:“那刺骨的寒风啊,冻得我几乎走不稳路。但每天都有一个小女孩对我说,过来,你过来,不过来就没饭吃。”对于我而言,知识与上学就是通往外面世界的独木桥梁,我必须每天都提醒自己要走过去。

狙击

20xx年,16岁,我坐在窗边,告诉自己:高三来了。

我从山村里走出,已经很艰难地冲杀出中招这道坎。我不能中途倒下。所以我很早就进入高考状态。买不起参考资料,我在高二一直在不停地看课本甚至背诵。到高三的时候,我喜欢的化学书中任何一个数字我都能说出。高三时候学校会免费发放试卷,那些成堆的卷子对于我而言不仅不是负担,反而让我欣喜:终于可以在这么多试题中大显身手了。于是我每天都规定自己起码做完两套试卷,一年时间几乎未间断。虽然很多人都反对题海战术,但是我想这也因人而异,起码对于我,题海战术很奏效,尤其对我的英语而言。我高二时英语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可怜的六十分左右(满分150分)。到了高三,我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然后进行归纳总结,错误修正等,短短半年已跃居班级前十并保持到高考。现在每当看到QQ上的昔日同窗,我就想起那时候的我:每天早上我会六点准时到教室,十点半准时离开,中间除了吃饭你会发现我一直都在那个排满了桌子、堆满了书籍的教室内。我会一天不和任何人说活,即使吃饭也等大家都吃完了我再进食堂,这样我就不用排队,省下了学习时间。我的休息时间甚至也是以文言文和诗歌自娱。

长期的劳累让身体付出了代价,那个高三的冬天就如同梦魇一样,我脆弱的身体已经无法抵挡教室的寒冷,于是我开始严重咳嗽,整天身体都在低烧,头昏昏沉沉的(现在看来应该是严重的支气管炎),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一个冬天。父母在外,我也不懂照顾自己,竟然在没去医院的情况下,我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挺过去了。

在这一年里,我就像一个狙击手一样,瞄准着高考,分分秒秒都紧扣扳机;我又像穷20xx年光阴在监狱挖出逃跑隧道的安迪(参见《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时刻都铭记自己的目的。我并不聪明,但是我愿意去努力。不管这个努力别人是否会耻笑,我愿意为我自己的目标付出每一滴汗水。这年高考,我在全县一千多人的考生中位居第八,梦想离手边咫尺。

惊变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无穷的惊奇在等待着你,它们有的让你欢乐无穷,有的让你跌入黑暗,我们常常把它们称为命运,这点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16岁的我虽然同情冉阿让,但也碰到了痛苦的命运。在我还为高考分数满意时,第一志愿落榜的消息却悄然而至,碰到诡异的分数线,七分之差,足以把我打入另一个深渊。转辗反侧,整夜失眠,邻居们羡慕的眼光渐趋复杂,一切都已成定局。我只能接受现实,选择了第二志愿——另外一所重点大学。

在那所古城里,我享受着古王朝气息渲染出来的味道,宽大的护城河边恍惚还有战士冲杀的呐喊,高高的城墙上依稀有将军远眺的身影,故宫里还有宫女的胭脂气息在回荡,街边的酒旗已随风飘荡了千年。在这一年里,我经常骑着自行车游荡在城里,贪婪地看着那些优雅的遗迹。也多亏了这一年,高中几年一直在透支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再次生龙活虎。

再战

在这所大学的近一年里,我越来越清楚,所在的师范专业与我志向过于不符,如果继续下去,除了浪费学校的培养费用与优惠政策,我不会做出任何成绩,而我占用的资源也许能让另一人成长起来。并且我内心伤口仍未愈合,我不能忍受这么多年的追求就这样毁灭,我不甘,不甘。在还有两个多月新一轮高考就要开始的时候,权衡各方原因,我决定重新参加高考。但是这不仅要瞒着家人(他们肯定会激烈地反对),而且要做好再次失败的打算。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何其艰难。

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很不理解,也对我万分质疑和反对,从而造成了办手续的过程极其复杂。但十七岁的我决心已定,不理会任何讥讽。两周的时间里我为此坐了七趟火车(每次7小时,临时出行,都是站着)。在火车上,那种对未来的恐惧浸透了十七岁的血液,以至于现在我还时常从这种恐惧的梦境中惊醒,大汗淋漓。

再回到原来的高中,看着熟悉的景物,我知道自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这两个月时间我不仅要重新捡起尘封近一年的课本,而且要面对新的考纲,很艰难,但我最终还是在最后一次模拟考中拿到了第一名。

