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XX

滚也滚不动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XX

【简介】感谢网友“滚也滚不动”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论文(共16篇),欢迎参阅。

篇1: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论文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论文

从贷款主体看,个人贷款比重逐年上升。按照贷款主体可将贷款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城镇居民、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个人贷款,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十一五”以来,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持续上升,末达到了22。52%,比“十五”、“十一五”期末分别上升12。6、2。0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从企业贷款类型来看,中小企业贷款呈上升趋势。20末,乌海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7。8亿元,比年初增长26。5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18个百分点,高于大型企业贷款增速28。6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39。29%,高于上年同期4。33个百分点,在稳健货币政策形势下,中小企业贷款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增长,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确保部分有信用、有市场、有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得到充分信贷支持。

从贷款投向看,加大民生领域贷款投放力度。一是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为新亮点。年,乌海市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全年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8771套,为确保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辖内金融机构尝试开办了经济适用住房贷款业务。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42万元。二是支持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744万元,比年初增加694万元,增长11。47%,微利贷款项目占小额担保贷款余额的85。95%,信贷对微利项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已成为乌海市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力推动手段。三是涉农信贷持续增长,积极推动“产业化农业”的发展。近年,乌海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由的1275万元增至2011年的36。29亿元。四是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发展,优化人居环境。“十一五”以来,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限制“两高一资”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将支持低碳经济作为信贷重点。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节能减排贷款余额15。98亿元。

从信贷产品种类看,满足了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近年来,工行乌海分行在全区工行系统中第一家办理银团贷款包销承诺函、第一家办理无银行信用支持信托理财业务、第一家办理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业务,2011年还先后办理了全行首笔国际信用证开征,首笔“网贷通”、首笔商品融资和首笔股权并购贷款等新融资产品业务。农行乌海分行建立现、融资租赁、信托融资、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业务、煤炭整合主体等六大项目库,强化重点客户名单制管理。2011年成功办理全区农行首笔2亿元国内信用证业务,成功办理了全区农行首笔电子银行汇票业务,金额100万元,实现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建行就开始尝试从非信贷表外业务来解决大中企业的融资需求,引进信托公司作为第三方收购企业的股权,但不参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约定一定的收益,到期企业购回其股权的一种信托理财融资。从20至今,建行乌海分行通过信托计划发行,累计为大企业融资30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信贷结构调整的主要矛盾

(一)存与贷的矛盾———资金外流,信贷投放不足,造成存贷结构失衡。由于产业结构限制,部分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乌海市很难寻求到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项目,难以抵制信贷投放的冲动,不得不寻找信贷投放的新途径。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跨区域投出信贷资金69。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43%,高于同期7。2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86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30。24%,高于同期8。84个百分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出于规避风险和选择优质客户的考虑,对资金配置偏向于经济发达地区。邮储银行在改革后信贷业务发展仍然缓慢,存款和存款增量分别远大于贷款和贷款增量,资金“抽水机”依然在攫取有限的金融资源。从20至2011年全市存贷款变化形势来看,考虑银行机构剥离、核销、置换等多种因素,存贷差也由年的25。98亿元扩大到168。83亿元,信贷投放不足引起存贷市场结构严重失衡。

(二)大与小的矛盾———信贷资金向大客户、大项目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需求受到制约。近年来,由于乌海市大型项目建设和投资有限,国有商业银行逐利倾向明显,风险控制要求增强,导致银行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趋同,差异性很小。对所谓优质客户的竞争日益激烈,多头授信问题突出,贷款越来越向辖区部分尚处优势地位的企业和行业集中,特别是大额贷款向优势行业及重点企业的集中趋势更为明显。据统计监测,至2011年,乌海市5000万元以上贷款大客户从23户增加至72户,大客户贷款总额从40。29亿元增加至181。58亿元;5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从57户增加至292户,贷款从45。8亿元增加至222。87亿元,信贷资源配置倾向于大客户、大项目。信贷资金向“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企业、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信贷资金过分向“大户”集中是一柄“双刃剑”,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贷款集中于优质客户,可能提高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和当期效益,但当政策及市场因素发生变化,优势行业过度旺销的势头减弱,企业生产经营就会出现波动,信贷风险积聚,从而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发地区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信贷资金大量集中在“大客户”,客观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抓大放小”的结果是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发生严重偏差,风险的过度集中,不利于制定科学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策略,不利于分散信贷风险。

(三)新与旧的矛盾———信贷资金大量投向传统垄断行业,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信贷支持不足。乌海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小型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性的问题相当突出,虽然近年在产业转移、升级等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但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焦、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目前稳健货币政策下,信贷规模受到严控,金融机构更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收益最大、风险相对较低的领域,而且乌海市的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多方面因素使乌海市信贷投入集中度高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信贷资金大量流向煤焦、交通、化工、建材等传统垄断行业,四行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8。83亿元、34。44亿元、33。34亿元、16。92亿元,合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4。12%,四行业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13。23%,新增贷款客户集中度偏高将会助长企业的投资冲动,信贷结构调整对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对接续替代、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却显得较为薄弱,没有针对接续替代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信贷产品来满足这类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四)长与短的矛盾———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使流动性受到威胁。乌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导致银行中长期贷款高位运行。2011年,乌海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6。9亿元,同比增长20。2%;固定资产投资大增对GDP增长贡献明显,同期GDP取得了17。5%的增长。同时,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阶段,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加大了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2011年末,乌海市银行业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72。95亿元,占贷款总额53。17%,高于短期贷款比重11。8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对近年自身信贷资产质量的考察,发现中长期贷款的总体质量明显优于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不少银行存在偏好中长期贷款倾向,其原因:第一,从安全性角度看,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是政府重点扶持的、有财政资金担保的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性设施产业,以及有房产抵押的住房按揭,信贷资金安全度相对较高。第二,从盈利性角度看,中长期贷款具有金额大、管理成本低等特点,而利息收入高,总体赢利性明显优于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过多,占比过高,影响资产负债结构的均衡,使流动性受到威胁。

(五)进与退的矛盾———“两高”行业贷款受到国家严格控制,部分贷款退出难度也较大。乌海是一个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依托资源优势,从开始,高载能产业快速发展,为乌海市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乌海市的高载能、煤焦化产业成为调控重点,先后关闭取缔了数百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而与这些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煤炭、电力等行业蕴藏的金融风险也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环保政策趋严,对信贷资金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从乌海市辖内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看,主要存在综合能源消费煤量超标,综合耗能高,面临“两高一剩”行业有水泥、电力、焦炭等行业,涉及辖内银行业大量贷款。对“两高”企业进行治理,从长远看有利于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但短时间内由于涉及社会资源的再配置、劳动力的再安置、信贷资金的再调整等多个方面,一旦企业陷入困境,风险容易转嫁到金融机构。

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

(一)加快金融业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改变过去依赖规模扩张的粗放经营模式,着力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加快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增强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二)找准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继续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支持三农小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金融政策。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效促进、扩大内需,执行好差别化放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三)统筹配置信贷资源,以“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原则,通过信贷结构调整,统筹配置信贷资源,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在建重点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在保证支持市级重点续建和收尾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适当安排信贷资金支持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长、投资效益好的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合理安排新开工项目贷款,把握新增中长期项目贷款额中新、老项目比例在“2/8~3/7开”。通过发放并购贷款或其他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促进产业升级。严把信贷关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投放,禁止向国家已经明确为产能过剩产业的企业和项目盲目贷款。

(四)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合力,提供多样融资渠道。银行证券保险业要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共同发挥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既需要主要商业银行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新的中小型银行机构,扩大银行服务的覆盖面和供给能力。又需要加快推进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资中小企业聚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途径,提供丰富多样的融资渠道。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按照“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强征信系统建设,推行“信用社区”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比,不断优化城乡信用环境。认真开展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工作,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对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的认知度,不断增强金融意识、信用意识、守法意识和市场意识,营造和谐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

篇2: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

王文杰/文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既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省长葛市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气势和趋势,初步走出了一条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突出新区建设,

引领经济转型

长葛新区是在原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基础上设立的,在新区建设上,我们坚持产城融合,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要求,把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狠抓“四园两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6万人,新区已成为长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加强项目建设,

支撑经济转型

项目是发展的支撑。长葛市以全民创业为载体,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大上项目,通过投资增量调整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围绕主导特色产业上项目。两年来,围绕金刚石制造及制品、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不锈钢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5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70亿元,新增经济社会效益达20多亿元,一大批新开工项目顺利完成投资讣划。

二是招商选资引项目。围绕产业延伸,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并组织小分队赴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有针对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去年以来,先后引进项目100多个,共引进省外资金80多亿元,直接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如总投资4亿元的万顺包装材料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长海不锈钢加工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科威尔合金项目等,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尤其是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重点工作,建立了上市企业后备队,予以全力扶持。今年初,森源电气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使全市上市企业达4家,同时,新天地药业公司已通过光大证券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明年有望上市。

三是强化服务抓项目。实行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分包、职能部门联系等责任制,全力以赴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促项目零障碍推进。今年4月is日,长葛新区一次集中开工建设项目45个,项目建设呈现出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的发展态势。通过项目建设,全市各类企业已达33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0家,超50亿元企业4家。

三、加快产业集聚,

促进经济转型

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亘点规划建设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

一是规划引领。按照产城融合发展要求,科学编制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并与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融合,实现“三规合一、三规同标”。目前,14平方公里的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和11.62平方公里的.大周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报告均已通过省级评审,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建设厅。

二是基础先行。对产业集聚区道路、排水、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BT、BOT~式进行建设。目前,两个产业集聚区交通网络已全部建成,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管道、污水管网、热力管网等正在建设,2011年上半年,可实现水、电、路、燃气、热力、通讯、排污“七通一平”。

三是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土地、电价、规费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入区发展,尤其是食品、机械制造、不锈钢加工等主导特色产业项目,实行审批优先、土地优先、环评优先,强力推动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同时,明确规定,凡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进入产业集聚区,区外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一律不供应土地。

四是融资激活。积极利用省扶持资金,成立3个融资平台和2个担保公司,累计融资4亿元用于路网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并向区内企业担保贷款6.5亿.元。

五是集约节约。严格项目审批,抬高准入门槛,入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功能区产业定位,符合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无污染低能耗,且投资额达到亿元以上。对“两高一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四、实施产业提升,

