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题

圈同学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计算机网络试题

【简介】感谢网友“圈同学”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试题(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计算机网络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属于集中控制方式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A )

A、 星形结构 B、环形结构 C、总线结构 D、树形结构

2. 用户资源子网是由( B )组成的。

A、主机、终端控制器、传输链路 B、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

C、终端、交换机、传输链路 D、通信控制处理机、传输链路

3. 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连接两个LAN B、方便网络配置 C、延长通讯距离 D、实现信息交换

4. 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分层结构,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分层结构使得网络具有灵活性,易于实现和维护

B、所有的网络体系结构都用想通的层次名称和功能

C、分层结构把多种网络功能组合在同一层中,使用更方便

D、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发生变化时,必须对相邻层进行修改

5.以下哪个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 )

A、 流量控制 B、差错控制 C、帧同步 D、路由选择

6、关于子网掩码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 )

A、利用子网掩码可以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B、子网掩码代表internet上每台主机的唯一标识

C、子网掩码用于设定网络管理员的密码

D、子网掩码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方便记忆

7.介质访问控制MAC是( D )的子层

A、网络层 B、传输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

8.在TCP/IP协议簇中,( C )完成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A、IP B、ARP C、RARP D、TCMP

9.在考虑网络设计方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个局域网中一定要有专用网络服务器

B、无论什么类型网络,其体系结构必须包含OSI模型中的全部7个层次

C、一个局域网中,可以采用交换机进行网络分段

D、局域网中必须使用路由器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有( D )

A、3层 B、4层 C、5层 D、7层

11.信号传输速率单位一般为( B )

A、b B、b/s C、mhz/s D、mps

12.文件传输使用的协议是(B)

A、SMTP B、FTP C、UDP D、Telnet

13.( B )是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

A、将信号还原为原来的速度,再传送出去 B、选择信号包传送的最佳路径

C、集中线路 D、连接互联网

14.如果有多个局域网需要互联,并且希望将局域网的广播信息能很好的隔离开来,那么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 C )

A、网桥 B、中继器 C、网桥 D、路由器

15.广域网WAN是一种跨越大地域范围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下列关于广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广域网是一种通用的公共网,所有计算机用户都可以接入广域网

B、广域网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率很高

C、广域网能连接任意多的计算机,也能将相距任意距离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

D、广域网像很多局域网一样按广播方式进行通信

16.HTTP是( D )

A、统一资源定位器 B、远程登录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D、超文本传输协议

17.IPV6将IP地址空间扩展到( D )位

A、16 B、32 C、64 D、128

18.域名服务器上存放着INTERNET主机的( D )

A、域名 B、IP地址 C、电子邮件地址 D、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变

19.某人想要在电子邮件中传输一个文件,他可以借助( D )

A、FTP B、Telnet C、WWW D、电子邮件中的附件功能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 D )

A、破坏性 B、潜伏性 C、传染性 D、免疫性

篇2: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Internet是建立在____C_____协议集上的国际互联网络。

A.IPX B.NetBEUI C.TCP/IP D.AppleTalk

2.下列四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因特网)基本功能是____D____。

A.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3.关于Internet,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D_____。

A.Internet属于美国 B.Internet属于联合国;

C.Internet属于国际红十字会 D.Internet不属于某个国家或组织

4.以下列举的关于Internet 的各功能中,错误的是____A_____。

A.程序编码 B.信息查询 C.数据库检索 D.电子函件传送

5.和通信网络相比,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功能是____B_____。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D.分布式处理

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中,第二层和第四层分别为_____B____。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层

7.在OSI 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____C_____。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8.下列说法中不对的是:____B_____。

A.可以同时双向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方式;

B.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送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

C.TCP/IP参考模型共分为四层,最底层为网络接口层,最高层是应用层;

D.类型不同的网络只要使用TCP/IP协议都可以互连成网。

9.在网络工程中通常用的线缆标准为____B_____。

A.568A B.568B C.586A D.586B

10.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是____B_____。

A.电子邮件的收发 B.用“写字板”写文章

C.用计算机传真软件远程收发传真 D.用浏览器浏览“上海热线”网站

11.在串行通信中采用位同步技术的目的是____C_____。

A.更快地发送数据 B.更快地接收数据

C.更可靠的传输数据 D.更有效地传输数据。

12.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相比____B_____。

A.同步传输更省线路

B.同步传输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C.同步传输比异步传输的同步性能更好

D.以上三点都不对。

13.专线方式接入Internet时,可以按照实际通信量(即每月传送了多少字节数据)来计费,这是因为____C_____。

A.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B.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

C.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D.这种接入方式采用的是同步传输技术

14.以下信道中哪一种是广播共享信道____A_____。

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信道

B.频份多路复用信道

C.时分多路复用信道

D.以上三种都是共享广播信道

15.在计算机网络中,表征数据传输有效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

A.误码率 B.频带利用率 C.信道容量 D.传输速率

16.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那种传输介质的抗电磁干扰性最好_____C____。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缆 D.无线介质

17.在电缆中屏蔽有什么好处____B_____。

(1)减少信号衰减(2)减少电磁干扰辐射和对外界干扰的灵敏度

(3)减少物理损坏(4)减少电磁的阻抗

A.仅(1) B.仅(2) C.(1),(2) D .(2),(4)

