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为话题记叙文

橘色小抹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关于回家为话题记叙文

【简介】感谢网友“橘色小抹鲸”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回家为话题记叙文(共12篇),希望您能喜欢!

篇1:回家记叙文

当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晚上,我刚踏进姑姑的家门,只见姑姑马上冲了出来,揪住了我的耳朵,劈头盖脸地骂道:“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你知不知道我担心死你了!一个女孩子,知不知道晚上在外面多危险。不是姑姑说你,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吃完晚饭了,可你还没有回家,要不是因为你爸爸!”忽然间,姑姑停顿了一下,松开了手,叹了口气道:“唉……”

没错,当时的我,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父母都不在身边,心里无依无靠。在姑姑叹了口气后,我用手轻轻地揉着自己已经“发高烧”的耳朵,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似乎随时会有一场“暴风雨”。

不一会儿,姑丈回来了,打趣问道:“哟!今天家里难得这么安静。”我在沉默了几分钟后,终于“扯”出了一个笑容,(事实上这个笑容比哭还要难看)说道:“姑丈好!我先上楼了,有什么事你就问姑姑吧,她都知道。”

我关上了门,而楼下姑姑的声音已穿过了门的阻挡,犹如一根根尖刺,扎入了我的内心。

“她这么晚了才回家,真急死了人!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怎么负责?每天供吃供穿,还让人担惊受怕!让***妈早点领回去好了……”此时,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在一阵哭泣后,我拿出了日记本,在上面这样写道:

今天是很伤心的一天。我在学校里,与几个同学为晚上的家长会做准备。我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出好了黑板报,准备好一切之后,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我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与星星,可这美好的景象并没有让我的心情愉快。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中,准备着如何向姑姑解释回家晚的原因。

可当我到家时,我被姑姑的反应吓傻了。准备好的台词也忘得一干二净,就连反抗也忘记了。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我告诉自己不能哭。此时我好想拥有一个依靠,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与她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可对于我来说,这个愿望是多么的奢侈。”

时钟“滴嗒,滴嗒”地响着,在不知不觉中,我已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久后,我离开了姑姑的家,但我至今仍然记得姑丈说的一句话:生活是个百味瓶,酸甜苦辣都会有。既然经历了,就应该把它记在心中,无论是苦是甜,都是你宝贵的财富……

篇2:回家记叙文

今天,我怀着好心情,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乐的歌唱,仿佛在为我喝彩,为我送行。青蛙向着我“呱呱”的叫,仿佛在跟我说:“何垚彬,新年快乐!。”

大自然真美啊!美得让人赞叹不绝、美得如此令人陶醉。有静谧的美;有狂野的美;有自然的美。冬季的一天,可我不觉得有一丝寒意。真可谓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们从中山出发,目的地是湖北鄂州,行程约一千四百公里,时间约十六个小时。

我们在车上,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一边想着到家之后怎么吃喝玩乐。当然,我还要加多一个“做”。这个“做”字,毫无疑问就是——做作业啦!我们渐渐地感觉到困了,爸爸、妈妈、姨妈、表哥都睡着了。车,在开着;他们在睡着;时间,在流逝着。可是,我却睡不着。我在担心奶奶。我们是“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我给奶奶打了个电话,报了个平安。后来,我也就睡着了。

醒来后,我一看表:凌晨3:00。我们已经差不多到了。我往窗往外一看:一整夜的大雪就像春天的风儿一般,下满了大地,白茫茫一片,使得所有的树木都像是盛开了梨花,白皙动人。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我们到了,我们回到家了。我又给奶奶报了个平安。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真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篇3:回家记叙文

夜已深了,晴空中繁星闪烁,我却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最初是肆无忌惮的倔强,后来却是无尽的孤独与寒冷,以及渐渐滋生的悔意。我环顾四周,不知何去何从。夜风吹拂柳枝,同样吹乱我的头发。我倚在冰凉的健身器上,品尝自己的苦果。

是什么让我心生悲凉?难道只是夜晚寒冷的风吗?我低下头紧紧地抱住双肩,缩成一团。

这么久了,怎么还不见有人来找我呢?是不是自己真得被抛弃了?我不由的恐惧起来,原本愤怒的心里就只剩下凄惶。我不相信母亲会不来找我,都那么久了,天气又冷,她怎么就不担心呢?