加速经济转型

长葛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加速经济转型的“重头戏”。近年来,对卫生陶瓷、板材加工、蜂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程,改变了过去长期以生产要素大量投入、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强劲发展势头;在肉制品加工产业提升上,推广了低温、冷鲜加工技术,低温肉制品远销国内外,众品低温冷鲜肉制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在卫生陶瓷产业改造上,以气烧代替了煤烧技术,成品率提高了80%,尤其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年产卫生洁具达5000万件,成为全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被国家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中部卫浴产业基地”称号;同时,蜂产品加工被中国养蜂协会命名力“中国蜂产品基地”称号。通过产业提升,全市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去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833件,连续四年居全省县(市)第一位,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行列,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增长率达60%以上。

五、创优发展环境,

助推经济转型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长葛市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不断提升经济转型发展的承载力。

一是创建优良的人居环境。以“四城同创”为载体,对老城区主次道路全部进行改造升级和绿化亮化美化。

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的灵活优惠政策。

三是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办公;设立外商投资绿色服务通道,实行联审联批;实行企业安静生产日、一费制等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对企业的干扰;狠抓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切实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

六、着力改善民生,

深化经济转型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坚持每年把可用财力的一半以上用于民生投入,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基本达到100%。累计建成标准他村卫生室166个,是河南省村室建设先进单位;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强市”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同时也是计划生育全国优质服务县(市)。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力推进创业就业。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载体,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群众创业热情,不断加大就业服务力度。

三是狠抓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

四是狠抓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书记大接访”、领导接待日和领导包案等工作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平安长葛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全方位、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扎实开展专项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高。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长葛市委书记。

篇3:智慧城市建设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论文

智慧城市建设下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论文

〔内容提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辽宁省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尝试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将沈阳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经济结构升级有机结合,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经济结构升级

一、智慧城市界定

当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将具备以下的发展新趋势:国际化、生态化、人本化、知识化、信息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是“智”与“慧”兼顾。即其基本的思路是以智能化为基础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城市和居民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由于兼顾了“智”与“慧”的关系,较完整地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全貌。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形态,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城市实现智慧化的基本手段,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智能协同是智慧城市运行方式的基本特征,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目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是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基于以上认识,在明确“智慧城市是以城市为主体推进的,关注的是整个城市的效益”,智慧城市是以城市的生命体属性为基本视角,以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智能协同为城市运行的基本方式,以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为人类创造美好城市生活为根本目的的信息社会的城市发展形态。

二、沈阳智慧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分工,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沈阳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重化、重工等工业基础雄厚,但近几年由于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乏力。若再按照传统模式发展经济,势必会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城市形象和特色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慧城市,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高效利用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将孵化出一部分更能适应市场的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企业,也将促使技术、管理落后的企业积极升级转型,以适应新时代下的市场经济。沈阳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这是其他同级别城市所不具备的。但是,由于技术、管理等各方面革新较慢,企业利润普遍较低,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区域。国务院新一轮振兴东北的政策已经陆续出台,诸多宏观政策为沈阳智慧城市建设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此次智慧城市建设将为沈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沈阳智慧城市发展思路

沈阳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因此,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为主线,认真落实贯彻“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着重培育绿色产业体系,保持工业突出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入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认真把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结合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将沈阳建成宜居宜业的新型智慧城市。1.创新驱动。以创新为驱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抛弃以往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新型智慧城市体制机制建设,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通过应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机制,提升沈阳城市品位与城市综合竞争力。2.人本理念。智慧城市建设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智慧城市服务对象是人,智慧城市管理主体也是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围绕人这一主体而进行,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是要为城市中的人提供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工作和生活的服务,如智慧医疗、智慧办公、智慧能源、智慧政务平台、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为人服务的,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城市中人的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共创繁荣和幸福的过程,每个参与者都应有一种城市主人翁意识,建立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把组织职能与智慧城市使命融合在一起,所有人在建设过程中贡献智慧,从一体化城市管理发展为一体化城市治理的新格局。3.和谐发展理念。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以和谐的理念为引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在形式上或是在实质上都是对传统城市建设的创新,不仅是城市硬件设施的智慧升级,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城市多方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身和谐。4.统筹发展理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智慧城市建设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意识。同样,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发展概念的创新,包含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我国城市建设在近几十年的实践中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如城市规划不合理效能低下;只重视眼前经济效益忽略其他上述各方面的效益;建设过程中对于资源、能源消耗和使用中出现“竭泽而渔”的现象;轻视城市软件建设,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营商环境、社会信息化发展、公民整体素质等。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和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要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角度,推进沈阳智慧城市建设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5.以促进经济转型。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要有“一次作战,多点开花”的战略思想,即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沈阳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型技术、新型产业的支持,同时也为孵化新型技术产业(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良好的契机,而这些产业往往具有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少、提供就业机会多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就沈阳智慧城市建设而言,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狭义上智慧城市各方面的建设,也要强调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

四、结语

总的来说,沈阳建设智慧城市应以“创新驱动、人本理念、和谐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理念”为思路和出发点,也应以沈阳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转型为入手点。因此,新时代沈阳智慧城市建设与沈阳市乃至辽宁省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从城市发展史和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城市革命性的发展都伴随着经济爆炸式的发展。辽宁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承担了我国建国之初大部分工业发展的任务,一直以来辽宁还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高水平的城市化使辽宁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上游。但是,随着进入城市化的下半段,辽宁省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可以尝试以建设新时代沈阳智慧城市为突破口,“发展一批、孕育一批、升级一批”更先进、更智能、更有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

作者:胡锐博

篇4: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与建议论文

旅游业转型升级对策与建议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新型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已成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旅游;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照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面临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国内旅游业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面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创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为推动生态宜居、美丽富饶、充满活力的新日照作出更大贡献。

一、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

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选择。从日照实际情况看,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速度较快,大大超过服务业和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带动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日照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产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而且还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带动交通运输业、商务会展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娱乐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零售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进而进一步推动日照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另外,从消费角度来看,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效引导居民消费的理性化,使消费结构更加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同时,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能够直接体现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发展旅游业可以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日照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充分展示日照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推动日照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日照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照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黄海之滨,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接青岛、潍坊,南临连云港。市内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纵贯全境,青岛―连云港铁路和日照机场即将开工建设,交通便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日照地处海滨,地貌多样,有山丘、平原、湿地、水域和海洋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在100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超过60公里的金色沙滩,沙细、水清、滩平,素有“蓝天、碧海、金沙滩”之美誉。日照文化资源丰富,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有两城遗址和陵阳河遗址等;莒文化与鲁文化、齐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摘得“联合国人居奖”。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的城市形象日渐凸显。当前,日照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需要进一步加以修订和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尤其是缺少包括区县在内的全市区域性旅游详细规划。由于缺少旅游规划,导致许多民俗旅游村、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不能先行建设,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北部滨海旅游区许多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层次较低,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开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现象,甚至存在盲目开发的问题。

2.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市、区县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难以形成统一有序的旅游市场,旅游竞争力不强。民俗旅游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对旅游安全的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海滨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中存在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责权不匹配的问题。如,从万平口风景区到国家森林公园之间的海滨地带,海滨旅游资源存在被分割的问题,而且较为严重。致使沿海防护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沿海村抢占滨海资源进行违规开发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

3.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质量和效益不高由于缺乏高端旅游产品,也就对高端游客缺乏吸引力。对游客来说具有吸引力的是北部滨海地带的优质海滩而不是旅游村本身,但由于旅游村的盲目扩张,无序开发,造成无序的低价竞争,使北部滨海区域的优质海滩大大贬值,旅游效益大大降低。目前,由于缺乏影响力大、层次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大项目,致使各景区的旅游项目单一、开发档次低,互动休闲项目不多,尤其是缺少游客能够参与的大型游乐项目,导致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不高。

4.旅游大项目少,品牌不突出特别是游乐性、体验性项目少。日照一直致力于打造“阳光海岸、水运之都”的城市品牌,但是缺乏与此相对应的有影响、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品牌,一线景区、景点缺乏高层次的创意和旅游策划,对旅游品牌的开发、包装、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对游客有吸引力的`娱乐项目。作为“水上运动之都”的日照,除了能在奥帆赛基地乘游艇和帆船出海观光以外,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让许多本来冲着日照“水上运动之都”来旅游,想体验水上娱乐运动项目的游客扫兴而归。这与日照“阳光海岸、水运之都”的城市品牌不符。

5.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一是旅游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压力大,城市的综合旅游功能不完善,缺乏购物街、酒吧街和餐饮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和大型中低档旅游度假酒店,城市的夜生活单调。二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高速公路顺达,但铁路和海上旅游交通严重滞后,火车始发车次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地游客的旅游需求。三是城市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接待旅游的车辆严重不足。四是市民的文明程度及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能不高,接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

三、加快“旅游+”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日照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要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快日照“旅游+”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日照旅游业跨越发展,全力推进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名城建设。

1.规划先行,构建高水平的旅游规划体系日照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重视抓好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的衔接工作。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也要充分体现日照的特色,体现日照的海滨风情,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严肃性,认真组织好各区县旅游总体规划和《日照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务必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确立日照市和各区县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具体的旅游项目,努力实现日照旅游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产品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化。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首先要确定好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做到责任分工明确,每个区域的规划、建设和项目的组织实施都要安排专人负责,要制定出明确的时间表,分阶段逐步加以推进,其他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

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旅游质量和效益日照旅游旺季和淡季非常明显。在旺季往往是人满为患,在旅游淡季却是游客稀稀落落,导致旅游从业人员及设施“半年闲”。即使在旅游旺季,游客在日照的停留时间也很短,游客来了留不下。因此,必须寻求突破:一是加大力度,积极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发展滨海乡村年节民俗游、室内海水浴场和温泉养生为主的冬天淡季旅游项目。二是加快旅游大项目建设,推动日照旅游升级。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带动力强、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旅游项目和大项目建设,推进景区软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打造一批集运动健身、绿色观光和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山岳休闲旅游区。三是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具有消费热点突出、游客参与程度高的优势,特别适合现代城市居民走近自然、融入自然的休闲度假旅游理念。四是积极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造景区停车场和冲洗房等旅游配套设施,为自驾游客提供服务。要规划建设日照旅游特色街区和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城市旅游的综合服务功能。

