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daphe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记叙文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简介】感谢网友“daphe”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文/冯小风

1

读大二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北上,去郑州游玩。

在郑州闲逛了一天后,朋友D提议去爬嵩山。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所有旅游项目中最不讨我喜欢的便是爬山,因为我不是常运动的主。但是后来一想,都到河南地界了,如若不去中岳嵩山看看,也觉着是枉来了一般,便改口答应。

D嘱咐我,翌日六点起来,七点就出发。

我有些纳闷,为什么要那么早。毕竟从郑州到嵩山脚下差不多九十公里,乘巴士,走高速的话,无论如何也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到达,没有必要非得摧毁清晨与被子缠绵的美好时光。

D狡黠一笑,“谁跟你说乘巴士过去啊?我已经为你借了一辆单车,赶明儿我们俩还有我几个同学一起骑过去。”

我顿时傻眼,犹记得近二十年来,我骑过最长的一次自行车,也不过是在初二的时候从家里骑到县城,十多公里,骑了一个小时,如此想想,近九十公里的路程那不得整天都在路上啊。

我立马说,我肯定骑不到。

“我们又不是比赛,不需要骑很快,一天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你给我两天时间也没用,我会死在路上。”

“你又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行?好了,不争了,你要是死在了路上,我替你收尸。明天七点见啊,一群朋友等着你呢。”

我发誓,那是我一辈子骑过的最长的一次单车。早上七点从郑州市区出发,直到傍晚五点才到嵩山脚下,期间,只是在中饭之时稍稍歇了一下脚。

薄暮逼近,我将单车停在金色的夕阳里,面对着那绵延的群山,说实在的,当时的我并没有征服了这近九十公里的荣耀,我只是累,非常累,但我也很欣慰,我并没有用去两天时间,也没有死在路上。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来证明了自己并没开始自我想象的那么弱小,那么不行。

现在回想起来,疲累已经不是记忆的主旋律,路上所经历的一切才是。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穿梭在郊区和农村,没有我以为的处处长坡陡岭,相反,地势还较为平坦。我们穿过葱郁的小树林,越过水位不超过二十公分的小溪,在村道边看肆意盛开的野花,说不上很美,但是丛丛簇簇,也别有一番味道。经过一个村子时,被两条中华田园犬执拗地追赶也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段长长的省道(路名就不说了),非为景色太美,实在是那条路上运煤的货车太多,车子飞驰而过,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黑雾”,遮天盖地。可以想见,我们一行七人骑出那段公路后,个个都是包大人上身的样子。

有些事,没有试过,我们就不要给自己平白无故的画一条停止线,故步自封。行还是不行,不在于事前我们说得多么绝对,而是当你的双足踏在前进的路上时,你才能从中去感受去体会。

一路上不见得都是美好的风景,或许也有遮天盖日的“煤粉”飞扬在路上,但是,经历过,你就多了一种体验,不管是好的景致还是坏的景致,都会不偏不倚地谱成你多姿多彩的人生。

2

不怕上路之后,由于艰难险阻而到不了终点,只怕还没努力鼓起风帆,搏击海浪,就早早撤下桅杆,极目远眺遥远的彼岸,然后兀自摇头嗟叹。

朋友N是个身材比较丰满的女生,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图抱怨自己太胖。可抱怨归抱怨,却不是个行动派,一年多下来,未见到她瘦下来过,反而有愈长愈胖的趋势。

有一次,跟她一起吃自助餐,她的食量“令人发指”。

我问她,“你不是要减肥吗?”

她摇了摇头,说,“试过了,那些减肥方法都不靠谱,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有瘦下来的命了。”

“你真的有很努力地减过肥?”

她想了想,放掉手中的鸡腿问,“什么叫努力?”

是啊,什么叫努力呢?我想应该是,明明知道前面有千难万险,你也毫不回头地冲向前,即便荆棘会划伤你的皮肤,瘴气会侵蚀你的意志,你也不会旋踵而归,而是一步一步,爬也要爬到终点。

显然,N还远达不到这个境界。

后来通过她的闺蜜才知,她确实有尝试过减肥,只是每次都是浅尝辄止,稍有一点苦累,便偃旗息鼓。如果她每天拿出刷朋友圈十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努力减肥,我想,现在的N也断然不会认命了吧。

我并不想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人的意志也不能全部决定人一生的际遇。但是人的潜力真的是超出你的想象,如果不去尝试,狠狠地逼自己一把,你真的很难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我记得以前帮朋友写过一篇演讲稿,可他只给了我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我本不是一个写文章很快速的人,加之主题以前也没怎么涉猎过,需要查找各种资料,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压力很大。

但是一想到先前已经答应了朋友,他还在等着我的稿子来熬夜练习,就只得硬着头皮上。写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完稿之后,我发现文稿的质量并不差,时间也不到三个小时。

要不是把自己逼到了那个份上,我从来就不知道自己也是能在重压之下完美地完成任务的。要不是最后还是决定努力一把,那么我就不可能知道我的人生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不行。

工作中,时常碰到有人说,这个事情我搞不定。可是一旦任务被摊派下来,然后有上级加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到最后都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变成了现实。

那时我们就会知道,并非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只是惰性让我们没有想过要拼了命地努力。

3

汪国真有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是,虽然选择了远方,但我断定自己不行,所以从未出发,或者稍稍遇挫,便折戟沉沙。

努力过后,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顺利到达彼岸,那还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你从未尝试,就说自己不行,或者没有认真地为之拼搏,就断定这是自己的宿命,那绝对是天大的笑话。只要你的目标不是登陆太阳这种有些天方夜谭的事,那么所有美好的远方都值得你为之奋勇向前。

沿途不一定有漂亮的鲜花,也不一定平顺通达,但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那些未知的世界有多精彩,也只有努力向前,才能知道自己要多久才能走到属于自己的海角天涯。

篇2:关于奋斗励志文章: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励志文章1:你都没有努力过,凭什么说自己不行?