我小声抽噎起来。平常这个时候我早在自己温暖的小窝里躲着了。现在,我却一个人在外面的寒风里哆嗦。

“汪,汪,汪——”我听见狗叫声从远处传来。难道是母亲来了?

不一会儿就见一道光射向我这一边。我猛地起身,希望让她发现我。可是光马上从我身边移走了。

没看见我吗?我正打算跑过去,那光点却很快地前进。我知道了,那是一辆驶过的摩托车。

我蹲下来又靠在健身器边。天快些亮吧!就让我挨过这一夜吧!一次任性的离家出走才开始却想着如何才能结束了。泪止不住在脸上肆虐起来。

我想让自己睡着,可是风就是对我不依不饶。我直打哆嗦,冻得不行。“妈妈!”我心里喊了一声。

这一声有种揪心的痛。“我不应该和你吵架的……”我轻声地说着,可谁能听到呢?

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到公园玩,她会不会在公园找我呢?我不能再倔强下去。我回想起平日里的每件小事,回忆起我感受到的她的关心。可是今天——她真的不管我了吗?我忍不住呜咽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但当我再次睁开眼时,那张熟悉的脸在我面前晃着。“妈!”我惊喜地喊。

一只手拉我站起来,她牵我回去。她手上传来的温暖驱散了我内心的寒意。

一进家门,我像是从冰窖进入暖房。母亲端来热在锅里的饭菜叫我快吃。

我埋头吃饭,泪水再次滑过脸颊,这是温暖的泪。

回家真好。

篇4:回家记叙文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中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老妈,一个爱看书又安静的`老爸,一个爱古董的爷爷和一个爱孙女的奶奶,一个可爱的妹妹,还有一个十分有爱心的我。

一天早上,阳光明媚,我在街上走着,突然,我在垃圾箱里发现了一只可爱的流浪狗,它用那哀怨的声音对我“汪汪汪”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小姑娘,你能带我回家吗?”我看它很可怜,就用一张大纸折了一个小盒子,然后把它放进盒子里带回了家。

我一到家门口就“咚咚咚”地敲起了门:“妈妈,快点给我开一下门!”妈妈急急忙忙地走过来说:“好的,来了!”妈妈一打开门,我就兴奋地说:“妈妈!我们能收养这只可爱的小狗吗?”妈妈的脸色立刻由晴转阴:“不行!小狗多闹啊,如果把爷爷心爱的古董弄坏了怎么办呀?”

这时,爸爸走了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干嘛这么大声说话?思路都被打断了!”妈妈瞪着我跟爸爸说:“你问问你的好女儿,她把外面的流浪狗带到了家里面。”“养狗多吵人啊,快点把狗放回去!”爸爸不容置疑地说,这简直犹如晴天霹雳。这时的我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小狗也哀叫了两声,似乎想博得老爸的一点同情。

在厨房里忙活的奶奶也闻声过来,一看见我就尖叫起来:“宝贝,你快点过来,把手上的臭狗放下!”奶奶一说完就把我拉了过来,生怕我受了一点伤害。妹妹和爷爷一起走了出来,爷爷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说:“既然慧这么有爱心,还是把狗狗留着吧!只要不把我的宝贝古董弄坏了就行!”妹妹听完也拍手附和道:“对呀!就把这只可爱的小狗留下吧!小狗也是一条生命,您们不是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吗?”爸爸妈妈和奶奶面面相觑,只好把小狗留下了。

我和妹妹高呼“万岁”,把小狗放到卫生间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我们又喂了一些食物给狗狗吃,狗狗又对我们叫了几声,“汪汪,汪汪”,好像在说:“我终于有一个幸福的家了!”

