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赞竹说明文

一只椰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高二赞竹说明文

【简介】感谢网友“一只椰”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二赞竹说明文(共11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竹赞

百花之中,玫瑰以它那与世修来的芬芳在花海中闪烁着光芒;牡丹用它那以富贵夸耀人世的美丽独领群芳;荷花把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美更深化的淋漓尽致,在众花之中绽开了它独有的笑容,别具一格。而它——劲竹,并没有多少心机,让自己艳压群芳,只是单纯地保持着它那清高的气节,亘古不变。

春天的到来,让花香弥漫四野。百花齐放,争夺着“花王”的宝位;而只有桃花,以它那粉嫩的花瓣,淡雅的花香,独占百花之王。夏日的池塘里,荷花正展现着它的唯美,可谓清新俏丽,让人们的眼里只容纳的了它。秋风送爽,艳阳高照,菊花以“带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姿容独霸着整个秋天的风采。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许多花儿都经不住寒冬的考验,纷纷低下了头,而那傲骨的寒梅也因此独占着冬日里的风采。

而你可曾注意到过,那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劲竹,万年长青,它不畏严寒酷暑,傲然挺立。

你可曾踏着清晨的阳光,漫步于竹林小径?你可曾领略过那种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繁叶之间的情景?这情这景构成了竹林与众不同的意境。竹林不同于松林的肃穆,不同于柳林的轻盈,不同于梅林的傲骨,更不同于桃林的娇艳。竹林自有它自己的特色——清幽。

你可曾想过,你从小到大,受过了多少竹子施于你的恩惠?譬如竹筷,竹席,竹椅,竹篮,竹担,扫帚,还有毛笔,纸张,竹笋等等,无一不是朴素无华、大器无私的竹所创造出的,而世尘却隐没了它。

我国闻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竹道:“未出节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他崇尚一个人要像竹子那样有气有节。清代郑板桥有一名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不都是在描绘那默默无闻的劲竹吗?竹子虽谈不上娇艳、轻盈,但它翠色欲滴,你看看那挺拔的竹竿,茂盛的竹枝,翠绿的竹叶形成了参差不齐却疏密有致的竹。竹子很高,可达十米,一眼望去,高耸入云,像一把利剑,似乎要把天都捅破。

百花之中,它并不争群斗艳、夸耀世俗。竹有素雅,多能,坚强之韵味。竹的一生,恒穿青衣翠衫,不穿红戴绿,素雅自得。竹的品格,意态坚强。旱涝安然过,严寒若等闲。是被世人公认的“岁寒三友”之一。竹子朴实,它长叶不开花,更不招风惹蝶,,始终保持那份坚贞与淡雅。竹子清贫。它有枝却不结果,只将翠绿染山岭,不问来年在何方。从春到冬,顶翠冠,穿绿衣,不改最初的束装。

篇2:竹赞

世界上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晋代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名句。而我则惟独赞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

竹子的叶片长而尖细,犹如一把利剑,上面还布满了一条条花纹。坐在竹林中,轻风拂过,竹叶好像怕冷似的,哆嗦着互相靠拢,发出“沙沙”的声音。这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仙乐一般,使人的心灵变得无比的平静与和谐。

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枝干,那对于种种压迫毫不折服的碧绿色的枝干。纤细娇小的异常灵巧,高大粗壮的则更为威武,它自打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停地伸展,伸展……有的在春天里甚至一天能长好几十厘米,这才有了“雨后春笋”一说。竹的枝干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心多节,这不正是我们最为崇尚的一种精神吗?

竹的生命力也让人叹为观止。还记得以前去公园的时候,曾看到几个顽皮的小孩正对着一株只有两根手指粗细的竹子“下毒手”。他们围着小竹扯的扯,拉的拉,甚至还掏出了小刀在竹干上乱划。原本茂密的叶掉落了大半,枝干上更是伤痕累累,碧绿的色彩也仿佛变得暗淡无光,但它还是顽强地挺立着。那几个小孩觉得扫兴,三两下就跑得不见踪影。而那株小竹在过了一会后,又重新挺直了略有些弯曲的身板,变得和周围的竹子没什么两样了。

古今中外,数不清的人赞美竹子,诗人赞颂它的品质,画家描绘它的英姿,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深受人们的`敬佩和喜爱,人们把它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大诗人苏东坡也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那股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倔劲”能感染每一个人。