3.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区和县域旅游的联动机制。日照市既有市区的滨海优势旅游资源,还有县域良好的生态、山岳、乡村、文化等旅游资源。发展日照旅游产业,要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一体化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日照旅游形式,增强旅游内涵,还可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日照旅游快速发展。探索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旅游企业相互合作,专家、媒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对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把日照打造成一个健康、安全和有序的旅游目的地。创新景区管理方式,探索建立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旅游经营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加强对民俗旅游村和旅行社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努力探索旅游人才培养、引进的新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日照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4.实现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日照是一个滨海新兴旅游城市,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较为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完备,是理想的游客休闲目的地。一是实现考核体系的转变。一方面,游客数量很多,在旅游旺季甚至人满为患,给旅游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造成不小压力;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较低。因此,日照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尤其要实现考核体系的转变。二是实现旅游管理的转变。旅游的各方面都要与休闲度假游相结合,要在休闲度假上下真功夫,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努力提高为休闲度假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尽快争取更大的突破。三是实现旅游市场开发上的转变。目前,山东省旅游局正以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半岛城市群为重点,大力开拓俄罗斯旅游市场,日照要抢抓机遇,争取在开拓俄罗斯旅游市场方面有大的进展。

5.加大旅游品牌塑造力度,加快旅游品牌化发展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就不可能形成该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培育旅游企业品牌。近年来山东省旅游局倾力打造的“好客山东贺年会”和“好客山东”等旅游品牌,开始逐渐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推动了山东旅游业快速发展。日照市要精心打造“阳光海岸、水运之都”的城市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大旅游品牌的推广力度,争取成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一部分。二是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深入发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好日照民歌“满江红”、岚山号子、五莲茂腔、莒县周姑调、渔民节、皮影戏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策划包装。三是打造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品牌。将日照农民画由原来单一的艺术品转化成为具有现代艺术气质的日用生活消费品,使其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价值,受到游客的青睐,是日照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一个范例。近年来,日照旅游商品的购物量在迅速扩大,其中主要以海产品、贝壳装饰品、绿茶和黑陶为主。要加大力度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和推介,扩大日照旅游商品范围。

【参考文献】

[1]张莉.湛江市滨海旅游业现状与发展措施[J].资源开发与市场,(3).

[2]马勇,何彪.我国滨海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14).

[3]乐辉.旅游演艺:成为休闲旅游时尚[N].汕头日报,-02-29.

[4]徐菊凤.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5:低碳农业转型改进建议论文

低碳农业转型改进建议论文

一、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

1.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由于之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的污染气体的排放和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最终诱发了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现状。为了建立一个低能耗、地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以为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就此展开序幕。

2.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的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的基础之上,形成以新型的低碳能源系统、低碳利用技术以及低碳产业体系为主的经济运营模式。低碳经济是指从产品生产、消费流通以及最后的循环利用都是以低碳模式完成的,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以及能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环保工作,形成低能耗的经济运营,通过适当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的低碳经济社会。低碳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较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形成的一种节约型、环保型、健康型的绿色农业经济,从而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农业又可以被称作为生物多样性农业。

二、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业传统耕作观念根深蒂固。我国的经济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属于经济比较繁荣、科技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所以在东部沿海地区会更加顺利的完成生态农业和低碳经济的推广。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或者西部区域,由于传统的耕作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他们的固定生产模式暂时并没有受到冲击,所以从思想上还不能迅速的接受低碳发展的观念,这种传统的耕作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低碳农业发展的需求。

2.现代低碳农业理念还不稳固。近年来,政府为了更好的推进国家低碳农业的发展,在节能、环保以及循环经济能够方面也已经做了比较广泛的宣传。但是目前的低碳经济推广主要是针对工业发展,对于农业方面涉及的并不多,只是在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等农业发展中做了普及宣传。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对低碳农业的认识还非常浅显,也没有在农业种植方面形成浓厚的应用氛围,所以由于现代低碳农业还没有在生产者之间建立固定的观念,所以很难促进低碳农业的普及。

3.低碳农业技术体系尚未建立。在农业的生产方式上,由于农民已经习惯了使用化肥、农药进行农业耕作的模式,这种高碳的化学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资金上的大量消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由于缺乏专业农技人员的指导,农民在进行耕作经营的时候无法接受到系统科学的技术指导,对于化肥、农药的过分依赖也在无形中强化了高碳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其成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4.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足。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中具有相当文化基础和一定知识水平的劳动力都在不断的涌向大城市求发展,使当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人员大量流失,留下的主要是知识年迈的老人和儿童,这就使得农业科技的发展更加困难,也无法全面快速的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地方,由于科技信息的限制,加上人员劳动力的断层,很难实现低碳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

三、农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产业转型总是以工业发展为主,以城市为主要发展阵地,而对农业的关注较少,也很少涉及到农村的经济转型发展。由于农业具有排放碳的同时又储存碳的属性,所以对生态的建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当前节能减排、文明生态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了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1.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对我们当前的生态环境平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偏南方的贵州、云南、广东地带等省份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高温少雨的极端天气。由于降雨量的减少,使农业耕地经受着旱灾的影响,大量的牲畜饮水得不到有效供应,而在其他省份的部分地区,还经常遭受着持续性的大量降雨天气,引起农业耕地的洪涝,对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2.高碳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社会从最初的原始农业逐步过渡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工业化的农业发展,可以说农业发展一直处于逐步提升的过程。当前的农业种植过分依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仅污染了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将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迅速减少,极大的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在人体摄入这些经过农药喷洒的农产品后,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工业化农业已经成了一种高碳化的农业,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生态化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想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就必须从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科技应用、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促进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的和谐相处,以最有效的农业发展方式来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低碳农业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碳的排放,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全球变暖的环境威胁。

4.低碳农业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度关注,市场也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环保指标的要求标准。农业的竞争力已经逐步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准。所以企业的最终生产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低碳农业也成为了应对农业贸易壁垒的主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发展低碳农业的策略建议

在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中,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技术是关键的原则。在推动低碳农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农民的增收效益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农民、政府、技术三个因素的合理安排,推动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1.建立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来说,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低碳农业模式的创新,并且也可以增加人们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激励机制在低碳农业中的应用可以分为很多种方式,比如,国家可以通过采取优惠政策、生产补贴以及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低碳农业的发展。当然除了从一方面进行鼓励外,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进行限制,比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条例规定,针对高碳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担负相应的生态污染补偿费用,通过这样的规定,就会在无形中增加高碳农业的发展成本,也就可以顺利促进高碳农业逐步向低碳农业的过渡。

2.完善支撑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低碳农业的是建立在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运营基础之上的,但是关键的发展支撑力量是低碳技术的应用。所以,在发展低碳农业的同时,要形成不断的科技创新模式,经过在低碳农业的发展的创新、改革、吸收、消化等途径的确切实施,全面改善低碳农业中的技术应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发展低碳农业,比如,无污染的新能源开发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固碳减排等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全面的发展。

3.形成有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考核模式。低碳农业的发展除了需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外,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低碳农业的发展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通过连接低碳产业发展与政绩考核的关系,增加各级领导对低碳农业的关注度,这样的政绩考核机制,可以更加快速的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生态保护中引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将实际的开展效果融入到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中,以各级领导的实际行动推动“三农”建设的快速发展。

4.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农民在低碳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就直接影响了现代低碳农业的发展进程,但是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发展低碳农业的知识了解的还比较少,更不用说要积极推动相关发展创新了。所以,应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全面推广低碳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采取的教育培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应该在农村普及生态农业观念,使其了解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其次,应该邀请专业的低碳技术人员,向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关低碳技术应用的知识普及,提高低碳技术在农村的正确实施,而且通过熟练应用低碳耕作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碳农业的耕作模式,促进低碳农业在农村的普遍开展。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固化形式,在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型的发展途径,充分实现以低碳经济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只有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战略措施,才能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形势下的嵌入农业转型升级,并为农业生产增值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篇6: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交流材料

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交流材料

日前,省提出,只要加速转型发展,推学习建业本钱运营,提拔企业全体实力,才干推进、建筑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特殊是“十二五”时期,省建筑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支柱财产位置进一步稳固。但在发展进程中,一些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首先是构造不合理。详细显示在:一是“排头兵”企业不大不强,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不多;二是专业承包企业发展不足,专业承包企业比重远低于总承包企业比重;三长短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没有“航母型”的企业集团;四是市场运营构造不优,高端市场份额较低,特殊是高速公路、铁路、地铁、轻轨、钢构造等范畴开辟力度不够,招致行业全体利润偏低。

其次是竞争力不够强。详细显示在:一是企业法人管治构造不完美,这是、建筑业的'致命缺陷;二是因为科技程度不高,致使企业不足中心竞争力,在与国内抢先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位置,“高、大、难、新、尖”等高端市场开辟才能不足,劳动生产率提拔较慢;三是不足一批一专多能、高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技能治理型人才,招致企业无法知足承揽营业和项目建立的需求。

最终是发展情况不够优。详细显示为肢解发包等行为报酬地损害了财产链,添加了企业全体治理本钱,带资、垫资和拖欠工程款等形成企业资金周转坚苦。

为此,省合时提出,要深入看法建筑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性和紧迫性,加速转型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积极指导建筑业找准发展路子,加速本钱运营措施。

详细的办法有: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可以进行股份制革新,经过增资扩股方式吸纳行业界部资金。可以对公司架构进行革新,成立投资公司,更普遍地吸纳民间资金。争夺与银行树立长期协作关系(如:刊行中期单子、与证券公司协作等),以进步授信额度,争夺更多的银行融资,或积极测验上市融资。

二是拓展本钱运营空间。大型建筑企业要应用本身资金雄厚、治理技能才能强、具有施工才能的优势,出力抢占根底设备范畴市场。增强与当地县政府的沟通协作,普遍参加旧城革新与综合运营开拓。要勇敢测验本钱营运形式参加保证性安居工程建立。

三是坚持多元化发展,延长财产链条。积极向设计、装饰、建材、机械租赁、房地产等范畴延长,走投资、开拓、施工一体化道路。跨行业开辟运营,建筑多板块一起发展的格式,如在酒店治理、旅行投资等范畴完成多元化发展。

四是加速培育本钱运作人才和科技立异。要引进本钱运作和项目治理复合型人才,也可以经过跨学科的持续教育、现场理论等进行培育,还要注重对员工进行综合本质及多学科技艺的培训。

五是积极开拓拥有自立常识产权的专利及中心技能,以专有技能、中心技能提拔企业竞争力。要高度注重项当前期剖析与科学决议计划,要对资金筹措、利率程度、投资预算、投资报答、回购、运营年限及方法等进行精准的猜测,进步企业投资运营的风险防备才能。