18.带宽是对下列哪种媒体容量的度量____B_____。

A.快速信息通信 B.传送数据 C.在高频范围内传送的信号 D.上述所有的

19.下述哪一个电缆类型支持最大的电缆长度____C_____。

A.无屏蔽双绞线 B.屏蔽双绞线 C.粗同轴电缆 D.细同轴电缆

20.下述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D_____。

A.细同轴电缆传输速率最高。

B.光纤电缆支持电缆运行几十公里。

C.屏蔽双绞线电缆对电磁干扰不敏感。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1.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____A_____。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22.在下列网间连接器中,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连____B_____。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23.有关集线器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A____。

A.集线器只能提供信号的放大功能,不能中转信号

B.集线器可以堆叠级连使用,线路总长度不能超过以太网最大网段长度;

C.集线器只包含物理层协议;

D.使用集线器的计算机网络中,当一方在发送时,其他机器不能发送

24.计算机在局域网络上的硬件地址也可以称为MAC地址,这是因为____A____。

A.硬件地址是传输数据时,在传输媒介访问控制层用到的地址

B.它是物理地址,MAC是物理地址的简称

C.它是物理层地址,MAC是物理层的简称

D.它是链路层地址,MAC是链路层的简称

25.以下关于MA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A____。

A.MAC地址在每次启动后都会改变

B.MAC地址一共有48比特,它们从出厂时就被固化在网卡中

C.MAC地址也称做物理地址,或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硬件地址

D.MAC地址每次启动后都不会变化

26.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通过下列所述的那种方式查找其它的网络设备____B____。

A.端口号 B.硬件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27.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上网时除了要缴纳信息费给ISP外还要按接入的时间缴纳电话通信费给电信局,这是因为____A____。

A.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电路交换技术

B.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报文交换技术

C.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分组交换方式

D.这种接入方式使用了串行通信技术

28.一般来说,用拨号IP方式连入Internet所需的硬件设备主要有____C_____。

A.同轴电缆、网卡、计算机

B.Modem、光纤

C.计算机、Modem、分配了电话号码的电话线

D.网卡、计算机

29.如果你想通过拨号上网,必须拥有特定的服务商帐号,这些服务商的'英文简称是____A____。

A.ISP B.IDP C.ISB D.USB

30.下列那一种软件不是局域网操作系统软件_____D____。

A.Windows NT Server B.Netware C.UNIX D.SQL Server

31.有关虚拟局域网的概念,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____C_____。

A.虚拟网络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

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虚拟局域网,且虚拟局域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在使用MAC地址划分的虚拟局域网中,连接到集线器上的所有节点只能被划分到一个虚网中;

D.在虚网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

32.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C_____。

A.传输媒体 B.拓扑结构 C.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D.以上均不是

33.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____A_____。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3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___B_____。

A.PAN B. LAN C. MAN D. WAN

35.快速以太网集线器按结构分为____B_____。

A.总线型和星型 B.共享型和交换型

C.10M和100M网 D.全双工和半双工

36.IPv4的IP地址有多少位____C_____。

A.64位 B.48位 C.32位 D24位

37.在给主机设置 IP 地址时,那一个能使用 (A)

A.29.9.255.15 B.127.21.19.109 C.192.5.91.255 D.220.103.256.56

38.在Internet中,用字符串表示的IP地址称为____B_____

A.帐户 B.域名 C.主机名 D.用户名

39.IP地址190.233.27.13是____B_____类地址

A.A B.B C.C D.D

40.关于IP主机地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C_____

A.地址主机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B.P地址网段部分可以全1也可以全0

C.地址网段部分不可以全1也不可以全0

D.P地址可以全1也可以全0

41.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____A_____。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42.IP 协议的核心问题是____B_____。

A.传输 B.寻径 C.封装 D.选择

43.ISP是指____A_____。

A.Internet服务提供商 B.一种协议

C.一种网络 D.网络应用软件

44.VLAN的划分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____D_____。

A.基于端口 B.基于MAC地址

C.基于协议 D.基于物理位置

45.必须要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是____A_____。

A.静态路由 B.直连路由 C.动态路由 D.间接路由

46.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____B_____。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物理层

47.下面关于路由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C_____。

A.路由器中串口与以太口必须是成对的

B.路由器中串口与以太口的IP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

C.路由器的串口之间通常是点对点连接

D.路由器的以太口之间必须是点对点连接

48.在下列网络互联设备中,哪一个设备能够在LAN之间存储转发帧____C_____。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49.在路由器互联的多个局域网中,通常要求每个局域网的____D_____。

A.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B.数据链路层协议必须相同,而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

C.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物理层协议必须相同

D.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不相同

50.在路由器上从下面哪个模式可以进行接口配置模式____B_____。

A.用户模式 B.特权模式 C.全局配置模式 D.安全模式

51.OSPF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协议?____A_____。

A.内部路由协议 B.外部路由协议

C.混合路由协议 D.边界路由协议

52.下面哪种路由协议有最高的可信度____B_____。

A.RIP B.OSPF C.IGRP D.EIGRP

53.BGP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协议 ____B_____。

A.内部路由协议 B.外部路由协议

C.混合路由协议 D.边界路由协议

54.下面对三层交换机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____C_____。

A.使用X.25交换机 B.用路由器代替交换机

C.二层交换,三层转发 D.由交换机识别MAC地址进行交换

55.ICMP是_____D_____。

A.应用层的协议 B.网络层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不是TCP/IP协议集中的协议