我爱竹,不仅爱它美观的外形,更钦佩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篇3:竹赞

我爱你,竹。你悄无声息的走进我的生活,又潜移默化的改变我,透过我的灵魂。竹,我赞你,是你――感动了我的心。

露珠映着你的身影,那个早晨里,滴进了我的心。早晨,我跑出门,在草地上打滚、撒欢,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你,那时你并不高大,只是一个娃娃――新鲜而蓬勃,挂着露珠,层层碧绿的叶子包裹着你,似乎还没睡醒,胖胖的身体蜷着,却似乎包裹包什么未发掘的宝藏。当时我惊叹了,是什么使你如此恬静却蓬勃!一个又一个早晨,我守着你,看你一天又一天吸吮着阳光雨露,渐渐拔节,看你朝气蓬勃活力四溢。很快,你已有半人高。看你挺拔的身躯,我很自豪,那时我已开始喜欢你。

烈日照着你的身躯,那个婵鸣的午后,照进了我的眼睛,午后,距那个早晨已有三年。你已经有两个我高。我贪婪的呼吸着你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细细碎碎的阳光透着竹叶洒下来,我靠着你,听着蝉鸣与淙淙流水声,感到神清气爽,我听到了你的心跳,如此富有生机与活力,我听到了你对大地的耳语,亲昵柔软,我心生喜悦,突然想折一枝回家,当我触到你的表皮,又于心不忍,可手上已经开始用力。“啪”一声脆响,没有弯曲的过渡,你宁折不弯,那么震撼,那时我又开始敬慕你。

白雪映着你的叶尖,那个冬日的晚上,映进了我的思想。我已渐渐长大,你也愈加强健。雪原上,一片茫茫的白,没有雪的地方也只露出一片枯黄,你只有几片叶子萎顿着,枝干在夜里泛着青光。你已参天,走进去,细长的绿叶儿轻抚我的面颊,清清凉凉。脚下,已泛起一地月光。我摸着你的干,有些冰冷发硬。你从发芽,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你无数次的被摧残,但你坚持下来了。我的心忽然泛酸。突然,一阵强硬的夜风吹过,叶子扑啦啦的响,枝干岿然不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再次被震撼,竹,我爱你!

竹,我心中留下你的活力,眼中留下你的折而不弯,思想中留下你的刚劲顽强。竹,我赞你,也爱你!

篇4:竹赞

我徜徉竹林中,抬起头,看不见那无比绚丽的阳光,它被茂密的竹林蔽挡。一丝丝清风游荡在它们之间,牵起我的幻想。琴声悠扬,在竹林间飘荡,拂走了我所有忧愁。

睁开眼,身旁一枝在风中垂首的竹,它的叶子微微下垂,好似虚怀若谷的智者,碧绿衣身里包裹着谦虚,竹是空心的,谓“虚心竹有低头叶”它不向外炫耀自己的身姿,不抱怨自己被制成一只竹排一套茶具,为人所用着。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个赤胆忠心却被小人诬陷的人,历经沧桑,用超然豁达的胸襟包容了一切,他不是虚心竹吗?

依靠在竹上,体会它的挺拔强劲,竹是正直的,它直插云霄,不朝西摆弄枝丫,也不朝东舞动竹叶,它是朝上生长的从不偏向任何一方。于谦为国力挽狂澜,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两袖清风,最终给世人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王守仁在百姓水生火热之中挺身而出,平定了叛乱,又将心学发扬光大,正直无私成为后人的榜样,他们的正直不正是竹子的品质吗?

竹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至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画面仍印在我的脑海之中,竹笋一夜之间就可破土而出,竹子也能在青石与黄沙间生长,它把根往下钻,把身腰向上扬,它又成了一节节的了。鲁迅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毅然弃医从文,拿起了笔,那是他手中的枪,他坚忍不拔,又有条理地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战斗檄文,带着矢志不渝的信念,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用文字永恒不变的旺盛生命力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鲁迅亦是那坚韧有节的竹啊!