1

读大二的时候,我生平第一次北上,去郑州游玩。

在郑州闲逛了一天后,朋友D提议去爬嵩山。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所有旅游项目中最不讨我喜欢的便是爬山,因为我不是常运动的主。但是后来一想,都到河南地界了,如若不去中岳嵩山看看,也觉着是枉来了一般,便改口答应。

D嘱咐我,翌日六点起来,七点就出发。

我有些纳闷,为什么要那么早。毕竟从郑州到嵩山脚下差不多九十公里,乘巴士,走高速的话,无论如何也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到达,没有必要非得摧毁清晨与被子缠绵的美好时光。

D狡黠一笑,谁跟你说乘巴士过去啊?我已经为你借了一辆单车,赶明儿我们俩还有我几个同学一起骑过去。

我顿时傻眼,犹记得近二十年来,我骑过最长的一次自行车,也不过是在初二的时候从家里骑到县城,十多公里,骑了一个小时,如此想想,近九十公里的路程那不得整天都在路上啊。

我立马说,我肯定骑不到。

我们又不是比赛,不需要骑很快,一天的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你给我两天时间也没用,我会死在路上。

你又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不行?好了,不争了,你要是死在了路上,我替你收尸。明天七点见啊,一群朋友等着你呢。

我发誓,那是我一辈子骑过的最长的一次单车。早上七点从郑州市区出发,直到傍晚五点才到嵩山脚下,期间,只是在中饭之时稍稍歇了一下脚。

薄暮逼近,我将单车停在金色的夕阳里,面对着那绵延的群山,说实在的,当时的我并没有征服了这近九十公里的荣耀,我只是累,非常累,但我也很欣慰,我并没有用去两天时间,也没有死在路上。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来证明了自己并没开始自我想象的那么弱小,那么不行。

现在回想起来,疲累已经不是记忆的主旋律,路上所经历的一切才是。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穿梭在郊区和农村,没有我以为的处处长坡陡岭,相反,地势还较为平坦。我们穿过葱郁的小树林,越过水位不超过二十公分的小溪,在村道边看肆意盛开的野花,说不上很美,但是丛丛簇簇,也别有一番味道。经过一个村子时,被两条中华田园犬执拗地追赶也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段长长的省道(路名就不说了),非为景色太美,实在是那条路上运煤的货车太多,车子飞驰而过,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黑雾,遮天盖地。可以想见,我们一行七人骑出那段公路后,个个都是包大人上身的样子。

有些事,没有试过,我们就不要给自己平白无故的画一条停止线,故步自封。行还是不行,不在于事前我们说得多么绝对,而是当你的双足踏在前进的路上时,你才能从中去感受去体会。

一路上不见得都是美好的风景,或许也有遮天盖日的煤粉飞扬在路上,但是,经历过,你就多了一种体验,不管是好的景致还是坏的景致,都会不偏不倚地谱成你多姿多彩的人生。

2

不怕上路之后,由于艰难险阻而到不了终点,只怕还没努力鼓起风帆,搏击海浪,就早早撤下桅杆,极目远眺遥远的彼岸,然后兀自摇头嗟叹。

朋友N是个身材比较丰满的女生,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图抱怨自己太胖。可抱怨归抱怨,却不是个行动派,一年多下来,未见到她瘦下来过,反而有愈长愈胖的趋势。

有一次,跟她一起吃自助餐,她的食量令人发指。

我问她,你不是要减肥吗?

她摇了摇头,说,试过了,那些减肥方法都不靠谱,看来我这辈子是没有瘦下来的命了。

你真的有很努力地减过肥?

她想了想,放掉手中的鸡腿问,什么叫努力?

是啊,什么叫努力呢?我想应该是,明明知道前面有千难万险,你也毫不回头地冲向前,即便荆棘会划伤你的皮肤,瘴气会侵蚀你的意志,你也不会旋踵而归,而是一步一步,爬也要爬到终点。

显然,N还远达不到这个境界。

后来通过她的闺蜜才知,她确实有尝试过减肥,只是每次都是浅尝辄止,稍有一点苦累,便偃旗息鼓。如果她每天拿出刷朋友圈十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努力减肥,我想,现在的N也断然不会认命了吧。

我并不想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人的意志也不能全部决定人一生的际遇。但是人的潜力真的是超出你的想象,如果不去尝试,狠狠地逼自己一把,你真的很难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我记得以前帮朋友写过一篇演讲稿,可他只给了我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我本不是一个写文章很快速的人,加之主题以前也没怎么涉猎过,需要查找各种资料,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压力很大。

但是一想到先前已经答应了朋友,他还在等着我的稿子来熬夜练习,就只得硬着头皮上。写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完稿之后,我发现文稿的质量并不差,时间也不到三个小时。

要不是把自己逼到了那个份上,我从来就不知道自己也是能在重压之下完美地完成任务的。要不是最后还是决定努力一把,那么我就不可能知道我的人生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不行。

工作中,时常碰到有人说,这个事情我搞不定。可是一旦任务被摊派下来,然后有上级加压,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不可能的事情到最后都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变成了现实。

那时我们就会知道,并非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只是惰性让我们没有想过要拼了命地努力。

3

汪国真有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是,虽然选择了远方,但我断定自己不行,所以从未出发,或者稍稍遇挫,便折戟沉沙。

努力过后,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无法顺利到达彼岸,那还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你从未尝试,就说自己不行,或者没有认真地为之拼搏,就断定这是自己的宿命,那绝对是天大的笑话。只要你的目标不是登陆太阳这种有些天方夜谭的事,那么所有美好的远方都值得你为之奋勇向前。