二、判断题

1、在OSI的参考模型中,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 )

2、为了将数字信号传输的更远,可以采用的设备是放大器。 ( × )

3、TCP和UDP分别拥有自己的端口号,二者互不干扰,可以共存于同一台主机。 ( √ )

4、IP数据报的“首部检验和”字段既检验数据报的首部,又检验数据部分。 ( × )

5、实时流式协议RTSP本身并不传送数据,而仅仅是使媒体播放器能够控制 多媒体流的传送。 ( √ )

三、简答题

1、试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答: CSMA/CD协议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2分)

首先,每个站点发送数据之前必须侦听信道的忙、闲状态。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信道忙,站点继续侦听总线,直到信道变成空闲。(2分)

如果在数据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长的时间,然后重复上述过程。(1分)

即: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检测,延时重发。(1分)

2、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但TCP使用的IP协议却是无连接的。这两种协议都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答:

IP协议提供的是不可靠的、“面向非连接”的服务。(1分)

TC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1分)

TCP协议实现的是主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IP协议只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2分)TCP协议是以IP协议为基础实现的,给应用层提供服务;IP协议为TCP协议提供服务。简单来说,IP协议负责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而TCP协议保证传输的正确性。(2分)

3、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正常工作,所有软件也都正常运行。那么是否还可能会把分组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址?

答:有可能。(2分)因为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遭到破坏,分组的校验和并不能检查出所有的差错。如果分组的目的地址字段在传输过程中改变,但整个分组的校验和检验仍然正确,分组将会被投递到错误的目的地址,并可能被接收为正确的分组。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仍可能发生。(3分)

4、应用层的协议如HTTP,FTP,SMPT,POP3分别使用的是运输层的什么协议? 为什么?

答:HTTP,FTP,SMPT,POP3运行于TCP协议上的。(2分)因为它们都需要数 据传输的可靠性,而TCP协议提供了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这样使得高层协议不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问题。(2分)如果采用无连接、不可靠的UDP协议(例如TFTP高层协议),高层协议就需要采取比较复杂的机制来进行确认,重传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1分)

篇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通常路由选择算法分为两大类,分别为 和 。一个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所应具有的特点是 、 、 、 、 、 。

2、在数据报服务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 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中,网络节点只在连接 时选择路由。

3、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一个网络协议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中,共分七个层次,其中最下面的三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 、 、 。

5、网络互连时一般要使用网络互连器,根据网络互连器进行协议和功能转换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 、 、 四种。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16分)

1、EIA RS -232C规定的一种标准连接器是( )

A)9芯 B)15芯

C)25芯 D)37芯

2、为局域网上各工作站提供完整数据、目录等信息共享的服务器是( )服务器。

A)磁盘 B)终端

C)打印 D)文件

3、接收端发现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

A)前向纠错 B)自动请求重发

C)冗余检验 D)混合差错控制

4、HDLC是( )。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 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

C)异步协议 D)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

5、一般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三个,它们是( )。

A)传输媒体、差错检测方法和网络操作系统

B)通信方式、同步方式和拓朴结构

C)传输媒体、拓扑结构和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D)数据编码技术、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和数据交换技术

6、字符问的同步定时是指( )。

A)字符问问隔任意 B)字符问比特凤间隔任意

C)字符间间隔固定 D)字符内比特间间隔固定

7、IEEE 802.3标准中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不包括( )。

A)发送和接收帧 B)载波监听

C)启动传输 D)冲突控制

8、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分组的存贮和转发,并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器称为( )。

A)转接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中继器

三、简答题(共25分)

1、在CSMA/CD媒体访问控制中,为了降低再次冲突的概卒,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如下:(每个3分,共15分)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数L= 。

(2)退避间隔取 到 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每个时间片=2a。

(3)当帧重复发生一冲突,则将参数 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这个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 。

2、一个CSMA/CD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000米,信号传播速度为200米/微秒,假如位于总线两端的节点,在发送数据帧时发生了冲突,试问:

(1)两节点间的信号传播延迟是多少?(5分)

(2)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检测到冲突?(5分)

四、计算题(共19分)

1、用速率为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无校验位,一位停止位),30秒内最多能传输多少个汉字(一个汉字为两个字节)。

(1)30秒传输位数:(3分)

(2)每个汉字传输位数:(3分)

(3)30秒传输的汉字数:(3分)

2、把十六进制的IP地址C22F1588转换成用点分割的十进制形式,并说明该地址属于哪类网络地址,以及该种类型地址的每个子网最多可能包含多少台主机。

(1)(4分)

(2)(4分)

(3)(3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适应型 非适应型 正确型 简单性 坚定性 稳定性 公平性 最佳性

2、分组 建立

3、语法 语义时序(同步)

4、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5、中继器 网桥 路由器 协议转换器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16分)

1、C 2、D 3、B 4、B 5、C 6、C 7、A 8、B

三、简答题(共25分)

1、(1)2(3分) (2)1,L(每个3分) (3)L(3分) (4)差错(3分)

2、(1)两节点间的信号传播延迟:a=1000/200=5微秒 (5分)

(2)冲突检测最长时间:2a=10微秒 (5分)

四、计算题(共19分)

1、 (1)30秒传输位数:2400×30=7位 (3分)

(2)每个汉字传输位数:(8+1+l)×2=20位 (3分)

(3)30秒传输的汉字数:72000÷20=3600个 (3分)

2、(1)194.47.21.136 (4分)