篇7: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

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

**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实际,打转型牌,借转型力,做转型文章,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通过强化理念、 构建平台、提升产业、破解难题,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半年,全市经济逆势上行,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4%;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8%。在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市位居全国294个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第五位。7 月24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在**召开,推广了他们两个转型经验。

开展“三项活动”,强化两个转型理念。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经济转型试点和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以解放思想为转型先导,通过开展“三项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转型共识。针对转型信心不足的问题,开展了“解放思想求发展、坚定信心为转型”活动。市委请专家讲课,解读国务院38号文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转型研讨,汇编《坚定信心迎挑战、加快发展促转型》文集下发,统一了转型认识,坚定了转型信心。针对转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服务转型大局,优化转型环境”活动。市委、市政府根据各机关部门的职能特点,按照一切思路围绕转型转变、一切措施围绕转型制定、一切力量围绕转型积聚、一切资源围绕转型整合的要求,明确了服务举措和服务标准,营造了政通人和、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转型发展环境。发改委、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对一些需要审批的转型项目,坚持了深入企业,科学快捷高效服务,有力促进了转型工作顺利实施。针对转型方向、转型思想不明确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明方向、科学转型图振兴”活动。全市共确定两个转型调研课题1667个,1558名干部参加了调研,形成转型调研报告1160篇。市委、市政府充分运用调研成果,制定了《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转型方向、转型重点、转型标准和转型效果。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与北京泛华集团合作,编制了转型战略规划和产业转型规划,为**持续发展描绘出了美好蓝图。

构建“三个平台”,确保两个转型科学运行。构筑了两个转型的组织领导平台。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局等42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两个转型领导小组,设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组织、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为两个转型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他们以主要精力抓两个转型工作。市委、市政府设置了两个转型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成员建立了两个转型联系点。这两年,共召开专题会议25个,研究论证决策和解决两个转型中的重大问题140多个;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共计70多人次,形成政策性的意见建议150条。构筑了两个转型工作机制平台。根据两个转型工作的实际需要,创建了两个转型工作会议制度、工作协调调度制度、现场办公制度、指导检查制度、跟踪问效考评制度、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考核制度近百个,确保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行政机构都以主要精力想转型、谋转型,围绕转型出政绩、求进步。针对阻碍转型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已废止不适时宜的规章制度72项。构建了两个转型的资金保障平台。要转型,资金是主要保障。他们坚持招商引资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注重利用境外、域外资源,把资金状态上升到资本状态,目前,外来投资和民间资本占转型项目总投入80%以上。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瓶颈问题,向国家开行争取转型资本金10亿元左右,从中国银行**分行获得100亿元意向性融资额度。麦达斯等企业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20亿元贷款支持,金刚水泥重组后融资30亿元以上,确保他们转型的顺利实施。

升级“六大产业”,建设两个转型支撑体系。转型前,**市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的`产业国家已经不再支持。国务院38号文件出台后,他们及早调整了落后的产业结构,重点培育了“六个接续替代产业”,即以麦达斯铝业、利源铝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材料、超高性能隔膜纸、生物发电为先导的新能源产业;以博大制药、德春米业、巨峰生化、金翼蛋品为骨干的生物健康产业;以选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建筑塔机等小企业集群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以金刚集团、鑫达铸造为支撑的冶金建材业;以东北袜业、得亨纺织为核心的纺织袜业。为推进这些产业快速发展,这几年,全市实施立市型、税源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683个,投资超过700亿元,年均递增166%。特别是去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后,进一步加大了转型工作力度和项目推进强度,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现在,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的新兴强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经济贡献率和财政贡献率明显提升,去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转型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特征的发展支撑体系。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破解“三大难题”,展示两个转型风采。破解城市功能不佳难题。全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辽伊高速、辽西铁路即将通车,营梅高速、吉草高速正式开工,辽西高速、**至东丰高速、辽长铁路年底开工,**机场正式列入国家规划。全力解决城市功能设施升级问题,城区电网、热网、供排水、燃气、通信管网改造全面展开,向阳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基本封闭,医疗废弃物处理和人民大街地下工程顺利进行,城市管道燃气年底可实现部分区域送气。这些投资是建市以来城区功能投资的总和。破解民生投入不够难题。投入30多亿元,治理采煤沉陷区300多万平方米,改造城市棚户区和煤矿棚户区5万多户;全省首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启动,全面放开农民进城户籍和子女入学限制,市级财政工资性支出三年提高2.46倍,城镇低保水平达到全省上游水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年提高1.6倍。破解软环境不优的难题。精简和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7项,解决了政出多门等问题。实行3个工作日内答复、7个工作日内办结、一个月内满足开工条件快捷办公,提高了行政效能,确保了投资尽快落地、企业尽快落户和项目尽快落实。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篇8: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及推进建议论文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及推进建议论文

摘要:文章以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作为分析对象,对当前建筑绿色施工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推进绿色施工问题的相关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实现建筑施工的绿色化、节能化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工程;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加快,资源的高能源也日益严重,我国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粗放的建筑产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建立绿色的、环境友好型的建筑发展方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筑行业本身是高能耗的产业,在建筑业实行绿色施工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首先树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绿色施工对于更好的进行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绿色施工的理念以及内涵

施工是建筑得以完工的建设过程,在建筑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对于各类与建筑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则具有更高的需求,在整个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都要始终贯彻落实绿色施工理念,从而达到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所谓的绿色施工指的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实施,在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对环境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环节,减少对于建筑材料的消耗,从而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的理念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在施工过程当中各种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绿色施工理念不是独立的,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发展方式应用于工程的管理技术,同时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展战略在建筑行业的的应用。绿色施工的内涵主要包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建筑资源和能源;采用合理手段提升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材料的绿色清洁度;对环境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并且提升施工过程的清洁度。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2绿色施工的基本现状

2.1施工材料以及机械未达到绿色施工要求

截至目前,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建筑行业的推进还处于初级阶段,阻力很大。要想更好地实行建筑的绿色施工首先要保证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并且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要在绿色化以及合理化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绿色建筑施工的理念刚刚开始实行,我国对于绿色的建筑耗材的要求并不严格,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粗放的建材使用方式,我国缺乏相关的建筑材料环保规范,施工企业选择时没有政策依据,从而导致建材达不到环保、绿色的要求。另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机械种类较多,但是对于建筑机械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评价制度也不够成熟,碳元素排放量超标的.现象非常普遍。

2.2施工工艺还不能满足绿色施工的基本要求

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仍然延续传统的施工工艺,所以常会出现施工工艺过程以及工序选择上的不合理、不科学现象。传统的施工工艺通常是为满足成本、质量以及进度三大目标,施工过程中缺少了节约材料、节能以及节水等要求,管理人员以及现场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施工的意识,致使很难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应用于施工每个环节当中。

2.3缺乏绿色施工激励机制,人员的职能划分不明确

绿色施工的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各方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都需要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要综合考虑施工设计方案是否节能绿色,监理单位是否在施工现场坚持绿色施工的原则,另外建材生产单位以及政府的相关激励政策是否健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施工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当前,由于绿色施工的理念尚处于理论阶段,各个主体之间的职能也不够明确,施工单位、开发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乃至政府之间都没有形成明确的责任以及分工。由于缺乏相关绿色施工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激励制度,对于绿色施工的推进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2.4施工的信息化以及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下

未来我国建筑产业主要朝信息化、工业化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进行了许多绿色施工的尝试,通过构件预制化以及提高施工效率来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但是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由于人员之间的交流、施工信息、工业化水平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建筑业绿色施工理念的推进。

3推进绿色施工的建议

3.1建立有效的绿色施工制度

作为施工企业,要根据企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推行绿色环保,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要求和ISO14001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组织施工,从建材、施工工序、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整个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综合的考量环境的安全、成本以及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推进相关的绿色施工考核激励制度,从而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实和发展。

3.2编制绿色施工的基本方案

在各类工程施工方案里面,绿色施工的方案应该进行单独的设置,绿色施工方案要不违背总的施工方案,对绿色施工的细节进行精细的划分,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要通过数据论证的方式来检验施工效果,如材料的消耗量、资源的节约量、材料的节约率及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控制水平等。

3.3加强绿色施工培训和交流机制

要想让绿色施工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是置管重要的,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绿色施工的基本观念,使之加强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首先要针对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他们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绿色施工的理念,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加强对于绿色施工的操作原则以及操作方法,不断的加强他们对于绿色施工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从而更好的提高他们进行绿色施工的效率。

4小结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绿色件数施工是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我们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利用资源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全球环境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全世界都在倡导建立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新局面。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在一直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在当前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大肆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绿色施工模式也就成了当前形势之下的大趋势。无疑在推进绿色施工模式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但是我们更要克服目前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顺着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继续前进。逐步的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整个绿色建筑发展过程当中所应该起到的指导性的地位,并且对于绿色施工的理念要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作者:阙汉伟 单位: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惠.建筑工程加快推进绿色施工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39(6):243-244.

[2]赵升琼.基于成本分析的绿色施工技术评价[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16-18.