而考验还没有结束。这次高考,背负太多的我异常紧张。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我前面的考生边做题边低声哼歌(几次提醒都无效),给我带来极大的困扰。第一天的考试非常糟糕,尤其平时很少低于140分的数学,在紧张与扰动中半小时没有做出一题,最后两道大题没有做(最终分数只有110分)。考完回去,我躺在宿舍,一直试图稳定自己的心神,直到睡着。第二天考试我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将精力集中于试题,发挥正常;这一天的英语与大综合以三门来算的话,平均分近140分。最终结果未过于失常。这得益于我的一个性格特点,即使出现了最坏的情况,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正是在这关键的临门一击,我接受住了考验,努力才没有付诸流水。

填报志愿时我非常谨慎,估出的分数和实际分数只相差两分。在拿到哈工大通知书后,我去河边坐了一下午。

回首

2273名/35万。前者是20xx年我高考全省总名次,后者是当年河南省考生人数。

832名/50万。前者是20xx年我高考全省总名次,后者是当年河南省考生人数。

网上查到20xx年河南高考的录取数据:90.5万考生,本科录取率为20%。

老家听来的消息:本县十年以来近两万高考学生,至今未有一人能考入清华、北大。

好吧,就让我们回到开始,这一切都让我,我们,去明白什么是公平。对于公平与否只有一个恰当的答案:面对现实。真的强者,对于不管如何残酷的现实从来都不会低头,残酷只是挑战,而不是深渊。我两年高考的成绩都未能挤入前160名(清华北大在河南当年招生人数总和)。虽然我未能取得一个辉煌的成绩,但我还是想讲述一个永不低头的故事,一个咬着牙奋斗的故事。曾经的坎坷与痛苦,都已经随风而去,留给我的,却是永远值得庆幸的磨砺。

那些英雄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只需用差异来区分,而无所谓公平与否。所以我很少羡慕别人的生存,只愿完善自己的生存。即使如同王小波笔下那个“特立独行的猪”,我也愿意随着自己心中的梦想而活。只要有梦想,艰辛自是挑战,痛苦也成磨练,挺过了那些黑暗,你反而会收获更多。

没有任何一种观点与经历是普适的。我只希望在讲述我的故事时,那些愿意去奋斗的人,那些正在某种沉重而艰苦环境中生存的同学,那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用自身行动来证明心中梦想的人,让他们看到他们并不孤独,他们有这样一个同行者,他以十七岁的单薄之躯独自走过了曲折的高三,他用自身的经历说出:战斗,战斗,战斗到最后一刻。

总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从最艰难的黑暗中走出。如果你正在黑暗之中,共勉之: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高考励志六篇故事2:只要高考没有结束你就有希望

近来,我不断耳闻目睹着今年的一些高考生有意无意自我放弃的例子,说实话,我很伤感也很痛心,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些孩子“聪明十几年,糊涂几十天”。

今天距高考仅剩64天。64天长吗?不长,一眨眼就没了——如果你目标明确奋勇拼搏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短吗?也不短。试想,高考四大门类试卷合起来不就是考100多道题(含英语的那些小题)吗?如果你每天每个学科能扎扎实实弄清楚一个问题,64天不可以弄清楚64*6=384个问题吗?加上本已弄清了的一些问题应付高考,何难?再说,如果你放弃,那日子虽然不多可也许你会倍感度日如年啊。

也许你会哀叹,我分数越考越少,跟别人相比我越来越差,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可你肯定忘了,老师、家长早就告诉过你啊:孩子,坚持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孩子,成功就如走路,只有往前不断地走才会不断地接近目标……忘了吗?你曾不断地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自勉,为什么遇上一两次挫折就打了退堂鼓呢?

原来,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基础好坏也不是问题,是毅力是信心是认识出了大问题。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心者,思想认识也。之所以哲人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奥妙也正在于此。

说个实例吧。昨天上课我请了四位同学上台演板,要求每人写出六个成语的解释。成语共有十二个,均分成两组,两人一组比较进行。这两组成语分别是:妙手回春,天伦之乐,绘声绘色,闻过则喜,长歌当哭,防患未然;容膝之安,铤而走险,薪尽火传,不足为训,翻云覆雨,无所不知。成语本不难,而且前一节课逐一都讲解过了,我还提醒同学们接下来我要通过演板检查。可结果呢?做得最好的同学对了5.5个,其余分别对了2.5,1,0.5个,这里说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此无他,唯态度不端、认识不高而已矣。