沿途不一定有漂亮的鲜花,也不一定平顺通达,但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那些未知的世界有多精彩,也只有努力向前,才能知道自己要多久才能走到属于自己的海角天涯。

励志文章2:当你排除万难开始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01

城市里有很多书店是件美好的事情。

博尔赫斯说过他心目中的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而书店,也有天堂一样的美好。

就如《岛上书店》里说的: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家书店,就算不上个地方了。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开家书店的梦想,慵懒地起身开张,浇浇花草、整理书架,然后捧起一本书,等待第一个进店的客人

但又很少人真正实现了这个梦想,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去开一家实体书店,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罗兰就是极少数实现了书店梦想中的其中一个,在采访过程中,她慢慢帮我还原了一个书店老板的真实生活。

罗兰:UI设计师、溪木素年书店掌门人

罗兰,86年成都女孩,大学学的英语专业,凭借着上学期间自学的一点动画技能,毕业后来到深圳,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UI设计师。

与绝大多数初到深圳的人一样,开始了略显拥挤的合租生活,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加班。

就这样过了几年,直到年末,她越发意识到自己正在厌倦这千篇 一律的生活,找不到画图的乐趣,被栓在公司的小圈子里,就像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02

罗兰问过她的上司,如果不做设计,她能做什么?上司跟她说那就做回你自己。

我现在会觉得当你的才华还不足以去支撑梦想,你的梦想又不能养活你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份工作。罗兰说当时觉得做回自己这句话很虚,经历一些事情后,才慢慢有了体会。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另外一个空间可以允许自己活得随性点。

于是她有了开书店的想法,过完春节回到深圳,就开始着手找场地,匆匆看了几家后,决定把书店开在蛇口的一座山脚下。

当时我就想着我的工资是多少,至少能支付起铺租。她说。

之后的生活就是每天下班后淘宝各种材料和家具,找工人安装,耗时3月后,书店门口的30平米简单布置好,便在5月开始正式营业。

03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正式营业后所有问题开始漫漫浮现,墙面受潮、屋顶漏雨、环境抢修,不时还会出现各种奇怪的昆虫而真正让她崩溃的是,由于位置偏僻,书店根本没有人流!

第一位进店的客人在问清楚附近酒店的方向后便匆匆离去,甚至目光都没有过多停留。

好像就真的应了朋友那句话,除了迷路的人,实在想不出什么人会来你的书店。

就像个被遗忘的孤岛,与世隔绝了。

我当时特别迷茫,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讲到这里罗兰脸上虽然仍旧保持着笑容,但明显语气稍微沉了下来。

整整5个月,书店没有卖出去一本书,一直在亏损。罗兰想着总不能坐着等死吧,就开始找各种办法。周末的时候跑去海上世界摆摊卖点书和明信片,坚持了几个星期后因为被城管赶而被迫停止。

朋友们也纷纷出谋划策,出了许多奇怪的点子。比如什么失恋者咨询场所、女生专属空间、黑暗料理等等,但最终她都没有采用。

我会在心里权衡,我到底要什么,就必须去舍弃什么。确实,如果单纯的是以赚钱为目的,做什么都比开家书店容易得多。

书店开始出现转机是在10月份的时候,罗兰在豆瓣上发了一日店长的活动,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许多热心书友都向她提供了帮助,捐赠了投影仪、送来了冰箱、帮忙看店、研发饮料、合力把仓库改造成了手作间

所以现在溪木素年现在的模样,完全是顺其而然的结果。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排除万难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最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仿佛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04

任何一个空间,都是人心里的投射。逛书店,通过书架和摆设,来看店主和店员的心。

见面当天天气很闷热,跟celia在书店附近喝完咖啡差不多到了约定时间,就用手机导了航慢慢走了过去。

书店离海上世界其实就10多分钟的路程,只不过因为位置不明显,加上店外面的装潢太过简单,如果不是刻意地去找,实在很难想象那里藏了一家书店。

进门后是两排书架,右边书桌上有人在看书,拿相机粗略拍了下环境后,罗兰刚好就到了,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眼前的这个女孩子,黑色的齐刘海直长发,穿着灰白相间的格子连衣裙和小布鞋。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全程嘻嘻嘻地保持着笑容,就连最后我给她拍照时,我说你看看好不好看,不好看我再拍,她也笑嘻嘻地回我,又不是靠脸吃饭,怎么拍都行。

罗兰说开书店的初衷就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她希望溪木素年是一个公共空间,这里没有老板娘,大家都是这里的主人。

而后通过互联网渠道引流,她开始组织形形色色的活动,溪木影院、草迷市集、做手工皮具、重阳夜登南山、五十国先生旅行分享等等,就真的认识到了许多精彩好玩的人,世界一下子被打开了。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常跟我说的,总有人内心温柔的装着世界,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改变。

05

这个外表温暖女孩喜欢摇滚、喜欢民谣、喜欢国外的一些手艺人的生活,她说起后海大鲨鱼的时候眼里冒着光,这支由女孩主唱的的年轻乐队,他们身上那种随性张扬的青春和勇敢做自己的坚持都给了罗兰很大的力量。

我们总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内心悄悄有了热血和悸动,如果当有要不我也试试看的想法时就去做了,也许也就迷迷糊糊、跌跌撞撞地开始了。

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寻自我的过程,形成、质疑、推翻、重塑,那些勇于走出安全区,直面挑战的人,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眼中令人羡慕的精彩人生。