篇9: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

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及建议论文

广播电视报,是指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创办、以刊载广播电视节目和评介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定期出版物。作为广电系统的成员,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体,它必然依附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广播、电视的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广播电视报发展的黄金时期,绝大多数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并得到快速发展的。“鼎盛期全国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5千多万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1/7,绝大多数在当地的报刊发行量中遥居首位。”①

一、广播电视报的困境与转型

中国的媒介生态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发生了剧变:传统媒体的市场化加速,为了争夺受众和广告份额,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等新媒体快速成长,它们开始抢占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市场。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趋恶化,它们的“生态位”受到其它类型报纸和互联网的侵袭。广播电视报丧失了独家垄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的特权,一些日报、晚报、都市报等综合类报纸也开始详尽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和评介,综合类报纸的跨界使得广播电视报导听、导视的功能被分流弱化。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功能逐渐丧失,它们的生存空间从此日渐萎缩。“90年代以后,城市晚报、娱乐报、都市报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广播电视报整体上陷入低迷。”②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处于各层级广播电视报的最低端,报业市场相对狭小。因此,它们遭遇的竞争和面临的困难比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报更加严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地诸多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好景不再,陆续出现读者减少、发行量下降、影响力降低和广告经营额下滑的困境。面对空前的压力和困境,一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无动于衷,继续维持原有定位和发展策略得过且过混日子。然而,绝大多数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媒介生态的变迁十分敏感,它们积极应对,努力适应、调整和突围。一些地级市广播电视报对自身重新加以定位,试图超越广电的“限制”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就是一家尝试通过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从而突破困境的媒体。

二、《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概况及其转型

《邵阳广播电视报》是由邵阳人民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在1988年创办的一家地市级媒体。当时,它只是一张以介绍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为主要内容、售价仅5分钱的铅印小报,但受到邵阳市广大市民热情追捧,市区家家户户几乎都订阅有《邵阳广播电视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的运营出现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变化,《邵阳广播电视报》开始进行调整转型。《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先采取的调整措施是“扩版”,试图通过丰富报纸的.内容、增加信息量来留住原有读者、吸引新受众。1993年8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1次扩版,从4开4版扩为4开8版。1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2次扩版,由8版扩为12版。,《邵阳广播电视报》第3次扩版,由12版扩改为16版。“扩版”这种常规性的调整措施并没有让《邵阳广播电视报》走出困境,《邵阳广播电视报》自我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大。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从此“告别广电”彻底向综合性都市报转型。转型后的《邵阳城市报》以“责任媒体,百姓情怀”为办报宗旨,以“立足城市、放眼农村、关注民众、服务大众”为服务理念,报纸栏目新闻化,报纸内容都市化、生活化。现在,《邵阳城市报》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邵阳广播电视台主办,新闻从业人员为14人。报纸4开16版,周二、周五出版。报纸期发行量约为5万份,发行以邵阳城区为主,覆盖八县一市三区,发行以订阅为主,报刊亭也有销售。目前,《邵阳城市报》经常性栏目有新闻、关注、民情通道、锐评、情感、副刊、连载、微博等。“新闻”栏目以刊登邵阳市及市辖各县、市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为主。“关注”栏目是对本地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焦点话题的报道。“民情通道”栏目主要反映邵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联系相关政府部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锐评”栏目主要是一些针对时事热点的短小尖锐的评论。“情感”栏目则是刊发当下都市人的各种情感故事。“微博”栏目选取的是励志小散文和网络短新闻。除了上述的经常性栏目以外,《邵阳城市报》还不定时地开辟金融、教育、人物、保健、生活、汽车等专栏。这些非常规的专栏一般围绕广告经营来确定栏目和栏目内容。《邵阳城市报》希望通过栏目、栏目内容与广告的相关性来吸引广告客户,从而提升报纸的创收能力。

三、从《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路径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的误区

《邵阳广播电视报》在面临困境时能积极应对并试图通过转型来谋求发展的机遇,这是难能可贵的有责任的表现。然而,与其它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所采用的措施和所走的路径一样,《邵阳广播报》的转型有一些明显的误区。

(一)定位失误导致深陷激烈竞争之中

204月8日,《邵阳广播电视报》更名为《邵阳城市报》,把自己定位为综合性都市报,希冀以此为契机确立在邵阳报业市场的主体地位,一举从边缘性媒体转变为主流媒体。然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希冀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这是因为《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原本就是一种报纸定位策略上的失误。“报纸的定位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市场为对象,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同时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报纸品种。”③可见,报纸定位要充分考虑报业市场和自身的竞争力。《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种没有充分考察邵阳报业市场和正确评估自身实际情况的定位。作为内地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有几百万人口的邵阳市的报业市场并不大。在《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以前,在邵阳市发行的综合性都市报就已经趋于饱和,无法再容纳新的综合性媒体。在邵阳发行的有省级媒体《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和本地的《邵阳日报》、《邵阳晚报》。《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邵阳报业市场中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去争夺它们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可是,与上述这些老牌综合性都市报相比,在人、财、物和新闻采编、发行、经营等方面,《邵阳城市报》都处于明显的弱势且有着诸多的短板。因为这些弱势和短板导致《邵阳城市报》在内容、时效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相抗衡。与其它综合性都市报相比,《邵阳城市报》4开16版的篇幅显得比较单薄。最要命的是,为了填充版面,《邵阳城市报》还经常其它都市报的报道。像《邵阳城市报》的“人物”栏目和“特稿”栏目基本上是转载其它都市报的稿件。作为一份周报,《邵阳城市报》周二、周五出版,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方面远远赶不上每日出版的综合性都市报,常常报道一些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内容的单薄和新闻时效差使得《邵阳城市报》无法通过媒介内容来吸引受众和广告商,从而导致它在与老牌的综合性都市报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下风。从《邵阳广播电视报》的遭遇可以看出,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是一个误区。转型综合性都市报必然会深陷激烈竞争之中,而且会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不仅不会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会不断地被边缘化,且丧失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

(二)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

《邵阳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更名的年开始,《邵阳城市报》就不断淡化自己的“广电”特色。现在,从《邵阳城市报》的报名、报纸定位、办报宗旨和报纸理念都看不出与“广电”有任何联系。在报纸栏目和内容方面,除了与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公共频道共同打造《民情通道》栏目外,《邵阳城市报》就再也没有其他与“广电”相关的栏目和内容。评介广播电视节目本来也应该是广播电视报的主要内容,但在《邵阳城市报》上也见不到任何对邵阳广播电台、邵阳电视台节目的评介。广播电视节目表应当是广播电视报最重要的栏目和内容,因此,广播电视报常常被人们通俗称为“广播电视节目报”。独家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曾经是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指该媒体胜过竞争对手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称。”④在转型以前,广播电视节目表是《邵阳广播电视报》最受读者欢迎的王牌栏目,是《邵阳广播电视报》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转型以后的《邵阳城市报》不再刊登邵阳广播电台和邵阳电视台的节目表,主动地摒弃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作为地市级广播、电视的衍生媒介,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广播、电视确立了依附关系。广播、电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可以和应该吸取、利用的重要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应该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永恒主题。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盲目淡化“广电”特色可能踏入如赔了夫人又折兵般得不偿失的误区。不再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是一种主动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行动,最可悲的是,转型之后的广播电视报无法打造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自我放弃核心竞争力的转型无疑会导致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丢掉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这种自我切割强项的行动无疑是走进了转型的误区。这种转型不仅不能吸引新的读者和广告份额而且会让已有的读者和广告份额大量流失。

四、结语

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经风光无限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面对压力和困难,不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然而,除了极少数成功的特例之外,大多数转型之后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依然没有摆脱困境,不仅没有一跃成为当地报业市场的主流媒体,而且依然不断地被边缘化,已有的受众和广告份额也大幅度减少。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之所以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它们走进了转型的误区。广播电视报转型为综合性都市报就必然要和当地报业市场中已有的综合性都市报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地市级广播广播电视报转型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淡化“广电”特色、摒弃自身核心竞争力。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这种主动放弃无疑会导致它们丢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毋庸讳言,面临困境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进行转型是一种必然。但是,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前一定要先对自己所处的报业市场作出冷静、客观和准确的分析,不仅要明白自身的优势和弱项所在,而且还要充分了解研究报业市场的其它媒体。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在进行媒体定位时可以采取差异性的策略,扬长避短,尽量避免与当地强势媒体同场竞争。地市级广播电视报转型不仅不能主动淡化“广电”特色,而且应当继续充分利用自身所处广电系统的优势,加强与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合作和互补。转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报应该继续刊登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介绍、解释、评论、补充、延伸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广泛利用和深度挖掘广播、电视节目资源,重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地市级广播电视转型还必须充分依托网络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利用网站、微博、QQ、微信和APP等传播平台来建立高效、全面的覆盖网络。

注释:

①张瑜.浅析当下广播电视报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今传媒..9.53.

②张振东.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1.19

③罗小萍.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8.35.

④王庚年.国际传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100.

篇10: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思考论文

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思考论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重要支撑点与推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实施,能够切实推进应用型大学转型。本文基于应用型大学推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联性,从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的等层设计出发,实证分析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

一、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的等层设计

策略是落实计划与理念的推手,科学的策略选择能够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按定位有序、有效率地推行,并且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从调研与研究中总结,创新创业教育推行的策略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单一的教育行政推行策略,逐渐纳入利益激励、行为引导与政策扶持的策略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活动义务形态转变权利形态。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总体上形成党政领导,职能负责,多方协同,主体参与,政策促进,利益保障的治理型推进策略。

二、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的模式特点

(一)创新创业教育制度顶层设置。学校高度重视党和政府提出的创新创业议题,并从政治、教育与发展的高度,进行动员认知,形成全校师生对此的共识与重视,学校于底组建的职业发展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教研部,全面负责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承担,通过设立职创部这一职能部门来承接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同联动配置。在职创部的统筹协调下,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项目与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为依托,将鞍山师范学院各种资源有效协同联动,采取多种措施落实策略安排是打造多组织联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融入专业教学过程,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目标。

(三)构建多级进阶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所谓“多级进阶”型的课程体系,是指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拓展课程+创业先锋课程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I《创业基础》课程,以及基于各专业培养计划的专业性创业基础课,在拓展课层面,强调技能训练、意识培养,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KAB、SIYB创业培训,企业经营模拟运作以及相关创业管理等课程。强调精英应用培养的先锋班,实行专业化、职业化与应用型教育培养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能力与支持的“多级进阶”型教育培养发展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有效参与。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主体主要是存在教育主体———教师以及各种教育者、教育对象主体———大学生、教育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到鞍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如在师资队伍上,建设一支稳定的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要逐步成为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项目指导的主体,积极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和专家学者等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五)科学多元的推进策略。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为了调动大学生积极接受、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与参与度,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各学院要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有效地使用校内实践资源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沙盘模拟实训,创建创新创业社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

(六)多元政策促进与教育利益保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职创部通过多元政策的出台,促进全校资源、教师与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特别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利益平台配给与激励实现,保障各参与主体都能获得预期利益,从而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激励性、成果目标性与发展可持续性。

三、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的短板

(一)创新创业策略科学设置有待优化。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现在主要是课程教育、行政推进、项目推广与平台孵化的策略实施方式,这种策略的主导性、参与性主要由职能部门掌握,学生、教师与其他部门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不足,教育活动的弹性与回应性存在阻滞。

(二)教育课程设置知识化代替意识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而当前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呈现通识知识教育的特点,意识训练与培养不足,在能力训练上,具有创新创业执行性能力体系养成教育不足。