篇5:回家记叙文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字里行间,处处弥漫着对家的渴望。家,带给我们的是温暖,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带给我们的是回忆,家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无家可归的人,心里又会是怎样的空虚寂寞,怎样的向往,怎样的憧憬。

我喜欢我的老家,我喜欢回到那个地方。它没有城市的高楼,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城市的繁华,它只是一个僻静的小村庄,而我却单单喜欢这僻静的一切,喜欢回家的感觉。

在家里,我可以尽情享受爷爷奶奶对我的呵护疼爱,我可以把烦恼彻底抛在脑后,我可以嗅到花的芳香,那空气也好像也格外清鲜。走在田间的泥土路上,阵阵微风拂过脸庞,吹起几根发丝,两旁是高大的树,树叶哗哗作响,和蝉叫声应和着。如果雨后,走在这泥泞小路上,可要小心,条条蚯蚓便会出现在你的面前,那湿润而软绵绵的泥土上也会留下你深深的脚印。我喜欢这种感觉,它是那样的无忧无虑而又轻松自在。

家里的菜园里,有我帮着奶奶撒下的菜种,当吃自家菜园里菜的时候,不约而然会有种久违的亲和感,总感觉它跟卖的菜不一样,大概是跟自己撒菜种有直接关系吧。

晚饭后,村里的人们大都喜欢坐在自己门口乘凉,和邻居们聊着闲谈。有时待久了,不免会觉着有些乏味,我便会走在村里的路上散散心,那时的月光是那么皎洁,星星是那么明亮,影子映在皎洁的月光下,像是自己的另一位朋友。比起城市的绚丽,我更喜欢这里的恬静。

这正是我所向往的,它没有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世俗的烦恼,回家的感觉真好。

篇6:回家记叙文

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每年的春节是爷爷奶奶最盼望的节日,因为只有在春节才能把在外求学工作的儿孙们聚在身边,享受着幸福团聚的天伦之乐。

记得自从离家上学,每到腊月,奶奶都会打电话询问啥时候考试呀,啥时候能回来呀?每每听到这话,我总是一笑了之,却不知这话语里藏着多少期盼。等到真的放假回家,已经到年跟前了。爷爷奶奶早已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晒的暖暖的,好吃的应有尽有,他们竭尽所能地迎接我们“回巢”。

除夕夜里,往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变得稀稀落落,曾被浓浓烟雾笼罩的夜空也变得格外璀璨。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喜笑颜开,欢歌笑语。一家亲群里大家轮流发红包,看谁手气好,抢的多,比起往年在院子里放鞭炮高兴多了。高科技的普及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可以面对面的祝福问候。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下,左邻右舍们已开始相互拜年。往年初一拜完年,孩子们围着糖果瓜子看电视,或是在院子里放炮仗,女人们坐在麻将桌前忘了吃饭,男人们三五成群喝酒聊天,直喝的找不着家门。如今牌桌上没人了,酒桌也攒不起来了,孩子们也不放炮了。家家户户开着自家的车,扶老携幼,会远或近的去游玩。各村兴起了联欢会,歌舞,相声,小品,村里的大戏台上各显身手,把人们聚在一起享受欢乐时光。

到了大年初二,两个姑姑,姑父,表姐来了,我们家的欢乐指数急速上升。先是美食款待,于是大家各显身手,拿出看家本领。爷爷不会做,只能去烧火。作文我们几个小丫头凑不上热闹,坐在桌前海阔天空的聊天。奶奶做了甜香软糯的红薯丸子和诱人的炸带鱼,爸爸做了让人垂涎三尺的涮牛肚和叫化鸡,二姑做了色艳味鲜的红烧大虾,大姑的手艺最好,做的菜最多,油炸金针茹,炒鱿鱼,蒸鲳鱼,肉丝炒青椒,扇贝粉丝,香菇肉片…妈妈自觉手艺不精,就给大家打下手,洗锅切菜摆盘子。厨房里你来我往,香气飘荡,不一会儿丰盛的饭菜摆满两大桌。吃着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大家开始商量去哪儿玩儿。这几年从近处的函谷关地坑院,到西安,海南,青岛,昆明,天南海北,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领略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着不同地区但却相同的浓浓年味。姑姑说现在条件好了,趁着爷爷奶奶跑得动,要带他们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我们小一辈的人感受祖国的日新月异。