(2)C型 (3分)

(3)254台主机 (3分)

篇4: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和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和答案

一、单选题

1、通信子网为网络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C )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中间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介质

2、Internet 最早起源于(A )

A. ARPAnet B. 以太网 C. NSFnet D.环状网

3、物理层传输的是( A )

A. 原始比特/物理帧 B. 分组 C. 信元 D. 帧

4、下面属于TCP/IP协议族中IP层协议的是( C )

A. IGMP UDP IP B. IP DNS ICMP

C. ICMP ARP IGMP D. FTP IGMP SMTP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 调制解调器仅仅用于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在线路中传输

B. 调制解调器是对传输信号进行A/D和D/A转换的,所以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时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C.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数据通信设备DCE

D. 56kb/s调制解调器的下行速度比上行速度大

6、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B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

A. 时分多路复用 B.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C. 频分多路复用 D. 波分多路复用

7、下面有关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的特性,( C )是正确的。

A.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都为无连接的服务

B. 数据报方式中,分组在网络中沿同一条路径传输,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C. 虚电路在建立连接之后,分组中只需要携带连接标识

D. 虚电路中的分组到达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8、以下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 C )。

A. 3.3.57.0 B. 193.1.1.2

C. 131.107.2.89 D. 194.1.1.4

9、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是什么?( C )

A. 192.168.5.12 B.192.168.5.121

C.192.168.5.120 D.192.168.5.32

10、具有5个10M端口的集线器的总带宽可以达到( B )

A.50M B.10M C.2M D.5M

11、关于IP提供的服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 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不能受到保障

B. 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它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

C. I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可以受到保障

D. I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它不能随意丢弃数据报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CMP报文的是( C )

A. 地址掩码请求/应答报文 B. 源站抑制报文

C. 流量调整报文 D. 回送请求/应答报文

13、下列哪种情况需要启动ARP请求?( C )

A.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没有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B.主机需要接收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源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C.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没有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D.主机需要发送信息,但ARP表中已经具有了目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14、TCP使用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A )的控制。

A.发送方数据流量 B.接收方数据流量

C.发送、接收双方数据流量 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

15、关于防火墙的功能,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D )。

A.防火墙可以检查进出内部网的通信量

B.防火墙可以使用应用网关技术在应用层上建立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

C.防火墙可以使用过滤技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

D.防火墙可以阻止来自内部的威胁和攻击

二、 填空题

1.运算器和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CPU)。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控制器

答案讲解:

中央处理器是构成微机的核心部件,也可以说是微机的心脏。无论是哪种微处理器,其内部结构都是基本相同的,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及寄存器组成。

【试题出处】

第一章第二节学习单元2——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2.无论是西文字符还是中文字符,在机内一律用 编码来表示。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二进制

答案讲解:

计算机是以二进制方式组织、存放信息的,因此无论是无论是西文字符还是中文字符,在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试题出处】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单元2——字符编码

3.将3.5英寸的软盘设置成写保护状态,则意味着只能对软盘进行 操作。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读

答案讲解:

软盘的写保护口主要用于保护软盘中的信息。一旦设置了写保护,就意味着只能从该软盘中读信息,而不能往软盘上写信息。

【试题出处】

第二章第三节学习单元1——软盘存储器

4.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 两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软件系统

答案讲解: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组成一台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的总称叫做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各种程序的集合称为计算机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灵魂。

【试题出处】

第一章第二节学习单元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5. 一个字节是由 个二进制位组成。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8

答案讲解:

字节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单位,位是计算机存储设备的最小单位,一个字节是8个二进制位。

【试题出处】

第一章第二节学习单元3——计算机数据存储基本概念

6. 在计算机系统中扩展名为.EXE的文件是 文件。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可执行

答案讲解:

文件由文件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扩展名标志着文件的类型,例如.BMP为文本文件,.TXT为存文本文件,.DOC为WORD文档等。凡是以.EXE为扩展名的均为可执行文件。

【试题出处】

第三章第三节学习单元2——文件夹和文件操作

7. 在Windows2000系统中,要播放声音文件,可以使用 。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媒体播放器

答案讲解:

多媒体已经成为操作系统的标准组成部分,Windows本身自带了一些应用程序和使用工具,例如写字板、画板和媒体播放器等。

【试题出处】

第十章第一节学习单元4——常用多媒体播放软件

8.在Windows2000资源管理器的左窗口中的目录“+”和“-”标志,“+”号表示 。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该目录有子目录没有展开

答案讲解:

【试题出处】

第三章第三节学习单元1——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

9. 在Windows2000系统中,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将存放在 中。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回收站

答案讲解:

回收站是硬盘中的一个区域,用于暂时存放不用的文件和文件夹。当删除硬盘上的某个应用程序、文件或文件夹时,他们被移到回收站中,但仍然占用硬盘空间,并没有真正从硬盘上删除,误操作时还可以进行回复。

【试题出处】

第三章第一节学习单元2——Windows桌面组成

10.Word是运行在 操作系统下的字处理应用程序。

正确答案 点评

正确答案:Windows

答案讲解:

由于字处理软件是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下开发的,所以不同的字处理软件运行的环境也不同。如:WS是在DOS环境下运行的,VI是在UNIX环境下运行的,而WORD是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的。

【试题出处】

第四章第一节学习单元1——字处理概述

篇5: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2、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分为 局域 网和 广域 网,其中 局域 网主要用来构造一个单位的内部网。