怎么办?无药可救吗?不,谁都还有机会,因为离高考还有64天。恰逢清明假期,虔心虔诚拜祭祖宗的同时,希望每一位高考生给自己的心灵好好放个假,必要的话自我注射一支镇静剂,重新找回昔日的豪气和锐气;建议每一位高考生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一次真诚的深谈,就期望值、奋斗措施等达成共识,重新鼓起奋斗的风帆,义无反顾地驶向高考的彼岸。补充一句,可能有人早早打算来年再复读,这不也太糊涂了吗?农村有句俗语:“人还没死先将脚伸好准备着。”有必要吗?与其说拿几十天时间去混日子没学着知识还搞坏了习惯,还不如抱着学一点算一点的坚持精神更好。

须知,只要高考还没有结束,谁都会有希望!须知,无论高考路上还是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那个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篇10:高考励志故事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大家说,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三时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在战壕里摸爬滚打,期待着胜利的号角吹响。这一年,时间最终会风干写满字迹的试卷,却难以吹散你我的记忆。

这一年我们习惯了在天朦胧的时候起床、习惯了带着惺松的睡眼洗脸、刷牙、习惯了懒的吃早餐就带着课本直奔学校,边走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并计算着距离星期天的时间;满脑子的睡意直想让自己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睡去,把书堆的高高地,假装低着头看书,却在头放在书上的一刹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觉睡觉是温暖的……醒来后,看着高考的倒计时,无奈的用冷水洗把脸;看看课程表,数学、英语、物理;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电脑;计划着在语文课小憩一会、计划着在英语课上完成未完成的物理作业;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欢在墙上写下自己的无奈、喜欢在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欢在吃饭的时间里去操场投两把篮球、看看自己好久没看的杂志、报纸、喜欢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走过的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喜欢一群哥们在一起起轰一番发泄一下自己青春的无奈、喜欢在教室的后排小声的讨论着NBA.足球.F1;喜欢在楼梯口和自己喜欢的那个他(她)来个刻意的不期而遇;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为了一道物理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字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害怕着每一次的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成绩的宣布,却又期待着成绩的宣布,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对哥们说:晚饭我不想吃,你自己去吃吧!然后自己回到教室啃着数学题。对父母说:爸、妈,我等一等就睡。却在夜里一、二点的时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对自己说: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爷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进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却从来没有停止流过;

这一年,我们正高三。习惯了早上五点多一点起床,习惯了早上六点钟上学,习惯了中午花很少的时间吃很有营养的午餐,习惯了晚字习十点放学而大家都没有离去,习惯了夜里在宿舍打手电筒看书……

一转眼我们即将告别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

我们曾经坚信,自己的青春会在高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渍,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到高三教室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绕梁不舍离去,想见见一起从黑色六月走过的哥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老师……

想着将来在大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即将逝去的高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那个谁……记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吗?

再送你一句吧——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以往生命的辜负……

高考励志六篇故事4:炼狱三层,梦想就在前方

高考已经结束近半年了,在北大也已经度过了大学时光的最初三个月。偶尔想起高三的时光,背景里总是有明媚的阳光。背对着太阳,我们曾经稚嫩的脸庞,已经模糊。逝去的,似乎总是美好的。回首时,仿佛又看到自己的一次次成长。

高一,困厄中积攒腾飞的力量

我承认,我是个没有天赋,没有特长的人,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刚从家乡来到市里的重点高中上学时,那种心里空空的感觉,和如今独自走在北大校园里的茫然感出奇的相似。复试只考到了第101名。表面上,我平静地接受了,但内心却是五味杂陈。从上学开始,我基本上都能考到前几名,一直都非常顺利。但高中全新的学习生活把我从这种优越感和满足感中狠狠拽了出来。

戴着中考状元的“光环”来到海拉尔二中,发现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小,大城市才是藏龙卧虎,考进市里的状元遍地都是。于是,第一次离开家,有了一点失落感和挫败感,也意识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关于自己,关于父母——通过三年学习,我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在学校住宿的第一个晚上,我满怀憧憬,强忍眼泪,我要将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付诸实践。也许我的内心是比其他同学成熟一些的,因为我的理智永远占据上风。从高一开始,我就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我将自己的心腾空,只让一个鲜艳而醒目的词——学习——镌刻进其中。