回家过年,是期昐与幸福的交融,是亲情与欢乐的盛宴。而今的春节少了牌桌上的昏天黑地,多了亲友的浓情蜜意。少了酒桌上的推杯交盏,多了大千世界的繁华满天。少了绚烂烟花,热闹鞭炮,多了“白雪却嫌春色晚,故寄庭树飞作花"的美景。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变得是万象更新,蒸蒸日上的风景,不变的是那份浓浓的情怀。

篇7:回家记叙文左右

回家记叙文600字左右

随着下课时间的到来,同学们纷纷交上作业本,各自都迫不及待的跑出教室。我一离开教室就狂奔等公交车的.地方。

来到车站,我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公交车影,过了几分钟左右,才见一辆10路车慢吞吞的开来。我下意识的掏掏口袋,发现口袋中只剩1.5元,我大惊失色才想起今天早上来的时候忘带钱了。怎么办,跟10路车至少要2元,而我身上只有1.5元。对了,我可以问同学借,但我又转念一想,这时候,同学们大概都已经回家了。没办法,我只好边走边想了,运气好路上遇到熟人,总比这样无动于衷好。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一冷,突然看见了儿时的伙伴王佳乐,我欣喜万分,冲上去就问:“有钱么?”他瞧了我一眼,说:“原来是你啊!我身上只有1元钱,有什么事啊?”我一听他只有1元,立刻说:“没什么事,没什么事。”唉,既然他只有一元钱,我怎么好意思向他借呢?没办法,我只有继续向前走了。

走了好一会儿,我走到了开元大酒店。这时的我已头昏眼花,满头大汗,体力不支www.99zuowen.com,总感觉非常难受,难道我就这样走回东门吗?

我正在想,耳边就传来一声:“蒋昊辰,在干嘛。”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麦思杰,我想他诉说了过程,本以为会得到他的帮助,没想到,他只说了声这么惨,便跟上了公交车。我心想:傻瓜,既然你觉得这么惨,就借我公交费呗。

不行我不能一直走下去,我一定要上公交车。过了一会儿,公交车快速地开来,我的心怦怦直跳,可还是鼓起勇气上了车。上了车后,我向售票员解释:“阿姨,我身上只剩一元五角了,能不能给我便宜五角啊?”

那阿姨想了一会儿,说:“嗯,那好吧。”

这时,我的心才舒了一口气。

篇8:记叙文 回家

周末,我回了一趟家,心情很复杂。爸妈在年初都出了远门,留下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在家,相依为命,的确给人以寂寥落寞之感。暮色时分,当背着大大红色背包的我出现在他们眼前时,爷爷那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喜悦的光亮,奶奶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菊花。