(三)主体参与推进策略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无论是教育主体、教育对象主体还是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这种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参与积极性与程度就不高,如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除了学分的要求,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其它需求没有得到激发与满足,参与程度不高,教师参与其中往往也是个体行为,这与团队参与的渠道、激励等相关措施缺位有关,二级学院的组织、参与性不强烈,存在利益激励缺失的问题,这需要利益激励与保障的制度化改进。

(四)政策促进与利益保障的力度不足。鞍山师范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大量资源,出台各种促进政策,但这里存在两个突出的政策误区:一是利益激励政策缺位,特别是参与教师的激励政策,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育,对于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更具多元专业、创新应用与实务实践性,参与教师的付出精力、能力与团队性的要求更高,这需要相关具有实质利益性激励政策的保障促进,这方面存在缺失,造成教师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二是权力下放政策的缺乏。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全员参与,在基层组织层面,二级学院的作用尤为推出,这是落实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精细化的关键,这里是学生、教师、实践基地与专业支撑的节点,但由于缺乏权力下放的制度安排,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二级学院处于管理客体地位,缺乏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利益分享机制,使得二级学院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度、配合度与主动性存在不足,如何调动二级学院的主动性、主导性与特色发展,是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四、鞍山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策略选择的科学优化

(一)课程教育与师资的特色精细定位策略。特别是相关教师与实践指导者,形成特色创业创新指导教育团队,为有创新创业兴趣与志向的学生,提供学习、教育与实践的支持资源,起到专业引导,环境熏陶,课程启蒙,意识激励,团队训练,项目培养,社会实践的协同治理培养教育模式。如对于课程设置与授课,应在现有创新创业通识知识授课形式的基础上,更加专业浸入—职业情景—精英意识综合培养的3D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中将专业教师、行业实践者与创业精英引入课堂,将知识教育、技能习得、意识训练与应用能力综合激发、培养和引导。

(二)项目训练的特色精细开展策略。一是要形成师范类、非师范类的项目选择体系,激活师范学院在师范教育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意识、资源;二是强化项目的支持、辅助与监管,特别是要做好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训练,防止项目运作失控,增加学生的挫败感与失败率,产生项目运作的破窗效应;形成多级强度的项目体系,在常规项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创新创业的成熟度,参与学生的成长度,形成一些创业强化项目,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可选择性、高度完整性和非常有实用性的项目。

(三)综合运用制度行为策略推进开展。鞍山师范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上,应采用制度———行为策略,创新创业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教育利益而形成的积极生产性行为选择,这种激励性不是简单通过理念灌输与知识传授就能实现的,需要激发人的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创新创业动机与行为心理,因此从行为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需要提供各种利益分配与保障制度,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参与的各类主体具有预期性、可持续性与发展性;在此基础上,配合各种管理、保障与监督制度,形成一种创新创业教育内驱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篇11:推进公立医院会计思维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论文

推进公立医院会计思维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论文

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作为医改主体的公立医院的经济总量日益增大,经济活动趋于复杂化,这对整个行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因此,推动公立医院传统的财务会计向全面的管理会计转型,成为提升卫生行业会计工作水平,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公平的医疗服务并满足社会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之一。

一、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升级版”。

应当说,管理会计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财务会计只是从事简单的报账、记账、核算、报表等工作,通过会计报表信息给医院的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数据。随着医改对公立医院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复杂,体现在诸如医保付费方式的多样化、医院全成本核算要求、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等方面。

这种情况下,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对医院经济数据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的要求,培养和引入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迫切需要推进的工作。

虽然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升级版”,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工作目的和 内容上,更应该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此,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克服用财务会计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管理会计的工作。

二、管理会计提升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在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可在其经营管理的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管理会计有助于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迈进。管理会计通过参与公立医院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可以使规划的目标和决策的行为更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管理会计有助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目标的实现。医改越来越重视公立医院公益性职能的发挥,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会计可以通 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论证,及时控制和调节医院的经营活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公立医院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管理会计有助于公立医院绩效考评的实施。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现代管理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立医院的管理中,管理会计可以通过这些管理工具的应用,在传统的资产负债率、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指标的基础上,有效地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内部流程、客户满意度全面融合起来,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多措并举推进转型。

为实现公立医院会计思维向管理会计的顺利转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完善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强化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财 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公立医院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落实三级公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的要求,增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主动性。

第二,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求。灵活多样的数据采集既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手段,也是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依据。由于公立医院管理的复杂性,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信息技术的优劣成为了决定管理会计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因素。

第三,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为加大公立医院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卫计委财务司启动了卫生计生经济管理队伍建设“335工程”,即面向领导干部、领军人物、全体工作人员等3个层次,强化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3个基本,覆盖财务、审计、价格、资产、绩效管理等5个领域,培养一支适应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需要、符合卫生计生经济管理工作实际的高质量经济管理队伍,为三级医院以及大型卫生计生机构配备总会计师做好人才储备。这也是完善和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

改革促进发展,医改逐渐进入深水区。《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公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索构建适合公立医院的管理会计体系,应该是今后一段时期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方向。

培养一批坚持依法理财、精通财会业务、善于经营管理、把握事业发展规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管理会计人才,将为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充足人才储备和强大智力支持。

篇12:啤酒营销转型的“策略推进”

随着近一段时期啤酒也搭物价上涨的“东风”,啤酒正逢市场热销,与此同时,全国啤酒市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啤酒市场四大巨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以及百威英博的市场合计占比高达58%。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四大啤酒集团除在自有发展思路下已经形成各自的优势区域外,还不断在对手的区域里夹缝生存并谋求突破,以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中国啤酒市场全国和区域性强势品牌众多,目前已形成燕京、青岛、华润、百威四大啤酒集团为第一梯,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等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在山东有青岛,华北有燕京,东北有华润雪花和哈啤,西北有汉斯、黄河、乌苏,西南有重啤,广东有珠江,福建有雪津,中原有金星等等。“十二五”将是我国啤酒工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结构、不断解决矛盾,构建和谐产业的重要时间窗口。

中国啤酒市场几年内仍将持续买方市场的格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二、三线品牌的快速成长,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一线品牌加紧扩张与洗牌,明显加速了产业整合的步伐。但竞争主体还将主要集中在华润、青岛、燕京三大主力阵营,重啤、哈啤、金星、金威、蓝带等紧随其后,从而上演混战局面。在竞争背后,国内啤酒业整合步伐将会加快。“啤酒企业强强合作、大联合时代成为一种基调”,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重组等方式,以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为努力方向,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虽然啤酒品牌和啤酒企业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重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产业与市场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但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啤酒品牌或企业个体,营销仍然没有放松,整合虽是趋势,但竞争仍然长期存在,这不仅体现在一线品牌之间,还体现在二三线啤酒品牌当中,而啤酒营销也通过行业融合为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否也象行业大趋势一样渐入佳境,这是啤酒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对待的。

做大销量才是生存之源

在普遍缺乏品牌积淀的中国啤酒市场上,没有市场基础,没有稳定的销量,品牌建设无异于空中楼阁。啤酒企业必须扎扎实实地把销量做上去,这也是啤酒企业生存之源。

1、按细分市场差异化的需求,开发不同口味的系列化啤酒产品。保持产品结构的层递性。合理的产品结构应该是高、中、低档皆有。同时,每个档次的产品都有相应的消费群,并有一个合理的占比。产品通过不断地新老更替,优胜劣汰,使产品不断得到升级,保持了产品的差异性。

2、近几年很少看到策略性强的啤酒促销活动,经常见到的是莫名其妙的路演、只会吆喝的广告,越来越高的终端回扣或不正当价格、渠道、终端争夺战。科学地规划促销活动,让利于消费者,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是提高销量的持久力量。

3、啤酒的消费场合和购买场所具有多样性,客观上需要多种分销渠道的组合运用。而在采用多渠道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考虑到渠道的互补与冲突,如主打夜场的产品就不应该在商超渠道出现,

渠道精耕的重点在与对分销商的激励和管理,以及对终端的支持与服务。

营销转型实现战略突破

为适应新的竞争需要,啤酒企业应快速调整,实现以下几个营销转型与突破。

营销的初始成功靠机会,而持续的成功靠基础。面对消费选择日益理性、消费氛围日益成熟、竞争日趋激烈的啤酒市场,企业的竞争将演变为品牌、渠道、促销资源、管理能力的综合对抗,而综合实力则来源于对基础营销、系统营销的重视。因此,企业应更多关注对区域市场营销与管理:精耕细作、系统得开发、管理与维护,啤酒生产企业应逐步改变面向分销商促销的现状,而将促销战场转向终端,甚至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促销。不仅需要发现机会,更多的是培养机会、催生机会。很多的市场“成于营销、败于管理”,就是企业的营销思维还停留在机会营销阶段、缺乏对市场的基础性营销。

啤酒企业除提高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对渠道的控制力、提升强势排他性竞争力外还要对渠道结构细分、升级和优化,实施层次化、专业化运营管理。随着国内啤酒产业的日趋成熟,国内一、二线品牌的相继介入,技术、成本、渠道、品牌壁垒会快速升级,整合的加速、消费空间的拓展、需求的满足和掠夺,也将直接体现在市场一线营销的对抗和竞争上,营销转型成为必然:“蜕变方可新生,浴火才能涅”。

渠道创新助推生命力

啤酒企业要想打造对市场的强势掌控力,这就需要企业全程介入目标市场渠道网的开发、建设、管理与维护,以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即时、准确把握和对有效终端、分销环节、经销环节的强力控管。渠道环节过多、过长,企业的经营理念则无法在市场落地,根本无法培育、引导消费,更谈不上战略初衷的实现。

啤酒营销力将多体现在渠道快速分销能力和服务维护能力上,渠道整合与扁平化是大势所趋。为加强啤酒的快速分销能力与服务水平,企业对原有的渠道结构一定要加大整合力度, 企业究竟扶谁遏谁,一级经销商还是二级分销商?虽没有定势,但目前啤酒业在选择培养扶持对象上一般遵循终端影响力的标准:即谁在终端市场的影响力大、有做终端的超前意识与能力,则重点扶持谁。

并且,啤酒企业还应致力于渠道增值营销战略,并以此作为一种对目标市场的智力投资和无形资源支持,把引领渠道成员与企业同步成长、发展、提高作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客户座谈会、联谊会、新品推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渠道成员进行广泛地培训,实现企业经营理念与渠道成员特别是下线成员的沟通和灌输,拉近厂商感情距离。

篇13:推进三个转变践行转型战略

推进三个转变践行转型战略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户需求的.深刻变化,通信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是伴随市场竞争的逐渐复杂,语音通信个人化、数据通信宽带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二是通信网络技术演进带来多网络、多业务、多终端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三是信息化以及衍生出来的新需求、新业务、新产品前景广阔.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全省主体固网运营商的黑龙江网通,必须紧跟全球电信业以技术融合和业务综合为特征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国网通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变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靠创新发展推进企业转型.