3、信号是___数据____的表示形式,它分为__模拟____信号和___数字____信号。

4、为了便于数据传输和处理,必需采用__数据编码___技术。

5、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__电信号___,而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 脉冲序列__。

6、异步传输是以__字符_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同步传输是以__数据块__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7、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___高效率___而__无差错 传送数据。

8、信噪比是指__信号__与__白噪声__的比值,其比值越___大___,所引起的差错将会越小。

9、差错纠正有__反馈重发纠错__和__前向纠错___两种方法,绝大多数的通信系统采用的都是__反馈重发纠错__。

10、通常我们可将网络传输介质分为___有线_____和____无线____两大类。

11、双绞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___电磁干扰___减至最小,比较适合___短距离___传输。

12、在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有_____5类___双绞线UTP和_____1类___双绞线STP两类,其中5类UTP的传输带宽为___100____MHz。

13、在___低频_____传输时,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比同轴电缆要高。

14、在网络中通常使用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 和 分组交换 三种交换技术。

15、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为 星型 、环型 和 总线型 。

16、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 层次 结构的构造技术。

17、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__物理层___和__数据链路层___两层。

18、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_介质访问控制__技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19、TCP/IP协议的全称是__传输控制___协议和_网际__协议。

20、TCP/IP协议的层次分为_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_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而_应用_层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1、3类UTP的带宽为__16_MHz,而6类的UTP的带宽可达__200__MHz。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在( B )年诞生

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

2、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 C )

A 3类UTP B 4类UTP C 5类UTP D 6类UTP

3、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在(A )年诞生

A 1946 B 1969 C 1977 D 1973

4、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 C )

A 激光 B 电磁波 C 光纤 D 微波

5、假如收到1000000000个码元,经检查有一个码元出错,则误码率为( D )

A 十的负二次方 B 十的负四次方 C 十的负六次方 D 十的负九次方

6、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 A )

A 提高线路质量 B 采用屏蔽 C 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 D 差错检查

7、电话交换系统采用的是( A )交换技术

A 线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信号交换

8、以下哪一个协议是国际标准( A )

A X.25 B TCP/IP C FTP D UDP

9、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 A )

A CSMA/CD B TCP/IP C X.25 D UDP

10、TCP协议工作在以下的哪个层( C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11、以下属于低层协议的是( B )。

A FTP B IP C UDP D TCP

12、TCP/IP层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 D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链路层

三、判断题

(每题0.5分,共16分。对的打√,错的打×,以下没打√的为×)

1、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局域网的最重要的基本技术。 ( √)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在1977年成立的。 ( )

3、半双工通信只有一个传输通道。 ( )

4、在数字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必需以某种方式保持同步。 ( √)

5、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国际标准。 ( )

6、CRC码主要用于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中。 (√)6

7、减少差错的最根本途径就是采用自动校正的前向纠错法。 ( )

8、LAN和WAN的主要区别是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 (√)8

9、度量传输速度的单位是波特,有时也可称作调制率。 (√)9

10、异步传输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 )

11、白噪声在任意传输速率上强度相等。 (√)11

12、所有的噪声都来自于信道的内部。 ( )

13、差错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 (√)13

14、双绞线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而且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14

15、OSI层次的划分应当从逻辑上将功能分开,越少越好。 ( )

16、ISO/OSI是一个国际标准。 ( )

17、高层协议决定了一个网络的传输特性。 ( )

18、为推动局域网技术的应用,成立了IEEE。 ( )

19、TCP/IP属于低层协议,它定义了网络接口层。 ( )

20、TCP/IP是一个工业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20

21、TCP/IP不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OSI的标准。 (√)21

22、在局域网标准中共定义了四个层。 ( )

23、星形结构的网络采用的是广播式的传播方式。 ( )

24、半双工与全双工都有两个传输通道。 (√)24

25、模拟数据是指在某个区间产生的连续的值。 (√)25

26、模拟信号不可以在无线介质上传输。 ( )

27、为了确保数据接收的正确性,必需保持同步传输方式。 ( )

28、白噪声随着传输率的增大而增强。 ( )

29、由于前向纠错法是自动校正错误,所有大多数网络使用它。 ( )

30、TCP/IP是参照ISO/OSI制定的协议标准。 ( )

31、报文交换的线路利用率高于线路交换。 (√)31

32、线路交换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建立一条完全的通路。 (√)32

四、简答题(共10分)

1、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是什么?(3分)

答: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分别是 语法、 语义 和 定时。

2、OSI共有几层?分别是什么?(7分)

答:OSI共有__7__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网络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五、看图识网(每小题2分,共4分)

该网络属 总线型 拓扑结构

该网络属 星型 拓扑结构

六、简述题(8分)

TCP/IP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答:TCP/IP的核心思想就是“网络互联”,将使用不同低层协议的异构网络,在传输层、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的虚拟逻辑网络,以此来屏蔽所有物理网络的硬件差异,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

光纤入户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光纤通信以其独特的抗干扰性、重量轻、容量大等优点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体被广泛应用。而利用已有的输电线路敷设光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丰富的电力线路资源。全国500KV和330KV的电力线路有25,094.16公里,220KV线路107,348.06公里,连上110KV线路共计310,000公里,所以我国的电力线路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前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使光纤通信很好地适应了当今电力通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结合了铝包钢线的高机械、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将电力架空地线与通信光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受到电力系统行业的重视,并逐渐被推广使用。