一直以来,我都是爷爷奶奶最宠的孙女。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地头长大,和爷爷奶奶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爷爷奶奶宠我爱我,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总留给我,读小学的时候,奶奶每天中午都给我送饭,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至今回想起来,都令人垂涎三尺。那时候的奶奶是风风火火的,大嗓门,隔老远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可如今老了,又有风湿关节炎的老毛病,长期的操劳,岁月的磨砺,皱纹爬满了苍老的脸颊,身体也变得瘦弱不堪。我捏捏她瘦瘦的手腕,搂着她单薄的身子时,不禁心酸不已。每次回家,奶奶总是早早地起床,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煮锅巴粥、煎鸡蛋、摊蛋卷、剁排骨,满满的一桌菜,色香味美,然后笑眯眯地站在桌旁,看我狼吞虎咽。每次我都吃得很多,怕吃少了会辜负了奶奶的一番美意。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时,奶奶总挨着我坐,用那大大的蒲扇给我驱赶蚊虫,乡村的夜晚是清凉静谧的,静默的房屋被如墨的夜色笼罩,远处传来阵阵的蛙鸣声,让人不禁想起辛弃疾的词里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坐在奶奶身边,跟乡亲们话话家常,似乎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那份舒适和惬意是无可言喻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我收拾行囊,准备离家时,爷爷和奶奶是很不舍的。爷爷奶奶操劳了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一家团聚,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可如今,爸妈在外,弟在长沙读书,我在一所普通的小学教书,都没在他们身边,老人心里的那种孤单落寞感是可以想象的。所以我尽量地抽时间回去多陪陪他们,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劝他们养好身体,别操劳过度。除了这些,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是的,作子女的,总是亏欠父母的太多而回报得太少,而勤恳耕耘一生,全心予以付出不求回报的总是父母。恩情似海,作子女的怎能一一报答?

过了一会儿,车来了,我慢慢地走上车,坐在一个临窗的位置,回头,看到奶奶站在那儿频频地挥手,嘴里好像还在念叨什么,那瘦小孤单的身影,愈来愈模糊,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刹那间涌上心头,我转过头,终于难过地流下泪来……

篇9:回家_记叙文

回到牛中,感觉想回家一样――题记

在有些人在赶往高考考场,去那个决定自己以上命运的地方时候,我回到了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地方――牛中。

重新穿上那套长得像“白菜”的校服,推着那辆骑了三年的自行车,和小学妹一起溜进学校。

和上学时一样,放好自行车,走进再熟悉不过的走廊,凉意马上袭来,袭来的不只是凉意,还有家的味道。

办公窒里,张雅丽老师桌上还放着那摞没批改完的作业;老曹依旧钟爱荔枝味的脉动,当然,那把尺子也还在;秋刚大大还是喜欢抽烟喝茶;徐茜姐姐依然那么美,就是瘦了不少;物理实验室最后一排落满灰尘无人打扫;李校脸上多了一些沧桑,但依旧可爱……

独自一人坐在矮墙上吹风,看着那栋灰色的教学楼,那排杨树,和那八字简短的校训“团结”“向上”“勤奋”“文明”一切都是老样子,只不过物是人非。

是不留情的时光送走了我们。带走了老师们的.青春,给学校添了几道皱纹。

几个月前还嚷嚷着牛中是家,宏志是校。现在觉得牛中是娘家,宏志是婆家。想了,还能回去看看。“无论今后你们走多远,去了哪,累了,就回头看看。在这,还有一群人等着你们回来。他们,是你们的老师”。秋刚大大在毕业典礼上的话永远不会忘。可是在宏志,我找到了另外一个家,它叫“北京宏志中学20xx届高一(5)班”。这里有我们30个孩子的李妈妈。他关心的不仅是我们飞得高不高,而是我们飞得累不累。

转眼见,一年了。牛中和宏志都是我的家,只不过一个娘家,一个婆家。

篇10:回家_记叙文

十五岁,束发之年,你躲在猪圈,生怕官兵来抓你从军。可你还是被带走,那时你英俊潇洒。

六十多年过去了,你八十岁,耄耋之年,终于回家。你两鬓斑白,满脸是泪水冲刷的沟壑。村口,乌鸦在树上叫着,村子里已没有多少人烟。你遇见一位同乡的老人,小心翼翼地问:“我的家中,还有谁?”