现在回想,自己做得有点过头,一心学习,却忽略了好多人和事。庆幸的是,我没有被别人忽略,红榜上总会出现我的名字,那是我当时最大的安慰。有得必有失吧,当初的生活或许单调,但也非常值得,那一年的努力,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一下学期,面对文理分科的问题,我认真进行了分析:第一学期的拼搏让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主要因为数学是我的软肋,而且学习和考试中的挫败感多来自理科;而文科的学习让我感到快乐,也在学习过程中丰盈了内心。于是,我不顾旁人对文科的偏见,毅然选择了文科,也因此走上了通往北大的路。

高二,在人生转折处悄然蜕变

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一切都是崭新的,我的心情也多云转晴了。高二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开始悄悄蜕变。

进入文科班,我似乎远离了以前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只要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其余的时间就都是自由的了。每天过得轻松自在,也有心情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甚至有时上晚自习,也会压低着头和同桌聊一整节课。咳咳,当然这个是不好的,希望大家不要模仿。好在高一的时候培养了很好的听课能力,即使在偷偷聊天的时候,也不会错过老师讲课的重点,这种敏感连我自己也觉得神奇。

我的生活也开始有了规律,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好。和高一时相比,我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去交朋友,讨论问题、畅谈理想。这样一学期下来,我的心态调整得很好,人也开朗了许多。有了好心情,成绩自然不会落下,一直稳居年级榜首。

我喜欢文科班的气氛,很活跃,这和理科班形成了鲜明对比。下课时从理科班门口经过,一眼望去,同学们都在睡觉。老师说我们学校的理科班跟坟墓似的,而文科班的学生却总是精力充沛。

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在这样的班级里,我很少感到困倦。高二,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高三,宠辱不惊上战场

高三确实非常忙碌,但并没有江湖传闻中那么黑暗。很多时候,困难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只要你摆正心态,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关于高三的回忆,似乎没有学习,没有考试,只有跟同学一起在课间教室的走廊踢毽子、打羽毛球的身影。这就是好心态带来的。

当然,好心态不代表放纵,学习上千万不可马虎。这一年,我除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和早晚自习,还充分利用细微的时间来学习,比如洗脸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可以在脑子里复习一下刚学过的知识。我还喜欢把事情集中起来做,做完了就无忧无虑、一身轻松,避免战线拉长,疲劳作战。

我的成绩也出现过波动,从第一到第四做不规则运动。虽然只有几分的分差,但却对能否考上北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失落不安时,幸好有朋友、老师一直给我鼓励。这时我才明白,高三拼的不仅是智力,还有你的承受力。我渐渐能够做到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坦然面对,只要努力了,就没有遗憾。后来,大家惊奇地发现,那些像我一样抱着死就死了的态度进考场的同学,考得还都不错,有的还超常发挥;而那些一心想考重点大学、心理压力过大的同学却大都失常发挥。这就叫做宠辱不惊吧。

在高考这场最后的战役中,要学会放自己一条生路。既要紧张地学习,也要轻松地生活,千万不要把学习中的压力带到生活中。

经历过高考,回过头来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感觉就像经过了凤凰涅槃一般。现在的我,更有勇气独自面对未来的挑战了。大学,又是一座新的高山,我同样会征服它,登上最美丽的山巅。同学们,只要你认真努力,放好心态,就一定能顺利渡过高考这一关,领略人生更璀璨的风景。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作者简介:林丽渊,20xx年高考广西文科状元,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考总成绩67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其实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得“近乎无可救药”的女孩,喜欢背着包呼啦啦的“横扫血拼”大街小巷的各类店铺和疯玩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了实现她早已有之的大学梦想,高三时她全心全意做一个“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300套试卷。或许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们总能发现,自我觉醒与人生盛宴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北大的新生舞会上,想起高三“无趣的辉煌”,她笑靥如花。为了梦想,无趣点也蛮值得的!

高考励志六篇故事5: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有歇斯每个人都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节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xx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篇11:关于高考励志故事

高考励志故事:“没有任何借口自暴自弃”

据美国媒体10日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恩达尔市18岁女生道恩·罗根斯从小和染有毒瘾的继父及生母四处流浪,一年前她遭到父母弃养,从此无家可归。令人钦佩的是,身处逆境的罗根斯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靠在学校担任清洁工完成了学业。不久前,罗根斯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罗根斯的故事报道后,不少人为之感动。对于人生经历的种种考验,罗根斯说:“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一切全都取决于你,而不是别人。”