作 者:段旭东  作者单位: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刊 名:通信企业管理  PKU英文刊名:C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4: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

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情况调研报告

3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其向规范的企业和公司方向发展”。为贯彻国家总局文件精神,我们在区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全区上下立足“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与周边县区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存在着一定差距。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把资金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雇工8人以上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大户)标准。调查发现,全区13363户个体工商户中,有个体大户74户,资金数额最大的达500万元,最小的为50万元,雇工最多的达120人,最少的1人;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其中商品批发零售类12户,餐饮18户,洗浴7户、住宿6户、娱乐类13户,加工类18户。

二、个体工商大户不“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调查发现,这些个体大户从经营规模、场地、用工看,完全具备了开办私营企业的条件,但迟迟不愿升级为企业,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不合算,不愿升级转型为企业。个体户一旦注册成私营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等一分钱也不能少缴,许多个体工商户认为转为私营企业不合算。二是有扶持,不想升级转型为企业。有关部门对个体户管理相对私营企业宽松,个体工商户不仅可以合理避费,在用工、财务、经营上全由老板一人说了算,省了不少“麻烦”。特别是9月1日全国停收“两费”后,一些商户经营规模、场地、用工完全达到了私营企业的标准,但坚决要求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三是怕风险,不敢升级转型为企业。一些个体工商户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担心转型为企业后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认为要不要升格为私营企业,应视业务、实力具体情况来定,只要政策允许,只要能赚到钱,个体户也没有必要升级。四是无推力,不去升级转型为企业。近年来,在如何引导个体工商大户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许多省市已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动员引导个体大户“转型升级”。但由于缺乏政府层面上的强有力领导和配套政策措施,致使个体大户升级转型为企业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五是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繁,市局指导意见规定,升级企业继续经营原个体工商户已取得前置审批许可项目的,申请人持企业登记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个体工商户拟升级设立企业的'证明书》和原前置审批许可文件及审批机关要求提交的有关申请材料等,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变更审批许可文件。对于个体户来说,要把所有前置审批许可项目一次性进行“升企”变更,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

个体工商大户不“转型升级”有哪些影响?

个体大户不愿“转型升级”,一是影响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大户得不到及时升级转型企业,不符合推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二是影响生产经营的公平竞争。个体大户一般无建帐强制要求,承担的税负较少,管理的投入较少,规范的要求较低。而私营企业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税负足额征收,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影响个体大户的扩大经营。个体户对经营风险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且不得转让或合资,经营风险大;部分行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登记为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刷业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条例规定,从事印刷业、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快递业务、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劳务派遣等行业必须登记为企业类型,禁止个体户进入;在融资方面,个体户与私营企业相比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三、引导个体工商大户“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一是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全面宣传。工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快、范围广、更新方便的有利条件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确保公众对“转型升级”工作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要利用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平台进行转型宣传,在会员中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创业发展”的活动,激励广大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规范自身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在监管中进行直面宣传。工商管理人员要利用直接接触管理相对人的有利条件,对个体大户进行不定期的走访或约谈,耐心讲解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有利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为管理对象提供人性化服务。

(二)发挥职能,规范登记。一是要依法准入,规范登记。工商部门要严格登记条件,把好市场准入关。对拟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登记工作,对从业人员超过7人,具备开办企业、公司条件的要引导其办理企业、公司登记。二是要严格控制,防止回流。对工商部门“两费”停收后,有些私营企业、有限公司通过注销企业、公司之后再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要加强控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三是要周密调查,重点引导。对年销售收入200万以上及雇工7人以上的生产型、服务型、商贸型个体工商户要重点做好“转型升级”登记引导工作。各职能部门对辖区内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要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转型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要做到数量、规模、经营状况清楚,通过政策宣传、法规讲解、登记答疑等工作引导其自愿“转型升级”,办理变更登记。

(三)强化措施,服务转型。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工商登记窗口要积极为办理转型的个体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帮助办理”制度,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颁发营业执照;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可使用原企业名称。转型为公司制企业的,可以在原名称后加“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对个体工商户获得驰著名商标、“守重”企业等各种荣誉称号在转型后仍可延用;对转型后经营状况良好,商业信誉较高,连续3年无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行为的实行免检(高危行业、食品行业除外)。二是要加大监管力度。工商部门对新登记的个体工商大户要进行实地审查,查看其经营规模,对符合“转型升级”条件的要进行积极引导。利用验照、检查等时机及时掌握个体工商大户从业人员、生产经营规模等相关情况,对符合开办企业条件的及时劝导其办理变更登记。三是要切实维护合法权益。严格禁止借转型之机,强制企业加入协会、学会,强行收取会费等行为;严格控制各类专项检查,限制重复检查,对于向私营企业吃拿卡要、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依法保护私营企业投资者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四是要区别对待转型。“转型升级”引导工作要切合实际,不搞“一刀切”。对于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目前还不具备“转型升级”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可以不纳入“转型升级”引导范围。

篇15:海绵城市建设的困难误区及推进建议的论文

海绵城市建设的困难误区及推进建议的论文

1 海绵城市热潮

传统的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模式已经对水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与危害,近年来的城市内涝灾害广受病垢。

事实上,严重的径流污染、水文循环的破坏乃至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必须受到更充分的重视。无论如何,以刚性的、灰色的雨水排除系统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局限性已非常明显。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雨洪问题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年相继发布文件(国发 23、国办发36号文),指导城镇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城镇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排水防涝规划》)编制要求与总体方向。在住建部的直接领导下,北京建筑大学负责主编、多家规划设计研究院参加编写《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导则》,几经修改与完善, 年10 月,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下简称《指南》)的名称发布。同年 12 月,国家住建部协同财政部、水利部共同发布海绵城市试点申报通知,调动全国 100 多个城市的积极申报。 年3 月底,经过数轮竞争性评选,确定南宁、白城、济南、武汉、镇江、嘉兴等 16 个城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试点,要求每个试点城市 3 年内建成并运行不少于 15km2的海绵城市示范区,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总额超过 200 亿元。目前,全国范围建设海绵城市的热潮方兴未艾。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推行现代雨洪管理体系[1].然而,在具体的实施和落实过程中,却面临许多难题,涉及到观念的转变、新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规范标准的制定、新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程序、管理模式创新、跨专业协作、政策与实施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等诸多亟待解决和配套的工作。从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发展较早、推行比较好的国家及城市建设经验来看,这一系列技术与管理的变革从 80 年代延续至今,仍在发展和不断创新。从国内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内容的普遍理解和掌握程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储备、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建设等多方面来看,在几年内快速完成行业的整体转型,并大规模的推行,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巨额资金支持的建设热潮背后,更需要理性、冷静的思考,全面梳理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误区和障碍,把握关键,从长远着眼,从近期入手,制定近远期规划,才能构成更科学、持续的推进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序和科学发展。

2 困难和误区

2.1 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难度认知不足

一些试点城市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艰难程度还认识不足。申报成功城市的试点区域一般既包括改造难度极大的老旧城区,也包括部分新城区与待建区,在两三年内完成超过 15km2的试点区域建设与改造,普遍涉及数百个改造与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评估。

不仅项目数量大、周期短,还必然涵盖各种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选择和合理组合,甚至还可能涉及河道、湖泊及流域的综合整治,如何尽快、有序地完成实施方案的整体规划,科学、有序、全面开展各个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建设,是一项异常紧迫又有很大难度的工作。而且,不同区域也都面临不同的建设风险和落实困难。

对于不少城市老旧城区改造项目,一方面,绿地率很低,难以提供充足的地上空间布置低影响开发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还面临已建绿地的改造、市政道路空间和竖向关系的改造、合流制区域管网的提标改造、水涝点整治、涉及许多不同部门的协调、市民对大范围改造的理解和支持等综合性难题。

新城区虽然绿地率相对较高,但建筑与小区普遍景观条件较好,高层建筑多,不仅面临建筑内排水雨落管断接、景观改造阻力大和提升空间小等专业问题,公共空间大范围改造工程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和对居民的干扰,也会面临市民的抵触情绪甚至投诉压力等,成为推进的障碍。

对于待建城区,地块开发建设时序与海绵城市建设期限的匹配、已拿到土地开发许可的建设项目如何强制落实控制指标,也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题。

而且,接下来编制具有强指导性、实施性的专项规划,大量项目的具体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推行 PPP 模式,质量监督和保障,评估验收准备等安排,都是各城市尽快推进和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总而言之,旧城和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都会面临主、客观两方面许多的巨大困难和障碍。缺乏对这些困难和障碍的清晰认知,以及高效的制度突破和安排,高效率的应对策略,将会极大地影响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海绵城市内涵关系不清

从部分试点城市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与近期工作进展来看,存在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排水防涝、径流总量及径流污染控制等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认识模糊。

一方面,狭义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功能和适用范畴被有些人忽视或夸大。通俗说,就是笔者略为夸张地归纳为对低影响开发的“万能论”与“无用论”两种认识,或者说是“灰色派”和“绿色派”两种不同的主张,即完全依赖或完全否定灰色基础设施。客观来讲,已建城市条件错综复杂,务实有效、可持续的排水系统解决方案很难简单地依赖单一的灰色或绿色设施。毫无疑问,完全依靠灰色设施不符合“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和建设要求[2],而在已建城区大范围的改造工作,受绿地率、管网条件及地面竖向关系等许多因素的限制,不考虑现实条件,一味追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也如天方夜谭,不仅增加实施难度,还可能拖延建设周期、增加投资甚至根本无法落实。

另一方面,排水防涝与海绵城市的关系也亟待明晰。

如一些城市的申报实施方案中,将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狭义地局限于低影响开发分散式设施,而忽视了如多功能调蓄公园、管网提标改造、合流制区域内涝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综合方案和设施的建设。