光纤入户有很多种架构,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点对点形式拓扑,从中心局到每个用户都用一根光纤;另外一种是使用点对多点形式拓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PON),采用点到多点的'方案可大大降低光收发器的数量和光纤用量,并降低中心局所需的机架空间,具有成本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主流。

光纤接入所用的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署在电信运营商机房的局端设备,叫光线路终端(OLT),另一种是靠近用户端的设备,叫光网络单元(ONU)。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光纤入户还涉及多个产业和门类,如室内光纤、工程以及应用,对整个电信业乃至信息业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目前,在光纤接入领域,业界争论的热点是无源光网络的两种技术方案:GPON和EPON。简单地说,前者多业务支持能力更强,传输效率更高,适合于全业务运营时代高端商业客户和住宅客户的部署,但是成本相对高一些。EPON主要针对数据传输,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成本的相对低廉。目前,两种技术都在不同的应用环境获得了商用,可谓各有千秋。值得关注的是,无论EPON还是GPON,都在向10G的时代迈进。就短期来看,10G EPON比10G GPON有优势,这主要是成本问题。而且不少运营商认为,未来几年带宽也足够用。所以,两种PON混用的时代应该也会存在一段时间。实际上,在建网和组网的过程中,GPON和EPON的建设模式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运营商不同的技术选择而已。目前,GPON的业务提供能力与EPON基本一致,还未出现GPON能做而EPON做不了的业务接入。未来,10G时代,两种技术有可能走向融合,即同一硬件平台既支持10G EPON也支持10G GPON。已有设备制造商开始淡化两种技术的区别了。

总的看来,在没有其他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光纤入户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电信网接入宽带化的终极目标,它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数千亿乃至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因此,光纤入户是电信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动力之一,也是电信业推进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利器。

光纤入户是FTTX计划的一部分。作为通信传输系统的未来中坚力量,光纤的抗干扰性,抗电磁的特性更加迎合未来人类信息量大,精密度高的需求,而且低廉的价格使得光纤这种传输介质能得到很大范围的推广。但相对来说,光纤到户要很好的实现普及,还有好多问题要解决,比如发射以及接收端的技术以及硬件,还有传输系统的速度虽然可以提到G字节的速度上,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大信息量的处理,更需要更好的计算机来处理,因此,通信系统的提高,还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篇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目录定义发展过程定义

1.按广义定义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 共享资源 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2.按连接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资质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3.按需求定义

计算机网络就是由大量独立的、但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来共同完成计算机任务。这些系统称为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

发展过程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

那时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准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分组交换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网络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攻击威胁。因为当时,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信网虽已经四通八达,但战争期间,一旦正在通信的电路有一个交换机或链路被炸,则整个通信电路就要中断,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回电路,还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这个新型网络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不是为了打电话,而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2: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3: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同等重要,这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性。

4:计算机在通信时,必须有迂回路由。当链路或结点被破坏时,迂回路由能使正在进行的通信自动地找到合适的路由。

5:网络结构要尽可能地简单,但要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

根据这些要求,一批专家设计出了使用分组交换的新型计算机网络。而且,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其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比如,当用户阅读终端屏幕上的信息或用键盘输入和编辑一份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结果尚未返回时,宝贵的通信线路资源就被浪费了。

分组交换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欲发送的报文分成一个个的“分组”,在网络中传送。分组的首部是重要的控制信息,因此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的。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从概念上讲,一个结点交换机就是一个小型的计算机,但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结点交换机是进行分组交换的。每个结点交换机都有两组端口,一组是与计算机相连,链路的速率较低。一组是与高速链路和网络中的其他结点交换机相连。注意,既然结点交换机是计算机,那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是没有直接连线的,它的处理过程是:将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结点交换机暂存的是短分组,而不是整个长报文,短分组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即内存)中而不是存储在磁盘中,这就保证了较高的交换速率。再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那个端口转发,然后由交换机构将该分组递给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各结点交换机之间也要经常交换路由信息,但这是为了进行路由选择,当某段链路的通信量太大或中断时,结点交换机中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能自动找到其他路径转发分组。通讯线路资源利用率提高:当分组在某链路时,其他段的通信链路并不被目前通信的双方所占用,即使是这段链路,只有当分组在此链路传送时才被占用,在各分组传送之间的空闲时间,该链路仍可为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见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的实质上是采用了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的策略。

因特网时代

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部分重叠。

1: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很多网络互联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的互联网的出现。1983年TCP/IP协议称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一个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科研网ARPAnet,另一个是军用的计算机网络MILnet。1990,ARPAnet因试验任务完成正式宣布关闭。

2: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5年起,...