励志文章3:你的最大痛苦是:懒虫却盼巅峰

01

表哥最近遇到些儿坎,大把的时间都在做他的坏情绪垃圾桶。

从N年前的高考发挥失常、报志愿又失误,成绩一直很好最终却上了非理想的学校,从此一切都在崩坏。

比如,985、211大学考托福出国成风,而自家的烂学校就没听说有谁出国留学的,要是上了好大学,说不定跟着大翻翻书,也镀金去了。

比如,毕业时眼高于顶,报考公务员岗位太热门失败,可恨有些分数比自己低的同学,都坐办公室了。

比如,当年房价低,可赚得少,家里底子薄也帮不上忙,错失入房市的好时机,过了几年股市大牛,傻子都赚得盆满钵满,可自己钱都押房子上了。只能眼看着那些幸运儿低价买了房,牛市翻几番。

总之一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其实,从大众眼光看来,表哥算是混得不错的那类人了。上学时成绩不错,大学不理想也算一本了,工作后收入不错,买了房买了车。他本人也从不认为自己是懒虫,就是觉得命不好。

可是,当你有大欲望时,就得有大辛苦的觉悟啊。别说发挥失常,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就是比你学得踏实;别说选择失误,那些走对路子的人就是比你更有视野。别再抱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你膨胀的欲望面前,你只是相对的勤快,绝对的懒虫啊。

当然,还有一些人真心勤快,可依旧撑不起一个像对美好的未来。比如流水线上的打工者,以及很多体力劳动者,疲惫忙碌,却也迷茫看不到前途,不是命苦吗?

很无奈的是,勤快也有高级、低级之分。善于学习,时刻适应社会的变革,才是高级的勤快、有用的勤快。而浑浑噩噩、埋头于故步自封,本就是低级的勤快,会被社会抛弃的勤快。

残忍,却是事实。

02

表哥的痛苦,是勤快程度与欲望的不匹配。在一些真正的懒虫看来,算是一种矫情了。

这类人并不抵赖,承认自己懒。他们认可的道理是,懒是生物的天性,懒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会把那些负能量句子挂在嘴边: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勤快不一定就有收获,但懒着真的很舒服哦

无所事事真的很舒服吗?曾经有个读者向我哭诉,毕业后她一直没找工作,每天在家就是上网看剧打游戏,父母刚开始还鼓励她走出去,可看她软泥一般不上墙,也就放弃了,现在就指望能给她说门好亲事,找个能养着她的老公。

婚姻大体上还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当你自己处在糟糕的状态,很难找到优质的另一半。遇见王子的灰姑娘,本身也是一枚贵族啊。

这个读者也明白自己懒惰、不上进。她说,最痛苦的是,为了躲避现实,她开始各种幻想,比如要是有只哆啦A梦就好了,肯定不会像大雄那样愚笨,什么好东西都弄坏;比如遇见阿拉丁神灯就好了,早早琢磨好了要许的三个愿望;比如穿越回过去就好了,一定抓住各种机会;比如中个500万彩票就好了

那些幻想有多尽善尽美,清醒的时候就有多痛苦奔溃。然后,陷入一个逃脱不开的死循环

屏幕这边,我都能感受到姑娘被巨大空虚淹没的窒息之痛。而我只能勉力劝姑娘停止幻想,行动起来,去看书、去学习、去见识。

懒才不是安逸和享福,懒是吞噬精彩人生的魔鬼。

03

除了表哥那种不认为自己懒,只是命苦, 女读者那种认可自己懒,但无能为力,还有一类人,他们认可自己的懒导致了生活的痛苦,也奋起去对抗,却一次次败下阵来。

他们可能是最痛苦的一类人了。

表哥们还可以骂骂老天咒咒命运,他们却明白一切挫败怨不得别的,只怪自己不争气;女读者们沉溺幻想最多只是心累,他们却是撞了无数次南墙却铩羽而归,实实在在的失败更打击人的信心

他们也是人群中最多的一类人吧。

比不上那些聪明人,没有过目不忘、触类旁通的素质,没有强大的自制力和内心,做不到游刃有余的前进;却也学不会豁达的认命,愤恨自己的偷懒与弱小,逼迫自己一次次去挣扎

懒惰着,又恨自己懒惰。非要有打破这循环的强大力量出现,不可。

04

这个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教给你:做好一件超出你能力的事情。

你可以下定决心去减肥,不管是21天减肥法,或者是去跑步;

你可以重新收拾起英语,开始背单词,练听力,学写长文章;

你可以学习一门新手艺,烘焙、跳舞、练琴、书法、绘画等等。

选一件你热心的事物,然后拼尽一切,做好它。

只要你能完成一件事, 你就从中习得了所有优秀的人必备的特质,比如坚持、努力、不放弃等。

懒惰是一种惯性,优秀更是一种惯性。别再抱怨,做好一件事就好。

篇3:你凭什么说自己很努力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学校都像是看二本。虽然厦门大学在福建那里算是翘首,在北京这边基本上不怎么对他们的口味。可能人越是身在异乡越爱国(校),遇到这类事情总觉得特别愤怒。但是今天也算是从某个程度上看到了北方高校的水平,我想,我们的差距确实存在。

上这个班的时候,基本上只有40人左右,除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人,其它基本上的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法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我后面,桌子上平摊了4份法学案例,分别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诉我,这是他们法学院的老师布置的案例题,要看,要做的(我想,她基本上应该是懂这四门语言的)。一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再一问,原来是大一的。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各个学校的趣事,她除了说起何炅何老师其实不是阿拉伯语的教授而是辅导员的时候,我惊愕了半天。更让我惊愕的一点就是她说,北外的食堂,你一进去,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读外语。我一想,我每次进食堂的时候,除了考试周,一般好像不是吃饭的人就是各类活动讨论的人,这种场面,真得有一天亲自去北外看看。