2.3 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和指标的片面理解和僵化操作

海绵城市涉及新的突破性的控制目标和指标。“渗、滞、蓄、净、用、排”即精炼地概括海绵城市建设的多目标、多途径特征,如何科学地认识这六字的内涵至关重要。

但从一些城市实施方案看,存在理解僵化、认识不清的问题,进而影响实施方案的合理性。例如,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各类项目的分配时,将这六字截然分开对项目进行安排,就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方面,显然是不了解或忽视大多数低影响开发设施多功能的特点。以典型的生物滞留设施为例,该技术不仅包括渗透、滞蓄、净化、雨水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同时,它还必须具有溢流排放之功能以防止水涝,即,仅一种小设施就体现了上述“六字方针”;另一方面,在一个具体的项目甚至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流程中,也是由多功能的许多设施所组成。而且,在实际的雨水系统中,径流总量、雨水利用、径流污染控制[3-4]乃至排水防涝指标,也多是交织在一起,或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和耦合关系,而不是截然的分开。因此,海绵城市实施方案或专项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僵化分割控制指标与项目建设方案,而是要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根据各种设施的特点、适用性和多功能特征,综合分析和选择,进行系统的优化组合,及项目的总体安排。

此外,对“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控制性指标,也需要科学地理解,结合不同项目具体条件,和其它量化控制指标,合理地来应用。

2.4 PPP 模式如何适应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特点和要求

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的 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模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重要内容。首轮试点申报中,开展 PPP 模式的城市额外奖励达到 10%,也是这次申报与建设试点的热点与难点之一。

PPP 模式不是简单的融资渠道,更不应成为地方政府转嫁责任和财政负担的途径。海绵城市建设的 PPP 模式,必须针对海绵城市各类项目的特点,及不同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优势,探索建设 / 运营等不同的阶段、面对政府 / 开发商等不同责任主体下的运作,否则很难形成持续的市场化推进力。举例来说,城市水厂及管网系统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等,一些企业具有相对成熟的运营经验,可通过水费分成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获得长期盈利,比较适合直接作为 PPP 项目。但长期来看,需要探索和解决雨水排放显性或隐性收费的问题。而某些旧城小区、道路雨水系统改造项目,没有长期可持续的收入,建设阶段政府投资难辞其咎,运营阶段也需要综合考虑物业交割和特许经营等不同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上述一些困难或误区都是由于对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系统的复杂关系缺少科学理解和清晰认识,如果不能清晰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会直接造成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混乱和缺陷,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推广造成负面影响。

3 海绵城市推进的若干关键环节

3.1 准确把握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和系统组成

(1)内涵与目标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现代雨洪管理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小城市开发建设对自然水文题条件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具体目标就是要有效控制径流排放总量、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保护生态环境。《指南》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已经给出了这些综合目标的具体控制指标和参数。

(2)系统组成现代城市雨水系统,或者说海绵城市雨水系统,更多通过低影响开发(LID - Low Impact Development)和 绿 色 雨 水 基 础 设 施(GSI - Green StormwaterInfrastructure),结合必要的灰色基础设施实现雨水径流的“渗、滞、蓄、净、用、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子系统[2].图 1 给出了海绵城市雨水系统与设施层面的各子系统的相应关系示意。

·狭义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源头控制系统)

·雨水管渠蓄排系统(或称小排水系统)

·超标雨水控制系统(或称大排水系统)

通过上述系统的整合和有机衔接,综合达到总量减排控制、水质控制和洪涝防治,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或修复。

3.2 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

现代雨洪管理或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对上述系统形成共识,并基于每个城市的具体条件来科学地运用并落实。而具体应用于老城区改造,必须考虑城区现有绿化率条件,建筑雨落管的改造、既有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提升和道路坡度与地形竖向的综合利用等复杂现实条件,广泛采用“绿-灰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国际上,很多城市如西雅图、华盛顿、费城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大力倡导未来推广“绿色”基础设施,结合“灰色”基础设施共同改造城市老旧城区以及建设新城,并编制中长期的实施规划和投入长期的政府资金。2012 年启动的旧金山城市排水系统升级规划(Sewer System Improvement Program, SSIP)中,计划在未来 20~30 年间投入资金 60 亿美元,统筹绿色与灰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旧金山湾区进行系统更新。该计划既涵盖在部分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的绿色改造,也包括污水厂升级、管网提标以及隧道等灰色基础设施的改造,综合应对城市洪涝、设施老化、雨水径流和合流制溢流污染以及抗震等多方面问题[5].

国内一些城市例如沈阳市、镇江市、嘉兴市等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例如笔者参与沈阳规划设计院合作开展的合流制老旧城区的系统改造策略研究,通过源头低影响开发、管网局部改造和调蓄设施建设、盾构雨水干管等多种方式综合解决洪涝与污染问题。虽然研究方案最终由于资金等原因尚未实施,但对于“绿 -灰结合”、“多级蓄 - 排结合”已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成果。目前在参与的多个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中,也是以绿-灰结合为主要规划策略和实施方案的技术路线。

3.3 雨水控制利用系统专项规划和工程设计

面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复杂现实条件、突出的跨专业和系统衔接问题以及紧迫的建设时序,各试点城市急需编制一个具有高度可实施性的综合性的雨水控制利用系统专项规划[6],科学提出雨水系统建设内容,对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等顶层规划提出土地利用要求,并衔接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道路与交通、绿地等其他专项规划等新编与修编,结合旧城改造规划或计划、“棚户区改造”、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共同落实雨水系统相关建设内容(图 2)。

基于各试点城市短期内见效的特殊要求,该专项规划应至少涵盖以下要点:(1)低影响开发、小排水系统、大排水系统的综合目标与控制指标体系;(2)响应控制指标要求,提出市政以及各地块海绵城市工程主要建设方案,既包括分散式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也包括管网及处理厂提标改造、地面行泄通道与调蓄空间、末端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3)重点项目建设清单与时序安排;(4)试点区域考核体系与评估达标方案;(5)建立清晰的资金保障与机制保障措施,权责明确落实到责任主体;(6)相关规划修编建议等。

在上述规划指引下,还需要全面开展大量具体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由于建设任务量大,难度系数高,各地普遍缺乏有技术储备和丰富经验的设计单位和施工队伍为后续工作做强力的支撑。因此,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本地规划设计单位重要作用和责任,还需要借助有实力的咨询团队的有力协助或指导。

毫无疑问,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绝不限于以上几方面。例如还必须有给水排水、风景园林、景观、水利、道路等专业工程师的通力协作,等等。

4 展望

长期来看,我国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模式必然向海绵城市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模式转变。无论是工程界、学术界还是政府管理者都已经清晰认识到原有的目标单一、高碳排放、高污染、粗放型的雨水排放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从一些雨水管理领先国家的推进经验来看,这一转变和新体系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理念、政策机制方面有重大突破,必须建立系统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体系、专业人才队伍和培育新型的产业等等,期望短期内快速见效恐欲速而不达。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正是向这个方向转变迈进的一大步和跨越式发展的尝试。尝试,就应该允许出现偏差甚至出错,就应该准以纠偏。

我们期待未来的步子更大也更稳,让海绵城市建设真正成为“美丽中国”和未来“绿色城镇化”的有力抓手和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车伍,闫攀,赵杨。 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18):45-51.

[2] 车伍 , 赵杨,李俊奇,等 .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 [J]. 中国给水排水,2015,30(8):1-5.

[3] 车伍 , 张伟 , 李俊奇 . 城市初期雨水和初期冲刷问题剖析[J]. 中国给水排水 , , 27(14): 9-14.

篇16:推进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论文

推进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论文

定西市设施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定西市从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1999年全区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面积0.18万hm2,产量9.91万t,产值1.786亿元。以设施蔬菜为主要生产田,占蔬菜生产总面积11.1%,产量占总产量的12.8%,产值占总产值42.1%。由此可见,设施种植业已成为定西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截至2004年,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0.39万hm2,2012年底,全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等设施种植面积累计4726.7hm2。

1以形成特色产业为主,做好规划布局

国家的政策的大力支持对定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定西市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编制设施农业发展规划,精心谋划设施农业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进入国家和省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全力推动定西市设施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原则,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在渭河流域、洮河流域和漳河流域及城郊等交通便利、水肥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适度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大力发展精细蔬菜和高档瓜果;在洮、渭、漳河沿川灌区、引洮工程灌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重点发展高原夏菜和反季节特色蔬菜产品,积极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绿色品牌蔬菜。

2有效利用政策支持,解决资金问题

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它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扩大内需、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时机,精心编制一批质量好、水平高和辐射带动面广的设施农业项目,积极向省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想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缺乏,应采取“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资金扶持,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动员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回农村发展设施农业,利用企业成熟的服务体系和销售体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引入设施农业生产中,发挥行政推动和市场引导两个方面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加强多行业的合作

设施农业的研究,不仅是作物的基础研究、栽培研究,更是设施工程和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因此这是园艺、生态、农业工程等多学科的研究。要想研发出一整套过硬装备及配套技术,形成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强有力的竞争,必须做到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它是设计、制造、生产、销售集,农科贸一体化系统。为了使整个系统顺利运转,需要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生产组织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商品供求信息体系等,因此,必须加强多行业的合作。

4加强技术交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因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所以科技部门的支持成了定西市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定西设施农业的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的档次。首先,加强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努力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会指导的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水平。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设施农业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农民的水平。通过开展理论培训、现场指导培训、电视电教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典型事例引导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先进种养业技术,有效提高农民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对设施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加大科普教育,促进新技术示范推广。设施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我们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农村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在农村大力开展设施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讲座,组织有关专家送科技下乡,以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加速示范、推广。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编印宣传材料、现场观摩、专题培训、考察学习、入户动员、算帐对比、党员带头、干部示范、大户引路、党员冬训、思想教育“三到户”、百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等活动的开展,组织致富能人和致富典型开展巡回宣讲,制作各类宣传画、宣传牌、广播、电视等形式,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宣传力度。

5建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促进设施农业持续发展

针对定西市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大力开展旱作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建立设施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创新为平台是为广大农民、农业专家提供交流互动、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同时为农业产品生产者和商家提供服务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6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打造设施产品品牌

6.1完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设施农业的发展的主要载体,市场问题、流通问题与设施农业快慢、好坏有直接关系。首先要在生产环节引导农民按国家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肉类生产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其次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在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地区兴建区域性交易市场;第三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连接生产流通之间的纽带作用。

6.2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快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贮藏体系建设力度,完善市场功能,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及时外运,增强市场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带动力;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认定,提升定西市设施蔬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加大监测力度,不断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多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市场销售等便捷高效的服务,调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

相关专题 经济结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