遭弃养无家可归

现年18岁的女孩道恩·罗根斯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恩达尔市伯恩高中一名高中毕业生。罗根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她和哥哥肖恩从小就跟随染有毒瘾的继父以及生母四处流浪,一家人住在没有水电的房子里,只能在公厕洗澡,点蜡烛念书。有一天,罗根斯向学校老师询问有没有蜡烛,才被人发现她困苦的生活。童年时家中既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她与哥哥要走20分钟的路到公厕取水,连续两三个月不洗澡,几星期穿同一套衣服到校。她说,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异于常人,只记得同学会取笑她是“脏孩子”。直到初中,同学间的言语仍会让人难以忍受,有时会让她哭着回家。

更不幸的是,一年前,罗根斯的父母突然撇下一双儿女离奇失踪,令罗根斯和哥哥一夜之间沦为没爹没娘的孤儿。过去一年来,罗根斯的父母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任何消息。由于遭到父母弃养,罗根斯和哥哥无家可归,兄妹俩每天晚上只能借住朋友家中,凑合着睡在沙发上。令人钦佩的是,身处逆境的罗根斯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下定决心要继续完成学业!

成绩优异门门拿A

尽管罗根斯和哥哥都渴望继续上学念书,但由于家中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罗根斯上学的学费成了大难题。庆幸的是,当学校得知罗根斯和哥哥的不幸遭遇之后,决定伸出援手,让兄妹俩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一边打工赚取学费,一边继续上学。就这样,罗根斯成了学校里的一名看门人和清洁工,负责看守学校大门,并打扫校园的卫生。

每天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罗根斯就必须匆匆赶往学校,换上校工的制服,拿起扫帚、推着垃圾车打扫教室和走廊。在辛勤工作两小时后,当早上8点上课铃声响起时,罗根斯又必须赶紧换上校服,拿着课本和其他同学一样走进教室。尽管十分辛苦,但罗根斯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每一门都能顺利地拿到“A”,而她在班上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前10名之内。罗根斯决心挑战哈佛,受她委托写推荐信的老师说,那封信自己改了无数次,因为罗根斯的故事,不可能在短短两页纸中说完。

全校师生为她高兴

去年,罗根斯开始申请北卡罗来纳州4所大学,全都顺利获得入学许可通知。随后,历史老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决定帮罗根斯申请全球最著名的高等学府、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令罗根斯欣喜若狂的是,不久前,她如愿以偿地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不但如此,哈佛大学还将向罗根斯提供学费、食宿补助,并且安排她到校内工作。

罗根斯的哥哥肖恩也十分争气,他得到了肯塔基州伯利亚学院的入学许可和奖学金赞助。一个老师说:“学校里的所有老师和同学都为罗根斯能被哈佛大学录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是的,罗根斯出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有太多的事情是她所无法掌控的,但罗根斯知道,有一件事是她能够控制的,那就是好好读书。”

坎坷经历鼓舞世人

18岁高中女生罗根斯当清洁工考上哈佛的坎坷经历报道后,引起了许多美国媒体的关注。6月7日,当罗根斯参加伯恩高中的毕业典礼时,就连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也派出记者,到学校对她进行采访。许多美国民众都被罗根斯的经历所感动,甚至还有人捐钱给她。不过罗根斯表示,她打算靠自己努力继续完成学业,甚至准备拿出捐款,帮助那些和她有相同遭遇的青少年。

统计显示,目前美国有160万名被父母遗弃、无家可归的孩子。而罗根斯自强不息的精神,无疑会令这些孩子深受鼓舞。对于种种考验,罗根斯表示:“虽然父母将我遗弃,但我并不怨恨父母,因为这些经历让我学到了宝贵的一课——没有任何借口能让你自暴自弃,一切全都取决于你,而不是别人。只要你肯尝试,就能完成你想要的梦想。”

高考励志故事: 有了力气才能站起来

高考发榜这天对王辰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

他也说不清,拿到成绩时他有多震惊。学习一向优秀的他,怎么考得这么差,本来以为稳拿重点,如今竟成泡影。脾气暴躁的父亲得知后,一个嘴巴抽在王辰的脸上,他被抽的一个踉跄差点摔倒,站稳后他低下头,没敢看父亲,只觉得眼睛里干干涩涩的很难受,耳朵嗡嗡的像有无数只小蜜蜂在耳边齐舞,可这些小蜜蜂很快被父亲打雷般的吼骂声吓跑,王辰的身体晃了晃,像是承受不住这铺天盖地乱骂……

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父亲还在狂骂不止,他想伸手堵住耳朵,他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他甚至想到了死,最好马上就死,这样才能结束痛苦和迷茫。