后面坐了两个姑娘,一个北外,一个人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清华的男生。人大那个姑娘对jessup甚是感兴趣,今年北大和人大的战绩都不错,她就聊的比较哈皮。除此之外,聊起来人大法学院的学风,问她,你们有没有就考试前几周背一下而已这种问题的时候,她还没来的及说话,北外的姑娘就说起来,“以前去人大找同学的时候,发现自习室基本上也是满的(那时候还不是考试周)。”我突然想起来中国政法大学早上5点半爬起来去占座位的学风,甚是惭愧了半天。

再说坐我旁边那位北大的姑娘好了,从开始上课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大概800多页吧,全英文,一开始还没注意是什么,后来去吃饭的时候经过她座位,才发现是联邦最高法学的判例,显然这本书她已经看了几遍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单词标注,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书已经泛黄,而且旁边还有她写的各种心得和批注之类的。后面的那位清华的小伙子显得活跃的多,我们四个人聊起来耶鲁的一件事。他说:耶鲁巨霸气,清华北大好像准备和耶鲁共同搞一个什么项目,但是耶鲁给拒绝了,说中国的教育太差。说完之后,那小伙子就开始做题了,但是他身为大一的,做的题目是大三的。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总是不允许那些强者“自傲”?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清华北大的同学有时候瞧不起人,除了本身确实优秀意外,我想,那些责怪别人的人,里面是不是暗含了一个逻辑,那就是-----人都不喜欢承认自己很弱。

今天老师说了一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那些天天泡在社区上面刷一遍又一遍的人,他们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没了他们不行,他们这样总是活跃的原因,就是害怕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少了他们原来没有不行,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虚无的信息上呢?

他说,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会管理自己信息的人。你看到一个人发了一条状态,你还没有去验证其正确性,就根据人家情绪化的语言,自己再发表一番评论,然后显得自己好像很愤青一样的去骂国家,有意义吗?你说看到中国的某个事件就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你要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概率事件,只不过正好被你发现了而已。难道就只有中国会造假,美国就不会?就只有中国学生爱攀比分数,美国就不会?那些无理性的冲动除了证明自己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动物,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在想,没错,你说国人很现实,爱看金牌,对于银牌什么的都不看。你说这话没错,难道你自己就不是这样的吗?你会记住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你会记住第二吗?你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买最好的,你会去买较次的东西吗?在学校里,你会注意那些较为优秀和耀眼的学生,你会主动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垃圾工,哪怕他们是年过半百的老婆婆吗?你走过他们的身边估计连正眼都不会敲一下。亲爱的,其实人都是现实的。不只是中国人,美国人也一样。只是现实的程度不同而已。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健儿没有得到金牌反映会那么大,而其它国家却没有?因为中国不够强大,当你代表一个国家去争取荣誉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被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所包容,这不是功利性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心里明白,当你的国家不够强大的时候,当你还不够能被人看得起的时候,你的每一份自尊与骄傲,都是那么的不容被人侵犯。

这个道理不是很简单么?和你小时候一样,为什么家庭条件不好的小孩子普遍好胜心比较强,会那么喜欢争第一,把第一看的很重,可家庭条件优越的小孩,会看的很淡?因为前者容易被他人看不起,他们内心存在着自卑,因此喜欢在成绩上一战高下,不想输给别人,而家庭优越的小孩因为从小享受到了被他人关注的环境,自然而然,不会太在意。

而假如此刻,是你,代表国家队去参赛。当你明白自己处在这样的一个境地的时候,你也会只想拿第一,而不想拿第二。如果此刻是你,奔赴伦敦,我问你,你要拿什么奖牌回来的时候,你觉得你的内心会允许自己拿银牌吗?

你说国人的报道有失偏颇,存在偏激,只关注冠军,忽略亚军。没错,这也是一个国家深知道自己不够强大的表现之一。可是你想想看,难道有失偏颇的就只有媒体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厚此薄彼的事情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从来看人就没有戴有色眼镜吗?

一个国家的媒体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民的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大部分的受众具有同样的价值取向,他们这样的报道,不会没有收视率吗?既然会大幅度报道,就说明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大部分的市场,那么错误的究竟是媒体,还是我们的国民?当我们只会指着鼻子骂别人现实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生存到现在,做的现实的事情,难道就是零吗?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你为你所爱的国家做了很多努力?

老师还说了另一句话:lifeistough。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当我们坐在福建翘首的南方之强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有很远。

你说你当了某主席,很忙很累,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雅思八点五,金融系两年国奖的社联会主席芊姐在你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打辩论打得很忙,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马来西亚国际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的冰学姐,现在在剑桥大学向你招手。你说你是理工科,打辩论无法兼顾学习,可是有世博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曾经去香港交流,成绩保研北大的杨师兄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带领一个组织把上面的任务安排的很好,可是南京有一个姑娘(我们称为两江总督),大二就调动全国二十几个社团,在全国办选拔赛,最后在河北保定办决赛,被老一代辩神们称为辩论界的两江总督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的时候进了某电视台实习,可是有一个北大的姑娘在大一的时候就网申进了花旗银行北京实习,并且大二的时候进了央视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北京总部实习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总想去改变体制和世界,除了写写愤青的文章没做过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是有一个姑娘做墨尔本大学学生会主席,主席团的人可以和校方谈学费升降问题,并且校方的决策必须经过学生会投票才能通过(虽然也有政党倾向),这样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一的时候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可是除了每天泡在网上,书本从来不碰,然后整天睡三四个小时,黑眼圈一个又一个,玩命的聚会。可是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jd的章学长,身边的人要么以后是华尔街精英,要么是政界新星,作为法学院的高材生每天还是在图书馆里面没命的作案子,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人也在向你招手。

你说你很有钱,买单反和名牌等一堆一堆。可是墨尔本大学的吕学长,家里控股高盛集团(华尔街最着名的投资银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开奔驰已经算是很低调,仍然去做兼职的人,在前面向你招手。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还有资格去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很努力?