竹啊!多少人从你身上得到了启示,正直,虚心,有节,坚忍不拔,打开了一扇万物启示的门。疾风吹来,牵回了我的思绪,竹林回荡在一片“沙沙”的空鸣之中,竹叶飘落,随着琴音又给我们带去另一种启示。

篇5:赞竹作文

竹,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竹像一些植物那样被拟人化了。古人认为:竹,直节亭亭,节间中空,故有正直、高尚、虚心的品格;因它终年常绿,是刚强、忠贞的标志;又因它生长较快,是奋发向上的象征。

古人亦喜画竹,我国历史上就流传不少有关竹子的名画,如宋代苏东坡的《竹石》,元代吴镇的《墨竹》等。据《世说新语》,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如命,“王徽之尝暂寄入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以后,“此君”二字便成了竹的代名词。有句脍炙人口的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宋朝文同善画竹,苏轼说他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下笔前已有竹的全貌。后人用此比喻做事前已全面考虑,可见竹在宋朝已是人们的画物。

其实,早在晋代就有喜颂竹的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唐代的李白、裴政等六人号称“竹溪六逸”。到了清朝著名的扬州八怪,他们中爱竹、颂竹当首推郑燮,他的诗书画称“三绝”,不仅有大几十首题画竹诗,而且专画兰竹。几年前,在扬州游玩期间,有两处印象较深。一是参观古迹“个园”,园内除四季假山外,便是举目随见的竹丛。据介绍,因园主对竹的兴趣,而竹叶与枝的外观象“个”字,所以取名“个园”。二是有幸观赏到郑板桥的竹画,同行中,有人轻咏他的《兰竹诗》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听后,我忽然感悟,这不又是竹子所以令古今人们赞叹的原因之一吗?

是啊,竹子在自然界中虽无玉兰、茉莉那样以馥郁芳馨引人,也无杨柳那样以婆娑妩媚招人,更无玫瑰、牡丹那样以俊俏富丽迷人。但大自然中的竹,有着别样的风趣,它美而不俗,淡中见雅。

据植物学的文书介绍:我国的竹子品种繁多,多有奇异,有竹身呈四楞形的四方竹;有少女般苗条婀娜的粉单竹;有竹节隆起、远看如弥勒笑面的佛面竹;有声如金玉、颜似赤红的琅琊竹;有随风摇拽的吊丝竹;有坚韧如钢可做手杖的筇竹;有高二三尺,叶细纷披,可做筷子的观音竹;有参天蔽日、拂云摇风的楠竹;还有青竹、茅竹、刚竹、淡竹、慈竹、墨竹……但我看,在千姿万态的竹的世界里,最普通的翠竹精神最受人敬仰。

春天,一场雨后,满地的竹笋争先恐后破土而出,一派生机盎然;夏天,酷暑烈炎,竹林浓荫蔽日,清凉宜人;秋天,花草枯黄,竹林虽偶有落叶,却依然翠绿满目,恰似“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冬天,经霜历雪,竹子依然挺拔刚直。古人把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这让我领悟到翠竹“历四时而长茂,任霜雪而不凋”的品性和美德。我油然想起板桥先生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回首往事,我联想到,很多爱国志士把一生献给了祖国事业,他们那坚韧如钢的决心和顽强毅力,清正廉洁的作风和精神,这不正是竹的真实写照吗?

篇6:赞竹作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朝善于画竹的大诗人郑板桥写的,这让我更加热爱竹。赞扬竹子!

竹子,他经历了风吹雨打才是那么的坚硬。远远望去,一排排竹子紧密的凑在一起,如同一位位战士坚强不屈。一阵风吹来,有些竹叶便淅淅沥沥的飘了下来。偶尔竹子上会有一两只鸟在上面停留或鸣叫。这美景让我如痴如醉不禁想往近处摸一摸。我走了过来,用手摸了摸竹竿光滑极了!比任何树木的干都光滑,一节一节的。

那是一个春天,因为有些小竹笋在生长,我并没有进到竹林深处。我用手敲了敲旁边的一棵竹干。我想这大概是它为自己备用的水吧!我摸了摸竹叶,它是那么的锋利,如果快的话几乎能把我的手划一道口子。又一阵风吹来!竹干发出了撞击声。如同交响曲,这让我好想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啊!竹子,我赞美你。赞美你的顽强,你从不畏寒风,你四季常开,没有任何耐烦与寂寞。从严寒到酷暑,你经历了风吹和雨打,但你们觉不会对困难低头,永远永远朝着一个志向“顽强”。啊!劲竹,受到过打击的你,培育了千千万万子孙,你是中华大地的骄傲。你那种品质永远会流传下去。受到过打击的你,虽然低下了头。但你那永远不放弃的精神,最终彩虹会出现在你的面前的。你虽然不比牡丹高洁,不比玫瑰清香,不比荷花皎洁。但你的顽强,让我敬佩。

啊!竹你是坚强、谦虚的。你不会为自己做什么,只为别人奉献了一生。我永远赞美你,劲竹!