见他不出声,父亲更火了,抬手又是一巴掌,他冷不防被这巴掌打倒在地,眼前出现了许多飞舞的金星,嘴角流出一股咸咸的液体。他一骨碌爬起来,猛地推开门撒腿就跑,他一直跑,一直跑,从中午他跑到了黄昏,直到跑不动了,他才痛苦的蹲了下来,感觉腿像断了一样痛着,迫使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茫然的望着天空,那时他的天空是灰色的。

“哥哥!”一声轻轻的、甜甜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他抬起头,瞧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站在他面前,瞪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说:“哥哥,妈妈说地上脏。”

王辰瞧着她没说话,继续沉默在自己的痛苦中。

“哥哥,地上不脏吗?”女孩蹲在他面前好奇地问。

王辰不耐烦的吼道:“我是个废人,站不起来的。”

女孩被他的吼声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王辰有些内疚地伸手把她拉起了,拍去了她身上的土。可他始终板着脸,没有说话。

“哥哥,给!”女孩抬着挂着泪珠的小脸,把一瓶奶递到他的眼前说:“妈妈说,喝了奶腿就有力气,有了力气就能站起来了。”说完她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真诚、期待地看着他。

王辰的眼睛一酸,眼泪流了下来,心里的委屈随着泪水一泻而出。他没有去接小女孩手里的那瓶奶,他知道这瓶奶帮不了他,他是被分数打败了,也许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哥哥!你喝吧!喝完就能站起来了!”小女孩依然伸着手,仿佛她手里的奶是世界上最灵的妙药。

王辰最终忍不住,伸手接过了那瓶奶,喝了一口。小女孩见他喝了拍手笑着说:“哥哥真乖,哥哥真乖。”

在小女孩快乐的笑声中,王辰缓缓的站了起来,在站起来这一刻,他直了直腰板,仿佛看见昏暗的天空里突然出现了曙光。也许事情还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遭,也许他可以复读一年,也许还有无数个也许和希望,他绝不应该轻易就被分数打败……

20xx年高考即将来临,把这个励志小故事送给高三备战的同学们:人生像是经历无数场战役,先学会承受失败,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哈代有一句话是:二十岁的人,意志支配一切;三十岁时,机智支配一切;三十岁时,机智支配一切;四十岁时,判断支配一切,所以坚强起来!

高考励志故事:妈妈说我是海鸥

“我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总是不如别人?”有个孩子,对这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能考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的成绩差?”妈妈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儿子回去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但他知道,如果这样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

母亲为此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成绩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后来,高中毕业时,儿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作了一个报告,请他谈谈自己的经验。

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一次,我和母亲面向大海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飞起,它们拍几下翅膀就飞上了天空,面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从沙滩飞上天空又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走大海横跨大洋的却是海鸥。当我不如别人时,我以为自己愚笨,而妈妈却告诉我,我是海鸥!”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也包括他的母亲。

高考励志故事:尽力而为还不够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按要求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

这个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20xx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泰勒牧师讲的故事和比尔.盖茨的成功背诵对人很有启示: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

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是说,我们还有90%的潜能还处于沉睡状态。谁要想出类拔萃、创造奇迹,仅仅做到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必须竭尽全力才行。

高考励志故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这是怎样的一个季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狂风暴雪,冰冷阴霾,高三的冬季来得如此静悄悄。然而,它并没有传说中如此寒冷难耐,没有想象中那般沉寂萧条。要坚信,寒冬过后必是春天。即使我们身处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心中也能诗意联翩、温暖如春。只要梦无止境,青春总会奉献出它独特而实在的温暖。白雪皑皑时,莫叹,定是春暖花开日,就像下面故事所要告诉你们的: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孤寂之冬——你永远不会独行

冬天,繁华了整夏的叶子落尽,驻留的候鸟迁徙,就连热闹的虫子与蛇也开始冬眠,世界陷入最孤寂的一季。对于每个追梦人来说,“高三之冬”无疑也是最为孤寂的一季。生活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简单而规整,所有与学习无关的生活枝节都被裁剪掉。没有了玩闹的伙伴,没有了青春的张扬,甚至连年少的遐想都失去颜色。我们仿佛被置于无尽的雪地,四顾无人,却不得不迎风向前。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白雪覆盖下的世界,我们的心却可以听见青春拍打梦想蠢蠢欲动的声响,生生的,清晰而纯净。