高一:110杨

篇4:你凭什么说自己很努力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学校都像是看二本。虽然厦门大学在福建那里算是翘首,在北京这边基本上不怎么对他们的口味。可能人越是身在异乡越爱国(校),遇到这类事情总觉得特别愤怒。但是今天也算是从某个程度上看到了北方高校的水平,我想,我们的差距确实存在。

上这个班的时候,基本上只有40人左右,除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人,其它基本上的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法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我后面,桌子上平摊了4份法学案例,分别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诉我,这是他们法学院的老师布置的案例题,要看,要做的(我想,她基本上应该是懂这四门语言的)。一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再一问,原来是大一的。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各个学校的趣事,她除了说起何炅何老师其实不是阿拉伯语的教授而是辅导员的时候,我惊愕了半天。更让我惊愕的一点就是她说,北外的食堂,你一进去,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读外语。我一想,我每次进食堂的时候,除了考试周,一般好像不是吃饭的人就是各类活动讨论的人,这种场面,真得有一天亲自去北外看看。

后面坐了两个姑娘,一个北外,一个人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清华的男生。人大那个姑娘对jessup甚是感兴趣,今年北大和人大的战绩都不错,她就聊的比较哈皮。 (励志文章  )除此之外,聊起来人大法学院的学风,问她,你们有没有就考试前几周背一下而已这种问题的时候,她还没来的及说话,北外的姑娘就说起来,“以前去人大找同学的时候,发现自习室基本上也是满的(那时候还不是考试周)。”我突然想起来中国政法大学早上5点半爬起来去占座位的学风,甚是惭愧了半天。

再说坐我旁边那位北大的姑娘好了,从开始上课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大概800多页吧,全英文,一开始还没注意是什么,后来去吃饭的时候经过她座位,才发现是联邦最高法学的判例,显然这本书她已经看了几遍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单词标注,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书已经泛黄,而且旁边还有她写的各种心得和批注之类的。后面的那位清华的小伙子显得活跃的多,我们四个人聊起来耶鲁的一件事。他说:耶鲁巨霸气,清华北大好像准备和耶鲁共同搞一个什么项目,但是耶鲁给拒绝了,说中国的教育太差。说完之后,那小伙子就开始做题了,但是他身为大一的,做的题目是大三的。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总是不允许那些强者“自傲”?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清华北大的同学有时候瞧不起人,除了本身确实优秀意外,我想,那些责怪别人的人,里面是不是暗含了一个逻辑,那就是-----人都不喜欢承认自己很弱。

今天老师说了一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那些天天泡在社区上面刷一遍又一遍的人,他们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没了他们不行,他们这样总是活跃的原因,就是害怕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少了他们原来没有不行,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虚无的信息上呢?

他说,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会管理自己信息的人。你看到一个人发了一条状态,你还没有去验证其正确性,就根据人家情绪化的语言,自己再发表一番评论,然后显得自己好像很愤青一样的去骂国家,有意义吗?你说看到中国的某个事件就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你要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概率事件,只不过正好被你发现了而已。难道就只有中国会造假,美国就不会?就只有中国学生爱攀比分数,美国就不会?那些无理性的冲动除了证明自己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动物,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在想,没错,你说国人很现实,爱看金牌,对于银牌什么的都不看。你说这话没错,难道你自己就不是这样的吗?你会记住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你会记住第二吗?你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买最好的,你会去买较次的东西吗?在学校里,你会注意那些较为优秀和耀眼的学生,你会主动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垃圾工,哪怕他们是年过半百的老婆婆吗?你走过他们的身边估计连正眼都不会敲一下。亲爱的,其实人都是现实的。不只是中国人,美国人也一样。只是现实的程度不同而已。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健儿没有得到金牌反映会那么大,而其它国家却没有?因为中国不够强大,当你代表一个国家去争取荣誉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被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所包容,这不是功利性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心里明白,当你的国家不够强大的时候,当你还不够能被人看得起的时候,你的每一份自尊与骄傲,都是那么的不容被人侵犯。

这个道理不是很简单么?和你小时候一样,为什么家庭条件不好的小孩子普遍好胜心比较强,会那么喜欢争第一,把第一看的很重,可家庭条件优越的小孩,会看的很淡?因为前者容易被他人看不起,他们内心存在着自卑,因此喜欢在成绩上一战高下,不想输给别人,而家庭优越的小孩因为从小享受到了被他人关注的环境,自然而然,不会太在意。

而假如此刻,是你,代表国家队去参赛。当你明白自己处在这样的一个境地的时候,你也会只想拿第一,而不想拿第二。如果此刻是你,奔赴伦敦,我问你,你要拿什么奖牌回来的时候,你觉得你的内心会允许自己拿银牌吗?

你说国人的报道有失偏颇,存在偏激,只关注冠军,忽略亚军。没错,这也是一个国家深知道自己不够强大的`表现之一。可是你想想看,难道有失偏颇的就只有媒体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厚此薄彼的事情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从来看人就没有戴有色眼镜吗?

一个国家的媒体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民的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大部分的受众具有同样的价值取向,他们这样的报道,不会没有收视率吗?既然会大幅度报道,就说明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大部分的市场,那么错误的究竟是媒体,还是我们的国民?当我们只会指着鼻子骂别人现实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生存到现在,做的现实的事情,难道就是零吗?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你为你所爱的国家做了很多努力?