篇7:说竹说明文

竹,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长杆绿色植物。它们一般簇生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竹林,远远望去,郁郁葱葱,清秀挺拔。竹竿大多呈圆筒状,黄绿色,但幼年是嫩绿色,成熟时则变成白绿色了。竹竿上有明显的竹节,节间中空,古人说它“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虚心。”竹的叶片呈短箭形,两头尖圆,中间略宽。它与一般的植物不同,无明显叶脉,叶缘是光滑的,没有尖而细的锯齿。主竿上的叶片与叶鞘上的普通叶片也有区别,普通叶片具有短柄,与叶鞘相连成为一个关节,且易脱落。

竹子生长很快,三五年即可成材。它由地下茎竹鞭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而成。竹鞭埋藏在地下,同竹竿一样,也具有许多竹节。清明时节,竹鞭上的节便会萌发出竹笋,一场春雨过后,竹笋会破土而出。笋的生命力极强,即使上面压有石块,它也会掀翻石块,茁壮成长。笋的外部紧紧裹着大而厚的笋壳,起着保护幼嫩竹笋的作用,让它们能经得起风雨。当竹笋发育成竹节时,笋壳便会自动脱落。出土的竹笋生长很快,一昼夜即可蹿出两米多高,因此有人说它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人们也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新事物的发展迅速。

竹子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仅我国就有250多个品种,常见的有毛竹、刚竹、慈竹、淡竹、紫竹、箭竹、文竹等。毛竹是竹家族中的兄长。它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有人试验,它除直向拉力较弱外,承受的横向压力可与钢筋相媲美。

竹子的用途非常广泛,除被广泛用做建筑材料之外,在其他领域也大显身手。饮誉海外的宣纸就是以皖南的竹子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我国辉煌的科学文化得以流传,竹子还立过不少功绩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就是古人烘烤竹片制作记录文字的竹简而渗出的液体。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竹。竹制的凉床、凉椅、凉席,供人们盛夏纳凉;箩筐、竹篮、簸箕供人们盛洗物品;鲜嫩的竹笋是人们饭桌上的美餐;还有那精巧的竹编工艺品,既美化了人民的生活,又为国家创下了大量的外汇。文竹,纤细幼嫩,让人看了流连忘返;箭竹、嫩绿鲜美,成为国宝熊猫的美餐;紫竹,质地坚实,制成笛、箫等民族乐器,在乐坛上大放异彩……

竹子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劳动人民已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它生命力强,极易繁殖一小段竹鞭埋在地下,几年后即可形成一片竹林。自然,它不靠种子繁殖,很少开花结果,一般每501开花一次,但开后不久就会成片枯死。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等地到处可见它的倩影。

竹子生命力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篇8:说竹说明文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篇9:竹的说明文

跟妈妈去逛花市,看着花市各种各样的花,美极了!我突然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植物,长得瘦小,它的每一层都有四片叶子,从远处看,像是往天上伸展的小柱子,走近一看,长得一节一节的,像缩小的竹子,但它顶上又多了几片大叶子,仿佛是一棵遮挡太阳的大树,又像一个凉亭。

经了解,这长得像竹子的植物就是观音竹,我非常喜欢它,于是我叫妈妈带回了家。

观音竹,又名富贵竹,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这个植物,祝愿自己在每一年里财源滚滚。

观音竹不仅可爱美丽,能使人富贵,而且生命力也很顽强。有一次,我想帮观音竹修理一下枝叶,可是一不留神把观音竹的一部分给剪掉了。我感到非常的伤心,它这么脆弱,会不会死掉啊?想到这里,我也非常的担心,把剪下来的观音竹给妈妈说:“我想帮观音竹修理一下枝叶,可是,我不小心把它剪掉了!”