高三的冬天来得如此匆忙。教室后面的高考倒计时牌竖起时,十月的阳光刚刚敛去光芒。然而就在倒计时牌竖起的一瞬,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高三之冬”已经来临了。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无比坚毅的脸庞,我的脑中突然就闪现过那些老革命电影中的黑白片段,还有呼啦啦“同志们,冲啊,冲啊!”的呼喊声。

没有一个冬季像今年这般刻骨铭心,所有属于它的特征都在适当的时候得以最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个冬季也是我们人生意义上的冬季,它冻结了我们的青春,雪藏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只有一双在冻土之上拓荒的手。许多原本自然平常的事情在这里成为了奢侈。喧闹的操场被疯狂蔓延的“荒草”占领,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点一点擦除我们曾在这里留下的青春印记;面部的肌肉越来越僵硬,面对着如滔滔江水般永不止息的试题、模考,我们已经忘记了怎样去微笑。偶尔在睡觉之前哼唱几句熟悉又陌生的歌曲,竟会突然感动到想要哭泣。

一模考试之前,语文老师承诺,“考试成绩取得全校第一,我带领大家去郊游。”然而这句话还没有说完,他便倒在了讲台上,那么地清晰,却又那么地不真实,就像是一部滥情电视剧里蹩脚的情节一样,来得太过突然,让人不敢相信。班主任从医院回来的时候,目光陷入前所未有的倦怠,“语文老师为了给大家准备测试题,累倒了!”所有人沉默着,整个教室像是在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残旧的舞台,里面正有一场哑剧在上演,而我们,就是那些不知所措的演员。而直到此时,我们才记起这个干瘦的、喜欢吼人的并被我们视为最讨厌“老头”的腰身,早已被我们压成了一张弯弓。

其实,被我们压成弯弓的何止老师。高三了,好像一觉醒来我们变成了全世界的焦点。亲戚朋友常打来电话问候一声学习的进展情况,父亲会熬夜到很晚来学习辅导高三学生的心理课程,母亲则会打理好一切生活事务。所有的爱都积蓄在了弓柄上,努力地弯下,再弯下,哪怕只是一厘一毫,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能飞得更远。

冬日的暖阳照进房间,时间好像在这一刻静止,暖和醉人地想要睡去。语文老师从床头摸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给大家总结的复习要点,你们回去传抄一下,高考结束我带你们去郊游。”用红笔写满了复习要点的本子在大家手中传递着,每个人的眼中虽噙着泪水,但心里早已温暖如春。在这样一个时刻,他还惦记着这群“不听话”的孩子,还想着他们可能还有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老师依旧用温和的笑容和殷切的眼神对我们说:“你们这帮孩子,到现在还要替你们操心。呵呵,努力点哦,记住咱们的承诺。”原来,在高三的奋斗过程中,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此时的我们早已没有心思去抱怨为什么青春如此苦涩,为什么要这样义无反顾地坚持。我们只是不停地在复习资料中摸索;只是不断地在狂风中大吼疯狂英语;只是拿着笔不停地演算着参考书上的习题,抄着优美隽永的语句;只是在吃饭时才会看到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庞,在摘下耳机的一瞬间听到凛冽寒风的呼声。但耳畔也总回响着语文老师的话语,偶尔不经意地抬头望向窗外,不禁想象在风的那头,一定是万物复苏的暖春。

谁说“青春,是忧伤”?当高三成为往事,所有关于我们孤独的、怅惘的、执着的、勇敢的影像都将被收录起来,装帧成一本纪念册,用来祭奠我们曾经的青春。孤寂之冬,明天还将继续,而我们,却不会独行!

倔强之冬——面朝心海,冬暖花开

如果说倔强是冬天的性格,你一定会睁大疑惑的眼睛。但,如同你认定幼草的坚韧顽强一般,冬天也在倔强生长。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梅,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冷松,它们无不在用自己高傲的风骨以及“遇霜雪,更奋斗”的精神塑造着冬之倔强。愈挫折,愈顽强。身处冬季的高三人,同样会遭遇“凌寒”“雪压”“霜打”的困境。但是,只要你能够勇敢地直面流霜飞雪,那么,“待到雪化时”,你看天空,也会暗香涌动。

化学老师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这样对我们说到:高考就像一个化学方程式,任何一种“反应物”的缺失或不足,都将直接影响“生成物”的能量守恒。可当分数零落的化学试卷又一次摆在我面前时,我知道,在我的高考化学方程式中,缺少了一门名叫化学的高考反应物,一片狼藉之后,我似乎已经看到我的高考“生成物”凌乱的模样。