老师还说了另一句话:life is tough。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当我们坐在福建翘首的南方之强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有很远。

你说你当了某主席,很忙很累,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雅思八点五,金融系两年国奖的社联会主席芊姐在你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打辩论打得很忙,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马来西亚国际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的冰学姐,现在在剑桥大学向你招手。你说你是理工科,打辩论无法兼顾学习,可是有世博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曾经去香港交流,成绩保研北大的杨师兄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带领一个组织把上面的任务安排的很好,可是南京有一个姑娘(我们称为两江总督),大二就调动全国二十几个社团,在全国办选拔赛,最后在河北保定办决赛,被老一代辩神们称为辩论界的两江总督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的时候进了某电视台实习,可是有一个北大的姑娘在大一的时候就网申进了花旗银行北京实习,并且大二的时候进了央视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北京总部实习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总想去改变体制和世界,除了写写愤青的文章没做过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是有一个姑娘做墨尔本大学学生会主席,主席团的人可以和校方谈学费升降问题,并且校方的决策必须经过学生会投票才能通过(虽然也有政党倾向),这样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一的时候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可是除了每天泡在网上,书本从来不碰,然后整天睡三四个小时,黑眼圈一个又一个,玩命的聚会。可是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JD的章学长,身边的人要么以后是华尔街精英,要么是政界新星,作为法学院的高材生每天还是在图书馆里面没命的作案子,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人也在向你招手。

你说你很有钱,买单反和名牌等一堆一堆。可是墨尔本大学的吕学长,家里控股高盛集团(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开奔驰已经算是很低调,仍然去做兼职的人,在前面向你招手。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还有资格去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很努力?

你凭什么上北大你凭什么比别人优秀?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你有没有努力去当最后一个人最可怕的是牛人还那么努力你不努力,有什么资格抱怨你有没有努力去当最后一个人?想要100%成功,需要200%努力与其担心未来,如现在好好努力努力,应该是一种常有的状态

篇5:你凭什么说自己很努力作文

你凭什么说自己很努力作文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满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学校都像是看二本。虽然厦门大学在福建那里算是翘首,在北京这边基本上不怎么对他们的口味。可能人越是身在异乡越爱国(校),遇到这类事情总觉得特别愤怒。但是今天也算是从某个程度上看到了北方高校的水平,我想,我们的差距确实存在。

上这个班的时候,基本上只有40人左右,除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人,其它基本上的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法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我后面,桌子上平摊了4份法学案例,分别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诉我,这是他们法学院的老师布置的案例题,要看,要做的(我想,她基本上应该是懂这四门语言的)。一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再一问,原来是大一的。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各个学校的趣事,她除了说起何炅何老师其实不是阿拉伯语的教授而是辅导员的时候,我惊愕了半天。更让我惊愕的一点就是她说,北外的食堂,你一进去,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读外语。我一想,我每次进食堂的时候,除了考试周,一般好像不是吃饭的人就是各类活动讨论的人,这种场面,真得有一天亲自去北外看看。

后面坐了两个姑娘,一个北外,一个人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清华的男生。人大那个姑娘对jessup甚是感兴趣,今年北大和人大的战绩都不错,她就聊的比较哈皮。除此之外,聊起来人大法学院的学风,问她,你们有没有就考试前几周背一下而已这种问题的时候,她还没来的及说话,北外的姑娘就说起来,“以前去人大找同学的时候,发现自习室基本上也是满的(那时候还不是考试周)。”我突然想起来中国政法大学早上5点半爬起来去占座位的学风,甚是惭愧了半天。

再说坐我旁边那位北大的姑娘好了,从开始上课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大概800多页吧,全英文,一开始还没注意是什么,后来去吃饭的时候经过她座位,才发现是联邦最高法学的判例,显然这本书她已经看了几遍了,上面密密麻麻的单词标注,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书已经泛黄,而且旁边还有她写的各种心得和批注之类的。后面的那位清华的小伙子显得活跃的多,我们四个人聊起来耶鲁的一件事。他说:耶鲁巨霸气,清华北大好像准备和耶鲁共同搞一个什么项目,但是耶鲁给拒绝了,说中国的教育太差。说完之后,那小伙子就开始做题了,但是他身为大一的,做的题目是大三的。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总是不允许那些强者“自傲”?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对的,清华北大的同学有时候瞧不起人,除了本身确实优秀意外,我想,那些责怪别人的人,里面是不是暗含了一个逻辑,那就是-----人都不喜欢承认自己很弱。

今天老师说了一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那些天天泡在社区上面刷一遍又一遍的人,他们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没了他们不行,他们这样总是活跃的原因,就是害怕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少了他们原来没有不行,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虚无的信息上呢?

他说,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会管理自己信息的人。你看到一个人发了一条状态,你还没有去验证其正确性,就根据人家情绪化的语言,自己再发表一番评论,然后显得自己好像很愤青一样的去骂国家,有意义吗?你说看到中国的某个事件就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你要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概率事件,只不过正好被你发现了而已。难道就只有中国会造假,美国就不会?就只有中国学生爱攀比分数,美国就不会?那些无理性的冲动除了证明自己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动物,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在想,没错,你说国人很现实,爱看金牌,对于银牌什么的都不看。你说这话没错,难道你自己就不是这样的吗?你会记住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你会记住第二吗?你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买最好的,你会去买较次的东西吗?在学校里,你会注意那些较为优秀和耀眼的学生,你会主动注意那些默默无闻的垃圾工,哪怕他们是年过半百的老婆婆吗?你走过他们的身边估计连正眼都不会敲一下。亲爱的,其实人都是现实的。不只是中国人,美国人也一样。只是现实的程度不同而已。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的健儿没有得到金牌反映会那么大,而其它国家却没有?因为中国不够强大,当你代表一个国家去争取荣誉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被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所包容,这不是功利性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心里明白,当你的国家不够强大的时候,当你还不够能被人看得起的时候,你的每一份自尊与骄傲,都是那么的不容被人侵犯。

这个道理不是很简单么?和你小时候一样,为什么家庭条件不好的小孩子普遍好胜心比较强,会那么喜欢争第一,把第一看的很重,可家庭条件优越的小孩,会看的很淡?因为前者容易被他人看不起,他们内心存在着自卑,因此喜欢在成绩上一战高下,不想输给别人,而家庭优越的小孩因为从小享受到了被他人关注的环境,自然而然,不会太在意。

而假如此刻,是你,代表国家队去参赛。当你明白自己处在这样的一个境地的时候,你也会只想拿第一,而不想拿第二。如果此刻是你,奔赴伦敦,我问你,你要拿什么奖牌回来的时候,你觉得你的内心会允许自己拿银牌吗?