妈妈抚摸了一下我的脑袋,说:“你可以去找一个盆栽,把这剪掉的部分种下去,它一定还会再发芽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半信半疑,但是我还是把这剪掉了一部分种了下去。

一天、两天、三天……我盼望着,希望剪下的那一部分能重新复活,直到第六天的时候,我再去看那一盆花,我的嘴巴张大得能塞下一个鸡蛋——观音竹复活啦!我赶快叫家人来欣赏这观音竹复活的场面。观音竹复活啦,这难道不激动人心吗?

而现在,我家观音竹从瘦弱矮小变成了强壮高大,在这生长的过程中,观音竹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不就是观音竹的真实写照吗?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精神啊!

我爱我家的观音竹!

篇10:竹的说明文

总有一些人或物,会以各种你情愿或不情愿的方式,留在你的记忆中,比如它。

最初对它的印象很是平淡。它生得平凡,不似柳树那般婀娜多姿,不似桂花那般氤氲飘香,也不似桃花那般灼灼其华。它只是静静地生长,无论春秋冬夏。

改变印象的是深秋天气微凉的一个傍晚。那天,我与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此时校园里许多花都已经凋零,东渡亭也不再那般花团锦簇、热闹欢腾。

“一到秋天,花就谢了,只剩这竹子啰。”同学惋惜道。

“只剩这竹子了……”我不禁就放慢脚步。是的呢,叮咚泉边那棵竹,是如此地青翠,仿佛能揉出汁来。秋天,竟也可以如此生机。

一阵风吹来,竹枝摇曳,竹叶婆娑。眼前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仿佛触动到了我内心的某个角落,我不禁第一次对竹子产生了莫名的欢喜。

而真正让我对竹升起敬意的,还是因为受到了竹的鼓舞。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低落,很是失意,就像天空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透不过光亮。

朋友劝慰我说:“会遇见更好的。”我笑了笑,心想,可能会吧。朋友把我拉到叮咚泉边,“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恍然明白,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就像竹一样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不就是竹的真实写照吗?

原来,竹不言不语,但它却一直傲然挺立,不争不抢,不屈不挠无论春夏,本色不改。

明月清风,傲雪寒霜,我愿做一株竹。

篇11:竹的说明文

于老家院中乘凉,夜凉如水,竟有一丝想作画的闲念。院后便是葱郁的竹林,屋中又是纸笔具备,不取来信手涂鸦几笔,着实是有点可惜了。

可纸已铺好毛笔已在握时,却有些不敢落笔了,毕竟初次独自做画,眼前也只是模糊的竹影,斜织着,摇曳着,却是一团淡淡的黑,颇如丰子恺《竹影》中所绘之境。手中的墨笔勾勒出了些许轮廓,撇上了几纵竹叶,似乎已有了一些竹的意味了。灵感顿时喷涌而出,于是趁热打铁地加了几笔,墨色微微地渗透着,竟与那一竖竹竿相神似,赫然纸上。已是严然的一丛竹了。但乍看了几遍,又觉得有些不满意,我到底是要这幅画表现出怎样的意味呢?诗意的竹?苍劲的竹?亦或是生机勃勃的竹?

出于对竹所象征的高尚气节的尊敬,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画一幅苍劲的竹。而在印象中,苍劲的竹往往是有着沧桑气息与饱经风霜之感的。于是我很快将原作改画成了墨竹,墨黑的深沉似乎正与我想让竹表现出的苍劲意味相映,再用上美术老师所授的所谓的“斧劈皴”,让竹干露出略显锋芒的棱,体现出饱经风霜的特点,再在竹下添几块嶙峋的石,颇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竹意”。

似乎已是万事俱备了,虽画技有限,不过是信手涂鸦之作,但其中的竹苍劲刚直的意味却并无损减。一副自以为妙绝的画作就这样收笔了。不忘再提上一句《竹石》中的佳句,诗画相成,不禁让我有些自鸣得意了。兴奋的将画带给爸妈欣赏,毕竟画技拙劣,只得了寥寥几句夸奖,不过我却还是珍惜无比,这一“大作”如今还依然保存在家中书桌的玻璃板下呢。其实信手涂鸦,唯图一个乐字,至于水平,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还是享受在创作过程中的快感。

相关专题 说明文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