篇7:计算机网络

基本信息 计算机网络作 者: 谢希仁编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1 字 数: 645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21053863 定价:¥35.00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作者简介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

目录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培养目标以太网交换机收缩展开基本信息

计算机网络 作 者: 谢希仁 编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645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121053863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可供电气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对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学习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巾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 网页设计 与网络宣传、 网络数据库 的开发应用以及 网络安全技术 等方面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以太网交换机

随着 计算机 及其互联技术(也即通常所谓的“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太网成为了迄今为止普及率最高的短距离二层计算机网络。而以太网的核心部件就是以太网交换机。

不论是人工交换还是程控交换,都是为了传输语音信号,是需要独占线路的“ 电路交换 ”。而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需要传输的是数据,因此采用的是“包交换”。但无论采取哪种交换方式,交换机为两点间提供“独享通路”的特性不会改变。就以太网设备而言,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当A发信息给B时,如果通过集线器,则接入集线器的所有网络节点都会收到这条信息(也就是以广播形式发送),只是网卡在硬件层面就会过滤掉不是发给本机的信息;而如果通过交换机,除非A通知交换机广播,否则发给B的信息C绝不会收到(获取交换机控制权限从而监听的情况除外。

篇8:计算机网络

图书信息 作 者:刘克成,郑珂 主编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9-1 版 次:1 页 数:318 字 数:536000 印刷时间:2011-9-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15256256 包 装: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发展前沿的最新实用技术。本书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教学最新发展同步,引入较新的网络技术。本书共9章,分别介绍了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网络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以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等内容。各章后面均附有大量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

目录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

作 者:刘克成,郑珂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1

版 次:1

页 数:318

字 数:536000

印刷时间:2011-9-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15256256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发展前沿的最新实用技术。本书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教学最新发展同步,引入较新的网络技术。本书共9章,分别介绍了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网络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以及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局域网 、 广域网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网络安全等内容。各章后面均附有大量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以及网络工程师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现状

1.1.4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1.2.2 按传输媒体分类

1.2.3 按使用范围分类

1.2.4 按拓扑结构分类

1.2.5 根据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3.1 基本概念

1.3.2 ISO/OSI参考模型

1.3.3 OSI通信原理

1.3.4 OSI/RM的缺点

1.3.5 TCP/IP的体系结构

1.3.6 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3.7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和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2.1.2 信息、数据与信号

2.1.3 模拟与数字

2.1.4 DTE和DCE

2.2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2.1 数据传输速率

2.2.2 带宽

2.2.3 波特率

2.2.4 时延

2.2.5 时延带宽积

2.2.6 利用率

2.2.7 误码率

2.3 信道容量

2.3.1 奈奎斯特准则

2.3.2 香农定理

2.4 数据传输方式

2.4.1 单工模式、半双工模式和全双工模式

2.4.2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4.3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2.4.4 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2.5 数据编码与数据调制

2.5.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5.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2.5.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6 信道复用技术

2.6.1 频分多路复用

2.6.2 时分多路复用

2.6.3 波分多路复用

2.6.4 码分多路复用

2.7 数字传输系统

2.7.1 准同步数字系列

2.7.2 同步光纤网和同步数字系列

2.8 物理层 的传输介质

2.8.1 导向传输介质

2.8.2 非导向传输介质

2.9 物理层 的功能、模型与特性

2.9.1 物理层 的功能

2.9.2 物理层 的特性

2.9.3 物理层 接口标准举例

2.9.4 RS-232串行接口标准

小结

习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 概述

3.1.1 数据链路层 的基本功能

3.1.2 数据链路层 的服务

3.2 帧同步功能

3.2.1 字符计数法

3.2.2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2.3 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3 流量控制功能

3.3.1 停等协议

3.3.2 后退N帧ARQ协议

3.3.3 选择重发ARQ协议

3.3.4 滑动窗口协议

3.4 差错控制功能

3.4.1 差错的特性

3.4.2 检错及纠错原理

3.4.3 检错码

3.4.4 纠错码

3.5 数据链路层 协议

3.5.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3.5.2 Internet数据链路控制协议PPP

小结

习题

第4章 局域网 技术

4.1 局域网 概述

4.2 局域网 体系结构

4.2.1 IEEE 802 局域网 参考模型

4.2.2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4.2.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4.3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3.1 ALOHA

4.3.2 CSMA

4.3.3 CSMA/CD

4.4 以太网帧格式和数据封装

4.4.1 以太网帧格式

4.4.2 以太网数据封装

4.4.3 以太网中地址

4.5 常见以太网

4.5.1 传统以太网

4.5.2 100Mbit/s Ethernet

4.5.3 Gigabit Ethernet

4.5.4 10 Gigabit Ethernet

4.6 交换式以太网

4.6.1 交换机

4.6.2 交换式以太网及其特点

4.7 虚拟局域网

4.7.1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4.7.2 VLAN对传统 局域网 的优势

4.7.3 虚拟局域网的类型

4.7.4 虚拟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4.7.5 虚拟局域网中的链路类型

4.8 其他 局域网

4.8.1 令牌环

4.8.2 令牌总线

4.8.3 FDDI网

4.9 无线局域网

4.9.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4.9.2 主要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4.9.3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4.9.4 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9.5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4.9.6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

小结

习题

第5章 广域网

5.1 广域网 概述

5.2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

5.2.1 电路交换

5.2.2 存储转发交换

5.3 广域网 接入技术

5.3.1 DSL接入技术

5.3.2 帧中继网

5.3.3 ATM网

小结

习题

第6章 网络层

6.1 网络层 概述

6.1.1 网络层 的功能

6.1.2 网络层 提供的服务

6.2 IPv4协议

6.2.1 IPv4协议简介

6.2.2 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

6.2.3 IP数据报格式

6.2.4 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

6.2.5 IP数据报转发

6.2.6 无类别域间路由

6.2.7 网络地址转换

6.3 网络层 的协议

6.3.1 ARP和RARP

6.3.2 ICMP

6.4 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

6.4.1 路由协议的分类

6.4.2 路由信息协议

6.4.3 最短路由优先路由算法(SPF)

6.4.5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OSPF)

6.4.6 边界网关协议

6.5 网络层 设备

6.5.1 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6.5.2 路由表

6.5.3 路由转发

6.6 IPv6协议

6.6.1 IPv4协议的设计缺陷

6.6.2 IPv6数据报格式

6.6.3 IPv6地址结构

6.6.4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小结

习题

第7章 传输层

7.1 概述

7.1.1 传输层 功能

7.1.2 传输层 服务

7.2 传输协议的要素

7.2.1 传输层 编址

7.2.2 建立传输连接

7.2.3 释放传输连接

7....