他指向对面的一片松柏林:“那是你的家,家中已无人了,只有一堆堆坟头……”

你颤颤巍巍地走进老屋,它已满目死灰,一无以往生机。你的回家,惊得一只野兔在狗洞里窜进窜出、几只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你立在院坝,望着四周长满的野生稻谷和水井边笼盖着的茂盛野葵。

……

舂了稻谷,采了葵菜,你做了一碗菜羹,捧着碗,你像从前一样大喊一声:“娘、阿爷、姐姐,吃饭了……”可是,没有人回答,只有那乌鸦悲惨的叫声……

“啪!”手中的碗不觉中滑落在地上摔碎了,又是惊得野鸡野兔的一阵响动。

你昏天黑地地走到亲人们坟前,失声痛哭:“我们相隔千里,现在我们已相见了,我回家了,你们认不到我了吧……姐姐,我被迫出征那年,你总在小轩窗里正梳妆;弟弟,你还在田里抓小鱼给我看……而现在,我在外头,你们在里头……”

空气凝固着,你跪下来,抱着一个坟头,在坟头的乱石上,一声声地碰撞,鲜血流了出来,眼泪涌了出来,浸湿了那单薄的衣衫……

你抱着坟头睡着了。在梦里,你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们睡了吗?我在你们面前看着你们……

早上,你抱着坟头,终于和亲人们相聚。

乌鸦凄凉地叫着: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无阿谁……

篇11:回家_记叙文

一个平凡的女人,和一个平凡的男人,平凡地结了婚,平凡建了一个家,然后一起地过着平凡的生活。

不久,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强。 强是个好男孩:四岁时就会帮妈妈分担一些轻小的家务活,向邻居借东西;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他的成绩总是全校前茅,不久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里的第一中学;上初中后,又以好成绩考上一所重点高中;而高中毕业时,又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爸妈很高兴,但没多久,他们都发起抽来:强儿的学费虽然被免去,但生活费一点儿也没有着落。 阿爸花光了家里的钱,才够几个月的生活费。实在没办法了,老两口到处找工做,阿爸挨家挨户地捡起了破烂……

这次学校举行“感恩节”,要求学生们回家看看父母。强回来了,但他变了,变得像街头不正业务的标准人士:留着一头齐肩的碎发,染成金色:牛仔裤剪着一个个大口子,走起路来一闪一闪的…… 阿爸问成绩,强嗯嗯啊啊地应付过去了;阿妈叫帮忙扫地,青嘟嘟嚷嚷地推让了过去。阿爸深深地叹了口气。第二天,强像避瘟神似的逃往去学校的大巴。阿爸在强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精美的小瓶子,阿爸不知那是啥玩意儿,便赶紧抄小路往大巴追去,,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终于赶上了,阿爸往车上喊:“强儿,你落了东西,给……”强吃惊地望着阿爸那单薄的身影,眼睛湿润了,阿爸不知道那是染发剂……

篇12: 以回家为话题作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愈来愈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衣食住行,样样发达。其间的变化,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三代回家路。

在爷爷缓慢的叙述声中,我仿佛走进了上世纪50年代。路上行驶着一辆辆自行车,中间还夹杂着两、三辆摩托车。突然,一辆“老爷车”驶来,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这辆“老爷车”上。卖菜的嘴巴定格在微张的状态,吆喝声都被咽回了肚子里;有些行人走着走着都忘记看路了,差点与护栏来个亲密相拥……那时候,看见一辆机动车或电力公交,那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来到上世纪80年代,只见一列绿皮火车缓缓驶离车站,同时,一旁的长途汽车站里的大巴也开出了车站。听爸爸说,这时候汽车已是常见物,但依然价格昂贵。路上摩托车、自行车和三轮车还是居多,但中间也“杂居”着不少小汽车。客运的最高速从“老爷车”的40~50km/h“蹭蹭蹭”地提升到绿皮火车的80~100km/h。

20xx年,一架飞往北京的客机从厦门高崎机场飞走,飞向广阔无垠的蓝天。现如今,客运飞机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公路上,大大小小的汽车更是有序地行驶着。摩托在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几乎销声匿迹了。绿皮火车静静地趴在废弃的铁轨上,成了文化展览的老古董。取而代之的是动车、高铁。去年年底,地铁1号线的通车更是将厦门岛内岛外紧密的联系起来,大大缩短了往返其间的时间。

三代人,以“行”见证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见证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相关专题 记叙文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