你说国人的报道有失偏颇,存在偏激,只关注冠军,忽略亚军。没错,这也是一个国家深知道自己不够强大的表现之一。可是你想想看,难道有失偏颇的就只有媒体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厚此薄彼的事情吗?你肯定你的.一生从来看人就没有戴有色眼镜吗?

一个国家的媒体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民的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大部分的受众具有同样的价值取向,他们这样的报道,不会没有收视率吗?既然会大幅度报道,就说明这样的价值取向有大部分的市场,那么错误的究竟是媒体,还是我们的国民?当我们只会指着鼻子骂别人现实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生存到现在,做的现实的事情,难道就是零吗?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你为你所爱的国家做了很多努力?

老师还说了另一句话:life is tough。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当我们坐在福建翘首的南方之强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有很远。

你说你当了某主席,很忙很累,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雅思八点五,金融系两年国奖的社联会主席芊姐在你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打辩论打得很忙,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马来西亚国际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的冰学姐,现在在剑桥大学向你招手。你说你是理工科,打辩论无法兼顾学习,可是有世博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曾经去香港交流,成绩保研北大的杨师兄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带领一个组织把上面的任务安排的很好,可是南京有一个姑娘(我们称为两江总督),大二就调动全国二十几个社团,在全国办选拔赛,最后在河北保定办决赛,被老一代辩神们称为辩论界的两江总督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的时候进了某电视台实习,可是有一个北大的姑娘在大一的时候就网申进了花旗银行北京实习,并且大二的时候进了央视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北京总部实习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总想去改变体制和世界,除了写写愤青的文章没做过任何实质性的事情,可是有一个姑娘做墨尔本大学学生会主席,主席团的人可以和校方谈学费升降问题,并且校方的决策必须经过学生会投票才能通过(虽然也有政党倾向),这样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一的时候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可是除了每天泡在网上,书本从来不碰,然后整天睡三四个小时,黑眼圈一个又一个,玩命的聚会。可是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JD的章学长,身边的人要么以后是华尔街精英,要么是政界新星,作为法学院的高材生每天还是在图书馆里面没命的作案子,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人也在向你招手。

你说你很有钱,买单反和名牌等一堆一堆。可是墨尔本大学的吕学长,家里控股高盛集团(华尔街最著名的投资银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开奔驰已经算是很低调,仍然去做兼职的人,在前面向你招手。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还有资格去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很努力?

篇6:励志小故事:你凭什么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印象,就是觉得他们好像除了清华北大,看其他高校都像是二本。但我想,我们的差距确实存在。

我上的这个班40人左右,除了厦门大学法学院的人,其他基本上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法学院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一个姑娘坐在我后面,桌子上平摊着4份法学案例,分别是日文、英文、法文、德文。她告诉我,这是他们法学院的老师布置的案例题。一问,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再一问,原来是大一的。

吃饭的时候聊起各个学校的趣事。让我惊愕的一点就是她说,北外的食堂,你一进去,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大部分人都在苦读外语。

后面还坐了一个人大的姑娘。人大那个姑娘对Jessup(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甚是感兴趣。问她,你们有没有在考试前几周才背一下的时候,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北外的姑娘就说起来:“以前去人大找同学的时候,发现自习室基本上是满的。”

再说坐我旁边那位北大的姑娘,从开始上课起,她就一直在看一本有800多页的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全英文。显然这本书她已经看了几遍了,上面写满了单词标注,而且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各种心得和批注。

后面那位清华的小伙子显然活跃得多,聊起耶鲁的一件事。他说:耶鲁巨霸气,清华北大好像有意和耶鲁共同研发一个项目,但是耶鲁拒绝了。说完之后,那小伙子就开始做题了,他身为大一学生,做的题目却是大三的。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总是不允许强者“自傲”?我想,那些责怪别人的人,是不是证明了一个逻辑,那就是——人都不喜欢承认自己很弱。

今天老师说了一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那些天天在社交网络上刷了一遍又一遍的人,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没了他们不行,他们总是这样活跃的原因,就是害怕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少了他们不会不行。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虚无的信息上呢?

老师说了另一句话:Life is tough(生活是艰苦的)。我觉得这句话很对,当我们坐井观天的时候,殊不知,其实我们离别人还很远。

你说你当了社团主席,很忙很累,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雅思成绩8.5分、拿到金融系两年国奖的社联会主席芊姐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打辩论打得很忙,因此成绩很烂,可是有马来西亚国际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的冰学姐,在剑桥大学向你招手。

你说你是理工科,打辩论无法兼顾学习,可是有世博辩论赛全程最佳辩手、曾经去香港交流、保研北大的杨师兄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带领一个组织把任务做得很好,可是南京有一个姑娘大二就调动全国二十几个社团,在全国办选拔赛,最后在河北保定办决赛,被老一代辩神称为辩论界的两江总督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二的时候进了电视台实习,可是有一个北大的姑娘在大一的时候,就通过网上申请进了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实习,并且大二的时候进了央视和湖南广播电视台北京总部实习,她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你说你大一的时候已经很努力了,但每天除了泡在网上,书本你从来不碰,还玩命地聚会。可是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章学长,身边的人以后要么是华尔街精英,要么是政界新星,作为法学院高材生的他每天还是在图书馆里查案子,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人也在前面向你招手。

既然如此,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还有资格去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相关专题 记叙文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