篇9:计算机网络

图书信息 中文书名: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外文书名:Computer Networks. 著者:(美)特南鲍姆 译者:潘爱民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01 上架时间:2010-12-9平装:743页 开本:16开 ISBN:9787302089773 定价:¥60.00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第4版)》全书按照网络协议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自下而上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大量实例。在讲述各网络层的同时,还融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网络技术,如Internet、SONET、ADSL、CDMA、WLAN和蓝牙等。另外,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本书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对计算

目录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作译者简介目录概述收缩展开图书信息

中文书名: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

外文书名:Computer Networks.

著者:(美)特南鲍姆

译者:潘爱民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01

上架时间:2010-12-9

平装:743页

开本:16开

ISBN:9787302089773

定价:¥60.00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第4版)》全书按照网络协议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自下而上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大量实例。在讲述各网络层的同时,还融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网络技术,如Internet、SONET、ADSL、CDMA、WLAN和蓝牙等。另外,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以及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本书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对计算机安全进行了深入讨论。

编辑推荐

《计算机网络(第4版)》是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经典教材。适用对象很广泛。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本书都可以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每一章后面的大量练习题,可用于课程作业或者复习要点。对于从事网络研究、网络工程以及使用和管理网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作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姓名:(美) 特南鲍姆 (Tanenbaum A.S.)

作品:《计算机网络》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范例》 《计算机网络》 《结构化计算机组成》

译者简介

潘爱民,浙江海宁人,获得了南开大学数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经历了从DOS到Windows各种版本的发展历程。潘爱民于1994年开始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从事计算机应用方向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室主任。曾经长期从事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且撰写了大量的软件技术文章,1999年曾经是《微电脑世界》杂志社的合作专家。他著写了《COM原理与应用》(1999年出版),翻译了多部关于软件开发技术的经典名作,如《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六版)、《C++ Primer中文版》(第三版)、《COM本质论》、《Effective Java中文版》等。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1.1 商业应用

1.1.2 家庭应用

1.1.3 移动用户

1.1.4 社会问题

1.2 网络硬件

1.2.1 局域网

1.2.2 城域网

1.2.3 广域网

1.2.4 无线网络

1.2.5 家庭网络

1.2.6 互联网

1.3 网络软件

1.3.1 协议层次

1.3.2 各层的设计问题

1.3.3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服务

1.3.4 服务原语

1.3.5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1.4 参考模型

1.4.1 OSI参考模型

1.4.2 TCP/IP参考模型

1.4.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1.4.4 OSI模型和协议的缺点

1.4.5 TCP/IP参考模型的缺点

1.5 网络实例

1.5.1 Internet

1.5.2 面向连接的网络:X.25、帧中继和ATM

1.5.3 以太网

1.5.4 无线LAN:802.11

1.6 网络标准化

1.6.1 电信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6.2 国际标准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6.3 Internet标准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组织

1.7 度量单位

1.8 本书其余部分的概要

1.9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2.1.1 傅立叶分析

2.1.2 带宽受限的信号

2.1.3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2.2 有导向的传输介质

2.2.1 磁介质

2.2.2 双绞线

2.2.3 同轴电缆

2.2.4 光 纤

2.3 无线传输

2.3.1 电磁波谱

2.3.2 无线电传输

2.3.3 微波传输

2.3.4 红外线和毫米波

2.3.5 光波传输

2.4 通信卫星

2.4.1 地球同步卫星

2.4.2 中间轨道卫星

2.4.3 低轨道卫星

......

第9章 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

9.1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9.1.1 简介和综合论著

9.1.2 物理层

9.1.3 数据链路层

9.1.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9.1.5 网络层

9.1.6 传输层

9.1.7 应用层

9.1.8 网络安全

9.2 按字母顺序的参考文献

概述

第1章 概述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每一个世纪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技术。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的是大型机械系统的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的时代;而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关键的技术是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发。在其他的发展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遍布全球的电话网络建立起来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出现了;计算机工业诞生了,并且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增长;另外,通信卫星也发射上天了。

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这些领域正在快速地融合,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之间的差别正在迅速地消失。对于具有数百个办公室的大型组织来说,尽管这些办公室分布在广阔的地理区域中,但未来期望的情景是,工作人员只要单击一下按钮,就可以查看到最远处分部的状态。随着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发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技术的需求也增长得更快。

与其他的工业(比如汽车和航空运输业)相比,计算机工业还非常年轻,尽管如此,计算机技术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惊人的进展。在计算机诞生之初的20年间,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化的,通常位于一个很大的房间中。该房间通常配有玻璃墙,参观的人透过玻璃墙可以欣赏到里边伟大的电子奇迹。中等规模的公司或者大学可能会有一台或者两台计算机,而大型的研究机构最多也就几十台计算机。要...

相关专题 计算机网络试题