一个人漫无目的在回家路上行走着,就在我以为这个冬天注定要被压缩在这样一个消瘦和寂寥的剪影中时,转过街角,一簇倔强的浓绿刺痛了我的眼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漫天萧索之中,那棵青松就像是信使一般,向世人传递着生的消息。只要心存追寻春天的梦想,倔强的生命就永远不会消失。如青松、如寒柏,如这个世界所有正在经受严冬考验的人们,如我自己。迈开倔强而坚毅的步伐,我知道,新一轮冲锋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了。

经过彻夜思考,我决定改变之前那种视化学为洪水猛兽,并时刻念着要将其征服的“粗暴思想”,转而使用一种更温和、更可亲的复习策略。我试着和门捷列夫以及他的“弟子们”交朋友,深入了解它们的习性、特点,看它们之间是如何“沟通联系”的。我也不再畏惧缺少了反应物的化学反应,而是积极寻求多种方法破解它。吃饭前我会先和正负电子打个招呼;走路时我会跟烃的衍生物进行一番畅聊;就连睡觉前,我也不忘邀请有机物家族的朋友们同往梦境……在这个高三的冬季,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倔强着为梦想奋斗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篇12:关于高考励志故事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今年3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帕特森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幼年时期,由于遭受了一次严重感染,他患上了“视神经萎缩”症,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也非常微弱(相当于0。05)。按照美国医疗协会的标准,矫正后视力在0。1以下,即可被认定为“法定盲”。

年幼时,帕特森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强者,认为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在学校,帕特森从不服输,只要是别人能参加的活动,他都要想办法参加,而且还要赢。在学校里,他既打篮球,又跑马拉松,还参加话剧演出,几乎已经超越了一个正常的人。

由于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又不愿意读盲文,他阅读起来很困难,持续的时间也很短。为了提高阅读效果,只有提高记忆力,别人要读三遍甚至更多遍才能记住,他只要读一两遍就记住了。

超强的记忆力,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后来,帕特森在政坛纵横20年,发表演讲时不会弄错一个标点符号。这也成了他最具传奇色彩的部分,被人们津津乐道,也增加了人们对他“能干”的认识。

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专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初期,帕特森的学习成绩依然优异,却因眼疾遭到一些同学的歧视,他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破天荒地出现了不及格的课程。尽管有补考的机会,但他还是接受了一位老师的建议,暂时中断了学业,走出校园去找了一份工作。打工的日子对帕特森来说是痛苦的,但工作却让他重拾了自信。

重返校园后,帕特森把自己当作强者,顺利地完成了本科学业,随后进入霍夫斯特拉大学学习法律。198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帕特森从霍夫斯特拉大学毕业,进入纽约皇后区检察官办公室工作。后来,他又参加了律师资格考试,但是,长达6个小时的考试,令他无法承受,最终没能通过。

面对似乎无法逾越的困难。帕特森没有轻易放弃,试图再考一次。

1985年,他在哈勒姆地区的参议员选举中胜出,“仕途”上的前进,使他没有时间参加律师资格考试。

在当议员期间,他那种不服输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主要工作场所是纽约州参议院,由于长期在那里工作,他对那里的环境非常熟悉,不需要别人帮忙也能来去自如。他的助手将大部分工作文件制作成语音文件,供其“听阅”。如果要发表演讲,他就事先将演讲的内容牢记在心。此外,他还参与了有关细胞的研究、替代能源和国内暴力等立法工作。

由于他的能干、自信,帕特森因此成为民主党在纽约州参议院中的领袖,同时还深得共和党对手的敬重。

帕特森还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带到学习工作中。2006年,埃利奥特?斯皮策竞选纽约州州长时,看重他并邀请这个“法定盲人”和自己搭档。在当年的竞选中,两人的组合势如破竹,以相当大的优势击败了共和党对手。2007年1月,斯皮策宣誓就任纽约州州长,帕特森担任副州长。2008年,斯皮策因丑闻不得不辞职,帕特森在众望所归中担任州长。许多人都认为:“只要帕特森能当州长,那么,纽约州的政局就不会因为丑闻而振荡,他丰富的从政经验也能让纽约州实现平稳过渡。”

帕特森曾说过:“尽管我是少数群体中的一员,同时又是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群体,但是我可以做好任何事,不要给我任何借口。”

是的,帕特森之所以能成功,创造人生的辉煌,是因为他任何时候都把自己当做一个强者,不为自己寻找退缩的理由。

相信自己,勇往直前,也许你就是强者。

相关专题 选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